联想miix4一键恢复:有效听评课方法 --- 课堂观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15:16
来源: 作者: 【大中小】 浏览:449次 评论:0条
创高效课堂理论学习之三:有效听评课方法  ---  课堂观察
1、课堂观察的含义
所谓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 (或偶然)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学反应的行为方式。日本教育家圾元昂认为,新老教师在技能上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对学生反馈信息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评价。这一切的立足点是课堂观察,通过有效的观察,教师才能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反应,了解教学效果,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2、课堂观察的原则
课堂观察的原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计划性原则:可靠的观察来自周密的计划,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立观察点,有目的地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不同的反应按事先设计的方案作出调节。正如巴斯德所言:“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盲目、无计划的观察,只会造成视觉盲点,或对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视而不见,或将观察到的课堂现象束之高阁,或不知所措,失去了课堂观察的意义。
二是准确性原则:准确的课堂观察有助于教师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这里的准确有三层含义:(1)全面观察,不要以偏概全。教师的视野应开阔,善于捕捉带有共性的反应,环视全场,兼顾前后,不能老盯着眼皮底下的几个学生。(2)及时发现,防止问题堆积。知识结构是环环相扣的,教师的忽略,可给学生留下疑点,并浮现在脸上。若教师及时发现,早作调整,不会有多大影响;若教师无视学生反应,依旧故我,则造成疑点堆积,困惑加大,一脸茫然,此刻再作解释为时已晚。(3)细致分析,不被假象迷惑。表面现象并非都真实可靠,有时学生高喊“懂了”不一定发自内心。教师的观察切不可停留于表面,而应仔细思考,深入底里,真正把握住学生的脉搏,方可有的放矢。
3、课堂观察新理念
(1)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随时对课堂活动作出调控。
(2)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教师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既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课堂中的全面情况加以监控,同时还要根据课堂情境的特点和学生表现,对课堂活动的某些方面或某些学生的个人行为进行重点观察,以达到对课堂活动的深入了解。特别是一些调皮的学生,到了信息技术课堂,其特点将暴露无疑,对这部分学生,教师既要做到重点观察,又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
(3)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不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教师的观察应与教学行为自然融合在一起,既要有意识观察,又不露明显痕迹,不对学生形成明显的压力,不让学生感到教师处处在监视自己。
(4)排除各种主观倾向,进行客观观察。实践表明,教师心理活动的某些主观成分有时也会左右他的课堂观察,从而形成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观察结果。以下几种效应对教师的课堂观察会有消极影响,应加以排除:①期待效应。指根据自己的结论期待事实的发生。例如,对好学生有正向期待,一般不做消极分析,对差生有反向期待,一般也不做积极分析。②平均值效应。有些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做班级整体评论,也就是往往把学生群体看的都比较好,或都比较差,这样容易造成对学生个体评价的不公正。③中心论倾向。即遵守一贯的正态分布原则,中间大两头小,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有过强的固定性。④互动倾向。即一种光环效应,一好百好。对学生的主要印象可以影响到对他的其他印象。例如,教师特别看好学生的成绩,一般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方面也都好,成绩差其他方面也不怎么样,等等。⑤标签效应。指教师一旦发现某个学生身上不好的东西,就下结论,贴出了标签。这个标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改变,并可能传递给其他教师而影响他们的观察,班主任的标签往往影响力较大。
4.课堂观察的分类: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课堂观察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常见的可将课堂观察分为实验观察和自然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开放式观察、聚焦式观察、结构化观察、系统化观察;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等。现在大多采用的是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的分类。前者是指以结构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资料的课堂观察;而后者是指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资料以非数字化的形式(比如文字等)呈现化方式收集的定性资料有些也可以转化为量化的形式。
5.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观察前 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
1)了解所要观察课堂的课型、内容及本讲的教学目标。
听课前教师应主动联系被观察教师,向他了解所讲的课是听、说、读、写技能课、信息课还是练习课;主要教学内容、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以及将要采用的教学方法等信息。
2)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观察者从自己教学的角度形成对自我的期待,以利于观察者在观察中和观察后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
第二步:观察中 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1、上课前观察
1)教师提前几分钟进入教室,观察班级环境、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外语课的期待等。
2)与做课教师交谈,消除其顾虑。
3)观察者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座位,尽可能不影响教师上课和学生听课。
2、上课中的观察和记录
1)外语教师的基本功:单词、句子和语篇的语音、语调、语流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2)教师话语:教师话语的准确性(correctness)、适切性(appropriateness)与合乎语法性(grammaticality)、示范性、启发性、流利性和可理解性等质量问题,还有量的多少等问题。
3)课堂互动形式:课堂上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类型有那些,活动的实质是什么?在学生活动时,教师在干什么(包括活动类型:个人,小组,全班,师个,学生个个,个组,组组,个班,组班等。活动数量与质量,其中质量可以从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激发的学生智慧程度来衡量。(陈如平,2004)
4)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情况。
5)教师素质和技能: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各环节的目的性和连贯性,用外语提问的目的性、灵活性、技巧性及其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用外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处理学生语音错误的方式和能力等。
第三步:观察后 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
1、整理、反思
2、评课
1)围绕观察任务,观察点进行;
2)评价应以思考、讨论本讲内容的教学方法、思路、实施的多样性为平台;
3)评价应以正面评价开始,以正面评价结束,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能全面否定。
教师从事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可为:
1. 确定研究的目的和观察的问题——针对实际工作中所需解决或改善的问题确定研究方案;
2. 研究的准备——工具准备(问题体系、观察的框架、表格或录音录像设备等);
教师素质准备(意识、方法或技术如观察研究模式等)。
3. 观察的实施——自我观察、合作观察的选择实施(记录、问卷调查、访谈);
4. 分析与思考——对观察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5. 拟定新的行动方案——对观察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后,形成新的观察研究方案;
6. 实施新的行动方案——不断修改或调整计划并付诸行动;
7. 成果呈现——几次循环观察研究后可以形成观察研究报告或叙事研究、案例研究报告等。
课堂观察案例
一、背景
任教教师:
内容主题:几何概率习题课(人教A版必修3)
观察者:(数学教研组)
二、课前会议:
(一)授课老师说课
1、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为几何概率的的讲评课.几何概率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中学数学的核心知识——概率的一部分.它对基本事件是无限个时的概率起到很好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完等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几何概率后的一节练习课,并要求学生完成了导与练后面的一些练习对本部分的知识加以巩固.
我认为导与练这本教辅能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巩固以及反馈这部分知识的需要,他的难度由易到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辅,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努力完成,同时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测试,就是不看教辅答案.把每次的练习当作测试.
我教的是文科的3,4两个班,对学生的认识比较清楚,学生虽然是高二了,但是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平时的作业习惯比较好的,男生只有6个,教学组织与管理相对轻松些.
3、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学生的练习评讲几何概率的应用,对学生理解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纠正学生理解存在的的一此误区.同时对角度型,长度型,面积型,体积型的几何概率有所区分和了解.
4、教学设计
本节课因为是练习评讲,所以设定以知识技能为主线,穿插进行评讲,并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侧重的强调和变式练习.
我本节课打算利用学生昨天我晚自己看班时学生的疑问入手,针对性的进行讲解.
(二)授课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
A老师:首先对授课老师的充分准备表示谢意.同时与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如果使习题讲评题更加有效,很高兴卓老师想通过题组的形式进行教学,而不是按题号顺序进行讲评.这对我们来说应该说是很值得学习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变式一下,那么究竟如何变式能抓住本质,能使学生的产生“新鲜感”,因为一些所谓的优秀生已经将题目做对了.那么是真正的理解,还是只是暂时性的做对,这个如何面对?另外我们今天的观察工具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观察表,就是观察学生的通过同步学习,自主学生还是合作学习,那么在实际的授课,我猜测是不是同步学习我能及时的观察出来,那么至于是不是自主学生习,还是通过合作学习探讨得到的,这个不知道卓老师在课前如何实施的?
授课老师:如何使习题讲评课更加有效,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接在思考,我也想到过用提问的方式解决,再出习题的方式用幻灯片让学生思考作答,然后再确定学生的真实的掌握情况.我一般是布置作业以后,让学生去独立完成,在遇到困难的基础上,如果是自己没办法解决的,才向别的优秀学生进行请教.
B老师:你们的学生比我们学校的学生更加自觉,领悟力更加好.那么有一个问题,学生回家完成的作业你是如何调控的,会不会有学生将后面的答案一抄到底来应付了事,如果是这样的,那么卓老师是如何发现与避免的?
授课老师:这个我最头痛的问题,因为如果学生自觉的参与晚自习,那么碰到我值班时,应该说能比较好的避免,但是也要正好值到这个班才行.当然我认为也要相信学生,希望学生的会向善向好.
C老师:学生的学习的时候对教学组织形式即自主学习、同步学习,合作学习都是下意识的,我们对一节课是不是要充分的把握住几个基本点.
(三)授课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

三、课中观察:
(一)观察工具----以1.2.3.2这个量表为主
(二)观察位置的选择
本节课首先观察学生的作业情况,由老师收集学生的作业,我们小组三人分别检查学生的作业或学生的完成质量,本班的学生有56人,教室相对比较宽敞,所以我们作了如何分工,我作在前门观察,后面由周羽鹏观察,洪宏伟老师坐在教室的中间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教学用具,教学的行走路线,教学的板书.还有学生的回答情况等等.
(三)观察过程
上课前.观察者于上课前10分钟到达年段室,由于授课老师收集作业后我们三个大致地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学生中还是有一些完成得不好,有空白之处,但是习惯还比较好.有出现“怎么办?”哭脸等现状,预备铃响时进入教室,与学生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主要是翻交还学生的教辅——导与练.学生没有出现空白不作现象,但是有4个学生明显是属于抄袭课后答案的,因为比较整洁,没有思考的痕迹在里面.说明教师还是有一定的威信,学生会遵守,但是也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上课中.各位老师根据统一的观察表和确定好的主要观察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四、课后会议:
(一)授课老师的课后心得
对照我刚刚我看到的1.2.3.2观察量表,我也从这几个方面小结束一下.
对于同步学习方面,我的教学节奏应该是中速的,这里边有两个原因,一是那是文科学生,二是学生毕竟属于二类学校,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的参与面还是很广泛的,学生都会及时回应老师的问题,这一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对于自主学习方面,我认为确实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就是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然后再考虑课堂的情况,这样效果会好些.教学我会及时肯定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与做法,学校效果比较好.
对于本节课的合作学习,我感觉比较没法运用,也希望观察组的老师给以良好的建议
(二)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
三位观察者:A,B,C老师观察的都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其效果这张量表.即1.2.3.2这个表.
表1.2.3.2主要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的调控问题.主要是观察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实施了课堂教学的三大形式,即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同步学习这三种形式,同时要考教师在组织形式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吻合度,以及老师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进程中中变换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以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与形式的合法运用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A老师: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最后一组观察
观察表与观察结果——
观察记录
观察内容
效果评价



一般

同步学习
教学节奏

学习氛围

学生的参与面

自主学习
针对性地提出学习的要求

个别指导

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

激励性评价

合作学习
建立规则(异质分组、角色分工、评价方式等)

学生参与积极性

教师的调控及指导

活动时机
突破教学难点

突出教学重点

技能训练

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

组织形式与教学目标的吻合度

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吻合度

根据环境和教学进程需要变换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

根据观察表提供的信息——
(1)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运用较少.所以我都打了一般.
(2)教师对同步学习的应用较高,说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
典型片段分析及建议——
师:首先我们来看P113的变式探究第一题.
学生:听讲,看自己的练习配合讲授.
师:如果这个正方体出现内切,外切的现象那么我们如何来处理呢,
学生:还是要抓住体积型的几何概率来分析.
师:很好,所以大家平时在做题时要自己思考一下,这道题如何改动一下又该如何,我能不能胜任,这种改动有没有道理.然后与老师交流一下.
分析及建议:教师通过讲评学生的练习,达到对知识的一定了解,然后再进行适当的延伸是什么必要的,但是总的看来还是教师的传授式学习.如果改为由学生来提出问题.比如老师试问:这个题我们解决了,那么你能将这道题换一下汤吗,就是方法不变,但是题目发生的一些变化,大家想想看,能提出什么问题.我想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B老师:这堂课,我是坐在中间位置给以探讨,发现教师的行走路线也基本在讲台,到学生中间的次数极少,只有一部分在前排第一列的学生关照相对较多.
观察记录
观察内容
效果评价



一般

同步学习
教学节奏

学习氛围

学生的参与面

自主学习
针对性地提出学习的要求

个别指导

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

激励性评价

合作学习
建立规则(异质分组、角色分工、评价方式等)

学生参与积极性

教师的调控及指导

活动时机
突破教学难点

突出教学重点

技能训练

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

组织形式与教学目标的吻合度

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吻合度

根据环境和教学进程需要变换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

观察表及观察结果:
和刚才A老师老师的差不多,可能由于我坐在学生的旁边,所以看得比较仔细些,个别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开始独立地做自己的事,虽然也是看导与练这本书的内容,可是已经不大配合老师的授课了.说明学生的学习氛围还是很好的,不脱离数学学习,可是参与性方面比较不足,所以我与周老师的这个方面不同,其余都相同.
典型片段分析——
本节课教师讲解了如下问题:
师:变式训练3-1,变式训练4-1;基础达标2;能力提升7;师:能力提升9;能力提升11(1);师:能力提升8;师:能力提升11-2;能力提升10题
此外还有书本的两道题.
分析及建议:
教师都是利用传统的讲授式方法.学生对此配合也不错,那么一个问题是,如果是学生会了.那么讲解的必要性达到多少呢.是不是我们可以来研究一下.可以说大部分同学都没有问题,应该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有问题,那么能不能叫那些学优生来辅导那些还有疑问的学生,起到针对性更强的作用.
C老师:我坐在前门对教师进行观察.发现授课老师的行走路线以黑板前与讲台与学生指间的空间为主.同时看到卓老师的学生对老师的讲授还是很积极配合,气氛良好,那么就给我们提出一个课题,习题课如何上更好些.以下是我的观察记录.
观察表及观察结果:
观察记录
观察内容
效果评价



一般

同步学习
教学节奏

学习氛围

学生的参与面

自主学习
针对性地提出学习的要求

个别指导

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

激励性评价

合作学习
建立规则(异质分组、角色分工、评价方式等)

学生参与积极性

教师的调控及指导

活动时机
突破教学难点

突出教学重点

技能训练

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

组织形式与教学目标的吻合度

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吻合度

根据环境和教学进程需要变换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

我另外两个观察组的成员的观察量表,发现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对于教师在复习课(习题课)的问题,应该采用什么方法,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讲评课是不是都是由老师在讲,学生只能听.这一点值得我们大伙儿来研究.
分析及建议:正如刚刚B老师所说的,教师有按自己的题组进行适当的讲授,应该说是很好的,那么有如下问题.
讲解完了导与练的教辅问题后,剩下的时间再讲解书本问题,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还有一个问题,小结、强调.
是不是应该如此,就是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让学生除了会作题之外,还要会研究习题.就是相同题组即使用相同知识的东西要圈出来.也就是教师这个工作由于学生来完成,这样起到一个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作用.是不是能使复习的讲评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在单一.同时学生一个知识点的变式就会更加清楚些.
(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
经过授课老师与全体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进行交流,全体老师达成了如下共识.
(1)复习课如何脱离单一的授受式模式,这个应该值得大家在继续研究.
(2)从相信学生的潜力的角度上说,这节课还是有点放不开,虽然看起来学生学习的气氛不错,但是我想课堂追求的不应该是气氛,只是思维活动量,让学生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思维,这时表现出来可能是压抑,但是那应该是黎明前的黑暗.不久他应该曝发,应该是大胆的个性尝试,但是只要学生有在认真的思考,那么课也是成功的.
(3)对个别的题目进行适当的引申也是高中数学的基本要求,本节课中卓老师有进行必要的扩充,值得继续发扬.
(4)使用本量表时还存在一个问题,对于一些自主学习,有个别环节可能是成功的,有个别环节可能是失败的,那么应该如何在表格中得到良好的体现.还有对个别的课题,如复习讲评课是不是有必要追求那么多的课堂组织形式.
(5)对本表的一些栏目建议应该配合其它量表进行使用,如本节课,我想至少应该配合1.2.1.4.2的教师练习讲评方式和效果观察表一起使用,才能达到比较良好的效果.否则单一的使用过于笼统,看不出其课堂的本质.
教学处供稿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0101210.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