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用户体验计划:传承龙文化,弘扬爱国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59:15


传承龙文化,弘扬爱国主义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系列讲座之《龙文化与爱国主义》

 

 

 

 

继12月21日孙见喜教授主讲的《读书与人生》之后,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系列讲座之《龙文化与爱国主义》于近日在桃园校区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龙凤文化研究著名专家、中华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庞进教授, 刘院长及我院文化总监朱德海老师、财务总监王好学老师莅临会场,我院05、06级数百名同学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开始前,刘院长首先发表了讲话。

刘院长说,庞进教授是研究龙凤文化的专家,可谓龙凤文化的品牌型学者,最近刚参加完凤凰卫视关于龙凤文化的专题节目,他与教授也是因在龙凤文化方面的共鸣而得以相识。作为中国人,刘院长强调,必须首先了解、认可、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然而,上海某大学教授“否定龙文化、龙符号”事件,北大教授“一个章子怡顶一万个孔子”的言论,实在令人吃惊和气愤,也可见当前文化思想的混乱,所以我们大学生更应该端正思想,抵制文化怪论,捍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也是请教授来做讲座的原因之一。刘院长接着说,大学与其他学校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一点就是,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其中就包括有各方面内容的讲座,可以使同学们获得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所以,上大学与不上大学完全不同,上过大学的人就会眼界更开阔,心胸更宽广。按照研究型和教学型来划分,我院虽然属于教学型大学,但并不局限于单一的课堂教学,还注重增加课外知识。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各种讲座,是我院的一贯做法,并且会一直延续下去。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些讲座,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激发思想灵感和精神火花。

教授随即开始了今天讲座的第一个话题:炎黄子孙为何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教授以一首广为传唱的《龙的传人》为引,配合众多图片向大家系统地讲解了“龙” 及“传人”的内涵,列举神话传说与不同区域文化圈的特色,使大家明确:龙崇拜与祖先崇拜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容合”的过程,龙参与、伴随、见证、标志了这个过程。龙文化与风文化同步产生,龙文化的精髓是合力,凤文化的精髓是和美,而龙之九子的出现反映了龙文化的容合性、多样性、实用性和工具性。龙的精神即“容合、福生、谐天、奋进”,与中华始祖精神是统一的。教授讲到,爱国首先就要爱本土文化、爱中华文化的精髓,“弃龙”事件引起广大同胞的激愤,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最有现实意义的内容是第二个话题:龙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龙文化作为情感纽带,得到了海外华人的最大认同,是五分之一地球人的心理认同,象征着国家、民族的统一。龙的精神与建设和谐社会是一致的,对当今各项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容合”就是凝聚、团结和合作,从而达到配合得当、协调舒畅,从哲学角度看,它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于个人、于家、于国都具有实际意义。龙作为一种吉祥物,可以带来绵延多多的幸福与好运,而“福生”即造福众生之意,作为一种价值观,具有教育功能,联系到环保,应是“与天和谐的龙族”。“奋进”作为一种价值观,于国家而言,只有不断奋进,才能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于个人而言,只有不断奋进,才能活得有光彩、有意义、有尊严,使生命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实现。

第三个话题是:“龙图腾”来自“狼图腾”吗?教授针对当前颇有争议的观点,结合构成图腾的四要素以及文化史实,进行层层论证,最后得出:龙的容合过程与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同一,龙的精神与中华文化的精神同一,龙的传人主要指文化精神的一脉相承。所以“龙图腾”不可能来自“狼图腾”。

话题四:龙是邪恶的吗?教授指出应该严格区分中国的“龙”和西方的“龙”,前者和悦喜庆,神奇而内涵丰富,突出善的一面,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吉祥物、象征物,地位崇高,不可取代;而西方意识里的龙多代表丑陋邪恶的事物,内涵单一,其存在意义也无关紧要,就此教授还提出为英译的“龙”更名之说。还有人提出“龙”是专制帝王的象征,但根据史料,龙应该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阶级社会之前由劳动人民创造,龙的出现与帝王皇权无关,只因龙具有神性而使其成为帝王的比附象征物,所以这种象征意义也必然随着帝王退出历史舞台而丧失,最终以吉祥物的面貌和身份重新回到劳动人民中间。宫廷龙与民间龙交替互渗、同时并进了数千年。不过也应该看到,帝王皇权的象征意义对龙的地位有所提升,使其影响力得以扩大,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对龙的了解和认识。

最后,教授总结陈述:龙是一个凝结着中华文化精华而魅力无穷,具有广阔开放的襟怀从而新新不已的系统,是可以涵纳、容合各种文明的全色彩象征,也是一种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在内的全时态象征,龙的伟大精神没有过时,对当代人的精神和生活依然有积极的、正面的意义。龙将永续地生存,神奇地活着。

听完教授的讲述,同学们兴趣盎然,踊跃提问,教授均给予专业化、系统化的解答,并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撰著的《龙的习俗》、《凤图腾》、《八千年中国龙文化》、《龙子龙孙龙文化》等九本著作。

此次讲座,教授以内容丰富的精彩讲解和大量生动的幻灯图片,把同学们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博大精深的“龙文化”研究领域,提升了同学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层次,也使同学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民族意识,这必将激励同学们在今后的修学之路上奋发图强!

马   丽
新闻0601班 吴欢 何晓莉 陈红
英语0602班 万芙蓉       

 

本站讯    著名龙凤文化专家、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庞进日前做客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一鸣论道”栏目,回答了主持人提出的“龙图腾起源于何时”、“龙如何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的内涵有哪些,应该怎样认知”,“西方对中国龙的理解有歧义,应该怎样应对”,“如何看待民族文化的形象标志,其重要性何在”等问题。

庞进认为,民族文化的形象标志是一个民族的身份卡,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图像徽帜。民族文化的形象标志的形成有不同的途径,形成的时间有长有短,但一旦形成,就具有凝炼性、恒久性和不宜变更性。中华民族创造和选择龙(当然还有凤)这样的形象标志,花了七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岁月,它凝结、寄托着历朝历代、亿万中国人的智慧和理想,体现着五分之一地球人的心理认同。其产生时间之久远,认同人数之众多,都是世界其他民族不可比肩的。

谈到民族文化形象标志的重要性,庞进认为至少有三条:一是标志作用。它使一个民族不至于同其他民族相混同。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世界实现了大同,人类不再有民族之分,标志的作用随之消亡,但那毕竟太遥远,生活在21世纪的各民族,还都需要标志;二是凝聚作用。它像一面大旗,能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同血同种的民族子孙招揽、汇聚、团结在大旗之下。凝聚作用在国家统一、民族振兴及抵抗外侮方面意义重大;三是激励作用。民族文化的形象标志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有“意”之“象”,人们见“象”思“意”、会“意”,从而对焕发、弘扬民族精神形成良性推动。再者,民族文化的形象标志关乎民族尊严,从精神上打击一个民族,往往通过侮辱、亵渎其文化标志而实现。这就激励一个民族,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要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不被小观的位置,除了自强不息,合力奋进,再无他途。

央视的这期节目,将于171830分在12频道首播,188时和1250分在同一频道重播。

 

光明日报:龙的标志地位不可动摇


庞进等专家接受电话采访

 

 

 

   12月4日有关网站转摘了一条“专家建议不再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报道,引起一片反对之声。

  4日下午5点20分,上述报道所指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首先表示,自
己此前从未就此事接受过媒体采访,所谓龙不再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报道纯属无稽之谈。他强调:“中国龙的形象一定要坚持!”

  新浪网当天进行的相关网民调查表明,截至下午5点,近10万网民参加了投票,其中90%多的网民认为,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象征,早为中外所普遍认同,应该继续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

  龙的标志已成为全民族共识

  “龙的标志地位不可动摇”,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庞进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西方的Dragon不能与中国龙相混同。”

  他说,西方的Dragon只是对少数几种动物的集合,神性小而单一;中国龙是对许多种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产生的神物,其神性大而丰富;西方的Dragon主要代表恶,可以说“充满霸气和攻击性”;中国龙则主要代表善,不存在所谓的“攻击性”,中国龙有威严的一面,更有和悦的一面;西方的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地位不高,无足轻重,中国龙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是吉祥嘉瑞的象征。我们民族创造和选择龙(当然还有凤)这样的文化符号,经历了七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漫长时光,它凝结、寄托着各个时代、亿万中国人的智慧和理想,体现着五分之一地球人的心理认同。不说放弃了可惜,事实上也放弃不了。

  吴友富认为,龙象征中华民族团结、勇敢、一往无前的精神,这些反映了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的文化元素必须坚持。

  全球化应保护文化多样性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关世杰认为,中西方关于龙的不同认识主要是由翻译引起的。众所周知,dragon在西方语境里,比如在《圣经》里是一种脖子很长、有两翼,很凶猛很可怕的动物,是人们设法要诛除的对象,而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龙是一种身体瘦长、吉祥威严的动物。最先翻译dragon的人,可能并不理解dragon在英语文化中的涵义,把它翻成了中国的“龙”,习惯成自然,造成了今天的这种情况。

  国家语委和一些专家曾经建议,把“龙”翻译成“long”,而把“dragon”翻译成中国古语里的某种和西方语言中dragon比较类似的动物。庞进觉得,将Dragon直译为“劫更”或“劫根”,将龙英译为“Loong”(拼音long英文发“朗”音,所以要多加一个“o”,且将第一个字母大写)以示区别。这个前人翻译上的讹误,我们后人应该加以解决。

  关世杰建议,可以由国家有关方面出面,召集权威专家研究制定龙和“dragon”的翻译标准,供翻译和使用时参照执行。他说:“我们不能因为西方文化怎么样,我们便怎么样。”

  其实,庞进与他持有相同的观点:“在文化问题上,既不可以用东方的讲究来要求西方,也不可以用西方的说法来框范东方。世界是多元的,文明是多样的,我坚信,全球化绝不是一种文明的一元通吃,而是各种文明的交相融合。”

中国龙形象需要正确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从传播者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更多地从接受者的角度考虑交往的效率及实际效果等问题。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单方面的意志不能有过度的张扬,否则就很难有共享、共赢。从传播的角度看,也需要我们下一些功夫。我们要改变中国龙在外国人心里凶恶的形象,也可以通过广告、电影、文学故事等方式。譬如美国大片《怪物史莱克》中的大怪物,可以成为家喻户晓、备受喜爱的形象,而中国龙是否也可以通过影片等方式改变其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吴友富说,要通过大力宣传、挖掘和阐释我们的文化内涵,形象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来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始终不渝地坚守和孜孜不倦地追求爱好和平、谋求和谐、颂扬美好、向往幸福的理想境界。

  喻国明指出,对“龙”这一形象,外国人与中国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认识,不仅在于文化结构、认知结构、历史积淀等的不同,也在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我们设想如果中文影响力如同英语对全世界的影响力之大,那么中国龙可能会更容易被人们认同和接受。
 

 

浔阳晚报:龙文化专家浔城说龙


 

 

 

 

 

11月27日,’2006中国(九江)首届国际龙狮文化高层论坛在我市进行,活动由中国龙狮运动协会、九江市委宣传部、市社联、九江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九江)国际龙狮文化研究中心”在论坛上成立。

九江历来有舞龙舞狮的习俗,草龙、布龙、板凳龙,各式各样的龙一应俱全,而且与舞狮紧密联系,具有浓厚的九江地域特色。九江这座秀美的城市是龙的世界、龙的家族、龙的天堂。各具特色的龙应有尽有:黄龙出海——修水有黄龙山;二龙戏珠——瑞昌有龙珠山,其南面为青龙山,北面为白龙山,如两条巨龙跃身腾起,似二龙戏珠;苍龙昂首——庐山有龙首崖;五龙闹水——庐山周围有黄龙潭、乌龙潭、青龙潭、碧龙潭、卧龙潭。每年正月初七后,各种龙狮活动精彩纷呈,好不热闹。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展示中华民族蓬勃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我市将连续举办10届国际龙狮比赛,打造九江“长江龙”基地。首届精英赛中,著名龙文化研究专家、作家、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庞进应邀来到我市,讲解炎黄子孙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的文化背景,传播龙文化的当代意义。本报记者对庞进先生进行了专访——

1 踏进龙文化纯属偶然

庞进是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他本身是个报人,但他从龙的土地上走出去,以对龙文化的研究而蜚声全国,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说到自己如何走进龙文化研究的领域,他风趣地说:“这纯属偶然。”

1988年年初,他参加单位同事的一次婚礼,与主编“中国风俗丛书”的韩养民先生坐于一席,老师说:“龙年就要到了,龙的习俗还没人写,庞进你能不能写一写?”就这么一句话,庞进一脚踏进了龙文化研究。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写出了《龙的习俗》一书,这本书一上市,即销售一空。十多年过去后,一次在网络上,他偶然得知这本书还在台湾出版发行。在台湾从事龙文化研究的先生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特意从台湾发来邮件,与庞进探讨龙文化,当得知庞进还没看过自己在台湾发行的书时,他特意将整本书复印装订成册,在一次来大陆旅游时,将装订好的《龙的习俗》送到庞进手中。至今,庞进说起台湾友人先生将书一层层包裹好,送到他手中时,仍激动不已,他说:“由此,我才更深切地感受到龙的精神紧紧地联系了两岸人民,是龙文化的‘容合’将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2 以容合为根本的精神

在总结龙精神时,庞进创造了一个词:容合,即兼容、宽容、包容,综合、整合、化合。他认为龙是“容合”起来的神物:耸一对鹿角,乍一双牛耳;圆睁着或楚楚流情的兔目,或烨烨喷火的虎眼;狮鼻隆挺,驴嘴大张;马齿列列,獠牙赫赫;蛇躯蜿转着悠长,鱼尾摇摆着活泼;须髯飘飘带风,鳞鳍闪闪有光;鹫趾狞厉,鹰爪勇猛……龙的状貌容和,也折射出原始的中华民族对容合的精神诉求。龙文化既可以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提供民俗基础、智慧参照和精神支持,也可以作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象征符号承古开新。

3 龙文化体现民族合力

庞进认为,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容合的过程,中华始祖的文化精神与龙的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同一。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或作为开天劈地的创生神,与盘古齐名;或积极参与了伏羲女娲的婚配,从而繁衍了人类;或帮助黄帝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或协助大禹治理洪水,为千秋万代造福。因此,所有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都领受过龙的福祉,都可谓龙的传人。

作为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见证物,中国龙的精神也就是团结凝聚的精神。同时,龙又是水神,普降甘霖、司水理水是龙的天职,因此,龙的精神,也是造福人类的精神。

进入现代社会后,龙逐渐由神物演变为吉祥物,作为吉祥物,龙有腾飞、振奋、开拓、变化等寓意,因此,龙的精神,还是奋发开拓的精神。

4 龙文化在中华大地传承

中华大地是龙的故乡、龙的家园。龙文化广泛地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名胜、歌舞影视,还是岁时节令、婚丧礼仪、服饰冠履,龙都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盘旋、腾跃、奋飞等多种形式,占据着醒目的位置,体现着不可或缺的文化蕴涵。人们读龙书,演龙戏,唱龙歌,跳龙舞,栽龙树,养龙花,吃龙菜,喝龙茶,以龙为名;说龙,写龙,画龙,雕龙,舞龙,赏龙,立志成龙。处处有龙,时时见龙,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龙。作为影响深远的文化现象,龙是引人注目的,其重要位置显而易见。

庞进兴奋地说,他参加了在11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联欢会上,四川泸洲雨潭彩龙舞到前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欣然为彩龙点睛,这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龙狮运动的肯定,对龙文化的肯定。

九江将连续举办10届国际龙狮比赛,这不仅可以很好地弘扬龙狮精神,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而且通过这种文化搭台的活动,加强了九江和国内外友人的联系,推动九江走出江西,迈向世界。

 

龙早就是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


庞 进

 

 

 

    王乾荣先生撰文《龙何时竟成了中国人的“图腾”》(西安晚报1815版),提出了中国人“事实上从来也没有把这个鳞虫类的龙视为图腾”;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之说,“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无知的表现”等观点。其实,王先生的观点并不新鲜,十多年前就有类似说法,在去年12月初暴发,至今不曾平息的“弃龙”风波中,也有人持同样的观点。

    那么,中国人从来没有视龙为图腾吗?这得从图腾说起。图腾是人类社会早期产生的与自然崇拜、族祖崇拜、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文化现象,对后世文化影响很大。“图腾”源自北美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Totem”,作为书面用语,最早见于1791年伦敦出版的人类学家龙格所著的一本书中。1903年,严复先生在翻译英国学者甄克思的《社会通诠》一书时,首次把“totem”一词中译为“图腾”。此后,中国学者普遍接受图腾概念和图腾理论。一个上世纪初才引进的概念,二十四史中当然不会有。

 史书中没有图腾概念,不等于中国古代不存在图腾现象。构成图腾的基本要素有:1,某种自然物(以动物为多)或天象;2,被认为与族祖、族人有血缘关系;3,是部族的保护神;4,是部族的徽号标志。四条全部符合者是严格意义上的狭义图腾,部分符合者可称为宽泛意义上的广义图腾。以此考量,首先,龙是中国古人对蛇、鳄、鱼、猪、马、牛、鹿等动物和雷电、云雾、虹霓、龙卷风等自然天象多元容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它来自自然物和天象又不是自然物和天象;其次,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史传伏羲乃雷神之子,雷是龙的容合对象之一,雷神之子即龙神之子,故龙与中华先祖有间接的“血缘”关系;再次,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出土的龙已有好多件,这些龙或摆在原始村落广场中央,如距今8000年的辽宁查海前红山文化石块堆塑龙;或置于氏族首领身边,如距今6400年的河南濮阳仰韶文化蚌塑龙;或放在重要人物的头部位置,如距今3700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作为部族保护神和徽号标志的用意已很明显。至于祭祀礼器上的龙纹、部族旗帜上的龙纹等等,更是或多有出土,如商周青铜礼器上的龙纹;或已见于文献记载,如“交龙为旗”(《礼·觐礼》郑玄注)。据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做出判断:龙很早就成为中华先民崇拜的广义图腾,所谓中国人从来没有把龙视为图腾之说与事实不符。

 “龙的传人”作为概念,产生的时间的确不久,是近三十年前(197812月),由台湾音乐家侯德健通过《龙的传人》一曲,首先唱出来的,但作为观念,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据是至晚在汉代,龙崇拜就与华夏族的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了。伏羲女娲是传说中的创世英雄,也是炎帝、黄帝的直系祖先。出现在汉代画像石上的伏羲女娲生着长长的龙尾,而且亲密地交缠在一起。文献资料中也有伏羲是雷神之子,是其母华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泽留下的“大迹”而孕生的描述(见《帝王世纪》、《诗含神雾》),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之说――雷、蛇都是龙的容合对象,“鳞身”“蛇躯”即“龙身”“龙躯”。至于炎帝、黄帝、颛顼、唐尧、夏禹等先祖,与龙的关系就更亲密了,他们都多有龙之称、龙之比、龙之功、龙之誉,如 “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帝王世纪》)、“轩辕黄龙体”(《史记·天官书》)等。正因为龙以象征物的面目和身份融入了华人的祖先崇拜(人文先祖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代表者),并参与、伴随、见证、标志了中华民族的形成——新石器时代及随后的青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形成期。在和这一时期相对应的红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区系类型文化中,都发现有早期的“原龙”。中华民族的主体正是在这各大区系、众多类型文化的交汇影响、彼此容合中逐步形成的,所以,普天下的中华儿女都认同自己是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 据此,我们可以说,否认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才“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无知的表现”。

 龙是先民对身外自然力神化的产物,在阶级社会到来之前,劳动人民就把龙创造出来了。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龙身上具备着通天、善变、显灵、兆瑞、示威等神性,遂被帝王们看中,拿去做了自己的比附象征物。随着帝王从历史舞台退出,龙也就失去了象征帝王皇权的意义,遂以吉祥物的面貌和身份,回到了劳动人民中间。几千年来的事实是宫廷有宫廷的龙,民间有民间的龙,两种龙并行不悖。而龙作为帝王皇权的象征,对龙的地位的提升、影响力的扩大、世界各国对龙的了解和认识有正面作用,并非一无是处。对帝王专制应该清理和批判,但不能一概否定,一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不能扔掉历史; 就像一棵树,我们不能只要树梢,而不要树干及树根。二是以龙为象征的帝王也做了许多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进步的大事好事,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那种凡是帝王用过的我们就要抛弃的观念是荒谬的,也是危险的。道理很简单,我们不能因为长城是秦始皇修的,就把长城炸掉;故宫是明清帝王住过的,就一把火将故宫烧毁。至于王文中提到的孽龙为害、英雄屠龙等,民俗传说中也都是有的,但那只是龙传说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相比之下,善龙造福、俊杰比龙的传说及民俗要多得多,且影响大。如舞板凳龙以纪念因行雨而献身的水龙,竞渡龙舟以纪念诗人屈原,诸葛亮、嵇康比称“卧龙”,贺龙、李小龙、成龙以“龙”为名,等等。

 包括龙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的精华多多,落后的糟粕亦有,正确的态度是有扬有弃,而不是以偏盖全、抓住一些负面的东西不放,以至于要全面否定、全盘抛弃。当然,事实上也抛弃不了。举一个例子,仅就民俗生肖而言,中国当今至少有一亿多人“属龙”,能抛弃吗?再如,王先生本人姓王,而王姓的源头必然会追溯到某某帝王,即被王先生骂为“小丑”、“畜牲”、“真不要脸”的“真龙天子”。这也就是说,王先生的身上已承传有龙的“基因”,如果王先生真有什么妙招,能把已经渗入自己血脉骨髓中的龙性基因剔除掉,那我们就开眼了。(庞进/ 原载2007121《西安晚报》)

 

龙文化的哲学思考


● 庞 进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研究的问题说到根子上,是人该如何面对这个纷纭复杂、斑斓多彩的世界。龙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看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了,说它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方法论并不为过。龙文化的诸多内容,研究的许多问题,都渗透、体现着一种具有中国风韵的哲学精神;或言,这些内容和问题,完全可以用哲学的概念来判断、来析理,可以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考察。下面,我就从十对范畴入手,谈谈一些粗线条的思考。

 

一、虚与实

 

虚与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实是虚的基础、根据和源泉,没有实,就不会有虚;虚是实的反映、概括和升华,没有虚,实就是原生态的,和人没有关系的,从而也是对人没有意义的。实与虚有对立的一面,实就是实,虚就是虚,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这张桌子在这里就是在这里,我们不能说这里没有这张桌子;脑子里想的就是脑子里想的,我们不能说脑子里想这里有一架飞机,这里就有一架飞机。实与虚又是互动互渗的,凡是人类的影响力能够到达的地方,实的东西都受到了虚的影响,都打上了虚的烙印。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在虚实互动中向前迈进的。

    龙既是虚的又是实的,是虚与实的统一。说它虚,是说它是虚拟的神物,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生物意义上的活蹦乱跳的龙。说它实,一是说它在自然界中有活生生的模特儿,如鳄、蛇、鱼、蜥蜴、猪、马、牛、鹿,以及雷电、虹霓、海潮、龙卷风、泥石流,等等;二是说还有作为文物、作为艺术品的龙,如辽宁内蒙古出土的石龙、玉龙,陕西甘肃出土的陶纹龙,河南出土的蚌塑龙,以及我们今天到处可见的各种材质的雕龙、塑龙、画龙、写龙等等。这些模特儿和文物、艺术品,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可视可见的,甚至是可触可摸的。显然,有了那些模特儿之实,才有了神物之虚;有了神物之虚,才有了文物、艺术品之实。这是一个逻辑的辩证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是滚动发展的,不断升华的。一代一代的龙都既是实的,又是虚的,虚实相生的。

 

二、阴与阳

 

阴与阳是中国哲学出现最早的范畴。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交感,化生万物”。龙文化将阴阳体证得很透彻。龙的取材对象,蛇、鳄、蜥蜴等,生活在阴潮多水之地,可谓“阴气”很重;而鹿、马、虎等,生活在山野原林,“阳气”旺盛。龙的形成,是阴与阳的结合。龙的形象也多有反映阴阳对应、交合者,对应如“双龙”、“雌雄龙”;交合如“交尾龙”、“交缠龙”、“同体龙”等。

阴与阳突出地表现在龙与凤的对应和互补上。龙和凤单独出现时,是各有其阴阳的。龙如上述;凤是凤凰的简称,凤属阳,凰属阴,所谓“凤求凰”。但在龙凤相对之后,龙整体上呈阳性、凤整体上呈阴性了。其原因是龙被君主帝王拿去自比,所谓“真龙天子”;凤于是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后妃嫔喻比的对象了。慈禧墓的凤上龙下图案是很有名的。笔者2000年9月出席湖南舜文化研讨会,在宁远县文庙也看到了属于清同治年间的凤上龙下石雕。宁远文庙还有几幅龙头凤尾、凤首龙身石雕图案,反映着龙凤交合、阴阳和谐的理念。

 

三、一与多

 

闻一多先生是研究龙文化的前辈,他的著名的“图腾合并说”可谓影响深远。先生当年或许没有注意,他的名字本身,正好可以用来剖析龙文化。

    一与多是对应的概念。一是整,是合;多是零,是分。没有一,就没有多;没有多,也难谈什么一。龙就是一与多的统一。龙是多元综合的产物,按我的说法,就是多种动物和多种自然天象的“模糊集合”,没有自然界诸多动物和天象的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触发和启示,我们的祖先怎么就能创造出一个龙来?正因为龙这个一,有着多的来源多的背景,因而它的变相和化身也就特别的多。辽河流域和内蒙古一些地方的先民崇拜蛇和猪,于是就有了蛇龙和猪龙;内蒙古草原自然要养马敬马,于是还有马龙;居住在黄河流域陕甘一带的先民靠渔猎生活,于是有了鱼龙、鲵龙;河南濮阳一带古时气候温和,适宜鳄类生存,于是出土了西水坡鳄龙;安徽含山的古先民饲养水牛,于是我们看到了出土的牛头玉龙……至于民间将鳄、蛇、鱼、蜥蜴、马、猪、虾,等等作龙的情形,那就多得很了。如有些地方祷龙祈雨,到河湖水边所请的龙王,不是蛇就是鱼;属于饮食文化中的所谓龙菜,其龙也无非是蛇、鱼、鳝、虾之类。

中华大家庭也是一与多的关系。香港回归期间,某企业集团特意铸造一尊“香港宝鼎”赠予特区政府。鼎上有青铜龙鳞56片。1999年8月15日,中国北极科考队和“全球华人北极世纪行”队员在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上会面,众人一同展开一面长达20米的“龙旗”,旗上有56位华裔书法家书写的56个龙字。意思很明白:56个民族56条龙,56条民族龙组成中华一大龙。遍布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个个都是龙,13亿龙的传人铸就中华龙。这里的多,体现的是民族特色和个性差异;而这里的一,则是差别的兼容和众力的凝聚。

 

四、异与同

 

异就是异,同就是同。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这是异;任何树叶都是树叶,这是同。同理,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龙,商周龙不同于远古龙,秦汉龙不同于商周龙,唐宋元明清直到当代,都各有各的龙;宫廷有宫廷的龙,民间有民间的龙;北方有北方的龙,南方有南方的龙;国内有国内的龙,海外有海外的龙:这是异。但是,不管是早期的原龙,商周的夔龙,秦汉的应龙,唐宋的行龙,明清的黄龙,直到当今的祥龙;也不管宫廷龙还是民间龙,北方龙还是南方龙,国内龙还是海外龙,总归它们都是龙,都具备着扬首、耸角、瞠目、张口、曲身、舞爪等龙的基本外形,和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兆祸、示威等龙的基本神性:这是同。异是个性,它使每条龙都是它自己;同是共性,它使不同的龙都能统称龙。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龙是一座巨大的生物园,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凡虫异兽;龙是一幢高楼,里面有许多单元许多房间。而众多的不同面目、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龙父龙母、龙子龙孙、龙男龙女构成了一个泱泱大龙族。

孔子老先生倡导“和而不同”。其“不同”相当于我们讲的“异”,“和”相当于我们讲的“同”。龙文化就是典型的“和而不同”。龙文化研究也是如此,众鸟争鸣最好听,万紫千红才成景,多样化的统一远远胜过呆板单调的一致。

 

五、静与动

 

    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静是动的准备,动是静的必然;动使静内聚的能量、潜在的活力得以展现,静为动提供着观察的基点、考究的依凭。不错,山间溪水,只有不停地流,才有活力,才有前途,但要检测水质,分析内涵,就得用瓶将水取回,静静地置于显微镜下。

龙族中的卧龙、蟠龙、潜龙是静态的龙,行龙、腾龙、飞龙是动态的龙。是龙,就不能总是卧着、蟠着、潜着,穿行于水陆,腾飞于云天,既是龙的理想,也是龙的目标。诸葛亮曾号称“卧龙”。他选择南阳古隆中而“卧”,却每每以管仲乐毅自比。于是,刘备“三顾频烦天下计”,孔明“一番知遇英雄心”;于是,龙不在茅庐“卧”了,出山了;开始觑目掐风,挥手决雨了……尽管后来“出师未捷身先死”,却也算成就了一番“龙”的事业,以至于垂范至今。

    静态的龙,多在书刊里、电脑光盘里、博物馆的柜子里,这些龙为我们抉脉剔微地研究龙文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动态的龙,集中者,有龙船赛、龙灯会、龙的歌舞、龙的影视剧,那可是翻江倒海,气势磅礴,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大美和伟力;普泛者,可注意观察龙族龙人的日常生存,那也将龙气龙性龙神龙韵表现得淋淋漓漓。

    静与动的结合,使我们对龙有了全方位的认识。而龙总是要发展的,它既是过去时,也是现在时,还是将来时,从这个意义上讲,龙永远都是动态的。

 

六、善与恶

 

万物莫不有对,善与恶就是一对。何谓善?何谓恶?符合人道的,和人类追求文明和进步的大方向相一致的行为就是善,反之就是恶。有善就有恶,善恶之间的矛盾斗争,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推动力。

善龙在龙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们或帮助人间贤王治理水患,充当开路先锋;或担起行云布雨、司水理水的重任,驱赶旱魔,普洒甘霖;或口衔大烛,照亮一方夜空;或化作白马,驮高僧西行寻求真理,并参与降妖除怪的战斗……更重要的是它们常常以人文的面目出现,成为人间杰出人物、优秀分子的化身,刻苦发奋,清正廉明,奉献自我,造福大众。这些善龙,洋溢的是正气,行走的是正道,是自然界正面力量、社会进步因素、人类文明方向的代表和象征。

恶龙在龙族中也占居着不少的份额。它们有的玩忽职守,懈怠责任,造成人间旱者更旱,涝者更涝;有的霸占江河泉潭,兴风作浪,起大水,发洪涛,冲毁田园,卷走人畜;有的口喷妖火,将庄稼村舍一举烧光;有的强占民宅民女,逼一方百姓年年献祭童男童女……这些恶龙,散发的是邪气,行走的是歪道,是自然界凶恶力量、社会负面因素、人类文明反方向的代表和象征。

    有恶龙作恶,就有善龙除恶。女娲、虞舜、大禹、李冰、周处,等等,便是这样的善龙,他们勇斗恶龙,为民除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其壮举足以烛炳史册,榜样后人。

    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有的恶龙,受到惩处后,悔过自新,成为造福一方的善龙;有的善龙,养尊处优,腐化堕落,蜕变成了祸国殃民的恶龙。只要人类还生存在宇宙间,善与恶的斗争就永远在进行。

 

七、古与今

 

    古与今是一对时间范畴。它具有方向性和承接性。方向性是说它是不可逆的,只能由古到今,不能由今到古,所谓“时光不会倒流”。承接性是说,今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承接古的,是古的延续。古与今还具有独立性和互渗性。独立性是说,古有古的特点,今有今的特色,古今不同。石器时代的原龙,不同于商周的夔龙;秦汉时的应龙,不同于唐宋时的行龙;明清时的黄龙唐宋时没有,当代的机械龙、电子龙、卡通龙明清时也不会出现。互渗性是说,古影响到今、渗透到今。举一个帝王龙的例子:尧指定舜为接班人,舜指定禹为接班人,李世民指定李治为接班人,康熙指定雍正为接班人……以此类推,5000年一贯制。今也影响到古、渗透到古。任何古的东西延续到今天,都打上了今的烙印。辽宁阜新出土了距今8000年的龙,陕西宝鸡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龙,河南濮阳出土了距今6500年的龙……这些龙,既是古龙,也是今龙,是今天我们这些人眼中的古龙。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古龙都是今龙;同样,任何今龙也都是古龙——即是远古传续下来的龙,也是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人们眼中的龙。

 

八、新与旧

 

    新与旧是创造哲学的范畴,因为任何创造都以出新为目的,不出新就不是创造。新与旧是相对的,第一条龙现的时候,是新的;第二条龙出现的时候,第一条龙就成了旧的。新与旧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旧是新的基础,为新提供着可能;新是旧的必然,存留着旧的因素。世纪之交,我们见到不少生态龙、环保龙、喜庆卡通龙,这些龙具备时代特色,是新龙。但是,既然是龙,就得保持耸角、瞠目、张口、飘须、弯身、显鳞、蹬足、翘尾等“传统”,否则就不是龙。

    我常想,我们的龙文化在当代应该做些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应当赋予龙文化哪些新的内容?不错,对古龙旧龙,我们应当下大力研究,研究得越深越细、出的成果越多越好;但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们当思考:中华龙文化如何同世界文明发展的高度接轨?传统龙身上的优秀成分、积极因素,如何同迅猛发展的当代文明相结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龙文化才有广阔的前途。

应该看到,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九、扬与弃

 

龙文化是一座大山,有开挖不完的宝藏;龙文化是一泓深井,有汲取不尽的甘泉。那么,面对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富矿,我们取什么,不取什么,就成为一个问题。这就是扬与弃,一对彼此制约又相互依存的矛盾。

龙文化的积极内容是主要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其精神底蕴,可用多元容合、造福众生、开拓奋进、与天和谐来概括(可简化为八个字:容合、福生、谐天、奋进)。同时,龙文化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内容。比如,龙曾是君主帝王的象征,从而是东方专制主义的象征。在漫长的岁月中,它常常以张牙舞爪、高高在上、骄横跋扈、凶恶狞厉的形状,为独裁和暴虐效力。当然,如果据此就全面否定龙文化,就错了,错在倒脏水连盆子,以及盆子中的孩子都扔掉了。

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又扬又弃,扬该扬的,弃该弃的。我认为从总体上看,上面讲到的龙的四种精神要素就是应该大力弘扬的,而龙的象征专制皇权,涂毒天下、为害众生的那一面就是该彻底抛弃的。就说与天和谐吧,在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其意义就非同寻常。过去我们大讲“与天奋斗”、“人定胜天”,并付之以行动,结果怎么样呢?适得其反,天已经在全方位的报复我们、惩罚我们了。龙是自然力的代表,是与天和谐的产物,反映着古人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敬畏、对天道的思考和尊重。因此,我特别赞赏“绿龙”的提法。绿龙,就是绿色的理念,绿色的哲学,绿色的龙族,绿色的中国。它在内,承续着中国先贤“天人合一”的思想;向外,同全世界绿色运动相契合——这样的运动可是方兴未艾、前途无量的。

 

十、生与死

 

加缪说最高的哲学是死亡。我理解这句话,一是说死亡是一个“黑洞”,超出了人的认识极限,人的智慧无法抵达,因而永远讲不明白说不透彻;二是说人都是从生到死的,或向死而生的,生中有死,死中有生,把生与死搞清楚了,人的世界观也就提升到一个高度、达到一种境界了。

人的肉体生命短暂而有限,是人都得死,这是无可奈何的,无法改变的,而人的精神世界却是很美妙的,具有无限的丰富性,总想超越短暂而臻永恒。

我们的祖先显然已经悟识到了这个层次:有限的生命惟有借助某种永久性的精神符号才能代代传衍,换句话说就是,惟有精神性的文化符号方能承载一代一代的生命信息。于是,便有了龙,还有凤凰、麒麟,等等。

龙,凝聚、积淀、蕴藏、体现着一代一代的祖先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理解、敬畏和审美;什么是实与虚、阴与阳、一与多、异与同?古人如何面对静与动、善与恶、新与旧、扬与弃?从龙的身上都能看出来。它是智的结晶、力的显示、美的化身、情的寄托、梦的家园。那些几千年、几百年传下来的龙颜龙形,使我们看到了几千年、几百年前的人们想的是什么、爱的是什么、怕的是什么、恨的是什么。它使远古活到今天。

今天,我们依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诸如多元容合、造福众生、与天合谐、开拓奋进的精神,绿色龙族(绿化环境,保护生态)、文明龙族(将世界文明发展的高度作为精神家园)的理念等等,投注、寄寓、昭示在龙的身上,它使我们活到永远。

龙,不死的生存。

龙,另一种活着。

 

    (发表于《江汉论坛》(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第6期;获建国五十五周年优秀论文获奖文库征文活动特等奖。)

 

 

龙徽当举 承古开新——有关龙标志的几个问题


庞 进

 

 

 

 

    事情是由上海《新闻晨报》(2006124)刊登的一则所谓“弃龙”的报道引起的。报道称: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领衔的“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的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这个课题如果完成,中国形象标志将有可能不再是“龙”,他们所塑造的国家新形象标志,很有可能将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

    消息一出,舆论大哗,一天之内,近20万网民参与有关网站举办的民意投票,九成多的人明确表示反对。上网文章多不胜读,其情绪之愤激、语词之尖刻,大有千夫所指、万众共诛之势!如“龙文化是华夏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命根”,“屠龙意味着对中华文化的灵性根基毁灭性摧残”(朱卫华);如“中国人已经把自己的祖坟掘得面目全非了,有些人还不罢休,连自己的灵魂也要出卖”(匿名)等等。在这种情势下,吴友富教授赶快于当日下午向媒体表明:“自己此前从未就此事接受过媒体采访,所谓龙不再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报道纯属无稽之谈。”并强调:“中国龙的形象一定要坚持!”(《光明日报》125

    有道是“无风不起浪”,“树欲静而风不止”。事件所反映出来的广大网民对民族图徽标志的强烈认同,对放弃本民族的文化精华,以迎合、迁就西方语境的言行的理智的批评与愤慨的指责,的确都让我们感动,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民意不可欺”、“众怒难犯”也!而在讨论中提出和暴露的问题,也值得我们重视,做深入的进一步的思考。

 

一.中华民族的标志,有必要迎合西方吗?

   

      言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容易招致误读误解”,因而应该放弃的言行,并不新鲜。此前,北京奥组委一些人就以“龙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理解”为由,不顾大多数国民意愿,也不惜伤害海内外华人的感情地将龙排除在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之外。

这些“弃龙”的说辞和做法,形成了一种现象,表面上看似乎是对一个文化符号不够重视的问题,而其实质,则是反映出了中国在走向世界,即“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一些国人,尤其是一些掌握着话语权和决策权的“精英”人物,“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媚外心理——其根源是这些人已成了黄皮白心的“香蕉人”,脑子里已让西方价值观塞满了。按说,某些西方人有“不同的理解”了,或“误解”了,要做的工作是向他们讲清我们的道理,消除误解,即使一时消除不了也没关系,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就是了,大可不必迁就和迎合。而这些人的做法则是:一定要挤压我们的头颅,以适应洋人的帽子,或者干脆不要我们的头颅,只要洋人的帽子。如此作为,被网民指斥为“数典忘祖”、“自矮身形”、“自我阉割”、“用屁股思考”、“阉人心态”、“软骨症”、“见了洋人腿肚子转筋”、“太监文化逻辑”等等,就很自然了。

是的,在对外交往中,我们不能妄自尊大,但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生活中的道理常常是:站不起来,是因为自己跪着。在文化问题上,尤其是民族形象标志问题上,既不可以用东方的讲究来要求西方,也不可以用西方的说法来框范东方。世界是多元的,文明是多样的,各种文明都有它的优长,全球化绝不是一种文明的一元通吃,而是各种文明的多元集优。

和这次“弃龙”风波有关,在121日卡塔尔多哈亚运会开幕式上,大型演出的编导还犯了一个不应该犯的错误:将中国龙安排在了日本的花车上。不错,东亚各国,甚至东南亚、南亚各国,都有龙崇拜现象,也都有舞龙、划龙船等习俗,但这些国家的龙,都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由中国本土传过去的。中国的龙崇拜起源于距今八九千年的新石器时代,而舞龙活动,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典籍中已有明确记载,且在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已有表现。而日本的舞龙就晚得多了,一般认为,是其江户时代(1603—1867,相当于中国明代的天启年间至清代的光绪年间)随着日本摄取中国文化的第三次高潮才由中国传至其长崎等地的。

这样的错误值得我们警惕:如果继续掉以轻心,不注重保护、弘扬和宣传,我们的文化符号、民俗样态,就很有可能被别的民族、别的国家拿去,韩国将其所谓的“端午祭”“抢注”成功,就是一例。还有将“中医”说成“韩医”,将中国的围棋说成是韩国的发明,等等。尽管我们倡导亚洲人民大团结、世界文明大融合,但团结和融合,要以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为前提,不可以牺牲本民族最本质、最精华的东西为代价。

    有人说,我们应该用“大国心态”或“地球村”心态来对待这样的事。我觉得这里有一个参照系的问题。比如,太阳会老化,地球会毁灭,这当然是真理,如果以这样的真理为参照,我们当下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意义。然而,这样的真理太遥远了,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有限的、现实的时空里,我们还不能什么都无所谓,因为别人有所谓,你“君子风度”,你“拱手相让”,你“以身饲虎”,别人正好拿去,壮大了他们,反过来让你尴尬,让你难受,甚至让你失落尊严,匍伏在地。

 

二.中国龙与西方Dragon的区别何在?

 

“弃龙”风波的直接原因是有人将西方的Dragon与中国龙相混同,而两者无论从起源、形象、文化背景,还是功能、地位,都属于性质不同的两种象征物,是不可混同的。

      西方的Dragon是对鳄、蛇、鹰、蝙蝠等少数动物的集合,具有喷火、吞人、破坏、护宝等神性;表象丑陋,主要代表恶,可以说“充满霸气和攻击性”;如《圣经·启示录》中的七头十角、等着吞食妇人孩子的大红Dragon,这条Dragon就被说成是魔鬼撒旦的化身。中国龙是对蛇、鳄、鱼、鲵、蜥蜴、猪、马、牛、鹿、虎、熊、鸟等许多种动物,和雷电、云雾、虹霓、龙卷风、星宿等多种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产生的神物,具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示威等神性;表象神奇,主要代表善,不存在所谓的“攻击性”;如以尾划地、协助大禹治水的应龙。中国龙有神圣威严的一面,更有和悦可亲的一面。

西方的Dragon有海洋文明的背景,是暴力和邪魔之怪,由此产生了许多英雄屠戮Dragon的传说,如英国的圣乔治就是一位战胜Dragon的英雄;中国龙主要以农耕文明为背景,是水利和农业之神,由此产生了许多祈祷龙神以求风调雨顺的习俗,如过“二月二龙抬头节”,等。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地位不高,无足轻重,中国龙经过漫长时间的集合、演进和升华,事实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是吉祥嘉瑞的象征,其地位是崇高的,其象征性和凝聚力是巨大的、无可取代的。

以担心西方人误解,就轻率地放弃龙的中国标志地位,理论上站不住脚,实践中也因与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理认同相悖而行不通。我们民族创造和选择龙(当然还有凤)这样的文化符号,花了七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岁月,它凝结、寄托着历朝历代、亿万中国人的智慧和理想,体现着五分之一地球人的心理认同。不说放弃了可惜,事实上也放弃不了。

         龙与Dragon相混,很大成分上是过去的误译造成的。所以,包括我在内的不少学者都曾郑重建议:将Dragon直译为“劫更”,或“劫根”,将龙英译为“Loong”(拼音long英文发“朗”音,所以要多加一个“o”,且将第一个字母大写)以示区别。

 

三.中华儿女非“龙的传人”吗?

 

对“龙图腾”以及“龙的传人”说的挑战,早在此前已经展开。

先是作家姜戎在《狼图腾》一书中提出了“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的观点。对此,我在西安图书馆举办的“天禄讲坛”上,曾郑重地予以回应——

图腾是人类早期产生的与宗教信仰、族祖崇拜、社会制度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文化现象,对后世文化影响很大。一般来讲,构成图腾的基本要素有某种自然物(以动物为多)或天象,被认为与族祖、族人有血缘关系,是部族的保护神,是部族的徽号标志等四条。四条全部符合者为严格意义上的狭义图腾,部分符合者可称为宽泛意义上的广义图腾。龙是多元容合的神物,它来自自然物和天象又高于自然物和天象,其徽号标志的功能最明显,因而可称为广义的中华民族的图腾。

狼有可能成为古代某些游牧民族的狭义图腾,也有可能进入龙的多元容合过程。但是,说龙图腾由狼图腾演变而来,文献证据缺乏且没有来自考古的实物证据的支持。至于《狼图腾》书后提的几条“证据”,均因判断有误而难以成立,最多只能算作一种猜测。比如,为了说明没有翅膀的狼图腾演变成了龙图腾,姜戎断言说龙图腾也没有翅膀,岂不知长翅膀的“飞龙”形象在汉代的石刻、砖刻上就有。众多动物和天象进入了龙的容合过程,狼即使成为龙的容合对象,也只能是其中的一种。所以,狭义的狼图腾不可能取代广义的龙图腾,就像人的一个指头不能代替一个人那样。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容合的过程,龙参与、伴随、见证、标志了这个过程。龙的传人主要指文化精神的一脉相承,而非血缘意义上的基因遗传。中华始祖的文化精神与龙的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同一。(“容合”,是我创造的一个词,是兼容、宽容、综合、化合的概称。)对古代一些游牧民族所崇尚的所谓狼的强悍进取、不屈不挠、团结合作等精神质素,龙自然也会采取容合的态度,使其变成龙精神的一部分,事实上,龙的精神中已包含有上述精神。所以,总体上说,中华民族只能是龙的传人,而非狼的传人。

之后,黄守愚先生又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对此,我也做了回应——

    猪是一种具体的动物,将其再神化,也脱离不了作为自然界具体动物的生态特征;而龙则是容合了众多动物和天象的神物,它来自自然物又超越了自然物,其神性、神职之大、之多,是任何一种单一的自然物所不能比拟的,猪当然不会例外,不管是黄先生褒扬的野猪,还是黄先生贬责的家猪。不错,中国古代的确有过对猪的崇拜,东北红山文化区域内也出土了不少猪型原龙。但是,这些,只能说明,猪是龙的容合对象之一,而不是“惟一”,因为龙的取材对象,除猪之外,还有蛇、鱼、鳄、鲵、马、鹰、虎、鹿、牛等动物,以及雷电、云雾、虹霓、龙卷风、星象等自然天象。

显然,先生的错误不在于提出了猪崇拜的问题,而在于拔高了猪崇拜,将作为龙的容合对象之一的猪,以点代面、以枝节代整体地高抬到可以取代龙的地步;将中国古代属于局部性、一般性的猪崇拜现象,高抬到全局性、标志性的民族信仰和精神象征的位置;甚至将中华民族的人文先祖黄帝、夏禹等诬指为猪,其牵强附会、轻率荒谬之处比比可见。其“论述”,乏见理论创新之功,却有混淆视听之嫌。因而,其说动摇不了龙图腾的崇高地位,中华民族只能是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猪的传人说”可以休矣。

先生在他的文章中还提出了“龙的传人说”只有三十年的观点,对此我也做了阐明:“龙的传人”作为概念,的确是将近三十年前(1978年12月),由台湾音乐家侯德健通过《龙的传人》一曲,首先唱出来的,但作为观念,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据是至晚在汉代,龙崇拜就与华夏族的祖先崇拜结合在了一起。伏羲女娲是传说中的神话英雄,也是炎帝、黄帝的直系祖先。出现在汉代画像石上的伏羲女娲生着长长的龙尾,而且亲密地交缠在一起。文献资料中也有伏羲是雷神之子,是其母华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泽留下的“大迹”而孕生的描述(雷电是龙的重要的取材对象之一,闪电为龙之形态,雷声为龙之发音,雷神就是龙神,雷神的儿子也就是龙神的儿子,龙神的儿子当然是龙),和“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之说。至于炎帝、黄帝、蚩尤、颛顼、唐尧、夏禹等先祖,与龙的关系就更亲密了,他们都有龙之称、龙之比、龙之功、龙之誉。正因为龙以象征物的身份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崇拜,所以普天下的中华儿女都认同自己是“龙的传人”。

在这次“弃龙”风波中,有的媒体也把神话学家叶舒宪提出的“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来源于熊图腾”的观点搬了出来。这样的观点我依然不能苟同。是的,史籍曾载“黄帝号有熊”、“轩辕出自有熊之国”,东北红山文化区域也出土有5000年以前的“熊型原龙”;我也认同先生讲的熊有“自我复生的能力”的观点,但说“熊图腾要比龙图腾悠久得多”、“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来源于熊图腾”,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东北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了目前发现最早的距今8000年的石块堆塑龙,这条龙就一点都不像熊,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距今6400年的蚌塑龙也与熊的形象相去甚远。先生举出的所有证据,都只能说明熊是龙的取材对象之一,而非惟一。因为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已经证明,熊型原龙之外,还有蛇型原龙、鳄型原龙、鱼型原龙、猪型原龙、鹿型原龙、虎型原龙、鸟型原龙,等等。

至于个别人提出的“熊猫传人说”、“狗的传人说”、“蚯蚓传人说”等,因离谱太远,不必细说。

 

四.龙没有开新的能力吗?

 

    对龙“承古”的资格和能力,大家没有争议,但龙是否具备“开新”的资格和能力,看法就不一了。

    有的网友说:“我不喜欢把不存在的动物作为图腾,那代表着虚幻和没有未来。”(佚名,腾讯网,2006124)有的学者讲:“龙本身是一个帝王专用的符号”,“是皇帝的标志”。(吴思,南方日报20061210)“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就是对王权的崇拜和臣服。”“在现代都市生活里,龙正在遭到淡忘,它仅仅在节庆时刻跟民俗一起短暂地现身,然后再度退出我们的生活。仅此而已。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龙是那种正在逐渐离开我们的事物。”(朱大可,南方日报20061210)“抛弃龙文化,才能解放思想。”(彭凌玉树,搜狐博客2006125

    对上述说法,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第一,龙既是虚的又是实的,是虚与实的统一。说它虚,是说它是虚拟的神物,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生物意义上的活蹦乱跳的龙。说它实,一是说它在自然界中有活生生的模特儿,二是说还有作为文物、作为艺术品的龙。这些模特儿和文物、艺术品,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可视可见的,甚至是可触可摸的。显然,有了那些模特儿之实,才有了神物之虚;有了神物之虚,才有了文物、艺术品之实。这是一个逻辑的辩证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是滚动发展的,不断升华的。一代一代的龙都既是实的,又是虚的,虚实相生的。 

选择来自现实生物又非现实生物的龙作为文化标志,正好反映了中国人的聪明。龙体现的是一种“容合”的世界观。若是崇拜具体生物,无论外在形象还是文化内涵,都不好再增添新的东西,而作为神物,从远古到当今,龙一直呈现着开放的胸襟和纳新的气魄,且不断地从形和神两个方面增加着与时代前进的脚步相吻合的新鲜活泼的质素。

第二,在中国漫长的阶级社会里,龙的确曾是帝王皇权的象征,也的确起过为专制统治壮胆效力的作用,这当然是需要认真分析、清理、批判的。然而,我们必须注意这样的事实:龙是原始先民对身外自然力神化的产物,在阶级社会到来之前,劳动人民就把龙创造出来了。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龙身上具备着通天、善变、显灵、兆瑞、示威等神性,遂被帝王们看中,拿去做了自己的比附象征物。随着帝王从历史舞台退出,龙也就失去了象征帝王皇权的意义,遂以吉祥物的面貌和身份,回到了劳动人民中间。几千年来的事实是宫廷有宫廷的龙,民间有民间的龙,两种龙并行不悖。而龙作为帝王皇权的象征,对龙的地位的提升、影响力的扩大、世界各国对龙的了解和认识有正面作用,并非一无是处。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倒也显得痛快潇洒,但难免失之于简单、粗率和偏激。对龙而言,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择优认同,有扬有弃,弘扬正面内涵、积极意义,而不是揪住负面的已经认识清楚东西不放。

我不同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龙是那种正在逐渐离开我们的事物”的判断。龙是一个凝结着中华文化精华,从而魅力无穷、具有广阔开放的襟怀,从而新新不已的系统,是可以涵纳、容合各种文明的全色彩象征,也是一种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在内的全时态象征。龙的身上所蕴含和体现的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的基本精神并没有过时——

    容合:龙的形象是容合的,龙的形成过程是容合的过程。龙的容合,参与、伴随、见证、标志了中华民族的容合。容合意味着凝聚,意味着团结,意味着协作,意味着合力。容合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容合的精神,大到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处理国家关系,小到个人事业、人际交往、家庭生活,都有指导意义。

福生:作为自然龙,龙由水神而农业神,兴云布雨、司水理水是龙的天职。作为人格龙,中国古代的创世英雄、圣哲君、精英贤良,多有龙之比、龙之名、龙之誉。作为吉祥物,龙有显灵、兆瑞的神性,人们相信,龙能给他们带来绵延不绝的幸福和嘉惠多多的好运。龙的福生的精神,启示和教育人们:做好龙、善龙、祥龙、造福众生的龙。

    谐天:龙的容合对象来自自然界,龙是人天关系的形象化表述,它体现着中国圣哲“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着先民对天道的理解、对身外众生的尊重。谐天的精神告诉世人,中国应当走重视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绿龙”的道路。中华民族应该成为绿色理念深刻、绿色制度健全、绿色行为普及的与天和谐的龙族。

奋进:龙的形象是与时俱进的。从新石器时代简单质朴的“原龙”、商周时期神秘抽象的“夔龙”、春秋战国与秦汉之际粗犷雄健的“飞龙”、魏晋隋唐刚柔并存的“行龙”、宋元明清复杂华丽的“黄龙”,直到当代的吉庆嘉瑞的“祥龙”:中华龙呈现着不断开拓、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轨迹。龙具有“好飞”的神性,而“好飞”正是“奋进”的同义词;龙舟竞渡是龙的奋进精神的外化。这样的精神,激励人们发奋自强,锐意创新,积极进取。

 显然,上述基本精神,使龙不仅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魂的载体而千古传承,而且使其以紧扣当代生活的姿态,与中华儿女一起,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

    近年以来,国家在大力倡导和谐文化,而龙文化与和谐文化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毫无疑问,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龙文化既可以为和谐文化提供民俗基础、智慧参照和精神动力,也可以作为和谐文化的象征和载体承古开新。

             

              (原载《文化月刊》2007年第1期)                                                         1

 

  

相关链接——

 

  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作有散文集《兵马俑狂想》、《慧雨潇然》、《灵树婆娑》(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大悟骊山》;专著《龙的习俗》、《八千年中国龙文化》、《创造论》、《呼风唤雨八千年——中国龙文化探秘》、《中国的图章——说龙谈凤话麒麟》、《龙起东方——庞进世纪龙文新作》、《博大精新龙文化——以浙江龙游为例》、《凤图腾——中国凤凰文化的权威解读》、《龙子龙孙龙文化》等18种。在互联网上创建并主编有“中华龙凤文化”(www.loongfeng.com)网站,其龙凤文化研究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地址:710002 西安市太阳庙门43号西安日报社

电话:029—81017295  13038599056     

邮箱:loogfeng@163.com

 

龙生九子


● 庞 进

 

 

 

中国民间有"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说法。说是一位龙母,生了九个儿子,这九个儿子各有各的长相,脾气和爱好也各不相同。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我们综合一下,简析九位。

 赑屃: 也称龟趺。形状像乌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狴犴: 又叫宪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虎是威猛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

 

 螭吻: 也叫鸱吻、鸱尾、好望,等。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椒图:
 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囚牛: 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好音乐。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蒲牢: 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饕餮: 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狻猊: 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睚眦: 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九位龙子的入选者和排列顺序并不严格。比如叫“霸下”的龙子,一说它喜文好负重,且力大无穷,似乎可以和龟趺合并;一说它喜欢喝水吐泡,因而常被雕饰在桥头、泉边。还有和螭吻接近的“鳌鱼”、好腥的“蟋蜴”等,也常进入“龙子”的行列。

  这样看来,“九”只是个概称,言龙子之多,并不局限于九位。

  这些龙子的出现,当是龟、虎、狮、狼、豺、螺蚌、蜥蜴、壁虎,不知名的海兽、怪兽等,进入了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结果,尽管进入的时间有早有晚,进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养病曾用“龙安”名

贾平凹先生与龙凤有不解之缘。他是属龙的,是1952年的“壬辰”之龙。
  记得那年他患病住院,我去看他,只见病床上方的标牌上写着“龙安”二字。平凹说:“住院得安静一些,若用真名,来找的人太多,医生建议取个化名,就想到了这两个字。”我说挺好,龙安,龙安,此龙平安也!公元2000年到来的前一天,本来在医院挂了床号,每日要去那里挂几瓶点滴的他,却毅然决定不去了,说是要把病甩在20世纪,进入龙年后,要努力做一条矫健奋发之龙,“升腾显现”,“去呼风唤雨,去翻江倒海呀”。
    为此,他还专门邀了几位属龙的朋友到家中小聚,并乘兴书写了“受命于天,寿而永昌”八个大字贴在墙上。

走龙之气见精神

     今年3月中旬,我去他的新居“上书房”。落座后,我将要送他的书拿了出来:一本《博大精新龙文化——以浙江龙游为例》,一本《凤图腾——中国凤凰文化的权威解读》。平凹当即戴上眼镜,翻阅起来,说:“《凤图腾》我在北京开政协会时,在图书大厦看到了,当时就想买,可一看作者名字,就想着不用买了,庞进肯定会送我的。”我说这书才出两个来月,市场反响挺好,还上了南方一些书店的排行榜。平凹说:“这样的书,搞文化、搞写作的人见了都会买的。因为龙凤是中国人的文化象征,一般人大都皮皮毛毛地知道一些,但要知道得深些、细些、全些,就得读你的书了。”
    说着,他就邀我去另一个房间,观赏他收藏的龙。先看到的,是一条根雕龙,放在一个圆鼓鼓的青皮陶罐上。龙的头部很像回事,两只角朝后翘着,鼓凸着双眼,嘴微张,露出两颗牙齿,而那身与尾,则从头后探下,再撅起,打两个弯儿,伸向前方。我说这条龙取了鳄和蛇的成分,有点新石器时代“原龙”的味道,也体现着龙的“融合”性。从形态上看,是条“盘龙”,即盘曲静卧之龙。而旁边放在圈椅上的,则是一条“走龙”。这走龙扬头挺胸,双角高耸,整个身子向前倾斜,呈努力疾行的姿态。我曾言龙的精神之一是“奋进”,此龙给人的感觉就主要是这两个字了。走龙身后是一幅主人的大特写,照片上的平凹,白衣开领,浓眉耸着,邃目瞠着,那眸光恰如熠熠龙睛,含射着刚毅雄狠之气。我当然理解主人的目光,也理解主人为何要如此摆放:几十年来,在文坛上冲决奔突,历经挫磨毁誉而高标不屈,不就是凭着这股“走龙”之气吗?
    扭回头,看见靠墙的柜顶上立放着一个砖雕:长长的鱼身,鳞片比比;中部雕龙首,龙吻向上翘起,龙口大张。我说这是“鱼化龙”么。平凹说:“原来在老家棣花镇的魁星楼上,后来那楼拆了,老家人就拿来送我了。”我说那座楼多次出现在你的作品里,凡读过的人都会有印象。魁星是古代读书士子的守护神了,文人们的升迁荣辱都由他管着,所谓“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而“鱼化龙”,则源于“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所谓“鲤鱼化龙,转凡入圣”。想到这里,我说:过去,家乡人把这件砖雕安置在魁星楼里,寄寓着让当地出人才、出大人才的愿望。后来楼没了,家乡人又把它送到你这里来,算是找着地方了。平凹一笑。我接着说:鱼也是龙的“融合”对象之一,龙性的一部分与鱼性相关,如喜水,如福生。这样的造型之外,相近的龙子螭吻也是龙头鱼身,其形象取材于大海中一种尾巴像鸱鸟的鱼,据说此鱼有降雨灭火的功能,于是便置放在殿脊、屋顶之上了。
  看罢“鱼化龙”,又看了两件龙形藏品:一件是挂在书柜上的木雕“升龙”。此龙围着一根主轴盘旋,我数了数,竟绕了十几个弯儿,尽管曲折如此,上升的趋势却一以贯之。升龙周围饰以蒸腾的烈焰,使人联想到天之矫龙携雷掣电、叱咤风云的辉煌。一件是放在门边的砖雕“二龙戏珠”。但见两条龙,长长的身躯相互缠绕,构成一个斜斜的椭圆;龙头一略大,一稍小,相对而视,像一对和悦的夫妻;中间伸出两只龙爪,共托一珠,也呈椭圆状。平凹说这是他用一幅字换的,我说值,年代且不论,只说这图案所反映和象征的生命意识,就很耐人寻味了。

龙飞凤绕映和美

    从房间里出来,我说怎么不见凤呀?——在我的记忆中,平凹喜龙,但也爱凤。记得当年他把参加工作后住的第一间房题名为“凤凰阁”,尽管那房子仅有小小的六平方米。后来,他还为家乡的《丹凤县志》写过序,言其“属秦之头,楚之尾,山高清明,水流秀长,是一块极其美丽的地方”,并预言“丹凤将鸣于九天”。如今,这预言,显然已经不再是预言了。见我问及,平凹一笑,说:“上楼去看!”
    楼上是他写字作画的地方。台架上,放着一具根雕,是一只凤凰展翅欲飞的正面形象,那翅膀张得很大,朝上举着,像升腾的火焰。我问给这根雕起名了没有,平凹说还没有,我说叫“丹凤振翮”就不错。大案的一角,放一黑边镜框,里面镶着平凹的一幅画作,题名《大凤》。笔法简练,未着它彩,仅用黑墨重重地勾出凤的头、颈、身、足、翼、尾和毛。然而,凤头高昂,凤颈颀挺,凤翼开展,凤尾翘起,有高蹈不群之势,有清越超凡之感!我说这只大凤该是凤族中的模特儿了。平凹笑了,说:“属龙的和属鸡的结合比较好,鸡为凤嘛。”我问夫人是属鸡的了?平凹点点头。我说:龙是力的象征,凤是美的化身,没有凤的龙是孤独的,没有龙的凤是凄清的。龙凤配合好了,这世界就“和美”了。平凹说对。
  几天后,平凹先生出席了在西安召开的“龙凤之魅——庞进文化研究成果研讨会”。在发言中他说:“这几天,我把庞进写龙凤的两本书集中地读了读,读得很兴奋,也很有启示和教益。觉得不但是集大成的两本书,而且还是完整的、有系统性理论体系的两本书。这龙凤文化,有时候是比较难研究的,弄得不好就变得很俗气了。庞进不同,他是学哲学出身,又是一个作家,散文写得很优秀,这便使他的研究,文笔特别的好,而且想像力丰富,有详实的资料,有独特的提法,阅读起来非常有味道。”这不仅是对我的研究工作的褒赞和溢美,也反映了一个优秀作家对龙凤,即对祖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关注和热爱。
    在这次会上,我提出了“将龙凤文化整体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平凹先生欣然挥笔,第一个在倡议牌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原载2006年8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探寻中华龙文化的起源

支持

作者:翟智高  发表于:博客中国(http://vip.bokee.com)

 

                             中  华  龍  寻  根

 

                                    ———洛阳伊川巨型天然石龙研究

 

                                   文/图:翟智高

 

 

 

    摘要:洛阳天然石龙是华夏神州目前所发现的体形最大、龙形最逼真、年代最久远的中华龙。天然石龙与中国龙文化、龙文字、龙文物、龙神话、龙风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研究中华龙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巨型石龙具有传统中华龙的特点,不仅像形逼真,而且龙体巨大,仅露出的部分就长达九十多米。而形成的年代极为久远,据地质考古学家现场观察,保守估计也有300万年以上。天然石龙所含蕴的龙文化信息非常丰富,为中华龙文化研究和探源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下图为天然石龙实景照片:

 



 

 

    

 

     在断代史书《汉书?地理志》中,石龙所在的地名为“新城”,此地在《左传》、《战国策》、《吕氏春秋》、《史记》、《水经注》、《唐书》等史书典籍中均有记载。新城古称“有莘氏”、“大莘”,“辛”应是地名的表示。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朝开国宰相伊尹即是有莘氏媵臣。《水经注》上记述:“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伊水又东北过新城县南” 。历史上的“新城县”即现在的伊川县古城村,其南部三里地的平等乡大莘店村西附近,有烈

 龙,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动物,是吉祥的象象征。它能够腾云驾雾、兴风作雨、制服万物。龙的形象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向上、奋斗的象征。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二龙戏珠...都有喜庆、如意的意思。“神龙见首不见尾”,这句话将“龙”的神秘、珍贵跟出没无常形容的真是唯妙唯肖。

  龙,本是一种想像传说中的珍兽,谁也没有亲眼看过,但它却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徵。我们不是自称为“龙的传人”吗?可见“龙”在中国人的心目前占着多麽奇特的地位。龙不但是祥瑞的徵兆,而且还是有灵性的神物,於此,我们有何理由不对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作一些诠释呢?

龙起源之众说纷纭

  和世界上许多文化现象都伴随着许多谜团,因而也就有许多种不同的文化阐释一样,中国龙就是结构、交融在宏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大谜。其奇谲怪异的形态,多维善变的神性,深邃丰富的蕴涵,从古到今,一再地吸引着海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目光。
  不错,龙常常被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象征物,出现在人们目力所及的地方,建筑物上刻它塑它,工艺品上镂它绘它,影视戏曲里演它唱它;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三千六百个门类,九万九千九百座名胜: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那或嬉笑,或和悦,或怖怒的容颜,和那或盘旋,或腾跃,或奋飞的身影。
  龙的状貌也接近于完美了:耸一对鹿角,乍一双牛耳;圆睁着或楚楚流情的兔目,或烨烨喷火的虎眼;狮鼻隆挺,驴嘴大张;马齿列列,獠牙赫赫;蛇躯宛转着悠长,鱼尾摇摆着活泼;须髯飘飘带风,鳞鳍闪闪有光;鹫趾狞厉,鹰爪勇猛……
  如此这般的形态,你在生物界里是找不到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对应物的,只能分别在一些动物身上找到“零部件”。既然大自然里没有,就只好以“神物”称之了,那么,这种神物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本质是什么呢?
  从本世纪初到现在,面世的有关龙的起源和本质的论著、论文已超过百余种,观点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这里我们不妨作一简要的介绍——

神异动物说
  这是以《辞源》和《辞海》为代表的最普遍的一种观点。前者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后者说“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相近的说法还有:“龙是具有很多神性、很神秘的动物神”,“是中国古人幻想出来的动物,”(朱天顺)“龙是出现于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长身、大口、大多数有角和足的具有莫测变化的世间所没有的神性动物,”(刘志雄、杨静荣)
  “神异动物”是以“动物神异”为基础的,前者来源于后者,那么,是哪些动物通过“神异”而变成“龙”了呢?这一点,《辞源》和《辞海》没有讲清楚,学者们的探讨则多种多样。

爬行动物——
  卫聚贤说“龙即鳄鱼”;王明达说“龙形象的基调是鳄”;祁庆福认为龙“其实就是鳄鱼的最早称呼”;王大有认为“中国最原始的龙是湾鳄、扬子鳄”;唐兰说龙“像蜥蜴戴角的形状”;何新说龙“是古人眼中鳄鱼和蜥蜴类动物的大共名”。
徐乃湘、崔岩峋认为“龙是以蛇为基础的”;李埏说“龙是蛇变成的”,是古人“以蛇为蓝本,依照蛇的形状和特征,再附加某些想象而塑造出来的”;刘敦愿认为“最早的龙就是有脚蛇,以角表示其神异性”;何星亮提出“龙的基形为蛇,而蛇类中最接近龙的是蟒蛇”,因此可以说“龙的原形为蟒蛇”。

哺乳动物——
  刘城淮说“在蛇类和蜥蜴类之外,龙还有一个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那便是马类”;他进而指出“充任龙的模特儿之一的马,最初不是一般的陆马,而是河马”,李埏认为“龙的首角是古人摹拟牛头而塑造出来的”:”我们现在还常说‘牛鬼蛇神’,看来,龙就是二者的结合”。孙守道等提出“龙首源于猪首”。

物候参照动物——
  陈绶祥认为,龙身是“扭动的虫形”,龙角是先民“测定时间的工具——表”。“在广大的范围中,人们选择不同的物候参照动物,因此江汉流域的鼋类、鳄类,黄河中上游的虫类、蛙类、鱼类,黄河中下游的鸟类、畜类等等都有可能成为较为固定的物候历法之参照动物……后来,这些关系演化成观念集中在特定的形象身上,便形成了龙。”

图腾合并说
  此说以闻一多在《伏羲考》中的观点为代表。闻氏认为,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何星亮亦认为,“龙原是一种图腾,但它又与其他图腾有区别。它最初可能是一个部落的图腾,后来演变为超部落、越民族的神,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续时间最长的图腾神。”

天象树神说
  何新曾认为“龙的真相和实体是云”,“龙就是云神的生命格”;“最初的龙形不过是抽象的旋卷状的云纹。而后来逐渐趋于具体化、生物化,并且展开而接近于现实生物界中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形象。”朱大顺指出,“幻想龙这一动物神的契机或起点,可能不是因为古人看到了与龙相类似的动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闪电的现象引起的。因为,如果把闪电作为基础来把它幻想成一种动物的话,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条细长的、有四个脚的动物。”赵天吏认为雷电龙“三位一体”,龙就是雷电的形象。
胡昌健说,“龙的原型来自春天的自然景观——蛰雷闪电的勾曲之状、蠢动的冬虫、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现的雨后彩虹,等等……其中虹是龙的最直接的原型,因为虹有美丽、具体的可视形象。”
尹荣方的看法别致一些,他认为,“中国人传说中的龙,原是树神的化身。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是树神崇拜的曲折反映,龙是树神,是植物之神。龙的原型是四季常青的松、柏(主要是松)一类乔木。”“松、龙不仅在外部形象上惊人地相似,而且龙的其他属性,与松也同样惊人地相似。”

恐龙遗记说
  叶玉森、徐知白及美国学者海斯等主张龙的观念应是远古先民对于巨大的爬行动物恐龙的记忆,或主张先民因对恐龙的恐惧而产生龙崇拜,王大有说,“龙,被古人公认为最原始的祖型,可能还是恐龙。古人以具有四足、细颈、长尾,类蛇、牛、虎头的爬行动物为龙,这可能是古人当时见到并描绘下来的某种恐龙形象……或许古人见到的龙,真的就是恐龙,后来它们渐渐见不到了,才把它的同类海鳄、湾鳄或扬子鳄与其视为一类,加以崇拜。”

外邦传入说
  章鸿钊认为中国的龙就是西方文化中的毒龙,约在黄帝时期传人中土,英国学者史密斯认为世界上的各大文明皆有龙,而且所有的龙都出于同一个文化发源地——巴比伦,中国的龙同样也是巴比伦古龙的后裔。

模糊集合说
  对于龙的起源和本质,庞进提出了“模糊集合说”,即认为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中国龙起源于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是原始先民对身外异己力量模糊崇拜的产物,是以现实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贯穿着、体现着模糊思维的艺术创造。

总评
  作为古生物的恐龙,灭绝于距今七千万年左右的中生代,最早的猿人生活于三百万年以前的更新世,中间相差了六千多万年,因此,猿人是不可能看到恐龙的,也就更谈不上对恐龙的记忆和恐惧,显然,龙为恐龙遗记说,是站不往脚的。
  章鸿钊是中国文化西来说的主张者,其观点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设。西方文化中的毒龙和中国文化中的神龙在与水的关系上有相似之处,但总体上差异很大,史密斯的说法缘于他的极端传播论,即坚持认为世界文化发源于埃及和巴比伦,两人的观点都产生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中外学者对文化现象研究的深入,中国文化西来说和极端传播论都失去了市场,龙为外邦传人说也就为学术界所不取了。
  对龙为图腾合并说也有比较大的争议,否定的观点认为,“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

  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几乎所有图腾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具体的生物或无生物,而龙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神物”;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害、毁伤或杀害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的载述。

中国国际龙文化交流协会(CIDC)

CHINA INTERNATIONAL DRAGON CULTURE EXCHINAGE ASSOCLATION

中 華 龍 文 化

【宗 旨】
承傳龍的文化,團結龍的傳人,振興龍的故鄉,弘揚龍的精神。

【龍的傳人】
中華龍的形成,貫穿於中華民族的多元融合的過程之中。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
龍與盤古一起,成為開天闢地的創造神;
龍見證了伏羲女媧的婚配,而使人類得到世代的繁衍;
龍協助黃帝贏得了戰爭,為華夏的統一立下不朽的功勳;
龍幫助夏禹治理洪災,為千秋萬代造福……。
凡是源于中華大地的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都承領過中華龍的福祉;因此,都被稱為“龍的傳人”。

【龍的精神】
龍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參與者和見證者,“龍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
中華龍的精神,是民族和諧、凝聚團結的精神!
中華龍的精神,是造福人類、服務社會的精神!
中華龍的精神,是開拓奮進、振興騰飛的精神!

【龍的文化】
中華大地是龍的故鄉,龍文化無所不在。龍是中華民族政治、思想、文化、信仰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們通過祈禱祭祀,傳遞龍的資訊,呼喚龍的靈魂!
人們通過繪畫造像,展現龍的形象,顯示龍的神力!
人們通過文章著述,探討龍的源流,索解龍的秘密!
人們通過歌舞戲曲,傳承龍的神性,振奮龍的精神!

【龍的造型】
中華龍,從新石器時代到宋代,已經走過了六七千年的歷程。北宋著名美術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錄》中提出龍的造型“三停九似”之說。
“三停”,即龍的“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三部分的長度要基本相等。
“九似”,即龍的“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龍的發展】
中華龍的六大發展階段:
1.原始社會龍;2.商周時代龍;3.秦漢時代龍;4.魏晉隋唐龍;5.宋元時代龍;6.明清時代龍

一、原始社會龍:(西元前約6000年前至西元前1600年)
中華龍的形成過程,源自新石器時代,歷經河姆渡文化、仰紹文化、龍山文化和紅山文化,進入中國第一個有國家建制的朝代—夏王朝。
原始時期的龍,從出土的陶器殘片上的圖形,結構簡約,形象樸素;是當時人類對蛇類、魚類、蜥蜴等動物圖騰發展而來。

二、商周時代龍:(西元前1600年至西元前247年)
自商代開始,龍的形象逐漸被定型;其形象被廣泛用於玉器、青銅器上。龍的造型從初期短小側身、一腿一足的玉龍,逐步發展到青銅器上兩首相對的“鱷形龍”,或首尾相接的“蛇形龍”。其突出特徵是有了角,是商代人將“角”崇拜融入“龍”崇拜的結果。春秋戰國時期,龍的形象開始出現清新的藝術風格,突出了圖案裝飾的華美複雜,出現了“群龍”和“交龍”,以及造型怪異的龍形。

三、秦漢時代龍:(西元前246年至西元219年)
秦漢時期,由於封建社會已經進入統一強盛的發展階段,龍的形象也由繁雜走向規範和定型,種類也日漸其多,出現了青龍、應龍、蒼龍、蛟龍、雲龍、龍車等造型。特別是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神,象徵祥瑞,其紋飾大量應用於瓦當、銅鏡、畫像石中。漢代龍的造型,出現明顯的“線性化”,軀體日趨於細長,龍頭增大,面頰變短,額角變寬,龍形起伏有至。

四、魏晉隋唐龍:(西元220年至西元959年)
魏晉時期,由於佛教的興起,龍的造型呈飛舞騰空狀,瀟灑飄逸,含有“仙氣”。至隋唐時代,已到成熟期,一類出現於宗教載體(碑石、墓刻等),以通天神獸為主;另一類出現於實用器皿、建築物體上,以吉祥瑞獸為主。龍的形象也由威嚴兇猛而演變為體態豐腴、雍容華貴,呈現出一派大唐盛世的文明氣質。唐代龍紋口角加深,上唇翹起,雙角分開,脊背帶鰭,龍身多均勻細密的網狀鱗紋,多以三爪為主;常以雲紋、火紋、水紋襯托配合。

五、宋元時代龍:(西元960年至西元1367年)
宋元時期,龍的造型開始向規範化、藝術化發展,並進入純藝術領域。宋代器物龍紋製作精美,運動靈活;或遨遊于波濤之間,或穿戲於花叢之內,或騰飛于煙雲之中,給人以美感。由於皇帝自詡為“真龍天子”,龍紋成為皇室專用,造型呈峻嚴之神態,雄猛有力,象徵皇權的至高無上。龍的形體越了越長,龍身似蟒,腿足細短,爪尖內勾,上齶尖唇漸失,下齶開始上翹,尾部與軀幹連接勻整而複歸蛇態,充滿生氣。龍紋多為三爪或四爪,五爪為皇室專用。

六、明清時代龍:(西元1368年至西元1911年)
明清時代龍紋進一步趨於裝飾化、圖案化。明代龍特徵粗狀角,發、須、眉、鰭、肘毛等一應俱全;同時,興起正面龍,極度突出莊嚴與威懾力,更顯皇家氣派。清代龍形體略顯秀麗、生動,創作上以精雕細刻、刻畫入微取勝。明清龍形態多樣,造型各異;有團龍、蟠龍、行龍、翔龍,以及對龍、九龍、十龍之分。

 

承传中华巨龙精神 再塑古都世纪辉煌

              中国国际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季方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
    龙,是中国人民根据美好的愿望而塑造的最灵异最光艳的文化动物;吉祥、神圣,生气勃勃,矫健有力,或活跃于瀚海,或腾飞于云天;是中华民族政治思想、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的结晶,奋发图强、坚毅拼搏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和独特标志。龙作为原始图腾,对中华民族后世产生的巨大而久远的影响,是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原始图腾所无法比拟的。
    当你漫步在万世帝王之都北京故宫太和殿,仰视着那九龙蜿蜒的髹金镂雕蟠龙宝座;当你凝神于千年古都西安龙首原上那气吞万千的大明宫遗址,可曾感受到当年这宏伟辉煌、瑰丽博大的天宫玉宇,所带给我们的强烈振撼?
    当你登上十朝古都南京中山陵最高一级台阶,俯视虎踞龙蟠的石头城;当你留涟于天堂名都杭州西子湖畔龙井村,雨中低吟苏东坡的“浓妆淡抹总相宜”,可曾品味到古往今来无论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军事家,还是淡泊一生的文化巨匠所追寻的海纳百川的精神境界?
    也许,你曾为七朝都会开封龙亭那金碧辉煌、宛如天上宫阙的巍峨气势所惊叹不已;也许,你曾在九朝名都洛阳龙门石窟前,感悟到这2100多个窟龛、10多万尊造像的万千气度;也许你曾在安阳殷墟,面对灿烂的饕餮纹青铜巨鼎为龙生九子而突发奇想;也许,你曾在中华古都的发祥地郑州商都遗址五龙峰上,追思人类文明的源头……。
    这就是中华龙与龙的传人!这就是中华先人们留给我们献给世界的无价瑰宝!
    在这古老而文明东方巨龙的故乡,龙的传人构筑了郑州、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八大古都及100多个历史文化名城,留下无数珍贵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成为中华文化珍贵的结晶。从郑州商都到北京紫禁城,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边远的村寨,龙无所不在。龙作为中国人思想观念的载体,融通贯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与文明发展的全过程,成为中华历史文化最典型、最优秀的代表,中华文明史的高度浓缩。
    中华龙以多元集纳、相容创新,镇慑邪魔、济泽苍生,开拓奋进、和谐天地的精神底蕴,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图徽与象征。进入21世纪以来,历经数千年风雨的龙的传人,以崭新的姿态向人们讲述着历史,创造着现在,开拓着未来,塑造着龙的故乡新的形象。“龙的传人”,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龙的精神”,已成为大中华的一面伟大旗帜,中华民族五千年坚强不屈、奋斗拼搏的生动体现!
    龙的民族缔造了伟大的龙文化,龙的传人熔铸了永恒的龙精神!
    我们将团结海内外龙的传人和国际友好人士,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宗旨,承传中华龙的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华龙的故乡绚丽的风采,争取为促进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贴 中华龙文化

那远古的初态,是谁传告下来?
  天地还未成形,凭什么来考证?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谁能分辨极限?
  天气运动,克盈无形。
  如何可以识得天地?
  禹用应龙。
  如何沟通江海?
  应龙怎样以尾划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
  日光无处不到,
  烛龙如何再照?
  太阳尚未升起,
  神树为何闪耀光华?

在屈原的时代,对龙敢于疑问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龙具有神的意象。但屈原提出的这类问题,却一直在历史的山谷中激起回响。当我们倘佯于九龙壁前,漫步于紫禁城中,或仁立在太和殿内时,威武神奇、神态各异的龙的形象,使人有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真像它们就要喷云吐雾、腾空而去。但科学与理性告诉我们,龙是一种虚构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组合而成。汉代学者王充就曾指出过,龙的角像鹿,头如驼,眼睛如兔,颈如蛇,腹似蜃,鳞如鲤,爪似鹰,掌如虎,耳朵像牛。龙的这种形象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把目光移向遥远的史前时代。

  我们的先民从猿转化为人类时,面对的是十分艰苦的自然环境。由于生产能力的低下和知识的落后,原始人类一方面要竭尽全力,从自然界中获取赖以生存的食物和其它资源,一方面又对强大而神秘的自然界产生崇拜与敬畏,这样便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和巫术。原始宗教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灵的,而且冥冥之中,还有主宰自然界的“神”。这个(或多个)神掌握着宇宙间的一切权力,可以福佑人类,也可以惩罚人类。但人们可以通过巫与神相通,求得神的庇护和帮助。

  在原始宗教中,对动物的崇拜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人类最初的经济活动是狩猎,因而动物是人类在自然界中最感兴趣的对象。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动物果腹,还要躲避那些对自己生命构成威胁的凶猛动物的袭击。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对某些动物的体态,如鳄、鲵、蛇、鸟及某些昆虫等,以及这些动物奇异的能力,如可以翱翔于天空、潜游于水底,可以无足而行,可以蛰伏而届等,产生了崇拜和幻想。

对动物的崇拜和对自然现象的崇拜,成为巫术活动中的极重要的内容。原始人类往往把狩猎的成功与失败、是否遭到猛兽的危害与主宰自然界的神联系起来,看作是神意志的表达,而这些动物就成了神意志的体现。由此产生了原始人的献祭活动,即在狩猎归来后,先要以猎获动物的一部分祭神,对神的赐予表示感谢,然后才食用。在这种活动中,献祭的动物就成为人与神联系的中介,在这些动物身上表达着原始人对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当原始人类由狩猎经济向农业与畜牧业经济过渡后,虽然猎获动物作为食物来源的重要性逐渐减弱,但在献祭中以动物为祭物这一点并没有变化,动物依然作为人神沟通的工具。

  由此,献祭的动物也逐渐神圣化。

  这种献祭活动最初可能是简单的,但逐渐演化成一种庄严的仪式,并且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项,如部族成员疾病、死亡,部族之间的冲突,狩猎、耕种采集、迁徒等等。仪式上除了以动物作为祭物外,还要使用大量的祭器和礼器。在这些祭器和礼器上,原始人类以极为虔诚的心情,绘出或刻出他们所崇敬的各种自然形象,如日、月、山、川、云、动植物等。这些彩绘或雕刻虽然是一种摹拟,但不少摹拟,特别是对动物的摹拟进行了夸张,在夸张中体现了创造者的宗教观念。因此,这些由摹拟而形成的图案、饰纹或雕刻不仅与原型动物有了某种差别,而且具有了神圣的宗教含义。正是在这种具有宗教性的动物形象中,出现了最初的带有龙特征的动物纹饰,专家们把这种纹饰称为原龙纹。

  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的一处距今6500年左右的古墓中,发现了墓主身旁有一具用白色蚌壳摆塑的“龙”的图案。在甘肃也出土过绘有鲵纹的彩陶,在东北的辽河流域发现过距今5000年的玉“龙”,山西出土过带有“蟠龙纹”的彩陶。当然,这种“龙”与今天我们见到的龙形象还有很大的差距。  


  远古“龙”的起源,除了上述原始宗教与巫术的原因外,还与图腾崇拜有一定的联系,图腾是原始社会中一个氏族的标志,又称为族徽。氏族社会中,人们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它无生命的东西,这种物种就成为氏族祖先的象征和保护神。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不少氏族曾以龙为图腾,如远古的黄帝、炎帝的氏族,共工氏、祝融氏、尧、舜、禹的氏族,以及吴、越等氏族。但是,这些文献成书较晚,属后人的追述,文献产生时,龙的观念已经形成,因而不可避免地在记述上有附会和渲染加工的可能性,古代氏族的图腾传说往往变成了神话故事,不过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据专家考证,这些所谓的龙图腾,实际上是与后来的龙形象相近的蛇、鳄、蜥蜴等动物。这些动物在氏族的祭祀中,不仅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而在形态上也被神化。在漫长的远古岁月中,动物图腾形象与其它原始宗教中动物崇拜形象融和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龙形象。

  “龙”脱掉“原始”二字,即由原龙纹变成真正的龙纹,约在商代。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产生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王朝。夏之后是商王朝。商的国势强大,空前繁荣,《诗经·商颂》中说,商“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商的国土千里之广,广大的国土上到处都有民居住,商的疆域达于四深,四海中的人都来赞美商王朝,人数众多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王朝的强盛和一统,推动了不同区域问的文化交流,如百川归海,文化在商代出现了空前的融和。商人在文化上比较开放,肯于接纳其它类型的文化,有利于文化的融和。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青铜器作为沟通天他的礼器,本身就有宗教的意义,青铜器上的纹饰则有更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怪物的侵害。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   

  “龙”在商代形成的一个突出标志是龙开始有了角。当然这时龙角的形状还不固定,有的如长颈鹿,角呈锥形;有的如绵羊,角向后卷;也有的如花冠,还有的似羚羊,此外还有前卷型、虎耳型、螺旋形等各种形状。商以前的龙形象中并没有角,在商代龙却生出角来,其中原因,在于商代对角的崇拜。

  在动物中,角一般是雄性动物才会生有,而且硕大强壮的角,往往是强壮有力的象征,因此角受到远古先民们的重视和崇敬,成为祭祀等宗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商代对角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但祭祀的牺牲必须有角,而且依场合的不同,角的大小形状也有不同。祭天地时用作牺牲的牛,角要如茧栗大小;祭拜祖先时用作牺牲的牛,角以能握在手中而不出把才算合适;宴请宾客用的牛,角要一尺长;有时用来祭把的牛,还要求两角要平齐,绝对时称,要有光泽。《诗经·周颂》中曾有赞美角的句子:“杀时惇牡,有俅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诗句的大意是:“杀了那头公牛吧,它的角又弯又美,用它来祭把天地社稷,就可以继承祖先的神力。”商人给本来无角的原龙加上各种角,是因为他们认为角有神性,有了角,龙就更有了沟通天地的神性了。有了角之后,原龙纹就摆脱了原型动物的形态,而成为一种与世间任何动物都不同的神兽,商人还用相同的手法,托象、虎、猪、鳄等动物的不同器官加到龙的身上,从而使龙的形象更为神奇。这种经过艺术改造加工后的龙与我们现在见到的龙形象已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个别形体部分的差异。

  不仅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成为龙形成的源头之水,一些奇特罕见的自然现象也汇入了龙形成的溪流。由于龙的形象怪异、能力神奇、有通天的本领,一些奇特的与龙的含义或形象有某种相似的自然现象也被附会成龙。如《山海经》中记载说,在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一座山,称为章尾山,山上有一条“烛龙”,这条龙人面蛇身,体长千里,两眼立生,就如两条直缝。它以眨眼来控制昼夜的变化和时光的流转,闭目为夜,睁眼力昼。晋人曾有诗云:“天缺西土,龙衔火精,气为寒暑,眼作昏明,身长千里,可谓至灵。”烛龙的居住地是日光照不到的“寒泽”。据专家考证,所谓烛龙,实际上是北极光。雨后彩虹也被附会为龙,彩虹缤纷的七色、宛若拱桥连接天地的形态、与雨和水的密切联系,极易使远古先民们将彩虹与龙联系起来,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双首的龙吸水于江河。此外,巨大的龙卷风、雷雨天气中的霹雳闪电,都易被古人当作是龙或龙的活动。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

  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骂一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的最早的雏形。这幅岩画未见发表,其面目如何,还不得而知。)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龙是怎么形成的?历来众说纷纭,有从鳄、从蛇、从蜥蜴、从马、从猪、从闪电、从虹霓等等说法。笔者的观点是“模糊集合说”,其思路是这样的: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是以原始思维面对身外世界的,而原始思维又是以直观表面性、整体关联性、非逻辑的神秘性和群体表象性为待征的“模糊思维”。这样的思维足以导致我们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确、不唯一地将身外世界的种种对象,集合、升华成若干个“神物”,然后加以崇拜。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难以捉摸的,模糊思维的直观性和表面性,使他们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将云、雷电、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运用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将鱼、鳄、蛇、蜥蜴,以及猪、马、牛等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们看来,云、雷电、虹等在天上弯转,都和雨相关,差不多是一类;鱼、鳄、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亲近,大体上也是一类;猪喜欢水,马、牛等也都离不开水--河马、水牛更是水中物。而且,天上的雨,落到地上便是水;水升到天上,再朝下落,便是雨。既然天上下的雨和地上流的水是一回事,那么,和雨相关的在天上弯转的云、雷电、虹等,就和与水密切的在江河湖泊中穿游的鱼、鳄、蛇等差不多都是一回事了。雨水适度,牧草丰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叶草干枯,百谷旱绝;雨水过量,人畜受淹,农田泡汤。生产和生活不能不依赖雨水,雨水却常常让人们依赖不上。再看这些与雨水相关的物象:云团滚滚翻卷,变化万方;雷电叱咤长空,霹雳千钧;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还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长短参差,阴森怪异的鱼、鳄、蛇、蜥蜴等等:这一切是多么神秘,多么雄奇,多么可怖可畏啊棗令人惊惧不已!

  于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个“神物”,主管这一切,总领这一切,支配这一切,排演这一切。这个“神物”,体型是很大的,而且是能大能小的;肤色是多样的,而且是能明能暗的;还应当是有头有尾的,能起能卧的,擅爬会游的,弯转曲折的,快速行进的;总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于变化的,天上可飞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种种“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着特别特别密切关系的。

  该怎么称呼这个“神物”呢?人们发现,雨水降临时,乌云汹涌,电光闪闪,相伴随的,是“隆隆”的雷声;海潮涨落,龙卷风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发出“隆隆”的声响;而鳄、牛、蟒蛇等动物的吼叫,也和“隆隆”声接近;而“隆隆”声本身具备着粗壮、雄浑、深沉和悠远等特点,给予人的感觉是恐怖、壮烈、崇高和神秘。于是,人们就取其声,将这个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以“隆”这个音呼之了。

  “神物”的发音是拟声,“神物”的形象该是个什么样子呢?一些人说像鱼,一些人说像鳄,一些人说像蛇,还有一些人说像云,像闪电,像虹霓;也可能今天看像这个,明天看像那个,后天看又像别一个;还可能觉得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升到天上就是云是闪电是虹,落到水中就是鱼是鳄是蛇,来到陆地就是猪是马是牛。模糊思维是不讲逻辑、意识不到矛盾的,这种思维容许同一个物体在同一个时间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容许部分和整体、单数和复数的同一。

  造字的时代到了,需要给这个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个符号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像形为之。那么,让这个神物像什么形好呢?有人说像鳄,就造了几个像鳄的“龙”字;有人说像蛇,就造了几个像蛇的“龙”字;还有人说像闪电,就再造几个像闪电的“龙”字;另有人说身子像鳄像蛇还像闪电,头却像马像牛还像猪,那么就造几个像这像那像……的“龙”字好了。于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样的“龙”字。后来,逐渐演化,直到最后简化成现在这个“龙”。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先民们是以现实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将自己的对身外世界的畏惧、依赖、疑惑、想象、崇拜等等,都贯穿、投注、体现到龙的模糊集合中了。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氏一多。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刘志雄、杨静荣)

  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来概略。

  在龙的神性中,“喜水”位居第一。这是因为,龙本来就是“水物”和“水相”,或者说,龙本源于“水物”和“水相”。龙的诸多的模糊集合对象,可以说都是“水物”或“水相”。鱼、鳄、河马、海马、水牛等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处水湿阴潮之地;猪、陆牛、陆马、鹿等离开水也活不下去;而云、雷电、虹、海潮、龙卷风、泥石流等自然天象,全都和雨、水关系密切棗似乎完全可以用“水相”称之。本源于水物、水相的龙,怎么可能不“喜水”呢?

  “喜水”的神性,使龙对行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特别胜任。

  “好飞”在龙的基本神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龙之“好飞”,原因有这么几条:一是作为龙的模糊集合对象,云、雷电、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二是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牛、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三是古人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等,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等,和飞升腾跃在空中的云、雷电、虹霓等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四是人类自从有了精神生活以后,就一直幻想超越自身的局限,摆脱现世的苦累,飞腾、翱翔到高妙阔远、有星星,有月亮,白云缭绕的空中去。而龙作为寄托着、体现着古人理想的神物,要是不能飞,不好飞,那也就不是龙了。

  “好飞”的神性,使龙很自然、很方便地成为某些神仙、圣杰、帝王的乘御对象。

  “飞”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辽阔、至高无上的天空。因此,“好飞”必然“通天”。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双耳盆上,就有将“鱼藻纹”和“鸟纹”刻划在一起的图案,陕西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鸟鱼纹”(亦称“龙凤纹”),也将天上飞的鸟同水中游的鱼棗龙的模糊集合对象联系起来,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的模糊集合之初,龙就开始有了“通天”的意味。后世的许多建筑雕刻、绘画,人们都让神龙出现在浩渺无垠的昊天云气中,如北京故宫的云龙望柱、天坛的云龙石、孔庙的戏珠飞龙,等。

  龙“喜水”,水聚流于地;龙“好飞”,飞升于云天。于是,龙就具备了沟通天地,做天地间的桥梁和信使的能力。那些帝君主们之所以以龙自比,其根本点就在于瞅准了龙的“通天”的神性,和充当天地间桥梁和信使的能力。

  由于龙是由众多的对象模糊集合而成的,各集合对象之间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别,因此,龙又有了“善变”的神性。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在天可以是云、是电、是虹,在地可以是猪、是马、是牛,在水可以是鱼、是鳄、是蛇。换句话说,天上的云、电、虹,地上的猪、马、牛,水中的鱼、鳄、蛇,等等,都可以是龙的变体和化身。

  龙具备了“善变”的神性,而变,就免不了要变出些“灵光”、“灵通”、“灵妙”、“灵验”和“荒诞”、“离奇”、“怪异”来。因此,龙又有了“灵异”的神性,成为古人心目中的“四灵”(其它三灵是麟、凤、龟)之一。

  人们造神、敬神的目的之一,是相信神能给自己带来好处。龙是古人模糊集合了众多的动物和天象,从而创造出来的神物,如果这个神物不能给人间带来福祉和祥瑞,古人创造它做什么呢?上述龙的种种神性,又都为龙的征兆吉祥嘉瑞的神性提供了基础:龙喜水,而水是生产、生活的命脉;龙好飞,飞是对超越苦难、摆脱困境的向往;龙通天,天是天帝和诸神居住的地方;龙善变,变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龙灵异,灵异使龙神奇莫测、非凡不群。将这种种优长集中于一身,龙又怎么能不祥瑞呢?

  龙可以“征瑞”,也可以“兆祸”。棗这倒也符合辩证法,其根据是现实的验证和历史的、道德的评价。如导致西周灭亡的“龙鼋之怪”、造成古时三苗地区大乱,的“日妖宵出,龙生于庙,犬哭于市”,等等。

  龙的性情中,也有凶猛威厉、乖张易怒的一面。我们概而称之为“示威”。龙之“示威”,盖源于龙的模糊集合对象的习性和危害。如湾鳄凶残伤人,蛇类阴毒咬人,雷雨使江河水涨成灾,龙卷风卷走人畜树木,泥石流冲毁房舍田园,等等。古人对这些现象不会有科学的解释,只好以“龙怒”、“龙怨”、“龙报仇”、“龙做孽”等说之。

龙的图腾形象自商代形成后,随着悠悠岁月的流转,其形象也在变化和发展,政治的兴衰、朝代的更替、人世的沧桑,历史的一流一脉都在龙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商代,龙被作为一种形态怪异的神兽。它那令人可怖的、幻想的形象给人强烈的神密感和一种狞厉的美,显示出龙有超越世间的神的权威。商代的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使龙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折射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纪被周王朝取代。周人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较为浓烈,这是因为周伐商并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无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来对商进行惩罚。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夺取了天下。周人打败商人后,不但夺取了体现商人通天权力(实际上是统治权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铸的礼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观念。据说周人伐商之时,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凤,口衔玉硅(也有记载说是口衔丹书)落在周的社庙,代表上天降瑞应给周,所以在周代的礼器上,凤的形象更为突出,龙的形象趋于弱化,甚至在一些图案中,将凤的冠状物安到了龙的头上,龙的体态少了那种张扬和狞厉,失去了商代龙的摄人气势,变得比较平和,更趋于艺术化与图案化。

春秋以降,礼崩乐坏,政治上群雄割据,学术上百家争鸣,原始的宗教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重要一点,是原始宗教中吸收了阴阳交合、化育万物的思想,与此相应,龙也逐渐演变成以阴阳相合为特征的吉祥图案,出现了大量的蚊龙、蟠曲龙以及龙凤合壁的造型。龙的形象也不仅仅出现在礼器上,开始出现于一般的日用器具,如铜镜、丝织品、帛画上,变成了一种突出祥瑞气氛的图案。龙的形体上突出了兽的特征,龙被加上了与虎相似的四足,使龙看起来更像是用四肢奔跑而不是如蛇、鳄那样爬行。这种加工使龙变得孔武健骏,神采飞扬。

  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基本定型,即长角、尖耳、兽足,蛇躯。由于自秦汉始,皇帝被说成是真龙天子,所以龙就有了三重的含义:一是通天的神兽,二是君主的化身,三是吉祥瑞兽。

  秦汉后,表现龙形象的,一般不再是铸造的青铜或其它金属的礼器,而主要集中在帛画、墓画、画像砖石、石玉雕、陶瓷彩绘上,风格上更加艺术化与世俗化,宗教的色彩逐渐淡化。虽然风格也有差别,如六朝时期的南朝,龙像往往是傲骨嶙峋、潇洒恣肆,而北朝时则华贵雍荣、矫若流云,但总体上变化已不大。

  隋唐时期,除了一般传统的龙形象外,又出现了一种龙首鱼身的形象,学者称其为“鱼龙变纹”。“鱼龙变纹”的产生,除了龙的历史渊源的因素外,还与当时的社会心理现象有密切的关系。

  在龙的形成史上,鱼本来就是龙的原摹本之一,在上古神话中早就有鱼变龙的传说,在古代典籍中更是言之凿凿。据说大禹在治理黄河时,曾将河东界的龙门山凿开里余,名为龙门。

  黄河从龙门流过。每年春未,就会有黄鲤鱼争先恐后地从各江河游到龙门之下,若有能逆湍急的水流跃上龙门者,就可化为龙。当有鱼跃上龙门时,不仅云雨相随,而且还有天火自后烧其尾。正因为如此凶险,所以一年之中,能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条,未能过龙门者,点额而返。这就是中国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从这个传说的角度看,龙首鱼身正是变化过程中的形象。

  然而,龙首鱼身的半龙形象在隋唐时代的兴盛,并不完全是上古传说的诱惑,而是人世“龙门”带来的效应,这座人世龙门,就是隋唐时期兴起的科举制度。

东汉直到南北朝,是豪门大族的时代和天下,朝廷用人行政,重视的不是人的才情能力,而是出身门第,这一套制度称为“九品中正”制度,也叫门阀制度,结果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政治上的黑暗自不待言。隋唐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创立了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来选拔入才,授以官职。科举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文人既憎恨又依恋的一脉长流,多少文人的升沉荣辱都与科举息息相关。

  一代代知识分子的最高愿望,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统治集团,跻身上流社会。所以“金榜题名”就成为人生的一大快意。科举并不特别重视门第出身,对那些出身寒微的读书人有特别的吸引力,一旦高中,便可平步青云,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与鲤鱼跃龙门的情形颇有相似之处,所以人们就把科举看成是寒士的“龙门”。

  有人干脆就把考场的正门称为龙门。如《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九回写宝王与贾兰一同去应科举,考完后宝玉不见了踪迹,贾兰回到家中说道:“我们俩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就不见了。”大诗人李白在《赠崔侍卿》一诗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诗中即以不得成龙的鱼比喻科举落第。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下,象征着变龙的“鱼龙变纹”自然适应了人们的心理需要而成为受人喜爱的瑞符了。


宋代以后龙的形象更趋艺术的完善。在中国古代,宋王朝的地位非常奇特,它没有汉的威风,也没有唐的气魄,给人一种颓靡、软塌塌的感觉。宋立国不久便被北方的少数民族逼得节节南退,北宋成了南宋,最后偏安的小朝廷又不得不向敌人称臣纳贡。但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与经济发展却没有因宋的孱弱而停滞,相反,却在十分迅速的发展。当时各个学科都有学者对历史遗下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哲学上有理学的辉煌,出现了二程(程颐、程灏)和朱熹这样的大学者。

  历史学方面有《资治通鉴》和它的作者司马光。金石学、医药学都有集前人大成的理论著述行世。在这样的大背景烘托下,龙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但龙的形象已基本挣开宗教的樊篱,而且出现了一整套画龙的理论,你之为“三停九似”,所谓“三停九似”,即是说在画龙时,龙首至前肢、前肢至腰、腰至尾三部分长度相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如兔、项似蛇、腹如蜃、鳞如鱼、爪似鹰、掌似虎、身如牛。

  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不仅阐述了“三停九似”之法,而且强调画龙要“穷游泳婉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在画龙的鬃、鳞和肘毛时,笔画要壮快、细致,要看上去是从肉中生出。他还说,龙飞上天后有层云隔阻,落入渊后又潜于水底,人不能见到,所以画龙难以说成是形似,但也不可随意,挥毫落笔、筋力精神应契合于唐吴道子画鬼神的理论。宋代画龙理论不仅成为后世画龙的框范,也使龙的形象越来越进入纯艺术的轨道,突出了龙的审美意义,使得宋代的龙形象更具美感。从现存的宋代器物上所绘的龙形象看,宋龙体态灵健,气质雅俊,或腾飞于飘渺无定的云霭,或出没于崩云裂岸的狂涛,雄奇而不怪异,洒脱而不张狂,令人赏心悦目。

  元代继宋代的流风余韵,龙的艺术形象更为完善,也更为世俗化和规范化。与宋龙相比,元代的龙形象更趋一种协调和审美情趣的追求,龙头扁长,龙目明亮,龙眉粗壮,龙角后伸,龙躯细长,显得轻灵飘逸。宋元龙形象的艺术成就之所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与龙图案在民间的普及分不开的。龙的怪兽、神兽的特征逐渐淡化,凶霸之气消失,甚至出现过龙游戏于盛开的牡丹花丛之中的图案,整个画面充满温馨祥和的气氛。


然而,龙形象的这种趋势由于明、清两代帝王加强了对龙的垄断没能继续发展下去。明王朝的开基之主朱元璋出身贫寒,清王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都需要以龙来神化自己,说明自己是上承天命的真龙天子,有合法的统治权。出于这种需要,明、清的帝王在衣食住行各端都尽力以龙为饰,龙饰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帝王的专利。由于封建帝王的推崇,龙形象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艺术领域,以突出帝王的权威。今天我们见到的带有龙图案或装饰的建筑,大多建于明、清两代,其中一些建筑几乎无处不龙。有人做过统计,仅北京故宫中的一座大和殿,就有龙纹、龙雕1.3844万条。瓷器、漆器、金银与珐琅器皿上,龙的图案也被广泛使用,从形态上看,既有头尾相交、宛如花团的团龙,也有盘于梁柱之上、探首张爪的蟠龙,有踏水而行的走龙,也有腾飞于空的翔龙。龙的宗教与政治意义再次凸显,形象也变得怪异可怖,并且出现了违反审美规律的正面龙首图象,这种图案中的龙双目圆睁,目光如炬,爪舞牙张,须发皆扬,透出一股凶恶之气,实际上是要显示出帝王的威慑之力。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是专制皇权鼎盛的时期,封建君主竭力树立自己的威权,龙形象的上述变化正是皇权强化的结果,龙成了皇权的工具和象征。

  龙与封建帝主结缘后,一方面因帝王的推崇褒扬而愈显尊贵,一方面又因帝王的骄横无道而遭人憎恶。近人闻一多先生曾说:“我们记忆中的龙凤,只是帝王与后妃的符瑞,和他们及她们宫室舆服的装饰‘母题’,一言以蔽之,它们只是帝德与天威的标记。……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所以,当封建王朝的丧钟在近代敲响后,作为帝王象征的龙也失去了曾罩在它躯体上的道道光环,走向了衰落,只能默默无闻地附在曾喧赫一时的古代殿阁楼台与器具物品上,向人们展示它曾经历过的风风雨雨,让后人惊奇、感叹、评说。

在明代,龙还被人们附会出了一个繁盛的家庭。龙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而演化为龙。然而并非所有的怪异兽像都百川归海,纳入了龙像之中,在与龙形象形成、发展的同时,一些怪异兽象也在发展,并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龙的某一种形象特征。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联系起来。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但是九子为何物,并没有确切的记载,然而这一公案却由于“真龙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结果。据说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仓卒间不能回答,退朝后左思右想,又向几名同僚询问,糅合民间传说,七拼八凑,才拉出了一张清单,向皇帝交了差。按李东阳的清单,龙的九子是:

  (虫+八)(虫+夏):性喜水,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

  嘲风:喜好冒险,因而人铸其像,置于殿角;

  睚眦: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所刻之兽像;

  赑屃: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

  椒图:形状似螺蚌,性好闭,铺首衔环是其形象;

  螭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

  蒲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作大钟的钟纽;  

  狻猊:喜欢蹲坐,佛像座下的狮子是其造型;

  囚牛:性喜音乐,其形为胡琴琴杆上端的刻像;

  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自远古以来,广袤无际的天空一直是人们幻想驰骋的场所。

  星河的浩瀚,明月的皎洁,朝阳的灿烂,云霞的瑰丽,都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把天上视为人间无法比拟的美境;而斗转星移的天象演化,冬去春来的四时变迁,电闪雷鸣、雨雪霜冻、洪水飓风乃至地震山崩、潮汐海啸等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又引起人们巨大的惊惧,认为上天存在着无限的权能,既可对人佑护,又可对人惩罚的神抵.这些神居住在美妙无比的仙境之中,注视着地上芸芸众生的一举一动,以威力来表达他们的喜怒。于是先民们产生了最初的仙及仙境的概念。按古代典籍《淮南子》、《穆天子传》的记述,天分为三,昆仑之上有凉风之水,称为下天,人登上可以长寿不死;再向上是中天,称为悬圃,是无风无雨的灵界;再向上是上天,是大帝为首的诸神的居住之所。这里有春山之泽,有清水之泉,温和无风,飞鸟翔而百兽戏。

  古人对仙境的设想并不是一个模式。除了西北高耸的昆仑外,东方浩瀚的大海也同样激发起人们的想象力。《列子》中这样描绘:在渤海东下知几万亿里的地方,有一条大山谷,实际上是个无底的沟壑,称为旧墟。天地间的江河之水,全都流到这里,但壑中之水既不增,也不少。其中有5座仙山,分别是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每山高下周围约3万里,山顶平坦之处9000里。山与山相距7000里。山上有金石之台,禽兽个个通体洁白如雪,又有丛生的珠玉之树,上结甘美异常的果实,吃了不老不死。仙山上所居之人非神即圣,不可胜数。一日之内即能飞翔往来。


 我们知道,在原始宗教中,龙的摹写原本是用以祭神的若干动物。在祭祀中,这些动物同时也有了神圣性,成为人与神沟通的中介,也是巫砚联系天人的助手,这些动物形象被绘刻到礼器上、并逐渐演化为龙纹之后,它们沟通人禅的中介或助手的作用被进一步放大,商周时代鼎器时尚一时,而且又多用龙纹来装饰,体现的正是这一点。这时,献祭牺牲的沟通天地、连接人神的作用已被鼎和鼎上的龙所承担。龙成了人神联系的使者。《史记》中记载了齐国术士所说的神话:

  “黄帝采首山的铜,在荆山下铸成了鼎。鼎成后,有龙垂下胡须,迎黄帝上天。黄帝登上龙背,群臣后官相随而上者七十余人。龙这时盘旋升天,一些人抓住龙须下放,以致将龙须扯下,黄帝的弓也掉在了地上。百姓看着黄帝冉冉升天,都抱着弓与龙须号啕大哭。”

  龙沟通天地,并能飞升上天的功能使龙在远古神话中被视为通天的工具,成了神仙们的坐骑或脚力。庄子在他的《追遥游》中写道:“藐姑射山上有神人居住,这些柳人肌肤如冰雪般洁自,行动飘迟有如美女。仙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能够驾驭龙,乘云气而遨游于四海之外。”《韩非子》中也引述过一段远古传说,说黄帝曾与许多神仙在泰山相会,黄帝驾象车、驭六龙,风神清路,雨神洒水,虎狼在前开道,鬼神在后护卫,下有腾蛇,上有凤凰,威风凛凛。除黄帝外,其他的远古圣人如瑞项、帝眷、夏禹等,部被描绘成能乘龙飞天的人物。楚国诗人屈原以炽热而浪漫的笔触将人乘龙的传说变成了瑰丽旖旎的诗句:

  “龙驾兮帝服,聊翱翔游兮周章。”

  (驾起龙车,穿上帝服,暂时邀游四方。)

  “驾飞龙兮北征,遭吾通兮洞庭。”

  (我驾着飞龙向北行,转道来到洞庭。)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神人驾起龙车,车声隆隆,向上驰骋,直达天庭。)


春秋后,驭龙升仙的思想兴盛一时,这是与当时社会的巨大变化有密切联系的。春秋以降,周王室衰微,中国社会进入了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传统贵族逐渐失势,新兴地主阶级新贵族兴起,出现各国争霸的割据局面。社会的变革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文化思想,各种救世思想萌生,出现了空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文化中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趋势增强,人与神的世界被拉近,神仙世界有了世俗的具象。如东海中的仙山方丈,传说有许多龙聚集在那里,有金玉琉璃的宫殿,不愿升天的众仙数十万人都在此安居,并且如人间农事一般种植灵芝仙草,还要按亩课税。另一仙山瀛洲长满奇花异草,有千丈高的玉石,还有甘醇的玉礼泉,喝了泉中之水就可长生,洲上仙家多处,风俗颇似中国的江南。

  与此相应,升仙的思想弥漫于世,并且出现了许多自称有仙术的术士。他们四处游说君主寻仙访药。在术士的鼓动下,战国时期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人都曾派人入海寻仙,结果是泥牛入海,秦始皇对海外仙山更是深信不疑,派出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去海上求仙,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在历史上留下了徐福东渡,传裔扶桑的一段佳话。

  升仙思想由于道教的产生进一步光大。道家与上古的仙家方士有着渊源关系。道教在早期主要追求生命的永恒,长生不死。要达到这个目的,或通过修炼,死后灵魂升仙;或炼丹寻药,吃后长生;或灵魂与肉体一起升仙,即举形升仙,这一种被视为最高的境界:“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在举形升仙中,龙被当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于是,仙云袅袅,龙车辚辚,就成了汉、魏时代的艺术主题。各种质地的绘画、画像砖石、随葬的器物包括棺木,都被饰以有升仙内容的画图,有的是以墓主升仙为主题,有的是以传说中的仙人世界为对象。这些图案纹饰里,龙那飘逸矫健的身影到处可见。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幅帛画,整个画面分为三个部分,下部是巨兽与力士承负着板状的大地,中部表现的是人间的情景,平台之上,有一老妪徐行,前有侍者举案跪迎,后有侍女拱手相随。两侧有两条巨龙,龙头高昂直达天门,龙尾相绕曳至地底。画的上部是天门之上的仙境,中有一天神人面蛇身,夭神两侧有日、月,其下是两条展翼欲翔的飞龙。整个画面表现的是墓主在龙的接引下升天成仙的情形。这种驭龙升仙的思想,到了隋唐以后,才渐渐的淡化。

在上古时代,龙因其有通天的能力又被人们与天象联系在一起。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四神之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地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

  在中国龙文化中,龙不仅被视为一种通天的神兽,而且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瑞兽。在古人看来,龙既然能沟通天地,具有神力,当然也能代表天或神,给人庇佑。当统治者顺从天意、统治稳固、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百姓安乐之世,就会有龙出现于世,代表上天表示鼓励。这时的龙表示的是吉祥。“见龙”成了“瑞应”,即上天降下祥瑞以应人君的德政。

  龙的吉祥瑞兽的地位在战国时期随着五行说的兴起而更为巩固,也更受人重视。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古人认为这五种元素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由五行的不同组合而形成大千世界。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有一家为阴阳家,他们把五行说与阴阳说又糅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神神秘秘的“五德终始说”,并用来解释自然的变化与政治的变迁。所谓“五德终始”是说五行之间有一种相克的关系,即一种元素可以制胜、克服另一种元素,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如此循环下去。这种相克关系本来是古人对自然界观察得出的某种粗略的规律性认识,但古人同时又把它运用到人类社会中,去说明政权的更迭与变化。按这样的解释,每一个朝代都有与五行相应的“德”,如周王朝为火德,秦王朝为水德,汉王朝为土德等等,五行的相克导致了五德的相克,于是水德胜火德,秦取代东周,而上德又胜水德,汉王朝又取代了秦王朝。汉代学者在五行相克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一套五行相生的理论,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是往复循环。这相生的理论也被用到了政治上,即一个王朝的德如果不再有生命力的话,就会有另一个代表德的新王朝来取代,如尧禅让给舜,就是火德生土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上天与人世间存在着一种相应的关系,即所谓的“天人感应”,天与人事能相通,无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一个朝代如果统治有失,天会降下灾害来警告,如果不能改正,天会降下怪异表示震怒,如果统治者冥顽不化,天就会降下祸咎以示惩罚,这种祸咎,就是按五行的循环来改朝换代。被上天选中的新的王朝或统治者因有德,上天往往要降下瑞符,作为新王朝有资格取代旧王朝的征兆,一个王朝如果统治得好,上天也会降瑞符以示赞同、鼓励,而龙是吉祥瑞兽,也就成了瑞符的首选。据《史记》记载,黄帝因是土德,所以有黄龙出现;夏代是木德,有青龙降于郊野;商代是金德,山中有银滥出;周代是火德,天降下赤鸟;秦是水德,秦文公狩猎时曾见一黑龙。汉王朝建立后,一段时间里没能弄清自己是五德中的哪一德。文帝时一位叫公孙臣的人上书,说汉应是土德,土德的瑞符是黄龙,他建议文帝改正朔、易服色,使用黄色,以与瑞符相应。但当时任丞相的张苍反对,张苍认为汉应是水德,于是公孙臣的上书被置之不同。但3年后,有人向朝廷报称在成纪(今甘肃天水一带〕有黄龙出现,于是公孙臣的话“应验”,时来运转,当上了博士,而张苍觉得无地自容,辞职回乡。其实这条黄龙很可能是当时北方已十分罕见的鳄之类的水兽,地方官员借机向朝廷报告得到瑞符,以图得到皇帝的赏识,而朝廷也顺水推舟,以龙的出现来纷饰太平。于是汉代土德就成了定说。

  不但在王朝的更迭上龙被当作瑞符,有时某一地方官教化有方、治理成就突出时,也往往以龙作为瑞符,来向朝廷邀功。

  东汉建武年间,北地大守曹风治理地方政绩突出,感动了上天,有黄龙降于北地,于是皇帝赏曹风帛百匹,俸禄增加2000石。

  汉代以后,龙作为吉祥瑞兽的一面越来越突出。除了在某些特定的建筑如墓室石刻、碑石等上的雕龙、刻龙仍有升仙的意旨外,绝大多数器皿、建筑上的龙图案已经纯粹是一种吉祥图案了。龙作为一种瑞符被使用得更为广泛,除了帝王外,还与圣贤甚至是普通人拉上了关系。《史记》记载孔子为“野合”而生,但在晋代,却被说成是有两条龙附在孔子母亲颜氏的房中,颜氏梦而生孔子,并且有神女以香露沐浴颜氏,天帝下令奏“钧天之乐”,孔子的出生在瑞符的装点下变得神圣起来。隋唐后的典籍中多有某人梦龙、见龙或类似的情节,往往预示着其人的仕进、前程的发达与富贵。这里仅举一例:

  北宋翰林学士郑獬未显贵时,疾病缠身,困楚不堪。一日梦见来到一处状若宫殿的地方,有小吏毕恭毕敬地迎接他。他说:“我久病心烦体热,想洗一洗冷水浴。”小吏说:“早已为您准备好了。”说罢将他引到一间小屋内。屋中有一方形水池,池壁用明玉砌成,池水水光滟滟,清凉可爱。郑獬坐在池边,用手向身上撩水,但几捧水冲过,就见自己的冒上长出了白鳞,再看一眼水中自己的倒影,发现头上已长出了角。他大吃一惊,匆忙穿衣,逃出屋外。小吏追上来说:“这是玉龙池,您只是沾了点池水,实为可惜。如果入池洗浴,后日富贵不可言。但您是白龙翁,虽未入池,将来也能显贵,不过到不了一品。”这时郑獬梦醒,已通体大汗淋漓。后来郑獬科举登第,名列榜首。他忆起这一异梦,戏题一诗云:“文闱数载夺先声,变化需时自古同。霹雳一声从地起,到头原是白龙翁。”(宋·高似孙《纬略》)

龙的吉样瑞兽的性质也深深地影响到了汉语。一些美好喜庆、吉祥欢乐的事物往往被与龙联系起来。东汉太尉桓焉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当时的名士孙伯、李膺,人称二女乘龙,意思是得婿如龙,从而留下了“乘龙快婿”这个成语。西晋清河内史陆云从小才智过人,6岁能文,言锋机敏,有人见到他,对他的才气十分惊奇,说:“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此后,“龙驹凤雏”就成了幼小却极有才智的人的代语。古代新君即位,所发的首次进士及第榜被称为龙飞榜,会试中选称为登龙虎榜。其它如用龙骧虎视喻志气高远、顾盼自雄,以龙跃凤鸣喻才华横溢,以龙盘凤逸喻非常之才却未为世所知,以藏龙卧虎喻人才众多,等等,不胜枚举。人们用龙来比喻豪杰英雄和非常之人,用龙来描人相貌的雄奇威猛、气势奔放与神采飞扬,用龙来形容人的品格刚直、亮节高风,用龙来隐示怀才不遇、隐忍待时或乘时得势。声音的宏亮、仪态的潇洒、山川的险峻、树木的苍劲、文章的华采也都可以用龙来比附。

  把龙视为吉祥瑞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与良善的向往与追求。但是在封建政桔中,龙又成为封建官员奉承拍马,用以讨得皇帝宠信的工具,一些昏君暗主,也愿意借瑜符来欺蒙天下,粉饰太平,表明自己真正受命于天,是有道的真龙天子。于是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献瑞符的闹剧。例如明宜德六年(1432年),山西巡抚于忠肃向朝廷具奏,称山西忻州有龙马现世,这匹龙马鹿耳牛尾,玉面琼蹄,身有鳞状纹理,项骨隆然而中起,颈部骨节神奇,尾部茸毛光亮油润,非常驯良,不惊不扰。这位巡抚认为龙马的出现是“旷世之上瑞”,在奏表中说:“臣听说伏羲皇帝治理天下时,有龙马负载河图而出。我皇上特意颁布宽大仁慈的典章,以慰藉山西人民,皇上的诏旨发于京中,而瑞符遂出现在山西。龙马獐身而牛尾,姿态有如麒麟,凤胸龙鬃,体质远超过麒麟。是气运所聚集,风云所喜会。”其实,这至多不过是一匹长相特别的马罢了,这位巡抚为向皇帝邀宠,便指马为龙,说了一堆肉麻的奉承话。

  当然,古人中也有对瑞符之类的把戏表示怀疑的。明人张翰就说过,“古今谈祥瑞的,以《礼记》为最详。历代的史家都因袭《礼记》的说法。实际上,有的本来没有什么有德的事,却出现了瑞符,有的出现的本是妖异,却被当作了瑞符。没有过见到瑞符而不向上歌功颂德的。宋人胡寅曾说过,‘秀丽怪异的草木,珍奇的禽兽,云雾星辰日月的变化,什么时候都会有,而是不是祥瑞,就在于喜好还是不喜好瑞符这种说法。如果把这些东西部看成是祥瑞,那么只要注意就会找到许多,就是麒麟与凤凰也可以人力得到,何况其它呢?只是在上位的人,对此没兴趣罢了,如果他想得到,那就会有四面八方都来报瑞符的情况。’欧阳修在《五代史》中也说过,‘麟、凤、龟、龙是王者的瑞符,但在五代之时,这些瑞符却多出现在前蜀。相信并好谈论瑞符的人,也不能不产生怀疑。看一下前蜀君主王建家族的兴亡成败,就可知瑞符之说是否真实了。’胡寅与欧阳修两个人的见解义正词严,难道还不足以破除千百年来人们对瑞符的迷信吗?”这段话里所说的王建,是前蜀政权的创造者,小时无赖,乡人称之为“贼王八”,长大投靠唐王朝的宦官田令孜为养子,得以发迹,后来杀了田令孜,占据西川,907年自称皇帝,国号为蜀,建都成都。他目不识了,极为腐败,荒淫无道,却极好瑞符的把戏,于是不断有见龙、见凤、见麟之类的奏告上来,他则深信不疑,改年号、给自己上尊号,忙个不亦乐乎。他在位12年死去,其子王衍继位,比乃父更为荒唐,结果7年后国亡。瑞符没能救得了前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龙作为封建统治的瑞符越来越没有了市场,但在民间,龙作为吉祥瑞兽仍然生机勃勃。
中国龙文化中,龙的另一项功能是司水布雨。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龙湫歌》勾画了湫龙行云施雨的壮观场面:

  环湫巨木老不花,渊沉千尺龙所家。
  爪痕入木欲数寸,欢者心掉不敢哗。
  去年大旱绵千里,禾不立苗麦垂死。
  林神社鬼无奈何,老龙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风,倒卷江水倾虚空。
  鳞间出火作飞电,金蛇夜掣层云中。
  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箫小巫舞。
  词门人散月娟娟,龙归抱珠湫底眠。

  龙何以被当作司云布雨的神灵?这与龙的摹写原型有密切的联系,也与远古的农业经济息息相关。我们知道,龙虽然是由多种动物的形体结合,并经过艺术的夸张和变异而成,但这些动物大都是与水有关,如鱼、鳄、鲵、蛇等,某些与龙的起源有关的自然现象,如云、虹、闪电等,也与水或雨有密切的联系。这样,龙很容易被远古的先民想象为一种下可潜于渊、上可腾于天、行有从云雷电、可影响川泽云雨的神兽。《易经》中就认为云从龙,凤从虎。东汉的学者王充说:“龙听到雷声而起。龙起必有云相伴随,夏季则多有雷雨,龙多登云,乘云雨而行走。”

  龙有司水布雨的功能,又是神的助手,因此在上古传说中,龙也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工具。《山海经》中记载了一则黄帝与蚩尤作战的故事,故事中说蚩尤率军队进攻黄帝,黄帝命令应龙在冀州之野抵抗蚩尤的进攻。应龙受命后用它司水的本领将水蓄积起来,造成缺水,以图阻止敌人。但蚩尤请来风伯和雨神,纵风下雨。黄帝又从上天派下一名称作魃的女神协助应龙,止住了风雨,最后将蚩尤击败。但应龙与魃也无法回到天上,于是地上大旱。

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也有龙的活动。据说大禹治水前,有应龙以尾画地,为禹画出应开挖的浚水导水的水道线路,也有传说说禹治水时疏导河川、挖去山岩,有应龙在前曳尾,有玄龟在后挖泥,当疏导到巫山县时,一条应龙画错了水道,被禹处死。巫县现在仍有错开峡和斩龙台两处地名。

  传统中的应龙是一种有翼的龙,颈细腹大,鳞身。脊上有棘礼四肢强健,而且喜欢独处。古人曾有诗咏应龙:“应龙未起时,乃在渊底藏,非云足不踏,举则冲天翔。譬彼野兰草,幽居常独香,清见播四远,万里望芬芳。隐居可颐志,自见焉得彰。”这首诗实际上是借应龙而指人,借题发挥了。

  从上述传说中可以看出,布雨还不是应龙所独有的功能,因为蚩尤也请来了正规的神抵——雨师。但应龙有布雨的本事则是无疑的。据说黄帝战胜蚩尤后,由于应龙不能再上天,所以先民们用上造出一条状如应龙的“土龙”,同时施以巫术,才使得上天降下了甘霖。于是以“土龙”呼风唤雨就成了祈雨的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虽然上古时代的雨师有多种名目,但随着龙崇拜的普及,其它雨师的形象乃至名称都弱化、模糊了,只有龙的布雨形象日益强化,所以龙也就成了雨师。

龙的司水与布雨形象的鲜明,又与祈雨巫术的发展有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家,在远古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天气的阴晴旱涝、雨雪冰霜都对农业生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农业收成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先民们的命运,所以祈雨就成了最重要的巫术。在上古的祈雨活动中,虽然离不开龙,却不以龙为主角,因为上古时期龙是沟通神与人的工具,是天神的助手,本身还不是神,所以在祈雨巫术中,龙还只是布雨的工具。

  那么,上古祈雨是什么样子呢?

  据文献记载,上古祈雨巫术主要是焚人祭天。当作牺牲而被焚烧的是两种人:巫和魍。巫在原始宗教中是天神的使者,所以要用火焚死,使其能升天向天神介绍旱情,求天降雨,魍是一种残疾之人,据说身躯矮小、腹部高耸,总是仰面鼻孔朝天。

  天哀怜这种人,怕下雨雨水流进魍的鼻孔,所以不肯降雨,造成干旱。这样,魍就成了一名召致旱魔的不祥人。所以要在巫术中焚烧魍,是因为在远古先民看来,既然上天哀怜其病不肯降雨,自然也会哀怜其被焚而降雨人间。在这个仪式中,要使用龙状的祭器和“作土龙”,用龙来通神,求上天降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文明的进步和人文精神的兴起,上古时那种残酷的焚人祭天的祈雨方式有了重要的变化,不再焚人,而改为曝晒。担任祭司的巫和作为牺牲的魍要在炎炎烈日下曝晒数日。但这种作法也已受到怀疑和指责。《礼记》记载说,有一年大旱,鲁穆公召见县子商量。穆公问道:“天久旱不雨,我想准备一场祭天曝晒的仪式,你以为如何?”县子回答说:“天不下雨,您却去曝晒残疾之人,如此施虐,是不可以的呀!”穆公又说:“那么我举行祭天曝巫的仪式是否可以?”县子说:

  “靠巫这种愚蠢的妇人来祈天降雨,难道不是自己的疏忽吗?”这段对话显示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是曝晒巫和魍这种求雨巫术也已受到冲击,被视为是虐待和愚人之术。

  战国以后,祈雨的仪式更多地转向用龙,并将阴阳五行的内容融进了仪式之中。如在汉代,春旱求雨时,地方官要选择水日祭把社稷山川,不得斩伐山林名木。在城邑的东门外建四通之坛,坛方八尺,周围树立八面黑旗,以水官之神共工为神主。祭祀之时,用八条生鱼和玄酒(一种用来祭祀的清水),并准备清酒和大块的肉脯。用洁净善言的巫人主持祭把,要连续三夭举斋。巫要穿黑色衣,先向神主祭拜,然后念祝词,祝罢再拜。祝词是:“上天生五谷用来养人,现在五谷受到旱灾的危害,难以成熟结出果实。诸神享受清酒与肉脯,拜请神灵降雨。

  雨降而大地湿润后,我门就奉献牲物再表感谢。”在水日作一条8丈长的苍龙,置于中央,作7条4丈长的小龙,龙头皆向东方。

  各相距8尺。再选小童8人,食斋沐浴3日,穿青衣而肃立。把祭祀土神的“社”与闾外的沟挖通,用5只蛤蟆放在社中央方8尺、深1尺的池内,注以水。然后再准备清酒肉脯,斋戒3日,穿上黑衣向神祝祷。用3岁的公鸡与雄猪,将其作为祭神用的炙肉,在四通神的供室中炙烤。谕令百姓关闭南门,门外放置盛水的容器,开北门,村内放一口雄猪,北门之外的集市里也放置一口雄猪,听到鼓声响起后就炙烤猪尾。间里周围如有未掩埋的骸骨要埋于地下,沟峪有草木壅塞的,用火将柴草烧掉,如河沟已被桥道堵塞,要疏通。求得雨后,向林献一口猪及酒、盐、黍等物。作龙必须要在水日,必须要用洁净的上。还要在庚子日令吏民夫妇同居,以取阴阳调和之意。在汉代的祈雨仪式中,龙的地位与作用已与远古时期有了差别,汉代祈雨用龙,主要的不是用龙来通神乞雨,而是因为龙本身就可以招云,云从龙,有云自然易于降雨。

汉以后,祈雨的仪式复杂化了。这是因为汉之后佛教渐次传入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初具规模。这两种宗教在中国立足后,便成了祈雨活动、特别是民间祈雨活动中的主要角色。但传统的以龙祈雨的方式并没有消失,而是与佛、道的祈雨逐渐结合,不过国家祈雨把典中,还主要地是通过敬天求天神降雨,巫术的成分减少,甚至不再使用巫砚,但以土龙招雨的作法还很常见。隋代专有祈雨的祭坛,当第一次祈雨后不见灵验时,皇帝则下令禁屠、迁走集市,官员不得打伞用扇,让居民造土龙,皇帝自己还要穿素衣,不坐正殿或干脆露天办公,还要减少御膳的数量,撤掉乐队。

  唐代除了传统的祈雨仪式外,又出现了画龙祈雨的新花样。唐代民间的祈雨近乎于直接向龙祈求,并保留了巫术的某些形态。据《全唐诗》记载,唐代民间祈雨时,用土填满大瓮,用木制的蜥蜴放人土中,然后用穿青衣的小童手持青竹,围瓮边唱边舞:“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若滂沱,放汝归去。”由于蜥蜴是龙的原型之一,所以在仪式中当了龙的替身,如同用土龙一样。小童且歌且舞,显示出巫的流风余韵。宋代民间祈雨也用此法,不过略有不同,求雨时各街巷以大瓮装满水,上插杨柳枝,将活蜥蜴放入水中,也有青衣小儿环绕而歌。宋代还有一种龙虎祈雨法,用长绳系一虎头骨,投入据称是有龙的水潭之中,使人不断牵动长绳,虎头骨就在水中摇摆不定,于是就会有云起潭中,随之雨降。这种祈雨仪式取的是龙虎相斗之意,引龙出渊,从而降雨。唐宋后,国家的祈雨仪式上常有最高统治者参加,明世宗朱厚璁曾亲到郊坛祈雨,得雨后赋诗:

  “烟雨腾腾述苑林,老龙惊起状千寻。

  三农此时欢樯秀,百谷成时喜赋吟。

  嘘呼还本原阳气,震荡须资雷雨临。

  莫谓尔君六事否,且喜思霖抵万金。”


龙在上古时代,具有原始宗教的意义,但随着历史的发展。

  龙的宗教意义淡化,世俗化的趋势加强。但汉以后,龙又重新被注入了宗教的内容,龙也由原来的神兽变成了充分人格化的龙王。

  龙的这一身份变化源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

  佛教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由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的。这个王子就是佛教里所称的释迦牟尼佛祖,也称如来佛。佛教创立后,经西域渐渐传播到中国内地。在传播过程中,为能在中国立足,佛教大幅度地中国化,其中包括对中国传统神柢和巫术的吸收。佛经在传入中国时,也在概念和术语上尽量向中国传统文化靠拢。

  在佛经中,有一个名叫“那迦”的神兽,这种神兽长身无足,在水中称王。实际上,那迦的原型是南亚热带雨林中的蟒蛇。那迦在佛教中是佛的护卫者,按佛经的说法,佛降生后,那迦护卫在佛的左右,吐一温一凉的净水为佛洗浴,并在空中歌舞赞礼,散各种妙花。那迦的数目在佛经中说法不一,有五位、七位、八位、八十一位、一百八十五位等不同说法,每位又有眷属千百。那迦可兴云布雨、决江开渎、致福却灾,居于海川沼渊之中,显然,佛教中的那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佛经转译为中文时,那迦顺理成章地被译为龙,而中国的百姓原本就以龙为神灵,对佛教中的龙也就慨然接受,并以中国文化中的龙来理解佛教中的龙了。

  在佛教中,龙是护法八部神抵中的第二位,神通广大,被称为“龙王”。据佛经记载,龙王在居住的海中有庄严华美的宫殿,佛曾到海底龙宫中宣讲佛法。这些内容对中国龙王及龙王传说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提供了素材。
道教形成于东汉未年。它是在中国上古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说和升仙思想发展而来。因而,上古的鬼神观念和龙的观念都被道教所摄取。上古神话中龙是通天神兽,是升仙的坐骑,道教对此说全盘继承。道教中的神仙也多以龙为脚力,道教的法术中有一种为“乘峤”,即乘坐神兽飞行于空中,与神仙往来,所乘的神兽有三种,即龙、虎和鹿,分别称为龙峤、虎峤和鹿峤。三种之中,以龙峤为最上,因为龙能上天入地,穿山潜水,能助修炼之人混杳冥而通大道。据道教经典所说,乘龙断者游洞天福地,一切邪魔精怪都不敢侵犯,无论到何地,都会有神祗出迎。早期道教,尽管不否定龙的施云布雨的功能,但为龙所规定的基本职责是供得道仙人驭乘。那么,为何道教后来特别重视龙的施水功能,以致后来也出现了龙主这一“神”呢?这主要是因为早期道教与佛教曾有过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一方面是双方争相拉拢封建君主以取得政治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尽量附和民众心理,取得民众的认同。所以,当佛教关于龙王的内容日益渗入中国文化之中、产生社会影响后,道教也奋起直追,把道教中的龙也附会为王,而且后来居上,名目的繁多超过了佛教,主要有四海龙王,东海敖广、南海敖闰、西海敖钦、北海敖顺;五方龙王: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黄帝。此外尚有清净、大地、法海,日月、星宿、天宫、龙宫等各种名目的龙王数百位。上古原始宗教中的龙虽有神性,但并不占地一方,但道教的龙则均有守土之责,诸天有龙,四海有龙,五方有龙,三十八山有龙,二十四向有龙,渐至凡有水之处,无论湖海河川.还是渊潭池沼,甚至井、泉之内,莫不有龙王驻在。

  由于道教是本土宗教,道教的龙也就更为中国化,比佛教的龙更为世俗,更适合中国民众的心理。道教的龙不但能降雨除旱,而且还可救火,当龙降临时,还可以在祈雨的同时捎带提一些其它方面的要求,如求福、长生、官职、疾病,住宅凶吉等,“无有不吉”,大有包打天下的气概。道教中龙的施雨也更有人情味和传奇色彩。《太平广记?》曾记有一位名叫释玄照的人在嵩山修炼讲法。听众中有三位须发皆白、相貌奇异的老者从无缺席,虚心听讲。一日,三老臾谒见玄照,称三人皆为龙,得闻大道,非常感激,无以为报,请玄照指使。于是玄照说:

  “今天下久旱,如能行云致雨,润万物而苏民困,功德非浅。”三老臾回称:“施雨不难,但天帝雨禁森严,擅自行雨,于系非小,恐有杀身之祸。不过有一方法可行,我等闻听少室山处士孙思邈德高望重,仁德无量,其所传《千金翼方》惠济万世,其名已录仙籍。如得孙处士一言相庇,定保我等安然。”于是将相庇之法告诉给玄照。玄照即赴少室山孙思邈处,请庇护三龙,使龙能召云致雨。孙思邈问以何法,玄照答以三龙降雨之后,即避于思邈居室后的池沼中隐蔽。如有异人拘拿三龙,请思邈劝谕释三龙之罪。孙思邈允诺。于是三龙行雨一昼夜,千里雨足。次日,玄照赴孙思邈处,二人对谈之际,忽见一骨状奇特之大汉径奔室后池沼,大声叱咤,须臾间便有三只水獭浮出池面,大汉以赤索将三獭捆定,准备离去。孙思递急趋前拦住大汉说:

  “三物之罪,死不足以赎,但擅自行雨是出于贫道之意,还望开释三物,并请上达天帝,恕三物之罪。”大汉听毕,即解开绳索而去。事后三龙赴孙思邈处,意有所酬,孙坚拒。三龙又向玄照致谢,再三为请。玄照不得已,遂请三龙作法将观前障路山峰移走。于是三龙作法,将山以雷霆击碎,观前豁然开朗,数里坦平。

故事中的孙思邈为隋未唐初名医兼名士,有千金方传世,当时颇有名气,被道教牵扯入内,反映道教不仅能使龙致雨,还能救龙之命,龙与神仙的感遇富有人情味。孙思邈救龙故事不止一端,《酉阳杂俎》记孙思邈在终南山隐居,时天大旱,一名来自西域的胡僧在昆明他结坛祈雨。七日后,池水缩数尺。池中之龙化为一老者至孙思邈处求救。孙说:“我知道昆明池有仙方三十篇,将方予我,即可救你。”龙答称仙方天帝不准妄传,但事急已顾不了许多,遂将仙方奉上。孙思邈大喜,嘱龙不必忧虑。自此果然池水渐涨,甚至溢出池岸。胡僧祈雨不成,羞奎而死,这个故事中的孙思邈没有仁圣的色彩,颇有乘人之危、且不顾天下而念一已之私的意味,但表现了在龙问题上的佛、道之间的竞争。

  佛、道两教争相对龙宣传,刺激了民间对龙的崇拜,传统的龙也由一神兽而成神。于是大江南北,龙王几乎无水无之。封建帝王也对龙神发生兴趣,唐代就有祭五龙之制,宋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下诏封天下五龙神为王爵。明清两代帝王也有封龙为王之举。帝王的褒扬,抬高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本来在佛、道二教中,龙虽为神,但都没有显赫的地位,因此无论佛寺还是道观,都不供奉龙,龙但是宗教建筑的装饰,至多不过是佛、仙的坐骑,但在中国民间,龙却扬眉吐气,成为一种信仰最众、独立于佛、道之外的神祗。各地龙王庙林立,龙王庙与城隍庙、土地庙成为中国到处可见的祠字。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大诗人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表上后,新党官员们马上从中嗅出了苏轼的不满情绪,他们决定找一个借口,再给苏轼一点颜色。

  借口很快找到,这就是苏轼的诗。

  诗人的天性是吟颂,无论是欢乐还是愤怒,都可入诗。苏轼的弟弟苏辙知道乃兄的毛病,所以特意告诫他:“北客南来休问讯,西湖虽好莫吟诗。”但苏轼还是借诗抒发胸臆,宣泄胸中的块垒,于是被人抓到把柄。到任三个月后,即被押回乌台(即御史府,宋代纠弹百官的机构)。

  令苏拭倒霉的诗句是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这两句诗被人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这不过是封建社会千百起文字狱中的一起,但原因较为特别,即因“龙”而起,文字中对“龙”的态度有了问题。因为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又是皇帝的代称,皇帝是“真龙天子”。

那么,龙是怎样与皇帝结下了缘的呢?

  在上古时期,由于龙是通天神兽,是神的助手而被先民们所尊崇。这样就产生了居于一国之尊的国玉或君有被喻成龙的可能性。春秋时代,龙逐渐被视为君象,如《易经》中就有“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之类的句子。而当五行循环、五相终始的理论与瑞符说产生、龙作为瑞符而起到表明某一统治有合法性的作用时,龙就与君主有了直接的联系,上古时期的统治者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人在春秋后形成的文献中都被说成是与龙有关。秦始皇曾被称为“祖龙”。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三十六年(前211年),秦的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一块玉璧拦住使者说:“请把这块璧交给缟君(即水神)。”然后又说:“今年祖龙死。”使者想问清楚,但人忽然不见,仅有玉璧放在地上。使者将壁带回,并将经过奏报给秦始皇。秦始皇默然不语良久,才说:“这个妖孽能预知的不过是一年之内的事情。”退朝后他说:“祖龙是指人的祖先。”又谕令御史大夫看那个玉璧,发现是8年前秦始皇渡江时为祈福而沉于江的那块。据后人的解,这是因秦暴虐无道,上天已不再福佑秦的统治,派妖鬼化人形将秦始皇奉献的玉璧退还,以示不庇护之意,要使者将此壁交给如周武王那样的有德者,讨伐暴秦,取而代之。祖龙即指秦始皇。

  后人有诗论及秦始皇焚书:“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困锁祖龙居,坑灰未冷东山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里的祖龙同样指秦始皇。


龙作为皇帝的代称,换句话说,“真龙天子”出现,是在汉初。汉高祖刘邦首先利用龙来给自己涂上一层神秘色彩。《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父太公,母刘氏。刘氏在大泽坡上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此时雷电交加、天昏地暗,大公去看视,见刘氏身上附有一龙。不久刘氏就怀有身孕,生下刘邦。刘邦高鼻梁、龙须,左股上有七十二黑症,未发迹时常向人赊酒喝,醉倒的时候,其身上有龙盘绕,显然这是为神化刘邦而编造的故事,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意图。

  在刘邦始作俑后,历代帝王也深悉了其中的奥秘,都在“龙为君像”上打算盘,神化自己。汉武帝在龙的皇权化方面比刘邦要厉害得多。他特别相信五行之说与方士之术,对龙为帝瑞笃信不移。在武帝一朝,因龙瑞符而发生的折腾有几十次,河溃认为是神龙动怒,建龙渊宫以敬龙;有人献犀牛,以为是麒麟出现;有人献异马,他将其当作龙马。他相信可以乘龙登天派出数千方士去寻找神仙,采制芝药。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王”的受命之符。唐太宗4岁时。

  有书生称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说完即不见踪影,于是他改名为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以黄袍加身的方式夺得了后周政权,因此更需要神化自己来避免舆论的指责,于是便称他在任宜州王、镇守荆州时,就有黑龙跃上他所乘之船。如此种种,史不绝书。

  龙成了皇帝的化身和权威的象征,一些带龙字的词汇就成了皇帝的专指词汇,如皇帝即位称为“龙飞”,帝王未即位或在民间时(多指开国之君)称“龙潜”,新王朝创立称“龙兴”,皇帝的容貌称“龙颜”,皇帝死亡称“龙驭宾天”,即乘龙升天,此外还有龙椅、龙印、龙裳、龙辇等。一些帝王热衷于以龙为年号,据研究者统计,在中国历史上,以龙字作年号的君主不下20位,但可笑的是,其中多数国势衰微,甚至是国灭身亡。龙并不能为他们帮什么忙。

帝王对龙的利用,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对龙纹的把持与垄断。

  这主要体现在对带有龙形象的服饰的使用上。东汉时,九卿以下官员已经没有资格穿有龙图案的服装,元代不但不准常人穿用有龙凤图案的服装,市街店铺也不准织造、出售有龙凤图案的布匹,违者除物品没官外,还要把犯禁之人拘捕严惩。但由于龙纹的流行年代久远,统治者一时不能完全禁绝,又采取了变通方法,即将龙分为三六九等,那种双角五爪的龙形象由皇帝专用,其它三爪、四爪的龙纹可以民用。明代模仿前代,禁止民用龙纹,同时对大臣朝服的图案也作了规定。相比之下,倒是清王朝相对宽松一些,它规定文武百官可穿蟒服,但蟒数及颜色各有等差。龙纹器物,除皇帝专用色(明黄)外,一般不禁止。历代皇帝的服装则极尽华丽,滥用龙纹以示帝王的威权。

  以明清帝王的服饰为例,皇帝的衮服为玄衣黄裳,装饰有12种图案,称十二章。衣自上而下织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裳自上而下绣宗彝(本意为一种祭器,上有虎与雉雉两种兽形。

  这里指两种兽的图案)、藻、火、粉米(白色米形花纹)、黼(黑白相同如斧形的花纹)、黻(青黑相间的花纹)。蔽膝与裳同色,绣龙、火和山的图案。十二章中以龙纹最为突出,其他不过是点缀。明代又规定皇帝的朝服除了十二章外,还要有十二团龙。帝王的其它衣服也尽力“龙”气,可称满身皆龙,甚至皇后的朝服也爬满了龙。

  封建帝主垄断龙纹的目的是加强专制统治,使自己的权威不受到挑战。因而,任何时龙的冒犯常常被君主视为对专制皇权的冒犯,都可能招致大祸。韩非子曾说过,龙虽然有时柔顺得可以与它一起嬉戏,但它颈下有逆鳞径尺,碰了逆鳞,龙就会翻脸不认人而杀人。韩非子认为君王应有逆鳞。历代帝王神化自己为真龙天子,也就自然地承继了龙的逆鳞。触犯专制皇权、包括对龙表现出不敬的言行,都可能遭到严惩乃致杀身灭族。所以大诗人李白在《猛龙行》中感叹:“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明清以降,中国封建皇权达于鼎盛,极度膨胀,帝王猜忌心极强,对皇权有意无意的冒犯都是犯龙鳞的行为,由此形成了一系列血案和文字狱。明代画家盛著善画山水花鸟人物,名重一时,洪武年间供事内廷,为皇帝服务。他奉旨为一寺院画影壁,画了一幅“水母乘龙背”,结果朱元璋以“不称旨”为罪名下令将盛著处死。朱元璋出身卑贱,疑忌心极强,很可能是他认为这幅画中龙被人骑是对他的嘲讽,于是制造了这起冤案。清代乾隆二十年(1756年).内阁学士胡中藻主持广西学政,出试题取《易经》中“乾之爻不像龙说”一句,结果被控为低毁乾隆。因为隆与龙同音,是暗指乾隆不是真龙天子,因而获罪,收监后又顺蔓摸瓜,查出胡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类的句子,于是胡中藻被处死。

由于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的功能与形态、类别又多种多样,更由于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已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专制帝王们无法对龙实行绝对的垄断。相反,帝王们的恣肆自为激起了人门的反感,出现了对龙的憎恶和否定,产生了毒龙。孽龙之说。毒龙本为佛经语,指一种害人之龙因受戒而顿悟,忍诸般苦,以至命绝,最后终于成佛。但人们用这一概念主要意指害人之龙或害人的邪念。唐诗人王维就有“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的诗句。所谓孽龙,乃是降灾之龙。本来在上古,龙代表天帝表示其赏罚,但降灾之事逐渐被称为“龙蛇之孽”,于是有了妖龙、孽龙的称呼。相传秦李冰任蜀郡守,蜀多水患,并有孽龙食人。李冰及其子二郎降服孽龙,锁于江上,水患遂息。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及梅山七圣即从此而来。孽龙除了指残暴,兴水患害民的龙以外,还指历史上的君,如夏桀、秦始皇等人。对毒龙、孽龙的指斥,反映了历史上人民群众对专制皇权的不满与反抗。除了这种直接的指斥外,人们还在文学作品中对龙嬉笑怒骂。如在《封神演义》、《西游记》中都有“哪咤闹海”的章节,作者不但借哪咤之口把龙王称为“老泥鳅”,而且还设计了哪咤将龙太子打死、揭鳞抽筋的情节,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的意向。

  对“真龙天子”的最直接的否定是农民革命的的熊熊烈焰。

  还在龙与帝王结缘不久的东汉未年,黄中军起义就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近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把清王朝的皇帝称为“蛇妖”,宣称以农民自己的真龙天子来取代封建阶级的真龙天子。他赋诗言志道: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通西北江山外,声震东南日月边。
  展爪却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雪鼓舞三千浪,易像飞龙定在天。

  当民主革命凯歌高奏、封建帝制被推翻后,作为皇权象征的龙也就走向了未日,变成了一种文化遗迹。

中国龙文化,上下8000年,源远而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

  诗歌是我国文学中出现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春秋战国时兴起的楚辞中,龙也是诗人幻想咏颂的对象。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脍炙人口的《离骚》中,以热情真挚的语句、丰彤荟蔚的修辞表现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强烈的忧国情怀。诗人讲到他因不见容于楚国的群小而欲上天去求贤女、圣妃时,幻想自己也如仙人那样驾起龙车在彩云中遨游: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大意为:
  为我驾起那娇健的飞龙,
  乘上玉与象牙装饰的车辆。
  心志不一岂能共处,
  我将自己离去,适彼远方!
  我的车队有千辆,排列整齐,
  队伍威武,隆隆驱驰。
  每辆车有八条蜿蜒的神龙牵曳,
  车上飘动着五彩的云旗。)  

在诗人的另一组诗《九歌》中,屈原将民间祀神的巫歌进行了艺术的加工,注入了自己的挚热的情感,使诗句充满了奇幻瑰丽的浪漫色彩和摄人魅力。诗中描写的仙人大都有驾龙的神车,因而诗中有不少涉及龙的诗句。

  汉以后,赋体流行。由于得到汉代帝主特别是汉武帝的倡导,赋体发展很快,但同时内容与风格上却变得绮丽空虚、百般铺陈,成了歌功颂德的文体。汉及汉之后瑞符之说大行,而瑞符又以龙为最,于是龙成了赋歌咏的主要题材。唐宋时期的赋中也不时出现所谓的“龙赋”,但大都空洞无物,有的纯粹是一种阿谀。艺术上也无大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大家手笔的龙赋别有一番气象,如白居易的《黑龙饮渭水赋》,尽管完全是诗人的想象,但给人栩栩如生、神态毕现之感,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宋王安石作《龙赋》,以龙喻人,别开生面。

  在古代七言与五言诗歌中,直接咏龙的不多见。《全唐诗》仅录唐初李硚一首:“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超。”北宋韩崎也有咏龙诗一首:“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见灵。

  配乾虽有象,作解本无形。浃物周寰宇,遗功在沓冥。丹青如可状,试下叶公庭。”这类龙诗在内容与艺术上都没有多少可取之外。倒是一些描写与“龙”有关的自然现象和民俗活动的诗,由于作者有细致的观察,显得生动、真实、细腻,有较高的艺术性。如宋欧阳修的《百子坑赛龙诗》,主要写民间祈雨,诗人先写降雨情形,然后写祈雨得验、农民万分欢欣的场面:“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野巫醉饱庙门合,狼籍乌鸟争残余。”场景活灵活现。再如陆游的《龙挂》诗:“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气势雄。黑云崔鬼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或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龙卷风那种令人惊悸的气势和破坏力跃然纸上。  

  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中国小说源于“志怪”与传奇,而志怪传奇又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渊源的关系,因此神话中的龙也就进了小说。较早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传书》。

  小说中写书生柳毅落第回乡,途经泾阳遇一龙女,龙女受夫家虐待,被赶到荒野上牧羊。柳毅同情龙女,代为传信给女父洞庭君。洞庭君之弟钱塘君性暴烈,见信大怒,径赴径阳,将龙女夫家人杀死,救出龙女,并要将龙女嫁给柳毅。因钱塘君言词傲慢,柳毅拒绝。龙女爱慕柳毅,遂变幻容貌,托名卢氏女,与柳毅终成眷属。小说想象丰富,情节曲折浪漫,对龙女与钱塘君的刻画极为生动。这一故事广泛流传,以此为蓝本改编的戏曲元、明、清三代皆有。明代神魔小说兴盛,小说对龙的描写及其情节多掺加了佛、道的内容,其中的龙往往是作者谴责、戏谑、嘲讽的对象。如《封神演义》中的“哪咤闹海”、《西游记》中的“魏征斩径河老龙”、“孙悟空龙宫索要如意金箍棒”等。

  清代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倾向强烈,出现了《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以神魔为角色的小说急剧衰落。龙遭到冷落,只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十余篇与龙有关。然多为掇拾乡间市井之语,加以艺术加工,因蒲氏文笔精练生动,描写神韵盎然,也十分精彩。

  龙对中国的戏曲艺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戏曲中,直接以龙为角色、以龙的故事为情节的并不多,仅有《柳毅传书》、《张生煮海》和据《西游记》改编的《陈塘关》、《绝龙岭》、《钓鱼船》等数出。但以龙为名的戏目却不少,如《锁五龙》、《困龙床》、《龙虎斗》、《打龙袍》、《双龙会》、《龙凤呈祥》、《游龙戏凤》等。这类戏中所以有龙字,是因为戏中的主角是有龙性的人物,多是帝王之属。戏曲中不少名词术语行话与龙有关,如龙套、九龙口、合龙、二龙出水、小龙吟、回龙等。京剧的脸谱有龙纹的成份,京剧的服装(俗称行头)更离不开龙纹。  


8000年的龙文化,在中国民间也有深厚的积淀。数不清的民风与民俗及民族节日与龙有关,仅以汉族而言,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节日来历与龙无夫,但节日的庆祝则非有龙不可。上元夜必舞龙灯,要扎鳖山或草龙,上布灯烛。清人有《龙灯斗》一诗,记元宵夜舞龙灯盛况:“屈曲随人匹练斜,春灯影里动金蛇。烛龙神物传山海,浪说红云露爪牙。”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旧俗在这一天要用草灰弯弯曲曲地由门外洒到厨房内,称为“引龙回”;小童在这一天开始入书房读书,称为“占鳌头”;读书人在这一天要理发,以取龙抬头的吉祥之意。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这个节日或源于远古的避邪消灾的仪式(因为古人以五月为不祥之月).或源于远古的祭龙仪式,但后来被附会成力纪念投江而死的诗人屈原。称屈原投江后,楚国人非常悲痛,划舟救助不及,只好向江中投祭粽子,以求水中皎龙不啮食屈原躯体,但也有人称屈原死后,楚人以竹简贮粉米投入江中祭祀,但多为蚊龙所食,于是改为以棕叶包米,以五色线捆扎,据说龙惧怕这两种物品。这就是棕子和端午系五色丝线的来历。这些说法孰是孰非已不可考,但均与龙有关。端午赛龙舟在我国历史可谓悠久,其起源可能与上古时人们认为神仙乘坐龙舟飞行有关。古代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唐代大规模的龙舟赛,要有几十条龙舟参加。唐人张健封的《竟渡歌》描画了竞赛场面的精彩激烈:“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鸾,使君未出群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掉影瀚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今天的龙舟竟渡不仅成为我国南方水乡端午节必然进行的一项庆祝活动,而巨已走向世界,成了海内外龙的传人团结一致、共同振兴中华的一项表征。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与龙有关的节日与民俗更是举不胜举。

  云南瑶族在正月初五过龙头节,备祭品祭祀龙王。哈尼族也有类似的节日。贵州侗族在二月初二这一天要接龙,这一天全寨人要杀掉一条牛,每户分一块牛肉,名为“吃龙肉”,吃肉时要唱五龙归位的酒歌,最后要将牛角埋于地下。湘、黔交界地区的苗族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过龙船节,在清水江赛龙舟,并伴有其它的庆祝活动。云南河口的瑶族有龙母上天节和龙公上天节。鄂西土家族的六月初六日为晒龙袍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将新衣物放在太阳下曝晒,同时还要有祭祀活动,并依据这一天的阴晴来判断下半年的雨水情况。云南普米族每家都在深山密林处有自家的“龙潭”,到祭潭之时,每家都要到自己的龙潭边上住三日,并搭成一个“龙塔”,作为龙神居住的宫殿,然后将祭品献于塔前,再由巫师祈祷,求龙神福佑。仪式结束后,向龙潭投入用面和酥油制成的面人50个。我国各民族与龙有关的节日及风俗各有不同,各有特色,但又都是建立在上古时的龙能施水布雨、能福祸人间这一概念之上的,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中的同一性,个性中的共性。  

龙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无处无之。在中国的各个省区,都有与龙相关的名胜古迹或山川湖泊,每处又都有一段美妙的传说故事。龙与不少行业也有联系,这些行业往往以与龙有关的对联作为行业的标志。这些对联对仗工整、音律合谐,用语精巧,读来妙趣横生。这里仅举几例:

  广搜百代遗编,迹追虎观;
  嘉惠四方来学,价重龙门。
  ——书店联

  海市云深,蚊人衔宝;
  蓝田玉暖,龙女量珠。
  ——珠宝店联

  技擅雕龙,是君子器;
  功成刻鹄,有高人风。
  ——竹刻店联

  金匾秘书藏万卷,
  龙宫禁方有卅篇。
  ——医家联

  白雪纷坛磨雀麦,
  黄龙变幻化龙须。
  ——面食店联

  名山藏麝友,
  雅座揖龙宾。
  ——纸墨店联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龙团,
  ——茶叶店联  

龙在中国影响深远,其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下面是选自著名龙文化研究专家、陕西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庞进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八千年中国龙文化》的目录,有此可窥见一斑:

  一、定义 神异动物说——鳞虫之长说——综合图腾说——幻想动物说——部族徽识说——神话意象说——想象虚构说——神秘动物说——爬行动物总称说——模糊集合说——生命符号说——幻影寄托说

  二、形相 九似——龙舌如剑——须髯逆鳞——三停九似——八十一鳞——雌雄不同——头上尺木——闻一多说——王大有说——龙形的演变——三波九折及其它——民间艺人画龙

  三、分类 蛟应虬螭——天神地伏——胎卵湿化——象马鱼虾蟆蛇——鳄蛇鱼龟兽鸟

  四、家族
  (一)烛龙卓龙——烛阴——钟山石首——章尾山神——委羽山神——烛龙何照——衔烛北极——龙衔火精——北方图腾——烛龙神话的真相——烛龙赞

  (二)应龙(土龙)有翼千年——畜水——处南方——气应冥感——导水——土龙——上龙致雨——潜潢池——见应龙篇——应龙形象的演变——应龙的特征——崇土龙文——出头似驴——龙媒

  (三)蛟龙蛟——渔父之勇——水虫之神——介鳞生——腾于天渊——伐蛟取鼍——畏楝叶——非池中物——龙类——发水母龙——贶水多蛟——龙属——首尾束物——眉连生——伏蚌——生于川——潜于川——水深生——木上——蛟与渊——虎蛟——蛟害——化龙——饿蛟——状如蛇——角木蛟——宫毗罗——可罾——潜幽窟——蛟啼——潜蛟——怒起——萦天——鱼蛟——子羽击蛟——丘欣杀蛟——亻次飞刺蛟——武帝射蛟——昭帝钓蛟——董奉以符杀蛟——明生捕蛟——曹公逐蛟——王述见蛟——周处斩蛟——李增死蛟——谢盛叉蛟——邓遐截蛟——江女生蛟——尹儿看蛟——赵昱戮蛟——黄门吐蛟——宣伯药蛟——老蛟化妇——张元砸蛟——渔叟斩蛟——元仆锄蛟——蛟龙夹机——蛟人泣珠——魏太祖击蛟——蛟妾——蛟室——蛟胎——蛟川——蛟虬——梅尧臣诗——汉武帝射蛟赋——蛟赞——蛟门虎蹲——蛟篆——蛟与龙斗

  (四)螭龙无角龙——蛟龙之属——若龙而黄——骖螭——螭鱼——游清食浊——赤螭青虬——翠蚪绛螭——螭潭龙螭——白螭——苍螭——董谒螭试——朔螭——螭坳——螭首——螭陛——螭魅——螭头——石臼湖螭龙

  (五)蟠龙蛰伏——盘曲回环——赤带锦文——两龙蟠萦——蟠螭——蟠虬纹——蟠螭纹——蟠夔纹

  (六)虬龙无角龙——龙子有角——虬龙则禹——虬龙片甲——虬蟠——虬文——虬立——虬虎——虬柱——虬箭——虬须——虬髯——虬髯客——虬髯客传——虬与猕猴

  (七)夔龙形状——舜之臣——怜虫玄——木石之怪——夔已足——夔龙纹——夔牛——夔牛鼓——夔凤纹——夔夔——夔头——夔立——夔牙——夔府——夔峡——夔龙期——汉唐夔龙

  (八)苍龙东方七宿及其它——左骖——卓子乘——中星——凶神——四灵——凌云奋鳞——野水苍龙

  (九)青龙祥瑞物及其它——东方之神——天神之贵——止于郊——临坛——青龙斗——化杖——衔图——见朝暾——火精木瑞——青龙赋——摩陂观龙

  (十)黄龙鲧化——黄金千岁生——四龙之长——不众行——负卷舒图——鳞甲成字——五彩负图——负舟——见成纪——出广汉——见新丰——见泉陵——见汝南——元和四见——见颍川——见历城——十三见——备色象——黄龙再见赋——见牛山——任顼救龙——黄龙

(十一)黑龙济冀州——见东莱——荣州龙斗——襄州黑龙——黑龙饮渭水赋——吕光见——火鬣电眸——玄宗射龙——阿保机射龙——乌龙的传说——乌龙山——乌龙尾

  (十二)白龙杀于西方——豫且之患——鱼服见困——吐物有光——佑城——华山白龙——江渚白龙——白龙皮浸——白龙翁——慕容晃观龙——子明钓龙——石虎白龙——白龙谷——白龙渭水——谪龙

  (十三)赤龙名舸——负图——畜水——梭化——受骑——入室

  (十四)紫龙

  (十五)斑龙湖口斑龙——王母辇驾

  (十六)金龙非常之瑞——金龙池——金龙大王——金龙四大王——八角井龙——熙州龙——金龙子

  (十七)铜龙铜制龙形及其它——铜龙压五龙

  (十八)石龙欲飞——有石如龙——生龙之石——石龙的故事

  (十九)木龙木龙——木龙洞的传说——梅龙

  (二十)布龙布龙泽——武陵布龙帐

  (二十一)草龙

  (二十二)病龙马师皇医龙——汤阴病龙

  (二十三)毒龙佛前身及其它——五百毒龙——天宝井龙——毒龙悔过——龙天王——阿主儿降龙

  (二十四)乖龙(孽龙、蹇龙)孽龙——苦于行雨——天罚割耳——华阳洞口——乖龙入口——孽龙泉的传说——老蹇——伏龙观——化龙桥——二郎逐蹇龙——梅山七圣——望娘滩

  (二十五)痴龙

  (二十六)毛龙(角龙)

  (二十七)骊龙(龙珠)颔下有珠——蟠玉渊——骊龙之目——鳞族——复塘龙珠——嘉鱼龙珠——龙蚌神珠——神龙如獭

  (二十八)火龙什邡井龙——平湖火龙——西域火龙——龙潭火发——火龙化蟒——火龙与蜘蛛——洛阳“火龙”

  (二十九)其它龙蛰龙——睡龙——六龙——垫江龙——掘尾龙——货郎龙——百叶龙——棕缉龙——玉柱龙——象鼻龙——雪山龙——资州龙——阳山龙——盐井龙——冷山龙——阎浮龙

  (三十)龙王诸大龙王——龙王演变——施雨安坟——八位龙王——十大龙王——敖光敖丙——五龙封王——彭蠡小龙——吴城龙王——运河龙神——海龙王——四海龙王——乌场龙王——滟氵预堆龙王——磐达龙王——中土龙王——龙王概览——龙天

  (三十一)龙母温媪——黄塘龙母庙——京师龙母庙——苍山龙母

  (三十二)龙公(龙伯)龙公——张龙公祠——龙穴山——龙公——龙仔——龙伯

  (三十三)龙女龙女——龙女概览——龙女成佛——龙女出游——凌波龙女——凌波曲——许汉阳——龙女饼金——柳子华——刘贯词——龙女树

  (三十四)龙子龙孙 帝王后代及其它——神物——龙生九子——bixi——蚩尾(鸱吻)——蒲牢——狴犴——饕餮——虫八虫夏(霸下)——狻猊——椒图——囚牛龙——嘲风——虫刀虫多——睚眦——张鲁女——龙子出壳——龙孙——龙卵

  (三十五)龙威丈人(龙头目老)

(一)龙与鳄释名——祭鳄鱼文——鳄齿——鳄鱼其身——鳄鱼别号——鼍(扬子鳄)——岷山鼍——鼍魅——像龙形——鼍鼓——名土龙——闻鼓则鸣——向日吐水——如龙——白鼍——猪婆龙——湾鳄——鼍龙和蛟龙——龙就是鳄——龙起源于湾鳄——中华鼍龙——龙从鳄诸说——中华第一龙

  (二)龙与蜥蜴蜥蜴——守宫——虺蜴——yan蜓——蝾螈——石龙子——蜥蜴目——蜥虎——鳄蜥——水旱二种——兴雨——医伤——吐雹——无角龙——蝎虎诗——茅山龙——小龙灵异——龙犹yan蜓——视蜥为龙——龙取材于蜥蜴类——云安小龙——犀浦小龙

  (三)龙与蛇蛇——蛇目——龙子——澍雨——安天龙——龙螭——蛇变龙——黄蛇——配龙——龙类——兴云——龙皮——灵蛇——teng蛇——逐蛇说——人蛇——飞蛇——化蛇一长蛇——禺强——鸣蛇——委蛇——肥遗——龙的主干是蛇——禹为蛇名——龙蛇同源——龙蛇并称——蛇神化为龙——蛇转变为龙——蛇的神性——龙不是起源于蛇——原生龙不是蛇——嘉兴蛇龙

  (四)龙与鱼鱼登龙门——鲤鱼龙化——龙鲤——鱼登龙门诗——观打鱼歌——五色鱼——鱼为龙象——乌龙——zhan——观水知龙——鱼龙变化——雨龙——金鱼潭龙——古井鱼龙——龙首人身鱼

  (五)龙与马马为龙——三分龙性——龙如马——马如龙——天马——神马——乘黄——龙颅一龙翅——飞龙——龙马——马龙——龙刍——青龙——龙骧——圣主龙马——马生龙驹——小马封官——龙马赋序——天子须——翠龙——龙头——养龙坑——异马——于阗二龙——天马歌——咏马诗——御马——龙为马——河马为龙的模特儿——乾隆祥异——龙文——龙子——龙孙——龙媒——龙种——龙驹——龙蹄

  (六)龙与牛龙是牛和蛇的结合——龙角取于牛——牛化为龙

  (七)龙与猪龙首源于猪首——雷神龙身豕首——猪龙——三星他拉“龙”是马不是猪——猪龙湫

  (八)龙与羊羊有一角为龙——白沙龙——羊龙潭——龙如羊形——龙羊

  (九)龙与狗狗化为龙——鹄仓——后仓——乌龙——飞龙——杀狗得雨——白龙——类狗——龙形——狗王歌——天狗——龙若大犬——二犬乃龙

  (十)龙与鸟龙起源于鸟——鹰龙——龙雀(飞廉)——飞龙——有翼的龙

  (十一)龙与云云从龙——龙之灵——龙藏隐——小龙白云——龙的真相和实体是云——龙是云神的生命格——黄帝族与云——龙的原始意象——白云如龙——龙送云

  (十二)龙与闪电龙之为虫——昭乎其高——见龙在田——飞龙在天——潜龙勿用——亢龙有悔——群龙无首——龙蛇如电——溪龙疾电——龙源于电——龙即闪电——苕溪龙——龙为闪电悖论

  (十三)龙与恐龙恐龙——龙即恐龙孑存一支——“恐龙”词解——恐龙和“龙”无关——恐龙残存——恐龙灭绝原因

  (十四)龙与凤凤的神性——龙凤呈祥——龙凤图腾——宫廷龙凤与民间龙凤——龙凤配

  (十五)龙与虎

六、图腾

  图腾崇拜——图腾标记——伏羲龙图腾——龙为图腾说——文身习俗的图腾意义——龙图腾团族——龙是图腾残余的体现者——灵物崇拜——龙部落创龙及其发展——文化形态龙和本源龙——自然龙和龙图腾徽铭文化——扬子鳄图腾——蛇图腾——蛟图腾——“句”图腾——龙凤图腾艺术——人类审美意识之花——龙的现代图腾崇拜批判——神物崇拜和吉祥物

  七、神性

  (一)总论

  (二)升天凌乎云气——时飞则飞——龙神之效——游于天——升天不达——鳞不可睹——江陵龙——地龙——龙水图——剑南龙——神龙赋——韦氏乘龙——赵生乘龙——尺木——龙漩窝——空中逐——龙天一龙骧

  (三)变化变形——龙血入地——龙肉以醢——三患三苦——曹操说龙——龙赋——龙铭——玉尺化龙——蛇龙神化——费鸡师——安天龙——大孤龙

  (四)灵异洞霄龙供乳——拜龙取米——龙窟烟气——火龙其日——子正角龙——龙尾取虢——虹头龙角——风龙阵——喷水暴卒——带石拔树——架布飞天——龙三头——鼠龙

  (五)司水水物——荆水龙城——湘江龙——龙卵主水——神龙失水——武库井龙——白马泉龙——濯龙池——黑河巨龙——龙见城壕——单兴井龙——扈州江龙——阳水独角龙——婉转四渎——天师渠——兴庆池龙——五龙井——不处网罟之水——楚阳龙窝——城南龙湫——潜龙灌田——安西井龙——断女石龙狱——甘泽谣——汾水龙——当阳井龙——荆湘水龙——狼山潭龙——大孤山龙——宣和龙——芜湖龙祠——龙工——龙穴——龙湫——龙渊

  (六)布雨怒龙求雨——壶龙吹雨——死龙降雨——雨龙入斋——思邈救龙——龙吟雨至——太守祈雨——三叟龙雨——邵武山龙——砚水为雨——水心龙镜——曲江龙——寿春龙——滋茂龙——雨必飞——飞龙引——百子坑赛龙诗——咏龙诗——龙卵诗——起伏龙行——龙挂——龙挂诗——龙湫歌——龙洞——龙的雨师形象——龙王——昙超请雨——龙雨——龙池祈雨——召龙兴雨——岛泉龙雨——释玄照——饶州柳翁——黄孽龙——龙溪巨蟹——杉洋龙潭——苍岭二龙——西馆桥石龙——陈州雨龙——祷雨诗——洞庭龙——孽龙行雨——天津求雨风俗——江苏求雨谚——四川越隽求雨风俗·耍水龙——山西保德土风拾零·龙鳞石——陕北“抬龙王”

  (七)帝兆小神农拜见龙王——龙王抢神农——感神龙——神龙首——黄帝黄龙体——黄帝驾蛟龙——黄帝铸龙鼎——乘龙上天——黄陵衣冠冢——黄龙坠——其兽黄龙——帝喾——乘龙——尧——应赤龙——舜——湘妃竹(舜斗恶龙)——金竹扫墓——变做游龙——鲧腹生禹——虬龙禹——夏有龙瑞——禹受禅·蟠龙奋——禹用神龙——禹斩龙——禹凿龙门——射龙——君象——祖龙(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光武符应——孙权——孙亮——魏文黄龙——晋元帝——晋烈宗——郭璞龙耳——宋武龙章——齐高授位——唐大宗——唐玄宗——唐肃宗——宪宗龙木——唐武宗——宋太祖——龙目——龙升——龙飞——龙纪——龙朔——龙脉——龙种——龙凤——龙潜——龙兴——龙德——龙战——龙颜——龙鳞——龙斗——龙行虎步——龙蟠虎踞——龙驭宾天

  (八)人瑞孔子——曹凤——君龙异——张鲁女——白龙翁——得婿如龙——龙相——石晋龙斗——溪龙时祥——吴渗二龙——涂氏井龙——涂知县梦龙——梦龙擎空——裴度龙种——杨三元——状头入相——洪实龙——龙瑞——飞腾之象——乘龙——胡门四龙——龙桥乔氏——龙亢——龙穴——龙光——龙官——龙性——龙武——龙津——龙飞——龙庭——龙马——龙逸——龙树(龙胜、龙猛)——龙象——龙凤——龙驹——龙头——龙曜——龙蟠——龙韬——龙骧——龙门客——龙虎榜——龙飞榜——龙山落帽——龙丘居士——龙吟虎啸——龙虎将军——龙章凤姿——龙盘凤逸——龙骧虎步——龙骧虎视——龙跃凤鸣——龙一猪——飞龙乘云——亢龙有悔——龙门点额——龙驹凤雏——潜龙——攀龙附凤——骥子龙文——卧龙

  (九)论争我不喜欢龙——中国不再是龙——何必生龙的气——龙辩——且说龙的评议——谈龙神崇拜  

八、节日祭祀

  龙的节日——龙头节——祭龙——祭大龙——祭龙潭节——龙潭祭——春龙节——龙抬头节——龙抬头日兆——春龙节(大巴山)——接龙——迎青龙——看龙场——谷雨祭龙王——白龙生日——祭龙王(崩龙族)——龙王庙会——龙歌节——祭龙王节(云南藏族)——龙船节——端午节——龙生日——分龙日——晒龙袍节——晒龙袍日兆——龙母上天节——龙公上天节——接龙(湘西苗族)——旭独龙节——独龙族“龙”节——龙忌——龙祠——龙尾——龙角——龙星——龙纪——龙华——龙集——龙汉——龙——龙蛇火——龙光瑞像——龙度天门

  九、音乐歌舞

  飞龙作效八风之音——龙蛇歌——龙丘引——龙吟——龙笛——龙龈——崩龙刻——龙的传人——中国龙——相聚在龙年——中国,龙的故乡——鱼龙曼延——龙舞——玩龙灯——侗族龙灯——耍龙灯——武昌龙灯——黄陂龙灯——泸县龙灯——长沙龙灯——铜梁龙灯——烧龙——舞龙——龙头蚕身灯——商州龙灯戏——牵手跳龙门——耍白象青龙——龙池乐——舞灯——旱龙船——旱船——龙凤船——游江(风俗歌·龙船曲)——灯调(旱龙船)——跑旱船——斗牛——放河灯——跳乐——接龙舞——板凳龙

  十、戏曲曲艺

  龙戏的分类——戏曲脸谱上的龙——龙套——龙江剧——九龙口——二龙出水——合龙——乌龙绞柱——黄龙滚——水龙吟——紫金冠·龙纹——堂帽·铸金龙——九龙冠——双龙鞑帽——莽·云龙·独龙·团龙——帔·龙凤团花——箭衣·龙纹——龙套衣——团龙马褂——斗篷·大龙——门枪旗·龙形——大纛旗·舞龙——方纛旗·戏珠舞龙——龙凤掌鼠——柳毅传书——张生煮海——龙膏记——桔浦记——二奇缘——龙舟会——龙灯赚——钓鱼船——五龙祚——乘龙佳话——龙凤呈样——卧龙吊孝——锁五龙——魏征斩龙——挂龙灯——困龙床——龙虎斗——双龙会——穆柯寨——杨排风——断后龙袍——乌龙院——龙江颂——龙舟——玉夔龙——中日两国艺术家合演《龙王》

  十一、竞技游艺

  龙舟竞渡——赛龙舟——江苏龙舟游舫——施洞口龙船节——屈子祠“祭龙头”——划龙船——西湖龙舟赛——顺德龙潭赛龙碑——龙舟赛——跑龙赛——打花龙——龙年龙谜

  十二、武术健身

  火龙拳——三皇炮捶·腰似龙行——孔门拳·乌龙绞柱·龙脚拳·龙虎斗——六合拳·行龙拳——少林五拳·龙拳——少林禅门·犹如蛟龙——心意六合拳——龙尊——地躺拳·乌龙绞柱——孙膑拳·龙腰——查拳·龙摆尾拳——洪门拳·蟠龙枪——南拳·屠龙拳——唐拳·走如龙行——劈挂拳·青龙——翻子拳·龙形翻——双龙指——龙头掌——龙爪——龙须拳——骑龙步——青龙出水——青龙摆尾——乌龙绞柱——青龙出水——雀地龙——龙须钩——金龙抓——崩龙刀——九节八卦龙头凤尾亮银盘龙棍——龙头杆棒——飞龙长拳——龙凤双剑——龙行刀——龙行剑——龙行战剑——养生与保健

  十三、药物香料

  龙药——龙骨——龙角——龙齿——龙皮——龙脑——龙脑香子——龙脑膏香——龙膏——龙盐——龙香——龙涎——龙涎香——龙嫠——龙子衣——龙胆——大叶龙胆——龙珠——龙舌草——龙舌箭——龙利叶——龙骨莲——龙须参——龙珠子——龙珠果——龙珠根——龙眼叶——龙眼肉——龙眼壳——龙眼核——龙眼花——龙眼根——龙船花——龙葵子——龙葵根——龙牙草根——龙利叶花——龙眼树皮——龙船乌泡——龙船花根——龙须眼子菜——龙船花茎叶——九龙根——九龙藤——上山龙——小龙胆草——小过江龙——小叶双眼龙——飞龙掌血——五爪龙——五龙根——五爪金龙——五爪金龙花——乌龙摆尾——乌奴龙胆——水龙骨——水龙胆草——玉龙鞭——古山龙——石龙子——石龙刍——石龙芮——石龙胆——石龙刍根——石龙芮子——白龙头——白花龙胆——老龙皮——过山龙——过江龙——过坛龙——过江龙子——伏龙肝——斩龙草——斩龙剑——金边龙舌兰——降龙草——地龙——龙宫方——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局方》)——大青龙汤(张仲景)——小青龙汤(张仲景)——斑龙丸——当归龙荟丸(刘河间)——抱龙丸(罗谦甫)十四、起居用具

  龙户——龙邸——龙宫——龙堂——龙楼——龙渊——龙庭——龙座——龙床——龙驭——龙舆——龙舟——龙船——龙车舟——龙骧——龙车盾——龙尾道——龙巴门——龙安——龙图阁——龙灯——龙烛——龙头——龙刀——龙勺——龙钵——龙梭——龙勒——龙节——龙漏——龙皮扇——龙髯拂——龙尾车——龙骨车——龙骨水车——龙门桩——龙门板——龙门架——龙门刨床——龙门铣床——龙门起重机——龙脑钵盂

  十五、服装面饰

  龙甲——龙具——龙的——龙纱——龙绢——龙卷——龙衮——衮——龙袍——朝服——龙火衣——折玉龙钗——龙角钗

  十六、饮食瓜果

  龙茶——龙芽——龙团——龙凤茶——龙凤团——宋代龙茶——密云龙——龙井——龙井茶——径山龙井——西湖龙井——乌龙茶——龙膏酒——食龙——龙食——盘龙馒头——南京“一条龙”包子——龙须面——龙抄手(馄钝)——龙爪粟——海龙米——蟠龙菜——白龙月霍——龙人河螃蟹——龙池鲫鱼——龙须菜——龙鹤菜——龙虱——龙虾——龙头鱼——龙爪葱——龙雏——龙肝豹胎——龙井虾仁——乌龙赏月——龙虎斗——菊花龙虎凤——戊辰龙菜(广州、北京、西安)——沈阳龙菜——飞龙汤——龙荔——龙眼——福建龙眼——龙目——龙蹄——龙肝瓜——蟠桃

  十七、工艺美术

  龙和工艺美术——玉龙之后——龙的民间工艺美术——龙泉——龙渊——龙光——龙泉宝剑——龙泉青瓷——龙舒贡席——龙眼木雕——九龙公道杯——发雕飞龙——壮家“龙亭”——马踏龙雀——龙雀——龙辅——陕西飞龙

  十八、书画票币

  龙书——龙书——龙爪书——龙须友——龙尾砚——龙香剂——龙宾——龙荧——龙凤花笺——龙跳虎卧——龙蛇飞动——龙琢龙——刘鸿雁的“泼墨龙”——龙画——最早的龙画——画龙柱——画龙点睛——题群龙图——文身——龙章——龙文——全图——大型画册《龙》——林义胜摄中国龙——“大龙”邮票——“小龙”邮票——“万寿”纪念邮票——话说《大龙》邮票——清代邮票上的“鱼龙变化”——以“龙”为图案的邮票——中国龙年生肖票——“兔姑娘”喜绘笑龙——澳门龙年邮票——龙币——龙洋——龙金——龙与钱币——泉海游龙——龙年纪念金币——香型龙年生肖纪念铜章

  十九、著述文章

  龙光——龙章——龙钟——龙藏——龙趼——龙韬——龙鳞——龙虎经——龙洲集——龙城录——龙川文集——龙威秘书——龙龛手鉴——龙筋凤髓判——龙潭虎窟——龙鳞装——龙文鞭影——龙沙纪略——龙门扶风——龙蛇之章——屠龙之技——强龙不压地头蛇——雕龙——文心雕龙——龙川词——龙洲词

  二十、树木花草

  龙柏——龙爪槐·龙爪柳——龙爪枣——龙鳞松——九龙松——九龙柏——卧龙松——龙凤松——蟠龙松——龙角木——龙脑树——龙脑香树——龙血树——龙须藤——龙葵——龙牙花——龙牙草——龙吐珠——龙舌兰——龙须草——龙须——龙须菜——龙爪花——石龙芮——五爪金龙——水龙——细子龙——吉龙草——石龙牙草——龙角——龙口花——龙面花——龙牙百合——龙尾苏铁——龙须牡丹——龙须海棠——紫龙须——绕龙花·游龙草——龙柱——蛇龙球——龙胆花——龙船花——仙人掌“龙”种——牡丹“龙”种——菊花“龙”种——龙脑菊——龙公竹——龙孙——龙华——龙衔——龙钟二十一、建筑名胜

  (一)北京 天安门——故宫——太和殿——故宫九龙壁——北海九龙壁——五龙亭——龙城——龙潭湖公园——龙潭公园——黑龙潭——龙王堂——龙泉寺戚继光诗碑——青龙倒吸水——龙门涧——龙骨山——王公坟地·龙脉·龙头·龙山·驮龙等——龙迹——龙庆峡——国庆龙塑

  (二)天津 盘龙山——少林寺·红龙池——古佛舍利塔——挂月峰·降龙庵——独乐寺·鸱尾——龙飞渡跸得天津

  (三)河北 黑龙洞——鸡冠山·盘龙松——须弥福寿之庙·鎏金龙——普乐寺·二龙戏珠——热河泉·龙舟——汤泉·木雕云龙——清东陵·龙门口·龙风门·龙蝠碑·金龙缠御柱·龙凤陛石等——山海关·老龙头——金代石幢·雕龙——永通桥·题诗——安济桥·题诗——清西陵·云龙·蟠龙·万龙聚会等——五爪龙·龙凤望柱·龙凤石·卧龙松·金龙峪等——伍仁桥·盘龙柱——大观圣作之碑双龙碑额·卷龙缠枝牡丹图案——河北的“龙”字地名——龙兑

  (四)山西 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大同九龙壁——五龙壁——三龙壁——藏山·龙凤松·黑龙池——龙王殿——南禅寺·龙王殿——天柱龙泉——朱氏牌楼·盘龙·行龙——龙泉寺——原起寺·青龙宝塔——仙堂寺(五龙寺)·黑龙潭——二仙宫——灵空山·五龙池——龙门寺——龙祥观——龙子祠泉——崇宁殿·盘龙柱——文庙·五龙影壁——广仁王庙(五龙庙)——三清殿·巨龙——青龙寺——龙虎殿——禹(龙)门口

  (五)内蒙古 龙泉寺——龙荒——龙堆

  (六)辽宁 永安石桥·二龙戏珠——崇政殿·金龙蟠柱·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大政殿·双金龙蟠柱——清宁宫·龙凤纹五彩琉璃——昭陵·蟠龙壁——福陵·蟠龙壁——五龙宫——龙泉寺——香岩寺·盘龙松——五龙背温泉——李成梁石坊·浮雕龙——龙首山——烧锅营子燕长城址·石龙·土龙

  (七)吉林 缉熙楼·梨木雕龙八展书案——黄龙府——龙潭山高句丽山城——龙潭——五盔坟五号墓·青龙·托龙·蟠龙·龙虎缠结等——龙虎石刻

  (八)黑龙江 龙沙公园——渤海上京龙泉府故城遗址

  (九)上海 龙华——汇龙潭——青龙塔

  (十)江苏 龙蟠虎踞——内外五龙桥——禁约碑·龙脉·双龙戏珠——孝陵殿·龙凤纹云柱——谭延kai墓·龙池——八功德水——栖霞山·龙山——乌龙潭——七桥瓮·人面龙头像——玄武湖——崇正书院·石雕龙头——云龙山——云龙山石佛——龙洞石刻——皂河龙王庙——北固山·龙埂——南朝萧绩墓石刻·二龙衔珠——惠山(九龙山)——锡山·龙光塔·龙光寺·龙光洞——周处庙——拙政园·浮雕夔龙隔扇——龙头山——盘门(蟠门)——兴福寺·破龙涧(十一)浙江 天龙寺造像——黄龙洞——龙泓洞——小龙泓洞——回龙桥——龙泓涧——龙井——岳庙·龙凤匾——龙门古镇——吴汉月墓石刻·青龙——十二生肖石——白龙潭——龙兴寺经幢——七里泷——龙门港——玲珑山·卧龙寺·龙潭瀑布——龙泉山——灵岩·龙鼻洞——大龙湫——西龙岬——黄龙宫——龙瑞宫记摩崖石刻——龙华寺——越王峥·九龙缠顶·龙王池——龙山摩崖刻石——五泄——南天门·环龙桥·龙眼井——多宝塔·蟠龙柱——法雨寺·九龙殿——九龙山——黄龙山——双龙洞——龙嘴洞

  (十二)安徽 黑龙潭——东崖·苍龙昂首——天台峰·龙头峰·龙珠峰——龙子河——龙头石·九龙瀑——九龙峰——白龙谭——五龙潭——龙兴寺——龙潭洞和县猿人遗址——陋室·龙池——龙泉洞——齐云岩·龙王岩·龙泉池——石桥岩·大龙宫——射蛟台——邓石如故居·龙山风水——小孤山·龙角石·龙耳洞——龙眠山——花戏楼·蟠龙·二龙戏珠

  (十三)江西 龙沙亭——孽龙洞——龙首崖——黄龙寺——龙门——龙宫洞——龙虎山——龙头山塔——龙江书院——攀龙书院——龙珠阁——龙池——龙眼泉——水龙洞

  (十四)福建 回龙桥——白云洞·龙脊道——陶江石塔·双龙戏珠——姬岩·龙都津——龙江桥——玉华洞·五龙吐珠——东门石坊·双龙朝天——龙华双塔——大王峰·投龙洞——天心岩·九龙窠——水帘洞浴龙池——支提寺·金龙紫衣——天后宫·青石龙柱——龙山寺——龙潭——龙崆洞

  (十五)山东 七十二泉·“龙”泉——五龙潭——龙洞山——龙虎塔——犹龙洞——龙潭瀑——古柏盘龙——老龙湾——龙泉温泉——九龙山摩崖石刻——孔庙“龙迹”——孔府“龙迹”——孔林“龙迹”——周公庙“龙迹”——九龙山汉代摩崖墓群——斗母宫·卧龙槐——黑龙潭——百狮坊·透雕云龙

  (十六)河南 城隍庙·滚龙——初祖庵·游龙·盘龙——永泰寺·四龙石雕——碑楼寺石碑·螭龙——龙亭——宋金皇城遗址·龙凤飞云——宋外城遗址·护龙河——大雄宝殿·彩画飞龙——北清真寺——山陕甘会馆·双龙戏珠——龙门石窟——古阳洞·九龙灌顶——龙门二十品——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龙门山色——龙池金鱼——潞简王墓·二龙戏珠——永和桥·浮雕龙头——九龙三泉——恩荣坊·龙凤板——文庙·四龙戏二珠——文庙大成殿·滚龙云气——禹王锁蛟井——龙泉——小商桥·龙头

  (十七)湖北 盘龙古城——绿影龙壁——瀑雨池·石雕龙头——回龙寺——鞭打五龙——龙泉书院——龙蟠矶——高桂三潭·白龙现——龙港——九宫山·龙湫飞泉——拜风台·五龙八仙——八宝山(龙山)——龙桥河古井——开元观·龙凤图案——江冫卖宫·龙井——龙山——便河(龙门河)——白龙寺——昭君井·龙水——玉虚宫·浮雕蟠龙——磨针井·五龙捧圣——五龙宫

  (十八)湖南 柳毅井——炎帝陵·龙脑石——关圣寺·贴金盘龙——文庙·镂雕蟠龙——回龙塔——法相岩·龙甲神像——龙兴寺——回龙桥——张家界·金鞭岩——余家牌坊·龙凤纹饰

  (十九)广东 东西铁塔·行龙火珠——龙穿水瀑布——龙洞——尤泉峡——宕石·青龙吐珠·老龙洞——龙兴寺石塔——龙宫岩——葛洪炼丹灶·云龙——阆风岩·蛟龙窟——石室岩·龙床——敞天石洞·龙潭——国恩寺(龙山寺)——九龙海关的由来——深圳的“龙歧澳”

  (二十)广西 白龙湖——灵源·龙津吐壁——大龙潭——龙隐洞及龙隐岩——木龙洞——木龙洞石塔——白龙洞——阳朔公园·龙洞——乳洞岩·龙田——系龙洲——龙州花山壁画——白龙洞石达开诗刻——龙华寺——珍珠城(白龙城)——冷水瀑布(神龙喷水)——龙潭(二十一)四川 龙街龙巷——龙潭和洛带——孟知祥墓·浮雕青龙——明蜀僖王陵·盘龙戏珠——青羊宫铜羊·龙角——八卦亭·镂雕盘龙——禹王宫·九龙壁——川北会馆·龙凤陶砖——伏龙观——黄龙溪古镇——鹤鸣山·双龙浮雕——重庆自然博物馆·恐龙陈列室——龙洞石龙——龙脑桥——法王寺·龙藏——九龙聚宝石雕——龙凤祠——龙居寺壁画——平阳府君阙·青龙——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天龙八部——皇泽寺摩崖造像·天龙八部——卧龙山千佛崖——重龙山北崖——龙鹄山道教造像——龙崖石刻——飞来殿·泥胎蟠龙——白龙洞——伏虎寺(神龙堂)——洪春坪·莲灯纹龙——清香阁·白龙江·黑龙江——白帝城——龙脊石——渠县汉阙·青龙——禹王宫·龙池——高颐墓阙及石刻·蟠龙——王晖石棺·龙虎——黄龙寺——卧龙沟——大宁河风光·小三峡(龙门峡、双龙峡、双龙上峡)

  (二十二)贵州 龙坪瓦厂寺——龙坑场石雕牌坊——海龙囤——九龙洞——织金东山·飞龙——文庙·石雕龙柱——安顺龙宫——灞陵桥瀑布·波涌玉龙——招提·石龙门——青龙洞——龙王峡——九龙池

  (二十三)云南 龙潭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晋宁盘龙寺——土主庙大殿·龙头——龙门——黑龙潭——圆通寺·盘龙——飞龙瀑——翠湖(九龙池)——晋宁摩崖造像·踏龙——爨龙颜碑——九龙池——龙泉池——龙洞垂帘·元龙阁——玉龙雪山——黑龙潭——异龙湖——文庙·云龙——双龙桥——曼飞龙塔——苍山·马龙峰——龙口城遗址——黄龙潭——凤眼洞与龙眼洞——剑川石窟·龙头椅——感通寺·龙女花——云世祖平云南碑·浮雕双龙——无为寺元代古杉

  (二十四)西藏 龙王潭——御制平定西藏碑·石雕云龙——御制十全记碑·石雕云龙——药王山·龙脉

  (二十五)陕西 龙首原——乾陵·青龙门——九龙汤——卧龙寺——青龙寺遗址——神农祠·九龙泉——龙桥——盘龙山——仙人洞·二龙戏珠——轩辕黄帝陵·桥山龙驭——唐家坪琉璃塔·浮雕行龙——石池寺石窟·二龙戏珠——龙门——苍龙岭——白龙洞——东龙山双塔——以龙起名的西安街巷——三龙山·三龙沟·龙尾沟

  (二十六)甘肃 慈云寺女真文·铁钟·双龙——伏羲庙·螭首·龙头——黄龙碑——龙勒——莫高窟群龙

  (二十七)宁夏 老龙潭——宏佛塔·龙凤图案

  (二十八)新疆 雅丹奇观·龙城——龙沙——龙漠——白龙堆——化石九龙壁

  (二十九)台湾 龙山寺——龙门客栈——南瑶宫·青龙石住——龙岩冽泉——七美岛·龙埕

  (三十)香港 九龙城——九龙公园

  二十二、龙在国外

  外国人眼中的“龙”——英格兰神话传说中的“巨龙”——日本的龙神——日本的龙凤——朝鲜的龙凤——东南亚的龙凤——美洲的龙凤——世界上最长的舞龙

  二十三、龙联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