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系统在线刷机:为民急先锋的坚实足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12:49:06
为民急先锋的坚实足迹——郑州市疾控中心创新服务郑州都市区建设纪实

为民急先锋的坚实足迹

——郑州市疾控中心创新服务郑州都市区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杨彦鹏 通讯员 高士博 卢祎舟

幸福是大树,健康是沃土。传染病防治,实在是一件政府揪心、担心的民生大事。

为民高于一切,为民大于一切,为民急于一切。

无论是抗击“非典”,还是甲型HINI和手足口病防治,在疫情面前,郑州市疾控中心干部职工时刻坚守这一为民信念,充满着决胜的底气和必胜的豪气,挑大梁、当先锋,以百战百胜的业绩赢得百姓信赖。

决胜的“底气”哪里来?

一则是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疾控事业作为民心工程来打造,全力武装疾控“卫士”,投资9820万元建成的疾控综合办公楼、后勤辅助楼和综合实验楼已投入正常运行,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21523平方米,现代化的疾控中心成为百姓健康的科学保障。

二则是有一个健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科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理的工作机制,还有一支善于一线调研、把握实情、靠前指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疾控队伍。

郑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松强感慨地说:服务郑州都市区建设,“民不安康心不宁”,疾控中心干部职工时刻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涌心头。

“十二五”开局,看郑州疾控,可用一字来形容:降。

截至今年11月底,郑州市无甲类传染病发生,麻疹、风疹、霍乱、伤寒、手足口病等常见病以及新发现的传染病如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确诊手足口病发病率较去年下降30%。

“四苗”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全年确诊麻疹病例发病率较上年同比下降87.0%;郑州市已连续32年未发生白喉病例,18年未发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麻疹、百日咳、流脑、乙脑发病率较1978年均下降95%以上。

看内涵建设,也可用一字来概括:升。

关口前移,借智创优,成立院士工作站,实验室建设促进科研能力大大加强。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等多种专业实现新突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理工作长效机制科学有效,疫情网络直报及预警更加精确,疾控工作连年走在全省前列。

防控疾病,服务大众。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被列为市政府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全民健康“一二一”行动走向深入,健康主题公园、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餐厅如雨后春笋,成为都市郑州新亮点,群众民生满意度大幅上升,在全国科学运动与健康知识教育活动评比中,郑州市获得三等奖。

一“降”一“升”,彰显疾控战斗力。

科学发展创先进,走在前列当先锋。郑州市疾控中心全面实施疾控绩效考核评估,着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围绕疾病防治和健康服务,紧紧抓住加强党同群众血肉联系这条生命线,动真情、用真心,深入城乡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疫情监测、流行病调查,同群众面对面交流、手拉手亲近、心连心沟通,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百姓身旁,把疾控人对人民群众的深深挚爱以及他们坚实的足迹印在7.5万平方公里的中州大地上,也印在千千万万郑州人民的心坎上。

身下基层添“底气”

责重如山,志存高远砥砺行。

站在发展新起点,郑州市疾控中心着力提升“急先锋”的精气神,用先进的疾控文化凝心聚力。

以疾控文化建设为抓手,中心党委精心策划,在新址综合办公楼大厅制作了体现疾控文化的浮雕壁画,以生命、阳光为主题,体现疾控人以辛勤努力为民众呵护生命,以极端的热忱为人民播撒阳光,其明确的象征意义和新颖别致的装饰效果,成为疾控中心文化景观的一大亮点。

他们将园区道路以国内外疾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人物命名,将疾控知识融入其中,营造出具有“疾控人”特色的文化氛围。同时,积极推进健康“一二一”行动,在园区设置了科学健身圈,健康生活方式的推进从每个职工做起。

为激发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向上的工作激情,中心党委组织谱写《郑州疾控之歌》,引领常唱中心歌,在全省卫生系统院歌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唱出疾控豪情,唱出为民激情。

中心党委深入开展“科学发展创先进,走在前列当先锋”主题活动,采用集中动员、分类实施、专题培训、适时演练、整体推进的方法,涵盖17项培训内容,先后开设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文明行为教育,“严纪律、守规章、做表率”,“提升执行力,增强责任感,争当疾控排头兵”,“弘扬疾控文化,做文明标兵”等专题培训大讲堂,开展“我为疾控做贡献,争当岗位标兵”评选、“五比、五看、五过硬”竞赛和“争先创优当模范”先进典型事迹专题报告会,激励干部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疾控建设中。实施一线工作法,要求1/3时间抓学习强能力、2/3时间下基层,引导干部职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注重工作在一线突破,难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在走基层中锤炼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恪尽职守的工作品质。

(下转第二版)

11月5日,寒风夹着细雨。

免疫规划科科长李锋带领科室人员,深入到与开封交界的中牟狼城岗镇,踩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来到砖窑场,同这里来自云南、广西的民工面对面开展麻疹疫苗接种调查,宣传免疫政策,迅速组织尚未吃糖丸的民工子女到当地医院补种。砖场工人老李惊喜地说:“没想到距离郑州这么远,当地政府还牵挂着我们外来民工孩子的健康。”

计划免疫,不留空当。他们还经常深入到都市村庄、学校,如同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亲热,询问查验接种情况。今年,市疾控中心结合实际,组织对全市14岁以下儿童再次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全市共接种儿童152万人,截至11月底,全市确诊麻疹病例23 例,发病率为3.10/100万,发病率降到历史以来最低水平。

带着感情、责任、技术、政策下基层,摸实情,送真情,接“地气”,创先争优才有“底气”。 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王会民告诉记者,正是这种高度责任感,才赢得百姓信赖、政府放心。

单说理化检验,截至11月18日共完成各类样品3600多份,获得有效检测数据12000个。其中,完成有食品污染物监测,有日常对我市生活饮用水、游泳池水、公共用品、化妆品的卫生指标检验,也有对我市一次性卫生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医院消毒、托幼机构卫生进行监测。而每一项检测都是疾控人员深入基层,亲历亲为,每一个准确数字的背后都浸透着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都有一段深情为民的故事。

心入百姓强“才气”

下基层容易,带着问题上来不容易。

市疾控中心干部职工沉在基层,不仅注重听和看,而且更加注重开动脑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艾滋病监测科经常组织科室人员深入到洗浴中心、酒吧等娱乐场所,向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开展快速检测、培训,发现新时期的艾滋病发病特征在逐渐演变,目前城市艾滋病发病率超过农村。

市疾控中心制定针对性的科学决策,去年12月1日挂牌成立“携手园·关爱之家”,由艾滋病同伴教育志愿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草根组织,心理医生、艾滋病治疗专家、网络服务共同联手组成了一个富有特色的“精神家园”。他们向新发现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心理支持及危机期干预,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走出自闭状态,回归、回馈社会。

创新成立的这一家园,旨在有效扩大艾滋病防治志愿者队伍,加大宣传力度,携手相关部门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促进社会向“零”艾滋迈进。

地方病防治专家魏建军,6年前就带领科室人员不辞千辛万苦,率先在全市12个县(市)区开展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共计调查53个乡(镇)445个自然村,检测居民饮用水源水2133份。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和探索新经验,精心主编了62万字的专著《地方性氟中毒预防与控制》,去年正式出版发行。近年来,他先后发表专业技术论文45篇,专著3部;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7个,荣获科技进步奖8项,被郑州市卫生局授予“人民健康好卫士”称号。郑州市疾控中心连续14年获全省地方病防治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多次受到省政府的通报表彰,被评为“全国地方病重点监测工作先进集体”。

结合百姓健康新需求,预防医学门诊部积极拓展新业务,开展了甲肝、戊肝、狂犬病抗体检测项目、性病电子阴道镜、微波治疗等10多种新业务,并加强应急值班。积极主动为企业、学校提供上门体检办证服务,先后为思达超市、金星啤酒厂等十几家大型企业和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等20多个高校上门服务,体检 1.1万人次,并免费为办证从业人员复印材料,通过快递公司为部分没有时间取证的人员办理邮寄业务,深得群众好评,业务创收较去年增长30%,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力办实事增“人气”

在服务大众健康实践中,郑州市疾控中心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脚跟,用群众工作的理念、思维和方法,拓展疾控工作领域,建立协调联动的群众工作新机制,练就一身统筹城乡、科学运作的真功夫。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是市政府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也是今年慢病防控的一项重点工作。郑州市疾控中心建立了以各级疾控中心、精神医疗专科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居委会、村委会及民警等人员组成的精神卫生防治三级管理网络。举办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医师规范化治疗培训、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培训等一系列培训。邀请专家授课18次,印制、购买培训资料3500册,累计培训人员700人次。一年来共筛查重性精神病人5331人,其中金水区、二七区和巩义市三个项目县区筛查、复核诊断、评估261例,完成率为130%。

谈及为民真功夫,市疾控中心主任王松强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深入基层,才能领会人民群众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应当回报什么,懂得与群众的差距在哪里、努力的方向在哪里,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把自己的职责切实履行好。

市疾控中心创新设计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学术报告厅、大会议室、应急指挥大厅“三屏互连”,资源共享,可以容纳300余人同时参与,系统功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已初步建成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信息平台,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手段,与国家级、省级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及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连接,形成区域公共卫生监督预警信息网,大大加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协同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实验室建设是中心新址总体工程建设的重点和亮点,也是疾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支撑,建立健全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压和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万级和百级洁净室等多项专用实验室和配套设施,为中心检验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科学保证。

5月13日,院士工作站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河南省疾控系统首家院士工作站。积极与英国卫生防疫署、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郑州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交流,在科研、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目前正在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3项、与国内其它单位合作项目10项。顺利开展国家“十一五”项目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研究项目,目前艾滋病、手足口病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中,进一步提升了传染病防治水平,实现核心竞争力新突破。今年获得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2项,并获得 “河南省十佳科技创新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郑州市疾控中心坚持以公共卫生服务对象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公众健康服务,带着疾控人的责任使命、疾控理想和价值追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拔高坐标、奋勇争先,利民惠民、服务创优,从接地气中获得疾控的底气、才气和人气,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