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战警里的死侍扮演者:你的性格适合炒股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2:01:14

你的性格适合炒股吗?

 

    股市是一个很折腾人的内心世界的场所。天天在市场上博弈的朋友,与其是在与市场博弈,倒不如说是在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博弈。

 

    买进的股票跌了,后悔;卖出的股票涨了,也后悔。春节期间为两句著名的台词而乐: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是“人没了、钱还在”;最最痛苦的事是“人还在、钱没了”。可牛年一开盘就让股市中博弈的每一个人感受到,这股市中最痛苦的是“股市涨了、股票没了”;股市中最最痛苦的是“股市跌了,股票还在”。暴涨暴跌的股市让人的情绪在亢奋与恐惧中宽幅震荡。

 

    这话说说容易,但每一个股市中人的情绪远比这复杂得多,因为人们不可能在高位全部出清筹码,也不可能在低位全部将钱换成股票,因为何为高、何为低本身就是个相对的概念。于是,大多数人(无论是基金还是个人)都习惯于“一颗红心、两种准备”,那就是所谓的半仓操作。比如,手中有100万元,50万现金在握、50万换成股票,似乎涨跌都有机会,而实际上这是在自欺欺人。因为,股票涨了,50万股票部分升值了,这是开心的事;但对50万元现金部分却是踏空,这又是痛苦的事。开心和痛苦的情绪同时集于一身,反之亦然。也就是说,这样的操作同时在体验上述“股市涨了、股票没了”和“股市跌了、股票还在”的痛苦情绪。

 

    但是,股市也是一个培育阿Q精神的场所,人总能在这种场所中找到自我安慰的所谓操作技巧。比如,大跌大买、小跌小买、不跌不买;大涨大卖、小涨小卖、不涨不卖。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这样的操作只适合上述始终使自己处于“上上下下的享受”的所谓半仓操作。因为如果已经全线套牢,在大跌的股市中拿什么去买呢?而这样的操作最终将导致在熊市中全线套牢和在牛市中全线踏空。

 

    我始终以为,在市场感觉上,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家与一般的小股民智商都差不多。股市并不是一个经济学家赚博士的钱、博士赚硕士的钱、硕士赚学士的钱……的场所。如果是这样,做股票就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大家先去念书才对。不信我们来看一下前几天有位经济学家给投资者的操作建议:“如果你现在踏空行情了,就不要再追了;如果你手中股票还套在那儿,也不要急于割肉,只有耐心等待”。类似的投资建议实际上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在技术上也完全不具有操作性。如按此操作等于市场休克,大家不买也不卖,而事实上市场却创出了天量。

 

    咱并不否认经济学家以及各类高智商人才在股市上的作用,之所以说这类高智商的人才与小股民在操作层面上的智商差不多,这是因为股市的博弈离不开人的心理,在市场上人们与其说是在与市场的对手斗,倒不如说是在与自己的内心世界斗。人的贪婪和恐惧都是一样的。而书生意气的所谓高智商人才在心理承受能力上也许反而不及一般的小股民,这也许就是股市的魅力所在。

 

    20年前,中国股市的股民只有几万人,后来知识阶层逐渐介入股市。那时的大户室什么样的人都有,教授、医生、小贩、家庭主妇、山上下来的人……大家都平等地坐在同一个房间切磋股票,大家都同等地在市场中博弈。可以说,这些年来的社会变化,股市成了一个最能够融合社会各阶层的场所,因为股市中什么类型的人都有,大家在这个市场中博弈,最终还是“性格决定命运”,胜出的都是那些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

 

 

                    

 

股市真谛:1、如果你拿的是真金,就不怕火炼;如果持有的确实是价值突出的股票,就不怕套。
2、通过股市不断的洗礼,只要你意志坚强,永不言弃,则反而会把遭遇转化为经验,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3、不要把资金链拉的太紧,也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因为股市有风险,人外有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