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inal是什么意思:读书与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36:15
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体身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温家宝总理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于丹说:“我们要把读书当成生活中的一种储备,读书让我们生命困顿的时候面无惧色,生命从容的时候面有欢欣,人一辈子有更大的快乐,这就是读书最大的乐趣。” 

    中外著名人士对读书的论述可谓精辟。我认为,我们读书是为了提高智慧,增长才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在这个太过功利的社会,似乎放大了读书的作用,扭曲了读书的目标。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这一理念一直影响着读书人的意识,直到现在问及我们的小学生为什么读书?小学生赤裸裸地回答,将来当一个贪官。这是怎样的读书环境?我们在远处再也听不到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划破幽静的周围环境。随之而来的却是满脑子功名利禄,许多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开始便想尽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有优越感,于是便滋生了许多教育不公,家长、学生相互攀比,甚至请客、送礼。

 

    其实,人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健康和快乐。健康、知识、富有是人生的三宝。健康是人生的第一大财富,健康的体魄一是秉承于父母给予的精、气、神,另一方面则靠大地给予的无公害食物,此外还需要无比宽广的胸怀,需要锻炼。而知识的获取非接受教育、读书不可。读书可获取知识,也能产生智慧,增长才干。

 

    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读书,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把读书作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博览群书、读社会这本无字大书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智慧,增长才干。他一生最注重三门学问的研究,一个是历史,一个是哲学,还有自然科学。据说《资治通鉴》他读了17遍,还有《二十四史》、《上下五千年》、《红楼梦》、黑格尔、康德哲学,《资本论》。他牢记老师徐特立的教诲:不动笔墨,不看书。每读一本书都有详细批注,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唯恐因为知识不足导致决策失误,以致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形成伟大的思想。

 

    日本虽在二战期间犯下了滔天罪行,二战失败后,日本倾其全力发展教育,提出科技兴国战略。经过几十年发展,日本已成为新型的科技大国,诺贝尔奖频频有日本人摘取。日本著名哲学家福泽谕吉指出:“所谓学问,并不限于能识难字、能读难懂的古文,能咏和歌和做诗等不切实际的学问,应把远离实际的学问视为次要,而专心致力于接近世间一般日用的实际学问”。他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教学科目以“实学”为主,并强调在中学和职业学校开设物理和技能课。他把学生的思想归结为独立自尊。同时,他还提出了“内在文明”的思想,内在文明指文明的精神,即人民的智慧、品德、风气。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寻找差距,迎头赶上。不能因为日本侵略过我们,就忽视了日本的文明。

 

    美国人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即生活。由此可见,如果说教育离不开读书,那么,读书也即生活,生活即实践,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说:“真正的知识来源于人的直觉和理性演绎”。我以为:读书需忘却功名利禄,达到忘我的境界。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还需不急功近利,有钓胜于鱼的思想。就像袁隆平院士一样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畏惧艰难险阻,不放弃科学实践,上帝最终赐予他杂交水稻的灵感,科研成果节节攀升。满脑子功名利禄,怎么能冒出杰出人才?中国不出大师是因为缺少为学术而学术的人,所谓“钱学森之问”,不出大师,实际上就是缺少为学术而学术的人。再加之学术腐败,在学术上谁也不愿下功夫。造就一个大师必须有公平合理的社会体制和良好的学术氛围。社会需整体减压,当许多人为衣食住行担忧之时,特别是高房价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失衡,怎么能把所有心思都放在钻研学问上?当人们身边所见都是不公平、不正义,谁还会为公平、正义的事业拼死拼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