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杂汉字以及读音:关于用好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几点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8:51:53

关于用好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几点看法

                        

教材是学校教育中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沟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主要指文字性课本和辅助教材的总称,狭义的教材主要是指学校教学使用的教科书。这里说的教材是指狭义的教材。它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一种载体,一种工具,但绝不等于教学的全部。旧的观念认为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一句话,死扣“教材”。然而当前各地中考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多数是以开卷的形式呈现,试题命题更加开放,试题不再是以往那种以教材及配套资料的原文、原例和原题的照搬照抄,而是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从中挖掘体现思想性、探究性的材料。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学习当中都要强化课改意识,树立“教材是范例”的理念,要转变观念,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教材观,要用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目光看待教材,教学中可以调整教材的顺序、可以撤换情景,采用更好的情景,而且完全可以将教材内容打乱重新整合并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材。新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思想品德老师在开发利用教材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总之,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还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有资格也有能力对教材提出意见;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大胆灵活地处理教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教材只是教学资源的一种),而不是“教教材”(以教材为本)。

基于上述认识,我觉得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要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

因为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所以必须依据教材进行教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领会编者的意图,注重发挥教材的功能,着力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教材提供的知识、阐明的道理。

第二,要活化教材。

依据教材并不是照本宣科,并不是局限在教材框定的知识范围内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整合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创设新的教学情景,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感悟与思考形成理念,并实现对教材的超越和创新。比如:

(1)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新教材的板块内容编排比较合理,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如: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材先从责任的产生谈起,然后提到:身份不同,责任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先从确认学生的身份和角色做起,探讨:身份不同,责任不同。然后通过引导思考:责任的来源,认识责任的产生。教材的顺序打乱了,然而一个框架,三个问题,构成了一节完整的课。

(2)删减或替换、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要将新教材的内容面面俱到地教完,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与其如此,还不如大胆删去一些难度大、学生接受不了的内容,或者用相对简单的材料来替换,或者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事件、场景、材料来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甚至于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适时增加相关的有益内容,或让学生在阅读、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比如在讲有关互联网方面内容时,可以增加一些网络媒体材料,并让学生就网络对中学生的利和弊展开讨论,使学生对网络有了清楚的认识。

第三,要用最鲜活的信息充实教材。

比如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每次课让学生准备一些最新社会现象或新闻时政,与大家共享。这样既了解了时政,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四,可根据学情和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师生互动中形成的新知识,不断地完善和建构思想品德课教材。

教学中的知识来源于三方面:由教材和教参提供的知识;教师自己拥有的知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形成的新知识。其中第三方面特别重要,而且内容会随着课堂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课堂动态生成性的资源。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实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比如我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题《同学·朋友》时,我让学生选出一个本班最受欢迎的同学,并要求写出这个同学受欢迎的品质。结果让我大感意外,学生选出来的最受欢迎的同学居然是一个学习比较散漫,有违纪行为的同学。我并没有因此而批评同学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是跟学生一起分析他身上有哪些受欢迎的品质,分析他到底是不是本班最受欢迎的同学。通过分析,学生学会了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也懂得了一个受欢迎的人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捕捉并善于利用教学过程中临时生成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特别要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和生活经历,使之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在学生的活动中“动态生成知识和教学内容”。这样会产生比单一方面学习教材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