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刹开车有烧焦味:中华文化和/或文明之四:清初“四王画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52:10
 

中华文化和/或文明之四:清初“四王画派”

 

明末清初,画坛上四位享有盛名的画家,他们是太仓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常熟的王晖,合称“四王”;再加上常州的恽南田,常熟的吴渔山,亦称“清初六大家”。

清初,以王时敏为首,以王翚(huī),王鉴,王原祁为代表,形成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画派。他们的山水画风,影响着整个清初一代。王时敏的山水画同时也开创了 “娄东派”。

 

王时敏(1592-1680年),字进之,号烟客,西庐老人,归村老农,太仓人。是明代大学士王锡爵之孙,王锡爵曾是明朝万历年间相国。从小尤爱书画,曾得到画家董其昌和陈继儒的赏识和指教。明亡后,隐居家乡,悉心研究和绘画,临摹家藏宋、元、明各家名迹,尤其推重黄公望和董其昌,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尤以浅绛为清代之冠。

家本富于收藏,对宋、元名迹,无不精研。崇祯初以荫仕太常寺卿,故亦称“王奉常”。王时敏少年时学画,颇多方便,其画为董其昌、陈继儒所深赏。“每得一秘轴,闭阁沉思。”对黄公望山水,刻意追摹。入清后隐居不仕,工诗文、书、画。擅长山水,富于收藏。精研宋元名迹,摹古不遗余力,深究传统画法,表示“唯此为是”。

 

王翚(1632~1717年),清代画家。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祖上五世均善画,父王云客专画山水,画风秀雅。王翚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绘画,先拜同里张珂为师,专摹元代黄公望的山水画。后受王鉴赏识,被其收为弟子,教他读书和学习书法。又从师王时敏。其山水画虽以临古入手,但并非专摹一家,王维的雪景、李成的寒林、董源的平峦远渚、巨然的秋山萧寺、王诜的渔村小雪、米氏父子的云山烟雨以及元代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的作品,都是他摹绘的对象。他不但于传统技法有很深的功底,而且他能融会贯通,合众长于一手。但又不完全为成法所束缚,比较注重写生。他贯通诸家,以南宋笔墨,运北宋丘壑,创造出秀润多姿的风格和面貌。

 

王鉴(1598—1677年),字玄照,后更字元照、圆照、元炤, 号湘碧, 自称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王士贞孙。明举人,曾以荫仕至廉州太守,人称王廉州。入清不仕,家富收藏。擅山水,受董其昌影响较深,上溯董源、巨然,多仿宋元名家,每一皴擦均有出处,自谓“无自撰之笺”。画风华润平实,时与王时敏被推为画坛领袖,为“四王”之一,与吴历、恽寿平等合称为“清六家”,对清代画坛影响甚巨。

王原祁(1642~1715年),清初画家。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太仓(今属江苏)人。王时敏孙。曾中进士,后改翰林供奉内廷,长期在宫内作画,甚得皇室宠幸。一生致力山水,领袖群伦,弟子颇多,名重一时,其影响深远。后人把他与王时敏、王鉴、王石谷合称“四王”。 纵观王原祁一生的画风,其早年跟随其祖父王时敏学画,他的山水画直接渊源于祖父而面貌更强烈,笔墨气味亦更醇厚,致力于摹古,形式变化丰富,但缺乏生活气息和真是感受,他的早期作品如《仿子久山水图》,是作者三十岁时的作品。此图仿效黄公望笔意,出神入化。画面笔墨简淡,风格古秀。王原祁中年时期的作品,从摹古中脱出,形成自己的特色,笔墨比较秀润,这一特点可以从《富春山图》看出,此图画面云山秀水,用笔秀雅脱俗,没色清淡圆润,为他中年山水画的代表作。后又受到王鉴指教,至六十岁时作画,已显示出一种“熟而后生”的老练,如作者七十岁所作的《南山积翠图》笔墨与设色境界高妙。其用笔锋颖幻化,真率而意韵高古,生涩之处见纯属。其用色绛翠斑驳,是浅绛和青绿手法的极致运用与融合。画面中累见笔笔交叠,色色相浸之处,全然不拘小节而直渲天然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