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媚的幸福生活:[转载]长眠在北大荒的怀抱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49:53
长眠在北大荒的怀抱里(2011-12-09 21:53:25) 在缅怀我的知青兄弟姐妹同时,我很赞同蓝天大雁如下的评语:
心情很难过!在那个特殊的疯狂年代,那些单纯的热血青年,怀着满腔热情,把生命永远留在了那片黑土地!

用今天的价值观来评价他们当年的行动,食堂里的钱盒子、大手术后不休息超负荷劳动,能值得用生命去交换吗?

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无疑是崇高的行为,可是当年的当局为什么要让那么小的孩子去挖防空洞,而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错不在知青,而知青却为了错误埋单!悲哀呀,心痛! 原文地址:长眠在北大荒的怀抱里作者:知青小屋

作者: 邱宏伟

弹指一挥间,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在三师三十团(现江川农场)奉献了青春和年华的知青们大多回到了各自的家乡,然而丁训民、徐慧敏、张咏萍、张凤星等4人却因保卫国家财产和掩护学生脱险,长眠在了北大荒的土地上。每年的清明节,学生们都会结队来到烈士墓前缅怀英灵,追忆英雄事迹。

烈火中永生

1971年11月,三十团十连大食堂竣工了,这座让十连的知青们引以为豪的食堂坐北朝南,占地1000平方米,百分之百的砖瓦结构,在全连满目土坯草顶的土房子当中显得格外气派,理所当然成了全团的样板房。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大食堂开火不到十天的一个深夜,早已进入梦乡的知青们被一阵“着火了!着火了!”的尖叫声惊醒。人们循声往窗外看,只见新建的大食堂西屋蹿出了红红的火苗。知青们立即从铺上跃起,来不及套上棉衣棉裤,抓起屋里的脸盆、水桶就冲向了几百米外的火场。这时,住在大食堂东侧屋内的女知青们还在熟睡中,情急之下,先行赶到的几个知青破窗而入,一面组织女知青们撤离,一面帮助她们抢救物品。

很快,在男知青的帮助下,所有的女知青都脱离了险情。这时火势已经从大食堂的西侧蔓延过来。“连部的钱盒子还在里面!”人群中,有个女知青突然喊了一声。

女青年的话音刚落,杭州知青付建新、叶水根、赵桂根,上海知青顾士得、丁训民、朱卫国就冲进了正在燃烧的大食堂。

叶水根刚冲进屋里,就被滚滚的浓烟呛得泪流满面,蹲在那里喘不过气来。这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根带着火苗的房梁砸了下来。

 “危险,你们都给我出来!”指导员吕连生在外边大声呼喊。听到指导员的喊声,叶水根和朱卫国、顾士得、赵桂根4名知青退了出来。

 “付建新、丁训民还在里头呢!”叶水根急忙叫道。这时从窗口跳出来一个人,头发都烧焦了。“是付建新,丁训民呢?”“丁训民快出来!”“丁训民……”

这时,知青们从连队的井里拎来了几十桶水,无奈杯水车薪,火越着越大。“完了,丁训民没出来!”在人们的绝望声中,房顶坍塌了,玻璃被火烧得炸响,伴随着冲天的火光和浓烟,新建的大食堂顷刻间化为了一片废墟。

凌晨,烧了大半夜的火逐渐减弱了,浓烟散尽时,连里挑出几名身强力壮的老职工进入大食堂搜寻,他们在伙房里发现了丁训民的遗体,只见他趴倒在煤渣堆上,背上还压着烧残的房梁,嘴角流着血,其状惨不忍睹。

丁训民的遗体被抬出来后,经过简单的整容,换上干净衣服,安放在了连队的豆腐坊里,没有花圈,也没有鲜花,只有一床洁白的床单盖在他身上,知青们自发地轮流为他守灵。

一个星期后,丁训民的父母从上海赶来了,连里在场院搭起了灵台,全连老幼肃立默哀,两位老人手扶棺木长叹:“阿民啊,爷娘来看侬来了!你是个好孩子……”

12月26日,时年二十岁的丁训民同志被沈阳军区追授为革命烈士。

陨落的星星

三师三十团六连的杭州青年张凤星是个个子高挑、瓜子脸、梳着两条羊角辫的漂亮姑娘。1970年5月8日,三师在三十团开展水利大会战,六连被分配在离团部4公里外的堤坝内修上水渠。张凤星分了20米的任务段。为了早日完成任务,张凤星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上工,晚上月亮爬得老高了才收工,那一铁锹下去铲起满满一锹土,接着一个优美转身的动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她干活不藏奸耍滑,平时言语又不多,所以领导和同志们对她的评价都很高,连续两年她都是连里的五好战士。

1971年7月的一天,正在豆地里锄草的张凤星突然肚子疼,战友们急忙喊来了连里的王大夫。经诊断,张凤星患了“肠梗阻”。王大夫立即请示连领导派了马车,一路颠簸地把她送到了团部卫生队,手术后,大夫让她住院休息半个月。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星期,张凤星又出现在了土坯场。“你咋来了?是不是偷跑回来的?你病好了吗?”连长徐明池带着一串的疑问冲着她吼了起来。“好了,都好了,不信你看看。”说着,张凤星搬起3块土坯,一口气搬到了20米远的坯垛边。“怎么样?连长,我还行吧?”连长望着张凤星执着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扔下一句“今天不给你定任务,能干多少干多少”的话走了。那天,张凤星带病脱了220块土坯,超出了连里给每个知青定的200块任务额。

夜里11点多钟,外边突然狂风大作,不一会儿从天边传来了“隆隆”的雷声,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张凤星被雷声惊醒后立刻想到土坯垛还没盖上,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雨衣也没拿就冲向了土坯场。拉帆布、压石头,雨水顺着她的脸淌成了流,湿透的衣服紧紧贴在了身上。一夜的奋战让她第二天就发起了高烧,手术刀口像火烤的一样难受,连长立即派两个知青套上马车把她送往团部医院。一路上,张凤星脸色蜡黄,汗如泉涌,浑身烧烫,连连呻吟着手麻、手麻,最后连呻吟的声音都没有了,握着伙伴的手也渐渐没了力气。到医院时,身子都凉了。医生说,发烧不至于夺命,关键是由于术后过量劳动和遭到雨淋后刀口感染。就这样,一颗年仅19岁的“星星”匆匆地陨落了。两天后,一台拖拉机拉着张凤星的棺木出现在连队南边两块地中间的高岗上,天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由于张凤星是在“战斗”中牺牲的,经团里报请沈阳军区批准,9月28日,张凤星同志被授予烈士称号。

舍己救学生

张咏平和徐慧敏都是上海嘉定一中的初中毕业生,1969年4月,两人乘同一列火车,和充满激情的伙伴们来到了黑龙江三师三十团十连,她们先是被分配在连里的小分队当演员,后来因为她俩文化水平较高被领导派去当了教师。在连队生活工作了仅几个月,北大荒人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打动了她们,当时已经是共青团员的张咏平怀着真挚的情感写了份入党申请书,并在7月1日党的生日那天郑重地交到了连党支部。徐慧敏也写了份入团申请书,在五四青年节时交给了团组织。

九月,连队接到了团部转发兵团关于“反修、防修,深挖洞、广积粮”的通知,于是号召广大知青和群众、学生踊跃参与到这场“政治”任务中去,尽快地完成团里布置的挖防空地道工作。

10月6日这天,张咏平和徐慧敏像往日一样,在文化课结束后带领学生进入了“阵地”,继续挖已经干了一个月的地道。刚开挖还不到半个小时,张咏平和徐慧敏发现地道顶部不断有泥沙往下掉,两位年轻的教师立即喊道:“不好了,同学们,快出去!快往外跑!”两人一边喊一边连推带拽地把学生们一个个运出了地道口。就在这时,整个地道塌陷了,还没来得及出来的张咏平与徐慧敏被砸在了里面。刚刚脱离危险的学生们吓得哭着、喊着用一双双小手使劲地挖着埋压两位老师的泥土。这时,听到呼喊声的知青们赶来了,由于不知道张咏平、徐慧敏遇险的具体位置,他们将塌陷的地道分成了六段,大家一齐动手用最快的速度清理坍塌的地道。一个小时过后,人们终于将两位老师找到了,但她俩都已经没有了呼吸。当时张咏平19岁,徐慧敏只有17岁。

悲痛中的战友们把张咏平和徐慧敏用门板抬到了马房休息室,在灯光的照耀下,她们两人脸色显得更加白皙,看到张咏平鼻子里有血流出,她的男友蒋显龙含着热泪蹲下来为她擦拭。

一个月后,兵团政治部根据张咏平和徐慧敏的一贯表现和舍身救学生的英雄事迹,批准二人为革命烈士;追认张咏平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追认徐慧敏同志为共青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