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鬼是谁:有话说给知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1:58

xjjk雅儒

有话说给知人

类别:处事之道 作者:东方红A [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1-10-7 16:36:15  编者按:文章说理性很强,有话说给知人,包含的资料也很丰富,情理融合在一起,表达知性和品性,很有积极意义。  说话的学问研究博大精深,说话的艺术风格百花齐放。对此,诸多名家的著述已经十分精彩。他们认为说话的高品位、高境界,取决于说话要言之有文、言之有礼、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取决于说话要区分对象、区分场面、区分气氛、区分情绪,取决于说话要突出针对性、富有感染力、切中兴奋点、体现人性化……我觉得作为身心健康的人,更直接、更现实、更基础、而且更值得深入思考的就是如何做到“有话说给知人”?
  口乃心之门户。锦口绣心,说话是快乐,口是心非,说话是折磨,一屁仨谎,说话是陷阱。人生在世,说话就像吃饭走路一样平常,但是,交流思想感情、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说话的工具必不可少。要实现人脉广、人气旺、人心齐的愿望,要寻求交流、交心、交往乃至交易的重要支撑,可靠的依托和丰富的食粮就是“有话说给知人”。
  先看“有话说给知人”应说什么“话”?诚然,会说话、说好话、说话得体、恰如其分堪称精明,把话说得通顺流畅、生动感人、入情入理可谓高明。古人云“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说话的过程中,我们都希望听者或读者知理明事、通情达理,那么言者也必先要聪明睿智、善解人意,如果言者假话、大话、空话连篇,脏话、废话、鬼话满口,无疑你就是思想空间的污染者,这时,最好是收起尾巴“憋着点、小声点。”要知道:顺向语言的荒谬传递,必然导致逆向反应的贻笑大方。有些本该三缄其口的话,听着确实别扭、倒胃口,诸如:工作为难时对同事说“你赶快帮我个大忙吧!”看到女士说“哎呀,你咋胖成这样啦!”人家新买了一辆车子就说“我不稀罕,我有的是钱!”下属工作不慎就说“这点小事都做不明白。”看到朋友的颈饰就说“你的项链不是真的吧!”恋人分手就说“我家的小狗欢欢不喜欢你!”埋怨爱人就说“和你在一起太累,你怎么总是扯我的后腿呢?”……令人生厌、忌讳的话大煞风景,听者会舒服吗?
  “有话说给知人”,西汉的才女卓文君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成为眷属后不久,汉武帝下诏来召,相如与文君依依惜别,岁月如流,不觉过了五年。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书。万没料到盼来的却是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文君反复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无“意”。文君苦等而等到的却是一纸数字,知其心变,悲愤之中,就用这数字写了一封回信:“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流水;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一连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到惭愧,越觉得对不起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终于用驷马高车,亲自回乡,把文君接往长安。显而易见,跃然纸上的是卓文君的修养学识、语言魅力与气质风度。
  再看“有话说给知人”话该怎么“说”?俗语说“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一句好话让人笑,一句坏话让人跳。”不同的表述方式就有不同的语言效果。究竟怎么说才能使听者动容、低首心折呢?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美国女人塞尔玛,丈夫到沙漠腹地参加军事演习,她孤零零一个人留守在一间集装箱一样的铁皮小屋里,炎热难耐的周围只有墨西哥人与印第安人。他们不懂英语,无法进行交流。她寂寞无助,烦躁不安,于是写信给她的父母,想离开这个鬼地方。父亲的回信只写了一行字:“两个人同时从牢房的铁窗口望出去,一个人看到泥土,一个人看到繁星。”塞尔玛开始没有读懂其中的含义,反复读几遍后才感到无比惭愧,于是决定留下来寻找“繁星”。她一改往日的消沉,积极面对人生。她与当地人广交朋友,学习他们的语言。她付出了热情,人们也回报她热情。她非常喜爱当地的陶器与纺织品,于是人们便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的陶器、纺织品送给她作礼物。塞尔玛很受感动,她的求知欲望与日俱增。她十分投入地研究让人痴迷的仙人掌和其他沙漠植物的生长情况,掌握了土拔鼠的生活习性,观察沙漠的日出日落,并饶有兴致地寻找海螺壳……随继她拿起了笔,一本名为《快乐的城堡》的书出版了。沙漠没有变,当地的居民没有变,只是塞尔玛的心态变了。一念之间使她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痛苦与沉寂没有了,代之而来的是幸福和愉悦。由此可见,塞尔玛父亲语言之含蓄委婉,教诲之巧妙深刻,同时也足以印证女儿塞尔玛是名副其实的“知人”。
  然而,把话说给愚人又是什么情形呢?有这样一个笑话:相传古时候,有个县官审判了一桩离奇的官司,说的是有这样的两个人,一个人说“三七二十一”,另一个人说“三七二十二”,为此,两人吵闹得不可开交而撕扯到县衙,大堂之上,县官一问究竟,只听那位“三七二十一”的人理直气壮、口若悬河,而另一位目光呆滞、闷不做声,于是,县官厉声喝道“不管你三七二十一对错与否,就打你二十一大板。”这人身受皮肉之苦连喊冤枉,县官大怒说“那位呆汉竟连三七二十一都不懂,你还和他一般见识,不打你打谁?”一则幽默故事,阐明了“智者若与愚人斗”反倒不如愚人的道理。也告诉我们对牛弹琴的人不如“把嘴挂在墙上”。鬼谷子说:“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事,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与利,与战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日常生活中,怎么说话?我们应当时刻警醒自己,有时要“敏于行而讷于言,”有时要“话到舌尖留半句,”有时要“忠言逆耳利于行,”有时要“良言一句三冬暖,”……只要因时因事所需、注意把握分寸地说,而不是市侩一般四面玲珑八方见光,更不是恶意的把蚂蚁说成大象、把小丑说成国王,就一定能够收到“友善迎来天下客,妙语震惊座上宾”的理想效果。
  三看“有话说给知人”何为“知人”?所谓“知人”就是有智慧的聪明人。比如说:在家里,孩子不慎碰打了一个茶杯,爸爸说“孩子不怪你,是爸爸有错,没放好位置。”妈妈说“不要紧,岁岁(碎碎)平安!”奶奶接着又端上来一杯热茶,聪明的举动维持了家庭的和睦气氛。如果为此而相互指责埋怨,甚至叫骂不绝于耳,不难想象,不论是小家庭还是大部门,都会因为推卸责任而贻误事业、损害形象,很多时候,都想争当“知人”的人,其实都是“愚人”。判定一个人是否为“知人”,这是识人的关键,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不能识人就寸步难行,这是基本的生存技巧。识别“知人”或“愚人”就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看其本质,如果混淆了“知人”和“愚人”的界限,就会严重损害言者或听者的品位档次。有这样三位商贩分别到寺院推销梳子,第一位推销员到寺院游说和尚买梳子,住持认为明知和尚光头,还到寺院卖梳子,有辱佛门。推销员惨遭和尚的责骂后,只好无功而返。第二个推销员到寺院里对和尚们说,用梳子刮头皮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健脑益智,对研习佛法可收强记博览之效。他又对寺院的住持说:“香客蓬头散发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梳子,既体现了和尚的关心,又使善男信女们仪态端庄。”住持採纳了他的建议,并买下了数十把梳子。第三个推销员到了寺院里对住持说“凡来进香的香客,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剎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个字,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梳子。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也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更旺。明智的推销员启迪了住持的灵感,各种人物孰知孰愚不言自明。
  还有一则故事耐人寻味,爱诺和布诺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俩一起毕业后,应聘到同一家超市工作。三个月以后,老板提拔爱诺做了超市的经理。布诺觉得很委曲,觉得老板对他有成见。于是他找到老板提出了辞职,并痛斥总经理用人不公平。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他忽然有了个主意。“布诺先生,”总经理说:“请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布诺很快从集市回来说,现在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布诺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价格多少?”布诺再次跑到集上。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吧,你可以看看爱诺是怎么做的。”说完叫来爱诺对他说“爱诺先生,请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爱诺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还带回几个土豆让经理看。接着说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将弄几筐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而且他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总经理看了一眼红了脸的布诺,他已经手足无措、无地自容。爱诺由于比布诺多想了几步,于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事实雄辩的证明爱诺是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佼佼者,他凭借智慧的力量创造了成功的机遇,凭借广博的见识改变了人生的命运。
  “有话说给知人”,就是“正、清、和”与“真、善、美”的对白,就是“精、气、神”与“才、学、识”的互动,只要不断强化品德修养、知识营养和理论素养,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心理素质和表达能力,那么,思维的枝蔓青藤就会结出丰硕甜蜜的语言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