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霸宠番外:析拐弯抹角说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17:34
 中国的老百姓有个传统的习惯:说话爱拐弯抹角,尤其是遇到了不想说、不好说、不能说破的话,就变着法儿说,既让人心知肚明,又做到不直言犯忌。比如,有两个人谈借钱的事,借者往往不直说“借”字,而是扭扭捏捏地先绕个弯儿说:“最近开销大,老人生病,妻子下岗了,孩子又上大学……”当被借者领悟了对方的话意后,如果没有钱借或不愿意借,也不便于直说“没钱”或“不借”,而是吞吞吐吐地变着法儿推脱:“最近刚买房子,又要装修,七七八八开支越来越大,手头很紧张……”最后,借钱的人钱没有借成,但不失体面;被借的人没有把钱借给人家,也不得罪人。这样一来,双方都没有把面子撕破。

  拐弯抹角的说法好听确实好听,但总不能爱怎么拐弯就怎么拐弯!比如,有个身怀六甲的女士在挤公共汽车,你说“这位女士身子不方便,大家请让一让。”其中的“不方便”就“拐”得很得体,它体现了我们国语的艺术。如果你直说人家是“大肚子”,这位女士恐怕就会觉得难为情。可“不方便”这个词虽然很好,也不能到处都用。比如,要抓个瘸腿罪犯,在“通缉令”中,说:“×××,男,身高一米八0,左腿不方便……”这里的“不方便”就用得不伦不类了。同理,如果在民主生活会上,每一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大家都拐个弯说“希望怎样怎样……”,如此隔靴搔痒,既不坦诚更无党性可言,大家不都成了拐弯抹角的和事佬了?

  其实,拐弯抹角的说法,古代的领导人也用得很多。比如,在《触说赵太后》中,触说:“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这里的“山陵崩”,就是转弯抹角地指赵太后将来的“死”。可太后听到了“山陵”却很舒坦,因此触也就达到了进谏的目的。当年曹操率80万人马,杀气腾腾地来到东吴,而他在给孙权的战书里,却斯斯文文地说:“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明明是“侵犯”,却说成是“会猎”,为什么?因为把“侵犯”转个一百八十度的弯儿后,说成了“会猎”,不就很好听了吗?

  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做错了事,也利用拐弯抹角的“说法”来开脱责任。例如,某个地方工作产生失误,造成了经济损失,有的领导者便忸怩作态地说这是“交学费”,说得既好听好懂又不失体面:你家的孩子就不交学费?你家的孩子做功课就不出差错?要是有人一时糊涂,贷出去的款子收不回来,就吞吞吐吐地说“沉淀”了,就像磨淀粉一样,虽然磨在水里看不见了,摸不着了,但不要着急,终归都在那儿,反正物质不变嘛。要是收入减少了,说得更好听,叫“负增长”,粗心人一听,以为还在增长呢。欠了帐叫“赤字”,花了过头钱叫“透支”,货卖不出去叫“疲软”,效益下降叫“滑波”,问题明明摆在那儿了硬要“基本”属实,骨子里不讲原则却来个“原则上”,不愿意肯定又无法否定就说“没有意见”,要批评人家又怕得罪人家就说“希望……”,等等。

  我们在日常交往、经济工作、政治生活中需要健康的、恰到好处的委婉、含蓄的语言,但要坚决反对并揭露那种利用老百姓朴素的感情,拐弯抹角,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却干着不可告人勾当的人。领导干部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再好的倡导、提法和工作方法,都会被老百姓所怀疑,所抵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