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看不了优酷视频:改变不了生源 我们改变教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1:01:46

改变不了生源  我们改变教师

陶庆明

[内容摘要]生源战,人才流失,是不争的事实;中小城镇或偏远乡村,无力改变现状,又要确保在当地也能提供优质教育。面对这一困境,本文尝试用《易经》乾卦的思想,探讨自己培养学校高端人才的途径,即提升四种素质和关注六种状态。

[关键词]生源 教师 高端人才

前两年,探索优质教育,取得了些成绩,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可大城市的资源优势,中小城镇或更偏远的乡村,在现有情形下,无法可比,生源因外流而形成的局面也就是我们在中小城镇或偏远乡村做教育,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局。

无法改变学生来源,也阻挡不住生源外流的趋势,我们怎么办?我们改变教师。一个人,从师范大学毕业为师,一步一步从初级而中级而高级,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周而复始地教,青春老去,名没众生。我们怎样改变教师,让更多的教师成为基础教育中的高端人才。

一、书中有道

困惑中,调研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没机会行万里路,到书堆里调研是个更好的方法。

1、一个英国传说。

迪斯尼,将一个英国传说,拍成电影《石中剑》。《石中剑》讲述:有一柄插在石头中的剑,上面刻有字,谁能拔出谁就是命中注定的国主,谁知道所有的王公贵族元帅将军都拔不出来,却被流落民间的一个小孩亚瑟无意中拔出来了。他便成了命中注定的亚瑟王。但是他早在民间时,遇到了男巫梅林,接受了很好的基础教育,坐上王位后,仍不断请教老师,成为一位流传至今的传奇国王。

2、墨子进染房

墨子进染房,感悟而成《所染》。

墨子曰:“国也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下,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古代圣王,所染者当,则称王天下,名蔽天地;所染不当,则国残身死。所染当与不当,就是选择了不同老师,选择了不同的老师,也就选择了未来世界的不同。

3、康熙多师

康熙则实践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韩愈的“圣人无常师”,杜甫的“转益多师”这些“多师论”,受到他的祖母孝庄、恩师伍次友,指定师傅和顾命大臣索大人的多方教益,加之自己的选择思考,而成一代圣君。

 

传说中的亚瑟,是因为爱了良好的教育,而成传奇国王。中国古代的贤君明相,他们能成贤君圣主,原因很多,但道有同一,就是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们的老师,就是我文中界定的高端人才。

二、学校高端人才的标准

1、能培养放眼全球的世界公民。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世界,每个人心中的世界,大小不同。在城里教书,眼光不能仅在城里;在乡镇教书,眼光不能仅限于乡村。

  全球,即天下。“天下”这个词汇,当老子、孔子、庄子、孟子使用它的时候,并不只限于中国的领土。他们更多的是使用“中原”、“江山”、“社稷”这些词来称呼中国,而“天下”如果直译,就是“天”的“下”面,泛指地球上的人类。尽管那时他们并不知道中国之外还是什么国家,什么民族,但是他们坚信,他们可以为“天”的“下”面所有的人,去做一些统一的思考。庄子的《齐物论》就有了最早的环境保护意识,人物、动物、植物和谐生存的意识。这就是最古老的全球意识,或者称为“全地意识”,也就是“天下”意识。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释迦牟尼、基督耶酥,还有后来的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哥白尼、达尔文、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以及后来的很多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科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他们思考的东西,都不只限于自己的国家,而是为全人类思考,为天下人类思考的。

当下,是一个走向全球化的世纪。东方和西方,向中间走近,有望倾向东方。峰会、接触、对话、沟通,求同存异。当下各国的精英们,面对着那么多的共同问题:战争与和平、贫穷与发展、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恐怖主义、官员腐败、天灾人祸、分裂主义等等,因而各国精英比以往更应该是一个世界公民。以天下为己任,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

就象墨子所说“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爱全人类并不将爱祖国排除在外,爱国,也在所爱之中。可见,作为未来一国之建设精英们,必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还应放眼世界,热爱全人类。

诚如是,那培养未来精英的老师呢?不具备放眼全球的眼光,又怎能培养出具备放眼全球眼光的人呢?

2、眼界阔远,有先进的教育观。

老师,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假设,一个老师的世界观,是狭隘的,情况又将如何呢?笔者以为,观世界而后有世界观。不观世界,少观世界,当然也能形成某种世界观,但很可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世界观,有时因此就成为不健康的世界观。

为世界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人物,有很多周游列国,走遍各国的经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之谓也。作为老师中的高端人才,应遍历古今中外之教育,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并支撑自己的教育行为。

3、有吸纳全人类共有文明成果的胸襟并于教育活动中践行,以培育教育精神。

我们当下对学生的教育,要不要讨论一下教育的精神?就象孟德斯鸠所写《法的精神》那样。如果有一座精神的泰山,如果他们又爬上了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全球眼光是不是就有了?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来教育下一代呢?

在外国人看来,有一种中国文明,尽管它们有的在山东、有的在陕西,有的在北京,有的在重庆......;在外星人看来,有一种地球人类的文明,尽管它们有的在希腊,有的在中国,有的在美国......;那么,我们用全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来培育全人类共有的后代,可不可以认为是一种教育的精神呢?

《易经》里有个《蒙卦》讲的是启蒙、发蒙、蒙学的哲学:“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什么是“果行”?可不可以理解为人类久经考验、千锤百炼而被人们达成共识的文明成果,以及体现了这些文明成果的行为,也就是历史上出现过的用行动留名青史的人物所体现的文明成果。以果行育德,就是要用人类的文明成果以及体现这些文明成果的行为,来培育健康的人格品性。

人类文明中有共同部分和分歧部分。求大同存小异。例如,哥伦布、金字塔、白雪公主、安徒生、环境保护、南北战争、反法西斯、保卫和平、亲情友情、助人为乐、音乐家传、发明家传、科学家传、画家传记、历史人物、认识地球的记录片、哈利波特、孙悟空、文学名著以及改编的电影等等,这些连法西斯也不得不承认的东西,可以算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了吧!

《易传》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启蒙是为了培育正道,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

三、打造途径

1、领头雁策略

(1)领头雁策略

领头雁策略是什么?

美国加州大学,由于引进了两个杰出人才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一位是物理学诺奖得主密立根,一位是航空大师冯.卡门。同济大学,引进留学德国的汽车博士万钢而收获一个杰出的汽车学科团队。

这就是所谓领头雁策略。

  (2)引进方式

引进一个学科的高端人才,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单个引进;二是成建制引进。成建制引进犹如带土移栽树木容易成功。很多人力资源专家认为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是可快速形成创新团队,投入攻关战斗;二是有利于缩短人才之间相互配合的磨合期,快出成果;三是有利于催生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育人质量和效率。

(3)宽容之心

人们通常对高端人才存在误解。最大的误解在于认为他们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其实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高山之下必有深谷”,他们的缺点有时甚至比常人更大更多更突出。最近,作家卞毓芳写的《回望钱学森》道出了真情,钱老也是有缺点的。可见,对待高端人才需要宽容之心,宽容他们的缺点,宽容他们的个性,宽容他们的失败。 

(4)对高端人才要舍得投资

对人才投资不足一直中小城市、偏远乡村的一根软肋。中小城市、偏远乡村要引进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的人才来做教育,困难不言自明,尤其在实施绩效工资,学校自主权减小的现实环境下,更非易事。我们的方案正在形成,引人规划正要实施,可自己的人才却又流向高处,这样的事年年都在发生。  

   引进人才,领头雁策略,是我们打造高端人才的一个选项,但我们的着力点因现实的困境,不得不从这一选项中走出来,走向自已培养自己的高端人才,让我们团队的整体素质提高。因为一个团队的整体素质更高一些,那么这个团队的顶尖人物的水平也会更高一些。学校为他们创造条件,建好机制,让他们主动地提高自己,去迎接历史的选择。让中小城市、偏远乡村的教育更有活力,让老百姓的子女永享公平一点、优质一点的教育。

2、自己培养

中小城市,偏远乡村,引进高端人才,道理人人明白,限于种种条件,操作实难,便应以自培为主。

(1)提升四种素质 

《易经》乾卦对人才所应具有的素质做了精炼的概括,即元、亨、利、贞。现可译为创新能力、通达能力、协调能力和坚持理想的品质。

  第一种素质:元的素质。

元:元者,始也。元就是一种创始的能力。一个人才,一个高端人才必须要有创造的能力,考验一个人具不具备“才”的素质,最重要的尺寸就是考验他能够不能够开创,能不能够革新,能不能把旧的去掉,开创一些新的东西出来。

  开创的东西可以是新的概念,可以是新的思维,可以是新的理想,也可以是新的格局,或者是推陈出新的教学或管理方法。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有这些创新的东西的话,他就具备了元的素质。蔡林森的“先学后教”,“学”与“教”换一顺序,是为开创,始有洋思盛名。

第二种素质:亨的素质。

亨:亨者,通也。一个人有了创新能力就可以干事了,但是要干事的话中间的阻碍非常多。你有好的概念、好的思维、好的想法,你要落实的话首先得把概念卖出去,要去影响别人,要制造很多条件把这个概念加以落实。这种执行和控制的能力,就是亨的能力。对于要引领他人的高端人才而言,空有元的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亨的能力。

  每一学科,一个带头人。这个带头人,可以是教研组长,可以是研究员,可以是特级老师,他们的职责就是将好的概念、好的思维、好的想法在学科中渗透执行,引领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第三种素质:利的素质。

利:利者,和也。古汉语里,利不是指利益。利代表和,是一种协调能力,一种凝聚人心的能力,是一种高端人才所必需的感召力。

  和的关键在于,让团队里面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存在的价值,这时候员工的积极性特别强,潜能也容易发挥出来。若是管理者,可以学学刘邦,刘邦什么都不行,但是他却可以把所有人的能力都用尽。相反,如果一个管理者太强,给员工定下很多标杆,每个人都向他看齐,这样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作用不大,整个团队的效力反而会下降。和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和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支持和拥护。

  所以,如果一所学校的管理团队能够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又能够重视别人的存在,又能够授权,又能够信任下属的话,整个团队就会组建的非常好。

第四种素质:贞的素质

贞:贞者,正也。这是要求高端人才为人要正直,要有教育理想,并坚持与忠诚于教育理想,能够承受暂时的困难和失败。黔江中学的教育理想,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我们的高端人才,就必须坚持并忠诚这一理想,并引领他人坚持并忠诚。如果理想经常有变,一如小人恒立志,最终一事无成。比如,刘邦对目标执著,屡战屡败,一时的失利打不倒他。而项羽的理想经常在变,对理想的坚持度和忠诚度不够,一败则不愿重返江东,而一刎别天下。

(2)关注六种状态

人才的发展和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用易经的六爻来解释,这个过程有六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初九):潜龙,勿用。

潜龙这条龙胸怀大志,有吞吐宇宙之势。而且有潜能,具备成长的基础。只不过这一条龙刚刚在发展过程中,所以不可以重用,重用潜龙就会骄傲,骄傲就会有问题。此种状态,学校要选好培养对象,在培养对象势力不足,时机未到的时候,提供机会让他努力学习,着力加强他的元烹利贞四大素养,而不是到处抛头露脸、到处宣扬。

  忍辱方能负重,要负重的人就一定要能忍辱。韩信懂得潜龙的道理,承受胯下之辱,才得以成就事业。高端人才能否忍辱很重要,如果能承受别人的侮辱和轻蔑,他的魅力就会慢慢加强。学校要让在潜龙状态的培养对象,制订生涯规划,定下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步骤。

第二种状态(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见龙初露才华,为人赏识、钦敬,开始有追随者。学校让备课组长、年级主任或高级教师、研究员、特级教师等为培养对象指路,压些担子,用事磨炼,让努力的方向不错。

第三种状态(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惕龙,意思是如果君子终日乾乾,就算天黑了也不怕。人才要有戒惧的心态,做到勤奋、守业、警惕、亲力亲为,不轻率大意,不掉以轻心,要有危机感。韦尔奇就是经常在公司里面创造各种各样的危机感。张瑞敏有一句名言,面对成功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人才在惕龙的时期,个人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反思自结,提炼思想,为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蓄势。

第四种状态(九四):龙跃在渊,无咎。

跃龙状态,培养对象已跃上一个新的境界,天地一片开阔,进可以高歌猛进,退可以潜入深谷,都是一生的一种选择。当培养对象,在积极进取还是享受现状间徘徊时,学校要搭建平台,如让他们进名师工作室、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参加国培等,让他们通过人生志向和抱负的考验,一试身手,继续前进。

第五种状态(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飞龙这条龙已经飞上天空了,从管理角度,培养的对象已晋升中层以上;从职称角度,已晋升高级职称以上,可以在教育教学中任意施展其平身的抱负和才华,成一代名师。在易经的卦里,阳叫做九,阴叫做六。所以六九是最高境界,但事实上不是,因为来到六九很可能物极必反。

第六种状态(上九):亢龙有悔。

亢龙这条龙太过亢奋,太过骄傲了,所以将来会后悔。因为你每次都正确,所以你就开始自满、自大、顽固。很多人到这个地方就不能够突破自己的盲点,老是想着过去的业绩。这样的人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刚愎自用,但是物极必反,必然走向失败。

 

作为一个教育团队的管理者,打造出了高端人才,也就有了教育教学的创新,这是事业永续发展的秘诀。但教育管理团队的管理者,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团队的人才应具什么素质,处于哪种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打造自己的团队,从团队中生长出所需的数量充足的高端人才,引领团队,实现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