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西游记级别:背诵和语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22:02

一直很仰慕季羡林老先生。

以前每次与人论及国学时,无不喟然长叹:世风浮躁,学风乖张,幸好有季羡林老先生在。今年7月,听到季老仙逝的新闻时,愕然良久,哀痛不已。

近日读《季羡林传》,很多情愫又油然而生。

季老出生于清末的山东清平县,出生之时家道中落。他的学习成长经历很有意思,跟许多大师名家从小博闻强识不同,老先生六岁以前也跟人学过东西,但是“他究竟教了我些什么,现在完全忘掉了,大概只不过几个字罢了”。后来在私塾上学,“念的不外是《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四书》之类”。能上高小,还是“因为认识一个‘骡’字,老师垂青”。学习成绩“甲等第三名、乙等第一名,不是拔尖的学生,也不怎样努力念书。三年高小,平平常常。”

既然是如此,那么,成就他一代国学宗师的基础来自哪里呢?

书中这样说:“根据他(注:季老的叔父季嗣诚)的要求,我在正谊下课以后,参加了一个古文学习班,读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当然对老师另给报酬。晚上,又要到尚实英文学社去学英文,一直到十点才回家。这样的日子,大概过了八年。我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负担;但也不了解其深远意义,依然顽皮如故,摸鱼钓虾而已。现在回想起来,我今天这一点不管多么单薄的基础不是那时打下的吗?”

季老永远是这么谦虚,如果他的基础也叫单薄的话,估计天下无人敢称才了。这让我想起了某些后辈小生,学识不过季老万一,傲慢的态度倒是胜人万倍。也想起了朱军去医院探访季老时,季老的自述:一个人一生有三个条件,天资、勤奋、机遇。他把自己的成就归于机遇。这是题外话,言归正传。

八年的时间,整个抗日战争那么长,比我们高中和本科教育合计还要长出一年。季老把他这八年用在了持之以恒的背经典上。八年心无旁骛,八年日复一日。正是这八年,成了后来他后无来者的地位。

很多家长总是跟我说,背诵这玩意儿太死板,不赞成。

也有人说,小孩子背典籍,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的,不合适。

但是,我要说的是,这是中文教学的特色。你还就真的这么背,从小就背。

一来中小学时期,6-12岁,是人生记忆力的巅峰期,不可错过。绝大部分人的文学记忆储备,都是建立在这个时候。二来这个时候的储备,是以后一辈子的基石,等到大了,增加的只是更深的理解,记忆不会增加太多了。相信很多人都有长大以后对以前文章豁然开朗的经历,豁然开朗的原材料是什么,就是以前背诵的那些不求甚解的东西。

其实,不独季羡林,每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家,都有这一关。

南怀瑾孩提之时,先对百家姓、三字经、神童诗、千家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烂熟于胸,后来才参禅阅藏。

陈寅恪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傅斯年敏而好学,十二岁遍读十三经。

金岳霖小的时候,还有梦中背四书的佳话。

新华总社前副社长的李普在《我是吃过亏的》中说:“我想写的是建议读者看重背诵,最好从小开始背诵一些东西,因为我在这方面是吃过大亏的。一则,小时候背熟了的一辈子记得住;二则,更重要的是,记忆力是需要培养的,需要锻炼的,背诵是最现成的好办法。”

用武侠中的话来说,背诵好比一个人的内功。假如毫无内力,给你绝学你也用不了。没有背诵的基础在,学得再好的方法,也不过是一个钻营技巧的人,不会有底蕴的。

话到这里,不需多说,家长们自己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