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z641迅雷磁力链接:中信泰富:荣智健收获赌徒宿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8:43:21

在投资领域千万别赌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回去的”,多经典的台词。我还年轻,在投资领域只有十多年的历程;不过,我见过许许多多破产的家伙,那痛苦的滋味可别提了。人的本性就是喜欢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赌,赌性是人性里难以去除的弱点。谁能理性一点,他就能活得久一点。巴菲特一生保持常人难以具备的理性,所以,他老人家到现在在投资领域里仍活得很自在。巴菲特所总结出来的投资方法是迄今人类最为科学最为客观最为理性的投资原则,我们始终每天在向他老人家靠拢,哪怕就一小点,也就意味着我们向前走了一大步。中信泰富的投资结果我们不在乎,亏损100亿与200亿或者更多那意义并不大,重要的是他们在错误的方向上行走,错误的方向最终将酿成苦酒。太多太多的教训,非常昂贵的学费,作为旁观者,我们必须要坚定一个信念:任何时候都要理性,千万不要赌,哪怕一次也不要。


       精通金融知识的人,面对高风险的衍生产品,如果没有敬畏之心,最终无法逃脱赌徒的宿命。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荣智健仍然是那个荣智健,但那个金融衍生品却已经不是他曾经熟悉的金融衍生品。于是,这个多年沙场的巨贾,不得不面对155亿港元的巨额浮亏。

  曾经被荣智健认定可以对冲风险的金融衍生品——Accumulator(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累计期权合约),在投资界中已经被异化成为了“I kill you later”,这是一种“奇异衍生品”,而还在以从前的眼光看待它的荣智健,似乎成为了衍生品变异的牺牲品,但显然,他不会是最后一个。

  豪赌澳元

  在香港,荣智健掌管的中信泰富<00267.HK>被戏称为紫筹股。之所以有这个奇怪的称谓,是因为中信泰富连年业绩优良,被视为蓝筹股,而同时由于荣智健背靠中信集团,又被看做红筹公司,红色配上蓝色,自然就是紫色。

  但恰恰是这个被认为最安全的公司,在2008年年末爆出了惊天亏损的新闻,荣智健星夜飞往北京求援。这个习惯了胜利的荣家后代,这一次,栽倒在澳元的累计期权交易之上。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西部经营着一个铁矿,为此,公司需要以澳元购买设备和供应品。为了对冲外汇波动风险,从去年起,中信泰富开始购买澳元的累计外汇期权合约。

  中信泰富购买的澳元累计期权合约共90亿澳元,根据合约,中信泰富可以行使的澳元兑美元汇率为0.87,即当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0.87的汇率获得澳元;而当汇率低于0.87时,中信泰富仍必须以0.87的高汇率两倍买入澳元,直到2010年。

  在操盘外汇的专业人员看来,几个月之前0.87美元的价格“真不算高”。自去年以来,澳元持续上涨,澳元兑美元从去年到今年8月升值已过16%,最高达到0.95美元,有分析师甚至预测澳元兑美元可以达到1元。当时大部分业内人士都预计,因为资源丰富,涉及的次级债很少,澳大利亚可以对此次金融风暴有较好的免疫力。

  而事实却是,澳大利亚在这次金融风暴中根本无法独善其身。9月和10月,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连续两次降息,后一次的降息幅度达到100个基点,这是其继1992年经济萧条以来的最大降幅,澳元大幅跳水,持续贬值,目前已跌至0.66美元,跌幅超过30%。

  9月初,中信泰富似乎察觉到合约的风险所在,于是中止部分合约,实时损失8亿港元。而按照目前澳元兑美元的汇率计算,中信泰富手上尚未中止的合约,账面损失高达147亿港元。也就是说,中信泰富在这次外汇衍生品交易中损失已经达到155亿港元。

  赌场之变

  荣智健所熟悉的那个赌场变了。事实证明,中信泰富选择Accumulator作为避险工具本身并不明智。

  获得北京的后援支持之后,中信集团派出了以副董事长领衔的处置工作组前往香港,在“善后”的同时,对中信泰富订立的Accumulattor合约进行了严格的测算。其间,中投证券总经理孙晓东也和他的团队利用公开资料进行了上千次的测算,结果二者得出了相近的结论。

  孙晓东和他的团队的测算结果显示,在中信泰富订立期权合约时,实际就已经亏损了667万美元,这个结论是他们使用蒙特卡洛方法,即按照澳元汇率15%波动的水平,使用大型运算设备经过十几万次的测算后得出的。

  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合约是“公平的”,签订时合约双方没有现金支付,那么在合约签署时,其价值应为零,即合约双方都没有占对方便宜。但这笔合约,投行却占了非常大的便宜。

  显而易见,这已经不再是荣智健熟悉的那个金融衍生品。在这位中国内地红色资本家后代的心中,对冲风险是金融衍生品的“品行”,而中信泰富在巨额浮亏之后发布的一系列公报中都有提及,最初选定澳元作为累加期权交易,是因为中信泰富在澳洲投资了大量的铁矿石,订立澳元对赌合约,是想对冲铁矿石投资的汇率风险。

  然而,在金融衍生品专家、康奈尔大学教授黄明看来,这种合约实际上不是传统的金融衍生品,而是包含了复杂的“敲出障碍期权”、“双外汇选低期权”与“看跌期权”。这些产品,无论从定价到对冲机制上都很复杂,一般投资者根本不知道产品应如何估值,不知道如何计算与控制风险,因此很容易在高价买进同时,低估其潜在风险。

  类似产品正在大行其道,正在成为近年衍生产品中的明星。黄明认为,在牛市末期,投资者通常比较亢奋,风险意识较低,容易上当。

  中信泰富之后

  而在中信泰富之后,国内多家公司纷纷暴露“涉衍”风险——东方航空(600115.SH)因原油价格变动致其航油期权亏损2.71亿元;中国国航(601111.SH)三季度报显示燃油衍生合约公允价值为-9.61亿元;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南电(000037.SZ)违规与高盛对赌油价被责令整改;12月份中国远洋(601919.SH)持有的远期运费协议(FFA)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合计53.8亿元人民币。

  衍生品投资损失已经逐渐扩大成一场衍生风暴。

  “我没买,因为我听不懂,他们(投行)讲了好几遍,我也听不懂,我就不买。”SOHO中国(0410.HK)联席总裁潘石屹精明之外,显示出了保守的一面,因为那是他的个人家产。

  潘石屹的庆幸在于,他差一点或许就成了败走麦城的荣智健。原来,这位在香港成功上市的中国地产商,也曾被摩根斯坦利等投行游说,劝说他购买期权累加金融衍生品,其中包括荣智健折戟的澳元衍生品。

  然而,对于那些真的精通金融知识的人呢?没有心存敬畏之心的他们,最终无法逃脱赌徒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