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室撕开老师的丝袜:《资本论》第二卷学习(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13:08
  

《资本论》第二卷选读提要

第一篇 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这一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产业资本的连续性,以及实现连续性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一章 货币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运动要经历三个阶段并采取三种资本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而每一种资本形式在运动过程中既是起点又是终结点,从而就有三种循环形态,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那末,马克思在考察资本运动中的形态变化及循环时,为什么要先考察货币资本循环呢?其原因是:

1.从逻辑与历史上看。

在资本运动的逻辑关系上,马克思在论述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时,一开始就从资本运动的表现形态出发,以资本的总公式G——W——G’作为分析资本关系产生的理论前提;

从资本关系产生的历史上看,这种资本关系的理论前提,恰好又是资本关系产生的历史起点,因为从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经济,资本关系产生的最初的现象形态就是货币形态,也就是说货币资本“它是每一个单个资本登上历史舞台,作为资本开始它的过程的形式,”(二卷,393页)自此,产业资本的经营者,在历史上一开始就是以货币资本家的身份出现的。

2.货币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运动最适当的表现。因为,产业资本运动的最终目的与一般特征,就是赚钱或价值增值,这一点恰好在货币资本循环上得到了有力的证实。

本章开头的引言的内容:

1.资本的循环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2.对第一、三阶段,在第一卷中为理解资本的生产过程最必要的范围内作为假定前提涉及到过,但未具体分析;

3.为便于理解资本的形态变化,在研究方法上,马克思曾作了两方面的假定,即假定价格与价值一致,假定劳动生产率不变。

I第一阶段G——W

中心思想是讲货币形态上资本到生产形态上资本的转化过程;货币职能到资本机能的转化。

一、资本价值由货币形态到资本形态的转化(第32页——第34页第4段)

1.一般商品流通成为资本循环中的一个职能阶段的原因(32页——34页第1段)

马克思在分析其原因时指出:“首先不是行为的形式,而是它的物质内容,是那些和货币换位的商品的特殊性质”。这里所说的物质内容,是指G——W行为具体表现为G——W(A和Pm),这里所购买的商品在质上分割为劳动力商品与生产资料商品。不仅如此,它在量上还表现最具有特征的量的关系。就是说,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货币部分与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部分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

那么,这种量的比例关系由什么因素决定呢?它决定于“一定数量的工人所要耗费的超额劳动即剩余劳动的量。”

2.货币资本的垫支(预付)过程同时就是向生产资本的转化过程(34页第2段——34页第4段)

G——W(A和Pm)这种购买行为一经完成,它就处在具有创造剩余价值能力的生产资本状态中。正是因此,从形式上看,G——W这个一般商品流通行为,作为资本的独立循环过程,同时又是资本价值由货币形式到生产形式的转化。(第34页)

二、单纯的货币职能转化为资本机能的前提条件(或社会经济前提)(第35页第1段——39页末)

在这里,G——W中的货币资本首先是执行货币的职能,即处于购买与支付的手段,然后才有其资本的机能(或职能)。

1.货币职能转换为资本机能的原因(第35页第1段——第2段)

“这种货币职能所以会成为资本的职能,是因为……和资本循环的其他阶段是有联系的。”简言之,是因为这里的货币所转化成的商品,会结合为生产资本的实物形式,并进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它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潜在形式。

2.G——A是货币职能转化为资本职能的本质条件(第35页第3段——37页第3段)

①G——W(A和Pm)这种购买行为的物质内容具有质的分割与量的比例关系,所以货币职能才能转化为资本的机能。那末,能否认为是两个不同的购买行为同时起作用呢?马克思的分析认为:G——Pm是货币职能转化为资本机能的必要条件,但非本质条件。只有G——A的购买行为才是本质的决定性条件。

②为什么G——A是货币职能转化为资本职能的决定性条件呢?在这里,马克思针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G——A这种购买行为上的一般认识(指非本质的表面认识),从本质上作了三方面的概括:第一,G——A一般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的特征。但这种看法没接触到这种购买行为的本质问题。因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没有看到劳动力购买的这种契约关系,要求劳动者必须为购买者资本家提供一定的剩余劳动量;第二,被资本家看作特征的,也不是用货币购买劳动力这种形式的不合理。这种买卖活动的不合理性,恰好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那里被忽视了。这种购买行为的不合理性在于:作为价值形成要素的劳动本身不能有价值或价格。货币在这里是劳动者工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不是劳动的价格;第三,G——A被认为是货币经济的特征,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存在着活劳动与货币相交换的关系。但是,在历史上用货币购买活劳动的现象早已有,而货币并没有因此转化为资本,经济的一般性质也没有因此发生变革。

马克思最后强调指出,“成为特征的,并不是劳动力这种商品能够买卖,而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第37页第3段)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社会经济前提(第37页第4段——39页第1段)

既然,劳动力成为商品是G——A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的原因,那末劳动力商品在市场上与货币相交换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简而言之,G——W(A和Pm)这种购买行为无非是使人与物这两个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结合为生产资本。这种行为也说明此二者在结合为生产资本之前,它们是处于分离状态的,正是相互分离才需要结合。为了实现二者的结合,所以劳动力的买卖行为才存在。

也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不是由于货币的性质产生这种关系。相反……单纯的货币职能才转化为资本的职能。”(39页,第1段)

4.批判在货币资本概念上的理解的错误观点(第39页第2段——最末)

①认为货币资本所具有的货币职能,是由资本性质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资本的性质不能引起货币的职能。

②认为由货币职能的特殊内容所体现的资本职能(如G——A行为),是由货币的本性产生的,这也是错误的。因为,把货币与资本两个不同概念混同了。

三、单纯的货币职能转化为货币资本职能需要经过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第40页第1段——41页第2段)

这个历史过程就是:

(1)简单商品生产之间的两极分离过程;(2)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通过这两个过程,才能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普遍分离。在这二者的分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分配制度,通过生产要素的分配制度才使生产中物的因素集中在一方,劳动者则处于物以外的另一方。

II第二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

这个阶段的职能是把生产形态上的资本转为商品形态上的资本。

一、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必然结果(第41页——42页第3段)

马克思指出,货币资本循环是从商品流通行为G——W开始的。然而从商品流通规律看,G——W流通必须以相反的流通行为,即W——G来补充。

可是,G——W(A和Pm)的直接结果是资本价值流通过程的暂时中断,不能由W——G来补充,为什么?

首先,第一阶段G——W行为的结束,只能把两种不同的物质要素纳入生产过程,而不能进入流通领域。这一点,可以从G——A与G——Pm行为完成后的目的与目标来看。

G——A行为的完成,目的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劳动力的使用,而不是资本家再把工人当成商品在市场上去出售;

G——Pm行为的完成,目标是为了把Pm作为新商品形成的物质要素,进行生产消费,生产剩余价值。

其次,从完成G——W(A和Pm)行为主体的资本家来看,在完成这种购买行为之前,产业资本家首先应该是货币资本家。产业资本家要永远作为货币资本家,就需要再支付货币以后又继续收回货币。这就要求货币所有者必须是商品生产者,才有可能。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以高度发展了的商品生产为前提(第42页第4段——43页第1段)

因为,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发展,劳动力商品日益普遍化,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日益增多,要求资本家有足够货币资本用以购买劳动力;同时,劳动力者取得货币之后,又要求资本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再者,G——A的发展也要求G——Pm按照相同的程度发展……生产越是发展,社会分工越细,生产越是向专门化发展,相互之间的依赖性也越大。

三、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高度发展对非商品生产的影响(第43页第2段——44页第1段)

其影响是促使一切非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其过程是:先瓦解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然后再使非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

四、人与物的生产要素结合为生产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第44页第2段——第45页第1段)

1.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2.这二者以生产资本形式结合起来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

3.生产要素结合为生产资本形式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结合

最后,生产资本的职能

III第三阶段W’——G’

中心意思是论述商品资本的职能,其职能是把商品形态上的资本转化为货币形态上的资本,收回预付资本价值与实现剩余价值。

一、W’——G’是资本价值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第46页第1段——52页第3段)

1.商品资本的定义(第46页第1段)

2.一般商品机能转化为商品资本机能的原因(第46页第2段——48页第1段)

①W’——G’在流通形式上,它与W——G相同,都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都是执行普通商品的职能。因为,在流通中W(指商品)的使用价值性质与商品的价值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价值的存在形式,这个价值先是采取棉纱形式,后是采取货币形式。

②为什么这个简单行为会取得一种资本的职能呢?马克思指出:“在第一阶段G——W和最后阶段W——G之间,出现了一种本质差别。……在后一阶段上,商品能执行资本的职能,只是由于在它的流通过程开始以前,它已经现成的从生产过程取得了资本的性质。”这就是说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走出来的W’=W+w,商品(W’)的相对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3.W’——G’的转化过程对资本运动的影响(第48页第2段——49页第2段)

影响有两个方面:

从转化的速度上看(48页第2段)

从转化的量上看(49页第2段)

4.W’——G’形态变化可分解为两个不同的流通阶段(49页第3段——52页第3段)

二、G’的特点(或性质)(第52页末——56页第2段)

简言之,G’的性质是:在产业资本循环中,G’是资本关系的现实表现,而不是任何的一笔价值额。

在G’与G的比较中资本关系的这种现实表现才能得到证明。(52页末——54页第1段)

IV总循环

所谓总循环,就是对前面已经单独(或分别)分析过的资本循环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的综合考察,或曰综合分析。

一、货币资本循环公式与资本总公式的比较(本节开头——63页第1段)

两者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A.总公式(G——W——G’)与货币资本循环公式(G——W……P……W’——G’)都是以预付货币作为资本运动的手段,以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因而总公式已经把货币资本循环包括在其中了;

B.货币资本循环公式中有一个生产过程,(即p),这一点恰好揭示了总公式所不具有的内容,循环过程中有生产过程正说明了为什么G’能大于G,说明了价值增值的原因,即剩余价值来源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而不是流通过程。

二、作为产业资本运动的一般公式的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第63页第2段——68页第4段)

什么叫总循环过程?在产业资本运动中资本价值要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并形成总过程的一系列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有两个属于流通领域,一个属于生产领域。在运动中,资本价值不仅保存下来了,而且还增了殖,并且在最后阶段,资本价值又回到了原来开始时的形式。这个过程就是总循环。

产业资本的含义。

在总循环过程中,资本价值的三种形态时而采取又放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着相应的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马克思在这里所提出产业概念,它包括任何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如,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生产部门。

2.产业资本循环的内在要求(63页第5段——65页第1段)

这里的内在要求就是:一方面要不断运动,“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进行,如果……卖不出去而堆积起来的商品就会把流通的流阻塞。”

另一方面,要相对静止。“循环本身当然又要求资本在各个循环阶段中在一定时间内固定下来。……商品资本。”相对静止是产业资本各个形式在执行职能中需要一定的时间。

3.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公式与特殊公式(65页第2段——66页第2段)

首先,在一般的产业资本循环公式中,经过它的生产阶段后会生产出与其生产要素不同的新的有用物品或商品,然后,再向货币转化。所以,这一类产业资本的产业部门,它的一般公式是:G——W……P……W’——G’,或是其他的两种循环公式。

其次,马克思指出:“有些独立的产业部门,那里生产过程的产品不是新的物质产品,不是商品……。”只是一种经济效用,或经济效果。这样的生产部门有贵金属、运输等生产部门,其特殊公式就是:G——W(A、Pm)……P……G’

4.产业资本在社会生产中的支配地位(66页第2段——68页第1段)

其支配作用是:

(1)产业资本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其他商业资本、生息资本就不具有这样的作用;

(2)产业资本支配着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其他各种资本形式;

(3)产业资本运动不能离开一般商品流通,而与其相交错,但有其自身的独立性。(独立性参看第67页第2段中三点)

三、作为产业资本的特殊形式的货币资本的特征(68页第2段——70页)

最后结论(70页——74页)

一、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70页——72页第2段)

简言之,其特点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又是循环三个公式中的一个特殊公式。

二、货币资本循环形式的片面性与根源(72页末——74页)

片面性是指,好像货币自身能生出更多货币,似乎剩余价值由流通产生。

片面性的根源在于,预付资本价值与已经增值的价值,都是以货币这个等价物形式而存在的。同时,资本运动过程中价值增值过程却被资本流通这种形式掩盖起来了。

第四章

前三章马克思只是分别考察了产业资本循环形式的个别方面(这是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的体现),个别考察就是抽象考察,第四章是对前面考察过的三种循环进行综合考察,即具体考察。前面的抽象考察,是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或特点),综合考察,是为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统一。从三个循环的联系和统一中去考察产业资本运动,不仅可以把产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表现出来,而且运动前的资本在空间与时间上的无限性也可以表现出来,阶级关系和运动的统一也会表现出来。

一、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是三个循环形态的统一(第116页——117页第1段)

1.综合考察三个循环形态的共同点

在三个循环形态的比较中,以便发现他们的共同点,目的在于说明每一个形态只不过是产业资本运动统一体中的一个侧面,其共同点是:

从产业资本循环形态变化上看,形态变化中的前提和结果是相互转换的,每个资本形态都会表现为出发点、经过点和终点;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在运动中互为媒介,形成统一。

从产业资本运动的实际目的上看,决定性的动机与目的是价值增值,三个循环公式都是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反映资本运动的目的要求。

2.抽象考察三个循环形态的差别只是形式上的与个别的差别(117页第2段——117页第3段)

前面抽象考察三个循环形式,它们的差别(特点)是客观存在的,但那只是个别的差别或形式上的差别。因为,任何一个产业资本的运动过程都是三个循环形态的统一整体,是同时并存于整个产业资本运动之中的,即使不同产业资本运动在某一时间内会出现不同的循环形态,那也只是个别的差别。

3.产业资本运动的现实是三个循环形态的统一(第117页第4段——119页第1段)

为什么呢?因为产业资本运动的特征是连续性。从这一点看,产业资本运动过程必然是三个循环形态的统一。反过来说,只有三者的统一,三者的同时并存,才有其运动的连续性。然而,马克思在前面的考察方法,是抽象的,分别进行的,似乎产业资本总量是全部作为货币资本,或是作为生产资本,也或是作为商品资本出现的。这样“各个不同的阶段会分别形成中断”(第117页)或是资本流通过程中断,或是它的生产过程中断,就会造成运动的连续性难以实现。

从产业资本运动的现实过程看,是不可能形成中断的。因为产业资本的运动过程的三个阶段,三种资本形式是连续的。所以,马克思指出:“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第119页第2段)这是以上分析的结论。

4.三个循环形态达到统一的条件

统一的条件有三点:

(1)产业资本总量的分割必须是三个部分,以解决空间上的同时并存问题;

(2)三种资本形式在运动中必须在时间上相继进行;

(3)三个不同资本部分的并存性与继起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才出现三个循环形态的统一。

5.个别资本再生产连续性发生中断的原因(121页第4段)

二、资本循环中价值独立性与价值革命(第122页第1段——126页第1段)

(一)价值独立性与价值革命的含义

第一,价值独立性的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来说,价值独立性应包括这几层意思,即价值的客观性,价值的同一性与价值的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等。

A.关于价值的客观性。马克思的论述指出,价值的质的规定性是抽象的或同一人类劳动凝结,是人类脑力、精神力的凝结,所以具有客观性。

B.关于价值的同一性。马克思分析认为,价值不仅有其质的规定性,而且有量的规定性。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而商品价值量可以互相比较,有可比性,这种可比性就在于价值有同一性。

C.价值独立性的具体表现就是货币形式。

D.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它支配商品生产者或产业资本家的一切活动。

(二)什么是价值革命

这里,马克思是指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市场供求关系会发生变动,商品价值本身也会发生变动,从而会引发商品价格的波动,这种状况,马克思称之为价值革命。

(三)产业资本在循环中不断增值的运动是对价值独立性的证实(第122——123页第1段)

(四)价值革命对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的影响(第123页第5段——126页第1段)

首先,价值革命在生产资本形式上的影响(第123页第5段——124页第1段)

其次,生产要素价值发生变动会引起三种循环形态出现差别(第124页第2段——126页第1段)

第三,如果企业拥有大量的储备,在价格上下波动中也会有三种情况(第125页——126页第1段)

本章第132页——134页第1段的内容

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交换方式作为划分经济时期标志的错误观点。

第一,问题的提出(附录的第1段)

第二,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划分方法的批判(第132页末——134页)

第五章 流通时间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指出:“资本完成它的循环的全部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加流通时间之和。”(本章第一段)

二、对生产时间的界定(第138页第2段——141页第1段)

生产时间包括:(1)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其职能的时间,也就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进行劳动的时间(或是劳动期间);(2)由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如自然力独立作用)而引起的劳动时间发生中断的时间;(3)生产资料作为生产过程的条件必须进行储备的时间。

三、对流通时间的界定(第141页第2段)

四、流通时间与生产时间相互排斥的关系(第141页末——143页第1段)

流通时间的延长或缩短,对于生产时间的延长或缩短,会起到相应的作用。马克思指出,流通时间越是等于零或接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

五、资本的流通时间的变化

资本流通时间包括两个部分:即购买时间和出售时间。

购买时间越短,生产时间就可以缩短,反之就不利于生产顺利进行;出售时间就是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化的时间。马克思说:“卖比买更为重要。”(144页第2段)如果商品卖不出去,不仅剩余价值不能实现,而且会直接影响下一次生产过程的进行。

第六章 流通费用

前一章已经指出,资本运动的全部过程包括生产与流通两个过程,资本完成它的全部循环时间等于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的总和。从资本循环过程(即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看,流通是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因而流通时间也就成为资本的再生产时间中的一个必要部分。在流通领域内资本的形态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引起相应的费用。至于说资本运动在生产领域所需要的时间和引起的费用的一部分马克思已在资本论第一卷论述剩余价值的生产时,已经分析过了。

本章研究流通费用,其任务在于揭示流通费用产生的条件及其性质。由于流通费用在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其性质也就大不相同。马克思把它们划分为三大类,其性质有生产性流通费用与非生产流通费用之别。

I纯粹流通费用

所谓纯粹流通费用,就是由资本价值的单纯形态变化所引起的费用,它不增加商品的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它是纯粹流通费用,也就是非生产性的费用。这种费用的种类有:

1.买卖时间

一、买卖时间的含义及其必要性(本节开头一段)

二、资本形态变化所花费的时间和劳动力的性质(第146页第2段——148页第1段)

资本形态变化花费的时间与劳动力对资本的生产过程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在买卖时间中所耗费的劳动来说却是非生产性的。因为,它不创造价值,从而也不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为证明买卖时间中耗费劳动的非生产性质,马克思举了两个形象化的例子,诸如诉讼劳动及其费用和燃烧劳动来说明。

根据这个道理,马克思进一步指出,(1)如果商品生产者不是资本家,而是独立的小商品生产者,他知道买卖时间是非生产性的,为了不占用生产时间,所以他总是利用…去从事商品的买卖活动;(2)如果从事买卖活动是资本家自己,或由雇佣劳动者承担,其劳动也是非生产性的;(3)如果买卖活动由商业资本家担任,其劳动的性质也是非生产性的。

三、买卖时间中使用的雇佣劳动的性质(第149页第1段——150页末)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看,买卖活动中的雇佣劳动是非生产性的劳动,“因为再生产过程本身包含非生产的职能。”(149页)

但应该看到,买卖时间中所使用的雇佣劳动与生产上使用雇佣劳动一样,有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之分。即使这样的劳动,仍然属于非生产性的。

关于发生在流通领域的买卖时间费用的补偿问题,马克思在第三卷的商业资本问题中作了深入地论述,并指出,由剩余价值来补偿。

2.簿记

马克思在这里讲到的簿记概念,就是资本主义经营中会计核算。

一、簿记费用的内容(本节开头一段话)

二、簿记费用的必要性与性质(第151页第1段——152页第1段)

簿记费用的必要性是指它在资本运动(也就是循环)中的作用。它的作用或功能是对产业资本运动的效果进行观念上的控制。这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在产业资本循环的增值过程中,“首先只是以计算货币的形态,观念的存在于商品生产者或资本主义生产者的头脑中。”产业资本运动的最终目的“是由包含商品的定价或计价(估价)在内的簿记来确定和控制的……。”(151页)

簿记费用的性质,应肯定地说是非生产性的。对这个问题,马克思分析指出:“单个商品生产者(如农民)仅仅用头脑记帐,或者在他的生产时间之外……都是劳动时间与劳动资料的追加消耗,都必须从他的生产时间和劳动资料中去扣除。”不言而喻,簿记费用是非生产性的。

如果簿记的核算功能成为资本家的职能或是成为特殊的当事人的独立职能(如专门的会计师或会计事务所)。“这种职能本身的性质是不会改变的。”即自然是非生产性的。因为其职能不形成产品和价值。

三、簿记费用与买卖时间费用的差别(152页第2段——153页)

(1)单纯的买卖时间及其费用,是与商品生产的社会形式相联系的,相共存的;

(2)簿记及其费用则与生产的社会化过程联系在一起。正如马克思所说:“过程(指社会生产)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152页)

在这里,马克思还指出,簿记费用的非生产性质,在独立的小生产者那里由于它和生产只能交织在一起,所以就难以看清楚。但,簿记的核算功能一经与产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分离开来,独立化为银行事业的社会职能时,其非生产的性质就明显的表现出来。

3.货币

一、货币费用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指商品生产)相联系的费用。换句话说,货币费用的必要性,是因为商品价值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要转化为货币。(153页)

二、用于生产金、银的社会劳动会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一同增大。原因之一,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社会财富的增大,与此相联系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职能的金银量必然增大;原因之二,金银货币在流通的磨损加大,必须进行补偿,从而引起费用加大。

三、货币费用的性质是非生产性的。

II保管费用

引言(本节开头一大段话)

主要讲保管费用具有二重性,从一方面看,它是生产性的;从另一方面看,它又是非生产性的。

前面所讲的纯粹流通费用,既不是商品形成的物质要素,也不是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是非生产性费用。

保管费用却具有二重性。它的生产性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它可以产生于生产过程,这种生产过程只是在流通中继续进行……只是被流通形式掩盖起来了。”这句话是说,保管费用的支出是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得到了保存,不受损失。保存使用价值是为了消费,消费的实现就是为生产的再进行创造了条件。

保管费用的非生产性质,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从社会的观点看,它们又是单纯的费用,是活劳动或物化劳动的非生产耗费。”这是因为保管费用不会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

1.一般储备的形成

这里的概念是说在任何社会形态下,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要能正常进行下去,都必须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储存。当然,资本主义社会下也必须有商品生产物的储备。

一、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产品储备的形成及其必要性(第155页——156页第一段)

第一,储备是怎样形成的?本节开头一段的前两行半话。

第二,商品产品在市场上形成储备的必要性。

其必要性,简言之是生产过程与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客观上要求有一定量的商品以储备的形式停留在市场上。

这种必要性,从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看,它会出现两次。例如:

G——W(A、Pm)……P……W’——G’

(1)是指作为处在循环过程中的资本本身的商品产品;

(2)是指作为另一个资本的商品产品,为向生产资本转化作准备。

二、储备费用的内容及其性质(第156页第2段——157页第1段)

1.储备费用的内容(156页第2段)

2.储备费用的性质(156页第3段)

其性质,就是引言中已提到的二重性。商品在市场上储备引起的费用,由于它是在流通中产生的费用,不属于生产领域的费用,所以马克思称之为流通费用。这种费用与纯粹流通费用不同,它具有二重性。

这种费用的生产性,在于它是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因为它保存了使用价值,使价值不受损失。因此,马克思指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加入商品的价值,因此使商品变贵。”(196页第3段)这里所说的“加入商品的价值”,是说这种费用是商品价值的构成部分。(156页第3段)

这种费用的非生产性,就是马克思指出的,为保存商品而花费在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即“这里使用的资本,包括作为资本组成部分的劳动力,必须从社会产品中得到补偿。……这些资本的支出所产生的影响,就像劳动生产力降低一样。”就是说,这种费用对生产力起着消耗的限制作用。(156页第3段)

3.保管费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是生产性的?(第156页末——157页第1段)

(1)马克思首先是把储备费用与纯粹流通费用相对比,指出如果因储备而形成的流通费用只是产生于价值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与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与生产的商品形式,或商品生产)相联系,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它是非生产性的。

(2)由于“商品价值在这里被保存或者增加,只是因为使用价值,产品本身,被置于一定的、需要有资本支出的物质条件下……作用与使用价值的操作。”接着,马克思指出:“价值存在于作为商品,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中,……使用价值本身得到保存,价值才能得到保存。”

2.真正的商品储备

指狭义的资本主义商品储备,或是指与产业资本相对而言的商品资本形式上的储备。

一、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资本形式上的商品储备增大的原因(第161页——162页第4段)

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发展,商品资本形式上的商品储备不断增大,其原因在于:

1.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一方面直接生产储备与消费基金储备在减少,就会出现另一方的商品储备的增加;

2.资本主义生产盲目扩大,超过了社会对产品的直接需求,这样停留在市场上找出路的商品会日益增多;

3.雇佣劳动者越来越多,必须储备更多的生活资料才能满足需求。

二、保管费用在多大程度上加入商品的价值?(第162页第5段——166页第1段)

马克思指出,“不管产品储备的社会形式如何,保管这种储备,总是需要费用。”

前面已经讲到,作为商品储备,因为保管了它的使用价值不受损失,也就保存了价值不受损失。所以,由储备引起的费用要作为商品价值的构成部分,加到商品价值中去。这里,马克思提问说:“这些费用在多大程度上加入商品的价值呢?”这是说,不是所有储备费用都可以加入价值,而是有其客观标准的。

1.从质的规定性上看,为维持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正常储备时间及所花费用可以加入商品价值。(163页第3段——164页第2段)

从质的规定性上判断,有的费用可以加入,有的就不能加入。其加入与不能加入的质的界限,就区分为非自愿储备与自愿储备。

为维持再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客观上要求商品在流通中(即市场上)储备起来,这是资本家无法抗拒的,非储备不可。马克思称之为非自愿的储备(正常储备),在这个条件下发生的储备,就可以加入商品价值。

与此相反,如果由商品储备而发生流通停滞,这种储备已不是商品流通的正常条件,对再生产不利,成为它的障碍。马克思称之为自愿的储备,如资本家为了投机,有意储存商品不卖,这种不正常的自愿储备所引起的费用,不能加入商品价值。

2.从量的规定性上看

首先,在社会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比如一天的需要,……在这里,商品停滞要看成是商品出售的必要条件。”

其次,储备要大于平均出售量或平均需求量。

第三,储备因为不断消耗,所以要不断更新。……在这个期间商品储备必须够用。(165页)

三、结束语(166页第2段——最后)

III运输费用

运输业是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和生产资本的一个特殊投资领域。

一、运输及其费用的作用与性质(第167页第1段——168页第3段)

1.由运输引起的费用与前面所讲的纯粹流通费用不同,由商品形态变化所引起的费用,它不形成使用价值与价值,是非生产性的,必须由剩余价值来补偿。但是,由运输业引起的费用却具有重要作用,它的作用是:

社会劳动的物质变换,,劳动生产物要从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完成它的形态变化,首先要求产品发生场所的变换,即发生由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运动。因此,商品必须与运输联系在一起才能流通。但也有特殊情况:(1)如房地产买卖,没有运输也可以流通。(2)如投机商们把商品停留在货栈未动,而数易其主;(3)如非商品生产物不加入商品流通,但也少不了运输过程。

2.运输费用的性质。(第168页第2段——第3段)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运输业及其费用虽然与商品流通相联系,是发生在流通领域里的费用,但其生产性质并不会因为流通现象而改变。尽管运输不增加社会使用价值,但物品的使用价值只能在社会对物品的消费过程中才能实现,而物品要进入消费领域,首先必须使物品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运输成为追加的生产过程成为必要。这就是运输业的生产性。由于它具有生产性质,所以运输上的投资就要加入商品价值。不变资本部分就以旧价值的转移方式加入商品价值,可变资本部分就是新价值的创造,或使价值增值。

二、运输费用加入商品价值的一般规律。(第168页末——170页第2段)

马克思指出,运输业既然属于生产部门,因此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即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创造的价值成反比这个规律,也适用于运输业。怎么样使用呢?即在一定的运输距离之内,反之亦然。它的具体表现是:

由运输加到商品中取得绝对价值量,与运输业的生产力成反比,和运输的距离成正比;

由运输费用加到商品价格中取得相对价值部分,和该物品的体积和重量成正比。

由运输费用加到一物中的相对价值部分,和该物品的价值成反比。

三、结论(第107页最后一段)

指出了运输的概念、性质和特征。

第二篇 资本周转

本篇研究对象“资本周转”,中心思想是讲资本运动的速度、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变化的各种因素,以及对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第七章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一、考察资本周转所采用的循环公式(第171页——173页)

马克思指出,研究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形成的影响时,要采用G——G’公式;研究资本周转对产品形成的影响时,则应采用P——P公式。W——W’公式只适用于第三篇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研究。

二、资本周转和周转时间的含义(第174页第1段)

三、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第174页第2段——175页)

第八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分析剩余价值生产时,根据生产资本各个要素在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其目的是为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这里,在研究资本周转时,又根据生产资本各个要素的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目的在于说明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不同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决定于周转时间,而这个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二者。此二者的变化都会影响周转速度,在生产领域中影响周转速度的因素就是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I形式区别

这是指生产资本各要素的价值在流通形式上的特点不同所显示出来的差别。

一、固定资本(第176页——183页第1段)

(一)生产资本中的劳动资料取得固定资本形式的原因(176——180页第2段)

1.与原材料相比劳动资料具有固定性的特征(176——178页第1段)

关于固定资本的性质的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六章已经作了一般说明。在那里,马克思指出不变资本包括用于机器……等方面的预付资本,其中有一部分属于劳动资料,如厂房、机器、设备等,它们与其他不变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有不同的作用。其作用在于反复执行相同的职能;按磨损比例转移价值。因此,与原材料相比,劳动资料就具有自身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它的固定性。这可以从如下两方面看。

A.从使用价值上看。原材料是新产品形成的物质要素,并随着产品形成而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它不在生产过程执行固定的职能。劳动资料则与此相反,不是新产品的形成要素,当进入生产领域之后,就要以原来的使用价值形式较长时期固定在生产过程中执行相同的职能。

B.从价值上看。劳动资料的一部分价值会随着磨损,把它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另一部分资本价值就固定在未被损还要继续执行职能的使用价值上,即固定在生产过程中。

正是由于劳动资料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固定性特征,所以体现在劳动资料上的这部分不变资本,它的流通就具有独特的流通形式。例如:

其一,“……进行流通的只是它的价值”。(177页末段)

其二,“这种流通是逐步的……产品中去的价值相一致。”(同上)

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由于这种特性,这部分不变资本取得了固定资本形式。”(同上页)

2.辅助材料与劳动资料相比,虽有共同点,但不是固定资本(第178页第2段)

处于生产过程中的辅助材料这类生产资料,如煤、煤气等,在物质上不加入产品,不是产品形成的物质要素,可是它们的价值却是新产品的价值构成部分。所以,马克思指出:“在这一点上,它们和固定资本是相同的。”(178页第2段)尽管这样,辅助材料不能归入固定资本范畴,因为:

A.其物质成分一次生产过程就消耗掉,使用价值没有固定性;

B.其价值是一次就转移到新产品上去了,也没有固定的成分。

3.消费性质的不同并不是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界限(178页第3段——179页第1段)

A.在物质生产部门中的情况,原材料经过生产之后所形成的新使用价值,只能进入个人消费领域,相反,劳动资料只能用于生产消费。

B.在运输业中的情况:不管客运、货运对运输业说都是生产过程,可是对旅客来说却是个人消费过程。

C.在化学工业和农业中的情况,要做具体分析……。

二、流动资本(第183页第2段至186页第2段)

(一)劳动资料以外的生产资本要素取得流动资本形式的原因(第183页第2段——185页第1段)

在生产资本中,除了劳动资料以外,还有由辅助材料,由原料构成的不变资本,以及投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马克思指出:“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作为产品形成要素与价值形成要素,是完全不同的。”那末,它们之间有何不同呢?

首先,从构成不变资本的辅助材料与原材料上看,它们作为产品价值要素与产品物质要素有什么不同呢?(1)作为价值形成要素,与劳动资料有相同之处,都是再现的价值。不像劳动力那样是新创造的价值,是价值的再生产。(2)在产品形成要素上,煤气、照明用电,被生产消费以后,不会成为产品的物质要素,而漂白剂、染料等,却与原材料相同,是产品的构成要素。尽管有以上差别,但在价值周转方式上都是一样的。

其次,从可变资本的劳动力商品上看,它不仅能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能生产出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说:“这个等价物随着产品的流通转化为货币。……由货币再转化为劳动力。”(184页第1段末)接着,马克思还指出:“不管劳动力和不变资本中非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就价值形式来说是多么不同,它的价值的这种周转方式……,而与固定资本相反。由于它们在周转上的这种共同性,而作为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相对立。”(185页第1段)

(二)可变资本取得流动资本形式的规定性(185页第2段——186页第3段)

马克思分析指出:第一,资本家支付公认的货币工资,代表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劳动价值又可以由生活资料价值来推算,即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就是劳动力价值的等价形式。这里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能认为资本家投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划分为流动资本之内,是由工人生活资料决定的。因为,生活资料是劳动力个人消费的对象,它并不能成为资本家手中生产资本的构成部分,从而不能成为劳动力价值取得流动资本形式的原因。第二,工人的劳动力是资本家的购买对象,这是不能否认的。但绝不能说劳动力就是劳动力价值取得流动资本形式的原因。因为,属于工人所有的劳动力商品不是资本,更不是生产资本。只有劳动力合并在生产过程后,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才可以视为生产资本。

三、对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几点结论(186页末——189页第1段)

1.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只适用于生产资本;

2.固定资本周转一次包括若干次的流动资本周转;

3.固定资本价值是一次预付多次收回的;

4.二者的更新方式不同。

II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偿、修理与积累(189页——203页)

一、固定资本各个要素有不同的寿命与不同的周转时间(189页——190页第5段)

A.固定资本的各个要素,在铁路上有铁轨、枕木等

B.各个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的时间各有不同,因而它们的再生产时间(更新时间)也是不同的。

C.这些不同要素的预付资本的周转时间也是不同的;

D.引起以上差别的根本原因是固定资本的磨损(寿命)程度不同。它的磨损分为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两种。

二、固定资本的更新(第190页第6段——193页第4段)

(一)固定资本更新的形式和条件(190页末——191页第1段)

1.固定资本更新的形式

马克思指出:“劳动资料大部分都因为产业进步而不断革新。因此,它们不是以原来的形式,而是以革新的形式进行补偿。”(190页末段)

2.固定资本更新的制约因素

马克思指出:“一方面,大量固定资本投在一定的实物形式上,……。另一方面,竞争,特别是在发生决定性变革的时候,……主要是灾祸、危机。”(191页第1段)

(二)固定资本更新的方式(191页第3段——192页第2段)

第一,全部一次更新。活的劳动资料就是这样。

第二,部分更新。如同一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的耐久性不同,磨损快慢不一,就需要在不同时间进行部分更新。

三、固定资本更新会引起生产规模扩大(192页第3段)

马克思在这里指出:(a)折旧金可以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规模,既可以在外延上扩大,也可以在内涵上扩大。但从实质上讲,把折旧金用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不能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而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因为,这种生产规模的扩大不是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b)折旧金形式的积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必须以简单再生产规模的维持为前提,也就是说,折旧金的使用,必须能够保证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固定资本的维修及其费用。

第九章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周期

为什么要考察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这是因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期间不同,有不同的周转速度,同时,同一企业的固定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也不同,因此在考察预付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时,只采用总周转指标作为衡量的尺度。(第204页第1段)

这里,马克思对“预付资本总周转”和“周转的周期”的相关问题作了以下几点说明:

1.什么是“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2.这里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有质的差别。这是说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特别是固定资本自身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周转中存在着量的差别与质的差别。

这里提出的生产资本周转中的量的差别,是指资本的价值在周转上存在着周转时间的差别,有的快,有的慢;生产资本周转中的质的差别,是指生产资本的不同要素在周转中用实物形式进行补偿上存在着不同使用价值形式的差别。

这些差别的存在,在计算它们的平均周转时,它们之间在周转时间上的差别可以平均,而其使用价值上的差别则不能平均,也就是说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以及同一固定资本在补偿中的物质要素的差别要计算其平均周转,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计算资本的总周转(即平均周转)时,不能采用生产资本循环公式,而只能采用货币资本循环公式。

3.由于固定资本周转慢,而流动资本周转快,因此在一年之内周转的资本价值额还是会大于预付资本总价值的。

4.什么是周转周期?固定资本的实际周转包括一个由固定资本寿命决定的多次周转。马克思称之为周转周期。

固定资本周转与经济危机问题。马克思分析指出:由于固定资本的平均寿命是预付资本完成一个周转周期的决定因素。那末,每个特殊投资部门的产业和产业资本,尤其是他的固定资本周转寿命是多长呢?这个寿命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马克思指出:“固定资本的价值量和寿命,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增加……,产业资本的寿命也会发展为持续多年的寿命,比如说平均为十年。”(206页)那末,这个十年的平均寿命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一方面固定资本的发展使这种寿命延长,而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变革,……又使它缩短。以至它们因无形损耗而在自己有形寿命终结之前,就要不断补偿的必要性也就增加了。固定资本的平均寿命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为十年,这恰好与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十年)相一致。所以,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如下两点:

A.固定资本的周转周期,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因为周期性经济危机要经历松弛、中等活跃、急剧上升和危机等几个阶段。危机的现象是生产高涨的同时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生产相对过剩的表面原因就是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

B.危机总是大规模投资的起点,所以危机又或多或少的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物质基础。

第十二章 劳动期间

本章的研究任务在于说明劳动期间的长短不同,对资本的预付时间、资本的预付总量、以及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同时,指出了加速资本周转就必须缩短劳动期间,特别是缩短流动资本的预付时间。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劳动期间,是指生产某种完成的使用价值所需要的生产行为的持续时间。

一、劳动期间长短的差别对资本周转速度及资本预付时间的影响(第255页——257页末)

1.生产行为持续时间的差别在不同生产部门及同一生产部门的具体情况(255——256页第1段)

2.生产行为持续时间的差别必然引起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和资本预付时间的差别(256页第2段——257页第1段)

3.周转速度及资本预付时间的差别是由劳动期间的长短引起的。(257页第2段——最后)

二、劳动期间的差别对预付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及预付量的影响(258页——262页第1段)

从固定资本上看,固定资本周转时间是由固定资本自身的寿命决定的。如果说,固定资本的平均寿命为十年,其价值会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在十年后,全部收回,并进行更新。可见,劳动期间的长短不会对固定资本周转时间及其预付量产生影响。

从流动资本上看,情况就不同了。某种产品在生产中的劳动期间长,其资本周转速度就慢,预付资本量就大;反之,则相反。

三、缩短劳动期间的方法及适应范围

1.缩短劳动期间的方法。马克思指出:“有些事情,例如协作、分工、机器的使用,可以增加一个工作日的产品,同时可以在相互联系的生产行为中缩短劳动期间。”

2.缩短劳动期间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指出:“劳动期间的缩短通常和在较短的时间内预付更大的资本联系在一起,这样,预付资本的量就随着预付时间的缩短而增加。”(262页第3段)因此,缩短劳动期间的方法的采用又必须以资本的集中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为前提。

3.缩短劳动期间的方法的适用范围。马克思指出:“有些生产部门,劳动期间不管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总是由一定的自然条件决定的,所以不能用上述方法来缩短。”(262页第4段)这是说,以上方法在加工工业中适用范围广,在农业畜牧业中就有一定的局限性。马克思认为,在农业、畜牧业中缩短劳动期间的方法,就是马克思提到的农业科学中选育良种的方法。

最后,马克思还指出:各个不同部门的劳动期间可以缩短,但不会抵消不同劳动期间的持续时间的差别,也就是说不同部门的劳动期间的差别是绝对的,不可消灭的。

第十三章 生产时间

本章所指的生产时间,是生产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的全部时间。前一章所讲的劳动期间只是生产时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一个部分就是生产时间中的非劳动期间。非劳动期间包括有:因劳动对象受自然力独立作用而引起的劳动过程中断时间和生产资料储备时间。

一、问题的提出(本章第1段)

马克思指出:“劳动期间始终是生产时间,即资本束缚在生产领域的时间。但是,反过来说,资本处于生产过程的全部时间,并不因此也必然是劳动期间。”这就是说,资本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时间,总是大于劳动期间,而这不可能相等。为什么?因为,在全部生产时间中,还包括有劳动期间以外的非劳动期间,或者包括有劳动过程中断的时间。

二、劳动过程中断中的自然力独立作用时间及其对资本周转的影响(266页第2段——272页第4段)

1.什么是自然力独立作用时间?

马克思指出:“这里指的不是受劳动力本身的自然界限制的劳动过程的中断。这里指的是与劳动过程长短无关,但受产品的性质和制造产品的方式本身制约的那种中断。在……或者局部停止。”(266页第2段)

2.自然力独立作用时间的产业有哪些部门?(第3段)

3.自然力独立作用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及缩短这部分时间的方法(267页第2段)

马克思指出:“预付资本的生产时间由两个期间构成:第一个期间,资本处在劳动过程中;第二个期间,资本的存在形式……不是处在劳动过程中,而是受自然力的支配。”因此,“生产期间比劳动期间长。”“资本的周转期间,也要根据不是由劳动时间构成的那段生产时间的长度来延长。”(267页第2段)这就是说在全部生产时间中受自然力过程支配的非劳动时间是资本周转时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长短会影响到资本周转的速度。

为加速资本周转,必须缩短自然力独立作用的时间,缩短的方法是什么?这个方法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如果超过劳动时间的生产时间,不是像谷物的成熟、橡胶树的成长等等那样,……人为的缩短而或多或少的缩短。”(267页第2段)例如,农业以外的漂白业……和炼钢等等,把先进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就可以缩短自然独立作用时间,从而加速资本周转。

4.农业上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期间不一致是农业与农村副业相结合的自然基础(268——269页)

三、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272页末——274页第2段)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在非劳动时间中,除去自然力独立作用时间外,还有生产资料储备的这部分时间。这部分时间就是第273页最后一段话所说的一部分原料已进入了生产领域,但未进入生产过程作为劳动加工对象的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中的储备数量的最低限额,它取决于流动资本更新时的困难大小和原料供应市场的相对距离两个因素。

四、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之间的差别的几种不同情况(274页第3段)

第十四章 流通时间

本章着重研究生产与流通相统一中的流通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及缩短流通时间的各种方法。

一、引言(第1段)

主要讲本章的研究对象及确定这个研究对象的原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周转时间等于它的生产时间和它的流通时间之和。因此,不言而喻,流通时间的长短会造成周转时间,从而造成周转期间的长短不一。”这里的意思是说,流通时间与前面所考察过的生产时间一样,是影响资本周转时间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从生产与流通相统一的观点出发,本章就把流通时间作为研究对象,从另一个侧面考察它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二、出售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276页——281页第1段)

1.什么是出售时间及研究它的必要性

马克思指出:“流通时间的一部分——相对的说最有决定意义的部分——是出售时间,即资本处于商品资本状态的时间构成。”简言之,资本处于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化的时间,就是出售时间(276页第1段)

研究出售时间的必要性在于,出售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流通时间或周转时间的长短变化。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流通时间,从而整个周转期间,是按照这个时间的相对的长短而延长或缩短的。”(276页第2段)

2.出售时间发生变化的原因(第276页第2段——277页第2段)

马克思分析认为,不同生产部门的商品,其出售时间不一样,就是同一生产部门内各个企业的商品,它的出售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这种出售时间变化不一致的原因是:

首先,马克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一单个资本的出售时间,随着市场情况的一般变化或者随着特殊生产部门的市场情况的变化而变动。”(277页第1段)

这里所说的市场情况的一般变动,是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购买力大小、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等情况的变动;特殊生产部门的市场情况的变动,是指某一生产部门的商品在满足特殊需要方面的市场变动,或者品种与社会需求是否适应等的市场变动。

其次,马克思指出:“商品的销售市场与生产地点的距离,是使出售时间,从而使整个周转时间产生差别的一个经常性原因。”(第277页第2段)因此,这方面的变动原因常与运输时间联系在一起,所以出售时间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商品运往市场的全部时间;

(2)如果商品按订货生产,运到市场以后,还包括停留到交货前的时间。

(3)如果不是订货生产,商品运往市场以后,还要加上等候出售的时间。

那末,把交通运输条件变化包括在出售时间变动之内,如何才能缩短出售时间,从而加速资本周转呢?其办法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良,会绝对缩短商品的移动时间。”

其三,支付期限的差别和供货契约的范围,都会引起流通时间(或出售时间)的差别,从而引起周转时间的差别。

三、购买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281页末——284页末)

1.什么是购买时间及研究的必要性

马克思指出:“购买时间,或者说资本由货币形式再转化为生产资本要素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资本必须不断处于货币状态,才能使生产资本“不断地从流通,从已经实现的商品资本的流入得到补偿。”所以,购买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流通时间即资本周转时间的变化。因此,在研究资本周转时间的变化时,必须研究流通时间。

2.购买时间长短变化的原因(282页第2段——283页第3段)

(1)市场距离所造成的资本停留在商品资本形式上的时间延长,延迟资本由货币形式到生产资本的转化,进而影响购买时间的变化(282页第2段)

(2)原材料主要供应地点的距离的远近,会影响储备时间的变化,也影响资本预付量及其周转的变化。(282页第3段)

(3)带有季节性原材料的供应周期,会直接影响到购买时间的延长和预付资本量的增长。(282页第4段)

第三篇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第三篇的研究对象,这个研究对象的实质性问题是什么?根据马克思第三篇的论述来看,其实质性的问题,就是列宁曾经指出过的,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所谓实现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社会产品的价值如何补偿和物质如何补偿的问题。社会产品的价值和物质如果能够得到顺利补偿,资本主义再生产才能进行下去。社会产品的价值与物质能够得到补偿,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就是产业结构必须协调发展,不同社会产品的生产必须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第十八章 导言

本章内容是:在回顾了第一卷与第二卷前两篇的研究对象之后,提出了本篇的研究对象,同时指出了货币资本在社会资本再生产与流通中的作用。

I研究对象

一、社会资本的运动

1.单个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互为媒介、互为条件的(第389页——390页第1段)

这就是马克思指出的,直接生产过程本身的不断更新,资本作为生产资本的不断再现,在这两种场合,都以资本在流通过程中的转化为条件。另一方面,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是资本在流通领域不断重新完成各种转化的条件,是资本交替的表现为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条件。(389页——390页)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既包括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又包括资本的流通过程两个阶段,这里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互为媒介、互为条件的。没有生产过程就没有流通过程,同时没有流通过程也就不会有生产过程。

2.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运动(第390页第2段)

正如每一个单个资本家只是资本家阶级中的一个分子一样,每一单个资本只是社会总资本中的一个独立的、可以说赋有个体生命的部分。这就是社会总资本中的个别资本。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它是由社会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的运动构成,即由各个单个资本的周转的总和构成。这就是马克思指出的“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运动。”(392页)

3.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定内容(390页第3段——391页第1段)

本篇以前所考察过的个别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只包括生产消费及与此相适应的资本流通,而不包括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及与此相应的一般商品流通。在这里,由各个单个资本综合而成的社会资本运动的总过程,既包括生产消费和作为其媒介的交换,也包括个人消费和作为其媒介的交换,还包含剩余价值的流通。马克思指出:“因此,各个单个资本综合而成的社会资本循环,也就是说,就是社会资本的总体来考察的循环,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也包括一般商品流通。”(390页)

二、本篇的研究对象(391页第2段——392页末)

1.对《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二篇研究对象的回顾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在那里,“资本在流通领域所经历的形式变换和物质变化被假定为前提,而没有进一步加以论述。”(391页)

《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一、二篇研究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我们考察的,始终只是单个资本,只是社会资本中一个独立部分的运动。(392页)

2.本篇研究的对象,是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

社会资本的运动由互相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形成。所以,现在本篇所要考察的是作为社会总资本的组成部分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流通过程,也就是要考察这个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392页)

II货币资本的作用

马克思在这里为什么要提出货币资本的作用问题呢?这是因为,一方面,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就认为货币资本不重要,把它从社会总资本中排除出去;另一方面,在重商主义的影响下,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又把它看成是社会财富或资本的最本质的部分。他们或是不重视货币资本的作用,或是过分夸大货币资本的作用。马克思在这里的分析认为,要重视货币资本的作用,但也不能过分夸大货币资本的作用。

一、货币资本的作用(392页——393页第3段)

马克思把货币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考察,他在考察个别资本运动时,就曾指出货币资本所显示的两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每一个单个资本都要以预付的货币资本形式开始。因此,货币资本表现为发动资本运动过程的第一个推动力。

第二,在正常的资本周转过程中,不断执行生产资本职能的资本价值,总是受必须不断以货币形式与生产资本同时存在的那部分预付资本价值的限制。就是货币资本表现为保持资本周转正常进行的一个条件。

二、执行职能的货币资本的大小并不是生产规模的绝对界限(393页第4段——397页末)

1.关于第一点的作用。货币资本是新开办的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以货币流通为前提。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无论就社会资本考察,还是就个别资本考察,都要求有货币资本作为每一个新开办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特别是流动资本,要求货币资本作为动力,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反复出现,因为生产资本的一切要素都必须不断地用货币一再购买。(393页)但绝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资本执行职能的范围,生产规模,就其绝对界限来说,是由执行职能的货币资本的大小决定的。因为,在实际上,并入资本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扩大在一定界限之内,不是取决于预付货币资本的量的。例如:

(1)加强对劳动力的剥削。

(2)加强对自然物质的利用。

(3)更有效的利用固定资本。

(4)充分利用自然力。

(5)改善组织和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6)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7)资本集中为生产大规模的进行创造了条件。

(8)缩短周转时间。

总之,以上的分析说明,这一切都与真正的货币资本无关。这些只是表明,预付资本在转化为生产资本之后,它所包含的生产潜力,并不是由这个预付资本的价值界限规定的。这些潜力能够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在外延或内涵方面按不同程度发挥作用。

对货币资本的作用问题,马克思的论述认为应该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不能估计过高,也不能估计过低。

2.关于第二点作用。货币资本表现为保持资本周转正常进行的一个条件。

(1)为补偿磨损掉的铸币,社会劳动和生产资料每年都必须有一部分用于生产或购买货币,这对社会生产规模相应的是一种削减。但,货币已经存在,就不是对生产要素的限制,因为,可以通过它转化为生产要素,通过它和外国进行交换,生产规模就能扩大。(396页)

(2)固定资本周转时间长短有长有短,推动生产资料所需要的货币资本量也不相同,这就要求增加那种在货币形式上潜在的或暂歇的资本。就是说,为维持资本周转顺利进行的需要,就必须有较大量的货币资本为不断的预付作准备。

第二十章 简单再生产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在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再生产理论中的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第三篇第二十、二十一章,马克思对建立的再生产理论作了全面系统地阐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论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进行过程是在什么条件下实现的,阐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流通的基本规律。

I问题的提出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在第十八章第一节研究对象中已经阐明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与流通的出发点、关键问题和研究方法。

(一)考察社会资本运动要从社会年商品产品出发(435页——436页第1段)

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考察社会资本,即总资本,各个单个资本之形成它的分数部分,……就会清楚地看到: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怎样进行的,……这个再生产过程和单个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征,二者又有……特征。”(435页)这里是说,要弄清这类问题,就必须从考察社会在一年内提供的商品产品出发。

正因为如此,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要采用商品资本循环公式作为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的基础。为什么?因为在商品资本循环公式中,作为起点的W’,由于它包括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也包括剩余价值,所以它的运动过程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在其他G——G’、P——P循环公式中,就不具备这个特征,商品产品卖给了谁和怎样消费,只是作为假定的外部条件,可以不去过问。相反,在社会资本运动中就成了分析问题的关键,这只有以商品资本循环公式为基础,才能得到说明。

(二)必须从W’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观点加以考察(436页第2段——438页第1段)

要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要认识社会再生产的条件,就必须说明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上消耗的资本,就它的价值来说,怎样由年产品得到补偿?这种补偿运动怎样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消费和工人对工资的消费交织在一起。(436页)

第二,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另一部分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这在表现出总资本执行职能的结果的产品价值本身内形成一个运动。这个运动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因而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式的制约。(437页——438页)

(三)考察社会资本运动首先要从分析简单再生产入手(438页第2段)

马克思在这里指出:“在资本主义基础上,没有任何积累或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是一种奇怪的假定,”同时,“生产条件在不同的年份不是绝对不变的,……那末,规模不变的简单再生产就是一个抽象。”就是说,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生产。既然如此,考察社会资本运动,要从简单再生产分析开始呢?这里的原因是:

(1)“只要有积累,简单再生产总是积累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就简单再生产本身进行考察,它是积累的一个现实因素。”(438页)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践证明,扩大再生产是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单再生产始终是扩大再生产的出发点。

(2)社会资本运动的理论史告诉我们,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主要困难,“不是发生在对积累的考察上,而是发生在对简单再生产的考察上。”(410页)这也就是说,只要把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实现问题,即价值补偿与物质补偿问题弄清楚了,扩大再生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重农学派的魁奈和古典经济学派的亚当?斯密等人在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时,都是从简单再生产开始的。

II社会生产的两个部类

这里的主要内容是,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所必须依据的两个基本原理,以及建立了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公式。

(一)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所必须依据的两个基本原理(438页——440页第1段)

第一个原理:在使用价值上(物质形式上)把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438——439页第3段)

第I部类,生产资料。这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其商品产品是用于生产消费的。

第II部类,消费资料。这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部类,其商品产品适用于个人消费的。

第二个原理:在价值形式上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439页第4段——440页第1段)

这里,马克思运用第一卷已经阐明的商品价值的原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每一种商品的价值都可分解为三个部分,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式上也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基础上的各种必要交换关系的基本公式(440页第2段——442页第2段)

马克思根据上述两个基本原理,制定了研究简单再生产下的交换关系的基本公式:

I.4000c+1000v+1000m=6000

II.2000c+500v+500m=3000

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研究简单再生产基础(这里全部剩余价值都是非生产地消费掉)的各种必要交换,并且先不考察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流通,那末,我们一开始就得出三大要点。”(441页)这就是:

(1)第II部类的(500v+500m)=1000是通过在第II部类内部交换来实现;

(2)第I部类的(1000v+1000m)=2000是通过与第II部类的2000c相交换来实现。这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3)第I部类的4000c是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它们只能通过第I部类各个资本家之间的交换来实现。

III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I(v+m)和IIc的交换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具体分析两大部类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阐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和规律。

(一)两个部类之间的大宗交换(442页——443页)

两大部类之间的大宗交换,是指第I部类1000v+1000m与第II部类的2000c相交换。这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必然性,在于I(1000v+1000m)的这个价值部分,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于它们的生产者手中的,但它们的生产者所需要的却是消费资料。因此,存在于生产资料形式上的I(1000v+1000m),就必须和存在于消费资料形式上的2000IIc相交换。

马克思在这里指出:“通过这种交换,第II部类的资本家把它们的不变资本2000从消费资料形式再转化为生产资料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另一方面,通过这种交换……;二者都由生产资料的实物形式转化为一种可以作为收入来消费的实物形式。”(442页)

马克思还指出:“这种互相交换是通过货币流通来完成的。货币流通成为交换的媒介,同时也使这种交换难于理解,然而它却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因为可变资本部分必须再转化为货币形式,即表现为货币形式转化为货币资本。”(442页)

(二)两个部类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443页第2段——446页末)

既然,在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中,货币的媒介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那末这种交换是怎样通过货币流通来进行的呢?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来看,两个部类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包括有七次交换行为:

首先,是前三次的交换行为(443页第2段)

(1)第I部类的资本家预付1000镑,购买劳动力;

(2)第I部类的工人用所得到的劳动力价值1000镑,向第II部类的资本家购买同量价值的消费资料,与此同时,第II部类的不变资本2000c的一半转化为货币;

(3)第II部类资本家用这1000镑向第I部类资本家购买1000的生产资料。这样,第I部类资本家的可变资本就以货币形式回到他的手中。(443页)

其次,是最后四次的交换行为(443页第3段——445页第1段)

现在,第I部类还有1000m必须和第II部类余下的1000c进行交换。假定两个部类的资本家在交换中,各自拿出500镑投入流通。这样,最后四次的交换行为就表现如下:

(1)第II部类资本家先用500镑,向第I部类资本家购生产资料,一部分不变资本在实物形式上得到了补偿;

(2)第I部类的资本家转而又拿这500镑向第II部类购买消费资料,从而使第I部类由m构成的那部分商品资本(1000m)的一半完成了商品流通;

(3)第I部类预付500镑向第II部类购买消费资料;

(4)第II部类再用这500镑向第I部类购买生产资料。

从以上前三次交换行为和后四次的交换行为可以看出,第II部类在价值形式上补偿了全部不变资本价值,即1000+500+500=2000,而第I部类资本家的全部剩余价值商品生产物,在取得了价值补偿之后,又在第II部类的消费资料取得了实物补偿,也就是第I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在第II部类的消费资料中得到了实现。

其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过程能够进行的基本条件或规律(445页第2段——446页末)

从以上两个部类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可以看到,“产业资本家为了促成他们自己的商品流通而投入流通的货币,”“总是按照各个资本家为货币流通而预付的数额回到他们手中”(446页)正是因为经过这样的交换过程,个个资本家都能将预付的货币资本流回到自己的手中,所以生产才能连续进行。

由此得出结论:在简单再生产中I(v+m)=IIc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或规律。

IV第II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说明第II部类分成两个分部类,即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分析这两个分部类的交换,以及它们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

(一)本节的研究对象和所处的地位(447页——448页第1段)

马克思指出:“在第II部类商品产品的价值中,v+m这一组成部分还要加以研究。”这句话告诉我们,本节的研究对象是第II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前面研究了第II部类的c同第I部类的v+m部分的交换,现在则研究第II部类的v+m在本部门的内部的交换。同时,本节还要考察第II部类的可变资本怎样流回到它的起点的问题。

(二)第II部类分成两个分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实现(448页第2段——445页末)

(1)第II部类的两个分部类(448——449页第1段)

马克思说:“年商品生产的第II部类是由种类繁多的产业部门构成,但是按照它们的产品来说,可以分成两大分部类。”(448页)

(a)消费资料。这里指必要消费资料。“它们进入工人阶级的消费,但因为它们是必要消费,所以也构成资本家阶级消费的一部分,虽然就其质量和价值来说,往往和工人的必要消费资料不同。”(488页)

(b)奢侈消费资料。“他们只进入资本家阶级的消费,所以只能和花费的剩余价值交换,而剩余价值也是绝对到了工人手中的。”(488页)

在前一节只是一般地提到II(v+m)在物质形式属于消费资料,而从价值形式上看,工人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就是在这一部分产品上实现的。对II(v+m)实现的具体过程,在前面就没有进行分析。在这一节里,对II(v+m)的具体实现过程就作详细的论述。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消费需要具有多样性与明显的差别性,因而要满足不同消费需要的第II部类的生产也应该由种类繁多的产业部门构成。同时,由于在人们消费中最主要的差别是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消费差别,所以马克思指出年商品生产的第II部类是由种类繁多的产业部门构成,若从产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分部类,必要消费资料(a)和奢侈资料(b)。

(2)第II部类两个分部类的(v+m)的构成(449页第2——4段)

按前面的假定,第II部类的v+m的量组合为v=500,m=500。现在,v+m的构成在两个分部类中的数量组合应该是:

分部类a(或IIa):必要生活资料,是400v+400m=800,或是IIa(400v+400m)

分部类b(或IIb):奢侈品,是100v+100m,或是IIb(100v+100m)

(3)两个分部类的可变资本的流回途径(第449页第5段——第6段)

可变资本的间接流回:IIb的工人用所得的工资100镑,向IIa资本家购买数额100的消费资料。IIa的资本家再用这些货币,向IIb购买价值100的奢侈资料。从而,IIb给工人支付的工资的这部分可变资本100,就以货币形式流回来。

可变资本的直接流回:在IIa,通过资本家和他们自己的工人的交换,已经有400v又以货币形式存在于资本家手中。(449页)

(四)两个分部类的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449页末——450页第1段)

首先,分部类的剩余价值在本分部类内部的实现过程:假定两个分部类的资本家,将他们所取得的剩余价值都以相同的比例,即剩余价值的3/5用于必要生活资料,2/5用于奢侈品,那末,分部类IIa的资本家就将其剩余价值400m的3/5,即240在本分部类内部实现。同样,分部类IIb的资本家就应将其剩余价值100m的2/5,即40在本分部类内部实现。

其次,分部类剩余价值要通过分部类之间的交换去实现的过程:IIa的400m,有2/5用于奢侈品,即160,其中的100与IIb的v部分相交换,其余的60与IIb的60m相交换。

(5)两个分部类的v和m的实现过程(450页第2段——451页末)

①IIa的400v在本部类内部实现(第450页第2段)

②IIa的400m的1/4,即100,通过与IIb的100v相交换而实现(450页第3段)

③两个分部类之间v+m的实现过程,即起交换关系,可用交换图示表示如下:(451页第1段——本页末)

IIa400v(a)+240m(a)+160m(b)=800

IIb100v(a)+60m(a)+40m(b)=200

从以上的示意图看,第II部类的两个分部类的(v+m)部分的产品的实现过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交换关系:

A.400v(a)+240m(a)指的是在IIa内部实现;

B.40m(b)指的是在IIb内部实现;

C.IIa中的160m(a),它必须与IIb中的100v(a)+60m(a)相交换来实现,即只能在两个分部类的相互交换中去实现。

(三)第II部类两个分部类与第I部类中的(v+m)的交换关系(第452页第1段——453页第2段)

(1)第II部类两个分部类产品组合变化及其公式(452页第1段)

第II部类划分为IIa和IIb这两个分部类之后,原来简单再生产图示中第II部类的年产品数量组合会发生变化,其变化后的公式为:

IIa1600c+400v+400m=2400

IIb400c+100v+100m=600

这个公式中的产品数量组合变化的依据是:

第一,是原来第II部类c与v之间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比例。

第二,是可变资本的剥削率。

(2)两个分部类与I(v+m)之间的交换关系

由于第II部类分解为IIa、IIb两个分部类及其年产品数量组合的变化,所以马克思指出:“与此相适应,以消费资料存在的、要和2000I(v+m)交换的2000IIc,其中有1600用来交换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有400用来交换奢侈品的生产资料。”这样,按照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用于必要生活资料消费和用于奢侈品消费的比例要求,第I部类产品组合变化后,与第II部类两个分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其交换图示见课本。

(四)奢侈品生产与消费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批判危机的根源是消费不足的错误观点(455页末——457页第1段)

(1)奢侈品的生产与消费的状况对工人阶级的生存与再生产的影响(455页——456页第2段)

马克思指出:“从IIbv在(IIa)m的一个等价部分中的实现这一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年产品中的奢侈品部分越是增大,从而奢侈品生产中吸收的劳动力数量越是增加,预付在(IIb)v上的可变资本要在转为可以重新作为可变资本的货币形式来执行职能的货币资本,因而在IIb中就业的那部分工人阶级要生存和再生产……也就越是取决于资本家阶级挥霍,越是要取决于他们的剩余价值的很大一部分转化为奢侈品。”(455——456页)这种情况,在经济危机与繁荣时期都会表现出来。例如,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暂时减少奢侈品的消费。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引起奢侈品销售困难,就使一部分生产奢侈品的工人被解雇。同时,由于工人失业,必要生活资料的出售也会因此停滞和减少。相反,在繁荣时期,商品价格有所提高,工人的工资也会有所增加,因此,工人不仅对必要生活资料的增加,甚至还会暂时参加奢侈品的消费。

(2)批判消费不足引起经济危机的谬论(456页末——第457页第1段)

以上所述,危机的表面现象是商品卖不出去,找不到消费者。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德国的庸俗经济学者洛贝尔图斯等人,据此,就把危机的根源归结为消费不足,那就太荒谬了。马克思批判的指出,如果有人认为资本家发善心,提高工人的工资,克服消费不足的状况,危机就可以消除或者避免的话,那末,在危机之前的繁荣时期,工人工资有所提高时,危机是否可以消除而不会再发生呢?事实并非如此,这个时期恰好是为危机的到来作了准备,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之后,就是危机的到来。马克思指出:“因此,看起来,资本主义生产包含着各种和善意或恶意无关的条件,这些条件只不过让工人阶级暂时享受一下相对的繁荣,而这种繁荣往往只是危机风暴的预兆。”(457页)

VI第I部类的不变资本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第I部类各个资本家之间的交换,重点是说明第I部类不变资本的实现问题。

(一)第I部类的不变资本只能在本部类内部实现(407页末——471页第2段)

(1)4000c不能在第I部类以外和任何别的部分相交换(471页)

马克思指出:“第I部类的资本家包括生产生产资料的全体资本家。此外,留在他们手中的商品4000,是社会产品的一部分;……。除了这4000以外,年产品的其余部分已经全部做了安排;……。”这就是说,这4000c只能在第I部类内部实现。

(2)第I部类的不变资本只能在本部类内部流通。

正如马克思指出:“第I部类的全部商品,按其物质形式来说,……困难就很容易解决。”解决的办法,类似于第II部类的v+m部分,可以在第II部类内部实现。因为,“在第I部类全部商品由生产资料构成,……因此,其中用来补偿这个部门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的那一部分,能够……。如果它进入流通,那也只是在第I部类内部进行流通。”(471页)

(二)4000Ic在第I部类内部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说:“第I部类的不变资本,由大量的不同资本群构成。它们分别投入不同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有若干投入铸铁厂,……等等。每个这种资本群,……又由许多大小不等的独立执行职能的单个资本构成。”(472页)这些不同资本群的各个资本家之间存在交换关系,4000Ic就是在这些交换关系中得到实现的。

实现的具体途径是:

首先,4000Ic中有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料在进入把它作为产品生产出来的特殊生产部门,即直接进入本生产部门;

其次,4000Ic要在本部类的特殊生产部门或资本群之间进行交换,“这种交换就是一种实物形式的不变资本和另一种实物形式的不变资本的交换,就是一种生产资料和另一种生产资料的交换。”(473页)

第三,4000Ic在第I部类内部实现的条件。这里的条件是,第I部类的各个资本家按照他们作为这4000不变资本的共有者所占的比例,从这个产品总量中取出它所需要的相应的生产资料。(473页)也就是4000Ic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在各个资本家之间必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即生产资料方面的生产与消费必须保持相应的比例关系。

VII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我们从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的逻辑关系上看,是要论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第二个规律(或实现条件)。

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年价值产品,即等于社会劳动在当年生产的全部价值。其所以必然如此,因为在简单再生产中,这全部价值将被消费掉。”(474页)若用公式表示,这就是:

II(c+v+m)=I(v+m)+II(v+m)

VIII两个部类的不变资本

这一节主要是论述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第三个实现条件或规律。

对于这个规律,马克思在论述中曾经这样指出:“生产资料(I)的总价值,等于以生产资料(I)形式再现的不变资本价值同以消费资料(II)形式再现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也就是,“在简单再生产前提下,由生产资料构成的那部分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社会资本的不变价值部分。”(481页、483页)

这一实现条件(或规律)若用公式表示,就是:

I(c+v+m)=Ic+IIc

IX固定资本的补偿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由于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不一致,在两大部类产品交换中所发生的巨大困难及其解决的途径。

引言部分(502页——506页)

引言的内容,是确定这一节所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范围。

一、本节所要研究的问题(开头——505页第1段)

马克思指出,在分析年再生产的各种交换时,会遇到一个很大的困难,它就是由于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不一致所引起的问题。例如,以前在说明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交换的基本比例时,是以I(v+m)=IIc为前提的,即假定以第II部类要用全部2000c购买第I部类的2000I(v+m)为前提。或是说,就是假定以第II部类的2000c在当年再生产中,要全部在实物形式上进行替换为前提。

但是,在现实的再生产过程中,情况并非如此。在第II部类的2000c中能使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本部分,在当年的再生产中,只有价值补偿,表现为货币形式上的折旧,而没有实物形式上的补偿,从而不需要向第I部类购买相应的生产资料。于是,原来假定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比例关系,就遭到了破坏。这一点正是本节所要研究的关于固定资本补偿中面临的新问题(或困难之处)及其解决的条件。

(二)确定本节的研究范围

马克思指出:“一切和第II部类的商品的不变价值的交换有关的事情,都不能超出2000IIc运动的范围;并且这种交换只能在它和I(1000v+1000m)之间进行。”(506页)这就是说,在固定资本补偿问题上,虽然要在两大部类之间的社会的、大量的关系中去分析问题,但只着重考察第II部类的固定资本的补偿问题,即限于考察第II部类的固定资本补偿。

1.损耗的价值部分在货币形式上的补偿

马克思的分析是从下列公式开始的

I4000c+1000v+1000m

II…………2000c+500v+500m

从上面的交换关系看,2000IIc只能与2000I(v+m)相交换。如果,2000IIc在与2000I(v+m)交换之后,就把相当于固定资本磨损价值的那部分货币作为折旧金保存在第II部类资本家手中,暂时不向第I部类购买生产资料。比如说,II部类向I部类出售2000c的商品,只向I购买2000c-200c(d)(d代表固定资本的磨损价值)=1800c的生产资料,即只向I购买200的生产资料。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再生产要能够实现,IIc中的固定资本磨损价值既能在货币形式上得到补偿,I的生产资料又能全部卖出去,这部分货币应从哪里来呢?

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中,马克思曾假定有三种解决货币的来源问题,但经过分析后都不能成立。

马克思的正确结论是:在再生产过程中,预付到流通中的货币必须留回到它的起点。“这是一个规律,它永远排除了关于200IIc(d)是靠第I部类预付的货币来实现货币化的这一假设。”(512页)因此,只有对固定资本的物质补偿问题进行分析,才能使两大部类的商品的实现和第II部类固定资本磨损的价值的补偿得到最后说明。

2.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

马克思指出:“上面考察的假定否定以后就只剩下这样的可能:除了用货币补偿损耗部分以外,还用实物补偿寿命全部完结的固定资本。”(512页)这里的意思是说,第II部类固定资本价值补偿所需的货币只能第II部类自己提供出来。

(一)固定资本价值补偿的货币来源由第II部类提供的可能性(512——515第2段)

这种可能性在于第II部类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为固定资本价值补偿的货币化提供了条件。因为,第II部类由许多个别资本所组成,各个资本家在劳动手段上所占有的固定资本,具有完全不同的再生产期间。有的固定资本刚投入生产过程,有的在生产过程中已经使用了一个时期,还有相当长的时期在自然形态上发挥职能,只需提取折旧,无需在物质更新,另外一些固定资本这就已经完毕,马上需要在物质形式上予以更新,要用折旧货币向I部类购买新的劳动手段。I部类资本家用出售生产资料从II部类资本家取得的货币,再向II部类资本家购买以消费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c,这样第II部类这部分资本家就可以取得折旧货币。

(二)固定资本的补偿过程(515页第3段——520页第1段)

为了说明问题,马克思的分析假定当年消耗了的2000IIc中有1600IIc与第I部类的(1000v+600m)交换完毕,另外还有400镑商品(包括流动资本200和固定资本200)需要与第I部类进行交换。由于代表400IIc的商品余额在第II部类内部的两部分资本家即II(1)与II(2)之间的分配比例量不同,因而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与物质补偿的交换过程就会有下列三种情况:

第一种:II(1)资本家手中有100c,II(2)资本家手中有300c。为了交换需要,II(1)资本家预付了300货币于流通中,其余除了100货币是为了媒介消费资料形式上的II(1)100c与在生产资料流动成分上的100Im之间的交换外,另外的200货币是为了更新固定资本,用来向第I部类购买生产资料的固定成分。与此同时,I部类资本又用出售生产资料的固定成分所取得的200货币向II(2)资本家购买消费资料,于是II(2)资本家就可以把200货币作为折旧基金积存起来。

第二种:第II部类的2000c中还有待交换的余额400c是在II(2)资本家手中,而在II(1)资本家手中只有200货币,准备作为更新固定资本之用。因II(1)资本家用这200货币向第I部类资本家买回生产资料形式上的固定资本,然后第I部类资本家又用这200货币向II(2)购买消费资料,这样II(2)就可以把这200货币作为折旧基金积存起来。

第三种:II(1)资本家手中除了有200货币作为替换固定资本之用外,还有消费资料形式上的商品200c,准备作为换折旧基金之用。……具体交换过程可以参照前两种情况去理解。

(三)固定资本补偿的条件(520页附录开头——524页第2段)

前面三种情况所涉及到的第II部类与第I部类商品余额之间的交换过程,用图示表示就是:

I200m(生产资料的固定成分)+200m(生产资料的流动成分)

II(1)200货币+200c商品+(2)200c商品

如果我们把图示中的商品200Im(生产资料流动成分)及与其等价的商品II(1)200c,从第I部类与第II部类的双方减去时,上面的交换图示就简化为:

I200m商品(生产资料固定成分)

II(1)200货币+(2)200c商品(消费资料)

这样,通过第I部类的两个小类(指(1)(2))之间的交换,第I部类资本家所需的消费资料得到了补充,第II部类(1)所需的固定资本得到了替换,同时第II部类(2)也取得了固定资本的折旧货币。

那么,这一交换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是什么?马克思指出,第II部类的一部分资本家当年要在实物形式上进行更新的固定资本总额,必须等于该部类另一部分资本家当年的固定资本磨损价值总额。这也就是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必须具备的平衡条件之一。(参看第521页马克思论述的原文)

如果,这两个部分不相交换,就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如果IIc(1)大于IIc(2),则在IIc(1)方面就会有一个货币余额不能再转化为固定资本;

如果Im的余额=II(1),即1220m=II(1)200c货币形式,则在Im方面会有同等数量的货币余额(=20货币)不能转化为消费资料

第二种情况:

如果IIc(1)小于IIc(2),则在200Im与IIc(2)两方面都会出现货币不足和商品过剩。

如果Im的余额=IIc(1),则在IIc(2)方面会出现货币不足和商品过剩。

总之,如果IIc(1)大于IIc(2),为要使Im中的过剩货币能够实现(即找到支付对象),就必须从国外输入商品,反之,如果IIc(1)小于IIc(2),就得把第II部类过剩的商品(消费资料)向国外输出,来实现IIc在生产资料上的磨损部分,已取得折旧基金。在这两种情况下,对外贸易都是必要的。(第524页)

3.结论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讲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由于固定资本的物质补偿与价值补偿之间的失调不可避免,因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危机具有客观必然性。

(一)固定资本补偿中的比例失调是资本主义生产危机发生的原因(第524页——526页第5段)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在生产规模不变、劳动生产率也不变的条件下,如果要实物形式上更新的固定资本总额与要在货币形态上进行补偿的固定资本磨损价值总额不相符合(不相等),那末,扰乱在生产正常进行的各种情况就会发生。

第一种情况。假定IIc中发生职能的固定资本部分的总额不变,如果要在实物形式上进行更新的固定资本总额超过了要在货币形式上进行补偿的固定资本磨损价值总额,那末要在货币形式上提取折旧的固定资本就一定会依照一定比例减少。这样,就会出现如下的两种情况:(一)第I部类为第II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总额不变,仍是2000c,但其中为适应今年需要的生产资料的固定成分增加了,其中的生产资料流动成分会相应减少。可是,第II部类的再生产过程所需的生产资料流动成分会同固定成分的增加,而不能满足第II部类的需要。(二)如果IIc中有更多的折旧金用去购买第I部类的生产资料固定成分,就会有更新的货币流入第I部类,而这些货币不会成为相互交换的媒介,只是单方面的购买手段。同时,“IIc中承担补偿损耗价值的商品量将会按比例减少。从而第II部类无需和第I部类的商品交换,而只需和第I部类的货币交换的商品量也会按比例减少。”(525页)这样,第I部类货币化的剩余价值,就会有较大不能转化为消费资料而停留在货币形式上。总之,上述情况的发生,必将引起市场混乱,出现商品不足与货币过剩的现象。

第二种情况。与上面的情况相反,如果第II部类要在货币形式上补偿固定资本磨损价值总额大于要在实物形式上进行更新的固定资本总额。这时,为取得货币作为折旧基金而投入市场的消费资料商品量,就会大于未取得劳动手段来更新固定资本而投入市场的货币量。于是,又会出现市场上的商品过剩而货币不足的现象。

根据以上两种情况的发生,马克思明确指出:“尽管是规模不变的再生产,但危机——生产危机还是会发生。”(525页)

综上所述,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第I部类的资本家不管是用增加生产或是用减少生产的办法,甚至是资本家输入商品与输出商品的办法,去解决上述两种情况所引发的生产危机,都是无济于事的。例如,第I部类资本家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办法,以增加生产,解决商品不足的困难,这会引起资本和劳动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转移,从而导致生产混乱;如果第I部类用缩减生产规模的办法,去解决商品过剩的问题,这对资本家和劳动者都是危机,不缩减生产也是危机(因为商品过剩)。

马克思还指出,如果资本家用对外贸易的办法来解救再生产中的不平衡状态,这只能起到补救的作用,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因为对外贸易只不过是把一个国家的问题扩大成为许多国家之间的问题,只能把矛盾推向更广的范围,结果还是不能摆脱危机,使危机加深,以致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危机。(参看第526页)

第二十一章 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论述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和流通的实现条件,揭示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基本规律。

引言(551——554页第1段)

内容,是一般地说明资本积累及其条件。

一、资本积累及其条件(551页——553页第2段)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贮藏形式上的货币资本要转化为发挥职能的生产资本,或是说剩余价值要资本化,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

1.贮藏形式上的货币资本的积累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额。(551页)

2.在市场上必须有现成的生产资本要素特别是生产资料,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实现有所扩大,即“生产在以前已经按扩大的规模进行。”(552页)

III用公式来说明积累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数字公式来说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规律。也就是对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进行量化分析。

马克思在这里的分析认为,扩大再生产与产品的绝对量无关,只与产品各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有关。为说明问题,马克思举了两个公式加以对比。从(a)公式与以前公式的对比中,可以看出,(a)公式年生产物的总价值是8252,比以前简单再生产公式中的年生产物价值总额的9000要小。但是在以前的公式中,因为I(1000v+1000m)=II2000c,所以它是简单再生产的经济类型;但是,在公式(a)中,I(1000v+1000m)>II1500c,所以,这是扩大再生产的经济类型。因此,马克思指出:“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在这里,这种再生产只是指用较大的投资来进行的生产)与产品的绝对量无关。”(571页)

再从公式(b)与公式(a)的对比中,也可以看出,扩大再生产与既定产品的各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有关。

公式(b)的年生产物总价值与公式(a)的年生产物总价值相等,都是8252,但是二者的年产品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有所不同。在(b)中,I的全部剩余价值(875m)都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要和IIc相交换,所以公式I(875v+875m)=II1750c,就不可能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而在公式(a)中,Im中的(500m)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要和IIc相交换,另外的(500m)要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的物质形式存在。

所以,公式(a)中是I(1000v+1000m)>II1500c,因为有这样的组合,扩大再生产才成为可能,Im中留作积累的500,就成为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

对此,马克思指出:“对一定商品来说,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所需要的前提是,既定产品的各种要素已经有了不同的组合,或不同的职能规定,因此,按价值量来说,这种再生产首先只是简单再生产。所改变的,不是简单再生产的各种既定要素的数量,而是它们的质的规定,并且这种改变是以后随着发生的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物质前提。”(第571页)

马克思以上的分析所说明的问题是,扩大再生产是在简单再生产的内部产生的,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起点与物质前提。这一前提的关键,是第I部类的剩余价值用于积累,用作追加资本。这就引起了简单再生产下,其产品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数量组合发生变化及其职能的规定变化。

以下的第一例和第二例,正是要说明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如何过渡,产品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数量组合及其职能规定是如何变化的。

马克思通过对第一例和第二例的分析,以及对588页:《3.积累时IIc地交换》的分析,提出了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这些条件就是:

一、马克思指出:“既然把积累作为前提,I(v+m)就大于IIc,而不能像简单再生产那样,和IIc相等。”(582页)若用公式表示就是:I(v+m)>IIc,这是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前提。从追加生产资料方面看的前提。

二、与这一前提相对应,马克思还指出:“在以资本的增加为基础的生产中,I(v+m)必须=IIc加上再并入资本的那部分剩余产品,加上第II部类扩大生产所必需的不变资本的追加部分。”(585页)若用公式表示就是:I(v+m)=IIc+△IC+△IIC,就是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即平衡条件。

三、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I(v+m)不能与IIc相等,或者说,二者在交换时不能互相抵消。如果Im/x是Im中作为第I部类资本家的收入花掉的部分,那末I(v+m/x)就可以等于、大于或小于IIc;但是I(v+m/x)必须总是小于II(c+m),其差额就是第II部类的资本家在IIm中无论如何必须由自己消费的部分。”(第590页)这句话若公式表示就是:

II(c+m-m/x)>I(v+m/x)………………追加消费资料方面的物质前提。

四、II(c+m-m/x)=I(v+m/x)+△Iv+△IIv…………实现条件,平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