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g是不是打假赛:关于科学哲学对科学研究的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09:50
关于科学哲学对科学研究的指导作者:董晔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2    更新时间:2008-2-3

关于科学哲学对科学研究的指导
董晔

 

 

早在上学的时候,我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事一项“旧砂再生”的课题研究,研究任务是进行破除砂粒表面惰性膜的模拟试验测定,针对一些常规性的数量条件,诸如:温度、时间、撞击力等,检测了几千个数据。在我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时发现,这些检测到的数量条件与我想要提出的干法再生的技术方案之间并没有形成必然的逻辑关系,因此无法提出可靠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中所需的数量条件没有被检测,也就是说,在模拟试验的设计上,检测认识哪些数量条件应该是与技术方案密切关联,即: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也才可以这样去做。

科学研究是一个认识过程,究竟获得怎样的一种认识,是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结果,这种意义结果就在于社会实践行为的体现。工程技术中的科学研究,其意义结果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在我们现实中,很多学术理论的研究,其意义结果却十分模糊。

前些时候,我参加了一次学术会议,一位农业部的博士(他很年轻)讲解他的研究课题——农业人口收入变化的研究,他收集了近十年来的统计数据,采用目前国外最先进的模型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其中一个结论就是:党员和村干部的收入普遍高于一般村民。与会的一位学者就指出: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结论,党员和村干部都是一些有一定社会关系、比较积极、比较能干的群体,这样的人如果不能先富裕起来,恐怕就不正常了,或者说有别的原因。

科学研究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所谓创造就是先于现实而改造现实。但是在我们现实中,很多人却津津乐道于以何种行为规范来看待科学研究,这是错误的,认真地讲,这才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伪科学,或者说是貌似于科学的假科学。科学研究自始至终都是以围绕着创造发明进行的,没有了创造发明是谈不上什么科学研究。当个人简单的发明创造融进科学理性的思想认识,就好像长出一双飞翔的翅膀,遨游天空。

瓦特蒸汽机的创造,被认为是现代工业革命的开始,其实,在瓦特之前已经有人创造了蒸汽机,只是这样的蒸汽机运行可靠的程度很低,应用面很窄。当瓦特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力学分析、结构分析、热效率的计算等等,通过改进使其运行的更为可靠、适用范围更广。美国人富尔顿用它驱动轮船,结束人力划桨的历史;英国人斯蒂芬森用它创造了蒸汽机车;无数的工厂用它作为动力替代人力。这种发明创造,确切地讲,这种科学研究改变了社会现实。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是,却被欧洲人广泛地使用;中国人创造了指南针,却使得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现实中,我们不乏有很多的发明创造,正是由于缺乏了科学理性的思想、缺乏了科学研究的探索认识,这些发明创造仅仅停留在简单、粗糙、狭窄的使用程度上。

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认识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真实、可靠、有用的知识,围绕这一点,有很多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探讨。

唯名论和唯实论

早在古希腊时期,关于共相问题,即普遍的逻辑概念,产生争议。唯实论在认识论思想上认为逻辑概念具有经验世界中本质要素的实在性特征,感觉经验是不完整和有缺陷的。早期的唯名论是一个关于对客体的命名,对如何进行命名持怀疑态度的思想,唯名论认为逻辑概念是从个别的感觉经验中抽象出来,包含在感觉经验中。这种争论持续很长时间,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罗马教会推崇唯实论,试图以普适的理论逻辑解释一切感觉经验到的现象,来维护教会的权威和社会稳定,并打击各种异端邪说。在欧洲十七世纪科学革命时期,这种争论便演变成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相争,培根、霍布斯等人倡导唯名论并将其推广至行动哲学,霍布斯说:“聪明人用词进行推断,蠢人则视词为财富。”;培根则积极倡导科学试验,在面对当时纵横交错的词语网络,追求华丽词藻的社会风尚,他提倡用简明、朴实和准确的思想语言描述自然,并将其推广到行动中。正是由于培根在知、行关系和方法论思想上的敏锐观察,由此便开创了现代科学的研究历程。

从社会学的方面看,合理性(价值观念和方法论思想的一种体现)是维系社会协作生存的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社会发展通常表现为合理性的更迭。唯实论是基于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论思想为基础进行合理性的研究探讨,以及对经验现象进行合理性的解释。唯名论的研究则是基于个别的感觉经验进行了逻辑秩序化的合理性的构造。二者的差别十分明显,由此不难看到,在我们现实中的很多学术研究就是圈于合理性的研究探讨,从而缺乏了创造性,这样的思想也贯穿到了我们的教育思想中。

我曾经询问我当时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正在学习数学的单位换算,1m=100cm,我问她:1cm有多长呢?她摇摇头。我们的教育太注重概念逻辑的学习,以为学生通过记忆和概念的逻辑演化训练就可以掌握知识了,这是不正确的,违背了唯名论的科学精神。真实、可靠和有用的知识,一定是我们处在现实中的观察,以我们自身的感觉经验为基础获得的。

前段时间,我看过一部电视采访,讲述在上海一所艺术学院发生的事情,有一位老师积极倡导他的学生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挖掘艺术的素材、寻找艺术的灵感、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他的学生行将毕业之际,这位老师要求学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进行毕业论文的创作。他所认为的几篇优秀论文却被学院教务处认定为没有深度和广度、低水平的不合格论文,因此不予颁发毕业证。事件的几位当事人坚持自己的正确信念,引起社会反响。

空洞的概念,教条的逻辑思想。中国共产党曾经在党内开展反对党八股的一场运动,其中的原因我想就在于此。我国明代哲学思想家李贽,认为“诸相总是吾真心中一点物”,提出“是非无定质、无定论”,以此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在他的“童心说”中,认为“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主张让人保持童心,反对以义理为心。李贽的认识论思想非常优秀,但是,却被封建卫道士们视为“异端之尤”,最终被统治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后自杀于狱中。李贽之死似乎也预示着,缺乏创造,丧失发展,走向没落的中国社会的命运。

有一次我造访一位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学者,我对他讲,在认识论上,我也是一位经验主义者,反对先验论。他却对我说:“我比你的年龄大很多,我的经验当然就比你多很多了。”••••••。一个专业学者竟也提出如此业余、孩童般的问题,这让业余从事学术研究的我也是感慨万分。一个人总是用一种思想进行思考,每天走着同样的道路,这样的经验毫无价值。

所谓经验,广义的讲就是人在行为实践中的思索,科学研究中的行为经验具有特定范畴。在科学研究中有这样的一种说法:不合理较合理更有价值。不难理解,以义理为核心,合理的行为经验,是缺乏创造性的,相比之下,不合理、问题、怀疑等等探索性的实践思考,更具有创造性。可以将这种非常规性的行为实践,称之为第一经验,第一经验具有无目的性、偶然性、不确定性,但是却极具个体创造性。以第一经验为基础,第二经验则体现为有目的性的行为观察,诸如:各种科学试验、科学分析等,其目的性的体现就是求知。第一经验的个体创造是要以第二经验的有目的性的行为观察,得以完善;倘若缺乏了第一经验的个体创造,第二经验最终就会落得空洞的形式教条。

一个崇尚进步的文明社会非常懂得将求知行为纳入到其社会生存的经济行为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有限的个体创造。一个蒙昧无知的社会更关注于利益的现实结果,企盼个体创造的完美无缺。

实证主义

依据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一切不能以观察或实验来证明的概念和理论都是虚假的和没有意义的,因而不能为科学所接受。

实证主义最早由法国哲学家孔德正式提出,用以表达这样的一种思想,即现象是真实地、有用的、明晰的、有结构的并且是相对的。所有的知识都由对现象的一致性和持续性构成。按照孔德的观点,所有思想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在实证阶段,人们以避开对内在本质及根本原因的研究,而致力于用自己的推理和观察能力去认识现象的恒常表现,从而获得对现象的实际把握,即“知道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能行”。马赫的经验论也认为,知识是为经济的而不是为解释的兴趣所激发,其结果是使人类机体进一步适应其所处的现实环境。

我们不难看出,实证主义在基于感觉经验到的事实上,如何进行描述的态度,是拒绝对其进行内在本质及其根本产生原因的解释,甚至认为这将导致形而上学,而是将“知”引导到“行”的发生的一种描述认识。这一点很重要,我个人通过别的途径也得出类似结论。

实证主义在近几十年来遭到很多批判,甚至认为它在哲学中已经“死去”,但是实证主义依然活跃在各种具体的科学研究中,尤其是一些技术类型的科学研究。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孔德、马赫为代表的实证主义,通常也被称为早期实证主义,早期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以归纳法为主,以大量的行为观察总结一种规律性的原则,归纳法历来就遭到很多质疑,休谟的“归纳问题”,即:有限的证据能否证明一般性的原则?一直就是学术研究讨论的热点。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则完全否定和摒弃了归纳法。

二十世纪初,由石里克等人组成的维也纳学派提出逻辑实证主义也称意义证实理论——理论的意义就是它的实证方法。一种理论按照其逻辑推断的结果与实际观察相互符合,就能证实该理论的真实性。逻辑实证主义在研究方法上是基于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演绎逻辑的构造。一个典型的案例,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后,1919年爱丁顿根据广义相对论——光线在经过大质量物体的边缘时会发生偏移,在爱丁顿的积极倡导下,英国皇家科学院派出两只考察小组分赴非洲和南美,趁日蚀的时候进行实地观测,后来英国皇家科学院公布观测结果,肯定了广义相对论。

逻辑实证主义可以说将实证主义推向高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证伪主义出现以来,整个实证主义遭到很多批判,其一,我们无法用有限的证据证明一部理论的正确与否,其二,我们证实它的意义本身又是什么呢?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理论的意义是它的实证方法,这显然是将社会生存行为与行为观察之间搞混了。社会生存行为也称经济行为,是以生存为目的,而行为观察的目的是求知,求知的意义就在于社会生存行为的发生。

其实我个人也是经常使用逻辑实证的方法来学习他人先进的思想理论,寻找事实证据的目的不在于证实理论的正确与否,而是寻求自身的感觉经验,所谓证实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观察、再探索的过程。在科学研究中,寻找事实证据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把寻找事实证据看成是一种实证,那么我们究竟是在证实什么呢?显然,西方实证主义基于唯名论的思想,将一个逻辑概念、一种理论、一种说法,作为证实的目的。事实上,证实某种事实的存在,具体地说就是,某一现象或某一客观实在的相对条件下的稳定存在的证实,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它的意义就在于,当我们能够获得充分的“知”,也就实现了社会生存行为中的,把握自然。即:可能的存在是实现必然把握的基础。很显然这已超出唯名论的思想范畴,重新回到唯实论了。

在中国当代社会曾兴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潮,应该说与西方实证主义有一定的渊源,但是,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方实证主义是基于认识论的思想,关于对行为客体认识的“知”,以行为观察的方式进行证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则倾向于方法论思想,以社会生存行为进行检验,这种检验的代价是很高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在于对“知”与“行”的不同理解。

把“行”看作是一种行为方式、模式方法的体现,这是不正确的,中国自古就有“刻舟求剑”、“邯郸学步”之说。该做与不该做,能行与不能行,认识原则、把握原则才是正确的“行”之道,这些都与“知”密切关联。

证伪主义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提出证伪主义,认为我们不可能通过寻找证据的方式证明一部理论是正确的,但是,却能够通过寻找证据的方式证明一部理论是错误的。他提出分界理论,巫术也是能够找到几个证据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科学与伪科学的划分界限就在于:科学存在着错误,伪科学没有错误。科学正因为存在着错误也才获得发展的契机,逐渐趋近于真理的理想王国。伪科学、形而上学没有错误,准确地说,总是试图掩盖错误,没有发展,停留在原地。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真理的过程,不是一个证实真理的行为。老子曰:自胜者强。说的也是这种意思。

证伪主义在如何进行描述的问题上,反对归纳主义,提倡演绎逻辑的表述,这种演绎逻辑是以经验主义为基础,并非是先验论的,我们可以用约定论加以解释。

所谓约定论是指这样一种观点:任何一组现象都能同样有效地为许多不同的理论所解释,科学家选择哪一个,这并不说明他相信那就是真而其他为伪,之所以用某一套术语而非另一套术语来描述世界,这只是一种约定或习俗。这种选择的原则是考虑到描述的方便和简单性,而不是考虑其真理性。需要补充的就是,描述的意义是以“行”的发生为目的方向。

证伪主义提出的证伪方法是指:只要有一个不利的证据便足够充分对其理论提出怀疑。我个人也经常使用这种研究方法。波普尔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是将其引入社会化,强调科学研究的社会属性,避免个人研究的狭义,在他看来任何一种理论都可以被视为一种假说,在借助于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借鉴、相互争论中推进和完善科学研究,正像许多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所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采摘月亮。”。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探讨,这就是辩证,不难理解,所谓证伪方法其实就是辩证法的一条规则。

谈到辩证思想,在中国当代社会中也是极其普遍的研究思想,但是令人忧虑的问题就是:“把白说成黑,把黑说成白”,这样的辩论高手实在不能称之为理论学家(称为文化痞子很合适),这是辩证逻辑缺乏“法”的规则约束的体现,好像这类伪理论学家不在少数。理论的根本不在于论,而是基于共同感觉经验到的事实,关于如何描述理解的研究探讨。我个人十分反对马克思的辩证法,认为它将西方传统的自然理念过多地引入到辩证法中,其中有一些在西方社会也是有争议的,此外,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表现在自然理念上也有所不同,西方人是以人与自然的相互对抗来看待自然,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在二十世纪初,量子物理学的出现,仅“观察者的观察行为会干扰观察物的存在状态”这一点就对西方传统的自然理念提出挑战。在我们很多的学术论文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个概念——辩证的统一,如果寻找其事实证据的话,我想大概就是博弈论中谈判双方出于各种原因最终达成妥协性的一致意见,但是,这种折衷主义并不适合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谨、严肃,追求完美的事业。

西方传统的科学研究思想,大多都是围绕对事实的“真实、可靠”的描述认识,波普尔也没有摆脱这种怪圈。波普尔把真理视为遥远的理想,这就否定真理的现实存在,对于我们的现实来说,科学研究的成果对我们社会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无处不在,难道这不同样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吗?

有一次我去一家很著名的社科院,想要拜访一位学者,他在科学哲学上挺有研究,尤其是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未果,但是却遇到这样一件离奇而又正常的事件,也是让我一直耿耿于怀。大约是十四大召开前的一次动员会,这家社科院的副院长在会上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部理论是完备的,如果有哪一个人说他把这个世界认识完备了,我就说他是在卖狗皮膏药。”。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很早就树立起了探索求知的热情,何以在今天竟堕落到“不用探索真理就能实现共产主义”的无知境地呢?光速是永恒的,探索真理也是永恒的。

历史与逻辑的研究方法

早在我研读系统论和控制论时就感受到这样两种不同的思想类型,尽管都是对人类社会这样的有机体的解释,控制论是从一个有机体如何适应外界的变化,不断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实现稳定性的生存,这是一种整体性的思想,强调功能性的表现;系统论则是从有机体的组织结构及其形成过程揭示人类社会的有序化的发展现象,这是一种个体性的思想。在我以后的学术研究中,也发现这两种不同的思想类型分别表现在很多学术理论中,比如:博弈论就是一种整体性的思想,等等。

所谓整体也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一个现实存在的事物总是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把这种现实存在的特征称为整体性。个体性则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事物有所不同的特性,往往是不依赖于一些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任何一个组织系统都具有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双重属性,其整体性的表现在于与具体的外界环境达成稳定、均衡的现实存在的态势,个体性的表现在于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及其形成的变化特征。我个人通常研究一个事物就是从其外在的生存环境和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及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历史性的形成,这两方面进行观察。

整体性与个体性表现在人类社会上,就是社会生存与社会发展,控制论展示了人对自然的把握机理,博弈论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博弈均衡的关系。整体论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稳定,所谓稳定,可以用这样的一句话解释,就是:沉寂的死亡。以整体论看待人类社会是不具有发展特征,这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相背离,早在前苏联时期,前苏联的学术界就展开了对维纳的控制论思想的批判。但是,作为现代社会管理学的基础理论——控制论和博弈论,也是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工业生产,作为社会生存行为的一种体现,其满足社会需求的表现在于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生产品种和生产数量等,其本身不在于物质的创造、财富的积累的量变发展。值得注意的就是整体论的生存体现是建立在某种“知”的基础上的行为表现,这在控制论与博弈论中表现得也非常清楚。对于社会发展,正像一般系统论阐述的那样,是一种“知”的引入,表现为一种稳定状态跃迁到另一种稳定状态,或者说,高层次的稳定取代低层次的稳定。“认识到与没有认识到,人的行为反应的差别是很显著的。”。

整体性与个体性在认识论思想上的表现就是:历史与逻辑的研究思想。可以说,探索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历史的经验总结,其实质就是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不变性质的观察分析,这与实证主义的恒常现象的观察有不谋而合的含义,但是,这种不变性质的观察,通常是指基于某种偶然性的发现基础上的有目的性的行为观察、收集、选择,我们不大可能会在一种特殊场合下进行无目的的体验,正是这种有目的的探索认识,就使得我们无法摆脱原有的思想认识,因而是历史的延续性的。这种研究方法应该说是拓扑学的研究方法,与西方传统的科学研究——决定论思想有很大不同,所谓决定论也是源自古希腊的原子论的自然理念,拉普拉斯给出了决定论思想一个标准性的表述: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存在着一个确定性的条件,只要给定这样的确定性条件就决不可能会发生另一个事件。牛顿、爱因斯坦就是决定论思想的忠实信徒,康德也把决定论思想视为绝对性的真理。二十世纪初,量子物理学的出现,就对决定论思想提出质疑。爱因斯坦与波尔曾就这一问题展开争论,最终以无法找到一个完全孤立而确定的自然事物而以爱因斯坦的失败而告终。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完全孤立而确定的自然事物,但是,我们却能够获得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某种自然事物不变性质的观察认识,这是我们实现把握自然的基础。逻辑思想的描述认识,其描述原则不在于真实、可靠,而在于基于真实、可靠的观察进行了准确、清楚的表达,是整体性的、约定论的描述,其意义的体现就在于现实的社会生存行为的发生。由此不难看出,构造怎样的一种描述认识是与具体的现实社会密切相关。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早年研究亚里斯多德的力学理论,但是却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所出现的问题与鼎鼎大名的亚里斯多德极不相称,库恩是以牛顿力学理论看待亚里斯多德的力学理论,这是否有问题呢?当库恩尝试用当时的文化思想来看待亚里斯多德的力学理论时,也就发现了亚里斯多德的非凡创造性。

这种历史相对论的观点非常重要,西方人的科学理论并不能够很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美国人的政治理念是如何治理伊拉克的社会呢?


                                  2007年8月26日  于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