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game过场截图:头颈肿瘤病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6:43:03
头颈肿瘤病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2010-09-30 09:17  稿源: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 宋凤娇

  一、.国内外癌症的发病现状

  威胁人类健康的不再是各种传染病.死因谱前四位已经被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事故所代替。癌症是美国人的第二杀手,每年约有50万美国人死于癌症.我国现有260万癌症患者.每年新发病患者180万.死亡人数140万的严峻形势。资料表明,上海恶性肿瘤死亡占死因顺位的第一位26.7%,北京占第三位18.9%.

  二、头颈肿瘤病人的心理问题

  肿瘤病人常出现抑郁、焦虑、精神错乱、厌食症、疼痛恶心、呕吐等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率较高。精神崩溃导致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治疗后存在的复发转移。

  有关医学调查表明,肿瘤病人中约有66%-70%左右,患抑郁症,10%患难夫妻精衰弱症,8%患难夫妻强迫症。80%的病人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

  三、头颈肿瘤病人的心理反应

  一) 头颈肿瘤病人的心理反应

  1、焦虑和恐怖

  2、自尊心增强

  3、依赖性增加

  4、猜疑心加重

  5、情绪不稳

  6、害怕孤独

  7、抑郁

  8、否认和侥幸

  二) 头颈肿瘤病人的心理反应的临床表现

  1、焦虑和恐怖的临床表现

  1)主观体验:紧张、担心、不安、焦急、烦躁、忧虑等。

  2)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尤其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呼吸、脉搏加速、多汗,腱反射活跃。

  3)运动性不安

  2、自尊心增强的临床表现

  1) 病人希望被尊重、被重视的心理需要

  2) 表现:

  A:有权有势者:有意无意地透露身份。

  B:善于交际者:谈在说地、交流感情

  C:无何优势者:期望一视同仁

  D:需要不被满足可能导致病人出现明显的不良情绪,对治疗信心下降,对医务人员不满、不信任。

  3、依赖性增强的表现

  1)对他人过分依赖,本来自己可以完成的事也要由别人来做,行为变得被动、畏縮,若因此被指现则情绪波动,感到委屈,觉不被理解

  2) 对病人身份过于投入,认为得到他人照顾是理所应当的,“病”字当头.

  4、猜疑心加重的临床表现

  1) 多疑、敏感,对医护人员的当面解释持怀疑态度,总怀疑周围人的低声谈论是在议论他的病情,对医务人员的无意的言辞、表现、姿势认为是对其病情,“真实”情况的反映,并因此产生各种臆测。

  2) 对信息的需要的反映;受病后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5、情绪不稳的临床表现

  1)情绪易于波动,容易激惹,易激动,可因亲友、同事的探望呀医护人员的关心而显得感激不尽。

  2)主要和病后生活范围相对缩窄、孤独感受增加、顾虑多等有关。

  6、害怕孤独的临床表现

  住院早期和慢性疾病长期住院的病人中较常见。

  1)主观上的隔绝感,喜欢聊天,盼望探视,希望陪护,尤其希望医务人员经常看望。上述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是不安心住院,怨言、意见多,对治疗态度消极等

  2) 和病后身份、环境转变关系密切,住院生活单调,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

  3) 孤独感往往使病人更易于产生不良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7、抑郁的临床表现

  1)对患病后果、影响的估计过于严重

  2)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预后悲观、绝望,缺乏信心

  3)自责,感到自己拖累家庭、单位、他人

  4)情绪忧郁,反应迟钝,失眠,纳差;言语、活动减少,兴趣减退,不愿与人交往,对检查、治疗态度消极,甚至不配合。

  5) 可有消极轻生观念,甚至自杀企图或行为。

  8、否认和侥幸心理临床表现:

  1)否认自己有严重病症,认为医生的诊断或检查可能有误,期望进一步检查

  2)有侥幸心理的病人在接受治疗时总盼望“奇迹”出现,并可能在病情缓解后不按医嘱进行服药、治疗。

  3) 否认和侥幸都属于应付严重地挫折的方式

  4) 个体不愿进入病人角色的反映。

  四. 头颈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一:

  要正确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经常深入病房,多与病人交流,仔细观察病人的一言一行,以便及时了解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恐惧、焦虑,还是抑郁呢?另外,对于一些病人我们还可以运用各种量表进行测试,比如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等,以便正确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二:

  运用沟通交流技巧,找出引起病人心理问题的原因,比如可能是经济问题,也可能是由于自我形象改变了的缘故。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运用恰当的沟通交流技巧与病人交流,找出其问题所在。首先,与病人交流时要全神贯注。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病人,关注病人的需要,通过体位和目光的接触,表示关心和真诚,保持舒适的体态以示耐心。这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以下的环节能否有效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他们才能对你畅所欲言。

  其次,倾听。要做到有效倾听,要求我们不仅要听病人在说什么,还应根据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行为来正确理解他们所说的话,并不是只他们所说的内容,还应注意其说话的语调、频率、语言的选择、流畅程度、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移动等。对护士来说,我们就应耐心地去听他们说的话,要集中精力,不要随便打断,不要急于做出判断,要仔细听,用心听,以了解病人所表达的真实意思。

  再次,要及时核对和做出反应,让病人确信我们在倾听,从而鼓励其继续展开他的叙述。最后,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就是在与病人交流的过程中,应该设身处地,以病人的立场去体会他们的心境和心理历程,这样会给病人一种真正被理解的感觉。

  心理护理三:

  根据病人的心理反应,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计划,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运用所学知识,综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如:病人的职业、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经历、经济、文化背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制定出切实有效的个体化心理护理方案,做到因人施护,比如:就拿疼痛来说,有的病人对疼痛的耐受力强,即使剧烈的疼痛也尽量克制自己,这种病人的思想是怕麻烦护士,又害怕服止痛药成瘾;而有的病人,对疼痛的承受力极低。对于前一种病人,我们应该主动关心他,让他体会到护士是热情的为他解除痛苦的,同时也应向他介绍正确使用止痛剂是不会成瘾的。而对于后一种病人,要耐心的解释,在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后,可按医嘱试用安慰剂。当确定疼痛是由于条件反射或心理因素造成的,这时护士就应该做好思想工作,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护理四:

  按照计划方案实施心理护理。在实施过程中,护士要富有同情心,以语言、行为去感化病人,消除他们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唤起病人求生的希望和信念。另外,在心理护理实施的过程中,也要重视语言的作用。正如巴甫洛夫把语言引起的机体反应称之为“条件反射”一样,语言是促进护士与病人相互交流和认识的工具,也是护理成功的前提。病人往往根据护士的言行来猜测自己的病情。因此,护士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的文化素质水平,还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和信心。病人在愤怒、悲伤等心理阶段,对语言刺激异常敏感,对个人行为控制异常低下。所以,在进行心理护理时我们应该用语言去温暖他们的心理创伤,调整他们的心态。

  心理护理五:

  评价所实施的心理护理是否行之有效。这同样需要我们随时与病人交流,密切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及时正确地评估他们的心理状态,以判断他们的心理是否处于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