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纱奈重口步兵:关于溪口雷竹生产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23:47
[ 作者:溪口社区学院宋鸿鸣、徐祖平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28 更新时间:2009-7-13 ]
一、现状和特点
溪口镇农业由“水蜜桃”、“雷竹”、“花卉”三大主导农产品构成,其中雷竹是一项支柱产业,雷竹面积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两分地发展到现在的4.2816万亩,其中有机雷笋面积1.9834万亩,雷笋产量达到4.5万吨,产值1.8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29%。全镇有1.3万户经营雷笋产业,户均收入1.3万元。雷竹经济已经成为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雷笋已经成为溪口农业的特色主导产品,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2000年上海市蔬菜集团公司和宁波市蔬菜副食品办公室把溪口雷笋基地列为两市的菜篮子工程基地。2001年8月,溪口镇5025亩雷竹园经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证委员会考评,被确认为目前国内雷笋生产中唯一通过有机生产认证的有机雷笋基地。同年被誉为中国雷笋之乡,2007年被评为宁波市农业产业基地,2003年和2006年在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溪口牌”有机雷笋被评为金奖产品。
溪口雷竹生产的发展,源于四大地域优势:一是就地种源优势。溪口是宁波大市范围内的雷竹原产地,因其出笋早,笋质鲜美,肉壳比率高,深受消费者喜爱。使这一优良的菜用竹品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二是土地资源和环境优势。溪口是一个山区镇,可开发的山坡多,而且环境污染少,给雷竹生产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三是笋制品就地加工优势。除鲜笋销售外,镇内以雷笋为主要原料的深加工企业有23家,通过QS认证的规模型企业4家(武岭泰兴、今日食品、山珍笋制品、兴宇食品企业),加工成水煮雷笋、油焖雷笋、香辣笋片、雪菜雷笋、羊尾笋、雪汁雷笋、雷笋干等产品20多只,通过真空包装,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毛里求斯等国家,拓宽了雷笋产业的发展空间。四是旅游促销优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给溪口带来了人气和信息,市场对雷笋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刺激了当地雷笋生产的发展。
溪口雷笋的效益提高,得益于科技教育的加盟。在镇农办、科协、成校的积极组织实施下,创造性、示范性地开展了雷竹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并进行多项实验,如“嫩竹移栽”(改变过去一月种竹的传统做法,现在是霉季种竹,优点是易成活,早成林、提早产出)、“覆盖增温”(用各种覆盖材料,如稻草、木屑、竹叶、砻糠、有机肥等,进行对比试验,目的是通过覆盖,使原来春季出笋提早到冬季出笋),“雷竹夏秋季出笋技术”(通过秋季覆盖,使雷竹在秋季就能出笋,同时提高了夏季八月小笋的产量),“间伐竹林”(砍去老竹、病竹,每亩留竹量为800—1000株)。通过试验推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雷竹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统计表明实施雷竹夏秋季出笋技术示范户的雷笋收入与传统管理相比,亩收入增长将近10倍。2006年10月由溪口镇成人学校承担的该项目,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又被评为07年度宁波市优秀培训项目。
溪口雷竹经济的形成,还凭政府的引导和投入。为了便于雷笋主产区农产品运输,结合农村道路改造,对雷笋生产专业村的主要道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2005、2006年共投入基地道路建设资金531万元,先后拓宽和硬化了新建、上山、康岭、岩头、榆樟杨、班溪、岩坑七个专业村的道路,通过基础设施的改造较大地提高了溪口雷笋基地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
二、问题及原因
1、雷竹林地普遍存在土壤碱化、盐化、板结现象。微酸性土壤比较适宜雷竹生长,土壤一旦碱化,地力受到破坏,雷竹竹鞭生长便会衰退,程度严重的甚至会发生死鞭,造成竹林衰败。2006年,我们选择了塔下、许江岸、岩头、高岙、湖山村五个点,取了雷竹园土样送宁波环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土壤检测,检测数据表明,五个点土样除湖山点一块竹园很少施鸭粪(俗称鸭泥)PH值为5.66外,其余四个点的PH值均大于正常值6.5,最高为7.34,从调查中了解到土样超标的雷竹园经营户均使用了过量的鸭粪,如07年雷竹示范户许江岸村张才义在1亩试验里施了2万公斤鸭泥,导致当年雷笋严重减产,并影响到次年的笋产量,损失严重。
实践证明过量使用鸭泥、盲目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磷、钾的大量残留致使土壤碱化。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施肥不当。现在农村有机肥料使用比较少,一般农户盲目施肥,除了化肥就是鸭泥,科学施肥、科学管理意识淡薄所致。二是土壤检测困难。竹农对自己经营的雷竹地土壤物理化学性状不了解,即使想检测,一者要找宁波相关部门怕麻烦,二者检测费用昂贵负担不起。综上所述,充分反映了目前农村急于对土壤测土施肥的迫切性,足以引起各级政府及农科部门的重视。
2、雷竹林地的病虫危害严重。危害当地雷竹的病有:丛枝病、竹秆锈病、竹煤病,其危害性尚未引起竹农的足够重视。雷竹的虫害有:竹织叶野螟、一字竹象虫、竹笋禾夜蛾、竹笋蝇等,特别是竹笋禾夜蛾、竹笋蝇蛀食笋种,造成笋种留养困难,是竹园不能连续覆盖生产的主要原因。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大为农服务力度。由政府部门统筹开展测土施肥工作,目前我镇已在全镇各地取土样158份,送市农科部门进行土壤检测,通过检测将作出指导性的应对措施。
2、建立镇一级农产品检测实验室。通过建立农产品保鲜库、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检测室、雷竹林地土壤检测室,全面开展对全镇雷竹林地的土壤检测、农药残留量测定的调查工作。
3、积极组织农户,开展教学培训和科技实验活动。以实施“星火计划”、“燎原计划”、“金桥工程”为载体,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探索雷竹四季出笋的路子。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推广夏秋季出笋技术是实现雷笋生产增产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不仅延长了雷笋上市的季节,而且能大幅度地节省覆盖物用量,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二是积极推动雷笋的高品质栽培。以有机栽培为基础,从粗放型经营向精细经营转变,努力提高雷竹单位面积的效益。三是合理施肥、培育地力,改善土壤环境。针对目前雷竹土壤碱化,雷竹生长衰退的现状积极探索土壤改良方案。积极组织调配,使竹农能够用上雷竹专用肥,增施硅肥和硼肥。针对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重于治”的基本原则,改善竹林生态环境,优化竹林生态系统,创造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竹林的自然调控能力,增强竹林对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四是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竹农的科学管理水平。
4、扶持发展产业合作组织,加快雷笋生产产业化的步伐。一是解决产销流通环节中相互压级压价的矛盾,组建由产、供、销人员共同参与的专业合作社是化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二是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及时了解雷笋市场、最新技术动态。三是组织种植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开展科研活动、辐射带动广大竹农参与科学管理、科学育竹实践。四是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雷竹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
5、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推动溪口雷笋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当前,雷笋生产还是处于一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关系。因此,政府要为农民解决的是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基础设施改造、科技普及、市场拓展、品牌建设、有机雷笋基地申请、 项目审报等等。为此,溪口镇政府将继续采用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的方式,为雷笋产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雷笋生产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