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心头发型:探秘“海上大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3:57:21

探秘“海上大庆”

www.myfp.cn      2011-2-10 15:33:12 来源:国企摘要:中国海油上下求索28年,终于实现了“海上大庆”的夙愿。中国就此成为世界海洋油气生产大国。未来10年,中国海油还...

  中国海油上下求索28年,终于实现了“海上大庆”的夙愿。中国就此成为世界海洋油气生产大国。未来10年,中国海油还将走进深海,探寻下一个“大庆”

  圆梦“海上大庆”

  28年来,中国海油坚持对外合作、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实现了“海上大庆”的夙愿,使得中国昂首迈进了世界海洋油气生产大国的行列

  背负着希望,承载着未来,中国又一个“大庆油田”横空出世。

  这是一个勘探开发难度极大的油田。油气资源分布在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区块小而分散,而且有海风、海浪、海冰、海潮随时来袭。

  这是一个精简高效的油田。 在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形势下,仅用6万人、2000口井完成了产量的快速提升,当年在松辽盆地则需要开展40万人、3万口井的石油会战。

  2010年12月20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在北京宣布,公司国内油气当量突破5000万吨。至此,海域成为中国油气开发最重要、最现实的接替区之一,中国能源开发从此步入“海洋时代”。而中国,也迈进了世界海洋油气生产大国的行列。

  为了这一天,中国海油人奋斗了28年。

  对外合作植入良好基因

  1982年2月15日,没有鲜花、鞭炮,没有热烈的剪彩仪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北京东长安街31号挂牌成立。走进这座三层小楼,第一任总经理秦文彩正在办公室凝神审阅着明天即将发布的第一批国际招标通知书。盘点仅有9万吨原油产量的家底,他对此次招标不敢怠慢,因为它关乎中国海域的尽快开放。

  可以说,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开始,中国海油就已经趟出了一条对外合作的先河。“没有对外合作就没有中海油。”在采访中,海油人经常提到这句话。

  对外合作的大门打开后,国际众多跨国石油公司带着资金、带着技术越洋过海来到中国。道达尔、埃克森、BP等国际石油企业的旗帜在中国海域从南插到北,平台上多了大胡子的“洋鬼子”,也出现了以前没有见过的物探船、钻井船、采油船??中国海一下子热闹起来。

  然而,冲突与磨合也随之上演了。在北京,一场关于“对外合作是爱国还是卖国”的大讨论激烈地展开;在海上,“平台上为什么不能吸烟”、“以前我们就是这么干的,现在为什么不能”等不和谐音不断出现。最终,实践使海油人认识到“不承认落后就不是爱国主义”,他们发誓要不断学习。

  南海西部海域是海洋石油行业对外合作的前沿阵地之一。1982年,道达尔公司发现南海第一个油田涠10-3,并于1986年开采出第一桶油,当年年产量近30万吨。1983年,莺歌海再传喜讯,中国海油与阿科公司在莺歌海发现储量近千亿方的崖城13-1气田,这是中国近海发现的第一个也是迄今最大的气田。

  对外合作成果最显著的地区是南海东部海域。1990年,珠江口第一个合作油田——惠州21-1油田建成投产以来先后开发了14个合作油田,形成了中国最大的近海优质高产油田群。

  28年来,中国海油勘探开发区块共计82个,其中对外合作区块多达72个,利用外资100亿美元。

  在“海上大庆”建成之际,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现任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王涛这样说道:“从诞生的那天起,中国海油就通过同世界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合作,在自己的发展基因里注入了当代石油公司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现代企业制度。”

  也正因为这样,中国海油在对外合作中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也成为了中国工业企业的“特区”。

  思想解放拓出勘探新天地

  对外合作如同一架云梯,让刚起步的中国海油一下子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可是,这只是中国海油发展的一条腿,而且随时可能被抽离。“外国石油公司来中国的最初几年,因为没有大的勘探发现,所以有一些公司就开始撤离了。”中国海油总地质师朱伟林对此记忆深刻。立志要建立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海油人认识到,在对外合作的同时必须自强筋骨,发展自营油田,要实现“两条腿走路”。

  “要让自营勘探这条腿变长变粗,地质工作是关键。”这是大家的共识。其实,海上油田与陆上油田有些相似之处。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转战海洋的石油人也曾这样认为。“以陆推海”成为当时最具代表的勘探观点。然而,现实给了海油人一记耳光。“虽然我们已经开始和国外公司合作,而且不断吸收国内陆上油田一些经验,但并没有大的油气发现。”中国海油副总地质师、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副院长邓运华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有些失望,“经过实践后,我们发现陆上油气勘探的很多经验在海洋里失灵了。”

  海洋到底有没有大油田,这些“金娃娃”藏在哪里?海洋石油人苦苦思考着、实践着、反思着,并强烈认识到必须逐步探索适合海洋油气自己的勘探理念与技术。

  “三个重新研究”被适时提出:重新评价研究以往全部地震、钻井资料,分析总结以往钻采工艺技术;重新研究华北含油气盆地发于、发展充填史;重新研究渤海油气成藏特点和分布规律、渤中凹陷及其周围构造运动发育发展历史以及郯庐断裂活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大海不负有心人。全新的勘探理念相继提出:“渤海湾盆地凹陷凸起油气聚集的差异性”、油气运移“中转站”模式、花岗岩潜山勘探理论??这些勘探理论的突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带来了中国海油储量增长的高峰期,蓬莱19-3、蓬莱25-6、曹妃甸11-1、旅大27-2等十多个大中型油田群相继被发现。

  “中国海油5000万吨的实现, 1995年?2004年的油气勘探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朱伟林告诉记者。

  “找油气不是靠运气。”记者在采访中对邓运华副总地质师的一句话印象颇深。是的,找油气不能靠运气,“海上大庆”的辉煌也不是靠运气。今天海上大庆的无限风光,其实早已肇因于15年前的勘探突破。同样,“十一五”期间,依靠大面积三维地震采集与处理等技术,中国海油自营勘探发现20余个大中型油气田,占新发现储量的60%,又为下一个“海上大庆”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利剑打造上产传奇

  对人类来说,上天、入地、下海是最难的三件事。对于海洋石油开采而言,它远非“陆上多了层水”那么简单。

  海洋油气开采成本比陆地开采高出6?10倍,最贵的深水井高达1亿美金。这么多钱投进去,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何保证打井的成功率?这是问题之一。其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对精确度的要求比太空技术还要高,误差不能超过一米。这又如何保障?此外,在高投入、高风险的情况下,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高技术含量?

  一系列技术“坚冰”挡在海油人的面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成为中国海油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中国海油28年的发展史实则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油副总经理周守为表示。

  简单一句话其实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只有身在其中的海油人能够切实体会探索的艰辛。当那些“大胡子”、“洋鬼子”用异样的目光审视着头戴狗皮帽、身穿“道道服”,土得掉渣的中国海洋石油队伍,并作为作业方颐指气使地命令中方员工做这做那时,致力于建设中国海洋石油工业体系的海油人暗下决心,一定要自强。

  怎么自强?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海油人虚心扮演着学生的角色。但他们明白,这只是“偷师学艺”,最终目标是自主创新。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

  中国海油的石油资源以稠油为主,这种装在瓶子里不会流动的油品占总产量的60%。当初,公司打算借鉴陆上辽河油田的稠油开采经验,但是发现根本不适用。陆上稠油开发采用密井网热采技术。这种方法要求打很多井,这对海洋油气井而言成本太高。其次用蒸汽热采,需要大量淡水,这对依海而建的海油工业而言成本太大。面对稠油“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外国公司放弃了。

  可是中国海油没有放弃。在国际上无类似油田开发先例、外国公司不参与的情况下,经过无数个夜以继日,“海上稠油注海水强采技术”浮出水面。随后,长距离海底稠油混输技术、海上油田早期注聚技术等一系列配套技术也新鲜出炉,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这些利器面前,稠油这个坏孩子被驯服了。2010年,中国海上原油产量60%来自稠油,为“海上大庆”的建成立下了汗马功劳。这项技术也让渤海油田的稠油产量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稠油的总产量。如今,这项中国海油完全自主创新的技术被国际公司阿纳达科借鉴,并将此应用在了巴西类似的稠油油田。

  海上优快钻完井技术,是中国海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又一科技创新案例。该技术应用于稠油开发的生产实践后,钻井效率提高了3?4倍,完井效率提高了2?3倍,如今已经成功应用于666口井,节约直接投资92亿元。“如果没有这项技术,中国海油的原油产量可能达不到现在的一半。”周守为曾经这样表示。

  从发现到建成一个海上中等油田,国际上要5?6年,中国海油只需要3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优快钻井技术”。它使得中国海油的技术集成实现了一次跨越。

  如果要列举中国海油的科技创新成果,还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2010年,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荣获国务院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中国海油已形成我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十大核心技术和十大配套技术,具备了在近海油气开发的全套技术能力。

  管理创新激活海油动力

  “中国海油的管理模式更符合现代化、国际化,实现了扁平化和专业化的高效运作,保证了我们以6万人之力实现5000万吨产量。”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执行副总裁陈壁告诉记者,“如今,中海油渤海油田实现3000万吨油气当量,但天津分公司只有1000人左右。”

  陈壁所说的管理模式是指中国海油探索形成的“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差异化竞争、集团化管理”。为了适应国际化形势的发展,中国海油利用十年时间,完成“三步走”。第一步是,3%的员工和80%的优良资产组成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实现上市。接着,37%的人员带着12%的相对优良资产重组海油工程(600583,股吧)和中海油服(601808,股吧)两家专业服务公司,并完成上市,油公司和服务公司互相支持。第三步,60%的员工带着8%的相对较差资产,于2004年重组综合性支持和服务公司。

  至此,中国海油形成了精简高效、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陈壁这样表示:“协调发展是中国海油区别于国际石油公司的最大优势。它以最大力量保障了5000万吨的快速实现。”

  创新是一种扬弃,对既有利益格局势必会产生影响,也势必会受到很多阻碍。“当时海油的技校被取消了,有很多学生就在门前烧纸。”不愿具名的海油人告诉记者,“不过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如今,中海油的存续部分整合成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盈利很不错,听说也要上市了。”

  其实,中国海油的管理创新贯穿于公司发展的28年整个历程。从上世纪八十年的“总经理负责制”到本世纪初的“用工薪酬制度改革”,中国海油很多管理创新都走在国企前列,趟出了一条具有国有企业特色的发展之路。如现任总经理傅成玉所言:“管理创新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这些管理上的改革为“十一五”的快速上产铲除了“拦路虎”。中国海油这只大象开始具备了跳舞的活力。不过,让这头大象冲刺5000万吨的过程,还有一种管理不得不提——“三约管理模式”。

  “十一五”开局之前,中国海油的国内油气产量为3364万吨。如果要在五年实现5000万吨,那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作为“海上大庆”的上产重镇,渤海油田要让900万方油气当量,在五年时间内提升到3000万方油气当量,肩上的责任更是艰巨。

  一定要从管理上解放生产力。时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陈壁发现:“当时公司从勘探、评价、开发、生产等一系列环节下来,虽然界面清晰、利于专业化管理,但是这种列车式的管理模式使车头看不到车尾,各部门之间工作容易脱节,相互之间难以形成合力,给工作带来了很大阻力。”

  经过不断地摸索,“以地质油藏为核心,勘探开发生产一体化体系的管理体系形成了,概括起来被称为三约模式,即高度集约、合理简约、严格制约。”陈壁说。这种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勘探开发质量与效率。往常这样亿吨级的油田从发现到生产需要5?6年时间,现在只需要2?3年时间,而且产量远远超过了设计方案预期。2010年底,渤海油田在种种自然灾害的阻挡下,仍然超额完成目标,实现油气当量3200万立方米。

  可以说,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海油的一种本能。仅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海油就获得了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奖十余项。正是因为持续不断地管理创新使得中国海油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安全固牢海上大庆根基

  2010年的墨西哥湾充满了惊险与眼泪,血淋淋的爆炸让十多条年轻的生命葬身大海,也让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BP元气大伤,几乎倾家荡产。这给世界所有石油公司上了沉重的安全课程。中国海油将这个案例研究了一次又一次,最后在“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装上了“本质安全型防喷设计”。“这能保证我们不会发生墨西哥湾的惨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油副总经理周守为告诉记者。

  安全是中国海油领导最为关心的事情。因为没有安全,一切都会成为零,更别说是5000万吨快速上产。

  在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员工小李在检测油田生产时,发现存在安全风险,于是他毫不犹豫启动了ESED应急关断系统,使所有油气井停产一天。然而,事后相关人员检查发现当时并不存在安全作业风险,是员工认知有误。小李很忐忑,因为停产一天会给油田造成上百亿的损失。然而, 让人惊讶的是,天津分公司没有惩罚小李,反而对他给予了丰厚奖励。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出于作业安全的考虑。

  看似不合常规的安全规章在中国海油处处可见。中国海油有一项“五想五不干”的规章制度:一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二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三想安全工具,未配备不干;四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五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每一次施工前,员工都会在一张卡片上逐条写明本次作业的风险,以及对于风险的掌控能力是否足够。在这个小卡片上赫然写着:“如果遇到风险,请您为自己和家人考虑,第一时间逃离。”

  记者有些不解:“这不是和铁人跳进泥浆池的形象有些不符么?”

  “以人为本,这是中国海油安全环保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中国海油健康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宋立崧告诉记者。

  这是多么可贵的观念转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发生的“渤海二号事件”,现在仍然是海洋石油人不愿提及的隐痛。如今,中国海油在安全环保上不断借鉴国外公司的优秀经验,与国外同行在实践过程中同步推动体系建设。

  目前,中海油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健康、安全、环保体系,即HSE体系。首先有一套风险辨识过程的系列工作,识别风险后,会有针对性建立相应的规定和制度。HSE体系规定,相应的制度还有一套动态的监控实施过程,要能适应变化,包括范围变化、人员变化以及其他公司管理体系衔接上的变化,都需要进行事前的调整。还有相应的记录报表跟踪的过程,这样就保证了体系按照PDCA循环,就是规划、实施、检查和纠正这样一个过程使这个体系不断完善。

  “即使再严细的制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一切都是枉然。”宋立崧说到,“为此我们强调执行力,强调安全文化的构建。”

  在提升执行力方面,中国海油从小事做起,逐渐把制度落实到行为,并内化为全体人员的习惯。比如,中国海油有一个规定,在平台上不准喝酒、不准抽烟,不准钓鱼、不准打架。

  强有力的安全环保制度与安全文化理念的构建,让中国海油近年来没有出现过一次大事故,保证了5000万吨的安全上产。

  谈起中国海油的安全环保工作,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宋立菘自豪地说:“‘海上大庆’是不带血的5000万吨,是绿色的5000万吨。”

  5000万吨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份夙愿、一个里程碑。至此,中国建成了完整的海洋石油工业体系,而且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海洋油气工业的百年历程。

  链接1

  我为中国海油感到很骄傲,也备受鼓舞。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近29年的努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经成为全国最优秀的企业之一,并且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中国海油已连续6年被国资委评为A级企业;中国海油改革发展的历程与经验以全景式案例的形成进入了哈佛商学院的讲堂;最近,所属的油公司还获得国际能源界“奥斯卡”奖中的最高奖,即普氏年度最佳能源公司。

  ——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现任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王涛

  中国海油作为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主力军,多年来通过艰苦奋斗、科技创新,其实已能够与国外的海洋石油公司相媲美,它的一些勘探、开发技术已位于国际前列。

  ——中国工程院院士邱中建

  中国最早的海洋石油工业建立在陆上石油工业的基础上,但是在中国海油人的努力下,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完备的自身体系建设,还在一些方面反过来促进了陆上石油工业的发展。海洋石油虽然起步较晚,但现在绝对具备了与世界大公司比肩的硬实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

  探路“深海大庆”

  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未来10年中国海油将在设备建造、技术攻关及人才队伍上下大力气,以建成“深海大庆”

  海盗四起,劫持船只,绑架人质??

  2008年底,全球人的目光聚焦在索马里海盗身上。事件发生后,中国宣布派海军舰队赴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随之,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婉转表示:“中国现在如果建造航空母舰,世界不应当感到惊奇。”两条消息让国人倍感精神。

  与此同时还有一条消息,虽然并未引起国人的热议,却同样应当感到振奋:代表世界最先进技术的中国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在上海开工建造,代号是“海洋石油981”,重要性堪比航空母舰。它是我国石油工业挺进深海的重要武器装备。

  “保卫蓝色国土需要强大的海军,但是要开发建设蓝色国土需要像中国海油这样能够从事海上能源开发的国家队。”国家主席胡锦涛寄语中国海油。为此,中国海油立志,在国内“海上大庆”稳产的基础上,将投资2000亿元到2020年建成一个“深海大庆”。

  这是一个颇具雄心的目标。那么,中国海油的这份底气究竟来自哪里?

  曙光照进中国深海

  日本有部动漫的主题曲叫《深海孤独》,曾风靡一时。不过,现在的深海已经不再孤独,这里正在成为世界油气生产商的新阵地。

  所谓深海,一般是指超过300米水深的海域,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按照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石油资源评价结果,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23%,而海洋70%的油气蕴藏在深海。其中,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的南海,其深水区被认为是能源领域最具潜力的处女地。据估算,南海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20万亿人民币。在未来20年,只要能开发30%,每年就可为中国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

  不过,走进深海需要时间。专家介绍,南海的地质结构大多是由陡峭的海底盆地构成,分散在南海中的岛屿几乎都是非常狭小的岛架,一般在50海里之外水深就会突然降至数千米,这对中国海油而言将是严峻的调整。

  面对挑战,中国海油继续坚持对外合作。“在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中,美国和巴西等几个国家走在世界前面,我们将会与其合作开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油总经理周守为告诉记者。巴西是世界深海油气勘探开发走得最快的国家,拥有比较成熟的勘探开发技术。1990年,巴西深海油气仅为250万吨。通过技术创新,预计2015年,该国深海石油产量会增至9200万吨。

  曙光正在照进中国深海。2006年4月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总部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哈斯基能源合作,在香港东南250公里钻探“荔湾3-1”井成功。这次钻探成功拉开了中国深水油气开发的序幕,也意味着中国海油实现了1500米左右的深海油气技术能力。目前,荔湾3-1气田的开发方案已经出台。

  建立深海作业舰队

  挺进深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际海洋界普遍认为,300米水深是一个分界点,再往深处每走一米,对勘探开发装备提出非同一般的挑战。

  不过,中国海油人没有止步,提出“进军深水,设备先行”,为进军深海积极蓄势。

  在上海外高桥(600648,股吧)造船厂,一艘巨舰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到处涌动着工作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这便是中国进军深水石油的旗舰——“海洋石油981”,它是我国自行建造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6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具有勘探、钻井、完井与修井作业等多种功能,在海底还可以再往下钻9000米。5个月之后,这艘巨舰就将出海试航。

  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作品。如果将“海洋石油981”安放在北京市中心3000米的上空,散开的锚链将把北京六环都囊括在内。它能经受得住200年一遇的自然灾害,而且能够实现瞬时模拟实时定位,具有本质安全型防喷设计。这一设计能够保证平台爆炸或者翻沉后,海底油气井实现自动关闭,可杜绝2010年墨西湾漏油事件的发生。

  “深水钻井平台集世界先进技术于一身,没有一个国家能独立建造,都需要整合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建成。这类平台的设计建造,以前一直被西方国家的公司垄断。如今,我们自己组织完成“海洋石油981”的设计建造。正是因为中海油的引领,才有在国内首次设计建造的机会。”“海洋石油981”项目组总经理林瑶生这样表示。

  此外,中国海油还拥有17艘FPSO船,即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数量之多位居世界第二。“它们支持着我国海洋石油75%?80%的产能。未来,挺进深海,它将有更大作为。”中国海油总经理助理、采油服务公司总经理张武奎给记者介绍。

  不仅如此,中海油还在打造自己的“深海舰队”。中海油已投资逾150亿元建造深水钻井船、深水起重铺管船、深水物探船、深水多功能勘察船、深水大马力起抛锚三用工作船等大型装备。这些装备将于2011年陆续投运,将极大提升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能力。此外,中国海油还建造了亚洲最大的现代化海洋工程建造基地,能够同时容纳两条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船和深水钻井船的泊位。

  吹响深海技术“冲锋号”

  这是中国海油深水海洋工程技术创新的一次“冲锋号”。

  2006年5月17日,“珍珠号”台风突袭中国海油流花11-1油田,作业中的“南海胜利”号FPSO船 7根锚链被台风刮断,3根软管断裂,油舱破裂,油田被迫停产。为了防止爆炸与溢油事故,中国海油成功地将FPSO拖航至安全海域,开始检修。然而,断裂锚链和软管的打捞、修复和回接等大部分工作,都要在情况复杂的水下300米处实施。开始中国海油寄希望于拥有顶尖海洋深水工程技术的外国公司,当得知修复工作难度巨大后,外国公司开出了高昂报价等苛刻条件,而且表示在时间、进度和工程质量上无法保证。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尽快让油田复产,更为了在深水方面做出实质性尝试,中国海油做出了自力更生的决定。通过数次实验、失败、再实验之后,油田提前一年复产,被称为世界海洋石油工程界的奇迹。

  在流花11-1油田修复工程中,共有6项技术创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研制125吨步进式液压油缸驱动绞车,并应用于多个工程项目;发明了专用的水下大直径软管打捞工具,并成功应用;发明并成功应用了软管接头现场垂直组装修复技术;首次建立了300米水深单点系泊系统和水下大直径软管修复的工程方案和技术规范等。“这意味着中国海油初步掌握了一套应用于深水海洋工程的维修技术,为进军深水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公司总经理傅成玉说。

  为了能够持续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中国海油在公司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上开始发力。“公司正在稳步推进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突破影响公司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中国海油研究总院院长、党委书记陈伟表示,公司因此建立了科技驱动四维体系,即对外合作进行高起点创新、生产导向进行选择性创新、以我为主进行开放式创新、健全机制实现全过程创新。

  此外,从公司管理制度上打通了科技人才成长通道。“现在总公司级专家享受的待遇和我一样,他们更加专注自己的领域研究。”陈伟笑着说。

  锻造一深海之师

  进军深海,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与装备,而且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深海之师。

  为此,中国海油未雨绸缪。“我们在3年前就开始进行深海油气作业的人才准备,分别针对钻井、固井、完井等专业,派遣50人去不同的国家学习。”中国海油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唐代治告诉记者,“国内有160人已经在上海的‘海洋石油981’平台上进行操作培训。”

  在这些特殊的培训之外,中国海油正以打造一流员工队伍为目标,加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建设。

  为了打造一批能够适应国际发展形势要求、具备战略眼光和战略筹划能力的现代化综合性管理人才。2009年,公司制订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直管领导人员年度业绩考核评价办法》,实现了领导干部从能力素质考核到工作业绩考核的新突破;有计划地选拔各级领导共82名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学习,并举办了直管领导及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中国海油已经在勘探、开发、钻采、工程和炼化五大核心专业认真推行所属单位和总公司两级专家评选,探索建立“所属单位专家-总公司级专家-国家级科技人才-院士”的专家培养体系,造就科技大家。选出成果多、钻研精神强、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专家,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按照院士的方向重点培养。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保证广大科技人员特别是年轻人确实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从而能潜心研究,技术攻关。

  中国海油还积极依靠科研项目培养人才。“十二五”期间,公司承担了8.5个国家重大专项,每个项目约有5个课题,如果每个课题能有1?2名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至少可以通过国家重大专项培养出80多名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如果加上每个课题有4?5名创新骨干科技人员,将有200名科技创新的骨干人才通过国家重大专项在“十二五”期间培养出来。

  这是一群敢于做梦的海油人,正如中国海油总经理傅成玉所说,“理想与信念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载着梦想,中国海洋石油这艘巨舰将驶向更广、更深的海域。

  激荡海油魂

  访中国海油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波

  这个冬天,记者数次来到北京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这里是中国海洋石油大厦。它显得格外不同,如同一艘即将起航的巨轮,在阳光下泛着淡绿色的光芒,内敛而蓬勃。

  走进大厦,“上产5000万吨,再创新辉煌”的标语诉说着中国海油的光荣与梦想;一幅幅历史照片见证着那些艰辛与奋进的岁月。28年里,中国海油人以“敢下五洋捉鳖”的魄力、“海纳百川”的智慧,在几乎为零的海油基础上建立起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海油精神:敢闯新路、勇担责任、善于学习、包容创新。

  在此,记者专访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波,请他为我们详细解码中国海油人的精神基因。

  敢闯源于责任

  记者:吕总,您好!首先对中国海油建成“海上大庆”表示祝贺。海油人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海洋油气发展的百年历程,速度令人震惊。您认为,这源于什么样的精神动力?

  吕波:要探究这种精神,对中国海油历史的了解很重要。其实,和大庆人一样,海洋石油事业的开创者开始也是人拉肩扛一般,用渔船组建我国最早的海洋石油勘探队伍走向大海;老一辈铁人钻井工人用手扒冰,给破冰船开路,用血肉之躯保护刚刚建成的“海一”和“海二”平台??这些都在中国海域上演过。

  “海上大庆”的建成和大庆油田有很多共同点,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这种精神是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工人的灵魂。不过,因为中国海油独特的历史轨迹,在对“大庆精神”继承的同时,也形成特有的精神理念。

  中国海油对外合作之初,我国还处在“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年代,国人意识还并不那么开放,在国家的支持下,海油人在重重困难之下开始与国外合作,用最快的速度融进了国际化的潮流之中。在国内,中国海油率先开始了“总经理负责制”、“用工薪酬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现代化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可以说,在每个历史阶段,中国海油人都以“敢闯新路”的魄力,构建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体系。

  记者:提到“责任”,据了解,中国海油在激励员工的制度中,并不以薪酬为手段,而是对“责任”二字进行了最全面的贯彻。这种责任感有着怎样的历史传承?

  吕波“勇担责任”是历史赋予中国海油的优良传统。从公司成立至今,中国海油始终坚持国有企业肩负国家责任、大企业大责任的原则,立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主动承担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随着陆上油气资源潜力越来越少、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中国海油保障能源安全的责任也将越来越大。

  如今,中国海油在推进核心产业全球化战略的同时,专业公司加快了“走出去”步伐,LNG资源量的获取逐步增加,油气资源的国际贸易量不断提高,“全球布局、全球作业”格局基本成型,形成了多元化、国际化的能源供应格局。未来,我们还将在“海上大庆”和“深海大庆”的基础上建立“海外大庆”、“LNG大庆”。到2020年左右,中国海油将形成2亿吨油气当量,相当于目前全国的油气总产量。这将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更大保障。

  学习引爆创新

  记者:建成四个“海上大庆”是一幅颇具雄心的蓝图。请问什么精神特质让海油人有了这份底气?

  吕波:海油人是敢于追梦的,更是善于学习的。这种精神让中国海油在发展中始终保持着先进性。

  当初,中国海油不仅没有资金和技术、而且没有海洋石油建设人才。为了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在对外合作初期我们大规模派员工去海外培训,不断学习全球石油行业的先进技术,广泛吸收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使公司在理念、实践、技术和经营上,始终保持开放性和灵活性,实力不断得到提升。去年年末,中国海油获得了普氏“全球最佳能源企业”和“全球最佳能源生产商”,就是实力的证明。

  如今,中国海油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加大各种培训力度。公司针对经营管理队伍、技术人才队伍和操作人才队伍工作性质的不同,提供不同形式的晋升机制,使他们各归其位、各有发展,从制度上保证这种学习力的活力。

  记者:在您看来,这种旺盛的学习能力为中国海油带来了怎样的革命?

  吕波:1982年到1992年之间,中国海油一直在努力学习、模仿国际石油公司的先进技术,并将其用于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在学习中,我们加强自己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现在,中国海油的原始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在海洋稠油勘探开发、海上提高采收率、海上边际油田开发、重质稠油综合利用领域的技术均处于国际先进行列。我们形成了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了海洋石油工业自主创新的跨越式提升。

  此外,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海洋石油工业95%的资金投入用于从国外购置生产设备,如今95%的装备实现了国产化。同时,海油工程装备的发展带动了中国船舶(600150,股吧)、机械、电子和钢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每年创造产值数十亿元。

  “容”文化

  记者:在中国石油工业传统与西方现代化之间做到了兼容并蓄。这种包容性根源于什么?

  吕波:这种包容性根源于中国海油独特的发展轨迹,是公司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化、国际化企业势必践行的理念。

  对外合作期间,与中国海油合作的70多个国际石油公司来自30多个国家,有着各自的传统习惯、文化理念与管理理念。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海油必须坚持互相尊重、包容并蓄,取长补短、精诚合作,遵循和尊重业务所在国(地区)法律法规。这也为中国海油汲取、融汇合作方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经验提供了最大可能,公司在此基础上不断寻求突破,实现了超越。

  记者:据了解,现在中国海油形成了特有的“容”文化,能为我们解读一下吗?

  吕波:“容”文化可以简单解释为容纳,宽容,容仪(规则),从容。这是中国海油核心价值观,具有统领意义和永续价值,属于公司哲学即“道”的范畴。

  我们将其分为三个核心词,即“容人、容智、容天下”。“容人”是指尊重与宽待,“容智”是指虚心、求索,“容天下”是一种胸怀。“容”文化与公司理念结合起来,就是我们提倡的在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上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在发展上坚持双赢;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过程中,讲求诚信;培植员工的创造素质和开拓能力,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突破成规局限,开创一流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