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嵩 烟花笑 mp3 网盘: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十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32:11
文徵明 书法
明四家”之一的文征明,在书法、绘画上都堪称是一代巨匠,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通,在文人画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书法作品尤以功力卓绝见长,成就主要体现在精绝的小楷与潇洒的行书上,在书法史上有重要地位。        董其昌 行书

     
                                                  

             该行书取法晋唐,用笔内涵丰富,在笔的运用中完成点画的各种形态,气贯韵满,虚实结合,由此生动变化而曲尽其妙,此书作展示了董其昌秀逸虚灵的书法风貌。

 

                                  唐 王维《江干雪霁图》



                                 

王维,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柳公权《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颜书平和,柳书险劲,故历来学大楷的人往往以此碑为入门典范。

 


                                                                                                              蔡京《徽宗十八学士图跋》

                               
现在争论宋四家中之“蔡”为京为襄已无实际意义,但仅以书艺论,蔡京不逊与宋诸名家恐是事实。蔡京的大量作品已遭毁弃,是值得惋惜的。然一脔知味,我们在其仅存的数篇跋语和尺牍中足见其学书功力之深,对于“书如其人”之类的观点似乎也应该重新作一番思考了。

 


                                  清 恽寿平《秋海棠》

                         

画中反映了秋天时节,海棠树绿叶已开始变黄,而红橙橙的海棠果却鲜嫩欲滴、挂满枝头的景象。全画以没骨画法写出,质感丰富。枯叶以朱色钩勒筋脉,生叶却以墨绿描出。海棠果以色彩染,饱满灵动,一反院体花鸟画拘谨、板的缺点,充分体现了“常州派”明面润的特点。

 

爱新觉罗·启骧 书法

清雍正皇帝第九代孙、书法家启骧的字平正而不死板,质朴而又见其微妙之处,巧妙地把壮美、健美、娇美融为一体,即粗犷敦厚,俏丽飘逸。  
清 郎世宁《高宗像》

乾隆帝即清高宗纯皇帝,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其头戴冬吉服冠,红缨顶,海龙皮帽,冠顶衔大珍珠一颗;身着明黄色龙袍,领袖边供为石青缎绣五彩云金龙,加海龙皮领,画面上乾隆面目清秀,神采奕奕,风华正茂。从绘画技巧及设色风格着眼出自宫廷画师郎世宁之手笔。   张大千 山水画


张氏泼彩画法是大范围,一气呵成,富有气势与艺术魅力的泼彩,整个画面的形象整体感很强,它代表着画家的一贯风格,显示出清丽雅逸与细润华滋的神韵,在格调、意境诸方面可谓独具“中国画之神韵”。与后来同样泼墨、泼彩的刘海粟、谢稚柳相比如何?
梁启超 书法

“暗水穿苔逰丝度柳,断云镂日小雨分江”。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不但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家。
文徵明《兰亭序》
文徵明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晚年与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派领袖。     元 吴镇《山水》
此图画松树坡石,平溪远岫,渔翁垂钓。图中山峦先勾出轮廓,后用干笔皴擦,浓墨点苔。松针用细笔勾画,圆浑不板,树干画的苍劲有力。构图采取一河两岸的形式,疏密、远近相间,静中求动,是吴镇山水画的优秀之作。   和珅 书法

乾隆皇帝爱书法,和珅就刻意模仿乾隆的书法,他写的字酷似乾隆的御笔。乾隆后期有些诗匾题字,干脆交由和珅代笔。 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重华宫内屏风上的诗文是乾隆书写,而挂在故宫崇敬殿的御制诗匾,据考证就是由和珅代笔的,从中可以看出和珅书法之造诣。   刘墉书法


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认识刘墉书法是是需要眼力的,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络分明,内含刚劲,可谓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在剧作家的安排下,他是大贪官和珅的死对头和欢喜冤家。  


赵孟頫 行书《雪岩和尚拄杖歌卷》

此卷系赵孟頫中晚年为天目山大觉正等禅寺住持高峰妙公之弟子所书,属赵氏中晚年书,沉稳、洒脱、姿媚之外,益见其间纯正的晋唐法书气格。
元 黄公望《富春大岭图》
此作中山石画法简洁,枯笔淡墨,皴染有度。画面构景紧凑,疏密虚实,对比鲜明。山石虽突兀奇崛,但其意境平淡,此奇中有平,乃画法最高境界。

 

 

齐白石《荷叶蜻蜓图》


齐白石说过:“余作画每兼虫鸟,则花草自然有工致气。若画寻常花卉,下笔多不似之似,决不能此荷花也。”观《荷叶蜻蜓图》,振翅低飞的蜻蜓生动活泼,粗放笔法画成的荷叶与工细笔法画成的草虫形成对比。此画用笔或重拙、或轻灵、或粗犷、或纤美,力度与情趣兼具。

 

朱耷 作品


八大山人其画气势雄阔,精力充沛,笔简意赅,在清初水墨写意画派中,是有独特风格的大画家。晚年艺术造诣达于高峰,凝重浑厚,丰茂拙朴,在造型上更见简练。此图画鸭,昂首凝视,神态如生。

 

 

清 郎世宁《郊原牧马图卷》



画家借助了西方追求如实表现物象体积感和立体感的绘画技巧,将马的各种姿态刻画得活灵活现,甚至连毛发的光泽也清晰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令人有呼之欲出之感,这是中国艺术史中以郎世宁为首的“海西画派”所独有的艺术风格。故宫博物院藏。

 

王献之《玉版十三行》



《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

 

汪精卫 书法



汪精卫书法拍出高价引发争议:本来一件艺术品拍出高价在艺术品市场司空见惯,但汪精卫实在是身份特殊,很多人认为这种汉奸的作品本就不应该拿来拍卖,更没有资格与大师们相提并论。但同时也有人认为,收藏作品是收藏历史,而不要和作者的政治观念扯上关系。

 

 

清 雍正 草书《五言诗》



雍正的书法作品的确是经过了多年磨炼,有深厚的功夫。从字体用笔来看,似乎临仿赵孟作品较多,但是柔媚之中含有刚强之气,可以说是绵里藏针,这正体现出他的个性。

 

 


王询《伯远帖》
王珣书《伯远帖》为晋代真迹。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慈禧太后《牡丹图》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等仓皇出逃,当日夜宿京郊西贯市村。村民奉上蒸熟了的玉米面窝头,其甚觉可口,于是便问是什么做的,李莲英答曰,是棒子做的。太后听罢言道: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叫棒子,改叫“御米”吧。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御米”便写作了“玉米”。

 

 

宋 米芾《珊瑚帖》


此帖是米芾晚年的著名行书书迹,其书较中年以往作品,字态尤奇异超迈,随意而书,神韵自然,且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元代虞集评言:“神气飞扬,筋骨雄毅,而晋魏法度自整然也”,施光远称其“当为米书中铭心绝品,天下第一帖”。

 

明 王绂《山亭文会图》


此图为王绂的代表作,写文人雅士于山亭聚会的情景。该图立意古逸,构图严谨。图中笔墨深厚华滋,在继承元代文人画的基础上揉进了自己的笔意。山石先以枯淡墨皴写,按结构层层加叠,最后以浓重墨勾皴点苔,使整个画面具有苍茫湿润、清灵爽利的特殊效果。

 

 

 

启功《春满丹林》

以朱砂画竹为苏东坡首创。据说,一次东坡偶然兴起以朱砂画竹,时人有不以为然者,谓“竹非朱色”,东坡曰“竹亦非墨”。后来写之者不绝,且渐有镇宅、开运、祛煞、祈福等诸多附加功用。启功也曾作诗述其自画朱竹,“问余何事研朱写,晓色临窗几案晴”,欣赏此作确有神清气朗之感。

 

宋 马远《梅石溪凫图》



峭壁之上,两株梅树一上一下,红白相映,错落而开。红梅枝干虬曲,取苍龙探海之势,这是马远画树的典型画法,人称“拖枝马远”。下方的野鸭既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是全图的点睛之笔,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无限生趣,跃然绢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齐白石 启功《佛像书法对联》

此幅佛像慈悲含笑,情态动人。画神像难画这样情态慈祥,实际是老人通过神像表达自己善良的情感,尤其可贵在衣纹的画法上,衣纹用浓墨和淡墨、干墨和湿墨相间画出。启功先生特为作联相配:“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使此作更具意义。

 

 

启功《书法一堂》


启功先生书法,以真、行、草书见长,形制皆备,风致多样。无论是条幅、册页、屏联,还是扇面、手札、题跋,都表现出优美的韵致和悠远的意境,给人带来独特而高雅的视觉冲击,“清、雅”是启功书法的基本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