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快乐的句子:双花连胆汤治疗胆囊息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14:47

双花连胆汤治疗胆囊息肉

作者:周汉清 
 2006-04-14 《中国胆囊息肉论坛》(第544期)

        自拟双花连胆汤处方

    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前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水煎,分2次服,每天1剂,疗程为30天。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典型病例

    赵某,女,38岁,2004年8月20日初诊。患上腹部胀痛、口苦咽干、烧心纳差近2年。1年前曾在某县人民医院经电子胃镜检查,诊为反流性胃黏膜炎。经治疗有所好转,但反复发作。半年前又到某市人民医院检查,经B超检查诊为胆囊息肉、胆囊炎。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手术,改为服药治疗,有一定好转,但停药则复发。经人相荐,来本院门诊。自述上腹部胀痛,两胁亦时有胀痛,进食肥猪肉或蛋类食品后加剧。口苦咽干,嗳气烧心,纳差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B超检查示胆囊大小为7.8cm×3.4cm,后壁见有直径0.8cm、0.4cm大小息肉各1枚。诊断为胆囊息肉、胆囊炎。遂予双花连胆汤治疗,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前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每日1剂。8月26日二诊,患者诸症大减,精神好转。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继续服用原方。9月6日三诊,患者自诉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纳增,但仍有轻度烧心,大便不畅,遂予前方中加火麻仁15g,大黄6g,嘱进13剂。9月20日四诊,患者告之,诸症消失,饮食正常,体重增加。B超复查,胆囊大小为5.8cm×2.6cm,未见胆囊息肉。停药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体会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双花连胆汤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厚朴、前胡、白芍、甘草理气行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脾祛湿之功效。药中病机,故疗效显著。

    附:应用实例:
    2006年10月14日 天气:晴

    今天早上我去医院检查了,结果很意外——未发现胆囊息肉,就是说我痊愈了。医生给我做完B超很意外,就又给我仔细的查了一遍,然后很肯定的告诉我我的胆囊很正常,没有息肉也没有什么结石。
    我差点乐晕了!高兴归高兴我还是记得我亲爱的朋友们的,我把我最近的情况给大家汇报一下:

    1、我用的就是这个方子三——双花清胆汤,一剂煎两副,早晚各一次。我是从2006年7月11日开始吃的,那时侯我的息肉是0.8*0.4,单发。服用一个月之后去检查,变成了0.6,我开始还以为存在误差,不过也着实高兴了一阵子——至少没变大嘛!由于最近一直比较忙就没有去复查,转眼两个月过了,今天就去查了一下,没想到竟然悄悄的好了(医生给查了两次,应该不会有误差吧,要是这都有误差,这个医生可能早就饿死了)。原来打算吃半年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想到这么快旧好了。呵呵,说这个药不好使,那是扯,要么息肉怎么没的?所以要给这个方子记头功。

    2、饮食很重要:我每天都会吃早饭(豆浆油条),当然,中餐和晚餐也会按时吃;三个月以来我没吃过鸡蛋、动物内脏、牛羊肉、肥猪肉、甚至海鲜都没吃,只吃一点瘦猪肉,少量鸡、鱼;每餐都要至少一个带叶蔬菜;每餐饭量保持一碗多一点,不能太饱或者太饿;每天下午3、4点钟吃苹果一个;常吃南瓜、黄瓜、胡萝卜肉汤、番茄肉汤;不食辛辣,禁绝烟酒,不喝酒精类饮料;每天睡前喝一杯全脂牛奶(我喝的是蒙牛、伊利);喝绿茶;按时吃药哦!

    3、习惯问题:每天坚持体育锻炼1~2小时;每天保持连续睡眠6小时以上(由于工作原因,这是我能保证的最大限度,如果有条件最好每天保持8小时左右);休息好很重要,你是病人不要太累哦!

    4、心态问题:放松心情,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不能发怒、生气、上火;珍惜自己,如果你爱你的家人、朋友、父母兄弟,就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认真对待病情,按时吃药,调节作息。

    为了不复发,我决定再继续吃一个月,巩固一下。朋友们,你们要努力哦,息肉并不可怕,关键是战胜自己的陋习!

    我的QQ:42067857 邱晓夫

    祝福你们,也祝福我自己!([中国胆囊息肉论坛]成功案例)


(转自《weicat》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