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间能静止下载:语文课堂:一首流动的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11:28

语文课堂:一首流动的诗

 如果说人类生活不能没有诗,如果说每一个人的生命也不能没有诗,如果说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诗篇,那么,语文课堂就是一首诗,一首流动的诗。

语文课堂是一首流动的诗,源于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诗性语言,源于教学的内容多是诗意浓郁的文学作品或文辞优美的文章,源于语文教学可以运用天马行空式的感性形式和诗性思维,源于语文教学的效应主要依靠心灵感染和灵魂熏陶,源于语文生活本就是充满诗意的人类生活……

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时每处,都是美妙的诗的乐章。

 

课堂:灵动的诗心和诗性

“诗是出自灵魂又归向灵魂的返照,是生命运动淋漓尽致的写意,是人生复杂经验的凝聚,是个我人格的最高塑造。”(陈仲义)诗出自人的诗心和诗性。

诗心和诗性是内在于语文教师心灵和品性中的独特的心性。这心性是独立、自由的鲜活人格——能以本真的生命深入到时间和生存的内部去体验,能不断开启新的精神光源,拓展新的精神空间;这心性还是原创性的、敏感的审美体验——富于新奇感、惊异感、意外感,成为一次原发性的“灵魂事件”,于瞬间升启对生命与存在之奥秘的特殊体悟。因为“诗的艺术特点是它的直接如闪电武的穿透,和它的无边际的暗涵。”(郑敏)

一位教师教学《我与地坛》,在目录中找到它时就阵阵激动,有着抑制不住想哭的欲望。上课了,教师范读时止不住的泪水打湿了课本,他感觉他不停地哆嗦……十五分钟过去了,学生已是伏倒一片,几位“有泪不轻弹”的男生表情“失色”,前排两位女生抱头而泣……这些都是教师和学生的诗心和诗性使然。

有诗心和诗性,才能有课堂上诗意的人生追求,才能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诗意境界,把课文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讲、是述,是独语、是倾诉,都会情随事迁,志随物移,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趣,给人一种至纯至净的艺术感受,散发着颇为醇厚的唯美气息。

一位教师教学《春》,一上课就说:“一提到春啊,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接着就和学生一起背诵起描绘春天的古诗来,课堂上顿时充满了浓浓的春天的气息。讲“春花”一段。教师说:“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用心血和智慧培育出许多美丽的花朵。你们都知道哪些写花的诗句?”学生高兴地说了起来:“映日荷花别样红”、“红杏枝头春意闹”、“日出江花红胜火”……教师说:“还想知道更多的写花的句子吗?”于是教师板书了冯梦龙对名花品格描写的句子:“梅标清骨,兰挺幽芳,茶呈雅韵,李谢浓妆。杏娇疏雨,菊傲严霜。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玉树亭亭阶砌,金莲冉冉池塘。芍药芳姿少比,石榴丽质无双。丹桂香飘月窟,芙蓉冷艳寒江。梨花溶溶夜月,桃花灼灼朝阳。”学生抄写完毕后,教师说:“那么朱自清笔下的春花为什么写得那么美?”

“因为朱自清喜爱春花,在描写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智慧。”

“因为春花本身就很美,写起来也就很美。”

“因为朱自清在描写中使用了修辞手法。”

经过讨论,大家从这段136字的文字中看出作者共九次用了七种修辞手法。此时,学生的心里十分亮堂,一种洞悉底里的智慧快感和舒心畅意的审美愉悦洋溢在心头。

2004年春考作文以“忘忧草”为话题,让学生写篇千字文。一位教师也让学生写这篇文章,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微笑着说:“你们有忧愁吗?(生答:有。)你们是希望忧愁还是渴求忘忧?(生笑答:当然想忘忧。)是啊,人生渴求忘忧草。愿忘忧草能驱除战火忧伤,使大千世界永葆和平;愿忘忧草能解除饥寒之忧愁,使天下百姓都得温饱;愿忘忧草能免除学习之忧苦,使莘莘学子学有所成;……这不都表达了我们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吗?(短暂停顿,学生静思,点头表赞同)可是世上有没有忘忧草?(生答:没有!)对呀,真正的‘忘忧草’是不存在的,具有一颗坚强、自信的完备内心,才是一株永不凋落的‘忘忧草’。梦想发明什么‘忘忧草’来解除烦恼,那是可笑的。只有调节好心态,具有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健康快乐的心理,才是真正疗治烦恼的良药!你们说是不是?(生答:是!)再者,人世无需忘忧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古人说得多好!生活本身就是烦恼构成的一串念珠,它给人以奋斗的动力、直面的勇气,挑战忧愁和烦恼这便是人生。”教师的这段充满感情和诗意的话语,仿佛一阵清风吹去了学生心头的“忧愁”,学生们沉思着,很快就高兴地写了起来。

教师的诗心和诗性就像那不落尘俗的精灵,永远保持着飞翔的姿态,在学生心灵的旷野中且歌且吟,一抬首一投足,总显出非同寻常的内在韵致;一个眼神一段话语,总能激起“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妙。有了教师诗心和诗性的浸润,何愁学生没有诗心和诗性呢?

 

课堂:飞扬的诗情和诗思

“诗是一切生命的永恒的超越性激情。这是每个心灵蕴藏的素朴的诗:它揭示了人性渴望不朽的冲动,揭示了人精神如渊海般的神秘与不可言说,揭示了人的内心深处对于永恒与无限的渴望。”(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P.223

情感是火,思想是石,两者碰撞在一起,才会产生炽热灼人、光芒四射、感人至深的情思的火花。语文课堂应该流动着与课文情思相和谐的、丰富而热烈的情思。这种情思源于课文的情思,它感染着教师和学生,并使他们互相感染,形成一个流动着的热烈、浓郁、美好的情感流和思想流。

都德《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向学生告别的场景是文章的高潮所在,教学时出示韩麦尔先生写完“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后的照片,组织学生图文对照仔细阅读和观察,要求学生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描述课堂上庄严肃穆的气氛,描述人物的神情、语言、动作,表述韩麦尔内心的痛楚和期望。随着学生认识的深化,那种美好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思想的火焰自然也燃烧得越来越旺。

情感和思想熔汇的情思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它能使言说者在言说的同时被自己感动,变得神圣不可侵犯或不受自己控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感慨时事,写景抒情,议论风发,集史才、诗笔、议论于一体,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教学时,先解这名句的含义,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继之比较众多为岳阳楼题写的诗文中唯有这一名句传诵不衰是因为其思想境界高于常人,体会作者彼时彼地提出这个抱负乃是中华优秀儿女崇高品质的集中反映;三想当代青年所应承担的历史重任;四抒自己为国家、为人民所应怀有的远大而宏伟的志向。这样,阅读、理解、评析、表达,文章的主题反复在学生胸中回荡,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的神圣感会油然而生,从而觉得自己也高大起来,神圣起来。

语文课堂上的情思,是一种形象的、情感的、浪漫的、具有永恒意义的“思”,它是那种“既凄凉又温慰的苦恼、灵魂超忽之间的狂喜、领悟神秘的感觉,和那对终极实在的直观。”(刘墨语)它具有永远的指涉性,永远指向一种文化建构,是构建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精神力量;它永远指向真理、理性与理想的人性,是建构理想的有意义的人性思想内核。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篇论文,同时还是篇蕴含着浓厚情感的抒情散文。学习它,不让学生心里掀起悲壮的情感的波涛,不引起学生深沉的思索,不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崇高的美,就不是成功的教学。为此,教学可分两步。第一步,用一课时从论文的角度学习,第二步,用一课时从抒情散文的角度学习。课前先让学生搜集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资料,了解马克思遭受的不同寻常的政治迫害、经济贫困、子女病逝以及他的坚强的信念和巨大的毅力,了解至今美国仍把《共产党宣言》作为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的意义。这样,“马克思”在学生的脑海里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平凡人的生活和伟人贡献的真实的“生命”。上课后,在悲壮激昂而又明朗辉煌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之后,教师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的情感引入马克思葬礼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对重点词语稍作朗读指导后,就让学生以恩格斯的身份“讲话”(朗读)。学生“讲”得激昂而又悲壮,深沉而又坚定。在讨论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原因之后,教师出示了马克思的一些“格言”,最后,教师满怀激情地将马克思的“在选择职业时……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的名言背诵给学生。此时教室里洋溢着一种庄严而热烈、崇高而昂扬的激情。正如学生在读后感中所写的:“读着读着,马克思的形象像雄伟壮丽的高山耸立在我心中,马克思的思想像大海的波涛激荡着我的情怀,一种崇高的美感油然而生。”

这样的课,也许有人认为不太“语文”,其实,语文课绝不能只局限于字、词、句的训练,它应该给学生以精神的鼓舞和灵魂的唤醒,应该让学生从思想上走近大师,受到崇高美的洗礼,这样,才能让学生从生命与学习的起点上,占据一个精神的制高点,那么他才能高屋建瓴,准确而精明地驾驭语言,成为一支会言说、有思想的“芦苇”。

 

课堂:浓郁的诗味和诗意

有人说,只有诗歌的言语,才是至高至纯的天籁之音。诗的语言作为诗性文体的最本质凭恃,其特性在于:(l)是超语义的;(2)是与精神同构而非仅作为载体的;(3)是造型性的而非通讯性的;(4)经由出人意料的组合而脱离语言习惯与语言制度,成为有意味的语言事件。“具有最大限度含义的语言就是诗,具有最小限度含意的语言就是散文。”(洛夫)诗的语言是意象语言。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觉与情思。意象语言具有直觉性、表现性、超越性等特点,因而也最具诗味和诗意。

《藤野先生》起句就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个学生很敏感,说:“前面并无句子,这儿为什么用‘也’?”经过思考、交流,学生们不仅对作者离开东京赴仙台的思路加深了理解,而且感悟到作者对清国留学生龌龊生活的厌恶、鄙夷和作者跨洋渡海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再联系文章后面写的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日本电影宣传对作者强烈的刺激,以及“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等句子,反复朗读、体味,既使学生学到语中寓情的写法,又使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强烈的民族自尊的感情流入学生的心田。

教学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分明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为什么用在可爱的小草身上?”学生们思考后明白:“偷偷”写出了小草钻出的情态,神不知鬼不觉,更显出其生命力之强,同时也理解了这是贬词褒用,还举出了《背影》中“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中的“聪明”来证明,接着还用这种方法写了几段话:“春天来了,麦苗贪婪地吮吸着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他脑袋瓜一转,便有了一个小小的诡计,第二天,教室的窗台上就有了几盆鲜艳的菊花。”

《我的老师》(魏巍)的教学正在进行着,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我觉得课文一个地方有毛病。大家看——”他读了起来:“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觉察,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读完了,他说:“这几句,前面口口声声称‘她’。而后面却改称‘你’了,这不是毛病吗?”老师听了,心里一阵惊喜,随即让学生发表意见。

“前面都是记述老师对‘我’关心爱护的事情,从这里开始写‘我’对老师的依恋了。”

“上文是以记叙为主,到这里作者要抒情了。”

“这里改称‘你’,就像面对着老师说话,更容易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老师问:“改换人称,可不可以放在文章前半部分,前半部分也有抒情啊?”

学生思考起来,然后答道:“应该放在文章后半部分。”“应该放在作者感情达到最高潮的时候。”

“好,话说到点子上了!”老师高兴地说,“我们又学到了一种写作手法,用第三人称记述人物当感情达到高潮急需抒情时,可以变换为第二人称。在变换时,先用‘呼告’来过渡,如课文先呼一声‘老师’,然后改换为‘你’,这样变换就自然了。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先用拟人手法‘她’来写梅雨潭的绿,到结尾处感情达到高潮时,便写道:‘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学生们听了,心中不由得荡起了感情的波澜。

正因为语言中蕴涵着情感、灵魂和生命,所以,也就蕴涵着无穷无尽、耐人寻味的诗意。语言教学应该通过对语言的咀嚼体味,来感受那种令人回味无穷的诗味和诗意,从而使语文教学活跃着栩栩如生的诗的意象,氤氲着浓郁的诗的意境,使语文学习成为富有诗意和诗味的生活。同时也只有这种富有诗意、诗味和诗性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华美的境界,也才能使学生的情感、灵魂和生命在诗意中醒着,并不断地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