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伦e可以暴击吗:不读书更难改变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9:53:10
  • 不读书更难改变命运
  • 作者:孙勇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11-12-22 10:58:38 阅读32次 【大 中 小】
  •  

       有个段子在大学校园颇为流行:甲骨文公司CEO埃里森在耶鲁大学演讲,说在座的大学生统统是失败者,并举证:世界上的首富、二富、四富,要么是没上大学,要么是中途辍学,他自己更是被耶鲁开除,号召大家退学算了。可算是“读书无用论”经典版。

      读书有没有用的争论,大概从人们有书可读的光景就开始了。不要迷恋埃里森,这哥们儿只是个传说,他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但读大学给学生个人乃至其背后的家庭,究竟能带来多少收益,的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想当年,“读书改变命运”,是多少寒窗下“苦逼”人儿的励志警句啊, “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真个是浸透了拼搏的汗水。如今,学费贵、就业难,大学教育“高投入、低产出”,使农村子弟靠读书改变命运之路越走越崎岖,读书也越来越不像过去那样,能明显地改善个体和家庭的境况。甚至在中西部有些地方,好些家庭陷入 “因教致贫”。难怪就有农民朋友质疑:“读书有什么用?”农民工老韩节衣缩食,进城打工供儿子上大学,当儿子小韩大学毕业,作为父亲觉得似乎可以停止奋斗的时候,老韩却吃惊地发现,大学毕业的儿子每月工资根本没办法还掉之前欠下的债——儿子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自己。报道说,老韩父子或许正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农村家庭的缩影。

      “墨水”喝得越多,工资不一定拿得越多。老韩的纠结恐怕也是许多望子成龙的农村家庭的共同困惑。他们曾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在他们心目中“读书”往往被简化成“上大学”,然后“上大学”又和出人头地找个好工作捆个结结实实。按照这样的生活逻辑,投资“读书”就应该获得丰厚的回报,这也是许多农村家庭“砸锅卖铁”供子女上大学的心理支撑, 一旦这种回报变得不可预期,愿望越来越难以兑现,就难免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

      读书对社会的好处或者说用处不言而喻,但对个体而言,读书只是改变命运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泰戈尔说,“我们误读了世界,反而说它欺骗了我们”。所谓读书改变命运,其实改变的是人们向上流动的机会,并非“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般立竿见影的预期“兑现”。

      读书有没有用,上大学有没有用,其实不需要更多的论证。读书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却能增加人生的厚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能改变人生的方向。读书、上大学未必能如父辈所愿改变身份、地位和收入,但不读书更难改变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