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20170116期:趣味语文故事【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13:00

巧难书局20世纪30年代,上海有家书局,只按实际字数算稿费,标点符号不肯计算在内。于是,鲁迅先生有一次给这个书局寄去一份稿子,既没划分段落,更无一个标点,书局无奈只得写信给鲁迅:“请先生分一分章节和段落,加一加新式标点符号。”鲁迅回信说:“既要作者分段加标点,可见标点和空格还是必要的,那就得把标点和空格也算字数。”书局只好认输。
[触类旁通]
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作用十分奇妙,一个标点的不同有时便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文字效果。
孙犁的著名短篇小说《荷花淀》里有这样一句话:“你走,我不拦你。家怎么办?”
这是丈夫要去游击队参加抗日的前一个晚上,妻子说的话,如果把这句话的句号改为逗号,表达效果便明显不同了。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表明妻子深明大义。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则将妻子刻画成只顾自家,拦阻丈夫参加抗日的落后妇女了。
[智慧思索]
从前,有个非常吝啬的财主,想为儿子请一位教书先生。他为人尖酸,平素待人十分刻薄,大家都不愿前去,只有一位年轻书生欣然前往,同财主立了一张字据,上面写道:
无鸡鸭亦可 无鱼肉亦可 无米面亦可 青菜萝卜 万不可少 不得工钱
财主看了非常高兴,他想只需粗茶淡饭招待而且不用掏学费,感到占了大便宜。到了年底,书生与财主起了争执,双方对簿公堂,县官让书生念一遍所立字据。
书生念过之后,财主顿时傻眼,只得将工钱与饭钱付与书生。
书生是如何念的,仔细想想哦!
奇特的书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完成了《悲惨世界》的手稿后,将其寄给了出版社,过了许久不见回音,于是,他提笔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雨果”。出版社的编辑很快回复,“!——编辑室”。雨果见信,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果然,不久之后,《悲惨世界》出版,轰动了整个欧洲文坛,而这封以一个标点符号为内容的奇特书信,也被称之为世界上最短的信,流传至今,被后人津津乐道。别出心裁,妙用标点,一切尽在不言中,内容含蓄,表述准确,意义深远。  [标点传记]
美国一位名叫巴尔卡的心理学家曾在一次青年人的聚会上,收到一份特别的自传,上面只有三个标点:(——)(!)(。)。自传人沮丧地解释:一阵横冲直撞,落得个伤心自叹,最终一生抱憾结束。巴尔卡听了解释,付之一笑,也用三个标点写了份自传:(、)(……)(?)。他热情地鼓励这位自暴自弃、垂头丧气的青年:青年时期是人生暂时停顿的驿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笑谈“竹苞”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翰林院学士,不仅通经晓史、能诗善文,而且生性幽默诙谐。他蔑视权贵,常以一些意想不到的妙招讽刺王孙权贵。
有一次,当朝尚书和珅为了附庸风雅,在他府宅的后花园修建了一座书亭,并请纪晓岚为它题匾。纪晓岚一向厌恶和和珅媚上欺下、奸猾狡诈、贪得无厌,又早就知道和和珅的几个儿子全都是胸无点墨的纨绔子弟,便有意戏弄一下,挥笔写下了“竹苞”两个字。和和珅看了,以为纪晓岚是取“松茂竹苞”的意思,倒正合了书亭四周翠竹青郁、林叶茂盛的景色。和和珅大赞这两个字妙极、巧极,还找工匠把这两个字精雕细刻,悬挂于书亭上。
过了些日子,乾隆皇帝来到和和珅府上,看见他新修的书亭。和和珅兴致勃勃地看着书亭上的匾额赞不绝口,告诉皇帝这是纪晓岚所题。乾隆皇帝抬头看了看匾额上那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突然仰天大笑。
和和珅被笑得莫名其妙,不明就里。乾隆忍住笑,指着那两个字说:“和爱卿,这是纪学士在嘲笑你呀!”和和珅又抬头细看。乾隆解释说:“竹苞,拆开来看,不就是’竹草包’之意吗?纪学士在嘲讽你呢。”和和珅气得哭笑不得,又无法发作。
[触类旁同]
其实不止和珅被纪晓岚戏弄过,乾隆皇帝也曾吃过哑巴亏。相传,一日纪晓岚与乾隆谈及谜语,乾隆从金銮宝座上伸出一只脚,说:“人言爱卿聪慧过人,朕以此出一个谜,打一字,你能猜得出吗?”纪晓岚正颜道:“微臣已猜到,不过要请万岁恕我无罪。”乾隆允诺,纪晓岚说:“是个蹄字。”乾隆大怒,纪晓岚解释道:“脚者,足也。万岁,皇帝也。蹄字是由足、帝二字组合而成的。故唯有万岁爷的脚,才堪称帝足矣。”乾隆皇帝闻之确也有理,只好不予追究。
[智慧思索]
汉末有首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是一句谶语,言汉献帝时奸相董卓僭位,不得善终。你能领会这四句拆字民谣的妙处吗?
唐朝“赤鲟公”黄河鲤鱼是中原宴席上有名的美味佳肴,但唐朝法律中却明文规定:鲤鱼要叫“赤鲟公”,严禁捕食;若偶然捕获,必须马上放生,出售者要打60大板。  唐代统治者为何禁止人们品尝这种美味呢?这就体现了中国历史上所特有的避讳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主与尊长对于自己的名号拥有绝对的专利,任何人都不可以直呼其名,假若要称呼,也必须改用其他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避讳。
据《左传》等史书记载,避讳大约起源于西周,秦汉时期渐渐完备。1975年底,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代《语书》竹简之中,有“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文。在这之中的“端”本应是“正”,这显然是因为避讳秦始皇名字中的“政”而改的。
三国以后,人们不只需避讳和君主、尊长名字一样的字,而且要避讳音同或者是音近的字,叫做“嫌名”。
唐宋时,避讳的禁令则更加严格,不只当世皇帝的名号不允许有丝毫的触犯,连已死皇帝的庙号也要避讳。到了清朝,尤其是雍、乾之世,讳禁之严格,更是登峰造极,触犯讳禁成了文字狱中重要的判刑根据。
历代封建王朝的讳制有弛有密,讳禁有宽有严,根据政治需要而各有不同,但是就避讳的方式来说,大致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三种。
严格的避讳制度与讳禁条例,构成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一个特殊画面。唐朝皇族姓李,根据避讳制之中的“嫌名”原则,“吃鲤(鱼)”,也就是“吃李”。在执政者看来,这不只是大大的“不敬”,而且是对李氏王朝公开的挑衅,于是就有了一个禁止捕鲤的通令,鲤鱼被尊称为“赤鲟公”。在整个唐朝时期,鲤鱼的家族因为有了这一纸诏书而免去了刀俎烹饪之患,它们畅游江河,威风八面,毫无顾忌,令其他鱼类羡慕不已。
[妙趣横生]
以前,有个书生带着仆人进京赶考。
行路途中,书生的帽子一下子被风吹落在地。他知道仆人走在后面,定会拾起,便没有去理会,照样向前赶路。哪知,仆人看到后,以为主人不知,就挑着行李快步赶上,气喘吁吁地说:“相公,帽子……你的……落地了。”话说着,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把挑的行李也摔在了地上,仆人傻笑一下,对书生说:“您看,不小心都落地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书生听后,大为不快,因为赶考落第即名落孙山。于是,他一再叮嘱仆人:“从此以后,凡有东西掉在地上,不许你再说’落地’,要说’及地’!”“及地”谐“及第”,即高中进士之意。
仆人听了书生的叮嘱,连连应道:“记住了,记住了。”
两人继续前行,走到一段崎岖不平的山路。书生很不放心,唯恐东西掉落,仆人再说出不吉之言,便不时回头提醒。仆人拍着胸脯保证说:“相公请放心,这次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及地的!”一句话将书生气个半死。
[智慧思索]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末尾有一句:“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其中有一字为避讳,用别字替代,你知道是将何字改为何字吗?
巧解《凉州词》
一次,永乐皇帝让解缙在一柄做工精致的折扇上题词。解缙展开一看,扇面上有一幅颇有意境的山水画,是根据唐朝诗人的《凉州词》的诗意画的。这首诗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于是解缙就在扇面上写下这首诗呈给永乐皇帝。永乐皇帝见诗画相得益彰,正待点头称是,忽然眉间一皱,勃然大怒。原来解缙一时疏忽,竟将诗中的“间”字漏写了。皇上将折扇掷下,解缙稍作镇定,从容应对道:“这并非王之涣的《凉州词》,而是我另外做的一首《凉州词》,与王之涣的那首仅一字之差。王之涣的《凉州词》虽名为词实为诗,而我题的这首才是名副其实的’词’。”随即吟咏:“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原来,在古代的书法上没有标点符号,这样一念却也别有新意。解缙念得有声有色,抑扬顿挫,皇帝虽知他在狡辩,但因解缙亦能自圆其说,便也不予追究了。
[异曲同工]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只需将标点稍作改动,便可变成一首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智慧思索]
依旧是这首《清明》,无须增减一字,只添加标点,即可使之成为一组时间、地点、场景、对话皆备的电影剧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与此类似的诗词,你能找到吗?
一字万金
喜剧大师卓别林一生热爱和平,1938年他编写了以讽刺和揭露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主题的电影剧本《独裁者》。第二年,一切准备就绪,《独裁者》就要开机,派拉蒙电影公司的人却找上门来说,《独裁者》这个片名是该公司使用过的,公司拥有绝对的权利,所以不许卓别林擅自使用,如果一定要用的话就要支付25000美元“转让费”,否则双方就对簿公堂。几次谈判未果,派拉蒙公司丝毫不肯让步,卓别林灵机一动,在自己的片名上果断地加上了一个“大”字。他亲自跑到派拉蒙公司,说:“你们这个《独裁者》,只是个普通的独裁者,而我是个大独裁者,我们之间毫不相干。”派拉蒙公司哑口无言。《大独裁者》不但省下了25000美元,而且一个“大”字更贴切地反映出希特勒的独裁统治,该片公映后便轰动世界。
一字万金的“大”字是卓别林大师灵机一动的神来之笔,让唯利是图的电影公司无计可施。一个字的魔力令人啧啧称奇,不要忽略不起眼的蝇头小字,有时它们也是点睛之笔哦!
[触类旁通]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善于幽默讥讽。有一年,他的一篇文章刊登在报纸上,其中一句直言不讳地骂道:“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娘养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国会里引起一片哗然,强烈要求马克·吐温否定他的说法,公开予以更正,并赔礼道歉。马克·吐温答应了,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公开“更正”,说:“……现在我更正如下:有些国会议员不是狗娘养的。”
他这一否定性的更正,只在原句基础上加了一个“不”字,实际上却再一次重复强调了“有些国会议员的丑态”,而国会也拿他无可奈何。
[智慧思索]
有时一个“不”字可以使你摆脱困境,逆向思维,否字作答,往往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马克·吐温曾称赞一位贵夫人:“您的美丽让人倾倒。”该夫人却十分傲慢地说:“抱歉,我不能用同样的话称赞您。”马克·吐温话锋一转,委婉地否定了自己刚才的一句话,表现了他的风度与幽默。你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吗?(马克·吐温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言辞委婉、平和,反其义而用之,那位女士低下了头。)
“点”在何处为好
相传,唐朝时有个秀才,名叫任王。这一年,他赴京赶考,竟然中了头名状元,高居榜首。唐宣宗于金銮殿上接见三甲,新科状元三跪九叩之后说:“新科状元——任王,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宣宗皇帝听到任王的名字后,十分不悦,心想:朕乃一国之主,人中之王,你怎敢称“人王”?就对任王说:“朕觉得你的名字不妥,就赐你在’王’字上加一点吧。”任王连连叩头谢恩。
过了不久,任状元向皇帝上呈一份奏折,宣宗见上面署名是“任主”,不由火冒三丈,想来自己真命天子才是万民之主,任王此一更名又犯了他的忌讳,随即怒喝道:“大胆,朕让你改名,你竟然抗旨违命,真是罪该万死。”任状元连忙解释:“万岁,我已将名字改了。”宣宗气从中来:“还敢狡辩,朕让你改成任玉,你为何改成任主?”任状元不慌不忙地说:“启奏万岁,您赐给小臣的这一点,小臣只能顶在头上,天天供奉,哪敢夹在腰间,如此之大不敬呢?”宣宗皇帝听了,想想倒也有道理,便不再追究了。
[触类旁通]
汉字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三个一样的字可以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汉字,例如:
众:三人为众,意为人多。
垚:三土为垚(yáo),山高。
淼:三水为淼(miǎo),水大。
犇:三牛为犇(bēn),同“奔”。
焱:三火为焱(yǎn),火焰。
磊:三石为磊,石多。
晶:三日为晶,光亮。
矗:三直为矗(chù),直立高耸。
骉:三马为骉(biāo),群马奔腾。
森:三木为森,树木多。
猋:三犬为猋(biāo),迅速。
轟:三车为轟,“轰”字的繁体字,象声词。
掱:三手为掱, (pá)手同“扒手”。
羴:三羊为羴shān),“膻”的异体字,羊肉的气味。
鑫:三金为鑫,财富兴旺。
鱻:三鱼为鱻(xiān),味鲜。
[智慧思索]
一次黄庭坚设宴请苏东坡吃鱼,请柬上写“半鲁候教”,是说准备了“鲁”字的一半请你吃。几天后,苏东坡回请黄庭坚,请柬上写的也是“半鲁候教”四字。黄庭坚如约来到,苏东坡却将他带入阳光明媚的后花园中。你知道苏轼是如何向好友解释的吗?
杨修解字三国时,曹操帐下有位主簿叫杨修,此人聪明过人。曹操下令建造一座相府花园,园门建成后,曹操亲自前去,打量片刻,也不说园门建得如何,只是取笔在门上写一个“活”字。工匠不知道曹操之意,十分心焦,害怕不按照丞相的要求改建将会受责,于是去请教相府谋士。众谋士均不解何意,唯有杨修说:“'门’中’活’字乃是一个’阔’字,丞相嫌园门太阔了。”众人听后,都觉有理。于是,工匠重新改造园门后,又请曹操来看,曹操看后非常满意也十分惊讶,问道:“是谁猜着了我的意思?”手下人说:“是杨修。”曹操当众将杨修夸赞了一番。
另有一次,有人从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置于桌上。众人均不解,放了几天无人敢动。此时,杨修看见,竟然把装酥的盒盖掀下来,用汤匙分于众人,每人吃了一口。事后,曹操问杨修:“你怎么擅自把我的酥分给大家吃了?”杨修说:“丞相在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能违抗丞相的命令呢?”
原来,“一合酥”,将“合”字拆开即为“人一口”,通读起来就是“一人一口酥”。杨修以其聪慧过人的才智,准确领悟了曹操隐藏的用意。
[文海拾珠]
相传很久以前,五岳之首的泰山顶上,有一块奇怪的石碑,上刻“虫二”两个字,许多游人都不解其意。有人请教有名的研究古文的大文学家郭沫若老先生,郭老解释道:“这两个字的意思是’风月无边’。’虫二’,两个字不是正好是’风’和’月’的中心吗?’风’字与’月’字去掉了边,所以叫’风月无边’。”众人恍然大悟。原来风字的繁体字是“风”,去掉半包围部首之后就是一个“虫”字;“月”字去掉半包围部首之后就是一个“二”字,“虫二”两字,含蓄有趣,用字巧妙,令人称绝。
[智慧思索]
汉字魔方,奇妙非常,下面这副组字对联便十分绝妙: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
如此的拆字,组字游戏,你还能想出来吗?
沙叶新换字趣事成语的换字活用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故意换掉成语的某个字以达到特殊的效果。
然而不管是否适合便盲目换字,运用成语表达特殊含义,却常常会事与愿违,让读者读来十分别扭。  作家沙叶新曾写了一篇短文来讽刺这种成语换字的泛滥。他写道:一日,在报上看到一则痔疮新药的广告,广告用语四个大字“痔者必得”非常醒目……夜有所梦,梦中,我去这家“痔者必得”的痔药厂购买新药。只见厂内黑压压的一片,全是痔同道合、踌躇满痔者,煞是壮观。厂长出来接待,并痔辞:“同痔们,你们好!我代表’痔者必得’全体职工欢迎大家。痔疮是常见病、多发病,不但老年人老骥伏枥、痔在千里,青壮年也壮痔凌云,就是小孩也有痔疮,有痔不在年高嘛!如今是十男九痔,十女九痔,无所不痔,无微不痔,不久就要全民所有痔!所以我厂全体同痔,斗痔昂扬,专心致痔,终于有痔者事竟成,研痔成功了’痔者必得’特效药,欢迎诸位试用!”于是我和同痔们都争相购买“痔者必得”,并立即服用。梦醒后,我发现我的痔疮并未见好,肛门部位仍然淋漓尽痔!
[触类旁通]
现在有许多谐音广告,将成语换字,却也别有一番意趣。
驱蚊水:
“默默无蚊(闻)”的关爱
浴霸:“随心所浴(欲)”
电熨斗:“百衣(依)百顺”
山地车:“骑(其)乐无穷”
节日礼品:“百礼(里)挑一”
[智慧思索]
以“多财多艺”、“据礼(礼品)力争”分别形容某些演员或官员,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
“音”藏玄机古语有“一字千金”一说,而北京朝阳区法院曾经审理的一起奇怪的案件,却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一说法。
1997年9月15日,林某骑自行车时被刘某驾车撞伤,经交警部门调解处理,刘某赔偿林某医疗费8700元,并在欠条上注明欠款数额和日期。1998年5月13日,刘某到林某家还款时,在欠条下方写下“还欠款捌仟柒佰元整”,但未签名。后林某索要欠款时,因刘某称已还款8700元而发生纠纷。林某诉至法院,请求追回尚欠赔偿费8700元。  因欠条上写的“还欠款捌仟柒佰元整”的“还”字是多音字,而争议的焦点就在这个字上,究竟是“hái”还是“huán”?林某提供不出充分的证据。8月28日法院只得作出驳回其诉讼请求的判决。
汉字博大精深,多音多义,奇妙多多,无论是契据书写还是日常行文,准确用词遣字都是不可忽视的。
[妙趣横生]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曾巧妙运用中国汉字一音多字的特点,写过一篇有趣的《施氏食狮史》的故事。全文如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市。是时,适施氏适是市。施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虽然这则故事本身十分荒诞,然而,赵元任以精炼的文笔,把故事讲述得如此完整有趣,实属不易。其构思之精巧,用字之讲究,令人折服。
[智慧思索]
旧时有个很能干的人,什么事情都会做,他开了一间店铺做生意,开业当天,他挂出一块牌匾,上写着“行行行行”。大家十分奇怪,不知这店名应怎样读,也不知这店是做什么生意的。你知道吗?
纪晓岚妙释“老头子”纪晓岚是清乾隆年间的大才子,他聪颖睿智,出口成章,风趣幽默,连皇上也十分喜欢。
乾隆素知纪晓岚体态肥胖多汗,怕热,夏天总喜欢脱衣纳凉,因此就想戏弄他一下。这日,纪晓岚正赤着上身与人聊天,乾隆忽然走进,纪晓岚猝不及防,衣不蔽体,情急之下,钻入案底。乾隆心知纪晓岚藏于桌下,便假意要走,纪晓岚不知就里只顾问下人:“老头子走了?”一句话被皇上抓个正着。
乾隆坐了一个时辰,不走,也不说话。纪晓岚趴在地上,屏气凝神,心里发慌,加上天热,不觉大汗淋漓。
这一下乾隆也忍俊不禁,说:“你如此无礼,说出这样轻薄话。你给我解释清楚,有理则可以,没有理可就要杀头了!”
纪晓岚说:“臣还没穿衣服,怎么回圣上的话呢?”
乾隆让太监给他穿上衣服,说:“亏你还知道跟我说话要穿衣服。别的不讲,我问你,’老头子’是怎么回事?”
趁穿衣服的时候,纪晓岚已经想好了说辞,他十分恭敬地对皇上说:“皇上万寿无疆,还不是’老’吗?万物之首,皆为’头’,您老人家顶天立地,是百姓之’头’呀!帝王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对于天地来讲,就是’子’,而且’子’乃圣人之称,孔子、孟子皆称为’子’,连在一起就是’老头子’。”
说的都是好话,乾隆也龙颜大悦,纪晓岚松了一口气,想:日后可不敢随便称呼皇上了。
[异曲同工]
明朝崇祯帝在位时,曾让宦官装扮成普通百姓,去前门找一位占卜异常灵验的测字先生问国家前程。宦官随口说了个“有”字,先生在纸上写了“有”说:“大明江山不保矣!’有’是’大’字去掉一捺,’明’字去掉’日’而成,暗示大明江山已丢了一半。”宦官一听不吉利,马上改口说他要测的是朋友的“友”,先生面色沉重地说:“'反’字出头,朝不保夕啊。”宦官又改口说,他说错了,原本想测的是酉时的“酉”,先生摇摇头:“九五之尊割头去尾,倾覆在即啊!”其实测字先生本是起义军假扮的,崇祯得到回话,认为天意如此,便彻底失去斗志了。
[智慧思索]
在秦始皇统一汉字后,汉字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很多新造的字不断出现: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唐朝武则天造字“ ”(zhào)为她的名字,五代南汉刘岩造“ ”(yǎn)作为他的名字,你能体会出这两个字是分别根据何意而造吗?
毛泽东智解姓氏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一首《沁园春·雪》,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宏伟壮观,在山城文艺界震动空前。当时文艺界的名流,借谈判的空隙,邀请毛泽东作了一次演讲。演讲结束后,有人问道:“假如这次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
毛泽东十分认真地说:“国共两党的矛盾,是代表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他故意拖了拖腔,又接着说,“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个草头将军而已。”话说至此,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爽朗豪迈的笑声。
“那毛——”
不待有人问完,毛泽东紧接着说:“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字,而是一个反’手’。”其言下之意是: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
毛泽东这一对姓氏巧妙的即兴解说,风趣幽默、意义深远,表达出了他本人对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妙趣横生]
听听汉字的对话吧!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了!
“木”对“术”说: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两厅。
“尺”对“尽”说: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了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智慧思索]
《史记》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字拆开来看,是指成熟的庄稼,必须用镰刀收割;又指为了保护禾苗,防止他人偷盗,必须持刀看护;见利忘义必招致杀身之祸。再如,“名”字,当人奋斗成名,通常也已日薄西山;古时多有祸从口出,致使名声不保。汉字中蕴藏着深意,你能猜猜“钱”字的意义吗?
添笔震番夷 汉朝时候,北方边境的匈奴突然派使者送来一封奇特的书信。皇上拆开,雪白纸上只有四个大字“天心取米”,皇上不解此信何意,就将此信交予朝中众臣依次传阅,让大臣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朝中群臣看后也都十分费解。正当众臣全都束手无策之时,负责修撰史章典籍的宫中小吏何塘站了出来。何塘指着信上的四个字说:“皇上,恕臣直言,此乃番邦的战书。天者,我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夺我大汉江山、取圣上龙位的意思呀。”皇上闻言大吃一惊,问何塘道:“依爱卿之见,应如何应对匈奴的挑衅呢?”何塘略一沉吟,道:“圣上不必忧虑,微臣有应对之策,绝不失我泱泱上邦之威仪。”说罢,他提笔在信上略添几笔,便装入信封,将原信退回作为回复。
关外匈奴正厉兵秣马,严阵以待,他们原以为汉朝定然不敢应战,不料却收到了回信。匈奴首领拿出回信一看,顿时大惊失色,觉得汉朝人才济济,不能小视,出兵攻打实在难以占上风,便偃旗息鼓退兵了。
原来何塘只是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添加了一笔,变成“未必敢来”,以居高临下的口吻向匈奴展示了汉朝的实力,吓退了蛮夷。
[妙趣横生]
听听汉字的对话吧!
“自”对“日”说:你单位裁员了?
“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装修?
“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没根手杖几乎是寸步难行。
“且”对“但”说:胆小了,还请了保镖?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办”对“为”说:平衡才是硬道理。
“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
“占”对“点”说:买小轿车了?
“叉”对“又”说:啥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智慧思索]
添笔、转字都是很有趣的游戏,例如:“亘”添一竖便成为“车”(繁体),“由”旋转一百八十度即变为“甲”。这样的字你还能想出多少?
仓颉造字的传说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左史官,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对于这位“造字圣人”,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之前,人们都是结绳记事,大事大结,小事小结,相连之事打连环结。由于记录史实的结绳形状各异,天长日久难以辨认,仓颉以绳结记录的史书出了差错,使得黄帝在与炎帝的议和中失利。如此几番,仓颉深感结绳记事、刻木为令无法适应时事需要,故而决心创造出一种更好的记事方法。
他终日苦思冥想却毫无头绪,一日天降大雪,他早起去山上狩猎,见漫山遍野尽是银装素裹。忽然,林中窜出两只山鸡在雪地上觅食,走过之处留下两行爪印,接着又有一只小鹿跳出,也在雪地上留下清晰的蹄印。
仓颉看得出神,把打猎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他把山鸡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对比,发现形状不一。于是他想,把鸡爪印画出来就叫鸡,把鹿蹄印画出来就叫鹿。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把它的象形画出来不就成了字吗?想到这里,仓颉茅塞顿开。
此后,他回到故乡白水,独居偏隅,“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素材,创造出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仓颉造字成功,却发生一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下粟如雨,因为仓颉造出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而鬼哭呢,是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宁日,鬼魂不由得嚎哭。
随着象形文字越造越多,写在何处也颇费思量,石尖、木板、兽皮均不合适。一日,有人捉住一只大龟,前来请仓颉给它造字。仓颉把龟细看了一遍,发现龟背上有排列整齐的方格子,便照龟的象形,造了个“龟”字,然后又把字刻在龟背上的方格子里。龟由于背上刻字感到疼痛,乘人不备时,爬进河里去了。三年后,这只背上刻字的龟,在另一个地方又被人捉住。人们告诉仓颉,刻在龟背上的字不但没有被水冲掉,而且还长大了,字迹也更明显……从此以后,仓颉命人捉到龟就把龟壳都取下来,把自己造出的所有象形字都刻在龟壳的方格里,然后用绳子串起来,送给黄帝。
黄帝感他功绩过人,遂赐以“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如今的仓颉墓前,枝叶繁茂的古柏掩映着一座大殿,殿门两旁的木柱上写有一副对联:“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师。”仓颉作为“万代文宗”在文字的创造、整理、推广等方面开创了不可磨灭的伟绩。
[开巻有益]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鲁迅·门外文谈》
仓颉造字或许仅仅是传说,文字作为群众智慧的结晶大概也非一人独创,但以仓颉为杰出代表的汉文字创造者,毕竟终结了“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的历史,翻开了华夏文明崭新的一页。
小小一撇改写历史1930年5月,中原大地上爆发了国民党党内大战。以冯玉祥、阎锡山为一方,蒋介石为另一方,在河南省南部拉开战争序幕,双方共投入了一百多万兵力。战前,冯玉祥与阎锡山约定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集中兵力歼灭蒋军。然而,冯玉祥的作战参谋在拟定命令时,把“沁阳”写成“泌阳”,多写了一撇。无巧不成书,泌阳也是河南省的一个县,只不过,沁阳在黄河北岸,而泌阳却在河南南部桐柏山下,两地相距数百公里。冯玉祥的部队依据命令错误地开进泌阳,没能和阎锡山的部队会合,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时机,让蒋军夺得了主动权,致使冯、阎在后面的作战中处处被动挨打,以失败而告终。如果当时参谋不多写那一撇,冯、阎联军得以顺利会师,中原大战的结局可能就会改写,历史也可能会呈现另一幅画卷。
龙骨中的秘密龙骨是指埋于地下几千年之久的龟甲兽骨,是研究我国古汉字的珍奇瑰宝。说起龙骨的发现,还有一些趣闻。
相传一百多年前河南安阳小屯的一位村民患了疥疮,浑身瘙痒,久治不愈。一日,他在村头河沿耕种之时,疥疮发作,痛痒不堪,情急之下,他随手捡起一块散落的龟甲,碾碎涂抹在身上,居然奇痒即止,仔细一看,疮脓也被龟甲粉末吸干了。他随即将河边的龟甲兽骨都捡回家,依法炮制,几次之后顽症竟然治愈。这一奇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说这是龙骨显灵,此后,这些不起眼的龟甲兽骨便以龙骨之名入药。
1899年深秋,一位名叫王懿荣的京城官员身患疟疾,药方中需要龙骨这味中药,在验看药物之时,他发现龙骨上有人工刻痕。在此之前也有不少人发现龙骨上有奇特的符号,但大多认为是龙骨的奇异,都未深究。而王懿荣是当时有名的金石学家,对文字颇有研究。他大量收购药铺中的龙骨,经仔细识别研究,确认这些刻痕就是商代使用的文字。因这些文字刻于甲骨上,因此被称为“甲骨文”,而王懿荣亦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是铸刻在祭祀用的青铜礼器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又称“钟鼎文”。金文启于商代,盛于周代,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比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风格的古朴。
[智慧思索]
六书是对汉字构成的分析,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但未说明具体内容。其实,“六书”是对汉字的整理及分类,并不是造字法则。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的汉字构造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仅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有两项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http://www.wsbedu.com/kejian/zkgk0-28-yuq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