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皓轩这个名字怎么样:【四川·盐源】盐塘小学·家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40:33

[原创]【四川·盐源】盐塘小学·家访

2011-12-8 9:19:12  丨 分类: 行走见闻 

头一天的学校探访,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今天正好是周五,是孩子们都要回家的日子,我们和学校的教导主任约定,在孩子放学后,跟着他们回家看看,做一次旅途中的家访,真正走入他们的生活!

因为盐塘小学的孩子们大都来自大山深处,大多数学生每周只有这一次回家的机会,所以每到周五的时候,学校都会在中午放学,让孩子们有很充裕的时间可以回到大山深处的家,毕竟最远的孩子要走十个小时的山路才可以到家,在强调一次,是“走”“十小时”的“山路”才可以回家。

学校会将孩子们按照家的远近以及年龄的大小把孩子们分成很多小队,每个小队由大孩子带领一起同行。

放学了,所有孩子们都在教学楼门口集合,按照家的远近排好队,等候老师清点人数
回家的口令下达后,家远的孩子先出发,最远的孩子要走近10小时的山路才可以到家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沿着学校门口的省道边徒步回家,在学校边陪读的老人也会随着孩子一起返回山村,这时的孩子手里不仅仅有装着课业的书包,还有已经空了的装粮食的口袋、换季带回家的被褥及一些需要带回大山深处家中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很小的学前班的孩子还可以赖在奶奶的背上,稍大一点的孩子都要自己走几个小时的山路

孩子背上背的口袋里是要带回家的被子,星期一来的时候,里面将换成下周的口粮

老阿妈跟在孩子们的身后,走在公路的最内侧,保护着自己的孩子

我们挑选了离学校相对较近的几家孩子去走访,即便如此,从学校出发也要有两三个小时的山路要走,我们以拍照片的名义偷了一段懒,直到要拐上山的路口才下车步行,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爬山真是件辛苦的差事,这样的山路,孩子们至少每周都要跑一回,有些走读的孩子是要天天往返于这样的回家路上。。。

河中发现了蛇,小的孩子都在等待大些的孩子将蛇驱赶走,其实抓蛇也是这些大孩子的一个乐趣!

上山,这是孩子们回家必须要做事情

孩子手里拿的是松树发出的新芽,孩子们会把里面的芯子扒出来,像城市中孩子们吃棒棒糖一样咬在嘴里,我也尝了一根,除了满嘴的松油味道,没有一丝丝的甜。。。。

到家了,这最近的寨子已经距离我们出发的公路边上升了400米的海拔,高原的空气让我这个所谓的户外爱好者都气喘不止。他们脚下就是高山上贫瘠的耕地。

寨子中的阿妈们会在门口等候着孩子们的归来

整座寨子就靠这口旱井维持着寥寥的饮水,来这里打水需要排队,因为每打出一桶水都需要等待很久,每一滴水都需要等待很久。。

原本安排是要走访四个孩子的家,可是当拍完第一家的时候,我就拍不下去了,我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所见所闻,只好用一个已经用过的词语来概括——震撼,实话说,当从第二个孩子家里出来的时候,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和大城市里的孩子比起来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孩子跟着奶奶一起住,家中没有电,夜里就靠火塘中的火光或是点燃从松树上剥下的松皮来取得一点点的光亮取得照明

火塘边摆放的是家中几乎所有的作料和炊具

家中的菜就是这些,半篮子酸菜和半块咸肉,咸肉上的刀口已经风干,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舍得切下一小块解解荤腥了。。

房间另一角是一盘石磨和一盆底的干玉米粒,这是孩子和奶奶的主食,玉米是奶奶在寨子前面那块贫瘠的土地中耕种出来的,一年的收成可能连口粮都保证不了,其他就靠土豆维持

孩子和奶奶的“卧室”,木板拼成的“床”上只有几条破败不堪的被褥,我的身后堆放着土豆和已经搓完玉米粒的玉米棒芯。

坐在“床”边仰望天空。。。。谁敢说这样的屋顶到了晚上会星光浪漫,我一定会拿刀砍你!

这就是大山上孩子家中一年所能收获的粮食,烟盒长短的玉米和不到一拳大的土豆,大山的贫瘠只能给这里的彝人带来这些!

我没有勇气拍完第二家,更没有勇气走进第三家,因为我知道,我所看到的只能更加震撼!这些家庭真的很穷,他们能让孩子出来上学就已经是莫大的勇气和挑战了,再回头看看我们城市中的孩子吧,比比他们的衣服、比比他们的学习条件……我再一次无法继续!

已经破烂的不行的鞋子

校服的拉锁已经坏了,只好用两个校徽别起来。。。。

我们再看一眼这些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比我们城市中的孩子缺什么吗?不缺,他们一样聪明可爱!缺,他们缺少来自社会的关爱!!也许这也是一种人生的历练,希望你们将来都可以走出大山,成为那篇作文中的“富人”,再回来改变大山中的生活!!

我的更多文章:
  • (2011-04-16 21: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