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马克里尼中国店:《洪洞老槐树下移民简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31:46
《洪洞老槐树下移民简史》——“大槐树”、“老鹳窝”、“洪洞县’中华民族永远的记忆

家园按:在山西版开版初期就以家乡人的身份发贴《山西祖先生活过的地方》来祝贺,后来有看到胡同苗儿、老老北京等所发相关帖子,不禁勾起了我的回忆,那是一段每个槐乡游子都有的一段故事。大约在30多年前,我父亲第一次给我讲了洪洞老槐树的移民故事,告诉我在遥远的山西洪洞县里、老槐树下有我们的共同的家园,此后这个故事不断在我的记忆中强化。

     洪洞老槐树的故事不仅告诉我们大家都是同乡人,也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原本根源一系,我们的文化一脉相承,并且几千年来不曾断绝,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民族情结,我们又怎能忍看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此消亡。

    以下转录关于洪洞移民的相关史料:

古槐树碑亭及古槐

      发生于明代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一个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大事件。如今时空已穿过四五百年,先祖们迁徙的悲壮故事早已远去。然而,迁徙先祖在各地留下的子孙们,却仍然代代传唱着这难忘的歌谣: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老家名字叫什么,山西洪洞老鹳窝。

   数百年来,这些民谣在我国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安徽、江苏、浙江一代祖辈相传,妇孺皆知、家喻户晓。难以忘怀的怀祖情节时刻萦绕在千千万万移民后代心中。

移民的历史背景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地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这自然要从元末年间的历史谈起。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正元年( 1341),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以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以后人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起义,第二年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起义,其后十余年,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军决战于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广大农民纷纷响应,元军出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掠地,掳掠杀人,干尽了残暴之事。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元史 脱脱传》),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军察罕帖木儿部与农民军战,“两战皆败之,斩首万余级”(《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刘起租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元史 顺帝本纪》),后来元军正规军精兵使尽,无力把农民起义军镇压下去,一些地主武装,为了维护本身利益也配合元军与农民作战,山西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父子,陕西的李思齐,也出兵豫、陕、鲁和两淮,终于把红巾军镇压下去。在这些战斗中,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顺帝本纪》),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明在祖实录》卷五)温县牛洼村《牛氏族谱》也载:“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 派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这样元末长达十六年的兵乱才算结束。

  元朝末年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也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元史》载,仅元朝末年的雨旱灾,山东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8次。(《元史.五行志》)”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元史.顺帝本纪》,“禾不入地、人相食”(《元史.五行志》),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至正元年,汴梁、钧州大水...二年四月,睢州仪封县大水害稼。六月癸丑夜,济南山水暴涨,冲东西二关,流小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及卧龙山水通流入大清河,漂没上下居民千余家,溺死者无算。三年二月,巩昌宁远、伏羌、成纪三县,山崩水涌,溺死者无算。五月黄河决白茅口。七月,汴梁中牟、扶沟、尉氏、洧川四县,郑州荥阳汜水、河阴三县大水。四年五月,霸州大水。六月,河南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数百家。济宁路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留、临颖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七月,滦河水溢出平地丈余,永平路禾稼庐舍漂没甚众。东平路东阿、阳谷、汶上、平阴四县,衙州西安县大水……五年七月,河决济阴,漂官民亭舍殆尽。十月,黄河泛滥。七年五月黄州大水……八年正月辛亥,河决,陷济宁路。六月已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是月,胶州大水。七月,高密县大水。九年七月中兴路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及沔阳府大水。夏秋,蕲州大水伤稼……

  十二年六月,中耠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漂民居千余家,溺死七百人。七月,衙州西安县大水。十三年夏,蓟州丰润、玉田、遵化、平谷四县大水…… 十四年六月,河南府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没居民,溺死三百余人。秋,蓟州大水…… 十六年,河决郑州河阴县,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十七年六月,暑雨,漳河溢,广平郡邑皆水。秋,蓟州县皆大水。十八年秋,京师及蓟州皆大水。十九年九月、济州任城县河决。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二十二年三月,邵武光泽县大水。二十三年,孟州济源、温县大水。七月,河决东平、寿张县,圮城墙,漂屋庐,人溺死甚众。二十四年三月,益都县井水溢而黄。怀庆路孟州、河内、武陟县水。七月,益都路霆光县、胶州高密县水。二十五年秋,蓟州大水。东平须城、东阿、平阴三县疔决小流口,达于清河,坏民居,伤禾稼。二十六年二月,河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六月,河南府大霖雨,*水溢,深四太许。漂东关居民数百家秋七月蓟州四县、卫辉、汴梁、钧州大水害稼。八月,棣州大清河决,滨棣二州之界,民居漂流无遗。济宁路肥城县西黄水汛溢,漂没田禾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县境七十余里亦如之"。(《元史.五行志》)在《元史》中这类记载比比皆是。特别是河南地区几乎年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中书省户部曾上言:"连年水旱,田禾不收。”(《元史.顺帝本纪》)当时的一位治河大臣也说中原地区“连年饥馑,民不聊生。”(《元史纪事本末》卷二)

  元末中原地区不但水患严重,大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灾计有十八九次。(《元史.五行志》)元时的大名路,至正十二年六月“开、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水旱虫蝗,饥民七十一万六千九百八十口”。(《元史.顺帝本纪》)中原地区从元统三年到至元末年,大饥荒就达十五次(《元史.五行志》),至正十七年河南大饥。十八年“京师大饥,彰德亦如之”。至正十九年冀、鲁、豫大饥,通州民间五杀其子而食之。保定路孽生盈道,军士掠孱弱以食。山东、河南之孟津、新安、渑池出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同时,危害极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诸省。(《元史.五行志》)

  以上种种,兵乱水旱蝗变疫相辅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元政府只好把一些路降为州,如“降徐州路为武安州”。(《元史.顺帝本纪》) 就是到了明朝,由于人粮剧减也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名城开封由上府降为了下府(《明太祖实录》卷九十六、一百九十三)。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 “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一百六十四)到了洪武十七年全国各地仍把不足3000户的30余州降为县。(《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四)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八),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六),“多是无人之地”(顾炎武《日知录》卷十),累年租税不入,”(《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明太祖实录》卷五十),户部郎中刘九皋(《明史.食贷志》),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明太祖实录》),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朝历史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
}
  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大量移民,农业生产刚刚有所恢复,又发生了“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又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为此仍又有永乐迁民之举。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继位,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进取南京,所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与政府军反复拉锯作战,进行了四年的战争,这就是中原地区盛传的所谓“燕王扫碑”。当时一部分地区的老百姓也自行组织武装,拒抗燕王军队,这反映了人民要求安居乐业,恢复生产的愿望。

  根据《明史》记载,燕军在战争中,抢掠屠杀甚为严重,如“燕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明史.恭闵帝本纪》)在真定“斩首三万级”,白沟河仗,燕王“乘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明史.成祖本纪》)中原地区的老百姓自动帮助政府军抗击燕军朱棣胜利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军队和百姓杀无遣漏,河北、山东等一些族谱中记载,燕兵所至,村城成墟,当燕王打到冀、豫交界处时,遭到地方武装“十八村联谊会”的把抵抗,燕王无标转路攻取南京,后燕王把一带人杀的只留狐、刘两家,山东临清县寨村光绪四十年写的《李氏族谱》记载,盖燕王靖难兵起,在建文时南北构兵,南兵大军追袭,则南兵自南而北,北兵胜大军犯阙则自北而南,想尔时,或杀,或刮,或逃,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

  因此,靖难之役“,加剧了中原地区荒凉局势,民非杀即逃,这也是永乐移民的又一原因。

  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连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这虽然是封建文人溢美之词,但也说明晋垌带比较安定,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是稠密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


移民的事实考证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大规模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共计18次:

  1、一三七三年。“(洪武)六年,徒山西真定民屯凤阳。”

  2、一三七六年。“(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业者于凤阳屯田,遣赍人冬衣给之。”(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

  3、一三八零年。“(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

  4、一三八八年。“(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徒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住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家具,复三年。”

  5、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十七十二顷。”

  6、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丛整等一百一十六广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都督佥事徐礼分田给之。”

  7、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帅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丁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

  8、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徒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

  9、一三九五年。“(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10、一四零二年。“(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户部遣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

  11、一四零三年。“(永乐)元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布政司编成里甲……上悉从之。”

  12、一四零四年。“(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

  “(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

  13、一四零五年。“(永乐)三年九月,徒山西民万户实北平。”

  “(永乐)三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

  14、一四零六年。“(永乐)四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

  15、一四零七年,“(永乐)五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里费一百锭,口粮五斗;”

  16、一四一四年。“(永乐)十二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樯,改为隆庆州……而以有罪当迁谪者实之。”
“本州原编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红门,黄报,白庙,版桥,富裕,红寺六屯,谓之前十里,谪发为事官吏充之。榆林、双营、西桑园、泥河、岔道、新庄、东园、宝林、早民九屯,连关厢谓之后十里,迁发山西等处流民充之,每户拔田五十亩,任种办纳粮差。”

  17、一四一六年。“(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于保安州,赐复三年。”

  “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徒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二千三 百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

  18、一四一七年。“(永乐)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言‘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拔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

移民的地理分布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其中河南123个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42个县市,山东109个县市,山西104个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316个县市,陕西、甘肃、宁夏182个县市,黑龙江、吉林、辽宁 171个县市,浙江、福建、江西227个县市,广东、广西、贵州248个县市,四川、内蒙古、青海274个县市,云南、西藏、新疆210个县市,海南、台湾111个县市。另外,海外移民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

 

移民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古槐树




河南 山东 河北 天津 北京 江苏 内蒙古 湖北 甘肃 广西 青海 海南 西藏 新疆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山西 宁夏

移民传说

〖“一家庄”的来历〗


  河北省定县沙河古道上有一个万户人家的大村庄,然而人们现在仍称为“一家庄”。其缘由还得从明朝迁民谈起。

  传说远在五百年前,有一对青年夫妇,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逃荒到此落户。临走之前,这对夫妇请算命先生卜了一卦,算命先生说:“天皇皇,地皇皇,平安无事上东方。”(河北、山东一带)当问到在何处落脚时,算命先生又说:“你们一见到鱼上树、牛上房,安家落户保无恙。”算命先生之说,当然不足为信,他们可能看到一些难民大都逃往河南、河北一带,为迎合难民心理才这么说的。至于“平安”之说更是无稽之谈了。饿死冻死的难民在路上何止千千万万。

  不管怎样,这一对青年夫妇带着两个孩子总算侥幸活上来了。来到河北定县沙河一带,此时正好赶上沙河发大水,河水泛滥,沿岸的村庄被洪水冲毁,庄稼淹没,当地人早就投亲靠友搬迁了。这一对青年夫妇被洪水阻于沙河南岸,乞讨度日。洪水下去之后,房屋被洪水淤泥漫的只剩下房顶,大树也只留有树梢。田园变成了沙丘,无主沙滩成了淤泥地,到处是茂密的杂草,只见牧童牵着牛羊来这里放牧,牛跑到屋顶上吃草,就想起逃荒之前算命先生说的话来,心想,“这不是牛上了房吗?”这对年青夫妇拔草的时候又发现一些死猫烂狗晒干的死小鱼一起挂在树梢上。这一对青年夫妇高兴的说:“这不是鱼上树了吗?”从此以后就在此地住下来,但他们一无房二无地,三无生产工具,还是以乞讨度日。除逃饭之外,为了过冬御寒还到荒地割些野草,打些柴禾,在割草拾柴过程中,看到被淤泥漫过的无主地里有无数横七竖八的裂缝,两口商量道,这样下去也不是长远之计,现在到了种麦季节,我们既没犁耙也没牲口,就在这泥缝里撒上些麦种不行吗?商量好后,就到附近村庄地主家借贷,租了些麦种,两口见缝就撒麦种。第二年麦子长的又好又壮,获得了迁居后第一个好收成。麦子收割后除了还清借贷之外,夫妻俩节食俭用,精打细算,还购置了些农活逐渐富裕起来。沙河也向北移了。他们也就在这沙河古道上盖起了房屋定居下来。

  过了些年,除了洪洞来的两个男孩外,又生了六个男孩子。带来的大孩名叫大河,老二叫小河,到此地生下的三孩叫大水,四孩叫小船,五孩、六孩、七孩、八孩按年龄大小顺序就取名五儿、六儿、七儿、八儿。人们给八个孩子编了个顺口溜:”大河、小河、大水、小船、五儿、六儿、七儿、八儿“后来生活越来越富裕,八个孩子都结了婚,而且有了孙子、重孙。据说这一家发展到八十一口才分家,后来人口越来越多,村子越来越大,但是“一家庄”的称呼仍然没变。


〖安阳市“洪洞移民的”传说〗


  民国二十二年(1993年)《续安阳县志》载:“按民籍,洪武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来者颇多。”境内大部土著居民世代相传:祖居山西,洪武年间从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据传说元末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中原一带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加之黄河决口,连年灾荒,造成“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的惨景。朱元璋创建明朝后,曾数次从山西一带向中原地区移民,恢复农业生产。由于洪洞县位于晋南,靠近中原,便于迁徙,故多次组织当地“有丁无田”或“丁多田少”的农户迁籍。传说,当时负责选民的后军都督佥事李恪,采用多种方法,诱迁不愿意开故土的农民。有次扬言:凡自愿迁籍的农民可到广济寺内办理手续,凡不愿迁籍者可到寺左侧的大槐树下等候裁定。此言一经传开,应迁农户多数挤至大槐树下。结果,凡到树下的农户,全部被迁徙。据说,当时大槐树上有个鸦巢,被迁农民望着鸦巢,触景生情,纷纷说:老鸦尚有个窝,咱到上才有安居之日啊!由此,广济寺侧的大槐树,便成了先人忍别故里的标志。洪洞迁民的传说,已历600余年。县西水治镇一带群众,传留下来的一些姓氏、族谱,也多把大槐树下迁来的先祖为其始祖,另传,迁民时,被迁农民多把自己初生子女的双脚小趾咬裂,以示纪念。因而,至今境内多数居民的两脚小趾甲盖仍是两瓣。


〖洪洞老槐树下咱老家〗


  元朝末年,有个姓胡的举子上京赶考。走到林虑山下,突然一狂风刮过,窜出一只赤褐色长毛猩猩,猛向举子扑来,正欲下口,定睛一看,只见那举子白光净面,十分俊美。于是,就把吓昏的举子背到小西天猩猩洞里。举子醒来后,只见山洞幽深,弯弯曲曲,阴森潮湿,到处扔着野果皮壳,禽兽毛骨,黑猩猩正匍匐在地上,睡在身旁。举子几次寻机来到洞口,但洞口被碾盘大的巨石挡得严严实实,挪都挪不动一点。无奈只好被迫屈居下来,日子长了,猩猩生下一子,似猴又像人,满身长毛。母猩猩喂奶捕食,举子教他说话,起名叫胡大海。

  胡大海长大了,力大非凡,举子就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儿子。父子俩决计重返人间,共享天伦之乐。一天,趁母猩猩出洞捕食,胡大海掀开洞口巨石,父子俩跑了出来。母猩猩回来,一看洞口敞开,立刻意识到他们父子俩已经逃走,便顺着山梁向南追赶。追到金牛山下河交沟,滚滚淅河挡住了去路,只见他们父子俩正淌水过河,便“扑通”一声跳下河去追捕。眼看就要追上了,举子顺势将儿子推上岸,返身死死扯住母猩猩,把它引入河水深处,同时淹死。胡大海上得岸来,望见父母双亡,不觉泪如雨下,他孤苦伶仃,走村串户,乞讨为生。

  当时这一带叫林州,属河西北路彰德府管辖。胡大海丑得可所,林州一带的人们,见了他都是躲着走,称他为“老毛虎”。直到现在林县人常用“毛老虎”来吓唬胆小的人。胡大海饭量大,白天,他要饭吃不饱,就到山上采摘野果充饥。夜晚,宿在人家门楼下面。家里人害怕他,就故意往外泼水。冬天,冷冷冰冰,逼得他离开。

  有一天,他到一户财主家门口要饭,有个刁薄的财主婆恶狠狠地嚷:“快滚开,我家有油饼,就是擦了屁股也不给你吃!”说着取起一张油饼,擦了擦小孩的屁股,扔给了狗。这还不算,又吆喝狗咬得胡大海鲜血直流。幸好穷人可怜他,倒给他糠菜稀饭吃,给他破衣旧鞋穿。胡大海感谢穷人的照顾,恨透了财主,决心打富济贫。

  后来,胡大海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在马腊梅娘娘部下供职。他力大无穷,深得马娘娘的爱戴。传说,他在林州城东十五里的营里村练兵,两手能托起一个碾盘在头上转三圈,一只手能拔起一棵柿树,会村柿树被他拔光。至今,柿树不敢在营里村扎根。 胡大海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了大明朝的开国元勋。

  洪武二年林州改为林县。胡大海启奏皇上要到林县雪耻报仇。朱元璋念他开国有功,准奏他杀一箭之地。胡大海责令部将王虎奉命前往。谁知王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势利之徒。为讨好主子,趁机向上爬,便带兵来到林县,借口没找着苛刻胡大海的那家财主,一箭射在老雕身上,老雕带着箭飞遍全县,王虎带兵也杀遍全县。造成尸骨遍野,血流成河的惨景。事后,胡大海大怒,斩了王虎,并向皇上请罪。皇上念他功高且认错,给他免罪。为了弥补胡大海的过错,下旨山西泽州、潞州一带居民迁往林县。山西居民不愿背井离乡向河南迁移,官府便下令:“凡不愿迁移者,限三天内集合到洪洞县老槐树下。”人们齐往老槐树下跑,很快就集合了很多人。这时,官兵围住,给这些人加上违背皇旨的罪名,强令迁移。其中姓牛的一家弟兄五个,不有四个跑到了老槐树下,临别时,兄弟五个依依不舍,打破了一口铁锅,分为五块,各执一块,作为后代认亲标志,称为“打锅牛”。

  直到现在,姓牛的人见了面,总面先问一句:“打锅。”就是一家人了。那时,留在山西的大哥,嘱咐小兄弟们说:“咱姓牛,到林县要找有山有水的地方住。”弟兄四个迁到林县,分居在“三山”、“五水”。老二住曲山,背靠二龙山,面临洹水,在南边;老三在录山,背靠清凉山,面临漳河水,在北面;老四住白山,背靠太行山,面临露水河,在西北面;留下小五住在中间武家水,这里山清水秀,便于哥哥们照顾。 所以林县民间有“洪洞老槐树下咱老家的”传说,其实这与胡大海血洗林县是有直接关系的。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这句民谣不权流传很广,而且被人们作为辨认乡亲,识别故槐移民子孙的证据。在火车上,在宾馆里,大部队营房,在大学的宿舍,甚至在他邦异国,大凡异乡之人聚拢在一起,询问故乡,盘查祖籍时,常见他们脱鞋拉袜,亮出脚丫,验看脚小趾的指甲是否复形。如果谁的小指甲上的有几道竖纹,好象是两个指甲,那谁的祖先就是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来的。于是相互之间,便立即承认为古槐子孙,互认为洪洞老乡了。于是便围坐一起,畅谈迁民时的史实和趣闻;对照祖辈的传言,眷恋故土,怀念祖先之情,油然而生。“同是古槐迁来人,数世之后喜相逢”,亲切友好的情谊,十分浓厚。

  为什么古大槐树下的人,脚小趾指甲是复形呢?这里边有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相传,轩辕黄帝是洪洞县公孙堡人。到了商朝时候,洪洞一带居住着两种人。一种是黄帝子孙,散居各地,耕稼为生;一种是跟随夏启治水有功的羌人,居住在现在的明姜一带(明姜原名昏羌,后改称明羌,最后才改为明姜)。那时候明姜地方是一片草原,羌人们游牧为生,也向黄帝子孙学习耕稼。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羌人子孙蔓延;耕牧发达,安居乐业。

  一年,殷王带领人马从河南过来,到这块地方狞猎,其实是对羌人进行抢掠。有一天,殷王路迂一羌女,见姓生得美貌出众,便指令人马把她掳走。那知这羌女,性格刚强,破口大骂,执意不从。这殷王残暴无道,那里容得,他勃然大怒,举剑朝羌女劈头砍来,那羌女眼明体灵;胆大从容,急忙躲过。这个殷王一剑落空,岂肯干休。复又举剑恶狠狠地朝羌女的腹部刺来。这时只听"劈叭"一声巨响,羌女身上闪出道道红光,把殷王及随从们惊得目瞪口呆。只见那羌女倒卧地上。从刺破的肚子里,跳出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说来也奇,这两个孩子刚刚跳出母体就坐在地上,一手握着一脚,嚎啕大哭。殷王迷惑不解,命随从掰开手看时,只见他们的脚小指上流着鲜血。顷刻血化,脚小趾上显出了伤痕。殷王一见,感到这是不祥之兆,大喝一声:“何处投来的妖孽!”举起剑来,要把两个孩子腰剁三截。这时,正巧,文王的好友散宜生赶到、抓住殷王的剑说:“大王息怒,暂将他们留下,由我收养,看个竟。如系妖孽,再处置不迟。”殷王依允了他,带着随从,策马而去。

  散宜生搭救了两个孩子,见他们的母亲已死,无人哺育,又怕再遭殷王毒手,便带回家里,收养起来。这两个孩子的确生得不几,十来岁时就聪明过人,智勇双全。这时,有两个贼人要陷害他们,将割去舌头的羊赶进他家,诬他们为盗。兄妹俩奋起力争,打走了赋人。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姓氏,这件事后,人们便叫他们为“羊舌氏”。武王伐纣时,兄妹一起投奔姜尚魔下,屡建战功。武王灭纣后,他们回到家里同黄帝子孙通了婚。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的生活。从此,他们的后代脚小趾指甲,便都成了复形。

 

先祖传说
  

同根



  我们沁水县瑶沟村的人都姓王。听上辈人传说,在几百年前这个村的老百姓不姓王,而姓丁。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边还有个故事哩。

  传说大约在四五百年前,我们家乡遭了大旱灾,土地冒烟,树水干枯,颗粒无收。当地还流行了一种惨人的“伤寒”病。老百姓在饥饿和病魔的折磨下,完全陷入绝境,天天打墓埋人。开始每天死亡两三个,后来发展到十多个,不多长时间,全村尸骨启蒙野,鸡犬未留。唯有一户姓丁的财主,带妻室儿女逃往外乡。

  几年后,家乡土地荒芜,房屋坍塌,一片荒凉。当地的官府就把这件事上奏朝廷。朝廷立即张贴告示:凡愿到山西沁水瑶沟种田者,三年不纳皇粮。尽管这样,可谁肯远离故乡迁民灾区呢?

  一天,朝廷召集诸位大臣商谈此事,大臣们都很头痛。只见一位大臣对朝廷耳语了一番,朝廷连连点头赞同。

  几天后,朝廷就到处张贴告示:在十天内,各地百姓必须全部聚集到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后到者为迁往沁水瑶沟之人。老百姓看了告示后,都怕迁往沁水瑶沟,于是都按照指定时间,纷纷聚集到洪洞大槐树底下。这时朝廷还是派那个献策的大臣到洪洞大槐树下办理此事。这个大臣一到就当众宣布朝廷圣旨:先到过沁水瑶沟,违者立斩。结果就把那个最后到的姓王的百姓强迫到我们沁水县瑶沟村。从那以后,我们瑶沟村的百姓就全都姓王了。

  树有根,水有源。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天性。本书洋洋洒洒40多万字,博采史籍、方志、碑刻、谱牒、传说等,就国人传颂的洪洞迁民,作了最严谨的考证和最详尽的叙述。明朝在洪洞大槐树处迁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初的统治者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据证,从明初至永乐十五年的五十年间,疏散山西府五十一县之民,遣送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甘……遍及大半个神州。而山西洪洞广济寺的大槐树处,则是民众办理迁徙手续的地方。传说,官府曾采用了欺骗的形式:官府预先张贴告示说,除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兵四面合围,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迁移。当他们在官兵的催逼下踏上征程时,一边走,一边回首,最后看到的就只有远处的这棵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了。因此,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山西移民惜别故乡的一个标志。

  如今,古大槐树处迁民后裔已遍及海内外。千百万人民怀乡思土,寻根问祖,古大槐树处已成为人们祭祖胜地。洪洞县每年四月一日至十日举办的“寻根祭祖节”,吸引了十多万前来祭祀和观光旅游的海内外华人。将大槐树迁民这段历史比较完整地加以收集、整理并出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本书的出版,对于探究我国历史文化渊源,增进海内外炎黄子孙对祖国的向心力、凝聚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迁徙记〗


  公元一六六八年,朱洪武把元鞑子赶到漠北,坐了大明天下。 这时由于几十年的灾荒和战乱,黄河流域居民大为降少,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惨景。明朝统治者为了恢复、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巩因政权、从洪到永乐年间曾多次从人口稠密的山西往 这儿迁民,洪洞县大槐树处就是明政府办理迁民手续的地方。附近各县的百。都聚集在大槐树下,往别处迁发。

  却说山西境内,有个凤凰窝村,居住着几百户人家,村内有许多人朝里作事。不少人还是大官哩。此处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所有的人脚小拇指甲分为两半。朝里有人好办事,皇上下令凤凰窝的人不迁,别地的百姓都要迁,家乡水甜,故土难舍.谁愿意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呢?于是人们都纷纷逃往凤凰窝投亲靠友。安家落户并且人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朝着了急又发布贯通圣旨说:"凡是凤凰窝的人必须外迁,不然灭族。"聚居在凤凰窝的百姓都傻了眼,没有办法,被官兵押解着办理了迁民手续, 奔向黄河流域的各个角落 。

  话说迁徙的人中有个李广清,他扶着老母亲,领着妻子和十七岁的一对孪生子,逶迤上路,迁往豫州。一日进入中岳嵩山,沿着高低不平的山路走了约十柱香的时间,忽然,眼前出现了一块平坦的土地,两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的收麦子,这些麦子长的特别,麦籽全部长在麦叶上,一片叶上有一粒麦子,广清老汉惊奇地问道:“姑娘,一亩地能收多少升麦子?”“四石。”其中一位姑娘回答说。广清老汉以为她开玩笑。“不能,不可能!”另一位姑娘接着说:“大伯,你不信,我们给你几亩地种上麦子试试看。”“好,能行。”于是,广清老汉率领全家在嵩山脚下安家,同两位姑娘成了邻居。一年过去了,经过全家人的辛勤劳动,麦子成熟了,收下的麦子一量,正好每亩四石。广清老汉一家非常感谢两位年青的姑娘。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晃两个年头过去了,两位年青的姑娘与广清老汉的两个儿子相爱,结了婚,一家七口人和和睦睦,日子过的十分幸福。两个儿媳把家务料理得有条有理,对大人也十分孝敬。这年他们种了十亩玉米、七亩谷子,由两个儿媳去下种,他们的种法非常奇特,十亩地在四角只种了四棵玉米,七亩地当中只种了一粒谷子。广清老汉见儿媳这样地十二分不高兴。两个儿媳看到他的脸色,就说:“爹爹不要生气,也不用发愁,我们能让粮食满仓,你就等着瞧吧。”

  玉米、谷子成熟了,两个儿媳把玉米、谷子收进场内,用木棒敲打谷穗、玉米穗,只见玉米、谷子源源不断地从穗上落下,渐渐的由少变多,堆积如山,如此敲打了一个月,穗上的谷子、玉米还有打净,广清老汉的粮囤却装满了。他对两个儿媳说:“怎么还没打完呢?没有地方可存粮食了。”话音刚说完,儿媳手中的谷穗、玉米穗也不掉粮食了。一家大小欢欢喜喜庆贺丰收。

  又过了一年,两个儿子媳各生了一双儿女,广清老汉乐的合不拢嘴。过了满月,两个儿媳忽然不见了,一家人着急的要死,两个孙子忽然开口说话了:“爷爷,我妈去外翁家了,他们都是仙女,在这儿遇上了你们,决心帮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她们要你们也要为别的百姓着想,帮助别人发家致富。”老汉以为这是作梦,柔了柔眼,拧了下自己腿上的肉,的确是自己的孙子说话。连连说道:“好!爷爷记下了。”

  从此,李广清老汉在嵩山脚下,每有移民到来,就把自己的粮食送给他们作种子,帮助移民,辛勤劳动,把嵩山脚下建成富绕美丽的地方。

〖燕王扫碑〗


  河北、河南、山东广大地区流传着“红虫”吃人的故事。说是明朝时这一带闹“红虫”,把人吃光了,才从洪洞大槐树处往这儿迁民。这个故事都和“燕王扫碑”造成人烟稀少有关。碑实际上就是南京城的功德碑,即明皇族的祖宗碑。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为了使朱家天下永固,道德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作为他的继承人。可惜朱标短命,死在了他的前面。朱元璋又立朱标之子允*为 皇太孙。朱元璋死后,大臣们立允 * 为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建文皇帝。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有勇有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建功勋。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他已暗中生气,他侄儿为帝后,他更是不服,加上建文帝看到诸王的势力强大,中央难以控制,就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藩。这一下燕王就有借口了,他本来早已在北京招兵买马,想寻机会和借口了有了机会,他自然不肯轻易放过。于是他援有朱元璋的祖训,声言进行朝廷内出了奸臣,要为建文帝“靖难”,在北京首先发难,率军向南京进攻。他先攻河北,次攻河南,接着攻山东,然后到南京,沿途受到忠于建文帝的明军和人民群众的反护与阻挡,双方大战数年,终于攻下了南京,由于长期的战乱,造成江北地区“千里无人烟”的局面。燕王的军队都头戴红巾,所以百姓们都称之为“红虫”。“红虫”含有瘟疫的意思,所以民间有“红虫”吃人的传说。

  燕王攻克南京后,建文帝被烧死,自己便当了皇帝,这就是明成祖。他即位以后,由于正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大臣不拥护他,他就狠下毒手,如灭了方孝儒十族,又实行了“瓜蔓抄”就是把反对他的人也全部杀光。不久又把都城迁到北京,并下令从洪洞大槐树下移民到山东河北、河南、浙江一带开荒种田发展农业生产。


〖背手、解手的来历〗


  把大便、小便,说成“解手”,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是这样。大小便同“解手”有什么关系呢?据说也是来自于古大槐树下迁民.是从那时候才开姑的。
  迁民是强制性的,人们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用各种方法反抗着。移民官员和押解的差人,怕他们半路逃跑,在编队定员之后,便把他们捆绑起来,才肯上路。先是大绑,即绑住两条胳膊,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又改用"小绑"每人只绑一只胳膊,几十个人联在一条绳子上,相互牵连在一起、一人要动,牵动别人,谁也跑不脱。因此,无论在行路当中,还是晚上歇息的时候,如果其中有人要大便或者小便.就是恳求押解的差人,给他们捆在胳臂上的绳子解开。最初时,人们为了把意思传达清楚,话挽说得比较完整:"请大人把我的手解开,我要大便(或我要小便)”.由于人多,路上解绳子次数也多,不仅麻烦,而且耽误时间,便由于这种办法安全,人跑不掉,所以再麻炳,再耽误时间,差人也不敢去改变它。后来说得多了,渐渐就把原来的话的简化了。先是说:“给我解开手”,就知道他是要大小便;后来干脆简化成“解手”。只要有人高声喊“解手”那就是他要大小便了。一路如此,天天如此“解手”之声,充斥耳鼓,大家说顺了,用的也习惯了。

  到了新的住地,差人给他们们松了绑,按路上的编队定居下来在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这时候,他们手虽然解开了,没有人看管他们了,大小便时也无需再先报告,更无需等人“解手”了。但由于迁民路上的那段生活,在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人们都忘却不了,时而总要提及,也由于路上时日很长,说的成了习惯,仍然说大小便是“解手”。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人们走路有背手的习惯,据说这也与迁民有关。迁民被绑着上路,背起手采,行走多日,也就沿以成习。至今背起手来,走上几步,反而觉得舒服。

〖三洗怀庆府〗


  当今河南修武、武涉以西,黄河以北地区明朝为怀庆府管辖,这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

  话说元末天下大乱,各地战乱不息,民不聊生,河南地区尤甚朱元璋率领的农民军与元精锐部队在怀庆府地区展开了拉锯战,今天你打过来,明天我又打过去。农民军攻过来要让每家每户百姓在门面挂上拥护他们的牌子,元军过来也要老百姓挂他们的牌子,老百姓苦于应付,叫苦连天。这时有一个年轻的聪明人想了一条妙计,他的牌子的正面写上了拥护农民军的字样,在反面写上了拥护元朝军的字样,这样不论何方攻过来,只要一翻牌子就可以了。较以往又有事,又方便,别人见了纷纷效尤。有一次农民军攻了过来,有一块牌子从门上掉下来,恰巧落在大将常遇春马前,这一下被常遇春识破了机关,一连看了几家的牌子,反正都是两种字样,常遇春大怒,便把此事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正因战事毫无进展独生闷气,一闻此事更是火上加油,产即下令常遇春把怀庆府地区的百姓斩尽杀绝。

  常遇春领命后,即率军向怀庆地区杀去,见人就杀,鸡犬不留,来来往往杀了三个来回,他们还把元宝放在大街上,看是否有人检去,如若发现元宝少了,就证明还有活人,接又杀,怀庆地区百姓都被杀光了,常遇春才罢休,这就是三次血洗怀庆府的故事。朱元璋继位以后便下令从人口集密的洪洞县往怀庆府移民。



〖大槐树与七庹零一媳妇〗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一首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一带家喻户晓、妇幼皆知的民谣。

  洪洞古大槐树,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西面二三百米处是汾河。据《洪洞县志》记载,明朝时,洪洞县有一座广济寺院,寺院宏大,殿字巍峨,自唐宋以来,便建有驿站.常住驿官,处理四方往来的公差事务。在广济寺山门左侧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的老鹳在古树上构巢垒窝,年长日久,特别是到了冬季树叶凋零之时,老鹳窝在古树上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初移民时,官府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当移民起程时,依依惜别,不忍离去,走了好远回首之时,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因此,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了梦绕魂牵的家乡的标志,几百年来传来传去,有的甚至把老鹳窝误传为村庄了。
  据说明初大槐树移民时人们谁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这时官府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往古大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的人也来了。第三天,古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厂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一个官员大声宣布道:“大明皇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这道命令把人们惊呆了,不久人们醒悟过来,受骗了!人们哭喊叫骂,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至今,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的缘故。移民先祖离别洪洞大槐树时,为了告诉子孙后代不忘故里,特意量了一下树身,当时没有尺子,只好几个人手拉着手围树量,七个男人连起来还差一段空当,当时正好有一个年青媳妇站在一旁观看.人们就让她站到空当处,正好接上,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七庹零一媳妇”的传说。
  明代大移民的原因

      据《洪洞县志》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文献通考》:明洪武、永乐间,屡迁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合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放凭照川资。因年代久远,槐树无存,寺亦毁于兵燹。....”这段文献记载,正与华东、中原等地的民谣相吻合,明代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史实十分可信。

    那末,明王朝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呢?尽管民间流传着“胡大海复仇记”等故事。但真正的原因是战争频仍,洪泛灾疫。

    莽莽九曲黄河,是孕育华夏民族的摇篮,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同时也是黄河中下游民众遭受灾难的罪恶渊薮。元至顺一年至明洪武二年(1330-1369)这四是年间,黄河中下游先后决口七次。洪水吞没村庄、淹没良田百姓万家飘泊,流离失所。洪水过后,尸骨腐臭、病疫流行、村舍荒芜......好端端豫鲁大地赤地千里、渺无人烟。

    元朝末年,由于朝政腐败,人民生灵涂炭,当时黄河两岸流传着这么一首民谣:“石头人,一只眼,跳动黄河天下反。”它预示着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的前兆。元至正十一年(1351),黄河决提,中原、华中一代百姓啼饥号寒、无家可归。元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强召汴梁、大名等十四路民工疏通河道。当年四月,民夫们在兰考黄陵岗河道底,挖出了独眼石人雕刻。石雕背后携有两行字:“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随后不久,便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红巾农民起义。接着,徐寿辉在蓟州,张士诚在泰州也先后揭竿而起。不久,朱元璋、郭子兴也在濠州举义。元朝政权调集军队与各路义军在中原一代展开了殊死相博。战争使豫、冀、鲁、苏北。皖北一带人十亡八九。元军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拔其地,屠其城”,凶残到了“春燕归来物牺地,赤地千里少人烟 ”的境地。直到朱元璋义军打败元军推翻元朝统治后,长达十六年的元代战乱方告终。

   有战乱,必有灾荒。元末的兵祸四起时,水旱蝗疫也倾注而来。从1341-1368年间,黄河、淮河频频溃堤,几乎岁岁都有洪水泛滥。山东、河南。河北。两淮一带“飘没民庐,死者众。”“村庄城邑多成荒墟,”“禾不入土,人相食。”(元史.五行志)十室九空无人烟,万户萧疏鬼唱歌。天灾人祸、饥荒瘟疫造成了千里中原几省百姓的特大灾难。”“民食蝗、人相食”这里几乎成了无人区。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纳了徽州李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特别是中原、华中一带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累年租税不入”,严重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有采纳了苏琦、刘九等大臣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作出了“移民”、“屯田”的伟大战略决策。一场大规模的迁民移民“运动”就从洪武初年开始了。

   正当人民刚刚得到喘息,恢复生产刚刚开始,又发生了令人心折骨惊 的“靖难之役”。又一次加剧了中原荒芜局面。移民也陷入停顿。

   齐鲁燕赵轮番上演惨绝人寰的悲剧之时,地处内地的山西省,却是一派升平盛世。山西地理环境独特,东有太行为屏藩,西有吕梁做遮挡,一条汾河贯穿其中。尤其是晋南平原,这里日升月恒,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物富民丰。元末战乱未波及到这里。中原,两淮荒无人烟时,这里却是“国泰民安”,一切怡然。山西现存元代建筑已知着三百多处,也说明元代的山西没有战争干扰。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人口数量,洪武十四年,河南、河北人口均为一百八十九万,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多万,比冀豫两省人口总和还要多。

    当中华大地人口的天平失衡时,素有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和继承人朱隶,必然把目光瞄定山西,投向晋南。当时洪洞县是晋南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又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所以大移民不可避免的要在这里发生。于是,官方把迁民的总荟萃地选在了洪洞城北的广济寺。这个佛教禅院,地处汾河岸畔,管道测旁。寺前那棵老槐树,树上的老鹳窝以无与伦比的象征物,走进了岁月的风雨,走进了历史的沧桑。

    “大槐树”、“老鹳窝”、“洪洞县’——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记忆。 明代大移民的分流及过程

                  明代大移民的分流及过程

 

      在移民的举措中,有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其中,最难实施,最牵动人心的,则是平民百姓的大迁徙。明初山西瞎五府、三直隶州、十六散州,共九十七县。移民“生员”主要来自辽州、泽州、沁州、潞安州,汾州府,平阳府等。这些地区共五十一县,平阳府就瞎二十八县。可见迁民最多的是当时的平阳府,即现在的临汾市和运城市。洪洞县是当时人口最多的县份,移民最多自在情理之中。从目前遍布大半个中国的迁徙晋民后代们修茸的家族牒谱里,几乎都是记载祖先来自洪洞,这正是因为移民集散地设在洪洞广济寺大槐树下的缘故。

     明王朝的移民,原则上是“政策”放宽的办法。洪武三年曾有定制,移民每户给田十五亩加蔬菜田二亩,有余力着不限顷田。鼓励人民拓荒种地,多多益善。同时还规定,皆免租税三年,激励尽快发展生产。

     明朝建国后仍沿袭元朝“里社制”,实行军屯、民屯、商屯移民垦荒制度。洪洞大槐树处所迁之民,均有各布政司编“里”发迁,由后军都督押解送交迁往各地的地方州县辖治。被迁之民到各地后以屯田之区域分“里加”。每百户为一里,每十户为一甲。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至今还有不少村庄以姓和名命名的,如:河南林县有崔家屯、刘家屯、和尚屯等,辉县有赵宁屯、马正屯等。河北有的村名叫上耕,以迁民姓氏加上耕,如,赵上耕、卫上耕等。民间有唱的歌谣:“六个上耕六个庄,全是来自大槐旁。”也有一部分村庄以山西原籍地名命名的,北京郊区有“赵城营”、“长子营”、“洪洞营”等村子名。

    在迁民的过程中,政府除了给予优惠政策、强迫命令外,还采取哄骗的办法。据说,迁徙之初,明政府颁布告示于山西,“不愿迁的请到大槐树下集合,限几日赶到。愿迁出外乡的情在家等候。”消息不翼而飞,不几日,洪洞广济寺大槐树下集结了数万之众。这时一队队官兵也蜂拥而来,把这些艰难跋涉至此的老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然后宣布,凡来到大槐树下的一律外迁各省。随后,官兵们将青壮年带铐上枷,遂强行登记,发凭照,一家一户,麻绳相系,如穿蚂蚱、数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踏上了迁徙的路程.......人民凄惨的哭喊着告别了故土,含泪依依再回首时,看到的只是那株高高的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鹳窝......大槐树、老鹳窝成了迁徙着决离故土的最后标识。

    大迁徙的举措,对明朝帝国无疑是一场富国强兵的上策,但对一家一户却是一场劫难。从明史等典籍中得知,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约五十年里,从洪洞大槐树下移民共十八次。分别迁至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广西、陕甘宁等地。明朝政府知道靠哄骗是不能完成如此大规模的迁民活动的。后来政府制定了条律,规定:三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还规定,同姓同宗着不得同迁一地,不得更姓易名等。这样,一批一批的移民背井离乡来到了中原、华东大地。他们在他乡异地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他们以老槐树的不屈韧性,植根于一方泥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很快便撑起了一方新的蓝天。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迁民实行已二十年,全国土地总数骤增,由洪武十四的三百六十万顷增加到八百五十万顷。全国年入国库粮食,超出元时的两倍以上。勿庸置疑,大移民给明代社会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和繁荣。它合理的分布了人口生存的空间,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散落民间的传说

     “打锅牛”的传说

  

    相传,洪洞县有一牛氏家庭,兄弟五人在大槐树下要求同迁一地,官方不应允,非要把他们分散各地不行。为了不忘手足之情,当即将一口铁锅砸成五瓣,每人各执一片,以做世代认亲的信物。现在山东北部于河南交接处的牛姓,见面后如都知对方姓牛时,都要问声:“打锅不?”如果对方回答:“打锅。”便互相认做一家人,请吃请喝,亲热一通。

 

                     “ 独耳爷爷”

 

      据传,移民时,当人们提前知道同姓同宗不能迁到一处时,到了大槐树下就把姓改了。据说,河北黄县就有魏姓与马姓、陈姓与绍姓、周姓与单姓是同宗异姓。山东曹县一家刘姓宗族的家谱中就记载着他们的先祖“独耳爷爷”,就是明代从大槐树下迁移出去的。因当时独耳爷爷从迁徙的队伍中几次逃跑,被官兵割去了一只耳朵。

 

                     “ 解手”的来历

 

    据说,在迁徙路上,官兵为了防止移民逃跑,便把移民不分男女用一根绳子栓在一起。有人在途中要大小便,必须先报告押解的官兵:“老爷,请解解手,我要屙尿。”在遥远的迁徙途中,这件事太多太频繁了。说多了,解手就与大小便成了同义词。就这样,如今人们去厕所方便,仍然说“解手”。

 

                    “ 脚小趾甲”的传说

 

     在河南、山东及各地众多的移民后裔中,至今仍流传着“脚小趾,两瓣瓣,大槐树下切块块”的民谣。是说明代移民时,官军怕人逃跑,将每个百姓的脚小趾头趾甲边上割一刀作为记号。后来人们只要谈起你是不是从大槐树下迁来的,就脱鞋脱袜,仔细观察小趾是不是复甲形。如果有,祖先就一定是从大槐树下迁来的。洪洞大槐树祭祖园门两侧对联也说此事:“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
洪洞大槐树迁民遗址纪事

      洪洞大槐树迁民遗址纪事


         大槐树遗址,位于洪洞县城北汾河岸边。第一代古槐因历代久远而无存。第二代古槐也已枯死,但树杆还在。奇怪的是第一代古槐死后,旁边生出第二代,第二代死后旁边又生出第三代。现在古槐遗址第三代古槐长得郁郁葱葱,如同迁民子孙绵延不绝一样。但以前人们并不重视这一迁民遗址。明清时期的洪洞县志上只记载了迁民事件,并未把大槐树列为古迹条目。


        最早发现大槐树有着神奇凝聚力的是洪洞贾村人景大启。清末时,景氏在山东曹州任散厅官吏。在他的宦途中,上至官吏下至平民百姓,凡知其为山西洪洞人者,无不斯抬斯敬,推梨让枣,以老家亲人对待。都说洪洞是老家,急拿家谱让他看。是时,洪洞另一名叫刘子林者也在山东长山县(今邹平县)为官,也深感移民后代对洪洞老家大槐树的一往情深。景、刘二人相商,决定筹建古大槐树遗址。很快在山东筹得白银 390两寄至洪洞家中,托人修造了刻有“古大槐树处”的巨碑一通,并起建碑厅一座,同时修建三间供人们饮水思源的茶室。这才有了供寻根游子凭吊的地方。碑厅建在第一代古大槐树曾经生长的地方。虽然古槐和广济寺已被汾河水冲毁消失,但原先广济寺的经幢塔仍顽强的竖立在那里。它是广济寺的象征,是古大槐树的坐标,也是明代迁民的唯一见证。碑文由洪洞孰堡村人贺柏寿篆书。贺柏寿曾在河南登封等地任知县。每到一处,和景、刘二人一样,受到移民后代的热情接待和敬重。


        就在修建碑亭之时,出现了一个奇迹般的事件:古大槐树庇荫洪洞老百姓免遭兵祸。顿使洪洞黎庶对古槐遗址奉若神明。当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不久。赵城县张煌率兵杀了山西巡抚陆钟琦,接着袁世凯派新巡抚张锡銮率部下卢永祥部,进逼山西革命军。卢率军南下进攻临汾,兵到之处烧杀抢掠,以张煌故乡赵城受害最甚。据说将赵城洗劫一空,“城无市,邻无炊烟,鸡犬无声,家无门窗......墙壁倾圯,地深三尺......”满目惨状,惨不忍睹。卢军南行三十里进入洪洞,仍下令“半天不点名”,暗示仍可抢掠。然卢军士兵来到洪洞城北古槐碑亭前,却个个下马罗拜,长跪不起。并将所掠之物,供于二代槐树根部忏悔。原来卢永祥部士兵多为冀鲁豫藉人。这些大槐树下的移民后代,今日见到老家碑亭,方知回到故乡,碑亭如同他们的祖宗庙堂一样敬重,崇拜。于是,士兵们彼此叮嘱,可不敢在老家大槐树下胡作非为,伤天害理。否则会愧对祖宗。所以,洪洞免遭兵祸。


        解放前,旧政府并不重视古槐遗址。直到解放后的70年代末期洪洞县政府领导才真正开始重视这一历史遗迹。大约是1979年春天,江苏无锡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乡镇企业会议。洪洞县委书记王德贵参加了会议。会上,但得知他是洪洞县委书记后,接待者顿时十分热情,盛情招待祖籍父母官。因为他们多为槐乡迁民后裔。与会者也有许多移民后裔纷纷前来拜访,共话数百年迁民情。大槐树、老鹳窝成了与会者的热门话题。他们都表示什么时候回老家看看大槐树。王德贵受到很大震动。回来后就与政府其他领导商量,并通过会议决定:将古槐遗址扩大为大槐树公园,以慰天下槐裔人拳拳之心。此后,又在报纸上公开征集古槐移民资料。不到俩月,就收到海内外移民后裔寄来的族谱、牒文、碑拓、轶事珍闻凡四百余件。并筹得大批资金。大槐树公园建成后,很快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和祭拜者,成为山西的一大人文景观。每年接待中外游人数十万人次。


 1991年起,洪洞县又开创每年清明节为槐乡后裔“祭祖节”。祭祖节里,洪洞城披红挂彩,阖城祝颂,锣鼓威风,笙乐宣天,搭台唱戏,名家奏兴。数万游子,来自祖国各地、港澳台及海外。在肃穆庄严的气氛里,槐裔们次第在祭祖堂祭拜先祖。政府领导还要颂读祭文。令人十分感动的是许多海外槐裔,不远万里,携子领孙,长跪二代古槐前,思绪万千,老泪纵横。洪洞大槐树公园(现改名大槐树祭祖园)成了海内外槐裔游子倾诉衷肠,祭拜祖先的圣洁殿堂。
老鹳窝的遗憾

在山东,河南一带,有些移民后裔有念老鸹窝的。但洪洞县志和明清文人墨客咏大槐树诗文里,只有老鹳窝。为什么有些移民后裔回把老鹳窝传成老鸹窝呢?也许迁徙者们的新辟之地,难觅鹳鸟而常见老鸹,抑或“鹳”“鸹”声母相同。韵母相近,经几代人口舌相传传“转”了。


     但鹳鸟和老鸹差别很大。老鸹到处都有,而鹳鸟是一种侯鸟,在我国北方一些靠水边的地方繁殖,至长江流域或南方越冬。洪洞以前人称“水包座子莲花成”汾河两岸是花的原野,水的泽国。很适宜鹳鸟生活。以前许多老人都在汾河边见过鹳鸟。那时候汾河两岸鸟类特别多除了老鹳鸟以外,还有大雁、水鸭子、黄瓜鹭、布谷鸟、喜鹊等几十种鸟。真是:百鸟来仪鸣翠柳,一群鹳鹊戏河心。汾河两岸自古就是鹳鸟生息的地方。洪洞广济寺临汾水而建,大槐树上筑鹳鸟窝也在情理之中。这和同属晋南的永济市有鹳雀楼一样。鹳雀楼地处汾河与黄河交界处。也是鹳鸟生长的地方。鹳雀楼因王之焕的千古绝唱《登鹳雀楼》而名扬四海,大槐树——老鹳窝却留在晋南人民及千千万万槐乡后裔的记忆里
 人文史记

 洪洞,是山西第一大县.在全国2000多个县份中知名度也属最高,国际上也有影响.一出京剧<<玉堂春>>,一声“苏三离了洪洞县......”,一句“洪洞县里没好人”,把洪洞县吵遍了神州大地,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特别是明代洪武--永乐年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全国大移民, “洪洞大槐树”是总集散地。被迁徙到华东、华南、陇西、中原......乃至全国各地的先辈们留下了世世代代传唱的歌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洪洞大槐树是千千万万迁民先祖的根,是迁民子孙们难以忘怀的老家,魂牵梦绕的故乡。

   洪洞,地处晋南平原临汾盆地北端,古老汾河自北而南流过全县。东依太行,西靠吕梁。东部的霍山主峰——老爷顶海拔2347米,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五镇之“中镇”所在地。洪洞县历史悠久,与原赵城县几次分并,最后一次并县是1954年,先为洪赵县,后改洪洞县。

    洪洞是晋南重镇——临汾的屏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洪洞民性十分强悍,富有正义感,与燕赵侠义之风齐名,且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历史上有皋陶、师旷、韩文、范高鼎、王轩、刘秉恬等名人。道光年间曾有曹顺领导的农民起义。抗日战争时期有配合太岳军区正规部队抢救《赵城金藏》的动人故事,还有著名的洪赵支队参与的韩略战斗,歼灭日军少将以下军官180余名,击毁敌人汽车13辆。现在洪洞有近百万人口,属山西第一大县。

    洪洞地肥水美,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从史前社会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古遗址到商周时期的古墓葬、青铜器等,从宋元时期的碑刻、古建筑、雕塑、壁画,到明清时期的庙宇、鼓楼、戏台、监狱等,到处都揭示着洪洞的古老文明。特别是广胜寺、苏三监狱和古大槐树处三大文物旅游景点更是在全国闻名遐尔,甚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每年清明古大槐树处举办的全国及海外移民后代寻根祭祖大型文化活动已成了洪洞县经济文化发展的平台,也是凝聚华夏子孙后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活动。

洪洞大槐树介绍精简版

古大槐树碑亭及第三代古槐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大槐树楹联
  香挹行襟留快饮;
  荫清古道倚斜阳。

  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举传嘉树;荫庇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