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光游戏旧版1.8:《蒙书讲义》(上)——《朱子家训》(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26:27
 

《蒙书讲义》(上)——《朱子家训》(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05b800100ei33.html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饔读yōnɡ,早饭;飧读sūn,晚饭;国课指赋税;橐读tuó,囊、橐皆指口袋。这句的意思就是说:一家人和睦相处,即使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也还是能余下欢笑;该缴纳的赋税早早交完,即使口袋里所剩无几,也会因为没有负担而得到极大的快乐。

 

 

    这段话主要讲了家庭和睦与社会责任两个问题。家庭当中最大的事便是一家人和睦相处。家庭生活有物质、精神两方面,物质生活再穷,一家人只要和睦,也很开心。如果生活很富足,但一家人却钩心斗角,互相攻击,或者关系冷漠,又有什么意思呢?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写了许多大家庭,物质条件都是很优越的,但家庭成员的关系却极差,结果大家都很痛苦。最有名的像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就是写的这样的家庭,曹禺的话剧《雷雨》也是。俗话说,家和万事兴,那样的日子才是最温暖幸福的。在和睦家庭长大的人与在不幸家庭长大的人,心理状况是完全不同的。一般前者多比较开朗、自信、阳光、有爱心,而后者多比较内向、自卑、暴躁或孤僻。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家庭和睦的重要意义。物质只能满足人的欲望,滋养不了人的情感。孟子说人生有三乐,第一乐就是“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中国是农业古国,几千年的国家财政主要来自农业税收,哪怕是读书人也要耕田种地,叫耕读传家。耕地则必须交农税,这是每个人都要尽的义务。无国则无家,我们个人的家是小家,国家才是大家。只有国家好了,老百姓才能好。抗战时,国破家亡,你的小家再好,也只得颠沛流离,所谓“既处覆巢,焉得完卵”。打烂了的鸟巢中哪里还有完好的鸟蛋呢?所以纳税是每一个公民都要做的事。把税交了,心安理得,即使自己口袋里所剩的钱粮不多,心中也是很快乐的。这深刻反映了我们中国文化中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随时将个人利益置于群体利益中,而不是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税收是国家对财富再分配的过程,有了稳定的税收,国家才能拿这些钱去办教育,搞福利,办养老院、孤儿院。所以你交税就是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家是每个人的依靠,国是每个家的依靠,个人想生活得幸福必须家庭和睦,家庭要兴旺必须国家富强。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读书志在圣贤。西南师范大学有著名刘又辛老学者,时年九十有六,与杜道生先生为北大同学。两先生皆每以读书志在圣贤诲人。徒当仅仅讲,科指科举考试,第指科举考试的等级。

 

 

    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科举为隋朝隋文帝所设,历代沿袭,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始废除。“科举”的“科”当门类讲,因科举考试分了许多门类,唐朝时竟有五十余种之多;“举”当选拔举用讲,科举就是分类考试选拔举用人才。科举除了文考外,也有武考,称为武科,唐武则天时开设,一直沿袭至清末。隋文帝创设科举时分了志行修谨与清平干济二科,隋炀帝又设进士、明经两科。“进士”这个词出自《礼记·王制》,本义是进受爵禄。隋炀帝设的进士就是考试策论的科目。唐朝科举开始完善。唐宋的科举都分常科、制科两类。常科就是常例举行的考试,每年一次。制科是皇帝临时诏令设置的考试。元朝曾一度废除科举,到元朝第四个皇帝元仁宗时又恢复,开始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并沿用到清末。明清是科举的极盛时期。其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在各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乡试都是秋八月举行,故称秋闱。“闱”是考场的意思。乡试考三场,第一场在八月初九,第二场在八月十二,第三场在八月十五。第一场考《论语》,第二场考《大学》、《中庸》,第三场考《孟子》。乡试考中者称举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于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在礼部举行,又称春闺。逢辰、戌、丑、未年举行。参加会试者都是各省举人。会试也考三场,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于会试同年举行,皇帝亲自在皇宫中主持,考取者通称进士,进士又分三甲:第一甲叫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叫赐进士出身,第三甲叫赐同进士出身。一甲首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进士榜称甲榜,用黄纸书写,故又叫金榜,中进士又叫金榜题名。在特殊的年份设科考,一般皆因朝廷有庆典或皇帝登基,称为恩科。比如甲午海战这一年,战败本应停科考,又因慈禧皇太后万寿庆典,加开恩科考试。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与试帖诗。八股文专取四书五经命题,作文要用古人语气,所谓代圣贤立言。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领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段组成,后四段各有两股,相对成文,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字数在七百字左右。又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明清两朝许多古文家的八股文是做得很好的。考诗的制度起于唐高宗时,后一直沿袭。试帖诗的题目和用韵有严格的限制,一般以古人诗句和成语为题,并限韵脚,文句要求庄重典雅。因题目皆冠以“赋得”二字,故又称“赋得体”。

 

 

    “读书志在圣贤”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是要立志做圣贤的,并非仅仅为了科举考试;为官则要心中想着国君与天下,岂能计较个人的身家性命。

 

 

    整段话可以说将读书人的追求讲得很清楚明白了。《左传》里讲人生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就是说人生最大的基业就是立德,树立崇高的品德;其次是立功,为天下苍生建功立业;最次是立言,如果你不能建功立业,那也应著书立说,将你的思想学说留传下来。这三者中立德是根本,没有伟大的人格,不可能建立奇功伟业,没有崇高的品德,不可能写出伟大的著作。孔子也说过:“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意思就是说有德行的人必然有话要说,韩愈把它叫做“气盛言溢”;而夸夸其谈、能说会道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三不朽,立德是体,是根本,立功、立言都是立德的功用。圣贤就是能够立德、立功、立言的人。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等都是中国的圣贤。伏羲画八卦,建立了中国特有的符号系统,八千年后,今天我们还在运用;炎帝播百谷,创立了农耕文明;黄帝则制定了中华民族的衣冠文物制度;尧、舜开创了中华历史上最早的盛世;大禹治洪水,将天下分成九州,使百姓免于灾难;商汤推翻暴君夏桀,文王武王推翻暴君商纣,周公制礼作乐,教化百姓,使中华民族成为千古礼仪之邦,这些都是又立德又立功的圣王。孔子一生凄惶,周游列国不见用,虽没建大功业,但孔子修诗书、正礼乐、赞易传、著春秋,总结了几千年前的历史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以后几千年思想文化的根基;孟子一生亦如孔子不得志,但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思想,著《孟子》七篇,影响深远。孔孟则是又立德又立言的圣人。圣和贤的区别是:有全德者为圣,某方面的德突出者为贤。像黄帝时造字的始祖仓颉,商汤的大臣伊尹,孔子的弟子子贡、子夏、子路等,都是贤人。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做圣贤,要完成自己,要为社会人民做贡献,要留下有益于人类的言论。圣贤中有大圣大贤,有中圣中贤,有小圣小贤,只要尽自己的努力,每个人都可做圣贤。像这次汶川地震中牺牲的教师谭千秋、向倩,他们以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学生,他们也是圣贤。我们四川的老学者谢祥荣先生,在他所著的《周易见龙》中专门谈到圣贤崇拜的问题。他说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西洋是神灵崇拜,中国是圣贤崇拜。所以中国读书人的理想是做圣贤。孔子之所以那么喜欢颜回,就因为颜回是真正在学圣贤。西南师范大学的大学者刘又辛老先生就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高在哪里,不是别的,就高在读书人的理想,读书人是追求要做圣贤的。”

 

 

    应考科举是争取做官的机会,通过科举考试去做官,而做官是要为百姓做事,这才是目的。但很多人是把做官当成捞取名利的手段,这样一来,应考科举的目的也变了,成了做官的前提。很多人拼命读书只是为应科考,应科考只是为了升官发财。这样一来,读书就有了强烈的功利性,离圣贤就很远了。这句话在古代有用,在当代仍有很大的意义。现在大部分的学生读书都是为了高考,高考又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挣钱多,过上富裕的生活。过富裕的生活并不错,但那只是做圣贤的副产品,况且做圣贤很多时候还是要牺牲个人的幸福。就像只为追求快乐是永远得不到快乐的,因为只为快乐的快乐是自私的快乐,而在自私中是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的。当你学圣贤的时候,快乐自然随之而至,那样的快乐是超越在一般的痛苦与快乐之上的永恒的快乐。

 

 

    读书的目的是做圣贤,那为官的目的则应是报效祖国了。做官,要竭尽全力为民众分忧解难,为老百姓做事,老百姓的事就是国家的事。民族英雄林则徐有副对联作得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对“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的最好诠释。如果对国家有利,个人的生死都可以不顾,哪里还会计较个人的祸福而趋往或回避呢?不因祸而避,不因福而趋,就是岂计身家。我们敬爱的温总理当政之日就发表演说,引用林文忠公的这副对联,而在几年的当政中,温总理确确实实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次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小时后,很多人还在惊慌恐惧之中,温总理已从千里之外来到地震重灾区都江堰,在帐篷里指挥抗震救灾。余震还极厉害时,温总理又爬上数十米高的废墟去慰问搜救伤员的官兵。受灾的每一个地方,温总理都亲自去视察。如果顾及个人的安危,又怎么能够做到如此呢?所以,一个好官是时时事事以国家人民为念,而不是把做官作为谋取个人利益、满足个人权力欲的手段。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给蒋经国做了一副对联,蒋经国一直悬挂在其总统办公室中,联曰:“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做官的人也要求名利,但他追求的是天下的利,所求的是万世美名。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仕途通达能做官则应兼济天下,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不能做官则应完善自己,做一个有道有德之人。朱柏庐在家训的最后提出了作为人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做圣贤,存君国。这值得我们好好去体会。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里有族兄八十八岁李炽昌先生,饱学之士,早年入地下党,后被错划右派,还乡务农三十年,彼毫无怨言,教儿孙曰:党光明正确伟大,然党内亦有非党意识,不可因此则否定党。一生坎坷,晚年更老病缠身,兄皆达观泰然,里崇仰至深,特绘之以表景崇。共和国六十年季春于故乡蓬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守住本分,安于自己的命运,顺从所处的时空,听从天意,做人做到这样,差不多就接近一个真正的人了。

 

 

    守分就是安守本分。你是一个农民,就守住你农民的本分,竭尽全力将庄稼种好;你是一个教师,就守住教师本分,好好地传道、授业、解惑。你是一个官员,就守住官员的本分,心系家国,为民做主。其实这就是儒家讲的正名的思想,守住本分也就是名实相符。你一边教书,一边想着要去做生意发财,这就是不守本分。

 

 

    安命,并不是消极地听任命运的摆布,而是指尽人事,听天命。所谓尽人事,就是对每一件事,你都尽自己的努力去做,至于成不成功,那就听命运安排了。比如这个女孩子很善良美丽,你很喜欢她,你就应竭尽全力去追她,最后能否追到,那就是天命了。如果你追都不追,结果女孩子没和你好,你怎么知道是人事还是天命。你尽了努力还是没追到,那才是天命。你尽力了,那就无悔,听天命,那就无怨,你能尽人事、听天命,就可以无怨无悔。

 

 

    顺时即是顺应时空,也即是与时俱进。人所处的时间空间是不断变化的,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环境绝不是说为了活得好,什么原则也不顾,有奶便是娘。为适应环境什么也不顾叫圆滑,只讲原则不适应环境叫迂腐。既能守住自己的原则,又适应环境,方叫圆通。所谓原则就是做人应有的起码的道德。与时俱进,就是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则必须有审时度势的能力,认清你所处的时空,要认清时空,必须要有大智慧,要有大智慧,则必须深入学习圣贤的经典,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听天即是顺其自然,什么事情都不强求,随缘即可。孔子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什么事情老天都有一定的安排,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了这种思想,什么事情我们都能坦然面对。生是大自然将你送到这个世间来,死是大自然将你接走,每个人被送来了,都是要被接走的,老天不会送你来了就不管你,你顺应老天将你送来、将你接走,自然就平和了,也就是圣人说的“生顺死安”。《庄子·大宗师》里也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把生死的问题都参透了,那么人世间的得失成败、荣辱毁誉就都不是问题了。所以一切事情皆随顺自然就可达观以对、澹泊以处。荀子谓:“物来能应,事至不惑,是真儒也。”《论语》第二十篇《尧曰》的最后一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就是说不知道天命,是不足以成为君子的。乐天知命、知足常乐,才够格做一个君子。

 

 

    “庶乎近焉”,这个“近”就是接近一个君子。能做到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差不多接近君子的状态了。我们四川乐至的国学泰斗、大诗人刘克生老先生就有这样的境界。刘老出身书香之家,自幼聪颖好学,20余岁已以骈文名世,得到柳亚子、于右任、章士钊诸名家的褒赞,30岁就已将《全唐诗》四万余首全部背得,至于经、史、子、集无不如数家珍。可是解放后,由于极“左”政治,刘老的家被抄,父亲跳楼,妻子上吊。刘老则被弄去挑大粪、挖厕所、给死人穿衣服、打石头,一整就是30年。在这种情况下,刘老毫无怨言,随顺平和地对待,让他担粪,他一天就担十来挑。一个旧时代的才子书生,居然一天担几百斤大粪,来回走六七十里山路,就连农民看了都觉得佩服。叫他给死人穿衣服,他就认认真真穿,摸索出给僵硬的尸体穿衣服的技巧。批斗他的时候,他闭着眼睛,在心里背他的诗词文章,毫不以批斗辱骂为然。打石头,他努力地打,打石之暇仍然吟诗填词,丝毫没有怨恨痛苦之情。改革开放后,刘老任乐至县政协委员,住着租来的房屋,100岁后政府才给他分了两间房屋,还在楼上。就是这样,刘老仍怡然自乐,与诗词文章为伴。他作了一首《茅屋》诗:“茅屋避风雨,数椽年年僦。居深尚觉安,巷僻权因陋。开卷对古人,恍若逢亲旧。上下五千年,穷通并夭寿。我心淡如水,静看云归岫。老梅伴孤吟,花与人同寿。”僦(jiù)就是租的意思。这首诗写出了刘老几十年住在租来的房子中却仍然超迈自乐的心境。政府但凡给刘老加工资,刘老总会说:“乐至是个穷县,还给我加工资,我这么大年纪了,这几百元钱足够了,不要加了,不要加了。”晚年刘老的名气益增,全国各地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刘老也一点不以名人自居,还是以平常心对待,临走还送点乐至特产。不管什么文章,请刘老阅看,刘老都戴着老花眼镜,从头到尾仔细看完,并工整地写出勘误表,至103岁仍是如此。刘老怎么能够坦然面对一生的曲折坎坷、荣辱得失,并安详健康地活到103岁呢?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浸润中,刘老达到了这种超然澹泊、乐天知命的人生境界!

 

 

    将刘老之经历写在篇终,可以让大家看到真正得我们中国文化真谛的读书人是什么样的,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文化,被文所化。我们学习《朱子家训》、学习国学、学习传统文化,最终就是要以此来指导自己、匡正自己,将先贤所讲的道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做一个抬头对得起苍天、低头对得起大地、居中对得起良心、问心无愧的真正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