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骨 欧阳少恭:“你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受罪?” 鄢烈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8:59:50


   举凡这种事发生,有共同的人性中邪恶的因素,有社会大背景的诱因,也有个人的特殊经历和心理问题。我们要关心的是发生的概率有多大,找出社会诱因,尽可能减少悲剧的发生。             逼母下跪少年的质问
                 鄢烈山
   这几天,我耳畔一直萦绕着一句话,挥之不去。它出自一对农民工夫妇16岁的儿子阿志(化名)之口:1月31日下午在广州郊区一间出租屋,来自武汉新洲一个乡村的阿志挥舞着钢刀,逼母亲跪在自己面前,并质问她,“你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受罪?”
    看他次日凌晨无端踹开邻居家门,泼洒食用油放火,焚毁家具衣物,又将自己反锁阳台,赤裸上身欲跳楼,可知他显然处于湖北老家的人们俗称为“失心疯”的状态。但无论如何,这句质问可以肯定是他的久蓄心中的话,就像所谓“酒后吐真言”一般,只有在理智失控的时候才无所顾忌地讲出来。
    我们不必对这起“忤逆”个案过度阐释,古今中外比这更悖逆更暴力的伦常案件有的是。如不久前北京市一个住宅区接连发生两起血案,一起是杀了全家亲人出逃;2月5日报道,贵州松桃县一男子返乡,与妻子争吵后杀了子女等7人去自首。当然, 也不能不当回事。举凡这种事发生,有共同的人性中邪恶的因素,有社会大背景的诱因,也有个人的特殊经历和心理问题。我们要关心的是发生的概率有多大,找出社会诱因,尽可能减少悲剧的发生。
    阿志的这句话,使我想起两段名人名言。一是三国时代的那个“四岁能让梨”的孔融,长大后在朝为官,反感“以孝治天下”的虚伪,他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这种完全否认亲子恩情的离经叛道言论,成为曹操杀害他的借口。平心而论,孔融的话有一半道理。正如阿志所说的,不是他要到这个世界上来(受罪)的,父母既然生了孩子,就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责(这也是现在很多白领男女不敢要孩子的缘由);而事实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颦一笑已经给了做父母的精神上的回报。因此,做父母的不应该要孩子感恩,更不能用做生意甚至放债的心思来养孩子,而传统的“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就是这种交易心理,重男轻女也是因为从前女孩是“赔钱货”;可是,在没有养老保障的社会,这样想不也很正常吗?
    另一方面,做子女的却不应不感念父母养育的劬劳之恩。就是在没有避孕节育技术的时代,父母也可能溺婴可能遗弃你,而推干就湿把你抚养成人又经过多少辛苦!所以,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固然偏颇,武侠小说里一定要找到亲生父母固然可笑,但就是在极左年代,《红灯记》里的李铁梅也唱“十七年抚养恩深似海洋”的,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据意大利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三千里寻母记》感动了世界,台湾电影《搭错车》的主题曲《酒干倘卖无》(对养父的思念),感动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亲情的依恋是人类最基本最恒久的感情。这也是正常社会不能容忍践踏亲情的缘由。

   阿志的话,还使我想起何祚庥院士几年前关于矿难的一句名言:“谁要你不幸生在中国?”这句话本来有两解,人们反感何院士的,是他拿这句话为官商勾结导致的矿难开脱罪责,骂他冷血。但是如果从善意的角度理解,他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说出了中国现实的某种无奈——那些农民工没有别的谋生途径,只能冒着生命危险下井做苦力。从这个角度讲,我甚至可以说,中国人(农民工),比起世界上最失败的人命如草的那些国家(如海地、津巴布韦、索马里、卢旺达等)还不是最不幸的;比起我们这一代忍饥挨冻的少年时光,今日中国阿志们的命运也要强很多。这就是一个怎么看待现实的问题。承认现实,不是为了维持现状,而是为了从现实出发来逐步改变现实,这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对于个人,不能做扼住命运喉咙的强者,至少也不能徒然怨恨父母和社会,自暴自弃。须知,“人人生而平等”是指国民的权利应该平等,是政治和社会发展目标;而人生下来就是不平等的,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也有智商和体质的禀赋差异。对于国家,公平正义是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是基本价值原则。政府有责任为阿志们提供基本的均衡的公共服务,让他们享受国民待遇,尽快改变他们被歧视的制度性环境。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其中包括“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关心农村留守儿童”,“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我们期待“落实”二字能充分落实,这样阿志逼母下跪之类家庭悲剧肯定就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