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蝴蝶品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25:07

注重四式推进 改善文化民生

    聂辰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为学习贯彻落实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们系统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河北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和成效,以利于在新的起点上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近年来,河北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强化人民至上理念,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有力提升了全省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涌现出一大批工业亮点和先进典型,中央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全国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部分省区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经验交流座谈会、全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作现场会先后在河北召开。在实际工作中,河北的主要做法是:坚持把握正确导向,提升文化自觉,在政府主导中集聚社会力量,在共建共享中改善文化民生,在创新发展中提高服务效能,“课题式设计”重基层、“项目式管理”保基本、“工程式推进”优结构、“台账式督查”求实效,不断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一、“课题式设计”重基层,培育公共文化服务自觉

  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深入分析把握形势变化,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注重总体谋划、顶层设计,努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和责任感使命感。

  努力把握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环境的新变化。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精神,深刻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维理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更加多样,文化传播形式内容和受众的选择更加多元,各种思想文化互动交融多变和复杂交织的态势更加凸显。这些都影响着文化建设环境,改变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内容、方式。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按照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分析我省文化建设的优势与基础、机遇与挑战,河北提出了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任务。

  努力提升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自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主要领导同志经常听汇报、提要求,亲自调研督导。省里成立由23个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参加的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局面。各地党委政府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文化民生意识不断强化。宣传文化单位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要求,广泛学习借鉴先进省市经验,扎实开展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主力军”意识和作用明显增强。各级各有关单位积极顺应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搭建活动平台、提供培训服务、引导文化消费、鼓励群众“自办”,广大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各层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思路更加明晰、措施更加有力。

  二、“项目式管理”保基本,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项目化,成立项目组、制定任务书,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基本建设,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面。

  硬件上抓设施建设。统筹城乡、面向基层,特别是偏远山区、革命老区,不断加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投入力度,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一是加强基础性文化设施建设。二是深入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软件上抓精品生产。把握新形势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新变化,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内容。一是运用我省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做亮“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二是深入运用“五个一”抓手,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平台。三是实施文化名人名品名栏目工程,完善精品创作生产机制,促使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产品更加优质。四是加强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企业单位生产能力,提高了文化产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贡献率。五是实施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艺术数字化再现工程,推动公共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

  服务上抓特色活动。彰显河北元素,搭建载体平台,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一是突出公益性,组织开展大型公共文化活动,打造公益性文化活动品牌。推动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二是突出群众性,运用“行政主导、市场运作、文企联姻、群众参与”的方式,在城市和农村广泛开展“激情广场”和“欢乐乡村”文化活动。

  队伍上抓骨干人才。始终把文化专业队伍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努力培育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骨干力量。落实中央六部委文件精神,制定并落实基层特别是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和考核奖励措施。建立113个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和示范点,开展“农村文化之星”评选等活动,发现和培育了一大批乡土文化能人、文化传承人等民间文化人才。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