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黑历史:公車改革難在「自己分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56:36

公車改革難在「自己分粥」

收藏 發給朋友 來源: 人民網    發布者:飛虎    時間:2011年11月01日 16:50

中國自上世紀末啟動「公車改革」以來,歷經14年,「公車改革」今天仍然在路上,還在艱苦卓絕的探索和比較之中,耗時之長,足夠打贏兩次抗日戰爭。從「公車改革」的曲折,民眾可以感受到制度改革之難,遠遠難於技術手段創新。

今年廣州「公車改革」的加速或許讓人看到一絲曙光。黃埔區試點成功的「實時監控模式」向全市推廣。但天河區特殊,區直機關配公車,街道辦繼續維持「貨幣補貼」不變。天河區的特殊情況給基層幹部造成困擾,若幹部在區直機關和街道辦之間交流,就面臨買私家車抑或賣私家車的難題。

買還是不買?賣還是不賣?這真是幸福的煩惱,建議二手車商抓住商機上門服務。這個煩惱既是區直與街道政策差異造成的,也是上一次「貨幣補貼」改革遇挫所致。財政給幹部們發放「貨幣補貼」,但收到「貨幣補貼」的幹部們卻沒有守約停止公車私用。

「同樣是正處級,為什麼區直機關的人就用公車,我們街道就要買私家車呢?」對此,我試著代為回答:因為街道在上一次「貨幣補貼」改革比區直機關更成功,既然成功了,就沒有必要再改了。街道改革比區直單位改革成功,當然不是基層幹部素質更高,而是基層單位購買公車的指標比較少。

過去有句口號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好像艱苦和死亡是人生最難的兩樣東西,實際上,人類最難面對的是跟自己的利益作對。當自己有權與自己的利益作對時,這項權力幾乎不可能用好。公車改革之艱苦卓絕,活生生地證明了這一點。而這當中,街道辦罕見的車改「勝利」,則來自其離決策權較遠。

今年廣州推廣的「實時監控模式」,從技術上提高了公車監管效率,一定會取得比過往更好的成效,但能否徹底勝利,許多人仍持審慎的懷疑態度。

我提供一個改革方案供參考:由人大成立公車改革臨時決策機構,由人大、政協成立常設的監督機構。不讓掌勺者給自己分粥,才能實現公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