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v延时器:科学发展观下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00:14

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级研究课题“科学发展观下吉林省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总课题的统一部署,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对我省高等教育做出准确定位,揭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分析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揭示当前我省发展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一般性研究,为制定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今后一段时间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应当采取的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推进我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与措施。这项任务由省教科院高教所承担,研究工作从2008年5月份正式启动,历时1年时间完成。现将研究中取得的主要结论报告如下:

一、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演变历程

建国后,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形成,受国家和省级政府政策、计划、指令、规划的影响十分明显。一直以来,高等教育都是通过计划手段和行政管理来实现内、外协调发展,较少依靠众多的高等学校自身办学的主动性,忽视了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经历了由计划管理逐步走向国家宏观调控这样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依据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对我省高等教育规模、速度的影响,以及由此使执行中的战略及其理念发生变迁的情况,可以将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演变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刚性计划”发展战略阶段、“内涵式”发展战略阶段和“大众化”发展战略阶段。在每一战略起主导作用的后期必酝酿着新的变革,可称为战略转变期,进一步影响到下一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状态。

(一)高等教育“刚性计划”发展战略阶段(1949-1991)

从建国至20世纪90年代初,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受计划经济的刚性指导(“大跃进”、“文革”两个非常时期有所例外),体现了以国家为中心的功利性。比如,依据专门人才需求量来规划发展目标;发展原则上严格按照国家计划分配的资源比例实现投入与产出;发展机制上不断强化国家计划指标的行政管理效率等。主要表现在:

1.解放初期政府管理高教职能的确立与高等教育的盲目发展

解放初期,随着吉林省政府机构的建立,由政府主办、主管高等教育的体制也随之建立起来。1949年8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出《关于整顿高等教育的决定》,拉开了吉林省高等教育改制、整顿和调整的序幕。1949年10月,吉林省教育厅召开第四届教育会议,其主要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东北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提高;工作的重点是加强中等和高等教育;实施新型正规化教育,确立正规的学制。1950年至1952年,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通过指令的方式,对延边大学、东北地质专科学校等进行了调整。1950年7月,政务院通过《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强调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对高等学校的统一领导、管理。指出:凡中央政府、教育部所颁布的关于全国高等教育方针、政策或制度、法规、教育原则方面的指示,高等学校的设置、变更或停办,大学校长、专门学院院长、专科校长的任免,师生的待遇,经费开支标准等决定,全国高等学校均应执行。此决定影响深远,基本确立了我国高校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

通过“发展规划”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在我国开始实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形成的。“一五”期间,吉林省高等教育在服务于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下,综合、师、工、农、医等各类较为全面地发展,院系调整、专业设置完全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为加强机械工业发展,1955年在长春建立了拖拉机学院;为加快地方师资建设,1956年兴办了吉林师范专科学校。经过“一五”的发展,吉林省高校在校生人数翻了近两番,由1953年的8 079人上升到1957年的18 199人。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制订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是争取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普及高等教育。为落实这一任务,吉林省委宣传部、教育厅随后下发了学好《指示》的通知。此后,吉林省高等教育迅速开展了“教育大革命”、“教育大跃进”及“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其结果是高校盲目冒进、迅速膨胀,出现了数量比上一年增加4.9倍的“奇迹”,从根本上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2.政府管理高等教育职能的强化与高等教育的“补偿性”增长

为纠正“左”的错误指导思想,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党中央在1960年冬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指导各行各业的调整工作。吉林省委、教育厅多次召开会议,落实中央关于调整的“八字”方针,开始裁并高等学校、调整专业设置、压缩办学规模和精简教职工。在此期间,吉林省高等学校由46所减至16所;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办学条件,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进行了专业调整;大幅度缩减招生计划,在校生人数由1960年的39 126人递减至1965年的25 987人。在“文革”中,全省的高等教育工作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1978年至1985年,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四化”建设需要的驱动下,吉林省高等教育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从领导体制、办学体制、招生与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现代化办学指导思想下的适应性过渡时期改革。1978年9月,吉林省革委会发出了《关于改变普通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通知》,高校迅速理顺管理体制,得以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统筹安排各项工作;1984年8月,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十条规定》,省内各高校纷纷响应,制定各种改革措施,办学的主动性空前高涨;在招生方面,1982年吉林省进行定向招生试验,1983年进行省内范围的推广。定向招生扩大了生源,缓和了毕业生分配中的矛盾,使农村生比例大幅度提高。

1985年,中共中央发表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人才素质的提高必须依赖教育,可我国的教育事业的落后及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阻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必须改革教育体制,这是关系到“四化”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面性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自此,吉林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开始有计划地发展起来。1988年6月,省教委下发《关于省属高校试行校长负责制的意见》。经过一年多的试点,1989年下半年吉林省确定高等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行校长负责制的范围不再扩大。本次试点客观上扩大了高校校长的职权范围。自1986年开始,省内高校产、学、研联合不断深化。1988年省教委下发了《关于推动高校横向联合的意见的通知》,指出高校可以跨部门、跨地区联合办学,广泛开展国际间的协作。联合使高校与科研单位、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得到加强,打破了领导体制上存在的条块束缚和不同教育形式的限制,实现了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国外高校之间的联合协作。

1985年至1991年,吉林省试行招生制度改革,实行三种招生制度: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在国家计划外招收自费生。多种招生制度并行,扩大了生源,提高了生源质量。这种增长是在政治、经济与高校自身发展的驱动下的“补偿性”增长,是对发展战略中的极端计划性的摆脱,但原有的指导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过快的发展速度被行政监管手段降了下来,达成一种妥协。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阶段(1992—1998)

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经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弊端便显露出来:规模偏小,办学效益不高,布局结构不合理,单科性学校过多;政府包得过多,统得过死,造成了主观人才培养计划与客观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加大;高校缺少办学自主权,缺乏办学特色与活力;条块分割严重,投资渠道单一,资源浪费产生;教学内容陈旧,专业设置过多,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性差等等。

这一时期的发展理念是: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省内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又对这种要求所推动的发展实施主动的调控。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上要求发展目标应兼顾国家与地方、个人的需要,对扩大高教机会持积极的态度。新的发展原则的基调是协调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高等教育的内涵方面加以调控和规范。因此,这一阶段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称为“内涵式”战略。为推行这一战略,吉林省高等教育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第一,以“共建、合并、合作、联合”为主要形式,改革管理体制,达到省市与国家部委共建、共管,实现改善布局、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服务地方经济等目的。其间,省内有五所高校实现了共建共管,延边地区五校合并为新的延边大学。第二,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由试点走向双轨制、全面并轨,实现了付费入学和多数毕业生双向选择分配或自主择业,毕业生就业渠道不断拓宽。第三,调整专业,加强学科建设,强化教学管理。七年来,吉林省高校在校生人数由1992年的75 686人上升到1998年的125 284人,“内涵式”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阶段(1998—2005)

1973年,美国人马丁·特罗教授发表的《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一文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为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5%至50%时,为大众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超过50%,为普及化教育阶段。由于潘懋元先生和谢作栩教授及其他学者的译介和研究,20世纪末,高教大众化理论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

起初,我国众多的学者和高教决策者把这一理论当作目标理论,同时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全社会高教价值观念在规模扩展问题上渐趋一致。尤其是政府产生了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构想,对高教规模扩张予以推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很快发现“大众化”理论实质是一种预警理论而非目标理论,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做或采取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发展措施。

具体看,这一时期吉林省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以适应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第一,实施高校共建与合并。1998年,中央部委划转吉林省共建的12所普通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交接工作顺利完成;1999年,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专科学校合并为北华大学;2000年,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为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实体合并,组建成了新的吉林大学(2004年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第二,实施科教兴省战略。1999年,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加强了对科教兴省工作的领导。200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高等学校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2003—2007)》,推动高校与企业的科技合作。第三,改革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有效地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促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到2001年,共设立二级学院11所,扩大了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推进了高等学校的投资体制创新。2004年,国家教育部对10所吉林省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的资格予以确认,当年全省独立学院本科招生13 642人,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第四,高校扩招。全省大规模扩招始于1999年,当年全省扩招14 418人。通过连续多年的扩招,吉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升至2005年的23%;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的12.5万人升至2005年的40.7万人。第五,毕业生就业全面走向市场化,就业率保持较为稳定的势头。2003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75.8%,专科为69.4%;2005年本科就业率为88.5%,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69.3%。在大众化高教策略的指导下,吉林省的高等教育得到健康发展。

纵观吉林省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战略的渐进演变历程,不难发现这一历程的实质是谋求高等教育内、外协调的动态平衡过程。前期这种平衡主要是借助计划管理手段来实现的,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和盲目性,但却很难确立高校的办学主体地位。因此,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转变的关键,是实现从计划管理向宏观调控的完全转变。

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三种基本类型

目前,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从形式到内容类型多样,层次繁多,各具特色。从时间上一般分为中期、中长期和长期发展战略;从制定范围分,有整体、区域、个别发展战略;从隶属关系分,有国家、地区、机构、高校发展战略。当然,这些类型不是非此即彼、固定不变的。从高校历史经验来看,处于不同历史、文化、经济、科技背景下的国家、地区和高等学校,各自立足本国、本民族、本校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未来,不同时期会作出不同的战略选择。

本文从国家管理体制上着眼,将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分为三种类型。具体地说,一是以法国、俄罗斯为代表的集权制,政府拥有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最高国家决策权,如法国、俄罗斯;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分权制,由各州和地方政府行使高等教育权,高等教育的决策权、管理权及资源分配权归各州政府,联邦政府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方针政策,要通过各州政府下达给州立大学,对私立大学只能在州政府的指导下,由学校的董事会执行;三是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混合制,即高等教育的决策权与管理权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学校举办者共有,国家干预权利与市场调节权利并存,同时,在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存在中介组织,充当二者之间的协调者。

应当指出的是,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竞争加剧和相互碰撞,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各国政府都纷纷采取新的管理战略,分权制国家管理逐渐趋向集权制管理,集权制国家管理逐渐趋向分权制管理。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学校,都参与制定了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

1.美国模式

美国是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发达国家,也是高等教育强国,当今世界的知识生产主要集中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美国高校包括公立和私立两大类,分为研究型大学、综合型大学、传统的四年制学院和三年制社区学院四种类型。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进入大众化阶级。2005年,美国高校在校人数接近1 800万,各类高等院校共有4千多所,毛入学率高达80%以上。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是地方分权。美国教育在行政上采用地方分权制,以州为行政单位,各州自行管理,联邦政府不得干涉。美国宪法规定,教育的设置权属于各州,由各州自定法规并实施,各州根据宪法规定本州的教育宗旨、组织和经费等。因此,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联邦政府往往通过立法和拨款的形式对教育施以影响。如1862年《英雷尔法案》的颁布,联邦政府在财力、物力上为开办工、农学院以大力支持,建立了一批新式工农业大学,为发展工农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专门人才,为美国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1958年后,美国为应对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冲击,加强大学的科研投入,政府又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案》,中心内容是联邦政府提供大量教育经费来迅速提高美国的教育质量,以此来控制各州和地方教育的发展方向,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与研究。2005年9月19日,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Commission on the Futureof Higher Education)宣布成立。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致力于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制定一个能为公众广泛理解和认可的政策,以帮助美国高等教育适应21世纪高度多元化、知识化的社会,确保美国高等教育的世界领先地位。这是近年来美国加大国家对高校控制与支持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是大学自治。美国的大学虽然是从欧洲移植过来的,但与欧洲传统有很大不同,美国学院和大学的管理模式法人——董事会。董事会掌控着大学或学院的发展方向和总政策,并负有最终责任。大学董事会负责大学的财政和校务管理,负责本校的规划和决策,有关教育政策和重大项目,由校长向董事会提出讨论决定。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的政治管理体制即地方分权制和经济体制即市场经济,又给大学自治以充分的可能和空间。在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每一所大学或学院自身的生存能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学亦如此。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正是由于把握住了自身的定位,找准了方向和目标,做出了正确的战略选择,才得以从一所普通学校发展成为一流大学的。对于美国的大学自治,有学者认为,在世界上几个主要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中,美国的系统是最缺乏组织的,几乎完全是一种相互之间自由竞争的市场,从而也难免产生无序发展和质量低劣的现象;也有学者认为,正是大学的自治和市场的竞争,才导致大学的多姿多彩和生机勃发。近一时期,无论是美国的高等教育,还是其他实行地方分权制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加强了政府的行政干预能力,强化了政府的规划作用,朝着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方向推动。

2.日本模式

日本的高等教育水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日本高等学校包括国立、公立和私立三大类,分为大学、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三种类型。自1868年明治维新始,日本高等教育就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组成:中央最高教育机构为文部科学省,其主要职能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和改善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给其提供并分配教育经费;组织对全国教育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对教育大纲的制定等。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分布于都、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负责所有县的教育事业。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有如下特点:

一是依法治校。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主要通过政府以法令的形式施行。1886年3月1日政府颁布了《帝国大学令》,《帝国大学令》的第一条即规定:“帝国大学以适应国家需要、传授学术技艺并研究其奥秘为目的。”1894年6月,政府颁布了《高等学校令》;1918年12月,政府又颁布了《大学令》,《大学令》颁布的同时,政府又制定了《高等教育发展计划》,使这一时期的日本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迅速扩大,影响深远。尽管“二战”后,日本的高等教育开始仿照美国的教育模式,但大学并未取得法人“自治”的权力,大学在制定重大决策时,需要大学与文部省的协商一致方可通过批准,并由此派生了许多大学校长的顾问团体,以调节和协调大学与文部省的关系。总体上仍保持政府制定高等教育方针、政策和规划,地方政府遵照既定方案,并根据需要拟定具体计划付诸实施的格局。

二是法人化治理。这一制度是近年来才得以确立的。2004年4月,日本89所国立大学实行酝酿已久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政府颁布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正式开始实施。对国立大学而言,虽然法人化后获得了部分办学自主权,但也同时丧失了国立大学原有的种种特权,如政府的大量拨款等。事实上,在法律上虽然赋予了校长以法人地位,但实际上文部科学省仍对国立大学法人拥有很大的管理和监督权。例如,国立大学仍须按照文部科学省指定的6年中期目标,制定本校为期6年的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6年之后,大学要接受总务省和文部科学省以及其他评估和检查机构对大学的检验和评估。由于这一评估结果直接影响给大学预算分配的数额,因此难免出现急功近利的弊端,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的长远目标和战略选择。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实施4年后,2008年7月日本政府根据修改后的《教育基本法》出台了题为《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的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与以往的日本教育政策相比,《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更加注重教育政策的横向联系和整体推进,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将进一步遵循“计划—实施—反馈—改善”的模式,改革评价方法,以实现提高教育效率和实效性的目标。同时,该计划明确了执行过程中需要注重的事项,包括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国家、地方行政机构职责的划分,教育财政措施及其有效的使用方法、国民对教育行政的参与等。

3.俄罗斯模式

俄罗斯具有前苏联留下的丰厚的高等教育资源,有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体制、世界著名的高等院校和领先发达的科技水平。据统计,俄罗斯共有高等院校1249所,其中国立院校598所,大学分四个类型和四个层次。四个类型即综合、艺术、技术和医科四大类型。四个层次分别是:不完全高等教育,学制2年,相当于大专水平;基础高等教育,学制4年,相当于本科水平,授予学士学位;专业高等教育或完全高等教育,在本科基础上再学2-3年;研究生教育,学制6年。前3年可取得科学副博士学位,后3年毕业后可获得博士学位。俄罗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高深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专家。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实施策略的制定上,前苏联通过一系列的法令、决议和条例体现出来,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领导管理体制。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方面继承了前苏联重视国家与教育领域关系的传统,更加重视教育政策特别是带有综合性、纲领性、战略性的宏观教育方针政策与国家发展的作用,十余年中,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法令和纲要;另一方面,俄罗斯对高等教育管理权限进行了重新分配,使各级管理机构有了一定的自主空间,即在教育行政上,采用联邦、共和国主体、地方三级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各负其责,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如下特点:

一是重视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作用。俄罗斯从战略的高度将国家教育政策视为保证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安全的重要国策。1992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总则第一条就确立了“教育领域是国家优先发展领域”的基本国策。2000年3月,由普京签发的《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进一步阐明,该纲要的主要目的是在俄联邦所宣布的教育优先的基础上,使教育系统的发展有利于和谐发展的、有社会积极性的、有创造性的个人,并使教育系统成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因素之一获得发展。针对高等教育,俄罗斯出台了一系列的法令、纲要,1992年1月,俄罗斯联邦颁布了《俄罗斯高等教育至2005年发展纲要》,3月公布了《关于俄罗斯联邦建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结构的决议》,与其配套的还有《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多层次结构暂行条例》;1996年分别颁布了《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和大学后专业教育法》;2000年10月,颁布《国家教育论纲》;2001年3月和12月,俄罗斯联邦政府分别通过了2001-2005年《教育发展纲要》和《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这些文件,阐明了实施教育发展纲要的目的、任务、期限、资源、财政、法律、管理保障,而且确定了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法律地位和国家高等教育标准,并以法律形式保证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是注重高等教育模式创新。2008年3月,俄罗斯发布了由俄罗斯教育科学部教育政策和法规署牵头制定的《2020年前的俄罗斯教育——服务于知识经济的教育模式》报告。报告阐述了未来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新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确定了2020年前俄罗斯教育发展的基本思想。在报告中,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遴选40-50所联邦级研究型大学,保证这些大学在资源获得方面有长期规划,使其承担起提高俄罗斯科学和教育世界竞争力的任务。俄罗斯还将遴选100-150所地区和跨地区大学,落实多专业培养计划,以解决本国的人才培养问题。报告中还显示,国家将在教育领域扮演新的角色,即从显性控制者转变为教育供需双方的调节者。经过转型期进入新时期的俄罗斯高等教育,从形式上看,中央集权的国家管理体制正趋向弱化,地方和大学的自主管理权限正趋向强化,但从俄罗斯最近推出的一系列法令文件看,俄罗斯联邦政府对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掌控能力——无论从长远规划还是从近期目标——正在从法律地位上进一步强化,并没有因为给地方或大学分权而从根本上有所减弱。

(三)我国发达省份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从国家到区域再到院校都开始了比较深入广泛的研究,其特点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客观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本省本地区本校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其主要成果及发展趋势可以从各省尤其是高等教育发达省份的“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反映出来。

1.北京战略

北京地处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与其他省市相比,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也成为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北京“十一五”规划中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和要求做了比较清晰的阐释。其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首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其标志为: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特色更加突出;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教育差距显著缩小;教育供给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初步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制和体系,初步形成学习型城市。具体说,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左右,普通高等教育规模保持在70万人左右,普通高考录取率保持在70%左右。为此,北京市所确定的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的作用,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培育创新人才,进一步明确高校定位,突出特色,提升实力,积极参与实施首都创新战略,推进高校与首都经济社会的融合。

2.广东战略

广东是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省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05年末,广东省有普通高校102所,全省研究生在校生4.4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87.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广东省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以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其他地区的中等城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省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和主要指标位于全国前列。为此,广东确定的主要任务是: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在办好现有高校的基础上新办高校,建设好广州大学城等大学园区,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扩大本科教育规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应用学科,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加大扶持与广东省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高校建设,继续加强其他省属重点本科院校的建设;加强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建设,优化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和地区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完善教学激励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学制度建设,构建教学质量保障新机制。

3.辽宁战略

辽宁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肩负沉重的社会负担,在科教立国、教育先行的发展战略指导下,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中期大众化阶段。2005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75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9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3%,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普通高校高考录取率一直稳定在85%以上,居全国前列。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47个,博士后流动站47个,在校研究生5.2万人,年招生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十一五”期间,辽宁省确定的总体目标是:高等教育毛入学达到38%左右,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10万人。为此,辽宁省确定的主要任务是:一是促进高等教育稳步、健康、协调发展;二是优化普通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到2010年,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在校生比例为1∶4.4∶3.6;三是加大建设高教强省的力度,在继续加强985大学和211大学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1至2所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领军大学,打造辽宁高等教育的旗舰。四是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十一五”期间,要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和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把短学制、多类型为主要取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逐步让位于社会力量。积极鼓励民办高等学校做强、做大,逐步提升民办高等教育的层次、规模、水平和质量,形成辽宁民办高等教育特色,构建公办与民办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辽宁高等教育新格局。

三、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吉林省高等教育的主要成绩

吉林省是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省份。截止2007年底,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44所,其中本科院校25所,高职高专院校19所;另有11所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和20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普通本科、专科(高职)在校生47万人,其中本科35.1万人,专科11.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9.7%(2007年吉林省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是全国较早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省份。

1.近年来高等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重点高校建设得到加强。吉林省重点院校队伍在不断壮大,至2007年底,有国家“985”院校1所(吉林大学)、“211工程”建设院校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省属重点高等学校10所(其中有民办高等学校1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院校2所(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院校5所。

——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2007年,有省级重点学科221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40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含二级学科25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个(含二级学科487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实验室各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30个(其中省属院校6个);有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1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各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17个;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4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有省级精品课程223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46门;有省级特色专业188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07个(第一类特色专业92个、第二类特色专业15个);有省级优秀教材238部。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所增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双聘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0个,其中国家教学团队4个。(吉林省教育厅高教处.吉林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简要汇报.2007)

——普通高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截止2007底,有专任教师3.2万人(包括独立学院),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4万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3 312人。校舍建筑总面积为1 701.2万平方米(包括独立学院),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6.2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为15.7平方米,生均图书85.9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9 327元(2007年吉林省教育事业统计公报)。

2.吉林省高等教育的主要优势和发展潜力

——高等教育基础较好。吉林省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光电、电力、生物、医药等重点高校在全国具有学科优势,而且传统学科专业师资力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裕,有较强的人才培养基础和能力。

——高等教育资源较集中。吉林省普通高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其中有28所设置于省会长春市,约占总数的64%。人才的聚集,有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也有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更有助于促进省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体系比较完善。吉林省高校不仅学科门类齐全,而且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类型齐全,有利于发挥这些学校的不同优势。尤其是“985”、“211”工程建设院校,其师资力量、学科专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及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不但在本省位居前列,在全国也有较大影响。如果能以此为依托,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资源,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全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吉林省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剖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教育仍面临着亟待解决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教育投入明显不足。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投资渠道过窄,整体社会资源发掘不够,难以有力支撑教育培养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数,与扩招前相比呈现负增长态势,且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如表1所示。

表1.吉林省高校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情况表(元)

年份

吉林省数

比1999下降

全国平均数

与全国的差距

1999

6 743.07

 

7 201.24

-458.17

2000

5 177.18

-23.22%

7 309.58

-2 132.4

2001

4 432.55

-34.27%

6 816.23

-2 383.68

2002

4 223.75

-37.36%

6 177.96

-1 954.21

2003

3 516.65

-47.85%

5 772.58

-2 255.93

2004

3 301.59

-51.04%

5 552.5

-2 250.91

2005

3 992.94

-40.78%

5 375.94

-1 383

2006

4 024.89

-40.31%

5 868.53

-1 843.64

         注:此表是根据吉林省教育厅计财处提供的数据推算的。

——地方院校整体实力不强。尽管吉林省有一些珍贵的教育资源,但发展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在全国各项指标排名中,位居前列的并不多。比如,在“2007年中国大学100强”中只有吉林省的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2所部属院校(参见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选专业——2007志愿填报指南》);2007年中国高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共有72个,其中吉林省有5个,且4个在吉林大学(1个在长春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2007年批准)http://www.fjzsksw.com/gx/XK/175071.shtml);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73个,吉林省有6个,也都集中于吉林大学(中国校友会网07-4-8)。由此可见,吉林省的优质教育资源大都集中于部属院校,省属院校很少,优质教育资源不但短缺,且又不均衡,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的确有待提高。

——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不尽合理。突出表现在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比例不合理。至2008年4月,吉林省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之比为25:18,相邻的辽宁省是40:39,黑龙江省是25:44。经济发达的省份则更小,如广东省37:71(基本数据见:08年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和高等学校名单。中国教育报08-4-9)。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599万人,其中普通本科3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299万人(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om.cn)。在中国高校招生史上首次实现高职与本科招生计划基本相当的突破。相比之下,吉林省高职教育发展相当薄弱,这也是我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吉林省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极不均衡,学校布局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很难满足我省加快推进工业省、科教省、生态省建设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迫切需要。

——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从整体上看,吉林省高校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例如,2007年国家科技奖共有314项,其中一等奖129项,二等奖185项,吉林省共获奖4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个(东北师范大学),二等奖1个(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个(吉林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个(吉林大学);推广类和专利奖为零(200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公告(http://www.edu.cn 2007-11-30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这是高校创新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在“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中,前100名只有吉林省2所高校,即吉林大学(第31名,25分)和东北师范大学(第51名,16分);北京有17所高校,其中有7所在20位以内(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http://www.fjjiaoyu.com),虽然吉林省的实力与北京不可比,但却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我省高校创新能力与其他较发达省份的差距。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合作办学机构偏少。目前我省只有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和长春大学等几所高校与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教育机构。相比之下,与我省毗邻的辽宁省至2005年底,就有27所高校近40个专业与国外39所高校以“2+2”、“3+1”等方式联合培养了学生(辽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与北京相比就更悬殊了,至2005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合作项目达174个(北京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二是留学规模偏小。不论是招收留学生数还是出国留学生数都偏低,这与我省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不强有着直接的关系。三是引智工作发展相对缓慢。截至2005年底,我省先后聘请约4千名外国文教专家和教师合作研究、讲学和任教(吉林省教育厅高教处:吉林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简要汇报,2007);而辽宁省平均每年到辽宁工作的文教类专家1千人次,其中60%在高校;而北京从2001-2005年共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近1万人次(北京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另外,双边、多边教育国际交流活动也相对偏少。

2.原因剖析

——经济发展滞后是制约我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从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看,经济基础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据资料统计,2006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为4 249.23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中排第21位,与排第1位的广东省(25 968.55亿元)相比相差甚远;我省当年人均GDP为15625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13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 930.79元)。总的看,吉林省经济发展状况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经济总量偏小,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滞后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难以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尤其是大扩招以后更是力不从心,而且学生人均财政性教育事业费已呈现负增长的态势,使学校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显得乏力。这便是近几年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思想保守是制约我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逻辑前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滞后导致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视域不够开阔,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识不到位,尤其是对教育经济生产力认识不到位,致使人们在实践中未能将省委、省政府于1994年就提出的做到“五个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具体见《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1994-10-1)落到实处,尤其在财政投入方面更为突出,使资金不足成为制约我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由于高校有相当一部分领导思想较保守,仍以经验管理为主,缺少改革的魄力,至今还没有建立起名副其实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使大学的发展缺少生机与活力,这也是制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对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估计

通过对普通高校数量、在学规模、毛入学率及每10万人口拥有的大学生数等四项指标的比较研究得知,近15年来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相当缓慢,步子迈得太小,逐渐丧失了原有的优势,已呈现倒退的态势,并有逐步下滑的趋势,实足令人堪忧。

从纵向看,在1990-2000年间,我省高等教育发展较平稳;2000-2005年间发展较快,比如在毛入学率、每10万人口所拥有的大学生数及在学规模等方面的发展还是较明显的。而普通高校数量在这15年间没有太大的变化,始终都是在四十几所左右波动。

从横向看,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倒退的态势。具体地说,我省高等教育在1990-2000年间,与其他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基本上是持平的,在各项指标排序中基本保持了原有的位置;而在2000-2005年间,更确切地说是在大扩招以后,与其他省相比,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明显减慢,发展幅度不大,逐渐丧失了原有的优势;而比较发达的省份,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却在加快,步子迈得较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相比之下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显得落后了,而且在以上四项指标的排序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即我省的位置都在后移而不是前移。比如与我们邻近的辽宁省相比,在1990-2000年间,各项指标的差距并不大,但在2000-2005年间差距却明显地拉大了,若与发展较快、幅度较大的广东省、浙江省相比差距就更大了。

目前,我省经济发展状况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总的看,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基本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但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看,尤其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我省高等教育应当适度超前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进而推动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尽快形成经济与教育的良性互动。

四、我省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我省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省高校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6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务院颁布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实步伐。为促进我省前沿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迅速提升我省高校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全面推进我省创新体系建设,引领和支撑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快实施吉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工程。这是当前高校科技工作全面提升的重要机遇,必须抢占发展制高点,通过资源整合,有重点、有选择地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在有这些平台的地方采取特殊政策,以新的机制吸引和凝聚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以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为目标,以创新的机制为动力,不断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积极建设以原创性科学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创新研发平台,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主要目标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以公共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服务基地,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和公共服务三类平台为主体的全省高等学校创新平台体系。

2.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强化了高校科技工作的支撑作用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凸显了高校科技创新的优势,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国家振兴科技、教育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高校科技工作提供了新机遇。一方面国家创新体系与平台建设为高校科技工作体制创新、资源整合提供了机遇,有利于高校有重点、有选择地整合队伍、整合资源,集中必要的力量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产生重大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为高校科技工作快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学科交叉融合和技术集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日益深入,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日益紧密。这些都是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的用武之地。

3.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为高校职能的发挥提供了平台

老工业基地的调整与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背景下所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吉林省第九次党代会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全面的部署,提出到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前移,人均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任务。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省的高等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与社会、行业、企业相结合,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强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即农村向城市化转变,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变,面所这样一个关键时期,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对此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予以认识:

一是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指向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首先是指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含义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对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与此同时,农业现代化也是一种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这意味着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是农业劳动者,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性条件。在世界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并不低于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农业现代化过程是变革传统农业,变革传统农村,变革传统农民的过程。它依靠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也愈益深切地要求高等教育的介入与支持。

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甚多,其中农村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偏低是制约转移的重要障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需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它不能仅依托向现有城市的转移,同时更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经济和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而实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合理转移将愈来愈需要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以适应非农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需要,这从另一层面反映出新农村建设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

三是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指向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同时要求农村文化发展和民主管理水平的提高。新型农村社区旨在使农村人口更能享有现代文明并感受生活的幸福。这其中包含着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形成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合力”的作用,但它离不开教育的参与。这里的教育不只是基础教育和作用于劳动力培训的职业教育,同时还需要有卫生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律教育等等。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学习型社区,是一种需要建构起终身教育体系的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有教育的支持,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支持。

(二)面临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许多共同发展的背景和趋势,这些发展趋势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共同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挑战,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未来吉林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高等教育支持区域经济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能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区域经济竞争力是一定时期内某个区域在国内各个地区竞争中通过区域创新体现出来的经济发展与增长持续提高的能力。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它强调区域对其他所能支配的核心资源与区域优势的耦合或综合集成能力。高等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它可以开发人的智力、促进科技进步,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社会发展。目前,我省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一直是困扰各个地区提高竞争实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方面,我省的高等教育规模虽大,但与主要产业的联系并不密切,培养的人才自己却用不上。另一方面,由于吉林省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以及投资政策倾斜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地区区域发展空间的非均衡性,进而使得区域竞争实力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从而制约了区域教育实力的提高。高等教育竞争实力决定了人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其本身的竞争力也是区域竞争实力中最重要的力量。这就要求吉林高等教育要通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途径,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加大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对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影响力。

2.省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我省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获得了较大发展,科教结合日趋紧密,高等学校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为吉林省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科技贡献。目前,我省高等学校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1.45万人,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方面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已经成为吉林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总体看,我省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并没有真正走入市场。其主要原因:一是体制和观念落后,衡量办学水平和科技人员贡献大小的标准依然是发表文章和获奖的多少,而不是开发出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好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多少。二是投入有限,成果不成熟。由于技术市场体系不完善,科研投入不够,受资金约束,多数技术成果不够成熟。三是管理部门服务不到位。科研管理部门作为技术中介组织没能起到沟通作用和发挥桥梁的作用,不能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完备的服务。四是缺乏长远市场眼光。由于企业为创新而投入的巨额资源只能获得滞后且不确定的市场收益,所以技术创新与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间仅存在长期的因果,但多数企业只追求短期目标,两者关系错位,企业购买技术的动力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科技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受到了极大限制,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3.多变的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应对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通过结构的多样化调整(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人才结构、培养方式等),以及质量关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来应对“十一五”期间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经济产业结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近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为满足我省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和挑战,我省高等学校仍存在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层次结构与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不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特别是难以满足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对紧缺人才的迫切需要。集中表现为:(1)缺高层次国际化经营管理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型带头人。(2)紧缺掌握高新技术知识,受过严格科研训练的高层次研发型人才。(3)紧缺掌握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4)紧缺具有较强专门技能、擅长实际操作的实用型人才。上述紧缺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现阶段吉林省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加快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才能满足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五、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最近几年来,经过不断论证与探索,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具体说,就是要在新世纪头10年,基本建成以国内一流大学和省重点高等学校为龙头、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社会成员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需要,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较高,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在国内继续保持比较先进的水平。具体目标包括:

——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扩大。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省属全日制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48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达到2万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达到34万人,专科生达12到万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派出留学人员和外国留学人员规模稳步扩大。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协调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形成比较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的区域、科类布局和层次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区域及科类布局日趋合理,现有财经类院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基本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为地方培养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工作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重点高等学校和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龙头、相对集中、分工明确、特色鲜明、互相补充、较为完整的吉林省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的合理布局。

——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重点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立项建设。继续支持原有国家和省重点高等学校发展,重点支持若干所在国内有比较优势、在省内同类院校居领先水平的学校加快发展;稳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到2010年,使高等学校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数量进一步增加,综合实力和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自身特色更加鲜明;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能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学名师队伍和优秀教学团队形成一定规模,以特聘教授、首席教授、主讲教授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高校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省属高等学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新增学位授权学科数量有明显增加;全省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数字化共享管理与服务平台基本形成,运行良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

——多元化办学格局初步形成。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多元办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民办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力争实现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设置与建设新的突破;社会力量办学的审批、管理、评估和财务审计制度更加完善,民办高等教育得以规范、健康发展。

根据上述目标,“十一五”期间,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为主线,以管理体制与办学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省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一)着重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1.强化高等教育优势

——加强重点校建设。为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办学综合实力,以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为原则,继续推进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特色办学与结构调整,逐渐形成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结合国家和吉林省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延边大学3所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建设,将其建成国际上有影响、国内有重要地位的研究型综合大学、综合性师范大学和特色鲜明的民族大学;通过省、部共建和重点投入等方式,积极推进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10所省属重点高校建设,确保其在国内同类院校中的先进地位;提高省属一般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推动其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新建一批高职院校、民办高校和社区学院,在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发挥基础作用。

——加强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面向全国,立足本省,根据我省工业转型和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结构需要,以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强化能力为原则,积极支持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在此期间,组织对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状况的中期检查和调研,促进高校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修订《省本科及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强化政府宏观管理,支持高校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形成自身专业特色和品牌。积极推进专业人才供求分析系统建设,主动引导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急需人才,不断优化我省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

2.深化高校教学改革

——加强课程建设。课程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没有科学的课程结构,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在经济发展转型期,急需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当前主要任务是大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此引导和推动高校进一步深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稳步推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体系的共建共享,尽快建成学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及与其相配套的运行机制,推动课程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加强教材建设。为鼓励高校教材更新,确保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继续实施优秀教材体系建设计划,初步形成国家、省、学校三级优秀教材体系;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以此带动全省高校教材质量的提高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深化教学实践改革。为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主要任务是加强“三大类”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国家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国家与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同时,积极推进校企共建等多种形式的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构建高校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及学术交流的基地和平台。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及运行机制,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探索和建立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的制度,使其规范、健康发展。以此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应用能力竞赛活动,营造一个注重实践教学、实践创新的良好环境。

3.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基础,必须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引导教师教书育人、敬业爱生、遵纪守法、为人师表。针对当前高校重视科研、不重视教学和学术泛滥的不良倾向,重点开展教学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将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和教书育人的工作实绩,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聘任的重要依据,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奖惩机制,挖掘和树立先进典型,加强正面宣传,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提高教师综合能力。以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名师奖励、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为主要载体,推动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强化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鼓励教学名师走上讲台为本科生开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从根本上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实施教学名师奖励计划;为加强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优化教学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继续实施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要以公平、公正、科学、规范为原则,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及相应的运行机制,并形成一种制度,以保证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建设一批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理顺师范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纳入高等教育序列,形成以东北师范大学为龙头,以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为主体,多种教育形式相互沟通,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4.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不断完善高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坚持开展和完善每5年为一周期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把教学评估的结果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统计和公布制度,并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依据;积极开展专业评估和工程教育认证、医学教育认证等试点工作,逐步建立高等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不断完善高校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等,完善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5.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重点建设“四个”平台和一个数据库建设为主要载体,积极推动全省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建设,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教学资源平台和技术支撑。依托现有国家、省及高校三级实践教学基地,搭建“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与服务平台”,以充分发挥现有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效能;依托高校图书馆基础资源,引导和鼓励全省高校按照各自科类特点建设分校特色图书资源库,搭建“高校图书及文献资源共享管理与服务平台”,以充分发挥高校图书文献资源的内在潜能;依托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通过校际沟通与合作,搭建“学生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管理与服务平台”,以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依托全省高校教学信息资源,搭建教学信息资源共享与查询平台,形成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品牌优势;依托基于网络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高校教学状态数据库,定期公布高校教学状态数据,以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网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1.加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针对当前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薄弱的状况,采取以重点带动全局发展的战略,积极推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根据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产业结构调整和紧缺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教学存在的薄弱环节,以特色专业群、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为主进行重点建设,与此同时形成系列配套措施,保障工作顺利进行,推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围绕国家和省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研制并推广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对资源库的管理与监督,保障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以此带动全省高等职业院校的大改革、大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教学实践是高职院校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学生技能的重中之重,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以大量的各具特色的实训基地为依托。所以,在进一步完善已有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基础上,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重点专业领域建设一批高职教育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特色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要采取建设项目引导的方式,向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类专业倾斜。同时,要健全实训基地建设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以保障实训基地功能的充分发挥,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展示搭建一个具有魅力的平台。

3.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的状况,应以“双师型”教师培训为重点,兼顾学历提高培训、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训、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培训,完成专业课教师全员轮训。重视和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类专业教师的培养,培养一批重点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建立高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考察制,促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与社会生产实践发展同步。

4.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我省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整合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可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龙头,以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为依托,联合社会办学单位、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对口支援地区学校等,与社区、企业(行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动,促进职业教育内部以及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的互通,率先在电子信息、机电数控、化工、现代农业等领域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三)不断创新研究生教育

要提高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使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得对现有的研究生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拓宽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支持省内各高校积极开展研究生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教学合作,促进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以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为依托,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研究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完善研究生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制度,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实施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建设计划、创新科研基金资助计划,建立博士生访学制度、优秀学位论文与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制度,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和暑期学校,调动研究生从事教学实践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推动省级精品学位点和研究生教学开放案例库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观念、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努力探索并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为大批拔尖人才、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支撑。

(四)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

1.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极其缺乏的状况,应继续加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逐步形成一种制度,以保证创新团队稳定健康发展,汇聚一批学术大师和大批的拔尖人才。同时,对贡献突出的优秀创新团队给予重点资助,不断完善科技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制度,营造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

2.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科研创新平台是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实践创新和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是保证科研创新的硬件条件。基于此,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良性机制,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结合,搭建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和平台,建设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当前应重点建设三个平台:建设以原创性科学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创新研发平台,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主要目标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以公共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服务基地,力争建设一批高质量的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科研人员搭建一个鼓励创新、激发灵感的平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核心技术和智力支持。

3.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研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发的直接动力。为此,应大力加强高校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多形式、多层次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以科技成果为资本创办科技企业,力争创办一些高校高科技产业集团和几个上市公司。建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及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大推广转化力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重点支持吉林大学科技园、以长春理工大学为龙头的吉林省大学科技园、北华大学科技园和吉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为我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4.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可以使人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文化素质;还可以开启心智、激发灵感,成为科研创新的沃土;还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先进思想,引领社会发展。为此,应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规律性、前瞻性和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加强科研及学术交流与合作,推进科研管理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与应用。与此同时,力争创建一批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取得一批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成果,不断提高其政策咨询服务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人文社科研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五)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1.稳步扩大民办教育规模

针对当前我省民办高校发展规模相对较小的状况,应根据我省经济和人口发展实际,制定民办高校比例规模、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支持和鼓励多种形式民办教育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民办机制新建非义务教育学校,建成几所特色鲜明和质量较高、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民办高校或教育机构。同时加强独立学院建设,稳步扩大发展规模,提高其综合办学水平。

2.完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扶持政策

扶持政策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不仅有助于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还有助于引导社会对民办高教的关注,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我省民办高教发展还比较弱的情况下,着重做好以下工作:积极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和捐资助学;研究制定新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扶持政策及其实施办法,保障民办高校的权益;支持民办高校特色办学,打造民办教育品牌;增扩并用好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为民办教育事业规范健康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引导优质民办高校做强、做大;加强法制建设,保证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制定扶持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规范管理的实施办法;探索“独立学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法人治理结构,为独立学院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加强民办高等教育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有助于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有助于推动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可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完善政府扶持奖励制度、民办高校年检制度,健全民办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民办高校督导、评估制度;建立民办高校教师和校长准入制度,制定民办学校教师最低工资标准。理顺民办高教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监管机制和措施的落实;成立民办高校行业协会,在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不断加强行业自律自主管理,形成政府职责明确、行业自主管理有力、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民办教育管理局面。

(六)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1.扩大高等教育对外交流规模

采取政府与民间并举、双边与多边并行的办法,积极开展以学科、学术、学者、学生为主体的国际交流,不断扩大交流规模。建立一批对外交流的国内培训基地、国外办学基地和教师培训基地。多,种渠道引进国外智力、优质课程和优秀教材、高水平的外籍教师及各类助学资金,提高国际交流水平。制订学分互认的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国外大学选修课程学分和学习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依法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举办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大力推进高校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办学,进行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合作共建新兴学科、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提高我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强规范管理,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相关制度,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点,把好审批入口关,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持续发展。鼓励和支持有竞争实力的学校到国外开展合作办学,开发汉语课程,推广对外汉语教学,探索在海外建立几所汉语培训基地,开辟国外教育服务市场。

3.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

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进一步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工作;设立政府留学生奖学金,倡导企业和社会团体设立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在外国留学生住宿、勤工助学、法律援助等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境外优秀学生来吉林学习。积极支持出国留学,建立公派留学生制度,提高公派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监管制度,加强留学预警机制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和支持优秀留学人员回省工作和为吉林省建设服务。

4.塑造吉林高教国际品牌

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吉林高教宣传活动,积极办好吉林省高等教育类杂志和教育信息网,不断提高各种教育宣传媒体的质量和影响力;积极筹办和承办高层次国际教育会议,举办教育国际论坛,参加国际教育组织活动,提高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国际认同程度。

六、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一)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教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创新

为了加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中央、省、市三级办学,中央、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职业教育“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尤其是要把握好中央与省两级之间的“高等教育管理权限的科学划分、有效衔接与协调”关系。探索建立学校的公共治理结构,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间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事分开,通过立法、拨款、政策引导、信息咨询服务、监督评估等手段进行宏观管理。革新行政审批制度,建立认证、评估、审计、仲裁、听证、公示制度和决策信息反馈机制,培育中介组织和机构,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使其依法充分行使自主办学权力,自主组织实施教学、科研工作及相应的人、财、物配置和国内外交流、合作,并革新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真正实现国家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管理和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相协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2.深化办学体制和模式改革

针对当前我省办学体制不活、办学模式较单一的状况,加大办学体制改革力度,按照举办权与办学权分离的思路,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办学。支持公办高校与社会资本合作,按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独立学院,继续积极推动独立学院的规范发展;积极推进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社会力量合作办学;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新格局。落实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引导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规范办学,不断提高民办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育人质量。

3.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营造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需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职务聘任和岗位管理为重点,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理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与聘任的关系,淡化“身份”评审,强化岗位聘任。改革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工资和岗位津贴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人事管理新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教师评价与考核办法,完善教师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交流机制,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试行职业校长制度,推进教育职员制度,促进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理顺关系,强化管理,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深化招生与考试制度改革

为了使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学生能步入高校的学习殿堂,需进一步深化招生与考试制度改革。目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深化高考内容改革,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稳步推进以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考试和多样化录取相结合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多种形式扩大高校自主招生,建立“依法自主招生与统一考试入学相结合”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继续实施招生“阳光工程”,使招生更加公开、公平、公正。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突出对考生研究能力的考核。  

(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为教育发展提供条件保障

1.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

为保证教育投资如时、足额到位,需加大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的力度。具体如下:确保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性经费支出比例,以立法形式确立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健全教育拨款政策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高等教育经费配置机制,政府鼓励社会投资教育和捐资办教育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共同分担”的多元投资体制。

2.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拓宽经费筹措渠道是提高教育经费投入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国际高等教育投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为此,应努力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完善教育收费制度,各类学校获得的政府拨款、个人缴费和社会资助等与实际办学成本相平衡。加快探索企业合理分担职业教育经费的办法。加快建立和完善教育发展基金、教育储蓄、教育保险等制度。继续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壮大校办产业。进一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对教育的捐赠或投资办学。积极开拓金融、信贷、教育服务、科技开发等筹措教育经费的途径。积极争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外国政府的优惠贷款,拓宽国外、境外经费来源渠道。

3.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需继续完善和落实以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与制度,继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吉林模式”(按照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科学确定风险承担比例),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助学贷款政府代偿制度。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高校通过设立校内无息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岗位等方式对困难生予以资助,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

4.规范财务管理

为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应进一步规范高校的财务管理。重点加强以下几项工作: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监管制度,教育经费公告制度、统计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完善、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收费行为,建立收费公示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闲置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置换。制定和完善高等学校建设项目贷款管理办法,合理控制高等学校基本建设规模,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经费安全。

(三)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为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1.加强地方教育法规的立法工作

为保证我省高校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一步加强地方教育法规的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吉林省民办教育条例》、《吉林省教育投入条例》、《吉林省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办法》、《吉林省终身教育条例》、《吉林省大学城管理条例》、《吉林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吉林省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管理规定》、《学校收费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创造教育法治环境,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2.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加强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有助于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有助于规范教育管理,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构建公共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制定、宏观调控和监督指导方面的职能,完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和教育行政处罚制度,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能力,依法探索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大力推进教育行政执法,积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继续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积极创建良好的教育法制环境,努力形成政府依法行政、社会依法参与、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依法就学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教育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1.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精明强干的领导班子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可以说是推动高校发展的火车头,所以,高校要在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此,要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民主集中制。优化高校领导班子结构,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不断增强高校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高校发展的坚强壁垒。

2.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要充分发挥党员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如此。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好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努力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采取灵活的机制,抓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课程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管理,积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