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门窗设备厂家哪个好:李开复-追求内心的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4:39:37
这是一篇关于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的文章,通过对开复的了解也许我们能够看到google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对google更深一层的认识。
题记
他不是Hip-Hop明星、也不是中国首富,但他在中国却受到了年轻人明星般的追捧;他加盟了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公司,同时成为世界首富的敌人。
  他就是李开复,一个长着大脑袋的美籍华人。
  5月的北京天空,已经被沙尘暴折磨成了黄色。可在位于清华大学附近的Google中国公司内,却是一派五颜六色的景象。“这就是Google的企业文化,办公室就像一个家庭一样,员工们可以随意布置自己的环境。”前来迎接我的Google中国公司的公关经理崔瑾如此解释。
  在她的带领下,我穿过“花果山”、“水帘洞”、“黑风山”(在Google公司里,所有的会议室都以《西游记》的场景来命名),见到了正在一间小得可怜的办公室内办公的李开复。
  堆满文件的乱七八糟的办公桌和干净利落的李开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估计是刚刚开完会。我早就听说Google会给每个员工发放一笔布置办公区域的费用,可是李开复的办公室却显得空空荡荡。
  不过还没等我问李开复,他就主动交待了这笔费用的去向,“每天的工作都太忙了,我还没顾上去申请呢。”我们的采访就在这样一种愉快的氛围里开始了。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他始终保持着耐心和谦和,认真地聆听、思考和回答每一个问题,而且总是试图帮助你解决在提问中提及的困难。
  采访中,李开复总是不时地转过头往后看,因为在他的身后,Google新的办公大楼正在建设中。“现在我们的办公条件还不是很好,等我们自己的大楼建好了,请你来感受纯正的Google企业文化。”
  听到他的这番话,我竟真的有点期待,期待下一次采访他,期待下一次再来Google。

8年前,李开复受命来到中国,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帝国——微软建立其中国研究院。如今的中国研究院已更名为亚洲研究院,并成为了微软在全球范围内技术创新的核心基地之一。当初这件让许多人不看好的事情,却成为了李开复“这辈子做的最值得自豪的事”。
  
  2005年7月19日,李开复的头衔从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了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他的这场看似简单的跳槽,却引发了传统PC巨头微软与互联网巨头Google间一场针锋相对的诉讼。
  
  然而就在这两大IT业巨头为他而争得不可开交时,曾因给中国学生的五封信而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的李开复,在年轻学生中受到了更热烈的追捧。在他新书《做最好的自己》首发当日,等待其签名售书的年轻人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门前排成了长队,热烈程度不亚于演艺明星到来之势,如今该书已销售超过50万册。
  
  去年10月,他的全国高校巡回演讲,本来免费的门票在校园中竟被拍卖至450元,甚至还出现了假票。有人如此评价,这位世界级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已经成为了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超级辅导员”。
  
  尽管这场诉讼最终还是没能阻挡住李开复前往Google的脚步,但是对于李开复来说,面临着国内其他几大搜索引擎的竞争压力,如何引领Google及其中国研发中心迈向新的成功?摆在他面前的这些挑战和压力,恐怕要比当年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更大。
  
  不久前,终于传出微软与Google达成和解的消息,李开复再度涉足他所熟悉的技术领域时,一场针对他的声势浩大的质疑也向他袭来。行为艺术家、不务正业者、私心之恶而结公益之果的五封信、个人诚信的危机……对于这些针对他的“口诛笔伐”,李开复似乎并不愿意站出来为自己辩白。
  
  听从内心的召唤
  
  没见到李开复之前,记者已经通过巨大的网络资料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谦逊、平和、儒雅。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做了一件震动了世界IT界的事情——从微软离职加盟Google,这不光引起了两大巨头的一场撕破脸皮的诉讼,还引发了一场关于传统PC巨头与新兴的互联网巨头间竞争的一场大讨论。
  
  在事件过去了近一年之后,谈起当初的选择,李开复依旧用他那平和的嗓音告诉记者,“我当时只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召唤。”然而他这“听从内心的召唤”,在一些人看来则是他个人诚信的丧失,这似乎违背了他曾经所作出的“微软将是我服务的最后一个公司”的诺言。
  
  对于针对他的这种质疑,李开复并没有直接回答记者,而是给记者讲述了5岁时改变他一生的一个小故事。当时还在幼儿园读书的他发觉课程都太简单,于是有一天他回到家,郑重其事的向父母提出要去读小学。“我从来没向父母提出这么重大的要求,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就跟父母说了自己想跳级的想法。本想父母要是反对的话,那也就算了。”
  
  让他出乎意料的是,父母并没有一口回绝,而是问他为什么要去读小学。当他向父母说自己的理由,父母告诉他,要真的想去读,就去参加考试,通过了考试就让他去。最终,李开复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提前读了小学。“一个5岁的孩子,父母让他觉得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别人所控制,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追随自己的心,这对于我一生影响深远。”
  
  “我想当初我所说的是如果没有遇到更有影响力的公司,那微软可能将是我所最后服务的一个公司。微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公司,但Google更让我震憾。”他告诉记者。
  
  “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反对片面;用务实发挥影响;用冷静掌控抉择;用学习累积经验;用自觉端正态度;用真心追随智慧。”这是李开复曾为青年大学生总结的7条选择智慧。中庸、务实、真心则是李开复选择离开微软加盟Google的关键词。
  
  在他的《Google和中国》一文中,他也毫不隐讳地表达出了自己选择Google和中国的原因,“我必须听从我心中的声音,我的心告诉我:Google和中国,这才是追随我心的选择。”
  
  幼年时代的影响便深深的植入了他的心中,读大学时放弃法律专业选择计算机、放弃大学老师的稳定与优厚待遇选择去苹果公司,李开复所有的选择无不是在追求着自己内心的选择。对于自己的选择,李开复告诉记者:“我所做的事情,没有违背我自己的原则,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浓郁的中国情结
  
  在李开复选择离开微软的时候,回到中国工作是来自于他内心的重要的选择之一。而他身上的这种“中国情结”,则更多的是来自于父亲对他的影响。
  
  曾在台湾从政的父亲,由于看不惯台湾官场中的恶俗风气,愤然辞官回家,选择了到政大历史系教书。父亲身上的“历史责任感”和“中国情结”,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李开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父亲对我影响更多是他去世后,我再回头看他做的事,感觉一种无声的尊严在诱导我怎么做人。”
  
  谈到这里的时候,李开复回忆起了自己一次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的经历。一个学生突然问他为什么要来中国工作,来中国了以后有什么感想。不知为何李开复突然就想到了父亲,他回答说:“我从小就一直牢记父母亲的教诲: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我希望,当我年老体弱时,回首往事,我会很自豪,我为中国人做了一点事。我希望,当我离开这个世界后,人们想起我,会说,李开复曾为中国人做了一点事。这样,我就会觉得没有虚度过这一生。”
  
  李开复记得当时回答完后,清华学生给了他热烈的掌声。“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们被这段话打动了,我没有丝毫的准备和防备,最真的话就讲出来了。但后来我想想这句话已经在心里藏了很久了,只是借当时的机会表达出来了而已。”
  
  李开复父亲辞世后,留给李开复的遗产只有十个字——“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这幅由钱穆书写的对联,曾是父亲的珍爱。此后,无论李开复走到哪里,都会把它带在身边。回到中国的时候挂在他家的墙上,回到美国的时候仍然挂在他家的墙上。
  
  著名作家凌志军曾在其《成长》一书中,如此评价这两句话对李开复的影响。“回想过去种种,还有以后的路,他渐渐明白,父亲是在用他自己为儿子作榜样,用一种无声的权威指引儿子的未来。父亲的品格丰富了儿子的生命,而儿子的品格则是父亲生命的延续。这与智慧无关,与财富无关,与权势无关。”
  
  来到Google之后,李开复准备连家也要搬回中国;在中国,他觉得自己又找回了曾经的激情:招聘技术人员组建中国研发中心、寻找“50个关门弟子”、让Google的先进技术更好地推动中国今天生机勃勃的发展和创新,对于Google和中国的前景,他显得雄心勃勃。
  
  然而就在他热情地为Google更好的本地化而为其起了个中文名“谷歌”后,一场声势浩大的网络“反谷歌”活动也随之开始,有人甚至还讽刺李开复根本不懂中国网络文化。面对这些反对之声,李开复非但不觉得生气,还说“网友们这样做说明他们还是关心、喜欢Google的。”
  
  对于 “谷歌”这个中文名称,李开复对记者谈起了他自己的看法。“‘谷歌’应该是最能切合Google音译的一个名称,只是一个副品牌。在一些不方便用英文名称的场合,对一些刚接触网络的中国网民,这个名称对于了解、认识Google是有帮助的。当然如果你喜欢叫我们Google,你还是可以这样叫,或者你觉得叫我们‘狗狗’够可爱、够酷,你也可以这样叫啊。总之,我觉得大家愿意叫我们什么就叫什么好了,没有关系的。”
  
  做有影响力的事
  
  在微软和Google为李开复争得不可开交时,一名学生在李开复的论坛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无论微软、Google、开复的纠纷最终如何解决,最后的真正赢家是中国青年,是中国。”李开复笑称,知我者,学生也。
  
  美国《西雅图时报》一篇名为《微软和Google的高管之争》的报道中写道:“李开复抢夺战的焦点可能并不在于李技术上的专长,而在于他对青年一代科技人才特别是中国青年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大批顶尖人才于最近流向Google之后,微软单单选择把李告上了法庭。”而在中国,李开复跳槽一事除了媒体的热炒之外,更是在网上和学生之中引发了持久而热烈的讨论,究其原因,当然还在于李开复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而李开复的这种影响力,是从他给中国学生的几封公开信开始的。
  
  2000年8月,由于在中国创办研究院的突出成就,李开复被调回微软总部,升任微软全球副总裁。但就在这一年的年初,一次偶然的对话使李开复的名字从此与中国的学生和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一天,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来找李开复,并对他说: “开复老师,我要学习管人,管人实在是很过瘾的事情。我发薪水给我的员工,那感觉就是大权在握,就像你现在做的一样。”
  
  这段话使李开复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不明白,看起来如此优秀的学生,思维方式怎么会这么落后。但之前两年为微软寻觅人才在校园里和学生们进行的交流,以及和身边朋友求证所得到的答案也让他明白,在中国,这种情况绝不在少数。
  
  在一种强烈冲动的驱使之下,他决定给中国学生写一封信,将他在与学生们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忠告写出来,这就是2000年6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这封信从诚信谈起,结合实例,在团队精神、主动意识、直截了当的沟通等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这封信经互联网在高校中迅速流传开来,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向李开复讨教,于是他又分别在2003年12月和2004年5月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第三封信,并在第三封信发表的同时推出了“开复学生网”。
  
  这封信发表之后,不到1年的时间李开复就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在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之后。他打开电脑,写了给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谆谆告诫学生要好好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培养自学能力,打好基础,开阔视野,找准方向。至此,李开复对教育的关注完成了从精英到普通,从国外到国内的过渡,他也从门外进入到门内,开始真正深入了解中国教育的弊端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去年9月底,李开复又发表了给学生的第五封信——《你有选择的权利》。由于看到很多年轻人依然在被动的道路上迷茫地生活着,因此,这是一封“有关积极主动的信”。同样是9月,李开复还第一次发表了给中国家长的一封信。在信中,他充满感情地写道:“中国青年的父母:我们的责任重大。今天中国的青年非常优秀,但是非常困惑。非常聪明,但是不够自信……有幸出生在拥有选择的时代,但是时代并没有传授他们选择的智慧。”
  
  给中国学生的五封信、给中国家长的信、开复学生网,李开复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学生中有如此大的影响,因为在他任教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时,还曾被学生评为“讲课最差的老师”。
  
  写信、做演讲、办网站、出书,有人怀疑,这位副总裁先生到底有多少时间花在工作上了?面对人们对他“不务正业”的质疑,李开复笑了笑,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所作的这些全部是用我的业余时间完成的,我的太太在这件事上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
  
  让李开复选择了Google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Google非常支持他继续帮助中国学生,而在中国他可以面对面的帮助中国学生,而不是只靠一个虚拟的论坛。当记者问到,帮助学生会不会成为你一生的选择时,他的回答依然简单却坚定,“我会一直做下去,影响力是我一生的价值,我要更多地帮助中国青年,做最有影响力的事,这就是我内心的选择。”
  
  回到国内的近一年时间里,李开复出书、做巡回演讲、在网上为学生答疑解惑,依然用他自己的方式帮助着中国学生。与此同时,一篇名为《李开复由五封信件引发的致命误导》的文章也在网上广泛流传,此文作者将李开复帮助中国学生而写的五封信归纳为 “私心之恶常结公益之果”,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个人包装的成功而谋求企业的利益,认为人们误读了他回到中国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
  
  如此激烈的措辞,如此尖刻的嘲讽,李开复只是淡淡的一笑。“我相信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我的同事,也不会是我身边的朋友,如果他真的了解我,我相信他不会写出这样的评论。我一向不大关心这些东西,这篇文章我还没看过,今天还是听你第一次说。”
  
  记者记下了他的这番话,抬起头望见他像个孩子般的努着嘴,但眼中却透着发自内心的真诚。“我觉得国内一直有一种不好的风气,总觉得什么人要是做了公益事业,总是处于自身各种各样的目的。我不希望被人误解,但我也不会因为误解了我而放弃。我仍然会帮助学生们,因为这是我内心想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一辈子都会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