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星册律师事务所:高考文化作文写作说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1:42:48

在近年高考中,由于命题鼓励作文思维和作文形式的创新,部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在高考优秀作文中出现了一些可以称之为文化作文的佳作。

红学家周汝昌说:“红学的实质就是中华历史文化学,而不是什么别的学”(《红学·史学·文化学》)。的确,《红楼梦》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小说”。“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也出现了美学家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语言学家王了一的杂文,冯友兰的哲学随笔,等等。这些带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散文,人们名之曰“文化散文”。

那么,什么是文化作文?我们先看2008年上海语文高考卷两篇同题的优秀考场作文片段。

 

   他 

 

在赶考的路上瞥见了今日报纸的头条——“高考开考,90后首次集中赶考”。醒目的黑色大字,生生地将一代人划分了开来,成为这个世界上独立而特殊的群体。

打着“80后”、“90后”旗号的我们,和“70后”、“60后”甚至“50后”的他们,社会的日新月异造成了观念意识的隔阂,而人生阅历的深浅又将一条仿佛永远填不平的沟壑横亘在两代人之间。

隔着沟壑,他们说我们心灵封闭、独守自我,我们说他们絮絮唠叨犹如念咒;他们说我们过于张扬不懂收敛,我们嫌他们甘于平庸、学识肤浅;他们感叹我们的世界变化太快眼花缭乱,我们却嘲笑他们的传统守旧……

然而,当青春飞扬,如跑车般疾驰的我们放慢了脚步留心他们的世界,或许会发现其中的用心良苦,其中的别有洞天。

当父母的唠叨再次在耳边响起,当老师的叮咛与关心又一次充斥在周围的空气里,先别忙着不耐烦地挥手和赌气地皱眉。四川地震中那些真实的瞬间令我们思考:那护住四个学生的如雄鹰般展开的老师的双臂;那逝去的母亲发给怀中婴孩的最后一条短信“如果你还活着,记得我爱你”;还有在灾后的千千万万的长辈们对社会表现出博大的关怀与悲悯,不正是那唠叨的“60后”、“70后”的真实写照么?无论是在灾难中,还是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是他们无私为我们付出的爱。

 

   他 

 

正如严复译《天演论》时讲的:“‘自我’的形成有赖于‘他者’的目光。”文化也是这样,跳出“我们”的圈子好好打量一番“他们”,其实也是对“我们”自身的反省与估量。

我读《西方哲学史》,发现中国的哲学重实用而轻思辨。亚里士多德开讲逻辑学的时候,有人问他:“这有什么用?”亚里士多德马上扔给他一枚金币,用嘲弄的口吻对大家说;“这位先生想从学问里捞些好处哩!”同样法拉第在演示电磁感应实验的时候,有贵妇人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马上反问:“那婴儿有什么用?”

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是,对于一个新理论,首先要不惜一切弄懂它,至于有没有用暂且不论,而中国人则不是这样。如果一个人研究一件东西却讲不出有什么实用,就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大半本《西方哲学史》都在论证“上帝存不存在?”而大半本的《中国哲学史》都是在讲人该如何遵守伦理道理。因为上帝是无用的,而道德是有用的!而事实证明,这种思辨精神的缺少对于中国的近代乃至现代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A文先列举“我们”和“他们”两代人相互隔阂的事实,接着转换视角,通过感受“他们”,进而理解“他们”,实际上表达了我们对“他们”应增进了解并怀有敬意的主题。

B文则将“他们”定格为西方的思想家,反思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种种不同,视野开阔,眼光独特,不同凡响。文章开头先从哲学,下文接着从科学、文学等多个角度比较中西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最后归结出要汲取“各国不同文化精华”,修正和完善中华文明的宏大主题。

虽然两篇同题的考场作文都很出色,各有千秋,但是B文作者的思维疆域和文化底蕴是A文作者难以望其项背的。我们可以将B文称之为“文化作文”,并且据此概括出“文化作文”的几个主要特征。

一是题材直接涉及人类的文化现象或在观照社会生活时能够剖析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二是文章以弘扬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等为主题。三是文章具有思辨色彩,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四是文章的语言具有比较明显的“书卷气”,有文采。当然,由于考场作文时间有限,中学生的阅读和阅历也有限,上述四点只要初步具备就可以判定其为“文化作文”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高中生应“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实际上,近年许多高考作文命题(话题)已有这方面的导向。如:“行走在消逝中”,“记忆不会风化”,“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等。至于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上海卷的“关于流行文化发表看法”的命题,更是明确要求考生“关注文化生活,剖析文化现象”。高考作文评分的“发展等级”,实际上也是对写作“文化作文”的鼓励与肯定。

对于能否写出“文化作文”,基本态度应是考场不强求,平时当追求。所谓“功夫在诗外”,写出“文化作文”,也是出彩在考场,功夫在平时。平时的阅读积累、思考习惯和语言修养是基础,此点无须赘述。这里仅就高考时的临场运思介绍几种方法。

取名家思想精髓,立自己文章主脑。

中学生的世界观还在形成过程中,如果要求他们有自己的“深刻思想”,就是苛求。但是中学生完全可以把在课内外阅读中受到的名家思想启迪化为自己考场作文的“主脑”,而另外采用材料加以表达。

如08年福建卷的作文命题,要求考生就“三个人在商店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作文。下面这篇优秀考场作文立意的灵感,与高中教材中的冯友兰的哲学随笔《人生的境界》或不无关系;而其结尾所引禅师的语录,也极可能是在平时已留心,在考场信手拈来成为自己文章的主题。

 

人生三境(节选)

 

三个人走进商店,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原因是他们各自喜欢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觉。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假若三位顾客年岁相异,恰为少年、中年和老者。那么该是少年喜欢那甘甜,中年人品尝那甜苦之味,老者享受淡淡之醇吧。将这三味推之于人生,不亦妙乎?

我们在世上走着,都要经历少年、中年及老年三个阶段。从少年到中年的蜕变,从中年至老年的风化,不止是身体的成长衰老,更是心智的成长,心境的渐变。

……

人生必然是这样,渐行渐远。有言曰,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仍是水。此言得之。人生就是从单纯到复杂,又归于平静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我们要做的,是享受每一种滋味,感受每一种境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纯生活之意义。

 

取其他学科资源,成作文“大餐”原料。

许多学生感叹作文时没啥可写,许多教师阅卷时也深感许多作文内容贫乏,材料或习见或雷同——屈原、陶渊明、李白、苏东坡几乎成了中学生作文时每举例必出场的“四大天王”。分析内容贫乏的原因,人们大都以为是缺少丰富阅读实践所致。其实任何高中生的学科知识储备就足够用于作文,问题在于不善于开动脑筋,调动其他学科的资源而已。

例如08年浙江高考作文命题,要求考生在“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显然,如果城市学生写都市,农村学生写乡村,都不缺乏生活体验。大多数学生很可能也就以此为作文题材了。但是如果能够调动地理、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储备,文章不仅将会以一种开放的眼光独领风骚,而且其中的文史知识亦构成“文化作文”的形态特征。

下面这篇优秀作文的前半部分所写内容,相信至少高中文科学生大多知晓,只是没有“见机行事”罢了。这篇作文的成功还与后半部分建立在自己感受基础上的深入思考有很大关系,但是如果没有文史方面的材料,就不成其为“文化作文”。

 

触摸都市

 

站在塞纳河畔,可以触摸巴黎时尚而又典雅的脉搏;身处第五大道,可以感受纽约华丽而又绚烂的气息;漫步银座街头,可以领略东京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停留黄浦江边,可以体味上海兼容而又独特的精神。

风情各异的城市,是人类历史进程的结晶,彰显古今中外超凡而不朽的智慧,见证与记录着文明社会的兴衰起落——一个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都在各自的都市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雄伟的罗马城至今依然屹立在亚平宁半岛的中部,用它那精妙绝伦的建筑与令人惊叹的壁画,诉说着古罗马帝国曾经称霸地中海的辉煌。还有壮丽的长安城、幽雅的京都城、神秘的开罗城……哪一个不是鬼斧神工的杰作,又有哪一样不令我们感叹古今、追忆昔日古文明的灿烂?

个性迥异的城市,是平凡人生活态度与情趣的反映,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历史与文化。北京人忧国忧民的大气、成都人自给自足的闲适、广州人兼收并蓄的开放、西安人安土重迁的保守,他们都有着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市人精彩而多元化的生活构成华夏大地上绝美的音响,交汇成华夏文明和而不同、千姿百态的美丽画卷。既沉淀着五千年来厚厚的文明历史,也蕴藏着面向二十一世纪、走进新时代的开拓进取的精神。

都市无疑是美丽的,然而它却并不完美,透过灯红酒绿、华灯彩照的外表,我们也时常可以见到都市人浮躁而空虚的内心。快节奏的生活压弯了城市人的脊背,扭曲了城市人的心灵,人们习惯于将自己束搏在钢筋水泥的狭小空间里,抑或是沉湎于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夜活中。无尽的物质享受冲击着几千年来稳定的文明秋序,欧美的“强势文化”正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席卷全球。激进的现代化意识正随之膨胀,恬静的古典气息已无处寻觅。都市人的耳中早已不再是大唐的幽远歌声、两宋的浅斟低唱,取而代之的是节奏明快的迪斯科、摇滚、饶舌;都市人的口中早已不再是口味清雅、益于修身养性的绿茶,穿着金属外壳的雪碧们正大行其道。

或许人类文明本就应是不断改变的,都市的生活也应如此。但每当我透过城市那火热的外表去触及它冰冷的内心时,不由总会生出一丝悲凉。一个在物质上日渐丰富,精神上却失去方向的都市,这真是我们想要的吗?想着几千年来都市一路走来的方向,触摸着它们不断演化的轨迹,我追忆着那些遗失的美好,同时又担忧着:作为人类文化核心的都市文化,究竟应何去何从?是在无尽的物欲中毁灭,还是在精神的涅槃中新生?

 

取多向思维之径,出个性文章新意。

如果只是堆砌材料,文章没有个性和新意,也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作文”。目前在一些中学生作文中也存在着文风浮华不实现象,个别的还以此“赚取”了高分。而文章出新意、有个性,关键是思维的独特性。打破习惯性思维、单向思维就要运用侧向思维、逆反思维等多向思维的方法。

简单地说,侧向思维就是有别于众人习惯角度的思维方法;逆反思维就是否定既定结论或传统认识的思维方法。举个例子,如果赞“老马识途”、经验丰富是传统的正向思维,那么批评“老马只会识旧途”、难免保守就是否定的逆反思维,而“善待识途老马,用其识途之长,容其难于负重前行之短”则是侧向思维。

08年安徽高考作文是命题作文《带着感动出发》,下面这篇作文运用的就是逆反思维的方法,因为“昭君怨”是历史“定论”,而杜甫的“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又是宣扬此论的千古名句。由于作者写出了新意,语言亦较有文采,所以获得高分。

 

带着感动出发(节选)

 

当涓涓的清泉从唐古拉山口出发,携着一路风尘奔向大海时,它感动了冰川,感动了大地,也感动着草长莺飞的阳春。当嫩绿的新芽坚强地破土而出,头顶着娇艳的鲜花时,它感动了小溪,感动了青山,也感动着爱满天下的人间。带着这些感动出发,明天的风光将无限。

让我们回到记忆的深处。

有一种爱叫做平凡,有一种爱叫做伟大。汉宫深秋,静寂凄凉,百无聊赖间和亲的消息仿佛一颗巨石砸向这潭死水,泛起让人心颤的涟漪。谁会去那儿?天寒地冻,语言不通,习惯不同,谁会去那个不毛之地做那个无谓的阏氏?为了大汉的天下,我宁愿将自己的青春寄予风尘蔽空的塞北。昭君这样想着,于是,她咬咬牙,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和亲之路。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也许杜甫不了解,昭君出塞带去的并不是怨恨,而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传播文明的风俗。她带着大汉朝的友谊来和亲,帮助匈奴人民改变了茄毛饮血的生活,这是怎样的勇气!谁不为之动容?

 

需要说明的是,这篇作文在思维的严密性方面还有欠缺。文章中说“为了大汉的天下”,昭君“宁愿将自己的青春寄予风尘蔽空的塞北,……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和亲之路”,这似乎不是“带着感动出发”,而是带着“理智”出发了。如果能增加一个昭君做出决定前被匈奴使者感动的细节,则更加切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