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非孕妇是什么意思:整理思考,进化思考,创意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01:03
【导读】
你的脑子是知识的杂货铺,还是产能丰沛的创作发电厂?
你能有效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记忆吗?你的思考习惯够进化吗?
思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养成创意思考的好习惯?
◆如何进行创造性思考?
.延长早餐前的时间
.从四面八方获取灵感,再与素材混合
.让点子沉睡熟成,静待发酵
.等待熟成,就是有意识的利用潜意识
.透过知识的编辑,进行二次性创造
.多看多听多问,善用偶然力
◆如何整理思考?
.将资讯抽象化,提高知识的品质
.利用剪报、笔记、卡片做整理
.利用「积读法」,锁定主题集中一次阅读
.思考时,有任何想法都先写下来
.一旦开始写就不要停下来
.记下来的点子,让它沉睡一段时间再回头看
.朗读笔记的内容
.将笔记内容重新整理在「超笔记本」上
.将不必要的资讯遗忘
◆如何锻炼独立思考?
.时常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
.多赞美自己和他人
.从生活的现实中建立思考的基础
.探索未知,积极阅读「看不懂」的书
十九世纪,英国有位小说家名叫史考特(Walter Scott),他写过非常精彩的历史小说,是文学史上的名人。
据说史考特是躺着思考的人。每当遇上麻烦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时,他总会说:「哎,别担心,明天早上七点就解决了。」也许他早就从经验得知,与其在当下争议不休,倒不如睡个好觉,等到早上睁开眼睛,自然就会有头绪。
与其想破头,不如暂时搁下
常听到有人说「我从早到晚都在想。」看起来好像思忖良久,可惜总是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想太久,就陷入了偏执,迷失了大方向,拘泥于细节,让脑子陷入一片混乱。
先前我曾援引过一句外国谚语:
「心急水不沸。」
心心念念着怎么水还不煮开呢?怎么还不煮开呢?结果频频打开壶盖,这样水是永远煮不沸的。太过关心反而没有好结果。这句谚语教导了我们,不要太过在意,暂时放下是必要的。
思考也是如此。想太多,反而看不见问题的关键,该发芽的却冒不出头来。而睡上一晚,就是花点时间让茶壶里的水煮沸,让灵感可以冒出头来。枕上之妙正是如此。
当然视情况,有时候一个晚上稍嫌太短。遇到重大问题,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沉淀才有办法解决。只要稍微思索就立即有答案的,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真正的大问题得长期在心中酝酿、沉淀,才会成形。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曾担任甘迺迪总统的经济顾问,全球知名。他所着的《经济成长过程论》是划时代的学说,受到高度的评价。翻开书页,序文中提到,他开始对这个主题感兴趣,是在哈佛求学的期间。之后匆匆几十年的岁月流逝,他始终无法整理发表,并不是因为工作忙碌,而是他一直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酝酿,最后终于孵化完成这本巨着。所以,一个重大问题在得到解答之前,就像蛋要孵化成雏鸟一般,必须花上一段相当的时间。
灵感未经编排,只是乱想
思考时灵光一闪的发想,属于一次性创作。有一些发想本身已经很完整、很有意义,此时最好别再画蛇添足,增加额外的想法来扰乱思绪。但是,如果有好些个发想,单独看来并不是那么有力,若不进行任何整理或调整,充其量也只是脑中多了好几个散乱的想法罢了。
此时,需要的就是「知识的编辑力」。换句话说,为了制造脑海中的调酒,不管自己有多少独创性,都要懂得巧妙组合已经拥有的知识,懂得如何进行编排。
曾经有位诗人说过:「所谓诗,就是将最好的语词,按照最适切的顺序排列而成的产物。」因此,诗也是因语言的编辑力而产生。
某位知名诗人学者曾透露他的创作方法。当他想到什么,或是有了创作的念头,就把浮现脑海的片段一一写在卡片上。等到卡片累积到一定的数量之后,他就像玩牌一样,将卡片散放在地上,然后再依照自己觉得有趣的顺序排列。
排列好了,再做调整。如果看起来没意思,就丢回地上重来一次。如此重复数次,直到排出满意的顺序。最后完成时,将卡片装订起来,或是用浆糊依序贴在白纸上。
这就是发想的编辑力。许多迷人而有趣的作品往往就是这样诞生的。一杯好喝的调酒,必须巧妙的组合各种素材,料理也是一样。通常,同质性高的事物碰在一起,较难擦出新的火花,反而是那些看似彼此无法相容的异质想法,在互相结合之后,可激荡出异想天开的想法。能够不时产出惊人想法的人,通常就拥有旺盛的知识编辑力。
遗忘,是去芜存菁好方法
我们的教育向来把头脑视为仓库,不断将知识囤积在脑子里。仓库当然越大越好,里面可以塞越多东西越好。
如果头脑是仓库,遗忘就是大敌,博学多闻则是有学问的证据。不幸的是,人脑的真正大敌——电脑出现了。电脑拥有超完美的仓库必备功能:放进电脑里的资料既不会遗失,需要的时候可以迅速取得,还分门别类整理得很完善。
随着电脑的发达和普及,便产生了人的头脑是否还要被当成仓库使用的疑问。仅只具备储藏功能的电脑人,根本比不上真正的电脑。而具有创造性的创意人,逐渐成为大家关切的课题,因为人必须做电脑办不到的事,否则就会被淘汰。
今后,大脑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得扮演仓库的角色,但是光这样并不够,大脑还必须成为发想新事物的工厂。当仓库,只要确保放进去的东西不会遗失就好,但若要创造新事物,就不能只有保存的功能。
首先,一股脑的把东西往工厂堆放,会影响工作效率,必须先舍弃多余的东西,以保有宽敞的空间。话虽如此,丢掉所有的东西也无法工作,因此整理变得非常重要。
而遗忘,就等于是在整理工厂。如果我们把头脑视为仓库,遗忘是危险的,但若从保持工厂的作业效率这个观点来看,遗忘却是必要,且必须经常执行的。
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修正对遗忘的偏见。当你尝试这么做时,才会发现,遗忘是何等的困难。
所谓「时间的考验」,是指经历时间的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换个词,就是遗忘。经典是穿越读者层层的遗忘而诞生的。作者自己无法创造出经典。通过遗忘的过滤器时,大量的事物消失不见,而这也是大部分事物的命运。只有极少数可以通过考验,并以经典的姿态重生。若想拥有持续性的价值,遗忘的滤网肯定是避免不了的难关。
这个难关不会对五年或十年的新事物起作用。经过三十年、五十年之后,遗忘才会开始发挥威力。就算搁置不理,只要过了五十年,木头自然会浮出水面,而石头自然会沉入水底。如果这算是自然的经典化作用,应该也有些东西是透过人为的经典化作用而形成。自然的经典化需要长时间考验。虽然搁置不理也会自然产生经典化作用,但也有可能穷尽一生都不会完成。难道没办法让作品在更短的时间内通过时间的考验吗?
如果没有特别努力,经典化可能会花上三十年或五十年的时间。若想缩短这段时间,靠着积极遗忘就能办到。不依赖自然的遗忘过程,而是积极、努力的忘记。不断整理头脑,让头脑容易遗忘,这样大概就能显着缩短遗忘的时间。
一时的想法在当下看起来非常了不起,不过,那样的想法就像刚砍下来的树木一样,必须尽快抽干水分。就像是做笔记,只要写下来就会感到心安,感到心安就容易忘记。过一阵子之后再回头审视,只不过经过短短的十天、半个月,记忆就开始腐朽了。连自己都不懂为什么当初要大费周章写下这些笔记内容。这就是风化进行的结果。
把可用的内容誊写到笔记本上,这些就是通过第一次考验的内容。同样的,过一阵子再回头检讨这些内容,就会再发现一些无聊的东西,也就是第二次时间的考验。
通过第二次考验的内容就再誊写到前面提过的超笔记本上。就像这样,分辨、保留不变的东西;另一方面,易变的部分就要彻底遗忘。
阅读简单易懂,无益想像力
知识活动可分为三类:
一、对于已知事物的再认识,以下称为A;二、理解未知的事物,以下称为B;三、挑战全新的世界,以下称为C。
以阅读来看,阅读、理解已体验过的已知事物的文章,是属于A的阅读。例如,阅读已经非常熟悉的地方的相关文章,或是阅读已经实际看过的运动赛事报导,阅读之后对这些事物有进一步的认识。由于原本就有基本认识,所以这类的阅读只是更加了解已知的事物罢了。
我们无论如何都必须具备B——理解未知事物的能力。这与前面A的再认识不同,没有前例可循,要直接面对新世界,所以多少会有无法理解的部分。若要跨越这道隔阂,只能依靠想像力。因此,再怎么熟悉A的阅读,也不见得能胜任B。因为这两种本质并不相同。
对人类来说,正因为有B的阅读方法,才能导引我们走向未知的世界。这层意义非常重要。然而,一般人分不清楚A与B的差别,只有极少数人会去思考该如何从A转移到B,大部分人只停留在A,便误以为这就是所谓的阅读。
A的阅读只是知晓,而B则不只是知道就够了,还必须经过「解释」。以词汇为线索,进入未知的世界,如果能达到理解,未知事物就能变成已知。
除此之外,还有些文章像是不想向读者解释般的难以理解,这就是C的阅读。要如何知道这是C呢?只有亲身体会过才能知道。只看一次、两次不可能懂,多读几遍后,开始有一点模模糊糊的感觉。所谓「书读百遍意自通」,指的应该就是C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会根据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而产生自我风格强烈的诠释。
现在的读者都强烈要求文章必须简单易懂,所以,类似C的阅读方式和书籍几乎看不到了。这种思考式阅读必须尽全力动员自己的想像力、直觉和知识等资源,最后到达「自我风格的诠释」。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提倡阅读的重要性,不过,这些多半都只着重阅读的量。从质来看,只是知晓的A和从已知的延长线来解释未知的B,以及更进一步挑战完全未知的C,三种阅读方式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