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报纸杂志推荐:中国古代围棋子演变简史(多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10:20

        围棋是中国起源很早的传统游戏文化之一。它的玩法从草创到现在的样式,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作为围棋棋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围棋子,也有一个从简陋到精致的进化过程。大致来说,中国围棋子的演变历史可以划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秦至唐朝。这一阶段围棋子的特征有二:一,质地主要是石子;二,形状以扁圆形、两面鼓为主。(见图一)

从质地来讲,早期的围棋子完全可能还采用其它材质,比如木头、陶土,或者如六朝文献记载的“犀角象牙”、“白瑶玄玉”。但在当时的条件下综合考虑实用性能、经济成本等因素,制作围棋子使用其它材质都不如石子来得合适,所以石子自然成了围棋子的主流材质。这一点从考古资料可以得到证实。如1975年,山东邹县西晋刘宝墓曾经出土289枚围棋子,其材质即系从海边拣来黑白鹅卵石子经加工磨制而成。另外,隋唐时日本学去了中国围棋,把这种棋写成“碁”,用的是“石”字偏旁,也间接证明了当时围棋子主要是用石子做成的事实。

刘宝墓出土的围棋子的形状,是两面突起的扁圆形。传入日本,被日本人从隋唐一直保留到现代的围棋子式样也是两面鼓起的形状。还有,2001年成都杜甫草堂出土的一枚唐代陶质围棋子同样是两面鼓起形的。为什么早期的围棋子是一种两面鼓的扁圆形?我猜测是因为加工工艺的原因造成的。拣来的石子不可能形状很齐整,往往需要再加工磨制一番,而磨石子又是一件很费力的事。制成两面鼓的形状,应该是加工工作量和成品合用性之间最佳的平衡点。久而久之,围棋子的形状就固定了下来。

图一:陏唐时期两面鼓围棋子

 

 

第二阶段,北宋至明末。这一阶段围棋子的特征也有二:一,质地主要是陶、瓷;二,形状以两面平的扁圆形为主。

陶、瓷成为围棋子的主流材质,是一大进步。因为它们制作简便,形状可塑性强,对围棋在民间的普及意义重大。陶质围棋子出现的时代可能远在唐以前,但它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颜色差异不太鲜明,所以一直未能取代石质围棋子的地位。即使到了宋代,陶质围棋子的颜色主要仍以砖红、瓦灰为主,(见图二)不易做出如黑白那样颜色鲜明对立的棋子。当时的人们采用了一些办法来弥补这一缺陷。从出土实物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一部分陶质棋子染上黑色或白色,以与另一部分陶质棋子相区分。(见图三)

图二:宋元时期陶质围棋子

 

图三:宋元时期陶质上色围棋子 

 

瓷质围棋子烧成温度要比陶质围棋子高得多,所以也就需要有较专业的窑炉工场,才能生产。宋代瓷嚣生产水平的发达,使瓷质黑白围棋子的生产成为容易的事,从而才有可能全面取代石质围棋子的地位。从出土的实物看,宋元时期的瓷质围棋子有无釉和有釉两种。无釉瓷子的生产技术相当成熟,主要表现在成品已能达到最理想的黑白分明效果。(见图四)有釉瓷子则是以褐釉、白釉来分别双方的,虽不如无釉瓷子那样对比鲜明,却别有一种高贵优雅的气质,从而受人喜爱。(见图五)

图四:宋元时期无釉瓷质围棋子

 

图五:宋元时期有釉瓷质围棋子

 

陶、瓷围棋子的流行,一开始对围棋子的形状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因为人们的观念里已经认可了围棋子两面鼓的形象。所以在宋、辽,甚至更迟,出土的两面鼓的围棋子仍屡见不鲜。但从总体上看,两面平的围棋子在宋、元、明时期,还是潜移默化地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为什么呢?显然,这也是陶瓷产品制作工艺的特点在起作用。同样一团泥,做成两面平的棋子,显然要比做成两面鼓的棋子简单方便,工匠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意无意地舍繁就简,就将汉唐围棋子两面鼓的形状逐渐做成了双面平形状。

宋代人还有一个特点是喜欢在瓷质棋子上印花纹以作装饰。这可能是受当时瓷器生产好用刻划花纹的影响。围棋子上的花纹图案主要有双鸟纹和牡丹纹两大类,寓意是富贵和幽闲。这是宋代文人雅士和平民百姓的共同喜好。模印花纹对围棋子形状朝两面平方向转变,也有推动作用。(见图六)两面平一旦成了围棋子的主流形状,又引导着这时期许多用石料、贝壳等材料磨制而成的围棋子,也随大流采用了两面平的形状。

图六:宋元时期印花纹瓷质围棋子

 

第三阶段,明末至现在。这一阶段围棋子的特征同样有二:一,质地主要是玻璃;二,形状以下平上鼓形为主。

据考古资料和专家研究,中国国产的玻璃在西周时已有出现。但那时制造玻璃,大约是冶炼青铜器的副产品,并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生产技术。西周以来,正由于没有掌握成熟的技术,玻璃生产一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中国古代国产的玻璃器物,质量不高,数量也少,几乎不可能用玻璃来制作围棋子。直到明朝末年,随着西方先进的玻璃生产技术传入中国,玻璃制品才在中国迅速崛起。玻璃材质也很快成为围棋子生产的主流。

明末清初中国生产玻璃围棋子有两大中心:一处是山东颜神镇(今淄博市博山区)。清初孙庭铨于1665年出版的《颜山杂记?琉璃》,专门介绍那里生产玻璃的情况,其中讲到玻璃产品品种时,就提到有“围棋”子。另一处是云南永昌,出产的玻璃围棋子就是著名的“云子”,或称“永子”。“云子”一经问世就名满天下,当时的文人在写书时对它常有提及。如徐弘祖在《徐霞客游记》中说到:“棋子出云南,以永昌者为上。”凌濛初在小说《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中提到:“中间一张桌儿放着一个白铜镶边的湘妃竹棋枰,两个紫檀筒儿,贮着黑白两般云南窑棋子。”

早期生产的玻璃围棋子难免有初创时的粗糙,“云子”为什么能鹤立鸡群,成为受到人们特别青睐的精品?因为云南自古有冶炼青铜器的技术传统。那些有冶铜基础的工匠们学习了西方玻璃生产技术后,适当调整原料配方,生产出适合中国人审美口味的围棋子,应该不是一件难事。(见图七)

图七:明末清初早期玻璃质云子

 

玻璃围棋子最大的优点是比陶瓷围棋子更漂亮,而且随着工艺的改进,它的颜色、形状、大小、轻重、手感都越来越好,加上成本也不高,因而深受棋迷们的喜爱。于是玻璃很快成了制作围棋子的绝佳材料,并最终取代陶瓷围棋子。

玻璃围棋子下平上鼓的形状特征,起初也是与生产工艺相关。因为早期的玻璃围棋子是用玻璃融液滴制而成的。也就是用一根铁杆伸到炉子里醮取一些玻璃融液,让它自行滴落在石板上,待其凝固后,每一滴融液就都成了一粒围棋子。这样生产出来的围棋子,自然是下平上鼓形的。滴制的玻璃围棋子难免有大有小、模样也不周整,后来生产工艺改成“范制”法,玻璃围棋子才变得整齐划一起来。但是“滴制”时期形成的下平上鼓的形状,并没有被人们抛弃。因为人们觉得这样的造型放置平稳,观之优美,并没有什么不好。

早期玻璃围棋子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的颜色大多数并不是纯正的黑白色。从出土实物看,早期玻璃围棋子的颜色主要有蓝、绿、黄等色,这主要是玻璃原料不纯造成的。颜色难以控制,并没有阻挡住人们发展玻璃围棋子的热情。当时的玻璃工匠还曾经因势利导地专门生产以黄、绿为基本色的玻璃围棋子,这看起来也别有情趣。(见图八)这种黄、绿、蓝色的玻璃围棋子是如此之多,令我们不由地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清代曾经有过一个流行彩色围棋子的时代! (见图九)

图八:清代黄绿两色玻璃围棋子

 

图九:明清至民国时期玻璃围棋子

 评论这张转发至微博转发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