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olution教学:藏传佛教基本礼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8:59:00
藏传佛教基本礼仪  金刚乘中最重要的就是依止上师,没有上师,自己无论如何是无法成就、解脱的,因为这是真正想修习金刚乘、为众生而想得到成就之行者所学之一切法所不能缺少的前行法。

 密乘许多经典都不断提及并且强调,上师是如此的重要,因此在谈到金刚乘应有的仪规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如何承事上师及依止上师的方法了。

 有些学人并不把这些规矩放在心中,如此做法只会让自己和别人都漂流在苦海中,尤其是修习金刚乘的学人,更会因此而堕落金刚地狱,不可不慎。

 有关依止上师的方法,最重要的观念是视上师与佛无二无别,把上师视为佛,那么自己将得到佛的加持;而在亲近和承事上师、承受法教时,则有下列的规矩应加恪守(篇幅有限,不及详载),而且放诸四海而皆准,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即是“对上师或仁波切所有应有的礼节关键就在于发自内心的尊敬”

    1:于具德上师之诸行止,虽刹那亦不生起邪见,虔信敬仰,视所做皆善。

    2:进入大殿或传法场地,或拜谒上师或仁波切时应脱帽,应脱鞋之处则应脱鞋摆好,并应协助上师或仁波切脱鞋并摆在较上层或不会被踏过之处。

    3:不论接受开示、灌顶或单纯的谒见上师、仁波切时,都应提前到达,在任何状况下、绝不可以让上师、仁波切等候。

    4:在拜谒或聆听开示时,应虔敬端严,此时不可以打断或与第三者说话,也不可以饮酒、抽烟。

    5:拜谒上师或仁波切时,应先行三顶礼,并展开白哈达双手呈供给仁波切,此时上师或仁波切通常会将之再赠给供养者,并围在其颈上。拜谒或法会后,通常弟子再次以双手呈供红包或礼物以为供养。经济许可者,也可供养一旁侍者或翻译。

   6:谒见上师、仁波切或至道场时,衣着应得体,不可随便穿着如同居家时的随意。男弟子应着长裤、上装,女弟子最好着端庄的洋装、便服或配长裙,或者是宽松的长裤,切记不要低胸或太露、太紧身,以示尊敬。

   7:如果上师或仁波切正在传法加持时,最好能有一些简单适宜的礼物(通常是哈达或红包)。最重要的,此举是为了供养三世一切诸佛并借此去除自己的障碍,所以应不要太过于顾虑。

  8:任何时候,脚掌都不可伸出朝向上师、仁波切、佛坛、法本或任何圣物之前。

  9:不论在任何状况,都应注意留给上师、仁波切更多的时间修行或休息。为上师或仁波切安排时间表时,切记:一定要先征求其同意,未得允许,不得作任何活动的安排。同时记得,上师或仁波切的时间表不应太紧凑,以便急迫时有时间可以处理紧急事件,并且每天一定要拨出数小时给上师、仁波切自用。通常安排上师或仁波切接见或其它活动时间时,应顾及行程,务必要在晚间九时三十分前结束,绝对不可超过时间,因为上师或仁波切都要早起修法的。

   

 10:当上师或仁波切至某处传法时,首先应请问何时休息和静坐,这些时间必须绝对遵守,任何情况都不应让其它事物或任何人介入而打扰了上师、仁波切。

  11:当上师、仁波切私下接见客人时,千万不可以加以打扰,同时上师、仁波切可以自行决定会客时间的长短。当上师、仁波切在休息、静坐时亦同,绝对不可以打扰。

  12:记住,绝对不可以代上师、仁波切做任何决定,当他说“可以”时,就是“可以”;当上师、仁波切说“不可以”时,就是“不可以”。必须完全接受他所说的一切。如果上师、仁波切说“不可以”,那么众人绝对不可以被他人说服要去做上师、仁波切说“不可以”的事,而当上师、仁波切说“可以”时,一定要想尽办法来完成,也绝不可以被游说改变。

  13:不可以为了求更多的法而使上师、仁波切受到压力。求法时如果被上师或仁波切婉拒,就应适可而止,因为上师或仁波切知道应该传什么法,于何时传法,在时机尚未成熟前强求,只会伤害到自己。要知道一些看似浅显的法,对我们来说,可能要修个二、三十年之久才能悟得个中奥妙,却不知这些法却足以引导自己成为领受更高深教法的根器。此外,上师、仁波切也是需要时间去了解你的修持,以便抉择。

 14:上师或仁波切的法像或佛像、法本应置于高处,绝不可以摆在地上。持法本时应高举起,不可垂放在双臂或夹在腋下;更不可以从法本、其他圣物或佛像上迈过去,法像或佛像若有破损时应即刻修补,若不能修补时应予以焚化。

  15:绝对不可以用口吹熄佛堂里的蜡烛,应捏熄、剪熄或以其他方式为之。

  16:谒见上师或仁波切,进入佛堂时应三顶礼,但离去时则不可,只要合掌问讯即可。若在场有人供哈达,其余人应掌声来代替,同表尊敬之意。

  17:任何时候,不论为何事接近上师或仁波切时,应尽量躬身,如果上师、仁波切的座椅较低时,则自己应跪下或坐于更低处,如地上。基本上,绝对不可坐在比上师、仁波切高的位置。离开时,应尽量庄重得体的退去,并且面向上师或仁波切再向后退身。

  18:任何时间就坐时,若遇上师或仁波切出现或从自己身边经过时,应即起立致意,直至上师、仁波切离去或示意时,方可再坐下。

  19:当在自己的中心停留时,要以侍候上师、仁波切和其余出家众为首务,在供茶水等时,应先呈给地位最高者,再依次类推。时时留意上师或仁波切是否需要什么而未言明,如留意要为上师、仁波切开门(包括车门)及到任何不熟悉之处时,过马路时,或经过黑暗、可能有危险之处时,经请示后,要在前引导探路。

  20:大乘弟子(即显乘弟子)在不了解金刚乘的礼仪时,可以依大乘仪轨之问讯或跪拜方式向上师或仁波切三顶礼,同样地,离开时不用顶礼,只要合掌问讯即可。

  21:为上师做事或长期亲近仁波切,不可自恃骄宠,视之为一般朋友, 应时时检点身口意!

   22:最重要的一项,希望佛弟子千万不要因供养而起烦恼或诽谤。我们应有共同的体认,不论供养什么,这对上师或仁波切及一切有修持者来说,他们能接受我们的供养是他们的慈悲的表征,今天让我们有这个机会来种植福田,这是我们的福报。当我们供养上师或仁波切时,应观想上师或仁波切具足佛、法僧三宝,亦即三宝全集于上师、仁波切一身。供养时都要请他们慈悲摄受。自己想要得到多少福报,全凭自己所发菩提心深浅而论,并非金钱与物质的多寡。相信有了这层共识之后,必有如法、如理的供养,再将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必能得到上师及三宝的加持。

    以上礼仪若不慎疏忽,应即刻忏悔或念金刚萨埵咒忏悔清净之。

     于上师前祈请传承灌顶的一般规矩

  (1) 在入坛之前,须先脱鞋再“净口”入坛。“净口”的目的在于清洗口之秽物,使口清净。  

  (2) 入坛之后,须向坛城行三顶礼;或等仁波切上座之后再行三顶礼。若灌顶场所太小,无法以跪姿行礼,则以双手合掌,置额、喉、心,行三问讯亦可。  

  (3) 灌顶之前,上师会先讲述灌顶的源起、历史及传承。  

  (4) 接着须向上师“献曼达”,作为请求灌顶的资财。  

  (5) 灌顶时,上师会逐一讲解灌顶内容,并念诵灌顶仪轨。此时,须仔细聆听上师法音,不可交谈噪乱。  

  (6) 上师给予我们的灌顶,一般皆包含有身灌顶、语灌顶、意灌顶,以及身语意三者一起的灌顶。  

  (7) 身灌顶:上师迎请“智慧本尊”融入弟子身体。  

  (8) 语灌顶:跟随上师念诵本尊咒语。语灌顶结束之后,上师会洒米至弟子头顶。洒米之义是在使语之加持进入弟子心续。  

  (9) 意灌顶:观想本尊的法器融入自身,并在“空性”中禅修;或观想自身毫无自性,如同镜中影、水中月,接着,自身本尊融入种子字,种子字越来越小,如同彩虹般地消失在空中,然后安住于“不可得的空性”中。  

 (10)身、语、意、事业、功德灌顶:此时,须至上师跟前献“哈达”,上师会将本尊法像置于弟子头顶,并向虚空中的本尊、护法、勇父、空行、财神等嘱咐:“在此弟子尚未获得菩提之前,应善护此弟子,去除诸障碍。” 当上师念诵完:“杂、吽、棒、霍” 时,所有本尊、护法、财神等等皆融入弟子。  

 (11) 法会结束,向上师行三顶礼并恭请上师离座。

弟子在拜见仁波切时的佛法礼仪要点

 当遇到喇嘛或仁波切进入佛坛或客厅,我们心中的问题一定是我应如何举措应对?其详细答案经常未必清楚,宗教人物聚会的场合中通常可以一句话来表达-- 尊敬。

 被称呼仁波切的喇嘛,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修行而达到极高开悟成就的人。仁波切通常接受过多方面的训练,甚至于有关世俗的事务。他奉献自己的生命,导引出他所接触的每个人的最高精神潜力,就像他自己一样。他的慈悲心推及所有众生,他为了让众生成为开悟者而无私地努力,毫不犹豫地现身于他人。他为真实的圣人,因此他不仅值得尊敬,更应该非常细心的款待。

  如果仁波切同时是一位佛爷,他即是高僧或菩萨的转世,他慈悲无私的累世修持,牺牲自己的寂乐解脱,而回到充满痛苦的现世来帮助他人得到解脱。任何人与仁波切有过接触的经验,即可证明他们非常宽大、慈悲及智慧高超且各有各的表现方式。他们是真理、佛法的库藏,他们有资格接受人们的尊敬。

 向喇嘛致敬可用简单的方法表示,根据西藏习俗,欢迎喇嘛的传统方式是献哈达。此喇嘛若是一位大仁波切,尤其是自己的上师时,传统习惯是见面时礼拜三次,离开时行一次礼拜。在西方,人们对这种行礼可能不太适应,尤其他们并非佛教徒时,这时候我们可以自然的方式来表示敬意,如日本式的鞠躬礼,或美国式的握手。重点在于向喇嘛致敬与向任何高贵地位的人,或宗教家致敬的方式一样。

称呼一位仁波切时即呼:“仁波切”,如两位同在称呼时,即连名带头衔,例如“噶鲁仁波切”。

 如果学生请求某种教法,加持或面谈,习惯上须带供品。花、香、水果、蜡烛,是象征性的供品,将清净的觉心供献给你的上师是最重要的。有用途的物品也可做为好供养,金钱 --不用说当然是最有用途的礼品,可以纸包好或放在信封袋内必恭必敬的供养。喇嘛跟任何色身者一样有同样的需要,虽然他们的需要通常很简单。他们服务不索取报酬,也不想为得报酬而服务。

他们经常将供品即刻转送以利益他人,故此供者因而获得更胜于喇嘛本身之利益。他给予学生培德积福的机会,但也是无可相比的管家,用他所收到的全部供养来利益众生。

 有仁波切在时,一切均遵从他。当他入室时,大家应站起来,特别是在佛坛内。如须拿椅子请他坐,而仅有一张椅子时,则应由仁波切坐椅,其他人站着或坐在地上。假如仁波切需要帮助站起来或走动,应即时帮助他。同时必须细心照应仁波切的需要,但这须要细心的观察及揣摩,因为就是问他,他或许不表明他的需要。喇嘛无贪,很可能谦虚地说他不需要什么,然而仁波切的需要便该由你去发现出来,所以你如果是招待喇嘛的主人或在安排访问时,这是很重要的事项。

仁波切可能因维护色身而有膳食上的需要,但他不想给主人带来麻烦,而不说出来。倘若没有人问他或他的侍从者,他将默默地接受可能有害于健康的食物。

仁波切是宝贵的真理化身者,他行为无私至可能伤害到他自己,所以照顾、保护他是他的随从者及主人的责任。例如注意他在教学时是否有充分的茶水供应,像这类简单的事情,到饮食是否恰当或访问计划是否过于劳累等。

喇嘛需要休息及静坐,尤其是访问欧美的老喇嘛。他很少拒绝要求,所以应让他拥有自己的时间,不要被演讲、法会、面谈等事劳累道体。体贴是一句警语,要记住仁波切或喇嘛来到你的中心只是一连串教学活动之一点而已。

如果有一群学生曾与一位仁波切有过教学以外的讲话机会,而仁波切已不停地接见访客达五小时之久,这一批人还要请他面谈,这就必须避免或顺延来日,这应该是安排访问者的责任。如果学生们要求额外的时间,那他们应想想满足自私的要求是否比仁波切的健康还要来的重要。

                                -----<<观世音.噶玛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