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东到东江海鲜酒楼:我喜欢的心理名词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44:00
         我喜欢的心理名词分析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

  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3、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5、晕轮效应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6、霍桑效应(Hawthorneeffect)

  

  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从1924年11月开始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加。另外,有试验了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时间、每日工作长度和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也看不出这些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有何直接影响。第二阶段的试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的,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加试验的工人被置于专门的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参与试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工人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7、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8、证人的记忆

  

  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证人对他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感到惊讶。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决定对这一结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考察证人的证词是否有特别的东西,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对一般知识的记忆进行了比较。

  他们让被试看一个简短的录象,是关于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回答一些有关录象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出的一般知识问题。

  和以前发生的一样,珀费可特和豪林斯也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于修改他们对于信心量表的测验结果。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问题上是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点。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例如,从总体上讲,他们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别人在记忆事件中的参与者头发颜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9、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10、虚假同感偏差(falseconsensusbias)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有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

  (1)当外部的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

  (2)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

  (3)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4)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时;

  (5)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时;

  (6)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是相似时。
                   心理学中暴强的60句话,慢慢体会~  

1.爱,应该是先知后行。


2.有才华、性格又温柔的人往往不漂亮;才貌双全的,自恃聪明漂亮的人又很难温柔;而漂亮温柔的人多半没什么才华。
老师在下面接着写到: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思量清楚而盲目追求美貌的伴侣,有可能让你自己处于和别人的竞争中以及自己的紧张状态里,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伴侣才能获得幸福。

3.不要去恨你爱过的人,不要去等他可能回头。
你失去了不爱你的人,而对方则失去了爱他的人,他的损失比你大。摆脱过去的纠缠,转身去寻找生活中真实的幸福。

4.男人,易承受不住幸福的考验;女人,易承受不住痛苦的考验。
身为男人,我无法反驳这句话,但是我会努力让自己守住幸福!也希望女人们能够承受住痛苦!只有这样的我们,才配得到真正的幸福!

5.不要过于天真和幼稚,因为婚姻不是一个坦白的地方,而是一个外交地。
一针见血!我看到过、听到过很多情侣,在爱的如胶似漆的时候就把对方当成天使,将自己过去做过的不好的事情什么的全都告诉给对方,结果反而被甩了,还被拿来当做公众的笑料,羞愧得无地自容。

6. 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而不只是为了自己或者只是为了对方。
无论何时,谨记这句话!让我明白爱情不是奉献自己毫无所求,而是相互扶持走到天长地久!善待自己,也要善待对方。

7.那些不假思索就做出决定的人,到关键时刻就会溜走。
很久以前就不敢随口答应别人什么事情了,尝过苦头的**们都要谨记,更不要随便相信别人毫不犹豫的空口承诺。

8.强迫和乞求来的爱情是不牢固的。
如果你为了对方和你在一起而奴颜卑膝,而改变自己的个性和原则,而耍手段、玩阴谋,这样的“爱情”必然是以破裂为结局,到时候你会发现,你失去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你自己的灵魂。

9.有爱情没有成为夫妻是人生一大遗憾。
看到这句我当时愣了一分多钟!相信当时考试的同学们如果有跟我一样看到这句的,一定也是愣住了!祝愿天下所有相信爱情,拥有爱情的人能够相爱着走近婚姻的殿堂,白头到老!

10.老年人容易怀疑真的,青年人容易相信假的。
暴强!老师您说的太对了!五体投地!

11.多么忙不重要,忙什么才重要,人生最大的麻烦和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标。
经常迷失在杂乱的生活中,找不到当年信誓旦旦要实现的梦想,如果还记得你曾经想要做的事情,就快出发,奔跑吧!

12.有人说,人到了50岁以后,宜清闲,不宜急进;宜藏锋,不宜露势;宜口讷,不宜激辩;宜淡出,不宜雄起。
我才只有20多岁,可是看了这句话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更低调些才对……

13.朋友就是财富,有时一句话就能帮助你扭转乾坤,人际关系是生产力啊!
最后那半句经典!人际关系是生产力啊!

14.保守一个秘密比传播一个秘密更有价值。
传播一个秘密也许会让你成为焦点,同时也可能让你成为狙击的目标,保守一个秘密却能够让你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赢家。

15.智者无言,无言自威,不要信口开河,要勤睁眼睛慢张口。
图一时口快,只能让你成为后面发言者们的前车之鉴,尤其是面对自己不太熟悉的话题的时候,最好做个诚实而又谦虚的人。

16.要为受窘的人说一句解围的话,为沮丧的人说一句鼓励的话,为疑惑的人说一句提醒的话,为自卑的人说一句自信的话,为痛苦失意的人说一句安慰同情的话,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好。
这句话我深有体会,我以前遇到困难的时候,跟我关系最好的朋友像是有心灵感应一样,在那段时间总给我打电话问我的情况,配我聊天,帮助我度过难关,我想他们了!大鹏、闷子、东哥、森、猪、包子,小弟多谢你们几年来的关照!

17.长寿之人都是不苛求别人的人。
……衡量别人的尺子长一些,自己的道路才会宽一些。但愿那些终日里占据高位而对他人求全责备的人们能够看到这个帖子。

18.有人说,认识一个人要机缘,了解一个人要靠智慧,以后和睦相处要靠宽容。
祝愿所有看过这个帖子、没看过这个帖子的好人,能够认识更多的真心的朋友,祝愿所有已经认识的朋友都能够互相了解,都能够和睦相处!

19.真理也需要掩饰,赤裸裸的真理会刺耳,选择适当的方式说真话,让人心悦诚服地接受。
佩服!让我这个毛头小子醍醐灌顶!希望所有在这个社会中下层打拼的人们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我现在在学校里面的院学生会工作,有时候对此也是体会颇深啊。

20.学会分辨小人,因为得罪一个小人比得罪十个君子还要麻烦。
我以前就得罪过小人,还好我也比较龌龊,才能应付得了。心有余悸,心有余悸啊……

21.人与人之间过多的猜疑和防备是不必要的社会运行成本,是自己折腾自己,并最终使自己丧失幸福。
现今这个社会,有多少人是能够放下防备,不再猜疑呢?人心不只隔肚皮,还隔着金钱、欲望、权势……

22.事临头三思为妙,怒攻心一忍最好,退一步海阔天高。
喜欢!没想到胡老师不仅仅擅长教课,还是个诗人!没错没错,凡事还是低调一些为好啊。

23.人在困境、险境、绝境时最需要别人帮助,因此**之美真是功德无量。
以前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愿望,就是等我赚了很多钱之后,去看望我在各地的朋友们,然后看看他们是否需要我的帮助,是否有什么事情不能够自己去做,然后我的以后的生活就在为他们实现愿望的路上继续…………

24.常见到以德报德和以怨抱怨,而高尚的人能以德报怨,缺德的人才以怨报德。
非常深刻的一句话!目前我只能做到以德报德,偶尔还会以怨报德……我承认……我的道德水平太低了,对不起胡老师。

25.有人说,明知道帮助别人肯定有灭顶之灾,还去帮助别人的人是一等人;明知道帮助别人可能有灭顶之灾,还去帮助别人的人是二等人;明知道帮助别人对自己没有什么损失,去帮助别人的人是三等人;明知道帮助别人自己会得到些好处,小帮主会换来大帮助,才去帮助别人的人是四等人;不帮助别人的人是五等人;给别人添小麻烦的人是六等人;去坑害别人的人是七等人。
说实话,当时我们考试的内容很多,但是我看了这句话之后,想了想,还是写在卷纸上了。去做哪一等人,是你自己心灵的选择。

26.山西乔家大院的对联——“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讲到这句话所在的段落的那节课我去了,当时读了好多遍,就在想这幅对联的断句和读法,细细品味,真是意境深远啊。

27.谁能够准确把握住不做什么和做什么这条人生底线,谁就能够站稳脚跟,抵住**,这也是人生浮沉的分界线,事业成毁的关键点。
我现在还经常在这条底线的边缘徘徊,偶尔做错事,偶尔后悔,回头看看,感慨自己真应该坚守住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28.有人说,要学会交往,因为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种缺陷;但是也要学会独处,缺乏独处的能力,耐不住寂寞,离开人就活不下去,也是一种灾难。
经常有热恋中的人说“离开你我活不下去”,的确是一种灾难,要知道,从出生到死亡,唯一能够一直陪伴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学会独处,无论发生了什么,无论是否被抛弃,无论是否孤单无助,永远不会绝望。

29.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活在今天的人最踏实。
非常质朴的至理名言!活在当下,握住手中的东西,脚踏今天的道路,去实现明日的梦想!

30.不要生气,不要失望,不要欣喜若狂,一切都会过去。
一句简单的话,却说尽了人生的历程。无论悲喜,无论成败,无论聚散……一切都会过去,所以从容、平静的生活吧!

31.一些道理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
汗颜!原来以前的固执竟然是在徘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放下心中的固执,回头即登岸。小时候跟邻居家的孩子闹翻了,他气得在家里的炕上来回打滚,边哭边打滚,差点抽风,他爸妈没有办法把我找过去了。我看着他感觉自己也很难受,就跟他说对不起,然后我们不一会就和好了。现在想来,我可是把他从地狱拉回来了呢!

32.一个人能快乐地独自做着有利于社会、他人的事,那是一位伟大的超人。
强!虽然我也偶尔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但是独自做却从来没有过,我想我见过超人了——一位在冬天清晨徒手捡垃圾的大婶(我们学校里面,不是拾荒者)

33.富足人生是忙世人之所闲,闲世人之所忙。
但是第一眼看到这句没怎么懂,后来有些回过味了,回头找到再抄上。不仅仅告诉了我们在面对人生时候如何取舍,也告诉了我们竞争中的一些道理。

34.有人说,抱怨的人不见得不善良,但是往往不受欢迎。
受教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妈妈是个特别爱唠叨的人,有的时候做家务累了,就开始唠叨我们全家人,什么也不知道帮帮忙啦,什么她也不是八爪鱼没有八只手啦……我爸有时候告诉她,既然你已经做了,何必让自己和全家都不高兴呢?需要人帮忙就好好说嘛。到现在我看到我妈妈干家务我都躲得远远地,她就是不让你帮忙,就是要唠叨你……

35.有人能骗你一次,可耻在他;但是他若能骗你两次,可耻在你。
不要在同样的地方跌倒两次,智者就是无数次跌倒之后的过来人。话说我们室友同样的科目考试没有过,补考又没有过……

36.不要在失败是才想起别人的忠告,不要在失去之后才想起珍惜。
多谢胡老师指点!听人劝,吃饱饭啊!但是我是对后半句感触多一些,可能是因为年龄的缘故吧,还没踏入社会。

37.机会像一个小偷,他来到时无声无息,走了时你却损失严重。
经典!如此比喻,太精辟了!我要努力抓住这个小偷!大家一起抓小偷喽!

38.该坚持时就坚持,以不变应万变;该改变时就改变,以万变应不变。
很难把握!希望有空可以再见到胡老师,请教如何做一个把握好时机选择变或者不变的强人!

39.众声沸腾不一定就是民主。
深有同感!见多了那些起哄的人还有那些趁火打劫的恶劣人!众声沸腾不一定就是民主,也有可能是乌合之众们的叫嚣。不要做一个没有主见只知道跟随众人脚步的人。

40.伟人改变环境,能人利用环境,凡人适应环境,庸人不适应环境。
说的好!看来我是一个凡人,偶尔还会做一下能人或者庸人。

41.耶稣在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那时全世界最绝望的一天,可是在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人在困境中应该学会至少再等三天。
我现在就处于困境中!我的帖子下半部分不知道怎么回事变成了非常KB的红色,但是还是有人来看我的帖子并且回帖,非常感谢你们!我会忍耐的,再等三天!已经解决啦~!!!

42.弱者要等待机会,强者要制造机会,智者要把握机会。
所以说,如果你是弱者,就要等待着强者的恩赐,如果你是智者,就要跟醉着强者的脚步,努力吧!大家要努力,做一个强者!

43. 凡是对利益太能计算的人,实际上都是非常不幸的,甚至可能永远不会快乐。
要怀揣着一颗平常心处事,怀揣一颗着真诚心交人,不要总想着从别人那里获取利益,那样你会失去人生的乐趣。

44.心安静则无躁,心干净则无扰。
呵呵,很喜欢这句话!我愿我心生若琉璃,不染尘土,不浸红尘。

45.清净心看世界,欢喜心过生活。
太难了啊!胡老师!但是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境界的!呵呵,希望大家都能够做到!

46.要懂得活着是一种责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朋友,在你心灰意冷的时候,在你想要放弃的时候,在你被重担压得喘不过起来的时候,希望你能够明白!在你手里握有权力的说,在你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也请你明白!

47.幸福就是在快乐的时刻,一颗宁静之心对着世界微笑。
很感人的句子,希望我能够永远保有这个宁静之心.

48.生活中没有愉快,生命就真正陷入黑暗和贫穷里了。
愉快!愉快!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承担苦难,不是为了满足欲望,而是为了快乐!!

49.有人说,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荡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和清醒,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力量;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然后努力化解,这是一种境界。
我当时看了看时间,是17:00,要求是17:20交卷,我觉得时间充分,所以开始更加用心地寻找经典语句,看到了这句超级长的,犹豫了一小下,抄!!一笑而过!
                 50.要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了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抛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独立。
非常经典!震撼!想起阿信那首《海阔天空》“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地活!”
                 51.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以牺牲自己的快乐情绪为代价,不要让自己生气的成本太高,自寻烦恼是人生最大的冤枉。
呵呵,我经常做冤大头,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没有耐心了,脾气不好,以后要改正呢!

52.苦难对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万丈深渊。
非常犀利!要争取做一个能干的人!要把苦难作为自己的财富!

53.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剂,它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智者更智,愚者更愚。
当苦难来临,当承受着痛苦,看看你自己到底是哪一种人!

54.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加可贵。
膜拜胡老师!顺境中要节制和清醒,逆境中要坚忍和奋斗!让我们的人生焕发无比的光芒!!

55.有时无言的沉默或者简明庄重的姿势,比大发脾气更有力量;以平和的语调摆事实和讲道理,要比大喊大叫更令对手心惊;宽恕和谅解有时比伤害和侮辱更能够震撼对手的灵魂,令旁观者同情;以友爱、仁慈、赞扬的方式,比用暴力更能改善别人的心灵。
又一个长句子!受益终身!才知道以前的自己多么肤浅和愚蠢!希望看到的人都能够改变自己的处事方法!

56.永远不要在仇恨、痛苦、情绪不好的时候做决定,否则你一定会后悔。
后悔过很多次,有些事情再也难以挽回。大家一定要紧急这句话啊!冲动是魔鬼啊!

57.永远不要对可能有坏的结局的事情好奇,否则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好奇害死猫!这句话出自胡老师的手笔,感觉气氛有些肃杀……蛮吓人的,但是的确是能够帮助我们的人生道理。

58.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也不要用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更不要用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
再次拜倒!胡老师您说的太好了!每个人都难免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如果让自己犯下的错误蔓延开来危害他人,或者让别人的错误对自己造成伤害都是悲剧,那个错误,就让它只停留在原地吧!

59.遗忘了而微笑,胜于记住了却悲痛。
世界上并不需要太多的悲痛,而需要微笑,所以,该忘记的时候,就忘记吧。真是真理。

60.看一个人的人品,不仅要看他好起来能做什么好事,而且要看他坏起来不做什么坏事。                最常用到的35种心理效应集锦 


    1.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2.门坎效应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3.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4.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生颓废情绪。 

 

    5.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具体说,就是初次与人或事接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某人或某事带有情感因素的定势,从而影响到以后对该人或该事的评价。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对决策中收集正确的情报加以分析而言,这种效应是不利的。无论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坏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全面地了解、分析。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往往比较偏颇。如果在招聘考试和考察员工绩效时,只凭第一印象,就会被某些表面现象蒙蔽。    首因效应在招聘过程中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对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应聘者容易赢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者往往给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选拔人才时,既要听其言、观其貌,还要察其行、考其绩。

 

    6.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对应的两种效应。首因效应一般在较陌生的情况下产生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在较熟悉的情况下产生影响。两者都是对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观臆断,使得决策信息失真。

 

    7.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视了其它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它有时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晕轮”,有时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晕轮”,这都会干扰对信息的评价,要克服晕轮效应就必须坚持客观,不掺杂主观成分。

 

    8.蝴蝶效应
    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研究“长期天气预报”问题时,出现了疑难问题:她在计算机上用一组简化数据模拟天气的演变,原本是想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但是,事与愿违,多次计算表明,初始条件的极微小差异,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心理情绪也是如此,有一组漫画显示,一个人在单位被领导训了一顿,心里很恼火,回家冲妻子发起了脾气,妻子无来由地被训,也很生气,就摔门而去。走在街上,一条宠物狗拦住了去路,“汪汪”狂吠,妻子更生气啦,就一脚踢过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路过一个老人面前,把老人吓了一跳。正巧这位老人有心脏病,被突然冲出的小狗一吓,当场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     洛伦兹发现了微小差异导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动翅膀,它煽动起来的小小漩涡与其他气流汇合,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    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中,人事管理工作者如果灵活运用人事心理效应,就能充分调动下属或人才的积极性,使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从而使工作效能达到最优。

 

    9.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

 

    10.贝尔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说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    贝尔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和人梯精神,要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机会。

 

    11.鲶鱼效应
    从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们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只有一条渔船能做到带活鱼回港。后来,人们发现这条船的鱼槽内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而已。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类”后,也会因紧张而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延长了寿命。这就是“鲶鱼效应”。

    运用鲶鱼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目前,一些机关单位实行的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12.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此乃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对于一个单位来说,要通过调节对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13.名片效应
    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最后,他又抱着一线希望到一家公司应聘,在此之前,他先打听该公司老总的历史,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于是他如获珍宝,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果然,这一席话博得了老总的赏识和同情,最终他被录用为业务经理。这就是所谓的名片效应。也即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但要使"心理名片"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制作"一张有效的"心理名片"。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你的"心理名片",这样,你就可以达到目标。掌握"心理名片"的应用艺术,对于人际交往记忆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14.异性效应
    李女士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她联系颇广,出师必胜,为公司立下赫赫战功。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志四处奔走,却连连碰壁,而李女士外出联系,不久问题便迎刃而解。公司资金周转严重失灵,急需贷款,急得总经理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又是李女士风尘仆仆,周旋于银行之间,竟获得贷款上百万元。李女士因此备受领导器重,工资、奖金一加再加。有人试图总结李女士成功的秘诀,发现她除了具有清醒的头脑,敏捷的口才,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接物待人灵活之外,和她端庄的容貌、娴雅的仪表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一般要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上述李女士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如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由女性出面较为顺利,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谓?quot;异性效应"。这种现象是建立在异性相吸引的基础上的。人们一般比较对异性感兴趣,特别是对外表讨人喜欢,言谈举止得体的异性感兴趣,这点女性也不例外,只不过不如男性对女性那么明显。有时为了引起异性注意,男性还特别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自己,这也是"异性效应"在起作用。不过"异性效应"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得当,在异性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反之,若为达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诱别人那就不道德了。男性对异性,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异性热情些,客气些也无可非议,但把异性当作刺激,想入非非,让人感?quot;色迷迷"的,就超过限度了,因此,与异性接触要把握住"度"。

 

    15.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喊叫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时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6.詹森效应
    有一名运动员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惟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上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首先,要认清"赛场"的目的,克服恐惧感,赛场并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规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静气地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不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赛场是高层次水平的较量,同时也往往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获。最终定会交付满意的答卷。

 

    17.“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东西就说是“酸”的,是不好的,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我们的一些压力。比如:别人有一样好东西,我没有,我很想要,但实际上我不可能得到。这时不妨利用“酸葡萄”心理,在心中努力找到那样东西不好的地方,说那样东西的“坏话”,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甜柠檬”心理就是认为自己的柠檬就是甜的,“甜柠檬”是指自己所有而摆脱不掉的东西就是好的,要学会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千万不要轻易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试试“甜柠檬”心理学会接纳自己,逐渐增强自信。

 

    18.“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 “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比如:有些同学与大家在一起时很凶很要强,一次、两次可能因为你很凶,要了别人强,占了上风,但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失去了朋友。我们可以还看到,在与别人发生矛盾,各不相让,到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想想如果学学“南风”两人平心静气地好好谈谈,结果是否会好许多呢?

 

    19.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 
    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说挣钱最难,他摇头。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摇头。我说我放弃,你告诉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说是认识你自己。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性越强。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20.培哥效应
    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⑴大象,⑵打气,⑶洗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    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因为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21.迁移效应
    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它有三种效应方式:    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 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条件产生的条件,就会发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如,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相反。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这一理论给学习的启示是:
    一是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    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三是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学习经验。    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定势。

 

    22.反馈效应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    下面是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    C•C•罗西与L•K•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测验。主试对第一组学习的结果每天都告诉学生,对第二组学生只是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第三组,则一次也不告诉。如此进行了8周教学。然后改变做法,第一组与第三组对调,第二组不变,也同样进行了8周教学。结果除第二组稳步地前进,继续有常态的进度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大为转变:即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的成绩则突然上升。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    心理学家布朗的实验表明,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教师的反馈。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    一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    二是重视老师在作业或试卷上所作的评语,认真总结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是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取得高分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成绩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

 

    23.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一词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他以此来概括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

 

    24.水桶效应
    一个木制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所以在一个团队、群体中,劣者的危害极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桶效应”。

 

    25.奋起效应
    这是与破摔效应意义相反的一种积极效应:当一次大的挫折后,受挫人不仅不气馁,反而激发起改变现况、奋力向上的意志,从而迅速成功的心理效应,即奋起效应。

 

    26.糖果效应
    我很欣赏萨勒通过实验得出的“糖果效应”这个概念。    萨勒对一群都是4 岁的孩子说:“桌上放2 块糖,如果你能坚持20 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4 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 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 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    实验结果:2 / 3 的孩子选择宁愿等20 分钟得2 块糖。当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闭起来傻等,以防受糖的诱惑,或者用双臂抱头,不看糖或唱歌、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睡觉——为了熬过20 分钟!1 / 3 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实验者一走,1 秒钟内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    经12 年的追踪,凡熬过20 分钟的孩子(已是16 岁了),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吃1 块糖的孩子(也已16 岁了),则表现为犹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伤害。    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糖果效应。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说,萨勒也未指出实马的样本大小,有多少被试孩子,他们的家教状况如何。    我认为4 岁的测试不会绝对性地决定他以后的人格,4 一16 岁期间,12 年的环境与教育会起更大的作用。但萨勒提出的这个效应还是颇有新意的。

 

    27.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作过一次颇有意义的实验:他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这种因工作压力所致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即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28.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反感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等于扼杀创造。

 

    29.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就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态度,如小品“配角”中朱时茂说陈佩斯:“就你那模样,一看就是个反面角色……”然后说自己:”看我穿上这身衣服,起码也是个地下工作者呀……”这就是从长相产生的定势效应。“疑人偷斧”也是这个道理,它是以逻辑推理的方式而得出的定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定势效应,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看人。而对于一个犯过错误或不被看重的人来说,要改变别人的定势效应,就要对自己的成绩或好事做适当宣传,在别人的心目中改变的、不好的定势效应,建立新的、好的定势效应。

 

    30.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31.破窗效应
    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因为既然是破的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所谓“墙倒众人推”,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32. 触摸的心理效应 
    心理学家弗尔德对早产儿进行过每天45分钟的抚摸实验。一般认为,早产儿应该生活在一个隔离的,犹如子宫般的环境中,抚摸只会给他们压力感,会有碍他们的生长。然而他对20个早产儿每天做3次、每次15分钟舒缓而有力的抚摸。10天中,接受抚摸的婴儿比没有得到抚摸的婴儿平均重47%,而且睡眠和灵敏性也都有很大改善。到第8个月末,他们的体质和智力有明显提高。最值得注意的是,接受抚摸的婴儿离开保育箱的时间比其他婴儿平均提前了6天。弗尔德说:“抚摸能有规律地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33.权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    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34.“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原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意思是一样的东西的价值同它满足的需要成正比,这就是雪中送炭之所以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动的原因所在。

 

    35.投射效应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所谓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转变后进生不是一劳永逸的,后进生的转化一般要经过醒悟、转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而反复又是转变中的中心环节,甚至会出现几次较大的反复。这是因为这些学生意志品质不够完善,自我约束能力还比较弱,面对后进生的反复,教师要特别谨慎,绝不能气馁和放弃教育,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特点,不断调整教育方案,使后进生渡过反复关,更快地进步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防止"超限效应"的消极影响。因为有的教师面对后进生的反复,会失去教育的信心,过分责备后进生,在批评学生之后,会觉得意犹未尽,重复批评后进生,接着还是批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使学生极不耐烦,讨厌至极。教师不能动辄采取"翻老账"、"揭老底"的做法,切忌再用陈谷子烂芝麻翻个没完没了的方法,那样会加重差生的精神负担,使他们丧失进步的信心,并容易造成师生感情上疏远。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讲最多的道理,或要他们做这做那,往往会置之不理。从心理角度上讲,第一次挨批评时,学生的厌烦心理并不太大,但是在第二次,往往使厌烦度倍增,如果再来第三次、第四次......那么批评的累加效应就会更大,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有趣的心理现象(转)     一、人类面对信息越多选择结果越差

 

  常言道,“箩里选瓜,越拣越差。”美国心理中心网近日报道,美国《决策与判断心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信息越多,选择结果越差。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表示,人们通常认为,掌握的相关信息越多,做出的决策就越好。而新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研究人员要求参试者对电脑程序提供的250道题进行回答,并计算其累积得分。一部分人提前知道题目的数量和选项,一部分人不知道任何信息。结果发现,那些知道信息越多的人,得分越低。这说明,选择时,信息太多反而可能影响人们的决定。

 

  二、女人为什么爱挽男人的手呢?

 

  女人喜欢用身体的接触来表达自己的善意和亲密,男人和男人之间直来直去,坦荡无私,他们很少用动作来表示亲近感。

  小孩子都喜欢依偎在大人身边撒娇,这是动物属性的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在理性上逐渐成熟,动物的原始习性就逐渐退化,隐蔽到理性后面。当女人羞于或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她就习惯用身体接触这种最原始,也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作为传达自己感情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女人和小孩子是比男人更具动物性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女子较重感情,思考问题也是凭感觉的,而且她们的感官比男性更敏锐,尤其是触觉。所以,女人更习惯于用触觉的感受来替代语言的表达。人们在和女友约会时,不仅要用耳朵听她说些什么,还要用眼睛看她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洞察到她心里的真实意图。

  身态语言学专家们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种心理上的“警觉”,即人的“势力范围”感觉。每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并向四周扩张、形成一个蛋形的心理防御空间,一旦其他人侵入,就会引起他(她)紧张、警戒和反抗。越是陌生的人,彼此之间距离越远,身体之间的间隔也就越大。反之,则心理防御空间距离就会逐渐缩校例如,正常的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最为亲密,所以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能缩小到零,即产生肉体间的紧密接触。

  因此,如果你的女伴在走路时,总是喜欢亲密地挽着你的手,或是触碰你的身体,说明她和你的心理距离已大大缩短,她不在乎你侵入她的“势力范围”。

  有的男人不理解女人这种表达亲近的方式,当女友的身体紧贴着他的时候,便心花怒放,误以为她对自己有肉体上的欲望,结果他恐怕会很失望。女人触碰男人的身体,并不完全是要进行肉体上的接触,更多是来自精神上、心理上的亲近感,她或许只是以此向你表示好感和亲近罢了。仅此而已,切莫想入非非。

 

 

  三、演唱会上,为什么观众会跟着唱?

 

  本来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讲话的人,看演唱会时也会跟着大声唱歌,看体育比赛时也会高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没个性化”。个人意识变淡薄之后,就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看着自己,觉得“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巨大的开放感能使自己的欲求进一步增长。反正周围也没有人认识自己,也没有人际关系的束缚,因此害羞的人在这种场合下也会大声唱歌、高声呐喊助威。此外,大声喊叫出来,也是一种释放精神压力的方法,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因此,有的人甚至大声喊叫上了瘾。

  不过,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人的自我意识过于淡薄时,就会开始感觉什么事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热的足球迷,如果自我意识过于淡薄,就可能发展成危害社会的“足球流氓”。当然,“没个性化”并不会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导致人丧失社会性。在保持着社会性的团体中,“没个性化”也很难使人做出反社会的行为。

  心理学家金巴尔德曾以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项恐怖的实验。他让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这些女大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人胸前挂着自己的名字,而另一组人则被蒙住头,别人看不到她们的脸。由工作人员扮成犯错的人后,心理学家请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发出指示,让她们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惩罚的方法是电击。实验结果表明,蒙着头的那一组人,电击犯错者的时间更长。由此可见,有时,“没个性化”会让人变得很冷酷。

 

  四、学会让宝贝自己解决冲突

 

  当宝贝和别的小伙伴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尽快教给宝贝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并不能让宝贝变得更加合作,更加容易与人相处。

  最好的方式是不要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帮宝贝理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让他自己设想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经过这种训练的宝贝在面对冲突时,会不断变换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显得更有“外交手腕”。

  千万别和任性的宝贝较劲。

  小时候看起来很任性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是个有主见、有能力、有创新、有作为的人,不见得就是坏事。因此,当宝贝任性时,父母不要一味地和他较劲,而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态度恶劣,看到宝贝的任性行为就严加斥责,反而对宝贝的成长不利。

 

 

  五、乘电梯时,为什么人总往上看?

 

  有一天,乘电梯的时候,我和往常一样,仰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每次乘电梯的时候都会仰着头往上看呢?而且,我看了看周围的人,发现他们竟然和我一样,也都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

  实际上,乘电梯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私人空间”有着很大的关系。所谓私人空间,是指在我们身体周围一定的空间,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私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私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私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私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电车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与人的私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表现。

  此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六、路见不幸,为什么不愿出手相助?

 

  在地铁中或马路上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想去帮他们一把。可是,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难道是因为城市里的人比较害羞吗?确实有这个因素,但其所占比例相当微小。

  有另外一个心理原因,使我们不愿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想:“即使我们不去帮助他,也应该有人会出手相助。”这其实是一种依赖别人的想法。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林格曼效应”。

  德国心理学家林格曼曾经做过一个让众人拉网的实验。结果,每当拉网的人数增加,每个人出的力就会减小一点。原本,我们认为人数的增加会发挥相乘效应,即每个人出的力会增加,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人数越多时,人就越会感觉“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分子”,于是拉网的时候就不那么卖力了。

  有别人在场时,人总会想:“即使我不求救,也会有别人求救的。”在现实社会中,有困难的人得不到救助,很多情况下都是这种心理效应起作用的结果。
               心灵地图名家语集   

转载自 求道网

康哲行 摘录、整理(7/4/2003)

以下选自《心灵地图》,派克(Scott Peck)著

在成长的路上,有人日夜咀嚼痛苦,不肯走出怨尤;有人却相信泪后的人生更加光灿,努力寻找雨后的彩虹。本书作者派克告诉我们,对现实的了解愈清楚,心灵中的那份地图愈清晰,就生活得愈自在。  在派克的笔下,爱与纪律跳脱传统的定义,成为生活的依凭与指针,他鼓励我们做个懂得自律与爱人的人,厘清个人的信仰与世界观,对不可预期之事采开放的态度,如此心灵成长的果实将更形丰硕,也才能拥有活泼光采的人生。

人生的难题

  • 「人生困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一旦我们真正想通了这层道理,我们就能超越。一旦真正了解而且接受了人生困难重重的事实,我们就不会那么耿耿于怀,人生也就显得不那么多灾多难了。
  • 大部分的人都不明白人生本来就遍布艰难的事实,他们不断怨天尤人,要不就自艾自怜,彷佛人生本来应该是既舒服又顺利似的。
  • 他们坚持自己的难处与众不同,奇特的困难偏偏降临在他们身上,而别人都得以幸免,置身事外。
  • 生活的真正难处在于:面对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是一段非常痛苦的过程,但生命的真谛就在于这段过程。面对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能,激励我们的勇气。我们的心灵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当中摸索出成长的道路,问题的解决与否遂成为成功与失败的分野。
  • 美国开国先哲富兰克林说:「只有痛苦会留下教训。」聪明人学会在问题来临时不畏惧逃避,反而迎上前去,坦然迎向随着问题而来的痛苦。
  • 很多人都缺少面对问题的智能,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多多少少有点为了怕痛苦而规避问题的倾向。有的人因循苟且,希望问题自行消失;有的人装着视而不见,希望它因此不存在;还有人利用麻醉物和毒品来麻痹自己的感官,想把引起痛苦的问题排除在记忆之外。
  • 规避问题与痛苦的动机是一切心理疾病之源,但逃避却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在逃避问题的同时,我们也错失了解决问题带来的成长机会。

生活的纪律

  • 促使心灵健全发展唯一的方法就是体认受苦的价值,面对问题,勇于承担相随而来的痛苦。而解决人生难题最主要的工具是「纪律」。它帮助我们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得到成长与学习的益处。纪律也是帮助我们受苦的工具,它使痛苦淡化,使我们更能忍受。
  • 某方面的纪律只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唯有完整的纪律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而我所谓完整的纪律是一套面对痛苦的积极原则,分为四项要点:延迟享受、承担责任、忠于真理、及保持平衡。
  • 这些都是十岁小孩就能够实践的简单原则,但有时即使贵为一国之君,也会因忘记这些纪律原则而自取灭亡。
  • 问题不在这些原则好不好,而在于你要不要用。它们都是用来面对痛苦的工具,所以一心想逃避痛苦的人,也就用不着这套工具了。

延迟享受

  • 这套纪律的首条就是「延迟享受」。也就是不逞一时之快,重新安排生活中快乐与痛苦的顺序。先面对痛苦,把问题解决再谈享受,事后享受到的快乐会更大,这也是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
  • 「延迟享受」是自律的起点。孩子从五岁起,就可以开始学习「延迟享受」的生活安排方式。例如先做完功课再看电视,或吃蛋糕时不要先把糖霜吃完。到十五、六岁以后,这样的表现应该已经是常态。
  • 父母本身能够自律,就是孩子遵守纪律的榜样。当父母有严格的自律、自制、自尊,把生活过得井然有序,孩子就打内心深处相信这是生活的最高准则;父母天天生活漫无目标,做事咨情任性,孩子看在眼中,一样会视之为生活的不二法则。
  • 不过,在一个家庭中,「爱心」比角色模范更为重要。例如像医生、律师等业有专精的父母,尽管有严谨生活的外表,若实质上缺少爱心,它们教养出来的孩子仍不会把纪律放在眼里。
  • 「爱心」是最重要的元素。我们爱一件东西,就会肯定它的价值,乐于花时间在它上面。爱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我们会花难以计数的时间照顾、陪伴他们。孩子在长期的爱心熏陶之下,会更能体会和接受父母的身教。
  • 逃避痛苦,无视痛苦的态度,经常肇因于不肯「延迟享受」。我们已经知道,面对问题必然是一场痛苦的经验。所以,趁早面对问题,就代表愿意放弃目前的安逸,或至少愿以程度较低的痛苦换取较大的痛苦。这么做的报酬是将来能享受真正的愉快与满足。

承担责任

  • 如果我们不着手解决人生的难题,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我们必须先扛起解决问题的担子才能解决问题;光是期待别人替我们解决问题,问题不会消失。唯一的办法是挺身站出来说:「这是我的问题,我自己来解决。」
  • 当人们把责任推出去时,可能觉得非常痛快,但生活的难题不能解决,心智停止成长,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负担。正如六零年代传下的一句名言:「如果你不是解决方案的一部份(part of the project),你就是问题的一部份。」
  • 每当我们逃避为自己负责时,都会千方百计地把责任交到别人手中。这么一来,我们也就把权力交给了所谓「命运」。大师弗洛姆称其为「逃避自由」,可说是相当恰当的描述。为了逃避责任带来的痛苦,不记其数的人天天都在逃避自由。
  • 世上的确存在着迫害的力量,可是我们握有如何面对这些力量的选择权。例如你选择住在一个排斥男人留长发的保守乡下,又坚持要留长发,就是不智之举。你大可以搬到态度比较开放的城市,或干脆剪掉长发。当你一味抱怨那些压迫的力量而不设法行动,就是放弃本身的自由权。

忠于真理

  • 我们把世界的真相看得愈清楚,处理各种问题就愈能得心应手。我们对现实的种种看法,交织成一张「心灵地图」,有助于我们在人生路上行进。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愈清楚,地图愈正确。
  • 绘制这样一份地图最大的困难在于它需要不断地修订。世界不断在变,冰河来了又去,文化盛极而衰,我们用以观察这世界的立场更是变化得快。每天出现的新信息,累积成重大的修订工程;修订的工作往往都很痛苦,可是不做就可能成为心理的病源。
  • 逃避现实而引起痛苦是人的本能,我们唯有靠「自律」克服这样的痛苦。我们必须忠于真理,把它看得比舒适更重要,甚至在寻求真理时,欣然迎向所有的横逆。「心理健康」就是一种永不终止、不计一切代价、为真理奉献的过程。
  • 什么是为真理奉献?首先,它要求我们挑战自我本性,不断地严格自省。我们透过自身与外界的接触来认识世界,为了能真正了解这世界,我们不但要观察世界,也要检讨自我。
  • 睿智的人生是思考与行动的综合(知行合一)。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我们的脑前叶使我们具有思考与反省的能力。一个人为真理奉献的过程中,痛苦会显得微不足道。
  • 现代人与原始人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会学习很多不合「本性」的事,使它们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其实所有的自律行为都可视为第二天性的训练。超越本性、改变本性、学习去做并非出于本性的事,正是「人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人性中伟大的地方。

全然诚实的生活

  • 由于个人的心灵地图,是反应现实和真相绘制的地图,它需要不断地修正,而且要能够随时接受外界的考验。所以,心灵地图涵盖全然奉献给「真理」的生活,也就是「全然诚实」的生活。我们必须确定我们日常所做的沟通,包括用字和说话的方式,都要尽可能地诚实,反映我们认识的真正现实。
  • 保持诚实自律所花费的精力,比一直躲藏在秘密的阴影里要少得多。敢于面对真理的人,有勇气生活在海阔天空的世界,因此摆脱了遭受恐惧的威胁。他们无须掩饰真相,没有圆谎的烦恼,生活过得自由自在。
  • 但对一般人来说,全然的诚实多少带着点痛苦,调整自己的良知与现实观念是一种挑战。而一般人必须「说谎」的理由,就是为着逃避挑战的痛苦与其它后果。自欺欺人的谎言多不胜数,其中最常见的例如:「我们好爱孩子」、「我们好爱父母」,而说这些话的人经常都是言不由衷。这些似乎都是理所当然,也可能是事实,但即使不是,多数人也不肯承认。
  • 社会通常基于「不想伤人感情」的立场而认可白色谎言(善意谎言)。我们的社会关系往往肤浅得令人惋惜,「白色谎言」被视为爱的表现。于是父母宁愿灌输白色谎言给儿女,也不愿以诚实、开放的态度面对孩子。
  • 通常这些为保留真相而作的「白色谎言」,被视为保护孩子、避免纷争的措施。但有些父母却是用「保护」做烟幕,避免孩子向他们提出挑战,以维护家庭和谐的表象及对子女的控制力。
  • 当追求诚实和寻求保护的需求发生矛盾时,冲突在所难免。于是,不急于发表真相,或做选择性保留部分真相的作法,不失为全然诚实的替代方案。但是,每个保留部分真相的决定,都可能是重大的道德抉择。这个决定不能出于个人的欲望,必须是为了对方的需要而作的选择,而且要检讨是否低估了对方的心理准备及坦然接受真相的能力。

保持平衡

  • 「自律」实在是一件复杂的工作,除了勇气,还需要「弹性与判断力」。在追求全然诚实的同时,也要能在适当时机保留真相;而在对自己负责的同时,也要能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换言之,纪律本身也需要「约束」,我们称这种约束为「平衡」。
  • 「平衡」是一种弹性的纪律(中庸之道)。以生气为例:它是一种求生存的反击方式。但要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成功,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也要有生气而不表达出来的能力,而且还要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生气的情绪,那就是「平衡」的工夫。
  • 为了建立成熟、健康的心理素养,每个人都需要建立一套复杂而有弹性的心理系统,以便在各种互相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
  • 平衡的最高原则是「放弃」,而放弃某些东西一定会带来痛苦。但是,在紧要关头如果我们拒绝放弃,就会失去平衡,其结果可能比某种程度的放弃更痛苦。所以,「放弃」是一种哲学,需要极高的智能来做决定。
  • 人生历程中,每个人通过人生的急转弯时,都必须「放弃」自己的一部份,才能保持平衡,不能冀想每次都能够全身而退。而唯一逃避「放弃」的方法就是永远留在原地,哪儿都不要去。
  • 说来令人诧异,但大部分人却真的选择了「留在原地」。如果你认为他们的行为奇怪,那是你还不了解,对他们来说「放弃」的痛苦有多深。
  • 不逞一时之快、少发一顿脾气,都不过是次要的放弃形式,若换成放弃的是「人格的特征」、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一种「信仰」或「意识型态」,就无法令人等闲视之了。但是,一个人如果要在人生旅途上不断地前进,迟早都会面临这些重大关头的「放弃」抉择。

「涵容」的人生境界

  • 放弃自我是一种渐进的学习过程,它会带给我们痛苦与折磨。在这个过程中,一种称之为「涵容(bracketing)」的技巧」,是忍受痛苦和促进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工具。「涵容」的意义除了涵盖、包容,基本上就是肯定自我、保持稳定与放弃自我(暂时忘怀自我),以换取更大的空间,和更新后的自我认知取得平衡。
  • 「涵容」说明了放弃与遵守纪律所导致的结果:你获得的永远比你放弃的更多。放弃的痛苦犹如死亡的痛苦,但旧的死去,新的才会诞生。生与死原是一体之两面。建立更新、更好的观念与理论,就代表旧的观念与理论必须死去。
  • 虽然「轮回」仍是一个不可解的迷团,但人生的确是一连串生死相循的过程。显然,人活得愈久,经历死亡和重生的次数就愈多。换言之,也经历了更多的欢乐与痛苦。
  • 一旦我们完全接受了痛苦,它就不再存在;当个人的心灵成熟度有了长足的增进,就像小孩子视为天大的难题,落到大人手上就迎刃而解,痛苦也是如此。另外,心灵的成熟会使人充满爱心;爱得愈多,痛苦就愈能忍受,快乐也随之愈多。
  • 一个人「伟大」与否端视他忍受痛苦的能力,而且,「伟大」的本身即是一种快乐。这话乍看矛盾,其实不然。佛陀历劫之苦与他在菩提树下涅盘之乐,不过是一体之两面罢了。
  • 「平衡」与「放弃」的本质是:你必须先拥有某些东西才能放弃它。还没有得到的东西不可能被放弃,获胜之前也谈不上放弃胜利,唯有先确立自我才能放弃自我。
  • 或许有人会问:冥想、瑜珈是否也算是纪律的一部份?我认为它们都只有辅佐的作用,真正的纪律训练还是我所介绍的四大重点:延迟享受、承担责任、忠于真理、及保持平衡。只要不断用心去实践,任何人都能从而提升心灵的层次,拥有活泼光采的人生。
    ---------------------------------
    下面是摘自《心灵地图》的精彩言论,希望能对大家的心灵成长有所帮助。

01. 一旦真正了解而且接受了人生困难重重的事实, 我们就不会那么耿耿于怀, 人生也就显得不那么多灾多难了.

02. 生命的真谛就在面对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03. 促使心灵全发展唯一的方法就是体认受苦的价值.

04. 纪律是解决人生难题最主要的工具, 它也是受苦的工具.

05. 纪律是一套面对痛苦的绩极原则, 分为四要点: 不逞一时之快、 承担责任、 忠于真相、保持平衡.

06. 先面对痛苦, 把问题解决, 事后享受到的快乐会更大. 这也是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

07. 良好的纪律需要时间培养.

08. "如果父母愿意陪我受苦, 受苦一定不是坏事, 我也该承担起自己的痛苦才对." 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09. 自觉有人珍惜的孩子, 自然就会珍惜自己, 这种认知可贵甚于黄金.

10. 当一个人肯定自我价值时, 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 而照顾自己也就是自律的真正意义.

11. 神经官能症者强加给自己过多的责任; 人格失调患者却凡事不肯负责.

12. 变化多专的人生当中, 评估自己该为什么事负责, 是个永远存在的难题.

13. 神经官能症患者会把自己整得很惨, 而被人格失调患症者修理的倒楣人士当中, 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的子女.

14. 一个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才完成了一幅具世界观的地图, 而且似乎是很有用的地图.

15.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永不中止、不计一切代价、为真理奉献的过程.

16. 睿智的人生是思考与行动的综合.

17. 唯一确定自己的心灵地图是否符合真相的办法, 就是接受其他制图者的批评与挑战.

18. 心理问题的病根千篇一律, 都在于自欺与欺人的谎话交织成一片绵密的网.

19. 态度开放的人不断修订他们的心灵地图, 因此会不断的成长.

20. 平衡的最高原则是: 放弃 .

21. 一个人如果要在人生旅途上不断前进, 早晚都会面临这些重大的关头: 要抉择放弃.

22. 我们必须放弃过去倚重的处事与看事的方式, 才能成功的迈入下一个阶段.

23. 心灵成熟的人都有丰富的爱心, 爱得愈多, 快乐也愈多.

24. 爱是为了滋长个人和他人心灵成长, 一种发乎真诚意愿的行动; 不但需要努力, 也要有勇气作后盾. 除了持续投入奉献外, 更需运用智慧.

25. 爱的定义是: 为滋养自己和他人心灵成长, 而愿意扩充自我 .

26. 爱是行动, 是一种基于意愿的行动.

27. 坠入情网常涉及与性有关的爱.

28. 坠入情网的经验千篇一律不会持久.

29. 坠入情网是一种退化.

30. 坠入情网不能扩大一个人的疆界; 只会造成自我疆界的一部分暂时崩溃. 一旦坠入情网的美好时光结束, 自我疆界又恢复原状, 当事人只会觉得幻灭, 但并不因而成长.

31. 坠入情网唯一的目的就是消除寂寞.

32. 坠入情网是人类因应内在性需求或外在性刺激的典型反应, 作用在于增加生殖机会,促进物种生存.

33. 爱是一种自由的抉择. 相爱的人不是一定要生活在一起, 他们只是选择生活在一起罢了.

34. 把被爱当作目标是不可能成功的.

35. 如果把自由作为安全感的代价, 婚姻关系反而破坏了各个成员的成长机会.

36. 唯有两个坚强而独立的个人, 才能建立美满的婚姻.

37. 爱与自律必须并存.

38. 爱的唯一真正目标, 是心灵的成长.

39. 爱不光是给予; 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 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 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

40. 被虐待狂把忍受虐待视为爱的表现, 但其实这只是他们寻求报复快感的必要条件, 它的基本动机是恨, 不是爱.

41. 爱是一种自我的扩充, 而非牺牲.

42. 真爱永远追求心灵的成长, 除此之外, 都不是真爱.

43. 爱是行动, 不是感觉.

44. 我为爱下的定义是: 为了滋养个人和别人的心灵成长 扩充自我的意愿.

45. 把真爱与爱的感觉混为一谈, 造成各式各样的自欺.  爱只能靠行动证明.

46. 爱也可以说是努力或勇气的一种形式.

47. 爱最主要的努力就是关怀.

48. 表现关怀最常见也是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

49. 如果一个人决心不冒痛苦的危险, 就必须从生活中剔除许多东西----所有使人生多采多姿而有意义的东西.

50. 生命的本质就是改变` 不断的成长与衰退.

51. 成长可说是猛力一跃向前, 而不仅是举足跨一步而已.

52. 人生唯一真正的安全感, 来自充分享受人生中的不安全感.

53. 最高形式的爱必定是全然自由的抉择, 而不仅是服膺成规而已.

54. 不分层次高低深浅, 投入都是真爱的基石.

55. 婚礼后的投入是夫妻得以把坠入情网的迷惑转化为真爱的原动力.

56. 性不是一项投入的承诺, 而是自我的表现` 游戏` 探索` 学习与快乐的放纵.

57. 好家长的角色与好心理医师的角色极为类似.

58. 父母向子女学习, 就不愁与时代脱节.

59. 爱人者经常处于一种两难的困境当中, 一方面要尊重所爱的人生活独立, 一方面又要适时提供爱的引导.

60. 谦逊乃是真正的自知之明, 凡是认清自己` 了解自己的人, 表现于外一定十分谦逊.

61. 真正以爱为出发点的人, 会致力寻求必备的智慧.

62. 任何真心付出爱的人言行举止都会自律, 甚至所有真诚的爱的关系, 都是有纪律的关系.

63. 漫无节制的感情绝不会比有纪律的感情更深刻.

64. 爱一个无法因你的爱而得以心灵成长的人, 就像在旱地上撒种, 是一种精力的浪费.

65. 真爱最重要的一项义务就是对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负责.

66. 真爱会不断自我更新, 愈是滋养对方的心灵成长, 自己的心灵也愈能得到滋养与成长.

67. 真爱的一大特征就是人我之间的区分并不因而泯灭. 付出真爱的人永远会把所爱的人视为完全独立的人体, 他会尊重和增大对方的独立.

68. 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成长虽如此密切的交织在一起, 但成长边缘上的孤寂感却是不可避免的.

69. 好的心理医生基本上扮演的是好父母的角色, 父母的职责是使自己对孩子有用, 而不是利用孩子满足个人的私欲.

70. 缺乏爱是导致心理疾病的主因, 而爱则是心理治疗的要素.

71. 当我心爱的人第一次赤裸裸的站在我面前, 任我浏览时, 我心中充满一种感觉----敬畏.

72. 文化最基本的要素, 其实还是家庭.

73. 父母的行动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 我们的世界观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74. 心灵成长是一段从小宇宙进入不断扩张大宇宙的旅程.

75. 人类如果不信神, 说不定可以活得更好; 神不是来世的许诺, 而是今世的毒药.

76. 对别人教我们的事物, 和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一切, 采取科学的怀疑态度, 乃是追求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

77. 任何事物都逃不过我们视界, 只要我们决心研究一样东西, 就一定找得到方法.

78. 佛佗在不再寻求企盼时顿然开悟, 因为他让"悟"来到自己心中. 我们虽然不能凭意志达到神恩, 但我们可以准备自我, 成为一片沃土, 一片欢迎它扎根的地方.

79. 所有的病症都应归入身心症的范围----心理先出问题, 身体的自卫系统才会失效.

80. 人类有性欲和恨意并不购成问题. 意识心灵不愿面对这些感觉并承受处理它们所带来的痛苦, 宁可自欺欺人的作法, 才是真正的问题之源.

81. 人性成长轨迹几乎都由一股超乎我们意识所能控制的力量推动.

82. 心灵成长是个人的进化.

83. 心灵成长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努力而非常艰苦的过程.

84. 人性的爱就是一股无视于熵的自然律的神奇力量.

85. 阻挠心灵成长的障碍, 只有一个, 那就是懒惰. 我们只要能克服懒惰, 所有其障碍都会迎刃而解.

86. 懒惰呈现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恐惧.

87. 我们大多数的恐惧都是为了怕改变现状, 怕一时冒险向前, 就会失去目前拥有的一切.

88. 心灵成长愈趋成熟的人, 对懒惰愈有自觉.

89. 懒惰就是原罪.

90. 如果你渴求崇高的智慧, 你应当反顾自己的内心.

91. 觉悟到自己与上帝之间密切的关系后, 所有空虚寂寞都会一扫而空. 这就是所谓"灵交"

92. 所有在心灵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最远的人, 都会尝到孤独滋味.

93. 生活在现实世界里, 为了生活得好, 我们必须尽可能了解世界的真相.

94. 一般人爱的能力和成长意愿不仅靠童年世代父母亲情的滋养, 也靠他们毕生体会的神恩.

95. 兼具爱心与勤勉, 则可从心所欲不俞矩.

96. 很多人就是因为缺乏承受孤独的能力, 宁可放弃掌舵的机会.


             14个无往不胜的心理定律(心理暗示很重要~~~)_  1、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
2、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3、情绪定律 情绪定律告诉我们,人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即使有人说某人很理性,其实当这个人很有"理性"地思考问题的时候,也是受到他当时情绪状态的影响,"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状态。所以人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动物,而且任何时候的决定都是情绪化的决定。 4、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现状结果是你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结果。
5、吸引定律 当你的思想专注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你吸引而来。
6、重复定律 任何的行为和思维,只要你不断的重复就会得到不断的加强。在你的潜意识当中,只要你能够不断地重复一些人、事、物,它们都会在潜意识里变成事实。
7、累积定律 很多年轻人都曾梦想做一番大事业,其实天下并没有什么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积起来就形成了大事。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灾难都是累积的结果。
8、辐射定律 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影响的并不只是这件事情的本身,它还会辐射到相关的其他领域。任何事情都有辐射作用。
9、相关定律 相关定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没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独立的。要解决某个难题最好从其他相关的某个地方人手,而不只是专注在一个困难点上。
10、专精定律 专精定律告诉我们,只有专精在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才能有所发展。所以无论你做任何的行业都要把做该行业的最顶尖为目标,只有当你能够专精的时候,你所做的领域才会出类拔萃地成长。
11、替换定律 替换定律就是说,当我们有一项不想要的记忆或者是负面的习惯,我们是无法完全去除掉,只能用一种新的记忆或新的习惯去替换他。
12、惯性定律 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够持续不断去加强它,它终究会变成一种习惯。
13、显现定律 显现定律就是说,当我们持续寻找、追问答案的时候,它们最终都必将显现。 14、需求定律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带有一种需求。尊重并满足对方的需求,别人才会尊重我们的需求                   史上最全的心理效应集(1-29)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结果】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实例】
 
1)有效利用

     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次日,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众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言:“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众童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分析:“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2)反例

   小刚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进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揽下来。
    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议的。但问题是小刚的此时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模式相差甚远,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刚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他刚开始的积极表现是“装假”,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所运用的“核心品质”。

3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4安泰效应

    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他力大无穷,无往不胜。因为他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无穷的力量。他的对手发现了这个秘密,便诱使他离开地面,在空中杀死了他。因此,要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

5暗示效应

   所谓“暗示效应”,即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此称之为“暗示效应”。少年儿童较成人更易于接受暗示。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暗示、动作暗示,表情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语言暗示——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因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你真聪明”“你一定行”等语言为孩子打气,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鼓励,比如:

        领:我很棒!(    X     X  )     众:你很棒!(    X     X  )
        领:你也行! (    XX     X )      众:我也行! (    XX     X )

    动作暗示——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低段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绪、思想内涵更不容易把握,这时候动作暗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能用肢体动作暗示学生,使学生更快地理解音乐作品。例如在表现音乐情绪方面,教师可以用左右轻轻摆动身体来表示轻柔舒展的音乐,用小幅度的点头来表示欢快活泼的音乐。

表情暗示——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有许多的表演环节,包括唱歌表演、律动表演、乐器表演,形式上又包括集体表演、小组表演、个人表演等。在这些环节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表情暗示的作用。当学生在表演时,教师如果是微笑的注视着他们,那么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他们能看到老师眼里的肯定和赞许。而在对学生音准的训练过程中,可运用柯达伊手势的动作暗示,让学生对抽象的音高有比较直观的理解。有一个班在学习歌曲《可爱的羊群》的第三句“水草丰盛羊儿壮”时,总是把最后一个音“5”漏掉。所以当唱到这几小节时我就用手势作出旋律高低的走向,到了最后一个音“5”时,我的手向上一带,学生的自然的就唱到位了,几遍之后便能完全掌握。

   自我暗示——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暗示,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体验中更好的发挥自主性。有的学生每当遇上听辨练习就会有“惨了!惨了!”“好难啊!”等自我暗示,在学习上维持着焦虑状态,从而干扰正常水平发挥。这种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严重阻碍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想着自己一定能一定做的到。

   另外教师的课堂展示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态度暗示,具体体现在教师的精神状态以及对音乐作品表现的投入程度上。

6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7巴纳姆效应(暗示效应)

   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说挣钱最难,他摇头。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摇头。我说我放弃,你告诉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说是认识你自己。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  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性越强。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8巴霖效应

    源自於马戏团经理巴霖先生的一句名言:每分钟都有一名笨蛋诞生。”巴霖效应” 多少解释了为什麽有些星座或生肖书刊能够”准确的”指出某人的性格。原因在此,那些用来描述性格的词句,其实根本属”人之常情”或基本上适用於大部分人身上的。换言之,那些词句的适用范围是如此的空泛,以至往往”说了等於没说。例如:水瓶座理性而爱好自由,巨蟹座感性而富爱心;然而巨蟹座的人就永远没理性,水瓶座的人就缺乏爱心吗?我们不去否定星座存在的价值,毕竟它存有统计的基础在。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聪明人,不去迷信星座,我又得告诉你,你又错了!知道什麽叫做”天醉人亦醉”吗?既然身旁有超过半数的人相信星座,你又何苦试着去推翻那根植於心的观念(实际上也不太可能)?如果一对情侣在星座学中是不甚相配的,即使两人都不迷信,但他们的心理必然会承受一股不小的压力,在往後交往的时间中,若有了冲突磨擦,心中既存的那种”原来真的不合适”的预设就会被强迫成立,最终难逃分手命运!

9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力的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10贝尔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估计过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 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这一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绿地精神,在人才培养中,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重,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11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作为班主任,不一定有贝尔纳的天赋,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但与学生相比,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班主任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利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12贝勃规律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即“贝勃规律”。实验表明,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万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贝勃规律”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

13比马龙效应

   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行为差劲的,以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行为。

14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心理解析: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15边际效应

     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那你一定感觉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吃的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边际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经济学上的需求法则就是以此为依据,即:用户购买或使用商品数量越多,则其愿为单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因为后购买的商品对其带来的效用降低了)。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情况,例如嗜酒如命的人,是越喝越高兴,或者集邮爱好者收藏一套文革邮票,那么这一套邮票中最后收集到的那张邮票的边际效应是最大的。了解边际效应的概念,你就可以尝试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例如:你是公司管理层,要给员工涨工资,给 3K 月薪的人增加 1K 带来的效应一般来说是比 6K 月薪增加 1K 大的,可能和 6K 月薪的人增加 2K 的相当,所以似乎给低收入的人增加月薪更对公司有利;另外,经常靠增加薪水来维持员工的工作热情看来也是不行的,第一次涨薪 1K 后,员工非常激动,大大增加了工作热情;第二次涨薪 1K,很激动,增加了一些工作热情;第三次涨薪 2K ,有点激动,可能增加工作热情;第四次 ... ... ,直至涨薪已经带来不了任何效果。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每次涨薪都想达到和第一次涨薪 1K 相同的效果,则第二次涨薪可能需要 2K ,第三次需要 3K ... ... ,或者使用其它激励措施,例如第二次可以安排其参加职业发展培训,第三次可以对其在职位上进行提升,虽然花费可能想当,但由于手段不同,达到了更好的效果。研究经济学其实也很有意思,只是对很多人来说,与 IT 这个行业不可完全兼得。

16边际效益递减效应           

    边际效益递减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说的是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换句话,就是虽然其产出总量是递增的,但是其二阶倒数为负,使得其增长速度不断变慢,使得其最终趋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

最明显的诠释,就是非线性函数,例如二次曲线。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子:给你一个可爱多,你高兴的乱跳以为赚了,接下来是第二个……可是一直给你,你会觉得开始恶心了。这有两个原因:一,你吃饱了,生理不需要了,二,你吃腻了,刺激受够了。你希望有个机会表白自己“老大,给个哈根啊好啊?” 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刚来了要混个脸熟,所以拼尽全力在所不辞。日子一久,也就淡了。一般的教材会这样解释:神秘莫测的心理学和社会学。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映射,使得各种效用是可比的(比如,我们定义跑得快比跑得稳好,这并非没有意义,赛车界就是个例子),那么在一个时间序列上,投入和产出(以及累积投入和累计产出)就可以作为模型。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见,这个概念可以理解成两个特点:一,t=0比t->无穷时候的产出大的多(这是序列函数的像)。二,t->T和t->T+1在T->无穷时候的变化不大(这是像的一阶倒数)。前者说明总体趋势递减,后者说明递减速度趋缓。

    我们可以想想,边际效用递减式一个无处不在的规律,你想过四级,于是找了本宝书,从A背起,不错,一会儿就背完呢(当然,本来A就不太多,我就是这种人),然后是B,然后是……B part2,然后是B part 2 1/2...级数的概念有了应用。当然你可以选择从Z开始背回头(当然,我也是这种人)。 可见,投入和产出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投入了就要求有产出,所以边际效益递减的逆仍然适用。

我们可以拓展到离开效用这个概念。让我们看一个实际中的问题: 昨天打扫房间卫生,发现刚刚擦过的桌子一层灰又上去了,和旁边的一个小支架看上去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后者上次被美容的时候我还没在南京…… 一个东西从干净到涨很快,可是从脏到很脏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阿,指望考古队?(尽管也有评价的因素)    大家还可以想到很多很多,比如,人文一点,“失去的才是真”。
 
    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呢?经济学的解释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因为投入的太多使得最终的收益摊的太薄。再好的东西也有个限度。理工科的更加清楚,所谓的各种高级操作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吃力不讨好,最有效的往往是那些基本操作。更高深的是当然一些数学上的游戏。

   然而我觉得,这个现象的起源绝对是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进步和发展。 想想,如果边际效益递增,我们还需要创新吗?我们还需要坚持吗?同志们,可爱多足够了,不,凉水就行!魅力这个词,永远的就失去了意义。

17波纹效应

   是指在学习的集体中,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行惩罚,采取讽刺、挖苦等损害人格的作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出现抗拒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会故意捣乱,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形。这时教师的影响力往往下降或消失不见,因为这些学生在集体中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种效应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发展、心理品质和身心健康会产生深远而恶劣的影响。

18布里丹毛驴效应

    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19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心理解析: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20财富效应

   财富效应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这个理论的前提为人们的财富及可支配收入会随着股价上升而增加。因此,人们更愿意消费

21蔡格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命被试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数工作允许完成,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试共32人。实验结果发现示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要所得的件数,RU代表示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数,P为两种回忆件数的比例,即RU/RC,用以在数量上表明哪一种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等 于1,则两种工作的回忆量一样;若是P大于1,则示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小于1,则已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实验的结果P从0。8至3。5不等 ,平均为1。9,即RU的回忆量差不多等于RC的两倍。
 
    为什么未完成的回忆量优于已完成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情绪上的震动所致。但若把工作用三种方式处理:一种是允许完成,一种是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结果表明,中途阻止后再给予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却优于上述两者,这就不是中途阻止产生的情绪只能用心理的紧张系统是否得到解除来加以说明。已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 紧张系统还没有得到解除,因而回忆量较多。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仅易于回忆,并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后

2 2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的根本就是要强调"个性化","客户力量"和"小利润大市场",也就是要赚很少的钱,但是要赚很多人的钱.要将市场细分到很细很小的时候,然后就会发现这些细小市场的累计会带来明显的长尾的效应.以图书为例:Barnes & Noble 的平均上架书目为13万种。而Amazon有超过一半的销售量都来自于在它排行榜上位于13万名开外的图书。如果以Amazon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的话,这就意味着那些不在一般书店里出售的图书要比那些摆在书店书架上的图书形成的市场更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摆脱资源稀缺的限制,潜在的图书市场将至少是目前的两倍大。曾在音乐行业担任过顾问的风险投资家Kevin Laws 是这样总结这一现象的:“最大的财富孕育自最小的销售。

23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24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成人生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了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要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25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26成败效应

   是指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和失败效应,是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的。他的研究是,学习材料为几套难度不等的问题,由学生们自由地选择地解决。他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解决了一类中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解决另一个相似的问题,而挑较为复杂的艰难的问题,藉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而感到兴趣更浓。这就是显示学生的兴趣,不仅是来自容易的工作获得成功,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感到内心的愉快与愿望的满足。这就是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在另一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经过极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功,失败经验累积的次数过多之后,往往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厌弃学习。这就是努力后的失败效应。因此,教师应帮助能力强的学生将目标逐渐提高,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将目标适当放低,以便适合其能力和经验。

27重叠效应

    在一前一后的记忆活动中,识记的东西是相类似的,对于保存来说是不利的。这是因为重复出现内容相同的东西时,相同性质的东西由于互相抑制,互相干涉而发生了遗忘的结果。柯勒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重叠效应”。可见,我们在学习汉字、外文单词以及其他材料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相类似的东西集中在一起,这样容易产生重叠效应。如果要放在一起学习时,最起码有一些材料是很熟的,这样可能会产生同化作用,把生疏的材料同化于已熟记的材料之中

28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可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   

“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管理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认为: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特别要提醒的是,领导者与下属亲密无间地相处,还容易导致彼此称兄道弟、吃喝不分,并在工作中丧失原则。

29从众效应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

   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的现象。从众也就是我们日常俗语中所说的“随大流”。

    促使一个人在合作中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多种,一般认为主要有:小组里有较优势的学生存在;个性特质如智力的低、胆小、顾虑多、意志不坚定、自信心差、过于重视他人并依赖他人者等;小组人数的规模等因素。

毋庸质疑,从众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小组意见,合理的小组环境可以促进或潜移默化地使落后的小组成员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同时,应该指出,在不合理的小组环境里,由于从众效应表现为趋向学习结论一致,而不一定是学习结论正确;部分学生容易与自信或学习优秀的小组成员的观点、思维方法形成一致,而忽视自己地观点、思维方法正确与否,小组合作的结果可能是以虚假的多数形成错误的小组结论。可见,从众效应容易压制正确思想的形成,窒息小组成员的独创精神;合作学习有时有弱化独立思考的趋势,个体在群体中容易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使人“人云亦云”。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从众效应,我们反对的是消极的、盲目的从众效应。首先,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其次,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解除小组群体的压力,建立鼓励所有成员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不同意见的规则,再次,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注意答案的多样化,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                       蝴蝶效应 青蛙现象 鳄鱼法则 马太效应 木桶理论 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 破窗理论 羊群效应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7、手表定律: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8、破窗理论: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9、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

10、木桶理论: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11、马太效应:《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