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香港:胡景北: 当前通货膨胀主要不是货币现象而是相对价格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05:50:19

 近来消费品价格指数(CPI)显著上升,通货膨胀重新成为当前经济的主要问题。什么造成了这场通货膨胀?许多学者认为流动性过剩、政府支出过大(比如2009年的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外汇储备过大是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而所有这些原因又可以归结为中央银行超发货币。假如商品就那么多,货币超发了,商品的货币价格当然要上涨,上涨严重了就成为通货膨胀。我的观点不同,我认为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相对价格上涨,食品价格快速上涨造成了CPI上涨和通货膨胀。因此,当前通货膨胀主要不是货币现象,而是相对价格现象。

        理解我的观点需要修正两个经济学常识。第一个常识说通货膨胀仅仅是货币现象;第二个常识说相对价格不影响物价总水平,也就是不影响通货膨胀。我在下面用三个表说明这样的常识有误,而相对价格变化确实影响甚至造成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因此当前通货膨胀虽然有货币因素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相对价格因素。国家统计局公布每月CPI和食品价格指数的变化率。我们根据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假设国家统计局在计算CPI时把食品支出占中国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在2010年定为33%,2011年降低到32.5%。有了CPI、食品价格指数和食品支出比重,我们便可以算出中国的非食品价格指数。把非食品作为价值标准,我们又可以算出食品价格相对于非食品价格的变化。这就是表1中的非食品价格指数和相对价格的变化率。大家可以看出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2月,CPI每月上涨5%左右,食品和非食品价格涨幅在10%与2%左右,而食品相对价格的涨幅在8%上下。

表1 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食品和非食品价格指数及食品相对价格变化率(%)

 


(国家统计局也许公布了食品支出比重数据。请知道该数据的网友告我,谢谢。如果国家统计局还没有发布该数据,我在这里呼吁它迅速公布)

       相对价格有什么意义?相对价格指的是不同商品的相对稀缺程度,对应的是人们的需求结构。比如有A、B两类商品。B相对于A的稀缺程度提高,B相对于A的价格越会上涨;B的稀缺程度降低,它的相对价格就会下降。我在表1计算了最近5个月食品相对价格的变化率。它们不但大于零,而且是些相当大的正数,表示第一相对价格在变化,第二食品相对价格在上涨,即食品比非食品类商品更为稀缺;第三涨幅相当大。

      相对价格有什么意义?相对价格指的是不同商品的相对稀缺程度,对应的是人们的需求结构。比如有A、B两类商品。B相对于A的稀缺程度提高,B相对于A的价格越会上涨;B的稀缺程度降低,它的相对价格就会下降。我在表1计算了最近5个月食品相对价格的变化率。它们不但大于零,而且是些相当大的正数,表示第一相对价格在变化,第二食品相对价格在上涨,即食品比非食品类商品更为稀缺;第三涨幅相当大。

      经济学确实有一条常识说相对价格变化不影响相对价格的重要性。但它有一些前提,教科书不会提及的前提。第一个前提是各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升降会全部互相抵消,第二个前提是价值标准商品的价值单位会变化。我们考虑这第二个前提。举个简单的例子。某甲有3个苹果1个梨子,某乙有1个苹果5个梨子。两人同意两个梨子换一个苹果。如果以苹果为价值标准商品,一个梨子值0.5个苹果,梨子相对于苹果的价格是0.5,而两个人的总财富是(2+2)苹果+(1+5)梨子×0.5(苹果/梨子)=7苹果。假如现在出于某种原因,甲乙两人对梨子的评价提高,都同意1个梨子就能换1个苹果,梨子的相对价格提高为1,两人的总财富则变为(2+2)苹果+(1+5)梨子×1(苹果/梨子)=10苹果。因此,因为梨子相对价格提高了100%[=(1-0.5)/0.5],两个人的总财富上升了43% [=(10-7)/7]。但由于苹果梨子还是那么多,两人总财富的上升可以视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如何引起的呢?显然是相对价格。用苹果计值的梨子的价格从0.5上升到1,引起用苹果计值的总价格上升。这样的通货膨胀是由相对价格变化引发的,是一种相对价格现象。所以,相对价格变化不影响通货膨胀的常识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而非处处适用。

        回到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表1最右一栏的相对价格数据说明以非食品类商品为价值标准,中国食品的相对价格最近提高得很快。假如中国非食品类商品的价格不变,情况会怎样呢?我们用表2说明之。若非食品价格的上涨率等于零,食品价格上涨率将等于相对价格变化率;而食品价格上涨后,CPI必将上涨。我们用CPI*表示非食品价格不变时的CPI上涨率,CPI*是仅仅由食品相对价格变化导致的CPI变化。数据表明CPI*在最近5个月里的上涨率在3%左右。
表2 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相对价格因素和货币因素 (%)

 

 

        从实际的CPI中减去CPI*,我们得到由于货币超发造成的CPI变化,数据指明 (CPI- CPI*)的上涨率在2%上下。为什么说(CPI- CPI*)是货币因素造成的?这是因为 (CPI- CPI*) 表示非食品价格的上升在CPI上升中所占的部分。在前面的苹果梨子例子里,苹果作为价值标准商品,其自身价格是不变的。可是在纸币与信用货币的经济中,苹果会从1元1个涨价到2元1个,用苹果计值的梨子货币价格以及苹果梨子的总价格也会相应变化。这样的变化就是货币超发造成的。在表2中,(CPI- CPI*)上涨也是货币超发造成的,我称之为货币因素。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相对价格是影响CPI的;第二,由于相对价格因素比重大于货币因素比重,相对价格对CPI的影响重于货币的影响。换句话说,最近5个月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是食品的涨价,食品相对价格的快速提高,而非货币超发。货币超发有作用,但作用力小于相对价格的作用力。

        我们知道,货币超发会提高所有各类商品的价格,包括作为价值标准的商品的价格,并引发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可能又有其他原因。因此,分析通货膨胀的第一个任务是从通货膨胀中分离出货币超发因素,其方法便是找出价值标准商品价格不变时的通货膨胀率:如果此时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实际通货膨胀就和货币因素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价值标准商品的价格没有变化;如果此时的通货膨胀率等于零,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就全部是货币超发引起的,因为通货膨胀和价值标准商品价格上涨一致,而后者的上涨仅仅来自于货币因素。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把非食品商品作为价值标准,非食品商品的价格上涨了,相对价格也上涨了。非食品价格上涨是货币因素造成的,相对价格上涨则是相对价格因素造成的。就此而言,货币超发和相对价格上涨是当前通货膨胀的两大原因。但是,从非食品价格上涨率和相对价格上涨对CPI的作用强度看,货币超发不仅不是当前通货膨胀的唯一因素,而且也不是当前通货膨胀的最重要因素。当前通货膨胀最重要因素是食品相对价格上涨。

        有人可能认为,如果货币不超发,还是那么多货币用于商品流通,食品价格涨,非食品价格就得降,CPI就不会上涨,通货膨胀不会发生。就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来说,毫无疑问,如果中央银行就是不增发货币,食品涨价就必然带来非食品降价。假如涨价降价完全抵消,CPI不会变化。我们用表3来说明这一点。如果CPI上涨率等于零,最近5个月中国食品价格上涨率将大幅度下降,不过非食品价格则变成绝对下降。与实际情况相比,非食品价格厂家所面临的形势将是其产品价格下降近5%。由于非食品商品占家庭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二和GDP的更大部分,非食品商品如此幅度的跌价意味着通货紧缩和整体经济的衰退。这是中央银行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不愿意看到的。在食品相对价格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为避免通货紧缩,中央银行很难不去适应性地增加货币以适应相对价格变化。所以,在相对价格推高CPI和通货膨胀的时候,中央银行很难在抑制通货膨胀上大有所为。

 

         当然,中央银行依然部分地造成了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从表2的计算可以看出,货币超发对当前通货膨胀负有五分之二甚至更多责任。如果货币仅仅适应相对价格变化而增发(当然还要适应实际经济增长),最近5个月中国通货膨胀将缓和得多,因为仅仅由食品涨价造成的CPI上涨率将不超过3.2%。所以,中央银行应当检讨自己的货币政策,避免货币超发。然而,即使货币不超发,CPI上涨率不超过3.2%,中国经济依然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因为食品价格依然上涨8%左右,消费者依然会产生强烈的抑制通货膨胀要求,3.2%的CPI上涨率依然是社会难以接受的通货膨胀。而由相对价格造成的通货膨胀却是中央银行无力应对的困难,因为应用货币政策抑制这样的通货膨胀便有加剧经济衰退的危险。这也表明,要想开对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药方,必须先正确诊断当前的通货膨胀。把当前通货膨胀仅仅或者主要地归因于货币超发,是对当前通货膨胀的误诊。而认识到当前通货膨胀首先是相对价格现象,将会打开我们治理通货膨胀的新思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