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南头长虹招聘:央企内控现状不容乐观 需在执行上下功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48:15
央企内控现状不容乐观 需在执行上下功夫   近日,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在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会议上透露,结合当前形势以及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在认真总结分析中央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经验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国资委将制定下发《中央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指导意见》。

  今年早些时候,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内控指引,就曾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而国资委如今也将出台多项举措加强央企内控制度建设,这条消息又引起大家的广泛热议。央企目前内控现状究竟怎样?该采取什么措施促使央企内控制度建设的完善?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

  央企内控现状不容乐观

  提起央企内控,想必不少人都会想起央企“小金库”之类的词汇。今年,“小金库”的整治风暴再次刮起,重点锁在央企。央企似乎难以与“小金库”绝缘,也因此引来大家对央企内控管理混乱的质疑。

  著名内控专家、北京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总经理李三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基本上都有内控制度,在内控体系的建设上还是做得比较好的,相对比较健全。但是即便如此,不少央企还是会出现问题,这里面有很多原因。

  事实上,国资委曾针对央企开展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宣传培训,培养和提高中央企业负责人的风险意识,试图将风险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层次,引导企业将风险管理方式从被动的风险应对转变为积极的风险防范,提升中央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

  我们承认,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央企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来说,监管的层次不可谓不缜密,从中纪委到审计署、从反贪局到公检法。不仅如此,国资委还派驻了纪检人士进驻各个央企,每年都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这些央企进行例行审计,而国务院每年也会基于对行业规划的考虑,对某些重大行业的央企派审计署进行审计。但是随着央企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央企在内控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导致许多重大资产损失以及违法违规问题的出现。

  就在前不久,审计署指出,中钢集团存在财务管理混乱等诸多重大问题,比如,巨额佣金支付不合规、虚报利润、巨额财务黑洞、转移利润、投资不谨慎等。作为国资委管理的一家中央企业,中钢财务竟然存在如此乱象,消息一出,舆论为之哗然。中钢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拖累了中钢整体上市进程,而更为严重的是,其背后折射出的是更深层次的机制问题和治理缺陷,换句话说,中钢问题与其内控的严重缺失不无关系。

  孟建民也指出,当前,不少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决策机制不完善;一些企业战略不清晰,资源配置缺乏战略导向;部分企业内控机制存在缺陷,授权与责任不清晰,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情况仍然存在;部分企业风险意识淡薄,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不强,重大资产损失时有发生;少数企业财务基础管理薄弱,重大财务事项管控不力;有的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质量和经营成果严重不实,等等。

  央企内控实质上是“一把手”工程

  在记者就央企内控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多数人一听到央企这几个字,就提到高管天价年薪,提到“一把手”用公款去赌博,为什么高管能拿天价高薪,敢挪用公款,这是因为他们头顶笼罩着“一把手”的光环。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企业的内审与内控中引入律师或法务人士很有必要,因为目前企业的内审只有会计师在做,但其实这些人有时并不清楚问题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会计师有时也会被人左右,这个人就是央企的“一把手”。为何央企的“一把手”会成为众矢之的呢?

  孟建民强调,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实质上是“一把手”工程,只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充分认识和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愿意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上花精力、财力,才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

  李三喜告诉记者说,在内控管理中,央企的决策管理非常重要,有的央企盲目扩张,追求发展多元化,而且“一把手”说了算,这极有可能会造成央企投资失利或者亏损,这个是央企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此外,李三喜认为,由于多种原因,对央企高管人员的控制约束比较难。正如大家平日所言,央企的腐败其实是央企领导,央企“一把手”的腐败。既然现在都提倡公司化治理,在央企高层领导的任用方面也应有所考虑,不能用僵化的思维去用人。

  黄河科技大学的王老师认为,内部控制在两种情况下失效, 一种是高级管理人员故意践踏,一种是串通舞弊。央企“一把手”的权力最难制衡,在他们面前,内控约束机制就显得有点无力,因为他们是“老大”,所以有时一些严密的内控制度在他们这里可以开绿灯。无论如何,在央企内部,个人决策权力过大的现状一天不改变,企业的内控水平就很难获得提升。内控制度要设计 更要执行

  在谈到央企如何加强内控建设时,李三喜具体提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央企在设计内控制度时应注意制度的有效性,不能照搬国外的一些做法,要结合自身情况来认真设计内控体系,不能让内控制度成为花瓶,成为空架子;其次,央企还需要完善经营决策机制,防范市场风险;再次,央企要加强资金管理,采取措施尽量避免“一把手”侵占、挪用企业资金的现象;另外,央企还需要加强基建、采购、营销环节的业务控制,这是内控最薄弱的环节;最后,央企还需要防范现金流风险,这是央企内控中最容易忽视的风险,但绝对是一个最大的潜在风险。央企在发展过程中,不愁没有钱,因为正如有人所言:银行是央企的家。也就是说,央企什么时候都能从银行借来钱,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才敢去追求发展的多元化,比如进去房地产等等。但是不根据自身情况,不像小企业一样考虑现金流问题,这明显是一件很危险的是事情。

  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曾表示,近几年来,中央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不少很好的制度,现在的突出问题是制度执行方面监督缺位或流于形式。他认为,这是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无疑是“小金库”滋生的温床。

  李三喜也有同感。他告诉记者说,央企基本上都有内控制度,有的还很完善,这本来是一件很值得肯定的事情。但是,有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制定得再完善健全,如果执行不力,其效果是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所以,央企既然有了相对健全的内控体系,就切莫让这些体系这些程度成为花瓶束之高阁,一定要严格地执行下去。

  黄河科技大学的王老师也强调,内控说到底还是执行的问题,诸多央企有关内控制度的文件都写得非常漂亮,但很多时候这往往是为应付上市之需,在实践中,执行的却是另一套决策系统。

  有业内人士认为,提升央企内控执行力,应将内控实施的效果纳入绩效考核,并对内控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有力的监督,将控制理念融合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各环节。把最重要的经营领域,各个环节的风险点识别出来,将设计无效和有缺陷的点进行整改,设内部独立的监督机制,并定期抽样检查,将自评结果与绩效挂钩。

  江苏省南通市注协秘书长刘志耕在谈到央企内控问题时表示,央企很有必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他还认为,各企业主管部门要对所辖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检查。检查不能走形式,要建立健全对各企业内控制度的明察暗访制度,必须把内控制度的设计、执行落到实处,避免出现执行不力的情况。

  可以说,以上这些都是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如果央企内控制度能很好地执行下去,那么,央企的内控建设将迈入一个新阶段。

  本报短评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担负着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所以,央企的发展分外引人注目,他们有一丝风吹草动均会引人关注。

  央企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肯定离不开内控制度。

  全面风险管理在央企才刚起步,大多数负责人仍未认识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内控管理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内部控制度仍有待完善,相当一部分央企没有专门人员或机构进行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企业中风险管理活动普遍没有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中央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也严重影响中央企业的社会形象。

  一项错误决策或者一次操作失误,都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2004年以来相继爆发的中航油、中棉储等风险事件就是明显例证。

  另外,央企代表着国家形象,应该在内控建设方面起到带头表率作用。因为央企要想做大足够强大,完善的内控管理是必须的,这是央企做大做强“走出去”的最基本的前提,内部管理如果都行,又谈何去做大做强。央企自身要注重内控建设,也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与咨询工作,有效保障中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国资委将出台多项举措加强央企内控制度建设,将会是哪些措施,我们翘首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