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买得 关门 购物卡:【东方阳熹言道录】何谓以直报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35:32

《论语》中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对此大多数人都认为,对方对我好,我也对他好,就是“以德报德”,别人对我不好,我就对其还以颜色,就是“以直报怨”。这种认识是小人的认识,不是圣贤的观点。

对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人们首先应该明白什么算“直”。六祖云:直心是道场。可见,直心才算“直”。什么算是直心呢?就是保持自己的本性,不丧失自己的志向和操守,始终恪守天地和人道的基本规律和法度,就叫“直”。人们遇到逆境,怨天尤人,乃至违法犯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阳奉阴违,笑里藏刀,行为邪僻,机谋巧算,就叫以邪报怨了。

释迦牟尼佛被哥利王节节肢解,不但心无恼恨,反而说,我成佛后先度你,这叫“以直报怨”。孔子在世间遭受了种种的误解和侮辱,受到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在陈绝粮七日,仍然弦歌不辍,这也叫“以直报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这也叫“以直报怨”。

因为释迦牟尼佛和孔子、耶稣这些圣人在遭受侮辱和逆境时,没有改变自己仁慈的本性,没有心生恼恨,没有丧失自己的志向和操守,所以他们没有丧失自己直心。

当今迷失本性的人们把假我当成了真我,把假心当成真心,吃一点亏,受一点委屈,就心生怨恨,对他人言语刻薄,乃至对他人进行构陷和打击,恨不得把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还称“以直报怨”,这哪里叫“以直报怨”,明明是在以怨报怨,以仇报怨呀。

《王凤仪嘉言录》中说:不论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没孝?不问兄弟义不义,但问自己悌没悌?不管别人好不好,但问自己诚不诚?这也叫“以直报怨”。

当今世间人情冷漠,父子成仇,师生成仇,兄弟成仇,朋友成仇,这都是因为一个我字造成的。人人都不肯吃亏,人人都认为自己有理,人人都认为自己正确。

即使完全是对方的过错,自己也有罪过。当孩子的有错,是做父母的没有把孩子管教好;当学生的有错,是做老师的没有把学生教育好;为君的不好,是为臣的没有尽到应有责任;为臣的不好,是为君的没有把臣子领导好。

从每个人自心而论,忍辱、包容、感化,是化解一切矛盾纷争的根本方法。而忍辱、包容、感化,在于仁慈。也就是说,人们遇到一切顺逆境,永远保持一颗仁慈博爱的心,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以直报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