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dr heart结局:明朝—朝廷大规模向云南移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27:08

明朝—朝廷大规模向云南移民

南京柳树湾高石坎,是云南人说不完的话题,是云南人心里的牵挂,是云南人寻根的情结,中国人一向是守礼义、重亲情的,因为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家乡的山水永远是最动人的风景。寻根问祖,落叶归根,是华夏民族永远抹不去的一种故乡情结。如今,柳树湾高石坎(即今石门坎)已经是处于南京城繁华的闹市区了,听说,每一年都有不少云南人去南京寻根呢。而很多云南人从小就对“南京”这两个字很耳熟,见到南京人也自然地有一种亲切感。

要追宗溯源,我们就得先了解我们的先祖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状况?以及人所处的历史条件,这样才能理出头顺来。下面是本人从网络上收集而疏理的资料,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  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  汉族  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

二、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招降“北元”策略失败

曲靖的白石江是南盘江的一条支流,是今天看来并不起眼的一条小江,全长 3l里,由东向西穿回曲靖坝子南北两翼。江流距曲靖城一公里,中上游地势险恶,是古代北行古弹道和普安路(东行古驿道)的交汇口,历史上是曲靖的咽喉要塞和打通云南的必经之地。显然古代的白石江却不是今日的这个样子,它宽阔,浩荡。一直是曲靖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

明洪武元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将元顺帝赶到了大漠以北,自己很威风地坐上了龙椅,然而让这个皇帝大伤脑筋的事是,云南被控于梁王把匝瓦尔密之下,是元朝残余势力,臣属于“北元”。然而云南这个叫把匝刺瓦尔密的梁王凭借着边疆山高皇帝远,一直没把这大明王朝放在眼里,仍然与北部边塞的元朝残余势力遥相呼应,权属上仍旧臣属于“北元”。把匝刺瓦尔密有十万军队,这当然算不了什么,云南交通落后,大军行动困难这也不是问题,让人头疼的是遍布全滇的那些土酋部落。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更是一个不能小看的昌盛时代,然而,一个小小的南诏王国一样让大唐的军队屡次败北。解决这里的问题就不能按照常规。三国时期,诸葛亮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聪明人,在对待云南夷人的办法上最后也是以夷治夷的办法。

明王朝初建之际,尚无力以武力征讨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朱元璋经过几年的慎思,便想用政治方式来统一云南,最后决定采取的方法还是“云南僻远,不宜烦兵”。故派使臣王祚、吴云先后两次来到云南招降梁王,力争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边疆问题。然而,梁王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仍然自恃僻远,朝廷无奈其何,拒不归顺不说,反而将明王朝派出的使臣杀害。朱元璋的政治招降、和平统一云南的策略失败之后,只好采取最后一招,武力征讨。《明太祖实录》记录了朱元璋对大臣们所说的一段话,“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至汉置吏,臣属中国,今元之遗孽把匝刺瓦尔密等自恃险远,桀骜梗化,遣使招谕,辄为所害,负罪隐匿,在所必讨”。

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对盘踞在云南的元蒙势力一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况且,当时的银矿多数在云南,谁也不愿意钱袋子被别人攥在手里,只苦于云南地处偏远,道路险阻,进兵困难,所以,朱元璋一直采取招抚的政策,但梁王却拒不降从。不仅不从,梁王还公然将朱元璋的使者斩首,并且还年年遣使到漠北,朝拜退守在那里的元顺帝。朱元璋越是恨之入骨。

三、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大将统率三十万大军征云南

经过十数年的苦心经营,明王朝囤力逐渐强盛,统治逐渐稳固,具备了征服云南的实力,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朱元璋亲自制订战略,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统领三十万大军出征云南。征南大军出师之日,朱元璋亲自带领满朝文武为出师将士饯行。长江之上,旌旗蔽日,鼓乐喧天,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直奔云南而来,循江而上。军行之处,所向披靡,十一月克普定,十二月下普安,年底逼近滇东重镇——云南曲靖。梁王把匝瓦尔密获悉明军到来,急忙派遣司徒平章达里麻,领精兵十万屯于云南曲靖北郊的战略要地——白石江以拒敌。明军日夜兼程,迅速逼近白石江。

蒙古贵族对汉族百姓层层压榨,课以繁重的荷捐杂税,云南百姓苦不堪言,早就忍无可忍,如今听说明军前来讨伐,人人拍手称快!就连蒙古军队中的许多汉族子弟,也纷纷倒戈,蒙军军心极度不稳,朱元璋的大军很快就逼近了昆明城。

当明军距白石江还有约五千米时,忽降大雾。明军乘雾疾进,雾散之时,已抵北岸。达里麻恍惚中以为明军从天而降,仓皇应战。白石江江宽仅里许,水浅的地方甚至徒步可以涉水。沐英一边虚张声势,令全军鸣金鼓,作欲渡状;一边暗遣数百名游泳高手,携旗帜征鼓,从上游先渡江,沿寥廓山一带,绕到元军阵后,吹角擂鼓,于深林中树旗为疑兵。达里麻果然中计,急换后军为前军御敌。傅友德、蓝玉、沐英则乘势挥师渡江,抢登南岸。顿时,矢石炮铳齐发,呼声震天动地。沐英身先士卒,冲人敌阵。最后达里麻被生擒,俘获甲士两万,马万匹,横尸数千米,元军全部覆没,云南曲靖为明军所占领。白石江之战,是平定云南的决定性战役。

白石江元军覆没的消息传到昆明,梁王自杀。右丞相观音保等举昆明城投降。明军人城,肃清元朝残余势力,云南全境归顺明王朝。与此同时,郭英率军到达赤水河,元右丞实卜引军抵抗。傅友德率兵来援,实卜闻讯仓皇南撤。傅友德军进占乌撒后,实卜复率部争夺。明军依山为营,乘势攻杀,大败元军,并克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直达毕节,附近州县望风归降。从这个意义上说,白石江之战,是明朝统一全国的最后一次大战。

洪武十五年闰二月二十三,蓝玉、沐英率部攻大理(今属云南)。大理城西倚点苍山,东临洱海,南北有上、下两关,地势险要。首领段明之弟段世,聚众扼守下关。蓝玉等到达品甸,先派王弼部由洱水进攻上关,钳制段世兵力;夜半又遣胡海部出石门渡河,绕到点苍山后,攀援而上,竖立旗帜。次日拂晓,明军进抵下关,守军惊乱。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将士紧随,杀进关内,与山上士兵两面夹击,攻占大理,俘获段世。不久,明军分兵攻取了云南全境。

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大将从南京率大军30万出征云南。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很赏识沐英,又念其功劳无比,便派沐英留在云南镇守疆土。为了巩固疆域,促进云南的发展,洪武十五年前后,沐英亲自回到了南京,在南京广招工匠,随着自己远赴云南屯田垦荒,兴修水利,世居云南。

从上面的资料看出,明洪武年间进入云南的总兵力累计达到四五十万以上。战死沙场的、被瘴气毒死的估计不少于20万人。蒙古兵可不是吃素的。另外,据一份资料表明:缅甸拥有战象的10万大军曾向明军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明军一开始有所失利,后来沐英率领几十万大军用大炮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并且征服了缅甸。到明朝后期,缅甸脱离了中国的统治。

四、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政权实行大规模的移民

明朝初年实施大规模移民,一部分是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实行,或通过军事驻防的方式安置,大部分是通过官方给予优惠政策的方式引导实行的。主要有:将江南的富户和无地农民迁至今安徽凤阳一带;将各地官吏、富户、工匠、士兵等迁往南京;通过设立卫、所的方式将军人及家属迁往全国各地驻防,最远的到达云南、甘肃等地;将从塞外投降或被俘的蒙古军民安置到北方各地;将山西北部和内蒙古的边民迁往凤阳;从山东、江西等地移民于凤阳;山西人口被迁往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地;江西百姓迁往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苏北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人口迁入四川;军民移民总数达1,100万,约占总人口的16%。即使只计非军事移民,总数也有约700万,超过总人口的10%。而其中的330万人入滇。

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遣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征云南,从南京出发的部队集中地就在柳树湾,随沐英征滇的皇家直属部队“羽林军”就驻扎在柳树湾。朱元璋的部队组成和兵源并非全部来自应天府一地,江苏、江西、安徽、两湖的都有,所以只能理解为征云南的军队系从柳树湾集中出发。明军平定云南之后实行军屯,几代之后就只知祖籍是“南京应天府”了。还有另两种情况:一是因为洪武后期中央机关多建在柳树湾,官员中因“有罪遣戍云南者”不少,就是民间说的“充军”。还有富商和令朱元璋认为“不放心”的人,被加上罪名强行发配来云南,往往是连家属甚至家族都被“扫地出门”。这两类人的籍贯是江苏为多,并不确指枊树湾。典型的如沈万三一案。

沈是江苏“第一水乡”周庄人,他的祖上以躬耕垦殖为业,到他这一代善于“治财”,做外贸发财,“富可敌国”,“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在南京置有大是产烽,这就引起朱元璋的忌妒。沈万三不知道,竟然还出钱来“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这就犯了僭越之险。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要杀沈万三的头,后经皇后说情:“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沈被释放后,被“戍云南”。

洪武十五年前后,沐英亲自回到了南京,在南京广招工匠,随着自己远赴云南屯田垦荒。而因柳树湾紧靠明朝皇宫的东南部,属于皇城禁地。因此,在这一片驻扎的军队以及居住着的居民,成为朱元璋的心头之患。还有一些让朝庭很不放心的官员、商贾以及那些犯了罪或被强行加上罪名的人,统统都被发配充军到了云南这块不毛这地。就这样,居住在柳树湾一带的居民就自然成了移民的主要对象了。

       朱元璋在位时期还陆续发配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主要六个省的330万人(30万出征云南大军)进入云南。从南京出发到云南要走180天,不亚于一次万里长征,路途遥远。很多人累死在路上了,很多人逃跑了。到云南时,只剩下120多万人了。

为此,不论哪一种情况在明代来到云南的“应天府”的人,他们在云南扎根,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云南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这些功绩不可没也。至今云南人到南京,或见到南京人有一种新切感就不足为怪了。

为稳定在云南的统治,明朝廷实行了云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最早的移民是明朝征滇的30万大军,后来这些军人大多留在云南,参加屯垦。云南平定之后,沐英又回朝带回了250万移民,后来沐英的儿子沐春又移来30万南京人,加上当时征调来屯戍云南的军民,沐春移民不下50万。如果扣除这些数字中的水分,减去来云南途中的死亡流散人口,再加上充军流放到云南的人数,有学者估计明初迁入云南的汉族大约为120万,而当时云南的总人口不过200多万。直到元末,云南还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边疆省,明初朱元璋大规模移民之后,这种情况才出现了根本变化。

向云南移民,江应梁从《太祖实录》中收集的调兵记录如下:

洪武二十年(1387),派鞑靼官军往戍云南。

洪武二十年(1387),八月诏四川都指挥使司选精兵25,000人,给军器农具,往云南品甸屯种。

同年九月,调湖广军26,560人,征云南。

同年九月,令靖州五开及辰沅等卫新军选45,000人,往云南听征。

同年十月,诏湖广常德辰州二府民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屯云南。

同年十月,调陕西山西战士56,000多人,赴云南听征。

同年十月,调楚府护卫兵6,000人,赴云南听征。

同年十月,诏长兴侯耿炳文率陕西土军33,000人,征云南屯种听征。

洪武二十一年(1388),陕西都指挥同知马烨率西安等卫兵33,000,屯戍云南。

同年六月,发河南祥符等十四卫骑军15,000,往征云南。

在这十次的记录中,可见当时调往云南的人数已达23万之多。曹树基认为这些调入的军卒有几种解释方法:其一,这些军卒在军事行动结束后即调回原地,尤其如陕西土兵,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留在云南;其二,一些邻近地区调入的军卫,在云南戍屯其原有的统辖关系并不会改变,如四川的军卫,在云南屯种,是很正常的事;其三,一部分军人充实云南卫所人口,也加入云南卫的计算。在一些没有设卫所的地区,也仍有军籍移民的分布。澄州府不设卫所,但开屯很多;

广西府也是如此。除了开垦的地区外,还有一些堡、驿成为军人聚居之地。因此从云南屯田开始,拓展到卫所的设置及田地的开垦,其卫所兵的来源有从征、归附、谪发等方式,更有从陕西、湖广、四川等地徵调而来的。

关于移民者充军者入滇旅途之艰难情形,实为今人难以想象,史书屡有记载。诸葛元声《滇史》收录的明洪武年间六品四川阆州太守之妻,因夫耿直反被诬罪、充军至云南金齿(保山)。行前夫屈死子病亡,悲戚无奈,仍孤单一人赶赴边地“罪充”。旅途中,宋妻愤而在湖南武陵一个邮亭驿站墙壁上题写了一首108句七言长诗诉其心迹,悲极惨至催人泪下,被过往朝廷官员传抄入京以至打动了元璋皇帝,下诏免其原罪。

想当年入滇者,不论罪充、谪戊、流放、迁涉、他们所行走的是同一条险恶之路,生死之路。他(她)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丢官弃职、饥饿伤病、野兽侵袭、日晒雨淋、风吹寒冻,加之绳索枷锁折磨、押送者的凌辱等等。其中病死、摔死、瘴疬绝身,致伤致废者不计其数。

据考,元末明初全国性大移民集结出发地有二,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云南地广人稀,汉民太少,为大移民屯田的重中之重,徙入汉民最多,其它边地省份亦有。实际上军屯、民屯、商屯皆属移民范畴。当年应天府柳树湾地名遗址今皆无存,柳树湾当年为一小村庄,后因修建明王宫六部都城,被举村迁住他地。高石坎乃今日南京市御道街附近的石门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历经千年至今仍保持原貌,躺卧横生,早已枯死的千年主干上又长出第三代新枝,倍受世人关爱。

百万中原内地汉族军民迁徙入滇的必经之路,‘由黔入滇古道’,今云南省内仍存富源县境内数段当年以石块铺就的山间栈道,光滑发亮的石头上残留的马蹄迹印仍可辨别,“八卦树”文革期间被砍去七棵,今幸存一棵;此树,朝向云南一面的树身身染黄灰,而朝向贵州的另一面则身披青苔,堪称一绝;古栈道上的古驿站、古墙堡、石虬亭亦恢复数处,均为省级保护文物,2003 年11月,笔者曾到此地一游,并撬取古驿道石头一块带回留念;今日省城昆明郊区的板桥镇,即为元末明初出云南府第一驿站板桥驿。

总之这大批的外地移民,留戍家属、仕宦落籍、谪迁后裔、工商流寓,宗室藩封等等,从内地来到云南的人民,给云南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带来极深远的影垧。 

五、明代在云南实行民屯、商屯和军屯

      (一)民屯与商屯

明王朝建立之后,将人民从内地稠密之地迁徙至人疏之地,以调整土地之分配,开垦荒芜之地。而民屯与军屯差别,即在于民屯属领于布政司,而军屯属于卫所。洪武十七年(1384)迁中土之大姓入云南,而其主要分布在靠内地区的府、州、县;所以也有「原籍南京」的普遍说法。而在其他移民的活动中,还包括因罪谪戍的官吏或百姓,当时民间有一句口头话:「充军云南」;再加上洪武二十年(1387),曾命户部自四川永宁至云南沿途设置驿站,每驿存有250石的米粮,给予谪戍云南的犯人使用。而这些谪戍者有的就留在云南生根;有的则仍回原籍并未落籍云南。这些从当地一些有家谱可考及志书记载中,仍不讳言其先祖为充军云南而来的。

在云南的移民活动中,还包含一批民籍移民的人,这是由商屯引发的。因边区驻军多,又处于缺粮地区,不足供应,因此招募商人在指定的地区,用粮食换取盐引,凭盐引到产盐地取盐,这个方法称为「开中」,因此商人出资招募内地的农民到开中的地区去种植粮食,长久下来,成为移民。到洪武二十年(1387),粮食仍不足,因此再招商人纳米,之后依需要,重定盐米比例,减低纳米数,目的是为了增加商屯量,以后一再减少纳米数量大力招募商人,到后期反造成当地米产过多与市场价钱的悬殊现象,这个现象表示此地域外地移民已达相当数量,即使商屯废除,这些耕种的农民也不会回归原籍。

      (二)“兵屯”即军屯

在对云南历史略为追溯后,有必要对屯兵由来和背景作些了解。“兵屯”即军屯,为我国古代屯田制度中的一种。即入滇大军在平定战乱,镇守交通要地的同时,为减轻朝廷负担,缓和军需后勤供求矛盾,让驻军中的部分将士就地安家,不再随军调动返回中原。这些“屯田”兵士自此一手拿枪,一手握锄,“三分耕种七分操备”,有战打战无战务农,以兵养兵自给自足。此法中原王朝汉代即有之,以后历代效仿,明初洪武年间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高峰,短短10年内奉命入滇屯田内地汉人竟达百万以上。通海一带交通要道,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为元末明初云南省率先实行屯田区域,今日之人口密度居全省县级前列。

当时军队屯田组织严密、强制性极大,参屯者“军世皆藉”。一旦从军终身为伍,世代继承,本人病故、阵亡、残废,必由其子继承。没有现在的转业退伍,定期服役年限之说。入屯军士,哪怕其后无子无孙,远在中原万里之遥的原藉,与其有亲属关系的生男、婿等人也得补上,以确保长期延续。

    另外,为维护世袭为兵制度,让入滇屯田士卒安心镇守不思返乡,又建立“军户”,即屯田戍守者必须结婚成家,否则将被革除。原藉有妻室的,朝廷派专人护送入滇;无妻者可在当地择偶成婚,如当地找不到者,概由其原藉老家代择配偶送入云南屯地完婚,建立军户。绝不许再返回原藉。就连兵屯者的子孙,都要听候调遣,不得以转户,入赘,寄藉等方式逃避,否则必受惩处。朝代政权更迭,天地轮回,多有战乱及人祸天灾,直到建立新中国,才得告别兵荒马乱享太平时日半个世纪。

     十分严格的“军世皆藉”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清朝两百多年仍保留了明朝建立的绝大部分军户,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民国建立,这些历经500多年的军户们才得以完全脱离军藉,变为普通民户。他们先一人入滇,再变为“军户”,又代代相传,至今已发展到数百户,数千户,其一人之后已达数千人。

元代云南人口无考,明初为两百多万人。超过百万之巨的中原汉民入滇,加上占全国军队总数1/4的军队入滇“镇守”,风调雨顺,土地肥沃,适合居住的坝区良田皆多为入滇汉民所有,由汉民族取代土著彝、白民族成为主体民族。今日云南16个地州,129个县近四千万人口中,三分之二均为汉族,通海县361个自然村30万人口中,汉族占26万以上,皆源于明初“汉民入滇”结果。

今日通海乃至全云南广大地域,凡地名称铺、哨、关、站、营、旗、卫者、均和明初大规模汉民入滇直接相关,是当年屯田者聚居地或大军安营扎寨之处所。如通海一带的义广哨、中铺、大营、小营、解家营、以至大名鼎鼎的曲陀关,地名均来自六百年前的汉民屯田。

当时各种屯田,几乎遍及各省,屯种面积估计约在一百五十万亩以上,占当时登记在册的全省总耕地面积将近一半。为促进这些地区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因而,屯田的开设,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由于大量土地的开垦,许多在云南历史上有名的水利灌溉工程都在这时得到兴建和整修。宜良坝子的汤池渠水利工程长达三十六里,是一万五千名屯军凿的,昆明南坝闸工程的兴建,做到了“田不病于旱防。”再就是滇池海口的疏浚工程也一再整修,使整个滇池平原摆脱了“每岁秋夏,雨集水溢,田庐且没”的灾患。例如昆明县(拓东城)横山水洞,“引泉以灌入村之田”,《滇记》称:“隆庆六年左布政陈善始成是役,溉田四万五千六百余亩’。再如漠池地志称:“明初傅友德,沐英驻守云南,皆事屯田,而滇池之水,皆首为灌溉之利。”又如邓川的弥苴怯江堤,就是“东堤军屯修筑,西堤里民修筑.”当正统十三年时,邓川的“湖尾沟渠淤塞,以致水不能泄,禾苗淹没”,幸得“州、卫军民相兼疏浚”。宾川鸡足山南的上仓湖,最为幽胜,居民有灌溉之利。这些水利事业的典修,不仅灌溉着屯田,也促进了广大云南地区生产的发展,所谓“军民俱利”。这是谁也不能抹煞的事实。

      (三)云南的人口大增长

从明朝初年,汉族以120万人开始起家。明末之时,汉族已经发展到400多万人。后来吴三桂又从辽东带来20万大军,算是对云南汉族人口的又一次补充。1662年,吴三桂大军进入云南。1673年,三藩开始作乱,当时吴三桂起兵十万。失败后,估计损失了十万之众。清朝时期,相当于10万左右汉族进入云南。所以今天云南的汉族90%以上是明朝进入云南的移民的后代。

到清朝同治年间,1861年左右,云南省的人口增加到1267万人。可能汉族800多万,少数民族400多万。后来太平天国时期和全国一样发生内乱,人口损失严重。

到民国时期,直到1935年,云南省的人口增加到1,300万人以上。民国时期云南省的人口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云南的红土地太贫瘠了,粮食产量太低了,养不活太多的人。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云南有1,700万人。50、60年代后由于化肥的大量普及,云南的红土地变得比以前更肥沃了,粮食产量提高一倍以上,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了。到1982年,云南省的人口突破了3,000万。到1996年,又突破了4,000万。目前为4,500万左右。

云南省的全部人口 汉族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

明朝初年 200万左右 120万左右 80万左右

明朝末年 650万左右 400万左右 250万左右

清朝后期 1267万左右 800万左右 400万左右

民国末年 1600万左右 1060万左右 540万左右

2006年 4,483万 2,982万人 1,501万人。

六、明代以前入滇主要通道

明代以前入滇道路主要有三条:北行秦汉五尺道;西行蜀身毒道;东行通京大道。

   (一)秦汉五尺道(由川入滇道)。为开发打通西南夷部,秦汉时凿通,起点为四川宜宾,终点为云南曲靖。为滇境第一条连接中原内地的官道。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被川滇公路取代。因地处云贵高原,沿途悬崖陡壁地势险峻工程艰巨,仅宽4—5尺容人马通过,故名。

具体路线为:宜宾—昭通—威宁—宣威—曲靖

   (二)蜀身毒道(滇缅印度道)。亦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晚于五尺道。南诏国、大理国时期渐次完善贯通,设驿站,可通东南亚至身毒(印度)。如今的滇缅公路,修于1925年,抗战吃紧的1938年突击通车,由昆明至畹町边界全长959公里,其基本走向同古道,多处路段甚至完全重合。

具体路线为:成都—西昌—楚雄—大理—保山。

    (三)东行通京大道(由黔入滇道)。此道路于云南历史,尤其是“汉民入滇”历史最为重要。它既是当年沐英率数十万明军与元朝大军争夺云南大决战之兵家必争处,又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绝后“明洪武百万汉民大迁徙”移民入滇通行之路。因其从东至西横贯云南全境,可东达京师,西达缅印,故云南民间多称通京大道。杨升庵充军云南即行此道入滇。

    全程分为水路陆路两大部分。先自南京乘船沿长江水路航行30余天,抵湖南武陵(常德),再上岸转陆路抵云南。

具体路线为:先水路南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武昌——湖南洞庭湖畔的武陵(常德)再上岸转陆路常德—怀化—源州(芷江)—新晃—贵州凯里—贵阳—云南富源—沾益—曲靖—云南府(昆明)—再转省内各府、州、县。

    六百年前先祖入滇,明兵所行走的极有可能正是这条道路。名曰通京大道,实则并不好走,崇山峻岭险境环生道途崎岖,比蜀道更难行进。

其路线为:南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富源—沾益—曲靖—云南府—河西曲陀关。

资料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