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方木门:【明】《本草纲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28: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草部

  甘草

  释名亦名蜜甘、蜜草、美草、草、灵通、国老。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1、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

  2、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

  3、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名“甘草干姜汤”。

  4、肺痿久嗽(恶寒发烧,骨节不适,嗽唾不止)。用灸甘草三两,研细。每日取一钱,童便三合调下。

  5、小儿热嗽。用甘草二两,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此方名“凉隔丸”。

  6、婴儿初生便闭。用甘草、枳壳各一钱,水半碗煎服。

  7、小儿撮口风。用甘草二钱半,煎服,令吐痰涎。再以乳汁点儿口中。

  8、婴儿慢肝风(目涩、畏光、肿闭,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长,猪胆汁灸过,研细。以米汁调少许灌下。

  9、儿童遗尿。用大甘草头煎汤,每夜临睡前服之。

  10、小儿尿中带血。用甘草一两二钱,加水六合,煎成二合。一岁儿一天服尽。

  11、小儿干瘦。用甘草三两,灸焦,研细,和蜜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12、赤白痢。甘草一尺长,灸后劈破,以淡浆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

  13、舌肿塞口(不治有生命危险)。用甘草煎成浓汤,热嗽,随时吐出涎汁。

  14、口疮。用甘草二寸、白矾一块(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细嚼,汁咽下。

  15、背疽。用甘草三两,捣碎,加大麦粉九两,共研细。滴入好醋少许和开水少许,做成饼子,热敷疽上。冷了再换。未成脓者可内消,已成脓者早熟破。体虚的人可加服黄芪粥。又方:甘草一两,微灸,捣碎,浸入一升水中,经过一夜,搅水使起泡,把泡撇掉,只饮甘草水。

  16、各种痈疽。用甘草三两,微灸,切细,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铅一片,熔汁投酒中,不久取出,反复九次。令病人饮此酒至醉,痈疽自渐愈。又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浓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每服一、二匙。此方名“国老膏”。消肿去毒,功效显著。

  17、初起乳痈。用灸甘草二钱,新汲水煎服。外咂乳头,免致阻塞。

  18、痘疮。用灸甘草、栝楼根等分,煎水服。

  19、阴部垂痈(生于肛门前后,初发如松子大,渐如莲子,渐红肿如桃子。成脓破口,便难治好)。用甘草一两、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灸之。自早至午,至水尽为度。劈开检视,甘草中心已有水润即可。取出细锉,再放入两碗酒中煎成一碗。温服。两剂之后,病热好转,但须经二十天,肿痛才会消尽。

  20、阴部温痒。用甘草煎汤,一天洗三、五次。

  21、冻疮发裂。先用甘草汤洗过,然后用黄连、黄芩共研为末,加水银粉、麻油调敷。

  22、汤火伤。用甘草煎蜜涂搽。

  黄芪释名亦名戴糁、戴椹、草、百本、王孙。(“芪”原作为“耆”)。

  气味(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1、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

  2、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少许。一天服三次,酒送下。

  3、白浊。用盐炒黄芪半两、茯苓一两,共研细。每服一钱。

  4、萎黄焦渴(每与痈疽发作,先后伴随)。用黄芪六两,一半生焙,一半加盐水在饭上蒸熟;另用甘草一两,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黄。二药共研细。每服二钱,一天两次。也可以煎服。此方名“黄芪六一汤”。

  5、老人便秘。用黄芪、陈皮各半两,研细。另用大麻子一合,捣烂,加水揉出浆汁,煎至半干,调入白蜜一匙,再煮过,把黄芪、陈皮末加入调匀服下。两服可通便。可以常服。

  6、血淋。用黄芪、黄连,等分为末,加面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

  7、少淋。用黄芪、人参,等分为末。另用萝卜四、五片,加蜜二两,稍稍灸过后,蘸药末吃下,以盐水送服。

  8、吐血。用黄芪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送下。

  9、咳脓咳血,咽干(这是虚热,不可吃凉药)。用黄芪四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

  10、肺痈。用黄芪二两研细,每取二钱煎汤服。一天可服三、四次。

  11、甲疽(趾甲边红肉突出成疽)。用黄芪二两、茹一两,醋浸一宿,加入猪油五合,微火煎成二合。去渣,取脂涂疮上。一天三次。

  12、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用黄芪、芎各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到。分次服下。

  13、阴汗湿痒。用黄芪酒炒后研细,切熟猪心蘸着吃,有效。

  人参释名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

  气味(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1、阴亏阳绝之症(昏眩、自汗、痰鸣、脉大)。用人参十两细切,加水二十碗浸透,以桑柴火缓煎成膏。每服一至三碗。持续服至病愈。以方名“人参膏”。

  2、胸中痞坚,胁下逆气抢心。用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三两,加水八升,煎至三升。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治中汤”(理中汤)。

  3、脾胃气虚,不思饮食。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一钱、灸甘草五分、姜三片、枣一枚,加水二杯,煎至一杯,饭前温服。此方名“四君子汤”(按:各药分量在此方中不再折扣)。

  4、开胃化痰。用人参二两(焙)、半夏五钱(姜汁浸后焙干),共研为末,和面揉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姜汤送下。饭后服。一天服三次。药中加陈皮五钱亦可。

  5、胃寒气满,饥不能食。用人参二钱、生附子半钱、生姜二钱,加水七合煎成二合,调入鸡蛋清一个,空心服下。

  6、胃虚恶习,或呕吐有痰。用人参一两,加水二碗,煎成一碗,再加竹沥一杯、姜汁三匙。温服。此方最宜老人。

  7、反胃(饮食入口即吐,病人衰弱无力)。用人参三两,切片,加水一升,煮成四合,热服。同时用人参汁加鸡蛋白、薤白(即头)煮粟米粥吃。

  8、妊妇腹痛吐酸,不能饮食。用人参、炮干姜,等分为末。加生地黄汁,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9、阳虚气喘,自汗盗汗,气短头晕。用人参五钱、熟附子一两,分为四帖。每帖以生姜十片,加月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10、喘急欲绝。用人参末煎汤,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五至六次。

  11、产后发喘。用人参末一两;另有苏木二两,加水二碗,煎成一碗后,调参末内服。有特效。

  12、产后诸虚、发热、自汁。用人参、当归,等分为末;另以水三升,加猪腰子一个(切片),糯米半合,葱白二个,煮米至熟。取汁一碗,将人参、当归药末调入煎汤,饭前温服。

  13、产后大便不能,出血很多。用人参、麻子仁、枳壳(麦麸炒过),共研细,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14、横生倒产。用人参末、乳香末各一我,丹砂五分,共研细,加鸡蛋白一个,生姜汁三匙,搅匀后冷服。有特效。

  15、怔忡自汗,心气不足。用人参、当归各半两,和阉猪腰子一对(切片)同煎,空心服。药渣焙干为末,以山药末作糊和药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枣汤送下。药中亦可加乳香二钱。

  16、肺虚久咳。用人参二两、鹿角胶(灸过)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薄荷豉汤(如葱)送下。

  17、喘嗽咳血,脉弱无力。用人参末三钱,鸡蛋白调匀,清晨服下,服后即去枕仰卧。病不久者,一服可愈。久病者两服有效。以乌鸡蛋的蛋白调药。效果更佳。

  18、咳嗽吐血。用人参、黄芪、面粉各一两,百合五钱,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茅根汤送下。又方:人参、乳香、丹砂,等分为末,加乌梅肉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天服一丸,开水送下。

  19、吐血下血,血如泉涌。用人参五钱(焙)、侧柏叶(先蒸后焙)、荆芥穗(烧存性)各五钱,共研为末。每取二钱加入面粉二钱中,以水调成稀糊吃下。

  20、鼻血不止。用人参、嫩柳枝,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日服三次。无柳枝可用莲子心代。

  21、阴虚尿血。用人参(焙)、黄芪(盐水灸),等分为末;另用红皮萝卜一枚,切成四片蜜灸,灸过再灸,以用尽二两蜂蜜为止。每服以萝卜一片蘸药末吃,盐开水送下。

  22、水渴。用人参末,蛋白调匀。每服一钱。一天服三、四次。又方:人参、栝楼根等分,生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饭前以麦门冬煎汤送下。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玉壶丸”。又方:人参一两,甘草二两(雄猪胆汁浸后加灸),脑子半钱,共研为末,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嚼一丸,冷开水送下。又方:人参一两,葛粉二两,共研为末。同时,在猪汤一升中,加药三钱、蜜二两,慢火熬成膏子。每夜含咽一匙。三次见效。

  23、痢久晕厥,六脉沉香。用人参、附子各一两半,每次取半两,加生姜十片、丁香十五粒、粳米一撮,在水二碗中煎至一碗半,空心温服。

  24、禁口痢。用人参、莲肉各三钱,水煎成浓汤,一口一口细吞之。或加姜汁炒过黄连三钱同煎亦可。

  25、老人虚痢不止,不能饮食。用人参一两、鹿角一两、鹿角(去皮,炒过)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米汤调下。一天服三次。

  26、伤寒坏症(伤寒症或其他时疫,病久体弱,脉沉伏,不省人事)。用人参一两,加水二杯,煎至一杯,以井水浸冷后服下。不久,鼻梁出汗,既药有效。此方名“夺命散”(即“复脉汤”)。

  27、伤寒厥逆(身有微热,烦躁,六脉沉细)。用人参半两,水煮,调牛胆南星末二钱,热服。

  28、筋骨风痛。用人参四两,酒泡三天,取出晒干,与土茯苓一斤、山慈姑一两,共研为末,炼蜜和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饭前服,米汤送下。

  29、小儿风抽筋。用人参、蛤粉、丹砂,等分为末,加母猪血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金银汤送下。一天服两次。

  30、小儿惊后眼斜。用人参、阿胶、糯米(炒成珠)各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一天服两次。

  31、蜈蚣、蜂虿螫伤。用人参末涂敷。

  沙参释名亦名白参、知母、羊乳、羊婆奶、铃儿草、虎须、苦心。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1、肺热咳嗽。用沙参半两,水煎服。

  2、突然发疝(小腹及阴中绞痛,自法出,几欲死)。用沙参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3、妇女白带。用沙参研细,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荠苠释名读如齐尼。亦名杏参、杏叶沙参、甜桔梗、白面根。苗名隐忍。

  气味(根)甘、寒、无毒。

  主治有关荠苠的其它资料查询“中草药图谱”

  查询“中药偏方”

  1、强中、消渴(男子出精后,阴茎仍然坚挺,称为“强中”;如同时有多饮多便现象,即属“消渴”,能发痈疽)。用猪肾一个,黑大豆一升,加水一斗半,煮成一半。去渣留汁,再加荠、石膏各三两,人参、茯苓、磁石、知母、葛根、黄芩、栝楼根、甘草各二两,同煮汁至三升。分三次服。此方名“石子荠汤”。又方:荠、大豆、茯苓、磁石、栝楼根、熟地黄、地骨皮、玄参、石斛、鹿茸各一两,人参、沉香各半两,共研细,加煮烂的猪肚子,捣匀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盐水送下。此方名“荠丸”。

  2、疔疮肿毒。用生荠根捣汁内服,外用药渣敷疮。三次可愈。

  3、脸上黑泡。用荠、肉桂各一两,研细。每服一茶匙,醋汤送下。

  4、中钩吻毒(钩吻的叶子类似一种芹类,误采食后有生命危险)。用荠八两,加水六升,煮成三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五次。

  桔梗释名亦名白药、梗草、荠。

  气味(根)辛、微温、有小毒。李时珍认为:“当以苦、辛、平为”。

  主治1、胸满不痛。用桔梗、枳壳等分。煎水二杯,成一杯,温服。

  2、伤寒腹胀(阴阳不和)。用桔梗、半夏、陈皮各三钱,生姜五片,煎水二杯,成一杯服。此方名“桔梗半夏汤”。

  3、痰嗽喘急。用桔梗一两半,研细,用童便半升,煎成四合,去渣后温服。

  4、肺痈咳嗽(胸满振寒,脉数咽干,先吐臭痰,后吐臭脓)。用桔梗一两、甘草二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温服。吐出脓因时,是病渐愈之象。此方名“桔梗汤”。

  5、喉痹。用桔梗二两,水三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6、咽痛。先服甘草汤,如不愈,再服桔梗汤。

  7、口舌生疮。治法同上。

  8、虫牙肿痛。用桔梗、薏苡,等分为末,内服。

  9、骨槽风(牙龈肿痛)。用桔梗研细,与枣肉调成丸子,如皂角子大。裹棉内,上下牙咬住。常用荆芥煎汤嗽口。

  10、牙疳。用桔梗、茴香等分,略烧后研细敷患处。

  11、眼睛痛,眼发黑。用桔梗一斤、黑牵牛头三两,共研细,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称“桔梗丸”。

  12、鼻血不止。用桔梗研细,加水调匀。每服一茶匙,一天服四次。药中加生犀牛角屑亦可。

  13、吐血下血。治法同上。

  14、打伤阏血。用桔梗末,每服少许,米汤送下。

  15、中蛊下血(下血如鸡肝色,大量排出,病热很险)。用桔梗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初时须强灌。约七天之后,血止。可吃猪肝汤补身体。药中也可加犀角,用量与桔梗等分。

  16、怀孕中恶(心腹突然大痛)。用桔梗一两,锉细,加生姜三片。水一杯煎服。

  长松释名亦名仙茆。生古松下,根色如荠,味似人参。

  气味(根)甘、温、无毒。

  主治长松一两五钱,熟地黄八钱,生地黄、黄芪(蜜灸)、陈皮各七钱,当归、厚朴、黄各五钱,白芍药(煨)、人参、枳壳各四钱,苍术(米泔制)、半夏(制)、天门冬、麦门冬、砂仁、黄连各三钱,木香、蜀椒、胡桃仁各二钱,小红枣肉八个,老米一撮,灯心(五寸长)一百二十根。以上为一料,分成十剂收存。另取米五升,造酒一碗,煮一份药。经过一段时间后饮药酒。

  黄精释名亦名黄芝、戊已芝、菟竹、鹿竹、仙人余粮、救穷草、米铺、野生姜、重楼、鸡格、龙御、垂珠。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

  1、补肝明目。用黄精二斤、蔓菁子一斤,共同九蒸九晒,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常服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2、大风癞疮(风邪入血,日久成癞,鼻坏色败)。用黄精去皮,洗净,取二斤晒干,放在米饭上蒸到饭熟时,把药保存好,经常服食。

  3、脾胃虚弱,体倦乏力。用黄精、枸杞子等分,捣碎作饼,晒干研细,炼蜜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萎蕤释名亦名女萎、葳蕤、萎、委萎、萎香、荧、玉竹、地节。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

  1、眼红兼有涩、痛。用萎蕤、赤芍、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

  2、眼见黑花,红痛昏暗。用萎蕤(焙)四两,每取二钱,略加薄荷、生姜、蜂蜜,同煎汤。睡前温服,一天服一次。此方名“甘露汤”。

  3、小便淋。用萎蕤一两、芭蕉根四两、滑石二钱,水煎,分三次服。

  4、小便涩,发热口干。用萎蕤五两,煎水服。

  5、后虚肿。用萎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

  知母释名亦名母、连母、母、货母、地参、水参(水须、水浚)、荨、藩、苦心、心草。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1、痰嗽。用知母、贝母各一两,研细: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每夜,切生姜三片,二面蘸上药末,放在口里细嚼咽下,随即睡觉。次日必泻,痰嗽渐止。体弱者,不用巴豆。

  2、久嗽气急。用知母五钱(去毛切片,隔纸炒过)、杏仁五钱(姜水泡,去皮尖,焙过),同煎服。另以萝卜子、杏仁,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以绝病根。

  3、妊娠不足月,腹痛欲产。用知母二两,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粥送下。

  4、紫癜风疾。用醋磨知母涂搽。

  5、甲疽。用知母,烧存性,研末敷患处。

  肉苁蓉释名亦名肉松容、黑司命。

  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1、劳伤,精败面黑。用肉苁蓉四两,水煮烂,切薄研细,炖羊肉吃。

  2、肾虚白浊。用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枣汤送下。

  3、汗多便秘(年老或体虚的病人)。用肉苁蓉(酒浸,焙过)二两、沉香末一两,共研为末。加麻子杜汁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八丸。

  白开水送下。

  4、消中易饥(按:患此病者常多食,但身体很消瘦)。用肉苁蓉、山萸、五味子等分,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盐酒送下。

  5、破伤风(口禁,身强直)。用肉苁蓉切片晒干,烧成烟熏伤处,累效。

  列当释名亦名栗当、草苁蓉、花苁蓉。

  气味(根)甘、温、无毒。

  主治男子五劳七伤、阳痿等症,用列当二斤,捣烂筛净赤箭(天麻))

  释名亦名赤箭芝、独摇芝、定风草、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

  赤箭以“其茎如箭杆”,赤色而得名。《神农本草经》。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瘫患不随、眩晕头痛等症。李时珍说:“天麻乃

  肝经气分之药。……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订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天麻药,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

  凡欲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以及治疗头晕、多睡、肢节痛、偏头风、鼻痈、面肿等症,都要服“天麻丸”。配方及服法:天麻半两、芎二两,共研为末,炼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嚼服一丸,饭后服,茶或酒送下。

  [附]还筒子(天麻子):定风补虚,功同天麻。

  术(白术)

  释名亦名山蓟、杨、蓟、马蓟、山姜、山连、吃力伽。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1、胸膈烦闷。用白术研细,每取一茶匙,白水送下。

  2、五饮(一、留饮,水在胸部;二、癖饮,水在两胁下;三、痰饮,水在胃中;四、溢饮,水在五脏间;五、流饮,水在肠间。这些都是因为饮食胃寒,或饮茶过多所致)。用白术一斤、干姜(炮)半斤、桂心一斤,共研为末,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水送下。此方名“倍术丸”。

  3、四肢肿满。用白术三两,每服半两用口嚼碎,加大枣三枚,煎服。

  一天服三、四次。

  4、中风口禁,不省人事。用白术四两,加酒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

  5、产后中寒,遍身冷直,口禁。不省人事,用白术四两、泽泻一两、生姜五钱,加水一升煎服。

  6、头忽晕眩,四体消瘦,饮食无味,好食黄土。用白术三斤、曲三斤,捣乱筛净,加酒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一天服三次。忌食菘菜、桃、李、青鱼。

  7、中湿骨痛。用白术一两,加酒三杯,煎成一杯,一次服完。不喝酒的人,可用水煎服。

  8、小儿蒸热(脾虚人瘦,不思饮食)。用白术、白茯苓、白芍药各一两,甘草半两,加姜枣煎服。此方名“吃力伽散”。

  9、皮疹。用白术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10、自汗不止。用白术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11、盗汗。用白术四两,分别以一两同牡蛎炒,同石斛炒,同麦麸炒。

  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杰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12、产后呕吐。用白术一两二钱、生姜一两五钱,加酒和水各二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

  13、脾虚胀满(脾气不和,冷气客于中,雍塞不通)。用白术二两、桔皮四两,共研为末,加酒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木香汤送下。此方名“宽中丸”。

  14、脾虚泄泻。用白术五钱、芍药一两,共研为末,加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冬月加肉豆蔻煨为末。

  15、久泻肠滑。用白术(炒)、茯苓各一两,糯米(炒)二两,共研为末,加枣肉拌食或做成丸子服下。

  16、小儿久泻(米谷不化,饮食不进)。用白术二钱半(炒过),加半夏曲二钱半、丁香半钱,共研为末,再加姜汁、面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

  按小儿年岁,酌量给服,米汤送下。

  17、肠风痔漏、脱肛泻血,长期不愈。用白术一斤,黄土炒过,研细;另用干地黄半斤,在饭上蒸熟。两药捣和,如太干,可加酒少许。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汤送下。一服服三次。

  18、妊妇束胎(按:束脂是指产期已到而迟迟不生)。用白术、枳壳(麸炒),等分为末,和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温水送下。

  19、牙长不休(渐至张口进食亦感困难,这叫“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口兼内服,有效。

  苍术释名亦名赤术、山精、仙术、山蓟。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1、面黄食少。用苍术一斤、熟地黄半斤、干姜(炮)五钱至一两(夏天五钱,冬天一两),共研细,加糊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2、喜吃生米(不思熟食,爱嚼生米,憔悴萎黄,终于不起)。用苍术在淘米水中浸一夜,取出焙干,锉碎成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饭前服,一天服三次,米汤送下。半月左右可愈。

  3、腹中虚冷,不能饮食,食亦不化。用苍术二斤、曲一斤,共炒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如怕冷,加干姜三两;腹痛,加当归三两;衰弱,加甘草二两。

  4、脾湿水泻(困弱无力,水谷不化,腹痛甚剧)。用苍术二两、白芍药一两、黄芩半两、淡桂二钱,混合后,每取一两煎服。如脉弦,头微痛,则减去芍药,加防水二两。

  5、暑天暴泻。用神曲(炒)、苍术(淘米水中浸一夜,焙干),等为分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曲术丸”。

  6、久痢。用苍术二两、川椒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温水送下。此方称“椒术丸”。恶痢久者,加桂。

  7、脾湿下血。用苍术二两、地榆一两、分作两份,每份以水二碗,煎成一碗,食前湿服。

  8、青盲、雀目。用苍术四两,淘米水浸一夜,切片焙干,研细,每服三钱。另将药末包在猪肝中,扎好,和粟米同煮熟,用以熏眼。临眼前,食肝饮汁。又方:用苍术二两,淘米水浸过,焙干,捣碎为末,每服一钱。另以羊肝一斤,切破,放入药末,扎好,以淘米水煮熟,冷定吃下。

  9、两目昏涩。用苍术半斤,淘米水浸七天,去皮切片,焙干,加木贼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或酒送下。

  10、风牙肿痛。把盐水浸过的苍术烧存性,研档擦牙。

  11、脐虫怪病(腹硬如铁,脐中流水,如虫爬行,痒不可忍)。用苍术煎成浓汤洗浴。另以苍术末加麝香少许,水调匀服下。

  狗脊释名亦名强、扶筋、百枝、狗青。

  气味苦、平、无毒(或说微温)。

  主治男子各种风疾。用金毛狗脊,盐泥严封煅红,取出去毛。与苏木、川乌头(生用),等分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地十丸,温酒盐汤送下。此方名“四宝丹”。

  2、妇女白带。用金毛狗脊(去毛)、白蔹各一两,鹿茸(酒蒸后稍焙)二两,共研为末,加艾煎醋汁,和糯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

  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3、固精强骨。用金毛狗脊、远志肉、茯神、当归身、等分为末,加熟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

  4、病后脚肿。除节食以养胃气之外,再用狗脊煎汤浸洗。

  贯众释名亦名贯节、贯渠、百头、草头、黑狗脊、凤尾草。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1、鼻血不止。用贯众根研末,取一钱,水冲服。

  2、各种下血(包括痔下血、漏下血以及肠风酒痢等)。用贯众去掉皮毛,焙干,研细。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或加醋、糊和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汤送下。或将药烧存性,研细,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妇女血崩。用贯众半两,煎酒服。

  4、产后流血过多,心腹彻痛。用状如刺猥的大贯众一个,全用不锉,只去毛,以好醋蘸湿,慢火灸令香熟,冷后研细。每服三钱,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独对汤”……

  5、赤白带下。治法同上。对久病者亦有效。

  6、长期咳嗽,痰带脓血。用贯众、苏方木等份。每服三钱,以水一碗,生姜三片,煎服。日服二次。

  7、白秃头疮。用贯众、白芷,共研为末,调油涂搽。

  8、漆疮作痒。用贯众研末,调油涂搽。

  9、鸡鱼骨鲠。用贯众、缩砂、甘草等分,研为精末。棉包少许含口中,嚼汁呖下。久则骨刺随痰吐出。

  巴戟天释名亦名不凋草、三蔓草。

  气味(根)辛、甘、微温、无毒。

  主治风湿、脚气、肾虚、阳痿。

  远志释名苗名小草、细草、棘菀、绕。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1、善忘症。取远志为末,冲服。

  2、胸痹心痛(逆气膈中,饮食不下)。用远志、桂心、干姜、细辛、蜀椒(炒)各三两,附子二分(炮),一起捣细,加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丸,米汁送下。一天服三次。如不见效,可稍增加药量。忌食猪肉、冷水、生葱菜。此方名“小草丸”。

  3、喉痹作痛。用远志肉为末,吹扑痛处,以涎出为度。

  4、脑风头痛。把远志末吸入鼻中。

  5、吹乳肿痛。用远志焙干研细,酒冲服二钱。药渣敷患处。

  6、各种痈疽。用远志放入淘米水中浸洗过,捶去心,研细。每服三钱,以温酒一杯调澄。清汁饮下,药渣敷患处。

  7、小便赤浊。用远志(甘草水煮过)半斤,茯神、益智仁各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枣汤送下。

  淫羊霍释名亦名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三枝九叶草、刚草。

  气味辛、寒、无毒。李时珍说:“淫羊藿味甘气香,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

  主治1、阳痿,腰膝冷。用淫羊藿一斤,酒一斗浸泡三天后,常饮服。此方名“仙灵脾酒”。

  2、偏风不遂。服仙灵脾酒。

  3、咳嗽,气不顺,腹满不思饮食。用淫羊藿、覆盆子、五味子(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熟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茶送下。

  4、日昏生翳。用淫羊藿、生王瓜(既红色的小栝楼),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5、病后青盲(病不久者)。用淫羊藿一两、淡豆鼓一百粒,水一碗半煎成一碗,一次服完。

  6、小儿雀目。用淫羊藿根、晚蚕蛾各半两,灸甘草、射干各二钱半,共研为末,另取羊肝一块,切开,纳入上制药末二钱,把肝扎紧,和黑

  豆一合、淘米水一碗同煮熟。分二次吃完。

  7、痘疹入目。用淫羊藿、威灵仙,等分为末。每服五分,米汤送下。

  8、虚火牙痛。用淫羊藿煎汤,不时嗽口,很见效。

  仙茅释名亦名独茅、茅爪子、婆罗门参。

  气味(根)辛、温、有毒。

  主治阳痿精寒,腰膝风冷,筋骨痿痹等症。古方中有“仙茅丸”,能壮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须发。其配方及服法如下:仙茅二斤,放入淘糯米水中浸五天,取出刮锉,阴干。另用苍术二斤,放入淘米水中浸五天,取出刮皮,焙干。取这样制过的仙茅、苍术各一斤,与枸杞子一斤,车前十二两,白茯苓(去皮)、茴香(炒)、柏子仁(去壳)各八两,生地黄(焙)、熟地黄(焙各四两)一起研细,加酒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玄参释名亦名黑参、玄台、重台、鹿肠、正马、逐马、馥草、野脂麻、鬼藏。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1、诸毒鼠瘘(颈部淋巴结核)。用玄参泡酒,每天饮食少许。

  2、年久瘰疬。用生玄参捣烂敷患处。一天换药二次。

  3、用玄参研为末,取淘米水煮的猪肝,每日蘸药末吃。

  4、发斑咽痛。用玄参、升麻、甘草各半两、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温服。

  5、急喉痹风。用玄参、鼠粘子(半生半炒)各一两,共研为末,新汲水一碗调服,立愈。

  6、鼻中生疮。用玄参末涂搽,或把玄参在水中泡软后塞入鼻中。

  7、小肠疝气。用玄参炒过,做成丸子。每服一钱半,空心服,酒送下。

  出汗即为有效。

  地榆释名玉豉、酸赭。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1、吐血。用地榆三两,加米醋一升,煮沸十多次,去渣汁,饭前热服一合。

  2、妇女漏下,赤白不止,人极黄瘦。治方如上。

  3、血痢不止。用地榆晒干,研细。每服二钱,掺在羊血上炙熟食下。

  又方:单用地榆煎汤,每服三合。

  4、赤白下痢。用地榆一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去渣,熬成膏。每服三合,空腹服。一天服两次。

  5、大便下血,长期不愈。用地榆、鼠尾草各二两,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

  6、小儿疳痢。用地榆煮汁。熬如饴糖。服之有效。

  7、毒蛇螫人。用新地榆根捣汁饮下,并以搽伤口。

  8、虎犬咬伤。用地榆煮汁饮下,再以地榆末敷伤口。单用白开水冲服地榆末亦可。

  9、小儿湿疮。用地榆煎成浓汁,一天洗疮两次。

  10、小儿面疮,红肿烧痛。用地榆八两,加水一斗,煎成五升,温洗患处。

  丹参释名赤参、山参、郗蝉草、木羊乳、逐马、奔马草。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1、月经不调,产前胎动,产后恶血不下,冷热劳,腰脊痛,骨节烦疼等症。用丹参洗净,切片,晒干,研细。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此方称“丹参散”。

  2、小科下血。用丹参十二两,加酒五升,煮成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不能饮酒者,可用水煎服。

  3、寒疝腹痛(小腹和阴部牵引痛)。用丹参一两,研细。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4、小儿惊发热。用丹参、雷丸各半两,与猪油二两,同煎几次,去渣,取汁收存。用时,摩汁在儿身。此方称“丹参摩膏”。

  5、乳痈。用丹参、白芷、芍药各二钱,口咬细,醋淹一夜,加猪油半斤,微火煎成膏。去渣,取浓汁敷乳上。

  6、热油烫伤与火伤。用丹参八两,锉碎,加水稍稍调拌,放入羊油二斤中煎过。取以涂伤处。

  紫参释名牡蒙、童肠、马行、众戎、五鸟花。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1、下痢。用紫参半斤,加水五升,煎成二升。再加入甘草二两,煎至半升,分三次服。此方名“紫参汤”。

  2、吐血不止。用紫参、人参、阿胶(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乌梅汤送下。又方:与上方基本相同,但减去人参。换为甘草,以糯米汤送下。

  3、脸上酒刺。用紫参、丹参、人参、苦参、沙参和成一两,共为末,加胡桃仁捣烂,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紫草释名紫丹、紫夭、此戾、藐、地血、鸦衔草。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1、婴童疹痘(将出未出、色赤便闭者可用本方,如痘已出而红活、大便利者则忌用)。用紫草二两,锉碎,泡在百沸汤一碗中,盖严勿使漏气。汤温后,服半合。改用煎服亦可。

  2、痈疽便闭。用紫草、栝楼子等分,水煎服。

  3、小便淋。用紫草一两,用成散剂,每服二钱,饭前服。井华水送下。

  4、产后淋沥不净。治法同上。

  5、恶虫咬伤。用紫草煎油涂搽。

  白头翁释名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1、热痢下重。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蘖、秦皮各三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长。不愈再服。妇人产后痢虚极者,可加甘草、阿胶各二两。

  2、下痢咽痛。用白头翁、黄连各一两,木香二两,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用服。

  3、肠坠偏肿。用白头翁根,捣敷患处。

  4、包痔肿痛。治法同上。

  5、小儿秃疮。治法同上。

  白及释名连及草、甘根、白给。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妇女阴脱。用白及、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

  觉胜利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4、疔疮、肿疮。用白及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5、跌打骨折。用白及末二钱,酒调服。

  6、刀伤。用白及、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7、冬季手足皲裂。用白及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8、汤火伤。用白及粉调油涂搽。

  9、重伤呕血。每日服白及末,米汤送下。

  10、肺、胃出血。治法同上。

  三七释名山漆、金不换。

  气味(根)甘、微苦、温、无毒。

  主治1、吐血、咳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

  2、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钱,研细,淘米水调服。

  3、大肠下血。用三七研细,淡白酒调一至二钱服。三服可愈。

  4、妇女血崩。治法同上。

  5、重度赤眼。用三七根磨汁,涂眼睛周围,很见效。

  6、无名痈肿,疼痛不止。用三七根磨米醋调涂;如痈已破,则用三七研细干涂。

  7、虎咬虫伤。用三七研细,每服三钱,米汤送下。另取三七嚼涂伤处。

  黄连释名亦名王连、支连。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1、心经实热。用黄连七一,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饭后过一阵(食远)

  温服。小儿减量。

  2、伏暑发热、作渴、呕吐及赤白痢。用黄连一斤,切小,加好酒二升半煮干,再焙过、研细,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龙丸”。

  3、骨热黄瘦。用黄连四分,切小,加童便五大合,浸一夜,微煎三四沸,去喳,分二次服下。

  4、小儿疳热(遍身疮蚀、潮热、肚胀、口渴)。用黄连五两,切碎,以水调湿,纳猪肚中,缝好,放在饭上蒸熟,连同少许饭烂捣烂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另服调血清心的药,使病速愈。

  5、消渴尿多。用黄连末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又方:黄连半斤,酒一升,放在开水锅里,煮一伏时,取出晒干,三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6、小便如油(按:这是消渴晚期病伏)。用黄连五两、栝楼根五两,共研为末,加生地黄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牛乳送下。一天服二次。忌食冷水、猪肉。

  7、破伤风。用黄连五钱,加酒一碗,煎至七成,再加黄蜡三钱溶化后,趁热服。

  8、白浊。用黄连、白茯苓,等分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以补骨脂煎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9、痢症多血。用黄连一两,加水二升,煮成半斤,露一夜,次日烧热后空心服。又方:黄连一两,和鸡蛋白做饼,灸成紫色,研细,以浆水三升,慢火熬成膏。每服半合,温米汤送下。单以鸡蛋白调黄连末为丸服亦可。又方:黄连二两,切碎,放在瓦上焙焦,加当归一两(焙过),共研为末,再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陈米汤送下。

  10、冷热诸痢。用黄连一两半、龙骨一两、大附子一个、干姜一两半、胶一两半,切细,加水五合,煮沸即停,稍冷再添水煮,如此反复九次,最后约得药汁一升,一顿服下。

  11、痢疾腹痛,里急后重。用黄连、木香,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一天服一次。此方名“香连丸”。

  12、鸡冠痔。用黄连末涂搽,加入赤小豆末更好。

  13、痔病秘结。用黄连、枳壳,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14、水泄、脾泄。用黄连一两、生姜四两,同以文火炒至姜脆。取出,把两药分开,各研为末。水泄用姜末,脾泄用黄连末。每服二钱,空心服,开水送下。此方名“神圣香黄散”,亦治痢疾。

  15、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

  16、眼目诸病。用黄连不限多少,捣碎,浸清水中六十天,然后单取汁熬干。另用艾铺瓦上,燃艾,把熬干的药碗,盖在艾上,受到艾的烟熏。

  艾烟尽后,刮取碗底药末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甜竹叶汤送下。

  17、眼睛突然红痛。用黄边锉碎,浸在鸡蛋清里,经过一夜,次日,滤去渣,以鸡毛蘸蛋清点眼。又方:用黄连和冬青叶煎汤洗眼。又方:黄连、干姜、杏仁,等分为末,用棉包裹浸入热水中,趁热闭目淋洗。

  18、双目痒痛。用黄连浸乳中,随时取汁点眼。

  19、泪出不止。用黄连浸水成浓汁搽洗。

  20、牙痛。用黄连末搽痛处。

  21、口舌生疮。用黄连煎酒,时时含漱。

  22、小儿口疳。用黄连、芦荟,等分为末。每服五分,蜜汤送下。如系走马疳,可再加蟾灰等分、青黛减半、麝香少许。

  23、小儿耳后疮(称月月蚀)。用黄连末搽敷。

  24、胎动出血。用黄连研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5、妊妇心烦,不能睡眠。用黄连研末,每服一钱,清稀饭送下。

  26、无名肿毒。用黄连、槟榔,等分为末,加鸡蛋清调匀搽患处。疮已溃或未溃,皆可用此方。

  27、中巴豆毒,下泻不止。用黄连、干姜,等分为末,取一茶匙,水冲服。

  胡黄连释名亦名割孤露泽。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伤寒劳复(身热,尿赤如血色)。用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壳),加蜜半两拌匀,炒至微焦,研细,再加猪胆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另取生姜二片、乌梅一个,浸在三合童便中,半日后,去渣留尿,加温,饭后将药丸送下。

  2、小儿潮湿、盗汗。用胡黄连、柴胡,等分研细,加炼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至五丸,按年岁加减。丸子先用酒少许化开,再加水煮开多次后用药渣同服。

  3、小儿疳热(肚胀,潮热,发焦。不可用大黄、黄芩等伤胃的药物)。

  用胡黄连半两、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入雄猪胆汁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送下。

  4、小儿疳泻,冷热不调。用胡黄连半两、棉姜一两(炮过),共研为末。

  每服半钱,甘草汤送下。

  5、小儿黄疸。用胡黄连、川黄连各一两,共研为末。另取黄瓜一个,挖去瓤子,把药放进去。瓜外用面裹一层,煨熟,剥掉面层,捣烂药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按年龄大小酌给药量,温水送下。

  6、吐血、鼻出血。用胡黄连、生地黄,等分为末,加猪胆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临睡时服五十丸,茅花汤送下。

  7、血痢不止。用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等分为末,茶送下。

  8、婴儿眼睛发红。用胡黄连研细,加茶调匀,涂手足心。

  9、痈疽疮肿。用胡黄连、穿山甲(烧存性),等分为末,加茶或鸡蛋清调搽。疮已溃或未溃都可用此方。

  10、痔疮疼肿难忍。用胡黄连末和鹅胆汁调匀涂患处。

  黄芩释名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内部实在的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1、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宜服“三黄丸”。

  随季节而不同。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量是:四两一三两一四两;夏季是:六两一一两一七两;秋季是:六两一三两一三两;冬季是:三两一五两一二两。配好后捣碎和蜜做成丸子,如乌豆大。每服五丸,渐增至七丸。一天服三次。一月后病愈。久服使人健壮。

  2、胸部积热。用黄芩、黄连、黄蘖,等分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开水送下。此方名“三补丸”。

  3、肤热如火烧,骨蒸(结核)痰嗽等。用黄芩一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一次服下。

  4、肝热生翳。用黄芩一两、淡豉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以熟猪肝裹着吃,温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忌食酒、面。

  5、吐血、鼻血、下血。黄芩一两,研末,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至六成,和渣一起温服。

  6、血淋热痛。用黄芩一两,水煎,热服。

  7、妇女绝经期的年龄已过,仍有月经或月经过多。用黄芩心二两,浸淘米水中七天,取出炙干再浸,如此七次,研细,加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8、安胎清热。用芩、白术,等分为末,调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开水磅下。药中加神曲亦可。

  9、产后血渴,饮水不止。用黄芩、麦门冬,等分为末,水煎,温服。

  秦艽释名艽,音交。亦名秦瓜,秦。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1、黄疸。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又方: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

  2、暴泻、大渴、大饮。用秦艽二两、灸甘草半两,每服三钱,水煎服。

  3、伤寒烦渴。用秦艽一两,在牛乳一碗中煎到六成,作两次服。

  4、急劳烦热(身体酸疼,骨蒸潮热)。用秦艽、柴胡各一两,甘草五钱,研细。每服三钱,开水调下。

  5、小儿骨蒸潮热,减食瘦弱。用秦艽、灸甘草各一两,每服一至二钱,水煎服。

  6、小便艰难。用秦艽一两,水一碗,煎至六分,分两次服。又方:秦艽、冬葵子,等分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

  7、胎动不安。用秦艽、灸甘草、炒鹿角胶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又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又方:秦艽、阿胶(炒)、艾叶,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8、一切疮口不合。用秦艽研末敷上。

  茈胡(柴胡)

  释名亦名地薰、芸蒿、山菜、茹草。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二钱,煎服。

  2、小儿骨热(十五岁以下小儿遍身如火,盗汗、咳嗽、烦渴,日渐黄瘦)。

  用柴胡四两、丹砂三钱,共研为末,拌猪胆汁和饭蒸熟,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桃仁、乌梅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3、虚劳发热。用柴胡、人参等分,每服三钱,加姜枣同水煎服。

  4、湿热黄疸。用柴胡一两、甘草二钱半,白茅根一小把,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适当分次服完。

  5、眼睛昏暗。用柴胡二钱半、决明子七钱半,共研为末,人乳调匀,敷眼上。

  6、积热下痢。用柴胡、黄芩等分,半酒半水煎至七成,待冷定后空心服下。

  前胡释名《唐韵》作湔胡。

  气味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

  李时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

  防风释名亦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根、百枝、百蜚。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1、自汗不止。用防风,去掉芦头(按:芦头是指接近根部的叶柄残基),每服二钱,浮麦煎汤送下。又方:防风用面炒过,猪皮煎汤送下。

  2、盗汗。用防风二两、芎一两、人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临睡时服。

  3、老人便秘。用防风、枳壳(麸炒)各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开水送下。

  4、偏头风与正头风。用防风、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三匙。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5、破伤风(牙关紧闭)。用天南星、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三匙。

  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两次送药服下。

  6、小儿解颅(按:指囟门久不闭合)。用防风、白及、柏子仁,等分为末,乳汁调涂囟门。一天换药一次。

  7、妇女崩中。用防风(去芦头),灸赤为末,每服一钱,以面糊酒调下。

  此方称“独圣散”。

  8、中乌头、芫花、野菌等毒。用防风煎汁服。

  独活释名亦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李明珍说:“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

  气味苦、甘、平、无毒。

  主治1、中风,通风发冷,不知人事。用独活四两,加好酒一升,煎半升服。

  又方:独活一两,加酒二升,煮成一升;另用大豆五合,炒至爆裂,以药酒倒入,盖好。过一段时间,温服三合。

  2、瘫痪。用羌活二斤、构子一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三次。

  3、产后中风,四肢抽筋,不能言语。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4、产后腹痛,甚至肠出。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5、妊妇浮肿或风水浮肿。用羌活、萝卜子同炒香,只取羌活研细。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第一天服一次,第二天服二次,第三天服三次。

  6、关节痛。用独活、羌活、松节等分,酒煮过。每天一杯,空心饮。

  7、风牙肿痛。用独活煮酒热漱。又方:独话、地黄各三两,共研为末。

  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服,连渣服下。睡前再服一次。

  8、喉闭口禁。用羌活三两、牛蒡子二两,煎水一大杯,加白矾少许灌下。

  9、睛垂至鼻(眼睛下垂到鼻部,大便下血,痛不可忍。病名“肝胀”)。

  用羌活煎汁服,几碗之后,病自全愈。

  10、太阳头痛。用羌活,防风、红豆,等分为末。每取少许吸入鼻孔。

  升麻释名亦名周麻。

  气味甘、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1、豌豆斑疮(状如豌豆,有白浆,由头面传及躯体,不急救有生命危险)。

  用蜜煎升麻,随时取食。另以水煮升麻,棉花沾药汁洗疮。

  2、突发肿毒。用升麻磨醋,随时涂搽。

  3、喉痹。用升麻片含咽,或以升麻半两煎水服,引吐为效。

  4、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5、口舌生疮。用升麻一两、黄连三分,共研为末。棉裹药末含咽。

  6、痱子热痒。用升麻煎汤服并洗痱子。

  7、产后恶血不尽。用升麻三两,加清酒五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下。

  8、解莨菪、野葛等毒。用升麻煮汁,多服。

  苦参释名亦名苦、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1、热病发狂。用苦参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送下。也可用苦参末二钱,水煎服。

  2、伤寒结胸(伤寒流行时,感病四、五日,胸满痛,大发烧)。用苦参一两,加醋三升,煮成一升二合,服后能吐即愈。

  3、谷疸(头昏、心慌、发黄。这是大病后暴食伤胃所引起)。用苦参二两、龙胆一合,共研为末,加牛胆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生大麦煎汁送下。一天服三次。

  4、毒热足肿。用苦参煮酒多擦。

  5、梦遗食减。用苦参三两、白术五两、牡蛎粉四两,共三为末;另取雄猪肚一个,洗净,在沙罐中煮烂,和药捣匀,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每天服三次。久服能使身体转健,食量增加,不再梦遗。

  6、饮食中毒。用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成八合,分两次服,取吐即愈。

  7、血痢。用苦参炒焦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汤送下。

  8、脱肛。用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分,煎汤洗患处,并以木贼末敷上。

  9、齿缝出血。用苦参一两、枯矾一钱,共研为末。一天擦齿三次,有效。

  10、鼻疮流脓发臭。用苦参、枯矾各一两,生地黄汁三合,加水煎浓,随时滴疮上。

  11、遍身风疹(痛不可忍,涎痰多,夜难睡)。用苦参末一两,另用皂角二两,在水一升中揉滤取汁,瓦器内熬成膏,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温水送下。

  12、大风癞(按:即麻风)。用苦参五两,切片,浸在酒三斗中,过一个月后,每取取酒饮一合。一天三次。宜常服不断。又方:苦参末二两,缝在猪肚子中煮熟,把药去掉。病人先饿一天,第二天早晨,饮清水一碗后,即取食猪肚,如吐出,须再吃。过一、二时后,以肉汤调“无忧散”五、六钱服下。有恶物排出时,即为见效。再服皂角一斤(去皮,去子)煮汁,汁中调入苦参末,另加何首乌末二两、防风末一两半、当归末一两、芍药末五钱、人参末三钱,一起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酒或茶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时,还用麻黄、苦参、荆芥煎水洗癞。又方:治大风癞及热毒、风疮、疥癣等,用苦参(去皮,晒干)一斤、枳壳(麸炒)六两,共研为末,加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白天两次,夜间一次)。

  13、皮肤疥癞,手足坏烂,时出黄水。用苦参三十一两、荆芥穗十六两,共研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14、上下诸瘘(或在颈部,或在下部)。用苦参五升,在苦酒一斗中浸泡

  三、四天后服下。

  15、瘰疬结核。用苦参末四两,加牛膝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热开水送下。

  16、汤火伤。用油调苦参末敷伤处。

  18、赤白带下。用苦参二两、牡蛎粉一两五钱,共研为末;另以雄猪肚一个,在水三碗中煮烂后,再捣成泥,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送下。

  白鲜释名鲜,音仙。亦名白、白羊鲜、金雀儿椒。

  气味(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

  产后中风,但体虚不能服他药的病人,可用白癣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一升,温服。李时珍指出:白鲜是治各种黄疸病和风痹的要药,但许多医生只用之于疮科,这是不够的。

  延胡索释名本名玄胡索。

  气味(根)辛、平、无毒。

  主治1、咳嗽。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软糖一块和药含咽。

  2、尿血。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3、皮下气痛或气块痛。用延胡索研细,将猪胰一个,切成小块,灸热蘸药末随时吃下。

  4、久患心痛,身热足寒。用延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或白开水送下。

  5、下痢腹痛。用延胡索三钱,米汤送下。

  6、妇女血气前(月经不调,腹中刺痛)。用延胡索(去皮,醋炒)、当归(酒

  浸,炒)各一两,桔红二两,共研为末,酒煮米糊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艾醋汤送下。

  7、产后诸病(血污不净,产后血晕,腹满心梗,寒热不足,手足烦热等)。

  用延胡索炒后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甚效。

  8、疝气。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

  9、腰体痛。用延胡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每服三、四钱,温酒送下。

  10、偏、正头风。用延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去皮,去子)二个,共研为末,滴水各丸,如杏杜大。每次水化一丸,灌入鼻内。偏头产,则在痛侧的鼻孔灌药。同时,令病人咬铜钱一个,当有涎汁大量流出,病即渐愈。

  贝母释名亦名苘、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气味(根)辛、平、无毒。

  主治1、胸膈郁积。用贝母(去心),加姜汁炒后研细,再和姜汁、面糊做成丸子。每服七十丸。

  2、化痰降气,止咳解郁。用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3、小儿百日咳。用贝母五钱、甘草(半生半灸)二钱,共研为末,加沙糖调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以米汤化服一丸。

  4、乳汁不下。用贝母、知母、牡蛎粉等分,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猪蹄汤调服。此方名“二母散”。

  5、目昏,流冷泪。用贝母一枚、胡椒七料,共研为细末,点眼。

  6、目生弩肉。用贝母、丁香,等分为末,加乳汁调匀点眼。

  7、吐血、鼻血不止。用贝母(炮过),研为细末。每服二钱,温浆水送下。

  8、小儿鹅口,满口白烂。用贝母(去心,研细)半钱,加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取抹患处。

  9、乳痈。用酒送服贝母二钱,另找人吮乳,使之通畅。

  10、紫白瘢。用贝母、南星,等分为末。生姜带汁调药搽瘢上。

  山慈姑释名亦名金灯、鬼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

  气味(根)甘、微辛、有小毒。

  主治1、面疱斑痣。用山慈母根每夜涂搽,早上洗去。

  2、牙龈肿痛。用山慈姑的枝和根煎汤随时漱口,漱后吐出。

  3、痈疽疔痛。用山慈姑(连根)、苍耳草等分,捣烂。取好酒一杯,滤出药汁温服。或将两药干研成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4、风痰疾。用山慈姑一个,滴茶磨成泥。中午时以茶调匀服下,躺着晒一会太阳,即有恶物吐出,病自断根。如不吐,可喝一点热茶。

  5、一切疮毒,蛇虫毒,饮食毒,瘴气等。用“万病解毒丸”(一名“太已紫金丹”、“玉枢丹”)。“丹居家远出、行兵动众,不可无此”。其配方如下:山慈姑,去皮,洗净,焙干,取二两;川五倍子,洗刷,焙干,取二两;千金子仁,研细,以纸压去油质,取一两;红牙大戟,去芦,洗净,焙干,取一两半;麝香三钱。各药共研为末,加浓糯米汤调和,细捣,作成一钱一锭的药剂。斟酌病情,或外治,或内服。

  石蒜释名亦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婆婆酸、一枝煎、水麻。

  气味(根)辛、甘、温、有小毒。

  主治1、便毒诸疮。用石蒜捣烂涂搽。毒重者,把石蒜洗净,以生白洒煎服,汗出为好。

  2、产肠脱下。用石蒜一把,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去渣,熏洗患处。

  3、小儿惊风,一叫而绝。用麻线把手心脚心缠住,又在胁下缠一圈,然后以灯火照灼手足心。同时,用石蒜(晒干)、车前子,等分为末,水

  调匀贴手心。再在手足心、肩膀、眉心、鼻心等处以灯火照灼,可使病儿复苏。

  白茅释名根名茹根、兰根、地筋。

  气味(茅根)甘、寒、无毒。

  主治1、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

  哕止即停服。

  2、反胃,食肉即吐。用茅根、芦根各二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一次服下。

  3、肺热气喘。用生茅根一把,口咬细,加水二碗,煮成一碗,饭后温服。三服病愈。此方名“如神汤”。

  4、体虚水肿(小便不利,但饮水很多)。用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加水三升煮干。去茅食品。水随小便排出。

  5、五种黄病(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身体微胖,汗出如黄汁)。

  用生茅根一把,切细,和猪肉一斤同煨汤吃。

  6、小便热淋。用白茅根四升,加水一斗五升,煮成五升,温服。一天服一次。

  7、劳伤尿血。用茅根、干姜等分,加蜜一匙,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一天服一次。

  8、鼻血不止。用茅根研细,每服二钱,淘米水送下。

  9、吐血不止。用白茅根一把,水煎服。

  10、竹木入肉。用白茅根烧过研末,调猪油涂伤处。

  龙胆释名亦名陵游。

  气味(根)苦涩、大寒、无毒。

  主治1、伤寒发狂。用龙胆二钱研细,加入鸡蛋清。每服二钱,白蜜化冰水送下。

  2、四肢疼痛。用龙胆根切细,有生姜汁中浸一夜,焙干,捣为末。取一茶匙,水煎,温服。

  3、谷疸、劳疸(谷疸因多食而得,劳疸因过劳而得)。用龙胆一两、苦参三两,共研为末,加牛胆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如不愈,可稍稍增加药量。治劳疸,可增加龙胆一两、栀子仁三至七枚,以猪胆代牛胆和丸。

  4、盗汗。用龙胆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胆汁三两(滴入少许温酒)调服。

  治小儿盗汗,可加防风。

  5、咽喉热痛。用龙胆磨水服。

  6、目涩。用生龙胆捣汁一合,加黄连浸汁一匙,调匀点眼。

  7、眼中流脓。用龙胆、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水送下。

  8、蛔虫攻心(刺痛,吐清水)。用龙胆一两,去头,锉碎,加水二碗,煮成一碗。头天晚上停食,第二天清晨,将药一顿服完。

  9、突然尿血不止。以龙胆煎服。

  细辛释名亦名小辛、少辛。

  气味辛、温、无毒。李时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等症,可用本品治疗。

  主治1、中风(突然倒下,不省人事)。用细辛末吹入鼻中。

  2、虚寒呕哕,饮食不下。用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柿蒂汤送下。

  3、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用细辛、桂心,等分为末,每服少许放入小儿口中。

  4、口舌生疮。用细辛、黄连,等分为末,搽患处,漱去涎汁。治小儿口疮,可用醋调细辛末贴敷脐上。

  5、牙齿肿痛。口中溃烂,用细辛煎成浓汁,多次漱口,热含冷吐。

  6、鼻中息肉。用细辛末时时吹入。

  7、耳聋。用细辛末溶在黄蜡中,团成小丸。每棉裹一丸。塞耳中。此方名“聪耳丸”。

  细辛释名亦名小辛、少辛。

  气味辛、温、无毒。李时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等症,可用本品治疗。

  主治1、中风(突然倒下,不省人事)。用细辛末吹入鼻中。

  2、虚寒呕哕,饮食不下。用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柿蒂汤送下。

  3、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用细辛、桂心,等分为末,每服少许放入小儿口中。

  4、口舌生疮。用细辛、黄连,等分为末,搽患处,漱去涎汁。治小儿口疮,可用醋调细辛末贴敷脐上。

  5、牙齿肿痛。口中溃烂,用细辛煎成浓汁,多次漱口,热含冷吐。

  6、鼻中息肉。用细辛末时时吹入。

  7、耳聋。用细辛末溶在黄蜡中,团成小丸。每棉裹一丸。塞耳中。此方名“聪耳丸”。

  及己释名亦名“獐耳细辛”。

  气味(根)苦、平、有毒(入口使人吐血)。

  主治各种恶疮、疥痂、瘘蚀、皮肤虫痒等。用及已煎汁浸洗。

  徐长卿释名亦名鬼督邮、别仙踪。

  气味(根)辛、温、无毒(陶弘景认为有毒)。

  主治1、小便不通。用徐长卿(灸过)半两,茅根三分,木通、冬葵子各一两,滑石二两,槟榔一分,瞿麦穗半两。每服五钱,水煎,再加朴硝一钱,温服。此方名“徐长卿汤”。

  2、晕车晕船。用徐长卿、石长生、车前子、车下李根等分捣碎,取半合装在袋子里悬衣带上。

  徐长卿亦治疫疾、邪恶气、温疟等。

  白薇释名亦名薇草、白幕、春草、、骨美。

  气味(根)苦、咸、平、无毒。

  主治1、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用白薇、款冬花、贝母各一两,百部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2、妇女遗尿(不拘胎前产后)。用白薇、芍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血淋、热淋。治法同上。

  4、妇女血阙(平时无病,突然昏倒,目闭口禁,过很久才醒悟过来,这种病叫“血阙”,也叫“郁冒”)。用白薇、当归各一两,人参半两,甘草一钱半。每服五钱,加水二碗煮成一碗,温服。此方名“白薇汤”。

  5、刀伤。用白薇研末敷伤口。

  6、妇女产中虚烦呕逆。用白薇同桂树一分,竹皮石膏三分,甘草七分,加枣肉调成丸子。每服一丸,米汤送下。用热者白薇用量加倍。

  白前释名亦名石蓝、嗽药。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1、久嗽咳血。用白前、桔梗、桑白皮各三两(炒过),甘草一两(灸),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分三次服下。忌食猪肉、白菜。

  2、久咳气壅(体肿、短气、胀满、喉中呼吸有声,不能平躺卧下)。用白前二两,紫苑、半夏各三两,大戟七合,以水一斗浸一夜后煮成三升,分数次服。忌食羊内,饩糖。

  锦地罗释名(根)微苦、平、无毒。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山岚、瘴毒、疮毒及其他中毒。用锦地罗根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檀香释名旃檀、真檀。

  气味白旃檀:辛、温、无毒。

  紫檀:咸、微寒、无毒。

  主治白旃檀:心腹痛、肾气痛、噎膈吐食、风热肿毒。

  紫檀:止血、止痛、疗淋、敷刀伤。

  锁阳释名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略同肉苁蓉。“润燥、养筋、治痿弱。”体虚而大便燥结者,可服锁阳以代肉苁蓉。

  铁线草释名微苦、平、无毒。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男女诸风。对妇人产后风,有特效。用铁线草根五钱、五加皮一两、防风二钱,共研为末;另取一斤重的乌骨鸡一只,水内淹死(按:这是为了留血),去毛肠,砍为肉块,加入药末混匀,倒适量麻油炒肉块成黄色;再随人量加酒把鸡煮熟。病人先以排风藤煎浓汤洗浴头、身,然后饮酒吃鸡,发现粘汁即愈。如不洗浴,则须发出风丹才见药效。

  当归释名亦名干归、山蕲、白蕲、文无。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1、血虚发热(困渴大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如作为热症而服白虎汤必致死亡)。空当归身二钱(酒洗)。棉黄氏一两(蜜灸),水煎,作一次空心温服。一天吃两剂。此方名“当归补血汤”。

  2、失血过多(伤胎、产后、崩中、金疮、拔牙等出血过多,心烦眩晕,

  不省人事)。用当归二两、芎一两,每用五钱,加水七分、酒三分,煎至七成。一天服两次。

  3、鼻血不止。用当归,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调下。

  4、小便出血。用当归四两,锉碎,加酒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5、头痛欲裂。用当归二两,加酒一升,煮成六合饮下。一天服两次。

  6、手臂疼痛。用当归三两,切细,酒浸三天后饮之。饮尽,再配药照饮,病好为止。

  7、久痢不止。用当归二两、吴茱萸一两,同炒香。去掉茱萸,单以当归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胜金丸”。

  8、大便不通。用当归、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9、妇女百病。用当归四两、地黄二两,共研细,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饭前服,米汤送下。

  10、月经逆行,从口鼻出。先以京墨磨汁服下,次用当归尾、红花各三钱,加水一杯半,煎至八成,温服。

  11、少女闭经。用当归尾、没药各一钱,共研为末。红化泡酒送下,一天服一次。

  12、妇女脐下气胀,月经不调,常作呕,睡不好。用当归四钱、干漆(烧存性)二钱,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送下。

  13、小产后流血不止。用当归一两、葱白一把。每服五钱,加酒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

  14、妊娠胎动(腹痛,下血,口噤欲死)。用当归二两、芎一两,碎为粗末。每服三钱,以水一碗煎至将干,加酒一碗再煎开水后温服。过半小时,又服一次。不过三、五服,即可见效。此方名“神妙佛手散”。子尚活,可保胎;子已死,即产下。

  15、产后血胀(腹痛牵引到胁痛)。用当归二钱、炮干姜五分,研细。每服三钱,加水一碗,煎至八成,放少许盐醋,热服。

  16、产后腹痛如绞。用当归末五钱,白蜜一合,水一碗,共煎,分二次服。无效时,再服一剂。

  17、产后自汗、大热、气短、腰脚剧痛。用当归三钱,黄芪、白芍药(酒炒)各二钱,生姜五片,加水一碗半,煎至七成,温服。

  18、产后中风(口吐涎沫,手脚抽筋,不省人事)。用当归、荆芥穗,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加水一碗半,酒和童便各少许,共煎至七成灌服。

  如能吞下,即可救。

  19、小儿胎寒,好哭。用当归末一小撮(如小豆大)灌下,一昼夜灌三、四次。

  20、小儿脐湿(或红肿,或出水,不早治,成脐风)。用当归末敷搽。加一点麝香更好。又方:当归末、胡粉等分,和匀搽患处。

  21、汤火伤溃烂成疮。用麻油四两,煎当归一两至焦黄。去渣留油,加入黄蜡一两,搅成膏。等冷定后,取膏摊贴患处。

  芎穷释名亦名胡、川芎、香果、山鞠穷。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1、气虚头痛。用川芎研细,每取二钱,茶汤调服。

  2、产后头痛。用川芎、天台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茶调下。

  又方:加白术,水煎服。

  3、风热头痛。用川芎一钱、茶叶二钱,加水一蛊煎至五成,饭前热服。

  4、偏头风。用川芎,锉细,泡酒。每日饮少量。

  5、头晕目眩。用川芎、槐子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茶汤送下。

  又方:川芎一斤、天麻四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

  每嚼服一丸,茶汤送下。

  6、验胎(三个月月经不来,查验是否有孕)。取生川芎研细,空腹服一茶匙,艾汤送下。如觉腹内微动,则有胎;如不动,则无胎。

  7、跌扑胎动,或子死腹中。用川芎研细,服一茶匙,酒送下。连服两剂,死胎即上。

  8、崩中下血,昼夜不止。用川芎一两,清酒一碗,煎至五成,慢慢饮下。又方:与上方同,另加生地黄汁二合同煮。

  9、小儿脑热(好闭目,或太阳痛,或眼睛红肿)。用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钱,共研为末。每服少许吹入鼻中。

  10、牙烂口臭。用川芎煎水,随时含嗽。

  11、牙痛。用大川芎一个,焙干,加入细辛,共研为末擦牙。

  12、各种疮肿。用川芎煅后研细,加入适量水银粉,滴麻油调匀搽患处。

  13、产后乳悬(妇女产后,两乳变细、变长,有时垂到小腹,痛不可忍)。

  用川芎、当归各一斤,两相混合,取出半斤,切片,加水浓煎,随时饮服,不限量。另外的一斤半,锉成小块,烧烟,令病人吸处口鼻。药用尽,可再作一剂。

  蘼芜释名亦名薇芜、蕲、江蓠。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头中久风、风眩、泄泻、咳逆等。

  蛇床释名亦名蛇粟、蛇米、虺床、马床、墙蘼。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1、阳事不起。用蛇床子、五味子、菟丝子,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赤白带下,月经不来。用蛇床子、桔白矾,等分为末,加醋、面和成丸子,如弹子大,胭脂为衣,棉裹后纳入阴道中。一天换药一次。

  3、妇女阴部奇痒。用蛇床子一两、白矾二钱,煎汤常洗。

  4、产后阴脱。用布包蛇床子蒸熟后熨患处。又方:蛇床子五两、乌梅十四个,煎水洗。一天洗五至六次。此方亦治妇女阴痛。

  5、男子阴肿、胀痛。用蛇床子研为末,加鸡蛋黄调匀敷患处。

  6、脱肛。用蛇床子、甘草各一两,研细。每服一钱,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时,用蛇床子末搽患处。

  7、痔疮。用蛇床子煎汤熏洗。

  8、小儿癣疮。用蛇床子末,加猪油调匀,搽疮上。

  9、小儿甜疮(疮连到头、面、耳边,流水,极痒,久不愈)。用蛇床子一两、水银粉三钱,共研为末,调油涂患处。

  10、牙痛。用蛇床子煎汤,乘热漱口。

  12、冬月喉痹,肿痛不能下药。用蛇床子放入瓶中烧出烟,令病人口含瓶嘴吸烟,有痰吐出,病即渐愈。

  藁本释名亦名藁茇、鬼卿、地新、微茎。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太阳头痛、巅顶痛、头面身体皮肤风湿,亦治痈疽,排脓内塞。

  小儿疥癣,可用藁本煎汤洗,并搓洗换下来的衣服。

  头屑多,可用藁本、白芷,等分为末,夜间干擦头发,清晨梳去,头屑自除。

  白芷释名亦名白、芳香、泽芬、苻蓠、、莞、叶名麻、药。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肺、胃、大肠三经的疾病。李时珍说:白芷“所在之病不离三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也;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风热者,辛以散之;湿热者,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

  1、一切伤寒。用白芷一两、生甘草半两、姜三片、葱白三寸、枣一枚、鼓五十粒,加水二碗,煎药服下服汁,煎药服下取汗。不汗再服。此方名“神白散”,或“圣僧散。”

  2、一切风邪。治法同上。

  3、伤风流涕。用白芷一两、荆芥穗一钱,研细。每服二钱,茶送下。

  4、偏正头风。用白芷(炒)二两五钱,川芎(炒)、甘草(炒)、川乌头(半生半熟)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细茶薄荷汤送下。

  5、头晕。用白芷洗晒后研细,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服一丸,

  茶汤或荆芥汤送下。

  6、风热牙痛。用白芷一钱、丹砂五分,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常取以擦牙,有效。又方:白芷、吴茱萸等分,泡水嗽口,吐去延水。

  7、眼病。用白芷、雄黄,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龙眼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茶送下。饭后服,一天服二次。此方名“还睛丸”。

  8、口齿气臭。用白芷七钱,研细。每服一钱,饭后服,清水送下。

  芍药释名将离、梨食、白芍、余容、延。白者名金芍药,赤者名木芍药。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

  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11、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12、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牡丹释名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

  气味(根皮)辛、寒、无毒。

  主治1、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2、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3、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4、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出。

  5、下部生疮(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木香释名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1、中气不省(闭目不语,状如中风)。用木香研细,冬瓜子煎汤灌下三钱。谈盛者。药中加竹沥和姜汁。

  2、胃气闷胀,不思饮食。用木香、诃子各二十两,捣烂筛过,加糖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此方名“青木香丸”。

  3、心气刺痛。用木香一两、皂角(炙)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4、流动性气痛。用温水磨木香成浓汁,加热酒调服。

  5、小肠疝气。用木香四两,酒三斤煮过。每日取酒饮三次。

  6、气滞腰前。用木香、乳香各二钱,酒浸,饭上蒸,均以酒调服。

  7、突然耳聋。用木香一两,切小,放苦酒中浸一夜,取出,加麻油一合,微火煎过,滤去药渣,以油滴耳。一天三、四次。

  8、霍乱转筋(腹痛)。用木香末一钱,放入木瓜汁一杯中,加热酒调服。

  9、痢疾(包括久痢)用木香一块(方圆一寸)、黄连半两,同在半升水中煎干。单取木香,焙干研细,分三次服。第一闪,橘皮汤送下;第二次,米汤送下;第三次,甘草汤送下。

  10、肠风下血。用木香、黄连,等分为末。放入猪大肠中,两头扎定,煮到极烂,然后去药食肠,或连药捣为丸子吞服。

  11、小便浑浊,状如精液。用木香、没药、当归,等分为末。以刺棘心的榨汁和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盐汤送下。

  12、小儿阴肿(阴茎肿大。或缩小,很痛)。用木香、枳壳(麸炒)各二钱半,炙甘划暗无天日钱,水煎服。

  13、各种痈疽、疮疖。用木香、黄连、槟榔,等分为末,油调搽患处。

  14、蛇虫咬伤。用木香不限量,煎水服,有奇效。

  15、腋下、阴下湿臭或已成疮。用好醋浸木香夹于腋下阴下,或研末敷患处。

  16、牙痛。和木香末加少许麝香迭牙,同时以盐汤漱口。

  甘松香释名苦弥扯。

  气味(根)甘、温、无毒。

  主治心腹痛满,脾积郁,肾虚齿痛,面痣风疮,脚气浮膝等。

  杜若释名杜蘅、杜莲、若芝、楚蘅、山姜。

  气味(根)辛、微温、无毒。

  主治胸胁逆气,头痛流涕,皮间风热等。李时珍说:“杜若乃神农上品,治足少阴、太阳诸证要药,而世不知用,惜哉。”(意思是说,杜若在《神农本草经》里列为“上品”,是治肾、膀胱诸经的要药,但是人们不知道用它,这是很可惜的。)

  高良姜释名蛮姜,子名红豆蔻。

  气味(根)辛、大温、无毒。

  主治1、霍乱吐泻。用高良姜(炙令焦香)五两,加酒一升,煮三、四沸,一次服完。

  2、脚气欲吐(患脚气病的人,容易发吐。日常生活,注意早餐多食,午餐少食,晚餐不食,或喝一点豉粥。有发吐感觉时,立即服药)。用高良姜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如急切间找不到高良姜,可以母姜一两代替,清水煎服。疗效较差,然亦有效。

  3、心脾冷痛(按:即胃痛)。用高良姜四两,切片,分成四份:一两以陈米半合炒黄,去米;一两以陈壁土半两炒黄,去土;一两以巴豆三十四个炒黄,去豆;一两以斑蝥三十四个炒黄,去蝥。另取吴茱萸一两,酒浸一夜后,同高良姜一起再炒,共研为末,以浸吴茱萸的酒调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服,姜汤送下。此方名“高良姜丸”。

  又方:高良姜三钱,五灵脂六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醋汤调下。

  4、养脾温胃,去冷消痰,宽胸下气。用高良姜、干姜等分,炮过,研细,加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饭后服,桔皮汤送下。

  妊妇忌服。

  5、脾虚寒疟(寒多热少,不思饮食)。用高良姜(麻油炒)、干姜(炮)

  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五钱,以猪胆汁调成膏子,临发病前,热酒调服。又方:上方所制的药末,加胆汁和丸,每服四十丸,酒送下。又方:高良姜、干姜,半生半炮各半两,穿山四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猪肾煮酒送下。

  6、双目突然红痛。用小管吹高良姜末入鼻。使打喷嚏,红痛即消。

  7、风牙痛肿。用高良姜二寸、全蝎(焙)一枚,共研为末,擦痛处,

  吐出涎水,以盐汤漱口。

  郁金释名马。

  气味(根)辛、苦、寒、无毒。

  主治1、颠狂症。用郁金七两、明矾三两,共研为末,加稀同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2、痘毒攻心(痘疮忽由白色变成紫黑我,不出脓,日夜哭叫)。用郁金一枚、甘草二钱半,加水半碗煮干,去甘草,将郁金切片焙干,研为末,加脑子(炒)半钱。每服一钱,以生猪血五七滴和新汲水调下。二服后毒气从手足心发出,如痈状,病乃全愈。

  3、心气痛。和郁金、附子、干姜,等分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男用酒,女用醋送下。

  4、产后心痛(血气上冲欲死)。用郁金(烧存性)研细,取二钱,以米醋调灌能,转危为安。

  5、鼻血、吐血。用郁金研细,水服二钱。不愈。再服一次。

  6、阳毒下血(热气入骨,痛不可忍)。用郁金五个,牛黄一个、如皂荚子大,做成散剂,每服用醋浆水一碗煎三沸后,待温把药送下。

  7、尿血。用郁金一两、葱白一握,加水一碗煎成三合,温服。一天服三次。

  8、风痰壅塞。用郁金一分、藜芦十分,共研为末。每取少许,温浆水调下。同时,以浆水一碗,漱口吐涎。可以吃一点东西压一下药味。

  9、痔疮肿痛。用郁金研细,加水调匀搽患处。

  姜黄

  释名宝鼎香。

  气味(根)辛、苦、大寒、无毒(一说性热)。

  主治1、心痛难忍。用姜黄一两、桂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醋汤送下。

  2、胎寒腹痛(婴儿啼哭吐乳,大便色青,状如惊风,出冷汗)。用姜黄一钱,没药、没香、乳香各二钱,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了,如芡子大。每服一丸,钩藤煎汤化下。

  3、产后血痛(腹内有血块)。用姜黄、桂心,等分为末,酒冲服一匙,血下尽后即愈。

  4、疮癣初发。用姜黄研末擦上,甚效。

  补骨脂释名破故纸、婆固脂、胡韭子。

  气味(子)辛、大温、无毒。

  主治1、元阳衰损(脚手沉重,夜多盗汗)。用补骨脂四两(炒香),菟丝子四两(酒蒸),胡桃肉一两(去皮),乳香、没药、沉香各二钱半(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盐汤或温酒送下。自夏至起,到冬至止。每天服一次。

  2、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一切风病,四肢疼痛。用补骨脂一斤,酒浸一夜,晒干,加乌油麻(黑芝麻)一升炒,等麻子炸声绝后,簸去麻子,只取补骨脂研为末,以醋煮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温酒盐汤送下。

  3、肾虚腰痛。和破故纸一两,炒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或加木香一钱亦佳。又方:破故纸(酒浸,炒)一斤,杜仲(去皮,姜汁浸,炒)一斤,胡桃肉(去皮)二十个,共研为末,以蒜捣膏一两,和各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下,湿酒送下。妇女用淡醋汤送下。常服本方中壮筋骨,知血脉,乌须发,益颜色。此方名“青娥丸”。

  4、妊妇腰痛。用破故纸二两,炒香后研成末。先嚼胡桃肉半个,然后用温酒调服药末二钱。此方名“通气散”。

  5、定心补肾。和破故纸(炒)二两、白茯苓一两,共研为末;另取没药五钱,酒浸后煮化,和药末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开水

  送下。故纸补肾,茯苓补心,没药养血三者既壮,自然身安。

  6、精气不固。用破故纸、青盐等分,同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7、小便频数,肾气虚寒。用破故纸十两(酒蒸过)、茴香十两(盐炒过),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盐酒送下,或以熟米、猪肾和药煨吃亦可。

  8、小儿遗尿。用破故纸(炒过),研为末,每夜用开水冲服五分。

  9、肾漏(阴茎不痿,精常流出,痛如针刺)。用破故纸、韭子各一两,共研为末,每取三钱,加水二碗,煎至六成服下。一天服三次,直至病愈。

  10、脾肾虚泻。用破故纸(炒)半斤、肉豆蔻(生用)四两,共研为末,加枣肉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此方名“二神丸”。又方:照上方,加木蚝二两,名“三神丸”。

  11、水泻久痢。用破故纸(炒)一两,粟壳(炙)四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姜枣煎汁送下。

  12、牙齿久痛。用补骨脂二两、青卤半两,炒过研细擦痛处。

  13、跌坠腰痛。瘀血凝滞。用破故纸(炒)、茴香(炒)、辣桂,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荜茏释名荜拨。

  气味辛、大温、无毒。

  主治1、冷痰恶心。用荜茏一两研细,每服半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暴泄身冷(自汗,想呕吐,小便清,脉微弱)。用荜茏、内桂各二钱半,高良姜、干姜各三钱半,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3、胃冷口酸(流清口水,心连脐痛)。用荜茏半两、厚朴(姜汁浸、炙)一两,共研业要,加热鲫鱼肉,捣和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4、瘴气成块,在腹不散。用荜茏一两、大内一两,生用,共研为末。

  加麝香少许,以炼蜜和丸,和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冷酒送下。

  5、妇女血气痛(月经不调,下血无定时)。用荜茏(盐炒)、蒲黄(炒)。

  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二神丸”。

  6、偏头风。令病人口含温水,在头痛的一侧。用鼻孔吸入少许荜茏末,有效。

  7、风虫牙痛。用荜茏末擦牙,煎苍耳汤漱口,去涎。又方:荜茏、胡椒,等分为末,化蜡调末成丸子,如麻子大。用时取一丸,塞孔中。

  益智子气味(仁)辛、温、无毒。

  主治1、小便频数。用益智子(盐炒,去盐)、乌药,等分为末;另用酒煮山药粉为糊,和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肝了,盐汤送下。

  此方名“缩泉丸”。

  2、心虚尿滑及赤白二浊。用益智子仁、白茯苓、白术,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白开水调下。

  3、白浊腹满。用益智仁(盐水浸、炒)、厚朴(姜汁炒)等分,加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4、腹胀痛,泻不止。用益智子仁二两,浓煎饮下。

  5、妇女崩中。用益智子(炒,碾细)一钱,米汤加一点盐冲服。

  6、口臭。用益智子仁一两、甘草二钱,共碾成粉,常舐含口中。

  7、漏胎下血。和益智仁半两、缩砂仁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白开水送下。一日服二次。

  缩砂密气味(仁)辛、温、涩、无毒。

  主治1、冷滑下痢。用缩砂仁研细,调入羊肝切片中,瓦上焙干,再研细,

  加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缩砂仁(炮)、附子、干姜、厚朴、陈桔皮,等分为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2、大便下血。用缩砂仁为末,热米汤送服二钱。以愈为度。

  3、小儿脱肛。用缩砂去皮研细,擦在一片已剖开的猪腰子中,捆好煮熟,给病孩吃。另服白矾丸。气逆肿喘者,痛难治好。

  4、遍身肿满,阴部亦肿。用缩砂仁、土儿狗,等分研细,和老酒饮服。

  5、痰气膈胀,用砂仁捣碎,在萝卜汁中浸透,焙干研细,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

  6、咳逆。用砂仁(洗净,炒过,研细)、生姜(连皮)等分,捣烂。

  饭后过一段时间,热酒泡服。

  7、胎动(跌坠动胎,痛不可忍)。用缩砂炒热,去皮用仁,捣碎。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服后,如觉腹中发热而胎有活动者,即胎已安。

  8、血崩。用缩砂仁在瓦上焙干,研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9、热拥咽痛。用缩砂壳研细,水服一钱。

  10、牙痛。口中常嚼缩砂仁,有效。

  11、口疮。有缩砂壳煅后研细,擦患处。

  12、鱼骨鲠喉。用缩砂、甘草,等分为末,棉花裹好含口吕,咽汁,骨随痰涎吐出。

  13、误吞金属等物。用缩砂煎浓汤饮下,可将外排出。

  白豆蔻释名多骨。

  气味(仁)辛、大温、无毒。

  主治1、胃冷恶心(进食即想吐)。用白豆蔻仁三枚捣细,温酒送服。数服以后,即见效。

  2、突然恶心。取白豆蔻仁细嚼止吐。

  3、小儿吐乳。用白豆蔻仁十四个、缩砂十四个、生甘草二钱、炙甘草二钱,共研为末,常抹入小儿口中。

  4、反胃。用白豆蔻、缩砂仁各二两,丁香一两,陈为一升(黄土炒焦,去土),共研为末,加姜汁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姜汤送下。

  此方名“太仓丸”。

  豆蔻释名草豆蔻、漏蔻、草果。

  气味(仁)辛、涩、温、无毒。

  主治1、心腹胀满,气短。用豆蔻一两,去皮,研细。每服半钱,木瓜生姜汤调下。

  2、胃弱呕逆不食。用豆蔻仁二枚、高良姜半两,加水一碗合煮,去渣取汁,再以生姜汁半合倒入,和面粉做成面片,在羊肉汤中煮熟,空腹吃下。

  3、霍乱烦渴。用豆蔻、黄连各一钱半,乌豆五十粒,生姜三片,水煎服。

  4、虚疟自汗不止。用豆蔻一枚,面裹煨熟。连面研细,加平胃散二钱,水煎服。

  5、瘴疟(热少寒多,或单过时冰热。或虚热不寒)。用豆蔻仁、熟附子等分,加水一碗、姜七片、枣一枚,煎至半碗服下。此方名“果附汤”

  (因豆蔻一名草果)。

  6、赤白带下。用豆蔻(连皮)一枚、乳香一小块,面裹,煨至焦黄,同面一起研细。每服二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7、脾痛胀满。用豆蔻仁二个,酒煎服。

  蓬莪茂释名述。

  气味(根)苦、辛、温、无毒。

  主治1、心腹冷痛。用蓬莪茂二两(醋煮)、木香一两(煨),共研为末。

  每服半钱,淡醋汤送下。

  2、妇女血气游走作痛及腰痛。用蓬莪茂、干漆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如是腰痛,则用核桃酒送下。

  3、小儿气痛。和蓬莪茂炮熟,研细,热酒送服一钱。

  4、上气喘急。用蓬莪茂五钱,加酒一碗半,煎至八成服。

  5、气短不接(兼治滑泄及小便热)。用蓬莪茂一两、金铃子(去核)

  一两,共研为末,加蓬砂一钱,炼过,研细。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或盐汤送下。此方名“正元散”。

  6、婴儿吐乳。用蓬莪茂少许,加绿豆大的一粒盐,放入乳一合中煎开几次,去掉渣滓,再加两粟米大的牛黄一块,给病儿服。很有效。

  荆三棱释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蔻、槟榔各一两,硇砂二钱,共研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2、痃癖(胁下坚块如石)。用荆三棱(炮)一两、川大黄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姜、桔皮汤送下。

  3、小儿气癖。用三棱煮汁给授乳的母亲吃,也把少量给小儿吃。小儿新生百日及十岁以下,无论热痃癖等,服此药都有效。

  4、反胃恶心,药食不下。用荆三棱(炮)一两、生丁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5、乳汁不下。用荆三棱三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取汁出为度。

  6、浑身燎泡(状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荆三棱、蓬莪茂各五两,共

  研为末。分三次服,酒调下。连续服完。

  莎草香附子释名雀头香、草附子、水香棱、水巴戟、水莎、侯莎、莎结,夫须、续根草、地毛。

  气味(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1、未老先衰。用香附子一斤,水浸一夜,取出,擦去毛,炒黄,加茯神(去皮)四两,共研为末,以炼蜜调末为丸,如弹子大。每晨服一丸,降气汤送下。降气汤是用香附子(如上法处理)半两、茯神二两、炙甘草一两半、合煎而成。此方名“交感丹”。除了治未老先衰之外,还能治胸痞、拒食、虚冷遗精等症。

  2、偏正头痛,热气上攻,头目昏眩。单用香附子一味,经过去皮、煮、捣、晒、焙之后,研为细末,加炼蜜调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碗,煎药至八成服下,妇女用醋汤煎服。此方名“一品丸”。

  3、一切气病(胸腹胀满、恶心、气逆、翻酸、烦闷等)。用香附子一斤、缩砂仁八两、炙甘草四两,共研为末,盐开水送服。或研成粗末煎服亦可。此方名“快气汤”。

  4、心腹刺痛。香附子(去毛,焙)二十两、乌药十两、甘草(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5、心脾气痛(胸膛软处有一点作痛、俗称心气痛,实乃胃脘有滞所致,或起因于气,或起因于寒)。用香附子醋浸,略炒,研为末;另用高良姜酒洗几次,略炒,也研为末。两工分别收存,治病时,起因于寒者,姜二钱、附一钱;起因于气者,附二钱、姜一钱;起因于气与寒者,姜、附等分。三种情况都以热米汤加一匙姜汁和一小撮盐把药送下。服药七、八次后,病根可除。

  6、心腹诸痛(心气痛、腹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用香附子二两、艾叶半两,蒸日上在醋汤中蒸煮熟,去艾叶,炒香附子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此方名“艾附丸”。

  7、湿肿虚肿。用香附子、艾,加醋煮干,焙三工业区末。以醋、糊调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常服,可使肿水从小便排出。又方:香附子一

  斤,在童便中浸三日,取出,焙干研细,加糊为丸。每服四、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8、疝气痛。和香附末二钱,空心服,以海藻一钱,煎酒调下,服药后把海藻也吃下去。

  9、月经不调及其他妇科病。用大香附子(擦去毛)一斤,分作四份:一份醇酒浸,一份酽醋浸,一份盐水浸,一份童便浸。几日后,取出香附子,洗净,晒士,捣烂,微焙为末,加醋煮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酒送下。瘦人,加泽新天兰、赤茯苓末二两;气虚,加四君子料;血虚,加四物料。此方名“四制香附丸”。

  10、重度血崩或五色漏带。用香附子去毛炒焦,研为末,热酒冲二钱,立愈。已昏迷者,服三钱,米汤送下。

  11、安胎顺气。香附子炒后研细,浓煎紫苏汤送服一、二钱。加砂仁亦可。此方名“铁罩散”。

  12、妊娠恶阴(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起坐不便,饮食不进)。

  用香附子二两,藿香叶、甘草各二钱,共研细。每服二钱,开水加盐送下。此方名“二香散”。

  13、临产顺胎(怀胎九月或十月时服此,自然顺产)。香附子四两、缩砂仁(炒)三两、甘草(炙)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14、产后狂言(血晕妄语。烦渴不止)。用生香附子(去毛)研细。每服二钱,姜、枣煎汤送下。

  15、气郁吐血。用童便调香附末二钱服。又方:香附子一两、白茯苓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陈粟米汤送下。

  16、肺破咯血。用香附子一钱,研细,米汤送服。一天服二次。

  17、尿血。用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分另煎汤。先服香附汤在口,后服地榆汤至尽。发吵见效,可照此再服。

  18、各种下血。用香附子浸童便中一天,取出捣碎,醋拌,焙干,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又方:香附子以醋酒各半煮熟,焙研为末,加黄秫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又方:香附子末二钱,加百草霜、麝香各少许同服,见效很快。

  19、脱肛。用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一碗,煎沸十多次后,淋洗患处。

  20、气郁头痛。用香附(炒)四两、川芎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茶汤调下。常服可防头痛,又可明目。

  21、肝虚目痛(冷泪,羞明)。用香附子一两、夏枯草半两,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茶汤送下。

  22、突然耳聋。用香附子(瓦炒)研末,早晚各服二钱,萝卜子煎汤送下。药忌铁器。

  23、牙痛。和香附子、艾叶煎汤漱口,同时用香附子末擦牙。又方:香附子(炒存性)三两,青盐、生姜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日擦牙。

  24、长期消渴不愈。用香附子一两、白茯苓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陈粟米汤送下。每天服二次。

  25、蜈蚣咬伤。嚼香附涂搽,立效。

  藿香释名兜娄婆香。

  气味(枝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1、霍乱吐泻用藿香叶、陈皮各半两,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2、暑天吐泻。用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共研为末。

  每服一、二钱,淘米水调服。

  3、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用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加一点盐,以开水调下。

  4、口臭。用藿香洗净,煎汤,随进嗽口。

  烂疮。用藿香中、细茶等分,烧灰,油调涂叶片贴疮上。

  薰草(零陵香释名蕙草、香草、燕草、黄零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伤寒下痢。用薰草、当归各二两,黄连四两,加水六升,煮成二升服下。一天服三次。

  2、伤寒狐惑(按:狐惑症象是:虫蚀下部,痛痒不止,脉数而无热,汗出不止。病初起时,目尽赤,七、八日后,四角变黄黑)。用薰草、

  黄连各四两,咬细。在白酸浆一斗中浸一夜。煮成二升,分三次服。

  3、头风旋晕(痰逆、恶心、懒食)。用真零陵香、藿者叶、香附子(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4、小儿鼻塞头热。用薰草一两、羊髓三两,慢火熬成膏,去滓,以膏揉摩背上。每天三至四次。

  5、头风白屑。用薰草、白芷等分,加水煎成汁,倒入鸡蛋白调匀,搽头几十次,以后永不生屑。

  6、牙齿疼痛。用薰草叶煎水含漱。

  7、梦遗失精。用薰草、人参、白术、白芍药、生地黄、茯神、桂心、炙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加水八升煮成三升,分二次服。此方名“薰草汤”。

  8、节育断产。用薰草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连续服五次,可保一年不孕。

  9、赤白痢。用薰草去根,在盐酒中浸半月,取出炒干,每一两加广木香一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冷水送下。三、四次以后用热米汤送服一钱半,即可止痢。用药期间,忌食生梨。此方名“返魂丹”。

  兰草释名(闲)、木香、香水兰、女兰、香草、燕尾香、大泽兰、兰泽草、煎泽草、省头草、都梁香、孩儿菊、千金草。

  气味(叶)辛、平、无毒。

  主治除胸中痰癖,治消渴,消痈肿,生血、调气,煮水,可以洗风病,可以解食牛马肉中毒。

  泽兰释名水香、都梁香、虎兰、虎蒲、龙枣、孩儿菊、风药。根名地笋。

  气味(叶)苦、微温、无毒。

  主治1、产后水肿,血虚浮肿。有泽兰、防己,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醋酒送下。

  2、小儿蓐疮。由大人嚼泽兰心把疮周围封起来。很有效。

  3、疮肿初起。把泽兰捣烂封住,有效。

  4、损伤瘀肿。治法同上。

  5、产后阴翻(产后阴户燥热,变成翻花状)。用泽兰四两,煎汤薰洗。

  二、三次后,再加枯矾一起煎洗。

  马兰释名紫菊。

  气味(根、叶)辛、平、无毒。

  主治1、诸疟寒热。用马兰捣汁,再加一点水,发病日早晨服。药中高精亦可加沙糖。

  2、绞肠痧。用马兰根叶在口中细嚼,将汁咽下。

  3、打伤出血。用马兰、旱莲草、松香、皂树叶(冬日无叶,可用树皮)

  共研细,搽入伤口。

  4、喉痹口紧。用马兰根(或叶)捣汁,加几滴醋滴入鼻孔中,或灌入喉中,痰邮,口自开。

  5、水肿尿涩。用马兰、黑豆、小麦,加酒、水各一杯,煎成药一杯,饭前温服。

  6、丹毒。用马兰、甘草,磨醋搽患处。

  7、痔漏。春夏取生马兰,秋冬取干马兰,白水煮食,连汁喝下。又方:马兰,酒煮,焙、研后加糊做成丸子。每天服适量,米汤送下。另用马兰煎水,加一点盐。每天熏洗患处。

  香薷释名香柔、香茸、香菜、蜜蜂草。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1、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

  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

  代替。

  2、水肿。用干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3、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4、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假苏释名姜芥、荆芥、鼠萤。

  气味(茎、穗)辛、温、无毒。

  主治1、风热头痛。用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茶调下。

  2、风热牙痛。用荆芥根、乌桕根、葱根等分,煎汤随时含漱。

  3、小儿惊症。用荆芥穗二两、白矾(半生半枯)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姜汤下。一天服二次。

  4、一切偏风(口眼歪斜)。用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起研烂,取汁浓煎成膏。加将药渣支掉三分之一,蓁三分之二晒干为末。以膏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早晚各服一次。

  5、中风口噤。用荆芥穗研细,取二钱,酒送服。此方名“荆芥散”。

  6、产后中风(手足抽筋,角弓反张,不省人事)。用荆芥穗子,微焙为末。每服三钱,酒或童便送下。口噤则挑齿灌入,齿紧则由鼻灌入。

  此方名“华陀愈风散”,还有“如圣散”、“举卿古拜散”(亦即荆芥散之意,因举卿切音为荆,古拜切音为芥。这是用切音隐语来为药方名)等名。

  7、产后血眩(精神昏冒)。用荆芥穗一两三钱、桃仁五钱(去皮尖,炒),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水磅下。如喘,加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炒)各三钱。

  8、产后下痢。用荆芥穗四、五枝,烧存性,不能触油火。烧好后加麝香少许,以热开水调下。

  9、口鼻出血如泉涌。用荆芥烧存性,研累。每服二钱,陈皮煎汤送下。

  二服可愈。

  10、吐血不止。用荆芥连根洗过,捣汁半碗服下。服干穗末亦可。又方:荆芥穗为末。生地黄汁调服二钱。

  11、尿血。用荆芥、缩砂,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12、血崩。和荆芥穗在麻油灯上烧焦,研细。每服二钱,童便送下。

  13、痔漏肿痛。用荆芥煮汤,每日洗痛处。

  14、大便下血。用荆芥(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妇女用酒送下。又方:荆芥二两、槐花一两,同炒,研细。每服三钱,茶送下。

  15、瘰疬溃烂(牵连到胸前两腋,结块大如茄子)。用荆芥根下段剪碎,煎汤热洗。洗后,见破烂处有紫黑点,以针刺破,让恶血流出。另用樟脑、雄黄,等分为末,麻油调匀扫烂处出水。次日洗过又扫,直至病愈。

  16、疔肿诸毒。用荆芥一把,切细,加水五升煮成一升,分为两次冷饮。

  17、各种疮疥。用荆芥研末,加地黄自然榨汁熬膏,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茶或酒送下。

  18、脚丫湿烂。用荆芥叶捣烂敷上。

  19、头目诸疾(眼疾,风气头痛,头昏目眩等)。用荆芥穗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0、小腹急痛,癃闭不通。用荆介、大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水磅下。小便不通者,大内用量减半;大便不通者荆芥用量减半。此方名“倒换散”。

  薄荷释名菝活、蕃荷菜、吴菝活、南薄荷、金钱薄荷。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1、清上化普(利咽膈,治风热)。用薄荷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噙含一丸。用白沙糖调丸亦可。

  2、眼睑红烂。用薄荷在生姜中浸一夜,取出晒干,研为末,泡热激发洗眼。

  3、瘰疬。用新薄荷二斤,捣烂取汁,皂荚一个,水浸去皮,黑牵牛(半生半炒)各一两,皂荚仁一两半,一起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连翘汤送下。

  4、鼻血不止。用薄荷汁滴入鼻中,或以干薄葆水煮,棉球裹汁塞鼻。

  5、血痢不上。用薄葆叶煎汤常服。

  6、火毒成疮。用薄荷煎汁随时涂搽。

  水苏释名鸡苏、香苏、龙脑薄荷、芥苴。

  气味(茎、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1、漏血,用水苏煮汁一升服。

  2、吐血、下血。用水苏茎叶,煎汁服。

  3、吐血咳嗽。用水苏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4、鼻血不止。用水苏五合,香豉二俣,同捣烂,搓成小团,如枣核在、塞鼻孔中,鼻血即止。又方:水苏二两,防风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水送下。同时以水苏叶塞鼻。又方:水苏、生地典,等分为末,冷水送服。

  5、鼻渊(按:鼻渊俗名脑漏,鼻中不断流水、流脓,或脓中带血)。

  用水苏叶、麦站科、川芎、桑白皮、炙黄芪、炙甘草、生地黄(焙),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人参汤送下。

  6、风热头痛(热结上焦,致生风气,痰厥头痛)。用水苏叶五两、皂

  荚(炙,去皮,去子)三两、芫花(醋炒焦)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荆芥汤送下。

  7、突然耳聋。用水苏叶生捣,棉裹,塞耳内。

  8、头生白屑。用水苏煮汗或烧灰淋汁洗头。

  9、蛇虫咬伤。用水苏研末,酒冲服。并以敷伤处。

  菊释名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金蕊、阴成、周盈。

  气味(花)苦、平、无毒。

  主治1、风热头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茶调下。

  2、膝风痛。用菊花、陈艾叶作护膝。

  3、病后生翳。用白菊花、蝉蜕,等分为末,每用二、三钱,加蜜少许,水煎服。

  4、妇女阴肿。用甘菊苗捣烂煎汤,先熏后洗。

  5、眼目昏花。用甘菊花一斤、红椒(去目)六两,共研为末。加淅地黄汁和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睡时茶送下。

  野菊释名苦薏。

  气味(根、叶、茎、花)苦、辛、温、有小毒。

  主治1、无名肿毒。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乘热服,让汗发出;另以药渣敷患处。又方:野菊花茎叶、苍耳草各一把,共捣烂,加入酒一碗,

  绞取汁取;仍以药渣敷患处。要出汗才好。又方:夏日采苍耳叶,秋日采野菊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天泡湿疮。用野菊花根、枣木,共煎汤洗患处。

  3、瘰疬末破。用野菊花根捣烂,煎酒内服;以药渣敷患处。

  淹闾释名覆闾。

  气味(子)苦、微寒、无毒。

  主治1、瘀血不散。变成痈肿。用生淹闾捣汁一升内服。

  2、月经不通。用淹闾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匀,放入酒二斗中浸封。五日后,每饮三合。一天服三次。

  3、产后血痛。和淹闾子一两,水一升,童便二杯,同煎服。

  艾释名冰台、医草、黄草艾蒿。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1、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2、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血)。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三升,煮成二升半,分两次服。

  3、中风口歪。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根,一头插入耳内。

  4、中风口噤。用熟艾灸承浆穴与颊车穴,各五壮。

  5、咽喉肿痛。用嫩艾捣汁,细细咽下。又方:用艾叶一把,同醋捣烂,敷喉部。

  6、癫痫诸风。用熟艾灸前后阴之间。灸数随年岁增减。

  7、小儿撮口脐风。用艾叶烧灰。满填脐中,外用布缚定。或用蒜盖脐部,隔蒜用艾绒灸之。

  8、肛烂(病人齿失色,舌变白,喜睡如痴,或下痢。肛被虫蚀,烂见肠了,便难救。此病古称狐惑)。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处。艾中加少放雄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9、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疮,一天换二、三次。

  10、蛔虫病(心痛如刺,口吐清水)。用白熟艾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程式内服,能把虫吐出。又方:取生艾捣汁,天明时,先吃一点香甜食品,随好服艾汁一程式,可把虫打下。

  11、白痢。用陈艾四两、干姜(炮)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煮陈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12、久痢。用艾叶、陈皮等分,煎服。也可用这两味药共研为末,加酒煮烂饭成丸子。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13、痔疮。先用槐柳汤洗过,再以艾灸七壮。血秽泻后即愈。

  14、妊娠下血。用艾叶三两,芎穷、甘草各二两,当归、地黄各三两,芍药四两,放入水五升、清酒五升中煮成三升,再加阿胶二两令化尽。

  每服一升。日服三次,此方中“胶艾汤”。

  15、胎动(或腰痛,或抢心,或下血,或倒产,子列腹中)。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四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

  16、妇女崩中,血出不止。用熟艾一团,如鸡蛋大,阿胶(炒为末)半两,干姜一钱,水五碗,同煎服(先煮艾、姜至二碗半,倒出药汁,加阿胶化开,分三次服,一天服尽)。

  17、产后下血。用干艾叶、老生姜各半两,煎浓汤服。

  18、忽然吐血。用熟艾三团,加水五程式煮成二程式,服。又方:熟艾烧灰。取二钱,水送服。

  19、盗汗不止。用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加水一杯煎至作诚,临时温服。

  20、水眼肿痛。用艾烧烟,将碗盖住,过会,刮取碗内烟煤,以温水调匀洗眼,水中加一点黄连汁更好。

  21、脸上黑痣。用艾灰、桑灰各三程式,淋水循环几次取汁,浓煎成膏。

  常取少许敷痣上,能使痣烂脱。

  22、鹅掌风。用艾四至五两,加水四至五碗,煮五、六滚,倒入大口瓶内,将手心放在瓶口上,让热气熏。水冷,热后再熏。极为有效。

  23、小儿烂疮。用艾叶烧灰敷搽。

  24、背疮初发。在患处先贴上湿纸,先变干的地方是疮头,用艾烘灸,不计次数。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即消散。如不散,也不能内攻了。此方被赞为神方。

  25、虫蛇咬伤。用艾灸几次,有效。

  26、风虫牙痛。化蜡少许,摊在纸上,铺艾一层,卷纸成筒,烧烟熏鼻。

  又用口呵吸烟气,即可止疼消肿。

  茵陈蒿气味(茎、叶)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1、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2、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浴即愈。

  3、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用茵陈蒿两把,加水一斗五程式,煮成七升,先以皂荚汤洗,再以茵陈汤洗。隔一天洗一次。

  4、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5、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6、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青蒿释名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

  气味(吐、茎、根、子)苦、寒、无毒。

  主治1、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时及临星时各用温

  酒送下。

  2、虚劳盗汗,烦热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站冬末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米汤送下。此方名“青蒿丸”。

  3、疟疾寒热。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

  4、温疟(只热不冷,痰多)。用青蒿二两,在童便不浸过,焙干,加铅丹半两,研为末,每服二钱,白开水调下。

  5、赤白痢。用青蒿、艾叶等分,同豆豉捣用饼,晒干。每用一饼,以水一碗半煎服。此方名“蒿豉丹”。

  6、酒痔便血。用青蒿叶或青蒿茎,研为末。便前用冷水,便后用水酒调服。

  7、刀伤。用青蒿捣封伤口,血止即愈。又方:用青蒿、麻叶、石灰等分,一起捣烂晒干,临用时研成末搽伤处。

  8、牙齿肿痛。用青蒿一把,煎水嗽口。

  9、耳出脓汁,用青蒿末棉裹塞耳中。

  10、鼻中息肉。用青蒿灰、石砂等分,淋汁熬膏点息肉上。

  白蒿释名由胡、蒌蒿、蘩。

  气味(苗、根)甘、平、无毒。

  主治风寒湿痹、恶疮癞疾、夏月暴痢等。能杀河豚鱼毒。

  茺蔚(益母草)

  释名益母、益明、贞蔚、推、野天麻猪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质汗。

  气味(子)辛、甘、微温、无毒。

  (茎、叶)辛、微温、无毒。

  (花)微苦、甘、无毒。

  (根)甘、无毒。

  主治1、妇女胎前产后各种疾病。用连根收采的正在开花的益母草,阴干后,取叶及花、子,碾为细末,加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不限丸数,以病愈为度。如做成梧子大的丸子,则每服为五十至七十丸。服药时,随不同的病症,用不同的汤汁送下:(1)胎前脐腹前或作响,用米汤;(2)腹痛胎动,下血不止,用当归汤;(3)胎衣不下,死胎不下,横生倒产,用炒盐汤;(4)产后晕眼黑。发狂或不省人事,用童便和酒;(5)产后腹痛,时发寒热,出冷汗用童便和酒或薄荷自然汁;(6)产后痢疾,用米汤;(7)产后月经不调,用温酒;(8)产后中风,半身不遂,用童便和酒;(9)产后气喘咳嗽,面目浮肿,用温酒;(10)

  产后流鼻血,舌黑口干,用童便和酒;(11)产后大小便不通,烦躁口苦,用薄荷汤;(12)妇女久无子息,用温酒。此方名“济阴近魂丹”。

  2、产妇诸疾及内脏受伤瘀血等下。用益母草全草洗净,竹刀(忌铁刀)

  切为小段,不中煮烂,去草取汁,约得五、六斗。澄清半日后,滤去浊渣,以清汁在慢火上煎成一斗状如糖稀。收存瓶中。每取一杯,和酒内服。一天两次,此方名“益母膏”。

  3、尿血。用益母草捣汁服一升。

  4、赤白痢。用益母草(晒干)、陈盐梅(烧存性),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白痢以干姜汤、赤痢以甘草汤关定。此方名“二灵散”。

  5、小儿疳痢。用益母草嫩叶同米煮粥吃。到病愈为止。常服嫩叶汁亦可。

  6、痔疮下因。用益母草叶捣汁服。

  7、各种痈疮(妇女乳痈、小儿头疮,黄烂熟疮、疥疽阴蚀等)。用益母草切五升,加水一斗半,煮成一头号,分几次洗名贵怍。

  8、各种疔疮。用益母草捣烂封疮,另取益母草绞汁内服。又方:益母草,烧存性。先用刀划破疔根,挤出血,然后挑药入疔内,疔深者,用捻子把药送入底部。过一会,有污血流出,拭净,再次上药,直到看见红血乃止。一、二日后,根烂出,以针挑去,再敷上药,不久,合口自愈。

  9、喉闭肿痛。用益母草捣烂,加新汲水一碗,绞出浓汁一次饮下。冬月用益母草根。

  10、耳。用益母茎叶榨汁滴耳内。

  11、作洗婴汤。儿将生,先取益母草五两煎汤,儿生下后,即用此汤洗浴,可预防生疮生疥。

  夏枯草释名夕句、乃东、燕面、铁色草。

  气味(茎、叶)苦、辛、寒、无毒。

  主治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2、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3、血崩。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

  4、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用夏枯草捣烂,绞汁服一碗,极效。

  5、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

  6、汗斑白点。用夏枯草煎成浓汁,每天洗患处。

  7、瘰疬(不论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两,加水两杯,煎至七成,吃完饭过一段时间以后温服。体虚者,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并以膏涂患处。兼服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更好。

  刘寄奴草释名金寄奴、乌藤菜。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1、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茶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

  2、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各一合,一次温服。

  3、霍乱转痢用刘寄奴草煎汁内服。

  4、汤火伤。用刘寄奴捣末。先以鸡毛沾糯米资浆扫伤口,然后把药末敷上。

  5、赤白痢。用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多、加乌梅;白多,加姜。

  旋夏花释名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

  气味(花)咸、温、有小毒。

  主治1、中风壅滞。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卧时以茶汤送下五至十丸。

  2、小儿眉癣(小儿眉毛眼睫,因生过癣后不能复生)。用旋复花、赤箭(即天麻苗)、防风,等分为末,洗净患处,以油调涂。

  3、耳后生疮(月蚀疮)。用旋复花烧过研细。以羊油调涂患。

  青葙释名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鸡冠苋,子名草决明。

  气味(茎、叶、子)苦、微寒、无毒。

  主治(茎、叶)除皮肤中热,治恶疮,止金疮血。(子)镇肝,明目,去风寒湿痹。治眼病有验。

  鸡冠

  气味(苗、子、花)甘、凉、无毒。

  主治1、吐血不止。用白鸡冠花,在醋中浸煮七次,取出,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2、便血。用鸡冠花、椿根皮,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黄芪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3、痔久转瘘。用鸡冠花、风眼草,各一两,加水二碗煎汤多洗。

  4、下血脱肛。用白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加糊作丸,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又方:白鸡冠花(炒),棕榈灰、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5、月经不止。用红鸡冠花一味晒干研细。每服二钱,空心服,酒调下。

  忌食鱼腥猪肉。

  6、产后血痛。用白鸡冠花,酒煎服。

  7、白带。用白鸡冠花晒干为末,每天早晨空心服三钱,酒送下。如是赤带,可用红鸡冠花。

  8、白带兼沙淋。用白鸡冠花、苦壶芦等分,空心服,酒送下。

  9、赤白痢。用鸡冠花煎酒服。赤痢,用红花;白痢,用白花。

  红蓝花释名亦名红花、黄蓝。

  气味(花)辛、温、无毒。

  主治1、风疾兼腹内血气痛。用红花一两,分为四份。先取一份以酒一升,煎成一杯半,一次服下。不止,再服。

  2、一切肿疾。用红花熟捣取汁服。

  3、喉痹壅塞。用红花捣烂,取汁一小升服下,病愈为止。冬月无花,可用干花浸湿压汁煎服。

  4、胎死腹中,或胎衣不下。用红花煮酒服。

  5、产后血晕。用红花一两研细,分作二服,每服以酒二碗煎成一碗送下。

  6、耳出水。用红花三钱半、枯矾五钱,共研为末,先用棉花把耳擦净,

  然后把药末吹入耳内。无花则用枝叶为末亦可。有的处方只用红花一味,不用枯矾。

  番红花释名亦名消夫蓝、撤法即。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亦治惊悸。

  燕脂释名亦名赦。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防痘入目。用燕脂、蛤粉,共研为末。嚼汁点小儿眼内。

  2、痘疮倒陷。用干燕脂三钱、胡桃(烧存性)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胡荽煎酒送下。服两次即可见效。

  3、漏疮肿痛。用猪胆七个、燕脂子十个,洗水和匀,搽患处,几次即愈。

  大蓟、小蓟释名亦名虎蓟(大蓟)、猫蓟(小蓟)、马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千针草、野红花。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1、心热吐血。用小蓟叶和根,捣烂压汁,每次服二小碗。

  2、七窍出血。用刺蓟捣汁和酒服。或取干蓟研细,冷水送服。

  3、崩中下血。用大、小蓟根一升,泡在酒一斗中,经过五天,取酒常

  饮适量。亦可用酒煎蓟根服或用生蓟捣汁温服。又方:小蓟茎、叶,洗净,切细,研汁一碗,加生地黄汁一碗,白术半两,共煎到五成汁,温服。

  4、小产流血过多。用小蓟根、叶,益母草各五两,加水二大碗煎成一小碗,分二次服,一日服完。

  5、刀伤流血不止。用小蓟苗捣烂敷伤处。

  6、小便热淋。用蓟根捣汁服。

  7、疔疮恶肿。用大蓟四两、乳香一两、明矾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以出汗为见效。

  续断释名亦名属折、接骨、龙豆、南草。

  气味(根)苦、微温、无毒。

  主治刀伤、痈疡、折跌、能续筋骨。亦治妇女崩中漏血,破症结瘀血。

  1、妊娠胎动。用川续断(酒浸)、杜仲(姜汁炒,去丝)各二两,等分为末,加煮烂了的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2、产后诸疾(血晕、心闷、烦热、气接不上、心头硬、乍寒乍热等)。

  用续断皮一把,加水三升煎成二升,分三次服。

  3、打伤,闪了骨节。加续断叶捣烂敷伤处。

  漏卢释名亦名野兰、荚蒿、鬼油麻。

  气味(根、苗)咸、寒、无毒。

  主治1、腹内蛔虫。用漏卢为末,每取一匙,和饼子肉汤同服。

  2、小儿疳病肚胀,或常泻痢,冷热不调。用漏卢一两,研细。每服一

  钱,加猪肝一两或盐少许同煮熟,空心一次服完。

  3、冷劳泄痢。用漏卢一两、艾叶(炒)四两,共研为末。取末一半,加醋三升同熬成膏,别把另一半药末加入,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

  4、产后带下。治方同上。

  5、乳汁不下(乳内胀痛,积久成痈)。用漏卢二两半、蛇蜕十条(灸焦)、瓜萎十个(烧存性),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6、风痛,筋脉拘挛。用汛(麸炒)半两、地龙(去土,炒)半两,共研为末;另用生姜二两,取汁,加入三两蜜,同煎开几次,又加好酒五合,收存待用。服药时,取上制的药末,以收存的汤剂煨温后送下。此方名“古圣散”。

  7、背痈。用漏卢、连翘、生黄芪、沉香各一两,生粉草半两,大黄(微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服至热退便停药。此方名“漏卢汤”。

  8、白秃头疮。用漏卢草烧灰,加猪油调匀涂搽。

  苎麻释名气味(根、叶)甘、寒、无毒。

  主治1、咳嗽痰哮。用苎麻根(煅,存性)研细,取生豆腐蘸药三、五钱吃下。

  如无效,可用肥猪肉二、三片蘸药吃,有效。

  2、小便不通。用苎麻根、蛤粉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新汲水送下。

  3、小便血淋。用苎麻根煎汤多服。亦治其他淋病。

  4、妊娠胎动(妊妇忽下黄色恶汁,状录胶,或如小豆汁,腹痛难忍)。

  用苎麻根(去黑皮、切细)二升、银一块,加水九升煮成四升。每次取出一升,现酒半升煎成一升。分作二次服下。不用银亦可。

  5、肛门肿痛。用生苎麻根捣烂,令病人坐药上。

  6、脱肛不收。用苎麻根捣烂,煎汤熏洗。

  7、背痈初起。用苎麻根熟捣敷上,一天换药几次,肿消即愈。

  8、丹毒。用苎麻根煮成浓汁,一天洗三次。

  9、刀伤折损。夏日收取苎麻叶,和石灰捣作团,晒干收存。临用时研成末敷伤处,即血止止,并且容易结痂。

  苘麻释名亦名白麻。

  气味(果实)苦、平、无毒。

  主治1、一切眼疾。和茼麻子一升,研为末,放入猪肝的切片中,灸熟,切成细末。每服少量,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2、目生翳膜。用白麻子,去壳,放入猪肝薄片中,慢慢灸熟,研细,加醋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又方:用苘麻子装袋中,蒸熟,晒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温水送下。

  大青释名气味(茎、叶)苦、大寒、无毒。

  主治1、喉风喉痹。用大青叶捣汁灌服。

  2、小儿口疮。用大青七钱五分、黄连五钱,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服下。

  一天服二次,病愈为止。

  3、热病下痢。用大青四两,甘草、赤石脂各三两,胶二两,鼓八合,加水一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此方名“大青汤”。

  4、热病发狂。用大青一两,阿胶、甘草各二钱半,鼓二合,分三次煎服。此方名“大青四物汤”。又方:大青七钱半,犀角二钱半,栀子十枚,鼓二撮,分二次煎服(每服以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此方名“犀角大青汤”。

  小青气味(叶)温、无毒。

  主治敷痈肿疮疖,治血痢腹痛,解蛇毒。

  胡芦巴释名亦名苦豆。

  气味主治1、小肠气痛。用胡芦巴炒过,研细。每服二钱,茴香酒送下。

  2、肾脏虚冷,腹胁胀满。用胡芦巴(炒)二两,熟附子、硫磺各七钱五分,共研为末,加酒煎曲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四十丸,盐汤送下。

  3、疝瘕。用胡芦巴(酒浸,晒)四两、荞麦面(炒)四两、小茴香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酒或盐汤送下。服至两月后,大便出血脓,表示病根已经除去。

  4、偏坠或小肠疝气。用沉香、木香各半两,胡芦巴(酒浸,炒)、小茴香(炒)各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盐酒送下。此方名“沉香内消丸”。

  5、寒湿脚气(腿膝疼痛,行走无力)。用胡芦巴(酒浸一夜后焙干)、破故纸(炒香)各四两,共研为末;另取木瓜一个,切顶去瓤,放药入瓜内填满,将顶合上,蒸至极熟,然后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6、小腹有可动硬块,痛不可忍。用胡芦巴八钱,茴香六钱,巴戟(去心)、川乌头(炮,去皮)各二钱,楝实(去核)四钱,吴茱萸五钱,一起炒成细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五丸,盐酒送下。

  蠡实释名亦名荔实、马蔺子、马楝子、马薤、马帚、铁扫帚、剧草、旱蒲、豕首、三坚。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1、寒疝诸疾。用马蔺子一升,每日取一把,拌面煮食,食尽一升见效。

  2、喉痹。用蠡实一合,升麻五分,加水一升,煎至三合,再加蜜少许搅匀慢慢饮下。又方:马蔺子八钱、牛蒡子六儿,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温水送下。又方:马蔺根叶二两,加水一升半,煮成一碗,慢慢饮下。又方:用马蔺根捣汁三合,蜜一合,慢火合熬,点喉部,一天点五至七次。

  3、水痢。用马蔺子和等量的面粉(牛骨灰亦可),空心服一匙,米汤送下。又方:马蔺子、干姜、黄连各等分,研为散,每服二匙,热汤送下。

  极有效。忌猪肉和冷水。

  4、肠风下血。用马蔺子(研破,酒浸数日,晒干)一斤,何首乌半斤,雄黄、雌黄各四两,共研为末,以原业浸泡马蔺子的酒调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5、小便不通。用马蔺花(炒)、茴香(炒)、葶苈(炒),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

  6、痈疽。用马蔺花和牛膝一同煎服。

  恶实释名亦名荔实、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

  气味(子)辛、平、无毒。(根、茎)苦、寒、无毒。

  主治1、身肿欲裂。用牛蒡子二两,炒过,研细。每服二钱,温水送下。一日服三次。

  2、风热浮肿(咽喉闭塞)。用牛蒡子一合,炒半生半熟,研细。每服一

  匙,热酒送下。

  3、小舌痛。用牛蒡子、石膏,等分为末,茶调服。

  4、小舌痛。用牛蒡子(炒)、甘草(生),等分为末。水煎,含咽。此方名“启关散”。

  5、风热瘾疹。用牛蒡子(炒)、浮萍等分为末。每服二钱,以薄荷汤送下。

  6、牙痛。用牛蒡子(炒过),煎水含嗽。

  7、妇女吹乳。用牛蒡子一钱、麝香少许,温酒小口送下。

  8、关节肿痛(风热攻犯手指,赤肿床木,甚至攻达肩背两膝,遇暑热则便秘)。用牛蒡子三两,新豆豉(炒)、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

  9、流行性热症(小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思饮食)。用牛蒡根捣汁服一小碗,有效。

  10、伤寒抽筋(汗后受寒,手足抽痛)。用牛蒡根十条,麻黄、牛膝、天南星各六钱,先锉后研,加好酒一升,再同研,榨药取汁,煎成黑膏。

  每服一钱,温酒送下。一日服三次。

  11、一切风疾,年久不愈。用牛蒡根一升,生地黄、枸杞子、牛膝各三升,装在袋子里,泡在三升酒内。每天取饮适量。

  12、老人中风(口目抽动,烦闷不安)。用牛蒡根去皮,切一升,晒干,打成面,加大米四合,合做成饼,在豉汁中煮熟,添葱椒五味。经常空心取食,极有效。

  13、头面忽肿,或连手足红肿。用牛蒡根洗净研烂,加酒煎成膏,摊布上贴肿处。同时以热酒送服根末一、二匙,即感肿消痛减。

  14、头风白屑。用牛蒡叶捣汁,熬浓涂头上。第二天早晨,以皂荚水洗去。

  15、喉中热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

  16、牙痛。齿龈肿,用牛蒡根一斤,捣汁,加盐花一钱,在银器中熬成膏,涂牙龈。

  17、项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或将根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常服。

  18、小便不通、脐腹急痛。用牛蒡叶汁、生地黄汁各二合,和匀,加蜜二合。每取一合,又水半碗,煎开几次,调滑石末一钱服下。

  19、诸疮肿毒。用牛蒡根三条,洗净,煮烂,捣成汁,加米煮粥,每食一碗。

  20、月经不通(腹肋胀痛)。用牛蒡根二斤,锉小,蒸三遍,装入布袋,

  在二斗酒中泡五天。饭前温服一碗。

  呆耳释名亦名胡、常思、苍耳、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

  气味(实)甘、温、有小毒。(茎、叶)苦、辛、微寒、有小毒。

  主治1、久疟不愈。用苍耳子或根、茎,焙过,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送下。一天服二次。用生苍耳捣汁服亦可。

  2、大腹水肿,小便不利。用苍耳子灰、苈末等分。每服二钱,水送下。

  一天服两次。

  3、风湿挛痹。用苍耳子三两,炒为末,又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咽下。

  4、牙痛。用苍耳子五升,加水一斗,煮取五升,乘热含漱,冷即吐去另换热汁。用茎、叶煮水含漱或水中加少量盐都有效。

  5、鼻渊流涕。用苍耳子(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

  6、眼目昏暗。用苍耳子一升,研细,加白米半升煮粥每天吃。

  7、肿毒疔疖,无头恶疮。每年五月采苍耳根叶数担,洗净,锉细,煮烂,去滓留汁,武火煎滚,艾火煎稠,搅成膏,密封收存。称为“万应膏”。用时取出敷贴患处。牙疼,用此膏敷牙。喉痹,用此膏舌或噙化。

  8、诸风头晕。用苍耳叶,晒干,研细。每服一钱,酒调下。若有呕吐,则以蜜和药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十日后病愈。

  9、大风疬疾(麻风)。用嫩苍耳、荷叶,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一日服二次。又方:用苍耳叶为末,以大枫子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茶送下。一日服二次。

  10、鼻血不止。用苍耳茎叶捣汁一小碗服下。

  11、痔疮。用苍耳茎、叶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

  12、赤白痢。用苍耳草不拘多少,洗净,煮烂,把渣去掉,加蜜,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开水送下。

  无名精释名亦名天蔓菁、天门精、地菘、玉门精、麦句姜、蟾蜍兰、蛤蟆蓝、蚵草、豕首、彘颅、活鹿草、刘草、皱面草、母猪芥。果实名鹤虱,根名杜牛膝。

  气味(叶、根)甘、寒、无毒。李时珍说:“微辛、甘、有小毒”。

  主治1、吐血。用天名精晒干研细,每服一、二钱,茅花泡汤调服。

  2、咽喉肿塞,痰涎壅滞。用天名精根、叶捣汁,鹅毛蘸取扫入喉部。

  又方:用天名精、鼓捶草一同捣汁灌下。灌喉不行,可灌鼻。有吐就好。

  又方:天名精(春夏用茎,秋冬用根)一把、青矾半两,同研细,点患处,食吐脓血、痰涎即愈。

  3、风毒瘰疬。用地菘捣烂敷患处,药干后即更换。

  4、疔疮肿毒。用地菘叶和酒糟一起,捣烂敷患处。

  5、蛔虫、蛲虫。用鹤虱研为细末,每服一匙,肥肉汤送下。

  希莶释名亦名希仙、火锨草、猪膏母、虎膏、狗膏、粘糊菜。

  气味苦、寒、有小毒。一说:辛、苦、平、无毒。

  主治1、中风。夏日采莶枝、叶,洗净,九蒸九暴,但不宜太燥,捣碎为末,加炼蜜和丸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温酒开米汤送下。服后须吃饭三、五匙压药。连服数月,必见效。此方名“莶丸”。

  2、风寒下泻。用莶草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此方名“火锨丸”。

  3、痈疽肿毒。用莶一两、乳香一两、白矾(烧)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毒重者连服三次,汗出即是见效。

  4、疔疮发背。用莶草、五叶草(五爪龙)、小蓟、大蒜等分,捣烂,加热酒一碗,榨汁服下,得汗即效。

  5、反胃吐食。用莶草焙过,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

  五十丸,热汤送下。

  箬释名箬,音若。亦名辽叶。

  气味(叶)甘、寒、无毒。

  主治1、咽喉闭痛。用箬叶、灯心草,烧灰,等分吹喉部,有效。

  2、肺壅、流鼻血。用箬叶(烧灰)、白面各三钱,研匀,清水冲服二钱。

  3、月经不止。用箬叶灰、蚕纸灰,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4、肠风便血。用箬叶烧存性,每次服三匙,空心服,糯米汤送下。药中加少许麝香亦可。

  5、小便不通。用干箬叶一两,烧灰,加滑石半两,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6、妇女吹乳。用端阳节包粽子的箬叶烧灰,每服二钱,酒送下。累效。

  芦释名亦名苇、葭。花名蓬,笋名(音拳)。

  气味(根)甘、寒、无毒。(笋)小苦、冷、无毒。(茎、叶)甘、寒、无毒。(蓬)甘、寒、无毒。

  主治1、骨蒸肺痿(肺结核)。用芦根、麦门冬、地骨皮、生姜各十两,梧皮、茯苓各五两,加水二斗,煮成八升,去渣。分五次服。得汗即愈。

  2、心膈气滞,烦闷不下食。用芦根五两,锉小,加水三大碗,煮取二碗,去渣,温服。

  3、反胃上气。用芦根、茅根各二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4、霍乱烦闷。用芦根三钱、麦门冬一钱,水煎服。又方:芦叶一把,水煎服。

  5、吐血不止。用芦苇茎外皮烧灰(存性),研细,加蚌粉少许,拌匀。

  每服一、二钱,麦门冬汤送下。三服见效。

  6、肺壅咳嗽,微热。用芦苇茎(切小)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再加桃仁五十枚,薏苡仁、瓜瓣各半升,煮成二升服下,吐出脓血即愈。

  此方名“苇茎汤”。

  7、背疮溃烂。用陈芦叶为末,先以葱椒汤洗净患处,然后把药末敷上。

  8、中鱼、蟹毒。用芦根煮汁服。

  9、诸般血病。用芦花、红花、槐花、白鸡冠花、茅花等分,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甘蕉释名亦名芭蕉、夭苴、芭苴。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1、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2、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3、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4、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5、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6、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蓑荷释名亦名覆菹、草、苴、苴、嘉草。

  气味(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主治1、喉舌疮烂。用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

  2、吐血、痔血。用荷根一把,捣汁三升内服。

  3、月经不调。用荷根,切细,加水煎取二升,再加一点酒,空心服。

  4、受寒声哑。用荷根二两,捣烂取汁,加酒一碗,和匀,细细饮服。

  5、伤寒时症(温病初起,头痛,发热,脉盛)。用荷根、叶一起捣烂,榨汁服三至四升。

  6、杂物入目。用白荷根取心捣出汁,取汁滴入目中,杂物自出。

  灯心草释名亦名虎须草、碧玉草。

  气味((茎、根)甘、寒、无毒。

  主治1、伤口流血。用灯心草嚼烂敷患处。

  2、鼻血不止。用灯心草一两为末,加丹砂一钱。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喉痹。用灯心草一把,瓦上烧存性,加炒盐一匙,每取少许吹入喉中。又方:用灯心草灰二钱,加硼砂粉一钱,和匀,吹喉。又方:用灯心草、箬叶烧灰,等分和匀,吹喉。又方:用灯心草、红花烧灰,酒送服一钱。

  4、失眠。用灯心草煎水代茶喝。

  5、湿热黄疸。用灯草根四两,加酒、水各半,煮半日,露一夜,温服。

  木贼释名气味(茎)甘、微苦、无毒。李时珍说:“木贼气温,味微甘苦,中空而轻,阳中之阴,升也,浮也。也麻黄同形同性,故亦能发汗解肌,升散火郁风。

  主治1、目昏多泪。用木贼(去节)、苍术(淘米水泡过)各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茶调下。或加蜜做成丸子吞服亦可。

  2、急喉痹塞。用木贼在牛粪火上烧存性,每服一钱,冷水送下,血出即安。

  3、血痢不止。用木贼五钱,水煎,温服。一天服一次。

  4、泻血不止。方同上,一天服二次。

  5、肠痔下血。用木贼、枳壳各二两,干姜一两,大黄二钱半,一起在锅内炒黑存性,研细。每服二钱,粟米汤送下。甚效。

  6、大肠脱肛。用木贼(烧存性)研为末,敷肛部,并把它托入体内。药中加龙骨亦可。

  7、妇女血崩。用木贼、香附子各一两,朴硝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血色黑者用酒一碗煎,血色赤者用水一碗煎,连渣服下。一天服二次。脐下痛者,加乳香、没药、当归各一钱同煎。忌食生冷硬物及猪、鱼、面等。此方名“雷氏木贼散”。

  8、月经不净。用木贼(炒)三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每天服一次。

  9、胎动不安。用木贼(去节)、川芎,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碗,加金银一钱煎服。

  10、小肠疝气。用木贼锉细,微炒为末。沸汤送服二钱,有效。以热酒送下亦可。

  麻黄释名亦名龙沙、卑相、卑盐。

  气味(茎)苦、温、无毒。(根节)甘、平、无毒。

  主治1、流行热病(初起阶段)。用麻黄一两,水煎至半干,去渣留汁,加米及豉,煮成粥。先以热水洗澡,然后食粥,汗出即愈。

  2、伤寒黄疸。用麻黄一把,去节,棉裹,加酒五升,煮至半升,一次服完,微汗见效。此方名“麻黄醇酒汤”。

  3、黄肿、脉沉、小便不利。用麻黄四两,加水五升煮,去沫,再加甘草二两,煮成三升。每服一升。盖厚被让出汗。不汗,须再次服药。注意避风寒。此方名“甘草麻黄汤”。

  4、风痹冷痛。用麻黄(去根)五两、桂心二两,共研为末,加酒二升,以慢火熬成糖稀。每服一匙,热酒调下,汗出见效。注意避风。

  5、产后腹痛,血下不止。用麻黄去节,研成末。每服一匙,一日二、三服,血下尽即上。

  6、心下悸病(按:即心胆怯惧,胸部不快)。用半夏、麻黄,等分为末,加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水送下。一日服三次。此方名“半

  夏麻黄丸“。

  7、中风。用麻黄(去根)在慢火上煎熬,逐步加水,最后熬成膏,收存备用。每服一、二匙,热汤送下。

  8、盗汗、阴汗。用麻黄根、牡蛎粉,共研为末,扑身上。又方:麻黄根、椒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外用麻黄根、旧蒲扇,共研为末,扑身上。

  9、诸虚自汗(夜卧更甚,久则枯瘦)。用黄芪、麻黄根各一两,加牡蛎(淘米水浸洗后煅过)一起制成散剂。每服五钱,以水二碗,小麦百粒煎服。

  10、阴囊湿疮。用麻黄根、石硫磺各一两,米粉一合,共研为末,涂敷患处。

  地黄释名亦名(音户)、芑(音起)、地髓。

  气味(生地黄)甘、寒、无毒。(熟地黄)甘、微苦、微温、无毒。

  主治1、吐血唾血,补虚、除热,去痈疖。用生地黄不拘多少,三捣三压,取全部液汁,装瓦器中,盖严,在热水中熬浓,去渣再煎成糖稀状,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地黄煎”。

  2、利血生精。用地黄(切)二合,与米同煮,熟后以酥二合、蜜一合同炒香放入,再煮熟食下。此方名“地黄粥”。

  3、明目补肾。用生、熟地黄各二两,川椒红一两,共研为末,加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4、虚损(或大病后,或积劳后,四休沉滞,骨肉酸痛,呼吸力少,或小腹拘急,咽干唇燥,饮食无味,多卧少起)。用生地黄二斤,面一斤,捣烂炒干炒末。每服一匙,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5、病后虚汗(口干心躁)。用熟地黄五两,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分三次服,一天服完。

  6、咳嗽唾血,痈疽劳瘵。用生地黄汁十六斤、人参末一斤半、白茯苓末三斤、白沙蜜十斤,拌匀,小火熬三昼夜,成膏。每服一匙,开水或酒送下。此方名“玉膏”。

  7、吐血便血。用地黄汁六合,铜器煮开,加牛皮胶一两,等化尽后再加姜汁半杯。分三次服完。

  8、小便带血、吐血、耳鼻出血。用生地黄汁半升、生姜汁半合、蜜一合,调匀服。

  9、月经不止。用生地黄汁一碗,加酒一碗煎服。一天服两次。

  10、月经不调,久不受孕。用熟地黄半斤、当归二两、黄连一两,在酒中泡一夜,取出焙干研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米汤或温酒送下。;11、妊娠漏胎,下血不止。用生地黄汁一升,泡在酒四合中,煮开几次后服下,不止再服。又方:用生地黄为末,酒冲服一匙,昼夜各服一次。又方:用生地黄、熟地黄,等分为末。

  每服半两,空心服,白术、枳壳煎汤调下,每日服二次。此方名“二黄丸”。

  12、妊娠胎动。用生地黄捣汁,煎开,加鸡蛋白一枚,搅匀服下。

  13、产生血痛(腹中有硬块作痛)。有熟地黄一斤、陈生姜半斤,同炒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此方名“黑神散”。

  14、产后中风。用生地黄五两,捣出汁,生姜五两,也捣成汁。以生地黄渣浸姜汁中,生姜渣浸生地黄汁中,过一夜。次日取两药炒黄,焙干,研细。每服一匙,酒送下。

  15、胞衣不出。用生地黄汁一升,苦酒三合,调匀温服。

  16、热闷昏迷。用生地黄汁一碗灌下。如大渴饮水不止,则用生地黄根、生薄荷叶等分捣烂,榨取汗,加麝香不许,冷水调服。觉心下顿凉,即不再服药。

  17、疔肿乳痈。用生地黄捣烂敷患处,药变热,即须更换。

  18、跌打损伤,瘀血在腹。用生地黄汁三升,加酒一升半,共四升半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完。

  19、眼睛红痛。用生地黄、黑豆各二两,捣成膏,临卧时先以盐汤洗眼,再以药膏涂盖在眼皮上。次日晨,用水把药膏浸湿、洗掉。

  20、牙疳脓血。用生地黄一斤、盐二合,共捣成团,外用面裹住,投火中烧焦,剥出面壳,药中加麝香一分,研匀,贴患处。

  21、牙齿动摇。用棉裹生地黄放口中细嚼,令药汁作用于齿根,最后将汁涸下。

  22、耳中常鸣。用生地黄一截塞耳中,一天换几次。生地黄煨熟塞耳更好。

  23、犬咬伤。用地黄捣汁涂伤处。

  牛膝释名亦名牛茎、百倍、山苋菜、对节菜。

  气味(根)苦、酸、平、无毒。

  主治1、劳疟积久。用长牛膝一把,生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三次服完(清晨一服,未发疟前一服,临发疟时一服。)

  2、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用牛膝五两,研细,浸入生地黄汁五升中。

  日晒夜浸,直到汁尽。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久服于身体有益。

  3、妇女血病(月经淋闭,月经不来,绕脐寒疝痛,产后血气不调,腹中结症瘕不散诸病)。用牛膝在酒中浸一夜,取出焙干;另用漆炒令烟尽。各一两为末,加生地黄汁一升,慢火上熬成浓糊,团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万病丸”。

  4、胞衣不下。用牛膝八两、葵子一合,加水九升,煎成三升。分三次服。

  5、产后尿血。用川牛膝水煎常服。

  6、喉痹乳蛾。用新鲜牛膝根一把、艾叶七片,同人乳捣和,取汗灌入鼻内。不久,痰涎从口鼻流出即愈。不用艾叶亦可。又方:牛膝捣汁和陈醋灌病人。

  7、口舌疮烂。用牛膝浸酒含漱,亦可煎饮。

  8、牙齿疼痛。用牛膝研末含漱,也可以用牛膝烧灰敷患处。

  9、恶疮(人不知名)。用牛膝根捣敷。

  10、痈疖已溃。用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把,捣烂后涂疮上。

  紫菀释名亦名青菀、紫茜、返魂草、夜牵牛。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

  1、肺伤咳嗽。用紫菀花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一天服三次。

  2、久咳不愈,用紫菀、款冬花各一两,百部半两,捣、筛为末。每服三钱,以姜三片、乌梅一个,煎汤调下。一天服两次。

  3、吐血咳嗽。用紫苑、五味子炒过,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化一丸。

  4、产后下血。用紫菀末五撮,水冲服。

  5、缠喉风痹。用紫菀根一条,洗净,放入喉部,有涎出,病即渐愈。

  麦门冬释名亦名冬、禹韭、禹余粮、忍冬、忍凌、不死草、阶前草。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1、消渴。把大苦瓜捣成汁,泡麦门冬二两,过一夜,麦门冬去心、捣烂,加黄连(去皮毛)研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后服。

  一天服两次。两天后当可见效。

  2、吐血、鼻血。用麦门冬(去心)一斤,捣烂取汁,加蜜三合,调匀,分二次服下。

  3、齿缝出血。用麦门冬煎汤漱口。

  4、喉疮。用麦门冬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麦门冬煎汤送下。

  5、下痢口渴。用麦门冬(去心)三两、乌梅肉二十个,锉细,加水一升,煮成七合,细细饮下,有效。

  萱草释名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气味(苗、花)甘、凉、无毒。

  主治1、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随时取饮。

  3、大便后带血。用萱草根,加生姜(油炒)适量,酒冲服。

  萱草释名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气味(苗、花)甘、凉、无毒。

  主治1、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随时取饮。

  3、大便后带血。用萱草根,加生姜(油炒)适量,酒冲服。

  淡竹叶释名根名碎骨子。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叶)去烦热,利小便,消心。

  (根)堕胎、催生。

  鸭跖草释名亦名芩鸡舌草、碧竹草、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蝉花、蓝姑草。

  气味主治1、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

  2、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3、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

  4、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搓软敷贴患处。

  葵释名亦名露葵、滑菜。

  气味(苗)甘、寒、滑、无毒。

  主治1、流行性斑疮(斑疮很快传遍全身,疮中有白浆)。煮葵菜叶,与蒜齑合吃,有效。

  2、瘘疮不合。先以温热的淘米水洗净患处,再用葵叶微火烘暖贴上,贴过二、三百叶,把脓引尽,即可合口生肉。忌鱼、蒜、房事。

  3、汤火伤成疮。用葵叶研为末,敷患处。

  4、二便不通。用生冬葵根二斤,捣汁三合,生姜四两,取汁一合,和匀后分二次服。连服数剂即通。

  5、消渴,小便不利。用葵根五两,加水三碗煮汁,天明后服下。一天服一次。

  6、漏胎下血,血尽子死。用葵根、茎烧灰,酒冲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乳痈。用葵茎及子为末,酒冲服一匙。一天服二次。

  8、身面疳疮,出黄汁。用葵根烧灰,和猪油涂搽。

  9、产后淋沥。用葵子(亦作冬葵子)一合、朴硝八分,加水二升,煎成八合(先煎葵子,后下朴硝),一顿服。

  10、催产。用葵子一合,捣破,加水二升,煮成半升,一次服,不久便可分娩。

  11、乳汁不通(或乳房胀痛)。用蔡子(炒香)、缩砂仁,等分为末,热酒送服二钱,极验。

  12、胞衣不下。用葵子一合、牛膝一两,加水二升,煎成一升服下。

  13、脸上疮疖。用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蜀葵释名戎葵、吴葵。

  气味(苗)甘、微寒、无毒、滑。

  (花)咸、寒、无毒。

  (子)甘、冷、无毒。

  主治1、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

  2、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肠胃生痈(即内痈。败血腥秽,脐腹冷痛)。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怀忠丹”。脓血排尽后,宜服“十宣散”补养身体。

  4、诸疮肿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捣烂,加水调稠贴患处。

  5、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两,捣烂,加麝香半钱,水一大碗煎服。用根代花亦可。

  6、妇女带下(脐腹冷痛,面色萎黄)。用蜀葵花一两,阴干为末,每服一小匙,空心服,温酒送下。治赤事宜和红花,治白带用白花。

  7、酒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猪油调匀,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8、痈肿不穿头。用蜀葵子为末,水调敷患处,即穿。

  龙葵释名苦葵、苦菜、天茄子、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老鸦眼睛草。

  气味(苗、茎、叶、根)苦、微甘、滑、寒、无毒。

  主治1、去热少睡。用龙葵菜同米煮稀饭吃。

  2、小便不通。用龙葵根与木通、胡荽煎汤服。

  3、坠伤。用龙葵茎、叶捣汁服,以渣敷伤处。

  4、火焰丹毒。用龙葵叶加醋研为细末敷涂,能消红肿。

  5、背痈。用龙葵一两,研为末,加入麝香一分,研匀敷痈上。又方:用是蟆一个,同龙葵茎、叶捣烂敷痈上。

  6、诸疮恶肿。用龙葵茎叶捣烂,酒送服;另以药渣敷患处。

  7、天泡湿疮,用龙葵苗叶捣敷。

  8、吐血不止。用龙葵苗叶半两、人参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亲朋汲水送下。

  9、除蚤虱。用龙葵叶铺席下,次日脐虱尽死。

  酸浆释名醋浆、革针、苦耽、灯笼草、虎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

  气味(苗、叶、茎、根)苦、寒、无毒。

  (子)酸、平、无毒。

  主治1、热咳咽痛。用酸浆草为末,开水送服。此方名“清心丸”。同时还以醋调药末敷喉外。

  2、痔疮。用酸浆叶贴疮上。

  3、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蜀羊泉释名羊泉、羊饴、漆姑草。

  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1、黄疸。用蜀羊泉的把,捣汁和酒服,三、五次之后,即可见效。

  2、漆疮。用蜀羊泉捣烂涂搽。漆姑之名,由此而来。

  败酱释名苦菜、泽败、鹿肠、鹿首、马草。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腹痈有脓。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共捣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2、产后恶露。用败酱、当归各六分,续断、芍药八分,芎穷、竹茹各四分,生地黄(炒)十二分,加水二升煮成八合,空心服下。

  3、产后腹痛。用败酱五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

  4、蠼螋尿疮。用败酱煎汁涂搽,有效。

  款冬花释名款冻、颗冻、氏冬、钻冻、菟奚、虎须。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1、久咳不愈。用早晨取款冬花一小团,拌蜜少许,放有在瓦罐内烧烟,缺罐留一忆,让烟出,以口吸烟咽下。如此五日,至第六日,吃一餐羊肉包子,从此病愈。

  2、痰嗽带血。用款冬花、百俣,经蒸、焙后,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龙眼大。每天临睡时嚼服一丸,姜汤送下。

  3、口中疳疮。用款冬花、黄连,等分为末,以唾液调成饼子,将蛇床子煎汤漱口将饼子敷患处。

  鼠曲草释名米曲、鼠耳、佛耳草、无心草、香茅、黄蒿、茸母。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同款冬花。

  决明释名马蹄决明。

  气味(子)咸、平、无毒。

  主治1、多年失明。用决明子二升研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稀粥送下。

  2、青盲、雀目(按:青盲是外观正常,但不见物,雀目即夜盲)。用决明一程式、地肤子五两,共研为末,加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

  3、眼睛红肿。用决明子炒过,研细,加茶调匀敷太阳穴,药干即换,一夜肿消。

  4、头风热痛。治方同上。

  5、鼻血不止。用决明子末,加水调交,敷胸口处。

  6、癣疮蔓延。用决明子一两末。加水银、轻粉少许,研至极细,看不到水银星。擦破癣疮后再敷药。

  7、背疮初起。用决明子一升(捣碎)、生甘草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分二次服下。

  地肤释名地葵、地麦、落帚、独帚、王帚、扫帚、益明、涎衣草、白地草、鸭舌草。

  气味(子)苦、寒、无毒。

  主治1、风热赤眼。有地肤子一升(焙)、生地半斤取汁,共用饼,晒干,研细。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

  2、目痛、眯目。用地肤子榨汁点眼。

  3、雷头风(按:此病是头面肿痛、恶寒发热、太似伤寒)。用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汗出即愈。

  4、疝气。用地肤子炒后研细。每服一钱,酒送下。

  5、血痢不止。用地肤子五两,地榆、黄芩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温水调下。

  6、妊娠患淋。用地肤子十二两,加水四升,煎至二升半,分次服下。

  7、小便不通。用地肤草榨汁服,或用地肤草一把,加水煎服。

  8、眼睛受伤陷下。弩肉突出。用地肤叶(洗去土)二两,捣烂榨汁,每取少许点眼。冬季无鲜叶,取干叶煮成浓汁亦可。

  瞿麦释名锯句麦、大菊、大半、石竹、南天竺草。

  气味(穗)苦、寒、无毒。

  主治1、石淋。用瞿麦子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三日后可下石2、小便不利。用瞿麦二钱半,栝楼根二两,大附子一个,茯苓、山芋各三两,共研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如无效。每服可加至七、八丸,以小便通畅、腹中温暖为见效。

  3、下焦结热(小便淋闭或有血出,或大小便出血)。用瞿麦穗一两、甘草(炙)七钱五分、山栀子仁(炒)五钱,共研为末。每次取七钱,加连须葱头七个、灯心草五十根、生姜五片、水二碗,煎至七成,随时饮服。此方名“立效散”。

  4、子死腹中,或发作后几天还生不下。用瞿麦煮成浓汁服下。

  5、眼睛红肿、生疮。用瞿麦炒黄、研细。以鹅涎调匀涂眼边。用瞿麦捣汁涂眼亦有效。

  6、鱼脐疔疮(按:此疮初起时,隆肿狭长,一端有白色突出点,形状象鱼脐,因此得名。是一种险症)。用瞿麦烧灰,调油敷患处。

  7、咽喉骨鲠。用瞿麦研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8、竹木入肉。用瞿麦研为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或用瞿麦煮汁服。一天服三次。

  王不留行释名禁宫花、剪金花、金盏银台。

  气味(苗、子)苦、平、无毒。

  主治1、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连茎、叶阴干,煎成浓汁温服。很快见效。

  2、大便后下血。用王不留行研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

  3、刀伤失血。用王不留行十分,蒴翟叶十分,桑根白皮十分,川椒三分,甘草十分,黄芩、干姜、芍药、厚朴各二分,前三味,烧存性,后六味,研为末。两组和匀。治在伤。每服一匙,水送下;治小伤,只须用末敷伤处即可。妇女产后亦可服用。此方名“王不留行散”。

  4、妇女乳少。用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龙骨、瞿麦穗、麦门冬,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服药后再吃猪蹄汤,并一日数次用木梳乳,助乳汁流出。此方名“涌泉散”。

  5、头风白屑。用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搽头上。第二天清晨篦去。

  6、痈疽诸疮。用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两,蛇床子、牡荆子、苦竹叶、蒺藜子各三程式,大麻子一升,以水二头号半,煮取一斗,多次洗患处。此方名“王不留行汤”。

  7、疔肿初起。用王不留行子研为一末,加蟾蜍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汗出即愈。

  葶苈释名丁苈、大室、大适、狗荠。

  气味(苗、子)苦、平、无毒。

  主治1、阳性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用甜葶苈一两半(炒后研末)、汉防己末二两,和鸭血及头同捣极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视病情每服五至十丸,一天服三次,以小便通畅为验。

  2、遍身肿满,用苦葶苈(炒)四两,研细,和枣肉做成丸子,如梧子

  大。每服十五丸,桑白皮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3、在腹水肿。用革葶苈二升,炒后研末,与雄鸡血及头一起捣至极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小豆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葶苈二升,用酒五升泡一夜,服一合即通一天服三次。又方:葶苈一两杏仁十枚,同熬成黄色。取出捣烂,分十次服。

  4、肺湿痰喘。用甜葶苈炒为末,加枣肉和成丸子服下。

  5、咳嗽上气(不能睡卧,或遍体气肿,或单面肿、足肿)。用葶苈子三长,经微火熬研后,装入布袋,泡在清酒五升中。几日后饮酒,每次一小杯。一天饮四次。如病急,等不到酒泡透,可以榨汁服。

  6、肺壅喘急。用葶苈炒黄,研为末,加蜜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服药时先用大枣二十枚,加水三升,煎取二升,然后放入葶苈一丸,继续煎水至一升,一次服下,此方名“葶苈大枣泻肺汤”。

  7、月经不通。用葶苈一升,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棉裹,纳入阴道中。过一夜,换药一次,汗出即出可停药。

  8、突发颠狂。用葶苈一程式,捣极细,加白犬血和成丸子,如麻子大。

  每服二丸,酒送下,三服即愈。

  9、虫牙用葶苈、雄黄,等分为末调腊月猪油点痛处。

  10、瘰疬已溃。用葶苈二合、豉一升,捣烂作成饼子,如钱大,厚二分。

  安在疮孔上,外用艾灸使受温热,但不可伤肉,亦不可灸初起之疮。

  车前释名当道、浮以、马昔、牛遗、牛舌、车轮草、地衣、蛤蟆衣。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1、血淋作痛。用车前子晒干研细,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送下。

  2、老人淋病(身体发热)。用车前子五合,煮汁,去渣,用汁煮米粥吃,有效。常服此方,亦可明目。

  3、妊妇热淋。用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4、容易小产,用车前子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不饮酒者,可改用水送下。

  5、阴囊冷痛。肿满即成险症,用车前子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6、久患内障。用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常服有效。

  7、补虚明目(肝肾均虚,眼发黑共,或生障翳,迎风流泪)。用车前子、熟地黄(酒蒸后火焙)各三两,菟丝子(酒浸)五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驻景丸”。

  8、小便不通。用车前草一斤,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次,一方:上方再加冬瓜汁嗔或桑叶汁。

  9、小便尿血。用车前草捣汁五合,空心服。

  10、鼻血不止。用车前叶捣汁饮下。

  11、刀作。用车前叶捣烂敷伤处。

  12、湿气腰痛。和车前叶连根七棵、葱白连须七棵,枣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13、喉痹、乳蛾。用车前草、凤尾草捣烂,加霜梅肉少许煮酒,共研取汁。鸡乞求蘸取刷喉。

  14、两眼红痛。用车前草汗调眩硝末,临星时涂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

  15、目翳初起。用车前叶、敬杨叶等分,揉出汁,裹入两层桑叶中,悬阴处一夜。次日打开桑叶,以汁点眼。

  马鞭草释名龙牙草、凤颈草。

  气味(苗、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1、疟疾寒热。用马鞭草捣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

  2、鼓胀烦渴,身干黑瘦,用马鞭草锉细,晒干,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温服。

  3、大腹不肿。用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渣,再次浓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每服二、三丸,渐加至四、五丸,极效。

  4、阴囊肿痛(肿大中升,睾丸疼痛)。用马鞭草捣烂,涂搽。

  5、妇女经闭,结成索子。用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锉细,加水五斗,煎成一斗,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热酒化下。一天服二次。

  6、乳痈。用马鞭草一把、酒一碗、生姜一块,共捣汁内服,以渣敷患处。

  7、疥疮。用马鞭草捣汁,生饮半碗,忌触铁器,十日内愈。

  8、赤白痢。用马鞭草五钱、陈茶一撮,水煎服,极交。病初起时,用马鞭草根、焙干、捣碎成末,每服一匙,米汤送下。

  蛇含释名蛇衔、威蛇、小龙牙、紫背龙牙。

  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1、产后泻痢用蛇含极一反,浓煎服下。

  2、刀伤出血。用蛇含草捣烂敷伤处。

  3、身面恶癣。用蛇含草加生矾研敷。

  4、蜈蚣、蝎伤用蛇含划揉碎敷伤处。

  5、痈肿瘀血、产后积血等。作蛇含、大黄、附子、芍药、大戟、细辛、独活,黄芩、当归,莽草、蜀椒各一两,薤白十四枚,共研为末,在酒中泡一夜,加猪油二斤熬成膏收存,用时每服一弹丸大的经量,温酒送下。一天服两次。病在体外,则用膏敷涂。此方名“蛇含膏”。

  鳢肠释名莲子草、早莲草、墨烟草、墨头草、墨菜,猢狲、猪牙草。

  气味(草)甘、酸、平、无毒。

  主治1、乌须固齿。用鳢肠草连根一斤,酒洗净,洒盐四天淹三天,连汁放入油锅中炒存性,研为末。每天取末搽牙,连口水吞下。又方;鳢肠取汁,用盐炼干,研末搽牙,又方;鳢肠草一两半,麻姑饼三两,升麻、

  青盐各三两半,诃子(连核)二十个,皂角三个,晚蚕沙二两,共研为末,加薄醋、面糊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晒干,装泥瓶中,火煨令烟出存性,取出研为末,每日搽牙。此方名“旱莲散”。

  2、偏正头痛。用鳢肠草汁滴鼻中。

  3、疟疾。用鳢肠划捶烂,放在手上切脉处,药上压一个钱币,用布包好。过一段时间,药下皮肤起小泡,疟即止。这也一种灸法。称为“天灸”。

  4、尿血。用鳢肠草、车前草,等分研细,取汁。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5、大便下血。用鳢肠草,瓦上焙干,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6、痔漏疮发,用鳢肠草一反连根须洗净,捣成泥,以滚酒一杯冲入,饮汁,取渣敷患处。病得者三服即安。

  7、疔疮恶肿。将鳢肠草阴干,露一夜后收存。用时嚼一叶贴患处,边缘用消毒膏护住。

  8、风牙疼痛。用鳢肠草加一点盐在手心中,碎擦牙,痛即止。

  连翘释名异翘、旱莲子、兰华、三廉,根名连轺、竹根。

  气味(茎、叶)苦、平、无毒。

  (翘根)甘、寒、平、有小毒。

  主治1、瘰疬结核,用连翘、脂订等分为末,随时吞服。

  2、痔疮肿痛。用连翘煎汤熏洗,后以绿矾加麝香少许敷贴。

  3、痈疸肿毒。用连翘草及根各一升,加水一斗六升,煮成三升服。出汗为见效。

  蒴翟释名朔吊。接骨草。

  气味酸、温、有毒。

  主治1、手中偏风,取蒴翟叶,用火烤热,厚铺床上,趁热睡卧。叶冷则换。

  冬月取根捣碎,熬热后用。

  2、风湿冷痹。治方同上。

  3、寒湿腰痛。治方同上。

  4、脚气胫肿内痛。用蒴翟根研碎,加酒醋一起蒸熟。封裹肿痛处,一二日即消。

  5、浑身水肿,坐卧不得,用蒴翟根,去皮,捣汁一合,和酒一合暖服,鉴别有吐泻。

  6、头风眩晕。用蒴翟、独活、白石膏各一两,少枳实七钱半。每取三钱,加酒一碗,煎至六成服下。

  7、产后恶露不尽。用蒴翟二十两,锉细,加水一半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

  8、疟疾不止。用蒴翟一把,火炙到红,以不浓煎一碗,发病前服下。

  9、腹内突然出现硬块,极痛。用蒴翟根一小束,洗净切细,泡在酒二升中三晚,每温服五合至一升,一天服三次。

  10、鳖瘕坚硬(肿起如盆,不能星卧)。用蒴翟根白皮一把,捣成汁,和水服。

  11、风疹。用蒴翟叶捣烂敷搽。

  12、丹毒。用蒴翟叶捣烂敷搽。

  13、痈肿。用蒴翟烧灰、石灰,各淋取汁,然后合在一起,浓煎成膏,敷患处。能蚀掉恶肉,亦去痣瘢。膏制成后的有效期只有十日。

  蓝释名气味(蓼蓝实)苦、寒、无毒。

  (蓼蓝叶汁)苦、甘、寒、无毒。

  (吴蓝)苦、甘、冷、无毒。

  主治1、小儿赤痢。捣蓝汁二升,分四次服。

  2、惊痫发热。用干蓝、凝水石,等分为末,加水调匀敷头上。

  3、咳嗽气冲(喉里呼吸有声,唾很粘)。用蓝叶泡水,捣烂取汁一升,

  空心服下。过一会,用杏仁研成汁煮米粥。一、二日后再照上法服药、吃粥,待痰吐尽,病即愈。

  4、腹中鳖瘕,用蓝叶一升捣烂,加水三升绞汁。每服一升,一天服二次。

  5、服药过量,中毒烦闷。用蓝叶捣汁服。

  6、唇边生疮,年久不愈。用蓝叶一斤捣汁洗数次,有效。

  7、天泡热疮。用蓝叶捣敷。

  8、疮疹疼痛。用板蓝根一两、甘草一分,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取雄鸡冠血三、两点,同温酒少许调下。

  蓝淀释名靛气味辛、苦、寒、无毒。

  主治1、肺热咯血。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蛎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址个饼子,称为“青饼子”。每服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磅下。一天吃三次。

  2、小儿疳痢。随不同年龄大小。取适量青黛,以水研匀服下,有效《宫气方》说:“孩儿杂病变成疳,不问强羸女与男。烦热毛焦鼻口燥,皮肤枯槁四肢瘫。腹中时时更下痢。青黄赤白一般般。眼涩黄鼻孔赤,谷道开张不可看,引方便是”青黛散“,孩儿百病服之安。”

  3、烂眼,用青黛、黄连泡水洗。

  4、瘰疬未穿。用青黛、马齿苋同捣烂,每日敷患处。

  青黛释名靛花、青蛤粉。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1、肺热咯血。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晟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

  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十个饼子,称为“青饼子”。每服一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送下。一天吃三次。

  2、小儿疳痢。随小儿年龄大小,取适量青黛以水研匀服下,有效。《宫气方》说:“孩儿杂病变成疳,不问强羸女与男。烦热毛鼻口燥,皮肤枯槁四肢瘫,腹中时时更下痢,青黄赤白一般般。眼涩面黄鼻孔赤,谷道开张不可看,此方便是”青黛散“,孩儿面病服这安。”

  3、烂眼。用青黛、黄连泡水洗。

  4、瘰疬未穿。用青黛、马齿苋同捣烂,每日敷患处。

  甘蓝释名蓝菜。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利关节,明耳目,久服益肾,其叶使人不思睡,其子使人多睡。

  蓼释名气味(实、苗、叶)辛、温、无毒。

  主治1、霍乱烦渴。用蓼子一两、香豉二两,每服二凶,水煎服。

  2、胃冷不能饮食,冬卧脚冷,秋日取蓼晒干,用六十把,加水六石煮成一石,去滓,拌米饭造酒。酒熟后,每日饮适量。十天以后,眼明气壮。这样制成的酒,称为“蓼汁酒”。

  3、肝虚转筋,吐泻。用蓼茎、叶泻。用蓼茎、叶切三合,加水一碗、酒三合煎成四合,分二次服。

  4、小儿冷痢。用蓼叶捣汁服。

  水蓼释名虞蓼、泽蓼。

  气味(茎、叶)辛、无毒。

  主治1、、蛇咬伤。用水蓼茎、叶捣敷。

  2、脚气肿痛成疮。用水蓼汁搽洗。

  马蓼释名大蓼、墨记草。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杀肠中寄生虫。

  荭草释名游龙、石龙、天蓼、大蓼。

  气味(实)咸、微寒、无毒。

  主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亦治瘰疬、痞块。荭草的花能散血、消积、止痛。

  虎杖释名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

  气味(根)微温。

  主治1、小便淋。用虎杖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月经不通。用虎杖三两,凌霄花、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一钱,热酒送下。又方:虎杖一斤,去头,晾干,研细,在五斗吕中浸一夜,煎取二斗。加土瓜根汁、牛膝汁各二斗,一起熬浓,状如糖稀。每服一合,酒送上。昼两服,夜一服,月经即通。

  3、腹内突长结块,坚硬如石,痛如刺。用虎杖根一石,洗干,捣成末,掺入五升米饭中搅匀,倒好酒五斗泡起来。每饮一升半,忌食鲜鱼和盐。

  4、气奔怪病(皮肤下面发响声,遍身痒不可忍,抓之血出亦不止痒)。

  用虎杖、人参、青盐、细辛各一两,加水煎作一服饮尽。

  5、消渴。用虎杖、海浮石(烧过)、乌贼骨、丹砂,等分为末,渴时,以麦让冬汤冲服二钱。一天服三次,忌酒、鱼、面、生冷、房事。

  匾蓄释名扁竹、扁辨、扁蔓、粉节草、道生草。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1、热黄疸疾。用匾蓄放豉汁中,下五味,煮羹汤吃。

  2、蛔虫病。用匾蓄十斤,锉细,加水一石煎至一斗。去渣,再次煎浓。

  头天晚上禁食,次日空心服一升,虫即可打下。

  3、痔发肿病。用匾蓄捣烂取汁服一升。无效可再服。另取匾蓄汁和面作饼,一天吃三次。

  4、恶疮痂痒。用匾蓄捣烂封患处,痂落病愈。

  蒺藜释名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

  气味(子)苦、温、无毒。(白蒺藜:甘、温、无毒)。

  主治1、腰脊痛。用蒺藜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胡豆大,每服二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通身浮肿。有杜蒺藜每日煎汤洗。

  3、大便风秘。用蒺藜子(炒)一两、猪牙皂荚(去皮、酥炙)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盐茶汤送下。

  4、月经不通。有杜蒺藜、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5、难产(胎在腹中,胞衣亦不下;或者胎死)。用蒺藜子,贝母各四两,共研为末,米汤冲服三钱。过一会如仍不下,可再次服药。

  6、蛔虫病。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阴干收存。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多年失明。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阴干捣成散,饭后服,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8、牙齿动摇。用蒺藜去角,生研五钱,加水淡浆水半碗,盐少许,温时漱口,甚效。或以蒺藜根烧灰贴牙,亦能固齿。

  9、鼻塞多年,不闻香臭。用蒺藜两把,加水一大碗煮取半碗,先令病人仰卧。满口含饭。随好以药汁一合灌入鼻中,如不通,可再灌。至鼻中喷出一、两个小肉坨(息肉)子,病即愈。

  10、面上瘢痕。用蒺藜子、山栀子各一合,共研为末。加醋调匀。夜涂脸上,清晨洗去。

  11、白癜风。用白蒺藜子六两,生捣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一天服二次。一月后断根。服至半月时,白处见红点,即预示有效。

  12、疔肿。用蒺藜子一升,火熬,捣烂,以醋调匀封疮上。拔根即愈。

  13、蠼螋尿疮。用蒺藜叶捣烂敷患处。如无叶,可用子代替。

  谷精草释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

  气味(花)辛、温、无毒。

  主治1、脑痛、眉痛。用谷精草二钱、地在三钱、乳香一钱,共研为末。每用半钱,烧烟筒中,熏鼻。

  2、偏正头痛。用谷精草,研为末,加白面糊调匀摊纸上贴痛处,干了改换。又方:用谷精草末、铜绿各一钱,硝石半分,混匀,随头痛的左、右边,吸入左右鼻孔中。

  3、鼻血不止。用谷精草为末,每服二钱,熟面汤送下。

  4、目中翳膜。用谷精草、防风,等分为末,米汤冲服,甚验。

  5、小儿雀盲(夜盲)。用羊肺(按:张绍棠味古斋版本是用羊肝)一具,原物不洗,竹刀剖开,放入谷精草一撮,瓦罐煮熟,每天吃一些,有效。

  忌用铁器。如不肯吃,可炙熟后捣烂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海金沙释名竹园荽。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1、热淋急痛。用海沙草阴干,研末。每服二钱,煎生甘草汤调上。药中加滑石亦可。

  2、小便不通,脐下闷满。用海金沙一两、腊南茶半两、一起捣碎。每服三钱,生姜、甘草煎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3、小便膏淋如油。用海金沙、滑石各一两,甘草梢二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麦门冬煎汤服。一天服二次。

  4、血淋。用海金沙研为末。每服一钱,用沙糖水送下。

  5、脾湿肿满(腹胀如鼓,气喘,不能俯卧)。用海金沙三钱,白术四两、甘草半两、黑牵牛头一两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能泻为好。

  此方名“海金沙散”。

  半边莲释名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蛇咬伤。用半边莲捣烂,取汁饮下。药渣敷伤处。

  2、气喘。用半边莲、雄黄各二钱,共捣成泥,放碗内,盖好,等颜色变青后,加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3、疟疾。治方同上。

  紫花地丁释名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米布袋。

  气味苦、辛、寒、无毒。

  主治1、黄疸内热。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

  3、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

  4、疔疮肿毒。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

  加油调匀涂患处。

  5、喉痹肿痛。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见肿消释名气味酸涩、有微毒。

  主治1、痈肿、狗咬。用见肿消捣烂敷贴。

  2、一切肿毒。用见肿消草、生白芨、生白蔹、土大黄、生大蓟根、野荣麻根,共捣成饼,加硭硝一钱,和匀,贴患处。贴时留头,药干即换。

  用再加金线重楼及山慈姑更好。

  大黄释名黄良、将军、火参、肤如。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1、吐血、鼻血(心气不足)。用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热服。下泻即验。

  2、伤寒痞满(心下满而不痛)。用大黄二两、黄连一两,泡入麻沸汤中。

  过一会,绞渣取汁,分二次温服。此方名大黄黄连泻心汤。

  3、热病兼说胡话。用大黄五两,锉细,炒到微红,加水煎成膏子,每服半匙,冷水送下,此方亦治伤寒发黄。

  4、腰脚风痛。用大黄二两,切成小块,加少许酥油炒干,不能炒焦。

  捣烂筛过。每服二钱,空心服,煮开过多次的姜汤送下。泻出冷脓恶物,痛即止。

  5、风热积壅。用大黄四两、牵牛子(半炒)四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了,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白开水送下。如要微泻,每服可加十至二十丸。又方:基本上和上主栅,但不用炼蜜而用皂荚熬膏代替,称为坠痰丸或“全真丸”,又名“保安丸”。

  6、痰为面病(但水泻及胎前产后的痰病不可服用)。用大黄(酒浸,蒸熟。切晒)八两,生黄芩八两,沉香半两,共研为末,加青礞石(二两)

  和焰硝(二两)一起封固、煅红、研细的药末二两,以水和各药成丸,如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小病五、六十丸,缓病七、八十丸,急病一百二十丸,温水送下后,好静卧勿动,让药起作用。第二天,先下糟粕,次下痰涎。如未下,可再次服药,此方名“滚痰丸”。

  7、腹中痞块。用大黄十两,研为末,加醋三升、蜜两匙,和匀,煎成丸了,如梧子大。生前了三十丸,生姜汤关定。能吐泻即验。又方:陈石灰半斤,瓦器上炒至极热,等稍冷后,加大黄末(炒热)一两、桂心末(略炒)半两,以醋调成膏,摊在布上贴患处。又方:大黄二两、朴硝一两,共研为末,以大蒜同捣成膏贴患处。加放阿魏一两,更好。

  8、脾癖疳积。用大黄末三两,加醋熬成膏,倒在瓦上日晒夜露三天;再加硫磺一两(以形如琥珀者为好)、宫粉一两,一起研匀。十岁以下小孩,每服半钱,大人每服一钱半,米汤送下。忌生冷鱼肉,只吃白粥半月。如一服不愈,半月之后再服。

  9、小儿诸热。用大黄(煨熟)、黄芩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在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五至十丸,蜜汤送下。亦可加黄连,称为“三黄丸”。

  10、骨蒸积热,渐渐黄瘦。用大黄四分、加童便五六合,煎取四合,去渣服汁,分二次服。

  11、赤白浊淋。用大黄研末,每次取六分,放入破了顶的鸡蛋中,搅匀,蒸熟,空心吃下。三次见效。

  12、大便秘结。用大黄末一两、牵牛头末半两,和匀,每服三钱。用厥次序心烦现象者,酒送下,无此现象者,蜜汤送下。

  13、热痢,里急后重。用大黄一两,浸酒中半日,取出煎服。

  14、伤寒并热霍乱(涎流吐逆,不能言语,牙齿动摇,喘气闷绝)。用大黄、人参各半两,加水二碗,煎成一碗,热服即安。

  15、食后即吐。用大黄一两、甘草二钱半,加水一升,煮成半升,温服。

  16、产后血块。用大黄末一两,加头醋半升,熬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丸,温醋化下。

  17、男子疝气偏坠。用大黄末调醋涂患处,药干即换。

  18、头眼昏眩。用酒炒大黄,研为末,清茶送服二钱。

  19、风热牙痛。用大内烧存性,研为末,早晚擦牙。

  20、口腔糜烂。用大黄、枯矾,等分为末,擦牙,吐涎。

  21、鼻内生疮。用生大黄、杏仁捣匀,加猪油调涂。又方:用生大黄、黄连各一钱,麝香少许,共研为末,加重油调涂。

  22、损伤瘀血(从高处跌下或木石压伤,痛不可忍)。用大黄(酒蒸)

  一两、杏仁(去皮)三、七粒,共研细,加酒一碗,煎成六分,鸡鸣时服。至晚间有瘀血排下为验。

  23、冻疮。用水调大黄末涂搽。

  24、汤火伤。用大黄生研,调蜜涂搽,不惟止痛,而且灭瘢。

  25、蠼螋咬疮。用大黄研末敷上。

  26、肿毒初起。用大黄、五倍子、黄蘖,等分为末,新汲水调匀涂患处。

  每天四至五次。

  27、痈肿热痛。用大黄研末,加醋调匀涂患处。药干即换。

  28、乳痈。用大黄、粉草各一两,共研为末,加好酒熬成膏,摊布块上贴疮。同时,取药末一匙,温酒送服。次日有恶物排出。此方名“金黄散”。

  29、大风癞疮。用大黄(煨)一两、皂荚两刺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温酒送下。排出恶物如鱼脑状或乱发状,再雄黄花蛇药(“通天再造散”)

  商陆释名逐汤、当陆、章柳、白昌、马尾,夜呼。

  气味(根)辛、平、有毒。

  主治1、温气脚软。用商陆根切成小豆大,先煮熟,再加绿豆同煮成饭,每日进食,病愈为止。

  2、水气肿满。用商陆根去皮,切成豆大颗粒,装一碗,加糯米一碗,同煮成粥,每日空心吃下。微泻为好,不得杂食。又方:白商陆六两,取汁半合,加酒半升,基酌病人情况适量给服,腹泻为效。又方:白商陆一升、羊肉六两,加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和葱豉一起煨汤吃。

  3、腹中症结(硬如石块,刺痛异常)。用商陆根捣汁或蒸烂,摊布上,放在患处,药冷即换,昼夜不停。

  4、产后腹大、坚满,喘不能卧。用商祟根一两、大埋葬一两半、甘遂(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三钱,热汤调下,腹泻即停药。引方名“白圣散”。

  5、五尸注痛(尸注病明是:腹痛胀急,不得喘息,上攻心胸,旁攻两胁,或垒块涌起。——按尸注常提到的有:一飞尸:游走皮肤,洞穿脏腑;二、游尸:附骨和主肉,攻凿血脉;三、风尸:只觉疼痛,而不积压痛在何处;四、沉尸:弹绵脏腑,冲引肺胁)。用商陆根煎烂,装布袋中,乘热熨痛处,药冷好换。

  6、石痈(痈硬如石,不出脓)。用一商陆根捣烂搽涂患处,药干即换。

  此方亦治湿疮、疖子。

  狼毒释名气味(根)辛、平、有大毒。

  主治1、心腹痛。用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烂,加蜜成丸,如梧子大。第

  一天服一丸,第二天服二丸,第三天服三丸,然后又加一丸起至三丸止,如此循环直以病愈。

  2、腹中冷痛(民证停痰,两胁痞满)。用狼毒三两、附子一两、旋复花三两,共捣为末,加蜜做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饭前服。白开水送下。每天服三次。

  3、阴疝(睾丸缩入腹中,急痛)。用狼毒四两、防风二两、附子三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日夜连服三次。

  4、寄生虫病。用狼毒研细,取一钱,加糖一块,临醒时空腹服,水送下。次早即有虫排出。

  5、干湿虫疥。用狼毒(不拘多少)捣烂,以猪油、马油调搽患处。睡时勿以被蒙头,恐药气伤脸。

  6、积年疥癞。用狼毒一两,一半生研、一半炒研,加轻粉三合、水银三钱,共为末,浸清油中三日(油中加茶末少许),蘸油涂患处。同时以口鼻在药碗上吸气以助药效。

  7、积年干癣(抓破则出黄水,每逢阴雨即痒)。用狼毒末涂搽。

  8、恶疾风疮。用狼毒、秦艽,等分为末,每服一匙,温酒送下,一天服一至二次。

  防葵释名房苑、梨盖、利茹。

  气味(根)辛、寒、无毒。

  主治1、肿病。用记葵研为末,每服少许,温酒送下。

  2、癫狂邪疾。治方同上。

  3、伤寒动气(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用防葵一两,木香、黄芩、柴胡各半两。各药混合后,每取半两加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此方名“防葵散”。

  狼牙

  释名牙子、狼齿、狼子、犬牙、抱牙、支兰。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1、刀伤。用狼牙草的茎、叶熟捣贴伤处。

  2、尿血。用狼牙草(焙干)、蚌粉(炒)、槐花、百药煎,等分为末。

  每服三钱,空心服,淘米水调下。

  3、寸白虫(按:即绦虫)等。用狼牙五两,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服药前一天,禁食,次日清晨,服药一合,浆水送下。全剂服完,病即愈。

  4、妇女阴痒。用狼牙二两、蛇床子三两,煎水热洗。

  5、妇女阴蚀(阴部溃烂)。用狼牙三两,加不四升煎取半升,洗患处。

  一天四至五次。

  6、停耳出汁。用狼牙研末,裹棉中,塞耳内。

  7、毒蛇伤螫。用狼牙根或叶捣烂,加猪油调匀涂搽。

  闾茹释名离娄、掘据、白色者名草闾茹。

  气味(根)辛、寒、有小毒。

  主治1、痈疽肿痛。用闾茹一两,研为末,每服一匙,温水送下。

  2、疥疮。用闾茹研为末,加轻粉、香油调匀敷涂。

  3、伤寒咽痛(毒气上攻发肿)。用指甲大小的闾茹一块,放口中嚼汁咽下。

  大戟释名邛钜、下马仙。

  气味(根)苦、寒、有小毒。

  主治1、水肿喘包。用大戟(炒)二两、干姜(炮)半两,共研为末,每服

  三钱,姜汤送下。以大小便通畅为度。

  2、水病肿满。用大戟、当归、橘皮各一两,切碎,加水二升,煮取七俣,一次服下,病重者,再服一次可愈。病愈后,一年之内须慎饮食,不吃刺激性大的东西。

  3、水肿腹大(或遍身浮肿)。用枣一半,放锅内,上面盖着大戟的根、苗,不加盖煮熟,随时取枣吃下,枣尽病愈。又方:大戟、白牵牛、木香,等分为末。每取一钱,纳入剖开的猪肾中,用湿纸包好煨熟,空心吃下。

  4、牙痛。把大戟放口中齿痛处,咬定。止痛效果好。

  泽漆释名漆茎、猫儿眼睛草、绿叶绿花草、五凤草。

  气味(茎、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1、咳嗽上气、脉沉。用泽漆三斤,加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渣,汁中再加半夏半升,紫参、白前、生姜各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心各三两,最后煎成药汁五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三次。

  2、心下伏瘕(大如杯,不能进食)。用泽漆四两,大黄、葶苈各三两,捣烂筛细,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一天服三次。

  3、水所蛊病(按:此病的病象是腹满,喘息、浮肿)。用泽漆晒干,研为末,加枣肉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二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腹中觉暖、小便通畅,即为服药见效。

  4、脚气赤肿,走路疼痛。用泽漆鹭鸶藤、蜂窠,等分为末。每取一两,加水五碗煎成三碗,熏洗痛处。

  5、牙痛。用泽漆研为末,开水泡汁漱口。

  6、瘰疬。用泽漆一、二捆,加水二桶,熬成一桶。去渣,再熬成膏一碗,收存瓶中。用时先以椒、葱、槐枝把患处洗净,然后用膏涂搽,几次之后好可见效。

  7、癣疮。用泽漆晒干,研为末,调油涂搽。

  甘遂释名白泽、主田、鬼丑、陵泽、甘泽、重泽、苦泽。

  气味(根)苦、寒、有毒。

  主治1、水肿腹满。用甘遂(炒)二钱二分、牵牛一两半,共研为末,煎为水剂,随时服用。

  2、身面浮肿。用甘遂二钱,生研为末,放入猪肾中,外包湿纸煨熟吃下。每日吃一次至四、五次。如觉腹鸣,小便亦通畅,即是见效3、肾水流注(腿膝挛急,四肢肿痛)。用上方加木香四钱,每用二钱,煨熟,温酒嚼下。泻下黄水为验。

  4、大小便不通用甘遂五钱(半生半炒)、胭脂坏了十文,共研匀。每服一钱,加白面四两,和水做成面片,煮熟淡食。待大小便通畅后,再服平胃散加熟附子,每取二钱煎服。

  5、水鼓气湍。用甘遂、大戟各一两,慢火炙后,共研为末。每取二、三分,加水半碗,煎开几次,待温服下。不过十服见效。

  6、脚气肿痛。和甘遂半两,木鳖子仁四个,共研为末。每取四钱,放入猪肾中,湿纸包好煨熟,空心吃,米汤送下。不过十服见效。

  7、疝气偏肿。用甘遂、茴香,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痞症(发热、盗汗、胸背疼痛)。用甘遂包在面中,放浆水内煮十沸,去面。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黄,研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每服一钱,临星时服,冷蜜水送睛。忌油腻鱼肉。

  9、消渴。用甘遂(麸炒)半两、黄连两,共研细,加蒸饼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丸,薄荷汤送下。忌甘草。

  10、风痰迷心癫痫。用甘遂二钱,研为末,放在猪心里。缚紧,纸懈,煨熟。取药出,加辰砂末一钱,分成四份。每服一份,半用过的猪心煎汤调下。以大便下恶物为效,否则须再次服药,此方名“遂心丹”。

  11、小儿马脾风(风热喘促,闷乱不安)。用甘遂(包面中,煮过)一钱半、辰砂(水飞)二钱半、轻四化建设少许,共研为末。服时,先取少许浆不,滴入一为油,然后放药末二、三分在油上。等药下沉,去浆灌服。此方名“无价散”。

  12、麻木疼痛。用甘遂二两、蓖麻子仁四两、樟脑一两,共捣作饼,贴患处。此方名“万灵膏”。内服甘草汤。

  13、突然耳聋。用甘遂半寸。棉裹插耳内,口中嚼少许甘草。

  续随子释名千金子、千两金、菩萨豆、拒冬、联步。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1、小便不通。用续随了(去皮)一两、铅丹半两,同炒,加蜜捣成团,装瓶中,埋阴焉得虎子。春末前取出,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木通汤化药送下。如病急,亦可临时合药。

  2、水肿。用续随子一两,去壳,研细,压去油,再研细,分作七付,每治一人有一付。男子有酒下,女子用荆芥汤下。五更现服,不久,腹泻,但天大亮后泻自停。可另服厚朴汤补身体,习盐、醋一在昊,病即不复发。

  3、症块。用续随子三十枚、腻粉二钱、青黛(炒)一钱,共研为末加糯米饭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打破,以大枣一枚烧熟,去皮核后,和药一起嚼烂,冷茶送下。半夜后泻出积聚恶物即见药效。

  4、蛇咬伤。用续随子仁七粒、重台六分,捣烂,筛过,制成散剂,酒送服一匙,另用唾液调药末涂伤处。

  莨菪释名天仙子、横唐、行唐。

  气味(子)苦、寒、无毒。

  主治1、突发颠狂。用莨菪三升,研细,在一升酒中泡几天。去渣,煎成浓汁。一天内分三次饮完。如觉头中似有虫行,额部及手脚现红点,即是病快要好的现象。

  2、风痹厥痛。和莨菪三钱(炒),大草乌头、甘草各半两,五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为衣。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汤送下。

  3、久咳不止(痰有脓血)。用莨菪子五钱,先煮后炒,研细,加酥油如

  鸡收蛎的量,大枣七枚,同煎至油尽。取枣日食三枚。又方:取莨菪子三撮吞服,一天服五、六次,极验。

  4、长期水泻。用干枣十个,去核,填入莨菪子,扎定,烧存性。每服一钱,粟米汤送下。

  5、赤白痢。用大黄(煨)半两、莨菪子(炒黑)一撮,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6、肠风下血。用莨菪子一升,晒干、捣烂、筛细;生姜半斤,取汁;同入银锅中加二升。一起煎成浓糖稀状,再倒入酒五升,慢火上进一步煎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天早晨用酒送服三丸,视病情可增至五、七丸。安服有微热。勿惊异,病重的人服过三日,当有下泻病愈后,泻亦止。

  7、脱肛不收。用莨菪子炒过,研为末,敷患处。

  8、风牙虫牙。用莨菪子一撮,放在小口瓶内烧类。以小管引烟入病齿处。又方:把莨菪子装入瓶内,热汤淋药得气,吸入口中,药冷即换。

  有涎出,可吐去。

  9、风毒咽肿或瘰疬咽肿,吞水不下。用莨菪子研为末,每服两小匙,水送下。极效。

  10、乳痈坚硬。用新莨菪子半匙,清水一碗磅服。注意不得把药嚼破。

  11、恶疮似癞,长期不愈。用莨菪子烧存性,研为末,敷患处。

  12、跌打损伤。用莨菪子三工业区末,加羊油调涂伤处。

  蓖麻释名气味(子)甘、辛、平、有小毒。

  主治1、半身不遂,失音不语。取蓖麻子油一升、酒一斗,在铜锅中煮熟,细细服下。

  2、口目歪斜。用蓖麻子仁捣成膏,左边斜则贴右,右边斜则贴左。有效。

  3、风气头痛。用乳香、狎麻仁等分,捣成饼,贴太阳穴。又方:蓖麻仁半两、枣肉十五枚,捣涂纸上,卷成筒子插入鼻中,有清鼻滋流下即愈。

  4、鼻塞不通。用蓖麻子仁二十粒、在枣(去皮)一枚、捣匀,棉裹塞鼻中。一天换药一次。三十天以后,鼻通,嗅觉恢复。

  5、急性喉痹,牙关咬紧。用蓖麻仁研烂,纸卷作筒,烧出烟,熏吸喉部,此方名“圣烟筒”。

  6、咽中疮肿。用蓖麻子仁一枚、朴硝一一,同研细,新汲水送服,连进二、三服,很见效。

  7、水气胀满。用蓖麻子仁研细,加水得三合,清晨一顿服尽,中午有青黄水排出。身体强壮的人,蓖麻子可服五粒。

  8、脚气病。用蓖麻子七烂,去壳,研烂,同苏合香调匀贴足心,痛即止。

  9、小便不通用蓖麻仁三烂,研细,包成纸捻,插入尿道,即通。

  10、子宫脱出。有蓖麻子仁、枯矾、等分为末,铺纸上,把子宫托入;同时以蓖麻子仁十四枚,研成膏涂顶心。

  11、催生下胎(不拘生胎死胎)。用蓖麻子二个、巴豆二个、麝香一分,共研匀,贴脐上并足心。

  12、一切毒肿。用蓖麻子仁捣烂,敷患处。

  13、疠风(鼻塌下,手指弯曲,指节疼痛,渐至断落)。用蓖麻子一两,去皮,黄连一两,锉如豆大,同泡在水一升中,几日后,取蓖麻子一枚劈破,以泡药的水送服。以后蓖麻子有得每次可增到四、五枚。肚子稍泻,并不碍事,泡药的不用完后,可添加新水。两月肥后,试吃大蒜猪肉。用如不发病,即服药已经收效。如仍发病必继续服药。

  14、瘰疬结核。用蓖麻子炒,去皮,每睡时服二、三枚,有效。但一生不可再吃炒豆。

  15、肺风面疮(起白屑或微有赤疮)。用蓖麻子仁五十粒,白果、枣各三个、瓦松三钱、皂角一个,共捣烂,做成团子,用以洗面。

  16、脸上雀斑用蓖麻子仁、蜜陀僧、硫磺和呈钱,共研为末。以羊脑髓和匀,每夜敷斑上。

  17、突然耳聋。用蓖麻子一百个,去壳与大枣十五枚,一起捣烂,稍加人乳,做成锭子。用时取一枚裹棉花中塞耳内。一天换药一次。以二十日病愈。

  18、汤火伤。用蓖麻子仁蛤粉,等分为末,汤伤以油调搽,火灼以水调搽。

  蜀漆释名蜀漆是常山的苗,功用是相同。

  气味辛、平、有毒。

  主治1、截疟:截疟诸汤:用常山三两、浆水三升,泡一夜,煎取一升。发病前一次服完,能吐为好。又方:用常山一两秫米一百粒,加水六升,煮成三升,分三次服(先一夜、未发时、临发时各一次)。又方:常山(酒煮后晒干)、知母、贝母草果各一钱半,加水一杯,煎半熟,五更时热服。药渣泡酒,发病前取饮。

  截疟诸酒:用常山一两,酒一升,泡二、三日后,分三次服完:清早一服,过一会再服,发病前第三次服。又方:治间日疟:常山一钱二分、大黄二钱半、炙甘草一钱二分,加水一碗半,煎至五成,叫做“醇”,发病日蝗五更温服;原药再加水一碗,煎至五成,叫做“”,未发病之日温服。此方名“醇汤”,甚验。又方:治久疟不止:常山一钱半、槟榔一钱、丁香五分、乌梅一个,酒一盏,泡药一夜,五更时饮下。一服便止,永不发病。

  截疟诸丸:常山三两,研为末。加鸡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在。瓦器内煮熟,取出晒干收存。每服二十丸,竹叶汤送上,五更一服,天明后一服,发病前一服,此方名“恒山丸”。数年不愈的疟疾,服两剂即愈;一月左右者,只须一剂。又方;常山捣成末,取三两,黄丹一两,加白蜜共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病发前服三丸,过一会再服三丸,临归病时又服三丸,酒送下。此方名“丹砂丸”。又方:常山二两、黄丹半两、乌梅(连核瓦焙)一两,共研为末,加糯米粉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凉酒送下。先一夜一服,天明时一服,午后才进食,此方名“黄丹丸”。又方:用常山三两、知母一两、甘划昱两,共研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发病前服十丸,稍后服七丸,再后服五、六丸。

  又方:治一切疟,用常山四两,炒存性,草果二两,炒存性,共研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卧时服五十丸,冷酒送下。五更时再服一次。忌鹅羊热物。此方名“瞻仰丸”。又方:常山八两,酒浸后先蒸后焙,加要槟榔二两,生研末,拦糊作丸,如梧子大。如上方服法服丸子,此方名“胜金丸”。又方:常山、槟榔各一两,生研,加穿山甲的甲片(煨焦)一两半,共三工业区末。以糯米粉和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黄丹

  为衣。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服法同上此方名“二圣丸”。

  2、牝疟(只寒不热)。用蜀漆(去母煅三日暗伤)龙骨各二钱,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临发病之昌早晨一服,发病前再一服,浆水调下。如系温疟(热多于寒)又加蜀漆一钱,此方名“蜀漆散”。

  3、牡疟(只热不寒)。用蟓漆一钱半、甘草一钱、麻黄二钱、牡蛎粉二钱,先以水二杯,煎麻黄、蜀漆,去沫,再将其余各药倒入同煎至一杯,未发病前温服,得吐则疟止。

  4、妊娠疟疾。用常山(酒蒸)、石膏(煅)各残,乌梅(炒)五分,甘草四分,加水一碗、酒一碗泡一夜,天明时温服。

  5、小儿惊风暴死。用蜀漆(炒)二钱、牡蛎一钱二分,浆米煎服。吐出痰涎即愈。此方名“千金汤”。

  藜芦释名山葱、葱苒、葱炎、葱葵、丰芦、憨葱、鹿葱。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1、风痰。用藜芦十分、郁金一分,共研为末。每服二、三分,温浆水一碗送下。

  2、中风,牙关紧闭。用藜芦一两,去苗头,在浓煎的防风汤中泡过,焙干,切细,炒成微褐色,研为末。每服半钱,小儿减半。温水调药灌下。以吐风涎为效,末吐财服。又方:治中风后口吐涎沫,喉中发拉锯声:取藜芦一分、天南星一个(去浮皮,挖一小坑,倒入醋少许,在火上烘成黄色),共研为末,加生面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温酒送下。

  3、痰疟。用藜芦末半钱,温齑水调下。引吐为好。又方:藜芦、皂荚(炙)各一两,巴豆二址五枚,熬黄,研成末,加蜜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空心服一丸,未发病时服一丸,临发病时又服一丸。宜暂时禁食。

  4、黄疸肿疾。用藜芦在火灰中炮过,取出研细。每服小半匙,水送下。

  数服可愈。

  5、牙齿虫痛。用藜芦研为末,填入病齿孔中,有特效。但不能吞汁。

  6、头风白屑。甚痒。用藜芦末掺入头发中,把头包二天,避风。

  7、疥癣虫疮。用藜芦末调生油涂搽。

  8、误吞水蛭。用藜芦炒过。研为末,水送服一钱刚愎自用将水蛭吐出。

  附子释名其母名曰乌头。

  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1、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

  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引方名“麻黄附子甘草汤”。

  2、少阴发热(少阴病初得,反发热而脉沉)。用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细辛二两,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成,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此方名“麻典附子细辛汤。”

  3、少阴下利(下得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不恶寒,反而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用大附子一个(去皮,切成片)、甘草(炙)二两、干姜三两,加不沽升,煮成一升,分两次温服,脉出现即愈。面赤,加葱九根;腹痛,加芍药二两;干呕,加生姜二两;咽痛,加桔梗一两;利止,而脉不出,加人参二两。此方名“脉四逆汤”。

  4、阴病恶寒(伤寒已发汗,不解,反恶寒,是体虚的现象)。芍药三两、甘草(炙)三两、附子(炮,去皮)一枚,加水五程式,煮成一升五合。

  分次服下。此方名“芍药甘草附子汤”。

  5、阴盛格阳(病人躁热面饮水、脉沉、手足厥逆)。用大附子一枚,烧存性,研为末,蜜水调服。逼散寒气后使热气上升,汗出乃愈此方名“霹雳散”。

  6、中风痰厥(昏不积压人,口眼歪斜)。用生川乌头、生附子,都去掉皮脐,各取半两,和一南星一两,生木香二钱五分。各药混合后,每取五钱,加生姜十片、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此方名“五生饮”。

  7、风病瘫缓(手足软垂,口眼歪斜,语音蹇涩,步履不正)。用川乌头(去皮脐),五灵脂各五两,共研为末,加龙脑、麝香温酒送下。一天

  服三次。服至五、七丸,便觉手能抬动。脚能移步,吃至十丸,可以梳头,此方名“神验乌龙丹”。

  8、风寒湿痹(麻木不仁,或手足不遂)。用香白米煮粥一碗,加入生川乌头末四钱,慢熬适当,下姜汗一匙、蜜三大匙,空腹服下。或加薏苡末二亦可。

  9、风痫。用生川乌头(去皮)二钱半、五灵脂半两,共研为末,加猪心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姜汤送下。

  10、小儿慢惊(抽筋,涎壅厥逆)。用生川乌头(去皮脐)一两、全蝎十个(去尾),分作三他,每服用水一碗、姜七片煎药饮下。

  11、小儿囟陷。用乌头附子(生,去皮脐)二鲷、雄黄八分,共研为末。

  以葱根捣和作饼巾2陷处。

  12、脚气肿痛。用黑附子一个(生,去皮脐),研为末,加生姜汁调成膏涂肿痛处。药干再涂,到肿消为止。

  13、多年头痛。用川乌头、天南星,等分为末,葱汁调涂太阳穴。

  14、耳鸣不止。用乌头(烧作灰)、菖蒲,等分为末棉花裹着塞耳内。

  一天换药两次。

  15、牙痛。用附子一两(烧灰)、枯矾一分,共研为末,擦牙。又方:川乌头、川附子,生三匣面糊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次以制包一丸咬口中,又方;用炮附子末纳牙孔中,痛乃止。

  16、虚寒腰痛。用鹿茸(去毛,酥炙微黄)、附子(炮,去皮脐)各二两,盐花三分,共三工业区末,加枣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17、寒热疟疾。用附子一枚重五钱者,裹在面中火煨,然后去面,加人参、丹砂各一钱,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未发病前连进三服。如药有效,则有呕吐现象或身体有麻木感觉,否则次日须再次服药。

  18、水泄久痢。用川乌头二枚,一枚生用,另一枚以黑豆半合同煮熟,一起研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黄连汤送下。

  19、阳虚吐血。用生地黄一斤,捣成汁,加酒少许。另以熟附子一两半,去皮脐,切成片,放入地黄汁内,石器中煮成膏,取出附片焙干,同山药三两研为末,再以膏调末成为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20、白浊。用熟附子研为末。每服二钱,加姜三片、水一碗煮至六成,温服。| 21、月经不调。用熟附子(去皮)当归等分。每服三钱,水煎服。

  22、痈疽肿毒辣。用川乌头(炒)、黄蘖(炒)各一两,研末唾液调涂患处。留头。药干则以淘米水润湿。

  23、疔疮肿痛。用醋和附子末涂患处。药干再涂。

  24、疥癣,用川乌头生切,煎水洗,甚验。

  25、手足冻裂。用附子去皮,研为末,以水、面调涂,有效。

  天雄释名白幕。

  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1、元阳虚损(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便滑数,小便白浑,六脉沉微)。

  用乌头、附子、天雄一起炮制并去皮脐,等分咬细,每服四钱,加水二碗、姜十五片,煎至成,温服。此方名“三建汤”。

  2、男子失精。用天雄三两(炮)、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共三细。每服半钱,酒送下。

  3、大风癞。用天雄、乌头的苗及根,去土勿洗,捣成汁。另取细粒黑豆(不脱皮者)浸叶中一夜。次日取豆晒干,如此七浸七晒,可供服用。

  开始时每次吞服三枚,以后渐加至六七枚。禁忌猪鸡肉及蒜,犯之即死。

  侧子释名气味辛、大热、有大毒。

  主治痈肿风痹、腰脚疼,筋挛急,遍身风疹等。

  漏篮子

  释名木鳖子、虎掌。

  气味苦、辛、有毒。

  主治恶痢冷漏疮,恶疮疠风。

  乌头释名乌喙、草乌头、土附子、奚毒、耿子、毒公、金鸦。苗名:莨、芨、堇、独白草、鸳鸯菊。汁煎名射罔。

  气味(乌头)辛、温、有大毒。(乌喙,一名两头尖)辛、微温、有大毒。(射罔)苦、有大毒。

  主治1、中风瘫痪(手中颤动,言语蹇涩)用草乌头(炮,去皮)四两,川乌头(炮,去皮)二两,乳香、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生乌豆一升,以斑蝥三至七个,去头翅,同煮豆熟,取豆,焙干为末,加入上述药末中,以醋、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此方名“左经丸”。

  2、瘫痪顽负(风节疼痛,下元虚冷,一切风疮)。用草乌头、川乌头、两头尖各三钱,硫磺、麝香、丁香各一钱,木鳖子五个,共研为末。再以熟艾揉软,合在一起用草纸包裹。烧熏痛处。此方名“雷丸”。

  3、腰脚冷痛。用乌头三个,去皮脐,研细,醋调贴痛处。

  4、久患头风。用草乌头尖(生)一分、赤小豆三十五粒、麝香二分,共研为末。每服半钱,冷薄荷汤送上。

  5、耳鸣耳痒(耳中如闻流乐声及风声,不治成聋)用新掘得的生乌头,乘湿削如枣核大,塞耳内。一天换二次,几天病愈。

  6、喉痹口噤。用草乌头、皂荚,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擦牙,并吸入鼻内,牙关自开,又方:用草乌尖、石胆,等分为末,每用一钱,以醋煮皂荚的液汁调稀,扫涂肿上,流涎几次,其毒即破。

  7、脾、寒、厥疟(先寒后热,名寒疟;但寒不热,面色黑者名厥疟;寒多热少,百黄腹痛,脾疟)用上等草乌头削去皮,开水泡几次,密盖一段时间,取出切细、焙干,研为末,加猛然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清早服,以姜十片,枣三枚、葱三根煎汤送下,隔一、两小时再服药一次。

  8、腹中症结。用射罔二两、椒三百粒,共捣为末,加鸡蛋白和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一丸,渐至三丸,病愈为止。

  9、内痔不出。用生草乌头切片,加醋熬成膏,摊贴患处,次日即可把根拔出。又方:两头尖一两、巴豆四个,捣烂贴患睡,疔自拔出。

  10、疔毒恶肿。用生草乌头切片,加醋熬成膏,摊贴患处,次日即可把根拔出。又方:两头尖一两、巴豆四个,捣烂贴患处,疔自拔出。

  11、遍身生疮(阴囊及两脚最多)。用草乌头一两,盐一两,化水泡一夜,炒红,研为末;另取猪腰子一个,去膜煨熟。竹刀切细、捣烂,加醋、糊调药末为丸,如绿豆在。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12、瘰疬初起(未破,发寒发热)。用草乌头头半两、木鳖子二个,加米醋磨细,再投入捣烂的葱头和蝗蚓粪少许,调匀敷患处,外贴纸条,留通气孔。

  白附子释名气味辛、甘、大温、有小毒。

  主治1、中风口,半身不遂。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2、风痰眩晕(头痛,胸隔不利)。用白附子(炮,去皮脐)半斤、朱砂二两二钱半,龙脑一钱,共研为末,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茶或酒送下。

  3、赤白清真斑。用白附子、硫磺,等分为末,加姜汁调稀,以匣蒂蘸搽。一天可搽数次。

  4、喉痹肿痛。用白附子末。枯矾,等分研细,涂舌上,有涎水吐出。

  5、偏附疝气。用白附子一个,研为末,加口涎调填脐上,再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6、小儿慢脾惊风。用白附子半两、天南星半两、黑附子一钱,并炮去皮为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此方变治大人风,止吐化痰。

  虎掌释名虎膏、鬼。

  气味苦、温、有大毒。

  主治1、中风口噤目闭。用天南星研为末,加白龙脑等分,调匀。每次用手指点末擦啮二、三十遍,口自开。此方名“开失散”或“破棺散”。

  2、小儿惊风。用一两重的天南星一个,放酒中浸透。取出,安新瓦上,周围用炭火炙裂。放冷,出火毒。研为末,加朱砂一分。每服半钱,荆芥汤调下。每日空心服一次。午时再服一次。此主名“坠涎散”。

  3、口眼斜。用天南星(生)研为末,自然姜汁调匀。病在左,敷右侧;病在右,敷左侧。

  4、角弓反张。用天南星、半夏,等分为末,姜汁、竹沥灌下一钱。同时烘炙印堂。

  5、痰迷心窍(心胆被惊,神不守舍,恍惚健忘,妄言妄见)。用天南星一斤,先掘一土坑,以炭火三十斤烧红,倒入酒五升,渗干后,把天南星安放在内,用盆盖住,勿令走气。次日取出研为末,加琥珀一两、朱砂二两,共研细,以生姜汁调面将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煎人参、石菖蒲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寿星丸”。

  6、吐泄不止,四肢厥逆,甚至不省人事。用天南星研为末,每服三钱,加枣二枚,水二盅,煎取八成,温服。无效,可再服。此方名“回阳散”。

  7、小儿解颅(囟门不合,鼻塞不通)。用天南星炮过,去皮,研为末,加淡醋调匀摊布上,贴囟门,再把手烘热,频频在囟门处摩熨。

  8、下颚脱。用天南星末,调姜汁涂两颊,一夜即能使关节处长原。

  9、喉风喉痹。用天南星一个,挖空,放入白僵蚕七枚,纸包煨熟,研为末,姜汁调服一钱。病重者灌下,吐涎即愈。此方名“如圣散”。

  10、身面疣子。用醋调天南星末涂搽。

  局箬释名鬼芋、鬼头。

  气味(根)辛、寒、有毒。

  主治

  痈肿风毒(磨浆敷涂)。亦治消竭。

  半夏释名守田、水玉、地文、和姑。

  气味(根)辛、平、有毒。

  主治1、老人风痰。用半夏(泡七次,焙过)、硝石各半两,共研为末,加入白面捣匀,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2、风痰头晕(哎逆目眩,面色黄,脉弦)。用生半夏、生天南星、寒水石(煅)各一两,天麻半两,雄黄二钱,小麦面三两,共研为末,加水和成饼,水煮浮起,取出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极效。亦治风痰咳嗽、二便不通、风痰头痛等病。

  3、热痰咳嗽(烦热面赤,口燥心痛,脉洪数)。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黄芩一两半,共研为末,加姜汁浸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饭后服,姜汤送下。此方名“小黄丸”。

  4、湿痰咳嗽(面黄体重,贪睡易惊,消化力弱,脉缓)。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白术一两半,共研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术丸”。

  5、气痰咳嗽(面白气促,洒淅恶寒,忧悉不乐,脉涩)。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官桂半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玉粉丸”。

  6、呕吐反胃。用半夏三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水一半二千,细捣过,煮成三升半,温服一升。一天服两次。此方名为“大半夏汤”。

  7、黄疸喘满,小便自利,不可除热。用半夏、生姜各半斤,加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两次服下。

  8、老人便结。用半夏(泡,炒)、生硫磺,等分为末加自然姜汁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半硫丸”。

  9、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宿瘀)。用半夏捶扁,包在以姜汁调匀的面中,放火上煨黄,研为末,加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

  10、喉痹肿塞。用生半夏末鼻内,涎出见效。

  11、骨鲠在咽。用半夏、白牙,等分为末,取一匙,水冲服,当呕出。

  忌食羊肉。

  蚤休释名蚩休、螫休、紫河车、重台、重楼金线、三层草、七叶一枝花、草甘遂、白甘遂。

  气味(根)苦、微寒、有毒。

  主治惊阐、瘰疬、痈肿。磨醋敷痈肿蛇毒,甚有效。

  鬼臼释名九说、天说、鬼药、解毒、爵犀、马目毒公、害母草、羞天花、术律草、枸田草、独脚莲、独荷草、山荷叶、旱荷、八角盘、唐婆镜。

  气味(根)辛、温、有毒。

  主治1、子死腹中(胞破不生)。用鬼臼不拘多少,研为末。每服一钱,加酒一碗,煎至八成,一次服下,死胎即出。此方名“一字神散”。非常有效。

  2、发寒发热,身上长疮,古代迷信,说这是鬼怪作祟,称为“射工中人”。

  用鬼臼叶一把泡苦酒中,捣取汁,每服一升,一天服两次。

  射干释名乌扇、乌、乌吹,乌蒲、凤、鬼扇,扁竹、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草姜、黄远。

  气味(根据)甘、平、有毒。

  主治1、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

  2、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3、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

  4、腹部积水,皮肤发黑。用射干根捣汁服一杯,水即下。

  5、阴疝肿刺。治方同上。

  6、乳痈初起。取射干根(要象僵蚕状)和萱草根,共研为末,加蜜调敷,极有效。

  玉簪释名白仙。

  气味(根)甘、辛、寒、有毒。

  主治捣汁服,解一切毒,下骨鲠,涂痈肿。

  凤仙释名急性子、早珍珠、金凤花、小桃红,夹竹桃、海,染指甲草,菊婢。

  气味(子)微苦、温、有小毒。

  (花)甘、滑、温、无毒。

  (根、叶)苦、甘、辛、有小毒。

  主治1、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

  2、咽中骨鲠。用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内,鲠物即可变软,或把凤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着齿,免齿受损。

  3、蛇咬伤。用凤仙花捣酒服。

  4、打伤肿痛。用凤仙叶捣成泥,涂肿破处,药干即换,一夜血散。冬季则用预采的干叶研成末,水调涂。

  坐拿草释名气味辛、热、有毒。

  主治跌打损伤、风痹,亦壮盘骨。

  膈上虚热,小便赤涩,神困多睡。用坐拿草、大黄、赤芍药、木香、升麻、麦门冬、黄芪、木通、酸枣仁、薏苡仁、枳壳,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麦门冬汤送下。

  曼陀罗花释名风匣儿、山茄子。

  气味(花、子)辛、温、有毒。

  主治1、脸上生疮。用曼陀罗花晒干,研为末,取少许敷贴疮上。

  2、小儿慢惊。用曼陀罗花七朵,天麻二钱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

  3、大肠脱肛。用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十六个,同锉,水煎开三、五次,加入朴硝少许洗患处。

  4、作麻醉药。秋季采曼陀罗花、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为一会即昏昏如醉。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觉痛苦。

  羊踯躅释名黄踯躅、黄杜鹃、羊不食草、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玉枝。

  气味(花)辛、温、有大毒。

  主治1、风痰注痛。用羊踯躅花、天南星,一起生捣作饼,蒸四、五遍,以衡布袋收存。用时取焙为末,加蒸饼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送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饭后服。

  2、风湿痹痛(手足身体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用凌晨踯躅花,酒拦后蒸过,晒干,研为末。每服五分,以牛乳一合、酒二合调服。

  芫花释名杜芫、赤芫、去水、毒鱼、头痛花、儿草、败华。根名黄大戟、蜀桑。

  气味(花、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1、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必愈。

  2、咳嗽有痰。用芫花一两(炒),加水一升,煮开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约一个枣子大的量。忌食酸咸物。

  3、干呕胁痛(伤寒有时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短气,汗出而不恶寒)。用芫花(熬过)、甘遂、大戟,等分为末。以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后,去渣纳药。体壮者服一钱,弱者半钱,清晨服下。

  能下泻则病除,否则次晨再服药。此方名“十枣汤”。

  4、水肿。用上方(十枣汤)加大黄、甘草五物各一两,大枣十枚,同煮,如上法服。另方:药中再加硭硝一两。

  5、久疟,腹胁坚痛。用芫花(炒)二两,朱砂五钱,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枣汤送下。

  6、水盅胀满。用芫花、枳壳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烂,再加枳壳煮烂,一起捣匀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

  7、子宫结块,月经不通。用芫花根三两,锉细,炒黄,研为末。每服一钱,桃仁煎汤调下。泻下恶物即愈。

  8、牙痛难忍,诸药不效。用芫花末擦牙令热。痛定后,以温水漱口。

  9、痈肿初起。用芫花末和胶涂搽。

  10、痔疮。用芫根一把,捣烂,慢火煎成膏,将丝线于膏内度过,以线系痔,当有微痛的感觉。等痔疮干落后,即以纸捻蘸膏纳入肛门中,可

  以便痔疮断根。另方:只捣汁浸线一夜即用,不必熬膏。

  莽草释名芒草、鼠莽。

  气味(叶)辛、温、有毒。

  主治1、贼风肿痹(风入五脏,恍惚)。用莽草一斤,乌头、附子、踯躅各二两,切细,以水和醋泡一夜。取出,和猪油一斤同煎,去渣,手蘸药汁摩病处几百次,可愈。此法亦治癣疥杂疮。耳鼻疾,可以棉裹药汁塞。

  此方名“莽草膏”。

  2、小儿风阐(抽筋、翻眼,重者一天发病数十次)。用莽草、舅丸各一鸡蛋黄大,和猪油一斤同煎,去渣,手蘸药汁摩病处几百次,可愈。此法亦治癣疥杂疮。耳鼻有疾,可以用棉裹药汁塞住。此方名“莽草膏”。

  3、头风久痛。作莽草煎汤洗头。勿令药汁入目。

  4、瘰疬结核。用莽草一两,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涂布上帜疮。一天换药二次。

  5、乳肿不消。用莽草、小豆,等分为末,加苦酒和匀,敷患处。

  6、风虫牙痛及喉痹。用莽草叶煎汤。热时含口中,过一会吐去,很有效。

  茵芋释名芫草、卑共。

  气味(茎、叶)苦、温、有毒。

  主治有关茵芋的其它资料查询“中草药图谱”

  查询“中药偏方”

  1、手足枯痹拘挛。用茵芋、附子、天雄、乌头、秦艽、女萎、防风、

  防己、石南叶、踯躅花、细辛、桂心各一两,切细,装薄布袋中,以酒一斗浸渍。几日后,取酒饮服。每服一合,一天两次。手足只感微痹即止。此方名“茵芋酒”。

  2、脚气病(风气积滞而成,发时甚疼)。用茵芋叶(炒)、薏苡仁各半两,郁李仁一两,牵牛子三两(生,研末),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五更时以姜、枣煎汤送下。以泻为验。未泻再服。此方名“茵芋丸”。

  石龙芮释名地椹、天豆、石能、鲁果能、水堇、苦堇、堇葵、胡椒菜彭根。

  气味(子)苦、平、无毒。

  (叶)甘、寒、无毒。

  主治(子)风湿寒痹,补肾明目;(叶)前痈肿毒疮,下瘀血,止霍乱。

  钩吻释名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

  气味辛、温、大有毒。

  主治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咳逆上气,喉痹咽塞。

  菟丝子释名菟缕、菟、菟芦丘、赤纲、玉女唐蒙、火焰草、野狐丝、金线草。

  气味(子)辛、甘平、无毒。

  主治1、消渴不止。用菟丝子煎汁随意饮服,以止为度。

  2、白浊遗精(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阳不固,渐有遗沥,小便白浊,梦中泄精)。用菟丝子五两、白茯苓三两、石莲肉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酒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九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此方名“茯菟丸”。

  3、小便淋沥。用菟丝子煮汁饮服。

  4、小便赤浊(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烦热,头号晕心慌)。用菟丝子、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盐汤送下。

  5、腰膝疼痛(顽麻无力)。用菟丝子(洗过)一两、牛膝二两,酒泡过,取出晾干,研为末,将原酒煮糊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6、肝伤目暗。用菟丝子三两,泡酒中三天,取出晾干,研为末,以鸡蛋白和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7、身、面突然浮肿。用菟丝子一升,在酒五升中浸泡两、三夜,每饮一升。一天三次,肿不消,继续服药。

  8、癣疮。用菟丝子炒过,研为末,加油调匀敷疮上。

  9、痔疮。用菟丝子熬成黄黑包,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涂搽。

  覆盆子释名奎、西国草、毕楞伽、大麦莓、插田包、乌包子。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益肾脏,治阳痿,缩小便,补肚明目(叶亦有明目作用)

  使君子释名留求子。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1、小儿脾疳。用使君子、芦荟,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2、小儿痞块(腹大,肌瘦而黄,渐成疳疾)。用使君子仁三钱、木鳖子仁五钱,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龙眼大。每取一丸,放入一个破了顶的鸡蛋中,饭上蒸熟,空心服。

  3、蛔虫病。用使君子为末,五更时以米汤调服一钱。

  4、小儿虚肿(头面、阴囊都有浮肿)。用使君子一两,去壳,加蜜五钱炙炙药,研细。每服一钱,饭后服,米汤送下。

  5、虫牙疼痛。有使君子煎汤频嗽。

  木鳖子释名木蟹。

  气味(仁)甘、温、无毒。(有人认为:木鳖子有毒,不可食)。

  主治1、酒疸脾黄。用木鳖子磨醋服一、二碗,有腹泻即见效。

  2、脚气肿痛。用木鳖仁,先切开。麸炒过,再切碎重炒,去油至尽,每两加厚桂半两,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发汗即愈。

  3、阴疝偏坠。用木鳖子一个,磨醋调黄蘖、芙蓉两药细末,涂敷患处。

  4、腹中痞块。用木鳖子仁五两,分别放入切开的两副猪肾中,煨熟,捣烂,再加黄连末三钱,与蒸饼一起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

  5、肛门痔痛。用木鳖仁三枚,捣成泥,倒入百沸汤一碗,乘热先熏后洗。每日三次。

  6、多年瘰疬。用木鳖仁二个,去油,研细,加鸡蛋白,蒸熟粕于饭后服下。每日一服,半月见效。

  7、小儿丹瘤。用木鳖子仁研成泥,调醋敷患处,一日用药三、五次,有效。

  8、风牙肿痛。用木鳖子仁磨醋涂搽。

  番木鳖释名马钱子、苦实把豆、火失刻把都。

  气味(仁)苦、寒、无毒。

  主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口含咽汁或磨水噙咽)。

  马兜铃释名都淋藤、独行根、土青木香、去南根、三百两银药。

  气味(实)苦、寒、无毒。

  主治1、水肿喘急。用马兜铃煎汤,每日服。

  2、肺气喘急。用马兜铃二两,去壳及膜,酥半两,一起拌匀慢火炒干,加甘草(炙)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七,用水一碗,煎至六成,温服,或噙口中咽服。

  3、痔瘘肿痛。把马兜铃放入瓶中,烧回熏患处,有效。

  盍藤子释名象豆、盍子、合子。

  气味(仁)涩、甘、平、无毒。

  主治1、喉痹肿痛。用盍藤子烧过,研细,酒送服一钱。

  2、五痔下血。用盍藤子烧存性,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肠风下血。用盍藤子两个、完好的皂荚子四十九个,共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又方:用盍藤子三枚(选厚重者),湿纸七层包好煨熟、去壳,取肉,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前服,黄芪汤送下。

  一天服一次。

  预知子释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

  气味(子、仁)苦、寒、无毒。

  主治1、精神病(心气不足,精神恍惚,语言错妄,忪悸烦郁,忧悉惨戚,喜怒多风扇,健忘少睡,夜多异梦,狂不知人)。用预知子(去皮)、白茯苓、枸杞子石草蒲、茯神、柏子仁、人胡、地骨皮、远志、山药、黄精(蒸熟)、朱砂(水飞),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发芡子大。每嚼服一丸,人参汤送人。

  2、疠风(眉落、声变)。用预知子、雄璜各二两,共研为末。另以乳香三两,同水一斗,煮成五升后,加入药末熬成膏,收存瓶。饭前一匙,温酒调下。

  牵牛子释名黑丑、草金铃、盆甑草、狗耳草。

  气味(子)苦、寒、有毒。

  主治1、大便不通。用牵牛子半生半熟,研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又方:加大黄等分。又方:加生槟榔等分。

  2、水盅胀满。用白牵牛、黑牵牛各取头末二钱,大麦面四两,和成烧饼,临醒时烙熟食下,以茶送服。降气为验。

  3、水肿尿涩。用牵牛研末,每服一匙,以小便通利为度。

  4、浮肿气促,坐卧不安。用牵牛子二两,微炒,捣成末,浸乌牛尿中一夜,天明后加入葱白一把,煎开十多次,分二次安心服下。水从小便排出。

  5、脚肿。用牵牛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生姜汤送下。服药至小便通利为止。

  6、小儿肿病,大小便不利。用黑牵牛、白牵牛各二两,炒取头末,加水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萝卜煎汤送下。

  7、风热赤眼,用白牵牛末,加葱白同煮,研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

  五丸,葱汤送下,服毕,睡半时。

  8、脸上粉刺。用黑牵牛末,调入面脂药中,每日洗搽脸部。

  9、一切痈疸,无名肿毒。用黑白牵牛各一合,布包捶碎,加好醋一碗,熬至八成,露一宿,次日五更温服。以大便出脓血为妙。此方名“济世散”。

  旋花释名旋、盘根、续筋根、鼓子花、肠草、美草、天剑草、缠枝牡丹。

  气味(花)甘、(根)辛、温、无毒。

  主治腹中寒热邪气(用根),脸上黑痣。亦利小便,续筋骨,合刀伤,治丹毒,补劳损,益精气。

  紫葳释名凌霄、陵苕、陵时、女葳、茇华、武威、瞿陵、鬼目。

  气味(花、根)酸、微寒、无毒。

  (茎、叶)苦、平、无毒。

  主治1、妇女血崩。用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后服四物汤。

  2、粪后下血。用凌霄花浸酒,随时饮服。

  3、消渴。用凌霄花一两,捣碎,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下。

  4、通身风痒。用凌霄花为末,服一钱,酒送下。

  5、大风疠疾。用凌霄五钱,地龙(焙)、僵蚕(炒)、全蝎(炒)各七个,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以出臭汗为效。

  6、悲羊疮(满脸满头,温烂成疮,延及两耳,痒而出水)。用凌霄花及叶煎汤,每日搽洗。

  7、月经不行。用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温酒送下。

  营实墙蘼释名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

  气味(营实一即蔷薇子)酸、温、无毒。

  (根)苦、涩、冷、无毒。

  主治1、消渴尿多。用蔷薇根一把,水煎,每日服用。

  2、小儿尿床。用蔷薇根五钱,煎酒夜饮。

  3、口咽痛痒(发声不出)。用蔷薇根皮、射干各一两,甘草(炙)半两,每取二钱,水煎服。

  4、口舌糜烂。用蔷薇根,打去土,煮成浓汁,温含口中,冷即吐去。

  5、痈肿疖毒。用蔷薇皮交替炙热熨患处。

  6、刀伤肿痛。用蔷薇根烧灰,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7、眼热昏暗。用营实、枸杞子、地肤子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月季花释名月月红、胜春、瘦客、斗雪红。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活血、消肿、敷毒。

  栝楼释名果裸、瓜蒌、天瓜、黄瓜、地楼、泽姑,根名白药、天花粉、瑞雪。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1、痰咳不止。用栝楼仁一两、文蛤七分,共研为末,以浓姜汁调成丸子,如弹子大,噙口中咽汁。又方:熟栝楼十个、明矾二两,共捣成饼,阴干,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

  2、干咳。用熟栝楼捣烂,加蜜等分,再加白矾一钱,共熬成膏,随时口含回汁。

  3、痰喘气急。用栝楼二个、明矾如枣大一块,同烧存性,研细,以熟萝卜蘸食。药尽病除。

  4、肺痿咳血。用栝楼五十个(连瓤瓦焙)、乌梅肉五十个(焙过)、杏仁(去皮尖,炒)二十一个,共研为末;另将猪肺一片切薄,掺末一小撮入内,炙熟,冷嚼回下。一天二次。

  5、妇女夜热(痰嗽,月经不调,形瘦)。用栝楼仁一两,青黛、香附(童便浸,晒)各一两五钱,共研为末,加蜜调匀,口中噙化。

  6、黄疸。用青栝楼焙过,研为末。每取一钱,加水半碗,煎至七成,临睡时服,五更有黄物泻下,即为见效。此方名为“逐黄散”。

  7、小便不通,腹胀。用栝楼焙过,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服至病愈为止。

  8、吐血。泥封栝楼,煅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8、屙血。用栝楼一个,烧灰,加赤小豆半两,共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酒送下。

  10、咽喉肿痛,不能发声。用栝楼皮、白僵蚕(炒)、甘草(炒)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半,姜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或以棉裹半钱含咽亦可。此方名“发声散”。

  11、诸痈发背。用栝楼捣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12、风疮疥癣。用生栝楼一、二个,打碎、酒泡一日夜,取酒热饮。

  13消渴。取大栝楼根(天花粉),去皮,切细,水泡五天,每天换水。

  五天后取出捣碎,过滤,澄粉,晒干。每服一匙,水化下。一天服三次。

  亦可将药加入粥中及乳酪中吃下。又方:用栝楼根切薄,炙过,取五两加水五升煮至四升,随意饮服。

  14、小儿热病。用栝楼根末半钱,乳汁调服半钱。

  15、天泡湿疮。用天花粉、滑石,等分为末,水调搽涂。

  16、折伤肿痛。用栝楼根捣烂涂患处,厚布包住,热除,痛即止。

  王瓜释名土瓜、钩、老鸦瓜、马瓞瓜、赤雹子、野甜瓜、师姑草、公公须。

  气味(根)苦、寒、无毒。

  (子)酸、苦、平、无毒。

  主治1、小儿发黄。用王瓜根生捣汁,每服三合。服三次即可见效。

  2、黄疸变黑。用王瓜根捣汁,清晨温服一小升,午刻黄水从小便排出。

  如未排出,可再次服药。

  3、大便不通。用上方吹入肛门内。

  4、乳汁不下。用王瓜根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5、月经不利(小腹胀痛、带下或一月两次月经)。用王瓜根、芍药、桂枝虫各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土瓜根散”。

  6、反胃吐食。用王瓜烧存性,取一钱加枣肉、平胃散二钱,酒送下。

  7、筋骨痛。用王瓜子炒开口,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8、大肠下血。用王瓜一两(烧存性)、地黄二两、黄连半两,黄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米汤冲服三十丸。

  葛释名鸡齐、鹿藿、黄斤。

  气味(根)甘、辛、平、无毒。

  主治1、伤寒(初觉头痛,内热脉洪)。用葛根四两,加水两升、豉一升,同煮成半升服。加生姜汁更好。

  2、烦躁热渴。用葛粉四两,拌入泡过粟米一夜的水中,煮熟,加米汤同服。

  3、心热吐血。用生葛根捣汁半升,一次服完。

  4、热毒下血。用生葛根二斤,捣汁一升,加藕一升服下。

  5、酒醉不醒。饮生葛根汁二升便愈。

  6、疖子初起。用葛蔓烧灰,水调敷涂。

  天门冬释名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浓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

  2、肺劳风热。用天门冬(去皮、心)煮食,或查干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服下。

  3、风颠发作(耳如蝉鸣,两胁牵痛)。用天门冬(去心、皮),晒干,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宜久服。

  4、小肠偏坠。用天门冬三钱、乌药五钱,水煎服。

  5、痈疽。用天门冬三、五两,洗净,捣细,以好酒滤取汁,一次服下。

  未效,可再次服药,必愈。

  百部释名婆妇草、野天门冬。

  气味(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1、咳嗽。用百部根泡酒,每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又方:用百部、生姜,各捣汁,等分,取二合煎服。又方:用百部藤根捣自然汁,加蜜等分,以沸汤煎成膏,噙咽。

  2、遍身黄肿。用新鲜百部根,洗净,捣烂,敷脐上,以糯米饭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软,盖在药上,外用布包好。一、二天之后,口内有酒气,水从小便出,肿亦渐消。

  3、熏衣虱。和百部、秦艽,共研为末,烧烟熏衣,虱自落。用上两药煮汤洗亦可。

  何首乌释名交藤、夜合、地精、陈知白、马肝厂、桃柳藤、九真藤、赤葛、疮帚、红内消。

  气味(根)苦、涩、微温、无毒。

  主治1、骨软风疾(腰膝疼痛,遍身瘙痒,行步困难)。用何首乌(以有花纹者为最好)、牛膝各一斤,同在好酒中泡七夜,取出晒干,捣烂,加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2、皮里作痛(不知痛在何处)。用何首乌末,姜汁调成膏涂搽,搽后用布包住,以火烘鞋底熨按。

  3、自汗不止。用何首乌末,调唾液,封脐上。

  4、肠风下血。用何道乌二两,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5、破伤血出。用何道乌末敷上即止。有特效。

  6、瘰疬结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可治),用何首乌根洗净,每日生嚼,并取叶捣烂涂患处。

  7、痈疽毒疮。用何首乌不限量,在文火上熬煎,加酒等量,再煎开几次后,存酒,随时饮用;取药渣焙干,研为末,以酒煮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病愈后,药可常服。

  8、大风疠疾。用何首乌(以大而有花纹者为好)一斤,泡淘米水中七天,反复蒸、晒数次,加胡麻四两,再蒸再晒,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9、疥癣。用何首乌、区叶等分,水煎浓汤洗浴,可以解痛、生肌肉。

  用何首乌茎、叶煎汤洗浴,也有效。

  萆解释名赤节、百枝、竹木、白菝葜。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腰脚痹软。用萆解二十四分、杜仲八分,一起捣烂、筛过。每天清晨用温酒冲服一匙。忌食牛肉。

  2、小便频数。用川萆解一斤,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盐酒送下。

  3、白浊(漩面如油,澄下如膏)。用萆解、石菖蒲、益智仁、乌药等分,每服四钱,加水一碗、盐一小撮,煎至七成,饭前温服。一天服一次,盐酒送下。

  4、肠风痔漏。用萆解、贯众(去土),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如圣散”。

  5、头痛发汗。用萆解、旋复花、虎头骨(酥、炙)等分为末。将发病时,以温酒送服二钱,暖卧取汗即愈。

  菝葜释名菝、金刚根、铁菱角、王瓜草。

  气味(根)甘、酸、平、温、无毒。

  主治1、小便频数。用菝葜根研为末,每服三钱,睡时温酒送下。

  2、赤白痢。用菝葜根、腊茶,等分为末,加白梅肉捣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五至七丸,小儿三丸。白痢,甘草汤送下;赤痢,乌梅汤送下。

  3、沙石淋。用菝葜根二两,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服后用地椒煎汤浴腰腹,须臾即通。

  4、消渴。用菝葜半,捣为小块,加水三碗、乌梅一个,煮成一碗,温服。

  5、风湿腿弱。用菝葜洗净、锉细,取一斛,加水三斛,煮成九斗,泡曲子,去渣,取一斛如常法酿酒,每日适量饮用。

  土茯苓释名土萆解、刺猪苓、山猪粪、草禹余粮、仙遗粮、冷饭团、硬饭、

  山地栗。

  气味(根)甘、淡、平、无毒。

  主治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

  多吃为好。

  白蔹释名白草、白根、兔核、猫儿卵、昆仑。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疔疮初起。用水调白蔹末涂搽。

  2、一切痈肿。用白蔹、赤小豆、网草,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涂搽。

  又方:用白蔹二分、藜芦一分,共研为末,酒调涂搽。一天三次。

  3、脸上粉刺。用白蔹二分、藜芦一分,共研末,酒调涂搽。一天三次。

  4、冻耳成疮。用白蔹、黄蘖,等分为末,加生油调匀搽耳。

  5、汤火伤。用白蔹研末敷涂。

  6、风痹筋急。用白蔹二分、熟附子一分,共研为末。每服一小撮,酒送下。一天服二次。以身中暖和为度。忌食猪肉、冷水。

  山豆根释名解毒、黄结、中药。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1、急黄。用山豆根末,水送服二钱。

  2、赤白痢。用山豆根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三服后即可止痢。

  3、水盅腹大,皮肤变黑。用山豆根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4、头风热痛。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5、牙龈肿痛。用山豆根一片,含在痛处。

  6、喉中发痈。用山豆根磨醋,噙口中。病重不能言语者,不断地以鸡毛扫药汁入喉,引出涎水,即可言语。

  7、疥癣。用腊猪油调山豆根末涂搽。

  8、喉风(牙关紧闭,水米不下)。用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咽。

  黄药子释名木药子、大苦、赤药、红药子。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项瘿。用黄药子一斤,洗净,锉细,泡酒一斗,每日早晚饮酒一杯。

  忌一切毒物,并须戒怒。

  2、咯血、吐血。用蒲黄、黄药子,等分为末,放手掌上,频频舐食。

  又方:用黄药子、汉防已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后服,小麦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天泡水疮。用黄药子研末涂搽。

  3、天泡水疮。用黄药子研末涂搽。

  白药子释名白药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1、风痰上雍。用白药三两、黑牵牛半两,同炒香,去牵牛一半后,共研为末,加防风末三两,和匀。每服一钱,茶送下。

  2、咽喉肿痛。用白药末一两、龙脑一分,加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次含咽一丸。

  3、吐血不止。用白药烧存性,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

  4、眼烂生翳。用白药子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取五钱掺入切开的猪肝中,煮熟吃下。

  5、痈肿不散。用生白药根,捣烂置患处。药干即换。

  威灵仙释名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1、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2、手足麻痹。用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盐汤送下。忌茶。

  3、喘咳呕逆,不能进食。用威灵仙(焙)、半夏(姜汁浸,焙),共研为末,加皂有水熬膏,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至十丸,姜汤送下。

  一日服三次。一月后见效。忌茶、面。

  4、腹中痞积。用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此方名“化铁丸”。

  5、肠风泻血。用威灵仙、鸡冠花各二两,在米醋二升中煮干,炒为末,以鸡蛋白调作小饼,炙干后再研为末。每服二钱,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

  6、痔疮肿痛。用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

  茜草释名茅搜、茹芦、地血、染绯草、血见悉、风车草、过山龙、牛蔓。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1、吐血。用茜根一两,捣成末。每服二钱,水煎,冷却,用水调末二钱服亦可。

  2、妇女经闭。用茜根一两,煎酒服。

  3、盅毒(吐血、下血如猪肝)用茜草根、蓑荷叶各三分,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服。

  4、脱肛。用茜根、石榴皮各一把,加酒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防己释名解离、石解。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皮肤水肿(水气在皮肤中,按之下陷,但不怕风)。用防己、黄芪、桂枝各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三两,混合后,每取一两,加水一升,煎成半升服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防己茯苓汤”。

  2、关节风湿微肿。用防己一两、黄芪二两二钱半、白术七钱半、炙甘草半两,共锉为末。每取五钱,加生姜四片、枣一枚,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过一段时候再服。此方名“防己黄芪汤”。

  3、小便淋涩。用木防己、防风、葵子各二两,捣碎加水五升,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此方名“三物木防己汤”。

  4、喘满(心不痞坚,面黑,脉沉紧)。用木防己三两、人参四两、桂枝二两、石膏如鸡蛋大者二枚,加水六升煮成二分,分次服。如无效,可去石膏,加硭菹三钱。

  5、伤寒喘急。用防己、人参,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桑白汤送下。

  6、肺痿喘嗽。用汉防己二钱,加浆水一碗,煎至七成,细细饮服。

  7、咯血多痰。用汉防己、葶苈,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糯米汤送下。

  8、堆乱吐利。用防己、白芷,等分为末,水冲服二钱。

  通草

  释名木通、附支、丁翁、万年藤,子名燕覆。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上能通心清肌、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

  通草根:可治项下瘿瘤。

  通草子:厚肠胃,令人能食,止渴,利小便。

  通脱木释名通草、活夺、离南。

  气味甘、淡、寒、无毒。

  主治水肿癃闭,明目退热,泻肺,利小便。

  钩藤释名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1、小儿惊热。用钩藤一两、硝石半两,甘草(炙)一分,共研为末。

  每服半钱,温水服,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延龄散”。

  2、班疹。用钩藤的钩子、紫草茸,等分为末。每服三分或半钱,温酒送下。

  白英释名谷菜、白草、白幕、排风,子名鬼目。

  气味(根、苗)甘、寒、无毒。

  主治1、风疹、丹毒、瘴疟。用白英煮汁饮服。

  2、目赤头眩(风热上攻,眼花面肿)。用白英子(鬼目)(焙)、甘草(炙)、菊花(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临醒时温水送下。

  乌蔹莓释名五叶莓、茏草、拔、茏葛、五爪龙、赤泼藤。

  气味酸、苦、寒、无毒。

  主治1、小便尿血。用乌蔹莓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2、颈下热肿(俗名蛤蟆瘟)。用乌蔹莓捣烂敷涂。

  3、乳痈、恶疮初起。用乌蔹莓的藤或根一把、生姜一块。一起捣烂,加好酒一碗,绞取汁,热服令发汗,同时以药渣敷患处。方中的生姜,用大蒜代亦可。

  4、跌打损伤。用乌蔹莓捣汁,加童便,以热酒送服。

  律草释名勒草、葛勒蔓、来莓草。

  气味甘、苦、寒、无毒。

  主治1、小便石淋。取律草根汁一升饮服,石当出,不出再服。

  2、小便膏淋。取律草根生汁三升、醋二合,混匀一次服下。

  3、尿血。治方同上。

  4、久痢。用律草研为末,装管中吹入肛门。数次后即见效。

  5、疟疾。用律草末、常山末等分,以淡浆水两碗,泡药露一夜,五更时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以吐痰涎为愈。

  6、遍体癞疮。用律草煎成浓汤洗澡。

  络石释名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1、小便白浊。用络石、人参、茯苓各二两,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2、喉痹肿塞,喘息不通。用络石草一两,加水一升,煎成一大碗,细细饮下。

  3、痈疽热痛。用络石茎叶一两,洗净晒干,皂荚刺一两,新瓦上炒黄,甘草节半两,大栝楼一个(取仁,炒香),乳香、没药各三钱。各药混合后,每取二钱,加水一碗、酒半碗,慢火煎成一碗,温服。

  木莲释名薜荔、木馒头、鬼馒头。

  气味(叶)酸、平、无毒。

  (果实)甘、平、涩、无毒。

  主治1、遗精。用木莲(炒)、白牵牛,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2、肾囊肿大。用木莲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二钱。又方:木莲子、小茴香,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酒送下。

  3、大便下血。用木莲(烧)、枳壳(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槐花酒送下。又方:用木莲,棕榈皮,各烧存性,加乌梅(去核)、粉草(炙),等分为末。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

  4、脱肛。用木莲连皮、子切细,炒过,加茯苓、猪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方名“销阳丹”。亦治梦遗。

  5、痈疸初起。用木莲四十九个,揩去毛,研细,酒化开,温服。作用与忍冬草相当。

  6、乳汁不通。用木莲二个、猪前蹄一个,煮烂连汁服,一日即可通乳。

  7、血淋。用木莲叶一握、甘草(炙)一分,每日小煎服。

  8、白癜风、疥癣等。用木莲藤汁涂搽。

  忍冬释名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1、痔瘘。用忍冬全草(或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煨一夜,取出晒干,加甘草少许,共研为末,用泡药的酒调面和药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百丸,开水或酒送下。此方名“忍冬丸”。

  2、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是初起发热)。用忍冬的花及茎叶,取自然汁半碗煎至八成服下。同时用药渣敷患处。

  3、疔疮便毒,喉痹乳蛾。治方同上。

  4、恶疮不愈。用忍冬藤一把,捣烂,加雄璜五分,水二升,放入瓦罐中煎熬,纸封数重,穿一孔,令气出。以疮对孔热熏,待疮大出黄水,再用生肌药,病即愈。

  5、热毒血痢。用忍冬藤煎浓饮服。

  6、身上发青。用金银花一两,煎水服。

  7、脚气(筋骨引痛)。用忍冬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8、中野菌毒。采忍冬藤煎服。

  藤类概述释名气味主治1、甘藤:亦名甜藤。断藤流汁,甘美如蜜。有解毒和血之效。

  2、含水藤:解渴。

  3、天仙藤:疗水肿,解疝痛。

  4、紫金藤:补男子肾,敷恶疮肿毒。

  5、南藤:治风。

  6、清风藤:治风湿麻痹。

  7、百灵藤:治风痹。

  8、紫藤:有小毒,治水(一种心疾)。

  9、落雁木;治脚气肿。

  10、千里及:有小毒,治赤痢、眼疾。

  11、海藤:汁名“藤黄”,有毒,杀虫。

  泽泻释名水泻、鹄泻、及泻、渝、芒芋、禹孙。

  气味(根)甘、寒、无毒。

  主治1、水湿肿胀。用白术、泽泻各一两,做成丸子。每服三钱,茯苓汤送下。

  2、暑天吐泻(头晕,渴饮,小便不利)。用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加水一碗、姜五片、类灯心十根,煎至八成,温服。

  羊蹄释名蓄、秃菜、败毒菜、牛舌菜、羊蹄大黄、鬼目、东方宿、连虫陆、水黄芹,子名金荞麦。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1、结肠(便闭)。用羊蹄根一两,加水一大碗,煎至六成,温服。

  2、肠风下血。用羊蹄根洗净,切细,加连皮老姜各半碗,是炒赤,以酒淬过,去渣,适量饮服。

  3、喉痹。用羊蹄根,在陈醋中研成泥。先以布把喉外擦红,再把药涂上。

  4、顽癣。用羊蹄根绞出汁,加轻粉少许,调成膏涂癣上,三、五次即

  愈。又方:用羊蹄根五升,在桑柴火上煮开四、五次,取汁洗癣,同时以羊蹄汁和矾末涂搽。

  5、湿癣(痒不可忍,出黄水,愈后易复发)。用羊蹄根捣烂,和醋调匀涂搽。过一阵,用冷水洗去。一天治一次。采得的羊蹄磨醋涂癣,有奇效。

  酸模释名山羊蹄、山大黄、餮芜、酸母、修、当药。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治疥,去汗斑,杀皮肤小虫。

  菖蒲释名昌阳、尧韭、水剑草。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1、癫阐风疾。用菖蒲捣成末。秤三钱。

  2、喉痹肿痛。用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服。

  3、鼓胀(食积、气积、或血积)。用石菖蒲八两,锉细,斑蝥四两,去翅足,同炒黄后,去掉斑蝥,研为细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水送下。

  4、肺损吐血用。用九节菖蒲末、白面等分,每服三钱,新汲水送下。

  一天服一次。

  5、赤白带下。用石菖蒲、破故纸等分、共炒为末。繁服二钱,以菖蒲泡酒调服。一天服一次。

  6、产后流血不止。用菖蒲一两半,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去渣,分三次服。饭前温服。

  7、病后耳聋。用菖蒲汁滴耳中。

  8、眼长挑针。用菖蒲根同盐一起,研为末,敷患处。

  9、痈疸。用生菖蒲捣烂贴疮上。如疮干燥,则以菖蒲研末,加水调匀涂搽。

  10、热毒湿疮(遍身生疮,痛而不痒,四肢更我,粘着衣被,不能安睡)。

  用菖蒲三斗,晒干,研为末,撒床上,令病人裸卧,遍体着药,再盖衣被,既不粘衣,又可得睡,其疮如失。

  菰释名茭草、蒋草。

  气味(菰笋)甘、冷滑、无毒。

  主治(菰笋,一名茭笋、茭白、菰菜)利大小便,止热痢,除目黄,止渴。

  (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水萍释名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1、伤寒。用紫背浮萍一钱、犀角悄半钱、钩藤钩几个,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以出汗为度。

  2、消渴。喝水甚多,用浮萍捣汁服。又方:用干浮萍、栝楼根,等分为末,加入乳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空心服二十丸。痛三年者,服药数日可愈。

  3、水肿,小便不利,用浮萍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4、吐血。用紫背浮萍(炽)半两、黄芪(炙)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调下。

  5、中小毒病(手足指冷至膝肘)。用浮萍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6、脱肛。用紫背浮萍为末,干敷患处。此方名“水圣散”。

  7、风热隐疹。用浮萍(蒸过,焙干)、牛蒡子(酒煮,晒干,炒)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至二钱,薄荷送下。一天服二次。

  8、风热丹毒。用浮萍捣汁涂搽。

  9、汗斑癜风。夏季收紫背浮萍晒干,每了四两煎水洗浴,并以萍直接搽抹。水中加汉防己二钱亦可。

  10、大风疠疾。春末采浮萍草,淘三、五次,窨三、五日,焙为末。避日光收存。每服三钱,饭前服,温酒送下。忌食猪肉、消风散五两。每服五钱,水煎,频饮。同时以浮萍煎汤洗浴。

  11、毒肿初起。用浮萍捣烂敷患处。

  12、烧烟去蚊。夏季取浮萍阴干烧成灰,可将蚊虫熏去。

  苹释名苤菜、四叶菜、田字草。

  气味甘、寒、滑、无毒。

  主治利小便,治毒疮,止消渴。

  萍蓬草释名水粟、水栗子。

  气味(子)甘、涩、平、无毒。

  (根)甘、寒、无毒。

  主治厚肠胃、益气力。

  水藻释名甘、大寒、滑、无毒。

  气味主治捣汁服,去暴热、热痢;捣烂敷,治热疮游疹。

  海藻释名单、落首、海萝。

  气味苦、咸、寒、无毒。

  主治1、项下瘰疬。用海藻一斤,装薄布袋中,泡酒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药渣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此酒名“海藻酒”

  连服几剂,即消瘰疬。

  2、蛇盘瘰疬,头项交接。用海藻(荞面炒)、白僵蚕(炒),等分为末,加白梅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米汤送下。毒气必泄。

  昆布释名纶布。

  气味咸、寒、滑、无毒。

  主治1、瘿气结核,瘰疬肿硬。用昆布一两,洗其咸汁,晒干为末。每取一钱,以棉裹好,放醋中浸过,口含咽汁味尽即换。

  2、项下渐肿成瘿。用昆布、海藻,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杏核大。随时含咽。

  石斛释名石、金钗、禁生、林兰、杜兰。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胃中虚热、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

  骨碎补释名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奄间。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1、虚气攻牙,齿痛血出。用骨碎补二两,锉细,慢火炒黑,研为末,常以擦齿,有口津,吐出或咽下均可。

  2、耳鸣耳闭。用骨碎补削作细条,炮过,乘热寒耳中。

  3、屙血。用骨碎补(烧存性)五钱,酒或米汤送下。

  4、长久泄痢。用骨碎补研为末,放入猪肾中煨熟吃下,即止。

  石韦释名石革、石皮、石兰。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1、小便淋痛。用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2、便前有血。用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二钱。

  3、气热咳嗽。用石韦、槟榔,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4、崩中漏下。用石韦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金星草释名金钏草、凤尾草、七星草。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解热,通淋,消痈疮,解硫磺中毒。用根泡油涂头上,能大生毛发。

  景天)

  释名慎火、戒火、据火、护火、辟火、火母。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有关景天的其它资料查询“中草药图谱”

  查询“中药偏方”

  1、小儿惊风。用景天(干)半两、麻黄、丹参、白术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浆水调服。三、四岁的小儿可服一钱。

  2、婴儿风疹及疮毒。用景天苗叶五两和盐三两,同研细,绞取汁,以热手抹涂。一天两次。

  3、热毒丹疮。用景天捣汁涂搽。一昼夜宜搽一、二十次。

  4、漆沧作痒。揉景天涂搽。

  5、眼中生翳,涩痛难开。用景天捣汁,一天点三、五次。

  虎耳草释名石荷叶。

  气味微苦、辛、寒、有小毒。

  主治1、耳出脓。用虎耳草捣汗滴耳内。

  2、痔疮肿痛。用虎耳草阴干,烧烟放桶中薰疮痛处。

  石胡荽释名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1、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

  2、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外翳扳睛)。用石胡荽(晒干)二钱,青黛、川芎各一钱,共研为末。先含水一口,取药末如米大一小撮嗅入鼻内,以泪出为度。有的配方中减去青黛。此方名为“碧云散”。

  3、塞鼻治翳。治法总结为诗歌一首:赤眼之余翳忽生,草中鹅不食为名,塞入鼻内频频换,三日之间复旧明。

  4、牙痛。用棉裹鹅不食草,怀干研末,嗅入与牙痛同侧的鼻孔中。

  5、一切肿毒。用石胡荽一把、穿山甲(浇存性)七分、当归尾三钱,共捣烂,加酒一碗,绞汁服,以渣敷患处。

  6、湿毒胫疮。夏季采石胡荽,晒收为末,每取末五钱、汞粉五分,加桐油调成膏。先以茶洗净患处,然后贴膏包好。将有黄水流出。五、六日病愈。

  7、脾寒疟疾。用石胡荽一把,捣取汁半碗,加酒半碗服下,甚效。

  8、痔疮肿痛。用石胡荽捣烂敷贴。

  螺旋草释名镜面草。

  气味辛。

  主治1、吐血、鼻血。用镜面草,洗净。捣烂,泡酒服。

  2、小儿头疮。用镜面草晒干为末,加轻粉、麻油敷搽,有效。

  3、手指肿痛。用镜面草捣烂涂搽。

  酢浆草

  释名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1、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

  2、二便不通。用酢浆草一把、车前草一把,共捣取汁,加砂糖一钱调服。不通可再服。

  3、赤白带下。用酢浆草阴干,研为末。每取三匙,空心服,温酒送下。

  4、痔疮出血。用酢浆草一大把,加水二升,一天服三次,有效。

  5、癣疮作痒。用酢浆草涂搽,数次即愈。

  6、牙齿肿痛。用酢浆草一把,洗净,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捣烂,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痛处,有效。

  地锦释名地朕、地噤、夜光、承夜、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酱瓣草、猢孙头草。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赤白痢。用地锦草洗净、晒干,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2、妇女血崩。用嫩地锦草蒸熟,加油、盐、姜调食,并喝一、二杯送下。又言:地锦草阴干,研为末,姜、酒调服一、二钱,一服即可止崩。

  3、小便血淋。用地锦草加水捣服。

  4、刀伤出血不止。用地锦草捣烂涂上。

  5、风疮癣疥。用血见愁草同满江红草一起捣成末,敷患处。

  6、趾间鸡眼。先割破,令出血,用地锦草捣烂敷上,甚效。

  7、黄疸。用地锦草、羊草、桔梗、苍术各一两,甘草五钱,共研为末;另以陕西省醋二碗与皂矾四两,同熬匀后,将药末投入,再加白面适量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醋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陟厘释名侧梨、水苔、石发、石衣、水衣、水棉、潭。

  气味甘、大温、无毒。

  主治强胃气,止泄痢。捣烂可涂治丹毒游疹。

  昨叶何草释名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1、小便沙淋。用瓦楹煎浓汤,乘热熏洗小腹,约两时后可以下沙通便。

  2、通经破血。用鲜瓦楹五两熬膏,当归须、干漆各一两,烧烟尽,当门子二钱,共研为末,加枣肉和成丸仓,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红花汤送下。

  3、头风白屑。用瓦松晒干,浇灰淋汁热洗。六、七次后即见效。

  4、汤火伤。用瓦松、柏叶同捣烂,敷涂。

  5、恶疮。用瓦松阴干,研为末。先以槐枝、葱白汤洗净患处,然后以药末涂搽。

  土马释名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1、鼻血不止。用土马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水送服二钱。

  服两次可止鼻血。此方名“寸金散”。

  2、二便不通。用土马洗净,瓦上焙过,世细,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

  3、少年发白。用土马、石马、五倍子、半夏各一两,生姜二两,胡桃

  一个,胆矾半两,共研为末,并捏成一块,每次取弹子大一团,薄布包好,泡少量酒中,浸汁洗发,一月之内见特效。

  卷柏释名万岁、长生不死草、豹足、求股、交时。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咳逆,脱肛,淋结。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石松释名气味苦、辛、温、无毒。

  主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麻木。

  马勃释名马批、马譬、灰菰、牛屎菰。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咽喉肿痛,不能咽物。用马勃一分、蛇蜕一条,浇为末,棉裹一钱,含咽。

  2、失音。用马勃、马牙硝,等分为末,加沙糖和成丸子,如芡子大。

  噙口内。

  3、久咳。用马勃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送下。

  4、积热吐血。用马勃研为末,加沙糖做成丸大,如弹子大。每服半丸,

  冷水化下。

  5、妊娠吐血及鼻血。用马勃研为末,浓米汤送服半钱。

  木部柏释名侧柏。

  气味柏实:甘、平、无毒。

  柏叶:苦、微温、无毒。

  主治柏实:1、平肝润肾。延年壮神。用柏实晒干,去壳,研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加松子仁等分,以松脂和丸服。又方:加菊花等分,以蜜和丸服。又方:用柏子仁二斤,研为末,泡酒中成膏,加枣肉三斤,白蜜、白术末、地黄末各一斤,捣匀做成丸子,如弹子大。

  每嚼一丸,一日三服。

  2、老人便秘。用柏子仁、松子仁、大麻仁,等分同研,加蜜、蜡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饭前服,少黄丹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3、肠风下血。用柏子十四个,捶碎,贮布袋中,加入好酒三碗,煎至八成服下。

  4、小儿惊明腹满,大便青白色。用柏子仁研为还想,温水落石出调服一钱。

  柏叶:1、中风(涎潮口噤,语言不出,手足垂)。用柏叶一把去枝,葱白一把连根研如泥,加酒一程式,煎开多次后温服。

  2、霍乱转筋。用柏叶捣烂裹脚上,另外再煎汁淋洗。

  3、吐血。用青柏叶一把、干姜二片、阿胶一挺(炙),加水二升,煮成一程式,去渣,另加马通汁一升,再合煎为一升,滤过,一次服下。

  4、鼻血不止。用柏叶、榴花,共研为末,吹入鼻中。

  5、尿血。用柏叶、黄连焙过,研细,酒送服三钱。

  6、大肠下血。用柏叶烧存性,研为还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7、月经不断。用侧柏叶(炙)、芍药等分,每取三钱,加水、酒各半煎服。对未婚妇女,用侧柏叶、木(炒至微焦),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8、汤火伤。用柏叶生捣涂搽,二、三日后,止痛灭瘢。

  9、大麻风(眉发脱落)。有侧柏叶九蒸九晒后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至十丸。白天服三次,晚间服一次。百日之后,眉中可再生。

  10、头发不生。用侧柏叶阴干研末,和麻油涂搽。

  丁香释名丁子香、鸡舌香。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1、突然心气痛。用丁香末,酒送服一钱。

  2、干霍乱(不吐不泻)。用丁香十四枚,研为末,开水一碗送下。不愈再服。

  3、小儿吐泻。用丁香、桔红等分,加炼做成丸子,如黄豆大,米汤送服。如呕吐不止,可用丁香、生半夏各一钱,泡姜汁中一夜,晒干为末,以姜汁调面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在。每服适量,姜汤送下。

  4、婴儿吐乳,粪呈青色。用乳汁一碗,放入丁香十枚、陈皮(去白)

  一钱,煎开多次后,细细送服。

  5、胃冷呕逆。用丁香三个、陈桔皮一块(去白,焙干),水煎,乘热服。

  6、朝食暮吐。用丁香十五个,研为末,加甘蔗汁、姜汁调成丸了,如莲子大,口中噙咽。

  7、反胃,气噎不通。用丁香、木香各一两,每取四钱,水煎服。

  8、妇女崩中。用丁香二两,加酒二升,煎成一升,分次服下。

  9、妇女难产。用丁香三十六粒、乳香三钱六分,共研为末,加活兔胆同捣,作三十六丸。每服一丸,好酒化下,此方名“如意丹”。

  10、鼻中息肉。用棉裹丁香塞鼻内。

  11、唇舌生疮。用丁香研末,棉裹含口中。

  12、乳痛。用丁香研末,水送服一匙。

  松释名松膏、松肪、松胶、松香、沥青。

  气味松脂:苦、甘、温、无毒。

  松节:苦、温、无毒。

  松叶:苦、温、无毒。

  松花:甘、温、无毒。

  主治1、关节酸疼。用松脂三十斤,炼五十遍,每取三升,和炼酥三升,搅稠。每天清晨空心服一匙。一天服在次。服药期间,以面食为好。忌食血腥、生冷、酸物。百日病愈。

  2、肝虚目泪。用炼过的松脂一斤、米二斗、水七斗、曲二斗造酒频饮。

  3、妇女白带。用松香五两、酒二升,煮干,捣烂,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送下。

  4、风虫牙痛。把松脂在滚水中泡化,漱口,痛即止。

  5、龋齿有孔。有棉裹松脂塞孔中。

  6、久聋不听。用炼松脂三两,巴豆一两,和捣成丸,薄棉裹定塞耳中,一天二次。

  7、一切肿毒。用松香八两、铜青二钱、蓖麻仁五钱,同捣作膏,摊贴患处。

  8、疥癣湿疮。有松香研为末,加轻粉少许,先以油涂疮上,再撒上药末。几次即见效。

  9、阴事宜湿痒。用松香末卷入纸筒内,每筒加花椒三粒,油浸三日,令纸筒燃烧滴油,取油搽患处。搽油前,以淘米水把患处洗净。

  松节:1、关节风痛。用松节(按:即松的茎干上的瘤状节)泡酒,每服一俣,一天服五、六次。

  2、转筋挛急。用松节一两,锉细,加乳香一钱,慢火炒焦,出火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热木瓜酒调下。

  3、风热牙痛。有油松节如枣大一块,切碎,加胡椒七个,浸热酒中,乘热再加飞过的白矾少许,即取以漱口,一、五次后见交。又方:用松节二两、槐白皮、地骨皮各一两,煎汤漱口,热漱冷吐。

  4、反胃吐食。用松节煎酒细饮。

  5、跌扑伤损。用松节煎酒服。

  松叶:1、预防瘟疫。有松叶切细,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能防时疫。

  2、中风口邪。有箐松叶一斤,捣成汁,放酒中浸两宿,又在火旁取温一宿,初服半升,渐加至一升,以头面出汗为度。

  3、关节风痛。用松叶捣汁一升,在酒在升中浸七日,每服一合。一天服三次。

  4、脚气风疮。用松叶六十斤,锉细,加水四石,煮成五斗,和米五斗照常法酿酒。七日后,取酒饮,以醉为度。

  5、风牙肿痛。有松叶一把、盐一合、酒二升,共煎含漱。

  6、大风恶疮。用松叶二斤、麻黄(去节)五两,锉细,泡酒二斗中。

  几日后,每次温服一小碗,服至见效为止。

  7、阴囊湿痒。用松叶煎汤多洗。

  松花: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

  杉释名杉、沙木。

  气味杉材:辛、微温、无毒。

  主治1、脚气肿满。用杉木节一升、桔叶(切细)一升(无叶可用皮代)、大腹槟榔大一枚(连子打碎),童便三升,共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

  若初服即见效。则不必再服。此方名“杉木汤”。

  2、小儿阴肿。用老杉木烧灰,加腻粉,调清油敷涂。

  杉皮:刀伤、汤火伤。取老树皮烧存性,研末敷搽。或调鸡蛋清涂搽。

  杉叶:风虫牙痛(同芎、细辛煎酒含漱)。

  桂

  释名筒桂、小桂。

  气味(皮)辛、温、无毒。

  主治养精神,和颜色。

  筒桂释名筒桂、小桂。

  气味(皮)辛、温、无毒。

  主治养精神,和颜色。

  木兰释名杜兰、林兰、木莲、黄心。

  气味(皮)苦、寒、无毒。

  主治赤疱酒、痈疽水肿,治酒疸,利小便,疗重舌。

  辛夷释名辛、侯桃、房木、木笔、迎春(按:本吕为木兰的干燥花蕾)。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鼻渊、鼻塞。用辛夷研末,加麝香少许,以葱白蘸入鼻中,几次即见效。

  降真香释名紫藤香、鸡骨香。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1、刀伤出血。用降真香、五倍子、铜花,等分为末,敷伤处。

  2、痈疽恶毒。用降真香末、枫乳香等分,团成丸子,熏患处。

  楠释名气味(楠材)辛、微温、无毒。

  主治1、足部水肿。削楠木、桐木煮水泡脚,并饮此水少许。每日如此,直至病愈。

  2、心胀腹痛,不得吐泻。取楠木削三、四两,加水三升,煮开三次,饮服。

  3、耳出脓。用楠木烧存性,研末敷耳内。

  樟释名气味(樟材)辛、温、无毒。

  主治1、干霍乱,吐不出。用樟木悄煎成浓汁服,即可引吐。

  2、风湿痛。用樟木屑一斗,泡在煎至极滚的水一石中,乘热熏洗痛处。

  注意勿使热气入目,以免伤眼。

  3、宿食不消,常吐酸水。用樟木屑,酒煎服。

  钓樟释名乌樟、枕、豫。

  气味(根皮)辛、温、无毒。

  (根皮)辛、温、无毒。

  (根皮)辛、温。

  主治刀伤止血(刮屑敷涂)、霍乱(磨服)、脚气水肿(煎汤服)、疮疥(研末敷涂)。

  钓樟释名乌樟、枕、豫。

  气味(根皮)辛、温、无毒。

  (根皮)辛、温、无毒。

  (根皮)辛、温。

  主治刀伤止血(刮屑敷涂)、霍乱(磨服)、脚气水肿(煎汤服)、疮疥(研末敷涂)。

  枫香脂释名白胶香。

  气味辛、苦、平、无毒。

  主治1、吐血、鼻血。用白胶香、蛤粉,等分为末,姜汁调服。

  2、吐血、咯血。用白胶香、铜青各一钱,研为末,放入干柿内,纸包煨熟吃下。又方:用白胶香(切片,炙黄)一两、新棉一两,烧灰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3、便痈脓血。用白胶香一两,研为末,加麝香、轻粉少许,掺敷患处。

  4、瘰疬软疖。用白胶香一两,化开,以蓖麻子六十四粒研末,加入搅匀,成膏后摊贴患处。

  5、疮不收口。用白胶香、轻粉各二钱,猪油调涂。

  6、恶疮。用白胶香、松香各一两,加麻油、黄蜡各二钱半,一起溶化,再放入冷水中充分调匀,摊贴患处。此方名“水沉金丝膏”。

  7、小儿疥癣。用白胶香、黄蘖、轻粉,等分为末,加羊骨髓调匀敷涂。

  8、大便不通。用白胶香如半枣大一块、鼠粪两枚,共研匀,加水调成挺子,纳入肛内,过一会即可通便。

  薰陆香释名马尾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

  气味微湿、无毒。

  主治1、口目斜。用乳香烧烟熏病处,以顺其血脉。

  2、急慢惊风。用乳香半两、甘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乳香汤送下。

  3、小儿双目内钓、腹痛。用乳香、没药、木香等分,水煎服。

  4、心气痛。用乳香三两、茶叶四两,共研为末,加冬季鹿血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醋化下。

  5、呃逆不止。用乳香同硫磺烧烟频嗅。

  6、梦遗。用乳香一块,拇指大,卧时细嚼,含至三更时咽下。三、五次即见效。

  7、血淋。取夹石的乳香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8、难产催生。用乳香五钱,研为末,加母猪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酒冲服五丸。又方:用乳香、朱砂,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酒送服一钱。

  9、风虫牙痛。用乳香细嚼咽汁。又方:用乳香、川椒各一钱,共研细,化蜡和成丸子,塞病齿孔中。又方:用乳香、巴豆,等分研细,化蜡和成丸子,塞孔中。又方:用乳香、枯矾等分,化蜡和成丸子,塞孔中。

  10、漏疮脓血。用白乳香二钱,牡蛎粉一钱,共研为末,加米糕为丸子,塞孔中。

  11、阴茎肿痛。用乳香、葱白等分,捣烂敷涂。

  12、丹毒。用乳香研末,羊脂调涂。

  没药释名末药。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1、关节疼痛。用没药末半两、虎胫骨(酥炙,研末)三两,和匀,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2、筋骨损伤。用米粉四两,炒黄,加入没药、乳香末各半两,酒调成膏,摊贴痛处。

  3、刀伤。用乳香、没药各一钱,以童便半碗、酒半碗,温化服下。

  4、妇女务晕。用没药末一钱,酒送服。

  5、产后恶血。用没药、血竭末各一钱,童便、温酒各半碗,煎开后送服。过一阵再服一次,恶血自下。

  骐竭释名血竭。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1、白虎风(两膝热肿)。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2、新久脚气。用骐竭、乳香,等分为还想,取木瓜一个,挖一孔,放入药末,再用面包瓜,在砂锅中煮烂,连面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服,忌生冷。

  3、慢惊风。用骐竭末半两、乳香二钱半,同捣匀,煎熔为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薄荷煎汤化下(夏月则用人参汤)。

  4、鼻血不止。用骐竭、蒲黄,等分为末,吹入鼻内。

  5、刀伤出血,治方同上。

  6、产后血晕(昏不识人或说胡话)。用骐竭一两,研为末。每服二钱,

  温酒送上。

  7、疮口不收。用骐末二、三分,麝香少许,大枣(烧灰)半钱,共研为末唾液调匀涂患处。

  8、臁疮不愈。用骐竭敷涂。

  安息香释名气味辛、苦、平、无毒。

  主治1、突然心痛。或时发时止。有安息香研为末,开水送服半钱。

  2、小儿肚痛。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茴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共研为末,以膏和炼蜜调各药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紫苏汤化下。此方名“安息香丸”。

  3、关节风痛。用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另以瓶装一层灰。

  药放灰上,在大火上(火与瓶之间隔一铜板)烧出烟,即将瓶口对痛处熏治,勿令烟散走。

  龙脑香释名片脑、羯婆罗香。膏名婆律香(按:即现在通称的冰片)。

  气味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1、目翳。用龙脑末一两,每天点眼三至五次。

  2、风热上攻头目。用龙脑末半两、南蓬砂一两,频繁两鼻孔中。

  3、头脑疼痛。用龙脑香一钱,卷纸中作成捻子,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好愈。

  4、风热喉痹。用灯心一钱、黄蘖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煅过)、龙脑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二分,吹入喉中患处,有奇效。

  5、中风牙闭。用龙脑香、天南星等分,每服二、三分,擦牙二、三十

  遍,口即可开。

  6、牙齿疼痛。用龙脑香、朱砂各少许擦牙,痛即止。

  7、内外痔疮。用龙脑香一、二分,加葱汁化匀涂搽。

  樟脑释名韶脑。

  气味辛、热、无毒。

  主治1、牙齿虫痛。用樟脑、朱砂等分擦牙、有特效。又方:用樟脑、黄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匀,加蜜调成丸子,塞病齿孔中。

  2、小儿秃疮。用樟脑一钱、花椒二钱、芝麻二两,共研为末涂,搽患处。

  3、脚气肿痛。用樟脑二两、乌头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次取一丸,放足心下踏住,再和微火烘脚,脚上盖覆加暖,汗出如涎,即见效。

  檀香释名旃檀、真檀。

  气味白旃檀:辛、温、无毒。

  紫檀:咸、微寒、无毒。

  主治白旃檀:心腹痛、肾气痛、噎膈吐食、风热肿毒。

  紫檀:止血、止痛、疗淋、敷刀伤。

  芦荟释名奴会、讷会、象胆。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1、湿癣。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癣,擦干后敷上药末,有奇效。

  2、小儿脾疳。用芦荟、使君子,等分为末,每服一、二钱,米汤送下。

  3、虫牙。用芦荟研末敷上。

  乌木释名乌木、乌文木。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有解毒,亦治霍乱吐利。取木片研为末,温酒冲服。

  苏方木释名苏木。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1、产后血晕。用苏木三两,加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次服。

  2、产后气喘,面黑欲死,是血入肺所引起。和苏木二两,加水二碗,煮成一碗,再加人参末一两服下。极效。

  3、破伤风。用苏木末三钱,酒送服。此方名“独圣散”。

  4、脚气肿痛。用苏木、鹭鸶藤,等分锉细,加定粉少许,水煎,先熏后洗。

  5、偏坠肿痛。用苏木二两、好酒一壶同煮,频频饮服。

  6、刀伤指断。用苏木末包敷,外层再用蚕茧裹牢。几天后断处即接合。

  芜荑释名荑。无姑。木名。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脾胃有虫,食即痛。面黄无色。用芜荑仁二两,和面炒成黄色,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送下2、杀体内寄生虫。用生芜荑、生槟榔各四两,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

  3、久泄,气多粪少。用鞠荑五两,捣为还想,加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空心于饭前服三十丸,久服能安神保健。

  4、婴孩惊风后失声。用芜荑、神曲、麦蘖、黄连各一钱,分别炒过,共研为还想,加猪胆汁调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十丸,木通汤送下。

  5、虫牙作痛。作芜荑仁放蛀齿孔中,很有效。

  6、腹中鳖瘕(平时好酒,血入于酒,则为酒鳖;平时多气,血凝于气,则为气鳖;虚劳痼冷,败血杂痰,则为血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人咽,下蚀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或如钱)。用芜荑炒过煎汤服,同时服暖胃、益血、理中的药物乃可治。若服雷丸、锡灰之类,是不会见效的。

  榆释名零榆。白者名粉。

  气味白皮:甘、平、滑利、无毒。

  主治1、喘不止。用榆白皮阴干,焙为末,每天清晨和晚上用末二钱、水五合,煎成胶状服下。

  2、虚劳白浊。用榆白皮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分五次服下。

  3、小便气淋(按:指小便时觉气胀面排尿困难)。用榆枝,石燕子煎水,每日饮服。

  4、五淋涩痛。用榆白皮阴干、焙研,每取五我,加水五合,煎如胶,一天服二次5、口渴多尿。用榆皮二斤,去黑皮,加水一斗,煮成一升。每服三合,一天服三次。

  6、身体突然浮肿。用榆皮捣为末,同米煮粥吃,以小便能畅为效。

  7、早产后流血不止。用榆白皮、当归(焙)各半两,加生姜水煎服。

  8、胎死腹中或母因病欲堕胎。用榆白皮煮汁服二升。

  9、头、身长疮。用榆白皮研为末,调油涂搽。

  10、火伤成疮。嚼榆白皮敷涂。

  11、五色丹毒(又名游肿)。榆白皮研为末,调鸡蛋白涂搽。

  12、背疽。用榆根白皮,切细,清水洗净,捣至极烂,调香油敷搽,留出疮头透气。药干则以苦茶润湿,若药已不粘,须另换新调的药。

  13、小儿瘰疬。用榆白皮生捣如泥,封涂患处。经常换药。

  榆叶:1、消水肿,利小便,下石淋。用榆树嫩叶作汤或炒吃。

  2、胆热虚劳不眠。用榆叶、酸枣仁等分。加蜜做成丸子,每日服适量。

  3、酒鼻。用榆叶煎汁常洗。

  白杨释名独摇。

  气味(木皮)苦、寒、无毒。

  主治煎汤日饮,止孕痢;煎醋含漱,止牙前;煎浆水加盐含漱,治口疮,煎水酿酒,消瘿气。

  水杨释名青杨、蒲柳、蒲杨、蒲多,多柳、蕉苻。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1、赤白痢。用水杨枝叶捣汁一升服。一天服两次。

  2、痘毒不发,用水杨枝叶五斤,煎汤温浴,水冷换热,痘疮逐渐行浆贯满。如不满,可多浴几次,力弱者,只洗头面手足。内服助气血药,效果好。

  3、刀伤成疮。用水杨木白皮焙干,捣碎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

  天服三次,同时用末敷疮上。

  4、乳痈。用水杨根生捣,贴疮几次即愈。

  树柳释名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

  气味(木)甘、咸、温、无毒。

  主治1、腹中痞积。用柽构枝煎汤,露一夜。五更时空心饮几次。痞渐消去。

  2、各种风疾。用柽柳枝或叶半斤,切细,加荆芥半斤,以水五升,煮成二升,澄清后,再加白蜜五合,竹沥五合,封入瓶中,放锅内隔水煮过。每服一小碗,一天服三次。

  3、解酒毒。用柽柳枝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柳释名小杨、杨柳。

  气味柳华:苦、寒、无毒。

  柳叶:苦、寒、无毒。

  枝及根白皮:苦、寒、无毒。

  主治柳华:1、吐血咯血。用柳絮烙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2、刀伤血出。用柳絮包敷即可。

  3脸上脓疮。用柳絮、腻粉等分,调灯油涂搽。

  4、走马牙疳。用柳花烧存性,加麝香少许涂搽。

  5、大风疬。用杨柳四两,捣成饼,贴壁上,干后取下,泡淘米水中一时,取出焙干,研为末,取二两,加白花蛇、乌蛇各一条(去头尾,酒浸用肉),全蝎、蜈蚣、蟾蜍、雄黄各五钱,苦参、天麻各一两,共研为末,水煎麻黄取汁,与各药同熬,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

  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以愈为度。

  柳叶:1、小便白浊。用清明柳叶煎汤代茶,以愈为度。

  2、小儿丹毒。用柳叶一斤,加水一斗,煮取汁三升,洗患处。一天宜洗七、八次。

  3、眉毛脱落。用垂柳阴干,研为末,放在铁器中加姜汁调匀,每夜涂抹眉部。

  4、无名恶疮。用柳叶或皮,水煎汁。加盐少许洗患睡。

  5、漆疮,用柳叶煎水洗。

  枝及根白皮:1、黄疸初起。用柳枝煮浓汁半升,一次服下。

  2、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病似反胃噎膈。取新柳枝一大把,熬汤,煮小米作饭。加酒、面所饭滚成珠子,晒干,装袋中悬挂通风处。用时,烧滚水随意下米,待米浮起查看无硬心则为米熟。一次吃完。稍久,面和米就会分散了,这样制成的米,名“络索米”。

  3、走注气痛(身上忽有一处如被人打痛,痛处游走不定,有时觉痛和极冷)。用白酒煮杨柳白皮乘热熨痛处。

  4、风毒肿痛。治方同上。

  5、项下瘿气,用柳根(水边露出者)三十斤,加水一斛。煮取一升,泡糯米三斗,加常法酿酒,每日饮服适量。

  6、齿龈肿痛。用垂柳枝、槐白皮、桑白皮、白杨皮等分,煎水,热含冷吐。又方:用柳枝、槐村、桑枝,煎水熬膏,加姜汁、细辛末、芎末,调匀擦牙。

  7、风虫牙痛。用杨柳白皮一小块含嚼,取汁渍齿根,几次即愈。又方:用柳枝一握,锉碎,加盐少许,浆水煎含,甚效。又方:柳枝(锉细)

  一升、大豆一升,合炒至豆熟,加清酒三升泡三天后,含漱吐涎。

  8、耳痛有脓。把柳根切细,捣至极烂,封贴痛处,药干即换。

  9、漏疮肿痛。用柳根伸出的红须每日煎水洗。又方:用柳条在罐内烧烟熏痛处。

  10、乳痛初起。用柳根皮捣至极烂,包布中,火上烤热熨患处。布准即换。

  11、反花恶疮(肉翻出如饭粒,根深脓溃)。用柳枝叶三斤,加水五升煎至三升,再熬成糖稀状。每天涂搽三次。

  12、背起丹毒。用柳木灰加水调涂。

  13、汤火灼疮。用柳皮烧灰涂搽。亦可用根白皮煎猪油涂搽。

  14、痔疮如瓜,肿痛如火燎。用柳枝煎浓汤洗后,艾灸三、五壮,大泻脓血即愈。

  榉释名榉柳、换柳。

  气味苦、大寒、无毒。

  主治1、通身水肿。用榉树皮煮汁每日饮服。

  2、毒气攻腹,手足肿痛。用榉树皮和槲树皮煮汁。浓哪饴糖状,另以桦皮煮浓汁调匀饮服。

  3、双目发红。用榉皮去粗皮,切取二两,古钱七个,同放水一升半中,煎取七合,去渣,乘热洗眼。

  诃黎勒释名诃子。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1、下气消食。用诃子一枚,研为末,另以水一升,在瓦器中煎开几次后下药,再煎开几次,加盐少许饮服。又方:夜含诃子一个,天明时嚼咽。又方:用诃子三枚,包湿纸中煨熟。去核细嚼,牛乳送下。

  2、久咳。用生诃子一枚,含口内咽汗。咳止后,口味很差,不想吃东西,可煎槟榔汤一碗服下,立即开味。

  3、呕逆不食。用诃子皮二两,炒过,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在,每服二十丸,空心服,开水送下。

  4、小儿风疾闭,语音不畅,气促喘闷啤足动摇。用诃子(半生半炮,去核)、大腹皮等分,水煎服。此方名“二圣散”。

  5、气痢水泻。用诃子十枚,面裹煨熟,去核,研为末,一次服完,稀饭送下。加饭调药末和成丸子服亦可。方中也有加入木香的。又方:用诃子、陈桔皮、厚朴各三两,捣碎,筛过,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开水送下。

  6、赤白痢。用诃子十二个,六个生用,六个煨熟,去核焙干,研为末。

  赤痢用生甘草汤下,白痢用炙甘草汤下。不止,再服药。

  7、男子下疳。用大诃子烧灰,加入麝香少许,先以淘米水洗患处再搽药,或以荆芥、黄蘖、甘草、马鞭草、葱白煎汤洗亦可。

  无患子释名桓、木患子、噤娄、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鬼见愁。

  气味子皮(即核外肉)微苦、平、有小毒。

  子中仁:辛、平、无毒。

  主治子皮:1、去风明目。用无患子皮、皂角、胡饼、草菖蒲,同捶碎,加浆水调作弹子大,取以泡汤洗头,能去风明目。

  2、洗面去斑。有无患子上捣烂,加白面和为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及斑,甚效。

  子中仁:牙齿肿痛。用肥珠子一两,大黄、香附各一两,青盐半两,泥土固封,火煅,研细。每日取以擦牙。

  肥皂荚释名气味(荚)辛、温、微毒。

  主治1、肠风下血。用独子肥皂(烧存性)一片,研为末,加糊调成丸子,陈米汤送下。

  2、下痢噤口。用肥皂荚一枚,以盐填实,烧存性,研为末。取少许放入白米稀饭内吃下,有效。

  3、风虚牙肿。用独子肥皂,以盐填实,烧存性,研末涂搽。亦可加樟脑少许。

  4、头耳诸疮、眉癣。用肥皂(煅存性)一钱、枯矾一分,研匀,调香油涂搽。

  5、小儿头疮出脓。用肥皂烧存性,加入腻粉,调麻油涂搽。

  6、瘌痢头疮。用独核肥皂,去核,填入沙糖,加巴豆二枚,扎稳,盐泥包好,煅存性,去泥留药,再加槟榔、轻粉五、七分,研匀,以香油调涂。涂药前,先用荚灰浸汁洗头,然后用温水再洗一次,揩干后涂药。

  7、癣疮。用川槿皮煎汤,以肥皂(去核及内膜)浸汤中,时时搽癣。

  8、阴茎湿痒。用肥皂一个,烧存性,调香油涂搽。

  皂荚释名皂角、鸡栖子、乌犀、悬刀。

  气味皂荚:辛、咸、温、有小毒。皂角子:辛、温、无毒。

  皂角刺:辛、温、无毒。

  木皮、根皮:辛、温、无。

  主治皂角子:1、腰脚风痛、不能履地。用皂角子一千二百个,洗净,以、酥少许熬香,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以蒺藜子、酸仁汤送下。

  2、大肠虚秘(时泻时秘)。治方同上,服至百丸,以通为度。

  3、下痢不止。用皂角子瓦焙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陈茶送下。

  4、肠风下血。用皂角子、槐实各一两,加粘谷糠炒香,去糠,研为末,每服一钱,陈粟为汤送下。此方名“神效散”。

  5、里急后重。用无蛀的皂角子(米糠炒过),加枳壳(炒过),等分为末,以饭和末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热汤送下。

  6、小儿流涎(由于脾热有痰)。用皂角子仁半两、半夏(姜汤泡七次)

  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钱二分,共研为末,加姜汁调成丸子,如麻子大。

  每服五丸,温水送下。

  7、妇女难产。吞皂角子二枚。

  8、风虫牙痛。用皂角子研为末,棉裹末约弹子大两颗,醋煮热,交替熨患处。每且可熨三、五次。

  9、一切疔肿:(1)、中风口噤、涎潮上。用皂角一挺,去皮,以猪油涂炙成黄色,

  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体壮者可服二钱,以吐出风涎为度。

  (2)、中风口。用皂角五两,去皮,为末,加陈年老醋调匀,左涂右侧,右涂左侧。药干再涂。

  (3)、中暑不省。用皂荚一两(烧存性)、甘草一两(微炒为末),以温水调一钱灌下。

  (4)、喉痹封口。用皂荚生研为末,取少许点患处,同时以醋调药厚涂项下。不久,病处裂破出血即愈。

  (5)、咽喉肿痛。用皂荚一挺,去皮,米醋浸、炙七次,勿令过焦,研为末。每次少放入咽,吐涎则痛止,病渐愈。

  (6)、风邪疾。用皂荚(烧存性)四两,苍耳根、茎、叶(日干)四两,密陀僧一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三、四十丸,枣汤送下。一天服二次,病稍减,只服二十丸。此方名“抵住丸”。

  (7)、咳逆上气、唾浊,不能睡卧。用皂荚(炙,去皮、子)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枣膏汤送下。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

  (8)、痰喘咳嗽。用长皂荚三长(去皮、子),一荚中装半夏十粒,一荚中装中巴豆,蜜制关夏。再一起火炙成黄色,研为末。每用二、三分,于临卧时以姜汁调服。用特效。

  (9)、牙病喘息、喉中有声。用肥皂荚两挺,酥炙取肉,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豆大。每服一丸,以微泻为度,不泻再服药。一天服一次。

  (10)、腹部肿痛。用皂荚(去皮、子)炙黄为末,加酒一斗,煮开以后饮服。一天服三次。

  (11)、二便不通用皂荚烧过,研为末,稀饭送服三钱,立通。又方:用皂荚炙过,去皮、子,研为末,加酒、面糊成丸子。每服五十丸。酒送下。又方;用皂荚烧出烟,放在桶内人坐桶上受烟熏。亦有效。

  (12)、黄肿气喘。用无蛀的皂角,去皮、子,醋涂,炙焦为末,取一钱,加巴豆(去油膜)七枚,以淡醋研好墨和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丸,饭后服,陈桔皮汤送下。一天服三次,隔二日增药一丸,以愈为度。

  (13)、身、面发肿。用皂荚去皮炙黄。锉取三升,放酒一斗中浸透后煮沸。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14)、脚气肿痛。用皂角、赤小豆,共研为末,酒醋调匀贴患处。

  (15)、突然头痛。用皂角研末,吹入鼻中,令打喷嚏。

  (16)、风热牙痛。用皂角一挺,去子,装满盐,再加白矾少许,黄泥封固,火煅后研为末,每日擦牙。

  (17)、风虫牙痛。用皂荚研末涂齿上,有涎即吐去。又方:用皂荚、食盐,等分为末,每日擦牙。

  (18)、肠风下血。用长皂角五挺,去皮、子、酥炙三次,研为末,精羊肉十两,细切,捣烂,和皂角末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送下。

  (19)、脱肛。用无蛀的皂角五挺,捶碎,加水揉取汁浸患处,自收上。

  收后以热水烫腰肚上下,令皂角气行,好不再脱肛。另外还须用皂角去皮,酥乐为末,加枣肉和成丸子,米汤送服三十丸。

  (20)、肾囊偏痛。用皂角连皮研末,调水敷涂痛处。

  (21)、肛门肿痛。用皂角(炒焦)、水粉(炒),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摊巾贴患处,频频以水潮润。又方:用皂角七片,煨黄,去皮,出火毒后研为末。每服五钱,空心服,温酒送下。

  (22)、妇女吹乳。用皂角去皮,蜜炙,研细,酒送服一钱。又方:“妇人吹奶法如何?皂角烧灰蛤粉和。热酒一杯调八字(按:一字等于分五厘),管教时刻笑呵呵。”

  (23)、丁肿恶疮。用皂角去皮,酥炙焦。研为末,加麝香、人粪各少许,调匀涂患处,几天后疮根拔出。

  (24)、小儿头疮。用皂角烧黑为末,剥去疮痂敷涂。几次即愈。

  (25)、足上风疮(甚痒)。用皂角炙热烙患处。

  (26)、大风癞。用找皂角二十条,炙过,去皮、子,以酒煎稠,滤过。

  冷后,加入雪糕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酒送下。

  (27)、积年疮疮。用皂角放猪肚内煮熟,去掉皂角,只吃猪肚。

  (28)、鱼骨鲠咽。用皂角研末,吹鼻取嚏。

  (29)、肾风阴痒。用稻草烧皂角,烟熏十多次,痒即止。用皂角子仁研末敷涂,几日可愈。

  10、年久瘰疬。用无蛀皂角子一百粒、米醋一升、硇砂二钱,同煮干,炒信酥。依疬子多少,每一疬子服一粒,细嚼后米汤送下。酒浸煮服亦可。体虚的病人不用硇砂。

  皂角刺:1、小便淋闭。用皂角刺(烧存性)、破故纸,等分为末,酒送服适量。

  2、肠风下血。用皂角刺灰二两,胡桃仁、胡故纸(炒)、槐花(炒)

  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3、伤风下痢(伤风久不愈,下痢脓血一天数十次)。用皂角刺、枳实

  (麸炒)、槐花(生用)各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天服二次。

  4、胎衣不下。用皂角刺烧为灰,酒送服三钱,另嚼葵子三、五粒,以患处如针刺为见效。

  5、乳痈。用皂角刺(烧存性)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两、蚌粉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6、疮肿无头。用皂角刺烧灰,酒送服三钱,另嚼葵子三、五粒,以患处如针刺为见效。

  7、大风疬疮。用黄蘖末、皂角刺灰各三钱,研匀,空心服,酒送下。

  服药后,吃粥两三天及补乞药数剂。如四肢浮肿,有针刺出水再服,忌一切鱼肉和引风之物。

  8、背疮不溃。用皂角刺(麦麸炒黄)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两、绵黄芪(焙)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以酒一碗乳香去渣乘热送下。

  木皮、根皮:风热痰气,杀虫,产后肠脱。

  合欢释名合昏、夜合、青裳、萌葛、乌赖树。

  气味(木皮)甘、平、无毒。

  主治1、肺痈。取合欢皮一掌大,加水三升,煮成一半,分二次服。

  2、跌打损伤。用合欢皮,把粗皮去掉,炒成黑色,取四两,与芥菜子(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卧时服,温酒送下,另以药末敷伤处,能助接骨。

  3、小儿撮口风。有合欢花枝煮成浓汁,揩洗口腔。

  4、中风挛缩。用合欢枝、柏枝、槐枝、桑枝、石榴枝各五两,生锉;另取糯米五升、黑豆五升、羌活二两,防风五钱、细曲七升半。先以水五斗煎五枝,取汗二斗五升浸米、豆蒸熟,加曲与防风、羌活,照常法酿。封二十日后,压汁饮服,每饮五合,常有酒气即可,不宜过醉致吐。

  秦皮释名石檀、盆桂,苦树、苦枥。

  气味(皮)苦、微寒、无毒。

  主治1、赤眼生翳。用秦皮一两,加水一升半煮成七合,澄清后,每日煎温洗眼。此方中亦可加滑石、黄连等分。

  2、眼睛突然肿痛。用秦皮、黄连各一两,苦竹叶半升,加水二升半,煮成八合,饭后温服。

  3、眼长挑针。用秦皮锉细,和沙糖水同煎,调大黄末一钱服,微泻见效。“4、血痢多年。用秦皮、鼠尾草、蔷薇根等分,水煎,去渣,再煎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六丸,一天服二次。亦可煎服。

  槐释名气味槐实(按:亦称槐角)苦、寒、无毒。

  槐花:苦、平、无毒。

  槐叶:苦、平、无毒。

  木皮、根白皮。

  主治木皮、根白皮:1、中风身直,有能转动。用槐皮(黄白者)切细,加酒或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2、风虫牙痛。用槐树白皮一把,切细,加酪一升煮过,去渣,放一点盐,含漱。

  3、蠼螋恶疮。用槐白皮浸醋中半日后洗患处。

  槐叶:1、肠风痔疾。用槐叶一斤,蒸熟晒干,研为末,煎饮代茶。久服还能明目。

  2、鼻气窒塞。水煮槐叶,五升煮成三升,加入葱,豉调和,有煎饮。

  槐枝:

  1、风热牙痛。用槐枝烧,烙痛处。

  2、血崩、白带。用槐枝烧灰,每服一匙,饭前服,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3、阴疮湿痒。用槐枝煎水热洗。

  槐花:1、鼻血不止。用槐花、乌贼骨等分,半生半炒,研为末,吹入鼻内。

  2、吐血不止。用槐花烧存性,加麝香少许,研匀,糯米汤送服三钱。

  3、咯血、唾血。用槐花炒过、研细,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服药后须静卧一、二小时。

  4、尿血。用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淡豉汤送下。立效。

  5、屙血。用槐花、荆芥穗,等分为末,酒送服一匙。又方:用柏叶三钱,槐花六钱,每日煎汤服。又方:用槐花、枳壳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二钱。

  6、妇女漏血。用槐花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三钱,饭前服,温酒送下。

  7、中风失音。炒槐花,三更后仰卧嚼咽。

  8、痈疽发背(凡中热毒,眼花头晕,口干舌甘,心惊背热,四肢麻木,觉有红晕在背部)。用槐花一堆,炒成褐色,泡好酒一碗中,乘热饮酒,汗出即愈,如未退,再炒一服。必愈。

  9、疔疮肿毒。用槐花微炒,核桃仁二两,放入酒一碗中煎开多次,热服。疮未成者二、三服,疮已成者一、二服,即可见效。

  10、白带不止。用槐花(炒)、牡蛎(煅),等分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槐实:1、肠风泻血。用槐角(去梗,炒)一两,地榆、当归(酒焙)、防风、黄芩、枳壳(麸炒)各半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槐角丸”。

  2、大肠脱肛。用槐实、槐花等分,炒为末,蘸羊血炙熟吃(用猪肾去皮蘸末炙熟吃亦可),以酒关下。

  3、内痔、外痔。用槐角一半,捣成汁,捣成汁,晒,浓,取地胆为末,同煎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水送下。作丸时,也作成挺子,纳肛门内。地胆末可用苦参末代替。

  4、目热昏暗。用槐角、黄连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浆水送下。每天二次。

  5、大热心闷。用槐角烧为末,酒送服一匙。

  楝释名苦楝。实名金铃子。

  气味苦、寒、有小毒。

  主治1、热厥心前(或发或止,身热足寒,长期不愈)先灸大溪、昆仑两穴,引热下行,然后内服“金铃散”:用金铃子、元胡索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2、小儿冷疝(气痛、阴囊浮肿)。用金铃子(去核)五钱、吴茱萸二钱半,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在。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3、疝肿痛。阴囊偏坠。用楝子肉五两,分作五份:一两用破故纸二钱炒黄,一两用小茴香三钱、食盐半钱同炒,一两用莱菔子一钱同炒,一两用牵牛子三钱同炒,一两用斑蝥七枚(去头足)同炒。炒后,分别拣去食盐、莱菔、牵牛、班蝥,只留破故纸、茴香,与楝子同研为末,加酒、面糊为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窍主服,酒送下。又方:用楝子经酒润过,取肉一斤,分作四份:一份用小麦一合、斑蝥四十九个同炒熟,去蝥;一份用小麦合、巴豆四十九枚同炒熟,去豆;一份用小麦一合、巴戟肉一两同炒熟。去戟;一份用小茴香一合、食盐一两同炒熟,去盐。再加破故纸(酒炒)一两、广木香(不见火)一两,一起研为末,酒煮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又方:有楝子肉四十九个,分作七份:一份用小茴香五钱同炒,一分同破故纸二钱半同炒,一份用黑牵牛二钱半同炒,一份用食盐二钱同炒,一份用萝卜子二钱半同炒,一份用巴豆十四个同炒,一份用斑蝥十四个(去头足)同炒。炒后,分别拣去萝卜子、巴豆、斑蝥三味,另加入青木香五钱,南木香、官桂各二钱半,各药共研为末,酒煮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盐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4、脏毒下血。用苦楝子炒黄并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米汤送下。

  5、腹中有虫。用楝实在苦酒中浸一夜,棉裹好,塞入肛门内。一天换二次。

  6、小便如膏,排出困难。用苦楝子、茴香等分,炒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7、小儿疳疾。用苦楝子、川芎,等分为末,加猪胆汁调成丸子,米汤帝服适量。

  根及木皮:1、消渴有虫。用苦楝根白皮一把。切细,焙干,加麝香少许,添水二碗,煎成一碗,空心服下。打下虫后,其渴自止。

  2、小儿蛔虫。用楝木皮削去苍皮,加水煮汁,随小儿年龄适量饮食。

  又方:用楝木皮研末,米汤送服二钱。又方:用根皮同鸡蛋煮熟,空心吃睛,次日可将虫打邮。又方:用苦楝皮二两、白芜荑半两,共研为末,每取一、二钱,水煎服。此方“抵圣散”。又方:用楝白皮(去粗)二斤,切细,加不一斗,煮成汁三升,再熬成膏。五更时,温酒送服一匙,以虫下为度。

  3、小儿诸疮(恶疮、秃疮、蠼螋疮、浸淫疮等)。用楝树皮或枝烧灰敷疮上。如是干疮,则用猪油调灰涂搽。

  4、蜈蚣或蜂螫伤。和楝树枝叶捣汁搽。

  海桐释名刺桐。

  气味(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1、腰膝痛。用海桐皮二两,牛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五钱,薏苡仁二两,生地黄十两,一起洗净、焙干,研细,布包好浸酒中(冬季浸二两,夏季浸一周)。每日早晚空心各饮一碗。此方不得随意增减各药用量。

  2、风癣。用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调猪油涂搽。

  3、风虫牙痛。用海桐皮煎水漱口。

  罂子桐

  释名虎子桐、荏桐、油桐。

  气味(桐汩)甘、微辛、寒、有大毒。

  主治1、痈肿初起。用桐油灯,放入竹筒内,烟熏患处,出黄水即消。

  2、臁疮。用胡粉煅过,研细,调桐油作成膏,摊纸上贴患处。

  3、脚肚癞疮。用桐油、人乳,等分敷搽,数次即愈。

  4、酒赤鼻。用桐油调黄丹、雄黄涂搽。

  5、冻疮裂痛。用桐油一碗、发一绺,熬化。收存瓶中。行色温水洗患处令软,然后搽药。

  6、解砒石毒。用桐油灌下,得吐即解。

  梧桐释名榇。

  气味(子)甘、平、无毒。

  主治小儿口疮。用梧桐子和鸡蛋烧存性,研为末,敷搽患处。

  桐释名白桐、黄桐、泡桐、椅桐、荣桐。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1、手足浮肿。用桐叶煮汁浸泡,同时饮汁少许。汁中加小豆更好。

  2、痈疽发背(大如盘,臭腐不可近)。用桐叶在醋中蒸过贴患处。退热止痛。逐渐生肉收口,极效3、头发脱落。用桐叶一把、麻子仁三升,加淘米水煮开五、六次,去渣,每日洗头部,则发渐长。4、4、跌打损伤。用桐树皮(去青留白),醋炒,捣烂敷涂。

  5、眼睛发花,眼前似有禽虫飞走。用桐花、酸枣仁、元肯粉、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煎,连滓服下。一天服三次。

  楸释名气味苦、小寒、无毒。

  主治1、兼疮。取楸枝煎水洗。

  2、白癜风。用楸白皮五斤,加水五斗,煎成五升,去渣,再煎浓如膏,涂搽患处。一天三次。

  3、上气咳嗽,腹胀人瘦。用楸叶三斗,水斗,同煮开多次,去渣,再煎浓成膏,最后团成丸,纳入肛门中。

  4、一切毒肿(不问软硬)。用楸叶一叠,敷肿上,包扎好。一天换三次。冬天则取干叶盐水浸软用,或取根皮捣烂敷上。楸叶止痛、消肿、化脓血,胜于他药。

  5、头痒生疮。用楸叶捣汁涂搽。

  漆释名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1、小儿虫病。用干漆(捣碎,烧烟尽)、白芜荑,等分为末,每服二分至一钱,米汤送下。

  2、妇女血气痛。用湿漆一两,熬一顿饭时间,加入干漆末一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丸,温酒送下。怕漆人不可服。

  3、男子疝气或小肠气痛。治方同上。此方名“二圣丸”。

  4、妇女经闭或腹内症瘕。用干漆一两(打碎,炒烟尽)、牛膝末一两、生地黄汁一升,共在慢火上熬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渐增至三、五丸,酒或汤送下。又方:用当归四钱、干漆三钱(炒烟尽),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干漆一斤(烧研)、生地黄二十斤(取汁),两药合煎做成

  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服,酒送下。

  5、产后青肿疼痛。用干漆、大麦芽,等分为末,分别相间铺入瓦罐中,封紧,煅红,冷后再研散。每服一、二钱,热酒送下。产后各种疾病,都可以用此方。

  6、五劳七伤。用干漆、柏子仁、山茱萸、酸枣仁,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7、喉痹。用干漆烧烟。以筒吸烟入喉。

  椿樗释名香者名椿,臭者名樗。山樗名栲、虎目树、大眼桐。

  气味(白皮及根皮)苦、温、无毒。

  主治1、小儿疳疾。用椿白皮晒干,取二两研末,另以粟米淘净,研成浓汁,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十岁小儿可服三、四丸,米汤送下。其他年龄的小儿酌量加减。另外,还以丸纳竹筒中,吹入鼻内。

  2、休息痢(日夜泻痢,腥臭不可近,脐腹疼痛)。用椿根白皮诃黎勒各半两,丁香三十个,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又方:用椿根白皮,水漂三日,去黄皮,焙为末。

  每一两,加木香二钱,以粳米饭调药成丸。每服一钱二分,空心服,米汤送下。

  3、秋痢兼腰痛,取樗根一大两,捣碎,筛过,以好面调皂角了孤小团,加水煮熟。每日空心十枚。不须禁忌,有特效。

  4、赤白简。用香椿洗过,刮取皮,晒干为末,水送服一钱,立效。

  5、长年屙血。用樗根二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再加半碗酒服下。或作丸服亦可。

  6、白带。用椿根白皮、滑石,等分为末,加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空心服,开水送下,又方;椿根白皮一两半,干姜(炒黑)、白芍药(炒黑)、黄蘖(炒黑)各二钱,共研为末,加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开水送下。

  7、白浊。治方同上。

  杜仲释名思仲、思仙、木棉。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肾虚腰痛。用杜仲去皮,炙黄,取一大斤,分作十剂。每夜用一剂,在水一升中浸至五更,煎成三分之二,去渣留汁,放入羊肾三、四片,煮开几次,加上椒盐作羹,空心一次服下。此方中再加薤白工茎,或五味子半斤亦可。

  2、风冷伤肾,腰背虚痛。用杜仲一斤,切细,炒过,放酒二程式中浸十日。每日服三合。又方:用杜仲研为末,每日清晨以温酒送服二钱。

  3、病后虚汗及自流汗。用杜仲、牡蛎,等分为末,卧时以水送服五小匙。不止,再服。

  4、产后诸疾及胎体不安。有杜仲去皮,瓦上焙干,捣为末,煮枣肉调末为丸,如弹子在。每服一丸,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厚朴释名烈朴、赤朴、厚皮。树名榛,子名逐折。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1、脾胃虚损。用厚朴(去皮,切片)、生姜(连皮,切片)二斤,在水五升中同煮干,去姜,焙朴,再以干姜四两、甘草二两,同厚朴一起,在水五升中煮干,去甘草,焙闰、朴为末加枣肉、生姜同煮熟,去姜,把枣内、药末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方中再加熟附子亦可。此方名“厚朴煎丸”。

  2、痰呕逆。饮食不下。用厚朴一两、姜汁炙黄,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调下。

  3、腹前胀满。用厚朴(制)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枣十枚,大枳实五枚,桂二两,生姜五两,加水一培,煎成四升,温服八合。一天服三次,呕吐者再加半夏五合。此名“厚朴七物汤”。

  4、气胀心闷,饮食不下,久患不愈。用厚朴以姜汁炙焦后研为末。每

  服二匙,陈米汤调下,一天服三次。

  5、反胃、下泻。治方同上。

  6、霍乱腹痛。用厚朴(炙)四两、桂心二两、枳实五枚、生姜二两,加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三次服下。此方名“厚朴汤”。

  7、久痢。用厚朴三两、黄连三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空心细细服下。

  8、大肠干结。用厚朴(生研)、猪脏(煮熟捣烂)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水送下。

  9、尿浑浊。用厚朴(姜汁炙)一两、白茯苓一钱,加水、酒各一碗,煎成一碗,温服。

  10、月经不通。有厚朴三两(炙过,切细),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分二次空心服下。三、四剂之后,即见特效。方中如桃仁、红花亦可。

  小蘖释名子蘖、山石榴。

  气味苦、大寒、无毒主治去心腹中热气,杀诸虫,治血崩。

  檀释名气味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安神止渴,久服强身。

  蘖木

  释名蘖。根名檀(俗作黄柏)。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1、男女诸虚(如小便淋漓,遗精白浊等症)。用黄蘖(去皮,切细)

  二斤、熟糯米一升,在童便中九浸九晒,再蒸过晒干,研为末,加酒煮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温酒送下。

  2、痔漏下血。用黄蘖皮(刮净)一斤,分作四份:三份分别用酒、醋、童便各浸七天,洗、晒后焙干;另一份生炒成黑色。四份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久服可以除根。此方名“蘖皮丸”。

  3、赤白浊。用黄蘖皮(刮净)一斤,分作四份,分别在酒、蜜、人乳、淘糯米水中浸透,炙干,共研为末,加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百补丸”。

  4、下血数升。用黄蘖一两,去皮,以鸡蛋白涂炙为末,加水调成丸子,如绿豆豆大。每服七丸,温水送下。此方甸“金虎丸”。

  5、小儿热泻。用黄蘖削皮,焙为末,加米汤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送下。

  6、赤白浊及构泄精肖。用黄蘖(炒)、真蛤粉各一斤,共研为末,每服一百丸,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再加知母(炒)、牡蛎粉(煅)、山药(炒)等分为末,调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八十丸,盐汤送下。

  7、积热梦遗(心神恍惚,膈中有热)。用黄蘖末一两、片脑一钱,加炼蜜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麦门冬汤送上。

  8、消渴,食多,尿多。用黄蘖一斤,加水一升,煮开几次,渴即饮用。

  如此数日,可见效果。

  9、热极呕血。用黄蘖蜜涂炙干,研为末,麦门冬汤调服二钱。

  10、眼目昏暗。每天清晨含黄蘖一片,吐唾液洗眼,坚持,不停,保无目疾。

  11、口舌生疮。用黄蘖放口内含噙。又方:蜜渍黄蘖,取滇汁含噙,吐涎。又方:蜜炙黄蘖、青黛各一分,研为末,加生龙脑少许,敷患处。

  又方:用黄蘖、细辛、等分为末;或黄蘖、干姜,等分为末,敷患处。

  12、鼻中生疮。用黄蘖、槟榔,共研为末,调猪油涂搽。

  13、唇疮痛痒。用黄蘖研末,调蔷薇根汁涂搽。

  14、鬈毛毒疮(生头中,初时如葡萄,极痛)。用黄蘖一两,乳香二钱半,共研为末,另以槐花煎水,调末成饼,贴疮上。

  15、乳痈初起。用黄蘖末和鸡蛋白涂搽,药干即换。

  16、痈疽肿毒。用黄蘖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末,唾液调涂患处,留出疮头,频频以淘米水润湿。

  17、小儿脓疮,遍身不干。用黄蘖末加枯矾少许,敷搽即愈。

  18、男子阴疮。用黄蘖、黄芩等分,煎汤洗患处,洗后用黄蘖、黄连研末敷搽。

  19、臁疮。用黄蘖末一两、轻粉三钱,调猪胆汁涂搽。单用蜜炙黄蘖研末敷搽。

  20、冻疮裂痛。用乳汁调黄蘖末涂搽。

  桦木释名气味(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1、乳痈初起(肿痛结硬,欲破未破)。用桦皮烧存性,研为末,温酒送服一匙。服后即卧床休息。一服见效。

  2、肺风毒疮(遍身疮疥如疠,以及急仍瘙痒,脸上风刺,妇女粉刺等)。

  用桦皮灰四两、烧枳壳(去穰)四两、荆芥穗二两、炙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另用杏仁(水煮过,去皮尖)二两,研为泥,与药末调匀。每服二钱,饭后服,温酒调下。病得者,服药三次,此方名“桦皮散”。

  3、小例热而短。和桦皮煮成浓汁饮服。

  棕榈释名榈。

  气味笋及子花(按:即棕榈的果实):苦、涩、平、无毒。有人认为有毒。

  皮(按:即干燥的叶鞘纤维):苦、涩。

  主治笋及子花:涩肠止泻、、崩中带下。

  皮:1、鼻血不止。用棕榈烧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内。

  2、血崩不止。有棕榈皮烧存性,空心服三钱,淡酒送上。

  3、屙血。作棕榈皮半斤、桥楼一个,共烧成灰。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4、泻痢。用棕榈皮烧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一匙。

  5、小便不通。用棕榈皮烧存性,水酒送服二钱即通。

  乌臼木释名鸦臼(通称乌桕)。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1、小便不通。用乌桕根皮,煎汤饮服。

  2、大便不通。用乌桕根一寸。劈破,煎水半碗服下,立通。不宜多吃。

  3、大、小便均不通。用乌桕根白皮,干后研为末。先以硭硝二两煎汤服,取吐,再以热水送服乌桕根皮末二钱。

  4、水气虚肿,小便涩。用乌桕根皮、槟榔、木通各二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5、脚气湿痒成疮。用乌桕根白皮研为末敷涂。过一会,有涎出,即效。

  6、婴儿胎毒满头。用水边乌桕根皮晒干,研为末,加雄黄末少许,调生油涂搽。

  7、疔肿。用乌桕捣取自然汁,取一至二碗,下泻去毒即愈。未泻再服。

  冬季无叶,可用根代。

  巴豆释名名巴菽、刚子、老阳子。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1、一切积滞。用巴豆一两、蛤粉二两、黄蘖三两,共研为末,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水送下。

  2、宿食不化,大便闭塞。用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同煮三日三夜,研烂,合酒微火煎至能团成丸子,做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丸,水送下。

  想呕吐者服二丸。

  3、水蛊大腹,皮肤色黑。用巴豆九十枚(去皮、心,炙黄)、杏仁六十枚(去皮、类,炙黄),共捣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水送下,以泻为度。

  4、心痛腹胀,大便不通。用巴豆二枚(去皮、心,炙黄)、杏仁二枚,棉包捶碎,以热水一合,泡取白汁取下。

  5、食疟、积疟,用巴豆(去皮、心)二钱,皂荚(去皮、子)六钱,捣烂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冷汤送下。

  6、滞泄痢,腹痛里急。用杏仁(去皮、尖)、巴豆(去皮、心)各四十九个,同烧存性,研成泥,溶蜡和成丸,绿豆大。每服二、三丸,煎大黄汤送下。隔日一服。在本方中加百草霜三钱亦可。

  7、气痢赤白。用巴豆一两,去皮心,炒过,研为末,加熟猪肝和成丸子,如绿豆大。空心服,米汤送下三、四丸。

  8、泻血不止。用巴豆一个,去皮,放入事先开了小孔的鸡蛋中,纸包好,煨熟。去豆吃蛋,病即止。体虚的病人分作二次服。甚效。

  9、夏月水泻不止。用巴豆一粒烧存性,黄蜡和成一丸,水送服。

  10、小儿吐泻。用巴豆一粒烧存性,黄蜡豆大一块,熔滴水中,一起捣匀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五至七丸,莲子灯心汤送下。

  11、干霍乱(心腹胀痛,吐泻不出)。用巴豆一枚,去皮心,热水研服,能吐泻好见效。

  12、寒痰气喘。用青桔皮一片,包巴豆一粒,麻子线捆好,烧存性,研为末,加清汁和酒一杯,慢慢饮服。有特效。

  13、舌上出血。用巴豆一枚、乱发一团(如鸡蛋大),烧存性,研为末,酒冲服。

  14、中风口歪。用巴豆七枚,去皮,研烂,左歪涂右手心,右不止涂左手心,再以热水一杯放在涂药的手上,不久,口即复原,然后把药洗去。

  15、小儿口疮,不能吃乳。用巴豆一一粒,连油研烂,加黄花菜丹少许,剃去小儿囟门头发,把药敷贴好,待四边起小水泡,即用温水洗去,再以菖蒲汤洗过,便不会长成疮。

  16、风瘙隐疹,心下迷悄,用巴豆五十粒,去皮,加水七升,煮成二升,取汁搽患处。

  17、疥疮。用巴豆十粒,炮黄花菜,去皮心,研为末,加酥和腻粉少许,把疮抓破搽上。注意本剂不得近目及肾囊。如必须在这些部位搽药,须先用黄丹涂过。

  18、荷钱癣。用巴豆仁三个,连油捣成泥,包薄布内搽患处。每天搽一、

  二次,几日即愈。

  19、一切恶疮。用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调硫磺、轻粉末,频涂疮上,有。

  20、痈疽恶内。用巴豆仁炒焦,研成膏药点痛和,可以解毒;涂瘀肉上,腐处自消。方中加少许乳香亦可,此方名“乌金膏”。

  21、疣痣。和巴豆一钱(石灰炒过)、砒一钱、糯米(炒)五分,共研为末,点患处。

  大风子释名气味辛、热、有毒。

  主治1、大风疮裂。有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匀涂疮。另外还用大风子壳煎汤洗浴。此方亦治杨梅恶疮。

  2、大风诸癞。用大风子油一两、苦参末三两,加少量酒。和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同时用苦参汤洗浴。

  手背皲裂。用大风子捣烂涂搽。

  阿魏释名阿虞、薰渠、哈昔尼。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疝疼痛(败精恶血,结在阴囊,并非一般的偏坠)用阿魏二两,裹在醋和荞麦面作成的饼中,火上煨熟;另用大槟榔二枚,钻孔,乳行填满,也裹在荞面中煨熟;另用硇砂末一钱,赤芍药一两,各药一起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酒送下。

  2、脾积结块,用鸡蛋五个、职权魏五分、黄蜡一两,同煎化,分十次空心服,水送下。诸物不忌,腹痛无妨。十日后大便下血即愈。

  3、腹内一般痞块。用阿魏五钱、五灵脂(炒令烟尽)五钱,共研为末,

  调狗胆汁和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唾液送下。忌羊肉醋面。

  4、疟疾寒热。用阿魏、胭脂各一块、如豆大,研匀,调蒜膏敷虎口上。

  又方:用阿魏、丹砂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皂角子大。

  每服一丸,空心服,参汤送下。

  5、牙齿虫痛。用阿魏、臭黄,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在。

  每取一丸,棉裹纳入齿痛一侧的耳中,有效。

  相思子释名红豆。

  气味苦、平、有小毒、使人呕吐。

  主治止热闷头痛。除风痰瘴疟疾,杀虫。

  桑释名子名椹。

  气味桑根白皮:甘寒、无毒。

  桑叶:苦、甘、寒、有小毒。

  桑枝:苦、平桑柴灰:辛、寒、有小毒。

  主治桑柴灰:1、目赤肿痛。用桑灰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每用一钱,铴汤澄清后洗眼。

  2、青盲。用桑灰煎汤洗眼,坚持有效。

  3、身、面水肿,坐卧不得。有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每饥时即吃豆,不喝豆汤。

  4、白癜风。用桑柴灰二斗,蒸于甑内,取锅中热汤洗患处。几次即愈。

  5、头风白屑。用桑灰淋汁洗头。

  6、大麻风。用桑柴灰。热汤淋取汁洗头,再用大豆磨浆洗,用绿豆粉泡熟水洗。三日一洗头,一日一洗脸。不过十次见效。

  桑枝:1、水气脚气。用桑条二两炒香,加水一升煎至二合,每日空心饮服。

  2、风热臂痛。用桑枝一小升,切细,炒过,加水三程式,煎成二升,一日服尽(有人臂痛,诸药不效,服此数剂即愈)。

  3、紫白癜风。有用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加水五斗,煮成五斤,去渣,再熬成膏。每于卧时服半俣,温酒调下。以愈为度。

  桑叶:1、青盲。取青桑叶焙干研细,煎汁乘热洗目,坚持必效。有患此病二十年者,照此洗浴,双目复明。

  2、风眼多泪。取冬季不落的桑叶,每日煎汤温洗。或加硭硝亦可。

  3、眼红涩痛。用桑叶研末,卷入纸中烧烟熏鼻,有效。

  4、头发不长。用桑叶、麻叶煮淘米水洗头。七次后,发即速长。

  5、吐血不止。用晚桑叶焙干,研为末,凉茶送服三钱,血止后,宜服补肝、肺的药物。

  6、肺毒风疮。用好桑叶洗净。蒸熟一宿,晒干,研为末,水调服二钱。

  7、痈口不收。用经霜黄桑叶,研末敷涂。

  8、汤火伤疮。用经霜桑叶烧存性,研为末,油调敷涂。数日可愈。

  9、手足麻木。不积压痛痒。用霜降后桑叶煎汤频洗。

  桑椹:1、水肿胀满。用桑心皮切细,加水二斗,煮汁一斗,放入桑甚,再煮取五程式,和糯米饭五程式酿酒饮服。此方名“桑椹酒”。

  2、瘰疬结核。用桑椹(黑熟者)二斗,取汁,熬成膏。每服一匙。白汤调下。一日服三次,此方名“文武膏”。

  桑根白皮:1、咳嗽吐血。用新鲜桑根白皮一斤,浸淘米水中三宿,刮去黄皮,锉细,加糯米四两,焙干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2、消渴尿多。用入地三尺的桑根,剥取白皮,炙至黄黑,锉碎,以水煮浓汁,随意饮服,亦可加一点米同煮,但忌用盐。

  3、产后下血。用桑白皮,炙过,煮水饮服。

  4、月经后带红不断。锯桑根取屑一撮,酒冲服。一天服三次。

  5、跌伤。用桑根白皮五斤,研为末,取一升,,煎成膏,敷伤处,痛即止。亦无宿血。

  6、刀伤成疮,用新桑白皮烧灰,与马粪调匀涂疮上,换药数次即愈。

  7、发枯不润。用桑根白皮、柏叶各一斤,煎汁洗头,有效。

  8、小儿流涎(脾热,胸膈有痰)。用新桑根白皮捣取自然汁服下。

  9、小儿丹毒。用桑根白皮煮汁洗浴,或研为末,调羊膏涂搽。

  10、石痈(坚硬,不作脓)。用桑白皮阴干为末,溶胶和酒调涂,以痈软为度。

  柘释名气味(木白皮、根白皮)甘、温、无毒。

  主治煮汁酿酒服,治耳聋耳鸣、劳损虚弱、腰肾冷、梦遗等症。

  楮释名构、构桑。

  气味楮实:甘、寒、无毒。

  楮叶:甘、凉、无毒。

  树白皮:甘、平、无毒。

  皮间白汁:甘、平、无毒。

  主治楮实:1、水气蛊胀。用楮实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另以茯苓三两、白丁香一两半,共研为末,将膏和末调成丸子,如梧子大。从少到多,服到小便清利,腹胀减轻为度,后服“治中汤”续治。忌食甘苦峻补药物及发物,此主名“楮实子丸”。

  2、肝热生翳。有楮实子研细,饭后以蜜汤送服一钱。一天服二次。

  3、喉痹、喉风。肛楮实阴干,每取一个研为末,水送服。病重者可服二个。

  4、石疽(长在身上、脸上,状如疖子而皮厚)。用楮实捣烂敷涂。

  5、刀伤出血。治方同上。

  6、目昏难视。用楮实、荆芥穗各五百枚,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服一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楮叶:

  1、老少瘴痢,日夜是余次。用干楮叶三两,熬捣为末。每服一匙,乌梅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另取羊肉裹药末塞肛门内,痢出即止。

  2、脱肛,用楮叶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同时将药末敷在肠上。

  3、小便白小说。用楮叶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

  4、全身水肿。用楮枝趺熬叶成膏,每服一匙,空心服。一天服三次。

  5、虚肥面肿(刖脚不肿)。用楮叶八两,加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用汁煮米粥常食勿绝。

  6、中风不语。用楮枝叶锉细,酒煮汁出。随时饮服适量。

  7、吐血、鼻血。用楮叶捣汁一、二程式,随时温饮适量。

  8、目翳。用楮叶,晒干,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取黍米大一团点眼内,翳自脱落。

  9、疝气。用楮叶、雄黄,等分为还想,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盐酒送下10、癣疮湿痒。用楮叶捣烂敷涂。

  11、痔瘘肿痛。用楮叶半斤捣烂封涂。

  12、蛇咬伤。用楮叶、麻叶一起捣烂,取汁渍伤处。

  树白皮:1、肠风下血。用秋季楮皮阴干为末,酒送服三钱,或加入麝香少许。

  一天服二次。

  2、血痢、血崩。用楮树皮、荆芥,等分为末,冷醋调服一钱,血崩,煎服。

  3、浮肿。用楮白皮、猪苓、木通各二钱,桑白皮三钱,陈皮、橘皮各一钱,生姜三片,加水三钟煎服。一天服一剂。

  4、膀胱石水(四肢瘦削,小腹胀满)。用楮根白皮、桑根白皮各三程式,白术四两。黑大豆五程式,加水一斗,煮成四程式,再加清酒二升,煮成三升。每服一匙,一天两次。

  5、目中翳膜。用楮白皮晒干,烧灰。研为末。每点少许。一天点三、五次。

  皮间白汁:顽癣、蜂蝎蛇虫咬伤、病后胀满。

  枸橘释名臭橘。

  气味(叶)辛、温、无毒。

  主治下痢脓血后重(同萆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又治喉瘘,消肿导毒。

  栀子释名木丹、越桃、鲜支。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有关栀1、鼻血。用山栀子烧灰吹入鼻中。屡试皆效。

  2、小便不通。用栀子仁十四个、独头蒜一个、盐少许,俣捣烂贴脐上及阴囊,过一会即通。

  3、血淋涩痛。用生栀子不、滑石等分,葱汤送服。

  4、下泻鲜血。用栀子仁烧灰,水送服一匙。

  5、热毒血痢。用栀子十四枚,去皮,捣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疗效显著。亦可用水煎服。

  6、临产下简。用栀子烧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三钱。若上焦热,则连壳用。

  7、热水肿。用栀子烧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三钱。若上焦热。则连壳用。

  8、霍乱转筋,心腹胀满,吐泻不得。用栀子十几枚,烧过,研为末,熟酒送服。

  9、胃脘火痛。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饮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复发,还要加服玄明粉一钱,才能止痛。

  10、热病食劳复(按:指热病之后因饮食不慎或房事不慎而使旧病复发)。

  用栀子三十枚,加水三升,煎取一升服下。须出微汗为好。

  11、小儿狂躁(蓄热在下,身热狂躁,昏迷不食)。用栀子仁七枚、豆豉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或吐或不吐,均有效。

  12、眼来肠秘。用山栀子七个,钻孔煨熟,加水一程式,煎至半升,去

  渣,放入大黄三钱,温服。

  13、风痰头痛。用栀子末和蜜浓敷舌上,得吐即止痛。

  14、火焰丹毒。用栀子捣烂和水涂搽。

  15、眉中练癣。用栀子烧过,研为末,调油敷涂。

  16、伤折肿痛。用栀子、白面同捣烂,敷涂痛处,甚效。

  17、汤烫火烧。用栀子末和鸡蛋清调浓敷涂。

  酸枣释名山枣。

  气味(酸枣)酸、平、无毒。

  主治1、胆风沉星(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多睡)。用酸枣仁一两(生用)、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为散。每取二钱,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温服。

  2、胆虚不眠(心多惊悸)。用酸枣仁一两,炒香,捣为散。每服二钱,竹叶汤调下。又方:再加人参一两、辰砂半两、乳香二钱半,调炬蜜做成丸子服下。

  3、振悸不眠。用酸枣仁二升,茯苓、白术、人参、甘草各二两,生姜六两,加水八升,煮成三分,分次服。此方称“酸枣仁汤”。

  4、虚烦不眠。用酸枣仁二升,母、干姜、茯苓、芎各二两,甘草(炙)

  一两,先以水一斗煮枣仁,得汁七程式,再放入其余各药同煮,最后得汁三程式,分次服下。此方名“酸枣仁汤”。

  5、骨蒸不眠。用酸枣仁一两,加水二碗研绞取汁,下粳米二合煮粥。

  粥熟后,再下地黄汁一合,煮匀吃下。

  6、盗汗,用酸枣仁、人参、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白棘释名棘刺、棘针、赤龙爪。花名刺原。

  气味(白棘)辛、寒、无毒。

  主治1、小便尿血。用白棘三升,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三次服。

  2、明脏虚冷,腹胁刺痛。用白棘一合(焙过)、槟榔二钱半,加水一碗,煎至五分,再加好酒半碗,煮开几次后,分二次服。

  3、睫毛倒生。用白棘一百二十个、地龙二条、木贼一百二十节、木鳖子仁二个,共炒为末,摘去倒毛,每日以药末吸入鼻内三、五次。睫毛即不再倒生。

  4、龋齿腐朽。用白棘二百枚(朽落地者),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含漱。或烧棘涂病齿,再敷雄黄末。

  5、小儿口噤,惊风不乳。用白棘烧为末,水送服一钱。

  6、小儿丹肿。用水煮白棘根汁洗搽。

  7、痈前痔漏。治方同上。

  8、疔疮。用白棘(倒钩者)三枚、丁香七枚,是入瓶中烧存性,加未满月的婴儿粪和匀,每日涂疮三次。

  9、诸肿有脓。用白棘烧灰,水送服一钱。一夜之间,肿即可出头。

  蕤核释名白。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1、多种眼疾(眼目昏暗,痒痛隐涩,赤肿羞明,能远视,迎风有泪,多见黑花)。用蕤仁(去皮,压去油)二两、脑子二钱半,一起研匀,加生蜜六钱,收存点眼。此方名“零星雪膏”。又方:用蕤仁(去油)三钱,甘、草、防风各六钱,黄连五钱,先以的在味煎取浓汁,次下蕤仁作成膏,每日点眼。眼方名“百点膏”。

  2、目翳。用蕤仁(去油)五分、盐一分、猪胰子五钱,共捣如泥,收存点眼,能取下翳膜。又方:用蕤仁(去油)一两,加白蓬砂一钱、麝香二分,研匀收存,去翳甚效。这两个方子,都称为“拔云膏”。

  山茱萸释名蜀酸枣、肉枣、鸡足、鼠矢。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胡颓子释名蒲颓子、卢都子、雀我酥、半含春、黄婆奶。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1、水痢。用胡颓子(按:即成熟果实)煎水服。

  2、疮疥。用胡颓子根煎汤洗。

  3、吐血。用胡颓子根煎水饮服。

  4、喉痹痛塞。用胡颓子根煎酒灌服。气喘咳嗽。用胡颓子叶焙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二钱。

  金樱子释名刺梨子、山石榴、山鸡头子。

  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1、活血强身。霜后摘取金樱子果实,捣去刺,劈去核,以水淘洗后,再捣烂,放入大锅水中熬煎。用得绝火。煎至水减半时,过滤,继续熬煎成膏。每服一匙,用暖酒一碗调下。

  2、补血益精。用金樱子(去刺及子,焙过)四两、缩砂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3、久痢不止。用罂粟壳(醋炒)、金樱子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在。每服五至七丸,陈皮煎汤化下。

  4、痈肿。用金樱子嫩叶捣极烂,加盐少许涂肿处,留出疮头透气。

  5、刀伤出血。夏季采金樱子叶,同桑叶、叶等分,阴干,研为末,敷

  伤处,血止口合。此方名“军中一捻金”。

  6、驱寸白虫(按:即绦虫)。用金樱子根二两,锉细,加糯米三十粒,注入水二升煎至五合,空心服,不久虫即泻下。

  郁李释名车下李、爵李、雀梅、常棣。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1、小儿惊痰实,二便不通。用大黄(酒浸后炒过)、郁李仁(去皮,研为末)各一钱,滑石末一两,一起捣和成丸子,如黍米大。二岁小儿服三丸,其他儿童根据情况加减,开水送下。

  2、肿满气急,睡卧不得。用郁李仁一合,捣成末,和面作饼吃,吃下即可通便,气泄出后即愈。

  3、心腹胀满,二便不通,气急喘息,脚气浮肿。用郁李仁十二分,捣烂,水磨取汁,薏苡三合,捣如粟大。一同煮粥吃下。

  4、皮肤血汗。用郁李仁(去皮,研细)一钱,鹅梨捣汁调下。

  鼠李释名楮李、鼠梓、山李子、牛李、皂李、赵李、牛皂子,乌槎子、乌巢。

  气味(子)苦、凉、微毒。

  主治1、诸疮寒热,用鼠李生捣敷涂。

  2、虫牙肿痛。用鼠李煎汁,空腹饮一碗,是时频频含漱。

  3、痘疮黑毁。采黑熟了的鼠李子,捣烂取汁,熬成膏,瓷瓶收存,须令透气。每服如皂角大一团。煎桃胶汤化下。约过两小时,再服一次痘疮自然红活,方中加麝少许更好,如无新鲜鼠李子,取干者如水熬膏亦可。

  女贞释名贞女、冬青、蜡树。

  气味(实)苦、平、无毒。

  主治1、补肾滋阴。取女贞子,去梗叶,浸酒中一日夜,擦去皮,晒干,研为末,待早莲草出时,采数石,捣汁熬浓,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夜服百丸,酒送下。十多天之后,体力增加,老人不再起夜。又能变白发为黑色,强腰膝,起阴气。又方:用初冬采收后阴干的女贞实,酒浸一日,蒸透晒干,取一斤四两;夏季采收并阴干的旱莲草,取十两;晚春采收并阴干的桑椹子,取十两。三味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八直丸,淡盐汤送睛。若是五月份采的又桑椹,八月份采的旱莲,则可直接捣汁和药,不用加蜜。

  2、风热赤眼。用女贞子不限量,捣汁熬膏,净瓶收存,埋地中七日后,取以点眼。

  3、口舌生疮,舌肿胀出。取女贞叶捣汁含浸吐涎。

  4、一切眼疾,用女贞叶捣烂,加朴硝调匀贴眼部。

  冬青释名冻青。

  气味(子及木皮)甘、苦、凉、无毒。

  主治子浸酒,去风虚,治痔疮。叶烧灰,可治皮肤皲裂,灭瘢痕。

  枸骨释名猫儿刺。

  气味微基、凉、无毒。

  主治木皮浸酒服,补腰脚令健,烧灰淋汁或煎膏,涂白癜风卫矛释名鬼箭、神箭。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1、产后败血(脐腹坚胀,恶露不快)。用当归(炒)、卫矛(去中心木)、红蓝花各一两。每服三钱,以酒一大碗,煎至七成,饭前温服。

  2、疟疾。用卫矛、鲮鲤甲(煤灰)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取二、三分,病发时鼻中。又方:用卫矛末一分,砒霜一钱、五灵脂一两,共研为末。病发时冷水冲服一钱。

  南烛释名南天烛、南烛草木、男续、当染菽、猴菽草、草木之王、惟那木、牛筋、乌饭草、墨饭草、杨桐。赤者名文烛。

  气味(枝叶)苦、平、无毒。

  (子)酸、甘、平、无毒。

  主治枝叶止泄除睡,强筋益气力。子亦强筋益气,固精驻颜。

  五加释名五佳、五花、文章草、白刺、追风使、木骨、金盐、豺漆,豺节。

  气味(根皮、茎)温、辛、无毒。

  主治

  1、风湿痿痹。用五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一斤,装袋内,放入好酒二斗中,以坛封固,安大锅内水煮,坛上放米一合,米熟即把坛取出。

  等火毒出过,取药渣晒干,做成丸子,每日清晨服五十丸,药酒送下,临卧时再服一次。此方能去风湿、壮筋骨、顺气化痰、添精补髓,功难尽述。

  2、虚劳不足。用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一斗,加水一石五斗,煮成七头号。其中,以四斗浸曲一斗,以三斗拌饭,照常法酿酒,熟后常取饮服。

  3、脚气肿湿,骨节、皮肤疼痛。用五加止四两,浸酒中,远志(去心)

  四两,亦浸酒中。几日后,取药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五加皮丸”。

  4、小儿行迟(三岁小儿还不会走路)。用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五分,米汤加几滴酒调服。

  枸杞、地骨皮释名枸枸棘、苦杞、甜菜、天精、地骨、地节、地仙、却老、羊乳、仙人杖、西王母杖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1、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和枸杞子一斤,好酒润透。分作四份:一份用蜀椒一两炒,一份用小茴香一两炒,一份用芝麻一两炒,一份用川楝肉一两炒。炒后拣出枸杞,加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每天服适量。此方名“四神丸”。

  2、壮筋骨,补精髓。用枸杞根、生地黄、甘菊花各一斤,捣碎,加水一石,煮取汁五斗,以汁炊糯米五斗,拌入细曲,照常法酿酒,待熟澄清,每日饮三碗。此方名“地骨酒”。

  3、骨蒸烦熟(包括一切虚劳烦热及大病后烦热)。用地骨皮二两、防风一两,甘草(炙)半两,和匀后。每取五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

  此方名“地仙散”。

  4、肾虚腰痛。和枸杞根、杜仲、萆和一斤,好酒三斗浸泡,蜜封土罐中再放锅内煮一天,常取饮服。

  5、赤眼肿痛。用地骨皮三斤,加水三斗,煮成三升,去渣,放进盐一

  两,再煮成二程式,频用洗眼和点眼。

  6、小便出血。用新地骨皮洗净,捣取自然汁。无汁则加水煎汁。每服一碗,加一点酒,饭前温服。

  7、风虫牙痛。用枸杞根白皮,煎醋含漱。

  8、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

  9、男子下疳。先以浆水洗过。再搽地骨皮末,即可生肌止痛。

  10、妇女阴肿或生疮。用枸杞根煎水多洗。

  11、痈疽恶疮,脓血不止。有地骨皮不拘多少,洗净,刮去粗皮,取出细穰。以地骨皮煎汤洗,令脓血尽,以穰敷贴患处,很快见效。

  12、足趾鸡眼,作痛作疮。用地骨皮同红花研细敷涂。

  13、目涩有翳。用枸杞叶、车前叶各二两,捣出汁,以桑叶裹悬阴地一夜。取汁点眼,不过三、五次,即见效。

  14、五劳七伤,房事衰弱。用枸杞叶半斤,切细,加粳米二合,豉汁适量,一起煮成粥。每日食用,有效。

  石南释名风药。

  气味(叶)辛、苦、平、有毒。

  主治1、鼠瘘不合。用石南、生地黄、茯苓、黄蘖、雌黄、等分为末,每天敷患处两次。

  2、小儿通睛(小儿误跌或头脑受伤,致使瞳仁不正,观东则见西,观西则见东)。用石南一两、藜芦三分、瓜丁五至七个,共研为末。每次吹少许入鼻中,一天三次。内服牛黄平肝的药物,此方名“石南散”。

  牡荆释名黄荆、小荆、楚。

  气味实:苦、温、无毒。

  叶:苦、寒、无毒。

  根:甘、若、平、无毒。

  茎:甘、平、无毒。

  主治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

  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甚效。

  3、湿痰白浊。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4、耳聋。用牡荆子泡酒常饮。

  叶:1、九窍出血。用荆叶捣汁,酒调服二合。

  2、小便尿血。治方同上。

  3、腰脚风湿。用荆叶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

  根:各上风疾。用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

  茎:灼疮发热,风牙痛。青盲内障。

  荆沥:1、中风口噤。服荆沥,每次一升。

  2、头风头痛。用日取荆沥饮服。

  3、喉痹疮肿。取荆沥细细咽服。或以荆一把,水煎服。

  4、心虚惊悸,形容枯瘦。用荆沥二升,火上煎成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5、赤白痢。久不愈。用荆沥饮服,每日五合。

  6、疮癣。用荆沥涂搽。

  紫荆释名紫珠。皮名肉红、内消。

  气味(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1、痈疽发背,肿毒流注。用紫荆皮(炒)三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生白术一两、木蜡(炒)一两,共研为末,用葱汤调热敷涂患处,疮不甚热煮,用酒调敷;痛得厉害或筋不能伸,药中再加乳香。

  2、鹤膝风。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

  3、痔疮肿痛。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

  4、产后诸淋。用紫荆皮五钱,半酒半水煎,温服。

  木槿释名榇、日及、朝开暮落花、藩篱草、花奴玉蒸。

  气味甘、平、滑、无毒。

  主治1、赤白逅眄。用槿皮二两,切细,用白酒一碗半,煎成一碗,空心服。

  2、头面钱癣。用槿树皮研为末,醋调匀,隔水煮成膏敷涂患处。

  3、牛皮癣。用川槿皮一两、大风子仁十五个、半夏五钱(锉细),放在水二碗中浸露七宿,取出加轻粉少许,共研为末涂癣。有臭流出即愈。

  4、痔疮肿痛。用木槿皮或叶煎汤先熏后洗。

  5、大肠脱肛。用木槿根煎汤,先熏洗后,以白矾、五倍子调敷。

  6、噤口痢。用红木槿花,去蒂,阴干为末,煎面饼二个,蘸末吃下。

  7、风痰逆。用木槿花晒干,焙过,研为末。每服一、二匙,空心服,开水送下。白花更好。

  8、黄水脓疮。用木槿子烧存性,调猪骨髓涂搽。

  木芙蓉释名地芙蓉、木莲、华木、桦木、拒霜。

  气味(叶并花)微辛、平、无毒。

  主治1、赤眼肿痛。用木芙蓉叶研为末,水调匀贴太阳穴中“清凉膏”。

  2、月经不止。用木芙蓉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偏坠作痛。用木芙蓉叶、黄蘖各二钱,共研为末,以木鳖子仁一个磨醋调涂阴囊,其痛自止。

  4、痈疽肿毒辣。用木芙蓉叶(研末)、苍耳(烧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调匀涂患处四围。

  5、头上癞疮。用木芙蓉根皮研为末,香油调涂。涂前以松毛、柳枝煎汤,洗净患处。

  6、汤火灼疮。用木芙蓉花研末,调油敷涂。有奇效。

  7、一切疮肿。用木芙蓉叶、菊花叶一起煎不,频频熏洗。

  接骨木释名续骨木、木蒴。

  气味甘、苦、平、无毒。

  主治1、折上伤筋骨。用接骨木半两、乳香半钱,芍药、当归、芎,自然铜各一两,共研为末,化黄蜡四两,投药末搅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若只是伤损,以酒化服一丸即可;若碎折筋骨,则先用化药敷贴,然后内服。

  2、产后血晕。用接骨木碎块一把,加水一升煮成半升,分次服下。

  茯苓释名茯灵、茯兔、松腴、不死面,抱根者名茯神。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用茯苓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人参汤送下。

  2、虚滑遗精。用白茯苓二两、缩砂仁一两,共研为末,加盐二钱,将瘦羊肉切薄片蘸药炙熟吃,酒送下。

  3、浊遗带下(男子元阳虚损,精气不固,小便下浊,余沥常流,梦寐我惊,频频遗泄。妇人白带)。用白茯苓(去皮)四两,挖空一处,填入猪苓四钱半,煮开多次人,取出晒干,去掉猪苓,研为末,化黄蜡调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服一丸,空心服,唾液送下。以尿清为度,忌米醋。此方名“威喜丸”。

  4、小便频多。用白茯苓(去皮)、干山药(去皮),在白矾水中渍过,

  焙干,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5、小便淋沥不禁。用白茯苓、示茯苓,等分为末,加不揉洗去筋,控干,以酒煮地黄汁捣成膏调为丸子,如梧子在。每嚼一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6、滑痢不止。用白茯苓一两、木香(煨)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紫苏木瓜汤送下。

  7、妊娠水肿,小便不利,恶寒。用赤茯苓(去皮)、葵子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8、突然耳聋。用黄蜡不拘多少,和茯苓末细嚼。茶汤送下。

  9、痔漏。用赤、白茯苓(去皮)、没药各二两,破故纸四两,在石臼中捣成一块,酒浸数日,取出,放入木笼蒸熟,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10、水肿尿涩。用茯苓皮、椒目,等分煎汤,每日饮服。有效为止。

  琥珀释名江珠。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镇心明目,止血生肌。用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大黄五分,一起熬捣为散。每服二一匙,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有特颜色。此方名“琥珀散”。

  2、症瘕气块,产后血晕。治方同上3、初生婴称惊阐。用琥珀、防风各一钱,朱砂半钱,共研为末,以猪乳调二、三分涂入口中。又方:用琥珀、朱砂各少许,全蝎一枚,共研为末,以麦门冬汤调二、三分送服。

  4、小便淋沥。用琥珀末二钱、麝香少许,开水或萱草煎汤送服。年老和体虚的人,可用人参汤送服。亦可加蜜调末做成丸子。用赤茯苓汤送下。

  5、不便尿血。用琥珀为末。每服二钱,灯心汤送下。

  6、坠跌旅伴血。刮取琥青天屑。用酒送服一匙,或加蒲黄亦可。一天服四、五次。

  猪苓释名地乌桃。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镇心明目,止血生肌。用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大黄五分,一起熬捣为散。每服二一匙,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有特颜色。此方名“琥珀散”。

  2、症瘕气块,产后血晕。治方同上3、初生婴称惊阐。用琥珀、防风各一钱,朱砂半钱,共研为末,以猪乳调二、三分涂入口中。又方:用琥珀、朱砂各少许,全蝎一枚,共研为末,以麦门冬汤调二、三分送服。

  4、小便淋沥。用琥珀末二钱、麝香少许,开水或萱草煎汤送服。年老和体虚的人,可用人参汤送服。亦可加蜜调末做成丸子。用赤茯苓汤送下。

  5、不便尿血。用琥珀为末。每服二钱,灯心汤送下。

  6、坠跌旅伴血。刮取琥青天屑。用酒送服一匙,或加蒲黄亦可。一天服四、五次。

  雷丸释名雷实、雷矢、竹苓。

  气味苦、寒、有小毒辣。

  主治1、下寸白虫(绦虫)。和雷丸,水浸,去皮,切细,焙为末。五更时,吃炙肉少许,随即以稀粥送服药末一匙,上半月服药,效果轻好。

  2、小儿出汗,有热。用雷丸四两,研为末,加粉半斤,拌匀扑身上。

  桑上寄生

  释名寄屑、寓木、宛童、鸢。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1、膈气。用生桑寄生捣汁一碗服2、胎动腹痛。用桑寄生一两半、阿胶(炒)半两、艾叶半两,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去渣温服。去艾叶亦可。

  3、毒痢脓血。脉搏弱。用桑寄生二两,防风、川芎各二钱半、炙甘草三钱,共研为末。加水一碗,煎至八成。连渣服下。

  4、下血后元所虚乏、腰膝无力。用桑寄生为末。每服一钱,开水冲下。

  竹释名气味竹叶:(堇竹叶)苦、平、无毒;(淡竹叶)辛、平、大寒、无毒;(苦竹叶)苦、冷、无毒。

  主治竹叶:1、上气发热(急热之后饮冷水所引起)。用竹叶三斤、桔皮三两,加水一斗,煮成五升,细细饮服。三天服一剂。

  2、时行发黄。用竹叶五升(切细)、小麦七升、石膏三两,加水一斗半,煮取七升,细细饮服。服尽一剂可愈。

  3、牙齿出血。用淡竹叶煎浓汁含漱。

  4、脱肛不收。用淡竹叶煎浓汁热洗。

  5、不儿头疮、耳疮、疥癣。用苦竹叶烧为还想,调猪胆涂搽。

  竹茹1、伤寒劳复,卵肿股痛。用竹茹一升,加水三升,煮沸几次后,服汁。

  2、妇女劳复(病初愈因过劳复发,热气冲胸,手足抽搐,状如中风)。

  用淡竹茹半斤、栝楼二两、加水二升,煎成一升,分二次服下。

  3、妇女损胎(孕八、九月时,或跌伤,或惊伤,心痛)。用竹茹五两,加酒一升,煎成五合服下。

  4、月经不净。用竹茹微炙,研为末。每服三钱,加水一碗煎服。

  5、小儿热痛,口噤体热。用竹茹三两、加醋三升,煎成一升。每服一合。

  6、跌打内伤(血在胸背,胁中刺痛)。用竹茹、乱发各一团,炭火炙

  煎为末,加酒一升,煮开三次服下。三服可愈。

  竹沥1、中风口噤。用竹沥、姜汁等于发,每日饮服。

  2、产后中风、口噤、身直、面青,手足反张。以竹沥饮一、二升,即苏。

  3、小和伤寒。用淡竹沥、葛根汁各六合,令慢慢饮服。

  4、小儿狂语,夜后便发。用竹沥夜服二合。

  5、妇女胎动(妊娠为房事所动,因绝)。用竹沥一程式,饮服立愈。

  6、消渴尿多。频饮竹沥,数日可愈。

  7、咳嗽肺痿(咳逆短气、胸中有声、吐脓痰,有臭味)。有淡竹沥一合服下。一天服三、五次,以愈为度。

  8、产后虚汗。用淡竹沥三合,温服。过一会,再服一次。

  9、目赤痛。眼不得开。用苦竹沥五合、黄连二分,棉裹浸一宿,频频点眼,令热泪出。

  10、突然牙痛。用苦竹烧一头,另一头出汗,取汁涂痛处。冲下。

  竹黄释名竹膏。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小儿惊风发热。用竹黄二钱、雄黄、牵牛(研末)各一钱,共研匀,加面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至五丸,薄荷汤送下发。

  土部白垩释名亦名白善土、白土粉、画粉。白垩,到处都有,入药须用白色者。先研捣极细,然后放到盐汤里,浮在水而上的,

  气味苦、湿、无毒。

  主治1、流鼻血。白恶二钱,井水调服。二付断根。

  2、水泄。煅白恶、炮干姜各一两,楮叶二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3、反胃。白垩煅红,放在一升米醋中浸过,再煅再渍,直到醋干为止。

  取这样处理过的白垩一两,加炮干姜两钱半,共研成末,每服一钱,最后连服到一斤以上。

  4、突发咳嗽。白垩、白矾一两,共研为末,加姜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临卧时,服二十丸,姜汤送下。

  5、风赤烂眼。白垩一两,铜青一钱,共研为末。每次取半钱,用开水泡容后洗眼。

  6、小儿热丹。白垩一分,寒水石半两,共研为末,用新水调匀涂敷。

  7、痱子痒。白垩灰末扑之。

  8、指头肿痛。白垩调猪油擦涂。

  9、臁疮(下腿前面的疮)流水。白垩煅过,研成末,调生油搽。

  黄土释名入地三尺以下的黄土,勿沾污物,可作药。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赤白痢,腹内热毒绞痛,下血。取干土,水煮开三五遍,沉淀去滓,暖服一二升。

  黄土又解诸药毒。如中肉毒、合口椒毒、野菌毒等。

  治小儿乌纱惊风(惊风一种,全身现乌黑色)。用黄土一碗、陈醋一杯,同炒。炒热后,用布包好,熨小儿全身,直达脚下,刺破为宜。

  眼睛突然看不见东西。用黄土溶水中,取上面清液洗眼。

  肉痔肿痛。用向阳的黄土、黄连、皮硝各一两,调猪胆汁,同研如泥,做成枣大团丸,塞进肛门里。过一夜,团丸随大便排出。用药时,须内服乌梅黄连二味丸。

  跌打损伤。用黄土五升,蒸热,分两包轮换熨伤处。勿使包冷,但也不宜太热,恐烫伤皮肉。此方神效,跌至气绝欲死者,往往可以救活。

  蜈蚣或其他毒虫螫伤。取黄土掺敷或用醋调土涂擦。

  东壁土释名古旧房屋东边墙上的土,叫东壁土。

  气味甘、湿、无毒。

  主治1、突然心痛。用陈年东壁土、枯矾各二钱,共研为末,制成密丸,艾汤冲服。

  2、吐泻烦闷,药物中毒,中乌头毒等。用陈年东壁土煮汁饮下。

  3、目中翳膜。用东壁土细末每日点膜上,以泪出为好。

  4、脱肛。用皂荚磨粉,和东壁土细末,炒热,装入布袋,趁热熨肛门突出部。

  5、痱子痒。用东壁土干粉末扑之。

  6、耳疮唇疮。用东壁土和胡粉敷上。

  7、瘰疬流水。用老茅屋厨房里土墙上的土,研末,加轻粉调敷,半月可愈。

  8、各种恶疮。用东壁土、大黄等分(即一半即一半的意思),滴井水调匀,搽疮上,干了再擦。

  9、背痈。用烟熏的东壁土,加黄等分,用蚬壳粉(蚬,一种小螺,生湖沼泥地,通称砚子)加东壁土末涂敷。

  胡燕窠土释名胡燕窠土,就是屋梁上构成胡燕窝的土。燕子选土,既粘又细,其中还加了燕子的唾液,能作药用。

  气味主治1、湿疮(音瓜,是一种疥疮,常从两手开始)。用燕窠土研末涂搽。搽

  之前,用淡盐汤洗疮,拭干后再搽药。

  2、黄水疮。用燕窝土一分、麝香半分,研末涂搽。

  3、口角烂疮。用燕窠土敷上。

  4、白秃头疮(疮色白,使发脱头秃)。先剃头后,用燕窠土、(细腰蜂)

  巢,共研为末,加麻油调匀涂搽。

  5、疽恶疮(生在脚手肩等处,累累如赤豆)。先用热醋和米泔(淘米水)

  洗疮,然后用燕窠土加百日男孩粪涂搽。

  6、风瘾疹(突出皮肤外的小疹子)。用燕窠调水搽。

  7、小儿丹毒。用燕窠土和鸡蛋清涂搽。

  8、一切恶疮。用燕窠土和窠内外燕粪,加油调搽,或加黄末调搽。

  土蜂窠释名巢,即细腰蜂巢。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难产。用土蜂窠泡开水,稍冷饮之。

  2、肿毒痛如火烧。用土蜂窠调醋涂之。又法:用川乌头和土蜂窠等分。

  肿毒未成脓则消,已成脓则早破。

  3、疔疮。用煅过的土蜂窠和烧过的蛇皮等分,酒冲服。每服一钱。

  4、咽喉乳蜂(小舌两侧红肿)。先用楮叶擦舌,擦到出血,然后用醋调土蜂窠末,以鸡毛蘸取点在患处,令痰涎流出为好。

  5、蜘蛛、蜂虿螫伤。用醋调土蜂窠末涂搽。

  6、小儿吐泻。用土蜂窠灸研,乳汗冲服。每服一钱。

  蜣螂转丸释名蜣螂,俗称推屎虫。蜣螂转丸,亦名土硝。

  气味咸苦、大寒、无毒。

  主治伤寒时气、黄疸烦热、吐泻、项瘿(甲状腺肿)以及一切瘘疮等。

  蚁垤土释名垤,音迭,土堆之意。蚁垤土,又名“蚁封”。

  气味主治治孤刺疮。取土七粒和醋涂搽。

  死胎在腹,或胞衣不下。取蚁垤土三升,装布袋中,拓在产女胸下,死胎或胞衣自出。

  白蚁泥释名用松土上的白蚁泥,同黄丹一起炒,炒黑后,研细,和香油涂搽恶疮肿毒,有效。

  气味主治用松土上的白蚁泥,同黄丹一起炒,炒黑后,研细,和香油涂搽恶疮肿毒,有效。

  蚯蚓泥

  释名名亦名蚓蝼、六一泥、蚯蚓粪、地龙粪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1、热疟(恶寒轻,发烧重)。用蚯蚓泥和面,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丸子做成,在朱砂中滚一下)。每服三丸。忌食生冷。在蚯蚓泥里,加菖蒲末和独蒜做成丸子,亦有效。

  2、伤寒谵语。用蚯蚓泥,凉水调服。

  3、小便不通。用蚯蚓泥、朴硝等分,水调成膏,敷在脐下,即通。

  4、小儿吐乳。用蚯蚓泥一两,研成末,空腹服,米汤送下。每服半钱。

  两三次后有效。

  5、小儿阴囊肿大。用蚯蚓泥,调薄荷汁,敷患处。

  6、妇女吹乳。用韭菜地里挖来的蚯蚓泥,研细,筛过,用醋调,厚铺乳上。干了就换,三次即愈。用凉水调亦可。

  7、腮肿。用柏叶汁调蚯蚓泥敷患处。

  8、一切丹毒。用水调蚯蚓泥敷治。

  9、脚心肿痛(站久了,走路多了,易得此病)。用水调蚯蚓泥厚敷,一夕即愈。

  10、漏耳诸疮。用蚯蚓泥,烧过,调猪油敷患处。

  11、耳内诸疮。用蚯蚓研末吹耳内,敷耳疮。

  12、牙龈露出(一种疳疾)。用蚯蚓泥,如水捏成团,烧红,研末,调腊猪油,涂牙龈上。一天涂三次。

  13、咽喉骨鲠。取韭菜地里的蚯蚓泥,每次用少许搽喉外,骨自消去。

  14、蜈蚣咬伤。用蚯蚓泥敷伤口。

  15、严重刀伤。冲服蚯蚓泥,每次一小杯。一天三次。

  16、吐血不止。取石榴根下的蚯蚓泥,研末,新汲水送下。每服三钱。

  17、解射网毒(射网是用草乌头制成的毒药,可以治疮根结核、瘰疬等症)。用蚯蚓泥末,井水调服,喝二小酒杯即可。

  18、反胃。用蚯蚓泥一两、木香三钱、大黄七钱,共研为末,每服五钱,清水送下。忌食煎炒酒醋椒姜等热物。

  19、小儿头热、鼻塞不能。用湿蚯蚓泥研磨作饼,贴囟门上。一天要换几次。

  20、臁疮。用韭菜地里的蚯蚓泥,研细,加轻粉、清油,调成膏状,贴在患处。

  21、处肾生疮。用蚯蚓泥二分、绿豆粉一分,加水研成膏状涂搽,随干

  随换。

  22、赤白痢。用蚯蚓泥炒干,倾入温水里,澄清后取上层水饮之。

  23、蛇犬咬伤,包括狂犬咬伤。用蚯蚓泥加盐研细,敷伤口。

  乌爹泥释名亦名孩儿茶、乌垒泥。制法:用细茶末装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出,捣汁熬制,即成乌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1、鼻渊(鼻孔里常流清涕)。用乌爹泥末吹进鼻孔。

  2、牙疳口疮。用乌爹泥、硼砂等分,研末搽患处。又法:用乌爹泥、雄黄、贝母等分,研末,米泔洗净患处后涂搽。

  3、下疳阴疮。用乌爹泥末,米泔洗净患处后,涂搽。又方:乌爹泥一钱,真珠一分,片脑半分,共研为末,涂搽。

  4、痔疮肿痛。用乌爹泥、麝香,共研为末,和唾液涂搽。

  5、脱肛气热。用乌爹泥二分、熊胆五分、片脑一分,共研为末,调人乳搽肛上。此方亦可治痔疮。

  此外,乌爹泥还有化痰生津、生肌定痛、止血收湿等作用伏龙肝释名指灶里正对锅底的黄土,亦名灶心土。

  气味味辛、微湿、无毒。

  主治1、突然昏倒。用伏龙肝研末,一鸡蛋大的分量冲水服,引起呕吐。

  2、中风口噤(口不能言,心神恍惚,手足不能随意运动;或腹中痛满,时而晕绝)。用伏龙肝五升,加水八升,搅清后取上层饮之。

  3、神智狂乱,不能识人。用伏龙肝研末,水冲服一茶匙。一日服三次。

  4、小儿夜啼水止。用伏龙肝二钱、朱砂一钱、麝香少量,共研为末,加蜜,做成绿豆大的丸子。每次服五丸,桃符汤送下。

  5、舌头变硬,不能转动。用伏龙肝调牛蒡汁涂搽。

  6、冷热心痛。用伏龙肝末一茶匙,是热痛则以热水湿烫后服,是冷痛则用酒冲服。

  7、反胃。用陈年的伏龙肝,研末,米汤送下。每次服三钱。

  8、突然咳嗽不止。用伏龙肝一分,加豆豉七分,捣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次服四十丸。

  9、吐血,心腹疼痛。用伏龙肝与多年烟壁土等分。每次取五钱,加两碗开水煮,煮成一碗时,等澄清,饮上层清水,空心服。另吃些白粥补身体。

  10、妇女血漏,淋漓不止。用伏龙肝半两,阿胶、炒蚕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次服两三钱,酒送下,直到病痊愈为止。

  11、妇女赤白带,日久黄瘁。用伏龙肝、棕榈灰、屋梁上尘,等分,各炒到烟尽,共研为末,加龙脑、麝香各少许。每服三钱,湿酒或淡醋汤送下。患赤白带有一年之久者,照此法治疗,半月可愈。

  12、产后血气攻心,恶物不下。用伏龙肝研末和酒服,每服二钱,泻出恶物即愈。

  13、子死腹中,母气欲绝。用伏龙肝末三钱,水调服。

  14、横生逆产。用伏龙肝末,酒调服,每服一钱。同时,用灶土搽母脐。

  15、胞衣不下。用伏龙肝,加醋调成小团,塞入产妇脐中。内服甘草汤三四合。

  16、食物中毒。用伏龙肝末,如鸡蛋大小,水冲服,吐出便愈。

  17、冷气入腹,肿满难当,以及男子阴部突然肿痛等。用伏龙肝调鸡蛋白涂搽。

  18、耳内流脓。用棉花裹伏龙肝末塞耳内,一天换三次。

  19、小儿脐疮。用伏龙肝末敷上。

  20、小儿丹毒。用陈年伏龙肝末和屋漏水(亦可用新汲水、鸡蛋白或油)

  调敷。药干即换。

  21、小儿热疖。用伏龙肝末、生椒末等分,和醋调敷。

  22、臁疮久烂。用陈年伏龙肝末、黄、黄丹、赤石脂、轻粉等分,调清油,敷布上,贴患处。如发痒,须忍住,数日可愈。

  23、一切痈肿。用伏龙肝加蒜捣粒成泥(加鸡蛋黄亦可)贴患处。干了就

  换。

  土墼释名墼,音急。亦名煤赭。这是烧石灰窑中流结的土渣。质轻,色赭。

  气味主治1、治妇女鳖瘕(肿起如盘,不能躺卧,好象有鳖伏在身上一般),头上诸疮,红肿痰核等。用土研成细末,调菜油涂搽。肿渐消去,或破口流脓,病自痊愈。

  2、治头上白秃瘌痢。用土四两、百草霜一两、雄黄一两、胆矾六钱、榆皮三钱、轻粉一钱,共研为末,猪胆汁调匀,剃头后涂搽。

  白瓷器释名气味平、无毒主治1、鼻血不止。用定州白瓷细末,吹少计入鼻,血立止。

  2、吐血不止。用上等白瓷研末二钱,皂荚子仁煎汤送下。三付即愈。

  3、小便淋痛。用真定白瓷,煅过,研末二两,生、熟地黄末各一两,每服二钱,木通煎汤送下。

  4、目生翳膜。用细料白瓷盅一个,放入大火中煅过,研末,纸筛筛过后,只留筛下极细的粉子,加雄黄二分共为末,早晚各点少计,不可多用。能用牛角簪拨出翳膜最好。如眼发红,可将人退(头发)末点眼角即愈。

  5、身上和脸上出白丹。用白瓷末和猪油涂搽。

  6、赤黑丹疥,或痒或燥,不急治疗,遍身传播,可以引起死亡。用白瓷末和猪油涂搽。

  7、汤火灼伤。用青瓷碗片为末,水飞过,和桐油涂搽。或用景德镇瓷器打碎,埋灶内,炭火铺上,一夜取出,去火毒,研末,加黄丹少许涂搽。

  乌古瓦释名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1、中暑骤死。急取两块古瓦,烧热慰心头,冷了就换热瓦。

  2、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痛不可忍。在墙角人常便溺处,寻找碎瓦一片,洗净,火煅过,用醋浸渍五次,使瓦变黄色,刀刮细末,每服三钱,好酒送下。伤在上部食前部,伤在下部食后服。这是理伤续断的要方,不能贱视。

  3、汤火灼伤。取多年房顶上的古瓦刮取细末,调油搽伤处。

  古砖释名气味主治1、寒湿脚气。用烧红的砖放入陈臭的淘米水中渍过,趁热布包,两膝夹住,上盖棉被,三、五次可愈。

  2、臀部湿疮。每天坐新砖上,能去湿气。

  3、白痢久不愈,烧砖,布包,坐砖上,令热气入腹,有效。

  烟胶释名胶是熏消牛皮的灶上黑土及烧瓦窑上的黑土。

  气味主治1、牛皮血癣。用烟胶三钱、寒水石三钱、白矾三钱、花椒一钱半,共研为末,腊猪油调搽。

  2、消渴引饮。用瓦窑突上的干烟胶半斤研末,加生姜四两,共捣碎,装入绢袋,放进五升水里浸汁,日取水饮,每饮五合。

  3、胞衣不下。烟胶三指撮,五更时和酒冲服。

  墨释名亦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

  气味辛、湿、无毒。

  主治1、吐血。用墨磨汁同菜菔汁或生地黄汁饮下。

  2、流鼻血。用浓墨汁滴入鼻中。

  3、大小便血。用好墨细线二钱,阿胶化汤调服。

  4、小便淋漓不通。用好墨烧一两为末,湿水冲服适量。

  5、赤白痢。用干姜、好墨各五两,共研为末。中醋,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汤送下。日夜服六、七次。

  6、妇女崩漏。用好墨一钱,水冲服。一天服二次。

  7、小产后血流不止。墨三两,火烧,醋渍,烧渍反复三次,加没药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醋汤送下。

  8、胎死腹中。用新汲水磨金墨服之。

  9、难产。用墨一寸,锉为末,湿水送下。

  10、胞衣不下。用好墨二钱,湿酒送下。

  11、背痈。滴醋磨墨,极浓,涂背周围,中间涂猪胆汁,干了再涂,一夜可消。

  12、中恶(多见于路途中,突然心腹绞痛,胸满气冲,俗误传为中邪)。

  急捣墨二钱,水冲服。

  13、产后血晕,心闷气绝。用人尿磨浓墨一碗服之。

  14、飞丝或尘物入目。磨浓墨点之,即出。

  釜脐墨释名亦称釜月中墨、铛墨、釜煤、釜、锅底墨。

  气味辛、湿、无毒。

  主治1、突然心气痛。用釜脐墨二钱,热尿调服。

  2、中恶。用釜脐墨五钱、盐一钱,研匀,热水调服。

  3、上吐下泻。用釜脐墨半钱、灶额墨半钱、百沸汤一碗,急搅上千遍,一次服下。

  4、吐血咳血。用釜脐墨炒过,研末,每次用井华水冲服二钱。连吃三付。

  5、产妇只流血,婴儿生不出。用釜脐墨二钱,热酒送下。

  6、舌头突然肿大如猪尿泡。用釜脐墨和酒涂搽。

  7、鼻中生息肉。用釜脐墨一钱,水送下。连服三、五天。

  8、耳里流脓。用釜脐墨吹满耳,脓尽,药自出。

  9、小儿口疮。用釜脐墨时时涂搽。

  10、手搔疮肿,出脓。用釜脐墨研细,清油调搽。

  百草霜释名木柴灶的灶门口,外额上,是烟火从灶里出来的必经之路。

  因之,灶门边、灶额上往往结成一层黑霜,这就是百草。

  气味辛、湿、无毒。

  主治1、流鼻血不止。用百草霜末吹入鼻孔,血立止。

  2、吐血。用百划霜末二钱,糯米汤送下。又方:百草霜五钱、槐花末二两,共研细,每服二钱,茅根汤送下。

  3、齿缝出血。用百草霜末涂搽,有效。

  4、妇女血崩。用百草霜二钱,拌狗胆汁,分二次服,当归酒送下。

  5、孕妇胎动下血或胎已死。用百草霜二钱、棕灰一钱、伏龙肝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白开水加酒或童泉送下。

  6、胎前产后虚损、胎儿逆生横生、月经不调、月经过多等症。用百草霜、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童便、醋各少许调匀,热汤送下。二服有效。

  7、妇女白带。用百草霜一两、香墨半两,研细,每次取三钱放在一片猪肝里,纸裹煨熟,细细嚼食,湿酒咽下。

  8、脏毒下血。用百草霜五钱,米汤调匀,放在外面露一夜,第二天早晨,空心服下。

  9、突然泻痢。用百草霜二钱,米汤调服。又方(铁刷丸):百草霜三钱、墨一钱、半夏七分、煮熟的巴豆十四粒,研匀,加黄蜡三钱、香油少许,做成丸子,分次吞服。视丸子大小,每服三、四丸至四、五十丸,姜汤送下。

  10、小儿积痢。服“驻车丸”,即百草霜二钱、煨去了油的巴豆一钱,研匀,稍加面粉,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如是赤痢,利用甘草汤送下,是白痢,则用米汤送下,兼有赤、白痢,则用姜汤送下。

  11、热痢脓血。用百草霜、黄连各一两,研末,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12、疟疾。用百草霜、黄丹,等分为末,取三钱于发病日空心服,米汤送下。二服可愈。

  13、昏厥不醒,但脉搏未停。用百草霜和水灌之。同时,针刺百会、足大趾中趾甲侧。

  14、咽中结块,水食难下。用百草霜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用新汲水化一丸灌下。险者不过二丸,即见效。此方名“百灵丸”。

  15、鼻疮脓臭。用百草霜二钱,冷水冲服。

  16、白秃头疮。用百草霜调猪油涂搽。

  17、头上诸疮。用醋汤洗净后,在百草霜内加少量腻粉,以生油调匀涂

  患处。

  18、瘭疽(手足肩北等处的肌肉里生出许多米粒般的疖子,疼痛钻心)。

  用百草霜、釜脐墨、灶屋尘,合研,加水一斗,煮至三沸,取汁洗疽。

  一天洗三、四次。

  锻灶灰释名指煅铁炉中的灰,含有铁的作用。

  气味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1、症瘕结块。苏恭指出:治突然长起来的结块有效。

  2、产后阴脱。用紫色锻灶灰,加羊脂,充分和匀,布包好,在火上烘热,熨患处,推纳使上。

  梁上尘释名指古屋里的倒挂尘,亦名乌龙尾、烟珠。同时,要烧领烟尽,筛取末入药。

  气味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1、反胃。用梁上尘调黑驴尿服之。

  2、吐泻。用梁上尘,滚汤泡过,澄清后饮之。

  3、小便不通。用梁上尘二指撮,清水送下。

  4、脱肛。用梁上尘和鼠粪烧烟,放在桶内,人坐桶上熏之。熏数次可愈。

  5、喉痹乳蛾。用梁上尘、枯矾、好皂荚(以盐炒黄),等分研细,或向蛾吹去,或点在蛾上,都有效。

  6、牙痛。用梁上尘,盐炒,研细。左牙痛,吹械鼻中,右牙痛,吹右鼻中。

  7、鼻中息肉。用梁上尘吹鼻中,有效。

  8、噩梦至死。不要用火照,急以梁上尘塞入鼻中,可以救活。

  9、缢死。用梁上尘,团成豆子那样大,放在筒子里,共作四筒,由四个人同时极力吹入两耳及两鼻孔。如人死不久,可望救活。

  10、月经流血不止。用梁上尘半两,炒至烟尽,加荆芥穗半两,研末。

  每服二钱,茶送下。

  11、胎动。用梁上尘、百草霜等分,酒送下。

  12、横生逆产。用梁上尘、酒送下。

  13、妒乳(乳汁流不出,乳房肿痛)。用醋调梁上尘涂搽。

  14、石痈(痈硬如石,不作脓)。用梁上尘、葵根与茎(化灰)等分,醋调敷患处。

  15、发背肿痛。用厨房内梁上尘,和生葱嫩心共捣成膏子敷患处,须留顶。一日一换,干则加水润湿。

  16、无名恶疮。用梁上倒挂尘一条、韭菜地蚯蚓泥少许,加蜂蜜,捏成小饼,阴干。用时以蜜水调敷疮上。

  17、小儿头疮。用梁上尘和油瓶底渣,以皂荚汤洗疮后涂搽。

  18、小儿丹毒。用梁上尘和腊猪油涂搽。

  火部炭火释名炭能生火,但治病用的是炭或炭灰,并不是直接用炭火。

  气味主治木炭可治以下诸病:1、误吞金、银、铜、铁入腹。用炭烧红,趁热捶成细末,煎汤喝下。

  如无效,便刮取炭末三钱,井水调服,无效再吃,终能把误吞之物排出。

  2、咽头突然作梗。用木炭末和密做成丸子,分次含着并喝下。

  3、白虎风病(骨节象被什么东西咬碎似的,痛的地方,游走不定)。用炭灰五升、蚯蚓屎一升、红花七捻(一捻,是两个指头捏到的),合起来熬,熬后,用醋拌过,以旧布包好,趁热熨痛处。

  4、肠风下血。用紧炭三钱、枳壳烧灰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五更时服,米汤送下,天明再服一次,当天见效。忌食油腻。

  5、汤火灼伤。用炭末和香油调涂。

  6、白癞头疮。用木炭烧红,投入开水中,温洗有效。

  7、阴囊湿痒。用麸炭和紫苏叶,研末擦患处。

  艾火主治主治艾火可灸治许多病。先点好麻油灯,取艾茎一条,沾油烧燃,在疮肿上方徐徐照射,有效。如治风湿痛,则取艾叶加少许硫磺,用纸包成捻子,沾油点燃,在患处照射。

  针火)

  释名名亦名燔针、淬针、烧针、煨针。

  气味主治火针,用的是钢针,是烧过的钢针。方法是:在灯盏里,放二十七茎灯草,注满麻油,把灯草点燃。然后把针不断沾油,不断持向灯火里去烧。

  要烧到通红才能用,用时须按穴道针刺。或针末烧红或是冷针,那不但不能治病,而且于人有害。

  火针,“乃为筋寒而急者设”。所谓筋寒而急,指肌肉受寒,猛缩不已。

  这是火针自古的用途。以后,又有人用以刺积块,又有人用以刺痈疽。

  以后,还有人用以治伤寒症。那就不免要出些副作用了。总结火针的用途,行之有效者,约有下列四项:1、治风寒筋急挛引痹痛,即所谓急抽筋。

  2、治瘫痪不仁。

  3、治症块、结积(腹中结块)。

  4、治痈疽发背,有脓无头。

  前两项,按穴刺,拔针要快。拔针后,急用指头按穴孔,否则痛甚。第三项,针刺入,可转动,拔针要慢。第四项,要让脓流出来,所以不宜按穴孔。“凡用火针,太深则伤经络,太浅则不能去病。”应当进针适当。

  针后如有发热恶寒,这是对了症的表现,是好现象。据《灵枢经》讲:刺到病人内部如有知觉,就行了,刺到病人叫痛,就不算好。

  病在脸部以夏天在湿热在两脚时,都不可用火针。

  灯火释名指用胡麻油或苏子油点燃的灯气味主治其他如鱼油、禽兽油、菜子油、棉子油、桐油、豆油、石脑油(即石油原油)等所点燃的灯火,都对眼睛有害,不能用来治病。

  小儿的凉风、昏迷、搐搦(抽筋)、窜视(眼珠隐在上眼睑里)等症及头风胀痛等,都可用灯火治疗。在小儿诸惊中,病孩仰向后者,以灯火照灼其囟门和两眉间的上下方;眼睛翻上不下者,应照灼脐的上下;不省人事的,应照灼手足心和胸部;手紧握、目往上翻者,应照灼囟门部位和两手心;口吐白沫者,应照灼口部和手足心。头风胀痛,可用灯心蘸麻油在头额太阳穴处照灼。外痔肿痛,则照灼患处。

  婴儿初生,因冒寒,气断欲绝,这时勿剪断脐带,急烘絮把婴儿包好,同时烘热胞衣,又将灯盏放在婴儿脐下来回移动,令热气进入腹内,自然气回苏醒。

  灯入亦治搅肠沙(手足冷,肚子痛,身上出红点)。用灯草蘸油点火灼触

  红点,有效。

  神针火释名把桃树枝削成针状,如鸡蛋大,长五、六寸,放干待用。用时以棉纸三、五层衬于患处,将针蘸麻油点着,即刻吹。

  气味主治心腹冷痛,风寒湿痹,附骨阻疽等。凡在筋骨隐痛者,针刺后,火气直达患处,疗效显著。

  谷部胡麻释名巨胜、方茎、狗虱、油麻、脂麻。叶名青蓑,茎名麻皆。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腰脚疼痛。用新胡麻一升,熬香后,捣烂。每日吞服适量,以姜汁、蜜汤、温酒送下均可。

  2、手脚酸痛,微肿。用胡麻熬熟,研强烈,取五升加酒一升,泡一夜后随意饮用。

  3、偶感风寒。用胡麻炒焦,乘热捣烂泡酒饮用。饮后暖卧,以出微汗为好。

  4、热淋。用胡麻子、蔓菁子各五合,炒黄,装袋中,以水三升浸泡,每饭前取服一钱。

  5、疔肿恶疮。用胡麻(烧灰)、针砂,等分为末,加醋调敷患处。

  6、痔疮肿痛。用胡麻子煎汤洗。

  7、坐板疮疥。用生胡麻嚼烂敷涂。

  8、妇女乳少。用胡麻炒过,研细,加盐少许服下。

  9、汤火伤。用胡麻生研如泥,涂搽伤处。

  10、痈疮不合。用胡麻炒黑。捣烂敷涂。

  11、漏胎难产(血干涩,胎儿不能下)。用麻油半两,蜜一两,同煎开多次,温服,胎滑即下。他药无益。

  12、眉毛不长。用胡麻花阴干,研为末,泡麻油中,每日取擦眉部。

  大麻释名火麻、黄麻、汉麻。雄者牡麻,雌者名苴麻、苎麻。花名麻麻勃。麻勃即大麻的花。

  气味味麻勃:辛、温、无毒。

  麻:辛、平、有毒。

  大麻叶:辛、有毒。

  主治麻勃(大麻的花)

  1、记忆力衰退。用初秋收取的麻勃一升、有参二两,共研为末,蒸透。

  每睡醒时服一小撮。

  2、瘰疬初起。用初秋收取的麻花、中夏收取的艾叶各等分,作炷灸患处百壮。

  3、刀伤病麻木。用麻勃一两、蒲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

  4、风病麻木。用麻花四两、草乌一两(炒存性),共研为末,加炼蜜调成膏。每服三分,开水送下。

  麻(麻子连壳的总称,大麻的果实)

  1、大便秘,小便数。用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厚朴一尺,大黄、枳实各一斤,杏仁一升,一起熬研,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浆水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麻仁丸”。

  2、月经不通(或两、三月,或半年一次)。用麻子仁二升、桃仁二两,研匀,熟酒一升中沁一夜,每天服药一升。

  3、消渴(日饮数斗,小便赤涩)。用秋麻子仁一升,加水三升,煮开三四次。饮汁。

  4、血痢不止。用麻子仁汁煮绿豆空心吃,极效。

  5、刀伤瘀血腹中。用大麻仁三升、葱白十四枚,捣烂,加水九升煮成一升半,一次服完,血出即愈。不尽时可再次服药。水九升煮成一升半,一次服完,血出即愈。不尽时可再次服药。

  6、发落不生。用麻仁汁煮粥常吃。

  7、小儿头疮。用麻仁五升,研细,水绞取汁,蜜调搽疮上。

  大麻油:熬黑敷头上,治发落不生。

  大麻叶:1、下蛔虫。用大麻叶捣汗服五合。

  2、疟疾。用大麻叶,炒香,过一会,研为末,临发病前用茶或酒送服适量。

  大麻的茎或茎皮:治破血,通小便,跌打损伤。

  大麻根:带下崩中,热淋下血,跌打瘀血。

  沤麻汁z:消渴、瘀血。

  小麦释名来。

  气味小麦(小麦的果实):甘、微寒、无毒浮麦:甘、咸、寒、无毒。

  面粉:甘、温、有微毒。不能消热止烦主治小麦(小麦的果实):1、老人淋。用小麦一升、通草二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饮服。

  2、项瘿。用小麦一升,在醋一升中泡过,晒干为末,加海藻(洗净,研为末)三两,和匀,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3、白癜风。用小麦摊上,烧铁物压出油,搽涂患处。

  4、汤火伤。用小麦炒黑,研为末,加腻粉,调油涂伤处。勿接触冷水。

  5、头疮。用小麦烧存性,研为末,调油敷患处。

  浮麦: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

  麦麸:1、产后虚汗。用小麦麸、牡蛎,等分为末加猪肉汁调服二钱。一天服二次。

  2、身上瘢痕。春夏用大麦麸,秋冬用小麦麸,筛粉,调油敷涂。

  3、小便尿血。麦麸炒香,以肥猪肉蘸食。

  4、热疮,汤火伤。用醋拌麦麸熨贴。

  面粉:1、内伤吐血。用面粉略炒,以京墨汁或藕节汁调服二钱。

  2、大出血(口、耳、鼻都出血)。用白面加盐少许,冷水调服三钱。

  3、泄痢。用白面一斤,炒焦黄,每天空心服一、二匙,温水送下。

  4、咽喉肿痛,不能吞食。用白面和醋调匀,涂喉外肿处。

  5、乳痈不消。用白面半斤,炒黄,加荆煮成糊敷涂,即消。

  6、刀伤血出。用生面干敷,五、七日即愈。

  7、远行脚上起泡。水调生面涂上,一夜即消。

  8、火烧成疮。用炒面加栀子仁末,调油涂搽。

  9、防止受孕。用白面一升、酒一升,煮沸去渣,分三次服下(来月经的头一天晚上,第二天黎明及大明以后各服一次)。

  10、一切疔肿。用猪油调面封患处,有效。

  麦粉:痈疽发背,地铭肿毒。用陈年麦粉,久炒成黄黑色,冷定后,研为末,加陈醋调成糊,熬如黑漆,收存瓷罐中。同时摊纸上,剪孔贴患处,疼痛渐消。以后肿毒亦消,此方屡试屡验,药易得而功极显。

  面筋:解热和中。

  糗:消渴止烦。

  麦苗:消酒毒,解时疾狂热,退胸膈热,利小肠。

  麦取: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大渴及温热。

  麦秆:烧灰加在去疣痣、蚀恶肉的药膏中。

  大麦释名牟麦。

  气味咸、温、微寒、无毒。

  主治1、食饱烦胀。用大麦面熬香,每服一匙,开水送下。

  2、蠼螋尿疮。用大麦嚼敷,一天三次。

  3、汤火伤。用大麦炒黑,研为末,搽伤处。

  4、小便不通。用陈大麦秸煎浓汁一次服。

  雀麦释名燕麦、杜姥草、牛星草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治(米)充饥滑肠,(苗)胞衣不下。

  荞麦释名翘、乌麦、花荞气味甘、平、寒、无毒。

  主治1、咳嗽上气。用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加水一碗,搅于极匀,饮服。引气下降,即愈。

  2、水肿气喘。用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作饼炙熟为末,空心服,茶送下。以大小便通畅为度。

  3、赤白带下。用荞麦炒焦为末,加鸡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4、禁口痢疾。每服荞麦面二钱,沙糖水调下。

  5、痈疽发背。用荞麦面、硫磺各二两,共研为末,加水作成饼,晒干收存,每取一饼磨水敷疮。

  6、汤火伤。用荞麦面炒黄,研末,水调敷伤处,有特效。

  7、瘰养成围颈。用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去丝),等分为末,白梅浸汤取肉,取一半和药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六、七十丸,食睡卧时米汤送下。一天服五次。若与淡菜同服更好。

  8、绞肠沙。用荞麦面一撮,炒黄,水煎服。

  9、小肠疝气。用荞麦仁(炒,去尖)、胡卢巴(酒浸、晒干)各四两、小茴香(炒)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10、腹痛微泻。用荞麦作饭。连食三、四次,即愈。

  稻释名名杜、糯。(本草所指的稻,去指糯而言)。

  气味淘糯米水:甘、凉、无毒。

  稻米:苦、温、无毒(一说味甘)。

  主治稻米1、霍乱烦渴。用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

  2、消渴饮水。治方同上。

  3、下痢禁口。用糯谷一程式,炒出白花,去壳,以姜汁拌湿,再炒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三服即可止痢。

  4、鼻血不止。用糯米微炒黄,研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同时少许入鼻中。此方名“独圣散”。

  5、自汗不止。用糯米、小麦麸同炒,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或煮猪肉蘸末食。

  6、白带。用糙糯米、花椒等分,炒为末,加醋、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饭前服,醋汤送下。

  7、胎动不安,下黄水。用糯米一合,黄芪、芎穷各五钱,加水一升煎成八合,分次服。

  8、腰痛虚寒。用糯米二升,炒热装袋中,拴靠在腰痛处。另以八角茴香研酒内服。

  淘糯米水:益气,止烦渴霍乱,解毒。

  糯稻花:阴干后供擦牙、乌须的配方使用。

  稻秆:1、消渴饮水。取稻秆中心烧灰,每以开水泡灰一合,澄清后饮下。

  2、喉痹肿痛。用稻草烧取墨烟,醋调吹鼻中或灌入喉中,吐出痰涎即愈。

  3、下血成痔。用稻秆烧灰淋汁,热浸洗三、五度,可愈。

  4、汤火伤。用稻秆灰冷水中淘七遍,带湿摊伤处,药干即换。若是湿疮,则将稻秆灰淘后焙干,加油调涂。三、五次可愈。

  粳释名气味粳米:甘、苦、平、无毒。

  淅二泔:甘、寒、无毒。

  主治有粳米:1、霍乱吐泻,烦渴欲绝。用粳米二合,研成粉,加水二碗,再研成汁,和淡竹沥一合,一次服下。

  2、自汗不止。有粳米粉代扑粉,经常扑身上,有效。

  3、心气痛。用粳米一升加水六升煮开六、七次服下。

  4、胎动腹痛。用粳米五升、黄芪六两,加水七升煎成二升,分四次服下。

  5、疔肿。用粳米粉熬黑,调蜜敷涂。

  淅二泔:清热,止烦渴,利小便,凉血。

  炒米汤:益胃,除湿。

  粳谷奴:走马喉痹。取粳谷取烧、研,以酒冲服一匙,立效。

  禾秆:解砒毒。用禾秆烧灰,淋汁滤清,冷服一碗,能将毒排出。

  籼

  释名占稻、早稻。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止泄。

  稷释名名粢。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1、补中益气,用羊肉一脚,熬汤,加稷米、葱、盐,煮粥吃。

  2、背痈。用稷米粉熬黑,加鸡蛋白调匀,涂布上,剪孔贴患处,药干即换。极效。

  3、心气痛。用稷根煎汤温服。

  4、难产。用稷根阴干,烧存性,研为末,以酒冲服二钱。

  黍释名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

  气味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

  丹黍米:甘、微寒、无毒。

  黍茎和根:辛、热、有小毒。

  主治黍米:烧灰和油涂跌打伤,能止痛,不作瘢;嚼浓汁,涂小儿鹅口疮,有效。

  丹黍米:止咳嗽,退热,亦治泄痢鳖瘕。

  黍茎和根:利小便,止喘,去浮肿。

  蜀黍释名蜀秫、芦、芦粟、木稷、荻粱、高粱。

  气味(米)甘、涩、温、无毒。

  主治(蜀黍米)温中,涩肠胃,止霍乱。(根)利小便,止喘满玉蜀黍释名玉高粱。

  气味(米)甘、平、无毒。

  主治(玉蜀黍米)调中开味,(根、叶)治沙淋。

  粱释名气味黄粱米:甘、平、无毒。

  白粱米:甘、微寒、无毒。

  青粱米:甘、微寒、无毒。

  主治黄粱米:止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

  白粱米:1、胃虚呕吐。用白粱米汁二合、姜汁一合,和匀服下。

  2、霍乱不止,用白粱米五合,加水一升,煮粥吃。

  3、手足生疣。用白粱米粉炒红,和唾液涂搽。

  青粱米:1、脾虚泄痢。用青粱米半升、神曲一合,每日煮粥食。

  2、冷气心痛。用桃仁二两,去皮,加水研磨,绞取汁,倒入青粱米四合,煮粥吃。

  3、老人血淋。用车前五合,棉裹煮汁,加青粱米四合粥饮汁此方亦能明目。

  粟释名气味粟米:咸、微寒、无毒主治粟米:1、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2、反胃吐食(脾胃气弱,食不消化)。用粟米半升,捣成粉,加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取七枚煮熟,放一点盐,连汁穿梭心吞服,或加少许醋吞下。

  3、鼻血不止。用粟米粉小煮服。

  4、汤火伤。用粟米焦,投不中,澄取汁,浓煎如糖,频搽伤上,能止痛,灭瘢痕。又方:粟米,半生半炒,研为末,酒调敷伤处。

  粟泔汁:1、眼热赤肿。用粟泔汁(淘粟水)发酸的沉淀,加生地黄等分,研匀摊于布上,方圆约二寸,贴目上熨热。药干即换。

  2、疳疮月蚀。用粟泔汁沉淀敷涂。

  参子释名龙爪粟、鸭爪稗。

  气味甘、涩、无毒主治补中益气,厚肠胃。

  稗释名气味(稗米)辛、甘、苦、微寒、无毒。

  主治(稗米)益气,健胃。(苗、根)捣敷或研末,可治刀伤出血。

  薏苡仁释名解蠡、芑实、莘米、回回米、薏珠子。

  气味(仁、根)甘、微寒、无毒主治1、风湿身疼,日暮加剧。用麻黄三两,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

  2、水肿喘急。用郁李仁二两,研细,以水滤取汁,煮薏苡仁饭,一天吃两次。

  3、沙石热淋。用薏苡仁(子、叶、根皆可)水煎热饮(夏月次饮),以通为度。

  4、消渴。用薏苡仁煮粥吃。

  5、肺痿咳嗽,有脓血。用薏苡仁十两,捣破,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以酒少许送服。

  6、痈疽不溃。吞服薏苡仁一枚。

  7、虫牙痛。用薏苡仁、桔梗研末点服。

  8、疝疾。用薏苡(以东壁黄土炒过),加水煮成膏服下。

  9、黄疸。用薏苡根煎汤频服。

  10、杀蛔虫。用薏苡根一斤,磨细,加水七升煮成三升服下,能将虫杀死打出。

  11、月经不通。有薏苡根一两,水煎服。

  12、牙齿风痛。用薏苡根四两,水煮含漱。

  罂子粟

  释名米囊子、御米、象谷。

  气味(米)甘、平、无毒。

  (壳)酸、涩、微寒、无毒。

  主治1、反胃吐食。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芋五寸(切细),加水二升三合,煮成六合,再加生姜汁及盐少许,和匀分服。

  2、赤白痢。用罂粟米(炒)、罂粟壳(炙),等分为末,加炼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3、热痢便血。用粟壳(醋炙)一两、陈皮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乌梅汤送下。

  4、久痢不止。用粟壳(醋炙)为还想,加蜜成丸了,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以水一碗、姜三片,煎至八层温服。又方:粟壳十两(去膜),分作三分,一分醋炒,一分蜜炒,一分生用,并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又方:用粟壳(蜜炙)、厚朴(姜制)各四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忌食生冷。

  5、水泄不止。用罂粟壳一枚(去蒂膜),乌梅肉、大枣肉各十枚,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6、久咳不止。用粟壳,去筋,蜜炙为末。每服五分,蜜汤送下。

  7、久咳自汗。用粟壳二两半,去蒂膜。醋炒,取一两与乌梅半两焙干研末。每服二钱,临卧时开水送下。此方名“百劳散”。

  阿芙蓉释名名阿片。俗作鸦片气味酸、涩、温、微毒。

  主治1、久痢。用阿芙蓉如小豆大小,每日空心服一次,温水化下。忌食葱蒜等物。

  2、赤白痢下。用阿芙蓉、木香、黄连、白术各一分,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壮者一分,老幼半分,空心服,米汤送下。

  忌食酸物、生冷、油腻、茶、酒、面。又方;罂粟花未开时,外有两片青叶包着。花开即落,收取研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赤痢用红花的包叶,白痢用白花的包叶。

  大豆释名菽。角名荚,叶名藿,茎名萁。

  气味黑大豆:甘、平、无毒。

  主治黑大豆1、中风口歪。用大豆三升,熬熟,至微烟出,放入瓶中,泡酒五升。

  经过一天以上,服酒一升,厚盖被令稍稍出汗。如已噤口,可加独活半斤,微微捶破同泡酒中。产后亦宜照此服药以防风气,又消结血。

  2、热毒攻眼,红痛、脸肿。用黑豆一升,分作十袋,沸汤中蒸过,交替着熨患处。

  3、身面浮肿。用乌豆一升,加水五升煮成三升,再加酒五升,又煮成三升,分三次温服。不愈再服。又方:用乌豆煮至皮干,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4、腹中痞硬。用大豆半升、生姜作分,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5、水痢不止。用大豆一升(炒过)、白术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6、男子便血。用黑豆一升,炒焦,研为末,热酒淋过,去豆饮酒,极效。

  7、一切下血。用黑豆在皂角汤中微浸,炒熟去皮,研为末,加炼猪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陈米汤送下。

  8、折伤、堕坠、瘀血在腹。用大豆五升,加水一斗,煮汁成二升,一次服完。三服可愈。

  9、牙齿疼痛。用黑豆煮酒,频频漱口。

  10、胞衣不下。用大豆半升,加醇酒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大豆皮:生用,治痘疮目翳;嚼烂,敷小儿尿灰疮。

  黄大豆释名气味甘、温、无毒主治主治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研末,调热水,涂痘后痈。

  赤小豆释名赤豆、红豆,叶名藿气味主治1、水气肿胀。和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颗、生姜五钱、商陆根一条,一起碎破,同水煮烂,去药,空心食豆,慢慢饮汁令尽,肿立消。又方:用赤小豆一斗煮极烂,取汁五升,乘热浸泡脚和膝。若肿已到腹部,只须吃小豆即可。

  2、痢疾。用小豆一合、熔蜡三两,一次服下,有效。

  3、肠痔下血。用小豆三升、苦酒五升,煮熟晒干,再浸至酒尽乃止,然后研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4、牙齿疼痛。用赤小豆擦牙吐涎及吹鼻中。一方:加阿青少许。一方:加花咸少许。

  5、乳汁不通。用赤小豆煮汁饮之。

  6、前疽初作。用赤小豆末调水敷涂。

  7、肋颊热肿。用赤小豆和蜜敷涂,一夜即消。或加芙蓉叶末更好。

  8、丹毒如火。用赤小豆末调鸡蛋白,随时敷涂。

  9、小便频数。用小豆叶一斤,在豉汁中煮成汤吃下。

  10、小儿遗尿。用小豆叶捣汁服下。

  绿豆释名气味

  绿豆甘、寒、无毒。

  绿豆粉甘、凉、平、无毒。

  豆皮甘、寒、无毒豆芽甘、平、无主治绿豆1、小儿丹肿。用绿豆五钱、大黄二钱,共研为末,加生薄荷汁和蜜,调匀敷涂。

  2、赤痢不止。用大麻子大水中三末滤汁,煮绿豆吃,极效。

  3、消渴。用绿豆煮粥吃。

  4、痘后痈毒。用绿豆、赤小豆、黑大豆,等分为末,醋调匀时时扫涂患处。此方名“三豆膏”。

  5、水肿。用绿豆二合半、大附子一只(去皮脐,切作两片),加水三碗,煮熟,临卧时空心食豆。次日将原附子两片又各切为二,另以绿豆二合半如前煮食。第三日照第一日,第四日照第二日食豆。水从小便下,肿自消。未消可多吃几次,忌食生冷、毒物、盐、酒。

  绿豆粉1、霍乱吐利。用绿豆粉、白糖各二两,新汲水调服即愈。

  2、解砒毒。用绿豆粉、寒水石等分,加蓝根汁调服三至五钱。

  3、署天痱疮。用绿豆粉二两、滑石一两,调匀扑患处。药中亦可加蛤粉二两。

  4、肿毒初起。用绿豆粉炒成黄黑色,加皂荚粉一两,醋调敷。皮破者。

  用油调。

  豆皮:解热毒,退目翳。

  豆芽:解酒毒、热毒。

  豌豆释名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麻累。

  气味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消渴、吐逆,止泄痢,利小便,不乳汁,消痈肿痘疮。

  蚕豆释名胡豆。

  气味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快胃,和脏腑。

  豇豆释名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理中有益气,补肾健胃。治吐逆泄痢、小便频数。

  扁豆释名沿篱豆、蛾眉豆。其种子有黑、白二种,白者温而黑者稍冷。

  入药用白扁豆。

  气味白扁豆:甘、微温、无毒主治白扁豆:1、霍乱吐利。用扁豆、香薷各一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2、赤白带下。用白扁豆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堕胎中毒(妊妇服草药堕胎,引起腹痛)。用生白扁豆,去皮,研为末,米汤送服一匙。

  4、中砒霜毒。用白扁豆生研,加水绞取汁饮服。

  扁豆花:1、血崩不止。用白扁豆花焙干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炒米煮汤加盐少许送下。

  2、泄痢。用白扁豆花焙(正开放者),择取洁净的,勿以水洗,只以滚水烫过后,即和猪脊肉一条、葱一根、胡椒七粒,加酱汁一起拌匀,将烫花的水和面,包成小馄饨,炙熟食下。

  刀豆释名挟剑豆。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

  大豆豉释名气味(淡豉)苦、寒、无毒。

  (蒲州豉)咸、寒、无毒。

  主治1、伤寒发汗(冰痛、身热、脉洪)。用葱白一小把、豉一升,棉裹住,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一次服下。如不出汗,再服一次,并加葛根三两。又不出汗仍须再服,并加麻黄三两。又方:用葱汤煮米粥,加盐豉吃下,取汗。又方:用豉一升、加童便三升,煮成一升,分次服,取汗。

  2、伤寒不止不解,胸中闷恶。用豉一升、盐一合,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半,分次服,取吐。

  3、血痢不止。用豉、大蒜等分,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送下。

  4、疟疾寒热。煮豉汤饮服,大吐即愈。

  5、盗汗不止。用豉一升,微炒香,放清酒三升中泡三天,取汁服(冷

  热均可)。如无效,可多服几剂。

  6、痰喘(雨天便发,坐卧不安,饮食不进)。用淡豆豉一两,蒸过,捣极烂,加砒霜末一钱,枯白矾三钱,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丸,病甚者九丸,小儿五丸,冷茶或冷水送下。

  7、膝挛骨痛。用豉三、五升,九蒸九晒,泡酒中,每空心饮适量。

  8、喉痹不语。煮豉汁一程式服,盖被发汗。同时把桂末放在舌下含咽。

  9、口舌生疮,胸膈疼痛。用焦豉末含一夜即愈。

  10、胎动。用豉汁炒服。

  11、小儿丹毒。用豉炒至烟尽,研为末,油调敷涂。

  12、背痈。用香豉三升,加少量水捣成泥,照肿处大小作饼,厚约三分,铺疮上,留孔,以艾火烘灸。勿令肉破,一天二次。

  13、蠼螋尿疮。用豉捣烂敷涂。

  14、筋骨跌伤。用豉三升、水三程式,煎成浓汁饮服。

  15、服药过量。饮豉汁。

  16、脚肿。饮豉汁,以渣敷肿处。

  豆腐释名气味甘、咸、寒、有小毒。

  主治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

  蒸饼释名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小儿淋(小儿尿频量少)。用蒸饼、大蒜、淡豆豉合捣成丸,连服三日可愈。

  2、积年下血。用蒸饼、乌龙尾中一两、皂角(去皮,酥炙)七个,共

  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3、赤白痢。用干蒸饼(蜜拌炒)二两、御米壳(蜜炒)四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以水一碗煎化热服。

  4、崩中下血。用陈年蒸饼烧存性,米汤冲服二钱。

  5、盗汗、自汗。每夜卧时,带饥吃蒸饼一枚。几天后即可止汗。

  6、折伤。把蒸饼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甚验。

  7、汤火伤。用馒头饼烧存性,研为末,加油调匀涂伤处。

  曲释名酒母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1、米谷食积。炒曲末,以开水调服二钱。一天服三次。

  2、赤白痢。用曲熬粟米粥吃,每次一匙。一天吃四、五次。

  3、酒毒下血。用曲一块,包湿纸中,煨为末空心服二钱,米汤送下。

  极效。

  4、胎动不安。用生曲饼研为末,加水绞汁服三升。

  神曲释名气味甘、辛、温、无毒。

  主治1、脾胃虚弱(胸膈痞闷,腹胁膨胀,消化不良,食减贪睡)。用神曲六两、麦蘖(炒)三两、干姜(炮)四两、乌梅肉(焙)四两,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2、虚寒反胃。治方同上。

  3、暴泄不止。用神曲(炒)二两、蒜萸(汤泡,炒)半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4、产后晕绝。用神曲炒为末,水冲服一匙。

  5、食积心痛。用陈神曲一块,烧红,淬酒二碗饮服。

  红曲释名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治妇女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蘖米释名气味粟芽:苦、温、无毒。

  麦芽:咸、温、无毒。

  谷芽:甘、温、无毒。

  主治粟芽:消积食,开胃。除烦,除热。

  谷芽: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麦芽:1、快膈进食。用麦蘖四两,神曲二两,白术、桔皮各一两,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人参汤送下。

  2、谷劳病(四肢无力,想睡,饭后精神更差)。有大麦蘖一升、椒一两,一起炒过,加干姜三两,共捣为末,每服一匙,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3、腹中虚冷,消化不良。有大麦蘖五升、小麦面半斤、豉五保、杏仁二升,共熬至黄香,捣碎筛过,加糊做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开水送下。

  4、产后便秘。不宜妄服药丸。宜用大麦芽炒黄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与粥交替饮服。

  5、妊振后欲去胎。用麦蘖一升、蜜一升,合服。又方:有大麦芽一升。

  加水三升煮至二升,分三次服,有特效。

  6、回乳(妇女无子食乳,乳不消散,令人发热恶寒)。用大麦蘖二两,炒为末。每服五钱,开水送下。

  饴糖释名饧气味甘、大温、无毒。

  主治1、老人烦渴。用大麦一升,加水七升煎至五升,再加入赤饧二合,渴即取饮。

  2、鱼脐疔疮(按:此疮形如长弓,一端有准确出点,点上有孔,如鱼脐)。用饴糖涂搽,如糖已干,则烧灰涂搽。

  3、毒疮,火烧伤。治方同上。

  酱释名气味咸、冷利、无毒。

  主治1、汤火伤。用酱涂。

  2、中砒毒。用酱调水服。

  3、妊娠下血。有酱二升,去汁,取豆,炒过,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4、妊娠尿血。用豆酱一大碗,熬干,加生地黄二两,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5、疬疡。用酱清调石硫磺细末,每日涂搽。

  醋释名酢、苦酒。

  气味米醋)酸、苦、温、无毒。

  主治1、霍乱吐泻。用盐醋煎服。

  2、脚转筋。用旧棉泡醋中。蒸热裹痛处,棉冷即换。直至痛止。

  3、腋下狐臭。用三年酽醋,和石灰敷涂。

  4、痈疽不溃。用醋调雀屎,取小豆敷疮头上,疮即可穿。

  5、牙齿疼痛。用米醋煮枸杞白皮一升,取半升含漱。

  6、蜈蚣咬毒。用醋磨生铁敷搽。

  7、蠼螋尿疮。用醋和胡粉敷搽。

  8、汤火伤。用酸醋淋洗,并以醋泥涂伤处,有效,亦无瘢痕。

  9、乳痈坚硬。用罐装醋,烧热石投入二次,即以热醋敷痈,醋冷则再次烧石热之。如此热敷数次即愈。

  酒释名气味(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

  主治1、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

  2、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饮。

  3、五加皮酒:支闰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4、薏苡仁酒: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

  5、五加皮酒:去一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6、女贞皮酒:治风虚,补腰膝。

  7、地黄酒:补虚弱,壮筋骨,通血脉,台腹痛,变白发。

  8、当归酒;和血脉,坚筋骨,止诸痛,调经水。

  9、菖蒲酒:治风痹,通血脉,疗骨痿。

  10、枸杞酒:补虚弱,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止目泪,健腰脚。

  11、人参酒。补中益气,通治诸虚。

  12、茯苓酒: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作伤。

  13、桑椹酒。补五脏,明耳目,治水肿。

  14、蜜酒。治风疹、风癣。

  15、蓼酒。久服聪耳明目、脾胃健壮。

  16、姜酒。澡贪苋、发热、心腹冷痛。

  17、葱豉酒。解烦热,补虚劳,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解肌发汗。

  18、茴香酒。治肾气痛、扁坠牵引及心腹痛。

  19、缩砂酒。消食、和中、下气,治心腹痛。

  20、茵陈酒。治风疾、筋骨挛急。

  21、百部酒:治一世新旧咳嗽。

  22、海藻酒:治瘿气。

  23、松节酒:治冷风虚弱、筋骨挛痛、脚气缓痹。

  24、竹叶酒:治诸风热病。

  25、麻仁酒:治骨髓风毒痛、脚气缓痹。

  26、红曲酒:治腹中及产后瘀血。

  27、花蛇酒:治诸风顽痹、瘫痪挛急、恶疮疥癣。

  28、蝮蛇酒:治恶疮诸瘘、恶风顽痹癫疾。

  29、豆淋酒:破血去风,治男子中风口歪、阴毒腹痛及小便尿血。亦治妇女产后一切中风疾病。

  30、虎骨酒:治臂胫疼痛、历节风、肾虚、膀胱寒痛。

  31、鹿茸酒:澡阳虚痿弱、小便频数、劳损诸虚。

  烧酒释名火酒、阿剌吉酒。

  气味辛、甘、大热、有大毒。

  主治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目肿痛,有效。

  糟

  释名名粕。

  气味酒糟:甘、辛、无毒。

  大麦醋糟:酸、微寒、无毒。

  干饧糟:基、温、无毒。

  主治酒糟1、手足皲裂。用酒糟、狸油、姜汁盐等分,研烂,炒热搽患处裂肉甚痛,但不久即合口,再搽数次,冻伤即愈。

  2、鹤膝风。用酒糟四两、肥皂荚一个(去子)、硭硝一两、五味子一两、砂糖一两、姜汁半瓶,研匀,每日涂搽。加一点烧酒更好。

  3、打伤青肿。用湿纸铺伤处。纸上厚摊一块捣烂的酒糟(先烧过),过一阵,痛处如蚁行,热气上升,肿即消散。

  大麦醋糟:气滞风雍、手背脚膝痛。炒热布裹熨,三、两换可愈。

  干饧糟:1、反胃、呕吐不止。用干饧糟六两、生姜四两,是捣作饼,或焙或晒,加炙甘草末二两,盐少许,煎汤服下。此方“甘露汤”。

  2、脾胃虚弱。用平胃散一斤加干饧糟(炒)二斤半、生姜一斤半、红枣三百个(煮取肉,焙干),一起研为末,逐日煎汤服。

  果部李释名气味果实:苦、酸、微温、无毒。

  核仁:苦、平、无毒。

  根白皮(树皮刮去外层皱皮后炙黄入药):大寒、无主治果实:肝病人宜食。

  核仁:利小肠,下水气,消浮肿。

  根白皮:煮汁服,止消渴,治赤白痢及赤白带;煎水含漱,治齿痛。

  杏释名甜梅。

  气味(核仁)甘、苦、温、冷、利,有小毒。

  主治1、咳嗽寒热。用杏仁半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水送下。

  2、上气喘急。有杏仁、桃仁各半两,去皮类,炒研,加水调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蜜汤送下。以微泻为度。

  3、喘促浮肿,小便淋沥。用杏仁一两,去皮尖,熬后磨细,和米煮粥,空心吃二合。

  4、头面风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又涂。

  七、八次可愈。

  5、偏风不遂,失音不语。生吞杏仁七枚,逐日增加至四十九枚,周而复始。食后饮竹沥,直到病愈。

  6、喉痹痰嗽。用杏仁去皮、熬黄,取三分,加桂末一分,研泥裹含咽汁。

  7、喉热生疮。治方同上。

  8、肺病咯血。用杏仁四十个,以黄蜡炒黄,研青黛一钱加入,捣烂,包在切开的柿饼中,外裹湿纸,煨熟吃下。

  9、血崩。用甜杏仁上的黄皮,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热酒送下。

  10、痔疮下血。用杏仁(去皮类及双仁者)加水三升,研磨,滤汁,煎至五成,同米煮粥吃。

  11、耳出脓汁。用杏仁炒黑,捣成膏,裹棉中塞耳内。一天换药三、四次。

  12、鼻中生疮。用杏仁研为末,调乳汁敷涂。

  13、虫牙。有杏仁烧存性,研烂纳虫孔中,人杀虫去风,其痛便止。重者两次可见效。

  14、目中翳遮(但瞳子未破)。用杏仁三升,去皮,面裹作三包,火灰中煨熟,去面,研烂,压去油。每取一钱,加铜绿一钱,研匀点眼。

  15、目生弩肉,或痒或痛,渐掩瞳仁。用杏仁(去皮)二钱半、腻粉半

  钱,三角匀,以棉裹箸头蘸药点弩肉上。又方:用生杏仁七枚,去皮细嚼,吐于掌中,乘热以棉裹箸头蘸药点弩肉上,不过四、五次可见效。

  又方:用杏仁研膏,人乳化开,一天点三次。

  16、小儿脐烂成风。用杏仁去皮研烂敷涂。

  17、停食不化,气满膨胀。用红杏仁三百粒、巴豆二十粒,同炒色变,去豆不用,研杏为末,桔皮汤调下。

  18、白癜风。用杏仁连皮尖,每晨嚼几粒擦患处令发赤,临卧时再如法擦一次,19、诸疮肿痛。用杏仁去皮,研烂,滤取膏,加轻粉、麻油调搽,极效。

  巴旦杏释名八担杏、忽鹿麻。

  气味甘、平、温、无毒。

  主治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

  梅释名气味(生梅、青梅)酸、平、无毒。

  (乌梅,即青梅熏黑者)酸、温、平、涩、无毒。

  (白梅、盐梅、霜梅)

  主治1、痈疸疮肿。用盐梅烧存性,研为末,加轻粉少许,以香油涂搽患处四围。

  2、喉痹乳蛾。用青梅二十枚、盐十二两,淹五天;另用明矾三两,桔梗、白芷、防风各二两,皂荚三十个,共研为末,拌梅汁和梅,收存瓶中。每取一枚,噙咽津液。凡中风普厥,牙关不开,用此方擦牙,很有效。

  3、泄痢口渴。用乌梅煎汤代茶喝。

  4、赤痢腹痛。用陈白梅同茶、蜜水各半煎服。

  5、大便下血及久痢不止。用乌梅三两烧存性,研为末,加醋煮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6、小便尿血。用乌梅烧存性,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四十丸,酒送下。

  7、血崩。用乌梅内七枚,烧存性,研末,米汤送服。一天服二次。

  8、大便不通。用乌梅十颗,泡热水中去核,做成枣子大的丸子,塞肛门内,不久好可通便。

  9、霍乱吐泻。用盐梅煎汤细细饮服。

  10、蛔虫上行。出于口鼻,用乌梅煎汤频饮,并含口中好安。

  11、主咳。用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

  12、伤寒。用乌梅十四枚,盐五合,加水一升煎取半升,一次服下取吐,吐后须避风。

  榔梅释名气味(实)甘、酸、平、无毒。

  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桃释名桃枭:桃奴、枭景、神桃。

  气味核仁:苦、甘、平、毒。

  主治桃枭(桃实在树上经冬不落者):苦、微温、有小毒。

  桃花:苦、平、无毒。

  桃叶:苦、平、无毒。

  桃叶:苦、平、无毒。茎及白皮(树皮、根皮皆可用,根皮更好):苦、

  平、无毒。

  桃胶(桃树茂盛时,以刀割树皮,久则有胶溢出,采收,以桑灰汤浸泡过,晒干备用):苦、平、无毒。

  主治核仁:1、半身不遂。用桃仁二千七百枚,去皮类及双仁,放好酒一半三升中浸二十一天,取出晒干,捣细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以原酒送下。

  2、上气咳嗽,胸满气喘。有桃仁三两,去皮尖。加水一程式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

  3、尸疰鬼疰(按:即肺结核)。用桃仁五十枚,研成泥,加水煮取四升取吐。

  4、崩中漏下。用桃核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5、小儿耳。用桃炒后研细,棉裹塞耳内。

  6、大便不快,里急后得。有桃仁三两(去皮)、吴茱萸二两、食盐一两,同炒熟,去茱萸、食盐,单取桃仁几粒细嚼。

  7、风虫牙痛。用桃仁烧出烟火,安放痛齿上咬住。如此五、六次即愈。

  桃枭1、疟疾。用桃枭十四枚、巴豆七粒、黑豆一两,研匀,加冷水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发病日五更服一丸,水送下。服药两次可愈。

  此方称“家宝通神丸”。

  2、盗汗不止。有桃枭一个,霜梅二个,葱根七个,灯心二根,陈皮一钱,稻根、大麦芽各一撮,加水二盅煎服。

  桃花:1、大便艰难。用桃花为末,水送服一匙即通。

  2、腰脊作痛。取桃花一斗一升,水二斗,曲六升,米六斗,如常法酿酒。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3、粉刺。用桃花、丹砂各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三次,桃叶1、二便不通。用桃叶捣汁半升服(冬季可用桃皮代叶)。

  2、鼻内生疮。用桃叶嫩心捣烂塞鼻内。无叶可用枝代。

  3、身面癣疮。用桃叶捣汁搽。

  茎及白皮

  1、黄疸。有筷子粗细的桃根一小把,切细,煎浓汤,空心一次服完。

  黄散后,可时时饮清酒一杯,则眼黄易散。忌食热面、猪、鱼等物。

  2、肺热喘急。用桃皮、芫花各二升,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将布巾绞药汁温胸口、四肢等处。

  3、喉痹塞痛。用桃皮煮汁服。

  4、突患瘰疬。取桃树白皮贴疮上,炙二七次,有效。

  5、热病口疮。用桃枝煎浓汁含漱。

  6、痔痛。用桃根煎汤浸洗。

  7、水肿悄短。用桃皮三斤,去内外皮,加水二斗煮取一斗。以汁一半泡秫米一斗,加一半泡女曲一升,如常法酿酒。每服一合,一天服三次,以体中有热见药效。小便多,是病将愈的迹象。忌食生冷及一切毒物。

  8、妇女闭经(数不通,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起,腿胫浮肿)。用桃树根、牛蒡根、马鞭草根、牛膝、蓬各一斤,锉细,以水三斗煎成一斗,去渣,更以慢煎成饧状收存,每服一匙,热酒调下。

  9、牙疼颊肿。用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各等分,煎酒热漱,冷即吐去。

  桃胶1、虚热作渴。有弹丸大小桃胶一块含口中,止渴。

  2、石淋。用桃木胶如枣大一块,夏以冷水三合,冬以开水三合调服。

  一天服三次,当有石排出。石尽即停药。“3、血淋。用桃胶(炒)、木通、石膏各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饭后服。

  4、产后不痢,里急后重。有桃胶(焙干)、沉香、蒲黄(炒)各等分,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栗释名气味(实)咸、温、无毒主治1、腰脚无力。取风干的生栗,每晨吃十多粒,再吃猪肾煮粥,必渐转健。

  2、小儿干疮。生嚼栗子敷涂。

  3、小儿口疮。每日吃煮熟大栗,甚效。

  4、鼻血不止。用大栗七枚,刺破,连皮烧存性,待火毒出尽,加麝香少许,研匀。每服二钱,温水送下。

  5、刀斧伤。用大栗研烂敷上。

  乌芋释名凫茈、凫茨、荸荠、黑三棱、芍、地栗。

  气味(根)甘、微寒、滑、无毒。

  主治1、大便下血。有荸荠捣汁大半杯,加好酒半杯,空心温服。几天后好见效。

  2、赤白痢。取完好荸荠洗净拭干,勿令破损,泡入好酒中,密封收存。

  用时取二枚细嚼,空心用原酒送上。

  3、妇女血崩。按病人年龄一岁用乌芋一个,烧存性,研为末,酒冲服。

  4、小儿口疮。用乌芋烧存性,研末涂搽。

  5、误吞铜片。用生乌芋研汁,细细饮服,能将铜消化成水。

  梨释名快果、果宗、玉乳、蜜父。

  气味(实)甘、微酸、寒、无毒。

  主治1、消渴。用梨捣取汁,加蜜水同熬,收存瓶中。每次以热水或冷水调服,直至病愈。

  2、咳嗽。用好梨去核,捣汁一碗,放入椒四十粒,煎开,去渣,加黑饧一两,待化匀后,细细含咽。又方:用梨一个,刺五十孔。每也放椒一粒,裹一层面在灰火内煨熟,冷定后去椒食梨。

  3、痰喘气急。用梨挖空。装入小黑豆填满,留盖合上捆好,放糠火中煨熟,捣成饼。每日食适量,甚效。

  4、赤目弩肉。取好梨一个,捣取汁,以棉裹黄连片一钱浸嗔中,犯卧

  点汁入眼。

  5、反胃,药物不下。用大雪梨一个以丁香十五粒刺入。包湿纸几层,煨熟吃下。

  6、蠼螋尿疮。用梨叶汗敷涂,药干即换。

  木瓜释名名茂气味酸、温、无毒。

  主治1、项强筋急,不可转侧。用木瓜二个,取盖去瓤,填入温柔药二两、乳香二钱半,盖严,捆好,蒸烂,捣成膏。每用三钱,以生地黄汁半碗、酒二碗暖化温服。

  2、脚筋挛痛。用木瓜数枚,加酒水各半煮烂,捣成膏乘热贴痛处,外用棉花包好。一天换药三、五次。

  3、霍乱转筋。用木瓜一两、酒一升,煮服。不饮酒者煮汤服。另外还用煎激发热敷足部。

  4、肚肾脾三经气虚(表现为肿满、顽痹、憎寒壮热、呕吐、自汗霍乱吐泻)。用大木瓜四个,切盖挖空待用。一个填入黄芪、续断末各半两,一个填入苍术、桔皮末各半两,一个填入乌药、黄松节末各半两(黄松节即茯神中心木),一个填入威灵仙、苦葶苈末各半两。各瓜以原盖盖好,浸酒中,然后取出甑蒸,晒干。三浸、三蒸、三晒,最终捣为末,以榆皮末加水,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

  5、肾虚胀痛。用木瓜三十枚,去皮核,挖空,以甘菊花末青盐末各一斤填满,蒸熟,捣成膏,再加入新艾茸二斤,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楂子释名木桃、和圆子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断痢,去恶心咽酸。煮汁饮,治霍乱转筋,功与木瓜相近。

  枣释名气味甘、辛、热、无毒。

  主治1、调和胃气。用干枣去核,缓火烤燥,研为末,加少量生姜末,开水送服。

  2、反胃吐食。用大枣一枚去核,加斑蝥一个去头翅,一起煨熟,去斑蝥,空心服,开水送下。

  3、伤寒病后,口干咽痛、喜唾。用大枣二十枚、乌梅十枚,捣烂,加蜜做成丸仓,口含咽汁,甚效。

  4、妇女脏燥(悲伤欲器,精神不正常)。用大枣十枚、小麦一升、甘草二两、合并后每取一两小煎服。此方名“大枣汤”,亦补脾气。

  5、大便燥塞。有大枣一枚去核,加轻粉半钱入枣中,煨熟服,枣汤送下。

  6、烦闷不眠。用大枣十四枚、葱白七根,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7、上气咳嗽。用枣二十枚,去核,以酥四两,微火煎,倒入枣肉中渍尽酥,取枣收存。常含一枚,微微咽汁。

  8、肺疽吐血。用红枣(连核烧存性)、面药煎(煅过),等分为还想。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9、耳聋鼻塞。取大枣十五枚(去皮、核)、蓖麻子三百枚(去皮),一起捣碎,棉裹塞耳鼻,一天一次,经一个多月,即可闻声音和辩香自。

  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塞。

  10、诸疮久溃。用枣膏三程式煎水频洗。

  山楂

  释名赤瓜子、鼠楂、猴楂、茅楂、羊还球、棠球子、山里果。

  气味酸、冷、无毒主治1、食肉不消。用山楂肉四两,水煮食,并饮其汁。

  2、偏坠疝气。用山楂肉、茴香(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

  3、老人腰痛及腿痛。用山楂、鹿茸(炙),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一天服二次。

  4、肠风下血。用山楂(已干)研为末,艾汤调下,甚效。

  5、痘疹不快。用干山楂研为末,开水送服。疹即出。又方:用山楂五个,酒煎,加水温服。

  林檎释名来禽、文林郎果。

  气味酸、甘、温、无毒。

  主治1、水痢不止。用林檎半熟者十枚,加水二升,煎成一升,连林檎一起吃下。

  2、小儿下痢。用林檎、构子同捣汁,任意饮服。

  3、小儿闪癖(头发竖立,发黄,全身瘦弱)。用干林檎脯研为末和醋涂患处。

  柿释名气味烘柿:甘、寒、涩、无毒。

  白柿、柿霜:甘、平、涩、无毒。

  乌柿:甘、温、无毒。

  柿蒂:涩、平、

  主治烘柿:1、肠风下血。用白柿烧灰,水送服二钱。

  2、小便血淋。有干柿三枚,烧存性,研为末,陈米汤送服。

  3、热淋涩痛。用干柿、灯心等分,水煎,每日饮服。

  4、小儿秋痢。有以粳米煮粥,熟时加入干柿末,再煮开两,三次吃下。

  5、反胃吐食。用干柿三枚,连蒂捣烂,酒送服,甚效。不能同时服其他药物。

  6、痰嗽带血。用大柿饼饭上蒸熟,批开,每用一枚掺青黛一钱,临卧时服,薄荷汤送下。

  7、耳聋鼻塞。用干柿三枚,细切,以粳米三合、豆豉少许煮粥。每日空心服下。

  8、臁疮。用柿霜、柿柿蒂等分,烧过,研末敷涂。甚效。

  9、中桐油毒。吃干柿饼可解。

  乌柿:杀虫,疗刀伤火伤,生肉止痛。服药口苦及呕逆乾,食少许即止。

  柿蒂:呃逆不止。用柿蒂、丁香各二钱,生姜五片,水煎服。或将两药研不还想,开水冲服亦可。此方名“济生柿蒂散”。一方:再加人参一钱。

  一方:再加良姜、甘草等分。一方:再加青皮陈皮。一方:再加半夏生姜。

  柿木皮:1、下血。用柿木皮晒、焙,研末,米汤送服二钱。两服可止。

  2、汤火疮。用柿木皮烧灰,调油敷涂。

  柿:涩下焦,健脾胃,消宿血。

  柿根:血崩、血痢、下血。

  榲柏释名气味酸、甘、微温、无毒主治主治温中,下气,消食,止渴,散酒气。

  橘释名气味橘实:甘、酸、温、无毒。

  黄橘皮:(红皮、陈皮)辛、苦、温、无毒。

  青橘皮:苦、辛、温、无毒。

  主治橘叶:消肿散毒。治肺痈、乳痈、胁痛。

  橘核:1、腰痛。用橘核、杜仲各二两,炒、研为末。每服二钱,盐酒送下。

  2、小肠疝气及阴核肿痛。用橘核五钱,炒、研为末,老酒煎服,或加酒、糊做丸服。

  橘瓤上筋膜(橘络):口渴吐酒。炒熟煎激发饮,甚效。(按:现用以治痰滞经络、咳嗽、胸胁作等症。)

  青橘皮:1、酒食后饱满。用青橘皮一斤,分作四分:四两用盐汤泡,四两用百沸汤泡,四两用醋泡,四两用酒泡。三日后取出,去白切丝,以盐一两炒至微焦,研为末。每服二钱,用茶末四分,水煎温服。此方名“快膈汤”。

  2、理脾快气。用青橘皮一斤,晒干,焙过,研为末,加甘草末一两、檀香末半两,和匀收存。每用一、二钱,放一点盐,开水送服。

  3、健胃解酒。用青皮一斤,泡去甘味,去瓤炼净,加盐五两、炙甘草六两、舶茴香四两、甜水一斗,共煮,不断搅拌,水尽后,以慢火把药焙干,去掉甘草、茴香,只取青皮收存,每于饭后嚼服数片,有益脾胃。

  4、疟疾疾寒热。用青皮一两烧存性,研为末,发病前以温酒送服一钱,临发时再服一次。

  5、乳癌(乳房内有核如指头,不痛不痒,五、七年成痈,名乳癌)。

  用青皮四钱,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徐徐服下。一天服一次,或用酒送服亦可。

  6、耳出汁。用青皮烧过。研为末,包棉中,塞耳内。

  7、唇燥生疮。用青皮烧过,研为末,调猪油涂搽。

  黄橘皮:1、湿痰停滞,咳嗽唾稠粘。用武汉橘皮半斤,放砂锅内,下盐五钱,化小淹过煮干;另用粉甘草二两,去皮蜜炙,二味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开水送下。此方名“润下丸”。

  2、脾气胀满。用橘皮四两、白术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木香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宽中丸”。

  3、伤寒及一切杂病,干呕,手足逆冷。用橘皮四两、生姜一两,加水二升,煎取一升,徐徐饮服。此方名“橘皮汤。”

  4、霍乱吐泻(不拘男女,但有一点胃气存者,服之再生)。用广陈皮(去白)五钱,、真藿五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时时温服。又方:用陈皮末二钱,开水送服。不省人事者可灌服,同时烧砖渍醋,乘热包布中放在心下熨按好复苏。

  5、反胃吐食。用橘皮(壁土炒香)研为末,每服二钱。以生姜三片,枣肉一枚,加水二盅,煎成一盅温服。

  6、痰膈气胀。用陈皮三钱,水煎热服。

  7、突然失声。用橘皮半两,水煎徐饮。

  8、经年气嗽。用橘皮、神曲生姜(焙干),等分为末,蒸饼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饭后,临星时各服一次。有人因久嗽服此方,结果不但这个病治好了,连原患的膀胱气也治好了。

  9、化食消痰。有橘皮半两微熬,研为末,水煎代茶,细细饮服。

  10、大砀秘塞。用陈皮连白,酒煮过,焙干,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

  11、风痰麻木。用橘红一斤,水五碗,煮烂去渣打,再煮至一碗,一次服下。取吐为愈,不吐,可加瓜蒂末。

  12、疟疾疾。用橘皮(去白,切)在生姜自然汁中浸泡一夜,取出熬煮,再焙干研末。每服三钱,以陈枣十个,加水一碗,煎成半碗,于发病前送下,同时吃枣。

  13、产后尿闭。用陈皮一两,去白,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一服即通。

  14、乳痈(未成者即散,已面者好溃,痛不可忍乾好不疼)。用陈橘皮,泡开水中,去白,晒干,加面炒至微黄,研为末,每服二钱,以麝香调酒送下。初发者一服见效。名“橘香散。”

  15、耳出汁。用陈皮烧过,研为末,取一钱,加麝香少许,每日掺敷。

  此方名“立效散。”

  16、趾甲嵌肉,步履困难。用浓煎陈皮汤浸泡患处,甲肉自离,轻手将甲剪去,以虎骨末敷之即安。

  柑释名木奴。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利肠胃中热毒,利小便,治难产。

  橙释名金毯、鹄壳。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洗去酸汁,切细,用盐、蜜调合,煎好收存,止恶心,去胃中浮风恶气。

  安石榴释名若榴、丹若、金罂。

  气味甘石榴:苦、酸、温、涩、无毒。

  酸石榴:酸温、涩、无毒。

  酸榴皮:酸、温、涩、无毒。

  酸榴根:主治甘石榴:咽喉燥渴,杀虫。

  酸石榴:1、肠滑久痢。有石榴一个,煅烟尽,出火毒一夜,研为末,以酸榴一块煎汤送下,神效无比。此方名:“黑神散”。

  2、久泻不止。治方同上。

  3、小便不禁。用酸石榴烧存性,无石榴时,可用枝烧灰代替。每服二钱,用柏白皮切、焙四钱,煎激发一碗,加入榴灰再煎至八成,空心温服。晚上再服一次。

  酸榴皮:1、赤白痢下。用酸榴皮炙黄为末,加枣肉或粟米饭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如觉寒滑,可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

  2、久痢久泻。用陈酸榴皮,焙、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有特效。

  3、疔肿恶毒。以针刺肿毒四围,疮上盖石榴皮,四围贴一圈面,艾灸患处,以痛为度。灸后在疔上撒榴末,包裹好,隔夜能将诃根拔出。

  4、肚子生疮(黄水浸淫,痒痛溃烂)。用酸榴皮煎汤,冷定后,每日搽洗,直至病愈。

  酸榴根:1、蛔虫病。有酸榴根一把,洗锉,加水三升煎取半碗,五更时温服尽,当打下虫一大团,虫患自此根绝。可食粥补身体。

  2、女子经闭。用酸榴根一把炙干。加水二大宛浓煎为一碗,空心服。

  未通再服。

  3、赤白下痢。治方同上。

  枸橼释名香橼、佛手柑。

  气味(皮瓤)辛、酸、无毒主治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枇杷释名气味实:甘、酸、平、无毒。

  叶:苦、平、无毒。

  主治

  实: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

  叶:1、肺热咳嗽。有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樱桃大。饭后和临卧时各含化一丸,很见效。

  2、反胃呕哕。用枇杷叶(去毛,炙)、丁香各一两,人参二两。每服三钱,加水一碗、姜三惩煎服。

  3、鼻血不止。用枇杷叶去毛,焙、研为末。每服一、二钱,茶送下。

  一天服二次。

  4、酒赤鼻。用楷杷叶、子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一天服三次。

  5、痔疮肿痛。用枇杷叶(蜜炙)、乌梅肉(焙),共研为末。先以乌梅汤洗过患处,然后药末敷上。

  杨梅释名求。

  气味(实)酸、甘、温、无毒。

  主治1、下痢不止。用杨梅烧过,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2、头痛不止。用杨梅为末,以少许入鼻取嚏,有效。

  3、一切损伤止血生肌。用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做成小块收存。凡遇破伤,好以小块研末敷涂,甚效。

  4、恶疮疥癣。用杨梅树皮及根煎汤洗。

  5、牙痛。用杨梅树皮及根煎水含漱。

  柚释名名条、壶柑、自橙、朱栾。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消食,解酒毒,去肠胃中恶气。

  银杏释名名白果、鸭脚子。

  气味(核仁)甘、苦、平、涩、无毒。

  主治1、寒嗽痰喘。用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颗,纸包再次煨香,去艾吃下。

  2、哮喘痰嗽。用白果五个、麻黄二钱半、甘草(炙)二钱,加水一杯半,煎至领先成,临星时服。此方名“鸭掌散”。又方:白果二十一个(炒黄),麻黄三钱,苏子二钱,款冬花、法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钱,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一钱半,甘草一钱,加水三杯,煎成二杯,随时分作二次服下,不用姜。

  3、咳嗽失声。用白果仁四两,白茯苓、桑白皮各二两,乌豆半升(炒),蜜半斤,一起煮熟,晒干为还想,以乳汁半碗拌湿,九蒸九晒,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开水送下。极效。

  4、小便频数。用白果十四枚,一半生,一半煨,食之有效。

  5、小便白浊。用生白果仁十枚,擂水服。一天服一次。病愈为止。

  6、赤白带下。用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胡椒一钱半,共研为末,以乌云骨鸡一只,去肠填药,瓦器煮烂,空心服下。

  7、肠风下血。用白果煨熟,出火气后,米汤送服。

  8、虫牙。用生白果每饭后嚼一、二个,有效。

  9、手足皲裂。用生白果嚼烂,每夜涂搽。

  10、头面癣疮。用生白果仁切断,频频搽患处,直至病愈。

  11、乳痈溃烂。用银杏仁半斤,以四两研酒服,以四两研敷患处。

  胡桃释名羌桃、核桃。

  气味(核仁)甘、平、温、无毒。

  主治1、肾亏溢精。用胡桃肉、白茯苓各四两,附子一枚(去皮切片),与姜汁、蛤粉一起,焙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2、小便频数。用胡桃煨熟,卧时嚼服,温酒送下。

  3、石淋。用胡桃肉一升,细米煮,另煮浆粥一升,一并服下。

  4、痰喘嗽,临卧时嚼服胡桃肉三颗、生姜三惩,喝几口开水,再服胡桃和生姜如上数。次日即可痰消咳止。

  5、老人喘嗽,醒卧不得。用胡桃肉(去皮)、杏仁(去皮尖)、生姜各一两,研为膏,加炼蜜少许,和丸如弹子大。每卧时嚼服一丸,姜汤送下。

  6、多锒酸物,齿不着力。细嚼胡桃即解。

  7、赤痢不止。有适用桃仁、枳壳各七个,无蛀皂角一个,新瓦上烧存性,研为细末,分作八服。每临卧时一服,二更一服,五更一服,荆芥茶送下。

  8、血崩不止。用胡桃仁五十枚,灯上烧存性,研作一服,空心时以温酒调下。

  9、小肠气痛。用胡桃一术,烧为研末,热酒送服。

  10、一切痈肿(未成脓者)。用胡桃十个,煨熟去壳,加槐花一两,研末捣匀,热酒调服。

  11、小儿头疮。用胡桃和皮,灯上烧存性盖碗中出火毒后,加轻粉少许,调生油涂,几次即愈。

  12、火烧成疮。用胡桃仁烧黑研敷。

  榛子释名气味(仁)甘、平、无毒。

  主治气力,实肠胃。

  樱桃释名莺桃、含桃、荆桃。

  气味甘、热、涩、无毒主治调中、益脾、止痢。

  橡实释名橡斗、皂斗、栎、柞子、茅、栩。

  气味实:苦、微温、无毒。

  斗壳:涩、温、无毒。

  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实:1、下痢。用橡实二两、楮叶(炙)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前服,乌梅汤调下。

  2、血痢。治方同上,加缩砂仁半两。

  3、下痢脱肛。用橡斗子烧存性,研为末,调猪油敷涂。

  4、石痈(痈如石,不作脓)。用橡子一枚,在青石上磨醋,取滇涂痈,药干即换。十多次后痈渐消。

  斗壳:为散及煮汁服,止肠风,崩中带下、冷热泻痢。

  木皮、根皮:止水痢,消瘰沥。煎水洗,治恶疮肿痛。

  槲实释名槲、朴、大叶栎、栎子。

  气味仁:苦、涩、平、无毒。

  橡槲若:甘、苦、平、无毒。

  槲木皮:苦、涩、无毒主治

  仁:蒸煮作粉,涩肠止痢,功同橡子。

  槲若:1、突然吐血。用槲叶研为末,每服二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连渣吞服。

  2、肠风血痔。用槲叶捣汁一小碗,一次服下即止。

  3、肠风血痔,用槲叶(微炙,研末)一钱,槐花(炒,研末)一钱,米汤调服。未效。再服。

  4、冷洒、阴茎痛。有槲叶研末,每服三钱,加水一碗,葱白七寸,煎至六成,去渣,饭前温服,一天服二次。

  5、孩子淋疾。用槲叶三片,煎汤服一小酒杯,小便即下。

  6、腋下狐臭。用槲叶三升,切细,水煮浓汁洗腋下。洗后,以苦瓠壳烧烟熏,再用辛夷、细辛、杜衡共研为末,醋泡一夜后敷涂。

  槲木皮:1、久痢。用槲白皮(姜汁炙五次)一两、干姜(炮)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久疮。用槲木皮一尺,阔六寸,切细,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加白沙糖十挺,再煎成一升,分三次服,取吐渐愈。

  荔枝释名离枝、丹荔。

  气味实:甘、平、无毒。

  核:甘、温、涩、无毒。

  主治实:1、痘疮不发。有荔枝肉浸酒饮,肉亦吃下。忌生冷。

  2、风牙疼痛。用荔枝连壳烧存性,研末擦牙即止。

  3、呃送不止。用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研为末,开水调下,立止。

  核:1、脾痛。用荔枝核为末,每服二钱,醋送下。数服即愈。

  2、疝气。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连白)九钱、硫磺四钱,共研为末,加盐水调面糊成丸子如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不过三服见效。此方名“玉环来笑丹”。

  3、睾热丸肿痛。用荔枝核、青桔皮、茴等分,各炒过,研细,酒送服二钱,一天服三次。

  阿月浑子释名胡榛子、无名子。

  气味(仁)辛、温、涩、无毒主治腰冷,肾虚萎弱,止痢。木皮煎汁洗浴,可治阴囊湿橄槛释名青果、忠果、谏果。

  气味实:酸、甘、温、无毒。

  榄仁:甘、平、无毒。

  核:甘、涩、温、无毒主治实:1、中河豚毒。取橄榄及木煮水服可解。

  2、唇裂生疮。用橄榄炒研,调猪油涂搽。

  3、牙齿脓血。用橄榄烧研,加麝香少许涂患处。

  榄仁:唇吻燥痛。取榄仁研烂漫敷涂。

  核:1、肠风下血。用橄榄核灯上烧存性,研为末,每二钱,陈米汤调下。

  2、阴囊肿。用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茴香汤调下。

  3、耳足冻疮。用橄榄核烧研,调油敷涂。

  榧实释名赤果、玉榧、玉山果。

  气味甘、平、涩、无毒。

  主治

  1、杀体内寄生虫。用榧子一百枚,去皮,炒熟吃。胃弱的人,用量减半。

  2、令发不落。用榧子三个、胡桃二个、侧柏叶一两,捣烂浸雪水中,梳头发。

  3、突然吐血。先吃蒸饼两、三个,以榧子为末,开水送服三钱。一天服三次。

  海松子释名新罗松子。

  气味(仁)甘、小温、无毒。

  主治1、肺燥咳嗽。用松子仁一两、胡桃仁二两,共研为膏,和熟蜜半两收存。每服二钱,饭后以开水冲服。

  2、小儿寒嗽,或作喘。用松子仁五个,百部(炒)、麻黄各三分,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加少量水煮开,化白砂糖调药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饭后含化十丸,很见效。

  3、大便虚秘。用松子仁、柏子仁、麻子仁,等分为末,溶蜡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黄芪汤送下。

  龙眼释名龙目、圆眼、益智、亚荔枝、荔枝奴、骊珠、燕卵、蜜脾、鲛泪、川弹子。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用龙眼肉、酸枣仁(炒)、黄芪(炙)、白术(焙)、茯神各一两,木香半两、炙甘草二钱半,切细。各药配齐后,每服五钱,加姜三惩、枣一枚、水二盅煎成一盅,温服。此方名“归脾汤”。

  椰子释名越王头、胥余。

  气味椰子瓤:甘、平、无毒。

  椰子浆:甘、温、无毒。

  主治椰子瓤:益气,治风。

  椰子浆:止消渴,治吐血水肿,去风热。

  波罗蜜释名波罗蜜气味瓤)甘、香、微酸、平、无毒。

  主治主治1、止渴解烦,醒酒益气。

  无花果释名映日果、优昙钵、阿驵。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开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

  槟榔释名宾门、仁频、洗瘴丹。

  气味苦、辛、温、涩、无毒。

  主治1、痰涎为害。用槟榔为末,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2、口吐酸水。用槟榔四两、桔皮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生蜜汤调下。

  3、伤寒胸闷。用槟榔、枳实,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黄连煎汤送下。

  4、心气痛。用槟榔、高良姜各一钱半,陈米百粒,水煎服。

  5、腰痛。用槟榔为末,酒送服一钱。

  6、脚气。用槟榔十二枚,研为末,分二次服,以姜汁温酒调下。

  7、大小便秘。用槟榔为末,蜜汤调服二钱。或以童便、葱白同煎服亦可。

  8、小便洒痛。有用面煨槟榔、赤芍药各半两为还想,每取三钱,以灯心水煎好,空心服下。一天服二次。

  9、肠寄生虫。用槟榔十多枚,研为末,先以水二升半煮槟榔皮至一升,调末一匙,空心服。经一天,有虫排出,如未排尽,可再次服药。又方:槟榔半两,炮过,研为末,每服二钱,以葱、蜜煎汤调服。

  10、口吻生疮。用槟榔烧过。研末,加轻粉敷搽。

  11、耳出脓。用槟榔末吹耳内。

  枳释名蜜止矩、蜜屈律、木蜜、木饧、木珊瑚、鸡距子、鸡爪子。木名白石木、交加枝。

  气味(实)甘、平、无毒主治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止呕逆境,解酒毒。辟虫毒。

  秦椒释名大椒、椒(按椒红即椒的果壳)。

  气味(椒红)辛、温、有毒。

  主治

  1、饮少尿多。用秦椒、瓜蒂各二分,研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2、手足心肿。用椒和盐末等分,醋调匀敷肿处。

  3、久患口疮。用秦椒去掉闭口的颗粒然后水海洗面拌煮为粥,空心腹,以饭压下。重者可多服几次,以愈为度。

  4、牙齿风痛。用秦椒煎醋含漱。

  蜀椒释名巴椒、汉椒、川椒、南椒、点椒。

  气味椒红:辛、温、有毒。

  椒目:苦、寒、无毒。

  主治椒目:1、水气肿满。用椒目炒捣成膏,每服一匙,酒送下。

  2、崩中带上。用椒目炒过、碾细,每服一匙,温酒送下。

  3、眼生黑花,年久不治。用椒目(炒)一两、苍术(炒)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醋汤送下。

  椒红:1、元气伤损,目暗耳聋。有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晒干捣取椒红一斤,另用生地黄捣出自然汁,煎至一升,和椒末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腹,温酒送下。

  2、腹内虚冷。用生椒(去掉不开口的颗粒)四十粒,浸浆水中一宿,空心服,水送上。久服暖脏腑,黑发明目。

  3、寒湿脚气。用川椒二、三升,装薄布囊中,每天在囊上踏脚,有效。

  4、疮肿作痛。用生椒末、釜下土、荞麦粉,等分为末,调醋敷涂。

  5、手足皲痛。用椒四合,水煮,去渣,浸泡皲痛处,约过半餐饭时间,让痛处出水干燥。待一会,再次浸泡,等痛处出水干燥后,涂上猪、羊脑髓,很见效。

  6、漆疮作痒。用川椒煎汤冼。又方:凡经过正在涂漆的地方,嚼川椒涂鼻上,则不生漆疮。

  7、久冷不痢(或不痢,只是腰腹冷)。用川椒三程式,在醋中浸一夜,取出,用一升和曲三升拌作粥吃。三闪愈。

  8、风虫牙痛。用川椒红末,调水和白面做成录取子,如皂荚子在烧热咬在患处,同次可愈。一方:花椒四钱牙皂五十个、醋一碗,煎汁漱口。

  9、痔漏脱肛。每日空心嚼川椒一钱,凉水送下,三、五次即收。

  10、肾风囊痒。用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阴囊而卧,甚效。

  马槟榔释名马金囊、马金南、紫槟榔。

  气味(核仁)苦、甘、寒、无毒。

  主治1、难产。临时细嚼马槟榔核仁数枚,用井华水送服,不久即可分娩。

  2、断产(绝育)。常嚼马槟榔二枚,水送服,久之子宫变冷,自不受孕。

  3、恶疮肿毒。用马槟榔一枚,冷水送服,另用一、二枚嚼敷患处。

  毕澄茄释名毗陵茄子。

  气味(实)辛、温、无毒。

  主治1、脾胃虚弱。用毕澄茄为还想,加姜汁神曲、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姜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2、伤寒咳逆,呃噫日夜不定。和毕澄茄、高良姜各等分,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加水六分,煮开几次后再加醋少许服下。

  3、反胃,吐黑汁。用毕澄茄研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送下。愈后,再服平胃散三百贴。久病者亦可不发。

  辛、温、有小毒释名

  气味辛、温、有小毒。

  主治1、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2、全身发痒。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

  3、冬月感寒。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4、呕吐、胸满、头痛。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5、心腹冷痛。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

  6、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用吴茱萸(去梗)

  一斤,分作四份。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开水,四两泡童便。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

  7、妇女阴寒,久不受孕。用吴茱萸、川椒各一升,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弹子大。裹棉肉纳入阴道中,令子宫开即可受孕。

  8、胃气虚冷,口吐酸水。用吴茱萸在开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汤送下。

  9、转筋入腹。用茱萸(炒)二两,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

  得泻即愈。

  10、老人多年水泄。用吴茱萸三钱,泡过,取出,加水煎嗔,放一点盐后服下。

  11、赤白痢(脾胃受湿,下痢腹痛,米谷不化)。用吴茱萸、黄连、白芍药各一两,同炒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戊己丸”。又方:用川黄连二两、吴茱萸二两(汤沁七次),同炒香,分别研为末,各与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三十丸。赤痢,以甘草汤送服黄连丸;白痢,以干姜汤送服茱萸丸;赤白痢,两丸各用十五粒,米汤送下。此方名“变通丸”。又方:用吴茱萸二两、黄连二两,同炒香,各自为末。以百草霜二两,加饭同黄连做成丸子;以白芍药末二两,加饭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五十丸。赤痢,以乌梅汤送服连霜丸;白痢,以米汤送服茱芍丸;赤白痢,两种药丸各服二十五粒。此方名“二色丸”。

  12、腹中积块。用茱萸一升捣烂,和酒同煮,取出包软布中熨积块处,冷则炒热再熨。块如移动,熨也移动,直至积块消除。

  13、牙齿疼痛。用茱萸煎酒含漱。

  14、老小风疹。用茱萸煎酒涂搽。

  15、痈疽发背。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加苦酒调涂布上贴患处。

  16、寒热怪病(发寒发热不止,几天后四肢坚硬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激发服。

  盐麸子释名五倍、盐肤子、盐梅子、盐坏子、木盐、天盐、叛奴盐、酸桶。

  气味(子)酸、咸、微寒、无毒。

  主治生津、降火、化痰、润肺、滋肾,消毒、止痢、收汗,治风湿眼病。

  盐麸子的树白皮,以水煎服能杀蛔虫,其根白皮加醋煎浓汁含吞,能治骨鲠。有资料说,盐麸子的根能软鸡骨。

  盐麸子的叶上有虫寄生,即结成五倍子,说见虫部。

  胡椒释名昧履支。

  气味(实)辛、大温、无毒。

  主治1、心腹冷痛。用胡菽二十粒,淡酒送服。心下大痛者,用椒五十粒、乳香一钱,研匀,男用生姜汤、女用当归酒送下。

  2、霍乱吐泻有胡椒五十粒、绿豆一百五十粒,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木瓜汤送下。

  3、反胃吐食。用胡椒在醋中泡过,取出晒干,反复七次,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醋汤送下。又方:用胡椒七钱半、煨姜一两,水煎,分二次服。又方:用有椒、半夏(开水泡过),等分为还想,加清退汁和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4、赤白痢。用胡椒、绿豆、各依病人一岁用粒,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在。赤痢用生姜汤,白痢用米汤送下。

  5、大小便闭。用胡椒二十粒,打碎,加水一碗煎至六成,去渣,添入硭硝半两,煎化后服下。

  6、两胁积块,气逆喘急,日景成痈。用胡椒二百五十粒,蝎尾四个、生木香二钱半工半续,共研末,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在。每服二十丸,桔皮汤送下。此主名“磨积丸”。

  7、惊风,眼珠内钓。用胡椒、木鳖子仁,等分为末,加醋调黑豆末,共捣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四十丸,荆芥汤送下。

  8、伤寒咳逆,日夜不止。用胡椒三十粒(打碎)、麝香半钱,加酒一杯,煎成半杯,热服。

  9、风虫牙痛。用胡椒、荜拨,等分为末,加蜡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用一丸,塞蛀孔中。又方:用胡椒九粒、绿豆十一粒,布裹捶碎,棉裹一粒,放在患处咬定,涎出吐去,即愈。

  10、妇女血崩。用胡椒、紫檀香、郁金、茜根、小蘖皮,等分为末,加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胶汤送下。

  11、沙淋、石淋。用胡椒、朴硝,等分末。每服二钱,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二拗散。”

  甜瓜释名甘瓜、果瓜。

  气味瓜瓤:基、寒滑、有小毒。

  瓜子仁:甘寒、无毒。

  瓜蒂:苦、寒、有毒。

  主治瓜瓤:止渴,除烦热,利小便。

  瓜子仁:1、口臭。用不着甜瓜子捣成末,加蜜调为丸子。每天早晨漱口含一丸。

  亦可贴齿。

  2、腰腿疼痛。用甜瓜子三两,酒浸十日,研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肠痈(小腹肿痛,小便似淋,大便困难,下脓)。用甜瓜子一合、当归(炒)一两、蛇蜕皮一条(揉碎),混合后每取四钱,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饭前研为还想,去油质,加水调服。

  瓜蒂:1、饮食内伤,胸中填寒。用瓜蒂二钱半(熬黄)、赤小豆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以香豉一合,热汤七合,热汤七俣,煮烂,去渣服下。吐后病除。此方名“瓜蒂散”。

  2、太阳中(身热、头痛、脉微)。用瓜蒂十四个,加水一升,煮成五合,一次服下,吐后病除。

  3、诸风诸明。用瓜蒂炒黄,研为末,加酸齑水调服取吐。如为风,再加蝎稍半钱;湿气肿满,加赤小豆末一钱;有虫,加狗油五、七点和雄黄一钱;病重者,再加芫花半,即可将虫吐出。

  4、刀黄喘急,心上坚硬,口渴。用瓜蒂二合、赤小豆一合,共研为末,以温浆水五合送服一匙。过一顿饭时间当呕吐,不吐再服药。

  5、扁身如金。用瓜蒂四十九枚、丁香四十九枚,烧存性,共研为末。

  每用二、三分,吹鼻取黄水,或擦牙流涎亦可。

  6、热病发黄。用瓜蒂为末,取大豆大小一团吹鼻中,轻则半日,重则一日,流出黄水好愈。

  7、身面浮肿。用瓜蒂、丁香、赤小豆各七枚,共研为末,吹豆大一团入鼻中,不久有黄水流出。隔日用药一次。

  8、疟疾寒热。用瓜蒂二枚,加水半碗,浸一宿后一次服下,取吐即愈。

  9、大便不通。用瓜蒂七枚。研为末,棉裹塞肛门中即通。

  10、风热牙痛。用瓜蒂七枚(炒过研细),加少许麝香,棉裹咬定,流涎,痛渐止。

  瓜藤:治妇女经闭。用瓜藤、使君子各半两、甘草六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西瓜释名寒瓜气味(皮)甘、凉、无毒。

  主治

  1、口舌生疮。用西瓜皮烧过,研末,放口内含噙。

  2、闪挫腰痛。用西瓜青皮阴干,研为末,盐酒调服三钱。

  3、食瓜过多,人感适。用瓜皮煎汤饮服可解。

  葡萄释名蒲桃、草龙珠。

  气味甘、平、涩、无毒。

  主治1、热淋涩痛。取葡萄捣取自然汁,生藕捣取自然汁,生地黄捣取自然汁,各五合,再加白沙蜜五合,和匀,每次温服一碗。

  2、胎上冲心。用葡萄汤饮服,好不上冲。

  3、水肿。用葡萄嫩心十四个、蝼蛄七个(去头尾),同研烂,露七日,晒干研为末。每服半钱,淡酒调下。暑天服此方,效果更好。

  茗释名气味(叶)苦、甘、微寒、无毒。

  主治1、赤白痢。用好茶一斤炙过,捣为还想,浓煎服一、二碗。久患痢者,服此亦交。又方:赤痢用蜜水煎茶服。白痢用连皮的自然姜汁同水煎茶服。一方:茶和醋煎,热服即止。

  2、大便下血,里急后重。用细茶半斤碾末,加百药煎五个烧存性,每服二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

  3、产后便秘。用葱涎调茶末服自通,不可服大黄。

  4、腰痛难转。煎茶五合,加醋二合,一次服下。

  5、阴囊生疮。先用甘草汤洗患处,然后用茶末敷贴。

  6、脚丫湿烂,把茶叶嚼烂敷上。

  7、蠼螋尿疮。用生油调茶末敷涂。

  8、痰湍咳嗽。有好茶末一两、白僵蚕一两,共研为末,泡开水一小碗饮服,临卧再加开水泡服一次。

  猕猴桃释名名猕猴梨、藤梨、阳桃、木子。

  气味(实)酸、甘、寒、无毒主治止渴,解烦热,下淋石,调中下气。

  甘蔗释名名竿蔗、遮。

  气味(蔗)甘、平、涩、无毒。

  主治1、发热口干、小便赤涩。取甘蔗去皮,嚼汁咽下。饮浆亦可。

  2、反胃吐食。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和匀,每日细细饮服。

  3、干呕不息。有蔗汁温服半升,每日三次。加姜汁更好。

  4、虚热咳嗽,口干涕唾。用甘蔗汁一程式半、青粱米四合,煮粥吃。

  每日二次。极润心肺。

  沙糖释名气味甘、寒、无毒主治1、下痢禁口。用沙糖半斤、乌梅一个,加水二碗,煎至一碗,随时饮之。

  2、痘不落痂。用沙糖调水服,一天服二次。

  3、腹中紧张。用酒煮沙糖饮食。

  4、上气喘嗽。进食即吐。用沙糖、姜汁等分,一起慢火煎开数次,每

  服半匙。

  5、食韭口臭。用沙糖可解。

  婴奥释名燕奥、婴舌、山葡萄、野葡萄。藤名木龙。

  气味(藤、根)甘、平、无毒。

  主治1、目中障翳。取婴奥藤以水浸过,吹气滴嗔入眼中,热翳及赤白障可以消去。

  2、热淋。用野葡萄根七钱、葛根三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再加童便三成,空心温服。

  3、一切肿毒。用野葡萄根晒干,研为末。加水调涂。

  莲藕释名莲实:藕实、石莲子、水芝、泽芝。苦薏。莲薏即莲子中的青心:苦薏。莲蕊须:佛座须。莲花:芙蓉、芙蕖、水。

  气味荷叶:苦、平、无毒。

  莲房:苦、涩、温、无毒。

  莲蕊须:甘、涩、温、无毒。

  莲薏:苦、寒、无毒。

  主治莲实:1、小便频数。用莲实半升,酒浸二宿,取出放入洗净的猪胃中,缝好煮熟,晒干,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温酒送下。

  2、白浊溃精。用石莲子、龙骨、益知仁,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又方:用莲子、白茯苓,等分为末,开水调服。

  3、久痢禁口。有石莲子(炒)研为末,每服二钱,陈米汤调下。加服香连丸更好。

  4、脾泄肠滑。治方同上。

  5、干呕不止。用莲子六枚,炒成赤黄色,研为末,熟水半碗冲服。

  6、产后咳逆,呕吐,心忡目昏。用莲子一两半、白茯苓一两、丁香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7、双目红痛。用莲子去皮,研为末,取一碗,加粳米半斤,常煮粥吃。

  8、反胃吐食。用石莲子为末,加少量肉豆蔻粉,米汤调服。

  藕:1、时气烦渴。用生藕汁一碗、生蜜一合,和匀细服。

  2、吐泻。用生藕捣汁服。

  3、上焦痰热。用藕汁、梨汁各半碗,和匀后服下。

  4、小便热淋。用生藕汁、生地黄汁、葡萄汁,各等分。每服半碗,加蜜,温服。

  5、跌作瘀血。用干藕根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二次,6、脚冻发裂。把藕蒸熟后,捣烂涂患处。

  藕节:1、鼻血不止。用藕节捣汁饮服。

  2、突然吐血。用藕节、荷节、荷蒂各七个,以蜜少许捣烂,加水二杯煎至八成,去渣温服。

  3、大便下血。用藕节晒干研成末,每服二钱,人参、白蜜煎汤调下。

  一天服二次。

  4、遗精白浊。用藕节、莲花须、莲子、芡产、山药、白茯苓、白茯神各二两,共研为末;另用金樱子二二斤,捶碎,加水一斗熬于八成,去渣,再熬成膏,把膏药和药末调匀,再调一点面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金锁玉关丸”。

  5、鼻渊。和藕节、芎焙过,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下。

  莲薏:1、劳心吐血。用莲薏七个、糯米二十一粒,共研为末,酒送服。

  2、小便遗精。用莲薏一撮,研为末,加辰砂一分。每服一钱,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莲蕊须:清心通肾,益血止血。亦治久近痔漏(三十年者,三则亦可除根)。用莲蕊须、黑牵牛头末各一两半,当归五镥,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酒送下。忌食热物。几天见效。

  莲花:1、坠跌呕血。用干荷花为末,每次用酒冲服一匙,有特效。

  2、天泡湿疮。用荷花贴上。

  莲房:

  1、月经不止。用陈莲房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此方名“瑞莲散”。

  2、血崩不止。用莲房、荆芥穗,各烧存性,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漏胎下血。用莲房烧存性,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开水或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4、小便血淋。用莲房烧存性。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半,米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荷叶:1、浮肿。用败荷叶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一天服三次。

  2、各种痈肿。用叶蒂不限量,煎汤淋洗患处。洗后擦干。以飞过的寒水石调猪油涂搽。

  3、跌打损伤,恶血攻心。用干荷叶五片烧存性,研为末。

  4、产后恶血不尽或胎衣不下。用荷叶炒香为末,每服一匙,开水或童便调下。

  5、妊娠胎动(已见黄水)。用干叶蒂炙研为末,淘糯米水一碗调服即安。

  6、吐血不止。用嫩荷叶七个,捣汁服。又方:用干荷叶、生蒲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桑白皮煎汤调下。又方:用经霜败荷叶烧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二钱。

  7、吐血、鼻血。用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区性黄,等分捣烂,做成丸子,如鸡蛋在。每取一丸,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去渣服。此方名“四生丸”。

  8、崩中下血。用荷叶(烧过,研细)半两,蒲黄、黄芩各一两,共研为末。每空心服三钱,酒送下。

  9、赤白痢。用荷叶烧过。研细,每服二钱。红痢用蜜水,白痢用沙糖水送下。

  10、脱肛不收。有贴水荷叶焙干、研细,酒送服二钱。同时在荷叶上铺药末令病人坐治。

  11、牙齿疼痛。用荷叶蒂七个,加浓醋一碗,煎成半碗,去渣,熬成膏,时时擦牙、有效12、漆疮发痒。用干荷叶落归根煎汤洗。

  13、偏头风。用升麻、苍术各一两,荷叶一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饭后温服。或将荷叶一个烧为末,以升麻、苍术煎汁调服。

  14、阴肿痛痒。用荷叶、浮萍、蛇床各等分,每日煎水洗。

  15、刀斧伤疮。用荷叶烧为末涂搽。

  芰实释名水栗、沙角(即通称的菱角)。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解暑,解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

  芡实释名鸡头、雁喙、雁头、鸿头、鸡雍、卯、子、水流黄。

  气味甘、平、涩、无毒。

  主治1、小便频数及遗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子各二两,共研为末。

  加蒸枣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此方名“四精丸”。

  2、白浊。用芡实粉、白茯苓粉。化黄蜡和蜜作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盐汤送下。此方甸“分清丸”。

  石蜜释名白沙糖(即白糖)。

  气味甘、寒、冷利、无毒。

  主治润心肺燥热,治咳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慈姑释名藉姑、水萍、河凫茈、白地栗。苗名剪刀草、箭搭草。

  气味(根)苦、甘、微寒、无毒。

  主治产后血闷、胞衣不下、石淋。

  鳞部龙释名龙骨(按本草所称的龙骨,实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包括象、犀牛、马、骆驼、羚羊等)的骨胳化石)。

  气味龙骨:甘、平、无毒。

  龙齿:涩、凉、无毒。

  主治龙骨:1、健忘。用白龙骨、远志,等分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2、梦遗。用龙骨、远志,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莲子汤送下。

  3、暖精益阳。治方同上,但不用朱砂。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冷水送下。

  4、星即泄精。用白龙骨四分、韭子五合,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酒送下。

  5、遗尿淋漓。用白龙骨、桑螵蛸,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6、泄泻不止。用龙骨、白石脂,等分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看病人情况用适量,紫苏、木瓜汤送下。

  7、老疟不止。用龙骨末是匙,加酒一升半、煮开三次,于发病前一时,乘热服下,盖上铺盖发汗,有效。

  8、热病下痢。用龙骨半斤,研细,加水一斗,煮取五程式,冷后饮服,

  得汗即愈。

  9、休息痢(屡发屡止,经久不愈)。用龙骨四两打碎,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半,分五次冷服。

  10、久痢脱肛。用白龙骨粉扑患处。

  11、吐血、鼻血、用龙骨吹入鼻中。

  12、尿血。用龙骨研末,水送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13、小儿脐疮。有龙骨煅过,研末敷涂。

  14、阴囊汗痒。用龙骨、牡蛎,共研为细粉,扑患处。

  龙齿:大人惊,心下结气,镇心,安神。

  吊释名吉吊。精名紫梢花。

  气味(紫梢花)甘、温、无毒。

  主治1、阳萎。用紫梢花、生龙骨各二钱,麝香少许,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烧酒送下。哪欲解作除药力,可饮生姜甘草汤。

  2、阴痒生疮。用紫梢花一两、胡椒半两,煎汤温洗,数次即愈。

  鳄鱼释名土龙。

  气味(鳄鱼甲)酸、微温,有毒。

  主治心腹症瘕、瘰疬瘘疮、崩中带下等。

  鲮鲤释名龙鲤、穿山甲、石鲮鱼。

  气味咸、微寒、有毒。

  主治1、中风瘫痪,手足不举。用穿山甲(左瘫用右甲,右瘫用左甲)断熟、大川乌头炮熟、红海蛤如子大者各二两,共研为末。每用半两同葱白同捣汁,和成厚饼,径约半才,随病所三侧贴脚心,捆好,静坐泡脚于热水中,等身麻汗出,急去药,手足渐能上举。半月后再照此治疗一次,,可以除根。治疗期间注意饮食,避风,保养身体。

  2、热疟,用穿山甲一两、干枣十个,同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于发病之昌,黎明时,水送服。

  3、下痢里急。用穿山甲、蛤粉等分,同炒过,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

  4、肠痔、气痔,出脓血。用穿山甲(烧存性)一两、肉豆蔻三枚,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病重者加猬皮灰一两。

  5、妇女阴肿、三角昭卵块。随病之左右取穿山甲之左右五钱,以少炒焦黄,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6、乳汁不通。用穿山甲炮过,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二次。外以油梳梳乳,即通。此方名“涌泉散”。

  7、乳痈。治方同上。

  8、肿毒初起。用穿山甲插入谷芒热灰中,炮焦为末,取二两,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半,温酒送下。

  9、便毒便痈。用穿山甲半两、猪苓二钱,都经醋炙过,研为末,酒送服二钱,外用穿山甲末,和麻油、轻粉涂患处。仅有末涂亦可。

  10、瘰疬溃烂。用穿山甲二十一片,烧过,研末敷涂。又方:用穿山甲(土炒)、斑蝥、熟艾,等分为末,敷患处;另用乌柏叶巾上。灸四壮,甚效。

  11、耳出脓。用穿山甲烧存性,加麝香少许,吹入耳内,三日后,水干即愈。

  12、耳鸣耳聋(突然耳聋,肾虚,耳内如有风水钟鼓声)。用穿山甲一大片,以蛤粉炒赤。加蝎梢七个、麝香少许,共研为末,另以麻油化蜡,调末作成挺子。棉裹塞耳内。

  13、火眼赤痛。用穿山甲一片为末,铺白纸上卷成捻子,烧烟熏眼。

  石龙子释名山龙子、泉龙、石蜴、晰蜴、猪婆蛇、守宫。

  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1、小儿阴肿。用晰蜴一具,烧成灰,酒送服。

  2、诸瘘不愈。用晰蜴(炙)三个、地胆(炒)三二具、斑蝥(炒)四十个。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服二丸,开水送下。

  3、药物流产。用晰蜴肝、蛇脱皮等分,苦酒均匀,擦妊发脐上及左右,令温暖,能使生胎产下。

  守宫释名壁宫、壁虎、蝎虎、蜓。

  气味咸、寒、小有毒。

  主治1、久年惊。用守宫一个,剪去四足,连血研烂,加珍珠、麝香、龙脑香各二分,研匀,以薄荷汤调服。先令病人吐过,或赶下痰涎,然后服药,效果最好。

  2、小儿撮口。朱砂末装小瓶中,捕守宫一个关瓶内吃砂末,一个多月后,守宫显红色,取出阴干为末。每服三、四分,薄荷汤送下。

  3、瘫痪疼痛。用守宫一个(炙黄),陈皮五分,罂粟壳一钱,甘草、乳香、没药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取三钱,水煎服。

  4、关节风痛。用守宫三个(生研)、蛴螬三个(纸包煨研)、蚯蚓五条(生研)、草乌头三枚(生研)、木香五钱、乳香末二钱半、麝香一钱、龙脑五分。各药合研成膏,加酒糊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服三十丸,空心服乳香酒关定,直至病愈。此方名“壁虎丸”。

  5、破伤中风(筋急口噤,身如角弓反张)。用守宫(炙干,去足)七个、天南星(酒浸三日,晒干)一两、腻粉半钱,共研为末,以薄面糊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取七丸,以酒送下。不久,汗出。再服药一次,出汗一次即愈。或在本方中加白附子一两,蜜调成丸子亦可。此方名“守

  宫丸“。

  6、疬风成癞。有守宫一个(焙干)、大蚕沙五升(水淘过,炒干),共研为末拌小麦面四升,用成条子,晒干,研为末。每服一、二合,柏叶汤送下,一天服三次,直至病愈。

  7、瘰疬初起。用守宫一个,焙干,研为末,每日取半分,酒送服。

  8、篾只成块。用守宫一个,包在鸭蛋大的一团白面中,研烂作饼,烙熟吃下,当有血块排出。如法治三、五次,病愈。

  9、小儿疳疾。用守宫一个(微炙),蜗牛壳、兰香根、靛花、雄黄、麝香各一分,龙脑半分,共研为末,加米醋煮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

  每服十丸,芝麻汤送下。一天服二次,直至病愈。

  10、的胃隔气。用守宫七个(砂锅炒焦),木香、人参、朱砂各一钱半、乳香一钱,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木香汤送下。早晚各服一次。

  11、痈疮疼痛。用守宫焙干,研为末,调油敷涂。

  蛤蚧释名蛤蟹、仙蟾。

  气味咸、平、有小毒。

  主治1、久嗽肺痈(肺积虚热成痈,久嗽不愈,咳出脓血。喉中所塞,胸膈噎痛)。有蛤蚧、阿胶、鹿角胶、生犀角、羚羊角各二钱半,加水三程式,熬至半升,滤出汁,仰卧细饮。一天一次。

  2、喘嗽脸肿(或兼有四肢浮肿)。用蛤蚧(头尾全者)一雌一雄,涂上酒和蜜,炙熟,加紫人参半两,共研为末,化蜡四两,和作六饼,每煮糯米稀饭一碗,投入一饼搅化,乘热细细吞服。

  蛇蜕释名蛇皮、蛇壳、龙退、龙子衣、龙子皮、弓皮、蛇符、蛇筋。

  气味咸、甘、平、无毒。

  主治1、喉痹肿痛。用蛇蜕烧研为末,乳汁送服一钱。

  2、缠喉风疾,呼吸困难。用蛇蜕(炙)、当归,等分为末。温酒送服一钱,得吐即为有效。又方:用蛇蜕揉碎烧出烟,由竹筒吸放喉内。又方;用蛇蜕裹白梅一枚噙咽。

  3、小儿重舌。用蛇蜕研末,调醋敷涂。

  4、小儿口紧(不能开合、不能饮食)。有蛇蜕烧灰敷口内(先将口洗净)。

  5、小儿头面生疮。用蛇蜕烧灰,调猪油敷涂。

  6、小儿埕血,用蛇蜕烧灰,乳汁调服半钱。

  7、目生翳膜。有蛇蜕条,洗净,晒干剪细,和白面作成饼,炙成焦黑色,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后服,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8、小便不通。有全蛇蜕一条,烧存性,研为末,温酒送服。

  9、石痈无脓,坚硬如石。用蛇蜕贴痈上,过夜即变软易治。

  10、肿毒无头。用蛇蜕烧灰,调猪油涂搽。

  11、恶疮似癞,年久不愈。用全蛇蜕一条烧灰,调猪油搽疮。另烧蛇蜕一条,温酒送服。

  12、白癜风。有蛇蜕烧灰,调醋涂搽。

  蚺蛇释名南蛇、埋头蛇。

  气味甘、苦寒、有小毒。

  主治1、小儿疳痢(枯瘦喜睡,坐则闭目,饮食无味)。用蚺蛇胆如豆大两片,煮通草汁研化,随意饮服。

  2、痔疮肿痛。用蚺蛇胆研细,调香油涂搽,立效。

  3、诸同瘫痪,筋挛骨痛,疠风疥癣等。用蚺蛇肉一斤、羌活一两、糯米二斗,加曲酿酒,每随量温饮数杯。忌风及房事。

  4、狂犬咬伤。用蛇肉研末,水送服五分。一天服三次,若无蚺蛇,用他蛇代亦可。

  白花蛇释名蕲蛇、褰鼻蛇。

  气味(肉)甘、咸、温、有毒。

  主治1、风瘫、疠风、疥癣。用白花蛇肉四两(酒炙),天麻七钱半,薄荷、荆芥各二钱半,共研为末,加好酒二升、蜜四两,熬成膏。每服一碗,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后须在暖处出汗,十日后可见效。此方名“驱风膏”。除本方外,还有“世传白花蛇酒”、“瑞竹白化蛇酒”、“濒湖白花蛇酒”等,亦治各种风疾。

  2、大订风及一切风疮。用白花蛇、乌梢蛇、土蝮蛇各一条,酒泡过,取肉晒干,加苦参头末四两,共研为末,再加皂角一斤(切小,酒浸,去酒),一起在水中揉出浓汁,熬膏调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吸圣散煎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服后吃点稀饭压往。三日一浴,取叶,避风。此方名“三蛇愈风丹。”

  3、刀漏瘰疬,遍发面腋,痒痛难忍,憎寒发热。用白花蛇在酒中泡过后取肉二两,炒干;生犀角一两二钱五分,研细;黑牵牛五钱,半生半烽;青皮五钱,各药共研为末,每取二钱,加腻粉五分,黎明时以糯米汤调服。泻下恶物。即为有效。十日一服,可绝病根。忌发物,此名“三因白花蛇散”。

  4、痘疮黑陷。用白花蛇连骨炙。勿令炙焦,取三钱,加大丁香七枚,共研为末。每服五分,水和淡酒送下,有特效。不久,身上发热。疮主红活。此方名“托痘花蛇散”。

  乌蛇释名乌梢蛇、黑花蛇。

  气味(肉)甘、平、无毒。

  主治1、大麻风。用乌蛇三条蒸熟。取肉焙干,研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米粒大。以此喂乌鸡,待食尽即杀鸡烹熟。取鸡肉焙干,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或加蒸饼用丸服亦可。吃过三、五只乌鸡,即愈。又方:

  捕大乌蛇一条,打死,待烂后,加水二碗浸泡七天,去掉坡、骨,倒入糙米一升浸泡一天。取米晒干,喂白鸡一只(令鸡先饿一日)。等到羽毛脱落,即杀鸡煮吃,适量饮酒,鸡吃尽后,再用热水一盆,洗浴大半天,其病自愈。

  2、紫白癜风。用乌蛇肉(酒炙)六两,枳壳(麸炒)、牛膝、天麻各二两,熟地典四两、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风、桂心各二两,各锉在细片,装袋中,用酒二斗浸泡,密封七天。每次温服一小确定。忌鸡鹅鲼从及发物。

  3、婴儿撮口,不能吸乳。用乌蛇(酒浸过,去皮、骨,炙干)半两、麝香一分,共研为末。每用半分,以荆芥汤灌下。

  4、破伤中风(项强,身直)。用白花蛇、乌蛇,各取后端二寸,酒洗润,刮出肉,加全蜈蚣一条,共炙为末。每服在钱,温酒调下。此方名“定命散”。

  5、木舌胀塞。用蛇胆一枚,焙干,研为末,敷舌上。有涎即去。

  水蛇释名公蛎蛇。

  气味(肉)甘、大中型、寒、无毒。

  主治1、消渴烦热。用活水蛇一条,削去皮,炙黄为末,蜗牛五十个,水浸五日,取涎汁加蛇肉末、天花粉末,一起煎稠,再加麝香一分,和粟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姜汤送下。

  2、小儿骨疮。用《海上方》的治法:“小儿骨痛不堪言,出血流脓实可,寻取水蛇皮一个,烧灰油抹敷疮边。”

  3、手指天蛇毒疮。用水蛇一条,截去头尾,取中间如手指长一段,刮去骨肉,以蛇皮包手指上几天后即愈。

  石首鱼释名石头鱼、江鱼、黄花鱼。干者名想鱼。

  气味(肉)甘、平、无毒。

  主治1、开胃益气。用石首鱼与菜作汤吃。

  2、水有积食。用想鱼炙熟吃。

  3、蜈蚣咬伤。用白想皮贴伤处。

  4、石淋。用石首鱼头中石(按:即耳石)十四具,与当归等分为末,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饮服,立愈。

  5、耳出脓。用石首鱼头中石研为末,或烧存性后研为末,敷涂耳内。

  鲥鱼释名气味(肉)甘、平、无毒。

  主治补虚劳。蒸出来的油,涂汤火伤。很有效。

  鲫鱼释名鲋鱼气味(肉)甘、温、无毒。

  主治1、脾胃虚冷。用鲫鱼半斤切碎,放入煮开的豉汁中,加胡椒、莳萝、姜橘末,空腹吃下。此方名“鹘突羹。”

  2、突患水肿。用鲫鱼三尾,去肠留鳞。以商陆、赤粘豆等分,填满鱼腹,扎定,加水三升久煮,去鱼,吃豆饮汁。二日吃一次,不过三次,小便通畅,即愈。

  3、消渴饮水。用鲫鱼一尾。去肠留鳞,以茶叶填满,湿纸包好,煨熟吃下。吃过数尾即愈。

  4、肠风下血。用活鲫鱼一大尾,去肠留鳞,以五倍子末填满,包泥中,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或加饭做成丸子,一天服三次。

  5、肠痔滴血。常用鲫鱼作汤吃。

  6、反胃吐食。用大鲫鱼一尾。去肠留鳞,以绿矾末填满,包泥中,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7、膈气吐食。用大鲫鱼一尾,去肠留鳞切大蒜片填满,纸包,泥封,晒至半干,炭火煨熟。取鱼肉和平胃散末一两,共捣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8、小肠疝气。每次取鲫鱼一尾,加茴香煮食,久食自愈。

  9、妊娠感寒。用大鲫鱼一尾烧成灰,酒送服一匙。无汗,腹中缓痛者。

  用醋送服。

  10、妇女血崩。用长五寸的鲫鱼一尾,去肠,以血竭、乳香填满,棉包好,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

  11、小儿丹毒。用鲫鱼肉五合、赤小豆末二合,一起捣匀,调水敷患处。

  12、小儿头疮(昼开出脓,夜即复合)。用四寸长的鲫鱼一尾,去肠,以去皮的大附子一个,研末填入鱼腹,炙焦,研细,敷疮上,再捣蒜封住。

  13、走马牙疳。用鲫鱼一尾,去肠,以砒一分、生地黄一两填入,纸包,烧存性,加枯白凡、麝香各少许共研为末,敷患处。

  14、刮骨取牙。用鲫鱼一尾,去肠,以砒填入,露于阴地,待鱼体长出霜粉,刮下收存,同时以针挑开牙根,点药少许,咳嗽牙落。又方:和硇砂填鲫鱼肉内煨过,收存瓶中,待有霜粉生成,刮取如上法使用。

  15、诸疮肿毒。用一斤重的鲫鱼,去肠,以柏叶填满,纸裹,泥包,煅存性,加轻粉二钱,共研为末,调麻油涂搽。

  16、骨诅脓出。用鲫鱼一尾,去肠,以盐填满,扎定,加水一碗,煮至干焦。研为末,调猪油涂搽,如有微痛,不必顾虑。

  17、臁疮。有鲫鱼三尾,洗净,穿山甲二钱,一起夹在劈成两半的长皂荚之间,所定,烧存性研为末。先以水洗净脓血,待恶汁流眉尽,即用麻油轻粉调药末敷涂。一天涂一次。

  18、谋疮,阴蚀疮。有鲫鱼胆胆汁涂搽。

  鳜鱼释名计鱼、石桂鱼、水豚。

  气味(肉)甘、平、无毒主治

  补虚劳,益脾胃。尾治小儿软疖,胆治骨鲠在喉。

  金鱼释名气味(肉)甘、咸、平、无毒主治久痢噤口。用金鱼一尾,加盐、酱、葱以及胡椒末三、四钱煮熟,放病人面前令嗅热气,欲想吃,可随意连汤吃尽,屡治有效。

  鳢鱼释名蠡鱼、黑鳢、玄鳢、乌鳢、鲷鱼、文鱼。

  气味(肉)甘、寒、无毒。

  主治1、水肿。用鳢鱼一斤重者煮汁,和冬瓜、葱白作汤吃。

  2、下一切气。用大鳢鱼一尾,破腹填入胡椒末半两和在标瓣三颗。缝合后,同小豆一升煮熟,再放入萝卜三、一颗、葱一把(都切碎),煮熟,空腹吃饱,并喝下汤汁。到夜晚有恶气排出。隔五天再服药一次。

  3、肠痔下血。用鳢鱼切成细片,拌蒜泥吃睛。忌食冷、毒物。

  4、一切风疮(包括顽癣疥癞)。用鳢鱼一尾,去肠肚,填入苍耳叶;另以苍耳放在锅底,上面放少量的水,慢火煨熟,去掉皮骨淡食,勿入盐酱,疗效显著。

  鳗鲡鱼释名白鳝、蛇鱼。干者名风鳗。

  气味(肉)甘、平、有毒。

  主治

  1、体内有虫,多吐清水。用鳗鲡淡煮,饱食三、五次,即愈。

  2、骨蒸劳瘦。鳗鲡二斤,治净,加酒二碗煮熟,加盐、醋吃下。

  3、肠风下虫。治方同上。

  鳝鱼释名黄。

  气味(肉)甘、大温、无毒。

  主治1、内痔出血。煮食鳝鱼可治。

  2、湿风恶气。用鳝鱼作汤,空腹饱食,食后暖卧让汗出,有效。

  3、口眼歪斜。用鳝鱼血加麝香少许,左歪涂右侧,右歪涂左侧,口眼复正后,将鳝血洗去。

  鳅鱼释名泥鳅、鲺鱼。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消渴饮水。用泥鳅十条,阴干,去头尾,烧灰,加干荷叶等分,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调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沃焦散”。

  2、阳痿。煮食泥鳅可治。

  黄颡鱼释名黄平面鱼,央轧。

  气味甘、平、微毒。

  主治1、水肿。用黄颡鱼三尾、绿豆一斤、大蒜三瓣,水煮烂,去鱼食豆,

  以煮汁调商陆末一钱服下。有人把此主用诗记下:“一头黄颡八须鱼,绿豆同煎一合余。白煮作羹成顿服,管教水肿自消除”。

  2、瘰疬溃坏。用黄颡鱼破开,纳入蓖麻子二十粒扎定。烧存性,研为末,香油调敷。

  乌贼鱼释名墨鱼、缆鱼,干者名鲞。骨名海螵蛸。

  气味肉:酸、平、无毒。骨:咸、微温、无毒辣主治肉:益气强体;益人,通月经。

  骨:1、赤白目翳(伤寒之后热毒攻眼所致)。用乌贼骨一两,去皮,研为末,加龙脑少许点眼。一天三次。又方,用乌贼骨、五灵脂,等分,把熟猪肝切成片,蘸药末吃。一天吃二次。

  2、夜盲。用乌贼骨半斤,研为末,化黄蜡三两,调末捏成铜钱大的饼子。每次取一饼,夹入切开的二片猪肝中,扎定,加淘米水半确定煮熟吃下3、疳眼流泪。用乌贼骨、牡蛎,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了,如皂角子大。每次用一丸同猪肝一具,以淘米水煮熟吃。

  4、耳底出脓。用乌贼骨半钱、麝香二分,共研为末,吹入耳中。

  5、小儿脐高。用乌贼骨、胭脂为末,油调敷搽。

  6、疔疮恶肿。先刺出血。用乌贼骨研末敷上,疔即出头。

  7、小儿痰。用多年的乌贼骨末,米汤送服一钱。

  8、小便血淋。用乌贼骨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又方;用乌贼骨、生地黄赤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次,柏叶、四前汤送下。

  9、突然吐血。用乌贼骨末,米汤送服二钱。

  10、跌破出血。用乌贼骨研末敷上。

  11、有囊湿痒。用乌贼骨、蒲黄研末扑敷。

  虾释名气味甘、温、有小毒。

  主治1、鳖瘕疼痛(皮下隐隐可见积块)。用鲜虾作汤吃,多次可治愈。

  2、补肾兴阳。用虾米一斤,蛤蚧二枚,蟓椒、茴香各四两,同以青盐化酒炙炒,再加木香粗末一两和匀,乘热蜜封收存。每服一匙,空心嚼服,盐酒送下。

  3、血风臁疮。生用生虾、黄丹捣和,敷贴患处。

  海马释名水马。

  气味甘、温、平、无毒。

  主治1、多年症块。用海马一对,木香一支,大黄(炒)、白牵牛(炒)各二两,巴豆四十粒,另取青皮二两,经童便浸软后,包巴豆再放童便中浸泡七天,取出,用麸烽成黄色,去豆不用,只用青皮,同上开各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临卧时服,以煎开过几次又放温了的水送下。此方称“海马汤”。

  2、疔疮、恶疮。用海马(炙黄)一对,穿山甲(黄土炒)、朱砂、水银各一钱,雄黄三钱,友脑、麝香各少许,共研为末。每以少许点疮上,一日一次,毒自拔出。此方名“海马拔毒散”。

  鳔释名鳔:甘、平、无毒。

  鳔胶:甘、咸、平、无毒。

  气味甘、温、平、无毒。

  主治鳔:止伤血出不止;烧灰,豕阴疮、瘘疮、月蚀疮。

  鳔胶:1、难产。用鳔胶五寸,烧存性为末,温酒送服。

  2、产后抽搐。用鳔胶一两,以螺粉炒焦,去粉,研为末,分三次服,煎蝉蜕汤送下。

  3、产后血晕。用鳔胶烧存性,每服三、五钱,用酒和童便调服。

  4、经血逆行。用鳔胶切碎,炒过,加新棉烧灰。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5、破伤风抽筋。用鳔胶烧存性一两、麝香少许,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苏木煎酒调下。另煮一钱封疮口。此方名“危氏香胶散”。又方:用鳔胶半两(炒焦)、蜈蚣一对(炙研),共研为末,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等分,煎汤调服一钱。

  6、呕不止。用鳔胶长八寸、广二寸,炙黄,刮取二钱,以甘蔗节三十五个捣汁调下。

  7、便毒肿痛。用鳔胶在热水或醋中煮软后,乘热研烂敷贴,又方:用鳔毅然一两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另以石菖蒲生研敷患处。

  8、头风。用鳔胶烧存性,研为末,临卧时,以葱酒送服。

  9、赤白带。用鳔胶三尺,焙黄,研为末,同鸡蛋煎饼吃,好酒伴服。

  鱼子释名气味主治一切多年障翳、弩肉、赤肿疼痛。用鱼子(活水中产下者)半两(以硫磺温水洗净),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谷精草、枸杞子、黄连(炙)、甘草、枳实(麸炒)、牡蛎粉,蛇蜕(烧灰)、白芷、龙骨、黄蘖各一两,白附子(炮)、白蒺藜(炒),黄芩(炒)、羌活各半两,虎睛一个(切作七片,文武火炙干,每一料用一片)。以上各药,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黎明时茶送下,午夜时再服一次。赤白翳膜七日后即减退,弩肉赤肿三、五日亦见疗效。忌猪、鱼、酒、面辛辣、房事。如果病眼受恼怒、饮酒、房事、风热等刺激时,没有疼痛感觉,即为死眼,无法治好。

  鲤鱼释名气味肉:甘、平、无毒。

  胆:苦、寒、无毒。

  主治肉:1、水肿。用大鲤鱼一尾,加醋三升煮干吃下。一天吃一次。又方:用大鲤鱼一尾,赤小豆一升,加水二斗煮汁,一次,服完,下泻即愈。

  2、妊娠水肿。治方同上。

  3、胎动不安。用鲤鱼一尾(治净),阿胶(炒)一两,糯米二合,水二升,加葱姜、桔皮、盐各少许,煮汤喝下三、五天见效。

  4、乳汁不通。用鲤针一尾,烧为末,每服一钱,酒调下。

  5、咳嗽气喘。用鲤鱼一尾,去鳞,纸裹炮熟,去刺研末,同糯米煮粥,空心服下。

  6、一切肿毒(无论已溃未溃)。用鲤鱼烧灰。调醋涂搽,直至病愈。

  胆1、小儿咽肿、痹痛。用鲤鱼胆二十个,和灶底土调匀涂咽外,立效。

  2、睛上生晕。用体长一尺二寸鲤鱼的胆,滴汁在铜器上,阴干后,竹刀刮下。每取少许点眼。

  3、赤眼肿痛。用鲁鱼胆十个、腻粉一钱,和匀,收存瓶中,每日点眼。

  又方:用鲤鱼胆五个、黄连末半两,和匀,加蜂蜜少许,收存瓶中,放在饭上蒸熟。每天取药涂眼五、七次4、大人阴痿。和鲤鱼胆雄鸡肝各一个,共研为末,加鱼卵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一丸。

  5、于盲。用鲤鱼胆。鲤钱脑等分,随时点胆。

  青鱼释名气味肉:甘、平、无毒。

  胆:苦、寒、无毒。

  主治胆:1、乳蛾喉痹。用青鱼胆含咽。又方:用青鱼胆汁灌鼻中引起呕吐。

  2、赤目障翳。用青鱼胆频频点眼。又方:用青鱼胆、黄连海螵蛸各等分,研匀点眼。又方:用黄连切片,加水熬浓成膏,去渣,加青鱼胆汁和源各市地片脑。密封收存,每日取以点眼。很见效。

  3、一切障翳。用青鱼胆、鲤鱼胆、青羊胆、牛胆各半两,熊胆二钱半,麝香少放,石决明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服,茶送下。

  兽部豕释名猪、豚、加(一指公猪)、志(指母猪)。

  气味加猪肉:酸、冷、无毒(一般猪肉:苦、微寒、有小毒。)

  猪油:甘、微寒、无毒。

  猪肝:苦、温、无毒。

  主治母猪蹄:1、妇女无乳。用母猪蹄一具,加水二斗煮成五、六升饮服。或加通草六分亦可。又方:用母猪蹄四枚,加水二斗,煮成一斗,放入土瓜根、通草、漏芦各三两,再煮至六升,去渣,加葱、豉作粥或汤吃。如身觉热并有微汗即为有效。乳若不通,可再次服药。

  2、痈疽发背。用母猪蹄一双、通草六分,棉裹煮汤吃。

  猪胆:1、时泻时止。久而不愈。用黄连末、黄蘖末各一两,以猪胆煮熟,和末为丸,如绿豆大。每取适量,米汤送服。此方名“二圣丸”

  2、赤白痢。腊月收集猪胆百个,都装入黑豆,加麝香少许,阴干,每取五、七粒,研为末,生姜汤调服。

  3、小便不通。用猪胆一个,热酒和服。

  4、消渴不通。用雄猪胆五个、天花粉一两,同煎,调成丸子,如芡子大。每取二丸,含中咽汁。一天二次。

  5、疔疮恶肿。用猪胆风干,和生葱捣烂,敷患处。

  6、目翳、目盲。取猪用文火煎稠,调成丸子,如黍米大。每纳一粒放眼中,有效。

  7、目赤肿痛。用猪胆汁一枚,和盐碌五分点眼。

  8、汤火伤疮。用猪胆调黄蘖末涂搽。

  猪脬:1、梦中遗尿。用猪脬洗净,炙过吃下。

  2、产后遗尿。用猪脬、猪肚各一个,以糯米半升放入脬内,然后将脬放入肚内,加五味煮食。

  3、疝气坠痛。用猪脬一个,洗净,放入小茄香、大茴香、破故纸、川栋子等分,将脬填满,再加青盐一块,扎定。酒煮熟,吃脬留药。药再焙过,捣丸服下。

  4、阴茎生疮。用猪脬一个连尿去一半留一半,在煅红的砖上焙干,研为末,加入黄丹一钱,调匀敷疮上。三、五次即愈。敷药前,患处须用葱椒汤洗净。

  猪胰:1、肺气咳嗽。用猪胰一具,苦酒煮食,不过二服可见效。

  2、拔去去翳。用猪胰子五钱、蕤仁五分、青盐一钱,共捣为泥。每取少许点眼,取下翳膜为效。

  3、赤白癜风。用猪胰一具,酒浸一时,饭上蒸熟吃下。不过十具即见效。

  4、手足皲裂。用酒泡猪胰洗擦。

  猪肾;1、肾虚遗精。用猪肾一枚,切开去膜,填入附子末一钱,湿纸裹好,煨熟,空心吃下,并饮酒一杯。不过三、五服,即见效。

  2、肾虚阳萎。用阉猪肾一对,切片,同枸杞叶半斤,加豉汁一碗,椒、盐适量,一起煮汤吃。

  3、肾虚腰痛。用猪腰子一个,切片,以椒、盐淹去腥水,加杜仲末三钱,包在荷叶中煨食,酒送下。

  4、老人耳聋。用猪肾一对,去膜,切小,以粳米二合、葱白二根、薤白七根、人参二分、防风一分,同煮粥吃。

  5、突患肿满。用猪肾破开,填入甘遂末一钱,纸裹好,煨熟吃下。以小便通畅为效,否则须再服。

  6、突然咳嗽。用猪肾二枚、干姜三两,加水七升,煮至二升,饮服取汗。

  7、久泄不止。用猪肾一个,破开,加放骨碎补末,煨熟吃下。极效。

  8、赤白痢,腰痛。用猪肾二枚,研烂,加入陈皮、椒、酱作馄饨,空

  心时吃下。

  9、赤白带。常用猪肾炙食。

  10、崩中漏下。治方同上。

  11、产后虚汗、发热、肢体疼痛(此病亦名蓐劳)。用猪肾一对,切小,粳米半合,加椒、盐、葱白煮粥吃。又方:用猪肾同葱、豉一起作汤吃。

  猪肝:1、休息痢。用阉猪肝一具,切成片,杏仁(炒)一两,同放入锅内,加童便二升,文火煎干,取食。一天食一次。

  2、浮肿胀满。用猪肝一具,洗净切小,加葱、豉、姜、椒、炙食或煮汤吃。

  3、水肿尿涩。取猪尖三块、绿豆四撮、陈仓米一合,同水煮粥吃,毒从小便排出。

  4、肝热目赤。用猪肝一具,切薄,水洗净,调五味吃。

  5、打击青肿。炙猪肝贴痛处。

  猪油:1、赤白带。炼猪油三合、酒五合,煎开,一次服下。

  2、大小便不通,用猪油、姜汁各二升,微火上煎至二升,加酒五合同煎,分次服。

  3、上气咳嗽。用猪油四两,煮开多次,切小,和酱醋吃下。

  4、手足皲破。用猪脂化热酒中擦洗。

  5、口疮塞咽。用猪油、白蜜各一斤,黄连末一两,合煎取汁、熬浓。

  每服枣大一团,一天服五次。

  6、瘰疬。用猪油淹生地黄,煮开六、七次,涂患处。

  加猪肉:1、小儿刮肠痢疾(噤口闭目)。用精猪肉一两,切片,炙香。以腻粉末半钱铺上令食,若闻香味,即可进食。

  2、上气咳嗽。用猪肉切成短条,猪油煎熟吃下。

  3、破伤风肿。取新杀的猪肉,乘热割下小片贴患处。连换三片,即可消肿。

  4、打伤青肿。炙猪肉贴上。

  狗释名犬、地羊。

  气味肉:咸、酸、温、无毒。

  狗胆:平、苦、有小毒。肉:咸、酸、温、无毒。

  狗胆:平、苦、有小毒。

  主治肉:1、大补元气,用黄狗一个,取肉煮熟,捣烂如泥,连汁拌糯米三斗,加曲,如常法酿成酒,每日清晨空心饮适量。此酒名“戊戌酒”。

  2、肺结核症(骨蒸潮热)用黄童子狗一合,去皮毛肠肚,连同外肾于砂锅内用酒醋八分,水二升,地骨皮一斤,前胡、黄芪、肉苁蓉各四两,同煮一日,去药,再煮一夜,去骨,再煮肉如泥。滤入当归末四两,莲肉、苍术末各一斤,厚朴、桔皮末十两,甘草末八两。一起捣至极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盐酒送下。此方名“戊戌丸”。

  3、脾胃虚冷,腹满刺痛。用肥狗肉半斤以水和盐豉煮粥常吃。

  4、浮肿屎涩。用肥狗肉五斤,热蒸,空心吃。

  狗胆:1、眼来涩痒。用狗胆汁点眼。

  2、肝虚目暗。用白狗一具、萤火虫十四枚,阴干为末,点眼。

  3、耳出脓。用狗胆一具、枯矾一钱,调匀,棉裹塞耳内。三、四次后即愈。

  4、反胃吐食。用五灵脂末、黄狗胆汁,调成丸子,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好酒半碗化服。不过三服,即可见效。

  5、痞块疳积。用五灵脂(炒至烟尽)、阿魏(去砂,研细)等分,以黄雄狗胆汁调成丸子,如黍米大。每空心时以口津咽服三十丸。忌食羊肉、醋、面。

  6、赤白痢。用冬季取得的狗胆一百枚,每枚以黑豆充满,加少许麝香。

  每服一枚,赤痢用甘草汤送下,白痢以干姜汤送下。

  羊释名古、低、竭。

  气味味羊肉:苦、甘、大热、无毒。

  羊脂:甘、热、无毒。

  羊血:咸、平、无毒。

  羊肾:甘、温、无毒。

  主治羊肉:1、寒劳虚弱,产后心腹痛。用肥羊肉一斤,加水一斗,煮成八升,放入当归五两、黄芪八两、生姜六两,再煮成二升,分四次服下。

  一方减去黄芪。一方增加芍药。

  2、崩中垂死。用肥羊肉三斤,加水二斗,煮至一斗三升,再加生地黄一升,干姜、当归各三两,煮成三升。分四次服下。

  3、壮阳益肾。用白羊肉半斤,生切,加蒜薤吃下。三天吃一次。

  4、骨蒸久冷。用羊肉一斤、山药一斤,各煮烂,研如泥,下米煮粥吃。

  5、壮胃健脾。用羊肉三斤,切小,加粱米二升同煮。下五味作粥吃。

  6、身面浮肿。用总人口陆一升,水二斗,煮成一斗,去渣,加入切细的羊肉一斤,煮熟,下熟,下葱、豉、五味调和吃下。

  7、损伤青肿。用新羊肉切片贴上。

  8、妇女无乳。用羊肉六两、獐肉八两、鼠肉五两,同煮汤吃。

  羊脂:1、下痢腹痛。用羊脂、阿胶、蜡各二两,黍为二程式,煮粥吃下。

  2、汗出不止。用温酒频化牛羊脂服下。

  3、虚劳口干。用羊脂如鸡蛋大一块、酒半升、枣七枚,一起泡七天后取食,立愈。又方:用羊脂如鸡蛋大一块,放半斤醋中一宿,绞汁含中中。

  4、产后虚弱。用羊脂二斤、生地黄汁一斗、姜汁五升,白蜜三升,合煎如饴。每服一杯,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5、发背安起。用羊脂、猪脂切片,冷水泡过,贴患处,热则掉换。

  6、小儿口疮。用羊脂煎薏苡根涂搽。

  羊血:1、鼻血不止。刺羊血热饮即愈。

  2、产后血崩(或下血不止,心闷面青,身冷欲绝)。用新羊血一碗饮服。三、两次后见效。

  3、大便下血。用羊血煮熟拌醋吃,最效。

  4、胎死不出(或死胎不下)。刺羊血热饮一小碗,极效。|羊肾:1、下焦虚冷(脚膝无力,阳痿)。用羊肾一枚煮熟,和米粉六两,炼成乳粉,空腹吃下。

  2、肾虚精竭。用羊肾一双,切细,放豉汁中,加五味煮米粥吃。

  3、五劳七伤。阳虚无力。用羊肾一对,去脂,切小;肉苁蓉一两,酒

  浸一夜,去皮,和作羹汤,加葱、盐五味吃下。又方兼治腰脚疼痛:用羊肾三对、羊肉半斤、葱白一根、枸杞叶一斤,同五味煮成汁,下米煮粥吃。

  4、肾虚腰痛。和羊肾去膜,阴干为末,酒送服二匙。一天服三次。

  羊肝:1、目赤热痛。用青羊肝一具,切小,洗净,和五味吃。

  2、翳膜羞明。用青羊肝一个具,切小,和黄连四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饭后稍久,以清茶送下七十丸。一天服三次,忌铁器、猪肉、冷水。

  3、目病失明。用青羊肝一斤,去膜切片,在新瓦上炕干,同决明子半升、蓼子一合炒为末。每服一匙,白蜜浆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三剂,可以目明。

  4、青盲内障,用白羊肝一具、黄连一两、熟地黄二两,同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饭后稍久,茶送服七十丸。一天服三次。

  5、牙疳肿痛。用羊肝一具,蘸赤石脂末,随意吃。

  6、休息痢(一、二年间时作时止,治疗不愈)。用生羊肝一具,切丝,放陈醋中吞下。心闷即停服,不闷可再服一天,勿食它物。以姜、薤同羊肉一起吃亦可。

  羊胆:1、病后失明。用羊胆点眼。

  2、大便秘塞。用羊胆汁灌入直肠即通。

  3、烂弦同眼,流泪畏光。用羊胆一枚,内装蜂蜜蒸过,研为膏。每含少许,并点眼。一日泪止,二日肿消,三日痛止。因羊吃百草,蜂采百花,故此方名“二百味草花膏”。

  疬胃:1、久病虚弱,四肢烦热,不能饮食。用羊胃一具,白术一升,切小,加水二斗,煮取九升,分九次服完。一天服三次,不过三剂可见效。

  2、补中益气。用羊胃一具,装入羊肾四枚,地黄三两,干姜、昆布、地骨皮各二两、白拉丁文、桂心、人参、厚朴、海藻各一两五钱,甘草、秦椒各六钱,均研为末,缝好,蒸熟。再晒干研细,每服一匙,酒送下。

  3、中风虚弱。用羊肚一具、粳米二合,和椒、姜、豉、葱作汤吃下。

  4、胃虚消渴。用羊胃煮烂,空腹吃。

  5、下虚尿闲,用羊胃装水,煮熟,空腹吃四、五顿。可愈。

  6、项下瘰疬。用羊胃烧灰,调香油敷涂。

  羊角:

  1、气逆烦满。用羊角烧研,水送服一匙。

  2、吐血喘咳。用羊角(炙焦)二枚、桂末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3、小泄多时。用羊角一枚,以白颀末填满,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4、跌打伤痛。用羊用灰拦沙糖水,放瓦上焙焦,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同时以热酒高干要揉痛处。

  脊骨:1、肾虚腰痛。用羊脊骨一具,捶碎,同蒜、薤煮食,并稍稍饮酒。又方:用羊脊骨一具,捶碎,加肉苁蓉一峡谷、草果五枚,和水煮汁,下葱、酱作汤吃。

  2、肾虚耳聋。用羊脊骨一具,炙过,研细,磙石(煅,醋淬七次)、白术、黄芪、干姜(炮)、白茯苓各一两,桂三分,共研为末。每取五钱,水煎服3、小便膏淋。用羊脊骨烧研,榆白皮煎汤送服二钱。

  胫骨:1、湿热牙疼。用羊胫骨灰二钱,白芷、当归、牙皂、青各一钱,共研为末,擦患处。

  2、筋骨挛痛。和羊胫骨泡酒饮服。

  3、月经不断。用羊前左脚胫骨一条,纸裹泥封,火煅赤,加棕榈灰等分。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羊屎:1、心气疼痛。以山羊屎七枚、油头发一团,共烧成灰,酒送服。

  2、时疾阴肿(朋囊及阴茎都因热肿痛)。用羊屎、黄蘖煮汁开,取汁一升,一次饮服。

  3、疔疮恶肿。用青羊屎一升,在水二升中泡一段时间,煮开,取汁一升,一次饮服。

  4、瘰疬已破。用羊屎、杏仁各五钱,烧过,研为末,调猪骨髓涂搽。

  牛释名气味黄牛肉:甘、温、无毒。

  牛乳:甘、微寒、无毒。

  牛脑:甘、温、微毒。

  角胎:苦、温、无毒。

  主治主治黄牛肉:牛乳:1、风热毒气。用煎牛乳一升、生牛乳一升,和匀,空心服。一天服三次。

  2、下虚消渴(心脾有热,下焦焦虚冷,小便多)。常喝牛乳或羊乳,每饮三、四合。

  黄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补益腰脚,止消渴及唾涎。

  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办。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

  牛脑:1、吐血咯血,五劳七伤。用水牛脑一具,涂纸上阴干,杏仁(煮去皮)、胡桃仁、白蜜各一斤,香油四两,同熬干为末。每服二匙,空心服,烧酒送下。

  2、偏正头痛。用白芷、芎各三钱,研为细末,以黄牛脑粘末,加酒煮熟,乘热吃下。酒醉无妨,醒则其病如失。甚效。

  3、脾积痞病。用黄牛脑一具,去皮筋,捣烂;另用皮硝末一斤,蒸饼六个,晒干,研细,与牛脑和匀,加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好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百日,见效。此方名“牛脑丸”。

  4、气积成块。用牛脑一具(去皮筋)、雄鸡肫一个(连里黄皮),一起放酒中浸过宿,捣烂,加入木香、沉香、砂仁各三两,皮硝一碗,共捣匀,在铜锅内以文武火烘干为末。再加轻粉三钱调交。每服二钱,空心服,烧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角胎(好年听坚骨):1、大肠冷痢。用牛角胎烧灰,每服二钱,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2、大便下血。用黄年角胎一具,烧为末,同豉煮汁。每服二钱,一天服三次。

  3、赤白带。用牛角胎烧至烟断。附子以盐水浸七次(去皮),等分为末。每服二匙,空心服,酒送下。

  牛尿:水肿、腹胀、脚满,利不便。

  牛屎(亦牛洞):1、水肿溲涩。用黄牛屎一升,绞汁饮服。以小便通畅为见效。忌食盐。

  2、湿热黄病。用典牛屎晒干,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饭前服,开水送下。

  3、霍乱吐泻,四肢发冷。用黄牛屎半升,加水二升,煮开三次,取半升饮服。

  4、脚跟肿痛,不能着地。用牛屎加盐炒热包痛处。

  5、妊娠腰痛。用牛屎烧成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6、小儿烂疮。用牛屎烧成灰封涂。兼灭瘢痕。

  7、痈肿不俣。用牛屎烧成末,调鸡蛋白封含沙射影。药干即换,有特效。

  8、乳痈初起。用牛屎和酒敷涂即消。

  9、背疮溃烂。用陈年牛屎晒干,研为末,加百草霜调匀敷患处。

  马释名气味马肉:辛、苦、冷、有毒。

  白马尿:辛、微寒、有毒。

  白马通(白马屎):微温、无毒。

  主治马肉:除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脊,治寒热痿痹。煮汁,洗治头疮白秃及豌豆疮毒。

  白马尿:1、妇女乳肿。用马尿涂搽,立愈。

  2、痞块心痛。用僵蚕末二钱,白马尿调服。同时也调敷痛处。

  白马通:1、吐血不止。用白马通烧过,加水研细,绞汁一升饮服。

  2、久痢赤白。用马屎一丸,烧灰,水送服。

  3、搅肠沙痛。用马屎研汁饮服。立愈。

  4、多年恶疮。用马屎及马牙,同研烂敷上。数次即愈。

  5、冻指欲堕。用马屎煮水久泡冻处即愈。

  驴

  释名气味驴肉:甘、凉、无毒。

  骨髓:甘、温、无毒。

  驴尿:辛、寒、有小毒。气味驴肉:甘、凉、无毒。

  主治驴肉: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煮汁空心饮,疗痔引虫。

  驴尿:治反胃噎病,狂犬咬伤,癣疬恶疮(都是直接饮服),风虫牙痛(频频含漱)。

  骨髓:耳聋。

  驴屎:1、鼻血不止。用驴屎烧灰吹入鼻中,有效。

  2、恶疮湿癣。用肪屎烧灰调油涂搽。

  3、月经不断或血崩。用驴屎烧存性,加面粉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黄酒送下。极效。

  驼释名骆驼。

  气味驼脂:甘、温、无毒。

  黄:苦、平、微毒。

  主治黄:风热惊疾。

  驼脂:一切风疾,皮肤痹急,恶疮肿漏。

  阿胶释名傅致胶。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瘫缓偏风,手足不遂,腰膝无力。用阿胶微炙熟,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以汁和入胶中,再煮开几次,胶化如糖稀,一次服下。

  服后取葱豉粥温服(不能冷服,否则令人呕逆)。照此法服至三、四剂,可见效。

  2、肺风喘促。用秀明阿胶切小,炒过,加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

  3、老人虚秘。用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加蜜两匙,温服。

  4、赤白简疾(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不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不便不利)。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共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连阿胶丸”。

  5、吐血不止。用阿胶(炒)二两、蒲黄六合、生地黄三升,加水五程式,煮成三升,分次服。又方:用阿胶(炒)、蛤粉各一两,辰砂少许,研为末,藕节捣汁,加蜜调匀服下。

  6、肺损呕血。用阿胶(炒)三钱、水香一钱,糯米一合半(研为末),和匀。每服一钱,百沸汤冲下。一天服一次。

  7、鼻血不止(口耳都流血)。用阿胶炙蒲黄半两,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生地黄汁一合,煎至六成。温服。同时以布系住两乳。

  8、月经不调。用阿胶一钱,加蛤粉(炒成珠,研为末),热酒送服。

  又方:依上方,再加辰砂末半钱。

  9、月经不断。用阿胶炒焦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10、妊娠下血。用阿胶三两,炙为末,酒一升半煎化服下。又方:用阿胶末二两、生地黄半斤(捣成汁)、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此方名“胶艾汤”。

  11、妊娠胎动。用香豉一升、葱一升、加水三升,煮取一升,再加进阿胶(炙过,研细)二两,化匀服下。又方:用阿胶(炒熟)、艾叶二两、葱白一斤,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此方名“胶艾汤”

  12、多年咳嗽。用阿胶(炒)、人参各二两,研细。每取三钱,加豉汤一碗、葱白少许,煎服。一天服三次。

  黄明胶释名牛皮胶、水胶、海犀膏。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肺痿吐血。用黄明胶(炙干)、花桑叶(阴干)各二两,研为末。

  每服三钱,生地黄汁调下。

  2、吐血咯血。用黄明胶一两,切片炙黄,新棉一两,烧研。饭后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3、妊娠下血。用黄明胶二两,酒煮化,一次服下。

  4、肾虚失精。用黄明胶三两,研为末,以酒二碗化服。一天服三次。

  5、脸上麻痹。用黄明胶融化,调桂末涂患处,厚一、二分,有效。

  6、风湿走痛。用黄明胶一两、用黄明胶一两、姜汁半杯,同化成膏,摊纸上热贴患处。膏冷即换,甚效。方中乳香、没药各一钱亦可。

  7、跌打损伤。用黄明胶一两、干冬瓜皮一两,锉细,同炒存性,研为末。每取五钱,热酒一杯调服。服后再饮酒二、三杯,暖卧,发出微汗即止痛。

  8、汤火伤。用黄明胶加水,煎如糊,冷后,涂伤处。

  9、一切肿毒。用黄明胶一片,水中泡软,开孔贴患处。无脓者自消,已溃者令脓自出。

  10、瘰疬结核。用黄明胶蠹化摊膏贴上。发瘰疬已溃,可将膏搓成条,长寸许,插入孔中,频频换拭。

  牛黄释名丑宝。

  气味苦、平、有小毒。

  主治1、初生胎热,或身体发黄。用牛黄中豆大一块,加蜜调成膏,乳汁化开,频频滴儿口中。

  2、小儿热惊。用牛黄如杏仁大一块,加竹沥、姜汁各一合,调匀与儿服。

  3、惊嚼舌。用牛黄如豆大一块,研细,和蜜水调匀灌服。

  鮓答释名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惊痫毒疮。

  狗宝释名气味甘、咸、平,有小毒。

  主治1、噎食病(数月不愈)。用狗宝研为末,每取一两,加威灵仙二两、盐二钱,共捣如泥,再加浆水一杯搅匀,去渣饮服。一天服二次。不过三日可愈。愈后服补剂。

  2、痈疽发背,壮热烦渴。用狗宝一两,腊月黑狗胆、腊月鲤鱼胆各一枚,蟾酥二钱,蜈蚣(炙)七条,硇砂、乳香、没药、轻粉、雄黄、乌金石一钱,粉霜三钱,麝香一分,共研为末,以人乳一合,黄蜡三钱,和各药熬膏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至三丸,用白丁香七枚研调,水送服。暖卧,汗出为好。三服见效。后吃白粥补身体。此方名“狗宝丸”。

  3、反胃膈气。用硫磺、水银各一钱,同炒成金色,加狗宝末三钱、鸡蛋白一份,一起搅匀,纸封泥固煨半日,取出研细,每取五分,烧酒调服。不过三服,见效。

  虎释名乌徒、大虫、李耳。

  气味虎骨:辛、微热、无毒。

  虎肉:酸、平、无毒。

  主治虎肉:益气力,止多唾,治疟及恶心欲呕。

  虎骨:1、臂胫疼痛。用虎胫骨二两(捣碎炙黄)、羚羊角屑一两,新芍药二两(切细),都用酒泡七日(秋冬时加倍)。每日空腹饮一杯。

  2、腰脚不灵,挛急冷痛。用虎胫骨五、六寸,刮去肉膜,涂酥,炙黄捣细,装袋中,以酒一斗浸泡,在火上微温七日后,随量饮用。又方:用虎腰脊骨一具,前两脚全骨一具,并于石上捶碎,文火煅出油,即投酒中密封,春夏封一周,秋冬封三周。取出,每天随量饮用三次。患病十年以上者,不过三剂,七年以下者,一剂即愈。

  3、关节疼痛。用虎胫骨(酒炙)三两、没药七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虎头骨一具,涂酥,炙黄,捶碎,装袋中,以酒二斗,浸泡五宿,随量饮服。

  4、筋骨急痛。用虎骨和通草煮汁,空腹服半升。服后稍卧,汗出为效。

  切忌热服,有害牙齿。不宜给小儿服,以免曩牙齿发育。

  5、痔漏脱肛。用虎胫骨两节,以蜜二两炙赤,捣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清晨以温酒送服二十丸。

  6、汤火伤。用虎骨炙焦,研末敷涂。

  7、臁胫烂疮。用齑汁揩洗患处后,刮虎骨末敷涂。

  豹释名名程、失刺孙。

  气味(肉)酸、平、无毒。

  主治豹壮筋骨,强志气,耐寒暑,令人猛健。

  象释名伽耶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1、小便不通。用象牙生煎服下。

  2、小便过多。用象牙烧灰饮服。

  3、骨刺入肉。用象牙刮末,和水煮过的白梅肉梅调匀涂患处,可使骨刺变软。

  皮:1、下疳。用象皮烧灰和油敷涂。

  2、疮口不合。治方同上。

  犀释名似。

  气味犀角:苦、酸、咸、寒、无毒。

  主治犀角:1、吐血不止。用鹅肝或鸭肝、犀角、生桔梗一两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2、小儿惊(嚼舌,翻眼,不知人事)。用犀角磨水取浓汁服下,立效。

  服犀角末亦可。

  3、消毒解热。用生犀角尖,磨水取浓汁,频频饮服。

  4、下痢鲜血。用犀角、地榆、生地黄各一两,共研为末,加蜜炼丸,如弹子大。每取一丸,加水一升,煎至五保,去渣,温服。

  野猪释名气味肉:甘、平、无毒。

  主治肉:治癫,补肌肤,益五脏,令人虚肥,不发风虚气。

  脂:炼净后,酒送服。一天服三次,令妇人多乳;素无服乳者亦下。又除风肿毒,治疥癣。

  熊释名气味脂(熊白):甘、微寒、无毒。

  胆:苦、寒、无毒。

  主治脂:1、令发长黑。用熊脂、蔓荆子末,等分和匀,调醋泖搽。

  2、白秃头癣。用熊脂敷涂。

  3、治风。补虚损。用熊脂和酒炼服。

  胆:1、赤目障翳。用熊胆少许化开,加冰片一、二片,点眼,有奇效。

  如发痒或流泪,可加极少量的生姜粉。

  2、多年痔疮。用熊胆涂之,有特效。他方不及。

  3、蛔虫病(引起心痛)。用熊胆如大豆大一块,和水服下,极效。

  4、小儿惊抽筋。用熊胆如两豆大一块,加竹沥化匀服下。

  羚羊释名九尾羊气味羚羊角:咸、寒、无毒。

  主治1、噎塞不通。用羚羊角屑研为细末,水送服一匙。同时以角摩擦噎塞部位。

  2、胸胁痛满。用羚羊角烧为末,水送服一匙。

  3、腹痛热满。治方同上。

  4、堕胎腹痛,血出不止。用羚羊角烧灰,取三钱,豆淋酒送服。

  5、遍身赤丹。用羚羊角烧灰,鸡蛋清调匀涂搽。

  鹿)

  释名斑龙气味鹿茸:甘、温、无毒。

  角:咸、温、无毒。

  白胶(鹿用胶):甘、平、无毒。

  主治白胶:1、盗汗遗精。用鹿角霜二两,生龙骨(炒)、牡蛎(煅)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盐汤送下。

  2、虚损尿血。用白胶三两,炙过,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四合,分次服下。

  3、小便不禁,上热下寒。用鹿角霜,研为细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4、汤火灼疮。用白胶加水浓煎,待冷后取涂患处。

  角:1、骨虚劳极(面肿垢黑,疹痛不能久立,血所衰败,发落齿枯,喜唾)。用鹿角二两、牛膝(酒浸、焙)一两半,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了,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2、肾虚腰痛。用鹿角屑三两,炒黄,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妊娠腰痛。用鹿角尖五寸长,烧赤,浸一升酒中,再烧再浸数次后,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酒送下。

  4、妊娠下血。用鹿角屑、当归各半两,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一次服下。二服可愈。

  5、胎死腹中。用鹿角屑三匙,煮葱豉汤和服,立出。

  6、胞衣不下。用鹿角屑三分为末,姜汤调下。

  7、筋骨疼痛。用鹿角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8、跌打损伤,血瘀骨痛。用鹿角研,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9、蠼螋尿疮。用鹿角烧为末,苦酒调服。

  10、五色丹毒。用鹿角烧为末,调猪油敷涂。

  11、发背初起。用鹿角烧灰,调醋涂搽。

  12、疖背肿毒。用鹿角尖磨浓汁敷涂。

  鹿茸;1、身体虚弱,头昏眼黑。用鹿茸(酥炙或酒炙)、鹿角胶(炒成珠)、鹿角霜、阳起石(煅红,酒淬)、肉苁蓉(酒浸)、酸枣仁,柏子仁、黄芪(蜜炙)各一两,当归、黑附子(炮)、地黄(九蒸九焙)各八钱,辰砂半钱,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

  主服,温酒送下。此方名“斑龙丸”。

  2、阳萎,小便频数。用嫩鹿茸一两(去毛切片),加山药末一两,装布袋内,放入酒坛七天,然后开始饮服,每服一杯。一天服三次。同时将酒中的鹿茸焙干,作丸服。此方名“鹿茸酒”。

  3、阴虚腰痛,不能反侧。用鹿茸(炙)、菟丝子各一两,茴香半两,共研为末,以羊肾两对,酒泡后煮烂,捣如泥,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4、腰膝疼痛。用鹿茸涂酥,炙紫,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

  5、妇女白带。用鹿茸(酒蒸,焙干)二两,金毛狗脊、白蔹各一两,共研为末,以艾煎醋调糯米糊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麋释名气味麋角:甘、热、无毒。

  白胶(鹿用胶):甘、平、无毒。

  主治1、补虚损,生精血。去风温,壮筋骨。用鹿角削细,加真酥一两,酒一升,慢火炒干,取四两;又用麋角削细,加真酥二两、米醋一升,慢火炒干,取半两;另取苍耳子(酒浸一宿,焙干)半斤,山药、白茯苓、黄芪(蜜炙)各四两,当归(酒浸、焙)五两,山药、白茯苓、黄芪(蜜炙)各四两,当归(酒浸、焙)五两,肉苁蓉(酒浸、焙)、远志(去心)、人参、沉香各二两,熟附子一两。各药通为末,加酒煮糯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二至丸”

  2、身体衰病(血脉枯槁,肌肤松薄,筋骨痿弱,饮食不思,四肢无力,扑枯发落,眼昏唇燥)。用麋角屑一斤、酒浸一宿、大附子(生、去皮脐)一两半、熟地黄四两,布包好,上下四周用大麦一程式转住,蒸一天,取出药、麦,各焙为末。以原用的浸药酒,添清煮麦粉为糊,和药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温酒或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又方:用麋角(削细、酥炒成黄色)五两、熟附子末半两,加酒、糊做成丸子服下。此方名“麋角丸”。

  麝释名射父,香獐。

  气味麝脐香:辛、温、无毒。

  主治1、中风不省。用麝香二钱,研为末,加清油二两,和匀灌下,自苏。

  2、瓜果食积(脾胀气急)。用麝香一钱,生桂朱一两,加饭和成丸子,如绿豆大。大人服十五丸,小儿服七丸,开水送下。

  3、偏正头痛。和麝香五分、皂角末一钱,包在薄纸中,放头痛部位一发中,外用布包炒盐乘热熨贴。盐冷则换。如此几次,不再发病。

  4、催生易产。用麝香一钱,水研服,立下。又方:用麝香残、盐豉一两,烧红为末,以秤锤淬过一酒送服二钱即下,此方名“胜金散”。

  5、痔疮肿毒。用麝香、当门子、印城(按:原文如此)盐等分涂搽。

  不过三次即消。

  6、山岗瘴气,用水送服麝香三分即解。

  灵猫释名灵狸、香狸、神狸、类。

  气味肉)甘、温、无毒。

  (阴部)辛、温、无毒。

  主治阴部与麝相似,功用也相同(按:现称灵猎的这种分泌的为灵猎香)。

  可以镇心安神,治心腹痛。解疫气、恶气等。

  猫

  释名家狸气味头骨:甘、温、无毒。

  主治1、心下鳖瘕。用黑猫头一个,烧灰,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多痰发喘。用猫头骨烧灰,酒送服三钱即止。

  3、多年瘰疬。用猫头、蝙蝠各一个,都加上黑豆,烧存性,共研为末敷患处。其疮已干,则调油涂搽。内服五香连翘汤。

  4、痈沮不收。用猫头骨一个,火煅,研为末。另取鸡蛋十个煮熟,去白,以蛋黄煎出油,加少许白蜡调骨末敷涂。极效。

  湍释名猪獾气味(肉)甘、酸、平、无毒。

  主治1、久患水胀。用猪獾肉煮汤吃。

  2、咳逆劳热,上气虚乏。用猪獾肉调五味煮吃。又方:用猪獾骨研为末,每服三合,酒送下。一天服二次,直至病愈。

  兔释名明气味肉:辛、平、无毒。

  屎:咸、寒、无毒。

  血:咸、寒、无毒。

  主治肉:凉血,解热毒,利大肠。

  血:凉血活血,解胎中热毒。催生易产。

  屎(明月砂、玩月砂、兔蕈):1、大小便秘。用明月砂一匙安脐中,冷水滴透。自通。

  2、痘疮入目生翳。用明月砂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茶送下。

  3、月蚀耳疮。用明月砂放入蛤蟆腹中,同烧为末,敷患处。

  水獭释名水狗。

  气味(肝)甘、温、有毒。

  主治1、虚劳咳嗽。用水獭肝烧灰,酒送服。

  2、肠痔出血。用水獭肝烧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

  3、下血不止。用不獭肝一具煮熟,加五味吃下。

  鼠释名锥、老鼠、首鼠、家鹿。

  气味牡鼠(雄鼠,入药不用雌鼠):甘、微温、无毒。

  屎:甘、微寒、无。

  主治鼠胆:点目,治青盲雀目不见物;滴耳,治聋。

  屎:煮服,治方伤寒劳复发热,男子阴易腹痛,通女子月经,不死脂;研末服,治吹奶、乳痈,解马肝毒,涂鼠瘘疮;烧存性,敷折伤、疔肿诸疮猫犬伤。

  牡鼠:1、鼠瘘溃烂,用鼠一兴、乱发如鸡蛋大一团,在猪油中煎令消尽。以一半涂患处,另一半,酒送服。

  2、疮肿热痛。用大雄鼠一只、清油一斤,煎焦,滴水不散,滤后再煎,加放炒紫黄丹五两,搅匀,滴水成珠,下黄蜡一两,熬带黑色成膏,收瓷瓶中。等出火毒后,取贴患处。

  3、溃痈不合,用老鼠一合,烧末敷涂。

  4、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噤肢强)用鼠一只,和尾烧成灰,调猪油敷患处。

  5、妇女孤瘕(月经来时,因惊恐、悲伤或经受疾风暴雨而得此病,病

  状是精神恍惚,月经不通,胸、胁、腰、背等处感到疼痛,小困难,喜食欲呕,象怀孕的样子,宜早治)。用鼠一只,裹新絮中,泥封火煅,一日夜后取出,去絮,加桂心末二钱半。每服一匙,酒送下。不过二服可愈。

  6、汤火伤疮。用小老鼠一只,泥包烧研。调菜油涂搽。

  猬释名毛刺。

  气味皮:苦、平、无毒。

  肉:甘、平、无毒。

  主治胆:点目,止泪;化水,涂痔疮。

  肉:炙食,肥下焦,理胃气,令人能食。

  皮:1、痔疮下血。用猬皮、穿山甲等分,烧存性,加肉豆蔻一半,每服一钱,空心服,热米汤送下。

  2、肠风下血。用猬皮一块,锅内烤焦,去皮留刺,加木贼半两(炒黑),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3、五色痢疾。用猬皮烧灰,酒送服二钱。

  4、大肠脱肛。用猬皮一斤(烧过),磁石(煅)、桂心各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5、鼻血不止。用猬皮一块,烧为末。取半钱,棉裹塞鼻中。

  6、睫毛倒刺。用猬刺、枣针、白芷表黛,等分为末,吸入与病眼同侧的鼻孔中,同时,口含冷水。

  7、反胃吐食。用猬皮烧灰,酒送服;或煮汁服;或以五味淹猬皮。炙服。

  猕猴释名沐猴、胡孙、王孙、马留、狙。

  气味肉;酸、平、无毒。

  主治肉:治风劳、久疟、避瘴疫。

  屎:小儿脐风撮口及急惊风(用猴屎烧为末,和生蜜少许灌下)。

  禽部鹤释名仙禽、胎禽。

  气味白鹤血:咸、平、无毒。

  卵:甘、咸、平、无毒。

  主治白鹤血:益气力,补虚乏,去风益肺。

  脑:和天雄、葱实服,令人目明。

  卵:预解痘毒,多者令少,少者令不出。每用一枚,煮给小儿吃。

  鹈鹕释名犁鹕、乌泽、逃河、淘鹅。

  气味(脂油)咸、温、滑、无毒。

  主治涂痈肿,治风痹,透经络,通耳聋。

  鹅释名农雁、舒雁。

  气味白鹅油:甘、微寒、无毒。

  胆:苦、寒、无毒。

  主治白鹅油:润皮肤,消痈肿,治手足皲裂。

  胆:解热毒及痔疮初起,频频涂抹,自消。

  鹜释名名鸭、舒凫、家凫、末匹。

  气味鹜肪(即鸭油,炼过再用):甘、大寒、无毒。

  肉:甘、冷、微毒。

  主治治鹜肪:气虚、寒热、水肿。瘰疬出水,可用鸭油调半夏末敷涂。

  肉:1、久虚发热,吐痰咳血。用黑嘴白鸭一只,取血。加温酒饮适量。

  另将此鸭去毛,破腹去肠,拭净,放入大枣肉二升,参苓平胃散一升,扎定,半装沙锅中以炭火慢煨。取陈酒一瓶,分三次倒入锅内。待酒干后,食鸭及枣。此主名“白凤膏”,常吃,病好渐愈。

  凫释名野鸭、野鹜、施、沉凫。

  气味(肉)甘、凉、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平胃消食。身上有小热疮年久不愈者,多食野鸭可以治好。

  鸡释名烛夜。

  气味白雄鸡肉:甘、微温、无毒。

  乌雄鸡肉:甘、微温、无毒。

  乌骨鸡:甘、平、无毒。

  黄雌鸡肉;甘、无毒。

  主治白雄鸡肉;1、精神狂乱。用白雄鸡一只,煮以五味,和作羹粥吃。又方:用白雄驻只,如常法洗治,加入真珠四两、薤白四两,再加水三升,煮成二升,食鸡饮汁。

  2、突然心痛。用白雄鸡一只,治洗干净,加水三升,煮至二升,去鸡,煎至六合,加苦酒六合、真珠一钱,再煎至六合,投入麝香约两颗豆大的量。一次服完。

  3、赤白逅眄。用白雄鸡一只作汤及馄饨吃,食前须空腹。

  4、突然咳嗽。用白雄鸡一只,加苦酒一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并淡食鸡。

  5、不气浮肿。用小豆一升、雄鸡一只(治洗干净),加水三斗,煮熟吃下,将汤喝完。

  乌雄鸡肉:1、反胃吐食。用乌雄鸡一只,如常法治净,鸡腹内放入胡荽子斤,烹食。吃过两只,即见疗效。

  2、肾虚耳聋。用雄鸡一保,治净,加酒三升煮熟,乘热吃上。食地视而不见、五只,可以见效。

  乌雌鸡肉:1、中同舌强,不能方语,目睛不转。用乌雌鸡一只,治净,加酒五升,煮成二升,去渣,分三次服,同时吃葱姜粥,吃后须暖卧发汗。

  2、虚损积劳(身体久虚或大病后出现盗汗、气喘、心悸、胃弱、多卧少起等病象)。用乌雌鸡一只,治净,以生地典一斤(切细)、饴糖一斤,放入鸡腹内,扎定,装铜器中,用甑蒸熟,食鸡饮汁,勿用盐。一月照此法吃鸡一次,极效。

  黄雌鸡肉:1、水癖水肿。用黄雌鸡一只,治净,和赤小豆一升,同煮汁饮。白天饮二次,夜间饮一次。

  2、流行性发黄病。和黄雌鸡一只,治净,煮熟吃下,并尽量饮叶,至多吃鸡两只即愈。鸡汤中放少许盐、豉亦可3、脾虚滑痢。用黄雌鸡一保,炙过,以盐、醋涂上,煮熟吃下。

  4、脾胃弱乏,人痿黄瘦。同黄雌鸡肉五两、白面七两,作民馄饨,下五味煮熟,空腹吃。每天一次。

  乌骨鸡:1、赤白带下。用乌骨鸡一只,治净,在鸡腹中装入白果、莲肉、江米

  各五钱,胡椒一钱,均研为末,煮熟,空心吃下。

  2、遗精白浊。治方同上。

  3、脾虚滑泄。用乌骨母鸡事例,治净,在鸡腹内装入豆蔻一两、苹果二枚(烧存性),扎定,煮熟,空心吃下。

  4、鸡冠血:涂颊治口歪不正,涂诸疮癣、虫伤。

  鸡血:安神定心,解虫毒,治筋骨折伤、白癜风、疬疡风。

  肝:1、阳痿。用雄鸡肝三具,菟丝子一升,共研为末,加雀卵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2、睡中遗尿。用乌鸡肝一具,切细,以豉和米煮鸡肝成粥吃下。

  3、肝虚目暗。用乌雄鸡肝、桂心等分,捣烂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一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三闪,治遗精病,可用上方加龙骨。

  胆:1、沙石淋沥。用干雄鸡胆半两、鸡屎白(炒)一两,研匀温酒服一钱。

  至小便通畅为止。

  2、眼热流泪。用五倍子、蔓荆子煎汤洗眼,洗后用雄鸡胆点上。

  嗉囊:小便不禁及气噎食不消。

  脾鸱里黄皮:鸡内金1、遗尿。用鸡肫一具,连鸡肠烧存性,酒送服。男用雌鸡。女用雄鸡。

  2、小便淋沥。用鸡内金五钱,阴干,烧存性,开水送服。

  3、反胃吐食。用鸡肫一具,烧存性,酒调服。男用雌鸡,女用雄鸡。

  4、噤口痢疾。用鸡内金焙过,研为末,乳汁送服。

  5、喉闭乳蛾。用鸡内金阴干(有须洗过),烧成末,以竹管吹入喉部,蛾破即愈。

  6、一切口疮。用鸡内金烧灰敷涂。

  7、脚胫生疮。用鸡内金洗净贴上,一天换一次,十天病愈。

  屎白:1、心腹鼓胀,小便短涩。用冬季干鸡屎白半斤,放入新酒一斗中泡七天后,每次温服三杯。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鸡尿醴”。又方用鸡屎、桃仁、大黄各一钱,水煎服。又方:用鸡屎炒过。研为末,滚水淋取汁,调木香、槟榔末二钱服。又方:用鸡屎、川芎,等分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服适量。

  2、一切肿胀(肚腹、四肢肿胀,鼓胀、气胀胀、水胀、湿等)。用干鸡屎一升,加新酒(末过滤者)三碗,煮成一碗,滤汁饮服。不久,有

  小排出,先从脚下消肿。如水末消尽,隔日再照样治疗,另用田螺三个,滚酒煮食。再吃白粥调理身体。

  3、食米成瘕(好吃生米,口吐清水)。用鸡屎同白米等分,合炒为末,水调服。用米形物吐即愈。

  4、石淋疼痛。用鸡屎白晒至半干,炒为末,每服一匙,本乡浆送下。

  一天服二次。

  5、中风寒痹,口噤,不各人事。用鸡屎白后升,炒黄,加酒三升,搅令澄清后饮服。

  6、产后中风,口噤,抽筋。角弓的张。用黑豆二升半,同鸡屎白一升炒熟,加入清酒一升半,再加竹沥,饮服。令发汗。

  7、喉痹肿痛。用鸡屎白含中,咽汁。

  8、牙齿疼痛。用鸡屎白烧末,棉裹,放痛和咬住,即愈。

  9、鼻血不止。取鸡屎的白色部分烧灰吹入鼻中。

  10、面目黄疸。用鸡屎白、小豆秫米各二分共研为末,分作三服,水送下,当有黄汁排出。

  11、乳痈。用鸡屎白炒过,研为末,酒送服一匙,三服可愈。

  12、瘰疬瘘疮。用雄鸡屎烧灰。调猪油涂搽。

  鸡蛋:1、伤寒发狂,热极烦躁,吞生鸡蛋一枚,有效。

  2、身体发黄。用鸡蛋一枚,连壳烧成灰。研细,加醋一合,温服。服三次,有特效。

  3、身面肿满。用鸡蛋黄白相和,涂搽肿处,干了再涂。

  4、产后血多。用乌鸡蛋三枚、醋半升、酒二升,搅匀,煮成一升,分四次服下。

  5、妇女白带。用酒及艾叶煮鸡蛋。每天取食。

  6、身体发热。用鸡蛋三枚、白蜜一俣,和匀服睛,不拘大人或小孩都有效。

  鸡蛋白:1、赤白痢。用生鸡蛋一个,取白摊纸上,晒干,折出四层,包乌梅十个,烧存性,冷定后研为末,加水银粉少许。大人分二次服,小孩分三次服,空心服,水送下。如只微泻,即不须再服药。

  2、蛔虫攻心,口吐清水。用鸡蛋白和漆调匀舌下,虫即引出。

  3、汤火烧灼。有鸡蛋白和酒调匀,勤沅痛处,忌发物。

  鸡蛋黄:1、赤白痢。用鸡蛋一术,取黄去白,加胡粉满壳,烧存性,酒送服一

  匙。

  2、小儿疾。用鸡蛋黄和乳汁搅服。

  3、小儿头疮。取熟鸡蛋黄,炒令油出,调麻油、腻粉涂搽。

  4、消灭瘢痕。用鸡蛋五、七枚煮熟。取黄炒黑,一天涂三次,直至瘢痕消灭。

  鸡蛋壳:1、小便不通。用蛋壳、海蛤、滑石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2、头疮白秃。用鸡蛋壳七个,炒过,研为末,调油敷涂。

  3、头上软疖。用孵出小鸡后的蛋壳,烧存性,研为末,加轻粉少许,清油调敷。

  4、阴茎生疮。用鸡蛋壳炒过,研为末,调油敷涂。

  5、肾囊痈疮。用孵出小鸡后的蛋壳、黄连、轻粉,等分为末,以炼地宾香油调匀敷涂。

  雉释名野鸡。

  气味(肉)酸、微寒、无毒。

  主治1、脾虚下痢,日夜不止。用野鸡一只,治净,加桔皮、葱、椒等五味,作成馄饨,空心吃下。

  2、消渴饮水,小便频数。用野鸡一只,加五味煮汤喝,肉亦可食。

  3、心腹胀满。用野鸡一只、茴香(炒)、马芹子(炒)、川椒(炒)、陈皮、生姜吃下。吃鸡的这一天,早上服喜禾散,辰时服此方,得午时服导气枳壳丸。

  鸽释名鹁鸽、飞奴。

  气味白鸽肉:咸、平、无毒。

  鸽屎:辛、温、微毒。

  主治屎:(左盘龙)

  1、带下排脓。用野鸽屎一两,炒至微焦。白术、麝香各一分,赤芍药、青木香各半两,延胡索(炒赤)一两,柴胡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调下,脓排尽后,可服其他药物补养身体。

  2、蛔虫寄生。用白鸽屎烧过,研细,水送服适量。

  3、项上瘰疬。用鸽屎炒过,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汤送下。

  4、头痒生疮。用白鸽屎五合,加醋煮开三次,捣烂敷涂。一天三次。

  白鸽肉:解药毒,治恶疮、疥癣、白癜风等。

  雀释名瓦雀、宾雀(按:即常见的麻雀)。雀屎:白丁香、青丹、雀苏。

  气味肉:甘、温、无毒。

  雀卵:酸、温、无毒。

  雄雀屎:苦、温、微毒。

  主治肉:1、老人脏腑虚弱。用雀儿五只,治净,炒熟,加酒一俣同煮。过一段时间,再加水二碗、粟米一保、葱白三根,一起煮粥吃。

  2、肾冷偏坠(疝气)。用生雀三只,燎毛去肠,勿洗,以茴香三钱,胡椒一钱,约定缩砂、桂肉各二钱填雀腹内,湿纸裹好,煨熟,空心服,酒送下。

  3、小肠高气,用带毛雀儿一只,去肠,填入金丝矾末五钱,缝好。火上煨成炭,研为末,空心服,酒送下。年久者服二次可愈。

  4、赤白痢。用冬季麻雀,去皮毛及肠肚,填入巴豆仁一枚,装瓦煅瓦瓶中,煅存性,研为末。以好酒煮黄蜡百沸,取蜡和药末调成丸仓。每服一、二十丸,红痢,用甘草汤送下;白痢。用干姜汤送下。

  5、内外目障(目昏和翳,远看似有黑花内障则不见物)。用麻雀十个,去翅、足、嘴,连肠、胃、骨、肉研烂,加磁石(煅,醋淬七次,水飞)、神曲(炒)、青盐、肉苁蓉(酒浸,炙过)各一两,菟丝子(酒浸三日,

  晒干)三两,共研为末,加酒二升及少量炼蜜,一起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雀卵:男子阳痿、女子带下、便溺不利。和天雄、菟丝子末为丸,空心服五粒,酒送下。

  雄雀屎:1、目中翳膜(因目热所生的赤白膜)。用雄雀屎和人乳点眼。

  2、小儿口噤中风。用水调雀屎作成丸子,如麻子大。水送服二丸,即愈。

  3、疮疖末破。取雀屎涂疮,即易破。

  4、喉痹乳蛾。用雀屎二十粒,调沙糖做成三个丸子。每取一丸,棉裹含口中。

  伏翼释名蝙蝠、天鼠、仙鼠、飞鼠、夜燕。

  气味伏翼:咸、平、无毒。

  天鼠屎(亦名鼠法、石肝、夜明砂、黑砂星):辛、寒、无毒。

  主治伏翼:1、上焦发热,白昼贪眠。用五两重的蝙蝠一个(连肠、骨炙燥),云实(炒)五两、威灵仙三两,牵牛(炒)、苋实各二两,丹砂、铅丹各一两,腻粉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丸,木通汤送下。此方名“仙乳丸”。

  2、久咳上气,多年服药无效。有蝙蝠除去翅、足,烧焦,研为末,米汤送服。

  3、久疟不止。用蝙蝠一个(炙)、蛇蜕一条(烧)、蜘蛛一枚(去足、炙)、鳖甲一枚(醋炙)、麝香半钱,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五丸,温酒送下。此方名“伏翼丸”。

  4、小儿惊。用入蛰蝙蝠一个,在蝠腹中放入成块朱砂三钱,煅存性,待冷后研为末,分四次空心服下。如儿龄很小,则分五次服,都用开水送下。

  5、多年瘰疬。用蝙蝠一个、猫头一个,都撒上黑豆,烧到至骨化,研为末,敷患处。如疮已干,则调油敷涂。内服连翘汤。

  天鼠屎:1、内外障翳。用夜明砂末化入猪肝内,煮食并饮汁。有效。

  2、青盲不见。用夜明砂(糯米砂黄)一两、柏叶(炙)一两,共研为末,加牛胆汁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睡觉时,以竹叶汤送服二十丸,至五更时,再用米汤送服二十丸,至病愈为止。

  3、小儿夜盲。用夜明砂,炒过,研细,加猪胆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五丸,米汤送下。又方:用夜明砂、黄芩,等分为末,取淘米水煮猪肝的汁水每次调服半钱。

  4、五疟不止。用夜明砂末,每以冷茶送服一钱,立效。又方:治疟发作时,经久不愈。有夜明砂五十粒、朱砂半现金、麝香一钱,共研为末,加糯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发病前开水送服十丸。

  5、咳嗽不止。用蝙蝠去翅、足,烧为末。每服一钱,饭后服,开水送下。

  6、耳出汁用。用夜明砂二钱、麝香二分,共研为末,先将患处揩干净。

  然后把药末敷上。

  7、溃肿排脓。用夜明砂一两、桂半两、乳香一分,共研为末,加干砂糖半两,水调匀,敷患处。

  寒号虫释名独舂。屎名五灵脂。

  气味(五灵脂)甘、温、无毒。

  主治1、心腹痛及小肠疝气(包括妇女妊娠期间及产后心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症)。用五灵脂、蒲黄,等分研末,以醋二杯调末成膏,加水一碗,煎至七成,乘热服下。痛未止,可再服。以酒代醋亦可,或有醋、糊和药末为丸,童便和酒送服。此方名“失笑散”。

  2、产后恶露不快,腰腹疼痛。或月经不调,久有瘀血。用五灵脂(水淘净,炒为末)一两,以好米醋调稀,慢火熬成膏,加蒲黄末调成丸子,如龙眼大。每服一丸,用水与童便各半碗,煎至七成后温服。再服,恶露即下。如是血块或闭经可用丸药磨酒服。此方甸“紫金丸”。

  3、男子脾积气痛。女子血崩诸痛。用水飞过的五灵脂炒干,待烟尽,研为末。每取一钱,温酒调服。有此药气味怪,很难吃,炒存性较好。

  此方名“灵脂散”。如将药末用酒、水童便煎服。则名“抽刀散”,治产后

  心、腹、胁、肋、腰、胯等处疼痛。能散恶血。

  4、产后血晕,不知人事。用五灵脂二两,半生米炒,研为末。每服一钱,水调下。如口紧闭,可拔开灌药,入喉即愈。

  5、小儿蛔虫病。用五灵指末二钱、灵矾(火飞)半钱,每取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五成温服。有虫吐出即愈。

  6、月经不止。用五灵脂炒干,待烟尽,研为末。每取二钱,加当归二片,投酒一碗中煎至六成,乘热服,三、五次后可见效。

  7、血崩。用五灵脂十两,研为末,加水五碗,煎成三碗,支渣,再煎为膏,加神曲末二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极效。又方:用五灵脂烧过,研为末。另以铁器烧红淬酒,将此酒调药服。

  8、吐血呕血。用五灵脂一两、卢荟三钱,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二丸,将浆水化下。又方:治血行入胃,吐不止。用五灵脂一两、黄芪半两,共研为末,水磅服二钱。

  9、化食消气。用五灵脂一两、木香半两、巴豆四十枚(煨熟,去油),共研为末,加糊做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开水送下。

  10、消渴饮水。用五灵脂、黑豆(去皮),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冬瓜皮汤送下(无皮,用叶亦可)。一天服二次。不可更服热药,可服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若只是小渴,服此方二、三服即止。此方名“竹笼散”

  11、手足冷麻。用五灵脂二两、没药一两、乳香半两、川乌头一两半(炮,去皮),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用一丸,以生姜温酒磨服。

  12、骨年肿痛。用五灵脂、白芨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三钱,共研为末,以生姜温酒磨服。

  13、损伤接骨。用五灵脂一两、茴香一钱,共研为末。先将乳香末敷在极痛处,再在药上含沙射影小黄米粥,然后把上述配好的药末撒盖在粥上,随即用木块夹定。三、五日后可见效。

  14、咳嗽肺胀。有重型灵脂二两、胡桃仁八个、柏子仁半两,共研匀,滴水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甘草汤送下。此方名“皱肺丸”。

  15、痰血凝结。用五灵脂(水飞)、半夏(汤泡),等分为末,姜汁浸过,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水送下。

  16、目生浮翳。用五灵脂、海螵蛸。等分为末,每日以熟猪肝蘸末吃。

  17、虫、蛇咬伤。用五灵脂末涂搽,立愈。

  斑鸠释名斑佳、锦鸠、鹁鸠、祝鸠。

  气味(鸠肉)甘、平、无毒。

  主治明目,益气,令人不噎。

  乌鸦释名鸦乌、老雅,预、匹居、楚乌、大嘴乌。

  气味(肉)酸、涩、平、无毒。

  主治1、五劳七伤。用乌鸦一只,于其腹中装入栝楼瓤一枚和白矾少许,扎紧煮熟,分作四次服下。

  2、暗风疾。用冬季捕得的乌鸦一只,盐泥封固,煅过,冷后取出,研为末,加朱砂末半两,和匀。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不过十天可以治好。又方:用乌鸦一只,瓶封火煅,加胡桃七枚、苍耳心子七枚,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热酒送下。

  3、经脉不通,积血不散。用乌鸦(去皮毛,炙)三分,当归(焙)、好墨各三分,延胡索(炒)、蒲黄(炒)、水蛭(以糯米炒过)各半两、芫青(糯米炒过)一分、共研为末。每三钱,酒送下。

  4、虚劳瘵疾。绞死乌鸦一只,去毛、肠,填入人参片、花椒各五钱,缝好,水煮熟食。另以汤中鸦骨、参、椒焙干,研为末。加枣肉做成丸子服下。

  鹊释名飞驳鸟、喜鹊、干鹊。

  气味(雄鹊肉)甘、寒、无毒。

  主治石淋、消渴、四肢烦热、大小肠涩。

  鹰释名角鹰。

  气味(屎白)微寒、有小毒。

  主治1、奶癖(小儿膈下的硬块)用黄鹰炒一钱、密陀僧一两、硫磺一分、丁香二十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二、三分,三岁以上小儿服半钱,用乳汁或白面汤调下。待排出青黑物后,好换服补药。以醋石榴皮(炙黑)

  半两、一分、木香一分、麝香半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薄酒调下。

  连进二服。

  2、食鲠。用鹰屎烧成灰,水送服一匙。

  3、消灭瘢痕。用鹰屎二两、僵蚕一两半,共研为末,调蜜敷涂。又方:用鹰屎、白附子各一两,共研为末,调醋敷含。一天三、五次,痕灭为止。

  鹗释名鱼鹰、王雎、沸波、下窟乌、雎鸠。

  气味主治鹗骨可用来接骨。取骨烧存性,另以铜钱一个,煅药,醋淬七次,取末与骨灰等分,酒送服一钱,不可过多。作因身体下段,空心服;在上段,饭后服。极有效验。服药前,须用木板反伤处绑定

  虫部蜂蜜释名蜂糖。生岩石者名石蜜、石饴、岩蜜。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大便不通。用蜜二合,微为煎至饴糖状,乘热做成挺,长一寸们一端尖细。待冷变硬后,寒入肛门中,不久即可通便。

  2、产后口渴。用炼蜜不限量,熟水调服即止。

  3、隐疹作痒。用蜂蜜不限量,好酒调服。

  4、五色丹毒。用蜂蜜调干姜末敷涂。

  5、口中生疮。用蜂蜜浸大青叶含咽。

  6、龟头生疮。用蜂蜜煎甘草涂搽。

  7、肛门生疮(肛门主肺,肺热则肛门肿缩生疮),用蜂蜜一斤,调入猪胆汁一枚,微火煎浓,做成挺子,塞肛六内,令通泄即愈。

  8、热油烫烧。用蜂蜜涂搽。

  9、疔肿恶毒。用生蜜与隔年葱研成膏。把疔刺破涂上,半小时后,以热醋洗去10、大风癞疮。用生姜二斤,捣取汁,拌入蜂蜜一斤中,微火煎浓,收存。每日清晨服枣大一丸,温酒送下,一天服在次,忌生冷醋滑等物。

  11、脸上斑点。用蜂蜜调茯苓末敷搽。

  12、目生珠管。用生蜜涂目。仰卧半日再洗去。每天一次。

  蜜蜡释名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1、赤白痢(腹痛难忍,里急后重)。用黄蜡三钱、阿胶三钱,同熔化,

  加黄连末五钱,搅匀,分三次热服。极效。此方名“仲景调气饮”。

  2、热痢及妇女产后下痢。用蜡两个子大小、职权胶二钱、当归二钱半、黄连三钱、黄蘖二钱、陈米半升,先用水三升,煮米至一升,去米入药,煎至一杯,温服。有特效。此方名“千金胶蜡汤”。

  3、肺虚咳嗽(体倦肌瘦,发热减食)。用黄蜡(熔滤令净,浆水煮过)

  八两、化作一百二十丸,以蛤粉四两为衣。每服一丸,加胡桃半个,细嚼。温水送下。服药后静卧一段时间,闭口不语。一天二次。此方名“立效丸”。

  4、肝虚雀目。用黄蜡不限量,熔成汁,加蛤粉适量调匀。每次用刀子切下二钱,夹进破开的二两猪肝中,麻绳捆定,煮熟。乘热熏眼。待水转温。取肝吃下。每日二次,直至病愈。其效极验。

  5、脚上冻疮。浓煎黄蜡涂搽。

  6、汤火伤疮,红肿成脓。用麻油四两、当归一两,煎焦去渣,加黄蜡一两搅化,放冷后摊布上贴好,极效。

  7、呃逆不止。用黄蜡烧烟熏二、三次即止。

  8、各种疮毒(臁疮、刀伤、汤火等疮)。用黄蜡一两、香油二两、黄丹半两,同化开,收存瓶中,备用。

  蜜蜂释名蜡蜂。

  气味(蜂子)甘、平、微寒、无毒。

  主治大麻风(须眉脱落,皮肉已烂成疮)。用蜜蜂子、胡蜂子,黄蜂子(并炒过)各取一分,白花蛇、乌蛇(并酒浸,去皮骨,炙干)、全蝎(去尾,炒)、白僵蚕(炒)各一两,地龙(去土,炒)半两,蝎虎(全用,炒)、赤足蜈蚣(全用,炒)各十五枚,丹砂一两,雄黄(醋熬)一分,龙脑半钱。以上各药,共研为末,每服一匙,温蜜汤调下。一天服三至五次。

  土蜂释名蜚零、马蜂。

  气味主治1、蜘蛛咬疮。用土蜂烧为末,调油敷涂。

  2、痈肿疮毒。用土蜂房一个、蛇蜕一条,黄泥封固,煅存性,研为末。

  每服一钱,空心服,酒送下。有腹痛反应,不必疑虑。

  露蜂房释名蜂肠、蜂窠、百穿、紫金沙。

  气味甘、平、有毒。

  主治1、小儿疾。用大蜂房一枚,加水三升煮成浓汁洗浴。一天洗三、四次。

  2、手足风痹。用黄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个、或小者三、四个,烧成灰,加独蒜一碗,百草霜一钱半,一起捣烂敷痛。忌生冷劳腥。

  3、风虫牙痛。用露蜂房煎醋热漱。又方:用蜂房一枚,孔内以盐填实,烧后研为末,擦患处,待一会,盐汤漱增。或取一块咬齿间。又方:用露蜂房一个、乳香三块,煎水含漱。又方:用露蜂房同细辛煎水含漱。

  又方:用璐蜂房同蝎。研末擦患处。

  4、喉痛肿痛。用露蜂房灰、白僵蚕,等分为末。每服半钱,乳香汤送下。

  5、舌上出血。窍如针孔。有紫金沙(即露蜂房顶上实处)一两、贝母四钱、卢会三钱,共研为末,加蜜和丸子,如雷丸大。每服一丸,加水一小碗,煎至五成,温服。如吐血,则用温酒调服。

  6、吐血、鼻血。治方同上。

  7、崩中漏下。用蜂房末三指撮,温酒服下,极效。

  8、小儿下痢。赤白痢。用蜂房烧末,水送服五分。

  9、小儿咳嗽。用蜂房二两,洗净烧研。每服一、二分,米汤送下。

  10、二便不爱。用蜂房烧末,酒送服二、三钱。一天服二次。

  11、阴萎。用蜂房烧末,新汲井水送服二钱。

  12、绦虫、蛔虫病。用蜂房烧存性。酒送服一匙,虫即死出。

  13、乳石热毒(闷,头痛口干,小便浑浊,赤少)。用蜂房煮汁五合服

  下。乳石末从小便中排出。极效。

  14、头上疮癣。有蜂房研为末,调猪油涂搽。

  15、妇女妒乳(乳痈,汁不出,内结成肿,即为妒乳)。用蜂房烧灰,研为末。每服二钱,以水一小碗,煎至六成,去渣,温服。

  16、蜂螫肿痛。用蜂房研为还想,调猪油敷涂。用蜂房煎水洗痛处亦可。

  艺翁释名土蜂、细腰蜂、蜾赢、蒲芦。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久聋、咳嗽逆境,疗鼻窒,治呕逆。

  虫白蜡释名甘、温、无毒。

  气味主治生肌止血,定痛补虚,续筋接骨。

  螳螂桑螵蛸释名刀螂,拒斧、不过。其子房名螵蛸、蝉蛸、致神、野狐鼻涕。

  气味(桑螵蛸)咸、甘、平、无毒。

  主治1、遗精白浊,盗汗虚劳。用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盐汤磅送下。

  2、小便不通。用桑螵蛸(炙黄)三十枚、黄芩二两,水煎,分二次服下。

  3、妊娠遗尿不禁。用桑螵蛸十二枚。研为末,分二次服,米汤送下。

  4、咽喉肿塞。用桑上螳螂窠一两,烧灰。马屁勃半两,研匀,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煎犀角汤送下。

  蚕释名自死乾名白僵蚕。

  气味咸、辛、平、无毒。

  主治1、小儿惊风。用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各一钱,微泡为末。每服三分至半钱,以姜汤调灌。甚效。

  2、风痰喘嗽,夜不能卧。用白僵蚕(炒过,研细)、好茶末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五钱,临睡时开水泡服。

  3、喉风喉痹。用白僵蚕(炒)、白矾(半生半烧),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自然姜汁调灌,吐出顽痰,即效。小儿服,则加少许薄荷、生姜同调。又方:上方加白梅肉和成丸子棉裹含咽。又方:用白僵蚕(炒)

  半两、生甘草一钱,共研为末,姜汁调服,涎出立愈。又方:用白僵蚕二十枚、乳香一分,共捣研为末,每取一钱烧烟。熏入喉中,涎出即愈。

  4、偏正头风,夹头风,两穴太阳痛。用白僵蚕为末,葱茶调服一匙。

  又方:用白僵蚕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临卧时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5、突然头痛。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二钱,熟水送下。

  6、风虫牙痛。用白僵蚕(炒)、蚕蜕纸(烧),等分为末擦痛处,等一会,用盐汤嗽口。

  7、疟疾不止。用白僵蚕(直者)一个,切作七段,棉裹为丸,朱砂为衣。一次服,桃李枝七寸,煎汤送下。

  8、腹内龟病。人间龟病不堪言,肚里生成硬似砖,自死僵蚕白马尿,不过时刻软如棉。极效。

  9、脸上黑斑。用白僵蚕末,水调涂搽。

  10、隐疹风疮。用白僵蚕焙过。研为末,酒送服一钱。

  11、丹毒(从背上、两胁发起)。用白僵蚕十多枚和慎火草捣涂。

  12、小儿口疮(口中通白)。用白僵蚕炒黄,拭去黄肉毛,研为末,调蜜敷涂。立效。

  13、小儿鳞体(皮肤如蛇皮鳞甲之状,亦称胎垢工蛇体)。用白僵蚕,去嘴,研为末,煎汤洗浴。方中亦可加蛇蜕。

  14、项上瘰疬。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五分,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15、刀斧伤。用白僵蚕炒黄,研末,敷涂。

  16、乳汁不通。用白僵蚕末二钱,酒送服。过一会,再服芝麻茶一碗,即通。

  17、崩中下血。用白僵蚕、衣中白鱼,等分为末,水冲服。一天服二次。

  18、小儿疳瘦、有蛔虫寄生。用蚕肾三末饮服。

  19、大小便血,淋沥疼痛。用茧、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并炒,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20、妇血崩。治方同上。

  21、开展谋高分子。用蚕蜕烧灰三钱,加轻粉、乳得少许,先以温浆水洗净患处,再敷药末。

  22、吐血不止。用蚕蜕纸烧存性,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实大,放口中含化咽津。

  23、小便涩痛或通。用蚕蜕烧存性,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4、妇妇断产。用蚕蜕纸一尺,烧为末,酒送服,终身不产。

  原蚕释名晚蚕、魏蚕、夏蚕、热蚕。

  气味原蚕沙:甘、辛、温、无毒。

  雄原蚕蛾:咸、温、有小毒。

  主治雄原蚕蛾:1、阳萎。用蚕蛾二升,去头、翅、足,炒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服一丸。如觉药力过猛。服菖蒲酒可以抑制。

  2、遗精白浊。用晚蚕蛾焙干,去翅足,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四十丸,淡盐汤送下。引丸易腐湿。应常以火烘。

  3、血淋疼痛。用晚蚕蛾研为末,热酒送服二钱。

  4、止血生肌(治刀斧伤)。晚蚕蛾炒为末,敷涂伤处。

  原蚕沙:(按蚕的粪便)

  1、半身不遂。用蚕沙两袋,蒸熟,交替熨患处,同时以羊肚,粳米煮

  粥吃,并吃蚕沙一枚。

  2、消渴饮水。用晚蚕沙焙干为末,每服二钱,冷水送下。

  3、妇女血崩。用蚕沙为末,酒送服三钱。

  4、月经久闭。用蚕沙四两,在砂锅内炒成半黄色,加酒一壶煮沸,澄去沙。每温服一碗即通。

  5、跌打损伤。用蚕沙四两(炒黄)、绿豆粉四两(炒黄)、枯矾二两四钱,共研为末,调醋敷涂,以布条包好。换药三、四次即愈。

  九香虫释名黑兜虫。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元阳不足。用九香虫一两(半生焙),车前子(微炒)、陈桔皮各四钱,白术(焙)五钱,杜仲(酥炙)八钱,人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钱五分,以盐开水或盐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

  樗鸡释名红娘子、灰花蛾。

  气味苦、平、有小毒。(不可近目)

  主治1、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用樗鸡六十枚,大黄、皂荚、葶苈各一两,巴豆一百二十枚,共研为末,加枣肉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棉裹塞阴道内,三日取出。每日以鸡蛋三枚、胡椒末二分,同炒吃,酒送下。久则子宫变暖。

  2、瘰疬结核。用樗鸡十四枚,乳香、砒霜各一钱,硇砂残半,黄丹五分,共研为末,加糯米粥和药作饼,贴患处。一月病愈。

  3、横痃便毒。用鸡蛋一个,开孔,放入樗鸡六个,纸饮煨熟。去樗鸡,只吃鸡蛋,酒送下。

  斑蝥释名斑猫、蝥虫、龙蚝、斑蚝。

  气味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1、瘰疬不消。用斑蝥一个,去翅足,以粟一升,去粟,加薄荷四两,共研为末,。以乌鸡蛋调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空心服,用茶送下三丸;加至五丸后,每日减服一丸;减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以消为度。

  又方:用斑蝥一枚。去翅足,微炙,空腹时节浆水或蜜水一碗送服。病重者服至七枚可愈。

  2、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用斑蝥研为末,加蒜捣如膏药,调水贴患处。不久脓出,即去药。

  3、疔肿拔根。用斑蝥一枚捻破,在疮上划成米字形开口后,即将斑蝥封住,不久出根。

  4、积年癣疮。用斑蝥半两,微炒为末,调蜜敷涂。又方;用斑蝥七个,醋浸,露一夜,搽患处。

  5、疣痔黑子。用斑取得三个、砒霜少许、糯米五钱,同炒黄,去米,加蒜一个,捣烂点疣痔上。

  6、妊娠胎死。用斑蝥一枚,烧过,研为末,水送服,即下。

  芫青释名青娘子。

  气味辛、微温、有毒。

  主治主疝气,利小便,水有瘰疬,下痰结,治耳聋目翳,制犬伤毒。余功同斑蝥。

  葛上亭长释名气味辛、微温、有毒。

  主治通血闭、症块、鬼胎,余功同斑蝥。

  地胆释名芫青、青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宣拔瘰疬,治疝积疼痛,余功同斑蝥。

  蜘蛛释名次气味微寒、有小毒。

  主治1、婴儿口噤,不能吮乳,用蜘蛛一枚,去足,炙焦,研为末,加猪乳一合,和匀,分三次慢慢灌服。极效。

  2、泄痢脱肛,用大蜘蛛一个,瓠叶两重,包扎定,烧存性,加黄丹少许,共研为末。先以白矾葱椒煎汤洗,揩干后,再以药末摊布上,把脱肠轻轻托上收进。

  3、走马牙疳,出血用臭。用蜘蛛一枚、铜绿半钱、麝香少许,捣匀,擦患处。

  4、颏下结核。用大蜘蛛不拘多少,好酒泡过,研烂,去渣,临卧时饮服。有效。

  5、瘰疬结核。用大蜘蛛五枚,晒干,去足,研细,调油涂搽。一天二次。

  6、疔肿拔根。用蜘蛛捣烂,和醋。先把疔肿四围挑出血令根稍露,然

  后敷药。干了就换,经一日夜,根即拔出。

  7、虫、蛇、蜈蚣等咬伤。用蜘蛛研汁敷涂,有效。

  8、一切恶疮。用蜘蛛晒干,研为还想,加轻粉、麻油涂搽。

  9、吐血。用蜘蛛风炒黄,研为末,酒送服。

  壁钱释名壁镜。

  气味无毒。

  主治1、喉痹乳蛾。用墙上壁钱七个,内要活蛛二枚,以白矾(一块约重七分)化开,一起烧存性,出火毒后研为末,吹入喉中,能治重病。忌食热肉、硬物。

  2、小儿呕逆。用壁钱虫窠幕(壁茧)十多枚,煮汁饮服。

  3、产后咳逆不止。用壁茧三、五个,煎汁细细饮服。

  4、疮口不收。用壁茧频频敷贴。

  5、虫牙疼痛。把乳香放壁茧内,烧存性,填入牙孔中。

  蝎释名主簿虫、杜白、虿尾虫。

  气味甘、辛、平、有毒。

  主治1、小儿脐风(初生儿断脐后伤风湿,唇青、口撮、出白沫,不吸乳)。

  用全蝎二十一个,酒炙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二、三分,用金银煎汤调下。

  2、慢脾惊风(小儿久病或吐泻后生惊,转成慢脾)。用蝎梢一两,研为末,酒调匀,填入一枚挖空的石榴中,盖好,放文火粘搅熬成膏。取出放冷,每服二、三分,金银薄荷汤调下。又方;用全蝎、白术、麻黄(去节),等分末。二岁以下小儿,每服二、三分;三岁以上小儿,每

  服半钱,薄荷汤送下。

  3、天钓惊风,翻眼向上。用干蝎全者一个(瓦炒),好朱砂约三粒绿豆大。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另以朱砂少许,同酒化服一丸,立愈。

  4、风淫湿痹(手足不举,筋节挛疼)。用全蝎七个、瓦炒,加麝香三分,研匀。空心时,以酒三碗调服。如不见效,可再次服药。

  5、肾气冷痛(肾脏虚冷,气攻脐腹,两办疼痛)。用干蝎七钱半,焙为末,以酒及童便各厂长中,煎如稠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6、、小肠疝气。和小全蝎焙为末,每发时服一钱,加麝香一、二分,温酒调服。过一会,再服一次,极效。

  7、肾虚耳聋。用小蝎四十九个、生姜(如蝎大)四十九片,同炒至姜干,研为末,温酒送服。至一、二更时,再服一次,醉不妨。次日耳中如闻笙簧声,即为有效。

  8、脓耳疼痛。用蝎梢七枚,去毒,焙干,加麝香半钱,研为末,挑少许入耳中。日夜三、四次,以愈为度。

  9、偏正头风。用全蝎二十一个、地龙六条、土狗三个、五倍子五钱,共研为末,酒调匀,摊贴太阳穴上。

  10、风牙疼痛。用全蝎三个、蜂房二钱,炒,研细,擦痛处。

  11、肠风下血。用干蝎(炒)、白矾(烧)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米汤送下。

  12、诸痔发痒。用全蝎不拘多少,烧烟熏痒处,即效。

  13、诸疮毒肿,用全蝎七枚、栀子七个,以麻油煎黑,去渣,加黄蜡化成膏敷涂患处。

  水蛭释名至掌。大者名马蜞、马蛭、马蟥、马鳖。

  气味咸、苦、平、有毒。

  主治1、产后血晕(血结于胸中,或偏于少腹,或连于胁肋)。用水蛭(炒)、虫(去翅足,炒)、没药、麝香各一钱,共研为末,以四物汤调下。敌

  国下痛止拍,仍须服四物汤。

  2、跌打损伤(辨血凝滞,心腹胀痛,大小便不通)。用红蛭(石灰烽黄)半两,大黄、牵牛头末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当排出恶血,以尽为度。此方名“夺命散”。

  3、坠跌内伤。用水蛭、麝香各一两,锉碎,烧出烟,研为末。酒磅服一钱,当有积血排下。

  4、红白毒肿。用水蛭十余枚令咂病处,取皮皱肉白为效。冬月朊蛭,地中掘取,养暖水中,令活动。先将患者痛处的皮肤擦净,然后用竹筒装水蛭合上,不久,水蛭吸满人血自脱,如须多吸,另换新蛭。

  蛆释名蛆是蝇的幼虫。

  气味寒、无毒。

  主治1、一切疳疾。在六月间取粪坑听蛆淘净,封竹筒中,干后研末。每服一、二钱,加麝香少许,米汤送服。又方:用淘米水泡蛆一天,逐日换汁,再以清水三天,也是逐日换汁,然后晒干火焙为末,加黄连末等分。

  每半两配麝香五分,一起和猪胆汁调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汤送下。极效。

  2、小儿痹积。用蛆洗泡后晒干,研为末,加甘草末少许,拌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至七丸,米汤送下,甚效。

  3、热痢吐食(因服热药所致)。取粪蛆用流水洗净,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蛴螬释名地蚕、乳齐、应条。

  气味咸、微温、有毒。

  主治1、小儿脐疮。用蛴螬研末敷涂。数次可愈。

  2、小儿唇紧。用蛴螬研末,猪油调搽。

  3、丹毒。用蛴螬捣烂敷涂。

  4、痈疽痔漏。用蛴螬研末敷涂。每天一次。

  5、断酒不饮,用蛴螬研末,酒送服。

  6、目中翳障。有蛴螬捣取滇,滴眼中。

  蚱蝉释名调、齐女。

  气味咸、甘、寒、无毒。

  主治1、百日发惊。用蚱蝉(去翅足,炙过)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二分,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2、破伤风病(角弓反张)。用秋蝉一个、地肤子(炒)八分、麝香少许,共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3、头负疼痛。用蚱蝉二个,生研,加乳香、朱砂各半分,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用一丸,随头所在的一侧纳入鼻中,以出黄水为有效。

  蝉蜕释名蝉壳、枯蝉、腹、金牛儿。

  气味气味咸、甘、寒、无毒。

  咸、甘、寒、无毒。

  主治1、小儿夜啼。用蝉蜕四十九个,去前截,以后截研为末,分四次服,钩藤汤调下。

  2、小儿天吊(头目卯视,痰塞内热)。用金牛儿(即蝉蜕)在浆水中煮一天,晒干,研为末。每服二、三分,冷水调下。

  3、小儿初生、口噤不乳。用蝉蜕十数枚、全蝎(去毒)十数枚,共研为末,加轻粉末少许,乳汁调匀灌下。

  4、破伤风病(发热)。用蝉蜕炒过,研为末,酒送服一钱,极效。又

  方:用蜕研为末,加葱涎调匀,涂破处,流出恶水,立效。此方名“追风散”。

  5、皮肤风痒。用蝉蜕为末,每服一钱,羊肝煎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6、痘后目翳。用蝉蜕为末,每服一钱,羊肝煎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7、耳出脓。用蝉蜕半两(烧存性)、麝香半钱(炒),共研为末,棉裹塞耳中,追出恶物,即效。

  8、小儿阴肿(多因坐地风袭,或为虫蚁所伤)。用蝉蜕半两,煎水洗,同时服五苓散,即肿消痛止。

  9、胃热吐食,用蝉蜕五十个(去泥)、滑石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碗,加蜜调服,此方名“清膈散”

  10、疔疮毒肿。用蝉蜕炒为末,蜜水调服一钱,另以唾液调末,涂搽患处。

  蜣螂释名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

  气味气味咸、寒、有毒。

  主治1、小儿惊风(不拘急、慢均适用)。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服。

  2、小儿疳疾。用土裹蜣螂煨熟。吃下。

  3、小儿重舌。有蜣螂烧成末,唾液和匀敷舌上。

  4、赤白痢(包括噤口痢及泄泻)。有蜣螂烧研为末。每用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用黄酒调服。立效。此方名“黑牛散”。

  5、大肠蜕肛。用蜣螂烧存性,研为末,加阔步片研匀,敷肛上托入,即愈。

  6、大小便不通,用夏天收集、阴干的蜣螂一个,放净砖上,四面以灰火烘干,当腰切断。大便不通,用上截;小便不通。用下截,二便不通,用全部。各研为末,水送服。

  7、小便血淋。用蜣螂研为末,水冲服。“8、痔泥土出水。用蜣、螂一个阴干,加冲片少许,研为细末,搓纸捻蘸末塞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即愈。又方:用蜣螂焙干,研为末,先以矾汤洗过,再加药末敷贴。

  9、疔肿恶疮。生取蜣螂一个,在蜜汤中浸死,瓦上焙焦为末。先用针烧过,把疮肿挑破,然后用醋调药末敷涂。

  10、无名恶疮。用死蜣螂捣汁敷涂。

  天牛释名天水牛、八角儿。一角者名独角仙。

  气味有毒。

  主治疟疾寒热,小儿急惊,疔肿闱斑等。

  蝼蛄释名蟪蛄、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土狗。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1、水肿病(腹满,喘急,不能安卧)。用蝼蛄五枚,焙干为末,饭前用开水送服一钱,以小便通畅为效,加甘遂末一钱、商陆汁一匙,忌盐一百日。又方:不便不通者,用蝼蛄下截焙研,水磁服半钱,立通。又方:用蝼蛄一个、葡萄心七个,捣烂,露一夜,晒干,共研为末,酒送服。又方:夏季收集蝼蛄阴干,分头、腹、尾,焙过收存,治上身水肿,用头末七个;治身体中部水肿,用腹末七个;治下身水肿,用尾末七个,饭前服,酒送下。

  2、大腹水肿。用蝼蛄炙热,每天吃十个。又方:用大戟、芫花、甘遂、大黄各三钱,共研为末。以蝼蛄七个,加捣烂的葱,在新瓦上焙干,去掉翅足,每个剪作左右两半。退左侧水肿时,即以虫的左侧七片焙研加上述的药末二钱,黎明时,用淡竹叶、天门冬煎激发调服。三天后,照这种方法服虫的右侧七片。

  3、鼻消水(头面乳肿较重)。用蝼蛄一个。轻粉二分半,共研为末,每次取少计,入鼻中,以黄水出尽为效。

  4、石淋用痛。用蝼蛄七个、盐二两,在新瓦上焙干,研为末。每服一

  匙,温酒送下。

  5、大小便不通。用蝼蛄、蜣螂各七个,男取虫头,女取虫身,瓦上焙焦,研为末。以樗皮煎汁送服。极效。

  6、胞衣不下。用归蝼蛄一个,水煎开二十次,灌入即下。

  7、牙齿疼痛。用蝼蛄一个,裹旧糟中,湿纸包好煨焦,去糟,研末敷患处。

  萤火释名夜光、熠、景天、救火,据火、挟火。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明目,疗青盲,治小儿火疮伤等。

  衣鱼释名白鱼、壁鱼、蠹鱼。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1、小儿天吊(眼向上翻)。用衣鱼干十个、湿者五个,加乳汁研匀灌下。

  2、小儿疾。用衣鱼七个、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温服。此方名“白鱼散”。

  3、目中浮翳。取书中衣鱼末,点少许在翳上。一天点二次。

  4、小便不通。有衣鱼、浓石乱发,等分为散。每服半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白鱼散”。

  鼠妇

  释名鼠负、负蟠、鼠姑、鼠粘,湿生虫、地鸡,地虱。

  气味气味酸、温、无毒。

  主治1、产妇尿秘。用鼠妇七个,熬过,研为末,酒送服。

  2、撮口脐风。用鼠妇捣烂,绞取汁少许灌取。

  3、风牙疼痛。用鼠妇、巴豆仁、胡椒各一枚,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棉裹一丸咬住,涎出吐去。有奇效。

  蔗虫释名地鳖、土鳖、过街。

  气味气味咸、寒、有毒。

  主治1、产后腹痛(有干血)。用蔗虫二十个(去足)、桃仁二十枚、大黄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捣匀,分作四丸。每取一丸,以酒一升,煮成二合,温服。下血愈。此方名“大内蔗虫丸”。

  2、木舌肿强(塞口,治甚险)。有蔗虫(炙)五个、食盐半两,共研为末,在水二碗中煎开多次,随时热含吐涎,直至病愈。

  3、折伤接骨。用蔗虫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三钱,接骨有特效。

  又方,用生蔗虫捣出汁。酒送服,又方:用蔗虫六钱隔纸,砂锅内焙干;自然铜二两,火煅过,醋淬七闪,两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

  伤在上方,饭后服;伤在下方饭前服。有特效。又方:用蔗虫一个,阴干临时研末入药,先用乳香、没药、龙骨、自然铜、火煅醋淬后,各取等分,加麝香少许,共研为末。每次取三分,与蔗虫末拌匀,酒调服。

  服药前要所折的部位整理好,否则接骨不能复原。

  蜚蠊释名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香娘子。

  气味咸、寒、有毒。

  主治

  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

  蜚虻释名虻虫气味苦、微寒、有毒。

  主治1、蛇螫血出。取虻虫初食牛马血腹满者二十个,烧过,研为末,开水送服。

  2、因病去胎。用虻虫十个,炙过,研为末,酒送服,胎即下。

  3、跌坠瘀血。用虻虫二十个、牡丹皮一两,共研为末,酒送服一匙,血即化为水。若骨节中有宿血。则两味取等量。

  蟾蜍释名促秋、秋施、菊促、苦龙、何皮、癞蛤蟆。

  气味气味蟾酥:甘辛、温、有毒。

  辛、凉、微毒。

  主治1、腹中冷癖(逆害饮食,两胁痞满,按之鸣转)。用大蟾蜍一个,去皮肠,切成小块,加硭硝(体强者一升,中等者七合体弱者五合),以水七升,煮成四升,一次服下,以得泻为度。

  2、小儿疳积(疳积腹大。黄瘦骨立,头生疮疖)。用立秋后大蟾蜍,去首、足肠,涂上清油,在瓦上炙熟吃下,有积秽排出。连吃五、六个,一月这后,形容改变,疗效显著。

  3、五疳八痢(面黄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用大干蟾蜍一个(烧存性)、皂角(去皮弦)一钱(烧存性)、蛤粉(水飞)三钱、麝香一钱,共研为末,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五疳保童丸”。

  4、走马牙疳,浸蚀口鼻。用干蟾蜍裹黄泥中煅过,取二钱产,加黄连二钱半、青黛残、麝香少许,共研为末,敷患处。

  5、小儿口疮。蓐疮。用夏季蟾蜍炙过,研为末,敷患处。

  6、一切湿疮。用蟾蜍烧灰,调猪油涂搽。

  7、小儿癣疮。治方同上。

  8、附骨坏疮(脓汁不断,或骨从疮孔中露出,久治不愈)。和大蟾蜍一个、乱头发如鸡蛋大一团、猪油四两,煎枯,去渣,凝成膏药,先以桑根皮、乌头煎汤冼疮,,再用干煅过的龙骨末,撒在疮的四周,最后以膏药敷上贴好。

  9、肿毒初起。用大蟾蜍一个剁碎,和炒石灰一起,研如泥敷涂。频频换药。

  10、破伤风病。用蟾蜍二两半(切剁如泥)、加花椒一两,同酒炒熟,再加酒二两半,温服。不久,通身出汗,极效。

  11、折伤接骨。用大蟾蜍生研如泥,敷涂伤处,外用竹片包好捆稳。

  12、大肠痔疾。用蟾蜍一个,泥封固,火上煅存性,研为末;另取猪大一截,扎定两头,煮熟切碎,蘸蟾末吃下。如此几次,痔疮自落。

  蟾酥:(蟾蜍的眉间白汁,按:即蟾蜍耳上腺及皮肤腺的分泌物):1、拔取疔毒。用蟾酥调白面、黄丹用成丸子,如麦粒大,插入疮中,同时以水和丸成膏贴疮上。

  2、疔疮恶肿。用蟾酥一钱、巴豆四枚,捣烂,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姜汤送下。地定会,以以蓄根、黄荆子研,酒半碗饮服促进药力。四、五次后,可食粥补身体。

  3、一切疮毒。用蟾酥一钱、白面二钱、朱砂少许,加水调成丸子,如麦粒大。每用一丸,水送服。如疮势紧急,用葱汤送服五、七锭亦可。

  汗出即愈。

  4、喉痹乳蛾。用蟾枚、草乌尖末,皂角末等分,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每研一丸点患处,极有效。

  5、一切齿痛。用蟾枚少许点前处即止。

  6、破伤风。用蟾酥二钱,水调成糊,加干蝎(酒炒)、天麻各半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在。每服一至二丸,豆淋酒送下。

  蛤蟆

  释名惊蟆。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1、风热邪病。用蛤蟆(烧灰)、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极效。

  2、瘰疬溃烂,用黑色蛤蟆一个,去肠,火焙,研为末,调油敷涂。

  3、头上软疖。用蛤蟆剥皮贴患处,收毒即愈。

  4、蝮蛇螫伤。用生蛤蟆一个,捣烂敷伤处。

  蛙释名长股、田鸡、青鸡、坐鱼、蛤鱼。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1、水肿。用活蛙三个,每个口内放一铜钱,钱上涂黄连末少许;另取猪肚一个,以茶油洗净后,包蛙在其中,扎好,煮一会取出,去掉蛙的皮、肠,只吃蛙肉和猪肚,酒磁定。忌食酸、咸、鱼、面、鸡、鹅、羊肉,宜吃猪、鸭。此方名“蛤馔”。

  2、水蛊腹在。动有水声,皮肤变黑。用干青蛙二个,以油炒干;蝼蛄七枚,炒过;苦戎芦半两,炒过。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三服可愈。

  3、毒痢噤口。用青蛙一个,连肠肚捣碎,瓦上烘热,加麝香五分,作饼贴脐上,气通后即能进食。

  4、诸痔疼痛。用青蛙一个,烧存性,研为末,加米糕作丸,如梧子大。

  每空腹时,先吃饭二匙,再服药十五丸,枳壳汤送下。

  5、恶疮如眼(上高下深,颗颗累垂如眼,顶上露出舌状物,毒孔透里)。

  用蛙皮烧存性,研为末,蜜水调匀敷患处。

  蝌蚪释名活师、活东、玄鱼、悬针、水仙子、蛤蟆台。

  气味主治1、热疮、疥疮。用蝌蚪捣烂敷涂。

  2、染须发。用蝌蚪、黑桑椹各半斤瓶中封固,百日化泥,取涂须发,永黑如漆。

  蜈蚣释名蒺藜、蛆、天龙。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1、小儿撮口(舌上有疮,如粟米大)。用生蜈蚣捣汁敷涂。

  2、小儿急惊。用蜈蚣一条(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加乳汁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按病几年龄。每岁服一丸,乳汁送下。

  3、天吊惊风(目久不下,眼见白睛,角弓反张,不能出声)。用大蜈蚣一条,去头足,油炙,以竹刀劈为左右两半,研为末,各半加麝香五分。用时,以左半药末吹入左鼻,以右半药末吹入右鼻,但都只吹少许,不可过多。若眼末下,可再吹入少量,服下即止。

  4、破伤风。用蜈蚣研末擦牙,吐出涎沫即愈。又主:用蜈蚣头、乌头尖、附子底、蝎梢,等分为末。每用一分至三分,热酒灌服。另以药末敷患处,出汗即愈。

  5、口眼歪斜,口内麻木。用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都要去掉头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钱。各药一起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一钱,热水调下。一天服一次。

  6、蝮蛇螫伤。用蜈蚣研末敷涂。

  7、天蛇头疮(生手指头上)。用蜈蚣一条,烧因熏一、二次即愈。或研蜈蚣为末,调猪胆汁敷涂8、丹毒瘤肿。用蜈蚣一条、白矾如皂角子大一块、雷丸一个、百部二钱,共研不末,调醋敷涂。

  9、瘰疬溃疮。用茶和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

  净患处。再将药末敷上。

  10、耳出脓。用蜈蚣研末吹耳内。

  11、小儿秃疮。用大蜈蚣一条、盐一发,放油内浸七天,取油涂搽,即效。

  12、痔疮疼痛。用赤足蜈蚣焙为末,加片脑少许,调好敷涂。又方:用蜈蚣三、国条,浸入煮开一、二次的香油中,再加五倍子末二、三钱,瓶封收存。在痔痛不可忍时,取油点涂,即时痛止。

  13、腹大如箕。用蜈蚣三、五条,酒炙过,研为末。每服一钱,分为两份,分别装入两个开孔的鸡蛋内,搅匀,封好,煮熟吃下。一天一次,连进三服可愈。

  14、脚吐转筋。用蜈蚣烧为末,调猪油涂搽。

  蚯蚓释名蜮蚓、劬闰、坚蚕、阮善。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主治1、伤寒热结。用大蚓半斤,去泥,以人尿煮汁饮服。或以生蚓绞汁服亦可。

  2、诸疟烦热。用生蚯蚓四条,洗净,研如泥,加生姜汁少许,薄荷汁少许,蜜一匙,水调服。

  3、小便不通。和蚯蚓捣烂,浸水中,滤取浓汁半碗服下,立通。

  4、老人尿闭。用蚯蚓、茴香等分,捣汁饮服。即愈。

  5、小儿急惊。用生蚯蚓一研烂,加五福化毒丹一丸,同研。以薄荷汤少许化五。此方名“五福丸”

  6、小儿慢惊。用乳香半钱、胡粉一钱,研匀,加活蚯蚓捏去土,捣烂,和药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七至十五丸,葱白煎汤送下。此方名“乳香丸”

  7、小儿阴囊肿大。用蚯蚓连土为末,调唾液敷涂。

  8、手足肿痛欲断。用蚯蚓三升、加水五升,绞汁二升半,服下。

  9、风热头痛。用蚯蚓炒过,研细,加姜汁、半夏饼、赤茯苓,各药等分为末。每取三分至五分,以生姜荆芥汤送服。

  10、偏正头痛。用蚯蚓(去土,焙干)、乳香,等分为末。每取三分作

  纸捻烧出烟,以鼻嗅入。

  11、风赤眼痛。用蚯蚓十条,炙为末,每服三钱,茶送下。

  12、齿缝出血用蚯蚓末、枯矾各一钱,麝香少许,研匀,搽患处。

  13、木舌肿满。用蝗蚓一条擦盐化出水,涂舌上。肿满渐消。

  14、咽喉肿痛。不能下食。用蚯蚓十四条捣烂,涂喉外,另以一条着盐化水,加蜜少许内服。

  15、鼻中息肉。用蚯蚓(炒)一分、皂荚一挺,共研为末,调蜜涂患处,清水滴尽即愈。

  16、耳出脓。用生蚯蚓、釜上墨、生猪油,等分研匀,加葱汁作成挺子,棉裹塞耳内,又方:用蚯蚓研末吹耳内。

  17、耳中耵聍干结不出。用蚯蚓包在葱叶,中,取化出来的水滴耳令满。

  数次之后,即可把干结物挑出。

  18、瘰疬溃烂。先用荆芥根上段煎汤温洗,在疮破紫黑处,针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然后用黎明时收集的蚯蚓一把,放炭火上烧红为末。每一匙加乳香、没药、轻粉各半钱,穿山甲九片,炙为末,调油敷涂患处。

  用特效。

  19、阳症脱肛。用荆芥、生姜煎汤洗患处后,即取蚯蚓(去土)一两、相硝二钱研为末,调油敷涂。

  20、对口毒辣疮(已出脓者)。用韭地蚯蚓捣烂,凉水调匀敷涂。每天换药三、四次。

  21、口舌糜疮。用蚯蚓、吴茱萸研为末,调醋和生面涂足心,有效。

  蜗牛释名称俞、山蜗牛、蜗赢、蜒蚰赢、土牛儿。

  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1、小便不通。用蜗牛捣烂贴脐下,以手摩擦。加麝香少许更好。

  2、大肠脱胎换骨肛。用蜗牛一两烧灰,调猪油敷涂,立缩。又方;用干蜗牛一百个,炒研。每取一钱,以飞过赤汁的磁石末五钱,加水一碗,煎成半碗,调药服下。

  3、痔疮肿痛。用蜗牛浸油涂搽,或烧过研末敷涂。又方:用蜗牛一个,加麝香少许,装碗中,次日取碗中液汁涂搽。

  4、背疮初起。有活蜗牛二百个、加水一碗,封瓶中一夜,取涎水调蛤粉敷疮上。每天十多次,热痛渐止,疮亦渐愈。

  5、瘰疬末溃。用连壳蜗年哐个、丁香七粒,一起烧过,研不末,敷贴患处。

  6、瘰疬已溃。用蜗牛牛烧研,加轻粉少许,调猪脊髓涂搽。

  7、喉痹肿塞。用蜗牛棉裹,水浸,放口中含咽,不久即通。

  8、耳肋痄肿及喉部诸肿。用蜗牛同面研末敷涂。

  9、脸上毒辣疮。用蜗牛一、二个,加酱少许,共捣烂摊纸上,贴患处。

  纸上留一小孔透气,极效。

  10、赤白翳膜。用生蜗牛一个,加丹砂末,在火上炙沸,以棉球蘸汁涂眼中。一天服二次。

  11、鼻血不止。和蜗牛一个焙干,乌贼骨半钱,共研为末,吹鼻内。

  12、撮口脐风。和蜗牛五个,去壳,研汁涂口,有效即止。又方:用蜗牛十个,去壳研烂,加莳鹋要半分,研匀涂搽,有效即止。

  13、耳聋闭……用蜗牛一两,石胆、钟乳粉各二钱半,共研为末,装产盒中,火煅过,加片脑少许。每以酒调药二、三分滴耳中,即愈。

  14、虫牙作痛。用蜗牛壳三十个烧过,研为末,每日擦痛处。

  蛞蝓释名陵蠡、土蜗、托胎虫、鼻涕虫、蜒蚰螺。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1、蜈蚣咬伤。用蛞蝓生捣敷涂。

  2、痔热肿痛。用大蛞蝓一个捣中泥,加龙脑三分、胭脂坯子半钱,敷患处。敷药前。以石薜煮水熏洗更好。

  3、脚胫烂疮。用蛞蝓十个,瓦上焙干,研为末,调油敷患处,立效。

  蛔虫释名人龙。

  气味大寒。

  主治1、多年风眼。用蛔虫五条,晒干,研为末,加腻粉一钱、石胆半钱,共研为末点眼。每日二、三次。

  2、一切冷瘘。和人吐蛔虫烧灰涂搽。涂前以甘草汤洗净患处。

  3、小儿赤眼(胎赤眼或风赤眼)。用小儿吐出的蛔虫二条,装磁盒中,纸封好,埋湿地内。过五天取出,收存汁水。每日以箸蘸汁点眼。此方名“玉箸煎”。

  介部水龟释名玄衣督邮。龟甲:神屋、败龟板、败将、漏天机。

  气味龟甲:甘、平、有毒。

  肉:甘、酸、温、无毒。

  主治龟甲:1、阴虚血弱。用龟甲(炙熟)、地黄(九蒸九晒)、黄蘖(盐水浸炒)、知母(酒炒)各四两,在石器内研为末,加猪脊髓和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温酒下。一方:与上方同,但去地黄,加五味子(炒)一两。

  2、疟疾不止。用龟甲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3、难产催生用龟甲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匙。又方:治经过三、五天还分娩不出以及女子交骨不开,用干龟壳一个(酥炙),妇女头发一把(烧灰),川芎、当归各一两。每取七钱水煎服。隔半小时左右,再服药一次,生胞死胎都能产下。

  4、肿毒初起。用龟甲一枚,烧过,研为末,酒送服四钱。

  5、小儿头疮。用龟甲烧灰敷涂。

  6、口、耳生疮。治方同上。

  7、臁疮朽臭。用生龟一个,取壳,醋炙黄,更煅存性,出火气后,加入轻粉、麝香。先用葱汤洗净患处,再搽药。

  肉:1、热气湿痹,腹内急热。用龟肉同五味煮食,微泄为效。

  2、筋骨疼痛。用乌龟一个,分作四脚,每用一脚,加天花粉、枸杞子

  各一钱二分,雄黄五分,麝香五分,槐花三钱,水一碗,煎服。

  3、多年咳嗽不愈。用生龟三个,照平常吃龟方法治净,去肠,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浸曲,酿秫米四升,常取饮服。

  4、下痢及泻血。用乌龟肉拌沙糖,和椒,炙煮吃下。多吃几效即愈。

  5、虚劳咯血。用葱、椒、酱油煮乌龟吃。

  6、年久痔漏。用乌龟二、三个,煮取肉,加茴香、葱酱,常吃,忌食糟、醋等热物。

  玳瑁释名气味(甲)甘、寒、无毒。

  主治1、预解痘毒。用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匀,取半合温服。一天服三次。在痘疮流行时服此,病未发则内消,病已发则减轻。

  2、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所致)。用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俣,加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和匀温服。

  3、锓风目泪(乃心肾虚热所致)用生青玳瑁、羚羊角各一两,石燕子一双,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送下。一天服一次。

  鳖释名团鱼、神守。

  气味鳖甲:咸、平、无毒。

  肉:甘、平、无毒。

  主治鳖甲:1、老疟劳疟。用鳖甲醋炙、研末,每服一匙,酒送下。隔夜一服,清早一服,病发时一服,加雄黄少许更有效。

  2、奔豚气痛,上冲心胜利。用鳖甲(醋炙)三两、亦三棱(煨)二两、桃仁(去皮尖)四两,加醋煎如糖浆,以瓶收存,每服半匙,空心服,酒送下。

  3、血瘕症癖(按:即肿瘤之类的病)。用鳖甲、琥珀、在黄,等分为末,酒送服二钱。不久即恶血排下。又方:用鳖甲以醛炙黄,研为末,每服一匙,牛乳一俣调下。每晨一次。

  4、妇女漏下。用鳖甲(醋炙)研为末,清酒送服一匙。一天服二次,又方:用干姜、鳖甲、诃黎勒皮,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每倾家荡产心服三十丸。一天服二次。

  5、妇女难产。用鳖甲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匙,即可产下。

  6、小儿疾。用鳖甲炙过,研为末。每服一钱,乳汁关下。一天服二次,亦可加蜜做成丸子服用。

  7、突然腰痛,不可俯仰。用鳖甲炙过,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8、沙石洒。用鳖甲醋炙过,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一。一天服三次,石出即愈。

  9、阴虚梦泄。用鳖甲烧过,研为末。每用三分,和酒半碗、童尿半碗、葱白七寸同煎,去葱,下午饮服。

  10、吐血不止。用鳖甲、蛤粉各一两,同炒至色黄,加熟地黄一两半,晒干,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后服茶送下。

  11、痈疽敛。用鳖甲烧存性研为末,掺敷患处。

  肉;1痃癖气块。以蚕沙一斗、桑柴灰一斗,水淋五次取汁,煮鳖一个如泥,去骨,再煮成膏,捣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一天服三次。

  2、寒湿脚气,痛不可忍。用鳖二个,加水二斗,煮成一斗,去鳖取汁,再加苍耳、苍术、寻风藤各半斤,煎至七升,去渣,乘热熏患处。待药水转温,再将患处浸洗。

  3、肺结核。用鳖一个,柴胡、前胡、贝母、知母、杏仁各五钱,同煮熟。去骨、甲、裙煮汁和丸,如梧子大。生前了三十丸,空心服,黄芪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团鱼丸”。

  蟹释名螃蟹、郭索、横行介士、无肠公子。雌名:博带。

  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杀莨菪毒,解鳝鱼毒、漆毒,治疟及黄疸,捣成膏兴疥疮、癣疮。捣出

  汁滴耳聋。

  牡蛎释名牡蛤、蛎蛤、古贲。

  气味咸、平、微寒、无毒。

  主治1、心脾气痛,有痰。用牡蛎煅成粉,酒送服二钱。

  2、疟疾寒热。用牡蛎粉、杜仲,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3、气虚盗汗。用牡蛎粉、杜仲,等分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4、产后盗汗。用牡蛎粉、麦麸(炒黄)等分。每服一钱,猪肉汤调下。

  5、消渴饮水。用黄泥封固牡蛎,煅赤,研为末。每服一钱,活鲫鱼煎汤调下。

  6、百合变渴(由伤寒转成百合病,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卧不卧,欲行不行,欲食不食,口苦,小便赤,一般服药则有吐泻,变成渴疾,久治不愈)。用牡蛎(熬)二两、栝楼根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米汤调下。一天服三次。

  7、病后常流鼻血。用牡蛎十分、石膏五分,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酒关下。亦可加蜜作丸子吃,一天三次。

  8、小便淋闭(服治血药无效者)。用牡蛎粉、黄蘖(炒),等分为末。

  每服一钱,小茄香汤送下。

  9、小便数多。用牡蛎五两,加小便三升,煎成二程式,分三次服。极效。

  10、梦遗便溏。用牡蛎粉。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11、阴囊水肿。用牡蛎煅粉二两、干姜(炮)一两,共研为末,冷水调糊敷上。不久,囊热如火。药干即换,至小便通畅末,冷水调糊敷上。

  不久,囊热如火。药干即换,至小便通畅为愈。又方:改冷水调糊为葱汁,白面同调。不儿不用干姜。

  12、月经不止。用牡蛎煅过研细。加米醋揉成团,再煅再研,加米醋调艾叶末熬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醋汤送下。

  13、刀伤出血。用牡蛎粉敷涂。

  14、痈肿初起。用牡蛎粉末调水涂搽。药干即换。

  15、瘰疬。用牡蛎煅过,研为末。取四两,加玄参末三两,和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尽除根。又方:瘰头疬不知已破未破,用牡蛎四两,甘草一两为末。每服一钱,饭后服,茶汤调下。其效极验。

  蚌释名气味(蚌粉,亦称蛤粉)咸、寒、无毒。

  主治1、痰饮咳嗽。用蛤粉在新瓦上炒红,加青黛少许,每服二钱,淡齑水(滴入麻油数点)调服。

  2、反胃吐食。用蛤粉二钱,和生姜汁一碗捣匀,米醋调服。不效再服。

  3、痰疽赤肿。用蛤粉调醋涂搽。药干即换。

  4、雀目、夜盲。用蛤粉三钱,研为末,水飞过,放入一片切开的猪肝中,扎定。以第二镒淘米水煮七分熟。另取蛤粉蘸食,以汁送下。一天一次。

  5、脚趾湿烂。用蛤粉干搽。极验。

  真珠释名珍珠、蚌珠。

  气味咸、甘、寒、无毒。

  主治1、安神。用真珠末如豆大一团。蜂蜜调服。一天服三次。

  2、妇女难产。用真珠末一两,酒送服。立产。

  3、胞衣不下。用真珠一两,研为末,苦酒送服。

  4、子死腹中。用真珠末二两,酒送服,立产。

  5、痘疮疔毒(不餐痘中有疔,病势极险)。用豌豆四址九粒(烧存性)、头发灰三分、真珠十四粒(炒研为末),一起和油胭脂同捣成膏。先将

  疮疔挑破,挤去恶血。取膏少许点上,疮变红活。此方名“四圣丹”。

  6、肝虚目暗,茫茫不见。用真珠末一两、白蜜二合、鲤鱼胆二枚,和匀,煎过,滤取汁,频频点眼。

  7、青盲眼。治方同上。

  8、目生顽翳。用真珠一两、地榆二两,加水二大碗煎干。取真珠放醋中浸五日,热水淘去醋气,研为细末。每取少许点眼,至愈为止。

  9、小儿中风,手足拘挛。用真珠末(水飞过)一两、石膏末一钱,,和匀,每取一钱,加水七分煎成四分,温服。一天服三次。

  石决明释名九孔螺。壳名千里光。

  气味(壳)咸、平、无毒。

  主治1、畏光。用石决明、黄菊花、甘草各一钱,水煎,冷后服。

  2、痘后目翳。用石决明火煅过,研为末,加谷精草等分,共研细,可烤猪肝蘸吃。

  3、肝虚目翳(气虚、血虚、肝虚,眼睛充血,夜如鸡啄,生出浮翳)。

  用石决明(烧成灰)、木贼(焙),等分为末。每取二钱,与姜、枣同用水煎,连渣服下。每天服三次。

  4、青盲、雀目。用石决明一两(烧存性)、加苍术三两(去皮),共研为末。每取三钱,放入切开的猪肝中,扎定,加水煎熟,乘热熏目,待转温后,食肝饮汁。

  5、小便淋症。用石决明去粗皮,研为末,水飞过。每服二钱,熟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淋中有软硬物,即加朽木末五分。

  海蛤释名气味苦、咸、平、无毒。

  主治

  1、水肿满。有海蛤、杏仁、汉防己、枣肉各二两、葶苈六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以有水排出为度。

  2、水肿发热,小便不能通。用海蛤、木通、猪苓、泽泻、滑石、黄葵子、桑白皮各一钱,灯心三分,水煎服。一天服二次。此方名“海蛤汤”。

  3、腹水肿肛,四肢枯瘦。用海蛤(煅成粉)、防己各七钱半,葶苈、赤茯苓、桑白皮各一两,陈桔皮、随李仁各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海蛤丸”。

  4、血痢内热。用海蛤粉二钱,蜜水调服。一天服二次。

  5、伤寒搐搦(汗出不止,手足抽筋)。用海蛤、川乌头各一两,穿山甲二两,共研为末,滴酒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捏扁,放足心下,外以葱白包住,扎好,在热水中浸脚,浸至膝部最好。水冷须换热。以遍身出汗为度。每隔三天,照此方治疗一次。

  6、中风瘫痪。治方同上。

  7、鼻血不止。用海蛤粉一两,筛七次,槐花半两,炒焦,一起研匀,每服一钱,水调下。

  蛤蜊释名气味肉:咸、冷、无毒。

  蛤蜊粉:咸、寒、无毒主治肉:润五脏,止消渴,开胃,治老癖。亦治寒热。妇女血块等。

  蛤蜊粉:1、气虚水肿。用大蒜十个捣成泥,加蛤蜊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开水送下。积水由小便排出,即愈。

  2、白浊遗精。用蛤蜊粉(煅)一斤、黄蘖(新瓦炒过)一斤,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有一百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3、雀目、青盲。有蛤昨粉炒黄,研为末,加油蜡化和做成丸子,如皂角子大,放入猪腰子中,扎定,蒸吃。一天吃一次。

  车渠释名海扇气味(壳)甘、咸、大寒、无毒。

  主治安神,解药毒及虫螫毒。加玳瑁等分,磨人乳服下贝子释名贝齿、白贝、海。

  气味咸、平、有毒。

  主治1、目花翳痛。有贝子一两,烧研成粉,加龙脑少许点眼。若有息肉,再加真珠末等分。

  2、鼻渊脓血。用贝子烧研,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大便不通。用贝子三个、甘遂一钱五分,共研为末,浆水调下,不久即通。

  4、小便不通。用贝子一对,一个生用,一个烧过,共研为末,温酒送服。

  5、下疳阴疮。用贝子三个,煅红,研为末,搽患处。

  淡菜释名壳菜、海、车海夫人。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腹内冷痛、结块、崩中带下,壮阳,止痢,消宿食,治瘿气。

  田螺释名气味肉:甘、大寒、无毒。

  壳:甘、平、无毒。

  主治1、消渴饮水(日夜不止,小便频数)。用田螺五升,在水一斗中浸一夜,渴即取此水饮用。每日换水及田螺一次。用田螺煮食饮汁亦可。

  2、肝热目赤。用大田螺七个,洗净,在水中养去泥秽。换水一升,再次浸洗,取出放碗中加盐少许。从壳内吸自然汁点眼。

  3、烂弦风眼。治方同上,但以铜绿代盐。

  4、酒醉不醒。用水中螺蚌加葱豉,煮食饮汁,即解。

  5、小便不通(腹胀如鼓)。用田螺一个、盐半匙,生捣,敷脐下一寸三分,即通。

  6、噤口痢。用大田螺二个,捣烂,加麝香三分作饼,烘热贴脐间半日,待热气下行即思饮食。

  7、脱肛(脱出三、五寸)。用大田螺二、三个,在井水中养三、四天,去泥,以黄连粉填入壳内。先作浓茶洗净肛门,然后用鸡乞求蘸壳内水汁,兴在脱肠上,随好以软布慢慢将肠头托入。

  8、反胃呕噎。用田螺洗净,养水中去泥,取出晒至半干,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藿香汤送下。用田螺烂壳研服亦可。

  9、水气浮肿。用大田螺、大蒜、四前子等分。捣在膏,摊贴脐上,水排出,肿即消。

  10、痔漏疼痛。用田螺一个,放入片脑一分,取汁水搽患处。搽前用冬瓜激发洗净痔漏。又方;用田螺一枚,针刺破后,加入白矾末,埋藏一夜,取出,以螺内汁水涂患处,立能止痛。

  11、腋下狐臭。用活田螺一个,塞入巴豆仁一粒,待壳内有水汁流出,即以搽患处。照此方坚待,狐臭可以断根。

  12、瘰疬溃破。用田螺连肉烧存性,调香油涂搽。

  13、疔疮恶肿。用田螺一个,塞入冰片,取汁水点疮上。

  壳:1、心脾痛。用田螺壳在松柴火为烧过,研为末,以乌沉汤、宽散之类调服二钱,此方名“水甲散”。

  2、小儿头疮。用田螺壳烧存性,调清油涂搽。

  3、小儿急惊。用多年的田螺壳烧灰。加麝香少许,水调匀,灌服。

  蜗螺释名螺蛳。烂壳名鬼眼睛。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1、黄疸、酒疸。用不螺蛳养去泥土。每天煮食饮汁,有效。

  2、黄疸吐血(病后,身、面皆黄,吐血很我,诸药不效)。用螺蛳十个,水漂去泥,捣烂,露一夜,称明时,取汁水取二、三次。血止即愈。

  3、五淋白浊。用螺蛳一碗,连壳炒热,加白酒三碗,煮成一碗,挑螺肉吃,即以所煮酒关定。数次即效。

  4、小儿脱肛。用螺蛳二、三升,铺在桶内,令小儿坐上,不久即愈。

  5、痘疹目翳。常吃水煮螺蛳,有效。

  6、突然咳嗽。用螺蛳壳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7、湿痰心痛。用白螺蛳壳洗净,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匙。立止。

  8、膈气疼痛。用陈白螺蛳烧过,研细,每服残,酒送下。甚效。

  9、龟头生疮。用年久螺蛳烧灰敷涂。

  10、汤火伤疮。用多年干白螺蛳壳煅过。研为末,调油敷搽。

  11、瘰疬已破。用土墙上白螺蛳壳为末,每日敷患处。

  12、痘疮不收。用螺蛳壳洗净,煅过,研为末,敷疮上。

  13、小儿哮疾。用南墙上年久螺蛳为末,下午加水调好,晚饭时吞服。

  14、小儿软疖。用墙上螺蛳壳烧灰,加倒挂尘等分,调油涂搽。

  菜部韭释名草钟乳、起阳草。

  气味韭:辛、微酸、温、涩、无毒。

  韭子:辛、甘、温、无毒。

  主治

  1、胸痹急痛(痛如锥刺,不能俯仰,自汗)。用生韭或根五斤,洗净捣汁服。

  2、阴阳易病(男子因房事不慎,引起阴部肿大,小腹绞痛,头重眼花)。

  用鼠尿十四粒、韭根一大把,同煮开,去渣,再煮开二次,温服,得汗即愈,无汗可再服一剂。

  3、伤寒劳复(按:指伤寒病后,身体未复原而性交,引起旧病复发)。

  治方同上。

  4、喘息欲绝。取韭汁一升饮下。

  5、盗汗。用韭根四十九根。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6、消渴。有徘苗或炒或作汤。日食三、五两,可加酱,但不可加盐。

  吃至十斤即见效。过了清明节,不宜此方。

  7、痢疾。多吃韭菜,作汤,煮粥,炒吃都行。

  8、赤白带下。用韭根捣汁,加童便露一夜,空心温服。

  9、疮癣。用大韭根炒存性。捣为末。调猪油涂搽。

  10、刀伤出血。用韭汁拌风化石灰,晒干,研为末,敷疮上。

  11、漆疮作痒。用韭叶捣烂敷上。

  12、耳出汁。用韭汁滴耳中,一天三次。

  13、食物中毒。用生韭汁数升可解。

  葱释名芤、菜伯、和事草、鹿胎。

  气味(葱茎白)辛、平;叶温;根、须、汁并无毒。

  主治1、感冒同寒。用葱白一把、淡豆豉半合,泡汤服,取汗。

  2、伤寒头痛。用连须葱白半斤、生姜二两,水煮,温服。

  3、风湿身痛。用生葱捣烂,加香油几点,水煎,调川芎、郁金末各一钱服。引吐为好。

  4、动胎。有葱白煮浓汁饮下,胎未死即安稳,胎已死即产出。无效再服。药中加川芎亦可。

  5、脱阳危症(大吐大泄之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在性交后小腹肾痛,外阴退缩,冷汗厥逆)。先以葱白炒热熨脐,后以葱白三、七根捣烂,酒煮灌服,阳气即回。

  6、突然心痛,牙关紧闭。用老葱白五根,去皮须,捣成膏,以匙送入喉中,再灌入麻油四两,但得下咽即可渐愈。

  7、霍乱烦躁。用葱白二十根、大枣二十枚,水三升煎成二升,分次服。

  8、蛔虫引起心痛。用葱茎白二寸、铅粉二钱,捣成丸服下即愈。葱能通气粉能杀虫。

  9、小便闭胀。用葱白三斤,锉细,炒过,分包两个布袋中,交替熨小腹,气透即通。

  10、大小便闭。用葱白捣烂,调醋封小腹上,同时在封药处灸七壮。

  11、肿毒尿闭,小便不通。用葱切入麻油,煎至黑色,去葱取油,随时涂肿处。

  12、阴囊肿痛。用葱白、乳香捣涂,即时痛止肿消。又方:煨葱,加一点盐,捣成泥,涂肿处。

  13、小便溺血。用葱白一把、郁金一两,加水一升煎至二合,温服。一天服三次。

  14、肠痔有血。用葱白三斤煮汤熏洗,立效。

  15、痈疽肿硬。用米粉四两、葱白一两,同炒黑,研为末,调醋敷贴,药干即换,以肿消为度。

  16、刀伤瘀血。用大葱白二十枚、麻子三升,捣碎,加水九升煮取一升半,一次服,吐出脓血即愈。如未全愈,可再次服药。

  17、跌打损伤。用葱白连叶煨热,捣烂敷伤处。药冷即换。

  18、火焰丹毒。用生葱汁敷涂。

  19、喉中肿疼。气不通畅,用葱须阴干,研为末。每用二钱,加胆矾末一钱,和匀。取二、三分海外侨胞入喉中。

  薤释名名叫,钓子、火葱、菜芝、鸿荟。

  气味(薤白)辛、苦、温、滑、无毒。

  主治1、胸痹(胸痛彻心,喘咳气短,喉中燥痒,寸脉沉迟,关脉弦数)。

  用栝楼实一枚、薤白半斤,加白酒七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此方名“栝楼薤白汤”。又方:薤白四两,半夏一合,枳实半两,生姜一两,栝楼实半枚,切细,加醋煎服。

  2、奔豚气痛。用薤白捣汁饮服。

  3、赤白痢。用薤白一把,同米煮粥吃。

  4、产后痢。我吃薤白,与羊肾同炒吃更好。

  5、胎动。用薤白一升、当归四两,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二次服。

  6、间疮痛痒。煮薤叶,捣烂后涂患处。

  7、咽喉肿痛。用薤根加醋,捣烂敷肿处。

  蒜释名小蒜、茆蒜、荤菜。

  气味(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1、时气温病(初起头痛壮热,脉大)。用小蒜一升捣汁三合,一次服下。不愈,可再服一次。

  2、干霍乱(不得吐泻)。用小蒜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下。

  3、长年心痛,用小蒜煮成浓汁,勿沾盐,饱食,有效。

  4、疟疾。用小蒜不定量,研为泥,加黄丹少许,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服一丸,新汲水送下。

  5、恶核肿结。用小蒜、吴茱萸等分,捣烂敷患处。

  6、小儿白秃(头上团团白色)。有蒜切细每日擦患处。

  7、蛇蝎螫人。有小蒜捣汁内服,外以蒜渣敷伤处。

  葫释名大蒜、荤菜。

  气味味辛、温、有毒。久食损人目。

  主治1、背疮。用大蒜十个、淡豉半合、乳香一钱,研细。疮上先铺湿纸,纸上铺药一层,厚约二分。艾灸百壮左右,痛灸至痒,痒灸至痛。

  2、大小便不通。用独蒜烧熟。去皮,棉裹,乘热放在下部,自通。

  3、水肿。用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脐中,水从小便排

  出。数日即愈。

  4、突然袭击然泄痢。有舌蒜捣贴两足心,也可贴脐中。

  5、禁口痢。治方同上。

  6、肠毒下血。用独蒜煨过。捣烂和黄连末做成丸子。每日用米汤送服。

  7、喘息气塞。用独蒜头二枚,削去两头,塞鼻中。左患塞右,右患塞左。待口中有脓血出,立效。

  8、喉痹。用大蒜塞耳鼻中。一天换两次。

  9、牙痛。用独蒜煨熟,切小,熨痛处。

  10、产后中风,角弓反张,不语。用大蒜三十瓣,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灌下即苏。

  11、鼻渊。用大蒜切片贴足心。

  12、妇发阴肿作痒。作蒜汤洗,见效为止。

  13、蜈蝎螫伤。用独蒜摩涂即愈。

  14、脚肚转筋。用在蒜擦足心,令热即安。同时以冷水送食瓣。

  15、食蟹中毒。用干蒜煮汁饮下。

  芸薹释名寒菜、胡菜、薹菜、薹芥、油菜。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1、赤火丹毒。用芸薹叶捣烂敷涂。

  2、天火热疮(初起如痱,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用芸薹叶捣滠汁。调大黄、硭硝、生铁衣等分,涂沧上。

  3、风热肿毒。用芸薹苗叶根、蔓菁根各三两,研为末。以鸡蛋清调和贴上,即可消肿。无蔓莆,用商陆代,甚有效。

  4、瘭疽(生在手足户背等处,累累如赤豆,剥之则汁出)。用芸薹叶煮汁服一升,并吃干熟油菜数顿,少加盐醋。病在冬日,则用芸薹子研水服。

  5、血痢腹痛。用芸薹叶捣汁二合,加蜜一合,温服。

  6、肠风下血。治方同上。另方:用芸薹子(生)、甘草(炙)菜研为末。每服二钱,水煎服。

  7、产后血晕。用芸薹子、生地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加姜七片,

  酒、水各半碗,童便钭碗,一起煎至七成,温服邓苏。

  8、热疖肿毒。用芸薹子、狗头骨,等分为末,调醋敷涂。

  9、伤损接骨。用芸薹子一两、小黄米(炒)二合、龙骨少许,共研为末,加醋调成膏,摊纸上贴患处。

  10、汤火伤。用菜子油调蚯蚓屎涂搽。

  11、产后流血过少。用芸薹子(炒)、当归、桂心、赤芍药等分。每以酒送服二钱,赶下恶物。

  12、风热牙痛。用芸薹子、白芥子、茴香,等分为末,吹鼻中。右侧痛,吹左;左侧痛,吹右。

  芥释名(茎、叶)辛、温、无毒。

  气味主治1、牙龈肿烂。用芥菜秆烧存性,研为末,频敷患处即愈。

  2、漆疮。

  白芥释名胡芥、蜀芥。

  气味(子)辛、温、无毒。

  主治1、反胃上气。用白芥子末一、二钱,酒冲服。

  2、热痰烦晕。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芥丸”。

  3、腹冷气起。用白芥子一升,微炒,研为末,加开水沁过的蒸饼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姜汤送下十丸,甚效。

  4、肿毒初起。用白芥子还想,加醋调涂。

  芜菁释名蔓菁、九英菘、诸葛菜。

  气味(根、叶)苦、温、无毒。

  (子)苦、辛、平、无毒。

  主治1、肿毒。用生蔓菁一把,加盐少许,一起捣烂敷患处,一天换三次。

  又方:用未沾水的蔓菁叶烧成灰,调猪油敷涂。

  2、乳痈寒热。取蔓菁根、叶,去土,不用水洗,和盐捣烂涂患处,药热即换。冬月只须用根即可。病人应避风。

  3、阴肿如斗。用生蔓菁根捣烂敷涂。

  4、明目益气。用芜菁子一升,水九升,煮汁尽,晒干,如此反复三次,研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亦可用末煮粥吃。

  5、补肝明目。用芜菁子(淘过)一斤、黄精二斤,和匀,九蒸九晒,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芜菁子二升、决肯子一升,和匀,以酒五升煮干,晒为末。每服二钱,温水调下,一天服二次。

  6、黄疸如金,眼睛发黄,小便赤。用生芜菁子研为末,熟水冲服一匙。

  一天服三次。

  7、急性黄疸,腹结不通。用芜菁捣为末,水绞汁服。服后打嚏,鼻中出黄水及泻下则愈。以芜菁子榨油,每服一杯更好。

  8、二便不通,胀闷欲死,用蔓菁子油一合,空腹服下即通。有汗出,勿惊怪。

  9、妊娠尿涩。用芜菁子末,水冲服一匙。一天服二次。

  10、背疸不愈。愈而复发。用芜菁子捣烂敷涂。一天换一次。

  11、眉毛脱落。用芜菁子四两,炒过,研为末,调醋敷涂。

  莱菔释名芦、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

  气味温、无毒。(根)辛、甘,(叶)辛、苦。

  主治

  1、反胃。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

  2、肺痿咳血。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

  3、鼻血不止。用萝卜捣汁半碗,加酒少许,热服,并以汁注入鼻中。

  或先将酒煎开,加萝卜再煎,饮服。

  4、禁口蜊。用萝卜捣汁一小碗,加蜜一碗、水一碗同煎。早服一次,午服一次,俯视晚用米汤送服阿胶丸百粒。如无萝卜,以子加水捣汁亦可。又方:加枯矾七分同煎。又方:只用萝卜菜煎汤,每且饮服。又方:用萝卜片不拘新旧,染蜜噙口中,咽汁,味淡再换。如想进食,可喝一点肉粥。

  5、大肠便血。用大萝卜皮烧存性,荷叶烧存性,蒲黄生用,等分为末。

  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6、沙石诸淋,疼不可忍。用萝卜切片,泡蜜中,稍待即取出,炙干数次,不可过焦,细嚼后,盐汤送下。日服三次,此方名“瞑眩膏”。

  7、遍体浮肿。用萝卜、浮麦等分,泡汤饮服。

  8、偏正头痛。用生萝卜汁一小杯,令病人仰卧,随头痛的左右侧注入鼻中,有特效。

  9、满口烂疮。用萝卜自然汁频频漱口,吐去涎汁。甚效。

  10、汤火伤。用生萝卜捣汁敷涂。

  11、久嗽痰喘。用萝卜子(炒)、杏仁(去皮尖,炒),等分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时时噙咽。

  12、便秘。用萝卜炒一合,加水捣烂,和皂荚末二钱服,即通。

  13、牙齿疼痛。有萝卜子十四粒,生研,以入乳调匀,左侧痛点右鼻,右侧痛点左鼻。

  14、疮疹不出。用萝卜子生研为末,米汤送服二钱。

  生姜释名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1、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未止再服。

  2、寒热痰嗽。初起时烧姜一块含咽。

  3、霍乱转筋,入腹欲死。用生姜三两,捣烂,加酒一升煮取三两,沸后服,同时以姜捣烂贴痛处。

  4、胸胁满痛(心胸、胁下,硬痛胀满)。用闰姜一斤,捣渣留汁,把渣炒热,包布中熨痛处。渣冷则加汁再次炒热,继续推熨。

  5、大便不通。把生姜削成二寸左右的小条,涂盐插入肛门内即可通便。

  6、湿热发黄。肜生姜随时擦身,加茵陈蒿擦,更好。

  7、满口烂疮。用生姜自然汁频频漱吐。或用生姜研末搽疮亦可。

  8、牙齿疼痛。用老生姜瓦焙,加枯矾末擦痛处。

  9、中药毒。用生姜汁可解。

  10、刀斧伤。用生姜嚼烂敷伤处。

  11、闪扭手足。用生姜、葱白捣烂后和面炒热敷患处。

  12、跌打损伤。用姜汁和酒调生面敷贴。

  13、腋下狐臭。用姜汁涂搽,可断根。

  14、赤白癜风。用生姜频擦。

  15、两耳冻疮。用生姜自然汁熬膏涂搽。

  16、诸毒痔漏,久不结痂。用生姜连皮切成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敷患处。

  干姜释名白姜。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1、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捣为末,加陈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开水送下。其效极验。

  2、头晕吐逆。用干姜(炮)二钱半、甘草(炒)一钱二分,加水一碗半,煎至五成服下。有效。

  3、水泻。用干姜(炮)研为末,稀饭送服二钱即愈。

  4、血痢。用士姜烧存性,放冷,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极效。

  5、脾寒疟疾。用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又方:干姜炒黑为末临发病时,以温酒送服三钱。

  6、咳嗽上气。用干姜(炮)、皂荚(炮,去皮、子及有蛀部分)、桂

  心(紫色,去皮),一起捣烂,筛过,取等分,加炼蜜同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水送下。咳嗽发时即服,一天服三至五次。禁食葱面油腥。有特效。

  7、吐血不止。用干姜为末,童便调服。

  8、赤眼涩痛。用白姜末,水调贴足心。

  9、牙痛。用川姜(炮)、川椒,等分为末,敷搽患处。

  10、痈疽初起。用干姜一两炒紫,研为末,醋调敷痈四周,留头。

  11、瘰疬不收。用干姜为末,加姜汁调成糊,以黄丹为衣,每日随疮大小放药。追脓尽生肉合口,即可停药。如仍不俣,加葱白汁调大黄涂搽好愈。

  胡荽释名香荽、胡菜、荽。

  气味(根、叶)辛、温、微毒。

  (子)辛、酸、平、无毒。

  主治1、痘疹不快。和胡荽二两,切碎,放入两碗酒中煎沸,盖严勿令漏气。

  待冷定后,去渣,含酒轻喷病孩颈背直至两足,勿喷头面。用命名痘疹发出。

  2、孩子丹。用胡荽捣汁涂搽。

  3、产后无乳。用干胡荽煎汤饮服。

  4、小便不通。用胡荽二两、葵根一把加水二升煎成一升,再加滑石末一两,分三、四次服下。

  5、肛门脱出。用胡荽一升切碎,烧烟熏患处即入。

  6、蛇虫螫伤。用胡荽苗、合口椒等分,捣烂涂搽。

  7、痢及泻血。用胡荽子一合,炒过,捣为末。每服二钱。赤痢以砂糖水送下,白痢以姜汤送下,泻血以开水送下。一天服药二次。

  8、痔痛。以胡荽了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数服见效。

  9、牙齿疼痛。用胡荽子五升,加水五升煮取一升,含漱。

  水芹释名芹菜、水英、楚葵。

  气味(茎)甘、平、无毒。

  主治1、小儿吐泻有芹菜切细,煮汁饮服。

  2、小便淋痛。用水芹菜(有白根者)去叶,捣取汁,水冲服。

  3、小便出血。有水芹捣汁,一天服六、七合。

  茴香释名茴香、八角珠。

  气味(子)辛、平、无毒。

  主治1、大小便闭,鼓胀气促。用八角茴香七个、大麻半两,共研为末,加生葱白三至七根,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末服下。一天服一次。

  2、小便频数。把茴香(不定量)掏净,加少量盐,炒研为末,炙糯米糕蘸食。

  3、肾虚腰痛。用茴香炒过,研细,切开猪肾,掺末入内,裹湿纸中煨熟,空心服,盐酒送下。

  4、疝气。用茴香炒过,分作二包,交替熨患处。

  5、胁下刺痛。用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盐酒调服。

  6、蛇咬久溃。有茴香捣成末敷涂。

  菠菜释名菠菜、波斯草、赤根菜。

  气味(菜、根)甘、冷、滑、无毒。

  主治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荠菜释名护生草。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利肝和中,明目益胃。根叶烧灰,治赤白痢,极效。

  菥释名大荠、大蕺、马辛。

  气味(苗)甘、平、无毒。

  (子)辛、微温、无毒。

  主治和中益气,利肝明目。

  鸡肠草释名气味味微辛、苦、平、无毒。

  主治1、小便频数。用鸡肠草一斤,在豆豉嗔中煮过,和米煮粥。常吃。

  2、小儿下痢。用鸡肠草捣汁一合,调蜜服,有效。

  3、风热牙痛。用鸡肠草、旱莲草、细辛,等分为末。每天擦三次。此方名“祛痛散”。

  4、头疮。用鸡肠草烧灰,和盐涂搽。

  5、漆疮发痒。用鸡肠草捣烂涂搽。

  苜蓿释名木粟、光风草。

  气味苦、平、涩、无毒。

  主治脾胃间邪热气、小肠各种热毒。用根捣汁煎饮,可治沙石淋痛。

  苋释名气味(菜)甘、冷利、无毒。

  (苋实)甘、寒、无毒。

  主治产后下痢,蛇虫螫伤,漆疮搔痒等。苋实治翳、明目、利大小便。根晒干,烧存性,研末治牙痛。

  马齿苋释名马苋、五行草、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1、脚气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少。用马齿苋和少量粳米、酱汁煮食。

  2、产后虚汗。用马齿苋研汁三全服。如无新鲜者,以干者煮汁亦可。

  3、产后血痢,小便不爱,脐腹疼痛。用生马齿苋菜捣汁三合,煎开,加蜜一合调服。

  4、肛门肿痛。用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一天二次,有效。

  5、赤白逅眄。用马齿苋捣汁三合,倒入温热一两枚鸡蛋白中,乘微温一次服下。一般服两次见效。

  6、腹中白虫。用马齿苋煮水一碗,和盐醋空腹吃下。不久有白虫排出。

  7、风齿肿痛。用马齿苋一把,嚼汁浸患处,肿即消退。

  8、耳内外恶疮。用黄蘖半两、干马齿苋一两,共研为末敷涂。

  9、小儿脐疮。用马齿苋烧过,研末敷涂。

  10、疔疮肿毒。有马齿苋二分、石灰三分,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敷涂。

  11、积年恶疮。用马齿苋捣烂封住,或取汗煎浓敷涂。

  苦菜释名名荼、苦苣、苦荬、游冬、褊巨、老鹳菜、天香菜。

  气味主治1、血淋、尿血。用苦荬一把,加酒、水各半煎服。

  2、喉痹。用若荬捣汁半碗,加开水泡灯心取汁半碗,调匀服。

  3、对口恶疮。用苦荬捣汁一碗,加姜汁一匙,酒送服。同时以药渣敷沧一、二次,即愈。

  4、赤白痢。用苦荬根煮服。

  莴苣释名名莴菜、千金菜。

  气味(菜)苦、冷、微毒。

  主治1、乳汁不有。用莴苣菜煎酒服。又方: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

  2、小便不通。用莴苣菜捣烂,或用莴苣子捣成饼,贴脐中即通。

  3、百虫入耳。用莴苣捣汁滴入,虫自出。

  4、腰部闪伤。用白莴苣子(炒)三两、白粟米(炒)一撮、乳香、没药、乌梅肉各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一丸,热酒送下。

  5、阴囊肿。用莴苣子一合,捣成末,加水一碗煮开五次。

  翻白草释名鸡腿根、天藕。

  气味(根)甘、微苦、平、无毒。

  主治1、崩中下血。用鸡腿根一两,捣碎,加酒二碗煎成一碗服。2、吐血。

  用翻白草五、七根,切细,加水二杯煎成一杯,空心服。

  3、疟疾寒热。用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

  4、无名肿毒。治方同上。

  5、疔疮初起(不拘已成未成)。用翻白草十根,酒煎服,出汗即愈。

  6、浑身疥癞。夏季采翻白草,每服一把煎水洗浴。

  蒲公英释名名耨草、金簪草、黄花地丁。

  气味(苗)甘、平、无毒。

  主治1、乳痈红肿。用蒲公英一两,一起捣烂,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饭前服。

  2、疳疮疔毒。用蒲公项捣烂敷涂,同时又捣汁和酒煎服。

  蕺释名菜、鱼腥草。

  气味(叶)辛、微温、有小毒。

  主治1、背疮热肿。用蕺菜捣汁涂,留孔以泄热毒。

  2、痔疮肿痛。用鱼腥草一把,煎汤熏洗。洗后,以鱼腥草包敷患处。

  3、疔疮作痛。用鱼腥草捣烂敷上。初敷一段时间,会感觉疼痛,须忍

  住,不可去药。痛后一、二日即愈。

  4、小儿脱肛。先以朴硝水洗过患处,然后把鱼腥草捣如泥,放芭蕉叶上,令病孩坐药,脱肛自入。

  5、虫牙痛。用鱼腥草、花椒、菜子油等分,捣匀,加泥少许,和成小丸,如豆大。左牙痛,塞左耳,右牙痛,塞右耳;左右牙都痛时,不能同时塞两耳,须轮流换塞,否则有损听觉。

  6、蛇虫咬伤。用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起捣烂敷涂。

  蕨释名气味(萁、根)甘、寒、滑、无毒。

  主治去暴热,利水道。用根烧灰油调,可治蛇虫伤。

  薇释名垂水、野豌豆、大巢菜。

  气味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1、利水道、下浮肿、润大肠。

  翘摇释名摇车、野蚕豆、小巢菜。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止热疟、活血平胃。

  鹿藿释名鹿豆、劳豆、野绿豆。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肠痈、瘰疬。

  藜释名莱、红心灰蓼、鹤顶草、胭指菜。

  气味(叶)甘、平、微毒。

  主治叶捣烂涂诸虫伤,治白癜风;茎烧灰,加水煎膏,点赘疣黑子,蚀恶肉。

  芋释名土芝、蹲。

  气味(芋子)辛、平、滑、有小毒。

  (叶、茎)辛、冷、滑、无毒。

  主治芋子宽肠胃、疗烦热、破宿血、去死肌。茎、叶敷疮肿、治蛇虫咬伤。

  薯蓣释名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药、玉延。

  气味(根)甘、温、平、无毒。

  主治

  1、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

  2、禁口痢。治方同上。

  3、小便数多。用薯蓣(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4、痰风喘急。用生薯蓣(捣烂)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匀,一次饮服。

  5、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用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汤送下。

  6、湿热虚泄。用薯蓣、苍术等分,加饭做成丸子米汤送服。

  7、肿毒初起。用带泥的薯蓣、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过,研细敷涂即散。

  8、手足冻疮。有薯蓣一截,磨泥敷上。

  甘薯释名气味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

  百合释名藩、强瞿、蒜脑薯。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1、面合病(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如已发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两,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百合汁、知母汁合在一起煮成一升半,分次服。此方名“百合知母汤”。如已吐过,则用百全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加鸡蛋白一个,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鸡子汤”。

  如已泻过,则用百合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另用代赭石一两、滑石三两,加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是百合汁一起再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代赭汤”。如未经汗、吞、下,则用百合枚,水泡一领先,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另以生地黄汁一升,令两汁合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地黄汤”。如病已变成消渴,则用百合一升在水一半中泡一夜,取汗温洗病人,洗毕,令病人吃白汤饼。如病已变成热症,则用百合一两、滑石三两,共研为末,水冲一匙,微泻即见药效。如病已变成腹满作痛,则用百合炒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2、肺脏热。烦闷咳嗽。用新百合四两,加蜜蒸软,时时含一片吞津。

  3、肺病吐血。用新百合捣汁,水送服。煮百合吃亦可。

  4、风疹流走。用盐泥二两、百合半两、黄丹二钱、醋一分、唾液四分,捣和敷贴。

  5、疮肿不穿。用野百合同盐捣泥敷涂。

  6、天泡疮。用生百合捣涂,二日即安。或用百合花晒干为末,调菜油涂搽亦有效。

  7、肠风下血。有百合子,酒炒微赤,研为末,开水冲服。

  竹笋释名竹萌、竹芽、竹胎、竹子。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治消渴,利膈下气,化热消痰爽胃。

  茄释名落苏、昆化瓜、草鳖甲。

  气味(茄子)甘、微寒、无毒。

  主治1、妇女月经血黄。用黄茄子切开,阴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2、肠风下血。用经霜茄连蒂烧盛存性,研为末。每天服二小匙,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取大茄种三枚,每用一枚包湿纸中煨熟。泡酒一升半。蜡封三天,去茄饮酒(暖饮)。

  3、腰脚拘挛(腰脚风血积冷,筋急拘挛疼痛)。取茄子五十斤(按:这是古秤,所得重量约合今秤的十分之一),切细,以水五斗煮取浓汁,滤去渣,再煮至一升左右,即加入生木木栗粉,令稀稠适当,更配以麝香、朱砂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服三十丸,秫米酒送下。一月后可望病愈。

  4、跌打损伤。用大黄茄一个,切片如一指厚,在新瓦上焙、研为末。

  临卧时服两小匙,温酒调服。一夜伤消无痕。

  5、热毒疮肿。用生茄子一枚,割去二分,去瓤二分,如罐子形,合在疮上即消。

  6、癜风。用茄蒂蘸硫磺附子共研成的药末掺敷。白癜用白茄蒂,紫癜用紫茄蒂。

  7、牙痛。和秋茄花(干品)烧存性,研末涂痛处。

  8、血淋。用茄叶熏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或盐汤送下。隔年的茄叶更好。

  9、久痢。用茄根浇灰、石榴皮,等分为末,沙糖水送服。

  10、取去痛牙。用茄茎浸马尿中三日,取出晒、炒为末,点在痛牙上,牙自脱落。

  壶卢释名瓠瓜、匏瓜。

  气味(壶瓠)甘、平、滑、无毒。

  主治除烦,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疗心淋,消黄肿。

  苦瓠释名苦瓠、匏瓜。

  气味(瓤、子)苦、寒、有毒。

  主治1、黄疸肿满。有苦瓠瓤如在枣大小,泡童便中一时,取出两小团塞鼻孔中,深吸气。有黄水排出,几次后即愈。又方:用瓠瓤熬黄为末,每服半钱,一天服一次,十天病愈。

  2、水肿,头面肿大。有好苦瓠白瓤,分捻如豆粒,以面裹住煮开。空心服七枚,当有水排出,人转瘦好愈。二年内忌咸物。又方:用苦瓠瓤一两,微炒,研末。每天服一钱,稀饭送下。

  3、通身水肿。用苦瓠末(炒)二两、苦苈五分,捣烂合成丸子,发啵豆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有水排出为止。又方:用苦瓠末五分、大枣七枚,合捣成丸。先服三丸,隔一小时左右,再服三丸,有水排出后更服一丸。

  4、小便不通。有革瓠子三十枚(炒)、蝼蛄三个(焙),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冷水送下。

  5、风痰头痛。取苦瓠膜汁,以苇管灌入鼻中,有气上冲脑门,不久恶涎流下,病即愈。如在治疔过程中出现头晕现象,不用疑忌。有干苦瓠膜浸汁,或用苦瓠子研末,入鼻中亦有效。

  6、牙痛。用壶卢子半升,加水五升煎成三升,含漱。和茎叶煎汁含漱亦可。

  7、恶疮癣癞。用苦瓠一枚煮汁涂搽。

  8、痔疮肿痛。用苦壶卢、苦荬煎汤,先薰后洗。洗后以熊胆、密陀僧、胆矾、片脑合研为末,敷患处。

  9、耳出脓。有干瓠子一分、黄连半钱,共研为末。先耳揩净,末少许入耳。一天二次10、一切瘘疮。用霜后收采和晒干的苦瓠花研为末,敷患处。

  石花菜释名枝。

  气味甘、咸、大寒、滑、无毒。

  主治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

  冬瓜释名名白瓜、水芝、地芝。

  气味白冬瓜:甘、微寒、无毒。

  瓜练:甘、平、无毒。

  白瓜子:甘、平、无毒。

  主治白冬瓜:1、消渴不止。冬瓜一枚,削皮,埋湿地中一日,取出破开,饮其汁水。

  或将瓜烧熟,绞汁饮服亦可。

  2、浮肿喘满。用大冬瓜一枚,切盖去瓤,填入赤小豆,加盖封固,晒干、埋糯糠中火煨,火尽后,取瓜切片,同豆焙干为末,加水、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汤送下。一天服三次,以小便畅通为度3、痔疮肿痛。用冬瓜煎汤洗。

  4、热毒、痱子。用冬瓜切片摩涂。

  瓜练(瓜瓤):1、消渴烦乱。用干冬瓜瓤一两煎水服。

  2、水肿,小便少。用冬瓜瓤煎水服。

  白瓜子(冬瓜仁):1、补肝明目。用冬瓜仁七程式,包布袋内,投主沸汤中几次,取出晒干,再在清酒中泡两晚。晒干研为末。每天服一匙。又方:取瓜子三、五升,去皮为丸,每日空心服十丸。

  2、男子白浊。用陈冬瓜仁(炒)研为末。每服五钱,空心服,米汤送下。

  3、女子白带。治方同上。

  瓜皮:1、跌打损伤。用干冬瓜皮一两、真牛皮胶一两,锉入锅内,炒存性,研为末。每服五钱,好酒热后送下。服药后厚盖静卧,有微汗,痛即减。

  2、腰闪痛。用冬瓜皮烧研,酒送服一钱。

  南瓜释名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

  胡瓜释名黄瓜气味甘、寒、有小毒。

  主治1、水病肚胀,四肢浮肿。用胡瓜一个,破开,连了以醋煮一半至烂,空心服,一次吃完。不久即可把水排出。

  2、咽喉肿痛。用老黄瓜一个,去子,填满硭硝,阴干为末。每取少许吹喉内。

  3、火眼赤痛。用老黄瓜一条,上开小孔,去瓤,填满硭硝,悬挂阴凉处,等硝透出来后,刮下收存。点眼,甚效。

  丝瓜释名天丝瓜、天罗、布瓜、蛮撤、鱼。

  气味(瓜)甘、平、无毒。

  主治1、痘疮不快。用老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存性,研为末,砂糖水送服。

  2、痈疽不敛,疮口很深。有丝瓜捣汁频频涂搽。

  3、风热肋肿。用丝瓜烧存性,研为末,水调涂搽。

  4、坐板疮。用线瓜皮焙干,研为末,烧酒调匀涂搽。

  5、手足冻疮。用老丝瓜烧存性,调腊猪油涂搽。

  6、痔漏脱肛。用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共研为末,以猪胆、鸡蛋清及香油调药敷贴,直至脱肠收上。

  7、肠风下血。用霜后干丝瓜烧存性,研为末,空心服二钱,酒送下。

  8、血崩。用老丝瓜烧灰、棕榈烧灰等分,盐酒或盐汤送服。

  9、乳汁不通。用丝瓜连子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二钱,厚盖发汗即通。

  10、小肠气痛,绕脐冲心。用老丝瓜连蒂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病重者服两、三次即消。

  11、卵肿偏坠。用老丝瓜烧存性,研为末,炼蜜调成膏。每晚以好酒关服一匙。

  12、腰痛。用丝瓜子炒焦,捣烂,酒送服。以渣敷痛处。

  13、喉闭肿痛。用丝瓜研汁灌下。

  14、化痰止咳。用丝瓜烧存性,研为末,加枣内做成丸子,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温酒送下。

  15、风气了牙痛。用生丝瓜一个,擦盐火烧存性,研为末频频擦牙,涎尽即愈。如肋肿,可用末调水敷贴。此方治蛀牙无效。

  16、刀疮。用古石灰、新石灰、丝瓜根叶、韭菜根各等分,捣至极烂,作成饼,阴干,研末涂搽。止血、定痛,生肌,有特效。

  17、诸疮久溃。用丝瓜老根熬水洗搽。

  苦瓜释名锦荔枝、癞葡萄。

  气味(瓜)苦、寒、无毒。

  (子)苦、甘、无毒。

  主治(瓜)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子)益气壮阳。

  紫菜释名紫软。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烦热、病瘿瘤脚气者,宜食本品石释名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利小便,治风秘不通。

  鹿角菜释名猴葵。

  气味甘、大寒、滑、无毒。

  主治下热风气,疗小儿骨蒸热劳。

  龙须菜释名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瘿结热气,利小便。

  睡菜释名暝菜、绰菜、醉草、懒妇。

  气味甘、微苦、寒、无毒。

  主治心膈邪热,不得眠。

  芝释名囚。

  气味青芝:一名龙芝,酸、平、无毒。

  赤芝:一名丹芝,苦、平、无毒。

  黄芝:一名金芝,甘、平、无毒。

  主治主治:青芝:明目,补肝,安神,增强记忆力。

  赤芝:解胸胃郁结,补中益气,使人神志清明。

  黄芝:益脾胃,安神。

  白芝:止咳益肺,安神,亦增强体力。

  黑芝:利水道,益肾气。

  紫芝:益精气,坚筋骨,利关节,疗虚劳。

  木耳释名木软、木菌、树鸡、木蛾。

  气味甘、平、有小毒。

  主治1、眼流冷泪。用木耳一两(烧存性)、木贼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以清淘米水煎服。

  2、崩中漏下。用木耳半斤,炒见烟,研为末。每服二钱一分,加头发灰三分,好酒调服。

  3、经久泄痢。用干木耳一两(炒)、鹿角胶二钱半(炒),菜研为末。

  每服三钱,温酒调下。一天服二次。

  4、牙痛。用木耳、荆芥等分,煎汤频漱。

  5、脱肛泻血。用桑耳一两、熟附子一两,菜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激发送下。

  6、月经不断(肉色黄瘦,稍有劳累,病情好加剧)。用桑耳焙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热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7、赤白带下。用桑耳切碎,酒煎服。

  8、瘰疬溃粒。用桑耳五钱、水红豆一两、百草霜三钱、青苔二钱片脑一分,共研为末,以鸡蛋调匀敷涂。敷前,以车前、艾叶、桑皮煎汤洗患处。

  9、蛔虫寄生。用槐木耳烧存性,研为末,水服枣样大一块。若不止痛,饮热水一程式,蛔虫即可打下。

  10、肺痈咳血。用柘耳一两,研为末,同百齿霜二钱,加糊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皂荚蕈释名辛、有毒。

  气味主治1、肠风泻血。用皂荚蕈瓦上焙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2、肿毒初起。用皂荚蕈磨醋涂搽。

  香蕈释名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治风破血。亦治小便失禁。

  蘑菰蕈

  释名肉蕈。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主治益肠胃,化痰理气。

  鸡菌释名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益胃清神,治痔。

  土菌释名杜蕈、地蕈、菇子、地鸡、獐头。

  气味甘、寒、有毒。

  主治烧灰,敷疮疥。

  地耳释名地踏菇。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明目益气,补肾。

  石耳释名灵芝。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泻血脱肛。有石耳五两(炒)、白枯矾一两、密陀僧半两,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在。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2、明目益精。久服益色。

  水部露水释名在秋露重的时候,早晨去花草间收取。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

  白花露:止消渴。

  百花露:能令皮肤健好。

  柏叶露、菖蒲露:每天早晨洗眼睛,能增强视力。

  韭叶露:治白癜风。每天早晨涂患处。

  明水释名名亦称方诸水。方诸是一种大蚌的名字。月明之夜,捕得方诸,取其壳中贮水,清明纯洁,即是方诸水。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用以洗眼,可以去雾明目,饮此水,还有安神的作用,亦去小儿烦热。

  冬霜释名取霜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久不坏。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饮冬霜可解酒热,凡酒后面热耳赤者,饮之立消。伤寒鼻塞,饮冬霜亦可通鼻。

  暑天长痱子及腋下红肿,用冬霜和蚌粉涂敷,有效。寒热疟疾,可秋后霜或冬霜一崐钱半,热酒送下,亦见效。

  腊雪释名取雪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久不坏。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腊雪用瓶密封贮存,放阴凉处,数十年也不坏。腊雪有益于菜麦,又能杀虫蝗,用以浸五谷种,则耐旱而不生虫,洒家具上,能驱苍蝇,淹藏一切水果和食品,崐可免蛀害。春归有虫,雪水容易腐败,不能入药。

  夏冰释名亦名凌。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去热烦,熨乳石发热发肿,解暑毒和烧酒毒。伤寒阳毒,热盛昏迷者,用冰一块放在胸部有效。冬天掘冰窖藏冰,备夏日之用。

  身上瘢痕,用夏冰时时熨抹,能消去。

  半天河释名亦称上池水。指取自竹篱头或空树穴的水而言。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鬼疰(疰,音住,意亦同住。鬼疰,是病人感到自己体内有“鬼”居住。

  现认为是肺结核之类的疾病),扫邪气、恶毒、蛊疾(“心志惑乱之疾”,神经失常,大便时常拉出鸡肝样的血块。现认为是“虫积”之症)等。洗各种恶疮、疥痒,亦有效。

  身上长白斑,可取树木孔中的水来洗,捣烂桂末和唾液敷上,有效。

  流水释名亦名劳水、甘烂水、扬泛水。取江水或河水二斗,置大盆中,用一个瓢,舀水高扬倒下,如此重复许多遍,直到水。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治目不得瞑(阻虚阳盛,睡不着,眼睛闭不住)。用劳水五升、高粱米一升、半夏五合,小火慢煮,煮到只剩一升水时,去滓,饮汁,每饮一小杯。一日三次。

  治汗后奔豚(误服发汗药,引起小肚子胀痛,有气上冲,“如豕之奔突”,故名奔豚):井泉水释名井水因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几类:远从地下泉来的,水质最

  好;从近处江湖渗进来的,属于次等;有城市沟渠污水。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酒后热痢,洗目中翳障,除口臭,镇心安神。

  醴泉释名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心腹痛,疰忤(即鬼疰,见“半天河”条下),消渴,反胃,霍乱等。治病以新汲水为好。

  《瑞应图》说:常饮醴泉,令人长寿。《东观记》说:常饮醴泉,可除痼疾(久病)。

  温汤释名亦名温泉、沸泉。种类甚多。有硫磺泉,比较常见;有泉砂泉,见于新安黄山;有矾石泉,见于西安骊山。

  气味辛、热、微毒。

  主治筋骨挛缩,肌皮顽痹,手足不遂,眉发脱落以及各种疥癣等症。

  盐胆水释名亦名卤水。煮盐初熟时,槽中沥下来的一种黑色浓汁。味苦,

  不能吃。可用它做豆腐。

  气味咸、苦、有大毒。

  主治各种虫蚀病,颈瘘(颈部淋巴结核),疥癣,痰厥等。

  阿井泉释名阿井泉也是一种井水。

  气味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逐痰下降(即治逆痰),下胸胃淤浊,止吐。

  地浆释名掘地,达到黄土层,约三尺深,用新汲水灌入,搅浊,等水沉清后,取消水用。这就是地浆,亦称“土浆”。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解中毒烦闷,解一切鱼肉果菜药物诸菌毒。例如吃花椒、胡椒过多,吃没有煮熟的野芋,误吃砒霜等,都会中毒,饮地浆可解。有些病人,在服人含有荆芥的药剂后,如吃黄鱼,也会中毒,用地浆做解药,有效。

  得“干霍乱”症(欲吐吐不出,上膨下胀,闷苦万分)的人,饮地浆三至五杯,禁忌米汤,可以治好。

  热汤

  释名亦名百沸汤、麻沸汤、太和汤。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霍乱转筋(以器装汤熨烫患部,又把足底汤热,汤冷须换热),冻疮,痈肿,火眼赤乱,蝎虿咬伤等。

  浆水释名亦名酸浆。粟米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浸五、六天,味变酸,面上生白花,取水作药用。但浸至败坏,则水有害。

  气味甘酸、微温、无毒。

  主治上吐下泻(浆水煎干姜饮用),过食腊肉,致筋痛肚闷(浆水煎粥吃,加少量老鹰屎,效果更好),手指肿痛(浆水加盐泡患处,水冷应换热),脸上黑痣(每夜用热的浆水洗脸,再用布揩红,以白檀香磨汁涂擦),骨鲠在咽(慈石经火煅醋淬后,加焙过的陈橘红和多年浆水脚,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

  浆水还能调中引气,开胃止渴,解烦去睡,调理脏腑,利小便。

  人部人中黄释名在竹筒中塞入甘草末,两端用竹、木封固,冬季投入人粪缸中,立春时取出,悬当风处阴干,破竹取甘草末,晒干。

  气味主治1、热病发狂。用人中内放罐中,泥封固,煅半日,去火毒后研为末,

  水送服三钱,病未退,可再服。

  2、呕血吐痰,心烦骨蒸。用人中黄为末。每取三钱,加茜根汁、竹沥、姜汁和匀服下。

  人尿释名溲、小便、轮回酒、还元汤。

  气味咸、寒、无毒。(入药以用童便为好)

  主治1、久嗽涕唾,肺痿,时发寒热,颊赤气急。用童便(去头尾少许)五合,浸泡破开的大粉甘草一寸,露一夜,去掉甘草,清晨一次服下。或加甘草末一钱同服亦可。一天服一剂。儿童须忌食五辛热物。

  2、吐血、鼻血。用人悄少姜汁调交服一升。

  3、绞肠沙痛。用童便饮即止。

  4、休息痢。用杏仁去皮、面炒,研为末;另以猪肝一具,切片,洗净。

  在锅中放一层肝,一层杏仁,铺尽,加童便二升同煎干。放冷后任意取食。

  5、跌打损伤。用童便加酒少许饮服。

  6、痔疮肿痛。用热童便加矾三分服下。一天服二、三次,有效。

  乱发释名血余、人退。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1、鼻血不止。用乱发烧灰吹入鼻中。又方:用乱发灰一钱、人中白五分、麝香少许,共研为末,入鼻中。此方名“三奇散”。

  2、肺疽吐血。用发灰残、米醋二合、开水一碗,调服。

  3、诸窍出血。用头发、败棕、陈莲蓬,各烧成灰,等分和匀。每服三钱,木香汤送下。

  4、小便尿血。用发灰二钱,醋汤送服。

  5、血淋苦痛。用乱发烧存性,取二钱,加麝香少许,米汤送服。

  6、大便泻血。用乱发半两(烧成灰),鸡冠花、柏叶各一两(研为末)

  和匀。临卧时以酒送服二钱,次早再饮温酒一杯,即可见效。

  7、月经不通。用男、女孩头各三两烧灰、斑蝥二十一枚(糯米炒黄)、麝香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前服,热姜酒送下。

  8、黄疸尿赤。用乱发灰一钱,水送服。一天服三次。

  9、大小便闭。用乱发灰三小撮,水半升送服。

  10、下疳湿疮。用发灰一钱、刺核七个,共烧为末,敷涂患处。

  溺白沂释名人中白。这是人尿桶内或尿缸内的灰白色沉淀物,以风晒久干者为好。入药须在瓦上煅过。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1、诸窍出血。用人中白一团如鸡蛋大,加棉五两一起烧研。每服二钱,温水送下。

  2、鼻血不止。用人中白在新瓦上煅干,加麝香少许,温酒调服。立效。

  3、偏正头痛。用人中白、地龙(炒),等分为末,加羊胆汁调成丸子,如芥子大。每取一丸,水化匀,滴鼻中入。此方名“一滴金”。

  4、口舌生疮。用人中白,枯矾三分,研匀敷搽,有涎即揩去。数次可愈。

  秋石释名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精致的称为秋冰。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虚劳冷疾,小便频数,漏精白浊。制成的方剂有秋石还元丹、阴阳二炼丹、秋冰乳粉丸、直指秋石丸、秋石交感丹、秋石四精丸、秋石精丸等。

  人胞释名胞衣、胎衣、紫可车、混沌衣、混元母、佛袈裟、仙人衣。

  气味甘、咸、温、无毒。

  主治释名1、妇女骨蒸劳损。用紫河车(最好得自初生的男婴)一具,洗净,煮熟,切细,焙干,三研为末,加山药二两、人参一两、白茯苓半两,共研权细,调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麝香养七日后,每服三、五十丸,温盐汤送下。此方名“河车丸”

  2、安神养血,益气补精。用紫河车一具,男病和和女胎,女病用男胎,以得自头胎的为好,在淘米水中洗净后,新瓦焙干,研为末(若加淡酒蒸熟。捣晒为末,则药力更好,又无火毒);败龟板,放童便中泡三天,酥油炙黄,取二两(若用童便泡过,在石上磨净,蒸熟晒研,更好);黄蘖去皮,盐酒浸炒,取一两半;杜仲去皮,酥炙,取一半;牛膝去苗,酒浸后晒干,取一两二钱;肥生地黄二两半,和砂仁六钱、白茯苓二两一起装袋中,酒煮七次后,去砂仁、茯苓不用,只把地黄捣烂为膏;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人参(去芦)各一两二钱,夏月再加五味子七钱。以上各药,除地黄外,共研为末(忌用铁器),然后与地黄膏、酒、糊同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冬月则用酒送下。女子服,可去龟板,加当归二两,以乳煮糊为丸。男子遗精,女子带下,可另加牡蛎粉一两。此方补阴之功极重,有夺造化这力故名“大造丸”。

  3、五劳七伤,吐血虚瘦,用初生的紫河车,洗净至清汁流出乃止。以酒煮烂,捣哪泥,加白茯神末,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米汤送下。忌用铁器煮药。

  4、大小疾。用初生紫河车一具,洗净后放水中浸几天(春三、夏一、秋五、冬七)取出焙干为末,加羌活、在天麻、防风各半两,白僵蚕、白附子各一两,南星二两,川乌一个,全蝎二十一个,一起研末,再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好酒送下。

  5、目赤生翳。用初生婴儿的紫可车晒干,焙过,研为细末,每日敷眼中,直至病愈。

  金石部银释名亦名白金、鋈。

  气味银屑,辛、平、有毒;生银,辛、寒、无毒。

  主治1、妊妇腰痛。用银一两、水三升,煎成二升服之。

  2、胎动欲坠。用银五两、根二两、清酒一碗、水一大碗,煎成一碗,湿服。

  3、风牙疼痛。用文银一两,烧红渍入一碗烧酒中,趁热漱口。

  4、口鼻疳蚀,穿唇透颊。用银屑一两,放入三升水中,在铜器内煎成一升,一天洗三、四次。

  5、身面赤痣。常用银块揩擦发热,慢慢自行消退。

  自然铜释名亦或石髓铅。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心气痛。用自然铜,先经火煅(即烧红),然后醋淬(即蘸醋酒上去,令红消热退),淬后又煅,反复九次,最后研为细末。每次取一小提撮,调醋服。

  2、项下气瘿(项下皮肤,伸张成囊,囊内不是水,而是气)。用自然铜丢在水缸里,每天饮食,都用此水。日久,气瘿自消。或把自然铜烧成烟气,张口吸入亦可。3、暑湿瘫痪。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加炮过的川乌头,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共浸酒里。浸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酒送下。吃到四肢麻木,是瘫痪快好的表现,可以停止服药。

  4、骨折。用自然铜磨酒服或用铜屑和酒服,均有效,但骨接之后,不可常服。

  铜青释名亦名铜绿,即铜器上所生的绿色物。市上常用醋制铜,使生绿,收取晒干即可用。

  气味酸、平、微毒。

  主治1、风痰引起的突然昏倒或瘫痪。用铜青二两,研细,水飞去滓,慢火熬干,再加入麝身一分,以糯米粉糊成丸子,如弹丸大。每一丸,分两次服,薄荷酒送。若风痰未全好,可再用朱砂酒冲同量丸药服。要吐出青绿色涎水,泻下恶物,才算病愈。此方名“碧林丹”。治小儿的这种病,宜用“绿云丹”。方子是:用铜青研末,不定量,加醋面糊丸,如芡子大,每次用薄荷酒化服一丸,服后不久,吐涎如胶,即有效。

  2、烂眼。用水调铜青,涂在碗底,艾火熏干后,刮下来涂烂处。

  3、头发恶红,不断脱落。用油磨铜钱末涂抹即生。

  4、脸上黑痣。用粗草划破黑痣,再用铜青末涂搽,三天不洗去,痣自脱掉。痣厚的,可再搽一次。

  5、走马牙疳(骨槽风、败血症、牙根肿痛、臭烂出血)。用铜青、滑石、杏仁等分,研末涂搽。

  6、口鼻疳疮。用铜青、枯矾等分,研细敷疮上。又方:用人中白一钱、铜青三分研细搽抹。

  7、杨梅毒疮。用醋煮铜青研末,烧酒调搽。要忍痛,让水出,次日即干。或再加白矾,与铜青等分,研末涂搽。

  8、臁疮顽癣。用铜青七分,研细,加黄蜡一两共熬。另取厚纸一张,铺涂熬汁,两面垫一层纸,然后再贴到患处,以出水为好。亦治杨梅疮毒及虫咬。

  9、痔瘘。见后面蜜陀僧条。

  10、蛇咬伤。用铜青研细敷之。

  11、百虫入耳。用生油调铜青滴入。

  12、头上生虱。用铜青、明矾,共研细,揉入发内。

  铅释名又名青金、黑锡、金公、水中金。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释名气味主治1、明目、固牙、乌须发。用铅半斤,熔成汁,趁热加桑条灰,同时以柳木搅拌,使成沙状细末,再筛过,用筛取的细末揩牙,揩后漱口,即又漱口水洗眼,有明目、固齿、乌须发之效。

  2、肾气攻心,奔豚喘急,面黑欲死。用铅二两、石亭脂二两、木香一两、麝香一钱。先把铅熔化,加入石亭脂,急炒。焰起时,含醋喷之。

  炒毕,倾入先掘好的地坑中,盖好。等冷后取出研细,再加米饭,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二丸,热酒送下。或身上出汗,或通便通气病即愈。如大便还不通,可再服一丸,加玄明粉五分同服。

  3、妇女血气冷痛攻心。可照上方服药。

  4、风(口吐白沫,翻目抽筋)。用黑铅、水银、结砂、南星(炮过)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糯米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按年龄一岁服一丸,乳汗送下。

  5、反胃、呃逆。用黑铅熔成汁,冷后,以柳木捶研成粉。取一两,加醋一升,放在砂锅里熬成膏子,再加蒸饼末少许,捏成小豆大的丸子。

  每服一丸,姜汤送下。

  6、多年反胃水上。用铅二两、石亭脂二两、盐卤汁五两。先烧铅,以卤汁淬过,再与石亭脂同炒,等到起焰时,挑在水上,焰止,研匀,加蒸饼做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九,石莲干柿汤送下。

  7、消渴烦闷。用黑铅、水银等分。结如泥后,常含黄豆大一团,把口水吞下。

  8、水肿。用铅五两、灸皂荚一个、酒二斗,煮开六次,常常饮之,至小便畅通,达二、三升,肿即消。

  9、小便不通。用铜锉成末,取一两,用生姜半两、灯心一握,井水煎服。服药前,将炒葱贴在肚脐上。

  10、突发咳嗽。用炉中铜屑、桂心、皂荚等分,研细,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忌食忽。

  11、瘰疬结核。用铅二两,在铁锅里炒,取其黑灰,调醋涂搽,把一片

  布块盖着。注意勤换药,让恶汁流出。如此半月,不痛不破,内消为水而病愈。

  12、背痈。用铅一斤、甘草(微灸)三两。先取酒一斗,浸甘草,然后把铅熔化投入酒中。等铅冷凝,又取出再熔再投,如此九次,去滓饮酒,醉卧即愈。

  13、砒霜中毒(烦躁如狂,心腹疼痛,四肢发冷)。用黑铅四两,磨水一碗灌服。

  14、硫磺中毒。用黑铜煎汤服。

  15、轻粉中毒。用铜五斤打壶一把,装烧酒十五斤、土茯苓半斤、乳香三钱,封固,重汤煎一昼夜,埋土中,出火毒。每日早晚喝数杯,用瓦盆接小便,可见尿中有粉状物。服至筋骨不痛乃止。

  铅霜释名亦名铅白霜。是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放醋坛中密封而成,经久即成霜。

  气味甘、酸、冷、无毒。

  主治1、小儿惊热(心肺积热,夜卧多惊)。用铅霜、牛黄各半分,铁粉一分,研匀。每服四分之一钱,竹沥汁送下。

  2、惊风疾(喉闭,牙紧)。用铅霜四分之一钱,加蟾蜍少计,为末。以乌梅肉蘸药揩在牙龈上;同时,把通关药吹进口里里。过一阵,喉牙就松开了。

  3、消渴烦热。用铅霜、枯白矾等分,研细,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次用棉花包裹一料丸药放在口里,含化后,咽下药汁。又方:铅霜一两,根黄、硝石各一两,研末,每次用一钱,冷水送下。

  4、喉痹肿痛(喘息,气难通)。用铅霜、甘草各半两,青黛一两,共研细,调醋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有效。

  5、悬雍肿痛(小舌肿痛)。用铅霜一分、甘草(半生半灸)一分,共研细,包在棉花里,裹成小球,含口中,咽下药汁。

  6、口里疳疮,牙龈肿烂。用铅霜、铜青各二钱,白矾如豆大一小块,共研为末,以鸡毛沾取,扫疮上。

  7、鼻血不止。用铅霜研细,每服二分半,新汲水送下。

  8、痔疮肿痛。用铅霜、白片脑各一分许,调酒涂搽,随手见效。

  9、少女经闭。用铅霜半两、生地黄汁一合,调匀服。一天服三次。

  粉锡释名即铅粉,又有解锡、铅华、定粉、瓦粉、光粉、水粉、白粉、官粉、胡粉等名。旧日妇女用来擦脸。古人称铅为黑。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1、劳复与食复(按:大病初愈,尚未恢复,便有性交,引起发烧、便赤、卵肿或缩入等症状,叫做“劳复”。因贪食而旧病复发,叫做“食复”)。用粉锡少许,水冲服。

  2、小儿脾泄不止。用红枣二十个,去核,将粉锡填入,在瓦上烘干,去枣留粉,再研细。每服三分,米汤送下。

  3、赤白痢。用粉锡一两,调鸡蛋清,和灸烘焦,研细。每次用冷水冲服一钱。

  4、小儿疳痢(按:由疳疾引起,时痢时止。痢时,红白兼有,全身黄瘦)。

  用粉锡先蒸后熬,等变色时,每服半钱,米汤送下。

  5、小儿腹胀。用盐熬粉锡,等变色后,即取以摩擦腹部。

  6、小儿肚皮变青,极为危险。用上法可治好。

  7、小儿夜啼不止。用粉锡如三粒豆子那样大的量,水冲服。一天服三次。

  8、身热多汗。用粉锡半斤、雷丸四两,共研细,当作扑粉扑身。

  9、绦虫蛔虫。用少量粉锡,炒后放在肉汤里空心服下,大效。

  10、鼻血不止。用醋炒粉锡,服一钱,即见效。

  11、齿缝出血。用粉锡半两、麝香半钱,卧时擦牙。

  12、跌打瘀血。用粉锡一钱,和水冲服。虽脸青、气短、欲死者亦有效。

  13、跌打断骨。用粉锡、硼砂等分,研细。每服一钱,苏木汤送下。宜多饮苏木汤。

  14、面皮抓伤。用香油调粉锡搽患处。

  15、打伤后肿痛成疮。用粉锡一两、生赤石脂一钱、水银一分,拌麻油,调成膏,摊在油纸上贴佃处。脱肉的地方,可有膏填满,再包扎好。

  16、黄水脓疮。用粉锡煅黄三钱,加松香三钱、黄丹一钱、细矾二钱,

  共研为末。倒入香油二两,熬成膏子涂搽。

  17、口角生疮。用炒粉锡一分、黄连半两,共研为末,搽患处。

  18、翻花恶疮(按:疮内有米粒状小颗,破则出血),翻出于外,故称翻花)。用粉锡一两、胭脂一两,共研为末。在盐水洗净患处后,即将药搽上。一天搽五次。

  19、蜂巢疮。用粉锡、朱砂等分,研细,调蜜搽疮上。

  20、汤火伤。用羊子骨髓调粉锡涂搽。

  22、蠼螋尿疮(按:此疮初起如粟,渐大如豆,后成浆泡,恶汗流出,疼痛难忍,同时有轻度发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陈藏器还说:这种疮能绕腰生长。看来很可能是“带状泡疹”)。用醋调粉锡涂搽。

  23、诸蛇咬伤。用粉锡和大蒜捣如泥,涂伤口。

  24、目翳。用粉锡点翳上,有效。

  25、口干无津。用公猪胆五个,酒煮,到胆囊破烂时,加粉锡一两,研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一丸,咽汁吞下。

  26、腹中鳖症(按:此病是腹中有硬块,或肿起外突,如鳖伏身)。用黍米淋汁冲粉锡湿服,大效。

  27、背疮、背痛。用粉锡二两、麻油三两,慢火熬,同时用柳枝急搅。

  到滴汗成珠时,加白胶末少许,放入水盆中浸两日,取出摊油纸上贴患处。此方名“神应膏”。

  铅丹释名又名黄丹、丹粉、朱粉、铅华。系用铅、硫磺、硝石等合炼而成。

  气味辛、微寒、无毒。

  主治1、消渴烦乱。用铅丹一钱,新汲水送下。服药后,宜吃荞麦粥。

  2、吐逆不止。用铅丹四两,加米醋半斤,煎干,在炭火中煅红,冷定后,研为末,和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醋汤送下。此方名“碧霞丹”。

  3、小儿吐逆水上。用铅丹研末,加枣肉捣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针挑一丸,在灯上烧过,研为细末,乳汁调服。此方名“烧针丸”。另一配方:在烧针丸的药方中加朱砂、枯矾各少许。

  4、反胃气逆。用铅丹、白矾各二两,生石亭脂半两。先把丹、矾两药放在坩锅里,烧炭煅红,放冷两天,再加入石亭脂,共研为末,和米饭少许,捏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日服十五丸,米汤送下。

  5、赤白泄痢。把枣肉捣烂,加入铅丹、白矾等分,各如皂角子大,再加米饭少许,和成团丸,如弹子大。以铁丝穿团丸,在灯上烧透,冷后研为细末,米汤冲服。又方:铅丹,炒成紫色,加入炒黄连,各等分。

  研细,加糊作丸,如麻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甘草汤送下。

  6、妊妇腹痛下痢。用乌骨鸡蛋一个,壳上开小孔,让蛋白流出,单留蛋黄。从孔口装进铅丹五钱,搅匀,外用泥封好,放在火灰里煨干,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7、吐血、咳血。用铅丹一钱,新汲水送下。

  8、寒热疟疾。用铅丹、百草霜等分,研细。发病之日,空腹服三钱,米汤送下。两服可愈。加饭或蒜做成丸药吃,也有效。又方:铅丹一两、恒山末三两,和蜜做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湿酒送下。清晨吃一次,病将发未发时吃一次,有效。又方:铅丹(炒过)二两、独蒜一百个,共捣成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腹服,长流水送下。疟发过两、三次后才服药,最见效。此方亦可治痢疾。又方:铅丹(炒过)

  半两、童便浸过的青蒿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寒多酒送下,热多用茶送下。

  9、小儿疟,壮热不寒。用铅丹二钱,蜜水送下。如兼恶寒,则以酒送下。此方名“鬼哭丹”。

  10、风。用铅丹二两、白矾二两,分别研细。取两块砖铺地上,砖上垫纸七层,纸上铺丹,丹上辅矾。周围架柳木柴焚烧,约烧完柴十斤,即停烧待冷,取药合研。每服二钱,温酒送下。此方名“驱风散”。

  11、客忤中恶(此病病象是:人行路上,忽然心腹绞痛,胀满气冲;或突然倒地,四肢阙冷,甚至不救)。用铅丹一小茶匙,调蜜三合灌下。

  12、一切目疾(凡目疾,翳障而伴有昏花现象者可治,可障而无错花感者不治)。用蜂蜜半斤,在铅锅中熬成紫色块,放入铅丹二两,水一两,再炼至水气全尽,倒在一块绢布上过滤。取滤下的细粉,装在瓶子里,埋地下二十天,才取出点眼。每日点七次。如药粘眼不开,则洗了重点。

  又方:铅丹、蜂蜜调匀,摊布片上,贴太阳穴。治赤眼痛有效。又方:铅丹、白矾,等分研末,点眼。又方:铅丹、乌贼骨,等分为末,加蜂蜜蒸后点眼。治眼睛红久生翳。又方:铅丹半两,调鲤鱼胆汁成膏,点眼。治眼生珠管。又方:铅丹、轻粉,等分为末,吹少许入耳内。左眼病,欠吹右耳,右眼病,吹左耳。治痘疹生翳。

  13、小儿重舌(舌肿厚)。用铅丹一粒,如黄豆大,放在舌下。

  14、小儿口疮糜烂。用铅丹一钱、生蜜一两,调匀,蒸到黑色,用鸡毛蘸取搽疮上。

  15、腋下狐臭。用铅丹加在轻粉中,以口水调和,经常搽腋下。

  16、蝎子螫伤。用醋调铅丹涂搽。

  17、刀伤。用铅丹、滑石等分,敷伤处。

  18、外痔肿痛。用铅丹、滑石等分,研细,新汲水调涂。一天涂五次。

  19、臁疮。用铅丹一两,黄蜡一两,香油五钱,熬成膏子。先以葱椒汤洗患处,然后贴敷药膏。又方:铅丹,水飞过,再炒过,取一两;黄,酒浸七日,焙干,也取一两;另取轻粉半两。分别研为细末。先以苦茶洗疮,随用轻粉把疮填满,再敷上铅丹,外层则用黄细末摊成膏贴上,不要揭动,几天即见效。

  密陀僧释名亦名没多僧、炉底。

  气味咸、辛、平、有小毒。

  主治1、痰结胸中不散。用密陀僧一两,加醋和水各一碗,煎干,研为末。

  每服取末二钱,以酒和水各一小碗,煎成一碗,趁热服下。以吐出痰涎为好。

  2、消渴饮水。用密陀僧二两,研末,在开水中浸过,取出,加一点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服时用浓蚕茧盐汤、或茄根汤、或酒送下都行。

  第一天吃五丸,以后每天增加九丸,直到一次吃到三十丸为止,不可多服,五、六次后,如见水恶心,即可停药。恶心时可吃点干食压一下。

  3、赤白下痢。用密陀僧三两,烧成黄色,取出研细,每服一钱,醋茶送下,一天吃三次。

  4、痔瘘。用铜青、密陀僧各一钱,麝香少许,共研细,以口水调和涂患处。

  5、婴儿泡疮(遍身象鱼鳔,又象水晶,破则流水,疮又再生)。用密陀僧研末洒敷,内服苏合香丸。

  6、惊气失音。用密陀要一茶匙,茶调服,即愈。

  7、腋下狐臭。先洗净腋下,油调密陀僧末涂上。另用一钱密陀僧末放入热蒸饼中,夹在腋下。

  8、口臭。用密陀僧末一钱,醋调漱口。

  9、口疮。用煅过的密陀僧,研末,敷疮上。

  10、鼻内生疮。用密陀僧、香白芷,等分研末,蜡烛油调涂患处。

  11、一切黑瘢。用密陀僧二两,研细,人乳调搽。夜间搽药,白天洗去。

  12、夏月汗斑如疹。用密陀僧八钱、雄黄四钱,共研细。先以姜片擦皮肤发热,再用此姜片蘸药粉擦汗斑。次日斑疹焦枯。

  13、骨疽(一名“多骨疮”,疮内不时露出细骨)。用密陀僧末加桐油调匀,摊贴患处。

  14、臁疮。用密陀僧末加香油调成膏,摊在油纸上反复贴患处。

  锡释名又名白、贺。

  气味味甘、寒、微毒。

  主治恶毒风疮。

  铁释名亦称黑金、乌金。

  气味味熟铁:辛、平、有毒。生铁:辛、微寒、微毒。

  主治熟铁:烧红投酒中,饮酒,可治贼风。

  生铁:1、脱肛。用生铁二斤,水一斗,煮至五升,洗肛门,一天两次。对脱肛多年不收的人都有效。

  2、耳聋由高烧引起者。可烧铁投酒中饮之,同时,用慈石塞耳,但夜

  间须取去。

  3、小儿丹毒。把铁烧红,水淬过,饮此水一合。

  4、打伤瘀血。用生铁一斤,酒三升,煮至一升后饮用。

  铁粉释名乃钢铁飞炼而成。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1、惊发热。用铁粉少许,水调服。

  2、伤寒发狂,胡言乱走。用铁粉二两、龙胆草一两,共研细,磨刀水调服。每服大人一钱,小儿五分。

  3、疔疮。用铁粉一两、蔓青根三两,捣乱如泥,敷疮上。一天换两次。

  4、风热脱肛。用铁粉末同白蔹末调匀敷患处,并托入体内。

  铁落释名亦名铁液、铁屑、铁蛾。打铁时,火花散飞,细微如屑,飞动如蛾。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小儿丹毒。用铁落研细,调猪油涂搽。

  2、善怒发狂,惊邪癫。用铁落煎水服。

  铁精释名亦称铁花。出煅铁炉中,细如尘,以色紫质轻者为佳。

  气味平、微湿。

  主治

  1、下痢脱肛。用铁精粉敷扑。

  2、妇女阴脱。用铁精加羊脂,裹在布。

  白石英释名甘、微温、无毒。

  气味主治1、风虚冷痹,肾虚耳聋。取磁石五两,经火煅、醋淬各五次,加白石英五两,装入绢袋,浸一升酒中,过五、六天后,分次温取。酒尽,可再添酒。

  2、惊悸善忘(上隔风热,心脏不安,宜化痰安神)。用白石英一两、朱砂一两,共研细。饭后煎金银汤送下。

  3、石水肿坚(按:病象是四肢瘦,肚子大,腹水胀如坚石)。用白石英十两,捶成豆子大,装入瓷瓶,浸酒二斗瓶口泥封,周围以马粪和糠火烧之,常令小沸。约六小时后停火。第二天开始服用,每次服酒大半杯。一天三次,酒尽后,可再加酒如上法烧一次。

  水银释名亦名汞、、灵液、姹女。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1、急惊风。用水银半两、生南星一两、麝香半分,共研细,加石脑油,捣成泥,做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薄荷汤送下。

  2、反胃吐食。用黑铅、水银各一钱半,结砂、硫磺各五钱,官桂一钱,共研细,分两次服。一半米汤、一半姜汗,调在一个碗中把药送下。

  3、胆热鼻血。用水银、丹砂、麝香等分,研细,每服半钱,新汲水送下。

  4、血汗不止。方同上。

  5、胎动(母欲死,子尚活)。用水银、丹砂各半两,合研匀,加牛膝半

  两,水五大碗,煎汁。吃药时,还吃半茶匙蜂蜜。

  6、胎死腹中。用水银二两,令产妇吞服,殆胎立出。

  7、误吞金银饰物。服水银一两,立出。又方:水银一两,分两次服。

  服第二次后,立出。

  8、头上生虱。用水银和蜡烛油擦头,虱一夜死尽。

  9、口疮。用水银一分、黄连六分、水二升,都成五合,喝一点含在口中,一天十次,有效。

  10、白癜风。用水银擦几次,可愈。

  11、肛门虫痒。用水银枣膏各二两,研匀,棉花裹成小球,送进肛门,次日虫出。

  12、一切恶疮。用水银、黄连和粉锡(熬黄)各一两,研匀,敷疮上。

  13、小儿痘后眼睛生翳。用水银一钱、虢丹(铅丹)五钱,研捣成丸药六粒,糊在坩锅中,火煅一天。取出,用薄棉裹好,左翳塞右耳,翳自掉下。

  水银粉释名亦名汞粉、轻粉、峭粉、腻粉。由水银、白矾、食盐合炼而成。

  气味辛、苦、有毒。

  主治1、小儿涎喘。用末受精的鸡收一个,取出蛋清,加水银粉十钱拌合。

  装银器内,放在汤瓶上蒸熟,给病儿服下,或吐痰,或下泄,病即愈。

  但水银有毒,气虚小儿,不能用此方。

  2、小儿呕乳。用水银粉一钱、盐鼓(去皮)七粒,共研匀,合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藿香汤送下。

  3、大小便闭(胀闷欲死,持续两三天,有生命危险)。用水银粉一钱、生麻油一合,和匀,空腹时服下。

  4、大便壅结。用水银粉半钱、沙糖一小撮,研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临卧时温开水送下。又方:水银粉二钱、铅丹一钱,共研细。

  每次一钱,米汤送下。

  5、血痢腹痛。用水银粉五钱、粉锡三钱,共研匀。加水浸过的蒸饼心少许,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至十丸,艾汤送下。

  6、消中嗜食(吃得多,人体瘦,大便硬结,常解小便)。用水银粉一钱,研细,姜汁拦匀,清水送下。后服猪肚丸补之。

  7、一切虚风(按:指头晕目眩、麻痹不仁等症)。用水银粉一两,汤煎,再用慢火焙干,加麝香半两,研细。每服二至三分,温水调下。

  8、水气肿痛。用水银粉一钱,装入乌鸡的蛋中(蛋要先去黄),再用面饼包好蒸熟,剥去蛋壳,加炒葶苈一钱,同蒸饼捣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三至五丸,一天服三次,车前汤送下。极效。

  9、痘后生翳。用水银粉、铅丹,等分为末。左翳吹右耳,右翳吹左耳。

  10、牙痛。用水银一钱、大蒜一瓣,合捣成饼,安在颧骨前陷(即肋窝)

  中,先用一枚铜钱垫住。安饼后再用贝壳盖好,扎牢。一夜可愈。左牙痛,安在右边,右牙痛安在左边。

  11、牙疳(流脓、流血、虫蚀)。用水银粉一钱,黄连一两,共研为末,搽患处。

  12、小儿耳烂。用水银粉、枣子灰,等分研末,调油搽患处。

  13、眼边烂。用水银粉和口水点眼睑内。一天点二、三次。

  14、小儿头疮。用葱汁调水银粉涂搽。

  15、小儿生癣。用猪油调水银粉涂搽。

  16、臁疮。以齑汁温洗患处,拭干后,用葱汁调水银粉涂搽。又方:水银粉五分,黄蜡一两。先把水银粉铺纸上,再铺黄蜡,缚在疮上,黄水流出即愈。

  17、各种毒疽毒痈(包括杨梅疮)。用水银粉一两,丹砂、雄黄各二钱半,白矾、绿矾各二两半,研匀,装罐,盐泥封口,文武火炼升。炼毕开封,罐口有许多粉末。取此粉每三钱加乳香、没药各五分,酒在太乙膏之类的膏药上,贴患处,有奇效。此方名“五宝霜”。

  粉霜释名亦名水银霜、白雪、白灵砂。乃水银或水粉粉炼炼升华而成。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

  1、小儿急惊风。用粉霜二钱,白牵牛(炒过)、水银粉各一钱,共研细。

  每服二、三分。薄荷汤送下。以涎痰吐出为效。

  2、小儿烦躁口渴。用粉霜二至五分(即小儿年龄大小酌用),煮莲花汤送下,冬日用莲肉汤。

  3、风热惊狂。用粉霜一两、白面六钱,合做饼子,烤熟后研细,加水银粉半两、铅霜二钱半,共研为末,滴水揉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至十五丸,米汤送下。此方名“神白丹”,治伤寒积热、搐风、惊狂,皆有效。

  4、斑疹生翳。用粉霜八分、朱砂一钱,共研细,水调少许,放在耳朵里。

  5、杨梅恶疮。用粉霜敷搽。

  银朱释名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

  气味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1、小儿内钓(惊风,多啼)。用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共研细,捏成丸子,如粟米大。半岁儿五丸,薄荷汤送下。

  2、痰气结胸。用银朱半两、明矾一两,同研细。置瓦盏中,下加微火熔化。刮取,搓成丸子,每服一钱,茶和姜汁送下。此方名“鹤顶丹”。

  3、水肿,但大便尚通畅。用银朱半两、煅硫磺四两,共研细,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三十丸。

  4、咽喉疼痛。用银朱、海螵蛸,等分为末,吹入喉中,涎流,痛止。

  5、火焰丹毒。用银朱调鸡蛋清涂搽。

  6、汤火伤。用银朱调菜油敷上。

  7、背疽。用银朱、白矾等分。煎汤温洗患处,再用桑柴火远远烘热。

  一天三次。

  8、鱼脐疔(按:疔初起,即呈长形,边缘带红色,中央带黑色。痛极者有救,不大痛者反而难救)。用水调银朱成丸,每服一丸,温酒送下。

  此方名“走马丹”。

  9、杨梅毒。用银朱、粉锡,等分为末。把纸卷成捻子,蘸油点燃,放

  在木桶中。令病人到桶边用鼻子吸取烧捻子放出的烟子。一天一次,七天可愈。又方:银朱二钱,孩儿茶一钱,龙桂香一钱,皂角子一钱,共研细,照上方作熏药用。又方:银朱、水银粉各一钱,黄蜡、菜油各一两,加热化开调药,摊在油纸上贴患处,疮痂自脱。

  10、筋骨疼痛。用银朱三钱、枯矾四钱,研细。裹入纸中做成三个捻子。

  每天早晨拿一个捻子蘸油熏肚脐,熏后蒙被而卧,汗出为好。

  11、顽疮久不收口。用银朱一钱、陈年石灰五分、松香五钱、香油一两,调匀,摊在纸上贴患处。

  12、血风臁疮。取黄蜡一两,熔化后,加银朱一两,搅匀,摊在纸上。

  先把臁疮刺孔,再把药纸贴牢。

  13、黄水湿疮。用银朱、盐梅,合捣敷上。

  14、癣疮。用银朱、牛骨髓、桐油,调搽。

  15、头上生虱。用银朱浸醋,每天梳头时带药入发。又一治法:纸包银朱,烧着,用碗盖住。烟结碗内成垢,以茶水洗下,倒入头发中,再把头发包起来。第二天,头虱尽死。

  灵砂释名亦名二气砂。乃水银、硫磺合炼而成。水银量多,硫磺量少。

  气味甘、湿、无毒。

  主治1、伏热吐泻。用硫磺半两、水银一钱,研细,加姜汁和面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三岁用,服三丸,冷水送下。大人可服三、四十丸。此方名“阴阳丸”。

  2、脾疼反胃。用灵砂一两、蚌壳粉一两,同炒红。加丁香、胡椒各四十九粒,共研为末。再加姜汁煮过的半夏粉,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

  3、冷气心痛。用灵砂三分、五灵脂一分,共研细。加稀糊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饭前服,石菖蒲、生姜汤送下。

  4、九窍出血(因突然受惊而得,其脉必虚,不可借认是热极血溢而妄用凉药以致误事)。用灵砂三十粒,人参煎汤送下。三服可愈。

  5、有些病。可用“养正丹”(又名“交泰丹”)来治疗。养正丹的制法和功效如下:用一个盏子,先放入铅的熔汁,次下水银,次下丹砂末,合炒,炒到不见星时,再下硫磺末。急搅拌,看有焰起,可用酒醋解除。药冷取出研细,加糯米糊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盐汤送下。以上四味药,分量都相等。

  雄黄释名亦名黄金石、石黄、熏黄。

  气味夺、平、寒、有毒。

  主治1、骨蒸发热(按:即今之肺结核)。用雄黄一两,加入小便一升中。另取方圆尺的石板一块,以炭火烧热,把雄黄尿汁淋在石上,垫上薄毡,令病人解衣顶被坐石上,勿使漏风。几次之后,病状即逐渐减轻。

  2、伤寒咳逆。用雄黄一钱、酒一杯,同煎,病人趁热嗅其气。

  3、阴部蚀烂,痛痒不已。用雄黄半两烧于瓶中,熏下部,有效。

  4、偏头风。用雄黄、细辛,等分研细。每次取二、三分吹入鼻中,左痛吹右,右痛吹左。此方名“至灵散”。

  5、腹胁痞块。用雄黄、白矾各一两,共研为末,加而糊调成膏,摊纸上,贴痞块处。贴至大便畅泄乃愈。

  6、胁下痃癖(按:胁下觉有积聚,呼吸时常抽痛)。用雄黄一两、巴豆五钱,同研细。加白面二两,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四丸。

  以开过几次再放冷以后的水冲服。大便畅通,病即转好。此方名“煮黄丸”。

  7、酒癖(饮酒过度引起头晕、恶心、呕吐,长期不愈)。用皂角子大的雄黄六小块、巴豆(连皮油)十五个、蝎子尾巴十五个,共研为末,加面粉五两半,滴水做成丸子,如豌豆大。丸子将干时放于麸中炒香。炒后,取丸子放水里观察。凡是浮在水面的就是好的,收存起来。每服二丸,温酒送下。此方名“酒征丸”。

  8、油癖(特别喜欢吃油,缺油即病)。用雄黄半两,研末,水调服。

  9、症瘕积聚。用雄黄二两,研细。水飞九次,放入新竹筒中,以蒸饼

  一块封住筒口,蒸七次。再用上等粉脂一两,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10、阴肿。用雄黄、矾石各二两,甘草一尺,加水五升,煮成二升,浸肿处。

  11、食物中毒。用雄黄、青黛,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送下。

  12、虫毒。用雄黄、生矾等分,加蜡做成丸药,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开水送下。

  13、便血。用雄黄不拘多少,放入枣内,用线捆好,煎汤。另用铅一两,熔化后,倒入汤中同煮。自早至晚,不断添开水。煮毕,取出研细,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用原有的铅汤送下。三服血止。

  14、暑天泄痢。用雄黄水飞九次,放在竹铅内蒸七次,研末,与蒸饼混合,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甘草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有效。

  15、疯狗咬伤。用雄黄五钱、麝香二钱,研细,酒送下。分二次服完。

  16、百虫入耳。烧雄黄熏耳内,虫自出。

  17、马汗疮(按:牧马人多生这种疮,初起肿痛,后感烦热,重者可致死)。用雄黄、白矾各一钱,乌梅三个,巴豆一个,合研为末,油调敷疮。

  18、刀伤。用雄黄一粒,半豆大,放入伤口内,另取雄黄五钱,小便送服。凡刀伤感染,毒入内部者,服此药有效。

  19、打伤发肿。用雄黄二分、密陀僧一分,共研为末,水调敷伤处。极见效。

  20、白秃头疮。用雄黄、猪胆汁调匀敷上。

  21、眉毛脱落。用雄黄末一两,调醋搽。

  22、疔疮恶毒。先用针剌毒疮的四边及中心,再以雄黄粉敷上。又方:用雄黄、蟾蜍各五分,共研为末,和葱、蜜捣丸,如小米大。以针剌破疮顶,将药插入。

  23、喉痹(按:此即喉风。喉部不能吞咽,气闭欲死)。用雄黄磨新汲水一盏灌下,吐出恶物即愈。

  24、牙痛。用雄黄和枣肉,捏成小丸,塞牙齿空洞中。

  25、走马牙疳,臭烂出血。用豆大的雄黄七粒,每粒包入一个去了核了的淮枣中,再用铁丝把枣子穿成一串,烧化为末。每次取少量搽患处,让涎流出。搽药至病愈为止。

  26、耳流脓汁。用雄黄、雌黄、硫磺,等分为末,吹耳内。

  27、多年臁疮。用雄黄二钱、陈皮五钱,卷入布中成精捻子,烧烟熏疮,令热水流出。

  28、红鼻头。用雄黄、硫磺各五钱,水粉二钱,乳汁调敷。三、五次后可愈。

  雌黄释名气味辛、平、有毒。

  主治1、心痛吐水,不下饮食。用雌黄二两、醋二斤,慢火煎成膏,加干蒸饼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姜汤送下。

  2、癫抽筋。用雌黄、炒铅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麝香少许,在牛乳汁半升中熬成膏,仔细捣匀,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温水送下。

  3、小便不禁。用雌黄一两半,研细。加干姜半两、盐四钱,同炒成黄色,合研为末。再加水和蒸饼,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4、癞疮。用雌黄粉加醋和鸡蛋黄调匀,搽疮上。

  5、牛皮顽癣。用雌黄粉加水银粉,调猪油搽患处。

  石膏释名亦名细理石、寒水石。

  气味主治1、伤寒发狂。用石膏二钱、黄连一钱,共研细。甘草煎汤,冷的送下。

  此方名“鹊石散”。

  2、小儿丹毒。用石膏粉一两调水涂搽。

  3、骨蒸劳(外寒内热,附骨而蒸,身体消瘦,饮食无味,四肢渐细,脚上浮肿)。用石膏十两,研细,水调服。每服一茶匙,一天两次。

  4、肺热喘嗽。用石膏二两、灸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生姜蜜汤送下。

  5、痰热喘嗽。用石膏、凝水石各五钱,研细,人参汤送下。

  6、胃火牙痛。用石膏一两,火煅,淡酒淬过。加防风、荆芥、细辛、白芷各五分,共研细。天天擦牙,有效。

  7、老人风热(内热,目赤,头痛,视物模糊)。用石膏三两、竹叶五十片、沙糖一两、粳米三合,先以水三大碗煎石膏、竹叶,煮成二大碗,去渣取汁,加米煮粥,调糖吃下。

  8、头风流泪。用煅石膏二两、川芎二两、灸甘草半两,共开为末。每服一钱,葱白茶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9、头痛,心烦,流鼻血。用石膏、牡蛎各一两,研细。每服二钱,新汲水送下。同时用水调少量药滴鼻内。

  10、风热性筋骨痛。用石膏三钱、面粉七钱,研细,加水调匀,锅里煅红。冷定后化在滚酒中,趁热服下。盖被发汗。连服药三日,病愈。

  11、雀目(按:即黄昏后不能视服)。用石膏粉一钱放在两薄片猪肝中,外用绳捆好,在沙锅中煮熟,取出切食。每天吃一次。

  12、湿温,烦渴,多汗。用石膏、灸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两小匙,热水送下。

  13、水泻,腹内如雷呜。用火煅石膏,加米饭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外以铅丹为衣。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14、妇女乳痈。用石膏煅红,研细。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服药后,再喝酒至醉即安睡。如此再服药一次,即见效。

  15、油伤火烧。用石膏粉敷上。

  16、刀伤。用石膏、沥表,等分为末,扑洒伤处,不要沾水。

  17、疮口不收。用石膏烧红,研以二两,加铅丹半两,共研为末,洒疮上。此方名“红玉散”。

  18、口疮咽痛。用石膏煅过,取三两,加丹砂三钱半,共研细,点患处。

  滑石

  释名亦名画石、液石、石、脱石、冷石、番石、共石。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1、烦热多渴。用滑石二两,捣碎,加水三大碗,共煎成三碗。支渣留水,和米煮粥吃。

  2、女劳黄疸(下半天发热恶寒,小腹急,大便溏黑,额头变为黑色)。

  用滑石、石膏,等分为末,大麦汁送下。一日三次。小便大利即愈,腹满者难治。

  3、伤寒症流鼻血(因汗出不来而流鼻血。如血色紫黑,不可止血,还要服温性之药。等到有鲜血流出,便急服本药去止住)。用滑石粉和米饭,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在口中稍稍嚼破,清水送下。血立卡。

  4、小便不通。用滑石粉一升,加车前汁,调匀,涂脐的周围,干了就换。冬天没有车前汁,可用水代。

  5、妊妇尿涩不通。用滑石粉和水调匀,糊在脐下两寸处。

  6、伏暑吐泄(小便赤色,心烦,口渴)。用好滑石(烧过)四两、藿香一钱、丁香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方名“玉液散”。

  7、风毒热疮(遍身流黄水)。先用虎仗、豌豆、甘草各等分,煎水洗浴,然后用滑石粉扑敷身上。

  8、下部湿汗。用滑石一两、石膏(煅过)半两、枯白矾少许,共研为末,干搽患处。

  9、脚趾缝烂痒。治法同上。

  10、打伤肿痛。用滑石、赤石脂、大黄各等分,共研为末。热茶洗伤处后将药敷上。

  11、热毒怪病(眼睛发红,鼻子肿大,喘气,浑身出斑,毛发如铁)。用滑石、白矾各一两,研细,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半。不停地饮此水,饮完为止。

  12、有些病可以用“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太白散”、“六一散”)来治疗。

  不灰木释名亦名无灰木。其色白,如腐烂的木材,烧之不燃。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1、肺热咳嗽。用不灰木一两半、玄精石二两、灸甘草半两、贝母一两半、天南星(白矾水煮过)半两,共研细。每服半钱,姜汤送下。

  2、咽喉肿痛,五心烦热。用不灰木(先以牛粪烧红)四两、玄精石(煅红)

  四两、真珠一钱,共研细,加糯米少许,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服时,用生地黄汁、粟米淘水研化后吞下。每天服两次。

  3、吐泻烦满,气逆腹胀。以不灰木、阳起石(煅起)、阿魏各半两,巴豆(去心)、杏仁(去皮)各二十五个,共研细。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樱桃大。每服一丸。服时,把丸子穿一孔,在灯上烧到烟尽,再研为末,姜汤送下。

  五色石脂释名本品质似石而性粘,故名五脂。有青石脂、黄石脂、黑石脂、白石脂、赤石脂等不同的类别,总称为“五色五脂”。

  气味五种石脂都是甘、平、无毒。

  主治1、大肠寒滑,小便精出。用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两,共研为末,略加醋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2、赤白痢。用赤石脂末,清水送服一钱。

  3、腹痛冷痢,下白冻如鱼脑。用煅赤石脂、炮干姜,等分为末,加蒸饼少许,做成丸子。服量随年龄不同,一日服三次。

  4、痢后脱肛。用赤石脂、伏龙肝,共研为末,敷搽肛处。另加白矾粉亦可。

  5、反胃。用赤石脂粉,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姜汤送下。服药之前,整吞巴豆仁一枚。

  6、胸中痰饮,反吐不停。用赤石脂一斤,捣碎,筛细。每服一小茶匙,酒送下。以后,逐渐增加至三茶匙。服至一斤,不仅痰饮消失,而且身体转为壮健。

  7、心痛彻背。用赤石脂、干姜、蜀椒各四分,炮附子二分,炮乌头一

  分,共研为末,蜜调成丸,如梧子大。先服一丸,如痛不止,可增至两三丸。

  8、月经过多。用赤石脂、破故纸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9、小便失禁。用煅赤石脂、煅牡蛎各三两,盐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盐汤送下。

  炉甘石释名亦名炉先生。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1、眼睛突然红肿。用炉甘石(火煅、尿淬)、风火消,等分为末。每次取少许,加清水化匀点眼。

  2、各种翳膜。用炉甘石、青矾、朴硝,等分为末。每次取一小茶匙,化在开水中,等稍冷,即用以洗眼。一天洗三次。

  3、一切目疾。用炉甘石半斤,加锉成小粒的黄连四两,放在瓦罐里,煮两沸。去掉黄连,单取炉甘石研末,加片脑二钱半。共研匀,贮存在小瓦罐中。每次用少许点眼。多次必有效。又方:煅炉甘石一钱,盆硝一钱,共研细。热水泡来洗眼。

  4、目中诸症(视物如五轮八廓)。用炉甘石半斤,煅赤,研细;另取黄连四两,切片煎水浸泡炉甘石粉,澄清后,取粉晒干。用时,每次取这种炉甘石粉三分,加铅粉(二连水浸过后再炒)三分、雄黄粉一分、片脑半分,共研匀,点眼。很有效。

  5、目暗昏花。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铅丹(水飞过)各四两,共研细;另取蜂蜜半斤,在铜锅里炼去白沫,加入清水五、六碗,熬沸后,投入上述三种药粉,继续用文武火熬成一碗,滴水不散。倾入夹层纸中滤过,收存瓷缸中。随时取出点眼。

  6、两眼烂边,迎风流泪。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四两,放在地上出毒三日,研细后点眼。点前用椒汤洗目。临卧点三、四次,次晨,温茶洗去。又方:炉苦石(火煅)一斤,用黄连四两煎的水淬七次。研累炉甘石,加片脑少许,点眼。又方:炉甘石、石膏各一钱,海螵蛸三分,

  共研细,加少量片脑加麝香,点眼。又方:先用黄连一两煎水,加入童便半碗,再煎,又加入朴硝一两,再煎。另取炉甘石二两,火煅后放入先制的煎水中淬过。淬后又煅,煅后又淬,反复七次,研成细末。加蜜陀僧一两,共研后贮存,用时点眼。

  7、耳流脓汁。用炉甘石、矾石各二钱,胭脂半钱,麝香少许,共研细,吹耳内。

  8、牙齿稀疏。用炉甘石(煅过)、石膏,等分为末,每次用少许擦牙,忌用牙刷。日久,牙渐密。

  9、下疳阴疮。用炉甘石(火煅、醋淬五次)一两、孩儿茶三钱,共研为末,调麻油,敷患处。

  10、阴汗湿痒。用炉甘石一分、蚌粉半分,共研为末,敷患处。

  无名异释名亦名炉先生。

  气味味甘、平、无毒。

  主治1、打伤肿痛。用无名异为末,每服少许,酒送下。有散血、消肿、止痛之效。

  2、骨伤骨折。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五钱,热酒调服。小儿只服三钱。另用米粥涂纸上,酒上牡蛎(左旋者好)粉裹伤处,外用竹篦夹住。

  3、丹毒。用无名异研末,葱汁调涂。

  4、痔漏。用无名异经炭火煅红后以米醋淬七次,研为细末,化在温水里洗患处;另用棉花裹此药填入疮口中。几次可愈。

  5、天泡疮。用无名异末,水调服。

  6、臁疮。用无名异、铅丹,共研为末,清油调搽。疮太温,则用药粉干搽。

  7、拳毛倒睫。用无名异粉卷纸内做成捻子,沾油点燃,吹熄后以烟熏两眼。

  石钟乳释名亦称留公乳、虚中、芦石、鹅管石、夏石、黄砂石。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1、一切劳嗽(胸膈痞满,咳嗽不已)。用石钟乳、雄黄、佛耳草、款冬花,等分为末。每用一钱,细烧成烟,以筒吸烟入喉。一天两次。

  2、急喘不停。用钟乳粉五钱、蜡三两,和匀,蒸在饭甑里。蒸熟取出,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温开水送下。

  3、吐血损肺。用钟乳粉,每服二钱,糯米汤送下。

  4、冷泻水止。用钟乳粉一两、肉豆蔻(煨过)半两,共研为末,加枣肉(煮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5、乳汁不通(气少血虚,脉涩不行,故乳少)。用钟乳粉二钱,服时以漏芦煎成的浓汤送下。又方:钟乳粉、通草,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石脑油释名亦名石油、石漆、猛火油、雄黄油、硫磺油。

  气味辛、苦、有毒。

  主治小儿惊热、疮癣虫癞等。

  石炭释名亦称煤炭、石墨、铁炭、乌金石、焦石。

  气味甘、辛、温、有毒。

  主治1、刀伤。用石炭捣成粉,敷伤口。疮口太深不能速合者,加滑石。

  2、误吞金银及钱在腹中不下。用石炭(一块,杏核大)、硫磺(一块,皂角子大),共研细,酒送下。

  3、月经不通。用石炭末一钱调汤,送下去油的巴豆三粒,有效。

  4、产后儿枕剌。用石炭(火煅、酒淬,凡七次)、石膏(火煅),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半,粥送下。如痛不止,可再服。

  石灰释名亦名石垩、垩灰、希灰、煅石、白虎、矿灰。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1、中风口。用新石灰,醋炒后,调如泥,涂口侧。口向左歪,涂右边;口向右歪,涂左边。很快奶可牵正。

  2、风牙肿痛。用放了两年的陈石灰、细辛,等分为末,擦牙。

  3、虫牙。用石灰和沙糖塞在牙中。

  4、干霍乱(按:症象是欲吐吐不出,欲不出,心腹胀痛,烦闷欲死)。

  用多年的陈石灰,以沙糖沙漠中淡醋汤调服二钱。此方名“落盏汤”。

  5、偏坠气痛。用陈石灰(炒过)、五陪子、山栀子,等分为末,加面粉和醋调敷患处。

  6、白带白淫。用风化石灰一两、白茯苓三两,共研细,加糊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7、酒积下痢。用石灰五两,和水成球,外包黄泥,在火里烧煅一天一夜。去泥,研细,加醋和面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姜汤送下。

  8、十年血痢。用石灰三升,熬黄。溶在一斗水里。等澄清后,每次饮此水一升,一天饮三次。

  9、虚冷脱肛。用石灰烧热,裹在布里,让病人坐在上面,冷了便换,有效。

  10、产后产门不闭,或阴道脱出。用石灰一斗,熬黄,加水二斗,澄清后熏下部。

  11、腹胁积块。用石灰半斤,盛瓦罐里炒至极热,加大黄末一两,炒红取出,再加桂末半两,略烧,加入米醋和成膏子,摊在布上贴患处。内服消块药。

  12、发落不止。用石灰三升,水拌炒焦,泡在三升酒中,每服三合,常

  令酒气相接,则新发更生。

  13、脸上黑痣。用水调石灰一碗,把完好的糯米若干粒半插石灰中,半露石灰外。过一夜,米色变如玻璃。治疗时,先以针轻拔黑痣,点少许玻璃状米粉在痣上。半天后,痣内有汁水流出,须挑去米粉,痣处两天不沾水,即愈。

  14、疔疮恶肿。用石灰、半夏,等分为末,敷患处。

  15、痰核恶肿(状如瘰疬,红肿发热,有时恶寒)。用石灰火煅为末,和白果肉同捣,贴患处;蜜调亦可。

  16、痄(按:即腮腺炎,一作痄腮)。用醋调石灰敷肿痛处。

  17、多年恶疮。用陈石灰,研细,加鸡蛋清调成泥,煅过,再研。以姜汁调敷。

  18、丹毒。用醋和石灰涂之。

  19、风疹。治法同上。

  20、痱子。用石灰一两(煅过)、蛤粉二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作扑粉扑痱子上。

  21、汤火灼伤。陈石灰粉扑伤处,或加油调涂亦可。

  22、打伤肿痛。用新石灰粉加麻油调搽。

  23、刀伤。用石灰粉敷上,外用布裹,能止痛、止血,也好得快。如伤口很深,可稍加滑石粉。

  24、误吞金属物。用石灰加一小块硫磺(如皂角子大),共研细,酒送下。

  25、虫咬伤。用醋调石灰涂搽。

  阳起石释名亦名羊起名、白石、石生。

  气味咸、微温、无毒。

  主治1、丹毒肿痒。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清水调搽。

  2、滑精(元气虚寒,精滑不禁,手足常冷,大便溏泄)。用阳起石煅后研细,加钟乳粉等分,再加酒煮过的附子末,调一点面粉把药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直至病愈为止。

  3、阳萎阴汗。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每服二钱,盐酒送下。

  慈石释名亦名玄石、处石、铁石、吸针石。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1、耳聋。用慈石一小粒,放入病耳内。另耳不病,只放铁沙。病耳渐愈。又方:豆大慈石一粒,加少许穿山甲烧成的灰,用新丰包好塞耳内。

  口含生铁一小块,觉耳中有风雨声即不聋。

  2、老人虚损(风温,腰肢痹痛)。用兹石三十两、白石英二十两,捶碎,浸入两斗水中,放在露地上。每天取此水煮粥吃。过一年,体质转强。

  3、阳萎。用兹石五斤,研细,淡酒浸半月。每服三合,白天服三次,临睡前服一次。

  4、两眼昏障(眼前现空花,视物成两体)。用兹石(火煅、醋淬七次)二两、丹砂一两、生神曲三两,共研为末。另用神曲末一两煮成糊,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慈朱丸”。

  5、子宫不收。用兹石经酒浸、火煅、研细后,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晚临睡前,服四十丸,滑石汤送下。次早,服兹石散二钱,米汤送下。慈石散配方是:慈石(酒浸过)半两,铁粉二钱半,当归五钱,共研为末即成。

  6、脱肛。用慈石(火煅、醋淬七次)半两,研细。每服一钱,空心服,米汤送下。

  7、刀伤后出血不止。用慈石粉敷上,能止痛止血。

  8、各种肿毒。用兹石三钱、金银藤四两,铅丹八两、香油一斤,熬成药膏,摊厚纸上贴患处。

  代赭石释名亦名须丸、血师、土朱、铁朱。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1、哮喘,睡卧不得。用代赭石,研末,米醋调服。宜常服用。

  2、伤寒无汗。用代赭石、干姜,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搽在两手心上,然后紧握双拳夹在大腿间。盖被静卧,汗出病愈。

  3、急慢惊风(吊眼,撮口,抽筋)。用代赭石(火煅、醋淬十次)研细,水飞后晒干。每服一钱或半钱,真金汤调下。连进三服,如脚胫上出现红斑,即是邪出病愈之证。如始终不现红斑,即无救。

  4、小肠疝气。用代赭石(火煅、醋淬)研细。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

  5、吐血、血、流鼻血。用代赭石一两,火煅、醋淬多次,研细。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6、妇女血崩。用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研细。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7、眼睛红肿,不能开视。用代赭石二分、石膏一分,研细,清水调匀,敷两眼角和太阳穴。

  8、各种疮疖。用代赭石、铅丹、牛皮胶,等分为末,冲入一碗好酒,等澄清后,取酒服。沉渣敷患处,干了就换。

  9、百合病发(按:指伤寒病已愈而复发,是一种险症)。用百合七个(劈破),冷水浸一夜;另取代赭石一两、滑石三两、冷水二盅,合煎成一盅。把百合汁加入,再煎成一盅,温服。

  禹余粮释名亦名白余粮。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1、大肠咳嗽(每咳便排出粪来)。用赤石脂、禹余粮各一斤,打碎,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去掉渣滓,分两次服。此方名“赤石脂禹余粮汤”。

  2、肠泄不止。用禹余粮四两(火煅、醋淬),加乌头一两,冷水浸一夜,去皮脐。两药共焙为末。稍滴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饭前服五丸,温开水送下。

  3、赤白带。用禹余粮(火煅、醋淬),加干姜等分。如仅有赤带,则干姜减半。两药共研细。每服两茶匙,空心服。

  4、崩中漏下(月经过多,有各种颜色,小肚子痛,不能生育)。用禹余粮、赤石脂、牡蛎,分别煅过,共研细;加乌贼曲、伏龙肝(炒)、桂心,各药等分为末。每服一小茶匙,温酒送下。忌食葱蒜。

  5、大风疠疾(眉发脱落,遍身顽痹)。用禹余粮二斤、白矾一斤、青盐一斤,共研细,装在罐子里,封牢,周围用炭火煅烧自晨至晚约十二小时。特冷却后,研细,埋土中三天。同时,每一两加胡麻(经过九蒸九晒,炒熟)粉三两。每服二钱,荆芥茶送下。一天服两次。

  空青释名亦名杨梅青。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1、眼睛昏花不明。用空青少许,露一夜,次日,点眼。

  2、翳障。用空青、矾石(烧过)各一两,贝子四枚,共研细,每日点眼。

  又方:空青二钱,蕤仁(去皮)一两,片脑三钱,共研细,每日点眼。

  3、各种目疾(雀目、赤目、青盲、内外障翳、风眼等)。用空青(洗净)、胡黄连(洗)各二钱半,先取槐芽(天未明时乘露采得)适量,装于青竹筒内,悬挂起来,等候干燥。干后研细,取一钱半,与空青、胡黄连共研为末,再加龙脑少许,收存备用。病人每于睡前漱口后,仰头让人吹此药入两鼻内,随即安睡。效果显著。

  4、中风口。用豆大的空青一粒含口中,甚见效。

  曾青释名曾,音层。曾青,即层青。就是成为层状的空青。李时珍说:“曾青治目,义同空青”。

  气味酸、小寒、无毒。

  主治1、风热目疾(眼红或烂,怕太阳光,眼屎多,常流泪,或痒或痛)。用曾青四两,蔓荆子二两,炮姜、防风各一两,共研细,经常以少许吸入鼻中,有效。

  2、耳内恶疮。用曾青五钱、雄黄七钱半、黄芩二钱五分,共研为末,搽疮上。

  绿青释名亦名石绿、大绿。生于铜矿中。

  气味小毒。

  主治1、急惊昏迷。用绿青四两、轻粉一钱,共研细。以生簿荷汁合酒把药灌下。痰吐即愈。

  2、风痰迷闷。用绿青十两,乌头尖、附子尖、蝎尾各七十个,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汁合酒送下。吐出痰涎便是见效。

  3、小儿疳疮(肾疳,鼻疳,头疮,耳疮等)。用绿青、白芷,等分为末。

  先以甘草水洗疮,再搽药。

  扁青释名亦名石青、大青。即今矿物学上的石青。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顽痰不化等症,兼有明目、利痰、生精、平肝等功效。

  石胆释名亦名胆矾、黑石、君石、毕石、铜勒、立制石。

  气味酸、辛、寒、有毒。

  主治1、风痰。用石胆粉一钱,温醋汤调服。痰涎吐出即愈。小儿用量酌减。

  2、喉痹喉风。用石胆二钱半、白僵蚕(炒过)五钱,共研为末。每次取少许吹喉,痰涎吐尽,风痹自愈。此方名“二圣散”。

  3、口舌生疮。用石胆半两,放在锅内煅红,露一夜,研细。每次取少许搽疮上,吐出酸涎水。如此数次,病愈。

  4、走马牙疳。用红枣一个,去核,填入石胆,包在纸内,煅红。等全冷后,研细敷牙,使涎外出。

  5、赤白癜风。用石胆、牡蛎各半两,共研为末,调醋涂搽。

  6、甲疽肿痛(按:甲疽是趾甲与肉间的肿痛,常溃烂流脓)。用石胆一两烧至烟尽,研末敷患处。几次即愈。

  7、痔疮热肿。用石胆煅后研细,蜜水调匀搽疮上。

  8、凤眼赤烂。用胆矾三钱,烧过,研细,泡热水中每天洗眼。

  砒石释名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气味苦、酸、暖、有毒。李时珍认为:辛、酸、大热、有大毒。

  主治1、中风痰壅(四肢不收,昏愦若醉)。用砒霜一粒如绿豆大,研细。先以清水送服少许,再饮热水,大吐即愈。如不吐,可再服。

  2、休息下痢(病一、二年不愈,人衰瘦不堪)。用砒霜、铅丹各半两,共投入已熔化的黄蜡中,柳条搅拌,条焦则换,六、七条之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小儿服者只作成黍米大)。冷水送下。

  3、疟疾。用砒石一钱、绿豆粉一两,共研为末,加水调成丸子,如绿豆大。铅丹为衣,阴干。发病日,五更起来,以冷水送服五至七丸。又方:砒石(醋煮过)、硫磺、绿豆,等分为末,包成若干个小包,每包分量约一粒豆子大。每服一包,空心服,新汲水上。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治疟方。

  4、走马牙疳。用砒石、铜绿,等分为末,摊纸上贴患处。极有效。

  5、项上瘰疬。用砒黄研细,加浓墨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炒干,收存备用。用时,以针挑破瘰疬,将药半丸贴上。

  金星石

  释名金星石,石外有金色麸片;银星石,石外有银色麸片。两者的药效,大体相似。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吐血咳血。用金星石、银星石、玄精石、不灰木、阳起石、云母石各等分。取坩锅一个,铺冬月水牛粪一、二寸,铺约一层,铺灰二寸,又铺药一层,如此重复铺好,最后盖上灰,加盖封牢。在炭火中煅一天一夜,还要埋在土中一夜,然后去灰留药块,共研细,每药一两,加龙脑、麝香各半钱、阿胶二钱半,炒过。每服一钱,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礞石释名礞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为好。打开须有白星点,无星点者不入药。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1、湿热痰症。用礞石、焰消各二两,煅过,研细,水飞,晒干。取一两,加酒蒸大黄八两、酒洗黄芩八两、沉得五钱,共研为末。水调成丸子,如梧子大。平常只服一、二十丸。如大便结,可增至一、二百丸,温开水送下。妊妇和患水泻者忌服。此方名“滚痰丸”。

  2、一切虚冷久积(滑痢,腹有癖块,妇女月经过多而又持久)。用礞石半斤,研细;硝石二两,也研细。共放坩锅内,盖严,炭火煅过,以尽灰二十斤左右为度。冷后取出,再加入赤石脂末二两,滴水为丸,如芡子大。等干后,又放坩锅内以小火煅过,待冷即收存备用。每服一丸至三丸。空心服,温水送下。泻痢日久者,可加至七丸。此方名“金宝神丹”。

  3、急慢惊风。风礞石一两、焰消一两,同煅过,研细。每服半钱至一钱。急惊风痰热者,用薄荷汁和生蜜调匀送下。慢惊风脾虚者,用木香汤和熟蜜调匀送下。此方名“夺名散”。凡痰壅咽喉,命在旦夕者,服此都有效。

  花乳石释名亦名花蕊石。

  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1、五内崩损,大出血。用花乳石,煅过,研细。饭后,以童便一小杯煎温调服二钱,病重者可至五钱。血止后,宜服独参汤补身体。此方名“花乳石散”,见葛可久《十药神书》。又方:硫磺四两、花乳石一两,共打碎,晒干,装瓦罐中,以泥封口,再焙干,以炭火煅过,冷定后,取出研为细末,收存瓶中备用。此方也叫做“花蕊石散”,见“和剂局方”。

  治跌打损伤,下死胎,落胞衣,去恶血,都很见效。每服一钱,童便调服。

  2、多年目翳。用花乳石(水飞,焙过)、防风、川芎、甘菊花、白附子、牛蒡子各两,灸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茶汤送下。

  3、脚缝出水。用好铅丹加花乳石粉涂敷脚缝。

  金牙石释名亦名黄牙石。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虚劳湿冷。缓弱,不能行走。用金牙石、细辛、莽草、防风、地肤子、地黄、附子、菌蓣、续断、蜀椒、蒴根各四两,独活一斤。共药十二味。

  金牙石捣碎后,单独装在一个小袋子中,其余十一味,切成薄片,合装入一大袋子里。两袋同浸酒内,密封四日。取酒温服,一天服两次。这种药酒叫做“小金牙酒”。

  石燕释名石燕状如蚬蛤,色如土,坚重如石。李时珍指出:石燕有二:一种是这里所录的石燕,乃是石类;另一种是乳铜中。

  气味甘、凉、无毒。

  主治1、伤寒尿涩,小腹胀满。用石燕研细,葱白汤调服半钱。以消胀为度。

  2、久年肠风(按:指常年泻血)。用石燕磨水常服,不要间断,有效。

  3、多年赤白带下。每日磨石燕取汁取。一枚石燕可用三天。也可以把石燕研末,水飞过,每天取半钱至一钱,米汤送服。

  4、牢牙止痛。用石燕六个,火煅醋淬七次,青盐、乳香各一两,细辛半两,共研细,擦牙。荆芥汤漱口。又方:依上方,但须去掉乳香、细辛,改用麝香。

  食盐释名亦名鹾。

  气味甘、咸、寒、无毒。

  主治1、下部蚀疮。将盐炒热,用布包好,令病人坐布袋上。

  2、胸中痰饮,欲吐不出。饮盐开水可促使吐出。

  3、病后两胁胀痛。炒盐熨之。

  4、下痢肛痛。炒盐布包熨患处。

  5、风热牙痛。用槐枝煎成浓汤两碗,加盐一斤煮干,炒后研细。每天来擦牙,同时用水冲一点来洗眼。

  6、虫牙。用盐半两、皂荚两个,同烧红,研细。每夜临睡前,用来揩牙,一月后可治愈。

  7、齿痛出血。每夜用盐末厚封齿根肉上。等液汁流尽后才睡觉。流汁时,不断敲叩牙齿。如此十夜,齿痛止,血亦停。忌食劳腥。

  8、小舌下垂。用筷子沾盐(或用煅过的盐)点在小舌上,几次即愈。

  9、耳鸣。用盐五升,蒸热,装在袋中,以耳枕之。袋冷则换。

  10、眼常流泪。用盐少许点眼中,冷水洗数次即愈。

  11、翳子蔽眼。用生盐研细,以少许点眼。小儿生翳,亦可用此法治疗。

  12、身上如有虫行。用盐斗和水一石煎热洗澡,连洗三、四次,有效。

  13、蜈蚣咬人,蜂虿叮螫。嚼盐涂伤处或用热盐水浸伤处。

  14、溃痈作痒。用盐抹患处周围,痒即止。

  盐释名亦名胡盐、羌盐、青盐、秃登盐、阴士盐(按:即现在所称的大青盐)。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1、小便不通。用戎盐一枚,如弹丸大,加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水煎服。

  2、风眼烂脸。用戎盐化水点眼。

  3、痔疮漏疮。用白矾四两、青盐四两,共研为末,装入猪尿脬中,阴干。每服五钱,空心服,温水送下。

  卤碱释名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1、风热赤眼,虚肿涩痛。用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密封于新瓶中,开水煮一顿饭时间,取出静放三天。点眼,一天点三、五次。

  2、牙齿腐烂。取上好碱土,热水淋之,去渣留汁,瓦罐熬干。刮下,加麝香少许,研细,搽患处。

  凝水石释名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1、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按:此处指凝水石)二两、滑石一

  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

  2、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共研为末,干敷。

  3、汤火灼伤。用凝水石烧过,研细,敷伤处。

  4、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凝水石半两、白土一分,共研为末,米醋调涂。

  玄精石释名亦名太乙玄精石、阴精石、玄英石。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1、伤寒,头痛壮热,四肢不利。用玄精石、硝石、硫磺、各一两,硇砂二两,共研细,装地瓷罐里,蜜封。周围用火烘半天,药色变青紫时即停火。冷后取药以冷水拌匀,放入原罐中阴干。埋在地下半月。最后取出再研细,加面糊成丸子,如鸡头大。病入先洗一个热水澡,然后研碎一丸,艾汤送下。蒙被而卧,汗出见效。此方名“正阳丹”。

  2、肺热咳嗽。方见“不灰木”项下。

  3、冷热霍乱。用玄精石、半夏各一两,硫磺三钱,共研细,加面糊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4、目赤涩痛。用玄精石半两、炎黄一两:共研细。点眼。

  5、舌头呆重,流涎不止,不能饮食。用玄精石二两,牛黄、丹砂、龙脑各一分,共研为末。先用针销稍挑破舌头,放一点血,随即以盐水漱口,然后洒约粉在舌上,口水吞下。很有效。

  朴硝(硭硝、马牙硝)

  释名亦名硝石朴、盐硝、皮硝(“硝”原作为“消”)。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1、骨蒸热(按:即结核病)。用硭硝粉,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两次。

  2、腹中痞块。用朴硝一两、独蒜一个、大黄末八分,共捣成饼,贴患处,以痞块消除为度。

  3、大小便闭,鼓胀欲死。用硭硝三两,泡在一升开水中,饮下。引起呕吐即愈。

  4、小便不通。用硭硝三钱,茴香酒送下。

  5、两眼红肿。用硭硝粉放在豆腐上蒸化,取汁点眼。

  6、眼睑红烂。硭硝用水蒸,露一夜,过滤。以清液洗眼。虽久患者亦能治。

  7、退翳明目。取硭硝用厚纸包严,放在怀内,贴肉存一百二十天,取出研细,稍加龙脑。点眼。只要瞳孔未破,虽多年翳障,也可以消散。

  此方名“白龙散”。又方:硭硝十两,溶热水中,滤过。余汁用瓦罐熬干,露一夜。加铅丹(水飞,炒过)一两、麝香半分,再加一点脑子。每日点眼。

  8、牙痛。把皂荚煎成浓汁,加入朴硝煎化。倒在石上,等结成箱后,刮取擦牙。

  9、喉痹肿痛。用朴硝一两,分次细细含咽,有效。或加丹砂一钱亦可。

  如感气塞不通,加生甘草末二钱半吹入喉部。

  10、口舌生疮。用朴硝含口中。

  11、小儿鹅口疮。用硭硝擦舌,一天擦五次。

  12、豌豆疮(已成红黑色,但尚未成脓)。用猪胆汁和硭硝末涂敷。

  13、指头肿痛。用硭硝煎水浸泡指头。

  14、风疹、漆疮。用硭硝煎水涂试。

  15、难产。用硭硝末二钱,热童便送下。

  16、死胎不下。治法同上。

  玄明粉释名亦称白龙粉。为白净朴硝,先与萝卜处同煎,后与甘划同煎,再经火煅制成。

  气味辛、甘、冷、无毒。

  主治1、热阙(按:指伏热引起的四肢厥冷)。用玄明粉三钱,热童便送下。

  2、伤寒发狂。用玄明粉二钱、丹砂一钱,研细,冷水送服。

  3、鼻血水上。用玄明粉二钱,清水送服。

  凡脾胃虚冷及阴虚火动者忌服玄明粉。

  硝石释名亦名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

  气味苦、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应该是辛、苦、大温、无毒。

  主治1、头痛欲死。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2、心腹痛。以硝石、雄黄各一钱,研细。每点少许在眼眶内,即愈。

  此方名“火龙丹”。

  3、腰腹痛。也用火龙丹。

  4、眼红肿痛。用硝石研细,卧时取黍米大点眼眶内。次早,盐水洗去。

  5、眼目障翳。用硝石一两,熔于铜器中,加水飞过的铅丹二分、片脑二分。点眼。

  6、喉痹。用硝石一两半、白僵蚕一钱、硼砂半两、脑子少许,共研细,吹喉内。

  7、伏暑泻痢,肠风下血。用硝石、硫磺各一两,白矾、滑石各半两,面粉四两,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清水送下。

  8、五种淋疾(一、劳淋:劳倦虚损,小便不通,小腹急痛。二、血淋:小便不出,只是下血,疼痛满急。三、热淋:小便红热,脐下急痛。四、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滴。五、石淋:尿不能出,只下石砂,小腹胀痛)。用上等硝石一两,研细,每服二钱。劳淋者,用葵子末煎汤送下,通后应服补虚丸散。血淋者,热淋者,都有冷水送下。气淋者,用木通煎汤送下。石淋者,用温水送下,但须先将药末在锅内隔纸炒过。

  此方名“透格散”。

  一般小便不通者。也可服透格散,小麦汤送下。

  9、背疽初起(恶寒,背上现疮肿瘾疹)。用硝石三两,溶开水一升中泡化。然后以厚毛巾浸水拧干在患处。巾冷再换。

  10、女劳黑疸(傍晚时便恶寒发热,膀胱急,小腹满,全身发黄,只是额头黑,故称“黑疸”)。用硝石、矾石(烧过),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大麦汁送下。一日服三次。服后,如小便变黄,小便变黑,即为将愈之

  象。

  硇砂释名亦名砂、狄盐、北庭砂、气砂、透骨将军。

  气味咸、苦、辛、温、有毒。

  主治1、肾脏积冷,心腹疼,面青脚冷。用硇砂二两、桃仁一两(去皮)。先以酒一小碗煮硇砂,沸十多次,去掉砂石,加入桃仁涨,慢慢熬成膏,和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热酒送下。

  2、积年气块,脐腹疼痛。取木瓜三个,切开去瓤,将醋煮过的硇砂二两装入瓜内,晒在太阳下。到瓜烂时,研匀,加米醋五升煎浓,再加蜜收存。用时以附子末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热酒化下。

  3、痃癖症块(按:症状为心胸绞痛,有积块)。取桑条烧灰,淋去苦汁,晒干。另按硇砂一两和水三两的比便,把硇砂、水、灰拌合起来,使干湿适当,然后放入瓶中。放前,瓶底热灰约半寸,放后,还要将灰填盖好。如此处理完毕,再以文武火煅红。冷定取出,倒药在小竹箕上(箕上先铺好三层纸),用热水淋药,收取滤汁,淋至硇味去尽为止。保持滤汁于热灰中,常令鼓出小鱼眼小泡。待汁干后,再煅一次,取药重研,加粟饭揉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空心服,酒送下。

  4、反胃。用硇砂二钱,加水调和,包入荞麦面中,煅焦。冷后,剥取中间湿药。焙干一钱,配槟榔二钱、丁香二个,共研细。每服七厘,烧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病愈为止。愈后吃白粥半月,还要服其他健胃药。

  5、各种痢疾。用硇砂、丹砂各二钱半,研细。另以黄蜡半两,巴豆仁二十一粒(去膜)同在瓦罐内煮透。到豆色变紫时,取其中七粒与硇砂、丹砂共研匀,和熔蜡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九丸,淡姜汤送下。此方名“灵砂丹”。

  6、月经不通,脐腹积聚疼痛。用硇砂一两、皂角五个(去皮和子,锉成末),共研为末。加头醋一大碗熬膏,又放入陈皮末三两。捣细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温酒送下。

  7、死胎不下。用硇砂、当归各半两,共研为末。分两次服,温酒调下。

  8、喉痹口噤。用硇砂、硭硝等分,研匀,点喉部。

  9、牙齿肿痛。用老鼠一个,剥去皮后,擦上硇砂。三日后,肉化尽。

  取骨,瓦上焙干,研细,加入樟脑一钱、蟾蜍二分,每用少许点牙根上,能消肿痛。

  10、眼生弩肉。用杏仁百枚,蒸熟后去皮尖,研捣后取净汁。汁中加硇砂末一钱,水煮化。每日以汁点眼。

  11、鱼骨鲠喉。用硇砂少许,嚼咽可下。

  12、喝虿叮螫。用水调硇砂涂搽。

  13、疔疮肿毒。用好硇砂、雄黄,等分为末。针刺疮口,挤去恶血后,以豆大的一撮药搽入疮中,外贴纸包好。如有毒气入腹引起呕吐时,可服“护心散”即愈。

  蓬砂释名亦名鹏砂、盆砂。一作硼砂(李时珍)。

  气味苦、辛、暖、无毒(李时珍认为:甘、微咸、凉、无毒)。

  主治1、鼻血不止。用硼砂一钱,水冲服立止。

  2、肺痨。用硼砂、硇砂、兔屎,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丸。生甘草一分,以水一杯揉汁,送药丸下。

  3、咽喉谷贼(按:指咽喉为谷物芒刺所伤,引起肿痛)。用硼砂、硭硝,等分为末,取半钱和蜜含咽。

  4、咽喉肿痛。用硼砂、白梅等分,捣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经一丸。

  5、喉痹、牙疳。用硼砂粉吹痛处。

  6、骨鲠在咽。用硼砂一小块含化咽汁。

  7、弩肉瘀突。用硼砂一钱、片脑少许,研细,以灯草蘸药点弩肉上。

  石硫磺释名亦称硫磺、黄硇砂、黄牙、阳侯、将军。(“磺”原作为“黄”)。

  气味酸、温、有毒。

  主治1、腰膝寒冷无力。用硫磺半斤,放在桑枝灰五斗的淋汁中,煮三沸。

  假干,以大火煅后研细。另取地坑里清水(穿地约一尺二寸,投水其中,等澄清后取用)和上述的硫磺末在坩锅中熬成膏子。再加米饭揉匀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2、脚气病。用硫磺粉三两、钟乳粉五升,加水煮沸,煎成三升。每服三合。又方:牛乳三升,煎至一升半。取五合,调硫磺粉一两。一次服下,蒙被而卧,须出汁为好,注意避风。如不出汗,再服药一次。隔几天之后,又照此服药。如此几次,可见效。

  3、伤寒阴症(极冷,厥逆烦燥,腹痛脉微)。煎艾汤服硫磺末三钱。安卧,出汗自愈。

  4、积块作痛。用硫磺、硝石、结砂、青皮、陈皮各四两,共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5、气虚暴泄,日夜二、三十次,腹痛不止。用硫磺二两,枯矾半两,共研为末,加蒸饼糊成丸子,丹砂为衣,如梧子大。每服十五至二十丸,温水或盐汤送下。此方名“朝真丹”,暑天可旅行宜备。

  6、霍乱吐泻。用硫磺一两、胡椒五钱,共研为末,加黄蜡一两,熔化调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凉水送下。

  7、脾虚下白(脾胃虚冷,停水停气,凝成白涕下出)。用硫磺一两、炒面粉一分,共研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8、老人时泄时秘,交替出现。用硫磺、半夏(热水泡七次,焙干)等分,研细,与生姜汁、蒸饼和在一起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至二十丸,空心服,温酒或姜汤上。妇女用醋汤送下。

  9、红白痢。用硫磺、蛤粉,等分为末,加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汤送下。

  10、久疟不止。用硫磺、丹砂,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发病日清晨服。

  寒多则硫磺用量加倍,热多则丹砂且量加倍。又方:硫磺、蜡茶,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冷水送下,发病日清晨服。寒多则增加硫磺用量,热多则增加蜡茶用量。服药二次后可见效。

  11、肾虚头痛。用硫磺一两,加胡粉为末,和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痛时,以冷水送服五丸。又方:硫磺末、食盐等分,水调生面糊药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加蒸饼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至五丸。

  12、酒鼻。用生硫磺半两、杏仁二钱、水银粉一钱,共研为末,每夜搽鼻。

  13、小儿耳。用硫磺末和蜡作成捻子插在耳中。一天换两次。

  14、突然耳聋。用硫磺、雄黄,等分为末,棉花裹着塞耳内,数日可愈。

  15、一切恶疮。用好硫磺三两、荞麦粉二两,共研为末,滴水,捏成饼,晒干收存。临用时,取饼研细,以水调匀敷患处。

  16、疥疮有虫。用油煎鸡蛋和硫磺粉调匀搽疮上。

  石硫赤释名亦名石亭脂、石硫丹、石硫芝。为硫磺之呈现红色者,功同硫磺。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1、赤鼻作痛。用呈紫色的石亭脂(红色者次之,黄色者勿用),研细,冷水调搽患处,半月可愈。

  2、风温脚气。用生石亭脂一两、生川乌头一两、无名异二两,共研为末,葱白捣汁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钱,空心服,淡茶加生葱送下。

  矾石释名亦名涅石、羽涅、羽泽;煅枯者名巴石,轻白者名柳絮矾。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1、痰中风。用白矾一两、牙皂角五钱,共研细。每服一钱,温开水送下。

  2、胸胃积痰(头痛,不思饮食)。矾石一两,入水二升中煮成一升,加蜜半合。频频取饮,不久即大吐积痰。如不吐,可喝一点开水引吐。

  3、风痰病。用生白矾一两、细茶五钱,共研为末。和蜜成丸,如梧子大。小儿一岁吃十丸,大人可吃五十丸。久服,痰自大便排出,病根可断。此方名“化痰丸。

  4、牙关紧闭不开。用白矾、食盐等分,研细,搽牙,涎出自开。

  5、喉痈乳蛾。用白矾三钱,放锅中加水熔化,投入劈天的巴豆三粒,在火上煎干。去豆,研矾为末,点患处,病重得以醋调罐。此方名“济生帐带散”,亦名“通箠散”。

  6、咽喉谷贼肿痛。用生白矾末点肿处,吐涎。以有痒感为度。

  7、小舌垂长,咽中烦闷。用白矾(烧灰)、食盐等分,研细。筷子蘸药频点小舌上,涎水充出,小舌即渐复位。

  8、牙齿肿痛。用白矾一两,烧成灰,蜂房一两,微灸。每用二钱,水煎含漱,去涎。

  9、齿龈出血不止。用白矾一两,加在水三升中煮成一升,含漱。

  10、口舌生疮。用白矾、铅丹(水飞,炒过)等分,研细,搽患处。

  11、小儿鹅口疮(满口白烂)。用枯矾(煅过的白矾)一钱、丹砂二分,共研为末,每次以少许敷患处。一天三次,有效。

  12、鼻血不止。用枯矾末吹鼻内。

  13、鼻中息肉。用白矾烧成末,和猪油、棉花裹好,塞鼻孔中。几天后,息肉脱落。又方:白矾一两,蓖麻仁七个,盐梅肉五个,麝香少许,捣匀,捏成丸子,用棉花崐裹着塞鼻内,息肉自下。

  14、双目红肿。用甘草水磨白矾,敷眼泡上,或用枯矾频搽眉心。

  15、烂眼睑。用煅白矾一两、铜青三钱,共研为末,泡开水中,澄清后以水洗眼。

  16、耳。用枯矾粉一两、铅丹粉(炒)一钱,和匀,每日吹入耳中。

  17、风温膝痛。用白矾烧过,研细。取一汤匙矾粉投沸水中,淋洗痛处。

  18、黄肿、水肿。用白矾二两、青矾一两、白面粉半斤,同炒红;另用醋煮米粉成糊,和药为丸。每服三十丸,枣汤送下。此方名“推车丸”。

  19、女劳黄疸。方见“硝石”条。

  20、妇女白沃(月经不调,子宫坚硬,常从阴道中流出白色污物)。用杏仁同烧过的白矾调匀,加蜜成丸,枣核大,塞阴道中。一天换药一次。

  21、遗尿。用枯矾、牡蛎粉,等分为末,每服一小匙,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2、二便不通。用白矾末填满脐中,滴入冷水,如觉冷透腹内,二便自通。如脐平不能填药时,周围用纸圈隔起来。

  23、上吐下泻。用枯矾末一钱,百沸汤调下。

  24、伏暑泄泻。用白矾煅为末,醋糊成丸,按年龄大小取适当分量,木瓜汤送下。此方名“玉华丹”。

  25、老人泄泻不止。用枯矾一两、诃黎勒(煨过)七钱半,共研为末。每

  服二钱,米汤送下。

  26、赤白痢。用白矾(水飞)和面粉(醋飞)做成丸子,如梧子大。赤痢,以甘草汤送下。

  27、反胃呕吐。用白矾、硫磺各二两,烧过,加丹砂一分,共研为末,面糊成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五丸,姜汤送下。又方:枯矾三两,加蒸饼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28、化痰治嗽。用明矾二两、生参末一两、苦醋二升,熬成膏子。等稍干,做成丸子,如豌豆大。每次取一丸放在舌头下面,痰消嗽止。又方:只用明矾末,加醋紛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睡时服二、三十丸,茶送下。又方:明矾半烧半生,山栀子炒黑,等分为末,姜汁糊为丸,服法同上方。又方:白矾、茶叶,等分为末糊成丸子,服法亦同上方。

  29、刀伤。用白矾、铅丹,等分为末,敷伤处。

  30、漆疮作痒。用白矾煎汤洗擦。

  31、牛皮癣。用石榴皮蘸白矾粉搽抹。切勿用醋。

  32、小儿风疹。用白矾烧过投热酒中,蘸酒涂疹。

  33、脸上身上长瘊子。用白矾、地肤子等分,煎水,经常洗擦。

  34、鱼口疮。用枯矾研细,调面敷上。

  35、趾甲疮(趾甲嵌入肉中作疮,不能穿鞋)。用白矾烧灰涂在疮上,好肉慢慢生出。嵌到肉里的甲鱼,要小心剥去。

  36、鸡眼肉刺。用枯矾、铅丹、朴硝,等分为末,搽患处。次日洗脚两、三次。

  37、疔疮肿毒。用白矾末五钱,和煨熟的葱白,捣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钱五分,酒送下。无效,可再用。久病的人和妊妇,忌用此药。

  38、痈疽肿毒。用好白矾一两,生研,调在七钱熔化了的黄蜡中,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逐渐加至二十丸,熟水送下。此方名“黄矾丸”,亦名“蜡矾丸,不仅能止痛生肌,还能防毒气内攻。

  39、交接劳复(房事之后,突发病,阴囊肿大,丸缩入,腹痛难忍)。用白矾一分,硝石三分,大麦粥送服。一天服三次。

  绿矾释名亦名皂矾、青矾。煅红者名绛矾或矾红。

  气味酸、凉、无毒。

  主治1、脾弱黄肿。用苍术二斤(淘米水泡两夜)、黄酒曲四两,同炒成赤色,加绿矾一斤,拦醋,晒干,装入瓶中火煅,取出研细,再加醋和糊成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好酒或米汤送下。一天服二至三次。此方名“伐木丸”,与平胃散同用,亦治肝气胀满。

  2、喉风肿闭。用绿矾一斤,拌入醋三斤中,晒干,研末吹喉部。痰涎流出后,以良姜末少许,放在茶内漱口咽下。

  3、眼睛红烂。用红枣五个,去核,填入绿矾,火上煨熟,加水两碗、桃柳心各七个,一起煎浓。每取少许点眼。

  4、疟疾呕吐(少阴疟)。用绿矾一钱,干姜泡过,加姜制半夏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发病日清晨服,醋汤送下。

  5、大便不能。用绿矾一钱,巴霜二个,同研细,放入鸡蛋内搅匀。封好蛋壳破口,湿纸包旧,煨熟,同酒吃下。

  6、大便下血多年。用绿矾四两,入砂锅内,封牢,煅红,取出加青盐、生硫磺各一两,研匀,再入锅中封煅一次。冷定加熟附子末一两,共研细,以粟米粥做成蛫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或温酒送下。

  7、妇女血崩。用绿矾二两、水银粉一钱,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新汲水送下。

  8、腹中食积。用绿矾二两,研细,加醋一大碗,在瓷器内熬煮,以要搅成膏,再加赤脚乌一两,研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9、走马疳疮(按:即走马牙疳。病处流动,速如走马,侵蚀口鼻,穿透骨腮,全齿剥落,出血流脓)。把绿矾放入锅中,用炭火煅红,加醋拌匀,如此三次,研细,再放入少许麝香,调匀后敷患处。用药前以温水把口漱净。

  10、白秃头疮。用绿矾和楝树子炼研涂搽。

  11、小儿头疮。用煅绿矾一两、淡豉一两(炒黑)、腻粉二钱,研匀搽疮上。搽前用桑木灰淋汤洗净头部。

  12、耳生烂疮。用枣子去核,填入绿矾,火煅后研细,香油调敷。

  13、汤火伤。用凉水冲绿矾粉浇伤处,痛立止,肿亦消。

  14、癣疮作痒。用螺蛳十四个、槿树皮末一两,蒸熟,加入绿矾(煅过)

  三钱,一起捣匀,搽患处。

  15、小儿疳虫病(病人喜食土和某些生物)。用绿矾研细,加猪胆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至七丸,米汤送下。

  16、甲疸(剪趾甲时误伤肌肉,或趾甲长入肉内,都能形成疮肿,流黄水,烂五趾,痛如火烧)。用绿矾五两,煅到汁尽,研细收存。先以盐水洗疮,后以矾粉厚敷疮上。每到如此洗敷,十日可治好。

  黄矾释名气味酸涩、咸、有毒。

  主治1、耳。用黄矾二两烧枯,取二钱,棉裹成球,塞耳内。

  2、身上瘢痕。用黄矾(烧令汁尽)、胡粉(炒黄)各八分,研细,加猪油,共捣成泥。先以粗布擦瘢,感到疼痛时,把药涂上,涂药五次以后,再用老鹰粪、燕窠草烧祳灰等分,加人乳调匀涂瘢。皮肤能恢复正常。

  3、急疳蚀齿。用黄矾、绿矾各半钱,白矾(烧过)一钱,麝香一分,共研为末敷患处,吐出流涎,病渐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