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垦集团招聘信息:我国粮食信贷问题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9:28:08
 一、粮食收购市场的基本走势
       (一)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
       总供给增长受到土地、水资源的制约,农业科技短期内难以取得重大突破。需求刚性难以改变。
       表现形式发生改变,由过去“卖粮难”向“收粮难”转变。但从长期看,也有可能交替出现。
       (二)粮食宏观调控形势更加复杂。
       过去我们主要面对的是农民卖粮食难、粮价下跌的问题,粮食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玉米、大豆临储收购政策。
       现在,面临的是粮价上涨,中储粮公司收不到粮。相对而言,调控措施乏力。
       从长期看,粮食宏观调控将由以调控卖粮难为主的单向调控,向既调控“卖粮难”,又调控“收粮难”的双向调控转变。
       (三)粮食企业的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加快。
       产业化:由过去单纯的购销企业向加工贸易,乃至于生产加工贸易一体发展。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在粮食收购市场的份额逐年提高。
       规模化:粮食加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粮食贸易企业的仓储能力迅速增加。
       集团化:以粮食为主业的公司集团化,其他行业的集团公司向粮食行业发展等。
       (四)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边缘化不可逆转。
       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市场化改革中,日渐衰落的趋势难以改变。突出表现在:
       观念陈旧:“主渠道”作用,“国有资产”不流失。
       体制僵化:管理体制继续由县、市粮食局管理。多数地方是原粮库主任承包租赁,实质上这些企业已经不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机制缺失:  经营缺动力、融资缺资信、管理缺人才。
       发展无条件:市场化改革七年来,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大多数没有发展。现有仓储设施在老化,经营能力在缩小。

       二、粮食信贷的基本态势
       (一)信贷供给的多元化
       渠道:商业银行供给增加。
       原因:    流动性过剩,银行业竞争。
       利弊: 解决企业的资金需要,推动粮价上涨。
       (二)资金向优势企业积聚
       优势企业特征:加工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较大;注册资本多,且净资产大于注册资本;经营效益好,诚实守信。
       积聚趋势:2010年底全国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贷款最多的50户,共有贷款190.64亿元(含流转和收购),占总户数的2%,占总贷款的23%。
       2010年底全国粮食贸易企业贷款最多的50户,共有贷款140.64亿元(含流转和收购),占总户数的3%,占总贷款的30 %。
       三、今年粮食信贷政策走向
       (一)粮食市场的监管加强
       粮食市场秩序需要整顿。
       建立粮食市场准入标准。
       粮食企业的社会责任:最低库存,最高库存。
       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市场监管的职责。
       市场管制加强,市场准入标准提高,市场主体减少。
       市场主体对信贷资金需求减少。
       (二)收紧流动性,有效管理通胀预期,商业银行的信贷抽紧。
       (三)农业发展银行粮食信贷稳定增长。

       信贷供给保持稳定:粮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商品量的60%左右。信贷量在3600亿元左右。

       信贷增长:主要来自价格上升。
       (四)今年农业发展银行粮食信贷政策安排。
       市场性收购的信贷政策:
       在贷款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区别对待,择优支持;
       区别客户类型,优先支持重点企业;
       区别信誉状况,优先支持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
       区别购销方式,优先支持委托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