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部首是什么:上海男人20年间腰围膨胀了近8厘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24:08
20年来全国最大规模的人体抽样测量调查发现,华东地区成年男子在20年间,腰围膨胀了近8厘米。上海陕西北路金鹰广场,中年男子陈晓东接过营业员递来的特大号夹克,提臀、憋气,缩紧肚皮,一连串熟练的“规定动作”后,身体终于塞进夹克。他左右伸展,袖口肩宽勉强适合,肚皮却不可遏制地鼓了出来。(chinesenewsnet.com)

陈晓东悻悻地将夹克脱下还给营业员,“每一次买衣服都是对我羞耻心、忍耐度的考验”。因为忙于应酬,短短几年内,陈先生的“啤酒肚”膨胀失控,家中衣橱内一堆前些年常穿的特大号衬衫已经难以“笼罩”。(chinesenewsnet.com)

像陈晓东这样的发福男人要买到合身的衣服,几乎纯粹靠碰运气,因为他的体型标准,根本没有被列入目前通行的国家标准服装型号库。根据1992年4月1日起全国统一实施的GB1335-91国家号型标准规定,中国人体型从瘦到胖依次分成Y、A、B、C四等。其中“C”号型,就是俗称的“水桶型”胖子,但因为当年这类肥胖人群在人群中比例过于稀少,实际上“C”一直被剔除在国家标准号型之外。(chinesenewsnet.com)

然而近20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忙于应付工作,鲜有闲暇运动,大量脂肪开始堆积。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竟找不到合适的衣服了。1974年和1987年我国曾两次组织人体数据测量收集,此后近20年的时间内,国家级大规模数据采集再没有进行。2002年5月,恒源祥集团和东华大学联手,共同发起建立中国男子人体数据库。历时4年,这项近20年来全国最大规模的人体抽样测量调查终于在2006年5月初步完成。(chinesenewsnet.com)

调查显示:华东地区成年男子在20年间,腰围膨胀了近8厘米。恒源祥科研部刘静茹解析了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对比:1987年,华东地区成年男子体型主要集中在胖瘦适中的A号型,20年后A号型却不足30%;B号微胖体型,国际比例是27.1%,上海则达到了41.5%;而较胖C号体型,上海男人的比例也已蹿至14.8%,超过国际标准6.6个百分点。(chinesenewsnet.com)

像陈晓东这类早先被忽略不计的超肥胖体型,在华东地区也已经达到6.5%。肥硕的腰段、巨大的臀部,走路时不得不把双臂横向撑开,这种极端体型已经不再是老外的专利。(chinesenewsnet.com)

40至50岁的男子是肥胖男子的主体,“30岁以下的成年男子平均体重60.79公斤,30到40岁的男子体重稍重0.91公斤,但当男人步入40到50岁这个阶段后,平均体重陡然升到65.59公斤。”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博士生导师、人体工学和服装学专家张文斌教授说,40岁成了上海男人体重爆发的“临界点”。(chinesenewsnet.com)

刘静茹摆出了两个数字以说明人体数据收集的艰难──3000与13亿──前者是4年间人体数据库收集到的受测成年男子人数,后者是2005年末统计的中国人口总数。(chinesenewsnet.com)

这3000人是收集人体数据库的工作人员4年间在华北、华东、西南和中原四个地区找到的,即便只为争取到这3000人的配合,刘静茹也费了好一番周折。“人们不习惯将自己的身体隐私暴露在陌生人面前,尤其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刘静茹说。(chinesenewsnet.com)

为了获得成年男子最精确的体型数据,数据库的收集方式采用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类。非接触式就是运用三维检测设备,受测者穿着紧身内衣进入密封房间,几秒钟后,仪器自动完成三维扫描,获取人体各部位的80多个数据。(chinesenewsnet.com)

但这类仪器携带不便,在一些地区收集数据时,采用的是接触式收集法。受测者必须脱去全身衣物,换上纸内裤,然后由工作人员手动测量。这种接触式,需花费每个受测者至少1个小时的时间。(chinesenewsnet.com)

“在重庆测量收集时,当地人看见我们的受测者脱去衣物,然后分批进入房间,误以为我们的测量点是犯罪据点,还惊动了当地的公安部门。”刘静茹说,“人们对待这类测试过于羞涩,观念不够开放,严重阻碍了数据的采集。早先一家日本内衣公司到东华大学招募大学生,希望进行一些女生人体数据的收集,并开出每次200元的价格,但依然得不到学生的响应。大学生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社会上的男性。”(chinesenewsnet.com)

对服装生产企业而言,2006年版人体数据库的建立,其意义远不止于是对近20年来中国男子体型演变的简单指示,其背后更为诱人的是在于开拓一种全新的生产形态──大批量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的同步进行。(chinesenewsnet.com)

20多年前,蓝灰色中山装与卡其布两用衫仿佛在一夜之间不再一统天下,牛仔裤和蝴蝶衫开始在工厂和学校蔓延开来,具有前瞻意识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服装个性化时代那份“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蠢蠢欲动。但追求定制“独此一件”的个性化衣服,即便在当下也缺乏可行性。批量生产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主流,个性化的服装追求即使不愿屈从一刀切模式,也只能妥协。(chinesenewsnet.com)

刘静茹说,向来以身子骨单薄着称的上海男人,现在也跻身肥胖行列,面临穿衣尴尬。来自日益壮大的肥胖人群的呼声,促进了中国本土制衣企业对个性化定制的思考。“人的体型在变化,制作衣物参照的国家标准号型却一成不变,这是导致肥胖男人一衣难求的重要原因。”刘静茹认为。(chinesenewsnet.com)

让我们一起来设想这样一个场面:走进路边一家服装店,不再遇到用“法眼”打量自己身材推断尺寸的营业员,就在你进门的那一瞬,店堂内的三维测量仪就已经对你全身上下进行了一遍全面的扫描,80多个人体各部位的尺寸数据在你开始挑选衣服之前,就已经传送到了店堂的电脑。(chinesenewsnet.com)

接下来,你从样品衣架上选中一款,电脑网路同步将你的个人数据传回生产车间。后台车间迅速从人体数据库中选出与你最为接近的一组数据样板,经过微调裁簦□瞥勺詈夏闵□偷母鲂曰刮梢拢□嬲□迪帧敖龃艘患□□可矶ㄗ觥薄?/p> (chinesenewsnet.com)

这是刘静茹的规划,这样的概念店也许几年后就会在上海出现,胖男人将不再到处遭遇尴尬。引入国际服装行业中最先进的生产形态“MTM”系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排上了刘静茹的日程表。(chinesenewsnet.com)

“MTM”全称“企业量身定制系统”,是在不改变企业大批量生产形态的基础上,实现对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定制。这一服装生产领域的技术转变其意义远在生产之外,人们的消费观念将由此改变,穿衣文化将得到体现与推动。“一向以穿着讲究享誉国内的的上海人,其实并没有领悟到穿衣的精髓。”说这话的是有着近30年服饰设计的徐则勤师傅。(chinesenewsnet.com)

从1978年起就投身于服饰设计的徐则勤,入行之初就选择了这个?
 在他的印象中,上世纪设计的衬衫几乎闭着眼睛都可以做。在当时国家四个标准号型的大框架下,衬衫的设计只需要对领口进行局部变动,其他部位“依样画葫芦”对准尺寸,“只要填进去就是件衣服”。在那段时期,人们对衬衫的要求几乎只是“穿得上就行”,至于宽松,肩宽、袖长这些细节是否完全与自己的体型吻合,似乎只是一些“老克勒”才会关注。(chinesenewsnet.com)

“比如设计一件170厘米身高男子的衬衫,仅胸围变化就可以做出十种胖瘦不等的规格,再搭配不同的袖长,一件衬衫就可能有好几十种变化。”徐则勤说。“在国家目前通行的四个标准号型中,不同号型穿着人数比例有高有低,企业为减少库存,常常出产人数比例最多的型号,而比例稀少的型号就很少了。”徐则勤说。(chinesenewsnet.com)

他列举了上海街头常见的一种景象:一套西装上班穿,下班穿,看电影穿,旅游也穿。另一种常见却不常被注意到的现象是,上海人在搭配衬衫和外套西装时,往往只关注颜色、面料,而不考究款式的搭配。“在国外,人们甚至会仔细分辨某种款式的衬衫是仅用作内穿衬西装,还是可以脱卸外穿。”徐则勤说,老外们穿衣的精致程度是国内目前无法比拟的,“如果外套西装不脱卸,里面的衬衫就不会多一个累赘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