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丁车一节多少米:中国成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让人别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15:01
       “这里有两根金条,请问哪根是龌龊的,哪根是高尚的?”说这话的人,叫谢若林,就是《潜伏》里那个党通局的投机商。或许有很多人不喜欢谢若林,但我觉得,他的话里里,也包含一定的生活哲学与市场意识。
  想到谢若林的这句台词,是受到一则最新消息触发——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对此,许多人感觉不高兴。那些消费奢侈品的人,不仅被指摘为缺乏财富文化与财富伦理的人,甚至还会被贴上“腐败”的身份标签。
  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我觉得,奢侈品就像谢若林所说的金条一样,本身没有龌龊与高尚之分,而消费奢侈品的行为也绝没有原罪。总是患上奢侈品消费敏感症,实际上是生活理念与市场观念落后的表征。
  很多人对于奢侈品的认知,目光视角短浅,价值判断单一。其实,奢侈品从来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它需要人们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比如,很多年前,人们把彩电当作奢侈品,现在不过就是一种很普及的家电罢了。
  社会是分层的,文化是多元的,人们对消费品的层次需求,也就有所不同。很多奢侈品都包容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工艺精湛,成为一种生活品位的象征。比如中国苏绣、法国香水、瑞士钟表、意大利霓裳,甚至包含不同层级的豪华汽车。看不到这些所谓奢侈品的文化性与社会性,自然不会理解奢侈品消费可能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
  在今天,奢侈品包含的文化品位与市场价值,是必须得到充分尊重与理解的。很多时候,为别人的奢侈品消费行为瞎操心,其实还是对文化与市场缺乏应有的价值判断。不要再把奢侈品仅仅当成一件华丽而优雅的外衣了,也不要把所有消费奢侈品的人们都视为缺乏文化灵魂的暴发户了。在发达国家,奢侈品消费早就成为一种生活文化与艺术美学,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种动力了。既然中国要到全球化经济中的试水,向着世界经济强国转身,那么,在消费文化理念上,就必须先进行重大转身。
  中国的节俭思想,从古至今已成体系。绝大多数人有着强烈的节俭意识,这是好事情。在这种传统心理背景下,面对金融海啸寒流强烈侵袭,连欧美国家对奢华品牌需求也普遍萎缩,中国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对奢侈品愈发热衷,这当然会令很多人觉得不是滋味,甚至产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境联想。问题是,“仁爱”、“正义”从来不是挂在嘴上就行的,最像余秋雨,如果不是舆论洪流裹的无数次裹挟,恐怕最终以“捐物”代替“捐款”,都很可能是“奢侈品”。
  对于今天中国,尊重全球化文化理念与市场规则,以制度正义践行社会公平,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意义。其实,奢侈品消费背后可能存在“腐败”,与奢侈品文化与市场,完全不是一回事,二者根本就不应该捆绑在一起接受公众炮轰。现在,奢侈品已成为极具投资价值的商品,在满足特定消费文化与社会交往方面,也有着重大的时代价值。更何况,“富人的奢侈消费给穷人制造了工作的机会”,经济学家曼德维尔这种观点,也说明需求对拉动经济是多么重要。可以说,极具投资价值与文化品位的奢侈品,已经客观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载体了。也只有让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人们才能拥有更多看得见的“仁爱”与“正义”。
  作为一介平民,我当然消费不起奢侈品。但我真的觉得,没有哪一种奢侈品是绝对龌龊的,也没有哪一种奢侈品就是绝对高尚的,奢侈品消费本身没有天然原罪,甚至完全可以代表一种文化品位与经济智慧。(单士兵 网易博客) 
  相关新闻:
  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九日电(记者闫晓虹)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豪华汽车购买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众多豪华车纷纷抢滩中国市场。意大利顶级跑车制造商——兰博基尼汽车公司今日正式向中国市场发布以其传奇试车手瓦伦蒂诺·波尔伯尼的名字命名的一款全球限量二百五十辆的全新超豪华车型——Gallardo LP 550-2 Valentino Balboni。(中国新闻网 )
  奢侈品消费大增为何让人感觉别扭
  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宝马、奥迪等汽车品牌在全球销量同比下降的同时,在华销量却逆向大幅增长。除此之外,在金融危机使欧美日奢华品牌需求普遍萎缩时,中国奢华品市场却依然向好,甚至有媒体称中国人消费奢侈品的“风头盖过阿拉伯王室”。
  奢侈品消费这个老话题,总能引来公众关注。于普通人而言,很多时候,消费奢侈品,多是一种感性行为,是为了证明生活存在着的乐趣;于“先富阶层”而言,奢侈品消费带给他们的快乐,持续时间就没有那么长了。而普通人和富有人群的奢侈品消费次数,与两者的个体数量正好相反。奢侈品消费行为惹来一些争议,也属情理之中。
  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都预测中国会最早走出经济寒冬,他们的一大理论依据是,中国拥有巨量消费者,消费刺激生产,生产带动经济。扩大消费走出经济危机,也是成功带领美国走出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罗斯福总统所采用的办法。富人的奢侈品消费固然不是扩大消费的主力军,但其强大的消费能力,在“世界是平的”的语境下,对缓解经济危机,不无裨益。从这个角度看,富人奢侈品消费,并无多少可质疑之处。由此,中国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称号,也算得上是个利好消息。
  但事情往往没有这样简单。和前些日子中国GDP总量将“超日赶美”的好消息并没有赢得公众掌声一样,“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的称号,也没能让民众感到自豪。让这个好消息打了折扣的原因是: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的世界排名仍在百位之外。众所周知,人均国民收入是衡量该国民众实际购买力和生活水准的标尺。在奢侈品消费国排行榜上,我们却跑在人均国民收入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国的前面,这份殊荣,很大程度上对普通民众更像是一次不良刺激。
  不但如此,这个代表着荣誉的花环还有些扎手。它还触及到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贫富悬殊越来越大。虽然我国一直很谨慎地公布基尼系数,但其已远远超过国际通常标准的警戒线,则是社会共识。而且,这个衡量国内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数据,还在逐年增长。这也是中国成为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的一大隐忧。
  公众对这份荣誉不感冒,还有更为复杂的原因。前些时间,房产商王石说:“现在不行贿成过街老鼠,行贿反而成英雄。”这其实指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为数不少的商人,其财富积累过程,经不起商业伦理的检视。其二,有行贿者,必有受贿者;行贿者众,受贿者也不会在少数。这说明部分官员的钱袋子,也不干净。偏偏这两种人,往往又是奢侈品的忠实拥趸———温州贪官戴国森因拥有大量LV包而获名“戴包包”就是一例。
  近年来,公众的创富激情被激活,是他们创造出了巨量的社会财富。只是,公众却没能通过更合理的分配获得应有的回报。在以上几种情势下,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这个花环的“荆棘”含量,无形中增加了许多。
  按理说,只要其收入和消费行为合法,奢侈品消费就只是无可厚非的个人行为。所以,我们更应在一个健康的消费文化中,进行奢侈品消费。同时,也要去除掉以炫富为表象的消费主义,还要尽可能消灭其生长的土壤———比如,不允许出现“戴包包”这类奢侈品消费者。如此,民众才会觉得“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名副其实,并认同它带来的荣誉感。(上游评论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