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胡蜂怎么看它回巢:关于2011年全国高考课标卷(河南省)历史试题的浅见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14:35

关于2011年全国高考课标卷(河南省)历史试题的浅见

张新玉

关键词:课标卷  历史试题  能力考查

自2008年新课程实施以来,今年首次在河南省举行课标卷高考。就像迎接一位尚未谋面的新娘一样,人们对之报以诸多的猜测、期待和想象。试题结构、导向侧重、模块应用等成为师生关注的主体。为此,大家参考课标区的海南卷、宁夏卷,进行训练、反思,以适应高考的变革。

早在2010年12月,河南省教育厅下发了《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提出了两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即“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及六条基本原则:体现创新性、保持连续性、具备可行性、具有指导性、注重公平性、发挥自主性。实际上表明,能力考查仍是主体。2011年6月8日下午5点,随着高考结束,及其试题渐次向人们公开,课标卷的神秘性面纱已经揭开。由大纲卷向课标卷的平稳过渡,已在期待中实现。

2011年河南省课标卷高考历史试题,给人们的印象是:不难,可要防止出错。其明显的特点是:

其一、试题略有微调,知识覆盖面广。与2010年全国高考课标卷相比,题型稳定。问答题的必做部分由往年的一道调整为两道,第40题(25分)和第41题(12分);选作部分(15分)从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人物评说两个模块的试题中任选其一(第45题、第46题)。12个选择题,分布情况是:中国古代史3题、近代史3题、现代史2题;世界古代史1题、近现代史3题。考点包含的知识覆盖三大模块,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以及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等。从罗列上述考点可见,主干知识是考查的主流,中外交织、古今纵横而成体系。

其二、能力立意为主,体现思维创新。文综考试说明将历史学科能力考核目标和要求表述如下: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落实到试题中,则是切入口的选定,情景材料的索取和立意的深邃了。如:第25题的图示本身就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的再制作,而考查的关键则放在了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的整体理解上,阶段特征、空间维度、南北差异等因素,须高度揉合,才能准确判断。第32题的图示来自著作本身,是一副整体的世界图,配有明晰的读图说明,其中对直接投资、单一出口、贸易平衡的理解,需综合地图的整体分析,来解读《世界:一部历史》的特有内涵。第26、27、28题注重材料信息解读,定位于古代中国主流思想在明末清初的演变、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巴黎公社失败的史实;第29、30、31题着重史实的比较分析,并且是自比、类比、反比的辩证剖析,涉及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近代中国民主的历程、清末复杂的政局。试题创意源于课标,是某个专题内,几个模块间的渗透,因此,其思维创新仍有途径可寻。

其三、思想开放,不拘一格。新课程将通史在必修课中切成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文化文明三个模块,互相交织,中外史实错综,打破了历史的时序性、整体性。这就为试题设计提供了广阔天地。第24题董仲舒弘扬孔子倡“大一统”的立意,既是政治与思想文化的结合,又是海峡两岸炎黄子孙追寻统一的心路历程。第30题显示了近代史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追求民主、救国爱国的共同使命。第31题以清末复杂的局势为依托,将清政府对外盲目宣战,地方实力派与列强寻求互保放在一个框架里,聚焦于中央集权每一次面临危机,都是对传统体制的挑战。国家的政体改革适应世界潮流已不容忽视。第35题从科学家对科学理论的巨大贡献,展示人类思想走向解放的不朽历程。第33、34题,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着眼于三农问题、国企发展,从经济效益角度展现对民生问题的现实思考,也是因目前通货膨胀、社会差距拉大,引发社会问题增多的反思。

其四、凸显阅读能力,考查学科素养。第40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关于选用官制度,已在2008年全国卷Ⅰ中考过,核心是唐朝科举制度与英国文官制度的比较。今年不同的是,以通史的方式用三则材料展现古代选官制度的全貌,文字阅读量大,历史联系密切,阶段性强,信息集中,尤其将清末新政的废科举纳入进去,突破了专题史范围的局限,是一个良好的设计。第41题是开放性试题,就西方崛起的观点材料中给予两种史观,即西方中心史观和全球史观,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回答此题,学生应先明确史观,然后才能选取评论。这与2008年课标卷(海南省)的第26题,关于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异曲同工。以上两题简直是2008年高考试题的回归和再现,但又有诸多的区别。选作部分的第45题,考查蒙古族的历史,重点是盟旗制度与传统部落的区别和评价;2008年全国卷Ⅰ的第39题曾考查过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归国。看来,民族问题仍是历史的闪光点。第46题是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模块部分,以新文化运动著名人物钱玄同先生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此题的关键在于从评说历史人物,变为历史人物评说历史。要害是评价历史及其人物的特定环境永不过时。

2011年高考已过,新一轮的历史学习已经拉开序幕。建议:多研究新课标;模块下的专题史应适当与通史接轨;已经过去的高考仍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多反思;领会历史学科能力目标的考核与要求是必要的;平时应加强历史阅读和历史思维训练。

 

 

 

平顶山一高     张新玉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