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能喝蜂王浆吗:走近高效课堂的好方法:洗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08:27
走近高效课堂的好方法:洗课深大教育网     有人说:小学的数学计算不用学,只要头脑没有问题,谁长大还不会加减乘除?那些没上过学的人,不是照样会算账吗?很多高学历的人算账还不如农村大娘来得快呢。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仔细考量一下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理由有三:第一,知道一块二毛钱加上一块八毛钱是三块钱,不代表懂得1.2+1.8=3.0,会算账只是会应用知识,而不是懂得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懂得了原理。第二,系统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这些知识,更在于掌握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即实现知识的增殖。第三,学科不仅仅是知识加能力,还有学科“语言系统”,即让学生获得用该学科“语言”理解世界和自我,就我的理解,数学的基本“语言”是化复杂为简单、变未知为已知,而语文的基本“语言”则是形象与抽象的互化、心灵与世界的沟通。
    既然教学有这么多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就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果我们的数学课真的只是教会了学生计算数字、语文课堂只是教会了学生读书,社会肯定是不满意的。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好课呢?这个标准人们一直在定,却一直也没能把好课的样子勾画清楚——不是理论水平不够,是我们对课堂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就好像一个贪婪的人走进宝库,什么都想要,结果东挑西拣,没了主张。众多的课堂评价标准制定的指向往往很混乱,同一个评价标准中有的指标指向知识、有的指标指向学生、有的指标指向教师、有的指标指向活动,结果导致教师上课顾虑重重、不知所措。我认为,一节课是不是好课,关键是要弄清楚要向这节课要什么,把握好这个大方向,课堂设计才有主题,才有课眼,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有的专家概括得好,“好课就是上得学生爱听,听了有收获”。再本质一点说,一节课好不好,关键看对学生构建学科“语言”体系有多大作用,这才是教学评价的核心价值所在。
     有了衡量课堂价值的标准,就必然要对课堂进行打理,以使之精细化、高效益。为了打造优质课堂,有的人提出“磨课”,有人提出“炼课”,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九俊先生提出“洗课”这个概念。面对众多的说法和做法,我们必须认真辨别其指向和效益。“磨课”倾向于群体操作、反复打磨,“炼课”倾向于单兵作战、强调个人反思;而“洗课”则可以是群体行为也可以是个体行为,更重要的是它是在上课之前进行的。但是很多人对“洗课”这个概念的解释却不能不说有失偏颇。典型的解释是《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0日第6版发表的一篇吴江市高级中学特级教师的文章里的观点:像洗菜去除泥沙,淘米去除杂质一样,教师在明确“教什么”的同时,还要明确“不教什么”,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包办。即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经过“洗课”,教师将课后反思的过程置前,减少课堂的“冗余”,还学生以学习空间的自由。    我以为这个解释还应该添加一些内容,即除了“洗去”,还有“洗出”、“洗亮”。    先说“洗去”    李海林老师在《如何构建一个可用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中学语文教学》2010.11)一文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某一教学内容所划定的范围内,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①什么是学生已经懂了的。②什么是学生不懂但自己读教材可以懂的。③什么是学生读教材也不搞懂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弄懂的。④什么是教师必须讲授、非讲授不知的。⑤什么是老师讲了也不懂、需要通过活动才能掌握的。所谓“问题化”,即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聚焦到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梁增红老师有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人民教育》2011.7),评介了山东潍坊课堂教学的“三不讲”,即“学生自己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特别对那些靠反复讲解迫使学生学会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这些专家的文章都是讲教学内容需要“清洗”,由此我们还可以反思一下教学过程,里面冗余无效的东西可能更多,比如毫无思考价值的提问、为形式而形式的学生活动、重复多次学生也未必在意的语言,等等。    如何“洗去”教学中这些多余的东西?教师一要吃透教材,理解一节课的核心问题;二要理解学科本质,用学科的思维特点去把握课堂教学方向;三要了解学生的学情,知道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兴趣点。    “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初期,尽管学校提出了教学模式要与学科特点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与教师的教学个性相结合的实施原则,但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各学科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学生没有自学的习惯和能力,因而课堂交流展示环节便遇到了很大阻力,而这个环节落实不到位,其它环节就不得不回到原来讲授和提问相结合的旧的课堂教学状态。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组织了一个市级小课题《关于语文学科“问题学习法”的策略研究》,课堂教学思路是:第一步,自学寻疑。即让学生根据导学提纲学习相关内容,目的的重心不在于学会了什么,而在于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此环节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第二步,交流释疑。即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疑问拿到学习小组来讨论,许多小问题可能在这个环节就被解决了;而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有价值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到班级。此环节由各学习小组内部合作完成。第三步,互动聚疑。即在班级交流各小组提出的疑问,让小组之间互相解决,如果能够解决,问题就可以放过去,而把全班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老师这里来,这才是老师讲课的要害所在。此环节由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完成。第四步,精讲决疑。即老师在课堂上集中讲解全班不能解决的疑问,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思路;同时,老师还要对所提交的问题进行评价,确定哪些问题最有价值,指明学习任务的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给提出问题的同学加上相应的平时成绩。此环节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今天我们可以对这个思路进行概括,无非就是“问题化”和“洗课”理念的体现吧。
    再说“洗出”。    课堂教学中,是不是内容越少真好、老师讲得越少真好呢?尽管有人已经尝试教师不进课堂的课堂改革,但是我对此颇为怀疑,因为老师身上有很多学生不具备的东西,老师在课堂上除了“言传”作用还有“身教”功能。那么到底讲什么、讲多少才合适?这要有个衡量的尺度。    课堂教学要达到“高效”,必须先做到“有效”。“有效教学”至少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对本节课知识落实、能力培养有效;二是对学科品质形成有效,即通过有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利用学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对学生成长有效,即有利于学生形成优秀品格,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三方面内涵,其实和我们经常说的教学“三维目标”是一致的,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换句话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对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教学内容的落实。有了这样的尺度,可能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没有做到、没有做好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在“洗去”冗余之后应该看到的缺失和不足,也就是要“洗出”的课堂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    课堂内容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只盯住课本上的那点知识,还要考虑课内外的关系、课堂教学的板块与流程、信息交流渠道等等。课堂内容的确定就是将知识“问题化”,并将问题进行归类定性,与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能力进行对照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学定教”。
    课堂流程方面:课堂流程设计的关键是对问题与学生的把握,即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聚焦到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上。教师要思考的主要内容是:①什么问题适合学生独立解决?把这类问题归入学生自学环节。②什么问题需要学生共同解决?把这类问题放入讨论、交流、展示环节。③什么问题必须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把这类问题放入教师精讲点拨环节。这三个问题判断准确了,课堂的知识内容就与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了,就可以避免教师一言堂、为活动而活动或者该讲而不讲、讲解方法简单化的低效教学行为。
    最后说说“洗亮”
    很多老师课设计得很周到、很细致,但是上起来总让人感到平淡无味,学生也找不到一听难忘的内容,仔细探讨教学过程的各种要素又发现不了什么问题,这就是课堂没有“亮点”,通常说没有“课眼”。    什么是“课眼”?课眼就是课堂教学中最能体现教学目的或对实现教学目的有重要作用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是能将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统摄于一体的结构点。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规律、一种方法,或者就是一个情景设置。“课眼”的选择和设计,既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透的把握,又要求教师对课堂有独到的理解,对学生的心理有充分的体验。窦桂梅老师在一次评课中说:“教师拿到教材不要急于搜集课外资料和教学参考教案,一定要‘啃’教材,钻进去,找到这个主题这个‘课眼’,然后创意和设计。这关键靠底蕴——独立思考的勇气与能力。”    让课堂“亮”起来,让老师教得得意,让学生听得意犹未尽,这是在“洗去”和“洗出”基础上的升华,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也是“洗课”的最高境界。    “洗课”的内容和标准明确了,“洗课”的途径也就可以找到了:一洗教学内容,即找到一节课的核心问题,包括文本提供的关键性话题和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障碍;二洗教学过程,即比较并发现最适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活动与方法;三洗教学语言,即在充分展开学习过程之后必须提炼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让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意义得以充分重视和展开。总之,“洗课”就是对课堂设计的反复审视和优化,就通过比较和调整,把教什么、怎么教、教出什么效果等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凸显出来,使课堂教学的目标更明确,活动更精致,效益更集约。   “洗课”举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896f50100o3vo.html                                                      20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