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颜色:毛泽东水政咋令人难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5:22:46

最近,媒体报道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河溪断流、稻田龟裂、庄稼连片枯萎。去年遭遇严重春旱,今年又遭遇春夏连旱,部分群众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严重。实际上,近年来特别是去年频繁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灾害,已经凸显水利“短板”,这已是不容忽视的现实。这种揪心的报道使人们不由得想起毛泽东的水政。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他博览群书,知古通今,5000年文明浓缩于一身。他深谙大禹治水方略对于一个沿革悠久的农业大国是何等的重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个共和国在一个时代孺妇皆知的经典,恰恰是毛泽东早在1934年1月23日红色政权还在摇篮中就提出的。

当今有人大言不惭地说毛泽东不懂经济,岂不知毛泽东研究经济工作时这些人还没出生的。不过,毛泽东研究的经济不是西方的教科书,而是研究的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结晶,和来自于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总结。1942年12月,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长篇书面报告中就提出“兴修有效的水利”问题,他说:“修水利的重要问题是地权分配问题,动员民力问题,组织领导问题与壕坝工程问题,四者有一不当,即不能成功。”当时,延安靖边同志领导农民在把兔湾、杨桥畔等十处地方打了六个坝,依坝作壕,引水灌地。毛泽东调查收集第一手材料,他记录了这样一个精彩片断:“沿天沟一面畔上打起很巩固的坝,栽上沙柳与宁条子(冬天可供羊吃),使常年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水,不叫从天沟流去,全漫在地上,泥质既厚,肥料又多,又富水分,极宜庄稼;并使地面年年扩大,把山沟都漫成平滩,生产面积也扩大了。”

共和国诞生以来,毛泽东兴修水利如鱼得水,他先后作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题词。可以说,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空前的水利建设如火如荼。毛泽东还根据我国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于1958年提出来的农业八项增产技术措施,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业八字宪法。其中“水”就是“兴修水利和合理用水”。他告诫地方领导和群众,“要准备大灾大难,赤地千里,无非是大旱大涝,还要准备打大仗,战争疯子甩原子弹怎么办?甩就甩吧!战争贩子存在一天,就有这个可能”!1953年2月19日他在“长江号”军舰上意味深长地说:“水治我,我治水,我若不治水,水就要治我,我必须治水!”毛泽东把水利为作整个国民经济命脉来治理,他高瞻远瞩,注重调查研究,长远规划,既保障粮食安全,又惠及人类,造福于人民,开创了中国水利事业最伟大辉煌的时代。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52年至1980年近三十年间,国家用于水利的资金近800亿元,其中地方及社队自筹也近之百亿元。建成大量的防洪、灌溉、排涝、发电等工程设施。主要是:整修、新修堤防、圩垸、海塘165,000公里;疏浚整治排水河道,开辟排水出路;修建大型水闸241座;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6,000万座(解放前有大中型水库23座),塘坝640万处,总库容量达4000亿立方米(包括电力投资的库容1100亿立方米);建设万亩以上灌区5000多处;机电排灌动力由解放初的9万多马力发展到7000多万马力;机电井从零开始发展到209万眼;水利结合发电装机900万千瓦。中国治水几千年,所有的功业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几十年。这些水利工程初步控制了普遍的洪水灾害,稳定了七大流域,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神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资料表明,那个时代的灌溉面积从1949年的2.4亿亩迅速增加到7.3亿亩,基本实现人均1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水浇地。

令人遗憾的是,1978年之后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集体力量大”得到了颠覆,全国除了像刘庄、南街村典型之类村硬着头皮不包地到户外,其他都一窝风地进入“小岗村时代”。农田由生产队统一管理,灌溉系统由社、队集体统一负责,专人从大河支流或水库用机械设备抽取水,经过灌溉系统小渠流向各村田里。这种模式不复存在了。从而导致现存的灌溉系统荒废、灌溉能力减弱,更不用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拓展新的灌溉面积了。笔者接触的乡干部这样说,“现在的村民是各顾各,组织修渠挖河,出力不掏好。”执政干部唯GDP,视修渠建水库是“潜绩”,兴修水利在大多地方成“盲区”。老百姓埋怨说:“这些渠都是生产队修的。分了以后,渠就没人管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库蓄水量减少,抗旱功能衰退,灾情不加重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奇迹很难出现!据有关人士披露,在后30年里,全国修建各类水库不及前27年的十分之一。

据主体媒体报道,2006年重庆、四川东部地区的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性的大洪水,2008年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大范围的特大春旱,2010年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的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的严重山洪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暴露出我国水利基础脆弱、欠账较多的严峻局面。具体表现为:中小河流水灾损失约占全国水灾损失的80%;小型病险水库的隐患日渐突出,2010年汛期,全国垮了11座小型水库,核心原因都是年久失修。水利部部长陈雷这样说:“应该清醒地看到,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短板。”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的天空不容许浮云遮盖。我们党是个求是务实的党,是个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个敢于修正错误、坚持真理的党。在高唱“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凯歌声中,更需要拿出当年“真理标准讨论”的勇气来正视这段历史。有幸的是,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措。我国未来十年水利总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2011年4月20日,胡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说,过去我们常讲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现在水利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农业领域,还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总书记在今年七一讲话中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习近平最近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他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

我们不能忘记老祖宗,更不能吃水忘记掘井人。一代伟人毛泽东拨亮了历史天空,使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人们更欣慰的是,在毛泽东的旗帜下,继往开来,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