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link utility: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师用书第一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15:45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

  专制集权的政策措施和作用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秦始皇的暴政。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另一方面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与内容有关的图片、实物、地图、文字资料丰富,建议在教学中适当补充,增加学生对秦始皇的了解,为学生认识秦始皇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情况。文字部分重点指出秦始皇动用几十万人,历时37年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所耗财物大得惊人。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文内容,观察插图,然后向学生提问:通过阅读引文,观察插图,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秦统一六国”

  教材介绍了秦王嬴政掌权(公元前237年)后,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的过程。

  (1)统一的历史条件

  秦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公元前247年,秦王嬴政即位时,具备实现统一的三个客观条件:1)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2)人民苦于战乱,渴望统一;3)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因此,在七国中秦国最有条件实现统一。

  建议教师学习本目内容时,引导学生回忆商鞅变法,强调它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利用秦朝疆域图指出秦与六国的地理位置,秦灭六国的过程。

  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插图,秦始皇像,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秦统一过程

  嬴政掌权后,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搜罗任用外来人才,如楚国的李斯、魏国的尉缭,谋划灭亡六国的策略;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秦王采纳李斯的建议,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先扫除两翼,最后灭齐。任命王翦、李信、王贲、蒙恬等为将军,展开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秦王嬴政在用人上不以出身高低取人,不拘一格,广招人才,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能,敢于向部下承认错误。因此,这些人才在他的统一大业中,各尽其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秦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不到十年的时间,就灭掉了东方六国。

  教学建议:教师提问,秦国为什么先攻打韩,最后攻齐?学生归纳,增加师生的互动。教师可以讲评一下长平之战是秦胜赵败的歼灭战,从此,赵国衰落,秦统一之势已成,东方六国再也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

  教学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有关秦王继承和发展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措施。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秦军为什么能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以此来引导学生分析秦军士卒作战勇猛顽强,被称为“虎狼之师”的原因。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本插图“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磅礴气势,来联想秦始皇带领军队横扫六合,北击匈奴,南平百越,统一中国的恢弘气势,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二目“建立集权统一中国”

  教材主要讲述了秦始皇在统一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情况。秦灭六国只是在军事上完成了统一,统一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嬴政吸取历史教训,废除分封,防止诸侯割据,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建立专制集权统治

  建议教师讲解什么是专制集权统治。它是我国封建社会自秦开创,历代封建王朝沿袭下来的政治体制。“专制”是指君主专制,皇帝独裁,造成皇权的绝对权威。“集权”是指中央集权,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当中,即中央政府能够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中央,皇帝以下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除分封,设立郡县,所有官吏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在郡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对于促进全国大统一,加强地主阶级统治,具有重要的意义。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拓展,在不增加学生记忆负担的情况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有关分封制的内容,教师可以比较周朝分封制与秦推行郡县制的不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提问“秦朝推行郡县制有什么意义?”以此加强学生对中央集权制的理解。

  (2)秦朝疆域

  教师建议学生对照“秦朝疆域图”叙述秦朝疆域的四至,并让学生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初步教会学生压缩信息的记忆方法。秦始皇在完成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大业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疆域辽阔。教师应指出:在这辽阔的疆域内,生活着各族人民两千多万人,以此印证“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加深学生的印象。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理解:秦中央集权的建立,只是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还极为不便,影响到国家政治统一的巩固。教师可以做适当补充。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秦始皇命李斯等人进行文字整理,把原来的大篆简化为小篆,秦以小篆为标准文字,用于官方文书法令;以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在的楷书,就是从隶书演化而来的。文字的统一是华夏文化的重大发展。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废除各国的旧货币,以秦币为基础,推行新的统一的货币制度。这样,就克服了流通、换算的困难,促进了全国各地的商品交换。秦统一货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币制改革,同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度量衡制度的统一,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建议教师向学生提问: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什么意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由教师归纳总结,并组织学生讨论。秦始皇实行一系列经济文化措施,有利于巩固秦朝政治的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第三目“秦始皇的暴政”

  教材着重介绍了秦始皇焚书坑儒,大兴土木,修建万里长城,以及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的历史贡献。

  (1)焚书坑儒

  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不久,出现了两起历史事件,即“焚书”、“坑儒”。“焚书”就是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把统一前的列国史记,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进行焚烧,古代的文化典籍因此遭到极大破坏。“焚书”的第二年,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认为秦始皇刚愎自用,专任狱吏,以刑杀为威,贪于权势,不可替他求仙药,于是,两人就逃跑了。秦始皇大怒,下令追究方士、儒生的罪行。结果,四百六十多名儒生被活埋,这就是“坑儒”事件。

  教师可以提问: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后果怎样?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最后归纳小结,教会学生从具体史实中进行思考、分析,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

  (2)修建长城

  万里长城是世界十大奇迹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成就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纷纷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教师提问: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解:匈奴族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兴起于蒙古草原,对开发祖国北疆,创造祖国历史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

  学习本节内容,应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通过“秦朝疆域图”了解秦长城的起止点,使学生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地图联系起来,展开想像,建立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观念。长城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顽强斗争的精神,显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

  (3)实行暴政,大兴土木

  秦朝的徭役非常繁重,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到官府登记,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30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关于秦朝刑法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与教材内容相互补充,以说明秦始皇的暴政。秦朝刑法非常残酷,刑法的种类繁多,致使几十万人成为囚徒。大量农民“逃往山林,转为盗贼”。

  (4)秦统一意义

  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说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教师强调指出,自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秦统一六国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意义,教师可借助投影仪或挂图展示。首先提问:战国有哪几个主要的诸侯国?为什么说秦有条件完成统一?用这样的方法导入,一方面可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并熟悉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让学生回忆商鞅变法,强调它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然后具体分析秦实现统一的三个客观条件。

  建立集权统一国家一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引用图示逐次演示,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条理化,既便于学生记忆,又可加深理解。图示如下:皇帝──中央政府御史大夫

  由此图可以看出: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

  讲述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内容,教师可让学生先看书中秦统一文字表,让学生观察、想像,然后提问“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什么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现实,进行畅谈。

  秦始皇暴政一目。焚书坑儒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焚书、坑儒两件事发生的背景和动机,指出秦始皇采取的手段是极其野蛮、粗暴的,应予以批判;其次,分析焚书坑儒所产生的后果,教会学生对具体史实进行思考、分析,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

  最后小结。秦始皇顺应历史的潮流、人民的愿望,完成了统一,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讲秦统一六国时,教师用课件显示“战国形势图”,边讲边消去六国国号,突出一个大大的红色“秦”字,闪现都城“咸阳”,并运用课件同步演示统一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能力。

  案例二讲建立集权统一国家时,教师用课件显示中央集权制度图示,可以采用谈话方式讲解,通过课件展示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图和货币图,说明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历史意义。

  案例三讲秦始皇的暴政。展示课件:“万里长城”,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感受到万里长城雄伟壮观的景象。最后小结,课件展示秦始皇像,分析秦始皇的功与过,给秦始皇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你认为过于严酷的刑法对百姓和社会能产生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法律的严酷,激化了社会矛盾。

  思路引领:秦始皇的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答案提示: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虽大大增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但严刑酷法,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秦朝因此灭亡。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谈谈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六国?

  解题关键: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思路引领: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答案提示: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统一要具备三个客观条件:

  (1)社会基础;(2)人民的需要;(3)秦国的实力。

  2.秦统一后主要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怎样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历史作用?

  解题关键: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

  思路引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秦开创,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下来,对于促进全国统一,加强地主阶级统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制度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

  答案提示: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中央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制,设郡县两级,在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但中央集权制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略)

  2.阅读与思考

  如果你是客卿,你会留在秦国为秦王嬴政效力吗?试抒己见。

  解题关键:听从别人意见,广招人才。

  思路引领: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取消逐客令,这些客卿在他的统一大业中,能够各尽其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提示:如果我是客卿,我会留在秦国为秦王嬴政效力,因为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人民渴望统一,具备统一的条件。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战国时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梁惠王上》

  “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牺牷,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

  ──《墨子·非攻下》

  “郀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虏相随于路;鬼神狐祥无所食,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战国策·秦策》

  经济的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东海则有紫结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

  ──《荀子·王制》

  李斯分析统一中国的客观形势已经形成

  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史记·李斯列传》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焚书坑儒

  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史记·秦始皇本纪》

  2.课文注释

  秦朝的官制

  与中央集权相适应,秦朝创立了一套新的官僚体制。除了皇帝之外,中央最重要的官职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秦朝独创的官名,“相”,是百官之长的意思,“丞”字本身有辅佐之意,同时与“承”字相通,有承受之意。《史记·秦本纪》写道:丞者,承也;相,助也。丞相的地位虽然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它更重要的使命是,上承天子的命令,掌金印,佩紫绶,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丞相制度的设立,完成了战国以来政治制度方面的重要转变:首先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和宗法制;其次权力更加集中。丞相的权力虽然很大,但是相权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承天子”,也就是绝对服从天子的意旨。这样,丞相不是作为皇权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而是作为皇权的一部分出现的。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事事务,这样可使全国军队有一个统一的指挥,由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将领担任太尉,并直接向皇帝负责。太尉是武官之长,但是调兵遣将的权力则完全操纵在皇帝的手中,发兵时,由皇帝亲临指派大将率兵。秦朝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之手,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所以秦朝时的太尉,实际上没有发挥什么特别的作用,只是在平时对军队进行管理和操练。

  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有权监察百官,并随时向皇帝禀奏、进谏,参与机要,其权势绝无超越皇权之虞。凡丞相有权处理之事,御史大夫均可以过问,而御史大夫所行之权,则丞相不一定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之间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最后决断只能归皇帝。

  秦朝时的匈奴

  匈奴是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部族,又称胡,秦初,分布在阴山南北地区。匈奴人以畜牧为主,畜有羊、牛、马、骡、驴和骆驼等。匈奴人住毡帐(古曰穹庐),饮乳及马乳酒,衣皮革,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生活。匈奴的社会组织以部落联盟为主,联盟的首领称为“单于”。公元前3世纪末以后,匈奴征服邻近各族,统一蒙古高原,游牧的国家政权机构逐步形成。单于以下,高级官吏依次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主管军政,均由单于子弟、本部落贵族担任,而且是世袭的。

  秦汉之际,我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之后,我国北部的游牧民族也在匈奴的名称下统一起来。匈奴和秦朝这两大势力,一方掌握在以“马上战斗为国”的奴隶主手里,一方掌握在无时不想扩大统治范围的封建主手里,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也就不可避免了。

  秦统一以后,便派兵北逐匈奴,南取南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派蒙恬率军30万北击匈奴,夺取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重置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连接秦、赵、燕旧日长城并重加修筑。三十六年,又迁3万户垦殖北河(今内蒙古杭锦旗一带)、榆中(今河套东部),以防匈奴南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匈奴头曼单于趁中原动荡之机,收复河南地;头曼的儿子冒顿单于杀父自立时,匈奴已有控弓之士30万。于是匈奴西破月氏,东击东胡,北服丁零,南并楼烦、白羊,并在楚汉相争之际,屡次南下。

  郡县制

  郡县制是继中国古代宗法分封制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它形成于战国时期,郡县都属于国君。但战国时期各国领土只有一部分是郡县的辖地,另一部分则是封君的封邑。秦朝废除封邑制,将郡县制普遍推行于全国。郡之长官为守,县之长官为令、长。郡守的职责是掌管一郡的民政和军事,令、长的职责是掌管一县的治安、刑讼及赋敛徭役等事务。

  郡县制确立后,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秩,重则罢官、服刑。由于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使得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基层,保证了政令的划一性。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也就是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后来两千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3.学术观点

  秦始皇北击匈奴是与人心背离的吗?

  对于秦始皇北击匈奴,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李福泉认为:秦始皇不顾人民的厌战情绪,而在统一战争刚结束后就大举兴兵北伐,这是与人心相背离的。(见李福泉:《北伐匈奴是秦亡的重要原因》,《学术月刊》1985年第9期)另外,李福泉在《求索》1987年第5期发表文章《关于秦始皇北伐匈奴的几个问题》,从匈奴南下的形势和秦国所面对的威胁的角度认证秦始皇北伐匈奴是符合秦朝利益的,但从秦朝当时的条件来看,北伐是失策的。从时机来看,北伐操之过急,后果不堪设想。春秋以来中原各诸侯国对匈奴都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秦、赵、燕三国只能筑长城以拒之。秦朝虽然结束了纷争局面,但一时还难以拒之。作者引证了李斯的谏议:“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弊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始皇北伐匈奴,失之过急,更重要的是超过了当时主观条件的可能。

  春秋以来几百年的征战,人民不愿忍受战争的负担,才形成了统一的内在根据。秦始皇却没有顾及人民的厌战情绪,乘兴调兵北上,企图一举解决数百年的边患,怎能说不是操之过急呢?北伐匈奴反而招致了极严重的后果:一是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汉朝的贾谊在《过秦论》中对北伐匈奴一事却加以赞许: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作者认为,面对30万秦兵,匈奴循例避锋北去或西往,对于“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惯于“迁徙鸟举”的游牧人来说,这是常事,根本谈不上什么力量的损失。而秦除了收复匈奴的部分故地以外,并没有其他更多的收获。匈奴威胁依然存在,否则就没有筑修长城的必要了。二是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秦虽然收复了河南地,但是由于匈奴的地形与作战技术与秦朝差别很大,秦兵无法穷追敌人,只好宿兵于无用之地,进退不得。劳师费饷,给养难供应。三是激化了社会矛盾。当然秦朝的矛盾激化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方面残暴统治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徭役和刑法。徭役之所以繁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背上了北伐匈奴的包袱。为了保卫从匈奴手里夺回来的河南地,征数十万人修长城,戍守北河,在广大范围内动摇了生产,破坏了人民生活的安宁,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郭志坤认为:评述战争不能用简单的伤亡来衡量,而要首先看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应该说,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为匈奴的社会组织、经济基础、生活状况等都相当落后。由于游牧生活迁徙无常,艰苦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大大地锻炼了匈奴人民的性格,他们能吃苦耐劳,善于骑马射箭。经济上的落后性还带有严重的凶残性,不仅肆意抢劫,而且视人民为草芥,动辄杀人。匈奴贵族每占领一地,就大量屠杀当地被俘获的人民。匈奴对秦王朝的财富垂涎三尺,妄图实现其牧马中原的野心。秦始皇刚刚完成统一战争,匈奴的侵扰活动就很猖狂,他们经常对北部武装掠夺,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对秦朝构成严重的威胁。

  起初,秦王朝因为进军岭南的牵制和经济力量的不足,曾向匈奴贵族赠送大量财物来缓和同匈奴的矛盾,用以积蓄抗击力量,却助长了匈奴的野心。秦朝北部的边郡惨遭蹂躏,人民迫切要求解除匈奴进攻骚扰所造成的痛苦。应该说,秦始皇北伐匈奴是顺应民心,而不是背离民心。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秦始皇对匈奴采取坚决讨伐的态度,北方人民的苦难还要深重。

  4.插图说明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帝陵在今陕西临潼县城东,距县城15公里处。秦始皇陵园之外有从葬区域,周围陪葬坑三百余个,尤其是在陵东发现的秦始皇陵园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三个从葬坑的兵马俑以多种混合编队,组成肃穆的大型军容,其作用象征着御林军,为死后的秦始皇守卫陵墓。这是兵马俑坑的局部照片。

  5.参考资料目录

  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1988年第1版。

  郭志坤:《秦始皇大传》,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福泉:《北伐匈奴是秦亡的重要原因》,载《学术月刊》1985年第9期。

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重点

  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

  本课难点

  唐太宗的治国之道及对当时的影响和后世的启示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大唐盛世,全国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国力空前强大。唐朝政府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的政策,成为当时世界上极富吸引力的国家。唐朝自身博大而自信的胸怀,更使其广纳异域文明,大大丰富了本国的文化内涵,使之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令人永远缅怀和礼赞的绝响。唐代文化兼容并蓄,源远流长,不仅滋润着蓬勃生动的现代中华文化,而且还惠及四方,在日本、朝鲜等邻邦文化中熠熠生辉,促进了亚洲和世界文明的进步。而今,当我们回望1300多年前的历史时,仍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盛唐之风,震撼于唐人阔大而雄浑的眼界、胸襟与见识。这一切气韵与感受的获得都必须与唐王朝的开国功臣、立国之君──唐太宗李世民密切联系在一起。

  本课正是从政治统治思想与方略、经济措施、民族与对外政策、个人修养和为君素质等多个视角,全方位讲述并分析了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一代明君的为君之法和治国之道。

  本课引言主要择取了唐太宗作为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对君与国、国与民、君与民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和透彻分析。此番论述可见于《贞观政要·君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

  本段引言之所以择取众多唐太宗治国思想中有关君、国、民三者关系的论述,目的在于突出反映李世民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对治国安邦的本质有着一般帝王鲜见的智慧和情怀,恰恰说明其治国理念的高瞻远瞩和作为封建帝王的难能可贵,也正因如此,才为创立一朝治世打下极为坚实的基础。在此,建议教师出示与引言内容相对照的原文,由学生分析其主要含义,并依据引言内容进行归纳,然后结合引言所提供的唐太宗画像描绘其神态特征,使学生形成对一代明君的非凡气度与心胸的全面、立体的认识(见教学设计)。

  第一目“玄武门之变”

  主要叙述了李世民随父起兵反隋、建立唐朝、统一全国,到最终通过政变方式取得帝位的过程。此目中重点讲述了李世民为君的实力,以及因此而导致的兄弟阋墙之果。

  在建唐和统一的过程中,李世民历尽磨难,功业非凡;作为皇帝的父亲也深感其功劳卓著,加封名号;李世民本人兼备文韬武略,又拥有忠心耿耿的谋士、猛将。这些实力与优势足以使之有为君之才、之力,但因为是次子而不能继承皇位。太子建成也深知李世民不肯甘为人下,于是与四弟元吉结盟,展开与李世民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残酷斗争。

  玄武门之变(626年),李世民亲手射杀同胞兄长建成,部下尉迟敬德杀其弟元吉,骨肉相残,的确有悖伦常,但从政治斗争的角度分析,李世民诛杀同胞兄弟是为形势所逼、迫不得已的结果。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帝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

  此目教学,建议教师重点分析李世民的为帝实力,以及兄弟之间争夺帝位的过程中,太子一方手段的阴险。在完成本目教学内容后,特别提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思之窗”栏目的材料,训练学生史论结合阐述观点的能力,教师应注意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依据材料进行分析和阐述。在教师结合课文总结玄武门之变的评价时,注意辩证分析,既不可过分渲染太子建成的恶毒,为李世民夺取帝位寻找充分理由,又不可过于强调政治的残酷性,而使李世民的即位变得过于血腥,在情感上减损其后学生对贞观立业的充分感知。

  第二目“‘贞观之治’的出现”

  主要叙述李世民贞观一朝的治国方略,阐明贞观治世形成的原因。唐太宗为帝一朝,确如其名──世民──济世安民。统治过程中,唐太宗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完善了一系列制度,终于促成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教材对唐太宗治国方略的阐述主要体现如下:

  (1)政治方面

  唐玄宗时代的史学家吴兢(670—749年)作《贞观政要》一书,将唐太宗的统治思想和统治方式进行了细致的记述。太宗在政治统治中非常强调为君者的个人素质及对国家的影响──“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贞观政要·君道》)在统治思想上,更是突出体现了深明隋亡教训,坚定“民惟邦本”的特点。

  在用人方面,唐太宗的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杰出政治家的典型体现。

  唐太宗在人才的甄选上注重惟贤与才是用,既往不咎──“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贞观政要·择官》),“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资治通鉴》卷194),故要求“广开耳目,求访贤哲”(《资治通鉴·唐纪九》)。正因如此,贞观一朝方得济济人才,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程知节、秦叔宝等,这些人也因为太宗的知遇之恩和任用得当,发挥了自己最佳的为政潜能,同心协力,共创出治世伟业。

  兼听纳谏是封建帝王的另一重要个人政治修养和品质。在这方面,唐太宗堪称典范,否则不会有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对为君之道鲜明而酣畅的表达:“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也不会有魏征“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怒气消散)威。”(《贞观政要》卷一)的执着,更不会有魏征辞世后唐太宗“思征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贞观政要》卷一)这样由衷的感叹。

  在以上的政治统治策略分析过后,建议教师进行“学思之窗”内容的处理。请学生在阅读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总结出两段文字的含义,并分别阐述两段内容对封建帝王产生的作用。在此特别提示,对于“作用”的分析不可只局限于贞观一朝和整个唐朝,而应将眼光放远至对后世封建王朝作用的分析。

  在本课教材的插图中特别选用了李世民创业时期所骑的“六骏”之一──飒露紫的浮雕图片。因此建议教师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补充“六骏”浮雕图片并进行说明,使学生从情感角度充分感受唐太宗的人格魅力。具体分析如下:君臣之谊已令人感佩,而太宗对和自己生死与共之战马的眷恋更使人肃然起敬。为纪念它们,唐太宗亲自撰写颂词,由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画家阎立本绘样,阎立本之兄长、工艺家阎立德组织施工雕刻,用浮雕的方式描绘出这六匹战马的形象。这就是唐太宗去世后,安置于其陵墓祭坛上的昭陵六骏(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勤骠、青骓、飒露紫),这六骏的青石浮雕石刻成为我国石刻艺术史上的千古瑰宝。

  (2)经济政策及措施

  农业是安定民心、治理国家的根本,这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共识,但真正富有建树者甚寡,唐太宗为其中之一。他认为“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贞观政要·务农》)唐太宗在兵戈扰攘之后,关心民间疾苦,把自己的简静无为,推广为对天下民众的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具体措施如:动用国库粮食和皇室府库,赈济因水旱受灾的百姓;要求朝廷尽量缩减开支,令臣民勿侍靡费;实施奖励耕作的政策,使农民纷纷回归故里从事农耕,令农业生产得以复兴;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均田制和减轻赋役负担的租庸调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系列措施使得贞观后期天下丰足。

  在此问题的讲述中,建议教师重点分析唐太宗的经济措施,及其对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3)慎用法律

  唐高祖在武德初年即令人制定唐律。唐太宗时,又命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加以修订,并于贞观十一年(637年)颁行全国,习称《贞观律》。唐律502条,分12篇(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刑名五等:笞──用法定规格的荆条责打犯人的臀或腿,自十至五十分为五等,每等加十,是五刑中最轻的一种,用于惩罚轻微或过失的犯罪行为;杖──用法定规格的常行杖击打犯人的臀、腿或背,自五十至一百分为五等,每等加十,稍重于笞刑;徒──在一定时期内剥夺犯人的人身自由并强迫其戴着钳或枷服劳役,自一年至三年分为五等,每等加半年,是一种兼具羞辱性和奴役性的惩罚劳动;流──将犯人遣送到指定的边远地区,强制其戴枷服劳役一年,且不准擅自迁回原籍,自二千里至三千里分为三等,每等加五百里,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较重的刑罚。妇女犯流罪者在原地服劳役三年;死──剥夺犯人生命的刑罚,是五刑中最重的一种,分为斩、绞两等,绞因得以保全遗体而稍轻于斩。

  唐律体现了德刑相济、礼法并用、宽仁慎刑、立法宽简、稳定法律、执法严明、宁国安民的特点,如减去了大辟(死刑的总称)92条,减流为徒71条;对死刑持慎重态度,规定了严格的审理、复核程序;对孕妇处以死刑,要在产后百日执行,既有仁德之意又为国家保护了劳动力;对于地主“占田过限”、“在官侵夺私田”、擅自加重赋敛等不法行为予以惩治等等。

  唐律不仅成为宋律、明律的依据,而且对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法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此问题的教学中,建议教师适当补充相关法律内容,使学生更充分地体会唐律的立法特点和精髓。

  (4)文德治国

  唐太宗在即位之初,便定下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资治通鉴》卷193)的方针。唐太宗文德治国的突出体现即是通过科举制延揽人才。他发展了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增设律、书、算、童子等科,连十岁以下儿童中的人才也在遴选范围之内。为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太宗大办学校,在管理中央学校的机构──国子监下设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唐太宗常到国子学、太学视察,在他支持下,增筑校舍1200间,生员达3260人。长安的国子学中,甚至还有大量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派遣的子弟来就学。“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焉。国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旧唐书·儒学传》)长安由此成为国内教育中心和文化传播基地。唐太宗对科举制的重视,使并无政治地位的社会中下阶层人士,可以靠自身的本领获得参与政治的机会,因而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在此问题的教学中,建议教师重视最具代表性的文德治国之策──选官制度的完善,即科举制,为此择选典型例证即可。此外,可利用教材“历史纵横”栏目的内容进一步说明唐太宗的文治思想。

  第三目“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主要以突厥、吐蕃为例,叙述了贞观一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重大发展,在讲述过程中渗透了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方式,并通过太宗之语点明其民族政策及因此产生的积极影响。

  (1)统治方式:采用武力征服、册封、设置机构、和亲等多种方式,主动发展同周边各族的关系,具体表现:

  ①武力征服: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突厥族在隋初分裂为东西二部后,强大的东突厥不断骚扰唐朝边郡。629年,唐太宗发兵10余万打败他们,并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此后在当地设羁縻府州,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来管理。

  讲述这一问题时,建议教师简述过程,重在分析对东突厥的统治政策。可选择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如《资治通鉴》中对唐太宗战而后和,特别是羁縻府州之策的确立作了详细记载: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漠北地区的政权),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蔽,策之善者也。”……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资治通鉴·唐纪九》)正因为唐太宗对东突厥降众及依附于突厥的各族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因而受到他们的拥戴,被尊为“天可汗”。

  ②册封:东突厥世袭都督、刺史官职的后代均由唐政府册封。

  ③设置机构:西突厥在隋唐之交势力强大,阻断丝绸之路。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灭西突厥控制下的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境内),设安西都护府,开始对西域的经营。

  ④和亲:吐蕃是青藏高原上势力强大的部落之一,在其赞普(首领)松赞干布时期,迁都逻些(今拉萨),基本上统一了青藏高原。

  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此时唐朝国富兵强,故大败吐蕃。松赞干布只得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特向唐廷求婚,唐太宗在宫中选出一位通晓诗书的李姓宗室之女封为文成公主,以应吐蕃。

  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拉萨。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将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

  在此问题的讲解中,教师可利用教材中阎立本《步辇图》所反映的主题内容,通过对画中场景和主要人物──唐太宗、禄东赞神态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唐太宗雍容、大度的心胸,友好、平等的政策和吐蕃对大唐王朝的敬仰与神往之情。

  (2)民族政策及积极影响:

  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盛世,为开展大规模的民族交往提供了物质条件,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也对周边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他们迫切要求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加之唐朝辽阔的疆域,发达的交通,都为中原与边疆地区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除上述原因外,更加重要的因素还在于唐政权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者即为唐太宗。

  在讲述过程中,建议教师结合教材“历史纵横”栏目内容进一步分析,史家在论及太宗推行的开明政策时,特别强调了唐室的胡族血统。高祖李渊母独孤氏,太宗母窦氏,外祖母宇文氏,妻长孙氏均为鲜卑人,所以唐室对夷狄能够“爱之如一”。唐太宗对这一政策也颇为自负:“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唐纪十四》卷198)唐太宗正是抱定对周边民族以德治之、使成一家的观念,使边地各族为盛唐气韵所倾迷,追随之、向往之。而以“天可汗”这一凌越狭隘胡汉之别的观念,包罗万象的大度胸襟,去汲取各族精华的边疆策略,也造就出唐朝豪迈之中不失穆静、飘逸之际仍见严谨、雄伟之余弥散芳菲、奔放之间携与细腻的文化气象。

  第四目“开放的对外政策”

  主要讲述了唐太宗统治时期积极友好的开放政策以及因此形成的中外经济和文化频繁交往、相互影响与促进的繁荣景象。

  在唐太宗推行的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之下,政府设立专门机构(鸿胪寺、礼宾院)负责接待外宾,并设置翻译人员,为往来沟通提供便利。此外还修道路,开驿站,保障内外交通顺畅。唐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访使节往来络绎,对于各国使者,唐太宗以礼相待,唐朝出访的使者也受到各友好国家的迎接。唐太宗鼓励边疆少数民族商人和外国商人来唐内地经营,唐朝较大的城市都留有外国商人的足迹。盛唐时代的长安城,欧洲、中亚各国人、四夷的胡族人、葱岭东西的西域人往来熙攘,是一座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此内容建议教师以唐都长安的国际化作为典型例证加以说明。

  唐太宗的对外开放政策也表现在文化上的广泛交流。贞观时代的唐文化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包括学者、艺术家、医师、工匠、留学生、宗教徒、官员,他们肩负汲取中华文化的使命,竞相来唐。长安的国子监和太学有高丽、百济、新罗、渤海、日本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把当时先进的唐文明带回国去,促进了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如日本孝德天皇大化元年(645年,唐贞观十九年)的大化改新,就是仿照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根据《唐律》内容制定了《大宝律令》;参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施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法。此内容建议教师可以日本大化改新作为典型例证,说明唐文化的辐射作用。

  中国各方志士也相继出访周边国家,如僧人玄奘到天竺(今印度)取经是太宗时期最可大书的典型例证。玄奘俗姓陈,名祎,生于儒学世家,出家后法名玄奘,敬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在游历各地,遍访名师之后,玄奘决心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取经求法。玄奘于贞观二年(628年)启程,历时18年,行程5万里,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国时,带回各种佛经657部。唐太宗于洛阳召见玄奘,并敦促他将所见所闻撰写成书。于是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执笔,于次年完成了十余万字的《大唐西域记》。此书记载了东起我国新疆、西至伊朗、南到印度半岛南端、北到吉尔吉斯斯坦、东北到孟加拉国这一广阔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科学地概括了印度次大陆的地理概况,记述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咸海之间广大地区的自然地理、动植物情况,是研究中世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和克什米尔地区及我国新疆的最为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唐太宗还诏令房玄龄等人,“广召硕学沙门五十余人”,在弘福寺翻译佛经,并修正以往翻译的讹误,佛学由此大为兴盛。此内容建议教师重点说明玄奘西游的重大成果及其重要价值。

  唐太宗对外来文明兼容并蓄的态度,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的结果使中国与各国均获益良多,物产交换、技艺交流,促成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也间接影响了欧洲的文化发展。

  在此目教学完成后,建议教师小结并提升学生对唐太宗对外政策影响的辩证认识──外来文化有力地影响唐朝,而唐文化也对周边国家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

  第五目“晚年的反省”

  主要讲述了唐太宗晚年治国策略的失当表现,及其反躬自省的史实。教材从少于纳谏、滥用民力等方面说明了唐太宗晚年统治的失当。但同时也通过唐太宗撰写《帝范》等行为,说明了一代政治家的自省能力。

  在上述内容完成之后,特别建议教师高度重视此目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即对唐太宗的评价问题。因为它既是对唐太宗个人治国能力的总结,又是使学生形成对唐太宗全方位认识的最终阶段,还是训练学生评价历史人物能力的关键环节。对于终其一生的评价,教材引用了唐太宗自己的结论。在此,建议教师进一步参阅相关史书记载,对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做出全面总结和分析(参见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三)。此处,教师可利用教材“资料回放”栏目引用的《帝范》内容进行说明,在概括其意的基础上,请学生阐述对唐太宗此番透彻的为政思想如何评价,并推而广之,分析唐太宗作为杰出政治家的治国思想,为后世提供的借鉴意义。

  在全部教学内容完成后,视教学时间、学生接受能力情况,教师可适当补充唐太宗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从而使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理解唐太宗为君的杰出,更可从其个人修身养性、文化素质等方面,丰富对唐太宗的认识,在更高层面上形成对一代帝王的崇敬。为此,可作如下分析:

  唐太宗在文化艺术方面的贡献也成为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

  唐太宗重视“以古为镜”,故设史馆,命史官编修前代和本朝国史,并令宰相监修。从此官修史书成为制度,沿袭下来。这既反映出太宗重视从历史中获取鉴戒的统治方法和智慧,又说明了贞观一朝对中国史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唐太宗个人的文学修养亦令后人赞誉。在《全唐诗》和《全唐文》里都收有其作品,特别是为金戈铁马的鏖战历程所写的诗作,如《咏弓》、《咏饮马》等,均是其代表作品。

  唐太宗的书法造诣亦可名留书史。由太宗手书的“晋祠铭”和“温泉铭”二碑所体现的王者气度足以傲视千古。

  唐太宗的开明、有识之见也为唐朝音乐文化的蓬勃提供了保障。唐太宗按照各民族乐舞的特点定出十部乐(燕乐、清商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康国乐、疏勒乐、西凉乐、高昌乐)。而太宗个人的音乐造诣更能显示其艺术修养和实力。由太宗依《秦王破阵乐》亲自设计“秦王破阵乐舞”,是一部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歌舞剧,为后世王朝典藏的著名礼乐。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

  第一,问题探究方式,通过分析引言内容导入。此方式可训练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解析、归纳、评述能力,还可从更为理性的层面建立起学生对唐太宗作为杰出政治家的感佩之情和对其治国理念的深度认同。具体步骤如下:①请学生观察引言提供的唐太宗画像,并说明对这幅画像中反映出的李世民的形象和神态有何直观印象?②出示与引言相对照的《贞观政要·君道》原文,请学生解析其意。③对照引言文字,请学生归纳唐太宗如何论证君、国、民三者的关系。④请学生谈谈对唐太宗此番论述的感受。⑤在感受基础上再次联系唐太宗画像中反映的形象及神态,看是否符合最初的直观印象。

  第二,以图片、图示结合的方式,撷取唐太宗贞观一朝的丰功伟业,从而使学生在课前能够较直观地感受李世民一生的非凡作为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第三,以情境再现方式,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展示盛唐的辉煌与气韵,并说明,正是唐太宗贞观一朝的奠基作用,才带来盛唐局面的形成。此种方式需要教师大量搜集能够全方位代表唐朝辉煌历史的系列图片,并配合表现李世民建唐统一时期丰功伟业的《秦王破阵乐》,使学生在气势恢弘的音乐声中,更加深切地感受盛唐之风,并由此引发对秦王──唐太宗李世民创业、立业一生的感佩之情。

  “玄武门之变”一目,首先由教师概述李世民在建唐过程中的功业,然后由学生分析其为帝的实力。教师进而提问:李世民的为帝实力必然导致哪些矛盾?双方会采取怎样的方法最终解决这一矛盾?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封建时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与兄弟相残的玄武门之变之间的关系。

  “‘贞观之治’的出现”一目,教学步骤如下:介绍唐太宗的统治思想──具体措施──总结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及意义。其中,重点在分析唐太宗的具体统治措施:用人方式、经济措施、法律保障、文德治国等。在统治思想、施政方式的分析完成之后,教师可设计问题,由学生分析唐太宗的一系列做法可能带来的社会局面,从而引出贞观之治的特点;并可进一步由学生分析,贞观之治可能对整个唐王朝和中国封建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加深对贞观之治的理解(见教学案例二)。

  “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一目,可由学生简单讲述所了解的故事,教师以突厥、吐蕃为例,重点总结唐太宗的对外政策和措施。然后请学生分析这一政策措施对唐王朝和边地民族政权带来的影响。

  “开放的对外政策”一目,首先简介唐太宗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具体促进中外交流的措施。进而分析,在唐太宗年间政权巩固、政策深得民心的情况下,作为盛唐时期政治中心的长安城因此初露繁荣景象。然后可向学生提供有关唐都长安的系列图片:严谨的规划布局、唐长安城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宽阔的朱雀大街等,让学生遥想盛唐时代长安城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各国、各地的官员、商旅往来熙攘的繁荣景象。

  在讲解玄奘西游印度时,简介过程,其中重点突出其西游的成就,即《大唐西域记》所记载的内容,并提示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玄奘返唐受到夹道欢迎的图片,说明其此次西游的影响之广。之后教师设计提问,由学生分析其重要价值与世界意义。

  在讲述唐与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时,可设计提问,由学生依据教材举出相关的典型例证,然后教师予以补充说明。之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唐与外来文化的这种相互作用对两方面会产生什么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唐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博采众长,决不是只凭自身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就能如此辉煌灿烂;也正因为唐文化博大精深,才可能对周边产生巨大的吸附作用,形成唐文化的自然辐射,从而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晚年的反省”一目,在简要介绍了唐太宗晚年为政失当的表现后,重点请学生思考其自我反省的表现及能力如何。然后,教师可设计提问,由学生通过学习归纳出唐太宗一生的治国策略。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可利用唐朝史家吴兢在《贞观政要》中,对唐太宗大政方针的成功之处所做的归纳:偃武修文、崇尚儒学、加强礼治、执法宽弛、休养生息、安定民众,采取怀柔政策,安抚周边少数民族等等。最后将重点放在对唐太宗一生帝业的评价之上(见教学案例三)。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关于唐太宗用人方式的分析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史料,首先说明主要记述了什么内容?

  乙卯,发卒修洛阳宫以备巡幸,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以为:“……以今日财力,何如隋世?陛下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恐又甚于炀帝矣!”上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

  ──《资治通鉴·唐纪九》

  (生)唐太宗想征发民力修建洛阳宫,大臣张玄素反对,唐太宗听从其谏。

  (师)请大家仔细分析张玄素反对的理由。

  (生)唐朝财力当时不如隋朝,太宗是在役使民力,而此时的百姓还没有从过去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因此,太宗做法是沿袭了隋朝灭亡的弊端。

  (师)唐太宗在请大臣比较自己与历史上的暴君行为时,臣下的态度如何?

  (生)大臣仗义执言,说明唐太宗如果实施这种想法,与古代暴君无异,且必然导致国家统治局面的动摇。

  (师)唐太宗对大臣的直谏采取何种态度?你对此有何感受?

  (生)略

  案例二关于贞观之治局面的分析

  (师)请大家阅读这段描述贞观年间社会状况的史料,然后归纳其中描述了怎样的情况?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离)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卷一

  (生)社会秩序安定,国家富足,物价很低,人们外出可以不带粮食,所经之处都能受到优厚的接待。

  (师)这的确为我们描述出一个治世景象。那么我们也曾经学习过中国封建王朝的另一个治世──文景之治。想想看,二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封建帝王都能汲取前朝统治教训,采用“与民生息”的政策,提倡节俭爱民,减轻田租、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国家呈现富庶安定景象。

  (师)两大封建治世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恐怕主要体现在两个朝代统治者不同的统治思想和政治措施上。汉朝文帝、景帝的统治思想是什么?

  (生)清静无为。

  (师)唐太宗的做法是无为还是有为呢?

  (生)有为。

  (师)文景之治的形成是两位皇帝提倡个人的节俭美德,推行无为政治的结果,而“无为”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育民的责任。贞观之治则是君臣大有作为,上下一心,励精图治,为萧条残破的社会培元固本,从而使社会全面繁荣。而且,我们还可分析出,贞观之治在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方面都有突出体现,是全方位的繁荣昌盛,文景之治则更多体现在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富庶方面。

  案例三关于唐太宗的评价

  (师)对于唐太宗一生为政的评价,教材中引用了他自己的结论。请大家分析一下太宗是怎样评价自己一生的作为、功过的?

  (生)济世安民、平定天下,故自认为功大于过,对国家有益之事多,损害之事少。

  (师)太宗此番自我评价记载于《全唐文》中,原文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功大过微德未亏。”(《全唐文》卷十·太宗七·帝范后序)其实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反省与评价不止这些,在《资治通鉴》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全面的自我总结: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问侍臣:“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太宗回答:“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卷198

  (师)从这段文字中,大家能分析和总结出唐太宗自认“所以成今日之功”的原因吗?

  (生)略

  (师)据《资治通鉴》所载,太宗此番自我定论,是其对自己为帝二十载的政治统治方略进行的全面总结,其间虽可以明显感受到自负之意,但确实将一生的为政之要进行了高度概括:见人之善,若己有之;弃人所短,取人所长;敬贤而怜不肖,使各得其所;不黜正直之人,故朝中皆为此类;中华、夷、狄爱之如一。那么,教材中“资料回放”栏目中还引用了太宗所作《帝范》的内容,请大家分析一下,看看你怎样理解唐太宗的观点?

  (生)略

  (师)此段主要说明其为君之道在于崇美广德,不可恣情丧业;而且还特别指明国基难成,但可速败;帝位难得,但可速失的道理,因此一国之君必须珍视和谨慎从事。这一段仅是《帝范后序》中的一席谈,再请同学们完整领略一下唐太宗亲作《帝范》12篇的篇目:《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大家从中能够感受到什么?

  (生)略

  (师)可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更全面和深层次地认识唐太宗一生治国方略的精髓。而从这些篇目的名称中,大家能否分析出太宗更重视的是什么问题?

  (生)如何做一国之君,如何任用官吏。

  (师)唐太宗这些治国思想意义何在?

  (生)略

  (师)不仅对当时,更对后世乃至于今日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启迪、警示意义。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你怎样看嫡长子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解题关键:认识嫡长子继承制与遴选才德之人统治国家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思路引领:嫡长子继承制是否有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这一制度对国家统治权力的更迭可能带来怎样的影响?玄武门之变反映出骨肉相残的政治残酷性,但对唐朝的发展具有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嫡长子继承制对富有才干,但庶子出身的皇室子弟取得帝位非常不利,因此,这种制度不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且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性,但是李渊之子中,的确只有次子李世民最具有取得帝位的实力、统治国家的能力与智慧,因此,这场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并未影响唐王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王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2.想一想,这些名言对一个封建帝王会产生什么作用?

  解题关键:两段话对封建帝王治理国家产生的影响。

  思路引领: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最为必要的素质是凡事亲力亲为还是拥有敏锐、得当的用人能力?用人得当,使人尽其才对治理国家有什么益处?作为帝王应怎样对待大臣们的谏言?这对治理国家有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前者有利于封建帝王明确,要更为有效地治理国家,必须选拔最为适当的官员去完成各项施政措施,皇帝事必躬亲未必能够高效、全面地完成各项治理国家的事务。作为一国之君,最应具备的是把握统治策略,制定统治大政方针的能力和知人善任的本领。后者则提示封建帝王,必须多方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而偏听则往往带来判断的失误,滋生帝王的骄纵思想。

  3.从这段话中你怎样看晚年的唐太宗?

  解题关键:唐太宗晚年的深刻反省体现在对帝王自身修养及由此产生的对国家前途的影响。

  思路引领:唐太宗在话反映出他晚年具有怎样的能力?说明他是怎样看待一国之君的责任的?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具有怎样的地位?

  答案提示:表现了唐太宗晚年具有非常深刻的反省意识和能力。为了能将国基与帝业稳固下去,他对继承者提出了终其一生总结出的为君之道,特别是作为封建帝王应该拥有的品德和修养,对国家、百姓的责任。由此可以说明唐太宗的确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其表现。

  解题关键: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措施带来的统治结果。

  思路引领:唐太宗在治国思想、用人策略、经济措施等方面都有哪些表现?导致了怎样的社会局面?

  答案提示: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延揽人才,因而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其表现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国泰民安。

  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解题关键:在全方位总结唐太宗一生为帝思想、政策、措施基础上,分析其在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

  思路引领:唐太宗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使唐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起到什么作用?其统治思想对后世统治者有何意义?

  答案提示: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他统治时期,能够汲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和文德治国的思想,大大完善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唐王朝带来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开元盛世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其晚年的反省和总结,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因此,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唐朝的文化对朝鲜、日本有什么影响?这与唐太宗实行的对外政策有什么关系?

  解题关键:唐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具体作用;唐太宗的对外政策与唐文化传播的关系。

  思路引领:朝鲜、日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学习唐朝先进文化的?唐文化在朝鲜半岛和日本都有怎样的作用?唐太宗的对外政策是否有利于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

  答案提示:唐朝文化对朝鲜、日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得其僧人、学者慕名而来,接受盛唐文化的熏陶。在朝鲜半岛,中国古代典籍、诗歌、艺术、典章制度得到广泛传播;而日本遣唐使、僧人对唐文化的研究促成其国内的大化改新,大大促进了日本封建化的进程。唐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巨大影响恰恰说明唐太宗时期实行的是积极开放、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这非常有利于中外交往的发展和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你认为唐太宗的晚年为什么不愿纳谏了?能不能说他晚年变成了昏君?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解题关键:此探究问题为学生自由思考与回答的问题,不必完全统一答案,只要形成对唐太宗晚年反省能力和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的基本认识即可。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一方面要看到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志得意满,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其对为君之道的反省与剖析,及对后代强烈的责任意识。

  思路引领:唐太宗一生功业卓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此晚年可能出现怎样的自我认识?仗义执言大臣的离世是否成为唐太宗少于纳谏的客观因素?唐太宗晚年如何反思自己的为君行为?对继承者又做出了哪些警示?这些说明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封建帝王?

  答案提示:略

  2.阅读与思考

  想一想,你赞同哪种意见?为什么?

  解题关键:两种观点的不同及其产生的影响。

  思路引领:前者的观点表现出对待突厥人的何种态度?后者的解决方式与前者有何不同?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答案提示:赞同后者意见。因为,前者将突厥视为寇盗,并强调其危害性,这种看法充斥着对突厥的蔑视和不平等,只站在大国胜利者的立场解决问题。而后者却是把突厥人看成与中原百姓一样的人民,具有平等、大度、宽容、仁爱的态度,并提出以突厥首领治理突厥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以德治国的政策非常有利于对突厥人的管理,能够更好地稳固唐朝的统治。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秦王李世民与太子建成、四弟李元吉之间的矛盾

  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上幸西宫,问世民疾,敕建成曰:“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因谓世民曰:“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吾欲立汝为嗣,汝固辞;且建成年长,为嗣日久,吾不忍夺也。观汝兄弟似不相容,同处京邑,必有纷竞,当遣汝还行台,居洛阳,自陕以东皆主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汉梁孝王故事。”世民涕泣,辞以不欲远离膝下,上曰:“天下一家,东西两都道路甚迩,吾思汝即往,毋烦悲也。”将行,建成、元吉相与谋曰:“秦王若至洛阳,有土地甲兵,不可复制;不如留之长安,则一匹夫耳,取之易矣。”乃密令数人上封事,言“秦王左右闻往洛阳,无不喜跃,观其志趣,恐不复来。”又遣近幸之臣以利害说上。上意遂移,事复中止。

  ──《资治通鉴》卷191,唐纪七,武德九年

  吸取隋亡的教训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用简静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惟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贞观政要·务农》

  贞观之治的表现

  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是岁(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卷193,唐记九,贞观四年

  贞观年间的政治清明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卷192,唐记八,武德九年十二月

  上曰:朕为兆民之主,皆欲使之富贵。若教以礼义,使之少敬长,妇敬夫,则皆贵矣。轻徭薄敛,使之各治生业,则皆富矣。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资治通鉴》卷196,唐记十二,贞观十六年

  2.课文注释

  李世民和他的兄弟

  唐高祖李渊有22个儿子,嫡出子(即唐高祖窦皇后所生)有4个。到大唐开国后,除三子元霸早夭外,长子建成、次子世民、四子元吉都在世。李渊立建成为太子,封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

  魏征

  魏征是唐贞观年间的名相,以善谏著称。年少时代,他就通贯书术,素怀大志。隋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以道士身份为掩护,以避乱世。后来投奔李密的瓦岗军。武德元年(618年),瓦岗军被王世充所败,魏征随李密投奔李渊,遂成为唐朝的臣子,曾劝降了驻守黎阳(今河南浚县东)的瓦岗军余部。第二年,被窦建德的夏政权所俘,成为夏政权的中书舍人。武德四年,窦建德、王世充政权先后为唐朝所灭,魏征遂复归长安,任唐太子的洗马。当时秦王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继承权,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明争暗斗,魏征劝太子出兵进攻割据的残余势力,借机树立威信,结纳豪强,作为战胜李世民的政治资本。后来又劝李建成尽早除掉李世民,未被太子采纳。玄武门事件后,太子和齐王被杀,秦王李世民不久即位,即为唐太宗。唐太宗很重视魏征的才能,于是化敌为友,封魏征为谏议大夫,以后又任魏征为给事中、宰相等职。魏征对“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不小的作用。

  吐蕃与松赞干布

  吐蕃是7世纪初到9世纪中叶藏族在中国青藏高原建立的边疆民族政权。629年,松赞干布继赞普位,承袭祖、父的基业,消下内乱,降苏毗、羊同等部落,统一青藏高原,建都逻些(今西藏拉萨)。他发展农牧业生产,推广灌溉,颁行治理吐蕃的“大法令”,以处理赞普王室与世家贵族、诸小邦及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创设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他开展与唐、天竺、尼婆逻(今尼泊尔)的广泛交往,引进文化、技术,促进了社会的迅速发展。松赞干布先娶尼婆逻王女尺尊公主,后来向唐朝要求按突厥、吐谷浑例娶唐朝的公主,唐太宗未许。松赞干布遂发兵进攻吐谷浑,占领其南境,还进攻党项族和羌族,直逼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潘)。唐朝派五万骑兵与之交战,这是唐朝与吐蕃双方第一次实力接触,通过交战,双方都认识到对方的实力。松赞干布请和,复向唐朝求婚。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和亲。唐朝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松赞干布卒于649年。

  3.学术观点

  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

  对于玄武门事件,无论历史上的史官、学者,还是当今的史学研究者,都存在着各自的看法。在唐朝史官的记载中,把玄武门事件说成是正义的事情,而不是出于争权夺利。唐朝修史官总是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加以丑化,对李世民加以粉饰。《旧唐书》写道:“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用晦而明,因忧启圣。运属于皇(唐太宗),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用定。”宋代以后,由于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观念的加强,对玄武门事件持否定态度的多了。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卷191,特加了案语:“立嫡以长,礼之正也。”认为唐太宗“推刃同气”,实在是“贻讥千古”的事,表示了惋惜。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更是大骂唐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之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当今学者对玄武门之变仍持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这种宫廷内兄弟相残之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它是封建专制主义、包括皇权终身制和嫡长继承制的必然产物。对于封建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应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不能笼统地加以否定。其实玄武门之变还有立嫡以长还是以功继位的意义。嫡长制所确定的人选,往往不是贤才,未必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当然,李建成并不是旧史书所记载的那样残忍平庸之辈,他为人宽简仁厚,善于物色人物,在唐初统一战争中也立下了一定的功勋。但与李世民相比,无论是才能还是战功,都是差一段距离的。建成长期留守京师,缺乏远见和进取精神。李世民固然野心勃勃,但是那种雄心奋发、积极向上的气概为其兄弟所没有。他长期转战疆场,驰骋各地,深入民间,学会了一套老谋深算的本领。他战功显赫,凭借天策府和文学馆,尽力扩大政治影响。如果根据立贤的原则,李世民立为太子当更为理想。但是因长期的嫡长子继承制,这种矛盾只能通过宫廷政变方式来解决。因此,玄武门之变,一方面是剥削阶级自私本性的暴露,另一方面,客观上也是对嫡长继承制的一个挑战。李世民的胜利,对于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于唐太宗的纳谏问题

  作为一个封建皇帝,唐太宗的善于纳谏是广受历代史学家所推崇的,而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也成为“君明而臣直”的典范。另外有学者认为,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赦免魏征,是借以向人们证明他的大度,企图以事实封住人们非议玄武门政变之口。善于权变之术的魏征对唐太宗的用意十分清楚,想要取得生存和地位的最佳办法就是多向太宗进谏,进谏越多,越不会有危险。他抓住了唐太宗要成为“明君”的心理,所以才建议太宗不要偏听偏信,否则,只能成为一个“昏君”。唐太宗接受了魏征的建议,一再号召群臣勇于进谏,形成贞观年间的谏诤风气。这使唐太宗获得了开明君主之美誉,魏征成为著名谏臣。所以,唐太宗和魏征互相利用,互相标榜,标新立异。

  唐太宗对佛教态度

  对于唐太宗与佛教的关系,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根据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贬斥崇佛大臣萧瑀的诏令中的几句话:“至于佛教,非意所尊,虽有国之常经,固弊俗之虚术。……报施之征,何其谬也!”(《旧唐书》卷63《萧瑀传》)认为唐太宗对于佛教宣传的唯心主义善恶施报的迷信思想持否定态度。

  另一种说法依据唐太宗造寺、度僧、布施、发愿等事迹,认为唐太宗“媚佛”,对佛教“情深护持”,简直是在步隋文帝父子的后尘。

  还有学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失公允,因为①它忽视了唐太宗一生与佛教的动态关系,把他的一两次言论固定为静态坐标,断定为终生认识。②忽视了当时一般人的认识水平对唐太宗的制约。③忽视了唐太宗思想信仰和政治主张的判别,以政治观代替世界观。④忽视了唐太宗的行政措施与顺随俗情的关系。

  唐太宗所处的时代正是佛教的鼎盛时期,全社会对佛教的崇信归皈热切普遍。在这样的条件下,唐太宗从小就接触佛教,但他的佛教观经历了一些变化,从起初的信疑参半到晚年的信而弥坚。他即位之初,一次坐朝,他对一贯反佛的太史令傅奕大惑不解,问他为什么不领悟佛教的道理,傅奕答道:佛教是骗人的,模写庄、老玄言,于国家有害。当时唐太宗深以为然。但这只是就社会效果而言,不涉及佛教的义理。贞观二年唐太宗在论及佛、释、道三教的关系时说,梁武帝父子“惟好释氏、老氏之教”,反而国破家亡。“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礼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政要》卷6《慎所好》)20年以后,唐太宗再论三教的关系时,他这样说:“朕观佛经譬如瞻天俯海,莫测高深。……朕比以军国务殷,不及委寻佛教。而今观之,宗源杳旷,靡知涯际。其儒道九流之典比之,犹汀滢之池方溟渤耳。而世云三教齐致,此妄谈也。”(《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6)

  4.插图说明

  随唐太宗征战的坐骑──飒露紫的浮雕

  唐太宗在戎马生涯中先后有六匹战马为他立下功劳,它们分别是:追风骏足“白足马”、解危济难的“特勤骠”、气贯三川的“飒露紫”、有如飞练的“青骓马”、“什伐赤”和“拳毛”。这六匹战马在唐太宗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了纪念它们,也为了炫耀自己的功绩,贞观十年,李世民诏令著名工艺家阎立德和美术家阎立本设计,用青石雕刻六骏英姿,置于昭陵(李世民为自己建造的陵墓),并亲自为它们作赞。“昭陵六骏”以精湛的石刻工艺闻名于世,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可惜这批艺术珍品由于列强入侵而遭到破坏。其“飒露紫”和“拳毛”在1914年被盗运到美国(现存费城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具于1918年被打碎成数块,流落到西安(今存陕西省博物馆),原刻唐太宗所题“马赞”和马的名称都无法看到了。幸赖北宋游师雄所立“昭陵六骏碑”保存了这批重要资料。

  步辇图

  此图描绘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接见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图中的唐太宗威严而平和,端坐在宫女抬着的步辇之上,另有几位宫女为太宗撑伞、打扇。画面左边站立三人,红衣虬髯者为宫中的礼宾官员,其后身着藏服者为吐蕃使者禄东赞,最后着白袍者为内官。作者阎立本不仅再现了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还鲜明刻画了人物的不同身份、气质、仪态及相互关系,并具有肖像画特征。

  5.参考资料目录

  赵克尧、许道勋著:《唐太宗传》,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胡如雷:《李世民传》,中华书局1984年版。

  万军杰:《唐太宗与昭陵六骏》,载《知识窗》1997年第11期。

  黄伟:《君明臣直别议:试辨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载《人文杂志》1993年第3期。

  郭绍林:《唐太宗与佛教》,载《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难点

  如何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从“少年皇帝”、“巩固统一国家”、“维护国家主权”三大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清朝第二代皇帝康熙为中国历史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从康熙年少时智擒鳌拜,到平定三藩之乱和准噶尔叛乱,再到设台湾府、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他最主要的作为,可以说,康熙帝为祖国统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介绍康熙帝时,教师要注意分析从秦始皇首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到康熙帝最终完成巩固祖国统一的大业,这期间经历了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几个过程,如果没有康熙帝的杰出作为,就不会出现一个“康乾盛世”的局面。本课所涉及的绘画、地图说明比较清楚,可以不向学生作过多解释。

  本课引言由插图和文字两部分组成,介绍了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写下的诗句,表现了康熙帝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说明康熙帝统一全国的深谋远虑和雄才伟略。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引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感受当时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的艰辛与信念,然后向学生提问:通过阅读引文,你对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这件事有何认识?使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与障碍,才能达到目的。

  第一目“少年皇帝”

  叙述了康熙初年清朝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一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二是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驱逐;三是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所以,清朝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对年幼的康熙来说,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但是,少年康熙不负祖母教诲,励精图治,稳定了朝廷秩序。

  康熙,清圣祖,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顺治皇帝第三子。顺治病逝后继位,为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终年69岁,死后葬于景陵(今河北遵化县西北)。即位时年仅8岁,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共同辅政,年号康熙。不久,辅政大臣鳌拜开始骄横跋扈,首席辅政大臣索尼死后没人能遏制住他。14岁的康熙帝亲政后,决心铲除鳌拜。16岁时,康熙暗结内大臣索额图等人智捕鳌拜,开始了雄才大略的进取。康熙文治武功都值得称道,也由守成之君变成创业之君,缔造了“康乾盛世”的辉煌。建议教师在讲授这一目内容时,一要把康熙即位之初所面临的形势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二要着意描述康熙智擒鳌拜的经过,以此表现年轻皇帝果敢与成熟的智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向学生播放《康熙王朝》中的片段,给学生留下深刻而直观的印象。

  康熙的文治有许多可值得称道的。他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使耕者有其田,大大加速了农业发展;在用人方面,康熙健全科举取士,开博学鸿儒科,破格荐用人才;笼络汉族地主阶级,组织编撰了《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书籍。

  第二目“巩固统一国家”

  作为一代雄主的康熙,他最大的建树,还应该说是那赫赫的武功,本课第二目和第三目都介绍了这一内容。

  首先是平定“三藩之乱”。所谓三藩,是明朝的三个降清将领,即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继茂之子耿精忠。三藩手握重兵,形成割据势力。康熙为了加强统一,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三藩联兵举起反清大旗,数月之间,清朝江南半壁江山失于三藩之手。康熙帝临危不惧,运筹帷幄,做出果断的军事决策,进行镇压,同时采取政治攻势,历时八年,“三藩之乱”终被平定。这场胜利,也彻底征服了一些明朝遗民的反清之心,使清朝统治趋于稳固。教师在讲述这一内容时,落脚点应该是向学生介绍平定三藩的重大意义。

  其次是降服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之孙郑克塽,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1682年,康熙帝决定收复台湾,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进攻台湾。第二年,郑克塽投降,清政府随即设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至此,在清初割据了42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全国领土的完整。

  再次,康熙进兵新疆和西藏,平定了南疆回部、噶尔丹等反动贵族的叛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国家广大的疆域。建议教师在讲述这一内容时,结合引言部分内容,提出这样的问题:康熙帝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来巩固清朝统治的?以此教育学生,要想完成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要有明确的目标,二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三要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和实践精神,四要具备实现理想的各种知识储备和个人素养。康熙皇帝就是一个具备了上述条件而最终获得成功的人。以此激发学生求知奋进的精神品质。

  随后,教材介绍了康熙帝的个人修养(“善于学习创新”,这方面教师可以多介绍一些,让学生对康熙有一个比较丰满的认识),及其加强民族团结、有效统治蒙、藏地区事务所采取的措施:一方面表现为对汉民族文化传统的尊重,可按照教材给出的内容讲述;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蒙、藏地区事务的重视,如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正式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这里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指出,清朝在蒙藏地区册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并非是康熙一人所为。

  第三目“维护国家主权”

  本目着重介绍康熙帝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明末清初,沙俄侵略军乘中国内部动荡不休,侵占了我国尼布楚、雅克萨等地,并以此为据点盘踞在那里,抢掠中国当地的少数民族。康熙帝不能容忍国土被侵占,臣民遭涂炭。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后,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提出了在黑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

  康熙命令都统彭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两次进行收复雅克萨之战,驱逐了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沉重打击了沙俄势力。派索额图、佟国纲赴尼布楚与沙俄谈判边境问题,行前确定黑龙江流域的广大领土“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弃之于俄罗斯”的原则。1689年,清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并设立黑龙江将军,驻守北部边疆。这是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这里要向学生强调“中国”这一概念,表明清朝维护和行使的是中国的主权。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关于沙俄侵略军血洗雅克萨城的情况,以此说明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和《尼布楚条约》签订的重要意义。

  最后,简单介绍康熙和他的子孙雍正、乾隆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长达150年的“康乾盛世”,强调康熙的奠基作用。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少年皇帝”一目,建议教师不必过多展开,只要将康熙即位时的形势和智擒鳌拜的经过交代清楚即可。但要帮助学生分析康熙所作所为的艰巨性,让学生联系实际树立立志成才的信心。

  “巩固统一国家”,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建议教师在讲述正文内容的过程中,有机穿插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历史纵横”中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体会“降服郑克塽”和平定噶尔丹叛乱的艰难曲折。同时,对康熙的文治武功要作正面的渲染,使学生明白康熙帝的这些举措都是正义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因而也就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天下。教师可以提问让学生回答,也可以设问,然后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在讲“维护国家主权”一目时,建议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该目中“历史纵横”,然后提问:康熙帝是怎样维护国家主权的?让学生阅读后回答,然后教师阐明意义,小结本课内容,对康熙帝作一个总体评价,说明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封建帝王。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讲少年皇帝时,向学生播放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少年康熙智擒鳌拜的经过。引导学生看引言中有关康熙帝的诗句和誓言,由此导入新课。

  案例二讲巩固统一国家时,板书以下四点内容:

  (1)平定三藩之乱

  (2)降服郑克塽,设立台湾府

  (3)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

  (4)加强民族团结

  案例三讲维护国家主权时,出示“清代中国疆域图”,结合《尼布楚条约》内容的介绍,说明中国东段边界在法律上是中国领土的历史意义。同时向学生提问:清代中国疆域和现代中国疆域有哪些方面的不同?由此说明康熙帝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康熙初年面临什么样的形势?

  解题关键: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

  答案提示:康熙初年,清政府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大陆上的抗清斗争大体结束。但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驱逐;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

  2.康熙帝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1)平定“三藩”之乱和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2)降服郑成功的儿子郑克塽,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3)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4)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如何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

  解题关键: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答案提示:(1)康熙8岁即位,16岁智捕鳌拜,稳定了朝廷秩序,表现了他的机智与果敢。(2)平定三藩之乱,派兵攻入台湾,使台湾重新归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3)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巩固了国家统一。(4)巡行东北,两次发起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迫使沙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巩固发展。(5)康熙一生苦研儒学,推崇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字典》等要著,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因此,康熙是一位对多民族国家有着杰出贡献的封建帝王。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康熙帝巩固中国统一的举措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提示见“历史纵横”第2题。

  2.康熙帝是怎样维护国家主权的?

  答案略。

  (二)学习延伸

  阅读与思考

  “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康熙

  明朝修了十多次长城,而清朝却不修长城,结合康熙帝的这两段话,请想一想,清朝为何不修长城?

  解题关键:得民心者得天下。

  答案提示:康熙认为,国家的统治、边境的稳固,最重要者在于“修德安民”,假如统治者以德治民,则国家的根基稳固,边境自然安全。清朝施恩于漠北蒙古,使那里的人民为清朝所用,用民心和老百姓的力量去建立一种无形的“长城”。这样就可以众志成城,不用修长城了。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四辅臣制及其废除

  四辅臣在清世祖(顺治帝)的神位前宣誓:兹者先皇帝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庸劣,遗诏寄托,保翊冲主。索尼等誓协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不受其馈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惟以忠心,仰报先皇帝大恩。若复为身谋,有讳斯言,上天殛罚,夺算凶诛。

  ──《清圣祖实录》卷1,顺治十八年正月

  鳌拜等勋旧大臣,受国恩奉皇考遗诏,辅佐政务,理宜精白用心,尽忠图报。不意鳌拜结党专权,紊乱国政,纷更成宪,罔上行私。凡用人行政,鳌拜欺藐朕躬,恣意妄为,文武官员,欲令尽出其门,内外要路,俱用伊之奸党。班布尔善、穆里玛、塞本得、阿思哈、噶禇哈、济世、讷莫、泰壁图等结为党羽,凡事于私家商定乃行。与伊交好者,多方引用,不合者即行排陷,种种奸恶难以枚举。

  ──《清圣祖实录》卷29,康熙8年5月

  收复台湾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黜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康熙《中秋日闻海上捷音》1683年

  2.课文注释

  四大辅臣制的由来

  按照清朝旧制,皇帝年幼,国家政务应由宗室诸王摄理。顺治皇帝年幼时即由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两位皇叔摄政。但是,宗室诸王摄政权力过大,代行皇权,皇帝的正当权益亦遭到侵犯,由此多尔衮与顺治帝产生深刻的矛盾。因此,顺治帝遗诏不用旧制,改由上三旗元老重臣共同辅政。遗诏宣称:“特命内大臣索尼(正黄)、苏克萨哈(正白)、遏必隆(镶黄)、鳌拜(镶黄)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矢忠荩,保翊冲主,佐理政务,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顺治帝的这一决策,是与其母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经过斟酌、选择,并在其母后主持下实现的。它标志着康熙初年四大辅臣体制的形成。这样,四大辅臣与皇帝共同听政,防止诸王干政,保护皇权,同时,太皇太后实际上也管朝政大事。

  康熙帝统一台湾的经过

  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康熙元年到康熙三年。郑成功在台湾去世后,其子郑经继承了郑氏集团的领导权,占据着台湾地区和福建的金门、厦门等沿海岛屿,与清政府隔海对峙。清政府对郑氏集团实施军事打击与政治招抚、经济封锁相结合的策略和行动,迫使郑经于康熙三年(1664年)撤出金门、厦门等岛屿,退守台湾。第二阶段,康熙四年到十二年。清福建水师进攻台湾行动受挫,此后清政府调整了对台策略,军事上取守势,政治上取攻势,派使者赴台寻求和平统一台湾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清政府还与郑氏集团展开了经济封锁与反封锁的较量。第三阶段(康熙十三至十九年),郑氏集团乘大陆发生“三藩之乱”之机,出兵进犯大陆沿海地区,清政府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为基本方针,先鼎力平定三藩之乱,然后对郑氏集团剿抚并用,陆续收复了被郑军占领的沿海地区和岛屿,将大伤元气的郑氏集团逐回台湾。第四阶段(康熙二十到二十二年),郑经去世后,康熙做出了武力统一台湾的战略决策,采取“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一举攻占澎湖,消灭郑军的水师主力,然后运用强大的军事威慑和政治攻势,迫使郑氏集团放弃武力顽抗的企图,向清政府归顺投降,实现了台湾本岛的和平统一。此后,清政府在台湾地区设置府、县等行政机构,又宣布开放海禁,恢复了大陆与台湾间的贸易。这些措施对维护祖国统一,促进两岸关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伦会盟

  康熙帝为加强北部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1691年在多伦诺尔(今多伦)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会盟。多伦诺尔是蒙语,意为七溪、七星潭,距北京约八百里。当时,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其三部十万众南下投清。康熙帝为安置喀尔喀蒙古,并加强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遂决定于多伦举行会盟。康熙帝于御营殿帐依次召见内蒙古、外蒙古王公贵族,并赐宴。康熙帝还召集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哲布尊丹巴等35名喀尔喀三部贵族会盟。主要内容为:(1)规定喀尔喀蒙古遵行清朝的法令;(2)令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等具疏请罪,以结束喀尔喀蒙古内部纷争;(3)废除喀尔喀三部所旧有农济、颜诺等名号,留汗号,依次授予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台吉等爵位;(4)编组盟旗,设立盟旗制度。此次会盟,改善了喀尔喀蒙古与清之间的关系,并使清王朝对漠北地区的管辖得到了加强。

  3.学术观点

  对康熙帝的评价

  比较于中国古今史学家对康熙的称颂,有人对康熙重新评价。认为中国近代的落伍,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从康熙所处的时代来看,康熙即位前后中国和世界都处于新旧交替的紧急关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很快达到中国的近邻,俄国势力已深入到中国黑龙江流域。这种形势对于当时的清王朝既是挑战,又是机会。如果能借机了解西方,加快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加紧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加紧进行社会改革,就会在中西差距还不太大,西方人争夺重点尚未集中在中国的情况下,率先在东方建成资本主义强国。否则就难免成为第二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从当时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已经产生,到康熙初年,正逐渐滋长,这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也说明中国具备了变革的一定经济条件。其次,当时政治思想体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清朝入主中原使“华夷有别”、“以夏变夷”论不攻自破。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被撼动,以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为首,已经在中国思想界掀起了一场公开反对君主专制的运动,他们主张社会舆论的合法性与监督作用,提倡地方自治,提出“富民”思想,“天理”在“人欲”之中。这些“异端邪说”与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改革思想基础。

  明清之际思想的混乱使人们向西方寻找精神支柱,信仰天主教的人越来越多。

  在关键时刻,号称英明好学、文武全才的康熙,是趁热打铁、取中西文化之长,厉行变革,还是拨“乱”反“正”,使封建社会僵而复苏呢?从康熙的所作所为来看,他选择了后者。

  所以康熙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两个世纪了,量变的积累增加了实质性变革的可能,且外界已有变革奏效的先例,又值大乱之后天下初定,假余威以变政更新正逢其时。但是康熙帝有才无识,因循误国,经雍正、乾隆沿袭日久,旧体制又重归稳定,已不易变矣。

  对康熙学习继承汉族封建文化的评价

  人们常把康熙学习继承汉族封建文化作为其政绩来肯定,但作为封建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对立统一体,其中民主与专制、发展与静止、开放与封闭、唯物与唯心并存。康熙注重重建封建秩序,为追加孔子的尊号,还亲自去曲阜朝圣。为抑制外来政治思想的影响,维护封建专制,康熙严格禁止天主教,很少与欧洲强国打交道,只讲“送去”,不讲“拿来”。他曾赠大量书籍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却没向欧洲国家请教过什么,只以汉族封建文化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忽视了法随时移、民贵君轻、天下大同等学说,造成思想上的禁锢。

  关于康熙帝的经济决策

  康熙帝对清初正在发展的手工工场,不是扶持,而是严加限制。在对外贸易上,收复台湾后,海禁虽然放宽,但严格限制外贸地点、进出口数量及种类。种种限制使诞生时间并不比欧洲晚多少的资本主义萌芽总是不能成长起来。

  对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评价

  从原因上,认为三藩之乱的发生是康熙对三藩的处理策略不当造成的。因为三藩在东南海隅或西南边陲,非心腹之患。况且吴三桂、尚可喜都已年迈。而康熙少年亲政,来日方长。倘不急于撤藩,先整治内地,则吴三桂以其子在京为额驸,既图袭爵,又无辞可藉,必不致反。汉武帝尚知以推恩令化大藩为小藩,又以各种借口削夺诸王侯嗣封爵达百余人,康熙却不以政治手段徐图,贸然撤藩,实指望军事手段的速效。但是内地未治,人心不一,吴三桂狗急跳墙则变起难于骤定。结果兴兵八载,祸连十省,刚刚恢复的社会经济重遭破坏,岂非康熙撤藩太急贪功激变之过乎?吴三桂与康熙之间纯属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无正义与非正义可言。倘康熙败于吴三桂(吴氏若不拘泥于划地江南,而全师北向,亦有胜望),则如何评价三藩之乱?所以三藩之事,激变本非明智,平定亦难以为功。

  4.插图说明

  《北征督运图册》

  据平定准噶尔叛乱西路大军军粮督运官范承烈的经历画成,由多幅画面缀成,现存19开,每半开工笔彩色绘画,半开范承烈自题梗概,说明负责督运的始末、所经地点和随战争形势变化督运之情形。图中对所经过的城镇、台站、山川河漠、道路里程、各族官兵、民夫、车夫描绘得详细生动,是一部形象的历史文献。此图是《北征督运图册》的局部。

  5.参考资料目录

  蒋兆成、王日根著:《康熙传》,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白新良主编:《康熙皇帝全传》,学苑出版社1994年版。

  任力著:《康熙统一台湾始末》,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

  孟昭信:《康熙大帝全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载《河北学刊》1995年第4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