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开启uac:人教版历史选修3教师用书第五单元(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8:44:37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单元引言分析

  单元引言用生动而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主要局部战争所涉及的地理范围:从朝鲜半岛的三千里江山到伊朗高原的波斯古镇,从越南的沼泽丛林到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油田。冷战中,局部热战此起彼伏;冷战后,战争烽火也并未止息。一部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写到这一单元,留给热爱和平的人们是更深刻的思考。

  单元引言提出了如下问题:

  1.为什么热爱和平的人们竭力避免战争的努力没能阻止这一系列的局部战争?

  2.是谁在台前幕后操纵着这些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

  3.比起一战和二战来,这些局部战争规模不大,但是新的特点层出不穷,足以载入战争史册。那么,这些局部战争有哪些特点?

  4.战争虽然发生在某些局部地区,但是影响却往往扩展到更大的区域,甚至全世界都因为这些战争而不得安宁。它们究竟有何影响?

  ……

  本单元引言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带着这些问题浓厚的兴趣进入到本单元的学习活动中去。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前引后联,以早先学习过的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为基础,注意发掘本阶段的局部战争与以前历次战争的关系,以便有联系地、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朝鲜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军队进入朝鲜,双方以北纬38度线作为受降分界线,形成了南北两个占领区。在美国、苏联的分别支持下,朝鲜半岛南、北部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政权。美国为了巩固和扩大在东亚的利益,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使朝鲜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战争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同朝鲜人民军一起抵抗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侵略,取得了一定战果。在苏联建议下,交战各方开始进行停战谈判。经过战场上和谈判桌上的反复较量,1953年7月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由于朝鲜战争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的复杂背景下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它对主要参战国及东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使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国通过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了深刻认识此次战争的性质,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相应的背景资料,增强学生对这一时期世界局势的理性认识。

  本课引言由历史照片和文字两部分内容组成。照片展现了1953年7月27日,朝中代表团与“联合国军”代表团在朝鲜中部的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的场景,为学习本课内容创设了历史情境。文字内容则通过克拉克对这一历史时刻的感受的回忆,着重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结局。建议教师以历史照片和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思考问题:克拉克在签字时为什么会感到“失望和痛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为什么没能在朝鲜战争中取得胜利?朝鲜战争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朝鲜战争的爆发”。教材以朝鲜半岛的分裂为切入点,阐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成为美苏两极格局的一个缩影,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正如美国学者贝文·亚历山大在《朝鲜:我们第一次失败》中所述“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视为自己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在美国看来,朝鲜半岛上的冲突不仅威胁到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更是“苏联发动世界性战争的第一阶段”。随后重点叙述了美国在朝鲜内战爆发后,如何利用联合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干涉中国内政,推行它的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1)朝鲜半岛两个对立政权的建立

  由于二战后的朝鲜政局是朝鲜战争爆发的重要背景,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时首先增加有关朝鲜半岛两个对立政权建立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军参加对日作战和日本即将宣布投降的消息传出后不久,美国国务院、陆军部和海军部的有关人员于1945年8月10日晚召开会议,在匆忙之中将北纬38度线划定为美军和苏军在朝鲜执行对日军的军事行动的临时分界线。显然,三八线对美国来说,就是要利用苏联对日作战的机会,控制整个朝鲜半岛。以三八线划分军事占领区的建议,迅速获得了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并于14日得到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批准。第二天,杜鲁门即致函斯大林,并附上当时美军驻远东地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关于日本投降问题的“一号命令”。这项命令规定,在中国东北、朝鲜三八线以北和库页岛的日军向苏联投降,日军总部及在日本本土、朝鲜三八线以南和菲律宾的日军,向美国投降。斯大林很快复函,表示苏联方面基本上不反对“一号命令”的安排。9月8日,美军开始在仁川和釜山登陆。已经占领三八线以南地区的苏军相继撤退到三八线以北。美苏以三八线为界分别占领朝鲜南、北的局面形成。美军在朝鲜南部登陆的第一天,麦克阿瑟即宣布,三八线以南地区由他行使一切政府权力。美军占领朝鲜南部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解散该地区人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人民委员会。9月19日,美军在原日本总督府的基础上组织了以麦克阿瑟为首的南朝鲜军政府。军政府的各级官员由美军军官担任,但它任用的警官大部分在日本统治时期为日本人做过事,不可避免地引起朝鲜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反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府试图采取措施扶持一批朝鲜人逐步参与管理南朝鲜,并希望最终形成一个在军政府的指导下能够发展为政府机构的“组织核心”,以作为美国占领军当局同朝鲜人民之间紧张关系的缓冲剂。在选择哪些朝鲜人参政的问题上,美国国务院派驻南朝鲜的官员在报告中说,南朝鲜存在着左右两派政治势力,右翼势力中有许多人在美国或教会学校受过教育,他们愿意“追随西方民主”,“宁愿接受美国的指导而不愿接受苏联的指导”。扶植这样一批人,既可以缓和由美国人直接统治带来的民族矛盾,又可以抵制所谓来自北朝鲜的渗透。根据这一方针,美军占领当局扶持李承晚、金九等或在美国受过教育、或参与过早期朝鲜民族运动的一批人,努力为他们成为南朝鲜政坛的核心人物创造条件。

  接着,美国向第二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了讨论朝鲜问题的建议,并利用其在这一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促使大会通过了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这项决议包括:设立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派驻朝鲜观察全朝鲜的选举,然后成立全国政府。1948年5月10日,南朝鲜举行了选举,选出了议会,李承晚任总统。美国随后推动第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承认该政府是朝鲜的“合法”政府。在李承晚政府宣布成立的同时,美国人的军政府宣布结束其使命,并于9月完成全部移交工作。针对南朝鲜政府的成立,同年9月9日,朝鲜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美国大力扶持李承晚等人争夺朝鲜的政治领导权,并最终建立起以这些人为核心的南朝鲜政府,从美苏关系的角度来说,是为了应付苏联在朝鲜北部采取的政策,阻止朝鲜出现由共产党占统治地位的统一政府。从美国与南朝鲜关系的角度来说,是为了缓和美国占领军同当地人民的矛盾,减轻美国在这一地区的负担。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美国利用联合国赋予南朝鲜政府以国际上的合法地位,最终却导致了朝鲜的分裂。而朝鲜出现分裂的局面是根本不符合朝鲜人民的愿望的,对于南北双方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因而必然加剧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

  (2)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没有苏联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省。为使其侵略行径合法化,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9月15日,美国纠集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加拿大、泰国、法国、土耳其、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联邦、卢森堡等15个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以7.5万人、260艘军舰、318架飞机的兵力,在朝鲜仁川港登陆。10月1日,侵略军越过“三八线”侵入朝鲜北部,并一直打到中朝边境。美国的侵略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和世界和平。

  第二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材主要介绍了两点。

  (1)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

  教材以金日成求援为切入点,展开了对中国参战背景的叙述。10月1日,麦克阿瑟通过广播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无条件投降。当晚,金日成召见中国驻朝大使,希望中国尽快派兵援助。金日成还向毛泽东主席发出紧急求援电报。为维护国家安全,援助社会主义国家朝鲜抵抗外来侵略和干涉,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主要领导人进行了慎重考虑,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中共中央于10月上旬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组成了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19日,志愿军分别开始从安东(丹东)、长甸河口和辑安等地渡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2)战争经过

  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经过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朝中军队五战五捷,共歼敌23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建议教师结合《朝鲜战争》历史地图进行讲解,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根据五次战役爆发的地点变化总结这一阶段的主要战果。第二阶段,从1951年7月到1953年7月,属于战略相持与和平谈判阶段。美国在遭到朝中人民沉重打击后,被迫接受苏联政府于1951年6月提出的关于停战谈判的建议。从1951年7月开始,双方举行停战谈判,由于美国缺乏谈判的诚意,企图以军事压力使朝中方面屈服,谈判时断时续,停停打打。美国动员了其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将近1/2的海军,投入到朝鲜战场,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当时的所有的现代化武器,但都被朝中军队所粉碎。朝中军队密切配合,两年中又歼敌72万人,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结束。

  第三目“朝鲜战争的影响”。教材从两个方面总结了朝鲜战争的影响。

  (1)朝鲜战争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教材首先指出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教师在第一目的教学中已经做好了关于战争爆发背景的铺垫,在这一目的教学中可以以此为引子,提问“这一特点在战争的影响方面有哪些具体表现”?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战争影响的国际性。朝鲜战争对主要参战国造成了哪些影响?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的引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克拉克说这场战争美国‘没有胜利’”?美国没有胜利,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说“失败”?教师可以引用“学思之窗”中的引言“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美国学者贝文·亚历山大在《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一书中试图说明,美国在朝鲜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的政治战争,输掉了另一场针对红色中国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北朝鲜在朝鲜内战中的统一计划遭到挫败,而中国努力保护其家园免遭潜在的入侵威胁获得了胜利。

  (2)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分析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教师可以从“学思之窗”的引言入手,“(朝鲜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对于中国而言,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可以从五个方面分析:第一,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第三,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第四,使我国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海陆空军和其他各兵种的国防军,并取得了对美国作战的经验。第五,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振奋了革命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全国人民空前团结,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

  其中,第二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应该着重分析。1840年后的中国成了无可争议的“东亚病夫”,被西方人所蔑视。1930年前中国人在美国的地位比黑人还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正直的美国人开始同情中国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人承认了中国的盟友地位,但这个盟友是虚弱的。二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本国的利益极力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但遭到苏联和英国的反对。二战后,在美国人的心中,中国人民是善良的、勤劳的,但又是虚弱的,是需要美国保护的国家,所以当共产党在1949年胜利后,美国国内有些人居然在讨论“是谁失掉了中国?”这个问题。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基本上把中国的因素忽略不计,一方面认为中国不可能介入,另一方面也认为就算介入也没什么影响。当时的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只会开餐馆、开洗衣店的中国人一看到美国士兵的军服就会向后跑,结果美军在二次战役中被打了闷头一棒,最后直到停战协定签订也没捞到什么便宜。美国人开始重新认识中国人。1952年以后,美国国内各个州才在法律上废除了歧视华人的规定。这时的美国人才认识到中国不但不能轻视,而且不能忽视,于是后来才有了得到90%美国人拥护的尼克松1972年访问中国,而尼克松则成为“罗斯福以来在对华关系方面最有眼光的人”,“受到美国公众拥护”。

  朝鲜战争的历史值得现代人深刻反思,正如美国当代知名历史学家沃尔特·赫尔姆斯所言,“如果因为没有取得胜利,就忽视或忘却通过千辛万苦从朝鲜战争──战争与谈判中所得来的教训,那才是最大的不幸。……这场战争其实无须那么旷日持久,也无须付出那么高昂的生命和财产代价,同时更没有必要在战后给那些得不偿失的交战双方留下这样的敌对情绪!”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中美两国在今天和未来发展友好关系的重大意义。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应注重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综合角度分析朝鲜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帮助学生联系地看问题,深入理解一个历史事件。

  关于第一目“朝鲜战争的爆发”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朝鲜战争的爆发与二战后世界局势之间的关系,教师可首先以《二战后的世界》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复习两极格局形成的历史,简要回顾美苏争霸的经过。最后将视线集中在朝鲜半岛。关于朝鲜战争,学生在学习中国史时有了一些了解,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朝鲜战争的知识有哪些,掌握到什么程度。例如,朝鲜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交战双方是谁?还有哪些国家参战了?战争的结果怎样?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本课引言部分的历史图片和文字,思考分析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历史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提示学生思考:朝鲜战争是怎样爆发的?美国为什么会参战?朝鲜战争的结果如何?克拉克为什么说美国“没有胜利”?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具体表现,尤其是美国出兵朝鲜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省。为使其侵略行径合法化,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武装干涉朝鲜的非法决议,随后组成了以麦克阿瑟为总司令的“联合国军”。从8月下旬开始,美国飞机多次侵犯我国东北。9月,美军七万多人在朝鲜中部西海岸仁川登陆。10月,美国军队悍然越过三八线,侵占平壤。接着,向我国东北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进犯。美国的侵略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和世界和平。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目。教科书出示了两幅历史照片《志愿军入朝作战》和《彭德怀与金日成商议作战问题》,展示了中国参战的重要历史情境。教学时可以以这两幅照片为线,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感受中国参战的原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学生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时,播放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大桥,奔赴朝鲜战场的音像资料,一方面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另一方面渲染这次历史性决定的必要性与正义性。10月1日,麦克阿瑟通过广播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无条件投降。当晚,金日成召见中国驻朝大使,希望中国尽快派兵援助。为了保卫中朝两国的国家独立和安全,粉碎美国妄图吞并朝鲜进而颠覆中国的狂妄计划,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的请求以及祖国安全的需要,于10月上旬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组成了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19日,志愿军分别开始从安东、长甸河口和辑安等地渡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抗美援朝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朝中军队五战五捷,共歼敌23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第二阶段,从1951年7月到1953年7月,属于战略相持与和平谈判阶段。美国在遭到朝中人民沉重打击后,被迫接受苏联政府于1951年6月提出的关于停战谈判的建议。从1951年7月开始,双方举行停战谈判,由于美国缺乏谈判的诚意,企图以军事压力使朝中方面屈服,谈判时断时续,停停打打。美国动员其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将近1/2的海军,投入到朝鲜战场,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当时的所有的现代化武器,但都被朝中军队所粉碎。朝中军队密切配合,两年中又歼敌72万人,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结束。

  “朝鲜战争的影响”一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将朝鲜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放置在大的国际环境中去思考,它给朝鲜半岛带来了什么影响?给参战国带来了什么影响?给东亚局势乃至世界局势带来了什么影响?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可以从五个方面分析:第一,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第三,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第四,使我国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海陆空军和其他各兵种的国防军,并取得了对美国作战的经验。第五,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振奋了革命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全国人民空前团结,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

  最后小结可以利用“学思之窗”的内容进行。请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然后完成其中的问题。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讨论“美国为什么要出兵台湾海峡?”

  材料一朝鲜战争大事记

  ·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6月27日,杜鲁门宣布干涉,并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

  ·10月7~9日,美军第1骑兵师越过三八线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渡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发动五次战役。其间麦克阿瑟被免职,李奇微接任。其间联合国提出停战议和被中国拒绝。

  ·1951年7月10日,双方在开城开始谈判,此后两年边谈边打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战争结束

  材料二1950年1月12日,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在美国新闻俱乐部发表的演说中,宣布了……岛屿防御圈的范围。他说:我们的“防御半径沿阿留申群岛至日本,然后沿续到琉球群岛。……从琉球群岛延至菲律宾群岛。”……美国将朝鲜和台湾都划在了这个防御圈之外。此外,美国还在1949年底制定的内部宣传文件和1950年初的公开声明中,曾明确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

  材料三“Ournationhonorshersonsanddaughterswhoansweredthecalltodefendacountrytheyneverknewandapeopletheynevermet.”

  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

  材料四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

  ──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二讨论“你认为中国是否应该出兵朝鲜?”

  材料一中朝是唇齿之邦,唇亡则齿寒。朝鲜如果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我国的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东北的工业半数在南部,都在敌人轰炸威胁的范围之内。从8月27日到昨天这两个月间,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已侵入我国12次。最近不仅在鸭绿江,而且已飞到宽甸来示威、侦察、扫射和轰炸。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美帝国主义在东方实行麦克阿瑟的政策,利用日本的基地,继承日本军国主义的衣钵,沿袭着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走吞并中国必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必先占领朝鲜的老路。不过日本帝国主义是用四十多年的时间逐步进行的,而美帝国主义则要在四五年内来完成。……

  ──周恩来《抗美援朝,保卫和平》,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二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950年

  11月4日,载翌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把美帝国主义作为直接对手的革命情结,对社会主义阵营承担的国际主义责任,特别是保护新中国安全和主权的领袖意识,这三者构成了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基本动机和目的。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讨论问题。

  案例三讨论“你认为谁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材料一这场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

  ──彭德怀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和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具有同感。

  ──克拉克

  材料三

  阵亡美军54246联合国军628833

  失踪美军8177联合国军470267

  被俘美军7140联合国军92970

  受伤美军103284联合国军1064453

  ──美国朝鲜战争纪念碑碑文

  志愿军在战争中阵亡11.4万人,负伤25.2万人,失踪2.56万(其中被俘2.1万)人,因伤病致死的3.46万人。总计损失兵员达42.62万人。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成败》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讨论问题。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本课内容,你认为朝鲜战争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

  解题关键: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思路引领:对新中国政权巩固的影响;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答案提示:第一,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第三,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第四,使我国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海陆空和其他各兵种的国防军,并取得了对美国作战的经验。第五,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振奋了革命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全国人民空前团结,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

  【探究性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朝鲜战争对交战国有哪些影响?

  解题关键:全面分析战争对交战各国的影响。

  思路引领:美国;中国;朝鲜半岛。

  答案提示:朝鲜战争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新中国捍卫了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战争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朝鲜停战协定》节录

  《朝鲜停战协定》全称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全文共分5条,63款,主要内容有:确定以三八线附近的实际控制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退2千米,以建立一非军事区;自协定签订后12小时起,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停止自朝鲜境外进入增援的军队和武器;协定生效后60天内,双方应将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分批直接遣返,将其余未直接遣返的战俘统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处理;双方军事司令官向有关各国政府建议,在停战协定生效后3个月内,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序言:下列签署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为停止造成双方巨大痛苦与流血的朝鲜冲突,并旨在确立足以保证在朝鲜的敌对行为与一切武装行动完全停止的停战,以待最后和平解决的达成,兹各自、共同、并相互同意接受下列条款中所载的停战条件与规定,并受其约束与管辖,此等条件与规定的用意纯属军事性质并仅适用于在朝鲜的交战双方。

  第一条军事分界线与非军事区

  第二条停火与停战的具体安排

  ……

  四十三、中立国视察小组派驻下列各口岸:

  朝鲜人民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事控制地区

  新义州(北纬40°6′,东经124°24′)

  清津(北纬41°46′,东经129°49′)

  兴南(北纬39°50′,东经127°37′)

  满浦(北纬41°9′,东经126°18′)

  新安州(北纬39°36′,东经125°36′)

  联合国军军事控制地区

  仁川(北纬37°28′,东经126°38′)

  大邱(北纬35°52′,东经128°36′)

  釜山(北纬35°6′,东经129°2′)

  江陵(北纬37°45′,东经128°54′)

  群山(北纬35°59′,东经126°43′)

  ……

  1953年7月27日10时以朝文、中文与英文三种文字订于朝鲜板门店,各文本同样有效。

  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金日成(签字)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签字)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马克·克拉克(签字)

  出席者:

  朝鲜人民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首席代表

  朝鲜人民军大将南日(签字)

  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

  美国陆军中将威廉·凯·海立胜(签字)

  2.课文注释

  抗美援朝的背景

  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妄图灭亡朝鲜,吞并中国,实现其蓄谋已久的独霸亚洲、称雄世界的野心。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省。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在美国操纵下又通过了胁迫联合国会员国随从美国侵略军侵略朝鲜的决议。接着,美国纠集了英国、法国、南非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组成侵朝的统一司令部,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扩大侵朝战争。9月15日,侵略军七万多人在仁川港登陆。10月1日越过三八线,19日侵占平壤,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美国空军轰炸我国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10月初,朝鲜劳动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12个师赴朝参战。

  朝鲜战争中,朝中军队战果

  在三年战争中,朝中人民军队共歼灭敌人109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1200多架,击毁击伤敌人坦克2690多辆,击毁敌人其他各种武器以及缴获其他作战物资无数。

  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0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泽东主持下,多次召开会议,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充分估计了各方面的困难,从挽救朝鲜危机、保卫我国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这一根本立场出发,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一起反击美国侵略者。“中央军委决定先着东北边防军4个军12个师出动参战,尔后再抽调7个军24个师作为第二批及第三批兵力,逐步投入作战。”

  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为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布命令:

  “一、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辖十三兵团及所属之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一师、二师、八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待命出动。

  三、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正当敌人越平壤、元山一线后疯狂向中朝边境冒进的时候,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四个军及三个炮兵师秘密渡过鸭绿江,向朝鲜境内预定地区开进。第四十军从安东过江,向德川地区开进;第三十九军从安东、长甸河口渡江,主力向龟城、泰川地区开进;第三十八军尾随四十二军渡江,向江界地区开进。10月25日,第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四团在温井以北的丰下洞至两水洞之间与敌军第六师第三营相遇,将其歼灭,揭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1950年10月25日,便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彭德怀谈抗美援朝的意义

  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的亚洲历史的前进车轮,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的。毫无疑问,朝鲜的教训将鼓舞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鼓舞他们加紧地展开争取本国的独立、和平、民主、统一的斗争。这对于保障远东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1950年9月15日,美国纠集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加拿大、泰国、法国、土耳其、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联邦、卢森堡等15个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以75000人、260艘军舰、318架飞机的兵力,在朝鲜仁川港登陆侵略朝鲜。10月1日,侵略军越过“三八线”侵入朝鲜北部,并一直打到中朝边境。因为它打着“联合国军”旗号,故称为“联合国军”,实际上联合国军主要是美国侵略军。

  美军仁川登陆

  仁川,是朝鲜中部西海岸的一个港口,位于汉城西南40千米处,是朝鲜国土东西最狭窄的“蜂腰部位”。1950年6月29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亲赴战场巡视后,决定凭借美国海军和空军的绝对优势,首先阻止北朝鲜人民军的南进,然后从其背后实施登陆,切断其补给线,南北夹击人民军。随后,麦克阿瑟命令有关登陆作战专家制定了名为“铬铁计划”的登陆作战方案,初步确定仁川等三个可供选择登陆地点。麦克阿瑟最终选择了仁川。1950年8月12日,他决定实施“铬铁计划”中的“100—B计划”(即仁川登陆计划),并将第1陆战师、第7师和南朝鲜军队的一部定为登陆部队,明确规定,其进攻目标为“仁川至汉城地区”。中共中央一直密切关注着朝鲜战局。当朝鲜人民军与敌胶着于釜山防线时,毛泽东就预见到美军有在人民军侧后登陆的可能,并提醒朝鲜政府注意防范。但朝鲜领导人并未采取防范措施,防守仁川的人民军只有1000人,汉城为5000人。正是由于判断人民军不会在仁川进行充分的防御准备,麦克阿瑟才为其计划的可行性找到了理由。假如人民军预先有准备,仁川登陆很可能遭到惨败。8月29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了麦克阿瑟仁川登陆计划。30日,麦克阿瑟下达了实施仁川登陆的作战命令。9月15日,“联合国军”实施仁川登陆,麦克阿瑟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战。参加仁川登陆部队主要有新组建的第10军(由美第1陆战师、第7师、特种兵旅、南朝鲜军第17团和陆战团及其他辅助部队组成)和美国第七舰队等,共7万余人、260余艘舰艇,并且得到美国远东空军500架飞机的空中掩护。15日凌晨5时,美军舰炮和飞机对仁川港外的月尾岛实施猛烈炮击和轰炸。6时,美军第1陆战师占领月尾岛。下午,当潮水重新上涨时,第1陆战师在仁川港南北两翼突击上岸。他们使用梯子爬上陡岸,或用坦克登陆艇撞破堤岸上陆。当晚,大约1.8万美军登上了仁川港,并建立起滩头阵地。16日,美军未遇到多大抵抗就攻占了仁川市。麦克阿瑟命令登陆部队分兵两路,一路直奔金浦机场和汉城,一路南下水原切断人民军的退路。同时命令在釜山的第8集团军出击,向北进攻,夹击人民军。9月21日,美军一部在金浦东北渡过汉江后,沿开城公路进攻汉城西侧;另一路到达汉江南岸的永登浦,从南面威胁汉城。28日,美军攻占汉城。在釜山的美第8集团军突破人民军防线,向北进攻。仁川登陆,使朝鲜战局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战场形势急剧逆转,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转入战略退却。

  “三八线”

  即北纬38度纬线。“三八线”不是朝韩军事分界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中、美、英三国于1943年12月1日发表《开罗宣言》,宣布要在战争结束之后的“相当时期”内使朝鲜自主独立。1945年7月26日,上述三国又发表《波茨坦公告》,重申上述原则。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派兵进入朝鲜半岛北部。两天之后,美国国务院和陆海军联合协调委员会突然接到日本投降的请求,但此时的美军鞭长莫及。由于美国人担心苏联占领朝鲜半岛将影响他们在太平洋和东亚的利益,于是匆匆拟订了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由美军和苏军接受日军投降的方案。从当时日军的管辖来看,38度以北归关东军管辖,38度以南归日本大本营野战军管辖,而当时日本的朝鲜总督府却设在38度以南的汉城。8月13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了由两位上校提出的这个方案,并征得了英、苏赞同。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同一天,苏美两国联军最高司令部发布命令,宣布以38度为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并对朝鲜半岛实行军事占领。从此,北南天各一方,三年以后,北南各自成立独立的政府,但谁都不承认对方是一个“国家”,谁都认为对方是本国的一部分。

  1948年12月25日,苏联从朝鲜半岛北部全部撤军;半年之后,美国也宣布从南部全部撤军,但留下了文官和军事“顾问团”。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等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出兵干涉。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并越过“三八线”北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出兵援朝。半年以后,双方军事力量在“三八线”附近形成对峙。1951年7月,和谈开始,由于韩国李承晚政府的反对,和谈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两年。1953年7月27日,以朝、中军队司令官为一方和以美军、“联合国军”总司令为另一方的代表签署停战协定,划定了临时军事分界线,成立了军事停战委员会。停战时的军事分界线是以双方军事实力控制的界限为基础的。谁占了的就归谁所有,并没有恢复到以原先的“三八线”为界。这条军事分界线西部向南深入,东部向北偏移,形成了一个与“三八线”相交的“S”形。它西起西海末岛,东至东海的滨江亭村,全长241千米,沿途竖有1292个高1米、宽50厘米的分界线标桩,上面写有军事分界线的字样。为了避免军事冲突,双方又从分界线上各后退2千米,形成了一个宽4千米的非军事地带作为缓冲区。但在两侧缓冲区外,朝韩双方的武装力量依然对峙,哨兵、岗楼、地堡和铁丝网随处可见。只是在当年谈判的板门店设有共同警备区,成为北南之间的惟一通道。军事停战委员会的双方代表在这里举行不定期会晤,借以监督停战协定的执行情况。板门店位于“三八线”附近偏南一点的非军事地带。军事分界线则从当年军事停战委员会会场等7间并列的房屋中间横穿而过。到了屋外,则用1条高约15厘米、宽约20厘米的水泥横栏显示。军事分界线以北由朝鲜人民军控制,以南则由美军和韩国宪兵掌管。两侧的警备人员不可随意越界。尽管在1991年,朝韩双方均以国家身份加入了联合国,但临时军事分界线的地位仍然没有什么改变。朝韩双方依然把朝鲜半岛视作一个有待统一的国家,两国谁也没有承认这条军事分界线是自己的“国界”。

  3.学术观点

  朝鲜战争爆发前南北政府的组成

  在20世纪初朝鲜被日本吞并后,不愿做亡国奴的朝鲜人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流亡中国,并得到当时中国政府的同情和支持,组成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以金九为代表,在抗日时期暗杀过日本将军,并组织过以宣传为主的朝鲜义勇军。第二部分流亡美国做寓公,也在美国做过宣传抗日的工作,以李承晚为代表。第三部分是坚持在朝鲜和东北做抗日活动的人士,其中坚持武装斗争到1945年的就只有以金日成为代表的共产党了。日本战败投降后,美苏将朝鲜按“三八线”一分为二,金日成随着苏联红军进入北朝鲜,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成员和美国人熟悉的李承晚随美国军队来到南朝鲜。当时美苏已经开始对立,美国更是把苏联和共产主义当成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对手,因此美国压倒一切的思想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反对共产主义。当时美国的朝鲜占领军司令霍奇曾组织过汉城市政委员会的自由选举,但国外回来的人由于没有民意基础而大多落选,而坚持在本地抗日的左翼人士获胜(还不算共产党)。此结果吓坏了霍奇,最后他竟使选举作废,并且还拒绝了北朝鲜金日成呼吁的全国选举。在这期间,被称为大韩民国独立之父的金九被暗杀,当时以及至今人们普遍怀疑这是李承晚所为,但无确凿证据。最后,美国支持李承晚建立了正式的大韩民国政权,随之,苏联也支持金日成建立朝鲜政权。李承晚由于没有民意及干部基础,只得大量留用日本占领时期为日本人服务的军政人员,引起人民的反对,政权始终处于混乱状态。而北方政权由从中国东北及苏联回国的共产党员组成,有一整套的政策和干部队伍,所以政权很快稳定,但由于立刻采用了社会主义制度,造成当时的中产阶级大量南逃。所以说,北朝鲜政府是由始终坚持抗日的人员组成,由于采用了社会主义制度,结果得到多数中下层人民支持,少数人反对。南朝鲜最高层是美国回来的李承晚,没有自己的干部,又排挤了从中国回去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成员,只能依靠当年为日本人服务的伪职人员,造成了人民怨声载道。

  中国为什么必须打朝鲜战争?(新加坡《联合早报》论坛)

  (一)中国或者说整个第三世界弱的国家与美国或者说整个欧美日等列强的冲撞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必然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选择了最佳战机,这场战争改变了世界。

  两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分为两个大的利益集团:一方为欧美日等列强,另一方面则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弱国;这完全是两个世界。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就是很明白的例子,在当时的态势下,中国等弱国简直就是猪羊,列强想杀就杀,想剁就剁;强弱之别不单是实力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并形成了惯性。欧美列强从上到下的心理,套用1840年侵华英军司令的话:对待中国等弱国没别的,凡事揍一顿再说。两次世界大战后,虽然西方列强分裂成两个阵营,但根本上它们对弱国的态度并没有变,讲得难听点,在它们眼中弱国就是猪,你有见过谁在吃猪的时候讲人道的吗?!谁又想过猪的反抗有威胁吗!这一点,无论杜鲁门、丘吉尔、麦克阿瑟都是一样的!或者说,再来一次八国联军侵中国也很正常!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又不是第一次,拿破仑法国与其他国家的战争不就是先例吗!它们不会只因为相互之间的分歧而改变对弱国一致的态度。

  正是从这场战争开始,中国终于获得了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尊严、和平!这一点上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国如此动荡的时期,美国的决策者们也不敢在越南问题上太过放肆,生怕激怒了中国人,激怒了毛泽东!连越南都不敢惹,何况中国本土。从世界范围内,几百年来一直被西方列强欺压的亚非拉等弱国一直企盼着有哪个国家能带头与西方列强抗衡,以共同改变大家悲惨的命运,而正是我们中国通过朝鲜战争首先启动了这副多米诺骨牌。中国由此奠定在第三世界的领袖地位,这一点从1973年联合国的选举就可看出。

  1953年前的朝鲜战争是一件伟大的历史事件,它是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一次猛烈撞击,它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一次撞击,从它开始,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变化,主导世界的不再只是美、俄、英、法,不再只是西方。

  (二)朝鲜战争中我们中国的得与失与战后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1.和平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影响力,关于这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已阐述了许多,这里提提“一边倒”的问题。说起这个,我想起邓小平的话“不扛大旗、不当头”,有些人老想着我们从一开头就应该独立于苏、美,但在当时非敌即友的世界里可能吗?中国的实力够独善其身吗?“一边倒”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是你以什么角色加入,你是否还能保持独立性。朝鲜战争固然使我们远离了美国,但却使得苏联人不得不重视我们。既然不是去做被人呼来喝去的小弟,加入有什么所谓呢?

  2.战争促使了中国内部的统一和稳定。中国经过百年的战乱,老百姓大多有了这些潜意识,新政府是为咱中国人的吗?不会是又一帮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饭桶吧?他们会为百姓造福吗?他们能坐多久的北京城呢?可以说,毛泽东的共产党虽然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并未万众归心,特别是城市的普通老百姓,如果用普通的方式,新政府要深入人心需要一段时间,换句话说,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动摇新生的共和国,但这一切问题随着朝鲜战争不复存在,老百姓坚信:无论多么困难的局面,只要跟着毛泽东、跟着共产党就能胜利!朝鲜战争后的中国极为稳定。

  3.没有朝鲜战争,就不会出现将军战俘换钱学森等科学家归国的重要事件,况且没有这场战争,科学家们能相信新政府不同于北洋军阀吗?他们如果不回来,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核潜艇、卫星上天这些可能吗,或者说有那么快吗?

  4.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是有些人抨击的最多的一个问题之一。不可否认,战争损害经济,造成损失,会错过一些发展机遇。但既然战争不可避免这也是没办法的,关于这一点,我除了告诉大家再看看本文第一部分之外,我想说的是,当时并不像现在的世界经济是主旋律,政治、军事斗争才是主角,美国对东南亚、日本的扶持策略并不是他们的初衷,而是朝鲜战争后遏制中国的一个策略罢了。至于中国,我认为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大国,美国是会绝对防备的,即使双方未发生战争,美国也一定会和苏联一样处处阴我们,并且中国共产党的基础是穷苦百姓,当时和美国合作是不大可能的,特别是美国人没受到教训之前。我觉得应该充分考虑当时的情况。另外,中国的经济徘徊了数年,原因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归咎于朝鲜战争。

  5.苏联的反悔,意料之中,计算之中的,之所以中国政府会提,我想这不过是挤兑苏联人的做法,说实话,既然觉得有必要去做,并且做了,就别指望其他人一定会帮你,大家都很现实的。

  6.台湾暂未统一确实可惜,但也没办法,稍有些军事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在我们没有核武器的情况下,朝鲜比台湾重要得多,但好在大势所趋,统一是必然的。

  7.关于朝鲜,我们并不只是简单地为了朝鲜而出兵,实际上主要是为了我们自己,在当时,作为东北平原的天然屏障,朝鲜对我们太重要了,比台湾重要得多。……

  8.东南亚、日本是获益者。由于战争失败,美国开始重视这些国家,积极扶持它们,以便对付中国,否则美国也不会给它们太多的机会;如有人半信半疑,我可以给他一个例子,李嘉诚、包玉刚收购英资,大家觉得他们很厉害,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中国不强大,英国人还是可以像以前一样,把它们抢回来,至于说得对不对,你可以比较一下朝鲜战争前后英国人对香港人的态度吧。

  最后的停战分界线

  最后的停战分界线确定后,在“三八线”以北的由美军占领的原北朝鲜的土地是“三八线”以南的由朝鲜人民军占领的原南朝鲜土地的两倍。因此有人说,是朝鲜吃亏了。但要从土地的质量上来看,是朝鲜大大地占便宜了。朝鲜半岛西面是平原,东面是高山。对于韩国首都汉城来说,西面的平原无险可守,只能依江防守,但如果东面的高山丢失,被敌人迂回,那汉城就是死地。所以战争中中美两军在汉城的一进一出,城中都没有战斗。对韩国来说,只有在东面尽可能地向北推进,占领更多的高山,才能更好地保卫汉城,拿句围棋术语叫“生死劫”,必争不可,所以美军在东面拼死进攻。但对朝鲜来说,东面的高山占得多,可以威胁汉城,占的少,丢下的也不过是荒山野岭,而自己的一方是一座高山连着一座高山,对自己来说,争山头是“无忧劫”。但朝鲜占领的原南方的领土有古都开城,有渔业资源丰富的翁津半岛和便于农耕的平原地区,在质量上是大大地占便宜了。

  4.图画说明

  志愿军入朝作战

  10月1日,麦克阿瑟通过广播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无条件投降。当晚,金日成召见中国驻朝大使,希望中国尽快派兵援助。为了保卫中朝两国的国家独立和安全,粉碎美国妄图吞并朝鲜进而颠覆中国的狂妄计划,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的请求以及祖国安全的需要,于10月上旬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组成了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19日,志愿军分别开始从安东、长甸河口和辑安等地渡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图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大桥的情景。

  彭德怀与金日成商议作战问题

  1950年10月金日成向毛泽东主席发出紧急求援电报,请求中国出兵援助。10月19日,在司令员彭德怀的指挥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分三路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作战。图为彭德怀与金日成共同商议作战问题。

  5.参考资料目录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胡华主编:《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柴成文、赵勇:《抗美援朝纪实》,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美]贝文·亚历山大著:《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高中电子书:人教版历史选修3教师用书第五单元第2课越南战争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越南战争的背景。

  难点

  越南战争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越南战争的情况:“印度支那问题”、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由于这一时期关于越南战争的文字资料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进行适当的补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越南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由照片和文字两部分组成,照片的内容是美国的B—52轰炸机,文字说明进一步指出:“在这架美国飞机的下面,炸弹即将爆炸的地方,是一块曾经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土,这就是越南。”两部分的结合旨在说明:战斗一触即发。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引言提出问题:问题一:“二战结束后,美国在亚洲曾经侵略过哪个国家?”问题二:“美国为什么又要侵略越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本课。

  第一目“印度支那问题”,教材首先介绍了印度支那的范围,并从历史角度介绍了美国对印度支那问题的态度和日内瓦协议的相关内容。由于这一目涉及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建议教师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1)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

  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9月2日,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共产党”,简称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9月23日,企图在印度支那重建殖民地统治的法国,在美国支持下侵入越南。法国10月侵占柬埔寨,年底侵入老挝。1949年6月,法国在越南南部扶植保大建立所谓“越南国”,妄图分裂越南。为了捍卫民族独立,自1946年12月开始,抗法战争爆发。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人民奋起反击,粉碎了敌人的速战速决计划。越南人民经过九年的艰苦抗战,1954年5月7日全歼困守奠边府的1万名法军,取得了抗法战争的决定性胜利。1954年7月21日,在日内瓦会议上,法帝国主义不得不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保证尊重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日内瓦协议》即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举行的日内瓦会议有关印度支那的十个文件,其中包括三个军事协定、六个单方面声明和一个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柬埔寨、中国、法国、老挝、英国、美国、苏联、越盟(即北越)和越南国(即南越)。1954年5月8日开始紧张讨论,法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代表7月21日终于在协定上签字。主要条款有:规定北纬17度线为停火线(实际上将越南一分为二);双方军队撤到停火线各自一侧,为期300天;1956年7月20日前在越南全境举行选举,使国家重新统一;共产党军队和游击队撤出老挝和柬埔寨。老挝和柬埔寨将在1955年举行自由选举,如两国政府提出要求,法国可派军队进驻。协议明确规定,停火线“决不能被解释为构成一条政治分界线或领土边界线”。根据日内瓦会议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吴庭艳在美国支持下在西贡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

  (2)美国的态度

  日内瓦会议的决议规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从来没有举行。在冷战的环境中,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开始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选举将使共产主义的影响进入南越政府。吴庭艳得到美国的支持,在南越实行独裁统治。北越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改革,将土地分发给农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向往。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艾森豪威尔才在其备忘录中写道,如果全国选举举行,共产主义将会获胜(另外一个解释是,北方的共产主义者不可能允许自由的选举在他们那一半越南举行)。最后,美国和两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这样看来,分裂的越南似乎将成为常态,就像分裂的朝鲜一样。

  教学建议:可以请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美国干涉越南问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与它对朝鲜的侵略有什么关系?”也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尚不明确的历史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无论是侵略朝鲜,还是侵略越南,都是二战后美国在全球推行遏制共产主义、实行霸权政策的表现。启发学生认识到越南战争的爆发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

  第二目“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教材按照时间顺序,简单介绍了战争经过。建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

  (1)战争的爆发:1961年5月,为防止吴庭艳政权垮台,美国派遣100名代号为“绿色贝雷帽”的所谓“特种部队”进入南越。1962年2月8日,美国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军事司令部,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4月30日,美国副国务卿乔治·鲍尔宣布了一个名叫“战略村”的计划,把越南南方游击队渗入比较严重的地区再划分为较小地区。主要村庄要用带刺的铁丝和瞭望塔围起来,进村的人将受到仔细盘查,其中的居民将被迁入集中营。随后,美伪军对各“战略村”地区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和围剿。

  (2)战争的扩大:1963年11月1日,美国在南越策动军事政变,杀了吴庭艳,换上了新的傀儡杨文明,并积极寻找扩大战争的借口。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宣称,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和“滕纳·乔埃”号在东京湾(即北部湾)离最近的陆地大约65海里处的公海上进行巡逻时,遭到数目不定的北越鱼雷艇的袭击。这就是著名的“东京湾事件”。事后证明,这是五角大楼为扩大对越战争而蓄意制造的借口。美国政府趁机出台了“逐步升级战略”,即所谓“有限度地扩大战争”。接着,美军开始推行“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军人数超过50万。

  (3)战争的转折:1968年1月底,北越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新春攻势”。超过8万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对南越几乎所有的大小城市发起了进攻,其规模和惨烈程度令美国人大为震惊:无数的军事设施和政府建筑被破坏;战斗最激烈的旧京顺化几乎全毁;美军溪山基地被围困76天,因为破坏太严重,解围后不得不放弃使用。在这次攻势中,北越损失了超过5万人,但到了5月,他们就恢复了进攻能力。春节攻势使约翰逊不得不承认失败。1968年3月31日,约翰逊发表演讲,表示美军将逐步撤出越南,并宣布放弃竞选下任总统。1968年6月,艾布拉姆斯将军接替威斯特摩兰指挥在越美军。新春攻势表明越南人民开始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4)战争的结束:由于南方人民武装的坚决抵抗和越南军民团结一致,美国在越南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预想效果,遭致国内外一致反对。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一浪高过一浪。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尼克松是亿万富翁的工具”等标语牌走上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罩”里发表“就职演说”。迫于国内外的强大压力,尼克松找到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希望他能帮助美国走出越战泥潭。于是基辛格开始积极奔走斡旋。基辛格首次提出美国从越南脱身的计划,随后,与越南政府及苏联进行了接洽。1969年5月14日,基辛格把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请到白宫办公室。基辛格说:“要是把态度灵活误以为是软弱无能,把通情达理看成是没有决心,那就要犯绝大的错误,我还必须十分坦率地说明白,要是这种无谓的痛苦继续下去,势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决定。这样拖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多勃雷宁把美方计划反映给苏联政府,苏联表现出冷淡态度。此后美国多方进行谈判,但进展缓慢。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军司令部宣布:自从1961年美国参加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官兵死亡已达3.5万人,损失飞机5400架。这个数字说明:尼克松政府上任4个多月,侵越美军又有4000多人丧命,平均每月大约被打死1000多人。尼克松在撤军问题上的犹豫不决终于吃到了苦果。谈判不成,美国只得“体面撤退”。美国国防部长莱尔德提出:“应该加强南越军队,使之替代美军把战争进行下去。美军的撤离取决于南越军队承担美军作战任务的能力,‘越南化’是用越南人的伤亡代替美国人的伤亡。”1969年6月8日,尼克松总统在中途岛宣布:在当年8月底以前,从越南撤出美军2.5万人。这是尼克松政府从越南的第一次撤军。但美国仍希望奇迹能够出现。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白宫向全国发表了一篇电视演说,他主张的“边战、边谈、边化(越南化)、边撤”的方针,遭到群众反对。为了回答尼克松具有挑战性的电视演说,“结束越战新动员委员会”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向华盛顿进军”的抗议活动。在同一个星期里,类似的活动多达10余次。不得已,美国在加强南越政权力量的同时,加快撤军步伐,驻越美军逐步减少。1973年1月27日,美国经过长期谈判,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宣告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失败。美军撤出后,在南越留下了2万多名军事顾问,并保留相当规模的海空部队,支援110万南越军队作战。1975年春,越南北方军队和南方人民武装发动了著名的春季攻势,经过西原、顺化—岘港、西贡三大战役,击溃了南越军队。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统一。

  (5)对越南的援助:1965年,胡志明在访问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期间,签署了第一批向越南提供财政援助的条约。2005年4月4日,越南解密了战争期间原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越南提供各种援助的相关文献。文件显示,1955年到1962年间,苏联向北越提供的财政援助总额约14亿卢布,并帮助北越建设了34个大型工业企业和一系列医疗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重建了50个农业项目。越南战争期间,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还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物资,共约240万吨。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援助约160万吨,苏联援助约51万吨,其他国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古巴等)共援助约25.4万吨。

  第三目“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对越南的影响:越南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造成了500万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战结束时,战争给越南留下了一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和88万孤儿,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但这还不是苦难的终结,越南又先后与柬埔寨和与中国陷入战争(中越战争)。长期的战争以及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70年代后期,超过150万越南难民乘小船逃离越南。

  (2)对美国的影响: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美国自己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卷入规模大(1973年美国在越南作战人数约54万),时间拖延长(前后12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外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心灵创伤。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伦道夫·巴克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愤怒地控诉道:“(政府)要我们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战斗,而战争却使我永远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自由去战斗。每年我除了与那些悲惨的战友们泪流满面地团聚外,似乎痛苦与孤独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战争期间,耗资4000多亿美元。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击,并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越南战争也许是一场悲剧,美国本来是根本不应该闯进去的。”资深参议员乔治·麦戈文说:“我认为,印度支那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道义的错误。”

  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越战之后,卸任了近30年的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众多越战反省者的鼓励下,于1995年发表了《回顾:越南的悲剧与教训》一书。麦克纳马拉认为,美国政府决策人没有意识到,“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在不涉及我们自身存亡的事务中,要判断什么是另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应由国际社会进行公开辩论来决定。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3)对柬埔寨的影响:战前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间努力维持自己脆弱的独立地位。朗诺的政变和美军入侵把柬埔寨彻底卷入了战争。波尔布特领导的柬埔寨共产党“红色高棉”乘机获得了政权。在波尔布特极左统治下,柬埔寨发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一百余万平民死于该时期,其中包括越南侨民。由于历史上柬共与越共的恩怨加上红色高棉的巨大错误,越南趁机发动了侵略战争,扶植了韩桑林政权。

  (4)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也加上意识形态的因素,中国给予了越南超过二百亿人民币的援助,客观上加重了中国经济的负担。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友,出于国家利益倒向了苏联。70年代末,中越爆发边界战争。

  (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彻底改变了美苏两霸争夺的格局和冷战的态势: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转为战略收缩,而苏联则处于战略攻势地位。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只有更积极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印度支那问题”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印度支那问题是美苏冷战争夺霸权的一个重要内容,建议教师先采取谈话法,了解学生对印度支那的问题认识有哪些,掌握到什么程度,并联系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进行思考。让学生回忆二战后,美国为配合冷战,在亚洲积极实行热战,曾经侵略过哪个国家?(朝鲜)。可以提出:“印度支那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在日内瓦会议中,各国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什么(特别是中国、美国的态度是什么)?”“日内瓦协定对越南等国产生什么影响?”教师可以补充日内瓦会议的相关内容和周恩来在会上的讲话,请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印度支那问题实际是美国实行冷战,在全球称霸并遏制共产主义的重要一步。并可以得出中国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一目,可以按照战争经过的顺序进行介绍:爆发—扩大—转折。并可以结合一些越战的影视资料让学生观看,使其对战争的全过程有更清晰的感性认识。如:美国人民的反战示威及各国对越南的援助,可以看出美国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关于“战争的结果和影响”一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进行思考:(1)对越南的影响,可以从人员伤亡、经济、社会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2)对美国的影响,可以补充一些资料进行启发,从战争损失、经济发展、民权和种族问题、国际关系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3)对中国的影响,可以补充中国对越南的援助及战后中越关系逐步恶化等情况进行分析。

  2.教学案例

  案例一介绍印度支那问题时,可以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介绍一幅照片。

  图片: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讲话

  1954年4月19日,中国政府任命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为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首席代表,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为代表。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周总理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国代表团在解决如何划分越南交战双方的集结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总理会晤法国新总理孟戴斯·弗朗斯,在广西柳州与胡志明主席交换意见,在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会谈,进一步协调了越、中、苏的看法,打破了在划分集结问题上的僵局,扫除了会议达成协议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通过日内瓦会议,全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案例二在介绍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介绍两幅照片。

  图片1:“战火中的越南儿童”(见教材)

  1972年6月,越南儿童潘金淑赤身裸体从长鹏县的一个村子逃出。这个村子因被怀疑是越共游击队的据点,而遭到美军凝固汽油弹的轰炸。这张获得普利策现场新闻奖的照片成了国际社会反对美国干涉越南的一个标志。

  小规模的反战运动1964年从美国大学的校园开始,同时发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学生行动。反战运动的成长也要部分归因于广泛的电视新闻报道,使得大学年龄的美国人比以前几代能够获得更多的有关战争的信息。到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已遍及全国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为了抗议美国入侵柬埔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学生总罢课爆发,10多万学生涌入华盛顿进行抗议。年轻的美国男人选择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被征召服役的风险。

  图片2:“美国越南战争纪念碑”

  对这座纪念碑,一位参观者写下如下的话:

  在美国,举目所见,多是战争的遗迹。来到久负盛名的越战纪念碑前,同行人的兴奋却使我沉重。因为,在现在的世界上,恐怕没一个地方,能比越战纪念碑更能体现历史的政治性和政治力量。关于这场战争的起因,纪念碑这样告诉后人:“中国已经成为共产主义国家,不能再让越南成为共产主义国家。”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就让人类如此轻易地相互恐惧和仇视。对于意识形态的差别,不知何故,美国的普通百姓都敏感得惊人,这样的战争理由就想必也能为普通美国人认可。人类因为地域的悬隔,因不了解而产生的隔阂、戒备和仇视,曾经多么愚蠢地让人类相互杀戮。

  在战争似乎渐渐远离人类的时候,美国人却离战争很近。在美国,会比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更容易了解战争如何无情地摧毁了人性。越战士兵的忏悔、对于敌国无辜百姓的同情,使很多美国老兵成为坚决的反战者。是人性的复归,中止了一场战争。又是人性,试图阻止建造越战纪念碑。在越战纪念碑筹建期间,很多越战老兵游行示威,反对建造这样的纪念碑。直到1995年,在越南战争结束20年后,越战纪念碑才在克林顿时代完成揭幕,矗立在美国的心脏。这中间的间隔,填充的正是一场人性与政治的较量。然而,政治最终战胜了人性,越战纪念碑还是竖起来了。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的分界线,越战纪念碑就此也成为了一道分水岭。它表面上是对一场战争的纪念,却确立了美国的国家精神,下定的是在“自由”的名义下,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被物化了的历史,经过层层的积累,不断地积聚力量,使每个后任者都无法逃脱这个历史的锁链。在这座纪念碑下,美国的自由与民主不为人觉察地确立为美国的意识形态。在有人宣称“意识形态”和“历史”已经终结的时候,“民主与自由”以强势语言,悄悄地成为笼罩全世界的一种意识形态。以“民主与自由”的名义,美国在世界很多地方发动了战争。这样的经历和作用,使人没有办法不重视这座纪念碑。在越战纪念碑前,你就会明白美国为什么会成为战争之国。越战纪念碑蕴育着人性与政治的搏斗,它的背后掩藏着人性的呻吟和反抗。

  那些从纪念碑前走过的孩子,他们顺着绵延的黑色墙体,抚摸着一个个的名字,体会着那些名字的力量,眼睛怯怯地、纯净地,盛满对历史的敬畏。他们的心中也许只有对美国英雄的敬佩、崇拜和痛惜,他们当然见不到、也听不到在越南上空飘洒的来自“天堂的眼泪”和哭喊,更不会体会美国士兵挣扎于心的人性的呻吟,更不会想到人类应该如何从战争中学会相互宽容。偶然知道,越战纪念碑是一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林姓华裔女设计家的杰作。历史很容易被遗忘,也很容易被误解。它使我们看到,历史如何在一种被政治强化了的威严中,不知不觉,掠走了人类的思索和警惕;后人又是如何不假思索地在历史中生活,如何不假思索地盲从政治化的历史。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越南战争的爆发与整个冷战的大背景有什么关系?它的结果又对冷战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二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

  思路引领:二战后,美国在全球实行争夺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

  答案提示:二战后,美国在全球实行争夺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为配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冷战政策,在亚洲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结果失败了。这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迫使其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美苏两国之间的争夺中,呈现出苏攻美守的态势。

  【探究的主要问题】

  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是什么?

  解题关键:二战后美国的外交策略。

  思路引领:二战后美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积极推行冷战,在全球实行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

  答案提示:越南战争是二战后美国为了争霸,积极推行冷战,在全球实行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的重要步骤。对越南的侵略,结果遭到失败,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迫使其不得不调整政策,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尽快从越南“脱身”。在同苏联进行争夺的同时,美国开始更多地谋求“缓和”与“对话”。20世纪70年代起,在美苏两国之间的争夺中,苏联更多地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战略,利用美国的战略收缩加紧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美苏争霸呈现出苏攻美守的态势。

  五、史料拓展

  1.原始资料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发言(1954年5月12日)

  主席、各位代表先生:

  日内瓦会议已经进入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讨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就是要在承认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权利的基础上,停止敌对行为,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怎样才算承认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权利呢?那就是必须承认越南、高棉即柬埔寨。和寮国即老挝。人民有充分权利获得他们各自的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民主自由,并在他们各自的祖国的土地上过和平生活。

  当我们在这里讨论印度支那问题的时候,战火仍然在印度支那的土地上燃烧着。这一场持续8年的战争严重地破坏了印度支那人民的和平生活,同时也给法国人民带来了重大的灾害。现在,由于美国政府的加紧干涉,这个战争有更加扩大的危险,以致日益威胁着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大家知道:印度支那90年来的历史,正如亚洲许多国家的历史一样,是充满了反对殖民统治的长期斗争的历史。自从90年前法国侵入印度支那、建立殖民统治以后,印度支那人民就不断地进行了反抗斗争。后来,在日本侵略者进攻印度支那的时候,法国殖民政府没有抵抗,保大皇室同日本帝国主义合作,当时领导印度支那人民同各盟国军队并肩作战的,就只有以越南人民领袖胡志明为首的越南独立同盟以及高棉和寮国的爱国者的组织。

  英勇的印度支那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在1945年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占领下获得了解放。越南人民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高棉和寮国人民也都先后成立了各自的抗战政府。然而,法国殖民主义者却不甘心于印度支那的丧失,重新侵入印度支那,并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样,印度支那的战争就全面爆发,并一直继续到现在。

  由此可见,印度支那战争是法国殖民主义者挑起的一个企图重新奴役印度支那人民的殖民战争,而印度支那人民所进行的抵抗,则是一个反对殖民主义侵略、保卫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对于这个战争,印度总理尼赫鲁先生本年4月24日在印度国会中曾说过:“印度支那冲突就其起源和基本性质来说,乃是反殖民主义的反抗运动,以及用传统的镇压及分而治之的方法来对付这一反抗的企图。”但是,法国代表团团长皮杜尔先生在本会议的发言中,却把法国政府在印度支那战争中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这显然是歪曲历史事实。由于这个殖民战争的不得人心,法国殖民主义者不但没有获得他们预期的结果,却反而步步陷入窘境。美国政府就利用这种情况,加强对印度支那战争的干涉,以图逐步代替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地位。但是,印度支那人民的力量,在反对法国殖民主义侵略和美国干涉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却日益巩固和壮大起来。印度支那战争8年的历史证明:为了自己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斗争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忽视或者低估印度支那人民的力量,不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高棉抗战政府和寮国抗战政府的存在的事实,是注定要失败的。印度支那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从战争开始以来,越南民主共和国屡次向法国政府提出经过协商途径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建议。但是,法国统治集团中的主战派却不肯放弃重新征服印度支那人民的腐朽的殖民政策。他们不肯停止这个被法国人民斥为“肮脏战争”的印度支那战争,或者故意提出为对方所不能接受的条件来阻碍停止这个战争。

  毫无疑问,法国广大人民是希望停止印度支那战争的。他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殖民战争的继续,使法国的民族利益和国际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许多有远见的法国政治人物,也都认识到了这一殖民战争的毫无前途,因而主张在印度支那停止战争,恢复和平。许多法国人都在问:既然在朝鲜能够停战,为什么在印度支那不能够停战呢?美国人自己既然在朝鲜接受停战,为什么又不容许法国人在印度支那接受停战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美国干涉者害怕和平。他们在朝鲜被迫停战后力图继续保持和加强国际的紧张局势,因此,美国干涉者就对印度支那战争采取了进一步干涉和扩大的政策,而法国统治集团中的主战派也一直追随着美国的这种政策。

  人所周知:早在1947年美国就策划越南保大皇室的复辟运动。1950年,美国政府在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和侵占我国台湾的同时,加强了对法国在印度支那战争的军事援助,企图直接参加这一战争。在朝鲜停战实现后,美国不但进一步从各方面渗入印度支那,而只公开地派遣它的空军人员前赴印度支那直接参加作战。目前法国在印度支那进行战争的全部经费,已有70%左右系由美国担负。美国干涉者并不讳言他们企图接替法国在印度支那进行的殖民战争。他们正在拉拢印度支那的三个所谓国民政府,要直接训练所谓国民军队。这种政策,既侵犯了印度支那人民的独立和自由,而且也是在排挤法国,以便最后将印度支那变为美国自己的殖民地。

  不难看出:美国干涉者扩大印度支那战争的目的决不限于夺取印度支那,它还企图以印度支那为基地来对整个东南亚进行侵略。在日内瓦会议召开之前不久,美国国务卿竟公开号召对印度支那采取“联合行动”,并策动组织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的军事集团。虽然美国这种威胁亚洲和平的政策已经遭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首先是亚洲人民的反对,但是,仅在几天以前,美国政府还在宣称关于组织东南亚军事集团的商谈正在活跃地进行着,并且说,这样的一个组织正在形成中。这就表明,当日内瓦会议正在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时候,美国还在积极活动,拉拢其他国家参加它所策划的军事冒险。美国为了组织军事集团和扩大战争,照例要制造许多借口,照例要把它说成是为了“巩固美国的国防安全”和“保卫自由世界”。大家知道,美国并不是一个亚洲国家,它的安全也没有遭受任何亚洲国家的威胁,更没有受到争取独立和自由的印度支那人民的威胁。然而,美国政府却一直策划在远东、东南亚、中东和近东建立一系列的所谓防御集团。这些区域中的任何一国都在远离美国国境数千海里以外。显然,美国的国防安全同这些区域并无关系。这就说明,这些所谓防御集团的组织,并不是为了防御,也不是为了所谓保卫自由,而是为了在亚洲扩大殖民战争,建立新的殖民帝国,以奴役亚洲人民,并强迫他们为了美国少数人的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而互相残杀;同时,这也不是为了保护它的西方盟友的利益,相反地,却是为了排挤几个古老的竞争对手以便取而代之。不用说,美国在亚洲组织侵略集团的活动是与美国准备世界战争、建立世界霸权的目的分不开的。

  为了掩盖扩大殖民战争和建立殖民帝国的野心,美国统治集团中的某些人士最近不断制造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干涉印度支那战争的奇谈,借此来对亚洲人民进行欺骗。这种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干涉印度支那战争的诽谤,不过是他们想掩盖美国对印度支那战争的干涉和企图在亚洲各族人民中制造分裂的烟幕弹罢了。

  还必须指出,美国这种在亚洲组织侵略集团的活动,与维护亚洲的集体安全毫无共同之点。事实上,它的这些活动是背着亚洲人民和许多亚洲国家进行的。在亚洲组织一些国家反对另一些国家的对立集团,只能制造和加深亚洲的不安和分裂。这种计划的实质,是为了在亚洲进行“分而治之”的阴谋,以便把殖民主义的枷锁强加在亚洲人民的头上。当然,这是从未得到而且也不会得到亚洲人民和许多亚洲国家的同意的。

  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我在4月28日讨论朝鲜问题的发言中曾经说过:“亚洲国家彼此之间应该进行协商,以互相承担相应的义务的方法,共同努力维护亚洲的和平和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亚洲国家应该互相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而不互相干涉内政;应该以和平协商方法解决各国之间的争端,而不使用武力和威胁;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各国之间的正常的经济和文化关系,而不容许歧视和限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亚洲国家避免新的殖民主义者利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空前灾难而获得和平和安全。

  中国人民和印度支那人民向来具有深厚的友谊。最近100年来,由于同样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和印度支那人民在各自进行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互相同情,这是理所当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越南民主共和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就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同时,两国政府又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建立了正常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这种友好关系正在发展着。中越两国政府的共同的愿望就是互相尊重独立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和保卫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

  不仅中国人民如此,亚洲各国人民同样地支持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要求印度支那停战的呼声从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巴基斯坦等国不断传来。最近在科伦坡召开的五个亚洲国家的总理会议,同样也对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表示了关心。欧洲和其他各洲人民要求印度支那停战的愿望并不下于亚洲人民。就在美国的政治家中,也并非人人赞成在印度支那及东南亚进行军事冒险。在这里,应该特别提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和平政策。苏联政府和人民一贯坚持印度支那问题必须和平解决,并在国际会议上,始终维护着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权利。

  主席先生:印度支那人民为了民族解放的神圣事业,已经奋斗了将近一个世纪之久。为了增进我们这次会议对于越南人民及整个印度支那人民的愿望的了解,我想请大家读一读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独立宣言。也许出乎某些先生意料之外,越南独立宣言是引用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中“一切人们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应有这些天赋的不可剥夺的权利,那就是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些词句来开始的。接着,越南独立宣言又引用了1791年法国民权宣言说:“天赋人类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人们就时时都可以享受自由和平等的权利。”然后,越南独立宣言就这样说:“一个八十多年来敢于反抗法国人的奴隶统治的民族,一个数年来敢于站在盟国一边共同去反抗法西斯的民族,这个民族一定要取得自由,这个民族一定要获得独立!”各位先生,难道越南人民这个要求是过分的吗?我想,曾经在1776年和1791年发表过这两个伟大宣言的国家的政府,应该承认印度支那人民同美国和法国的人民一样,是必须完全享受独立、自由和平等的权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希望会议以最严肃的态度来考虑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首席代表范文同先生代表越南人民所提出的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实现越南、高棉、寮国的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民主自由的声明和建议。我们认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的声明和建议真正表现出了印度支那人民为和平、独立、统一、民主而斗争的意志和他们的合理要求。这些建议,在中国代表团看来,已经为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开辟了道路。

  但是,法国代表团团长皮杜尔先生在5月8日的发言中,却仍然采取了殖民统治者的态度,继续无视法国政府曾经承认过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存在以及它的政府获得越南广大人民拥护的实际情况。他并拒绝高棉抗战政府和寮国抗战政府的代表参加会议,他撇开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政治基础,而以战胜者自居,提出了停止敌对行为的片面条件,来要求印度支那人民接受,这是不现实的、不合理的,也是不符合于根据平等权利进行协商的原则的。主席先生,我们大家既然坐在一起来审查和研究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办法,那么,就应按照目前印度支那及亚洲的实际情况,在承认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权利的基础上来寻求对于有关双方都是光荣的、公平的、合理的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便在印度支那能够早日实现停战和恢复和平。如果与会各国代表都具有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真正愿望,我相信,会议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完全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首席代表范文同先生的声明和建议,并认为,他的建议可以成为本会议讨论在印度支那停止战争和恢复和平问题并通过适当决议的基础。这些建议,我们认为,是符合于印度支那人民谋求和平、独立、统一、民主的愿望,符合于法国人民及世界其他各国人民的和平利益的。

  (根据1954年2月18日在柏林召开的苏、法、英、美四国外长会议的协议,由苏联、美国、法国、英国、中国和其他有关国家的代表,从1954年4月26日起在日内瓦举行会议,分别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本文是会议转入对印度支那问题的讨论后周恩来的发言。)

  2.课文注释

  日内瓦会议

  1954年2月28日,由苏联倡议,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定于同年4月举行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除苏联、美国、法国、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会议的全过程外,同这两个问题有关的其他国家也派代表分别参加各有关问题的讨论。4月19日,中国政府任命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为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首席代表,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为代表。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

  1954年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开幕,首先讨论朝鲜问题。会议一开始,朝鲜外务相南日就提出了关于恢复朝鲜统一和组织全朝鲜自由选举的方案。周恩来外长表示完全支持南日外务相提出的方案。

  南朝鲜代表却先后提出:由联合国监督,按大韩民国的宪法在全朝鲜举行选举;在选举前一个月,中国军队全部撤出朝鲜,但联合国军队要在选举和完成统一后再撤退等建议。很显然,南朝鲜的方案实质上就是要把大韩民国的法统强加给全朝鲜人民,由南朝鲜并吞北朝鲜。美国代表马上支持这些建议。

  周恩来外长在会上指出: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是朝鲜人民在全国选举中能自由表示意志而不受外力干涉的先决条件;联合国是朝鲜战争中的交战一方,不能由交战一方来监督朝鲜的选举,但中国同意对选举进行国际监督。并建议:为了协助全朝鲜委员会根据全朝鲜选举法在排除外国干涉的自由条件下举行全朝鲜选举,成立中立国监督委员会,对全朝鲜选举进行监督。

  由于与会各方对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存在着原则分歧,到6月15日仍难达成协议,朝鲜、中国、苏联再次提出一些有利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以打破僵局,但美国带头反对。参加联合国军的那些国家的代表提出了使会议面临决裂的《十六国宣言》。

  在此情况下,周恩来外长仍作了最后一次努力,指出美国要阻挠日内瓦会议就解决朝鲜和平问题达成任何协议。情况虽然如此,与会国仍有义务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达成某种协议。周恩来外长对协议案文提出如下建议:日内瓦与会国家达成协议,它们将继续努力,以期在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国家的基础上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关于恢复适当的谈判时间和地点问题,将由有关国家另行商定。

  尽管这个声明为绝大多数与会者所接受,但由于美国代表不表示同意,而未能获得通过。这样,日内瓦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以未通过任何协议而结束。但正如周恩来外长所指出:它使大家了解到美国代表如何阻挠日内瓦会议,并阻止达成即使是最低限度的、最具有和解性的建议。

  日内瓦会议的后期,即从5月8日开始讨论印度支那问题,参加者有中、苏、英、法、美、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共和国(即原南越)、老挝王国和柬埔寨王国。会议主要讨论了停战后一段时期内为越南交战双方的武装力量划分集结区,老挝和柬埔寨问题如何同越南问题区别对待,停战的监督和保证,印度支那三国的政治前途等问题。美国企图延长乃至扩大印度支那战争,虽然被迫同意参加会议,但始终没有放弃其直接插手印度支那战争的打算。面对上述情况,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讨论印度支那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了尽可能争取法国等多数国家、着重反对美国破坏、大力把会议推向前进的做法。6月中旬,会议因各方分歧停滞不前。中国及时地折衷了有关国家的意见,提出了解决老挝和柬埔寨问题的方案,得到了广泛的赞同。与会国就如何解决老挝和柬埔寨的停战问题达成了一些协议,使会议大大前进了一步。

  中国代表团在解决如何划分越南交战双方的集结问题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总理会晤法国新总理孟戴斯·弗朗斯,在广西柳州与胡志明主席交换意见,在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会谈,进一步协调了越、中、苏的看法,打破了在划分集结问题上的僵局,扫除了会议达成协议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

  7月21日,会议通过《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个地区进行多年的殖民战争,确认了印支三国的民族权利,是印支三国人民争取独立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时,通过日内瓦会议,全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代表没有在会议最后宣言上签字,预示它另有图谋,这为美国加紧干涉印度支那埋下了伏笔。

  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1954年7月,在日内瓦会议上签订了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议。7月20~21日,各方达成《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关于在越南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关于在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关于在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等文件。主要内容有:与会国保证尊重印度支那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结束在三国的敌对行动;三国不得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容许任何外国在三国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以17度线、9号公路稍北为军事分界线,越军在线北集结,法军在线南集结;划出老挝的桑怒、丰沙里为寮国抗战政府军队集结区;法军在协议规定期限内从印度支那三国领土上撤走;老挝和柬埔寨在1955年内举行全国自由选举,越南在1956年7月内举行全国自由选举,以实现该国在民主基础上的统一。美国没有在《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上签字,但声明将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妨碍协议的实施。8月31日,印度支那停战。日内瓦协议是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的成果,有利于印支三国的独立。

  越南战争主要经过

  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四阶段(1961~1973年)为美国侵越战争时期。

  第一阶段,1955~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南越扶植吴庭艳担任总理,建立亲美独裁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集团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南越爱国者。

  第二阶段,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由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的反动军队,以反革命的“游击战”对付人民的游击战,把农村居民赶进四面围着铁丝网、壕沟和碉堡的“战略村”,妄图割断游击队与人民之间的联系。越南南方军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人,许多“战略村”被捣毁,一些“战略村”还变成了人民的战斗村。1963年南越政权内讧加深,美国策划军事政变推翻吴庭艳,随后杨文明、阮庆等军人相继上台执政。

  第三阶段,1965~1968年。约翰逊政府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扩大战争规模,开始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袭击。1965年,约翰逊下令采取“雷声隆隆”行动,在南越不再局限于使用傀儡军,美国直接派军队参战。侵越美军迅速增加,达到50万人。1968年初,越南南方军民发动“春季攻势”,向西贡、顺化、舰港等64个大中城市、省会及军事基地展开猛烈进攻。同年3月,约翰逊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北越的轰炸。5月越美巴黎谈判开始。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至此,“局部战争”失败。

  第四阶段,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采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时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美越继续会谈,并将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西贡阮文绍政权在内的四方会谈。1973年1月27日,美国被迫在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为时12年的侵越战争到此结束。

  第五阶段:1973~1975年。美国军事力量从南越撤出后,南越阮文绍政权十分孤立。1975年越南人民发动总进攻,打垮南越傀儡政权,解放了西贡,完成了南北统一。越南战争结束。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共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个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美国自己的损失也非常惨重,5.6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

  “马多科斯事件”

  又称“东京湾事件”(或“北部湾事件”)。1964年8月2日,一艘执行任务的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据称遭到北越鱼雷艇袭击。美国随即以轰炸北越海军基地作为报复。这就是著名的“东京湾事件”(“北部湾事件”)。“东京湾事件”是越战的重大分水岭。北越和美国双方都把它看作对方的蓄意攻击,并做出了强硬反应。越共游击队对多处美军基地进行了报复性攻击。北越325师进入南越领土集结,标志着北越正规军(越南人民军)对南越的公开进攻。美国国会则通过了“东京湾决议案”,授权总统可以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对付这一挑衅行为。这事实上给予了总统林登·约翰逊在不经宣战的情况下发动战争的权力,约翰逊随即将战争大大升级。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短短数月之后,美军在越人数已高达22万。约翰逊还批准了“轰雷行动”(“滚雷行动”),对北越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

  “新春攻势”

  1968年1月底,北越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新春攻势”。超过8万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对南越几乎所有的大小城市发起了进攻。

  “战争越南化”

  1969年,尼克松成为美国总统,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让美军逐步撤出越南,并于当年6月撤出首批2.5万名美军。但在美越谈判进行的同时,战争仍在继续。1969年3月,美军开始秘密轰炸柬埔寨境内的北越军事基地;5月,汉堡高地战役爆发。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亲美的朗诺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亲王的政权;5月,在朗诺的默许下,美军入侵柬埔寨,进攻那里的北越军事基地。到1971年,美军死亡人数已超过4万。

  中国援越军人阵亡逾千

  来自中国大陆的资料首次披露了中国援越部队伤亡情况:1100人阵亡,4200余人负伤。同时还详细披露了中国军队的战绩:中国防空部队在越南对空作战共2153次,击落敌机1707架,击伤1608架;铁道部队则在越南新建铁路117千米,改建铁路363千米;同时入越的还有通信工程大队、后勤部队、筑路部队、扫雷工作队、民兵等。中国给越南的物资援助,总额达200亿美元。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越战,其实可以追溯到更早期的印度支那抗法战争;中越的结盟起于中国支持越共抗击法军、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者曲爱国披露,抗法战争期间,中国是惟一向越共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越共军队的全部武器弹药和装备都由中国按照预算和战役的需要直接提供。他公布的大量数据表明,越南抗法期间,中国向越南提供各种枪支共11.6万余支,各种大炮4630门和大批通讯、工兵器材及粮食、被服、医药等军需物资。中方先后派出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等支援部队共23支队,95个团零83个营,总计32万余人,最多的一年达17万人。

  一份密报结束越南战争

  丹尼尔·艾尔斯伯格,一名美国前海军陆战队连长,曾赴越战前线服役。回国后,由于对越战的亲身了解,他被聘为美国著名的军事分析机构“兰德公司”的军事分析员,该公司当时专门为美国国防部和美国国务院作越战形势分析。作为高级分析员之一的艾尔斯伯格,通过该公司获知了大量美国国防部的绝密文件,这些文件所描述的越战真相使他惊呆了,文件揭示了前政府高官如何为了政绩和一己私利,一步步将美国公众拉向战争的真相,揭示了越战导致100万越南人和5.5万名美国士兵丧生的事实,文件还揭示了继任的尼克松政府又是如何继续欺骗美国公众,掩盖战争真相的企图。

  作为一名曾在前线枪炮下出生入死的越战亲历者,想起那些在异国土地上的年轻战友,良知促使他要将这一切内幕公布于众。他开始偷偷拍摄这些五角大楼文件,当7000多页绝密文件全部影印完毕后,他开始同一些美国国会议员接触,试图说服他们在国会公布这些文件,从而起到警告政府的目的。然而,他的这一努力显然失败了,那些国会议员看到这些文件后,像扔烫手山芋似的弃之惟恐不及,并且以后,艾尔斯伯格受到了联邦调查局的通缉。万般无奈,他将这些绝密文件的影印件交给了在美国报纸中最敢说话的《纽约时报》。1971年6月,《纽约时报》全文登出了这份绝密文件。这份越战绝密档案刊出后,立即在全美引起了轩然大波,导致了全美反战热潮。尼克松政府更是恼火不已,联邦调查局开始对艾尔斯伯格进行大追捕,该行动在当时被称为联邦调查局自林德伯格绑架案以来最大的搜捕行动。艾尔斯伯格于1971年6月下旬被捕,并被美国法庭控以12项重罪,面临着115年的监禁。

  尼克松派手下秘密潜入艾尔斯伯格心理医生的办公室,看是否能找到有关艾尔斯伯格的“隐私录音”,然后将其公布于众,搞臭他的名声,最好迫使艾尔斯伯格无地自容而自杀。执行此项任务的,正是臭名昭著的“水门事件”中执行主要任务的戈登·里迪和霍华德·亨特。同时,尼克松还召来一帮打手试图打断艾尔斯伯格的双腿,艾尔斯伯格的电话也遭到了窃听。在1973年审判艾尔斯伯格期间,负责该案的法官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联邦调查局局长的职位,这可是他垂涎已久的。

  然而尼克松打错了整个算盘。随着不久后“水门事件”爆发、尼克松下台,负责审判艾尔斯伯格案的法官迫于压力,不得不取消对艾尔斯伯格的审讯,并将他无罪释放。曾被美国政府搞臭的艾尔斯伯格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反战英雄。

  最后一批美军撤离越南

  1968年1月底,越南南方军民发起春季攻势,历时45天,歼敌15万,到1969年,南越4/5的土地已被收复,美国局部战争战略遭到失败。这时,在美国国内,反战运动日益高涨,尼克松总统提出了美军逐步撤出越南的“战争越南化计划”。

  美国侵越遇挫后,迫于国际国内的压力,于1973年1月27日,与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和西贡政权在巴黎正式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为期近十年的越战随之结束。1973年3月29日,美国最后一批为数2500名的士兵乘飞机撤离越南。北越和越共手中的战俘,也在这天放完。

  在侵越战争中,美国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各种新式武器,耗费2000多亿美元的战争开支,伤亡36万多人,损失飞机和直升机8612架。这次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战斗空前激烈的战争。战争给越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杀伤了几百万越南人,造成了成千上万的难民,并且几乎毁灭了这个国家的文明。越战对美国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给美国人民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创伤,给美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后遗症。

  3.图画说明

  插图“战火中的越南儿童”

  1972年6月,越南儿童潘金淑赤身裸体从长鹏县的一个村子逃出。这个村子因被怀疑是越共游击队的据点,而遭到美军凝固汽油弹的轰炸。这张获得普利策现场新闻奖的照片成了国际社会反对美国干涉越南的一个标志。

  此外,战争给交战双方带来了重大伤亡。

  北越正规军和越共游击队:110万人死亡,60万人受伤,33万人失踪。美军: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死亡5.8万人,受伤30.4万人,2000多人失踪。南越政府军:死亡13万人,受伤50万人。韩国军队:死亡4500人。澳大利亚军队:死亡500人,2400人受伤。泰国军队:死亡350人。新西兰军队:死亡83人。

  4.参考资料目录

  威廉·曼切斯特著:《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商务印书馆

  PhillipDavidson,VietnamatWar:TheHistory1946—1975

  AndrewWiest,TheVietnamWar1956—1975

  解力夫著:《越南战争实录》,世界知识出版社

  以越战为背景的影视作品:越战不仅对于世界政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形成了一阵冲击波。在越战结束后的60年代开始一直到21世纪初,以越战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有:

  ①《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Now(197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②《猎鹿人》TheDeerHunter(197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③《第一滴血》FirstBlood(1982年)

  ④《野战排》Platoon(198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⑤《阿甘正传》ForrestGump(199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高中电子书:人教版历史选修3教师用书第五单元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两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及结果。

  难点

  阿以之间、阿拉伯国家之间、阿拉伯国家和西方殖民者之间、英法和美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教材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从历史渊源、20世纪40年代阿以最初的冲突和20世纪50年代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等角度,介绍了中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中东地区是一个特定的政治地理概念,这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历史上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的、宗教的和领土的矛盾相互交叉在一起,加之外部势力和大国的插手与介入,使这一地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成为当今世界上矛盾集中,冲突频发,动荡多变的热点地区之一,至今仍然备受世人关注。历史上,造成中东地区情况复杂的有诸多因素:主要是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都统治过此地、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领土纠纷以及殖民统治者实行的“分而治之”的政策,等等。这些因素导致了两个主要矛盾:一是阿以之间的矛盾,一是阿拉伯国家与宗主国和战后世界大国之间的矛盾。前一个矛盾主要围绕着领土和重要文化遗产的归属展开,后一个矛盾主要围绕着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的主权所属和控制展开。第一次中东战争就是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而引发的。但战争没有解决矛盾,大国的卷入使矛盾更为复杂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即苏伊士运河战争,主要是第二种矛盾促成的。埃及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对苏伊士运河资源的有效掌握,以武力方式对英法殖民统治进行了清算,维护了民族利益,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英法无力再保持在中东地区的原有影响,美苏等国借助战争填补了英法留下的“真空”,客观上又使第二个矛盾不仅延续下来,而且范围也有所扩大。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图片组成。以阿拉法特的一幅照片为切入点,从他在大众媒体上的获得的知名度引出他所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再由此联系到经常作为他和他的组织的对立面出现的以色列,从而比较自然地点出本课的主题: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纷争及其矛盾的产生,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为了使本课主题更为直接和易懂,引言没有采用事先给出结论式的灌输方法,而是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逐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根据这一思路,设计出更多更好的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

  第一目“纷争的由来”中,从中东地区的地理概念,宗教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复杂性,该地区的战略地位,英国实行的“分而治之”政策,犹太民族的建国要求和联合国的有关决议引起的矛盾等方面,阐释了造成中东地区纷争不断的复杂原因。这一目内容,不仅是本课、而且也是下一课的铺垫,为理解这两课其他各目的内容,提供了比较深厚的历史背景。建议教师在讲述本目时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

  讲解中东地区的地理概念要注意两点,第一是要指出这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概念。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进行殖民扩张时,按照距离西欧的远近,把东方地区分为近东、中东、远东三大部分。但这三部分之间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区分界限,尤其是近东和中东,往往在所指的国家上有重叠。故有时也常见“中近东”的提法。第二,注意这一地区的地理特点,即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上,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这也是它的战略地位重要的一个方面。后面讲的石油资源丰富是它战略地位重要的另一个方面,需要引导学生对此注意归纳和理解。

  宗教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复杂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中东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许多民族曾在这里居留和繁衍,发展本民族的文明和文化,历史上的一些大帝国出于战略考虑先后在这里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就巴勒斯坦地区而言,犹太人的祖先在公元前1800年前后迁入此地,并在公元前1020年建立希伯来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在其极盛期,希伯来国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为他们信仰的上帝耶和华建造了一座圣殿,从此锡安山和耶路撒冷城一起成为犹太教的圣地,也是犹太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后希伯来王国被新巴比伦王国所灭。公元前164年,犹太人建立马卡比王国,100年后被罗马帝国灭亡。从此独立的犹太国家不复存在。公元66~70年和132~135年,犹太人举行两次大规模反对罗马统治者的起义,失败后他们开始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纪,在欧洲开始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其目标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国家。越来越多的犹太人从世界各地回到巴勒斯坦,使该地区比较单一的阿拉伯人文特征受到侵蚀。据1913年的统计,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约为60万,犹太人约9万人。

  在犹太人从巴勒斯坦流散的过程中,一些民族从周边地区迁入此地,其中就有今天阿拉伯巴勒斯坦人的祖先。7世纪阿拉伯哈里发帝国征服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教随即传入,当地的居民接受了阿拉伯化和伊斯兰教,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穆斯林也把耶路撒冷与麦加、麦地那一同视为自己的圣城,它一度是穆斯林朝拜的方向,据说也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开始登霄之行的起点。这里的圣殿山上建立的阿克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圣寺和精神象征。

  从16世纪初开始,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加入德奥阵营与英法等国对抗。为了从内部打击瓦解奥斯曼帝国,英国与当地的阿拉伯领袖们秘密商讨后,许诺在奥斯曼的“阿拉伯属地”建立一个或数个阿拉伯国家。此后,阿拉伯人发动起义,打击了奥斯曼军队。但是随后阿拉伯领袖与英国政府在“阿拉伯属地”的范围认定上出现分歧,前者认为自然应该包括巴勒斯坦,属于英国已经许诺给了阿拉伯人的土地;后者则把它列入“国际共管”区。这就意味着,在英国政府看来,巴勒斯坦不属于“纯粹的”阿拉伯地区。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英国政府在《贝尔福宣言》表示,“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但这一过程比较漫长,1922年国际联盟把巴勒斯坦交由英国进行委任统治。实际上,英国对巴勒斯坦实行的是殖民统治。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4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为改变巴勒斯坦地区政治和民族地图提供了契机。在揭露和清算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中,一股同情犹太人、支持犹太复国的潮流逐渐形成。有的学者说:“如果不是希特勒纳粹把反犹主义推向它的历史顶点和对犹太的历史性打破,很难想象国际社会能‘缔造’出一个犹太人的家园。”大批犹太人乘势迁回巴勒斯坦,与当地的阿拉伯人争夺土地,与英国殖民当局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巴勒斯坦问题日益复杂,英国政府左右为难,于是在1947年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美国为了排挤英国在中东的地位,同时进一步控制在海湾地区陆续发现的丰富的石油资源,支持犹太人建立独立国家。苏联认为,要打破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促使英军撤出巴勒斯坦,支持在这里建立两个独立的国家是最有效的办法。这样,在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就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方案进行表决时,美国和苏联都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方案,该方案即联大181号决议,由与会各国以2/3多数拥护获得通过。

  教学建议:本目内容涉及的历史知识范围比较广泛,特别是一些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学生接触较少,建议教师采用挂图、投影或录像等形象易懂的辅助手段进行讲解。对于英、美、苏等大国在处理巴勒斯坦问题上的不同考虑,可以采取问题引导方法,如提问:英国为什么最后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美国出于什么目的支持犹太人建国?苏联的考虑又是什么?在讲解中还可以把一些有关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小故事穿插其中,丰富教学内容,减轻教学难度。

  第二目“巴勒斯坦战争”,主要介绍了这次战争的爆发、经过、双方在战争中的表现、国际社会的态度以及战争的结果与影响。

  战争的爆发:从上一目最后一段联合国通过的决议中可以看出,未来犹太国占有了巴勒斯坦56%的土地,而当时犹太居民只占当地总人口的31%;相应地,占人口69%的阿拉伯人,土地却只有40%,另外耶路撒冷城由联合国进行管理。决议通过时,巴勒斯坦犹太人仅占有着6%的土地,这就是说,当地的阿拉伯人还要把自己世代居住的一部分土地让给犹太人,势必造成对当地阿拉伯人生存空间的挤压和对其他权利的损害,仅此一点就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绝对不能接受的。另外,这一决议是在当地的阿拉伯主要政治势力和周边阿拉伯国家的一致反对下由联大通过的,对阿拉伯人来说这是一个“强制性”的决议,是“国际的‘贝尔福宣言’,是强权政治的产物”,因此他们认为这是不公正的,有理由不予接受并加以抵制。就在联大决议通过不到20天,阿拉伯联盟7个国家在开罗发表声明,决心要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而战。此后,阿拉伯解放军开始在叙利亚组建。

  从1947年11月联大通过181号决议,到1948年5月15日巴勒斯坦战争正式爆发,巴以双方都在加紧进行准备,阿拉伯各国不断协调立场,组合力量,在领土问题上毫不退让;犹太领导人借助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联大决议的撑腰,最终决定走武力建国的道路。巴以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立场的不妥协性,使战争不可避免。

  战争中双方的情况:先看阿拉伯一方。尽管阿拉伯各国在出兵巴勒斯坦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各国的动机和目的并不完全相同。约旦的首要目的就是希望将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地区(即“东巴勒斯坦”)并入约旦。从这个出发点出发,尽早结束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实行巴以分治,让弱势的巴勒斯坦“独立”出来,反倒有利于实现约旦并吞领土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约旦国王甚至和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有过接触。当时的约旦和伊拉克的王室有血亲关系,所以伊拉克坚定地站在约旦一边。

  自视为阿拉伯世界领导人的埃及,并不把占领一小块领土作为最主要的考虑,幅员辽阔的埃及无需巴勒斯坦的土地。它的目的首先是要控制巴勒斯坦政府,避免约旦成为巴勒斯坦的新主人。一位巴勒斯坦政治家就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彼此心怀恐惧,相互监视,尔虞我诈。他们最关心的事和指导他们的政策,不是打胜仗和从敌人手中把巴勒斯坦拯救出来,而是在战争结束后会出现什么局面,谁将会在巴勒斯坦占据统治地位或谁将会把巴勒斯坦据为己有。”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联盟内部出现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缺乏配合的局面,就不难理解了。这也是造成阿拉伯一方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说明,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兄弟。

  再看以色列一方。战争初期,以色列军队不占优势,阿拉伯国家动员了4.5万人的兵力投入作战,以色列军队不足3万人。局面一度对以色列非常不利。但是它有效地利用了停火提供的机会,扩充兵力,采购武器,大量移入犹太人,在很短时间内改变了战场上的力量对比。再有,以色列国的建立,激起了世界各地犹太人回归故土的极大热情。对犹太民族来说,回归故土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本能感情,而是成为一种宗教观念。按照犹太教的传说,巴勒斯坦是耶和华赐予犹太先民的“应许之地”,犹太人有天然权利在这里生存。在犹太人流离失所后,人们对犹太教教义作了新的解释,认为犹太人之所以遭受背井离乡、故土难归的磨难,是因为他们违背了耶和华的旨意,丢掉了上帝赐予的“应许之地”,受到了惩罚。但只要犹太人悔过自新,不断进取,上帝就会宽恕他们,并帮助他们在故土上重建家园。正是这种源自宗教的回归故土观念,支撑着犹太民族在长期流亡中,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性。现在,当以色列国家终于建立起来的时候,犹太人为了实现宗教信念和世代梦想愿意贡献自己的一切。

  战争的结果:首先,在巴勒斯坦没有建立起阿拉伯人的国家;相反,巴勒斯坦领土被以色列、约旦和埃及瓜分了。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城的西部地区、巴勒斯坦北部地区、约旦河西岸边缘地带、加沙地带的大部分等,共约4850平方千米,是按分治决议划归阿拉伯巴勒斯坦领土的44%。这些领土后来被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包括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承认归以色列所有。约旦兼并了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东部地区,接受了那里定居的40万阿拉伯居民和20万逃到那里的难民。不过,约旦的兼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这部分领土被以色列占领,约旦于1988年正式放弃了对这部分领土的权利。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的一小部分领土,与约旦不同,埃及并没有对所占领土提出主权要求。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及结束了对加沙的占领。

  其次,美国通过援助以色列插手中东事务,开始对巴以冲突发挥更大影响。美以关系越来越成为中东政治风云的一条主要线索。

  教学建议:教师在讲解战争进程时应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巴勒斯坦战争形势图》,交待清楚各国与巴勒斯坦地区的地理位置关系,并可以适当提出一些假设,如:如果埃及、约旦等国同心协力,协调一致,做到军事指挥统一,战场形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色列的取胜机会还有多大?等等,以帮助学生开阔思维领域,多视角看待战争进程中蕴含的各种可能性。在分析阿拉伯和以色列的优势和劣势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国家领导人,提出本国的目标要求。

  第三目“苏伊士运河战争”,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与第一次中东战争相比,这次战争的主角,是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和西方殖民国家英法,但和以色列的冲突仍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借助埃及和英法以之间的矛盾,美苏乘机而入,在中东地区开辟了冷战新战场。

  战争的背景: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英法等国产生的冲突,是引发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苏伊士运河横贯埃及领土,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作为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埃及为开凿运河曾付出了12万民工的生命和800万英镑的代价,但运河通航后,一直由英法两家公司控制。同时,英国在运河区修筑了军事基地,并在1936年通过与埃及的条约,拥有了运河区的驻军权,形成了“国中之国”局面。

  纳赛尔以主张维护埃及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著称。他执政后,把废除英埃之间不平等条约,英军撤出运河区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1954年10月英埃签署协议,英国技术人员继续管理运河,英军应在18个月内撤出运河区。1956年6月英军撤出,但运河公司仍由英法把持。对内,纳赛尔政府实行社会和经济改革,开垦新耕地,实行工业化计划,其中最重要的项目就是在尼罗河上建一座水坝,即阿斯旺水坝,这样既可以灌溉新开垦的农田,也可以为工业化提供电力。

  为了实现对内和对外目标,埃及先是向美国寻求援助。美国虽然希望取代英法等国在中东地区的既得利益,加强自己的存在,但又想拉住西方国家一起对抗苏联向这一地区的渗透。因此,美国和西方国家控制下的世界银行虽然答应向埃及提供贷款,但又附加了一定的条件,如要监督美国提供的武器的使用,不得接受别国贷款等。这让独立意识极强的纳赛尔难于接受。

  苏联也向埃及伸出了橄榄枝。1956年6月,苏联表示不附加任何条件为建设阿斯旺水坝提供为期20年的11亿美元贷款。纳赛尔接受了与苏联的合作。作为报复,7月美英两国撤销了为阿斯旺水坝提供贷款的承诺。7月26日,纳赛尔在亚历山大港群众大会上宣布,埃及将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将运河每年2500万美元的收益作为建设阿斯旺水坝的资金。

  英法两国对埃及的单方面行动极为不满,英国政府表示要用武力保卫自己在埃及的利益;法国也表示要采取强硬措施。国际社会对出现的危机展开了外交调解,1956年8月至9月,24个国家在伦敦召开讨论苏伊士运河问题的国际会议,美国提议组成一个国际机构对运河进行管理,实际上是把运河置于国际控制之下。埃及政府对此予以断然拒绝。国际社会的外交调解最终没有取得成效。10月24日,英法以三国签署条约,决定对埃及共同采取军事行动。

  战争经过: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出动4.5万人军队,分四路进攻埃及的西奈半岛,仅用几个小时便占领了半岛大部领土。30日,英法向埃及提出最后通牒,以保护运河为名,要求埃及同意让英军占领塞得港、苏伊士等地。埃及拒绝了英法的最后通牒。10月31日,英法出动大批飞机轰炸开罗近郊等目标。第二次中东战争全面展开。11月2日,英法2万名士兵在埃及登陆。同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要求各方立即停火。5日,联大又通过决议,决定立即成立联合国紧急部队派往中东地区。在各方压力下,11月6日,英法以接受停火,12月22日,英法军队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色列也撤出了军队。联合国紧急部队进驻埃及,负责维持有关地区的稳定。

  美苏两国与苏伊士战争:美国对英法采取军事行动之前未与自己协商极为不满,因此明确表示不赞成英法以三国用武力解决问题。艾森豪威尔总统致电英法领导人,要求撤销最后通牒。美国还在联合国提出提案,要求各方立即实现停火。

  苏联支持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行动,视其为打击西方在中东势力的绝好机会。随着战局的进展,看到美国明确反对英法行动后,苏联采取了积极介入政策,甚至向英法进行了武力威胁。1956年11月5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在给英法以三国领导人的信中说:“如果拥有各种现代化毁灭性武器的更强大的国家向英国和法国进攻的话,那么英法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呢?”还说:“我们有决心使用武力来歼灭侵略者和恢复东方的和平。”赫鲁晓夫还指示苏联驻三国大使向对方做出口头警告:“苏联不想开玩笑,导弹已经进入阵地,随时可以发射。”这是非常明白的核威胁了。同时,美苏两国在联合国讨论有关停火和英法以撤军问题时,形成了绝无仅有的合作。

  但是美苏两国各自的战略目的从根本上又是对立的。它们都是要限制对方,扩大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因此,美国不同意和苏联一起采取军事行动,并坚决反对苏联对英法进行核打击。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美国总统下令美军进入全球警戒状态。这表明,美苏两国在苏伊士运河战争问题上,只是有一定的利益交叉点,它们可以进行有限的合作,这种合作对于消除危机和结束战争是有益的。但它们的战略目标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战争的影响:通过较量,埃及实现了对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英法殖民主义遭到沉重打击。联合国显示出并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没有站在英法一边卷入对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一方面,使它保全了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同西欧盟国关系上的裂痕。苏联赢得了阿拉伯世界的好感,开始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天然盟友”。苏伊士战争是苏联走向中东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教学建议:可以让学生阅读本目内容,然后分成几个小专题展开讨论式教学,如:“为什么会爆发苏伊士战争?”“英法以三国的目的是什么?”“美苏两国对战争的态度的异同”,等等。或者把这些小专题按小组分给学生,先让他们讨论,再把讨论结果在全班交流。建议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苏伊士运河的资料,对课文进行适当的补充。还可以进行比较式教学,与第一次中东战争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它们的异同。

  本课最后的“学思之窗”引用了当年周恩来总理的一段电文,其中有三层意思:其一是说英法想借腐朽的“炮舰政策”恢复在埃及的统治。这里说的是英法的做法已经与时代不相符了,以前管用的“炮舰政策”现在不灵了。二是美国企图从中渔利。三是在当今时代,英法美的阴谋是“注定了要失败的”。可以再结合中国的抗日战争,启发学生认识我们今天的时代特点,以及对如何解决国际问题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在导入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看阿拉法特的照片,同时用一系列问题把学生引导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上来,如“同学们是否见过或者听说过这位政治家?”“与他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世界上的什么地方?”“他的名字常与什么国际问题一起出现?”然后,指出巴以冲突至今仍是国际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和追根寻源的兴趣,顺利导入本课。

  关于“纷争的由来”一目教学,教师可以准备三幅地图,第一幅是世界全图,指出中东在世界上的位置,同时可以从欧洲的角度解释“中东”一词的由来。第二幅图是中东地区图,包括教材上的各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东各国之间的地理关系。第三幅图是巴勒斯坦地区图,可以把耶路撒冷的城区图附在上面,让学生了解巴以关系的具体情况。这三幅地图从面到点,层层递进,逐渐放大;特别是后两幅,在本课和下课的教学中可以多次使用。在讲解“多事之地”时,也采用由面到点的方法,先是讲中东地区的丰富文明和民族纠纷与冲突,然后再具体到巴勒斯坦地区,在巴勒斯坦地区,又可具体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种种矛盾。接下来可以用“面对两个民族之间这样复杂的矛盾与纠纷,国际社会尝试了不同的解决办法”,顺利地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关于“巴勒斯坦战争”一目,可以通过制作表格或是在黑板上边讲边填写的方法,把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各自的优、劣势分几个方面进行如下对比,从而分析出战争胜负的原因。

  关于“苏伊士运河战争”一目教学,在中东地区图上指出苏伊士运河位置和它在国际交通上的重要作用,由此引出埃及对运河的当然主权和对英国来说的“生命线”意义。这样把埃及和英法等国在苏伊士运河上的矛盾对立突出出来,这就是苏伊士运河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在讲解国际社会的关注内容时,可以按照课文顺序列出几个小标题:“阿拉伯国家的态度──联合国的态度──美苏等大国的态度”,分别让学生概括,然后用“这几方面的态度对谁有利?对谁不利?”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而战争的结果也就在这样的分析中产生了。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讲解巴勒斯坦地区的民族、宗教和文化遗产归属上的复杂性时,①展示巴勒斯坦地区图,结合地图介绍巴以的位置,耶路撒冷的位置和周边各国的情况。②课前准备几面小旗,分别标明“希伯来王国(公元前1020年),犹太教”,“罗马帝国(公元前30~公元476年),基督教”,“阿拉伯帝国(公元7~13世纪),伊斯兰教”,“奥斯曼帝国(公元16世纪~1922年),伊斯兰教”,随着讲述依次插在地图上,并简单介绍这些帝国的基本情况。突出此地的民族、宗教、文化的复杂多样性。③指出耶路撒冷的位置,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讲解这里的宗教遗址,以及对相应宗教信奉者的意义。

  案例二

  在讲解巴勒斯坦战争的结果时,首先对比战前(根据联合国协议的规定)和战后(以色列实际控制区)巴以双方的领土分配情况,边讲边用不同颜色的纸板在图上覆盖,南部是西奈半岛上的地区,中部是耶路撒冷附近地区,北部是黎巴嫩以南地区。同时,用箭头形的纸板标出难民逃亡的流向:逃往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等。根据图上标出领土变化和难民情况,引申出巴以之间的矛盾没有解决,反而出现了新的领土纷争和难民问题,为日后此地区的动荡埋下隐患。

  案例三

  在讲解苏伊士战争过程时,分两条战线讲:一是埃以之间的战斗,一是埃及与英法之间的战斗。前者主要集中在西奈半岛,后者主要在运河区。在西奈半岛的战斗,以米特拉山口之战和乌姆卡特夫之战比较典型。在米特拉山口之战中,以军先是使用空降战术,把500余人和部分装备空降到山口附近,然后以第202伞兵旅的主力部队3000人为后盾,突袭山口。米特拉山口长30千米,两旁悬崖峭壁,地势险峻。早已得知以军动向的埃及部队在山口附近设伏,凭借有利地形给以军先头部队沉重打击。但以军并没有放弃,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以军还是突破了山口。在乌姆卡特夫之战中,以军动用两个旅兵力对守卫此地的埃军两个营展开围攻,以军总参谋长达扬亲自督战,但以军进攻仍然效果不大,达扬撤换了以军第10旅旅长;另一支以军部队在进攻中误入雷场,指挥官阵亡,大部分官兵伤亡。达扬不得不下令停止了对乌姆卡特夫的进攻。

  埃及与英法军队最激烈的战斗是在塞得港展开的。英法先是派伞兵空降,占领塞得港附近一些重要地点,然后用猛烈炮火袭击塞得港埃军防御阵地,这时2万多名英国海军陆战队开始在塞得港实施登陆,并沿运河南下,试图一举占领运河区,切断正在西奈半岛上与以军作战的埃军的退路。埃及军民奋力保卫塞得港。埃军积极抵抗,埃及当地机关则通过设在各重要地点的广播喇叭,迅速告知居民敌军降落的地点,群众根据广播立即集合起来,协助守军消灭敌人。埃及军民最终没让英法全部占领塞得港,体现出全民抵抗的威力。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英法对埃及的侵略和美国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解题关键:埃及人民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思路引领:埃及要求主权、反对殖民占领和干涉,英法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美国出于私利的考虑。

  答案提示:埃及要求主权、反对殖民占领和干涉,得到绝大多数国家支持。英法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国际社会和英法两国舆论都不站在英法一边。美国取代英法,插手中东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保护埃及的利益,最终会为埃及和世界人民识破。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简述第一次中东战争两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及这次战争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解题关键:分清两国各阶段双方实力的变化,新旧矛盾是否存在。

  思路引领:以色列军事力量的增长,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不协调。原有矛盾是否得到解决,有没有新矛盾产生。

  答案提示:前一阶段阿拉伯国家军事力量占优,掌握主动权;但它们有分歧,行动不一致,分散了力量;以色列力量较弱,处于被动。后一阶段,以色列增强了力量,战术运用得当,占据了主动,取得了明显的战果。

  没有解决原有的矛盾,反而造成了新的领土问题和难民问题,给中东地区埋下了新的隐患。

  2.简述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解题关键:埃及维护主权的行动;埃及的榜样作用,大国在中东地区力量对比格局的变化。

  思路引领:埃及收归苏伊士运河主权的行动,对英法的影响。埃及达到了目的,起了榜样作用;英法、美国、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发生变化。

  答案提示:起因:埃及收归苏伊士运河主权的行动触及了英法的利益,引起它们的强烈不满。它们联合以色列用武力解决问题。结果: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殖民残余,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削弱了英法在中东的地位,美苏开始“填补真空”。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联合国大会第二届会议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节录)(1947年11月29日)

  甲、委任统治的结束、分治和独立

  1.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尽快结束,无论如何不得迟于1948年8月1日。

  2.委任统治国的武装部队应逐步撤离巴勒斯坦,并应尽快撤完,无论如何不得迟于1948年8月1日。……

  3.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本计划第三部分所规定的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应于委任统治国武装部队撤退完毕后两个月在巴勒斯坦成立,无论如何不得迟于1948年10月1日。阿拉伯国、犹太国和耶路撒冷市的边界应按照下面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划定。……

  乙、准备独立的步骤

  1.应设立一个委员会,由五个会员国各派代表一人组成。大会应根据地域和其他原则尽量广泛地选举委员会委员。

  2.委任统治国武装部队撤退的时候,应将巴勒斯坦行政权逐渐移交给委员会。委员会的行动应遵照大会的建议,并受安全理事会的指导。委任统治国应尽可能使它的撤退计划同委员会接管撤退地区的计划协调。

  委员会为履行此项行政责任,应有权颁布必要条例并采取其他必要措施。

  ……

  第二部分边界

  甲、阿拉伯国

  乙、

  阿拉伯国西加黎利地区西边以地中海为界,北边自拉斯·安·纳库拉至萨黎哈与黎巴嫩交界。国界线从萨黎哈往南……国界线沿太比里阿斯分区西部边界至马哈尔和艾拉本两村边界附近的一点,然后再向西延长,将尽量按照犹太民族建国协会的建议建筑供该处东南方各地的灌溉之用的蓄水池所必需巴杜弗东部平原的地方尽量包括在内。

  国界线在杜朗建筑区东南方拿撒勒—太比里阿斯路的一点与太比里阿斯分区边界相连接。……

  阿拉伯国加黎利地区西南边界线以此点为起点,向北……至加黎利—海法区边界,到达海边。……

  从南部交接点起,国界线伸向西北……到达海岸,再向东南延至卡斯提纳西边的一点。

  在腊斯—祖威腊东北约5千米的地方,国界线向北伸展,将死海沿岸至艾因·捷底为止的长不过7千米的地带划出阿拉伯国之界,然后向东与外约旦在死海的边界相连接。

  阿拉伯沿海平原地区的北部边界,从米纳特·基拉和纳比·尤尼斯间的一点起,经甘·亚弗恩和巴尔卡两建筑区之间,延至边界交接点。……

  被他国国境包围的阿拉伯地区雅法正是雅法城市计划区的一部分……。卡尔顿区应划入哪一国的问题,留待边界委员会决定,决定时应予注意的考虑之一是把尽可能少的阿拉伯居民和尽可能多的犹太居民划入犹太国。

  乙、犹太国

  犹太国东北部(东加黎利),北边和西边与黎巴嫩交界,东部与叙利亚和外约旦交界。该部包括整个胡拉盆地、太比里阿斯湖和整个贝散分区,其国界线延至吉波阿山顶和马黎绿洲。从此地犹太国边界往西北延展,循上述阿拉伯国边界。

  犹太国沿海平原地区从加沙分区内米纳特·基拉和纳比·尤尼斯两地间的一点起,包括海法和特拉维夫两市,但留下雅法作为阿拉伯国的一块围入领土。犹太国东部边界循上述阿拉伯国边界。

  犹太国的比尔希巴地区包括整个比尔希巴分区,其中有纳格夫地区和加沙分区的东部,但不包括比尔希巴镇和上述划入阿拉伯国的其他区域。犹太国领土还包括依上所述阿拉伯国沿死海从比尔希巴—赫卜劳恩分区边界线伸至艾因·吉底的一带地区。

  ……

  第三部分耶路撒冷市

  甲、特殊政权

  耶路撒冷市应建立为一个在特殊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并由联合国管理。应指定托管理事会代表联合国担负管理当局的责任。

  乙、市界

  耶路撒冷市应包括现有耶路撒冷市和郊区的村镇,其极东应为阿布·底斯,极南为伯利恒,极西为艾因·卡里姆(又包括莫察建筑区),极北为舒法特,此项界线详见所附略图(附件乙)。

  安全理事会呼吁以阿双方签订停战协定的决议(1948年11月16日)

  安全理事会,

  重申以前所通过关于确立和实施巴勒斯坦停战的各项决议,并特别回忆到1948年7月15日的决议,该决议确定:依照宪章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意义,巴勒斯坦的情势构成对和平的威胁;

  注意到大会应安全理事会1948年4月1日所提出的请求(S/714),正在继续讨论巴勒斯坦未来政府的问题:

  在不妨害代理调解专员为履行安全理事会1948年11月4日决议所采取的行动的情况下,

  决定:在巴勒斯坦各区应确立停战,以便消除在巴勒斯坦对和平的威胁,并促使巴勒斯坦目前的停战过渡到永久的和平;

  吁请巴勒斯坦冲突直接有关各方根据宪章第四十条采取另一临时措施,直接或通过巴勒斯坦代理调解专员进行谈判,觅致协议,以期确立停战,包括:

  (甲)划定永久的停战分界线,各方武装部队不得越界行动;

  (乙)撤退并减少各方武装部队,俾在巴勒斯坦过渡至永久和平的期间,保证维持停战。

  纳赛尔宣布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讲话

  运河是由埃及的儿女挖出来的,12万人在挖河时死去了。在巴黎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是一个骗子公司。它滥用了我们的让与。……

  所以,我今天签署了已经由内阁批准的下列法律:

  “共和国总统关于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命令。

  共和国总统,以人民的名义宣布:

  第一条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的全部财产、资产和债务移交给国家。目前管理公司的一切机构和委员会全部解散。……

  第二条苏伊士运河的航运将由附属于商业部的具有法人地位的一个独立机构进行管理。这一机构的组成和它的人员的报酬的数额将由共和国总统的命令决定之。为管理公司,这一机构将行使一切必要的权力,而不受政府法规和制度的限制。

  第三条兹冻结公司在埃及和在国外的资金和资产。……

  今天,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苏伊士运河公司在过去是一个国中之国。它是一个依靠帝国主义及其帮手们的埃及的股份公司。……

  公民们,今天我们说,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了。

  公民们,今天苏伊士运河的收入估计每年有3500万埃镑,或者1亿美元,或者说5年有5亿美元。我们将不去要7000万美元的美国援助了。……

  同胞们,现在在我向你们讲话的同时,你们的兄弟们正在接管运河公司的管理和经营工作。这是埃及的运河公司,不是外国的运河公司。他们正在接管运河公司和它的设备来指挥运河的航运。这条运河是在埃及的领土上,它流过埃及的领土,它是埃及的一部分,并且属于埃及。我们现在这样做,来补偿过去,并且建立起新的自豪和尊严的大厦。

  英法美三国关于反对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并建议在伦敦举行有关国家的会议的联合公报(节录)(1956年8月2日)

  法国、联合王国和美国政府联合发表下列声明。

  (一)

  它们注意到最近埃及政府企图把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并接收其资产和责任的行动。

  这个公司是1856年根据特许在埃及成立的,这个特许准许修筑苏伊士运河并且管理它一直到1968年。……

  (二)

  三国政府并不怀疑埃及享有和行使一个完全主权和独立的国家的一切权力的权利,这种权利包括一般所承认的在适当的条件下把不具有国际利益的特征的而在它的政治权力下的资产收归国有的权利。

  但是,目前的行动所涉及的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国有化的行动。它涉及一个国家专横地、片面地夺取一个国际机构的问题,这个机构有责任维持和管理苏伊士运河,从而使1888年条约的所有签字国和受益国都可以有效地享受使用世界很大部分的经济、贸易和安全所依靠的国际水道的权利。

  ……

  (三)

  三国政府认为埃及政府所采取的行动,在考虑到一切附随状况时,威胁了1888年的公约所保证的运河自由航行和安全。这就使得有必要采取行动来保证签订那个公约的缔约国和所有其他有权享受它的利益的国家将在事实上确能得到这种利益。

  2.课文注释

  犹太复国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参加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犹太人仅有13万左右,只占世界犹太人总数的1%,而且它“还到处遭到一些强大犹太势力的反对”。茫然之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于是转向英国”。在赫茨尔死后担任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主席的英国犹太人钱姆·魏兹曼早在1914年就向英国献计说:“巴勒斯坦将落入英国的势力范围内……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此后的50~60年内向巴勒斯坦移入100万犹太人,这样英国就将有一道坚强而有效的防线,而我们将有一个国家”。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努力终于在1917年11月2日取得成功。英国外交大臣阿瑟·詹姆斯·贝尔福在是日致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柴尔德的信函中宣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使这个目标的实现”。这就是“贝尔福宣言”。

  贝尔福宣言发表后的第四天,英军进入巴勒斯坦。1918年9月占领全境,1920年从国际联盟获得委任统治权,并将“贝尔福宣言”的内容写进了委任统治书。1921年,英国对巴勒斯坦分而治之,以约旦河为界,在约旦河东部建立了英国保护下的约旦王国,西部则由英国总督直接统治。

  在英国委任统治时期,巴勒斯坦犹太社团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自1922年批准委任统治开始到1932年底。巴勒斯坦犹太社团的一些基本设置,如地方自治政府、犹太代办处、工人运动组织、政党、大学、报纸等都创立起来了。但最初几年,移民流入的数量却使犹太复国主义者失望。每年平均移民刚上1万人,“而1927年至1928年从巴勒斯坦移出的人实际上超过了移入者”。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实行残酷的排犹政策。纳粹的迫害使数以万计的犹太人离开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所有的中欧国家。除了巴勒斯坦,犹太人别无去处,这样在第二阶段即1933年至1939年的7年里,移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达20多万,相当于以往20年移民总数的2倍,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犹太人社团(“伊休夫”)已发展到445457人,占居民总数的百分比从1918年的7%上升到29.7%。

  1940年到以色列建国是犹太社团发展的第三阶段。因受到1939年英国白皮书的限制,此间犹太移民人数相对减少,平均每年为13000人。在战争中,犹太人社团积极参战,获得了宝贵的军事经验,积攒起了一个充实的军械库,并使“伊休夫”的经济技术潜力得以重大发挥。“伊休夫”“终于把过去一批批移入的人民融合成一个民族共同体,其团结的凝固和意志的顽强是世界上前所未见的”。

  纳赛尔(1918—1970)与纳赛尔主义

  埃及前总统。出生于亚历山大一个邮局职员家庭。中学时曾领导过学生运动。1937年入开罗皇家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在部队服役。1944年入开罗陆军参谋学院学习,于1948年毕业,此间开始秘密组织“自由军官组织”,目的是赶走英国人,废黜君主制;1950年任该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1948年参加巴勒斯坦战争,晋升少校。1952年7月,领导推翻埃及法鲁克王朝。1953年6月,埃及共和国成立时任副总理兼内政部长,1954年4月,任总理兼革命委员会主席,同年11月任代总统,从1956年到去世一直任总统。他领导埃及人民为反帝和反对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进行了长期斗争,支持巴勒斯坦解放斗争,为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和亚非人民团结反帝斗争作出重要贡献。纳赛尔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主要著作有《革命哲学》、《埃及解放》。

  纳赛尔的政治社会主张,亦称“纳赛尔社会主义”。1957年11月纳赛尔领导的民族联盟在纲领中正式宣布其宗旨是“建设一个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没有剥削的、合作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纳赛尔主义可概括为:实行土地改革,建立合作社所有制;实行企业国有化,发展人民所有制;改变分配方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行计划经济,加快工业化步伐。他宣称:“我们信仰宗教”,“马列主义规定要通过暴力消灭粉碎资产阶级或者我们所称的反动派,我们不这样做,我们要在不使用暴力消灭统治阶级的情况下,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用全民的民主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圣地,位于巴勒斯坦中部,东离死海24千米,西距地中海56千米。耶路撒冷包括市区及其以西35千米范围内的扇形地区,面积627平方千米。市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人口约50万,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市区分为旧城和新城,旧城由穆斯林、基督徒、犹太人和亚美尼亚人居住区组成,具有典型的东方色彩,各种宗教圣地和古迹遍布全城。新城是以色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路与以色列和约旦河西岸各大城市相连。

  苏伊士运河战争对英法的影响

  作为这场战争的策划者和挑起者,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无论是在军事上或政治上都遭到了彻底惨败。尽管它们动员了16万兵力,出动了100多艘军舰和2000多架次的飞机,花费约9.2亿美元,却并未达到完全占领苏伊士运河区的军事目的。苏伊士运河战争表明,英法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就不能采取行动来对付一个远比伦敦弱小的国家的挑战”。英法不但没有达到搞垮纳赛尔和重返中东的政治目的,“反倒帮助他(纳赛尔)赢得了政治上的巨大胜利”,进一步丧失了自己在中东的利益和地位。1957年1月埃及废除了1954年英埃条约,废止了英国重返运河权;英国在约旦和海湾国家的地位也受到了动摇,在伊拉克的利益则随着1958年革命而丧失殆尽。法国则大大丧失了它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法军从埃及的撤退成为1958年5月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被推翻的一个因素。

  3.学术观点

  巴勒斯坦国为什么没能建立起来?

  现代巴勒斯坦是英法殖民主义人为制造出来的一个地理概念,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阿拉伯人被突然封闭在这个狭小而有别于周边阿拉伯地区的范围内,客观上给当地阿拉伯人的争取合法权益的斗争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但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自身的缺憾也是导致他们丧失建国机遇的主要原因。

  这种自身缺憾首先表现在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力量。在奥斯曼统治时期,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侯赛尼和纳沙希比两大阿拉伯家族对峙的局面,他们不仅在奥斯曼地方权力机构中存在着竞争,在随后同犹太人的冲突中也各持不同的立场。此外,巴勒斯坦还存在着延续了近千年并占当地阿拉伯人口10%以上的阿拉伯基督徒社团,阿拉伯居民顽强的家族竞争观念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从来没有、也无法进行团结一致的斗争。

  阿拉伯阵营的分裂无疑削弱了自身的力量,犹太人不失时机地同纳沙希比家族建立了反侯赛尼同盟,使拉吉布·纳沙希比在1927年的市政选举中战胜了侯赛尼家族的候选人,结束了侯赛尼家族对耶路撒冷市长职位半个多世纪的垄断,两大家族的对立更加严重。据英国当局统计,总共有3700多名阿拉伯人在动乱年代丧生,其中大多数死于对立派别的阿拉伯武装枪口之下,仅纳沙希比阵营就有数百名骨干分子被侯赛尼武装杀害或被迫逃亡。

  如上所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分裂也为战后自己的领土被瓜分提供了便利。

  苏联影响进入中东的意义

  研究当代中东问题的学者,都把1955年苏联向埃及出售武器之事,看作为苏联势力正式开始进入中东的标志。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可以归纳为下列几方面:

  一、为埃及最后摆脱西方列强的操纵控制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纳赛尔政府继续完成它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促使了纳赛尔决定收回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以及对外国资本实施国有化政策的决心。

  二、苏联势力进入阿拉伯,打破了西方控制中东的局面,导致英国军事力量被迫从中东撤出,最后进入了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中东的局面。

  三、苏联“慷慨地”满足埃及所需武器的行动,为其他力图摆脱西方国家控制的阿拉伯国家开辟了另一个采购武器的来源,这为苏联的势力进入其他阿拉伯国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不久,叙利亚、伊拉克、也门等国也转向苏联寻求军事援助。

  怎样解决耶路撒冷问题?

  (1)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不可转移的圣地,但并不是说目前耶路撒冷市辖范围之内的所有地区都是宗教圣地。耶路撒冷是神圣的,但耶路撒冷的边界不是神圣的,是可以变动的,甚至是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动的。

  (2)解决耶路撒冷问题的惟一出路在于重新划定耶路撒冷市辖范围,调整双方领地。在这项工作中,以色列在原则上应该将目前“东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区和耶路撒冷以东的阿拉伯村庄一并交给巴勒斯坦自治当局管理,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阿拉伯耶路撒冷”,并使其成为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这样的安排并不损害以色列的实际利益,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尽管有一定难度。

  (3)真正意义上的“阿拉伯耶路撒冷”(或曰“古德斯”──“圣城”)的存在并不构成对以色列一贯坚持的“统一和不可分割的首都”的实际权益的挑战。相反,“阿拉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并存,一个城市两个首都的并存,恰恰体现了耶路撒冷的独特和神圣。

  (4)耶路撒冷的中心是老城,耶路撒冷的特殊地位主要体现在老城,老城的地位不能等同于耶路撒冷的其他区域。将老城置于任何一方的主权之下都不可能得到对方的认同。

  耶路撒冷是一座特殊的、具有国际意义的城市,三大宗教势力都曾成为这里的主人,都留下了无法转移和无法替代的宗教圣迹,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是这座城市的居民主体。任何一方都不能无视其他宗教和民族在耶路撒冷应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地位,都应承认耶路撒冷的多重属性,并本着理智的和务实的态度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改变耶路撒冷现状并满足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建立首都的愿望是实现阿犹两个民族和巴以两个国家永久和平的惟一出路。人们有理由相信:巴以和平进程遇到的障碍迟早会被克服,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阿犹耶路撒冷之争终将会得到解决。

  苏联在中东

  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克尔认为,苏联20世纪70年代在中东的地位比之10年前是更为强大了。苏联成为插手中东的一个大国,既非侵略的结果,也非偷偷摸摸渗入的结果,而是受到邀请的。苏联没有夺取军事基地,而是由埃及和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和也门的政府自愿提供它所需要的设施。和苏联在1944年以后向东欧的推进不一样,它在中东的进展是逐渐的。既没有占领哪一个国家,也不曾企图把共产党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自上而下强加于人。虽然在有些国家中曾经发生过变革,但这是由于它们国内动乱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受到外部的压力。苏联影响的增长也不是因为共产党思想的传播,而是它在各个方面致力于交朋友和影响别人的结果:包括用贷款、供应武器、政治援助、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西方和以色列等等。苏联的政策始终强调:这种援助与帝国主义的援助不同,是无私的,也没有不可告人的动机;它既不指望得到基地,也不指望得到石油以及在政治上顺从它的报偿。苏联愿意像同极端激进的革命派合作那样,同国王和伊斯兰教主合作。有些领导人积极反共这样的事实也并不成为障碍;虽然有时候,关系相当复杂,但总的说来,当莫斯科碰到埃及人发怒时(在1959年到1961年),它表现了极大的克制和耐心,对土耳其和伊朗镇压共产党也只是视而不见。只有以色列除外。可是就是在这个例子中,苏联敌视以色列的理由主要也不在意识形态上。莫斯科必须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作出选择,它挑中了这支比较大的、也是比较强的队伍。不应低估苏联领导人的排犹成见,但是最终阻碍莫斯科和耶路撒冷之间和解的并非排犹主义,而在于以色列这个国家太小这个简单的事实。国家大小在形成苏联对其他国家的态度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这是苏联不止一次地犯下政治错误的根源。

  苏联在中东的目标是容易确定的:消除西方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并尽最大可能加强苏联在中东的地位。土耳其和伊朗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中立;随着世界政治出现和解局面,安卡拉和德黑兰逐渐确信北面来的军事威胁已经过去,苏联已放弃了它的老的并吞主义目的。苏联的政策使这两个国家感到从更密切的经济关系中可以得到好处。但是对强邻的猜疑并没有完全消失;苏联舰队在地中海的出现和1968年苏联对东欧—中欧的干涉,使这种猜疑再度冒头。土耳其和伊朗不是因为对西方不满而改变了外交政策,固然这种动机也不是完全没有的,但主要还是因为世界局势起了变化,也是因为这些国家同苏联邻近的缘故。

  4.图画说明

  耶路撒冷城区宗教遗址──哭墙和萨赫莱清真寺

  哭墙又称西墙,长160英尺,由大理石筑成,犹太人曾在此建立圣殿,但多次被毁。后建立此墙,犹太人视此墙象征苦难和信仰,常在此哭泣、祈祷。萨赫莱清真寺,又称圣石圆顶清真寺,建在耶路撒冷城区中心,是穆斯林朝拜的主要场所。

  英军入侵埃及

  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后,英法派出2万多名海军陆战队在赛得港登陆,占领了部分运河区。这张照片反映的就是即将在赛得港登陆的英军。

  5.参考资料目录

  萨比尔·塔伊迈:《犹太通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布朗主编:《圣地耶路撒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田上四郎:《中东战争全史》,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摩西·达扬:《沙漠中的和平──达扬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中东战争》(上、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程远行:《海湾地区的石油斗争》,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

  季国兴、陈和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江桂石、黄凤志:《战后中东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李平民:《英国的分而治之与阿—以冲突的根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彭树智:《阿拉伯国家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和中东问题》,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时延春:《中东风云人物》,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肖宪:《中东国家通史:以色列卷》,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高中电子书:人教版历史选修3教师用书第五单元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与交战各方寻求和平解决阿以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

  和平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三次、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中东各国为和平解决阿以之间的矛盾进行的努力、收到的成果和遇到的阻力与困难。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法等殖民势力退出中东,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再次上升为这个地区的主要矛盾。埃及、叙利亚等国的联合,巴解组织的成立、奉行的宗旨和展开的活动,使以色列深感受到极大威胁。于是准备并实施了对埃及等国家的主动打击,引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借助战争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使阿以之间矛盾扩大。为了雪耻和收复失地,阿拉伯各国积极备战,并于1973年10月向以色列发动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叙利亚收复了部分失地,但没有达到预期结果。阿拉伯国家在战争中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对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几次战争都没有解决阿以之间的矛盾,反而给双方造成越来越大的损失。这使交战各方都认识到,需要寻求新的方法解决矛盾。埃及和以色列率先实现了和解和建交,启动了和平进程。巴以之间也开始了谈判并提出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但和平进程并不平坦,一些问题如巴勒斯坦归属问题、土地问题等远没有解决,为推动和平进程作出重要贡献的拉宾甚至遭到刺杀,都说明中东和平进程任重道远。

  本课引言第一句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前两次中东战争并没有解决阿以之间的矛盾,这是中东问题的“内部因素”,这既预示着接下来要爆发新的战争,同时也为后面和平进程的启动作了铺垫。同时还特别强调了大国卷入的程度要比以前大了,这是影响中东问题解决的“外部因素”,也意味着中东问题的复杂程度加深了。中东地区的内外因素都有了新的变化。但主要的还是“内因”。教师可以先由“内因”谈起,自然导入本课。

  第一目“六日战争”中,介绍了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的新动向,中东因石油成为大国争夺热点后美苏两国的进一步卷入,以色列的军事准备和挑起战争,战争的简单经过和结果。

  1.苏伊士运河战争后,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中领导者的地位得到巩固。纳赛尔对在战争中没有完全实现埃及的作战目标心有不甘。联合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各国共同行动一直是埃及的愿望。其中,叙利亚又是最主要的联合对象。1958年两国联合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但叙利亚原领导人对埃及存有戒心,三年后又取消联合,同时对埃及联合抗以的要求响应不很积极。1966年2月,叙利亚内部发生政变,军人出任总理和国防部长,执掌了政府要害部门,叙利亚在反对以色列上态度趋于强硬。同年11月,埃叙缔结了《共同防御协定》。以色列与叙利亚关系紧张起来,边境摩擦和冲突逐渐升级。1967年4月,以色列击落了6架叙利亚飞机,埃及立即根据《共同防御协定》出兵支援,并向西奈半岛增兵,封锁了以色列海上交通要道亚喀巴湾。这都让以色列感到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这时期,以色列国内政治、经济都面临严重困难,需要寻找机会转移民众视线,缓解国内矛盾。所以,以色列总理宣称,埃及的行动等于是“一场武装进攻”,立即下令全国动员。同年6月1日,以色列内阁改组,强硬派代表摩西·达扬出任国防部长。战争一触即发。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成立和活动,也被以色列视为心腹之患。巴勒斯坦人在战争中失去土地家园,流离失所,极大地唤起了他们的斗争意识。各种反以民族主义组织纷纷成立。1957年8月,在曾任开罗巴勒斯坦学生会联合会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领导下,在科威特成立一个秘密小组。两年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按阿拉伯语该组织名称的字首逆序拼读,简称“法塔赫”。1964年5月,来自世界各地的422名代表在耶路撒冷召开第一届巴勒斯坦国民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国民宪章》,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组建巴勒斯坦解放军。在巴勒斯坦解放军中,80%的军事干部来自“法塔赫”。1965年至1967年间,“法塔赫”以“暴风”突击队的名义开展了武装斗争,对以色列构成了一定威胁。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法塔赫”掀起新一轮武装斗争高潮,声望日盛。1969年2月,在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五次大会上,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有33人当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他本人则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从此巴勒斯坦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中东争夺日益激烈。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国采取“填补真空”这个政策,逐步取代英法在中东的位置。但自6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来,苏联利用这个机会,加紧在中东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先后同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缔结经济和军事援助协定,基本控制了向这些国家供应武器的优先权。美国为了防止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渗透,加紧推行孤立苏联“盟友”埃及等国,同时大力扶植以色列,其中办法之一就是向以色列全面供应新式武器。到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前,美国向以提供了3亿美元的援助,仅战争爆发前的三个月,就向以色列提供了400多辆坦克、250架新式飞机,向以色列空军派遣了1000多名空军人员。以色列在美国帮助下,积极扩军,到1965年,正规军已达7万人,预备役士兵20万人,各种飞机近500架,坦克2000余辆,舰艇55艘。

  为了发动战争,以色列制造假情报,诱使埃及等国首先进攻。它故意泄漏这样的“绝密情报”,说以色列准备大举进攻叙利亚。苏联截获这一“情报”后,立即转告了纳赛尔,纳赛尔马上宣布全国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要求维和部队撤离西奈半岛等地区,封锁亚喀巴湾。叙利亚也做出了相应的军事部署。这样,以色列获得了发动战争的借口。

  苏联担心埃及等国的行动会引起大规模战争,更担心卷入同美国的直接冲突,一方面要求埃及“克制”,一方面和美国接触,建议两国分别约束自己的支持的国家。美国阳奉阴违,苏联则要求埃及等国“不要首先开火”,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决议,主张通过国际外交活动处理危机。埃及等国因此放松了警惕,甚至解除了前线部队的最高戒备状态。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忆上课有关内容,特别注意指出阿以之间在领土问题上矛盾的连续性。把埃及叙利亚联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活动等,与原有矛盾挂上钩。另外,可以用图示法,展示美苏两国分别给以色列和埃及等国的援助,以及两国之间在中东的争夺关系。如下图:

  2.以色列利用埃及等国的麻痹大意,首先发动突然袭击。1967年6月5日清晨,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飞机,甚至连教练机也投入使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等国25个空军基地发动了空袭,10个小时内,进行了4波次打击。当天摧毁阿拉伯国家飞机430余架,埃及作战飞机损失了95%,整个空军瘫痪。

  第一波次空袭一个半小时后,以色列5个陆军师,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守军发动进攻。埃军虽然顽强地发动反攻,但终因没有空军支援而最后失败。到6月8日,以军全歼了西奈半岛上的埃军5个师,推进到苏伊士运河东岸。仅仅三天,以军就占领了整个西奈半岛。

  与此同时,以军还向由约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由叙利亚控制的戈兰高地发起进攻。约以双方在这里交战的兵力大致相当,但以军坦克部队力量略强,空中力量占优。到6月7日,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和由约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全部地区,当日,约旦接受了停火。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南边境的一条狭长山地,长60千米,海拔600~1000米。高地与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对以色列构成威胁。以军在这里的推进也比较顺利,到6月10日,便控制了高地大部分地区。次日叙利亚也签署了停火协议。

  教学建议: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地图,讲解清楚作战双方的部署和作战行动。还可以借助有关参战人员的描述,增加生动感和真实感。对其中一些现在媒体上经常出现的地名,如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等,要在地图上指出。

  3.这场战争中,埃、叙、约三国损失惨重,三国共有2万官兵阵亡,近4万人受伤,6500人被俘,50万阿拉伯人成为新的难民。三国共损失了400多架飞机、500多辆坦克以及70%的重型装备,仅埃及一国就损失了价值1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有6.57万平方千米土地被以色列占领。而以色列只阵亡了900名官兵、伤4500人,损失了20架飞机、60辆坦克。以色列通过战争扩张了领土,增强了实力。在美国的支持下,它拒不执行联合国242号决议,不归还新占领土。阿拉伯国家也没有承认以色列。阿拉伯各国和以色列在交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为再次爆发战争埋下了伏笔。

  教学建议:可以把双方损失列表展示,一方面说明以色列作为首先发动战争的一方,抢占了很大的军事优势,减小了自己的损失;另一方面也可说明,以色列的装备比较先进,说明了军事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在讲解战争没有解决阿以矛盾时,可以结合本目里的“资料回放”,特别说明其中“……尊重并承认该地区每一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中“每一国家”的特殊含义。这其实是针对以色列而言的,也就是让阿拉伯各国承认以色列作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的存在。这是当时阿拉伯国家所难以接受的。

  第二目“十月战争”中,介绍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过程和结果。

  1.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由于疏忽大意,警惕性不高,损失惨重,丧失大片领土。阿拉伯国家一直想收复失地,为此进行了积极准备。1970年,萨达特继任埃及总统,宣布未来一年是埃及的加强备战,用武力收复失地的决定性一年。埃及与苏联签订为期15年的友好合作条约,规定苏联向埃及提供武器并训练埃及军事人员。但苏联这时正在与美国大搞缓和,担心向埃及提供武器会威胁到美苏缓和进程,所以迟迟不履行条约,引起埃及不满。1972年美苏两国首脑干脆宣布,主张致力于在中东实现“军事缓和”。这使埃及极为失望,中止了与苏联的军事合作。摆脱了苏联的约束,埃及等国决定采取行动了。

  1973年,所有阿拉伯国家军事首脑在开罗聚会,商讨为战争制定的战略,成立了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同年8月,埃、叙最后审定了在北、西两线同时向以色列发动进攻的作战计划。此后,埃叙两国部队,针对未来作战地区特点,选择相似地形进行反复训练,增加了炮兵阵地,构筑了反坦克防线。同时,采取各种措施迷惑以色列,例如,1972年底,埃及在苏伊士运河西岸耗资400万美元修筑一道巨大河堤,表面上是抵挡以色列的袭击,实际上是用来隐蔽炮兵和坦克的集结。还有,埃及多次征招预备役人员入伍,然后又分批复员,给以色列造成错觉。

  以色列在占领大片领土后,防御纵深加大了,现在的边界对它来说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边界”。保住这一边界成了以色列战略指导的出发点。相应的,它的作战指导思想也由注重攻势转为注重防守。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它在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构筑起适于防守的阵地,如在苏伊士运河东岸修建了一条123千米的防线,用当时以军参谋长巴列夫的名字命名为“巴列夫防线”。它是一道沙堤,高8.5米,朝河的一面修成55度的陡坡,坡上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同时,在运河沿岸全线修筑了31个核心堡,形成交叉火力网。在戈兰高地,以军构筑了10多个坚固支撑点,与反坦克壕、地雷区一起组成防线。从纯军事技术的角度,这些防线不能说不坚固,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坚固,致使以色列人对它产生了更多的依赖心理和盲目乐观思想,从而丧失了原有的进取心和警惕性。

  2.1973年10月6日,埃叙两国军队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这一天是犹太教的赎罪日,当天犹太人要绝对休息,从日出到日落,不喝、不吃、不吸烟;前线士兵大都在营房休息,值勤士兵人数很少。埃军先是派出200余架飞机对以军防线要害部位进行轰炸,然后用隐藏在河堤后面的2000门火炮和重型迫击炮对“巴列夫防线”的前沿工事和后方目标实施打击。之后,埃军两个军团从多处强渡运河,9个小时内在对岸“巴列夫防线”上打开了60多处缺口。战斗第一天,埃军10万多人、1000余辆坦克和1.3万部汽车渡过了运河。然后分成两翼向前推进,不到三天就深入运河东岸15~30千米。与此同时,北线的叙军也向戈兰高地发起进攻,最多时双方1500辆坦克在狭窄的平地上激战了48小时。第二天,叙军推进到以军防线后75千米。

  从10月10日起,埃军停止了进攻,调整部署,转入防御,这给了以军喘息时机。以军迅速调整兵力部署,集中力量先对付北线的叙军。在以军的猛烈反攻下,叙军只得退守首都等重要城市。在北线掌握了主动权后,以军迅速把部队调到西线,顶住了埃军的第二次攻势。双方1800多辆坦克进行了激战,以军损失50辆坦克,埃军损失了200余辆。

  随后,以军在西线也开始了反攻。以军利用美国卫星提供的埃军防线情况的情报,在埃军两支部队防线间出现的30千米空隙形成突破,突入运河西岸,并运送大量部队渡过运河,沿公路、铁路快速推进,不仅切断了运河西岸埃军与后方的联系,对埃军第3军团形成包围之势,而且威胁到开罗等一系列重要城市和据点。24日,埃及宣布接受停火。同日,北线以军攻下了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最后一个据点,叙利亚也宣布接受停火。

  3.第三次中东战争历时18天,交战各方共投入兵力110万人,以及空前数量的坦克、飞机、火炮。阿拉伯国家的损失再次超过以色列,阵亡8500人,伤1万多人,损失坦克2200辆,飞机400余架。以色列伤亡2800人,伤7000余人,损失坦克850辆,飞机110架。埃及虽然收复运河东岸纵深15~30千米、长192千米的土地,但也失去运河西岸1900平方千米的领土。戈兰高地仍被以色列控制,以色列还新占了高地以东440平方千米土地。

  这场战争使阿拉伯国家再次认识到,以色列的存在已经是难以改变的事实,用战争的方式不但消除不了以色列,而且只会给自己带来灾难。以色列的有识之士也认识到,频繁的战争对于一个只有3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战争并不是与阿拉伯国家惟一的对话方式,谈判才是保证以色列生存下去的最好选择。

  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按照事先约定,在经济领域发动了震动全球的石油斗争。叙利亚关闭了一条输油管,伊拉克对两家美国石油公司实行国有化,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会议决定每月递减石油产量5%,并根据对阿以问题的态度把石油进口国分成“友好”,“中立”和“不友好”三类,确定不同的石油供应量,对美国等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禁运。这使西方国家出现分化,一些原来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转变了态度,以色列受到了孤立。

  教学建议:此目中战争爆发原因比较简单,建议可以不作本目的重点。重点可以放在战争进程和阿拉伯国家的外交行动上。这次中东战争一波三折,具有较清晰的阶段性,教师可以把战争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埃、叙进攻阶段、埃以和叙以相持阶段,以色列反攻阶段。这样既可以使战争进程脉络清楚,又可以看出双方在战略战术上的较量,从而认识到形成这次战争最后结果的原因。在阿拉伯国家的外交行动上,可以围绕西方发达国家对石油的需求列出一组数字,并引导学生把石油资源的争夺与现实国际政治问题联系起来,加深对现在国家形势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

  第三目“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中,介绍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既有双方为缔造中东地区和平而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也有根深蒂固的矛盾和面临的复杂问题。中东和平进程尽管曲折艰辛,但它毕竟已经受到当事国和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1.在以往几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一直是战争主要参加国之一,在与以色列的冲突中首当其冲。双方不仅在战场上拼得你死我活,而且在军备竞争中也是你追我赶。这都给双方的经济增加了巨大的负担。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以双方就展开了一场“消耗战”,埃以两军隔着苏伊士运河相互炮击对方的军事目标,彼此空袭轰炸,给双方都造成了巨大损失。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以军队仍处于敌对状态,埃及不得不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近1/3维持军队开支,这使埃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到1976年经济状况不佳的埃及已经举借外债总计120亿美元。埃及需要一个和平环境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以色列也同样认识到,战争并不能最终解决以色列的生存问题。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以色列国家和民族的正常发展。战争的消耗也使以色列深感经济财政的捉襟见肘。长期的战争和紧张环境,使埃及和以色列两国人民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厌战情绪。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埃及议会中说:“为了让埃及士兵一个也不在战争中死亡”,他“准备到地球的另一端,甚至到犹太教堂去,到犹太人的老家去,谈我们的和平愿望。”这些因素推动埃以双方走上了和解之路。

  1977年11月13日,以色列总理贝京正式邀请萨达特总统访问耶路撒冷。19日萨达特在没有通知阿拉伯国家的情况下抵达耶路撒冷,以色列军政首脑全部到机场迎接,自发走上耶路撒冷街道欢迎萨达特的以色列群众竟达50万人。萨达特在以色列议会发表讲话,表达了承认以色列和两国和平相处的愿望:“我向世界宣布,以色列已经成为既成事实,我们要和你们在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他与贝京达成三点协议:两国间不再打仗,将西奈半岛主权正式归还埃及,西奈半岛大部分地区实现非军事化。

  萨达特的行动在中东国家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阿拉伯国家对此表示震惊和不满。但美国支持埃以和解。1977年刚上任的美国总统卡特,把解决中东问题作为任期内的外交重点,提出“全面解决中东问题”的新政策,以争取阿拉伯国家的好感,保证美国在此地的战略利益,与自称是“阿拉伯人民天然盟友”的苏联抗衡。在卡特的直接介入下,萨达特和贝京在美国总统休假地戴维营举行会谈。美国一方面对埃以双方施以利诱,答应如果双方达成协议就可以得到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另一方面对固执己见的以色列施加压力,使埃及双方的共同点不断扩大。在对美国起草的协议文本进行了20余次修改后,1978年9月17日,埃以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其中主要是两个文件:《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前一个文件,主要解决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归属问题;后一个文件主要解决埃以之间的争端问题。1979年3月,埃及双方正式签订了《埃以和平条约》,条约规定:(1)双方结束战争状态,以色列军队从西奈半岛撤到国际边界后面,埃及对西奈半岛行使全部主权。(2)双方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在得到承认的边界内和平生活的权利,不得向对方以武力相威胁。(3)建立正常关系包括外交关系等。(4)以色列船只有权出入苏伊士运河、亚喀巴湾等国际水道。1980年2月,埃以正式建交。

  埃及根据协议收复了西奈半岛2/3地区,到1982年3月,最后一个以色列犹太定居点从西奈半岛上撤走,自此埃及对整个半岛拥有了主权。埃及不费一枪一弹收复失地,解决了埃以之间三十多年的领土争端,为日后其他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和解做出了榜样。萨达特和贝京因此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2.在阿拉伯和以色列和解道路上,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怎样解决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其中涉及到巴勒斯坦建国、耶路撒冷、犹太人定居点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成为影响阿以、巴以关系发展的重要症结。

  关于巴勒斯坦建国。巴以分治以来,巴勒斯坦国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这是由于长期没有一个能为巴勒斯坦人接受的合法代表,另一方面由于巴勒斯坦的不少地区处于被以色列占领状态,无法确定相应的领土范围。1974年10月,第7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做出决议,认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惟一合法代表”。联合国大会也于同年做出决议,巴勒斯坦人民又取得了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权力。1976年联合国通过了关于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的计划,为巴勒斯坦建国提供了最后的法律依据。1988年10月26日,巴解组织公布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的文件,宣布巴勒斯坦国是共和国制,由阿拉法特领导。但是,巴勒斯坦国的正式政府却迟迟没有组成;巴解组织也未能对规定的该国领土──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行有效管理。所以,这只是一个法理上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实体。

  关于耶路撒冷问题。耶路撒冷作为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争夺。不同政治和宗教势力都想拥有这块圣地,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暴力冲突。以色列通过战争对耶路撒冷东部地区实行事实上的控制,在这里建立起“东部犹太区”,并占领了“东部阿拉伯区”。1980年7月,以色列议会确立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一直没有被国际社会承认。1988年巴解组织也在宣布建国时提出,其首都是“光荣的耶路撒冷”。在国际社会,像耶路撒冷这样被两个国家宣布为首都,尚不多见。耶路撒冷问题,不仅仅是作为哪个国家首都的问题,它关系到当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世俗权利,也关系到全世界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宗教感情和宗教权益。涉及到世俗权利的谈判可以进行,双方也可能做出妥协,因此有望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涉及到宗教权益,往往是无法妥协的,谈判也无法进行。作为巴勒斯坦人的政治代表,巴解组织无权在伊斯兰教圣地的权益上做出任何妥协和让步。同样,犹太教居民对耶路撒冷的感情也不能忽视。

  关于定居点问题。在由以色列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为犹太居民建立的定居点,称为犹太人定居点。由于这些定居点是建在被占领的阿拉伯人领土上的,因此它与巴以之间的整个领土纠纷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归还阿拉伯领土问题中的一个难题。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犹太定居点不断增加和扩大的历史。目前人们说的定居点,特指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的定居点。另外,在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也有犹太定居点。上文提到,在西奈半岛的定居点已经于1982年全部撤离。从1977年到1992年,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的定居点情况见下表:

  “以土地换和平”中的土地,就包括以色列在建立定居点时占据的阿拉伯人的土地。既然“以土地换和平”是巴以和平进程推进的前提,那么以色列要交给巴勒斯坦的土地,就不可避免地要包括这些定居点。换言之,以色列不交出这些定居点,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和平。

  3.1992年,以色列工党的拉宾上台执政,新政府表示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1993年9月,巴以的秘密谈判取得重大突破,同月,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巴勒斯坦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即课本中提到的《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确定了分三阶段实现巴以和平的设想:第一阶段,双方互相承认;第二阶段,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成立巴勒斯坦自治委员会,在当地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第三阶段,开始谈判最终解决巴以之间的重大问题。这个协议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历史性突破。1995年11月,以军撤出了约旦河西岸6座阿拉伯城镇。但就在这时,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特拉维夫一次群众集会上被反对巴以和解的以色列犹太极端分子刺杀。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挫。次年1月,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组成,阿拉法特当选为该机构主席。新上任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放弃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提出“以安全换和平”。以色列重又开始在约旦河西岸建立犹太人定居点,遭到巴方强烈反对。此后,以色列政府强调了耶路撒冷的特殊地位,认为该城作为以色列的永久首都不容谈判。2000年9月,当时在野的以色列右翼强硬派代表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之间自1993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血冲突,为中东和平进程蒙上了阴影。2001年以色列右翼利库德集团上台,沙龙出任总理,对约旦河西岸地区进行了轰炸。同时,巴勒斯坦的激进分子,在耶路撒冷针对犹太人制造了四起爆炸事件,以军立即对阿拉法特官邸进行空袭,并将阿拉法特围困在位于拉马拉的官邸中。巴以之间冲突的升级,使中东和平进程出现曲折。

  教学建议:本目内容是本课的难点,时间跨度大,问题复杂,但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很多人名地名和事件,可以从每天的电视、广播和其他媒体上看到。根据这一特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从现实入手,由当前的时间导入,采用“倒叙”的方式组织教学。比如可以抓住最近有关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等,以谈话、提问的方式,把中东最新的动态与本目内容联系起来,既给学生现实感,又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增加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能力。

  教材最后的“学思之窗”,引用拉宾总理的一段话,说明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其中提到的“血与泪”,是中东地区民族矛盾、宗教差异、大国介入的结果。建议引导学生向这一方向去理解,结合这两课课文,归纳造成中东地区动乱和冲突的原因。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与上一课有密切联系,所以在导入时应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内容,围绕前两次中东战争是否解决了阿以、巴以之间的矛盾,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如“前两次中东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战争的结果是不是双方都达到了目的?”“还有没有尚未解决的问题呢?”“没有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当阿以双方中有一方寻求国际力量援助时,另一方会熟视无睹吗?”然后由这些问题进入正文。

  关于“六日战争”。在讲解“六日战争”背景时,可以先交待清楚导致这次战争的主要矛盾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它是一条主要线索。然后摆出一个一个的史实,说明它们之间的矛盾是怎样逐步尖锐起来并最后激化的。这就像晾衣服,先拉起一条晾衣绳(主要矛盾),再把衣服(事件)一件件挂上去。对于大国的卷入,应注意分开两方面说,一是大国本身有介入中东事务的要求和各自的动机,二是中东各国也希望借助它们的援助增加自己的实力。可以这样设计这一段内容的板书:

  大国的卷入

  大国自己的要求和动机:控制石油资源,遏制国际竞争对手

  阿以的要求:借助大国经济军事援助,增加实力,战胜对手

  在讲解“六日战争”经过时,因本目没有地图,要借助前一课的地图。同时适当增加一些以色列战争准备方面的内容,如制造假情报诱使苏联和埃及落入圈套等,既增加了生动性,也为以色列的迅速致胜提供了根据。由于本次战争只有6天,教师可以按天列出战争进程大事表,边写边讲,一气呵成。这样可以牢牢抓住学生,使他们对本目标题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对本次战争的特点留下深刻印象。

  在讲解本次战争结果时,阿以双方的得失可以做成表格集中对比;教师也可以准备小黑板,把交战双方基本情况用油彩勾画出来,留出可以反映战争结果的部分(主要是领土变化),让学生课上用填图的方式完成,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关于“十月战争”。在讲解“十月战争”背景时,可以先突出这次战争与“六日战争”的一个不同点,即这次是由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首先发起进攻。由这一点自然而然地转入到埃及等国的战备上来。由于有了前几次课的讲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自己总结埃及等国为进行战争都作了哪些准备。

  在讲述战争经过时,可以对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处理:埃、叙进攻阶段,埃以和叙以相持阶段,以色列反攻阶段。还可用板书分别突出交战双方每个阶段的特点:

  埃及、叙利亚:进攻──相持──退却

  以色列:退却──相持──反攻

  在讲解了基本过程后,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深入一步,探究一下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如“埃、叙为什么会在战争初期取得如此大的战果?”“以色列为什么能反败为胜?”等等。总之是要求学生把战场局面的转换,与表面现象背后的原因联系起来考虑,锻炼由表及里、由外而内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若有余力,可以结合课文“兵器博物馆”中提供的美制和苏制两种坦克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实战表现,触类旁通地介绍一下美苏两国常规武器的优劣。

  关于“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讲述本目内容时,围绕中东和平进程,在教学思路中应该明确两个关系:一是“促进关系”,一是“阻碍关系”。前者要明确对中东和解与和平起推动、促进作用的都有哪些事件;后者是要清楚起相反作用的都有哪些事件。在促进关系中,还要注意每个事件或文件之间的递进,即这个事件或文件比前一个在什么方面又前进了一步,深入了一步。教师根据课文整理出属于这种关系的事件和文件,利用各种手段如不同颜色的标示、添加简单图形,有条件的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做出动画效果等,让学生注意区分和掌握。“阻碍关系”也是如此处理。讲清楚了两种关系,既可以向学生说明中东和平进程在一步步发展、向前走的总趋势,又可以警示他们,这条道路并不平坦,困难重重,阻力很大,为此要付出血的代价。这就充分体现了发展与曲折的双重主题。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讲述“六日战争”中以色列方面精心准备时,可以加上以下一条具体材料。在发起空袭的时间上,以色列军方也是颇费苦心的。最初提出了三个方案:凌晨5点,早上8点多,下午2点。经过反复研究,以军方认为,埃及军方根据经验觉得以色列在拂晓前空袭埃及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埃军在拂晓时戒备最严,每天这时都有数架米格—21飞机处于待命状态,1~2架升空巡逻,并且全部雷达均开机。但到早晨7时半左右,埃军警报就解除了。按照埃军作息时间,开罗时间早上9点(以色列时间8点)正式上班,而8时45分左右,正是埃军雷达交接班时间,也是空中巡逻机返回基地降落时间,军官们此时也正在上班路上。另外,拂晓时尼罗河地区多雾,清晨正好散去,8时半左右视线最好,此时太阳的位置对于准确轰炸埃军机场跑道十分有利。

  正是综合分析了这些因素,以军把实施空袭的时间定在开罗时间8时45分。结果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案例二

  在讲述“十月战争”埃军攻克以军“巴列夫防线”时,可以增加如下细节,说明埃军准备精确,战术成功。

  为了对付“巴列夫防线”的沙堤,埃军开始准备使用爆破方法,但实验表明效果不好。随后,埃及工程人员想到了用水冲击的方法。他们用高压水泵从河中抽水,射向沙堤,结果效果很好。为此特意从英法两国进口了450台高压水泵,组建了85个工兵分队,建起沙堤,昼夜进行专门训练。

  战争打响后,埃军按照事先的部署,先实施空袭,后是炮火准备,然后是强渡苏伊士运河。85个工兵分队随后渡河,上岸后,几百台水泵同时开动,特制的喷枪把强劲的水柱喷向沙堤,沙堤开始坍塌,一个个巨大的缺口呈现在埃军面前。埃军10个舟桥营迅速展开。5小时后,工兵在“巴列夫防线”上冲开了60多个缺口,舟桥部队架起了10座浮桥,埃军大部队滚滚而过,到7日中午,即发动进攻的20小时后,埃军两个集团军的10万余人,1000多辆坦克和上万辆汽车通过了运河。

  案例三

  在讲述“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的“促进关系”与“阻碍关系”时,先在黑板上做出一个横向的时间坐标,按大致间隔标出1978年、1988年、1993年、1995年、1998年等。然后随着讲述,在相应年代的上方,用一种比较醒目的颜色的粉笔,写上“戴维营协议”,“巴勒斯坦建国”,“以土地换和平”,“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临时和平协议”。在讲到相应事件或文件的重要意义时,在事件或文件的名称上方或旁边,画出或贴上一面小旗,或是一座纪念碑,突出该事件或文件的重要性。同时在讲解时,用另一种颜色的粉笔,在相应年代的下方,写出“建立大批犹太人定居点”、“宣布耶路撒冷为首都”、“拉宾被刺”等,并在时间坐标上画上印记。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拉宾所说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结合这两课的学习,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东地区的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解决中东问题的难点在哪里?

  解题关键:巴以之间纠纷与冲突;民族、宗教、领土、国际等综合因素;领土问题。

  思路引领:巴以冲突造成的灾难;因历史和现实因素引发的民族矛盾,宗教对立,以及外部因素的作用;领土问题,既成事实问题。

  答案提示:指的是纠纷与冲突给巴以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害,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历史原因:长期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现实因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国际力量的介入,大国分别支持一方。

  对同一块领土都拥有排他性的主权,通过战争和政府行为造成的部分领土主权和实际占有者的分离的既成事实。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举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以和平谈判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并分析其影响。

  解题关键:阿以之间的和平谈判重大事件,对巴以和平进程的影响。

  思路引领:从和平进程开始启动,再到取得历史性成果。

  答案提示:重大事件有巴勒斯坦准备建国,“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的提出,“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

  巴勒斯坦建国将使巴勒斯坦人民有了一个法理上的国家;“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的提出,表明以色列要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使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随后成立,是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表现出冲突各方在艰难的和平进程中,仍在探索解决问题的道路和方法,对和平进程仍是一种推动。

  2.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进展说明了什么?

  解题关键: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思路引领:巴以之间的战争是否解决了问题。

  答案提示:说明巴以之间的矛盾不是用战争的方法能够彻底解决的,几十年的冲突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和平谈判可以为解决问题寻找一条减少损失、少付出代价的道路。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埃及代表在安理会陈述埃及封锁蒂朗海峡的理由(节录)(1967年5月29日)

  理事会的成员国都很清楚,亚喀巴湾是西奈半岛东侧的一条狭长的海湾。它的长度约为96海里,最宽处的宽度近15海里。亚喀巴湾的入口在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两国水域的交界处。由于航行的障碍,只有离西奈半岛不到一海里处的惟一的一条航道可以通行到亚喀巴湾。因此,它通过我们的、不存在争议的领水。

  以色列声称他们有权在亚喀巴湾航行。我们认为这是没有根据的。下列事实可作为无可争辩的答复,足以驳倒以色列的辩解:

  历史上,亚喀巴湾一千多年来一直处在阿拉伯人的没有间断和没有干扰的控制之下。它一直是一条在阿拉伯绝对主权之下的民族的内河航道。它的地理位置就是对其民族特点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证据。就其构造来看,它的性质属于领海而不属于国际航道之列。

  以色列外长阿巴·埃班在安理会陈述其开战理由的发言(节录)(1967年6月6日)

  感谢主席先生给我在委员会发言的机会。我刚从耶路撒冷来,我要告诉安理会,以色列靠着本身独立的行动和牺牲已经渡过危急时刻而进入成功的抵抗了。

  两天前,以色列的形势在整个人道、友好的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以色列到了一个黑暗的时刻,让我来回顾我们的命运所经历的那一时刻。

  在西奈半岛,一支历史上数量最多的军队已经集结在以色列南部边界附近。埃及已经遣散了作为国际利益的象征、在这一地区维持和平的联合国部队。纳赛尔挑衅性地将5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调往我们的家门口,80000士兵和900辆坦克已准备行动。

  一支至少包括200辆坦克的装甲师的突击部队已经集结,以对付奈吉夫南端的艾拉斯。很明显,这是企图将南奈吉夫从我国分割出去,因为埃及曾宣布艾拉斯不是以色列的领土,并预言以色列将很快灭亡。尽管1951年9月1日安理会作出过决议,16年来,以色列仍被非法禁止在苏伊士运河航行。而现在,在忍耐的岁月中开通、穿越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的国际航道这一创造性的冒险事业被突然地、专横地扼杀了。以色列过去和现在都是靠这仅有的一个肺叶呼吸的。

  简言之,以色列正处于严重的危险之中。它的人力已进行了紧急动员。它的经济和商业脉搏正在微弱地跳动,它的街市昏暗而冷落,呈现一派危险景象,而以色列正在独自面对着这场危险。

  我们是靠着世界各地公众的令人难以忘怀的同情才得以站住脚跟的。一些友好的政府曾作出过相当不祥的预言:以色列能够设法生存,但我们境况的主要方面是危险而孤独的。

  纳赛尔总统1967年6月9日的广播讲话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东这场危机是怎样开始的。今年5月初,敌人制订了一项入侵叙利亚的计划,他们的许多政治家和军方领导人的谈话中都公开谈论过。我们在苏联的朋友曾告诫一个正在莫斯科访问的议会代表团:上月初,曾有一个反对叙利亚的预谋。我们认为,我们的责任是不能对此表示沉默。这既是阿拉伯兄弟们的责任,也是国家安全的责任。无论是谁以对叙利亚的战争开始,必将是以与埃及的战争结束。

  对敌人的实力作出的种种精确计算表明,我们的武装力量无论在装备或训练水平上,都能够击退敌人或阻止敌人。我们估计到了这场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并接受这场冒险。

  6月5日,也就是本星期一的早晨,敌人发动了进攻。如果我们说,目前的攻势比我们预料的更为猛烈,那么我们同时还必须完全肯定地说,这次攻势超过了敌人自身的潜在能力。从一开始就很清楚:这个敌人的背后还有其他强国──它们也来同阿拉伯民族运动算账。

  现在,我们面前有几项紧急的任务。首先是清除这场对我们的侵略的后果,坚定不移地站在阿拉伯国家一边;阿拉伯民族只要不怕挫折,尽其所有潜力和资源,定能消除这场侵略的恶果。

  其次,我们要从这次挫折中汲取教训。其中主要有三点:(1)在阿拉伯世界清除帝国主义势力使以色列依靠其自身的力量。这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过多长时间,阿拉伯的内在力量都将更强大,更有效力。(2)调整维护阿拉伯权力的各项政策。这是一条重要的安全措施。现在的情况是,美国第六舰队正在利用阿拉伯的石油运转;阿拉伯还有一些违反阿拉伯人民利益被强行设置的、用于侵略目的的基地。(3)目前的局势要求全体阿拉伯民族用一个声音说话。在当前的形势下,这就是不可替代的保证。

  法塔赫武装力量初袭以色列后发表的政治声明(1965年1月1日)

  16年来,联合国一直将我们的人民为事业而背井离乡当作难民问题束之高阁,而我们的敌人则无视英勇的巴勒斯坦人民,在这一地区以及国际上耍尽花招企图长期霸占我们的国土。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令人痛心的现实终于促使法塔赫暴风突击队掀起斗争,再次向我们的敌人以及全世界表明:巴勒斯坦人民没有屈服,武装斗争是返回家园、取得胜利的道路。

  人民群众的反抗意识缔造了暴风突击队,他们充分认识到这次战斗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影响,他们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及阿拉伯人民的力量克服任何困难。

  这次行动仅仅是具有缜密计划的解放战争的开端而已,因此让我们站起来,承担起战斗的光荣责任。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时刻,我们郑重宣告,我们的军事和政治计划与一贯的巴勒斯坦和阿拉伯的斗争计划并不矛盾。争取巴勒斯坦解放的斗争始终与彻底根除犹太复国主义在我们祖国的危险的斗争并行不悖。

  指引我们行动的最强大力量是,我们坚信反击是将我们的事业从困境中解放出来的最可靠途径。我们依赖于阿拉伯国家的共同斗争,我们也依赖于世界各种解放力量的斗争。

  埃及总统萨达特谈反对以色列侵略斗争(1973年10月16日)

  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10月16日在人民议会特别会议上发表讲话,宣布埃及决心继续抗击以色列侵略,直至被占领的领土得到解放。

  萨达特总统说:“我们这一代人,绝不把失败的屈辱的旗帜交给下一代,我们将把高高飘扬的胜利旗帜交给他们。旗帜可能沾满了鲜血,但是,当我们前额流血忍受痛苦时,我们一直将头高高昂起。”

  萨达特总统在讲话中赞扬埃及武装部队完全忠于自己的职责。他说:“埃及部队在6个小时内就攻破了苏伊士运河的障碍和坚固的‘巴列夫防线’,并且在东线建立了桥头堡。”他还说:“在反侵略战斗中冒着很大的危险,取得了重大战果,使蒙受了创伤的民族恢复了它的荣誉。”

  萨达特总统在谈到和平的时候说,“和平是不能强加的。”“和平只能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而不能通过采取恐怖行动或仗势欺人来建立,就像我们的敌人在过去的6年里,事实上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国家霸占了巴勒斯坦之后的25年里所做的那样。”

  萨达特总统指出:“如果他们(以色列人)认为他们能够以威胁阿拉伯腹地来恫吓我们的话”,“他们必须记住我过去说过,现在仍然这样说的话: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人家打我腹地,我必打人家腹地”。

  萨达特总统说:“我们不是为侵略别人的土地而战。我们在战斗,并将继续战斗下去,以实现下面两个目标:第一,收复1967年后我们被占领的土地。第二,寻求一种办法以恢复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

  他说:“我们的战争是反法西斯和反纳粹战争的继续。”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通过决定,对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减少石油供应(1973年10月17日)

  10月17日在科威特举行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发表公报宣布:“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各国石油部长决定立即减少他们的石油产量,减少的数量不少于9月份石油产量的5%。以后每月继续在这个水平上减少产量,直到以色列军队从1967年六月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全部撤走和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公报说:“以色列用武力强占了三个阿拉伯国家的广大领土,并且不顾联合国通过的决议和阿拉伯国家提出的和平建议,继续占领这些领土。阿拉伯石油消费国,即工业大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和行动来表明它们将承担它们的国际责任,相反,它们中的一些国家正在支持以色列的非法占领。美国在过去和这次战争期间向以色列提供各种资源,因此使得以色列更嚣张地反对合法权利和国际准则。”

  公报指出:“为了让美国感到它必须为它无限制地支持以色列而承担重大牺牲,我们决定采取上述措施。”

  公报说:“这个决定将不会损害现在正在帮助阿拉伯人或者将来要帮助阿拉伯人的任何国家。这些国家将得到作出这项决定之前同样数量的石油供应。”

  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简介(1979年3月26日)

  3月26日在华盛顿签署的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及三个附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双方结束战争状态,以色列把西奈半岛归还埃及,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以及在互换条约批准书后就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自治问题”开始谈判。

  条约的序言表示邀请中东争端中的其他阿拉伯各方同以色列讨论在中东建立全面和平的问题。

  条约写道:“本条约的批准书一经互换,双方就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和平。”以色列将把它的所有武装力量和文职人员从西奈半岛撤到埃及和被托管的巴勒斯坦之间的国际边界线后面,埃及将恢复行使对西奈半岛的全部主权。

  条约说:“为了在互惠的基础上保证双方的最大限度的安全,将确定一致同意的安全安排,包括在埃及和以色列的领土内建立有限的军事区,派驻联合国军和观察员。”

  军事附件规定,以色列分两个阶段从西奈半岛撤出它的所有武装力量和文职人员,第一阶段即从互换条约批准书起的9个月内临时撤退到阿里什—穆罕默德角一线的东边;在不迟于从互换条约批准书起的3年内从西奈半岛最后撤退到国际边界线后面。

  军事附件还说:“双方将要求联合国派驻军队和观察员,以监督本军事附件的执行,并尽最大努力防止任何违反这一条款的行动。”

  附件三(关于双方关系的议定书)说:“双方同意建立外交和领事关系以及在一旦临时撤退(指以色列撤退到阿里什—穆罕默德角一线以东──编者注)完成后互换大使。”

  2.课文注释

  巴列夫防线

  1967年,以色列占领埃及西奈半岛后修建的防御工事体系。以以色列军总参谋长哈伊姆·巴列夫的名字命名。防线建于苏伊士运河东岸,以运河为屏障,全长160千米,构筑了防坦克土墙和数十个据点,每个据点有钢筋混凝土碉堡,据点和土墙之间的开阔地带埋设地雷。以色列军方当时认为这条防线是“坚不可摧”的。1973年10月,埃及军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经过周密布署,强渡苏伊士运河,不到一昼夜就摧毁了“巴列夫防线”。

  “暴风”突击队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的军事组织,是巴勒斯坦游击队武装中最强大的一支。1965年1月1日正式开始反对以色列的军事活动。其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一度达到数万人,几乎占巴解组织武装力量的一半。在1970年的“黑九月事件”和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中损失惨重。其部队编成四个旅,即雅尔穆克、卡斯特勒、卡拉玛和艾吉纳丁旅。此外还有海上武装、特种部队和民兵。总司令亚西尔·阿拉法特,副总司令阿布·杰哈德(1988年4月被暗杀)。

  法塔赫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组织。“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简称,法塔赫是阿拉伯文“巴勒斯坦”、“解放”和“运动”三个词的字首。1956年开始秘密筹建;1965年1月开始反对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武装斗争。同年2月,建立了军事组织“暴风”突击队。“六五战争”后,力量迅速发展,成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最大的一个组织。长期以来,法塔赫一直主张通过武装斗争,消除犹太复国主义实体,解放全部巴勒斯坦领土,建立一个民主的巴勒斯坦国。但近年来根据现实斗争的需要对斗争目标进行了调整。该组织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革命委员会行使职权,中央委员会(相当于政治局)作为最高领导机构。阿拉法特一直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兼“暴风”突击队总司令。

  萨达特(1918—1981)

  埃及共和国第三任总统,阿拉伯民族主义政治活动家。生于尼罗河三角洲的曼努菲亚省。1938年毕业于埃及皇家军事学院,因参加反英活动,1942年、1946年两次被逮捕并被开除军籍;1948年8月获释,1950年1月重新入伍。1952年“七二三”革命时,代表自由军官组织宣布推翻法鲁克王朝。后任革命指导委员会委员,负责宣传工作。1954年9月任国务部长,曾随纳赛尔出席万隆会议。1955年1月任伊斯兰大会秘书长。1957年7月国民议会组成,当选为副议长。同年11月任民族联盟总书记。1960~1968年任国民议会议长。1964年任副总统。1969年12月任惟一的副总统。1970年9月纳赛尔去世后,任临时总统。10月15日当选为总统,两度兼任总理。1972年7月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任总统期间,1972年7月下令驱逐在埃及的苏联军事专家;1973年10月领导发动了“十月战争”;1974年同美国恢复外交关系;1977年11月亲赴耶路撒冷同以色列当局会谈;1978年9月同以色列达成“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签署《埃以和约》,结束了两国间的战争状态。1978年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同获诺贝尔和平奖。1981年10月遭伊斯兰极端分子刺杀身亡。

  沙龙(1928—)

  以色列政治家、军事家,先后曾担任工业和贸易部长、国防部长和总理等职。生于特拉维夫附近的马拉勒村,父母为苏联移民。毕业于军事训练学校,曾在大学攻读历史、法律等专业。早年参加巴勒斯坦犹太准军事组织──哈加纳的活动。第一次阿以战争中历任排长、侦察连长。1956年任伞兵旅长,参加了苏伊士战争。1958~1966年先后任步兵学校校长、装甲旅旅长、北部军区参谋长和总参谋部军训部长等职。1967年晋升为少将。“六五战争”时,曾指挥一个师在西岸作战。1973年7月辞去军职,竞选议员。同年参与组织利库德集团。“十月战争”爆发后,应召任装甲师师长。战争中他率部攻过苏伊士运河,对扭转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1975年5月任总理安全事务顾问。1977—1981年任贝京内阁农业部长,曾兼定居点委员会主席。1981年8月起任国防部长,在任期内于1982年6月策划指挥了黎巴嫩战争。战后因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事件被迫辞职。1983年2月改任不管部长。1984年9月任工业和贸易部长。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以强硬立场著称。2001年1月当选以色列第15任总理,2003年1月再次当选总理。

  戴维营协议

  埃及与以色列在美国协调下于1978年9月达成的和平协议。美国总统卡特同时邀请埃、以领导人萨达特和贝京访美,三方在华盛顿郊外的戴维营经过12天的艰苦谈判,终于在9月17日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埃及同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统称“戴维营协议”。协议规定:由埃、以、约旦和巴勒斯坦人代表商定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选举产生自治机构的方式;在自治机构建立后的五年过渡期内,有关各方谈判确定上述两地的最后地位;以色列与埃及将在三个月内签订和平条约,以色列分阶段撤出西奈半岛,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等。“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基本上解决了以埃两国间的重大争端,结束了埃以间30年的战争状态,在“土地换和平”方面树立了一个成功范例。

  拉宾(1922—1995)

  以色列前总理(1974~1977,1992~1995)。1922年生于耶路撒冷,早年就读于农业学校。1940年加入“帕尔马赫”突击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参加盟军在叙利亚作战。1946年因援救犹太移民,曾遭英国当局关押。第一次阿以战争期间任以色列国防军旅长;1950~1960年历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军训部部长、北部军区司令等职;1964~1968年任以军总参谋长。1967年组织和指挥“六五战争”。1968~1973年任驻美国大使。1974年1月被选为议员,同年5月任内阁总理。1974年至1977年4月为工党领导人。1977年4月因非法在美国存款事件败露而辞职。1984年工党与利库德集团组成联合政府,拉宾出任国防部长,直至1990年。1992年2月,再次当选为以色列工党主席,7月,出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此后采取与巴解组织和解的政策,在他的领导下,以色列1993年9月与巴解组织正式签署《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1994年10月以色列与约旦签署了《和平条约》。由于他对中东和平所作的贡献,199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4日,拉宾在特拉维夫支持和平进程的群众集会上遭犹太右翼极端分子刺杀身亡。

  犹太定居点

  以色列在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建立的犹太人居住区。1967年“六五战争”以来,出于政治、军事、宗教等目的,以色列人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修建了许多犹太人定居点。到1999年为止,犹太定居点共约180个,犹太居民达18万人。定居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普通犹太人居住区;二类是半军事性质的居住点,主要在戈兰高地;三类是宗教性质的定居点,定居者主要是狂热的犹太教徒。根据《奥斯陆协议》,以、巴将在被占领土最终地位谈判中解决犹太定居点问题。巴勒斯坦方面要求以色列撤走所有的定居点。以色列工党主张撤出大部分定居点,而利库德集团及其他右翼政党则主张永久保留这些定居点,并保证犹太定居者的安全。如何妥善解决犹太定居点的问题是巴以和平进程中的一大难题。

  3.学术观点

  十月战争的起因

  1973年10月6日开始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究其根源在于以色列奉行侵略扩张政策以及美苏在中东的争夺,使阿拉伯—以色列的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在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空前惨败,丧失大片领土,蒙受屈辱,因而强烈希望收复失地,报仇雪耻。

  萨达特执政后,把解放被占领土作为首要任务,一再表示要消除以色列的侵略后果。一面加紧备战,一面谋求和平解放。萨达特首先希望的是和平解决。1970年10月1日,他曾向美国总统转达:“我的全部希望是和平,让我们为和平而努力。……我准备不遗余力地实现和平”。面对埃及这些主动积极寻求和平的行动,以色列态度僵硬,条件苛刻,坚决拒绝归还1967年所侵占的阿拉伯全部领土。它认为现状保持越久,越能巩固它所侵占的这些土地。美国从本身利益以及从同苏联在中东进行争夺的战略考虑,对埃及的和平行动采取虚与委蛇的消极态度,认为埃及是苏联的附庸,长期奉行同美国对立的政策,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所占全部领土同阿拉伯国家的战败者地位不相称。美国没有必要为埃及向自己的盟友以色列施加压力。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道路走不通,这是埃及诉诸战争的首要原因。

  其次,埃及人民强烈要求以武力赶走侵略者和收复失地,这种民族情绪对萨达特构成巨大压力。1971年,萨达特为对内对外表示其消除侵略后果的决心,曾多次宣布:1971年是“决定性的一年”,以后又一再表示,即将发动战争。但是,由于萨达特对和平谈判仍寄予希望,战争准备需要一个过程,不仅1971年无声无息地消逝,1972年和1973年的大半年也过去了,萨达特仍然没有采取任何举措,因而遭到国内外舆论的辱骂和嘲笑,说他搞“政治讹诈”,实行“边缘政策”。备战使得军费开支浩大,从1967年到1973年共花费100亿美元,国家负担沉重,经济困难,人民生活艰辛,对政府的所做所为迷惑不解,难以无限期地忍受这种“不战不和”的局面。

  国际形势也促使埃及作出战争的决定。阿拉伯国家讥笑埃及自称是阿拉伯人的保护者,却未能保住自己的领土;不断叫喊战争,却看不到打仗的迹象。有些人用困惑和不耐烦的口气诘问:“你们在等什么?”以色列方面看到埃及只放空炮,而不采取行动,认为它软弱可欺,态度越来越骄横无礼,采取种种办法对1967年占领的阿拉伯领土造成吞并的既成事实。

  十月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这次战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在阿以关系、美苏和中东各国之间的关系以及西方石油消费国和产油国之间的关系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格局。

  首先,它长了埃及人和其他阿拉伯人的志气,恢复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之获得全世界的赞佩。

  这场战争还使萨达特在国内外的威望迅速上升,被誉为“跨越运河的英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赞扬他“为没有人能想象到的事情作了规划”,“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连以色列总理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英雄,他有胆量”。埃及人民群情振奋,热情讴歌这场战争,称它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其次,这场战争粉碎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煞住了它的骄横自大的气焰。战争的失利使以色列人对未来感到“忧虑不安”。这次战争的死伤人数大大超过前两次战争,“失踪士兵的母亲和妻子们在特拉维夫的国防部前面示威,”群众不断举行示威抗议,要求更换领导班子,不再那么相信军队能够始终保卫国家边界。他们渴望和平,“这一次已是最后一次战争──最后一次──最后一次──最后一次”这首歌曲在以色列到处流行。战争的大量消耗和损失,造成以色列经济的严重困难。每一小时的战争费用要1000万美元,战争第7天国库即告空虚。

  战争使以色列在国际上的处境空前孤立,20多个国家同它断绝外交关系,欧洲不少重要国家不许美国向以色列运送武器的飞机通过它们的领空。在联合国的会议上,除美国外,没有任何国家的代表团支持以色列。甚至以色列称之为“惟一的朋友”的美国,考虑本身的利益,也不能完全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一味支持以色列。

  第三,战争打破了中东“不战不和”的局面,为和平解决中东问题奠定了基础。十月战争以前,以色列认为阿拉伯人软弱可欺,“不战不和”有利于它对阿拉伯土地的长期占领。两个超级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尽力维持这种“不战不和”的局面,对解决中东问题采取消极态度。十月战争的炮火冲脱了美苏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它们担心阿以战争将破坏它们之间建立的“缓和”,引起它们直接对抗,连忙行动起来制止战火,有关各方都觉得有必要谋求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美国为了排挤苏联的影响,争取和平进程的主导权,把苏联撇在一边,首先行动起来,穿梭于埃以之间,帮助埃以进行和谈。十月战争开创了阿以关系的新格局,削弱了美苏对中东地区施加影响的能力,为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第四,石油武器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重大威力。十月战争使人们认识到,石油不仅是战略物资和巨大财富,而且可用来为政治服务。十月战争前,西方国家不相信阿拉伯国家能够将石油输出和政治要求相联系。就在1973年上半年,美国人依旧断言“阿拉伯人关于把石油作为政治武器使用的说法大都是空话”。

  战争爆发后美国人仍然我行我素,向以色列大规模运去军事装备,并准备向以色列提供22亿美元的援助。对此,阿拉伯产油国开始运用石油武器,作出强烈的反应。面对阿拉伯国家的坚决态度,美国未敢轻举妄动。

  阿拉伯国家把石油作为一种有力手段,除政治上迫使西方国家在阿、以冲突问题上考虑它们的态度外,还在经济上表明自己是本国自然资源的主人,对这些资源可以自行决定如何使用,不再受制于西方。证明原料生产国和工业大国之间应该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不是一方屈从于另一方的关系,这为建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巴以和平进程难在何处

  这是一个令许多人惋惜和不解的话题。

  1993年启动的“奥斯陆和平进程”与1977年启动的埃以和平进程有着显著的区别。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争端虽然根深蒂固,但解决起来却只有一个关键问题,即以色列如何完整地交还没有争议的埃及领土西奈半岛,埃及是否在收复全部失地之后同以色列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答案也只有一个:全面接受对方要求。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却不那么简单。但“不简单”的原因却是简单的。这就是:巴勒斯坦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以冲突的起因,也被称为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它所摆脱不了的耶路撒冷、难民和水资源问题不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所能单独解决的。鉴于耶路撒冷的独特地位,连1947年联合国的分治决议都将其列为“国际化城市”,由联合国监督管理。70万分散在各地的难民已繁衍至将近400万,全部返回家园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没有临时性接纳难民的周边国家的参与,巴以之间根本无法作出决定。水资源分配的问题尽管相对和缓一些,但也牵扯到黎巴嫩、约旦和叙利亚。

  当最后阶段临近的时候,“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了,问题的复杂性完全暴露。双方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初始阶段委曲求全的巴勒斯坦人已不可能再满足于以色列预设的底线,以色列也很难孤注一掷满足巴勒斯坦人的最终愿望。

  对于埃及和以色列来说,答案只有一个,而且是明确的。对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来说,答案却不只一个,是有选择的,而且是不明确的。尽管双方都接受了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和338号决议,但这两项决议只是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而接受共同的原则并不意味着接受共同的解决方案。

  4.图画说明

  (1)“六日战争”中发动进攻的以军坦克。在“六日战争”中,以军充分利用坦克部队的机动性,达到了进攻和运动的突然性,取得战术上的极大成功。

  (2)“六日战争”一处战场遗迹。这是埃及境内的一处遗迹,昔日封锁港口的大炮如今已经锈迹斑斑,成了供人们观赏的景物。

  (3)埃及总统萨达特视察阵地。“十月战争”前夕,埃及作了充分准备,萨达特多次亲临前线,鼓舞士气。

  (4)巴以和解。这是1993年9月巴以领导人在白宫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时历史性的握手。

  5.参考资料目录

  安瓦尔·萨达特:《萨达特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海卡尔:《愤怒的秋天──安瓦尔·萨达特执政始末》,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穆罕默德·哈桑宁《通向斋月战争之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马哈茂德·阿巴斯:《奥斯陆之行──巴以和谈内幕》,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格哈尔德·康策尔曼:《第四次中东战争》,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亨利·卡坦:《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寻求正义》,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杜人舟:《拉宾传(1922—1995)》,国际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阿兰·哈特:《阿拉法特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李光斌:《萨达特──中东和平进程的先驱者》,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