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kins 下载插件失败: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7:08:05
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

费县实验中学    潘沂    2010年7月23日 11:14

案例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者的青睐,它对于改变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切实做到“三进”,真正提高教学效果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目前而言,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的贯彻和实施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方向不明;二是对于案例教学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理论的研究。这就导致了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在本文中,笔者试图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和使用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一、问题的提出

  (一)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课中案例选择和使用的特殊性

  1.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施以影响的教育活动。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民,启发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坚定人们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增强人们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其主要内容是: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体系,指导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近现代历史教育、优秀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培养和弘扬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包括进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教育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适时地和经常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进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它决定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其案例的选择和使用决不会像其他课程一样,可以随意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

  2.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导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理应把党的指导思想作为主导思想,把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导地位。而要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导地位,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必须克服随意性和自由化。

  3.思想政治课教学重在改变人的思想,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当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包括的科学思维方法、开放的理念及实践成果。让学生相信这些理论,而不仅仅是记住这些理论。我国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要使人们学习、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真理固然要传授、要灌输,但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最终衡量标准却是学生是否学会了、真懂了、真信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教学既需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又要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学生关心的一系列问题,把道理讲深、讲透,讲得让他们信服,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运用案例教学,让学生自己从真实的事例当中去领悟和学习。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现状决定了探讨案例选择和使用的必要性

  目前,虽然案例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课程和教师的重视与接受,并列入了各高校教学改革的计划,但从总体来说,国内的案例教学还只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更是只处于探索阶段,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理念落后,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和推广。重理论轻实务,重传授轻参与,传统的教学理念仍然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流。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只重视知识量的积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应试为教学的终极目的,这极大地影响了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

  2.案例库源供应不足,质量不高。现在许多高校尽管很重视案例教学,加强了案例库建设,但主要是一些应用学科,如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而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并没有把案例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更没有进行案例库的建设。这就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案例严重不足。库源不足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整理、编写与分析案例,相对而言教师教学的难度就增加了,从而导致一部分教师不愿意采用案例教学对传统的教学进行改革。即使有一些案例可供选择,其质量也不高。有些甚至直接来自报纸、杂志、传记文学的内容和名人的文集、选集,缺乏专业性的审查和研究,作为教学案例的价值不高;有的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太肤浅,讨论分析的意义不大;有的案例所涉及的又太深奥,学生讨论分析又无从下手;有的案例所讲的问题与实际情况联系得不够密切,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把这样的案例应用于教学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还不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3.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间很难得到保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都在变相地挤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间。再加上功利主义的影响,思想政治课往往不受学生的重视,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和案例分析上。这就使得案例教学这种相对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的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根本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4.教师缺乏案例教学的经验。由于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跟不上教学的实际需要,导致一部分教师不了解案例教学的方法,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案例材料,缺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和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的案例针对性不强,使得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两张皮”,联系不起来。二是对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安排不够科学与优化,有些教师在设计有关案例的讨论题目时,理论探讨的东西较多,而对实际的问题探讨较少,总是回到传统教学的轨道上去。三是缺乏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控制不了案例教学的进程和案例讨论的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当讨论跑题时,无法回归主题;当讨论正热烈时,不能把学生引向更深层次的讨论,使讨论陷入无味的争论中;当讨论进行不下去时,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出现“冷场”。

  二、案例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应该是符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精神的案例。具体说来,应该包括以下五条原则:

  1.原则性和开放性相结合。所谓原则性是指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必须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导性和统一性,克服随意性,高度关注案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尽量减少案例的歧义性,既要看到案例对教学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消极作用。所谓开放性是指在进行案例选择时一定要克服保守主义倾向。因为越是敏感的问题,越是受到社会的关注,学生也越关心,如果只是一味地回避,反而会越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以致叛逆心,所以在教学中不应回避热点和敏感问题,并且敢于把这些现实问题放在课堂中讨论,讨论得越热烈,分析得越透彻,越容易澄清学生的思想问题。关注社会热点,不失时机地将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事件,经过整理作为案例引入课堂,不仅不会妨碍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导性和统一性,反而更有利于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导性和统一性。进行案例教学,选择案例时必须坚持原则性,不失开放性。

  2.典型性与普遍性相结合。所谓典型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必须主题鲜明,含义明确,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符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这样的案例才最能显示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意义,反映教材的需要。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就能探索同一类事例相同的内在规律,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所谓普遍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普遍适用性,不能是特殊的、独有的、个别的现象,而是普遍的、一般的、全面的实例。在进行案例选择的过程中,要把典型性和普遍性结合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所选择的案例是能普遍适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代表性是蕴含在普遍性中的代表性。

  3.时代性和历史性相结合。所谓时代性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必须做到思想新、观点新、故事新、角度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明显的个性特点,见解独到,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使得我们的教学能充分反映时代的需要,及时解决时代发展中的新课题。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对所处时代的特性和特点保持清醒的认识,能及时发现时代发展中的新课题,否则就不可能真正体现时代性。在选择案例时,要选择那些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案例,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地推陈出新,反映现实问题,反映社会热点,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时代发展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所谓历史性是指我们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真实可信,反映历史本来面目的,而不能是虚假的或杜撰的,更不能割断历史,对历史事件进行断章取义的曲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把时代性与历史性统一起来,时代性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时代性,而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变,脱离历史真实的时代性,历史性是反映一定时代的历史真实,而不是与时代隔离的历史真实。

  4.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很抽象,内在知识结构错综复杂,知识的本质属性的相对隐蔽,学生学习起来本身就十分吃力。如果再遇上一个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一味地强调记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老师,学生上起思想政治课就会更加索然无味了。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往往很难较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更不要说将注意力集中在感觉索然无味的科目学习上了。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案例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趣味性。所谓的趣味性就是要求我们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可读性。只有选择了学生感兴趣、喜欢读的案例,他们才会就案例涉及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兴趣是能力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学生的学习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兴趣是影响学生的直接内部因素。利用兴趣这一有力的工具,刺激他们的兴奋点,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兴趣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去分析案例,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从而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所谓知识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并能进行深入思考,从中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受到启迪。学习知识,掌握规律,增强能力,提高素质才是我们提倡案例教学的目的。如果只注重案例的趣味性,一味地求新、求奇,而忽视案例的知识性,就有一点舍本逐末了。

  5.客观真实性。所谓客观性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叙述案例时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可信,没有个人的观点与好恶,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案例是写实的,客观性是案例的首要条件。所有的案例都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真实存在的事件或故事,对事件或故事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要如实介绍,不能凭空想象和杜撰,也不能随意取舍或歪曲事实的真相。因为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让学生相信我们的理论并应用书本的理论,如果案例是虚构的,就很难让人相信,甚至产生反感情绪,这样的案例教学将起到极坏的作用。所谓真实性是指一个案例通常是现实中的一个真实事件的描述,案例所提供的情况一般是系统而全面的,有故事背景、来龙去脉、发展过程、人物情节,有的还有完整的图示和数据。作为教学选用的案例,也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看得见的案例中,这样能使他们对案例产生强烈的现实感。

  三、案例的使用

  1.制订切实可行的案例教学计划。案例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根据每一门课程的具体情况具体安排,但总体上要注意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不能忽视理论教学的和其他教学法的运用。“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有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才有进行案例教学的必要,应针对这“四点”做好案例教学计划,选择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因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间本来就有限,而案例教学又比较花费时间,如果所有的内容都采用案例教学,教学任务可能就无法完成;思想政治课毕竟只是公共基础课,并非专业课,如果花费过多的时间,就会给学生增加很多负担,甚至给学生喧宾夺主的感觉,引起学生的反感。

  2.掌握必要的案例教学的技巧。(1)要学会引导学生阅读案例。阅读案例阶段是学生熟悉案例和产生疑问的过程,这一过程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前比较合适。建议在每一次下课前留两分钟的时间,布置学生预习下一次课要讲授的内容并分发案例材料。这样学生预习时针对性就比较强,为案例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阅读案例阶段,教师要学会设问。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将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过于艰涩学生又很容易失去学习的耐心,难度一定要适中。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机构,另一方面要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衔接;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自学潜力;一方面要考虑案例的深度,另一方面要考虑学习的理论内容。(2)要学会驾驭案例讨论的过程。案例讨论过程是集中学生集体智能,解决案例问题的阶段,也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案例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案例讨论的过程有不可预测性,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将成为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关键。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陈述个人理由,集思广益,活跃案例讨论的气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共同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之长,改变传统教学的单向或双向学习为多向学习。但也要注意,在课堂气氛过于热烈时,要会“降温”,以防陷入无为的争论;当讨论出现“冷场”时,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看书,对案例进行再次必要的分析。二要加强引导。在讨论的过程中,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随时注意把学生引导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原则,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原则的道路上来。当然,由于学生对理论观点的理解程度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再加上有时候案例本身的歧义性,学生产生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更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千万不要随意地扣帽子、打棒子,否则就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相反,如果对学生积极思考的结果,教师能够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大有裨益,甚至会是新的理论就此诞生。三要恰当地点评。对于明显错误的观点,要及时指出错误所在和错误的原因,并提醒学生注意克服和避免;对于一时难以得出结论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深入讨论和研究;对于正确的观点要及时予以肯定,并要求学生作好笔记、探讨得出正确观点的方法和思路。四要善于追问。对待案例所涉及的问题要做寻根究底的追问,不能只限于得出书本的结论,满足于已得的成果。要善于把问题引向深入,做全方位、多角度的追问。

  3.善于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应包括课堂小结和教学效果评估两部分。课堂小结既可以由教师做,也可以由学生来做。如果由教师来做,实际上就是要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评析,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教师既要给出理论上的精辟阐述,又要恰如其分地分析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优缺点;既要给出分析的思路或方法,也要给学生留一定的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如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学习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应用等。避免直接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案例教学本身是反对标准答案的。案例教学真正使学生受益的恰恰是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自己学会了如何分析和处理不同的情况,进行最佳的决策选择,而非知识点本身,这一点正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如果案例教学的课堂小结安排学生去做,建议要求学生做出案例书面分析报告,要让学生在参加课堂讨论后,把自己对案例的分析、理解、判断及方案设计成简要的书面形式进行总结,然后,向同学们报告。这样的总结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可以作为教学效果评估的依据。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这样尚处于摸索阶段的课程,必须总结经验,反复评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笔者认为,要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教师对学生所掌握的案例分析能力及教学知识点的评估、教育部门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只有这三个方面的评估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才能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